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体现的人际关系准则对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借鉴

2022-10-05

《论语》集中记录了孔子在和他的弟子日常接触当中的言论和行为,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第一手资料。不存在争议的一点是,孔子所阐发的以仁为核心的学说,非常强调磨砺个体道德行为的重要性,他所指向的目的,包含了实现社会大群整体良好秩序的愿望。而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形成,很重要的就是处理人际关系,所以以孔子为核心的师生弟子所体现的处理人际关系准则,值得我们借鉴,以推进当前建设和谐人际关系, 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孔门四科的内容,由《论语·先进》其中的一篇可知,其原文如下:

德行:颜渊、闵子骞;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颜渊是孔子最喜欢最推崇的弟子,这是公认的,再由四科的顺序可以看出,“德行”在孔子教育中占首要位置,其中的“行”和排在第二位的“言语”属于外在表象,这种外在表象在孔门弟子朝夕相处的学习生活中,完全可以用来判断一个人内在的“德”的真实性, 这既是孔门弟子相处之道,也是孔子主张的和外界交往应该遵行的人际关系准则。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每个个体都是责任人,孔子站在每一个个体也就是每一个“我”的立场上,对个体的“德行”的责任予以普遍性强调,下面分别给以说明。

第一,仁者爱人。“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在《论语》里面出现频率最高。不管“仁”的含义有多少,其必然包含的一条是“爱人”。孔子倡导人与人之间互爱,并不是单单出于对人类不互爱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的矫正,而是在孔子哲学看来,人都是“天”(宇宙)的产物,“因此对人的爱,就是对宇宙的神奇的独一无二的创造物的爱,就是对宇宙和宇宙的道德本身的爱”。《论语·颜渊》中子夏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也是基于这种宇宙道德观而阐发的观点,体现着博大、广阔的深情胸怀,感人至深。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三口之家,之前子女双全、儿孙满堂的美好愿望已经离当代人越来越远,司马牛“人皆有兄弟,我独无”之叹要变成“人皆无兄弟”并不是不可能。家庭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家庭伦理关系和感情类型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人道情怀呢。

第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际关系原则。这是耳熟能详的一句至言,它强调人作为个体的独立性的价值,尊重个人意志和选择权的自由价值,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它不仅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是重要准则,在处理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国家文化、不同意识形态以及国际政治关系上也具备指导性。

第三,忠恕之道。“忠”是积极为人,“恕”是包容宽容,积极为人就要“君子成人之美”,包容别人就要“不念旧恶”。《论语·里仁》通过曾子之口,点明“忠恕之道”是孔子贯彻始终的中心概念,即对自己要终生砥砺,对他人要包容宽厚,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正是这样的典型,所以孔子夸他“不迁怒,不二过”。人与人之间互相积极为人,也就是互相成就,《论语·雍也》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在彼此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别人“立”,帮助别人“达”,这样,人际关系才能和谐融洽,社会才能良性运转,蒸蒸日上,体现“和为贵”(《论语·学而》)的真实意义。

第四,谦谦君子。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先师”是因为他开启私人讲学风气,一生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传播文化知识贡献很大;“至圣”是对孔子学问和德行的总体概括,这在当时是广为称颂的,所以孔子对这个问题有回应。《论语·述而》: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孔子不承认自己已经达到“圣”与“仁”的境界,他认为自己只是在传播学术上“为之不厌”,在教育弟子上“诲人不倦”而已。而且,孔子也不认为自己就是天下第一名师,《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始终谦虚好学,从不好为人师,而是从善如流,注重修正自己的言行和不足。“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他拒绝弟子以及部分人对他的盲目崇拜,以农夫提问为例,否定自己是全知全能的圣人。或许,在孔子看来,面对浩渺博深的天和广阔无垠的地,人类显得那么渺小无知,终生保持谦虚谨慎好学的习惯,才是正确的选择。

第五,言行一致。关于言行关系,至今最常用也是最著名的一句成语就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古人是使用速度来比喻承诺,现在赌咒发誓常用的俗语,如“一句话掉在地上砸个坑”,是用重量来比喻承诺,可见古今人们对于语言的重视程度。言与行的关系在《论语》里面也经常提及,《论语·公冶长》里的一篇反映了孔子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过程:“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也就是要从一个人的行为来考察他的言论方面的可靠性。说大话、说空话是孔子深以为耻的事情,所以他两次以“耻”来描述他对言过其实的深恶痛绝,如《论语·宪问》: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如《论语·里仁》: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

第六,自我克制、一日三省的态度。《论语·里仁》: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一个能够理性地约束克制自己过多欲望的人,是很少会有所过失的。《论语·述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里的“忠”和“忠恕之道”的“忠”是同一个意思,都是积极为人。与朋友交往要讲信用,与当前的公民道德建设不约而同。《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个人看到他人长处或短处,诉诸内心进行观照和反思,努力使美好的道德和才华内化为个人品质,这是由外而内的转化,关键是由内而外的自我追求的习惯,这个习惯一以贯之,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之一。《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认为,在社会交往与交流中,为了确保交往与交流的和谐有效,人们做到四点是绝对必要的:放弃一切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想,放弃一切自以为是的主观武断,放弃一切固步自封的主观成见,放弃一切唯我独尊的主观态度。《论语·泰伯》: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之也已。”周公是孔子心目中政治、道德上的完美人物,假如一个人有周公之才能,但是他的态度骄傲自大,那他其他才德也就不足为论了,可见孔子是多么重视个人品德的养成。

总之,孔子讲学,重在教学生“学为人”,要学为人,就要学习怎样处理人际关系,但这并不是单纯的学习为人处事的技巧,而是基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以“仁”为核心发自内心的对人类同一体的悲悯之情,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自觉完善自己的道德行为,善意地理解帮助他人,我们整个社会才能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道路上走得顺,走得远。

摘要:古往今来, 从不同的角度, 用不同的方法, 人们对《论语》作出了不同的阐释, 可以说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论语》以仁为核心, 集中记录了孔子的政治、文化、伦理观点, 其中伦理学的内容全面涉及到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问题, 这些准则既是孔门弟子的相处之道, 也是他们日后走向仕途经济各个领域所恪守的原则, 对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论语》,人际关系,和谐

上一篇:服装毕业设计中民族元素的应用下一篇:EDA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