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相关知识培训

2022-06-25

第一篇:财务相关知识培训

销售与财务相关知识

第一部分 财务基础知识

了解购货方的资产状况、盈利能力、现金支付能力不仅很需要,而且很现实,关系到与该企业的合作持续性、关系到应收账款的安全性。我们需要与资信好、有发展空间的企业保持良性的合作关系,而对于资信情况不理想、盈利能力较差的企业,我们一方面要对其营销,另一方面又要保持谨慎的合作态度,对这样的企业来说,资产安全是第一位的,营销是第二位的。

财务报表是企业向管理者和外界提供和公布企业经营情况的正式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这就要求销售人员能看得明白报表。

下面介绍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基础知识。

会计的六大要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此六者构成了企业财务的全部。针对公司代理商的现状将各类做一大概的描述:

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款项、存货、房屋、机器设备、土地等,应收票据主要指公司拥有主张权的各类票据。分流动资产及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负债包括:银行借款、应付款项、应付票据、应交税费等。应付票据主要指公司具有付款义务的各类票据。分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两大类。

所有者权益:主要由出资人投入的实收资本,经营产生的未分配利润及盈余公积等构成。

收入由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组成;

费用由购货成本、制造费用、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组成。

利润由收入扣除各项成本及费用形成。

六大要素的关系如下: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资本+利润;

利润=收入-费用;

主要会计报表的作用概括如下:

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某一时点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构成状况。

2.利润表是反映某一时间段的经营成果,通过收入与各项费用的相互抵减可以体现出企业本期的净利润。

3.现金流量表反映某一时间段各种经济业务上所发生的现金流量,而现金流量表的最后结果是计算出该时间段新增加的现金,但在现金流量表的

使用中更需要关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项。

通过对会计报表的分析来评价购货方的偿债能力这里不再展开。

第二部分 销售工作中的财务知识

销售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与之息息相关的工作便是销售,这里我们来对销售的实现如下的描述。

销售实现:通常依据合同,当与此项资产相关的所有权和主要风险转移给对方时,确认销售的实现。一旦销售实现,除有特殊条款约定外,作为销货方便尚失与此项资产相关的权力。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销售实现时销货方必须依法开具发票并提供给购货方,依法纳税,这是销货方责任,对未及时开具销售发票,税务主管部门可依法追缴税款,同时对销货方进行惩罚。作为销售人员,应该正确理解销售的定义,从而把握好恰当的开票时机,既控制了销售风险,又能使本公司在税务处理上掌握主动。

货款回笼:销货方让渡资产而从购货方取得索取款项的权力即应收款,当收到购货方支付的货款,与此项权力便尚失。购货方有支付货款的义务,当购货方拒不支付货款时,销货方可通过法律途径对应收款进行追索。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应收款项的追溯权,而非产品的追溯权。

产品(商品)是一项实物资产,有具体的外观形状、内在功能等,当销售实现时,此项资产便转化为另一种资产――应收账款,在这一环节上资产从一个实物形态转化为一种权力。众所财知,实物资产看得见摸得着,其价值也能根据实物资产的外观形状、用途等做出较客观的估计与计量,其安全性出能有较好的保障。而应收账款仅仅是一个记录在册的数据,一种约定收款的权力,其价值的实现已不完全受自已行为的控制。当购货方的信用能力、偿债能力发生的变化,这项权力的价值有可能会不存在。

所以,从根本上说,最终收到货款才是真正的销售实现,也才算一次成功的销售。作为一个销售人员,一方面负有催收应收帐款的义务,另一方面,也需要在销售前、销售中对购货方进行多方面的考察,初步预估购货方最终的付款能力。

一。票据

1、销售实现――开出发票

目前我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所有的申领的发票均属增值税的纳税范围,销售发票均已纳入税务部门防伪税控系统,开出的发票都是电脑打印,所有发票信息纳入税务部门的信息库。依照购货方的不同基本上可提供以下四种方票: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机动车专用发票、出口专用发票,具体的使用范围如下:

增值税专用发票,通常提供给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增值税普通发票,提供给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非增值税纳税人等。

机动车专用发票,提供给需要办理机动车牌照的法人、非法人实体、自然人等。

出口专用发票,对境外销售时开具。

无论开具何种发票均需缴纳增值税,同一笔业务开具任何一种发票所缴纳的税金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将销售额与增值税分开列示了。

前面已经提到,提供销售发票依法纳税是销货方的责任,开出销售发票需及时传达给购货方。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需在90天内(非3个月)由购货方将发票信息传入税务部门发票认证系统,与销货方的信息进行比对,比对通过后发票有效,对比无效的发票需在90天退加回并报我方税务部门申请销售退回,退回已交税金。超过90天的发票系统会提示发票已过期不再比对,此时购货方有权要求重新提供发票,销货方如无证据表明发票过期是由购货方自已的原因造成的,则必须重新开具发票,再次按发票金额重新缴纳税金,原过期发票缴纳的税金不退回。

对于发票时效的问题希望引起足够的重视。(增加案例)

2、货款回笼――收到支票、汇票、承兑汇票等结算方式

除现金结算外,企业通常可采用以下几种结算方式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银行汇票、商业汇票、支票、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信用证等。现阶段我公司销售业务中除现金交易,使用较多的结算方式主要是: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支票、汇兑,期中银行承兑汇票需视签发行的信用程度来判定转让成本,目前四大国有银行的信用程度较高。而对商业承兑汇票,由于无银行担保,收款风险过高,一般在企业中不流通。

3、在实务中,有时合同单位、发票的收受单位、货款的支付单位会各不相同。从风险控制方面而言,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只有权利一方才能对与其相关的信息做出变更,认为在合同签订时约定好开票单位的信息,货款支付单位、合同单位、不一致时,我们认为货款支付单位需提供代他人支付货款的相关证明,可避免在日后争议中不必要的损失。

二、 费用报销

1、差旅费报销:销售人员因公出差回单位后应及时报销差差旅费,长期驻外人员也需定期报销差旅费。无论差旅费报销制度如何修订,在实际差旅费报销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所填的差旅费报销单与所附的原始单据(发票)相一致。首先,我们要基于由每三方提供的证据(如发票)是真实交易的体现,其次,所填的差旅费报销单也是真实行为的描述。

2) 所填的差旅费报销单是重要的原始凭证之一,需要按规范填写,不得随意涂改。

3) 差旅费报销人员需自已填制差旅费报销单,不得由他人代填,更不能他人由借本人名义填制。

2、其他报销:除差旅费外,销售人员也会涉及到调车费、招待费等费用的报销。按照公司从费用控制方面的相关要求,对异地调车行为按照公司的审批程序进行审核,关于招待费,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在核定范围与额度内的业务招待费的40%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3、由于销售人员在外代表的是公司,在业务环节,我们认为不可由代理商垫付费用,尤其是消费性支出项目,建议费用性支出与业务货款严格区分。

三、应收账款的管理

何经营实体其拥有的货币资金总量是有限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会导致企业的资金紧张,甚至陷入财务危机。应收账款作为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流动资产,也是一项风险较大的资产。前面已经提到应收账款是一种约定收款的权力,其价值的实现已不完全受自已行为的控制。当购货方的信用能力、偿债能力发生的变化,这项权力的价值有可能会不存在。就独立法人实体而言,以股东权益即公司的净资产为限对它的所有债务承担责任。

应收账款的主要成因简单归纳: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竞争压力;赊销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合同签订及履行存在不足;应收账款日常管理措施不力。针对应收账款形成的主要原因,对因市场等客观原因形成的我们无法回避,只能在主观可控的方面进行控制与管理,对应收账款采取有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销售前对客户的信用做出评价,确认风险,依据风险程度做出是否销售,确定销售价格、销售方式等,在销售确认后依据合同约定进行收款,对逾期的应收账款应加大催收力度,延续应收账款的追溯权。

在催收货款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物抵债的现象,在公司外部此时必须取得与抵债物质相符的票据、判决书等合法的赁据,需办理产权变更还需将产权变更到公司名下;在公司内须完成资产的交接手续后并将相关凭据送达财务部门核销应收账款。

第三部分 财务知识在促进销售中的应用(折扣、折让等)

在实际销售工作中,为了促进销售,可以具体分析购货方的经营性质、发展空间,采取灵活多变的销售方式,以达到销售最大化、资金流转最快的目的。

一、折扣与折让

在销售活动中,为了达到促销目的,常常会采取折扣方式销售。折扣方式销售又包括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及销售折让3种。

商业折扣是指销货方在销售货物时,因购货方购货数量较大等原因,而给予购货方的价格优惠。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付款期内,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

商业折扣与现金折扣有着本质的区别,商业折扣通常与销售的数量直接相关,其特点是折扣是在实现销售时同时发生的。在实际业务中只有商业折扣才可以与发票相关联,对商业折扣相关的税务法规规定销售额与折扣额须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

现金折扣本质上是一种融资性质的理财费用,通常与货款的支付相关,一般列入财务费用。则不允许以折扣折让的形式在发票上体现,不得冲减销售金额及税金。

销售折让是指企业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一定期间完成一定量的销售量等原因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销售折让虽然也是在货物销售之后发生的,但其实质却是原销售额的减少。购货方必须取得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以下简称证明单)送交销货方,作为销货方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合法依据。

二、按揭:

工程机械按揭贷款指贷款人(银行)向申请购买工程机械车辆的借款人发放的人民币担保贷款,生产商通常需提供按揭的工程机械承担回购责任。可以这样理解:生产商为销售产品而向购货方提供了一项贷款担保,购货方向银行申请贷款后按合同约定支付给生产商,当贷款到期需要归还时,一旦购货方无力归还贷款,销售方必须收回产品同时代为归还银行贷款。对生产商而言需承担产品的贬值风险,只不过是对购货方归还货款增加了银行的追溯权。

