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04-28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共6篇)

篇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一、教学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第一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教材P2—3页例1,P6页练习一1、2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具准备

东、南、西、北卡片、指南针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升旗仪式吗?你们知道太阳是从什么位置升起 的吗?

2、揭示课题:东南西北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3页内容)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页例1并完成自学 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

1、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 面。教学楼在校园的 面,大门在校园的 面。(参看课本第3页)

2、早晨当你面对着太阳,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

3、傍晚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分组方法:异质分组,汇报顺序: 3、4号先汇报,1、2号作补充,不同的方法说出每一步的思路)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描述方法。(1)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特点?

四、达标训练

1、早晨当你面对着太阳,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

2、傍晚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

3、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

4、填空。

五、堂清检测(1-3题必做,4题选做,5题思考题)

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我面向太阳,我的后面是()左边是(),右边是()方。

2、傍晚,夕阳西下,我面向太阳,我的后面是(),左边是()方,右边是()方。3、看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中学校的北面是(),学校的南面是()。阳光超市的东面有()、()。

(2)少年宫的西面有()、()。

4、坐在自己的座位看看你的东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5、你家的大门是朝哪个方向?东南西北的邻居是谁?和邻居之间发生过什么有趣的故事说给大家听听?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教材P6页1—2题。板书设计

认识东、南、西、北

西 东

当你面向北时,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第二课时 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内容

课本第4页例

2、练习一相关习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体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在指出一个方向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了解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1、根据所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2、能准确运用词语正确描述行走路线,理解地图上规定方向的方法,分辨地图上物体所处的相对位置。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新学期,我们重新安排了座位,现在请你看一看你座位的前、后、左、右是谁?我们的教室在第几层?楼上是几年级的教室,楼下是几年级的教室?

2、揭示课题: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1、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说一说,太阳在哪里,太阳从什么地方升起来。(2)晚上太阳落山在什么方向?指一指西边在哪里。(3)请同学们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你们现在是面对什么方向站的? 你们背对的方向是哪里?

左手指的方向是哪里?右手指的方向是哪里?

(4)请你向旁边的同学说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5)讲述前、后、左、右与东、南、西、北的联系。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页例2,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情)

(三)自学检测 指出校园内的四个方向。(1)说一说,我们学校的校门朝向什么方向。

(2)面向你家所在的方向站好,观察:家所在东西方向的同学他们是如何站的?家所在南北方向的同学他们又是如何站的?(3)由此我们发现东与西,南与北是相对的,(4)说一说,你与谁家的方向是相对的。

(5)一幅地图,人们通常是按上()下()、左()右()来绘制的。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学生不同的解法)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观察思路与方法。

3、完成校园示意图。

(1)讲述地图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把教室内的黑板看作地图,指出北在什么位置。(我们可以把上方定为北)

师在教学楼的上方贴出卡片“北”。

(3)提问:现在我们确定了位置北,你能不能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指名到黑板上贴出相应的位置。(4)用语言描述建筑物的具体方位。

(5)问:如果我们把上方确定为其他方向行不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你们尝试着做一做,并说出其他方向。

四、达标训练(1题、2题必做,3题选做)

1、看图回答问题。

(1)操场的北面是()、南面是()、西面是()、东面是()。(2)宿舍的东面是()和()。(3)教学楼的北面是()和()。

2、地图通常是按上()、下()、左()、右()来区分方向的。3、你家在学校的哪个方向?你的同桌在你家的哪个方向?

课堂小结:通常情况下,地图都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绘制的,这样标准统一,简单清楚。当我们看一幅地图时,一定先看清所给的方向,然后再根据所给方向,辨认出其他方向。

五、堂清检测

说出下面每句话所包含的方向。

1、“北极熊,你们那里冷吗?”(北)

2、“小燕子,春天来了,你们快回来吧!”(南)

3、“太阳公公,晚安!”(西)

4、“太阳公公,起床了!”(东)

5、当你从南往北走时,左手方向是(东和()相对,南和()相对。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教材P7页4题。板书设计 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西 东

当你面向北站立时,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6、),右手方向是()。第三课时 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内容

教材P5页例3及P6-7页练习一的3、4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辨认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用东、西、南、北描述行走的路线。

2、过程与方法:在给定的条件下,会确定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实践能力。教学重点

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能用四个方向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教学难点

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用四个方向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你们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吗?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简单的路线图)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快速浏览教材P5例3内容,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请你观察这幅图,看看能不能找到四个方向。并且说说你是从哪里找到的。

2、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方法是什么?

