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教案

2023-01-30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 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的方法。

2.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果蔬博览会的现场进行参观好吗?多媒体出示情境图,我们到生产厂家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情况(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

谈话:根据你们调查了解的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交流,选出你们组认为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情况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

2、平均每天接待多少名客商?

3、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4、一共运来几箱大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谈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看这个问题: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可能回答:需要知道共有几个品种和共有多少箱苹果。

1 谈话:那么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研究的好。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和大家说一说?

生1:我们组认为应该用184÷8,因为8个品种一共有184箱苹果,把这184箱苹果平均分成8份,就知道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了。

生2:我们组的意见和第1小组的意见不一样。

生3:我估计平均每个品种比20箱多一些,因为每个品种有20箱,8个品种就是20×8=160(箱),实际8个一共有184箱,所以商应该比20大一些。

2、谈话:运用估算我们知道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那么,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到底有多少箱呢?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小组交流

生1: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23箱。我们已经估算出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计算时可以先商20,20×8=160(箱),还有24箱,把这24箱再平均分成8份,每个品种分3箱,所以每个品种有:20+3=23(箱)。

生2:我们组用笔算

生3: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谈话:刚才这个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谈话:哪个同学来交流? 生进行交流

谈话:最高位不够商1,可以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用18个十除以8,商是两个十,十位上商2。

让学生试着完成竖式(一人在黑板上做,其余的做在本子上)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谈话: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谈话: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该怎样算呢?你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生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做课本第三页自主练习第1题。

(分小组进行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又对又快) 课堂小结 :

谈话: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复习: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今天我们来练习一下。

1、读算式,并口算出得数。(视频展示)

42÷6 63÷7 800÷2 100÷2 844÷4 933÷3 谈话: 933÷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在国际果蔬博览会上进行了采访,今天我们接着采访,看我们还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生:我家离这里432千米,路上行驶了6小时。 生2:我们可以问,李叔叔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谈话:现在我们要求李叔叔行驶的速度,那么什么是速度呢? 引导学生明白:1小时行驶的路程就是汽车的速度。 谈话:速度等于什么?

生:求速度要用路程除以时间。

3 那么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因为我们上一节课已经初步学习了笔算除法的算理与算法,这节课教学时,就直接让学生尝试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订正,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三、巩固应用:

1、做课本第4页自主练习第2题。

谈话: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该怎样计算?

做课本第4页自主练习第4题。看到同学们自己都能发现规律,小蝴蝶也赶来了,看看它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有趣的知识?出示自主练习4。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订正。

四、课堂小结:

谈话: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第3课时

一、复习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今天我们来练习一下。

1、读算式,并口算出得数。(视频展示)

32 ÷8 900÷3 693÷3 396÷3 400÷2 谈话:693÷3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谈话:请同学们看自主练习第3题,把估算的结果写在书上。 学生自主练习。

谈话:谁来交流最后一组你是怎样估算的? 学生交流。

3、试一试(视频展示 )

4 谈话:新学期开始了,总务处的老师正忙着给我们分发卫生工具和学习用品呢,大家快来帮着算一算吧。

(1)我们学校买来348把笤帚,平均分给全校6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多少把?

(2)总务处把434个本子,分给我们三年级的8个班,平均每个班级分多少个?

谈话:请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来做,其余的同学写在本子上。

谈话:谁来交流一下,用百位上的3除以6,百位上的4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学生交流。

二、 综合练习:

1、出示自主练习的第5题。 (1)学生独立做。

(2)谈话:我们一起交流一下:你是怎样判断商的位数的?

(3)引导全班同学掌握判断商的位数的方法。“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商就是两位数,其余的是三位数。”

(4) 谈话:快来试试我们的新本领吧!

补充练习:谈话:他们的商各有几位数?请你快速伸手指表示。 427÷9 318÷2 456÷4 613÷7 282÷6 534÷6 (5)谈话: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有几位数?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先自主探索

谈话:谁想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小结谈话: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学生独立做,再交流。

2、出示自主练习

7、

谈话:(1)先请同学们独立做。 (2)谁能交流一下第7题你是怎样想的? 生:先算出最近路程,再算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3、谈话:我们一起来听数学小故事吧。出示自主练习8

5 谈话:平均分成6个组,每组有多少人?每箱8瓶,每人1瓶,需要买多少箱?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交流。

4、谈话:同学们帮助那么人解决了难题,智慧老人非常高兴。他要带我们一起去植树呢!出示聪明小屋。

(1)谈话:请同学们读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3)谈话:谁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解决问题的办法?

(4)学生交流的方法有画图法、摆学具法等。

8、补充练习

谈话:智慧老人又带我们到了一个六边形的池塘边,要在每边种10棵树苗,而且六个角都要种一棵。需要多少棵树苗?生独立解答。

三、课堂小结

谈话: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设计: 谈话: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除法,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编一道或几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应用题,写在练习本上 板书设计:

6 信息窗2:采访果品加工厂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养成与人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到了果蔬博览会的现场进行了参观,这节课,我们一起到各生产厂家看一看,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情况,好吗?(播放情境图)

2、进入情境,搜集信息。

7 谈话:观察情境图,你了解了哪些厂家的生产情况?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描述。

3、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根据我们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选择最有意义的问题全班交流。可能会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果汁?

2、平均每小时生产多少千克果脯?

„„„„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合作解决“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果汁”,理解十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应在十位商0占位的算理,掌握算法。

独立思考,探寻方法。

谈话: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果汁?怎样解决? 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板书:428÷4

谈话:428÷4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想,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班内交流,深化方法。

谈话:哪个组把你们的做法向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交流方法并演示: 1.用小棒摆一摆。

2.估算428÷4的商比100大一些。 3.用竖式计算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交流竖式计算,弄清算理。

谈话:用十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

8 学生交流,师小结:当用十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时,可以在十位上商0占位。

谈话:我发现同学们列的竖式有两种形式(出示下面两个竖式)

你认为哪种写法简便呢?为什么2除以4不够商1,在十位商0后,0乘以4得0可以不写呢?你喜欢哪种写法?

2.自主解决“平均每小时生产多少千克果脯”,理解十位上0除以一个数应在十位商0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1)独立思考,探索新知。 谈话:这个问题怎样解决? 学生说出算式后,师板书:204÷2

谈话:204÷2怎样算呢?同学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2)全班交流,深化算法。 谈话:谁愿意说说你的算法?

大部分学生会用竖式计算,在竖式计算前,引导学生先估算商,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十位上0除以2时该商几?商在什么位上?

3.反思总结,揭示课题。

谈话:观察一下,今天学到的知识有什么特点?

谈话:对,今天我们学的就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板书课题)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做课本第8页自主练习的第1题。

9 2.做课本第8页自主练习的第2题。

先估算再笔算,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说一说为什么商的中间商0? 3.一本书有364页,借阅时间是一周,平均每天至少看多少页才能按期归还?(课本第8页自主练习第4题)

(1)学生观察信息图,发现信息,独立解决。 (2)班内交流,集体订正。

练习时,学生可能进行估算,364÷7得到平均每天大约看50页,也可能笔算得到商是50,这时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平均每天看50页能不能按期归还?为什么? 4.小结: 谈话: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今天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继续看图,提出问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采访了几个果品加工厂,解决了一些问题,今天我们继续采访(播放情境图)。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并交流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尝试解决“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问题。 1.学生独立列式,师板书:420÷3= 2.引导学生先估算商的大致范围。 3.学生独立尝试笔算。 4.班内交流,理清算理。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谈话:谁来展示一下你的计算过程? 学生展示:

谈话:商的末尾为什么要添上0?

学生交流后,师小结:因为个位上的0除以3得0,所以在个位商0。 2.比较竖式的两种书写形式。

谈话:我发现同学们列的竖式有两种形式(出示下面两个竖式) 哪种书写形式简便呢?你喜欢哪一种?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学生已经有了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经验,可以通过知识迁移来学习新知,因此,为学生创设较大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2、尝试解决“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白葡萄酒”问题。 (1)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注意指导困难学生。 (2)班内交流,理清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谈话:662÷6,个位上的2除以6,不够商1,怎么办? 学生交流看法。

(3)引导学生估算,通过估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判断。 (4)引导学生验算,验证商是否正确。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课本第8页自主练习第3题,先估算,再笔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2.火眼金睛辨对错(课本第9页自主练习第5题) 3.第六题,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信息,独立完成。

11 4.第七题,学生独立完成。

5.第八题,出示题图,让学生弄清题要求,独立完成。 6.第九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计算。 订正时,让错题较多的学生说说错的原因。 7.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信息窗3:采访果品包装车间

教学目标:

1.在提出、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让学生明确除法运算的意义,掌握连除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连除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有合理地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连除计算的算理,寻求解题方法多样化。 教学准备:情境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我们已经参观了果蔬会会场,采访了果品加工厂,你知道我们下一步的活动是什么吗?大家随着老师一起来看看吧!(出示第一幅画面)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小组交流个人意见,各组由组长组织选出最有意义的问题全班交流。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1、一盒果冻有几个?