三、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通常的做法是出租人出资购买承租人选定的技术设备或其他物资,作为租赁物出租给承租人,承租人按合同约定取得租赁物的长期使用权,在承租期间,按合同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租赁期满按合同约定的方式处置租赁物法。在一些特殊背景下,这对需要多渠道融资购买大型设备的中小企业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第二篇:财务软件应用相关知识

单选:

Y 下列各项中应设置账套基础信息的是(账套主管

)。

下列各项中有权限设置财务报表的人员是(账套主管

)。 下列各项中应在启用账套时优先启动的系统是(采购管理

)。

下列各项中属于系统管理基础设置中增加操作员步骤的是(权限-用户 )。

下列各项中属于系统管理基础设置中增加操作员权限步骤的是(权限--权限

)。

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部门档案步骤的是(基础设置-基础档案-机构人员-部门档案

)。

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人员档案步骤的是( 基础设置-基础档案-机构人员-人员档案)。

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存货档案步骤的是(基础设置-基础档案-存货存货档案

)。

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结算方式步骤的是(基础设置-基础档案-收付结算-结算方式

)。 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会计科目步骤的是( 基础设置-基础档案-财务-会计科目)。 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财务报表的步骤是(财务会计-UFO报表

)。

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外币设置步骤的是(基础设置-基础档案-财务-外币设置

)。 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凭证类别步骤的是(基础设置-基础档案-财务-凭证类别

)。

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账套期初设置中总账期初数据录入步骤的是(财务会计-总账-期初-期初余额

)。

下列各项中属于在财务账套期初设置中,试算应达到的目标是(试算结果平衡

)。 下列各项中属于总账系统日常会计处理中查询凭证的步骤是( 总账-凭证-查询凭证)。 下列各项中属于总账系统日常会计处理中出纳签字的步骤是(总账-凭证-出纳签字 )。

下列各项中属于总账系统日常会计处理中填制凭证的步骤是(总账-凭证-填制凭证

)。 下列各项中属于总账系统日常会计处理中查询凭证的步骤是(总账-凭证-查询凭证

)。 下列各项中属于添加常用凭证的步骤是(总账-设置-常用凭证)。

下列各项中属于添加常用摘要的步骤是( 基础设置-基础档案-其它-常用摘要)。

下列各项中属于录入固定资产卡片的步骤是(财务会计-固定资产-卡片-录入原始卡片

)。 下列各项中属于进入固定资产模块的步骤是(财务会计-固定资产

)。 下列各项中属于进入应收款管理的步骤是(财务会计-应收款管理

)。

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固定资产类别的步骤是(财务会计-固定资产-设置-资产类别

)。 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固定资产增减方式的步骤是( 财务会计-固定资产-设置-增减方式)。 下列各项中属于期末会计处理对账的步骤是(总账-期末-对账

)。

下列各项中属于其他财务子系统中进入应付款管理的步骤是( 财务会计-应付款管理)。

下列各项中属于其他财务子系统应收款管理模块下设置结算方式科目的步骤是(应收款管理-科目设置-结算科目

)。

下列各项中属于应收款管理模块下设置基本科目的步骤是(应收款管理-科目设置-基本科目

)。 下列各项中能在总账系统中进行会计记账的人是(会计主管)。 下列各项中能在总账系统中进行审核凭证的人是(会计主管

)。

Z 在财务账套期初设置中,总账期初数据已录入完毕,下一步的工作是(试算与对账

)。

判断:

C 财务账套期初设置包括录入银行对账单和试算与对账。(× )

财务账套期初设置包括录入总账期初数据和试算与对账。(√ )

财务账套期初设置中录入总账期初数据应通过财务会计模块下总账期初余额实现。(√ ) 出纳员无权限设置企业财务报表。(√ )

K “库存现金”会计科目应通过会计科目修改功能标记为日记账。(√ ) M 每月需要在固定资产模块下计提折旧。(√ )

每季度需要在固定资产模块下计提折旧。(× )

Q 启用账套时,首先启动应收和应付系统然后才能启动供应链系统。(× ) 启用账套时,无需启动总账系统直接就能启动应收和应付系统。( × ) 企业准备将账套备份应选择账套-输出功能来实现。(√

)

1

企业要在账套中修改单位名称应选择账套-修改功能来实现。( √ ) S 删除会计科目应在基础档案模块下点击会计科目下的删除功能来实现。(√ ) Y 应通过基础档案模块下点击会计科目下的修改功能来实现。(× )

“银行存款”会计科目应通过会计科目修改功能标记为日记账和银行账。(√ )

Z 在启用账套时最先启动总账系统。(√ )

在基础档案模块中,可以通过会计科目下的删除功能来修改会计科目。(× ) 在账套基础设置中只有先设置部门档案才能在设置人员档案。(√

) 在总账系统中出纳员可以进行反记账操作。(× ) 在总账系统中出纳员可以进行记账操作。(× )

在期末会计处理中,账套主管可以查询总账和明细账。(√ ) 在期末会计处理中,出纳员可以查询总账和明细账。(× ) 在固定资产模块下,可以通过资产增加功能来增加固定资产。( √) 在固定资产模块下,可以通过卡片管理功能来查询已录入固定资产信息。(√ ) 在其他财务子系统中,账套主管可以对应付单进行审核。(√ ) 在其他财务子系统中,账套主管可以对应收单进行审核。(√ ) 在其他财务子系统中,出纳员可以对应收单进行审核。(× ) 在其他财务子系统中,出纳员可以对应付单进行审核。(× ) 总账系统日常会计处理内容只包括记账不包括反记账。(× ) 总账系统日常会计处理内容包括记账和反记账。(√

) 总账系统日常会计处理内容不包括冲销凭证。(× ) 总账系统日常会计处理内容包括冲销凭证。(√ ) 总账系统日常会计处理内容不包括出纳签字。(× )

账套基础设置无先后顺序,既可以先设置部门档案也可以先设置人员档案。(× ) 账套主管有权设置企业财务报表。( √)

2

第三篇: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点总结

1、简述每股利润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缺点?

答:每股利润也称每股赢余,是利润与普通股股数的对比数,这里利润额是税后净利润,出资者的投资目标是为了取得投资收益,表现为税后净利润与出资或股份数的对比关系。这一目标的优点是把企业实现的利润额同投入的资本或股本数进行对比,能够说明企业的盈余率,可以在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揭示其盈利水平的差异。但是该目标导向不能避免与利润最大化目标共性的缺陷,即没有考虑利润发生的时间,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没有能够有效考虑风险问题,往往导致企业财务决策行为具有短期行为倾向,只顾追求利润的增加,而不考虑企业长远的发展。

2、简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什么是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佳表达方式?

答:财务管理目标是全部财务活动实现的最终目标,它是企业开展一切财务活动的基础和归宿。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有利润最大化、每股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几种说法。其中企业价值最大化认为企业价值并不等于帐面资产的总价值,而是反映企业潜在或预期获利能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考虑了取得现金性收益的时间因素,并用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科学的计量,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由上述几个优点可知,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较为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

3、简述影响利率形成的因素?

答:在金融市场中影响利率形成的因素有:纯利率、通货膨胀贴补率、违约风险贴补率、变现力风险贴补率、到期风险贴补率。

纯利率是指在不考虑通货膨胀和零风险情况下的平均利率,一般将国库券利率权当纯利率。理论上,财务纯利率是在产业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关系和国家调节下形成的利率水平。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为弥补通货膨胀造成的购买力损失,利率确定要视通货膨胀状况而给予一定的贴补,从而形成通货膨胀贴补率。违约风险是资金供应者提供资金后所承担的风险,违约风险越大,则投资人或资金供应者要求的利率也越高。变现力是指资产在短期内出售并转换为现金的能力,其强弱标志有时间因素和变现价格。到期风险贴补率是因到期时间长短不同而形成的利率差别,如长期金融资产的风险高于短期资产风险。所以,利率的构成可以用以下模式概括:(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贴补率+违约风险贴补率+变现力风险贴补率+到期风险贴补率)其中,前两项构成基础利率,后三项都是在考虑风险情况下的风险补偿率。

4、简述公司制企业的优缺点?

答:企业组织形式有三种,即独资制、合伙制和公司制。 其中,公司制是最为重要的组织形式,他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在潜在分离,他的很多优点:①产权易于转让。因为公司的产权表现为股份,所以产权可以随时转让给新的所有者.②永续经营.因为公司是与它的所有者相分离的,即使原有的所有者撤出,公司仍然继续经营,所以,公司具有无限存续期.③有限责任.即股东的责任仅限于其投资所有权的股份数.这些优点提高了企业筹集资金的能力,但公司制企业也存在双重征税等重要缺点.

5 简述出资者财务中出资者的主要职责?

答:所有者作为企业的出资者,主要行使一种监控权力,其主要职责是约束财务行为,以保证资本的安全和增值。具体包括:①对企业筹资种类及资本结构等作出决策;②对企业的会计资料和财产状况进监督;③对企业的对外投资尤其是控制权性质的投资进行控制和监督;④对涉及资本变动的企业合并、分立、撤消、清算等问题作出决策;⑤对企业的利润分配作出决策,等等。

6 简述经营者财务中经营者的主要职责?

答:经营者作为承担企业法人财产权的责任主体,其管理对象是全部法人财产,它要对企业全部财产负责,包括出资人资本保值增值责任和债务人债务还本付息责任。因此,经营者财务的主要着眼点是财务决策和财务协调。从财务决策上看,这种决策主要是企业宏观方面、战略方面的;从协调上看,经营者财务主要侧重了外部协调和内部协调两个方面。外部协调,即协调企业与股东、债权人、政府部门、业务关联企业、社会监查部、中介机构等错综复杂的关系,目的在于树立企业良好的财务形象。内部协调,即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单位工作、业务上的关系,目的在于减少内部摩擦,使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提高效率。

7 简述财务经理财务中财务经理的主要职责?