3、说一说街区内各建筑物的位置,并提出相应的问题。你还能想出什么问题,问问你的同桌,看看他的回答是否正确。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5页例3,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依据自学提纲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便掌握学情。)

(三)自学检测

观察例3情境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从电影院到体育场该怎样走?(2)小丽从商店到电影院该怎样走?(3)叔叔从医院到少年宫该怎样走?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的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决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教师点拨,学生纠错。四.达标训练

观察P5页“做一做”图片,完成以下问题。

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又向 走了 米到游泳馆?

2、说一说,小红、肖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课堂小结:掌握方位、确定方向,就能够看准简单的线路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

1、说一说三只小动物从家出发的寻宝路线。

2、学习与巩固P3页1、2题。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教材P6---7页练习一3、4题。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主备:常彩芹 审核:赵辉 教学内容

课本P8页的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P10---11练习二的1——4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

识别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不同的方向,学会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方向。教具准备

本校模拟图、卡片、地图。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课本情境图)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 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好!课前我们已经查找了有关指南针的资料,现在我们就来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2、(揭示课题)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8例题,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认真观察情境图,回答下列问题:(1)多功能厅在学校的哪个方向?(2)什么的方向是东北方向?(3)食堂在操场的什么方向?(4)其他两个方向呢?说说你的理由。

(二)自学检测

1、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

2、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3、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的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决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2)体验方向的重要性。

四、达标训练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厦门的位置,说说厦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厦门的什么方向?接下来让学生独立填写:(1)厦门在北京的_____方向。

(2)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3)北京的东南方有_____省市。

课堂小结:

1、今天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谁来谈谈你自己的收获 ?

2、交流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五、堂清检测

1、介绍学校的内部方位:如果来宾来参观我们学校,你怎样用方向的 知识为他们导游呢?

2、说出你们家在学校的哪个位置?老师家呢?

3、指导看课本。

细读课本第10页练习二第2题的要求,你能解决吗?

4、地图上的方位。

让学生观观察课本第11页第4题图。

你能找出福建在中国地图的什么方向吗?你去过其他的哪些地方?它 在中国的什么方向?

5、看图回答问题。北

(1)吉林大致在北京的()方向。(2)上海大致在北京的()方向。(3)广东大致在北京的()方向。(4)四川大致在北京的()方向。(5)青海大致在北京的()方向。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练习二1-4题。板书设计

第五课时 认识路线 教学内容 教材P9页例5。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线路图说出走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的线路。教学重难点

用语言描述行走的方向。教学用具 幻灯片、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坐过公交车吗?有没有独自乘公交车去到动物园玩过?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再次到动物园游玩,那么,我们现在就出发,好吗?

2、揭示课题:认识路线。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1、围绕位置与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2、讨论并组织学生准确找出简单线路。

3、出示课本第9页例5的动物园图,让学生观察图上动物位置与方向。

(二)(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决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对7种动物位置学生进行教师解疑。

四、达标训练

1、我来当导游:通过下面的路线图说说从甲地到乙地是如何行进的? 途中经过哪些地方?

2、解决问题。

乘坐1号游览车从火车站出发,向()经过()站,到达中心广场;再向()经()站到达商城遗址;然后向()经()站到达博览中心,再向()经()站到达艺术馆。

课堂小结:我们在说行走路线的时候,要用上我们学过的方位词语,这样就可以说得更清楚。

12、从动物园向()走到电影院,然后,又向()走到少年宫。

3、从火车站向()走到站前街,又向()走到商店。

4、从游泳馆向()走到图书馆。又向()走到医院。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教材P10-12页1—6题。第六课时 位置与方向整理与复习复习内容

教材P2---12页位置与方向知识。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在观察公园线路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2)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位。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复习重点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位。认识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复习难点

能用四个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教学用具 多媒体、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动手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手控一下,找出四个方向。

2、揭示课题:位置与方向整理与复习

(二)展示目标(见复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1、出示复习提纲:

(1)认识东、南、西、北方向,结合具体情境,辨认其余的四个方向。(2)会找线路图,根据图,描述线路图。

2、围绕提纲,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自学教材P2页---14页中的方向和线路。

3、对照自学提纲,自主学习。

4、检测题:

(1)一幅地图人们通常是按上()下()、左()右()来绘制。(2)站在操场中间,指明北边是(),南边是(),左边是(),右边是()。

(3)小明坐在教室的中间,他的北边是(),南边是(),左边是(),右边是()。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