2、960个果冻能装多少盒?

3、960个果冻能装多少包?„„„„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师:老师特别想知道960个果冻能装多少盒,你们能帮助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吗?

你想怎样做?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交流理清思路,学生列出算式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学生可以列出分布算式,也可以列出综合算式。 1.先算装多少包,再算装多少盒。

13 960÷2=480(包) 480÷4=120(盒)

2、引出连除算式后,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的意义。结合分布算式理解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960÷2÷4

3.也可先算一盒装多少个,再算可以装多少盒。 960÷(2×4)

4、师:工人叔叔每天要不停地重复这样的劳动才能让我们很快地吃到喜欢的果冻,你想对工厂里的工人叔叔说些什么?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师归纳:针对每种算法,讲解计算顺序,对于加小括号的做法,联系问题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明确运算顺序。无论分步计算还是综合算式计算都是可以的。(结合算式,揭示课题并板书)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自主练习第一题。结合题图让学生弄清题意,再自主填写统计表。

2、第2题,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3、第6题采用比赛“夺红旗“的形式完成。

4、第

7、8两题,先由师带领读懂题意,再自主完成。

第八题学生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只要符合道理,都要予以肯定。

5、第11题,带领学生充分了解图意,自主解决。

6、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连除的计算,谁能说说连除计算都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14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互相交流。

2、师抽生交流并板演:犁糕一共可以装多少包?

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尝试解决,并交流]

2、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你的做法?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写法。

1、520÷4=130(包)

320÷4=80(包)

138+80=210(包)

2、(520+320)÷4=

3、你能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吗?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你能总结出有括号的先加再除的混合的运算顺序吗?

2、师:请同学们解决下面的问题。

360÷(2×3) 380÷(132-127)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第

4、

5、10题: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完成。交流时注重让学生说清分析思路和策略,以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班交流。

3、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板书设计:

15

课题:回顾整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能进行正确地估算。

3、回顾倍的有关知识及对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

4、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与生活应用中的联系,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家甚至时间内在联系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2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联欢会吗?光明小学的同学们正在准备开展联欢会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主情境图:光明小学大门)想不想进去看看?要想进入这个大门必须要有光明小学的通行证才行,拿出你们的通行证,通行证上有一些算式,只有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才准进入,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64÷2= 320÷8= 54÷9= 64÷4= 810÷9= 70÷5= 306 ÷3= 147÷7= 400÷8= 45÷3= 谈话:说说怎样才能算得又对又快。

(引导学生明白要从高位算起,运用口诀才会算得又对又快)

二、合作交流 整理回顾

谈话:同学们恭喜你们,我们已经顺利的拿到了进入光明小学的通行证,看小朋

16 友们正在筹备联谊会的事情呢,同学们帮他们想一想,筹备联谊会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充分交流) 师概括板书:准备节目 安排座位 预算经费 谈话:对呀,要开展联欢会首先要把小朋友的座位安排好了,光明小学的同学们也正在研究这个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课件:男生说:215名同学参加联欢会,女生说:每张桌子围坐8人,需要准备多少张桌子?)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

(师带领学生解决,板书:215÷8 ,学生估算出得数,你是怎样估算的?) 谈话:同学们如果让你来安排,你认为每组安排几个人好呢?

(生充分说,在说出合适的安排后,问一问学生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你能直接算出,像你这种安排,需要准备多少张桌子?)

谈话:同学们根据我们教室的大小,我们只能摆放30张桌子,每张桌子做几人? (复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谈话:同学们喜不喜欢做游戏啊?你们想做什么游戏?开展联欢会最少不了做游了,光明小学的同学们正在准备做词语接龙的游戏(出示课件:63名男同学和45名女同学一起做游戏,每9人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 (板书解决:(63+45) ÷ 9 =12)

谈话:为什么这样列算式?(通过学生说自己列式的想法,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并明白有括号的时候,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谈话: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运用数学知识帮光明小学的小朋友解决了座位及分组游戏这么多的问题。光明小学的小朋友让我代表他们向你们表示感谢呢,瞧,他们又在忙些什么呢?(课件出示书上回顾整理) 谈话:你从图中找到了哪些信息?(学生充分交流)同学们买这些东西既费时又耗力,让我们分工合作吧。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喜欢的问题,先自己解决,再在小组中说一说,最后总结出答案,一会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结果。

(小组汇报答案,在教师的引导下各小组要说明自己是怎样算的,例如胶卷:乘除混合计算时要按顺序,这样在计算的基础上,还总结归纳了算理的知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一)基本练习

1、谈话:老师看到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这么出色,所以给同学们准备了联欢会礼物,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一袋糖有4堆组成,每一堆有62粒,一袋糖有多少粒?) 谈话:你们来帮老师分分好吗? (学生写在答题纸上,比一比谁算得快,说一说你的想法)

2、谈话:联欢会同学们装饰校园,小红买来8张彩纸,剪了328面小旗,平均每张彩纸可以剪多少面小旗?

(二)发展练习

谈话:为了庆祝联谊会,老师从水果店运来4筐梨,每筐重35千克,如果每5千克装一袋,可以装多少袋?

(三)走进生活。

谈话:今天我们去光明小学参观,帮助他们筹备联谊会,而且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你能找一找,算一算吗? (让学生找生活中的除法问题并解决)

三、全课总结

谈话:通过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么样?(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还想跟老师和同学说什么?

四、作业布置

将本单元所学内容细读一遍。 板书设计:

课题: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能进行正确地估算。

3、回顾倍的有关知识及对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

4、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与生活应用中的联系,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32 ÷8 900÷3 693÷3 396÷3 400÷2

二、练习:

1、综合练习第2题。练习时,强调独立完成,重视小组内交流,重点强化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2、综合练习第8题。不管学生选择哪种船,只要理由充分都可以。练习时,要引导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重视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综合练习第9题。练习时,首先让学生明确图意,理解所呈现的两种方法,然后利用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问题。

4、综合练习第10题。练习时,先让学生看明白图意,知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时间和路程的变化情况。

三、拓展练习

1、、综合练习第11题。练习时,尽量让学生独立的观察寻找规律,然后通过交流相互学习。

2、17页的聪明小屋。练习时,可通过操作学具帮助解决,也可以分小组合作探讨,寻找不同的搭配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有规律有顺序的进行搭配。 板书设计:

19

课题: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巩固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巩固估算的方法,养成估计的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3、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4、对本单元进行回顾与整理。 教学过程:

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投影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小男生修补了多少本书?”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师:你能知道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吗?学生各自不同的算法。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学生解决提出的其它问题

三、回顾与整理

师:同学们,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你的果园里又收获了什么?

学生思考并涂苹果。

师:能把你的和大家说一说吗?学生交流。 板书设计:

第二篇:青岛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

第1课 小小名片设计师 一. 探究学习

1. 观察Word2010界面,了解各区域的功能。

2. 为自己的班级设计一张班级名片,并在Word 2010中输入名片内容。

3. 保存班级名片内容,退出Word 2010. 二. 教学重难点

为自己的班级设计一张班级名片,并在Word 2010中输入名片内容。 三.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我们要为班级设计一张班级名片,出示一张制作好的班级名片。

2. 要点点击

初识Word2010 启动Word 2010 学生用两种方式启动Word2010 认识Word2010界面

学生指着Word2010 说一说各个部分的名称 交流分享:你还只带那些启动Word2010的方法?

制作班级名片 打开信息技术课本5页,观看班级名片。 问:班级名片包括哪些内容?

学习课本“输入文字的步骤”,完成班级名片。 保存文档并退出Word2010 交流分享:小组内分享班级名片,评一评。

3. 总结

制作“青青的自我介绍”。

第2课

我是班级小编辑 一. 探究学习

1. 在Word2010中打开《班级名片》文档。 2. 在《班级名片》文档中添加新内容。

3. 删除《班级名片》文档中的文字“三年级一班”。 二. 教学重难点

在《班级名片》中添加和删除内容。 三.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在输入班级名片内容中的错误怎么修改?

2. 要点点击

添加名片内容 打开文档

学生学会在空白文档中打开《班级名片》。 添加新内容

问:你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如何在Word2010中输入文字吗?

打开信息技术课本13页,学习给文档添加新内容。 组长检查。 学生演示。 教师评价。

交流分享:完成14页的连线题。

删除名片内容

问:发现多余的文字该怎么办? 学生: 先选中,再删除就可以啦! 学生学习选中文字的方法。

学生学习使用删除键Backspace和Delete。 组长检查。 学生演示。

交流分享:选中一段文字的方法是什么? 实践应用:修改“青青的自我介绍”。

3. 总结

评价自己的表现吧!