答:在公司制企业中,财务经理担负着重要的理财角色。财务经理财务是经营者财务的操作性财务,注重日常财务管理,其主要的管理对象是短期资产的效率和短期债务的清偿。财务经理的职责可规定为如下几项:①处理与银行的关系;②现金管理;③筹资;④信用管理;⑤负责利润的具体分配;⑥负责财务预测、财务计划和财务分析工作。

8 简述年金的概念及其种类?

答:年金是指时间间隔相等(一年、半年、一季度等)收入或支出金额相等的款项。折旧、利息、租金、保险费等通常表现为年金的形式。按照收付的时间和次数的不同,年金一般可分为“普通年金”、“预付年金”、“递延年金“和”永续年金“四种,无论哪种年金,都是建立在复利基础之上的。

普通年金又称后付年金,是指每期期末有等额的收付款项的年金。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种年金最为常见;预付年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期期初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递延年金是指在最初若干期没有收付款项的情况下,后面若干期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支付的年金。

9 简述证券组合的风险?

答:证券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

⑴可分散风险又叫非系统风险或公司特有风险,它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这类事件是随机发生的,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分散,即发生于一家公司的不利事件可以被公司的其他有利事件所抵消。如员工罢工、新产品开发失败、诉讼失败等。

⑵不可分散风险又称系统风险或市场风险,是指那些对所有的公司产生影响的因素引起的风险,这类风险涉及所有的投资对象,不能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分散。如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高利率等。

10 简述三种重要的财务管理观念?

答:⑴货币时间价值观念是指货币的拥有者因放弃对货币的使用而根据其时间的长短所获得的报酬,这种观点认为一定量的货币在不同的时点上具有不同的的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货币所有权与货币使用权相分离后,货币使用者向货币所有者支付的一种报酬或代价,因而借贷关系的存在是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前提。时间价值原理,正确地揭示了在不同时点上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运动中的货币具有增值的规律性。时间价值通常以利息率计量,货币时间价值率是指扣除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贴水后的平均货币利润率。货币时间价值可以用现值和终值来表示,可以采取单利、复利、普通年金等计算方法。时间价值代表着无风险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它应是企业资金利润率的最低限度,它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考核经营成果的重要依据。它作为一种观念应贯彻在具体的财务活动中,在有关的 资金筹集、资金投放和使用以及资金分配的财务决策中,都要考虑时间价值。

⑵风险收益均衡观念是指风险和收益间存在一种均衡关系,即等量风险应当取得与所承担风险相对等的等量收益。风险收益均衡念是以市场有效为前提的。货币时间价值是在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下的投资收益率,没有涉及风险问题。但是在财务活动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冒险行为都期望取得一种额外收益,这种风险与收益对应的关系被称为风险收益均衡观念。投资风险价值是指投资者由于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货币时间价值的额外收益,也称为风险收益或风险报酬。它是对人们冒险投资的一种价值补偿,风险与收益是一种对称关系,它要求等量风险带来量收益,也叫风险收益均衡。风险收益均衡观念贯穿在财务活动中,它要求在财务活动中必须考虑收益与风险的价值对称性,也就是依财务活动所面临的风险大小来确定其必要报酬率。所以,要在风险与收益的相互协调中进行利弊权衡,即在一定的风险下必须使收益达到;较高的水平,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风险必须维持较低的水平。

⑶成本效益观念是指作出一项财务决策要以效益大于成本为原则,即某一项目的效益大于其所需成本时,可以采纳;否则,则应放弃。这里的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但不包括沉没成本,而沉没成本却是会计成本的一部分。机会成本是指放弃的收入,沉没成本是指项目决策中,在项目分析之前发生的成本费用 。

11 股票的投资风险比国债大,但仍有人愿意购买,这是为什么?

答:一般情况下国债的投资风险小于股票投资风险,我们往往可以把国债的利率看成为无风险利率,而股票投资的风险不仅包括无风险利率还包括风险利率。由于存在风险收益均衡观念,高风险的投资期望获得更高的投资报酬率,高风险的股票其可能的收益率比国债收益高,因为其中存在风险报酬,所以有人愿为高的报酬去承担高的风险。

12 简述企业筹资的目的?

答:企业筹资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自身的正常生产经营与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在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其具体的财务目标不同,企业为实现其财务目标而进行的筹资动机也不尽相同。企业筹资目的可概括为两大类: ⑴满足其生产经营需要。对于满足日常正常生产经营需要而进行的筹资,无论是筹资期限或者是筹资金额,都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即筹资量基本稳定,筹资时间基本确定;而对于扩张型的筹资活动,无论是其筹资时间安排,还是其筹资数量都具有不确定性,其目的都从属于特定的投资决策和投资安排。一般认为,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而进行的筹资活动,其结果是直接增加企业资产总额和筹资总额。 ⑵满足其资本结构调整需要。资本结构的调整是企业为了降低筹资风险、减少资本成本而对资本与负债间的比例关系进行的调整,资本结构的调整属于企业重大的财务决策事项,同时也是企业筹资管理的重要内容。为调整资本结构而进行的筹资,可能会引起企业资产总额与筹资总额的增加,也可能使资产总额与筹资总额保持不变,在特殊情况下还可能引起资产总额与筹资总额的减少。

13简述股权资本与债务资金的主要差异?

答:债务资金具有固定索取权,而股本资本具有剩余索取权;债务资金可以抵免税收,但股本资本不可以抵免税收;债务资金在财务困境或破产时具有优先清偿权,而股权资本在财务困境或破产时只有最后清偿权;债务资金有固定期限,股权资本无期限;债务资金无管理控制权,股权资本有管理控制权;债务资金主要变现为银行借款、公司债券、商业票据等,而股权资本主要表现为所有者股权、风险资本、普通股、认股权证等。

14 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筹资效率,降低筹资风险与筹资成本。企业筹资时应把握的原则主要有: ⑴规模适度原则。它指企业在筹资过程中,无论通过何种渠道、采用何种方式筹资,都应预先确定资金的需要量,使筹资量与需要量相互平衡,防止筹资不足而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也避免筹资过剩而降低筹资效益。 ⑵结构合理原则。它指企业在筹资时,必须使企业的股权资本与借入资金保持合理的结构关系,使负债的多少与股权资本和偿债能力的要求相适应,防止负债过多而增加财务风险,偿债能力降低;或者没有充分地利用负债经营,而使股权资本收益水平降低。 ⑶成本节约原则。它指企业在筹资行为中,必须认真地选择筹资来源和方式,根据不同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的难易程度、资本成本等综合考虑,并使得企业的筹资成本降低,从而提高筹资效益。 ⑷时机得当原则。它指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必须按照投资机会来把握筹资时机,从投资计划或时间安排上,确定合理的筹资计划与筹资时机,以避免因取得资金过早而造成投资前的闲置,或者取得资金的相对滞后而影响投资时机。

15 什么是筹资规模?简述其基本特征? 答:筹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的筹资总额。从总体上看,筹资规模呈现以下特征: ⑴层次性。企业资金从来源上分为内部资金和外部资金两部分,而且这两者的性质不同。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在进行投资时首先利用的是企业内部资金,在内部资金不足时才考虑对外筹资的需要。

⑵筹资规模与资产占用的对应性。即企业长期稳定占用的资金应与企业的股权资本和长期负债等等资方式所筹集资金的规模相对应;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的资金占用,与企业临时采用的筹资方式所筹集的资金规模相对应。 ⑶时间性。筹资服务于投资,企业筹资规模必须要与投资需求时间相对应。

16 如何对吸收直接投资进行管理?

答:对于吸收直接投资方式,为达到最佳的筹资效果,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管理: ⑴合理确定吸收直接投资的总量。企业资本筹集规模与生产经营相适应,而吸收直接投资在大多数情况下能直接形式生产经营能力。因此,企业在创建时必须注意其资本筹集规模与投资规模的关系,要求从总量上协调两者关系,以避免因吸收直接投资规模过大而造成资产闲置,或者因规模不足而影响资产经营效益。

⑵正确选择出资形式,以保持其合理的出资结构与资产结构。由于吸收直接投资形式下各种不同出资方式形成的资产的周转能力与变现能力不同,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能力的影响也不相同。因此,为保证各种出资方式下的资产间的合理搭配,提高资产的运营能力。对不同出资方式下的资产,应在吸收投资时确定较合理的资产结构关系。这些结构关系包括:现金出资与非现金出资间的结构关系;实物资产与无形资产间的结构关系;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间的结构关系(包括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间的结构关系)等。 ⑶明确投资过程中的产权关系。由于不同出资者间投资数额不同,从而享有的权益也不相同,因此,企业在吸收投资时必须明确各出资者间的产权关系。包括企业与出资者间的产权关系,以及各出资者间的产权关系。①对于企业与出资者间的产权关系,它以各出资者所投资产办理产权转移手续为前提。只有在产权转移完成的前提下,才能真正证明出资者拥有企业的产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才能明确企业与出资者的责权利关系。②对于各出资者间的产权关系,它涉及各出资主体间的“投资——收益”分配关系,涉及各出资者对企业经营权的控制能力,因此,对于各出资主体间的投资比例必须以合同、协议的方式确定,并具法律效力。

17 简述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缺点?