联系生活,强化方向和线路图的关系。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2、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学生回答学习效果。

3、我们的教学楼在北面,大门在(),东北是(),东南是(),西南是()。

四、达标训练

1、通常说的四面八方指的是()、()、()、()、()、()、()、()八个方向。

2、为了进一步加深理解,给学生充分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更清楚、明白。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五、堂清检测

1、《学习与巩固》P4页第2题。

2、《学习与巩固》P5页第1题。

3、看一看,填一填。

(1)小熊从家出发向()方向走()米,再向()走()米来到运动场,运动场在小熊家的()方向。

(2)小狗从家出发,向()方向走()米,再向()方向走()米到森林诊所,森林诊所在小狗家的()方向。(3)小鹿家在运动场的()方向,两处相距()米。

作业布置

《学习与巩固》P6-7页1-5题。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教学内容

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24-)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多位数,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本套教材整数除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三个年段进行。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 主备:范小花 审核:耿丽教学内容 课本第13-15页内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过程,使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口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教学用具 小黑板或课件。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

1、口答。(1)24是由几个

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2)42个十是多少?90个十是多少?

2、口算。

36÷3= 24÷2= 30÷3= 60÷6= 48÷4= 84÷4= 80÷2= 90÷3=

3、揭示课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3-15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图中提出的问题吗?试一试: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9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

1、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3次运完,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2、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

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3)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①想口诀二三得六2×3=6 6÷3=2 60÷3=20 ②20×3=60 60÷3=20

③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2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4)240÷3=(),这题如何考虑?

2、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地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四、达标训练(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

1、口算。

40÷2= 120÷4= 320÷8= 180÷9= 25÷5= 3600÷9= 600÷2= 2100÷7=

2、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80÷4= 32÷8= 49÷7= 800÷4= 320÷8= 490÷7= 8000÷4= 3200÷8= 4900÷7= 我发现:

3、小明和小英进行打字比赛。小英3分钟打了270个字,小明2分钟打了200个字。谁的打字速度快?每分钟快多少个字?

4、思考题: 按要求写算式。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200,你能写出几个?(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40,你能写出几个?

课堂小结:谈谈自己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学生总结不到位的,教 师可作补充总结)

五、堂清检测

1、填空。

(1)口算320÷4时,可以把320看成()个十除以()得()个十,商就是()。还可以想成4×()=320,所以商是()。(2)口算2400÷6时,可以把2400看成()个百除以()得()个百,商是()

2、口算。

350÷7= 4800÷8= 420÷7= 1500÷5=

(二)检测反馈: 作业布置

练习册P8页1-3题。板书设计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 60÷3= 解题思路:

(1)想口诀二三得六2×3=6 6÷3=2 60÷3=20(2)20×3=60 60÷3=2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20

第二课时 除法的估算

主备:李腊梅 审核:耿丽 教学内容

教材P16页例2,P17-18页练习三相关习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①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的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②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

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教学用具 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

1、口算。

60÷6= 240÷8= 320÷4= 420÷7= 450÷9= 630÷7= 360÷6= 400÷5= 120÷3= 160÷4= 280÷7= 540÷9=

2、列出各题的算式。

(1)有124箱货物,李叔叔他们三人开了三部车。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离西湖223千米,行驶4小时到达,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3)每瓶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瓶饮料?

(4)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请学生逐一说出这四道算式的意思,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

3、揭示课题:除法的估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6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例2中 “大约”是什么意思?

2、你觉得书上的两种估算方法有道理吗?

3、想一想:怎样进行除法的估算?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6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1、估算。223÷4≈

2、解决问题。

(1)每瓶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瓶饮料?

(2)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师生互探

1、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例2:

方法1:124≈120 方法2:124=120+4 120÷3=40 120÷3=40 4÷4=1 40+1=41 自学检测1:223÷4≈

方法1:223≈200 方法2:223=200+23 方法3: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20÷4=5 50+5=55

2、讲解:自学检测2中的第(3)题只有100元钱,所以估算时不能将100估大,只能估小;第(4)题,应将182 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帐篷让灾民渡过困难期。

3、方法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 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四、达标训练

1、把260个桃子装在4个筐里,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

2、估算。

78÷4≈ 470÷8≈ 178÷6≈ 83÷9≈ 360÷5≈ 410÷7≈

3、思考题:

青蛙大约活6年,海龟大约活128年,比目鱼大约活64年。(1)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