第3课

你好,漂亮的文字! 一. 探究学习

1. 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和颜色。 2. 设置文字的文办效果。 二. 教学重难点

设置美化文字 三.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学习漂亮文字的设计方法。

2. 要点点击

文字“变变变”

学生打开信息技术课本21页,学习设置文字。 组长检查。 学生台前演示。 教师指导。

交流分享:试一试“浮动工具栏”。

文字魔法秀

师:我们还可以给文字设置更多艺术效果。 学生找到文本效果按钮,给文字设置。 设置“自定义文本效果”。 学生独立完成,组长检查。 学生台前演示。

学生小组内交流分享,互评。 实践应用:修饰《青青的自我介绍》。

3. 总结

和小伙伴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评价一下。

第4课

“我爱我班”名片展 一. 探究学习

1. 设置《班级名片》文档的纸张大小、方向,页边距和分栏。

2. 设置班级名片文档的页面边距。 3. 为文字添加底纹效果。 二. 教学重难点

为《班级名片》设置版式内容。 三.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文字设置好了,我想给它加一个边框,该怎么办呢?2. 要点点击

名片页面我来定

打开信息技术课本29页,完成设置。 学生独立完成设置。组长检查。 教师单独指导。 学生台前演示。

交流分享:你还用到了哪些操作?

给名片“穿新衣”

学习31-32页,完成设置。

组长监督检查组员完成,教师指导。 实践应用:设置《青青的自我介绍》。

3. 总结

你的技能提高了,自己给自己打打分。

第5课 “红领巾”伴我同行 一. 探究学习 1. 2. 3. 打开演示文稿《红领巾伴我同行》。 在幻灯片中添加文字。 修饰幻灯片中的文字。

二. 教学重难点

给幻灯片添加和修饰文字。 三.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什么事演示文稿?

2. 要点点击

走进PPT 引导学生打开一个演示文稿,认识PPT2010 的界面。 让学生学会放映演示文稿。 问:如何切换到下一张呢?

小锦囊:放映演示文稿的不同方法。 交流分享:

比较教学 PPT2010和Word2010 有什么不同?交流一下。

“今天我入队了!”

问:怎样在文本框中添加文字? 学生认识文本框。 学生添加文字。 学生修饰文字。 组长检查。

交流分享:完成提问41页的填空。

实践应用:打开“班级档案”文件夹,放映演示文稿《红领巾在行动》。

3.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技能提高了,评一评。

第6课

小达人闪亮登场 一. 探究学习

1. 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 2. 修饰文本框的大小和位置。 二. 教学重难点

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 三.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怎样在空白的文本框中写入文字? 2. 要点点击 添加文本框

问:你还记得上节课中我们使用过的文本框吗? 打开信息技术课本45页,学习文本框和插入文字。 学生独立完成,组长检查。 教师指导。 学生演示。

交流分享:完成46页的填空与选择。

修改文本框

引导:调整了文本框的格式后,文字变成了两行,该怎么调整呢?

学生独立完成调整,观察文本框的不同变化。 小锦囊:文本框控制柄可以旋转文本框的方向。 交流分享:完成提问47页的填空。

实践应用:在《班级名片》中插入文本框,输入文字。

3. 总结

评价一下自己的表现。

第7课

图表展本领 一. 探究学习

1. 在《班级名片》文档中插入图片。 2. 设计图片的位置。 二. 教学重难点

在《班级名片》文档中插入图片。 三.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怎么在Word2010文档中的合适位置插入图片呢?

2. 要点点击

图文并茂

引导:插入图片要经过两步,是什么? 学习信息技术课本50页,插入图片。 组长检查

交流分享:我们还可以用那些方法插入图片?

图片文字“斗转星移”

引导:插入图片后,图片和文字重叠,该怎么办? 学生看书52页,调整图片位置。 组长检查。教师指导。

问:你能帮助我调整图片大小吗?

交流分享:如果图片太大,我们可以怎么做? 实践应用:在PPT2010中,插入自己喜欢的图片。

3. 总结

保存演示文稿,并和同学交流不同的做法。

第8课

秀出个性的名片 一. 探究学习 1. 新建演示文稿。

2. 在幻灯片中添加Word 文档中的文字。 二. 教学重难点

在PPT中添加Word文档中的文字。 三.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问:我可以吧Word2010中制作的班级名片,添加到演示文档中展示吗? 2. 要点点击 新建PPT班级名片 新建一个PPT演示文稿。 给演示文稿添加内容。

小锦囊:点击“开始”选项卡,“新建幻灯片”。

给文字“搬家”

引导:将Word2010中《班级名片》文档的内容添加到PPT2010中,需要两个命令。

学生看信息技术课本57页,完成“搬家”。

师:可以插入多张“新建幻灯片”。

小锦囊:选择“粘贴格式”。 交流分享:完成58页填空提问检查。

实践应用:快捷“复制和粘贴”的方法。

3. 总结

完成班级名片的搬家了,给自己打打分吧!

第9课 网络慢游 一. 探究学习 1. 2. 打开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中输入网址,浏览网站。

二. 教学重难点

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中浏览网站。 三.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你知道我们在哪里能浏览网络信息吗?

2. 要点点击

打开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学生用三种方法打开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学生演示。

交流分享:你还知道哪些浏览器?

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浏览网站

初识浏览器,说一说浏览器界面的各部分名称。 认识网址。 浏览青岛教育网。

交流分享:如何关闭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实践应用: 浏览学校网站。 浏览喜欢的网站。

3. 总结

评价一下自己的表现吧!

第10课

浏览网页小能手 一. 探究学习

1. 为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设置主页。 2. 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的收藏夹。

3. 学习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常用快捷按钮的使用。 二. 教学重难点

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三.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想不想打开浏览器就看到自己喜欢的网页?

2. 要点点击

设置与打开主页

问:把学校的网址设置成主页要分为几步? 学生学习课本68页,完成设置。 重新打开主页,检验自己的工作成果。 交流分享:

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的选项卡中,“使用默认值”和“使用新选项卡”分别有什么作用?

收藏与打开网址

问:怎样把喜欢的网页的网址放在收藏夹里? 学生学习并完成操作。 打开验证,自己收藏的网址。 交流分享:如何分类收藏?

使用浏览器按钮

学生试一试浏览器按钮的不同用途。 打开信息技术课本71页。

交流分享:同为相互提问,按钮的作用打PK。 实践应用:学习的三个内容做一做。

3. 总结

学习浏览器快捷键。评一评谁用的熟练。

第11课 网络神探 一. 教学目标 1. 2. 认识搜索引擎,通过关键字查找信息。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图片。

二. 教学重难点 认识和使用搜索引擎 三.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怎样快速的找到需要的资料呢? 让我们看看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吧! 2. 新授 搜索引擎

目标1:认识搜索引擎,通过关键字查找信息。 介绍搜索引擎的用途。

打开百度网,认识百度搜索引擎。 怎么搜索关键字? 学生学习使用关键字。 试一试:搜索多个词。

教师及时给与关心,上网搜索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交流分享:《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搜索图片 目标2:使用搜索引擎查找图片。

掌握了关键字搜索的方法,快去搜索“青岛景点的图片”,欣赏一下吧!

交流分享:动手试一试“百度识图”功能,相互交流。

拓展延伸:搜索内容分类,青岛的海洋资源和中国特有的珍惜动物。

3. 总结

展示自己的搜索成果,相互评价。

第12课

随心所欲的文本框 一. 教学目标

1. 在文档中插入文本框。 2. 移动、修饰文本框。 二. 教学重难点 在文档中插入文本框 三.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文本框有什么作用?

它能随意调整蚊子块的位置。 2. 新授 插入文本框 完成教学目标1.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本P79页。

插入一个文本框,并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美丽青岛)。 组长检查完成情况。 交流分享:思考两个问题。 (1)怎样绘制竖排文本框? (2)你能调节文本框的大小吗?

移动、修饰文本框

要点:文本框设置形状格式。 学生学习并掌握修饰文本框的两种方法。 结对检查掌握情况。

交流分享:快去把文本框里的文字修饰一下吧!

实践应用

试着做P83页三个题目,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

3. 总结

通过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第13课

网上寻宝

(一) 一. 教学目标

保存网页中的文字和图片 二. 教学重难点 保存粘贴文字和图片 三.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网上的好的文字和图片适合板报,怎样把它们 保存下来? 2. 新授

保存网页中的文字

打开信息技术课本P85页。 上网搜索文字并保存。 组长检查保存的文字。

交流分享:组员谈谈粘贴选项的其他两个按钮分别有什么作用。

保存网页中的图片 上网搜索图片并保存。 学生台前演示。

交流分享:图片插入在文档里的文本框。

实践应用 做一做。

3. 总结

评价一下自己的成就吧!