答:吸收直接投资是我国大多数非股份制企业筹集资本金的主要方式。它具有以下优点:①吸收直接投资所筹资本属于股权资本。因此与债务资本相比,它能提高企业对外负债的能力。你吸收的直接投资越多,举债能力就越强。②吸收直接投资不权可筹集现金,而且能够直接取得所需的先进设备 和技术,从而与现金筹资方式相比,能尽快地形成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③吸收直接投资方式与股票筹资相比,其履行的法律程序相对简单,从而筹资速度相对较快。它不需要审批,不需要你在财经类报刊上所看到的招股说明书等等。④从宏观看,吸收直接投资有利于资产组合与资产结构调整,从而为企业规模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也为产权交易市场的形成与完善提供了条件。 但吸收直接投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主要表现在:①吸收直接投资的成本较高。因为你要让别人参与利润分红,如果你的公司有可观的利润的话,这笔分红将大大高于你举债的成本。这也就是一些业绩好的企业倾向于举债的原因。②由于不以证券为媒介,从而在产权关系不明确的情况下吸收投资,容易产生产权纠纷;由于产权交易市场的交易能力较差,因此不利于吸引广大的投资者的投资,也不利于股权的转换。

18 普通股股东有哪些权利?

答:普通股股东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权利:⑴经营收益的剩余请求权。公司的经营收益必须首先满足其他资本供应者(如债权人、优先股股东)的收益分配的要求之后,剩余的才由普通股股东分享,普通股股东拥有的只是经营收益的剩余请求权。这就是说,公司经营得到的利润只有在支付了利息与优先股股利之后,剩下的才能作为普通股股利进行分配。所以,如果公司的经营收益不高,不足以支付利息以优先股股利的话,普通股股东不但得不到任何收益,还要用以前的收益偿还利息;相反,如果公司经营得好,获得了高额利润的话,那么也可以得到丰厚的收益,而债权人则只能享受固定的利息收入。 ⑵优先认股权。普通股股东是公司资产所有风险的最终承担者。因此,公司在发行新股时,为保持他们对公司的控制权,他们有权优先认购,以保持他们在公司总的股份中所占的原有的比例。股东认购新股时的价格通常比股票的市场价格要低,所以优先认股权是具有一定的价值的,这个价值称为“权值”。如果股东不想购买新增的股票时,可以将认股权转让他人,或在市场上出售。 ⑶投票权。普通股股东对公司事务有最终的控制权。但实际上,这种权利一般是通过投票选举并任命董事会成员来行使。股东可在股东大会上行使投票权,如股东本人因故不能参加股东大会,还可以委托代理人来行使投票权。投票权分为累积投票权与非累积投票权两种。 ⑷股票转让权。它是指普通股股东不必经过公司或其他股东的同意而合法地转让其手中的股票。股东的改变并不会影响公司的存在。对于上市公司的股票,股东可在证券市场上公开出售股票;而对于非上市公司的股票,股东不能在市场上公开转让股票,但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私下进行转让。

19 简述优先股发行的目的和动机?

答: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优先股主要出于筹集自有资本的需要。但是,由于优先股固定的基本特征,使优先股的发行具有出于其他动机的考虑。

⑴防止股权分散化。优先股不具有公司表决权,因此,公司出于普通股发行会稀释其股权的需要,在资本额一定的情况下,发行一定数额的优先股,可以保护原有普通股股东对公司经营权的控制。

⑵维持举债能力。由于优先股筹资属于股权资本筹资的范围。因此,它可作为公司举债的基础,以提高其负债能力。 ⑶增加普通股股东权益。由于优先股的股息固定,且优先股对公司留存收益不具有要求权,因此,在公司收益一定的情况下,提高优先股的比重,会相应提高普通股股东的权益,提高每股净收益额,从而具有杠杆作用。 ⑷调整资本结构。由于优先股在特定情况不具有“可转换性”和“可赎回性”,因此它在公司安排自有资本与对外负债比例关系时,可借助于优先股的这些特性,来调整公司的资本结构,从而达到公司的目的。

也正是由于上述动机的需要,因此,按照国外的经验,公司在发行优先股时都要就某一目的或动机来配合选择发行时机。大体看来,优先股的发行一般选择在以下几种情况:公司初创,急需筹资本时期;公司财务状况欠佳,不能追加债务时;公司进行财务重整,为避免股权稀释时等等。

20 简述筹资规模确定的依据?

答:一般认为,确定筹资规模的依据主要包括两项:法律依据、投资规模依据。 ⑴法律依据。企业筹资规模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法律的约束,法律对企业筹资的约束可以归纳为两方面:①法律对注册资本的约束。旨在保证企业设立后能正常进行生产经营,并保证企业有足够的资本金用来对外负债,并承担民事责任。②法律对企业负债额度的限制。为了保护债权人的权益,法律从各方面对企业的负债能力进行约束,如限制公司债券的发行额度,要求特定行业的企业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等等。

⑵投资规模依据。筹资受到投资需求总量与结构、偿债能力等主导因素的制约,其中投资规模是决定筹资规模的主要依据。企业筹资不能盲目进行,必须以“投”定“筹”。

21 简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发行有哪几种方式?

答:股份有限公司在设立时要发行股票。在公司设立之后,为扩大经营、改善资本结构,也会增资发行新股。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种发行方式: ⑴公开发行。即通过发行证券来获取现金。通常有两种基本的方法,即包销与代销。包销是指投资银行低于发行价的价格买入证券,同时也承担无法卖出它们的风险。这时投资银行承担的是包销商的责任。承销商买入价和发行价之间的差额被称为“差价”或“折价”,这是承销商得到的最基本的报酬。在代销这种形式中,承销商仅仅只是作为一个代理商,他从所售出的证券中收取佣金。不论是包销还是代销,如果市场价格跌过了发行价,则允许主承销商自己买进证券,目的是在价格暂回落的压力下支撑市场和稳定价格。 ⑵配股发行。配股发行也称为附权发行,它是指向现有的股东出售股票,即给予每一个股东在确定的时间里按确定的价格从公司买入确定数量的新股的选择权。选择权过期失效。 公司进行附权发行的主要原因在于:如果发行新的股票给一般公众,现有股东的所有权的比例就会降低。所以通常公司章程里都包含着关于优先认股权的有关规定,即公司必须首先把新发行的任何普通股股票出售给现有的股东,这就形成了配股。其价格称为认购价格,通常低于股票市场价格。 ⑶私募发行。通常只有当公司足够大、经营相当成功而且能够在公开发行的股票市场上筹集资金时,才能利用公开发行的股票市场发行股票。而对于那些刚刚创立的或是陷于,财务困境的公司来说,私募发行就成了一种必要。私募避开了公开发行所必需的注册登记等程序与成本,私募的对象通常不超过二三十个。私募的最大缺陷在于证券难以转让。

22简述银行借款协议的保护性条款?

答:作为大债权人的商业银行为了保护其自身权益,保证到期能收回贷款并获得收益,要求贷款企业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作出承诺时的状况。这就是借款协议中的保护条款。如果借款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则银行的利益就可能受到损害,借款协议使得银行拥有干预借款人行为的法律权力,当借款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出现亏损并违约时,银行可据此采取必要的行为。它分为三类,即一般性保护条款、例行性保护条款、特殊性保护条款。

一般性保护条款包括四项限制条款:流动资本要求、现金红利发放限制、资本支出限制以及其他债务限制。 例行性保护条款主要是一些常规条例,如借款企业必须定期向银行提交财务报表;不准在正常情况下出售较多资产,以保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不得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限制租赁固定资产规模,以防止过多的租金支付;禁止应收账款的保理;及时清偿到期债务(特别是短期债务)等等。

特殊性保护条款主要是针对某些特殊情况而提出的保护性措施,主要包括:贷款的专款专用;不准企业过多的对外投资;限制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奖金支出;公司某些关键人物在贷款期内须留在企业等等。

23 简述不同类别债券的特性?

答:不同类别债券的特性可以从其归还条件、偿还优先权、财务风险以及利率几个方面来说明。

⑴归还条件。公司债券通常在满足一定的归还条件时才会被投资者接受。因此,各种公司债券在发行时都要规定必要的归还条件。比如,长期债券要建立偿债基金,在一定时期分批归还,以避免到期时一次性清偿给公司的资金运用带来的巨大压力,也有利于增强债权人对公司偿债能力的信心。 ⑵偿还优先权。不同的公司债券有不同的偿还优先级别。如有担保的债券的优先偿还级别就比无担保的债券的优先偿还级别要高。在公司破产或进行清算时,优先级别较高的公司债券要优先得到清偿,而优先级别较低的债券只在有比它级别高的债券得到偿还之后,才能得到清偿。

⑶财务风险。债券即使有较高的优先偿还级别并得到抵押担保,也不能保证一定会得到完全的清偿。公司的经营风险总是存在的。如果公司经营不稳定,风险较大,其债券的可靠性就比较低,受损失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⑷利率。长期债券的利率通常是固定利率,这与从银行取得的贷款有所不同。公司从银行取得的贷款,其利率可以是浮动的。当市场利率水平上升时,贷款利率随之上升;当市场利率水平下降时,贷款利率也会随之下降。

24 债券筹资的优劣分析体现在几个方面?

答:债券筹资对企业有利有弊,分析其利弊,有利于企业把握筹资机会,进行选择。

⑴债券筹资的优点主要表现在:①债券成本低。与股票筹资相比,债息在所得税前支付,从而具有节税功能,成本也相对较低。②可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由于债券的利息固定,不会因企业利润增加而增加持券人的收益额,能为股东带来杠杆效益,增加股东和公司财富。③有利于保障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债券持有者无权参与企业管理决策,因此,通过债券筹资,即不会稀释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又能扩大公司投资规模。④有利于调整资本结构。公司在发行种类决策时,如果适时选择了可转换债券或可提前收兑债券,则对企业主动调整其资本结构十分有利。

⑵债券筹资的不足,主要表现在:①偿债压力大。债券本息偿付义务的固定性,易导致公司在收益锐减时,因无法履行其义务而濒于破产,增加破产成本和风险。②不利于现金流量安排。由于债券还本付息的数额及期限较固定,而企业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则是变动的,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固定与变动的矛盾不利于企业现金流量的安排。

25 简述融资租赁的优缺点?