1、估算。

71÷8≈ 181÷2≈ 359÷6≈ 440÷9≈ 138÷7≈ 323÷4≈

2、用你喜欢的方法估一估。125÷2≈ 378÷5≈ 435÷7≈ 297÷4≈ 469÷8≈ 194÷6≈

3、思考题:()里最大能填几? 40×()<162 60×()<245 80×()<324 70×()<423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练习册P8页1-3题。板书设计 除 法 的 估 算

例2:124÷3≈

方法1:124≈120 方法2:124=120+4 120÷3=40 120÷3=40 4÷4=1 40+1=41

第三课时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1)主备:李腊梅 审核:耿丽 教学内容

教材P19页例1,P21页练习四相关习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②能正确地进行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②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一位数除两位数。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和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教学用具 小棒。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你们知道“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3月12日)

(2)植树有什么好处?

(3)出示课本第19页例1的情境图。

学生观察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选取问题: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列式42÷2

2、揭示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1)(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9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你会计算“42÷2”吗?试试吧!(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2、用竖式怎样算?用最简便的竖式写一写。

3、在说计算过程时应从以下几点说:①先算什么;②再算什么;③每次所得的商该写在什么位置。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9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用竖式计算: 36÷3 68÷2 84÷4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师生互探

1、教师有针对性地请同学板演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2、结合学生的情况边讲解边完成竖式:

(1)我们分小棒,先分4捆的,相当于十位上的4,4除以2,商是2,写在哪?

(十位上)为什么? 写在十位上表示什么?

(2)从总数中减去2个20,还剩下几?(剩2)

(3)2除以2的商是几?(商1)这个1写在哪?(个位上)(4)分完了吗?(还要把得数加起来)

四、达标训练(1、2题第一横行必做,2题第二横行选做,3题思考题)

1、课本第21页第二题前两个。

2、笔算。46÷2 63÷3 55÷5 48÷4 26÷2 93÷3

3、三年级二班有学生48人,每两人用一张课桌,一共要用多少张课桌?把这些课桌平均摆成4行,每行摆多少张?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题第一横行、2题必做,1题第二横行选做,3题思考题)

1、笔算。66÷6 64÷2 96÷3 28÷2 63÷3 68÷2

2、列式计算。

(1)被除数是84,除数是4,商是多少?(2)99是9的几倍?(3)3除36等于多少?

3、思考题。

试做:用竖式计算38÷2。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练习册相关习题。板书设计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1)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42÷2=21(棵)

答:平均每班种21棵树。

第四课时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2)主备:范东伟 审核:耿丽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页的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笔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和思考,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的直观与简约美,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教学难点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和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教学用具 刻度尺。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口算。

27÷3= 40÷2= 240÷8=

2、笔算。

18÷3= 12÷2= 32÷8=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笔算的?

(设计意图:勾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为下面的新知学习作铺垫。)揭示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2)(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0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先估算,再师生共同摆小棒,边摆边讨论多余的1捆怎么办?

2、针对竖式,讨论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接下去怎么写?

3、为什么要把1和2合成12?让学生分别指出4、2、1这三个数对应的小棒图,比较这里的4、2、1与例1的4、2、1表示的意义相同与否。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20页例2,并完成自 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1、笔算下面各题。

48÷4= 36÷2= 45÷3= 42÷3=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学生不同的解法)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分组方法:异质分组,汇报顺序: 3、4号先汇报,1、2号作补充,不同的方法说出每一步的思路)

2、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

3、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后的比较,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又能在理解算理的同时,归纳出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四、达标训练

1、赛一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课本20页的“做一做”1题。

2、课本20页的“做一做”2题。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什么问题?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

1、列竖式计算

91÷7= 69÷8= 58÷2= 78÷6= 56÷4= 74÷2=

2、填一填。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四的3、4题。板书设计(略)第五课时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2页的例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法则和试商方法。教学难点

确定商的最高位的位置。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照片)。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课件)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照片吗? 看到这些照片,你想说什么?

老师这儿有238张照片,我们一起把它们整理一下吧!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2页例3,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把238张照片放在每页6张的影集里,需要多少页?

2、能估算一下它们的结果吗?谁会列式?

3、如果让你来计算,怎么计算?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2页例3,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1、指名用竖式板演:56÷4 56÷7

(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

2、全班口算。

420÷2= 420÷6= 150÷3= 400÷8= 320÷4= 200÷5= 320÷8= 120÷6= 问:说一说420÷2、420÷6的口算过程。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学生不同的解法)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小组讨论完成例3。(1)全班交流:选一个小组将竖式板演展示并讲解。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可提问,小组进行答辩,教师也可就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提出让学生讨论。

(2)教师小结:在计算128÷4 时百位上的1不够除,我们把1个百看成10个十,与十位上的2个合并,是12个十,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对着十位写3,用除数4去乘3个十,积是12,表示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12的下面,12减12得 0,表示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8,要落下来继续除,8除以4得2,要写在个位上。(出示课本22页算理图)

(3)不用计算,判断下面商的最高位的位置.