第14课

网上寻宝

(二) 一. 教学目标 1. 下载网络上的音乐 2. 下载网络上的软件 二. 教学重难点 下载音乐和软件 三.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网络上的音乐和软件我们也可以下载。 2. 新授 下载音乐 完成教学目标1。

打开信息技术课本,上网搜索音乐并下载。 组长验收下载成果。 学生台前演示。

交流分享:下载自己喜欢的音乐。

下载软件 完成教学目标2. 学生上网搜索软件并下载。 把QQ下载到电脑上。 组长检查。 交流分享:把下载的QQ安装在电脑上。

实践应用

用下载软件下载一首音乐。

3. 总结

分享学习的收获。

第15课

电子板报 一. 教学目标

1. 下载网络上的是拼。

2. 吧网上获取的资料放入电子板报。 二. 教学重难点

下载的资料加入电子板报 三.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用资料制作漂亮的电子板报 2. 新授

保存网页中的视频。 完成教学目标1. 介绍硕鼠视频下载软件。 用硕鼠下载搜狐视频。 组长监督完成任务。

小锦囊:硕鼠可以下载支持的视频网。 交流分享:对比教学。 视频和音乐保存有什么不同?

在PPT2010文档中插入视频 完成教学目标2. 把从网站上下载的视频插入PPT2010文档中。 学生演示。

调整视频文件的位置和大小。 交流分享:你是怎么完成的?

3. 总结

讲你的电子板报打打分。

第16课

要春游啦 一. 教学目标

网上搜索天气和出行路线 二. 教学重难点

网上搜索天气和出行路线 三.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春天来了,想去旅游吗? 我觉得应准备天气和地图。 2. 新授 搜索天气

使用百度搜索,独立查询青岛天气。

交流分享:你最多能搜索未来多少天的天气?

搜索出行路线

学习课本,在百度网查询地图。 查目的地为青岛五四广场的地图。 交流分享:出行路线搜索工具还有哪些? 实践应用

快去搜索你想去的地方吧!

3. 总结 为自己打打分,你的收获有什么?

第三篇: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范文)

第一单元 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

单元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稍复杂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含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知道混合运算的顺序。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3、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细心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简单的两、三位数除法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及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及进一步应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本单元的教学要注意渗透估算,特别是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时更应突出估算。经常用估算对结果进行判断,有利于养成估算的习惯。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

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信息窗2:采访果品加工厂-------学习商中间有0和学习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信息窗3:采访果品包装车间------学习连除和学习含先加后除(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重点:

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

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P2-4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结合估算情况验证笔算的正误。

3、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生讨论交流理解算理解决问题。

这里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判断商的大致范围,再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笔算的方法。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接待了多少名客商?”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理解算理]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签订多少吨的销售合同?”“一共运来了多少箱大枣?”这两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注意对学生进行估算的训练。

师:解决最后一个问题“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产葡萄多少吨?”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 因该题笔算时有余数,如果有学生估计结果约为85,也是可以的。 活动三:练一练

1、第一题:在学生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

2、第二题:注重让学生分析题中所包含的数量间的关系,明白求445千克鲜鱼能晒成多少千克鱼干,就是求445里有多少个5,用除法计算。

3、第五题:在学生自主判断并改正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引导学生讨论“做除法时,应注意什么?”,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计算时认真细致和验算的学习习惯。

4、第

三、四题可以作为本节课的小测验,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活动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新收获? 板书: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 (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184÷8= (2)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长葡萄多少吨?718÷9 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5 教学目标:

1、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巩固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自主练习:

练习

6、

7、

8、9题及聪明小屋。

1、第六题:让学生自己去试着完成,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商的位数,是怎样判断的,引导学生掌握判断的方法,还可以适当补充类似的练习进行巩固。

2、第七题:注意对解题思路的引导,让学生体会计算的必要性,又渗透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

3、 第八题: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洗相片付钱的问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冲洗相片的常识,再解决有关的问题。问题应由学生自己提出自己解答。

4、“聪明小屋”是一个重叠问题。对学生出现的情况,可通过操作学具或画示意图的办法帮助学生弄明白,为什么是36棵而不是40棵。

二、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收获? 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6--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道理。

2、探索解决商的中间有0的除法和商的中间有0,被除数中间也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掌握。

3、培养创新意识及合作能力。

4、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平均每分钟可生产果汁多少瓶?”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1、估算。

2、竖式。

3、摆小棒。

师:用十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 学生思考,明白用0占位的道理。 板竖式:

师:你能这种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补充练习:

721÷7 642÷6 627÷3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小时可生产多少千克果脯?”这个问题,你认为该如何解决? [生独立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交流自己的算法? 师:你认为怎样写比较好呢?

师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学生明白十位上的0除以2,为什么要在十位上写0的道理。 师板竖式:

补充练习:505÷5 402÷2 306÷3 以上教学教师都要先对学生进行估算方面的训练。 活动三:练一练

1、做课本第41页自主练习的第一题。

2、做课本第41页自主练习的第二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注意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商的中间商0。 活动四:小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

(1)平均每分钟可生产果汁多少瓶?428÷4= (2)平均每小时可生产多少千克果脯?204÷2= 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7--9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有关问题,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末尾商0的道理,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在探索计算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及合作能力。

3、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出示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白葡萄酒?”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列出算式] 师板书:420÷3 问: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中想办法解决一下。 学生分小组合作,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掌握情况。 师:哪一个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做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做法:

1、分学具;

2、先估算的;

3、用竖式计算的。

师:当用十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时,可以在十位上商0。 学生写的竖式会有两种情况: 师板书:

师肯定两种写法,选取最佳的写法。 活动二: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该怎样算呢?同学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做完后全班交流,着重让学生说一说个位上2除以6时该商几? 活动三:

师: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有什么特点? 学生进行观察总结。 活动四:巩固应用

1、做课本41页第三题巩固除法的基本练习题目。。可以抽生板演。 目的是以此来提高除法计算的准确性。

2、第四题是一道解决现实问题的题目。练习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展开 讨论:平均每天看50页能不能按期归还,为什么?让学生明白计算结果与解决现实问题的关系,学会灵活思考问题。

3、小测验:第

六、

七、八题。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

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

420÷3= 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白葡萄酒?

662÷6=

反思 :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10--11练习

1、2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学会连除运算,能联系现实情况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明确运算顺序。

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板书:(1)960÷2=480(盒) 480÷4=120(盒) (2)960÷2÷4=120(盒) (3)960÷(2X4)=120(盒) 师:请同学们交流这样做的理由。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活动三:练一练

1、第一题:首先让学生观察图表,理解题意,知道解决什么问题,再自主地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及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第二题:学生可以列90÷3÷5,也可以列90÷5÷3,但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板书:

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 (1)960÷2=480(盒) 480÷4=120(盒) (2)960÷2÷4=120(盒) (3)960÷(2X4)=120(盒) 反思: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三第10-1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景,掌握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去做了采访,这是小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记录下的一段画面(两幅图分别呈现了果冻和梨糕的包装流水线),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果冻和梨糕的制作过程,好吗?请你仔细观察,他们都带来了那些信息呢?

学生看图: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你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有选择的记录信息) [设计意图]同过师生谈话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使学生带着农厚的学习兴趣去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教学红点:

(1)有960个果冻,2个果冻装一包,4包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 你想怎样做?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交流理清思路,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可以列出分布算式,也可以列出综合算式。

先算装多少包,再算装多少盒。960÷2=480(包) 480÷4=120(盒)

(3)引出连除算式后,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的意义。结合分布算式理解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960÷2÷4

(4)也可先算一盒装多少个,再算可以装多少盒。 960÷(2×4) (5)教师小结 2.解决第二教学红点:

一堆梨糕有320片,另一堆有520片,4片梨糕装一包,一共可以装多少包? 请学生列式,独立算出结果,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要求学生能说出自己的分析思路,逐步训练学生有条理的分析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拓展应用,课外延伸。 1.自主练习1 学生独立审题,弄清题目意思,让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做后集体订正。 2. 自主练习2 (1)指名读题,说说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2)你想怎样做?

(3)指名说说表格中的每个数字的含义后,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4)全班集体订正

3、自主练习3: 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请学生明确题意:

510÷5÷2 639÷3+48 360÷(2×3) (910-485)÷5 436-360÷4 380÷(132-127) 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学生计算,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课本提供的教学资源,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交流思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地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有价值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时时处处都有数学知识。

四、回顾整理,总结本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

有960个果冻,2个果冻装一包,4包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 (1)960÷2=480(包) 480÷4=120(盒) (2)960÷2÷4 (3)960÷(2×4) 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练习中掌握四则运算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叮当猫的带领下采访了果品包装车间,学会了含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大雄在家做什么呢?(课件展示:大雄在愁眉苦脸的做作业。)

原来,叮当猫给大雄出了三组闯关题,如果大雄都做对的话就带他坐“时光穿梭机”和我们一起去采访果蔬会。

唉!看他愁眉苦脸的样子,让我们做做好事,一起来帮帮他好吗?