答:融资租赁是企业新型筹资方式之一,与其他筹资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⑴节约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租赁,企业可以不必筹措一笔相当于设备款的资金,即可取得设备完整的使用权,从而节约资金,提高其使用效益。

⑵简化企业管理,降低管理成本。融资租赁集融物与融资于一身,它既是企业筹资行为,又是企业投资决策行为,它具有简化管理的优点。这是因为:从设备的取得看,租入设备比贷款自购设备能在采购环节上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设备的使用角度看,出租人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对设备的运转、调试及维修负债,有利于减少承租人资金投入。

另外,由于双方不得中止合同,因此在通货膨胀情况下,承租人等于用贬值了的货币去支付其设备价款,从而对承租人有利。但是,融资租赁也存在租金高、成本大等不足。

26 商业信用筹资的优劣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利用商业信用筹资的优点主要表现在:①筹资方便。商业信用的使用权由买方自行掌握,买方什么时候需要、需要多少等,在限定的额度内由其自行决定。多数企业的应付账款是一种连续性的货款,无需作特殊的筹资安排,也不需要事先计划,随时可以随着购销行为的产生而得到该项资金。②限制条件少。商业信用比其他筹资方式条件宽松,无需担保或抵押,选择余地大。③成本低。大多数商业信用都是由卖方免费提供的,因此与其他筹资方式相比,成本低。

但是,商业信用筹资也有其不足,主要表现在:①期限短。它属于短期筹资方式,不能用于长期资产占用。②风险较大。由于各种应付款项目经常发生、次数频繁,因此需要企业随时安排现金的调度。

27 简述资本成本的内容、性质和作用?

答:资本成本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集和使用 资金而付出的代价。这里,资本特指由债权人和股东提供的长期资金来源,包括长期负债与股权资本。

⑴资本成本包括筹资费用和使用费用两部分。筹资费用指企业在筹资过程中为获得资本而付出的费用,如向银行借款时需要支付的手续费;因发行股票、债券等而支付的发行费用等。使用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使用资金而支付的费用,如向股东支付的股利、向银行支付的利息、向债券持有者支付的债息等。

⑵资本成本的性质体现在:一方面,从资本成本的价值属性看,它属于投资收益的再分配,属于利润范畴;另一方面,从资本成本的计算与应用价值看,它属于预测成本。

⑶资本成本的作用。资本成本对于企业筹资及投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体现在:首先,资本成本是比较筹资方式、选择追加筹资方案的依据。企业筹集长期资本有多少种方式可供选择,它们的筹资费用与使用费用各不相同,通过资本成本的计算与比较,能按成本高低进行排列,并从中选出成本较低的筹资方式。不权如此,由于企业全部长期资本通常是采用多种方式筹资组合构成的,这种筹资组合有多个方案可供选择,因此综合成本的高低将是比较各筹资组合方案并作出资本结构决策的依据;其次,资本成本是评价投资项目,比较投资方案和追加投资决策的主要经济标准。

28 简述降低资本成本的途径?

答:降低资本成本,既取决于企业自身筹资决策,更取决于投资项目的未来风险状况,以及市场环境等。从技术角度分析,来降低资本成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⑴合理安排筹资期限。原则上看,资本的筹资主要用于长期投资,因此,筹资期限要服从于投资年限,服从于资本预算,投资年限越长,筹资期限也要求越长。但是,由于投资是分阶段、分时期进行的,因此,企业在筹资时,可按照投资的进度来合理安排筹资期限,这样既减少资本成本,又减少资金不必要的闲置。

⑵合理的利率预期。资本市场利率多变,因此,合理的利率预期对债务筹资意义重大。

⑶提高企业信誉,积极参与信用等级评估。要想提高信用等级,首先必须积极参与等级评估,让市场了解企业,也让企业走向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为以后的资本市场筹资提供便利,才能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才能积极有效地取得资金,降低资本成本。

⑷积极利用负债经营。在投资收益率大于债务成本率的前提下,积极利用负债经营取得财务杠杆效应,降低资本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29 什么是筹资风险?按其成因可分为哪几类?

答: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筹资而引起的到期不能偿债的可能性。由于股权资本属于企业长期占用的资金,不存在还本付息的压力,所以筹资风险是针对债务资金偿付而言的,从风险产生的原因上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其一,现金性筹资风险,指企业在特定时点上,现金流出量超出现金流入量,而产生的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的风险。现金性筹资是由于现金短缺以及债务的期限结构与现金流入的期间结构不相配套引起的,它是一种支付风险。其二,收支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收不抵支情况下出现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按照“资产=负债+权益”公式,如果企业收不抵支即发生亏损,将减少企业净资产,从而减少作为偿债保障的资产总量,在负债不变下,亏损越多,以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也就越低,终极的收支性财务风险表现为企业破产清理后的剩余财产不足以支付债务。

30 简述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因素?

答: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因经营上的原因导致利润变动的风险。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因素很多,主要是:

⑴产品需求。市场对产品的需求越稳定,经营风险就越小;反之,经营风险就越大。

⑵产品售价。产品售价变动不大,经营风险就小;否则经营风险便大。

⑶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是收入的递减,成本来稳定,会导致利润不稳定,因此产品成本变动大的,经营风险就大;反之,经营风险就小。

⑷调整价格的能力。当产品成本变动时,若企业具有较强的调整价格的能力,经营风险就小;反之,经营风险就大。

⑸固定成本的比重。在企业全部成本中,固定成本所占比重较大时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额就多,若产品量发生变动,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会随之变动,最后导致利润更大幅度的变动,经营风险就大;反之,经营风险就小。

31 如何规避与管理筹资风险?

答: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规避筹资风险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⑴对于现金性筹资风险,应注重资产占用与资金来源间的合理的期限搭配,搞好现金流量安排。为避免企业因债务筹资而产生的到期不能支付的偿债风险并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理论上认为,如果借款期限与借款周期能与生产经营周期相匹配,则企业总能利用借款来满足其资金需要。因此,安排与资产运营期相适应的债务、合理规划现金流量,是减少债务风险、提高利润率的一项重要管理策略。它要求在筹资政策上,尽量利用长期性负债和股本来满足固定资产与永久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利用短期借款满足临时波动性流动资产的需要,以避免筹资政策上的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

⑵对于收支性筹资风险,应做好:优化资本结构,从总体上减少收支风险;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扭亏增盈,提高效益,以降低收支风险;实施债务重整,降低收支性筹资风险。

32 简要说明影响资本结构变动的因素?

答:资本结构的变动,除受资本成本、财务风险等因素影响外,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是指:

⑴企业因素,包括:

①管理者的风险态度。如果管理者对风险极为厌恶,则企业资本结构中负债的比重相对较小;相反,如果管理者以取得高报酬为目的而比较愿意承担风险,则资本结构中负债的比重相对要大。

②企业获利能力。息税前利润是用以还本付息的根本来源。息税前利润越大,即总资产报酬率大于负债利率,则利用财务杠杆能取得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反之则相反。可见,获利能力是衡量企业负债能力强弱的基本依据。

③企业经济增长。增长快的企业,总是期望过扩大筹资来满足其资本需要,而在股权资本一定的情况下,扩大筹资既意味着对外负债。从这里也可看出,负债筹资及负债经营是促进企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之一。

⑵环境因素,包括:

①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态度。虽然企业都是希望通过债务筹资来取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态度在企业债务筹资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这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态度就是商业银行的经营规则,即考虑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

②信用评估机构的意见。信用评估机构的意见对企业的对外筹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③税收因素。债务利息从税前支付,从而具有节税能,而且,一般认为,企业所得税率越高,节税功能越强,从而举债好处越多。因此,税率变动对企业资本结构变动具有某种导向作用。

④行为差别。不同行业所处的经济环境、资产构成及运营效率、行业经营风险等是不同的。因此,上述各种因素的变动直接导致行业资本结构的变动,从而体现其行业特征。

33 为什么要调整资本结构?

答:尽管影响资本结构变动的因素很多,但就某一具体企业来讲,资本结构变动或调整有其直接的原因。这些原因归纳起来有:

⑴成本过高。即原有资本结构的加权资本成本过高,从而使得利润下降。它是资本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之一。

⑵风险过大。虽然债务筹资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但风险较大。如果筹资风险过大,以至于企业无法承担,则破产成本会直接抵减因负债筹资而取得的杠杆收益,企业此时也需进行资本结构调整。

⑶弹性不足。所谓弹性是指企业在进行资本结构调整时原有结构应有的灵活性,包括筹资期限弹性、各种筹资方式间的转换弹性等。其中,期限弹性针对债务筹资方式是否具有展期性、提前收兑性等而言;转换弹性针对负债与负债间、负债与资本间、资本与资本间的是否具有可转换性而言。弹性不足时,企业要调整资本结构也很难;反过来,也正是由于弹性不足而促使企业要进行资本结构的调整。弹性大小是判断企业资本结构是否健全的标志之一。

⑷约束过严。不同的筹资方式,投资者对筹资方的使用约束是不同的。约束过严,在一定意义上有损于企业财务自主权,有损于企业灵活调度与使用资金。正因为如此,有时,企业宁愿承担较高的代价而选择那些使用约束相对较宽的筹资方式。这也是促使企业进行资本结构调整的动因之一。

34 简述如何调整资本结构?