明确: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 时,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要写在第二位上。

重点强调:

1、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竖式的书写格式.

3、总结法则。

①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四、达标训练

1、基本练习。

2、改错:说出错误原因,并改正。

五、堂清检测 1、216÷3 369÷6 426÷6 216÷6 369÷7 426÷8

2、(1)3除81的商是多少?

(2)278除以5,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二)堂清反馈: 第六课时 除法的验算 主备:张海亮 审核:莫颜 教学内容

教材P25例4,P26—27页练习六相关习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乘法验算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 程,体会验算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除法验算,沟通乘、除之间的联系,培 养学生检验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

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里最大能填几。

()×5﹤26()×8﹤70()×4﹤15 9×()﹥71 3×()﹥16 6×()﹥53

2、只列式不计算。

有240个茶杯,每6个装一盒,一共可以装几盒?

3、揭示课题:除法的验算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5例4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从情境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蓝笔记本和红笔记本各能买几本?请列式计算。

3、他们算得对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

4、怎样验算100÷5=20?

5、怎么验算100÷7呢?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5页例4,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情)

(三)自学检测

1、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181÷3= 856÷7=

2、看谁填得又快又好。

(1)246÷3=82(2)340÷8=42„„4 82×3=()()×()+()=()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3)学生说出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估算: 让学生简单的说一说、计算器、笔算等,列竖式。)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方法一: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科普知识书每本7本,买14本共花14乘7等于98元,再加上找回的2元,一共100元。

方法二:被除数减去余数的差除以商等于除数。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100减2等于98元。蓝色笔记本每本7元,共买了98除以7等于14本。

方法三:被除数减去余数的差等于商乘除数的积。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98元;蓝色笔记本每本7元,14本一共花98元。

3、怎样验算除法? 商×除数=被除数

4、怎样验算有余数除法?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四、达标训练(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

1、根据左边的算式,直接填出右边算式的得数。126×7=882 882÷7=()7056÷9=784 784×9=()

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148÷2= 656÷4= 223÷6= 45÷8= 209÷3= 856÷7=

3、我会选。

A、水上电影每张票12元; B、激流涌进每张票9元; C、水上飞毯电影每张7元; D、水上火车每张票8元。

(1)王老师带领他们班的小朋友玩一个项目,刚好用去342元,请问王老师带小朋友玩的是什么项目?王老师班上有多少位小朋友?(2)王老师带574元钱,够买几张水上飞毯的票?

(3)一列水上火车可以坐9人,小明排在第125位,陈玉排在第57位,他们分别坐在第几列水上火车上?

4、※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

1、填空。

()÷8=6()÷8=6„„4()÷7=14()÷7=14„„5

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148÷2= 656÷4= 223÷6= 3411÷9= 576÷5= 45÷8= 209÷3= 856÷7=

3、□÷□=13„„8,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当商是三位数时,□里最小填(),当商是两位数时,□里最大填()。

4、找出相同的被除数。

□÷4=□„„3 □÷5=□„„3 □÷6=□„„3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教材P26页练习六第1、2、3题。板书设计 除法的验算

篇2: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学生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

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 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 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

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教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除极个别外)的成绩都不错 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 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

才能充分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 接受能力较强 学习态度较端正

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 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 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

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

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 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 以提高成绩

尤其是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 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

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 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

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同时

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

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 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 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 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 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 小数的初步认识 位置与方向 面积

年、月、日

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用数学解决问题

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本册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 整

十、整百数乘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 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 会读、写小数

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 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

能用测绘自选单位估计和图形的面积 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

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 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 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了解平均数的含义 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知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几何等量代换的思想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 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 年月日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 计算的算理 时间的计算

五、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 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 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

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 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 共同发展的过程

2、精心备课 撰写教案 实施教研教改

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 分工撰写教案 以组讨论定搞

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讲课 课前精心备课 撰写教案

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

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 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 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

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创造精神

较强的数学思想方法得于渗透

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 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这一观念的确立

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 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 突出过程性 注重学习结果

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

4、创新评价

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

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 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抓基础知识的掌握 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定量采用等级制 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 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 获得了那些进步 具备了什么能力