[设计意图]《叮当猫》是学生喜爱的动画片之一,以其作为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欲望,并激起学生积极帮助别人的热情。

二、分层练习,合作探究

让我们一起看看叮当猫给大雄出了哪三组闯关题。

1、课件出示大雄做的第一组题:

(1)380-360÷4 360÷(2×3) =20÷4 =360÷

5=5 =72 (2)让我们一起看看,大雄做对了吗?错在哪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复习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做题的好习惯。

2、课件出示第二组题:自主练习

4、

5、10题 (1)让我们一起小组合作帮助大雄过第二关,好吗? (2)小组合作,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做?注重让学生交流思想和策略,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件出示第三组题:自主练习8.11题

(1)同学们的小组合作非常有成效,让我们接着闯第三关。

(2)第

8、11题,主要是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题。学生先自己读题,充分了解图意后在解决问题。

(3)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小组之间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利用“帮助大雄闯关”作为练习题的情景串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练习题的设计由浅入深,迎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拓展延伸

叮当猫想难住大雄的题目被我们三下两下就解决了,没想到我们同学这么聪明吧。瞧!叮当猫不服气了,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课件出示叮当猫与自主练习*12题)你们有办法解决这道题吗?(机动题目,可放在课后完成。)

四、课堂小结

大雄在我们的帮助下如愿以偿的去采访果蔬会了。在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大雄说吗? 课后反思: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回顾整理

(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能进行正确地估算。

3、回顾倍的有关知识及对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

4、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与生活应用中的联系,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元旦快到了,老师决定在我们班里举行联欢会,同学们想一想,筹备联欢会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学生进行交流]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师:图中的小朋友为筹备联欢会做了哪些事情呢?请同学们帮忙整理一下。 [学生在小组内按顺序整理] 活动二:教学左面板块

让学生先解决分组的问题:

(1)“60人做游戏,每5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2)如果每8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教师可结合本班的情况,进行开放性的练习,由此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活动三:教学上面的板块

师:215名学生参加联欢会,每张桌子围坐8人,需要多少张桌子? 你能估计一下吗? 你会准确计算吗?

设计开放性问题:如果每张桌子坐

3、

4、

5、

6、、、、、、人需要准备多少张桌子? 学生自主进行练习。 活动四:教学右面板块

师:观察右面的图,你都能发现哪些信息?小组内交流。 你能根据图中所给的数据解决这些问题吗? [生合作探索。] 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活动五:教学下面板块

师:你能说说计算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吗?混合运算时要怎样呢? 反思: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回顾整理

(二)连除和含先加后除(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有合理地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明确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活动一: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

师: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互相交流。

师抽生交流并板演:犁糕一共可以装多少包?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尝试解决,并交流]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你的做法? 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写法。

生1:520÷4=130(包) 320÷4=80(包) 138+80=210(包)

生2:(520+320)÷4=

师:你能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吗?

师:你能总结出有括号的先加再除的混合的运算顺序吗? 生答。

师:请同学们解决下面的问题。 360÷(2X3) 380÷(132-127) 活动三:练一练 第

4、

5、10题: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完成。交流时注重让学生说清分析思路和策略,以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不用计算,能够正确判断出商是几位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运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判断出商的位数。 教学难点

不用计算,能够直接判断出商是几位数。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0~9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提高技能。 口算下面各题: 80÷2= 200÷5=

84÷2=

4×6= 58-54=

20-18= 2800÷7=

17÷2=

2400÷6=

63÷3=

60÷8=

100÷2=

5600÷8=

6300÷9=

二、加强比较,得出结论。

1.提问: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在做笔算除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使学生明确:笔算除法时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 2.想一想: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所得的商一定是两位数吗?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 3.出示黑板上的两组题。 第一组:156÷3=

第二组:565÷5= 434÷8= 863÷7=

(1)指名在黑板上演示,其他同学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集体订正,指名说出计算过程。 第一组: 156÷3=52 434÷8=54„„2 第二组: 565÷5=113

863÷7=123„„2 (3)观察这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4)学生讨论后组织汇报,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 这两组算式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但是所得的商的位数不同。 第一组所得的商都是两位数,第二组所得的商都是三位数。

由于第一组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所以所得的商是两位数。而第二组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和除数相等或者比除数大,所以得到的商是三位数。 (5)思考:商的位数和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使学生明确商的位数与被除数有关系。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一位。

(6)小结:判断商是几位数关键看被除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与除数相等或比除数大,那么高的位数就与被除数的位数相等。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一位。

三、应用结论,解决问题。

1.不用计算,直接说出下面各题商是几位数。

2.数学游戏。拿出0~9的数字卡片,任意抽出4张编成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试题,并判断商是几位数,看谁编得快,判断也快。同桌两个同学完成。一人说题,另一个人判断。每人最少说3道。 3.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25÷6的商是三位数,( )里最小填几? ( )97÷9的商是两位数,( )里最大填几? ( )810÷9的商是三位数,(

四、小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P15第2题

)里能填几? 反思: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P7—11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有合理地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与生活应用中的联系,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说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综合练习: P16 第7题

师:今天是星期几?

再过20天是星期几?(学生只要方法合理都可以) 师;再过30天、50天呢

2、第8题

指名读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重点说解题思路

3、第9题

学生先估算,再计算。引导学生用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 最后说一说还有哪些方法估计一代大豆的粒数

4、第10题:

学生观察图,说说图意,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思考:应怎样学找图中的隐藏信息?

5、第11题

小组讨论,寻找规律。

三、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反思:

第十二课时

课题: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回顾整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通过计算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巩固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梳理知识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回答。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3个书柜能放得下吗? (2)小强修补了多少本书? (3)平均每小时贴多少本标签? (4)520本书需要打多少包? ······

3、梳理知识,回顾整理

大家提出的问题很好,我们可以用这一单元的知识解决。在解决前我们先想一想,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生自由回答,是相机板书 小组内交流汇报。

二、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1、生独立解决

2、小组交流评价 重点说说解题思路

3、鼓励多种方法解决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你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哪些方面做得好?用你喜欢的颜色涂以涂一涂“丰收园”里的苹果。

反思:

于集联校三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 对称 课型:新授

主备人:刘红梅 集体备课人:冯焕香 李士栋 翟静 姚书磊 刘红梅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感知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用操作的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方格纸上利用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教学目标:

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用给定的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现实生活中存了解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学习对称知识的起始单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对称知识的基础。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很快的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2、引导学生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感受现实生活、自然界丰富的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其特征。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为主。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几幅自己剪的图片,(展示图片)好看吗?这些图片就是利用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剪出来的,你想不想也剪几幅自己喜欢的图片?下面将要给大家欣赏的图形中都含有这些新知识。片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组民俗节上的图片吧,请同学翻开课本19页,(板书:热闹的民俗节)介绍图片:建筑类、京剧脸谱、民间艺术、民间杂技。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感觉这些图形怎么样? 让学生自由说。。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进一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好吗?仔细阅读课本20页,并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好,开始。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谈话:谁想代表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谈话:同学们,刚才你们通过把这些图形对折,发现对折后的图形的两边重合了,那么我们就说这些图形是对称的。(板书:重合 对称) 谈话:老师这儿也有一个图形,你来判断一下,它是不是对称图形?(出示杯子图形) 学生回答。(是或不是) 让同学来验证一下,对折。

谈话:这个图形对折后重合了,(出示另一个对称图形)这个图形也重合了,这两种重合不一样吗?

学生会认为都重合了,一种是部分重合,一种是全部重合。

谈话:这些图形对折后全部重合了也就是完全重合了,(板书:完全)

谈话:现在我们把折过的对称图形打开,你有什么新发现吗?,老师也想折一折,(另折一折痕)这两条折痕有什么不同吗?

谈话: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叫它对称轴。(板书:对称轴)有对称轴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一般用虚线画出来。

谈话:现在你们知道老师是用什么知识剪出这些图片的吧?(对称)让我们再来欣赏前面的图片,它们为什么这么美呢?就是因为它们是对称图形,有对称的美。(板书:对称)

三、巩固练习。

现在我知道大家弄懂了什么是对称、及轴对称图形,下面检验一下看谁最棒! 自主练习1.先自己思考,再交流想法。

自主练习2.组内讨论,共同判断。并做出对称动作。体订正。

四、综合实践。

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让我们来一起找一找生活中的对称,学生找。

五、课堂拓展。

看来大家对轴对称图形掌握的非常好,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故事,请翻到23页,第5题。为什么老虎跳到水里去了?你能编一个合理的数学故事吗?并找出图中的对称。

有趣的故事讲完了,糊涂的老虎上了狐狸的当,白白丢掉了性命。看来学好数学知识真的对我们有用处。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

八、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用给定的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空间观念。 新授过程

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对称和对称轴,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运动时属于对称,它们的对称轴在哪?