答:资本结构调整的方法可归纳为:

⑴存量调整。所谓存量调整是指在不改变现有资产规模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资本结构要求,对现有资本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具体方式有:①在债务资本过高时,将部分债务资本转化为股权资本。例如,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普通股票;②在债务资本过高时,将长期债务收兑或提前归还,而筹集相应的股权资本额;③在股权资本过高时,通过减资并增加相应的负债额,来调整资本结构。不过这种方式很少被采用。

⑵增量调整。它是指通过追加筹资量,从而增加总资产的方式来调整资本结构。具体方式有:①在债务资本过高时,通过追加股权资本投资来改善资本结构,如将公积金转换为资本,或者直接增资;②在债务资本过低时,通过追加债务筹资规模来提高债务筹资比重;③在股权资本过低时,可通过筹措股权资本来扩大投资,提高股权资本比重。

⑶减量调整。它是通过减少资产总额的方式来调整资本结构。具体方式有:①在股权资本过高时,通过减资来降低其比重(股份公司则可回购部分普通股票等);②在债务资本过高时,利用税后留存归还债务,用以减少总资产,并相应减少债务比重。

35 固定资产管理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固定资产管理应遵循如下原则:

⑴正确预测固定资产的需要量。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方向和规模及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等因素,采用科学的方法正确预测各类固定资产的需要量。 ⑵合理确认固定资产的价值。在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时,要严格划清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除此以外,还应当以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正确区分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并要求对于已办理竣工手续的在建工程及时转入固定资产。对没有办理竣工手续但项目已进入试运营的,也需要办理预估入账手续。

⑶加强固定资产实物管理,提高其利用效率。企业要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制度,严格固定资产的投资、验收、拨出、出售和清理报废等手续;还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做好固定资产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充分挖掘现有固定资产的潜力,将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尽快投入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应尽快予以出售或出租。

⑷正确计提折旧,确保固定资产的及时更新。提取折旧实际是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收回,提取的折旧转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后,通过营业收入收回现金,收回投资。尽管这部分已收回的投资,并没有以专用的形式在账面上单独体现,但为了确保固定资产及时更新,需要严格控制这部分资金的再投资状况。

36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应考虑的决策要素有哪些?

答: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应考虑的决策要素如下: ⑴可利用资本的成本和规模。资本成本实际上是投资者所应得的必要报酬,是投资最起码的回报。而可利用资本的规模或资本的可得性决定了投资机会能否取得,它也是投资决策中最为关键的约束条件之一。 ⑵项目的盈利性。盈利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固定资产投资预期的财务可行性。

⑶企业承担风险的意愿和能力。投资风险是一种市场风险或经营风险,任何风险都要求在收益中得到补偿。因此,单纯测量收益量或风险度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考察预期收益是否能补偿它的风险才是核心问题。

37 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中,为什么使用现金流量而不使用利润?

答:原因有:⑴考虑时间价值因素。科学的投资决策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现金流量的确定为不同时点的价值相加及折现供了前提。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①购置固定资产付出大量现金时不计入成本;

②将固定资产的价值以折旧或折耗的形式逐期计入成本时,却又不需要付出现金; ③计算利润时不考虑垫支的流动资产的数量和回收时间; ④只要销售行为已经确定,就计算为当期的销售收入,尽管其中有一部分并未于当期收到现金;

⑤项目寿命终了时,以现金的形式回收的固定资产残值和垫支的流动资产在计算利润时也得不到反映。考虑到这些,就不能用利润来衡量项目的优劣,而必须采用现金流量。

⑵用现金流量才能使投资决策更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因为:①利润的计算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存货估价、费用摊配和折旧计提等不同方法的影响;②利润反映的是某一会计期间“应计”的现金流量,而不是实际的现金流量。

38 折旧政策对企业财务有哪些影响?

答:固定资产折旧政策选择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⑴对企业筹资的影响。折旧准备是企业更新固定资产的重要来源。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不同的折旧政策决定着这一来源的规模。折旧计提得越多,意味着企业留下的现金越多,或者说企业可利用的内源性资金越多,对外筹资规模相应降低。对外筹资数量的下降会使企业的边际资本成本以及新筹资后的企业综合资本成本都相对降低。

⑵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由于折旧政策影响着企业内部筹资量,而企业可利用的资金规模影响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折旧政策也就间接地从规模上影响着企业的投资活动,另一方面,它还会影响固定资产更新投资的速度,如采用加速折旧,固定资产的更新也会加快。 ⑶对分配的影响。折旧政策的选择,直接决定进入产品和劳务成本中的折旧成本的多少。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的折旧政策会使企业同一期间可分配利润金额有所不同,从而影响企业分配。

39 固定资产的日常财务控制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固定资产的日常财务控制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⑴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所谓归口分级管理就是在企业经营者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由于关职能部门负债归口管理,然后,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由各级使用单位具体负责,进一步落实到班组或个人,并同岗位责任制结合起来。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具体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固定资产的归口管理;二是在归口管理的基础上,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将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各商品部、柜组,乃至职工个人,由他们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到权责分明,层层负责。

⑵固定资产制度管理。企业财务部门是固定资产管理的综合部门,它应全面组织、切实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保管和有效使用。具体包括以下一些活动:按现行制度规定执行固定资产的标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账卡和相关记录,为管好、用好固定资产提供准确、详细的资料;定期清查盘点固定资产。

⑶固定资产报废与清理管理。财会部门要严格掌握固定资产的报废,认真履行固定资产报废的审批手续,分析固定资产报废的原因,了解报废的固定资产是否需要报废清理,是否还有继续使用的可能。在批准固定资产进行清理之后,财会部门配合有关部门正确估计报废固定资产的残值,监督清理费用开支,并将变价收入及时入账,由企业安排使用。

40 简述收支预算法的内容?

答:收支预算法就是将预算期内可能发生的一切现金收支项目分类列入现金预算表内,以确定收支差异,采取当财务对策的方法。收支预算法意味着:在编制现金预算时,凡涉及现金流动的事项均应纳入预算,而不论这些项目是属于资本性还是收益性的。在收支预算法下,现金预算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①现金收入,包括期初现金余额和预算期内现金流入额,即预算期内可动用的现金总额;②现金支出,包括预算期内可能发生的全部现金支出;③现金余绌,即现金收支相抵后的现金余裕或不足;④现金融通,包括余裕的处置与短缺的弥补。

41 预算管理模式下,现金收支的内部控制有何特点?

答:在预算管理模式下,将支出分为预算内支出和预算外支出。对于预算内支出,由费用发生的各分公司、分部门经理进行签字,对于大额支出还得同时经过财务经理或总经理签字,即所谓联签制;对预算外支出,遵循例外管理原则,报经决策机构批准之后,由决策者或部门经理签字。

审批人应当根据授权审批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对于重要现金支付业务,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防范贪污、侵占、挪用货币资金等行为。审批权限一般用支出金额大小来表示。

对于预算外支出,金额较小的,为提高工作效率,可由上一级主管经理审批;对于较大金额的支出,应经过一定的决策机构批准、签字。

预算管理模式将支付审批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既下放了一定的权限,使公司的高层管理者集中精力抓好大事,又通过预算控制,防止了支付的随意性。这种授权审批制度适合于大型公司。

42 现金集中管理制度有哪些主要模式?各自特点是什么?

答:现金集中管理制度主要有四种模式:统收统支模式、拨付备用金模式、设立结算中心模式、财务公司模式。

统收统支模式是指集团的一切现金收付活动都集中在集团的财务部门,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不单独设立财务账号,一切收入直接进入总部的账户,一切现金支出都通过财务部门付出,现金收支的批准权高度集中在经营者,或者经营者授权的代表手中。

拨付备用金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期限统拨给所属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一定数额的现金,备其使用。当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发生了现金支出后,持有关凭证到公司财务部门报销以补足备用金。

结算中心又称内部银行,是集团公司实行资金集中控制的最 主要方式。结算中心通常是设立于集团总部的财务部门内,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职能机构,负责办理内部各成员或分公司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的专门机构。它集中管理各成员或分公司的现金收入,统一拨付各成员或分公司因业务所需的货币资金,统一对外筹资,办理各分公司的往来结算,核定各分公司日常留用的现金余额。

财务公司模式就是通过财务公司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财务公司是大型集团公司或跨国公司投资设立的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它负责整个集团或跨国公司的外部资金筹集,担当集团公司或跨国公司资本经营战略的制定并付诸实施。

43 简述如何通过定量分析确定客户的信用标准?

答:对信用标准进行定量分析,旨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定客户拒付款项的风险;二是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以作为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这主要通过以下三步来完成:⑴设定信用等级的评价标准。⑵利用既有或潜在客户的财务数据,计算各自的指标值,并与上述标准比较。⑶进行风险排队,并确定各有关客户的信用等级。

44 简述评价客户资信程度的主要内容?

答:资信程度高低通常决定于六个方面,即客户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经济状况、持续性等,简称“6C”系统。

⑴信用品质,即客户履约或赖账的可能性。这是决定是否给予客户信用的首要因素。

⑵偿付能力。客户偿付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资产,特别是流动资产的数量、质量(变现能力)及其与流动负责的结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对资产质量,即变现能力以及负责的流动性进行分析。

⑶资本,特别是有形资产净值和留存收益,反映了客户的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的优劣。

⑷抵押品,即客户提供的可资作为授信安全保证的资产。它必须为客户实际所有,应具有较高的市场性,即变现能力。 ⑸经济状况。经济状况指不利经济环境对客户偿付能力的影响及客户是否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⑹持续性,即企业经营政策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45 简述营运政策的主要类型?

答:营运资本政策主要有三种:配合型融资政策、激进型融资政策和稳健型融资政策。 配合型融资政策的特点是:对于临时性流动资产,运用临时性负责筹集资金满足其资金需要;对于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统称为永久性资产),运用长期负债、自发性负责和权益资本筹集资金满足其资金需要。这是一种理想的、对企业有着较高资金使用要求的营运资本融资政策。 激进型融资政策的特点是:临时性负责不但融通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产要求,还解决部分永久性资产的资金需要。这是一种收益性和风险性均较高的营运资本融资政策。 稳健型融资政策的特点是:临时性负债只融通部分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另一部分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性资产,则由长期负责、自发性负债和权益资本作为资金来源。这是一种风险性和收益性均较低的营运资本融资政策。

46 证券投资的经济风险有哪些?