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促进学生的发展

5、抓实常规

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强化管理

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

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

促进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教学工作苦乐相伴

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 一如既往 再接再厉

把工作搞得更好

6、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数学就能力

六、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一

2.16~2.18 教师上班、学生报名、位置与方向3 3 检查作业 二

2.21~2.25 位置与方向4机动1 5 三

2.28~3.4 口算除法2笔算除法3 5 四

3.7~3.11 笔算除法5 5 五

3.14~3.18 笔算除法1整理复习2 简单的数据分析2 5 六

3.21~3.25平均数2机动1年、月、日2 5 七

3.28~4.1 24时计时法2机动2 4 清明节 八

4.4~4.8 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3 5 九

4.11~4.15 整理和复习1机动1 面积和面积单位3 5 十

4.18~4.2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2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2 4 劳动节 十一

4.25~5.29 认识小数3小数的加减法2 5 十二 5.2~5.6 解决问题3机动2 5 十三

5.9~5.13 总复习5 5 十四

5.16~5.20 总复习5 5 儿童节 十五

5.23~5.27 总复习5 5 十六

5.30~6.3 总复习5 5 十七

6.6~6.10 总复习5 5 十八

6.13~6.17

十九

6.20~6.24

二十

6.27~7.1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

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 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 发展空间观念

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

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 引出新课

同学们

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

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二.在生活情境中 探索、体验新知

1、以4人小组为单位 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

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 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 上方定为什么方向 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

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 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 完成校园示意图

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记: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 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 发展空间观念

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

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一、儿歌铺垫 引出新课

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

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你们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吗?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二.在生活情境中 探索、体验新知

1、出示主题图:

2、请你观察这幅图 看看能不能找到四个方向 并且说说你是从那里找到的

3、请同学汇报一下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方法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

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 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

5、说一说街区内各建筑物的位置 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你还能想出什么问题 问问你的同桌 看看他的回答是否正确

小组汇报讨论过程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问题:

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

又向 走了 米到游泳馆?

2、说一说

小红、肖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记: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 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种活动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二、谈话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

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 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

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 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

三、学习新课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 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 教师给予归纳

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 早在2000多年前

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 后来又发明了罗盘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 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 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

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学楼 南面是花坛 东面是图书馆 西面是体育馆)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 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 东和 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 从”西“出发

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 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巩固练习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

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

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厦门的位置 说说厦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北京在厦门的什么方向? 接下来让学生独立填写:

(1)厦门在北京的_____方向(2)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 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3)北京的东南方有_____省市

五、全课小结

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预习: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教后记:

认识路线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 认识路线图

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2、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获得成功的体验

3、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 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路线图

会运用方位词语描述行走路线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实际问题(如学会看城市交通图、平面图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

你们坐过公交车吗?有没有独自乘公交车去公园玩过 ?没去过没关系 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试一试 有没有信心?走 那我们就出发吧!

二、教学公交路线图

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动物园 瞧

这里是一张1路公交路线图

提问: 1、1路公交车是从火车站开往哪里的?经过了哪几个车站?

2、王老师要从火车站到医院 有几站地?

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 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 然后根据需要 正确的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 现在你知道我们改乘哪路车了吧!

三、教学公交站牌

经过大家的一番努力思考 我们终于找到了1路公交车的站台

可是当我们到了站台却发现路的两边都有这样的站牌

那究竟该在哪个站牌下等车呢?你能按照1路公交车的路线说一说我们乘车从火车站按照什么方位怎么走到动物园?

四、动物公园平面图

这一段旅途还算顺利

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动物园 不过我们可不能没有计划的去玩 那样既浪费时间

又容易出现走冤枉路的情况 所以 在游玩之前 必须好好地计划一下 你们看

公园的入口处有一张动物园的平面图 这样便于我们更加合理的安排行程

1、辨认平面图

师:看图时首先要找到图中的方向标志 找到了吗?点分别在艺术广场的哪一面吗?