2.出示:信息窗的几幅图片。

提问:1)你能找到它们吗?(问题是开放的,教师要把学生的问题归结到什么是对称?你如何找到它们的对称轴的) 2)你能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吗?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出示例题图:课本23页所示图例。 提问:图中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你能动手制作一幅对称图形吗? 2.思考观察,生活中对称的例子。 教师巡视,对学困生适当指点、帮助。 3.集中交流:怎样才能把图形制作的完全对称?

4.提问:你是怎样制作对称图形的?课找个别同学回答。(有困难时适当提示) 其他点可以这样观察吗? 揭示:

5.小结:要制作一个对称图形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现在我知道大家弄懂了怎么制作轴对称图形了,下面检验一下哪组制作的最棒? 自主练习1.拿出课前剪好的图形折一折,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自主练习2.老师先剪一个,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然后再做后面几个。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什么印象最深?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对称 教学反思

于集联校三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型:新授

主备人:李士栋 集体备课人:冯焕香 李士栋 翟静 姚书磊 刘红梅

第三单元 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分析:

一、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十数乘整十数个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简单乘除混合运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初步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及小数乘法等内容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用乘除混合运算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的难点是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得的积的定位。

本单元建议课时数:15课时

信息窗1 美丽的街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及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能够初步有条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3、主动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为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幅美丽的图画,想看吗?(出示信息窗)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你组里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二、新授:

1、师:谁愿意把你提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学生说问题,教师板书,信息:

1、市府大楼门前有气球,左面的气球团有22串,每串30个。右面的气球团有20串,每串40个。

2、这条街上有23根灯柱,每根灯柱上有12盏灯。

3、新闻大厦有20层,每层有24间。

4、市府办公大楼有21层,每层有32间。 问题:

1、右面的气球团有多少个?

2、左面的气球团有多少个?

3、这条街上一共有多少盏灯?

4、市府办公大楼有多少间办公室?

5、新闻大厦一共有多少间办公室?)

2、教学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要想知道右面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需要哪些条件?怎样列出乘法算式? 交流算式:40×20 你想用什么办法算出得数呢?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 组织学生交流。只要学生的算法合理,都应给与肯定。 教师介绍自己的方法: 先不管0,把0放一边,看看除去0以外,还剩下什么数字,用剩下的数字相乘,然后看有几个0,在得数后面添0。

3、教学第二个问题:左边的气球团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先让学生估一估,了解大致的结果范围,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索算法。学生交流算法: 可能有:22×3=66,22×30=660 22×10=220 220×3=660 2×30=60 20×30=600

4、解决新闻大厦一共有多少间办公室?让学生自己解决,然后集体订正,这里先不强调竖式的写法,留到下一节课进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的第一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四、总结全课,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并强调,美丽的街景需要大家的集体努力,好好保护美丽才能长久,渗透环保意识。

五、作业: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观看了市府门前美丽的街景,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并且还估算了这条街上灯的数量。这节课我们继续去解决一些问题,不仅要估一估,更要认真地去算一算。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第3个红点,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这条街上一共有多少盏灯?

谈话引导: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 (学生观看情境图,回顾其中所需的信息,并口答出算式。)

2、估算:结果是多少?

3、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23×12=?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小组交流、整理。

(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再汇总不同算法。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算法一:23×10=230 23×2=46 230+46=276 算法二:12×20=240 12×3=36 240+36=276 也有的学生可能会用竖式计算。 重点引导笔算的方法。

谈话引导:刚才大家利用自己的方法算出了23×12的准确结果,但大家用的方法仍然是口算。你能不能利用以前所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来研究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呢?

(1)提问:我们再来看看23×12这个乘法的竖式。你能说说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每一步竖式表示的意义。

(3)设问:是不是每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呢?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体会竖式计算的优点:简便,正确;注意数位对齐。)

(二)教学第25页第1个绿点。

此题以巩固练习的形式,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认知反馈。

(三)教学教学第25页第1个绿点,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1、先让学生用自己的 算出积。

2、在交流中比较算法,体会24×20的积只要在24×2的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并把这种思考写成比较简便的竖式。

3、指出:竖式标的一条虚线指出乘的方法和操作的程序:先写虚线左边的24×2得48,再写虚线右边的一个“0”,积是480。

2 4

× 2 0

4 8 0

三、巩固练习。

1、选择自主练习中的笔算题目,巩固笔算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

3、估算:

四、课堂小结。

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言自己的收获,交流自己的想法。)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及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能够初步有条理的表述出自己的想法。

3.主动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对 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课型:练习课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观看了市府门前美丽的街灯,提出了许多的问题,想一想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学生提问题

二、新授:

1、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一共有多少盏灯这个问题好吗?大家独立思考,观察要解决的问题与前面有什么异同?然后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方案: (1)23×10=230 (2)12×20=240 (3)23×2=46 (4)23×3=69 (5)12≈10 23×2=46 12×3=36 46×6=276 69×4=276 23×10=230 230+46=276 240+36=276 师:刚才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提出的问题,但所用的方法都是口算的方法。能否利用以前所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列竖式计算呢?同学们自己先试一试,再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学生自己尝试计算。

师:比较同学们所列竖式,你有什么发现?你能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该怎样列竖式计算呢? 学生先自己进行整理,然后汇报,教师帮助总结计算方法。

2、再来解决“市府大楼一共有多少间办公室?”,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重点强调竖式的过程,注意对位。并且让学生重点理解第二部分积的写法。

3、师:昨天我们做的24×20的竖式应该怎样写?自己试一下。重点引导学生找找简便写法。

三、课堂练习:完成自主练习的题目。

1、完成自主练习的第3题,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明确要解决“800棵树苗够吗”这一问题,需要计算“种21行树用多少棵树苗”,再与800棵进行比较,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

2、第五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订正。

3、以比赛的形式完成第6题,集体订正。

4、第7题是一道填表题,呈现的是一份海洋小学三年级校服订购单。练习时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单价、数量、总价的意思,再来估一估各种型号校服的总价可能是多少,然后计算出得数并填表。

5、第9题呈现的是养蜂人放养蜜蜂的情境,是一道应用整十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让学生先观察画面,了解图中所包含的数学信息,再解答第一个小问题,然后自己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6、作业:完成自主练习的第

4、8题。

四、作业: 课后反思:

信息窗2 漂亮的街心花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与活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成功与体验。

3、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美,领悟到美的环境要靠大家的努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节日期间,街心花园装扮的异常美丽,请你仔细观察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学生找信息)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真了不起!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发现那些数学问题?和你组里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吧。

二、新授:

1、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一共有多少盆花?一共有多少个喷头?一共有多少盆花?这些灯泡够吗?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这些问题。

2、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保护环境花坛里一共有多少盆花?你想怎么做呢?(生自己解决,集体订正)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棒,你们想不想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乘看,有什么发现?

小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得到的积没有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验算乘法。

3、师: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美化家园一共用了多少盆花?老师想把这个问题稍微变化一下,问美化家园花坛大约用了多少盆花?大家能看出这两个问题的不同之处吗? 学生寻找不同,小结:因为用了“大约”,所以要用估算。 学生的估算方法可以不同,只要能说明自己的方法就可以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的第1题,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大约得数,然后进行准确计算。

2、完成自主练习的第2题,学生读题,弄懂题目意思。关键是要明白从现在算起到2050年中间经过了多少年?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推算时间,简单的方法是用靠后的年份减去靠前的年份得出的就是中间经过了多少年。明白这一点后再让学生做题。

四、作业: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观看了城市街心花坛的美景,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想一想,我们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二、探究新知

解决第三个红点问题:“还剩30根这样的灯柱没安装,这些灯泡够吗”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图意,明确要解决“装30根这样的灯柱,够吗?”

2、引导学生找出所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条件。

3、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学生可能用分步,也可能用综合算式。算式如下: ① 30×6= 180(个) ② 15×12=180(个) 15×12=180(个) 180÷6=30 (根) ③ 15×12÷6 = 180÷6 = 30

4、小组交流。明确解题思路,理清算理。

5、全班汇报。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算法。

6、教师小结。这一问题,可以用一共买了多少个灯泡与装30根灯柱需要的 灯泡数进行比较;也可以算一共买的灯泡数能装多少根灯柱与30根灯柱比较。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3 先指名读题明确题目要求,再问“要批发25件1000元够吗?”小组交流讨论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时让学生说计算过程及解题思路。

2、

3、第7题呈现的是汽车运载苹果的情境,是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题意,然后再独立地分析解决,在组织学生交流时,注意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解决问题的。该题可以先求出两辆车一共运了多少千克,再求平均一辆车运多少千克;也可以先求平均每辆车运多少箱,再求运了多少千克。 第8题呈现的是学校运动会入场彩排的情境。

以统计表的形式呈现了花束队、鼓号队和彩旗队的列数及每列的人数。练习时,让学生先说说本校运动会上入场或平日做操站队等情况,再出示该画面,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明确解决问题的策略,即要想知道调整后每列的人数或排成的列数,先要知道一共有多少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解答,最后进行交流,重点说说解题的思路。

5、“聪明小屋”是一道排列组合题,可让学生先用列举法把所有情况列举出来,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培养思维的有序性。该题共有8种情况:飞机—汽车—飞机;飞机—汽车—火车;飞机—火车—飞机;飞机—火车—火车;轮船—汽车—飞机;轮船—汽车—火车;轮船—火车—飞机;轮船—火车—火车。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反思:

信息窗3:壮丽的观光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并解决相关问题,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充分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利用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上两节课我们到美丽的街心花坛游玩了,大家玩得很开心。这节课我们继续到观光塔游玩观光。

出示信息窗3观光塔的挂图,请同学们观察。

师:这节课我们将在观光的过程中解决观光塔带给我们的知识,好吗?板书课题:壮丽的观光塔

二、自主探索,体验情感 活动一:

1、带领同学们参观观光塔,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上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汇报交流: (1)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塔参观? (2)买6张票,100元够吗?