答:经济风险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而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来源于证券发行主体的变现风险、违约风险和证券市场的利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等。①

变现风险是指投资者不能按一定的价格及时卖出有价证券、收回现金而承担的风险。 ②违约风险是指投资者因债券发行人无法按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而承担的风险。 ③利率风险是指因利率变动引起有价证券市价下跌,从而使投资者承担损失的风险。

④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使投资者在有价证券出售或到期收回现金时由于实际购买力下降而承担的风险。

47 投资组合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答:投资组合是指由两种以上的资产构成的集合。投资组合的主要类型有:

⑴不同风险等级的证券投资组合。证券的风险等级有不同的划分。从发行主体来看,政府债券与金融债券的安全性远大于企业债券和股票。从证券的性质来看,各种债券的风险小于股票的风险。发行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不同,其证券的风险程度也呈出很大的差异,诸此等等。投资者将资金分散于不同风险等级的证券之中,要比投资于个别风险系数较高的证券安全得多。

⑵不同弹性的风险投资组合。证券的弹性是指投资者持有的证券得以清偿、转让或转换的可能性,是证券动性大小的标志。在不同弹性的证券之间进行有机组合,既可以分散、降低风险,也有利于稳定投资收益。

48 请举例说明股票投资组合收益率的衡量?

答:投资组合收益率就是各种证券收益率的加权平均值。 公式为:

证券组合收益率=∑各种证券投资收益率x权数

例如,甲股票的收益为10%,乙股票的收益为20%,所占的投资比重分别为70%和30%,则该投资组合的收益率=10%x70%+20%x30%=13%

49 简述证券投资的目的?

答:证券投资的目的主要有:

⑴为保证未来的现金支付进行证券投资。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未来的资金需要,特别是为了保证某些重要债务的按时偿还,企业可以事先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债券等收益比较稳定的证券,以备偿债时使用。

⑵进行多元化投资,分散投资风险。多元化投资可以降低风险。但在多数情况下,直接进行实业方面的多元化投资是比较困难的,但利用证券投资,则可以比较方便地达到投资其他行业的目的,从而实现多元化投资。

⑶为了对某一企业进行控制或实施重大影响进行证券投资。所谓控制或实施重大影响是指企业通过二级市场,购买目标公司一定数量的股份,从而达到影响公司经营决策的目的。

⑷为充分利用闲置资金进行盈利性投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有部分暂时闲置的资金,企业可以将这部分闲置资金进行证券投资,以提高资产的收益率。

50 简述公司制企业的税后利润分配顺序?

答:企业利润总额在交纳所得税后按下列顺序分配:①弥补被查没财物损失,支付违反税法规定的滞纳金或罚款;②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③提取法定公积金与公益金;④支付优先股股利;⑤支付普通股股利,即按照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原则,向普通股东支付股利。

51 选择股利政策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在选择股利政策时,应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

⑴法律约束因素。法律约束是指为保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国家法律对企业的投资分红进行的硬性限制。如资本保全约束、资本充实原则约束等。

⑵公司自身因素。公司出于长期发展和短期经营考虑,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并最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分配政策。这些因素主要有:债务考虑,未来投资机会,筹资成本,资产的流动性等。

⑶投资者因素。①控制权的稀释。如果分红过多,留存收益将减少,企业将来依靠增加投资、发行股票等方式筹资的可能性加大,而追加投资或发行新股,意味着企业控制权有可能落入别人之手。②投资目的。企业投资者的投资目的一般有两种:一是收益;二是稳定购销关系。作为接受投资的企业,在进行投资分红时,必须事先了解投资者的投资目的,结合投资动机,决策选择其分配方案。

52 股利的基本理论有哪几种?它们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股利理论可以分成两个不同的学派:股利的相关理论、股利的无关理论。

股利的相关理论认为,股利的支付与股票市场并不是无关的,而是有较大的相关性。股利的相关理论又可分为“在手之鸟”理论、股利传播信息论和偏爱本期收益论三种观点。股利的无关理论认为,股利的支付与股票价格无关。企业作出了投资决策,股利支付率只是一个枝节问题,它并不影响 股东财富。股利的无关理论又可分为两种:完整市场论和股利剩余论。

53 简述定额股利政策的含义及其利弊?

答:定额股利政策是将每年股利的发放额固定在某一水平上,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不变。只有当企业认为未来盈余将显著地、确定性地增长时,才考虑提高年度的股利发放额。

这种政策的优点是便于在公开市场上筹措资金,股东风险较小,可确保股东无论是年景丰歉均可获得股利,从而愿意长期持有刻企业的股票。但这种政策过于呆板,不利于灵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动。因此,采用这种股利政策的企业,一般都是盈利比较稳定或者正处于成长期、信誉一般的企业。

54 简述剩余股利政策的含义及其步骤?

答:剩余股利政策是指在企业集团有着良好投资机会时,根据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必须的权益资本与既有权益资本的差额,首先将税后利润满足权益资本的需要,然后将剩余部分作为股利发放。基本步骤为:

⑴设定目标资本结构,即确定股权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在此资本结构下,综合资本成本应接近最低状态;

⑵确定目标资本结构下投资必需的股权资本以及与现有股权资本之间的差额;

⑶最大限度地使用税后利润以满足投资及资本结构调整对股权资本追加的需要;

⑷对于剩余税后利润,如果没有其他方面的需要,可结合现金支付能力考虑股利的派发。

55 简述股票回购的原因和方式?

答:企业进行股票回购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主要的有四个:一是因发行数量过多,导致每股收益下降,股票市场涨扬乏力甚至被低估。二是在经济萧条时期,企业投资于被低估了的自身股票较之其他项目可能更为理想。三是现有资本结构过于稳健,杠杆效率低下,资本成本过高,在现金较为充裕的情况下,有必要通过股票回购来调整资本结构,降低综合资本成本。如果这一过程是通过筹集债务资金,并以所筹集债务资金进行股票回购的话,意义将更为显著。四是基于企业潜在的被兼并、收购与控制威胁或隐患等。

股票回购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在资本市场上进行随机回购,或向全体股东招标回购,或向个别股东协商回等。第一种方式最普遍,但往往受到监管机构的严格监控;在第二种方式下,回购价格通常高于当前的股票市价,具体的回购工作往往委托金融中介机构进行,成本费用高;第三种方式由于不是面向全体股东,所以必须掌握回购价格的公正合理性以免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

56 简述财务分析的目的和内容?

答:企业的财务分析同时肩负着双重目的:剖析洞察自身财务状况与财务实力以及分析判断外部利害相关者财务状况与财务实力,从而为企业决策当局的规划决策提供价值信息支持,同时也从价值方面对业务部门提供咨询服务。具体包括:企业管理者的目的、投资者的目的、债权人的目的、财税部门的目的。

综合起来,可将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归纳为四个方面,即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综合财务分析。其中,营运能力是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偿债能力是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性保证,盈利能力是营运能力与偿还能力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同时也对获利能力与偿债能力的不断增强发挥着后劲推动作用。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企业经营理财的基本内容。

57 财务分析按照分析对象的不同,分为哪几种?

答:财务分析按照分析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

资产负债表分析是以资产负债表为对象进行的财务分析。从财务分析的历史看,最早的财务分析都是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分析企业资产的流动状况、负债水平、偿还债务能力、企业经营的风险等财务状况。

利润表分析是以利润表为对象进行的分析。在分析企业的盈利状况和经营成果时,必须从利润表中获得财务资料。而且,即使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也要结合利润表,因为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同其获利能力密切相关。一般而言,获利能力强,偿债能力也强。因此,现代财务分析的核心逐渐由资产负债表转移到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分析是以现金流量表为对象进行的分析。现金流量表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中介,也是这两张表的补充。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企业现金的流动状况,在一定时期内,有多少现金流入,是从何而来的;又有多少现金流出,都流向何处。这种分析可以了解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变动的全貌,可以有效评价企业的偿付能力。

58 如何分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答: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

⑴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来说,2:1的流动比率是较为合适的。流动比率过低,企业可能面临清偿到期债务的困难;流动比率过高,则表明企业持有不能盈利的闲置的流动资产。

⑵速动比率。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来说,1:1的速动比率是合理的。如果速动比率大于1,说明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偿还短期债务,同时也表明企业拥有较多的不能盈利的现款和应收账款;如果小于1则表明企业依赖出售存货或举借新债来偿还短期债务。

⑶现金比率。现金比率=现金+短期投资/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是评价企业用流动资产中的现款和短期有价证券偿还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是流动比率的辅助指标。

59 如何分析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答: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

⑴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⑵产权比率。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对评价偿债能力的作用基本相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

⑶有形净值债务率。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

有形净值债务率是负债同所有者权益扣除无形资产价值后的比率,它比产权比率更为谨慎、保守地反映企业在企业清算时债务人投入的资本所受到的所有者权益的保障程度。

⑷已获利息倍数。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一般情况下,已获利息倍数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从长期来看,该指标至少应大于1。

60 试从不同的主体角度评价企业的资产负 债率?