2、认识游览路线

师:根据不同的需要 说说我们去不同的位置怎么走 全班交流

小结:我们在说行走路线的时候 要用上我们学过的方位词语 这样就可以说的很清楚

3、试一试

小结:一般我们到某个地方旅游的时候 总是要先看看游览的路线图 要游玩什么景点

怎样走才能不走重复的路线 路线图都会告诉我们

因此认识路线图十分重要!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次游园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吗?说给大家听听

如果再给一次机会给你单独出去游玩 你还会有信心吗?将它写成数学日记 让全班同学分享你的快乐与成功 好吗? 教后记: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

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 正确进行口算

一、导入新课 1.口答

(1)24是由几个

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 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 24÷2 30÷3 60÷6

48÷4 84÷4 80÷2 90÷3

二、教授新课: 出示主题图:

根据你的观察

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 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 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1、想口诀 二三得六

2×3=6 6÷3=2 60÷3=302、20×3=60 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 每份是20

60÷3=3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 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 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

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 也运3次

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240÷3= 这题如何考虑?

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

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 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 只要能正确的计算 什么方法都可以

课堂练习:做一做 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 作业:练习三 教后记:

2、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 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 表达估算的思路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每个小组每人准备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巩固技能:

1、师出示口算卡片:

1800÷3 2400÷6 250÷5 420÷6

2700÷9 140÷7 120÷6 5400÷6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 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2、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回答 答对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 激发兴趣:

1、出示教学挂图 呈现农贸市场的情境图

师:上一节课我们共同为赵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决了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为李叔叔他们三人解决困难

好吗?他们遇到了什么难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呈现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图:

师:你们看

李叔叔他们三人想怎么把蔬菜运走呀?

(用三辆车一次把这124箱蔬菜全部运完)

课件演示:小精灵聪聪出现了: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同桌交流、讨论

请学生提出问题 老师板书:

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师:这道题该怎么解决呢?(让学生讨论)

(二)自主探索 学习新知:

师引导:你能大概猜一下他们每一个人运了多少箱吗?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决它呢?

生讨论后反馈结果

请一学生叙述估算的过程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把124看成120 120÷3=40(箱)

(2)把124拆成120和4 再分别和3除

每人平均分了40箱 还剩4箱 又分了一次 最后还剩下一箱

每个人大约运了41箱

师板书:124÷3≈40(箱)

或者124=120+4 120÷3=40 4÷3=1......1

124÷3≈41(箱)

(三)小结:

师: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很快地帮李叔叔解决难题的?(估算)这节课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发言)在生活中你还认为哪些地方用得到估算呢?

估算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 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 当我们遇到数字较大的题目 比如分东西

而你又不能准确地算出该平均分多少物品给每个人时 我们就可以用估算来计算

(四)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做P16 ”做一做“第1、2题

1、学生说说题意

并说一说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

之后解答这道题目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本道题 之后进行全班性讲评

(五)课外延伸 拓展思维:

游戏:神算子

游戏的规则:

1、要求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牙签放到一起

2、每抓一把牙签后放到一边 先数出根数

接着再快速地算出该平均分给组内每个成员多少根牙签

3、每人一次机会 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4、最后评选出组内的神算子

板书设计:

124÷3≈40(箱)

或者 124 = 120 + 4

120÷3=40(箱)4÷3=1(箱)......1(箱)

124÷3≈41(箱)教后记:

3、一位数除两位数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 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一位数除两位数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算理 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 建立联系

1、口算

600÷6 27÷3 240÷8 160÷4

2、笔算

3)9 9)37

二、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 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42÷2 52÷2

3.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40÷2=20 2÷2=1 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

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自主探索 领悟算法

1.教学例1 42÷2=21

(1)用竖式计算 你们会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后 反馈

第一种 第二种

21

2)42 2)42

42

0 0

(2)比较一下

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 简单、竖式短

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 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 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师配合补充)

(4)让学生质疑

(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提出第一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 :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 第二种 26 26 2)52 2)52 52 4 0 12 12 0(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 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 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平均分成2份 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2捆(20)

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6根

加起来共分得26根 所以 52÷2=26

师指第二个竖式 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 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指商个位上的 ”6“ 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 强调:笔算除法时

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6)指导看书质疑

3.练习反馈 P20 做一做 1

4.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四、应用新知 解决问题

1.完成下面的除法算式

1□ □□ 4)4 8 6)8 4 4 □

□ □□

□ □□ 0 0

2.比赛

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P20 做一做 2

3.请你当小医生 先诊断 再”治病“

11 1

2)68 6)96 5)60

6 5

0 6 1

0

五、全课总结 教后记:

4、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算理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 怎么办?商的最高位定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争当小老师

1、出示书22页例3的情境图

师:寒假期间

小梦和小欣兄妹俩在家整理照片 他们数了数共有238张照片 相册每页可插6张照片 问:要插多少页? 生:列式为”238÷6“

师:先估算一下”238÷6≈“

生:238≈240 240÷6=40

生:想

(四)六二十四 接近238的前两位数”23“ 所以238÷6≈40

2、师;如何笔算?