(3)6分钟经过这个路口的车大约是多少辆?

3、这节课我们只解决第1个问题,第

2、3个问题我们放入问题口袋里,以后再解决。 活动二:

1、教师: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塔参观?

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交流,教师板书:28×39

3、教师:28×39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后,在再小组内交流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情况。

4、小组选代表交流想法和算法。学生可能有如下计算方法: (1)28×40=1120(人) 1120-28=1092(人) (2)列竖式计算: 2 8 ×3 9

5、请列竖式的三名同学到黑板板演竖式的计算过程,针对学生列竖式时出现的错误,学生讨论错因,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活动三:

学生整理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让学生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乘看,体会用这两中方法可以进行乘法的演算。

三、多层练习,深化提高

1、自主练习第1题,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

2、自主练习第2题,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加深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3、出示投影第4题,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使学生体会这样的题目可以估算,不必求出精确的数字,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能力。

4、数学游戏:火眼金睛辨对错,看哪组能很快找出竖式中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良好习惯。

四、评价体验

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五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运用乘除混合运算的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2、积极参与共同探讨问题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参观了壮丽的观光塔,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的问题,想一想,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学生观看情景图,回顾提出的问题。

二、独立尝试,合作探究

1、教师:这节课我们来解决我们前面提出的:买6张票,100元够吗这个问题好吗?

2、请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图意,使学生明确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先求出“一张票多少钱?”,也可以先求出6张票是2张票的几倍。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4、小组交流解题思路,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5、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都可。

6、尝试练习:刚才我们想了几种办法解决了本课的重点问题,下面请大家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独立完成自主练习6。

三、应用知识,巩固深化

1、出示投影:毛衣编织车间加工毛衣的情况,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每天加工的毛衣件数、加工天数、加工总件数之间的关系,指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学生计算填表,解决问题,集体交流。

2、小组比赛:完成自主练习第8题,提高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

3、出示投影:计算面食店卖出食品个数和钱数的题目。先请学生理清画面中提供的各种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再进行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拓展延伸

出示投影,根据8×8=64,7×9=63;14×14=196,13×15=195。

观察寻找这两组算式中因数与积的特点,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后两组题:25×25=□,24×26=□;48×48=□,47×49=□。完成后,请学生按规律举出另外的题目。

五、总结体验

1、今天大家学得愉快吗?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这些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继续复习巩固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重难点: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 教学课型:练习课。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总结作业:表扬作业完成认真的同学,讲解错题,强调重点。

二、巩固练习:师黑板上出几道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比算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做完,小组之间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对。集体交流订正,总结。

三、新课:

1、完成自主练习4,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学生交流,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的题目可以估算,不必算出准确的得数,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2、完成自主练习5火眼金睛辨对错,让学生仔细观察题目,找出题目中的错误,让学生回答,然后把错题改对。全班做完后集体订正。

3、完成自主练习6,指名读题,理解题目意思。要求5天应付多少钱,可以先求出什么?学生回答后做题,然后订正。

4、完成自主练习7,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每天加工毛衣件数,加工天数,加工总件数的关系,渗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然后在计算填表,解决问题。

5、完成自主练习9,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清画面中提供的各种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再计算解决。

5、完成自主练习10,首先让学生弄懂题目意思,找出题目中给出的数学信息及要求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要求从北京到上海全长大约多少,先求什么?学生回答出先求出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然后再求出14小时行使多少千米,就求出了从北京到上海的全长。

6、完成自主练习11,先让学生观察两种不同品牌的花生油,弄清楚各自的升数和钱数,然后再独立的解决下面的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给学生必要的提示,说明第一小题的答案是第二小题所必须的条件。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要注重让学生说说解题的思路。通过解决前两个问题,可对第三个问题做出判断,也可以通过比较两种花生油平均每升的钱数做出判断。

7、完成自主练习12,引导学生先观察前两组题,寻找每组两个算式中因数与积的特点,发现规律,再运用规律解决后面两组题。完成练习后,可以让学生按规律举出另外的题目。

四、总结:表扬表现积极的同学,提出下节课的学习任务。

五、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信息窗4:多彩的街道夜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简单乘除混合运算。

3、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5、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学习比较复杂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以自主探究为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旅游景点—观光塔,同学们去过观光塔吗?在那里你见到过什么?

二、新课:

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图中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

2、教学第一个问题: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观光塔?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两个条件? 学生回答:电梯限乘28人,今天运送了39批乘客。

解释什么叫限乘。学生列算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交流:

1、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把39看作40,即39≈40,40×28=1120,所以 28×39≈1120人。

2、可以用笔算的方法。 2 8 × 3 9

3、可以看作今天运送了40批乘客,先求出40批乘客有多少人,然后减去1批乘客的人数,剩下的就是今天上观光塔的人数。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28×40=1120人,1120-28=1092人。 师小结,只要方法合理,都予以表扬。重点强调比算的算法和算理。

4、教学第二个问题:两张票30元,买6张票,100元够吗?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教师提示:要想知道买6张票,100元够吗,先要求出什么? 学生回答,先要知道买1张票多少钱?

问:一张票多少钱,怎么求?根据哪个条件来求? 学生列算式解答,找一名同学到黑板前做。 问:这道题目还可以怎样做?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

可能是:先求出6张票是2张票的几倍,然后再求需要多少钱,做后和100比较大小。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5、师出几道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学生练习后让学生总结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巩固运算。

三、课堂练习:

1、自主练习1,学生独立做题,找4名同学到黑板做,重点说说比算的算法和算理。

2、自主练习2,指名读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进行解答,交流后集体订正。重点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四、拓展延伸:

师问: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答:平均每分钟经过这个路口的车辆大约有93辆,12分钟经过这个路口的车辆共有多少呢?

指名回答,交流自己的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式解答。

五、总结:

师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强调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比算题时,每一部分积应该怎样书写,弄懂算理。

六、布置作业:自主练习3。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整十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

2、复习巩固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及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重难点:综合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课型:复习课。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练习法。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挂图,学生观看画面,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课:学生交流自己的问题,教师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这条街上同样的广告灯有29个,一个广告灯一天的租金是45元。29个广告灯4天的租金是多少?

2、48根灯条,每根灯条上有71个灯泡,一共有多少个灯泡?

3、5棵圣诞树用了75米彩线,用400米彩线装饰剩下的25棵 圣诞树,够吗?

4、甲种车限乘25人,乙种车限乘8人。租4辆甲种车正好,如果租乙种车,需要几辆? 学生根据问题独立思考列式解答,然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集体交流,总结。

解决第一个问题:重点让学生说出要求29个广告灯4天的租金是多少,先求29个广告灯1天的租金是多少,列出算式。

解决第二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完成,集体订正。

解决第三个问题:先求出一棵圣诞树用了多少米彩线,然后求出25棵圣诞树需要多少米彩线,最后与400米比较。

解决第四个问题:先求出4辆甲种车可以做多少人,然后在求出同样的人数租用 乙种车需要几辆车?

三、课堂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1,教师看时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训练口算能力,看谁做的又快又对。

2、完成自主练习2,先用竖式计算,然后连线。

四、布置作业:完成基础训练上的题目。 课后反思:

第四篇:青岛版三年级下册 轴对称图形 教学案

第一单元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主备人:管雪玲 第一课时

轴对称

【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热闹的民俗节——轴对称》,处理相关内容。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够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核心知识】

1、能够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会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知识核心】

1、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够确定并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

模块一:认识轴对称图形

1、出示信息窗1的图形,让生总结图形的共同特点。

2、把课本附页的图形沿虚线剪下来,对折。有什么发现?

3、总结概念: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4、尝试用剪刀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动手前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使你剪得又快又能保证得到的肯定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同桌之间互相欣赏剪出的作品。交流剪的方法。为什么这样做?