答: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也称为负债比率或举债经营比率。它反映企业的资产总额中有多少是通过举债而得到的。资产负债率是企业偿还债务的综合能力,这个比率越高,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差;反之,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对于资产负债率,企业的债权人、股东和企业的经营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

从债权人角度来看,他们最关心的是其贷给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如果这个比率过高,说明在企业的全部资产中,股东提供的资本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太低,这样,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主要由债权人负担,其贷款的安全也缺乏可靠的保障,所以,债权人总是希望企业的负债比率低一些。

从企业股东的角度来看,其关心的主要是投资收益的高低,企业借入的资金与股东投入的资金在生产经营中可以发挥同样的作用,如果企业负债所支付的利息率低于资产报酬率,股东就可以利用举债经营口市来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因此,股东所关心的往往是全部资产报酬率是否超过了全部借款的利息率。企业股东可以通过举债经营的方式,以有限的资本、付出有限的代价而取得对企业的控制权,并且可以得到举债经营的杠杆收益。在财务分析中,资产负债率也因此被人们称为财务杠杆。 站在企业经营者的立场,他们既要考虑企业的利益,也要顾及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资产负债率作为财务杠杆不仅反映了企业的长期财务状况,也反映了企业管理当局的进取精神。如果企业不利用举债经营或者负债比率较小,则说明企业比较保守,对前途信心不足,利用债权人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较差。但是,负债也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负债比率过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将增大,一旦资产负债率超过1,则说明资不抵债,有倒闭的危险。

至于资产负债率为多少才是合理的,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都是有较大的差异的。一般而言,处于高速增长时期的企业,其资产负债率可能会高一些,这样,所有者会得到更多的杠杆收益。但是,作为财务管理者在确定企业的负债比率,一定要审时度势,充分考虑企业内部的各种因素和外部的市场环境,在收益和风险之间权衡利弊得失,然后才能作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61 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主要揭示哪些问题?

答: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主要在于揭示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流动资产实现销售的能力,即周转额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表明其实现的周转额越多,对财务目标的贡献程度越大。

第二,流动资产投资的节约与浪费情况。在销售额既定的条件下,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其占用额就越少,反之则越多。

此外,流动资产周转率的高低还对成本费用水平及短期偿债能力产生直接影响。在对流动资产总体周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还可以对各个构成要素,如应收账款、存货等的周转进行考察,以查明流动资产周转率升降的原因所在。

62 利用应收款周转率进行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商品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平均余额的比值,它反映应收账款流动程度的大小。利用应收账款周转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⑴这里的应收账款包括会计核算中的“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等全部赊销货款在内。

⑵应收账款余额应为扣除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否则,水分较大。

⑶如果应收账款余额的波动性较大,应尽可能使用更详尽的计算资料,如按各月份应收账款余额来计算其平均占用额。

⑷分子、分母的数据应注意其时间的对应性。

63 计算存货周转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存货周转率是指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资金占用额的比值。在计算存货周转率时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⑴分子采用销货成本而不是销售收入净额,这主要是为了剔除毛利对周转速度的虚假影响。因为存货是按成本计价的,分子、分母应当保持口径一致。

⑵存货周转率通常能够反映企业存货流动性的大小和存货管理效率的高低。但存货周转率过高也可能意味着存货不足而可能引起脱销。反之,在存货周转率过低时,企业应进一步分析存货的质量结构。

⑶为了进一步判明存货的内部结构,还可以分别就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及库存商品计算周转率,借以分析各构成部分对整个存货周转率的影响。

⑷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存货周转越快,所实现的周转额也就越大,利润数额和水平相应也说越高。

⑸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存货的周转率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计算和分析时应保持口径一致。当存货计价方法变动时,应对此加以说明,并计算这一变动对周转率的影响。

⑹分子、分母的数据应注意时间上的对应性。

第四篇:关于举办《财务报表相关知识》专题讲座的通知

兹定于2013年12月14日(星期六)上午9:00在总公司东楼会议室举办《财务报表相关知识》专题讲座,主讲人:总公司财务部高级会计师王桂琴。请集团各企事业单位及总部各经营单位财务工作相关人员参加。

总公司人才培训交流中心

2013年12月11日

第五篇:会计继续教育题集:财务软件应用相关知识

财务软件应用相关知识

1. 下列各项中属于系统管理基础设置中增加操作员权限步骤的是(权限--权限 )。 2. 下列各项中属于系统管理基础设置中增加操作员步骤的是(权限-用户)。 3. 下列各项中应在启用账套时优先启动的系统是(采购管理)。

4. 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存货档案步骤的是(基础设置-基础档案-存货存货档案)。 5. 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人员档案步骤的是(基础设置-基础档案-机构人员-人员档案)。 6. 下列各项中应设置账套基础信息的是(账套主管)。 7. 下列各项中应在启用账套时最先启动的系统是(总账)。

8. 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外币设置步骤的是(基础设置-基础档案-财务-外币设置)。 9. 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凭证类别步骤的是(基础设置-基础档案-财务-凭证类别)。

10. 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开户银行信息步骤的是(基础设置-基础档案-收付结算-本单位开户银行)。

11. 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会计科目步骤的是(基础设置-基础档案-财务-会计科目)。

12. 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账套期初设置中总账期初数据录入步骤的是(财务会计-总账-期初-期初余额)。

13. 在财务账套期初设置中,总账期初数据已录入完毕,下一步的工作是(试算与对账)。 14. 下列各项中属于总账系统日常会计处理中出纳签字的步骤是(总账-凭证-出纳签字)。 15. 下列各项中能在总账系统中进行审核凭证的人是(会计主管)。

16. 下列各项中属于总账系统日常会计处理中查询凭证的步骤是(总账-凭证-查询凭证)。 17. 下列各项中属于总账系统日常会计处理中填制凭证的步骤是(总账-凭证-填制凭证)。 18. 下列各项中能在总账系统中进行会计记账的人是(会计主管)。 19. 下列各项中属于添加常用凭证的步骤是(总账-设置-常用凭证)。

20. 下列各项中属于添加常用摘要的步骤是(基础设置-基础档案-其它-常用摘要)。 21. 下列各项中属于进入固定资产的步骤是(财务会计-固定资产)。

22. 下列各项中属于应收款管理模块下设置基本科目的步骤是(应收款管理-科目设置-基本科目)。

23. 下列各项中属于其他财务子系统中进入应付款管理的步骤是(财务会计-应付款管理)。 24. 下列各项中属于进入应收款管理的步骤是(财务会计-应收款管理)。

25. 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固定资产类别的步骤是(财务会计-固定资产-设置-资产类别)。 26. 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固定资产增减方式的步骤是(财务会计-固定资产-设置-增减方式)。 27. 下列各项中属于录入固定资产卡片的步骤是(财务会计-固定资产-卡片-录入原始卡片)。 28. 下列各项中属于期末会计处理对账的步骤是(总账-期末-对账)。 29. 下列各项中属于期末会计处理结账的步骤是(总账-期末-结账)。 30. 下列各项中有权限设置财务报表的人员是(账套主管)。

31. 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财务报表的步骤是(财务会计-UFO报表 )。

32. 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结算方式步骤的是(基础设置-基础档案-收付结算-结算方式)。 33. 下列各项中属于在财务账套期初设置中,试算应达到的目标是(试算结果平衡)。 34. 下列各项中应设置账套基础信息的是(账套主管)。

1. 企业要在账套中修改单位名称应选择账套-修改功能来实现。(正确) 2. 启用账套时,无需启动总账系统直接就能启动应收和应付系统。(错误) 3. 账套基础设置无先后顺序,既可以先设置部门档案也可以先设置人员档案。(错误) 4. 在账套基础设置中只有先设置部门档案才能在设置人员档案。(正确) 5. 启用账套时,首先应启动总账系统然后才能启动应收和应付系统。(正确) 6. 启用账套时,首先启动应收和应付系统然后才能启动供应链系统。(错误) 7. 在启用账套时最先启动总账系统。(正确)

8. “银行存款”会计科目应通过会计科目修改功能标记为日记账和银行账。(正确) 9. 在基础档案模块中,可以通过会计科目下的删除功能来修改会计科目。(错误) 10. 应通过基础档案模块下点击会计科目下的修改功能来实现。(错误) 11. 删除会计科目应在基础档案模块下点击会计科目下的删除功能来实现。(正确) 12. “库存现金”会计科目应通过会计科目修改功能标记为日记账。(正确) 13. 财务账套期初设置包括录入总账期初数据和试算与对账。(正确)

14. 财务账套期初设置中录入总账期初数据应通过财务会计模块下总账期初余额实现。(正确)

15. 总账系统日常会计处理内容包括冲销凭证。(正确) 16. 总账系统日常会计处理内容包括记账和反记账。(正确) 17. 总账系统日常会计处理内容不包括出纳签字。(错误) 18. 总账系统日常会计处理内容不包括冲销凭证。(错误) 19. 总账系统日常会计处理内容只包括记账不包括反记账。(错误) 20. 在总账系统中出纳员可以进行记账操作。(错误) 21. 在总账系统中出纳员可以进行反记账操作。(错误) 22. 在其他财务子系统中,出纳员可以对应收单进行审核。(错误)

23. 在其他财务子系统中,可以通过初始设置下的坏账准备设置来设置坏账准备相关参数。(正确)

24. 在其他财务子系统中,账套主管可以对应收单进行审核。(正确) 25. 在其他财务子系统中,账套主管可以对应付单进行审核。(正确) 26. 每月需要在固定资产模块下计提折旧。(正确)

27. 在固定资产模块下,可以通过资产增加功能来增加固定资产。(正确) 28. 每季度需要在固定资产模块下计提折旧。(错误) 29. 在期末会计处理中,出纳员可以查询总账和明细账。(错误) 30. 账套主管有权设置企业财务报表。(正确) 31. 出纳员无权限设置企业财务报表。(正确)

32. 在固定资产模块下,可以通过卡片管理功能来查询已录入固定资产信息。(正确) 33. 财务账套期初设置包括录入银行对账单和试算与对账。(错误) 34. 企业准备将账套备份应选择账套-输出功能来实现。(正确)

上一篇:财务制度管理建议下一篇:车位租赁合同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