学习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2023-04-09

第一篇:学习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学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精神的心得体会

博罗县杨侨中学 黄雪梅

通过对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学习,我深深地感觉到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信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同力同心、接力奋斗,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是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我们经历了汶川、玉树地震,我们经历了金融危机。但我们不会因此而停止不前,我们更要勇往直前,这就是炎黄子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要谋发展,所以我们要改革、创新,求昌盛,我们要守真理、顺民意,要踏实做人,认真做事!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必须坚持不移的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我们必须永远保持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我们必须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分子,我们个人也不能停止不前。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高举党的伟大旗帜走在时代的前卫。我们要不怕苦、不怕累,要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以“国家繁荣富强”为目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

第二篇:学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心得体会:要幸福,就要奋斗

学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心得体会:要幸福,就要奋斗

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提出: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当今社会“富二代”这一个名词的出现,影响着一些人的价值观,自怨自艾,妄自菲薄,和富人作比较,埋怨自己没有好的出身,成功没有捷径,“富二代”的纨绔子弟毕竟是少数,他们只看到“富二代”光鲜的表面,没有看到人家努力奋斗的艰辛,现在所拥有的财富没有能力加努力的话,在当今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是难以维持的。

安于现状,止步不前!幸福从何而来?

在我的家乡,依然有着低矮的平房,更多的却已经是三四层楼的房子,这些新的变化和新时达的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分不开,也和人民自己的奋斗分不开。

当老一辈农民离开多年劳作的土地,年轻一代的农村人又不甘于在那一亩三分地上奋斗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走了出去,在沿海大城市,开始了奋斗的征程。深刻的感触就是,他们的奋斗让他们不仅仅是挣了钱,盖了新楼,而是与社会、与时代接轨,而是见识了社会的飞速发展后,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改变了自己的观念。走出去的人看到世界的变化,就是认识到了差距,认识到了奋斗才能缩小差距。

身为国家公务人员,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这是我们必须要站稳的立场,公务人员不是为了追求当官发财,而追求的是人民的利益,这是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封抗战初期朱德在太行山区写给家乡好友的信,大概内容是因家乡年荒,朱德因无钱赡养家中老母,给好友借钱,并直明恐怕还不上,只当捐助。朱德当时高居八路军总司令,自己也已52岁,但连老母吃喝都成了问题,自己却连200元的赡养费都拿不出来,在现在看来是难以想象的,要知道原来朱德在旧军阀时期每年可有XX大洋,相当于如今的年薪40万,但为了追求革命,朱德依然辞去了原有职务,将所有身家投入革命当中。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一心追求革命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要幸福,就要奋斗。奋斗,才能更幸福。

第三篇:学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心得体会:让奋斗精神融入事业

学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心得体会:让奋斗精神融入事业

新时代需要奋斗精神,伟大的事业更需要奋斗精神,3月20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从空间和时间的维度阐释了伟大的奋斗精神。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奋发向上、克难奋进、不胜不休的精神,是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走向胜利的强大动力,是做好各项工作、取得更大成绩,的基本前提。

让奋斗精神融入事业,要不忘初心。我们党的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每一位党员在入党时都曾面向党旗许下“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在任何时候都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置于最高位置,始终坚守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淡看个人得失,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

让奋斗精神融入事业,要不惧困难。事业发展之路从无坦途,历来困难重重、荆棘丛生。困难从不会自己消退,只会被意志顽强者所战胜,正所谓“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当前,党员干部肩负新的历史使命,承担着各项深化改革任务,面临着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只有以舍我其谁的担当、一往无前的勇气,始终保持克难而上的奋斗精神,才能正视困难、分析困难、战胜困难。

让奋斗精神融入事业,要不惜奉献。共产党人最讲无私奉献,焦裕禄等许多优秀党员干部心系群众、忘我工作,生活上崇尚简朴,工作上追求卓越,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无数群众。党员干部当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始终保持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

第四篇:学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心得体会:争当奋斗者 不负新时代

学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心得体会:争当奋斗者 不负新时代

学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心得体会:争当奋斗者不负新时代

3月20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吹响了奋进新时代的号角,开启了奋斗再出发的征程,在全国上下引起热烈反响。

“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再一次阐明了奋斗对新时代中国的重大意义,让人很受启发。身处新时代是我们的幸运,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把各项工作做好办实,领导干部更是要勇当先锋、善作表率,扑下身子谋思路、抓督导、促落实,在应对严峻挑战的考验中享受快乐和幸福,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收获人生的精彩,为实现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主席指出:“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习总书记的讲话,鼓舞着我们每个人不负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奋斗新征程。我们应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让党心民心凝聚得越来越紧,让全面小康成色更足。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新时代注定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一定要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以钉钉子的精神落实习主席重要讲话,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为人民创造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新时代的春天里,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奋力前行,勇开新局。

第五篇: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

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在参加十三

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

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工作,深刻指出广东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对广东提出了“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明确要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广东改革发展过程中一件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习近平的重要讲话阐明了新时代广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东的展开和具体化,是做好广东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一、对广东工作的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进一步真抓实干、奋发进取,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

二、对广东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要求。

广东要带头贯彻党中央关于改革开发的重大部署,紧密联系广东实际,敢于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探索,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发,为全国提供新鲜经验。

三、对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要求。

1、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要走在全国前列。要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能,推动资源创新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聚集,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和完备的市场体系,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加快形成促进绿色环境的吸引力体制机制,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2、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走在全国前列。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防止经济实向虚,要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疗、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企业作为重中之中,构筑广东产业体系支柱。

3、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走在全面前列。要提高站位,既要面向全国,更要面向世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创新能力开发合作,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上取得突破;要加快开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努力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4、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在全国前列。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加快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要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要求,拓展外来人口参与社会治理的和方式,共同营造社会秩序;要坚持在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于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以良性促发展,保善治确保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四、对广东全面推进党的建设重要要求。

要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努力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越到紧要关头越要保持定力、寸步不让,见底见效,不断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果。

2018年3月26日

上一篇:学校民族团结工作方案下一篇:学校秋季开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