5、思考: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是平面图形?(学生思考回答后,师投影验证) 模块二:学习画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打开课本第

页,动脑想一想,动笔画一画,然后在小组中交流画图的方法。 集体交流,总结方法:按照总结的方法完成右边一个图。 模块

三、 当堂练习,拓展应用 完成自主练习1——3题。

第1题: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学生独立完成。

第2题:在方格纸上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独立完成。要求尽可能的画出所有的对称轴。 第3题: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指生说说是怎样画的。

模块

四、 欣赏轴对称图片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很多,你在哪见过轴对称图形?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片,请大家欣赏。

四、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第二课时

轴对称图形练习

【学习内容】第一单元《轴对称图形的练习》处理第

页的相关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2、能确定轴对称图形并会画出简单图形的对称轴。

【核心知识】

正确、完整画出一组图形的多条对称轴。

【知识核心】

1、找规律,写出数字的对称数字。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回忆整理

导入语: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你能回想起哪些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对称图形在我们周围普遍存在,我们一同去找一找。(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讲一讲。)

二、出示课件及练习目标

三、指导性练习

模块一:轴对称图形的深化练习

1、看谁找得多。

(1)轴对称图形的数字有:0、

3、——、——、——

(2)轴对称图形的字母有:B、D、E、——、——、——、 (3)轴对称图形的汉字有:口、天、——、——、——、

2、随堂检测:第48页内容。

模块二:独立练习

处理自主练习第

4、5题。

1、自主练习第4题。师:不光数字有对称现象,有些汉字的形状也是近似轴对称的,如:“日、田、金、美”等汉字。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汉字吗?学生独自写,并交流。古、丰、喜、申、甲、天……

2、自主练习第5题。让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按要求动手剪一剪,从而得到所要的轴对称图形。 小结:(1)有的对称轴经过了圆心。 (2)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验证学生所发现的第2条规律. 补充练习:

1、在英文字母中,你能找到轴对称字母吗?学生独自写,并交流。W、E、T、Y、U、I、O、A、D、H、K、X、C、V、B、M、同桌间相互指一指它们各自的对称轴。

2、创作与欣赏(1)每个学生准备几张正方形彩纸,拿出一张,对折3次,成为一个三角形,再剪一次展开就会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2)你还会剪哪些轴对称图形?试着剪一剪。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学过哪些有关对称图形的知识? (3)用这些知识解决过哪些问题?

第五篇:青岛版三年级科学《关节》教案

17.关节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十七课 【教学目标】

1.能提出与关节有关的科学问题;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关节的连接方式进行猜想与假设;能通过探究活动验证自己的猜想与假设是否合理、正确。

2.能积极参与探究关节的活动,愿意与小组同学共同合作探究,乐于用所获得的关节知识进行自我保健及做好宣传。

3.认识关节,知道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六大关节的名称,了解所在位置及其作用;了解关节的卫生保健知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合作交流中,知道关节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在观察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关节的连接方式及其作用的研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人体六大关节连接图、人体关节活动动画、关节相关的录像);演示用具(人体骨骼模型、天线、合页);人体外形图。

学生准备:课前了解有关关节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游戏导入——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发现关节,并在关节处作标记。 (1)谈话导入:我们的身体很奇特——很多地方都能弯曲,你发现没有?告诉老师,你们平时都喜欢哪些运动?(学生根据爱好自由回答,学生演示跳绳、跳远等动作)

(2)让学生仔细观察完成动作的过程中,他身体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弯曲、伸展?请一生将手中的标签贴在那个部位上。

(3)给自己身体最灵活部位贴上标签吧。(学生贴标签) 2.观察贴标签的部位,初步发现该部位的特点。 让学生分析自己身上贴标签的地方有什么特点?

提示:这些是身体的什么部位呢?与身体的其他部位有什么不同呢?这些部

1 位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让学生通过摸一摸,动一动等形式进行体会(学生猜想,自由回答)

3.导入新课:骨与骨相连接,并且可以活动的地方就叫关节。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节。板书课题:关节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提出问题。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知道身体上哪些部位有关节呢?(胳膊肘,膝盖,手腕„„)看看你们贴标签的部位,都是骨与骨连接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发现有的同学贴得位置不对,师指导学生将贴错的部位进行纠正。)

2.学生通过体验活动找关节。

让学生找一找:身体哪些地方还有关节呢?看谁找的多。

(学生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人体外形图。) 3.汇报发现。

(1)让学生把自己找到的关节说给同伴听一听。 (学生自由汇报,给学生充足时间,让学生汇报)

(生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关节所在的部位,给关节起名字。学生汇报中说到六大关节时,教师随机用较为醒目的颜色标记——在人体图相应关节位置处贴上标记,并板书出六大关节的名称,用横线将关节处与其名称相联。)

(2)关于关节你还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让学生充分表述自己的发现,教师随机板书在黑板上。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根据学生的活动发现,在汇报交流中随机进行。 预设1:认识六大关节及其作用。 1.指认关节

我们身体上有很多的关节,你知道了很多,尤其是我们刚才找到的六大关节,你能找一找、指一指吗?

教师指着六大关节学生回答名称。老师说关节的名称,看谁能快速找到自己身体上的这个关节。

2 学生活动,互相指认。 2.认识六大关节的作用 (1)观察指导。

思考:这六个关节,分别能完成哪些动作呢?

让学生看桌上的实验记录单,每个小组有两个关节的研究任务,让小组的同学先来研究这两个关节分别能完成那些动作,并填写好你们组的实验纪录单。

(2)学生活动。

(教师参与学生活动,提醒学生注意比较关节的不同。) (3)学生汇报活动结果。 (4)活动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关节不同,活动的方式就不一样。

预设2:学生通过画、摸、贴等感性体验,认识关节的连接方式。 1.学生发现不同部位的关节,运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展示一下,然后让学生分组做尝试,并用简单的线条来表示肩关节的运动路线。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处,将它的运动路线画下来,并贴在黑板上相应关节的后面。

运动路线图

关节名称

3.小组汇报关节的运动路线,教师随机板书。 预设3:关节的连接方式。

1.提问:关节的运动方式为什么会不一样呢?你认为每个关节是怎样连接的吗?让学生进行猜想假设,小组内讨论

2.根据猜想画关节的连接方式。 让学生将自己的猜想画在记录单上。 3.展示

让学生展示并交流小学组研究的是哪个关节?为什么认为它是这样连接的?

3 生做出评价。 4.总结评价

课件展示:各个关节究竟是怎样连接的。

师总结:人体是由206块骨组成的,骨与骨之间由关节相连。其实关节有两种,一种是固定关节,一种是活动关节,像人的头骨,连接胸骨和肋骨的关节,活动性较小,基本不能运动,都是固定关节,而像肩关节,肘关节大多数关节能使人体做大幅度的运动,像这样的关节就叫做活动关节。今天我们研究的六大关节就是活动关节。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进一步感知、体验关节的作用。

课件展示:关节在人体中是如何协调运动的?

思考:人在行走过程中,各个关节是协调运动的。其实,人的各种运动,都是多个关节的协调活动才完成的。如果人没有关节,会怎么样呢?

生进行猜想,并现场进行尝试:绑定某个关节,尽心进行运动。 活动尝试后学生谈感受,再次体会关节的重要作用。 2.探究关节的保健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关节呢?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没有? 观看录像:脱臼、扭脚等现象。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原因。 师做总结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进一步了解关节炎等关节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使用说明】 教学反思。

1. 注重活动体验。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学习规律。三年级的学生感性认识所占的比重很大。很多时候教学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出发,设计众多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活动来呈现。本课从做踢毽子跳远、跳绳等活动,自然地引导学生发现身体的哪些部位弯曲、伸展,让学生在灵活处贴标签,对贴标签的部位与其他部位进行对比,发现关节的特点。这些活动都是学生喜闻乐见 4 非常熟悉的生活现象。通过活动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得到了培养,又让也引发了新的思考。

2.思维活动的步步深入。在本课的设计上,注重知识和能力并进。从认识关节到发现关节的特点,再到发现关节的连接方式,最后的关节的内部构造设想和保健。通过一个个的鲜活事例和生动活泼富有儿童特点的活动,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体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递进,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不足之处:小组活动停留在形式上。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所谓的“好”学生掌握着设计、操作实验的权力。看起来小组活动既能设计、操作实验,又能通过实验总结交流自己的发现。实际上,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的参与热情不够,这部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组中的交流、合作不够。不同的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没有很好达成共识。

【相关链接】

《科学课》2011年第12期和2013年第1期刊登了孔令强、尹慧老师的《<关节>教学实录与评析》和李文娟的《<关节>教学实录与评析》。山东省临沂第二实验小学李文娟执教、李建梅老师指导《关节》课堂录像。

王娜

山亭区西集中心小学

上一篇:青岛崂山石老人观光园下一篇:全国语文优质课一等奖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