请每个学生试算在本子上

试算完毕

开展”争当小老师“的活动 在”争当小老师“的活动中 四人小组的成员自找同伴 互教互听

可对你的同伴的想法予以评价 如:”我听懂了 “"听不懂

”“你好象这个地方说错了 ”“这样说会更好 ”......师注意观察 巡视

发现交流好的同伴 予以表扬、鼓励

全班交流 请一人当老师 教教班上的同学 可自由辩论

遇到不清楚的可要求再解释 说错的予以反驳 有好的想法可再说明......(重点可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先用6除几?2个百除以6不够商一个百 怎么办?23个十除以6 商应该写在哪位上?商是几位数?)

小组内评评小老师的作用有多大?你教会了谁?

3、通过观察、讨论、发现每一题的笔算过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探索出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

以例3为例 师生共同小结:

①先判断 商是几位数?

②除 用23除以6 等于3 3写在十位上

③乘

用口诀“三六十八”算出商3个十乘除数6等于18个十 写在 23个十的下面

④减

用23个十减去18个十等于5个十 5写在十位上

⑤查

检查余数5是否比除数小

⑥放

把被除数个位上的8放下来 和余数5个十合起来是58个一

⑦除 用6除58 等于9

⑧乘

......(再重复上面的笔算步骤)

让学生闭眼

回忆笔算的六步骤“①先判断 ②除 ③乘 ④减 ⑤查

⑥放......” 理清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

4、师:笔算的结果正确吗?如何知道?

生:可用估算的结果加以比较 初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然后再检查一遍

二、问题延伸 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

进而解决例3的延伸问题:“如果一本相册有24页 1本相册能插得下这些照片吗?2本呢?”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1:24×2=48>39>24

生2:24×6=144 144<236<144×2

所以 一本相册不够 2本可以

交流方法 对比出最佳方案

三、基本练习

学会笔算除法的有序思考方法

1、应用总结出来的笔算除法运算六步骤 独立完成课本第22页的“做一做” 注意先估算 再笔算

2、请四个同学板演 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

四、课堂总结

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

完成书23页第2、4题

教后记:

5、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学会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

2、通过辨析错题 找出原因

从而探求出一位数除三、四位数应注意的地方 进而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3、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敢于大胆提出问题和质疑的学习品质

4、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学习策略

教学重点:

1、判断商是几位数

2、通过辨析

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学生归纳、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开展“小诊所”活动 人人争当“好医生” 师出示一些典型的错题 如:

① ② ③ 15 161 89 2)317 5)807 8)713 2 80 64 11 7 73 10 5 72 1 2 0 ④ ⑤ ⑥

4 5 158 2)3 1 7 4)183 2)317 2 16 2 1 1 23 11 1 0 20 10 1 7 3 17 1 4 16 3 1 提出要求:“小诊所”里来了6个病人 同桌合作 一起当医生

给它们把把脉、找出病根 开出药方

师出示标准:“一级棒的医生”治好所有的病人

“好医生”治好4、5个病人

“较好医生”治好3个病人

“马虎医生”治好1、2个病人

学生同桌合作 订正错题

全班交流

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说出“病根在哪里?怎么治?”

引导学生发现:

1号病人忘了把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放下来继续除

2号病人则是一次用两个数“80”去除以5 引导学生发现8够除以5 所以应该先用8个百除以5

3号和4号病人都错在余数上

5号和6号病人则是数位对齐的问题

师:医生们

你们想对这些病人说说今后笔算时 该注意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小结出: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对号入座

师:评评自己是哪一级别的医生 今后希望大家认真钻研医术 争当“一级棒的好医生”

二、商是几位数

出示书24页第5题 重点分析276÷6和640÷3

问:商是几位数?为什么?要使 6 □76 的商是两位数 百位上还可以填几?

要使它的商是三位数 百位上又可以填几?

引导学生小结出:判断商是几位数 关键是比较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

三、激发问题 拓宽思路

1、出示书24页第6题 先让学生读题

问:你有哪些问题?先自己小声说 再同桌说 交流时

要求不提相类似或重复的问题

交流问题

重点是提出除法的问题 也可提出估算或2步问题 完成在本子上

2、完成书24页第7题

有些学生能认真观察梨和香蕉每箱都是35千克 从而求出梨和香蕉的总质量是(8+7)×35 这样列式比较简便

3、重点引导学生自己读题

找出关键字“一种、哪种、各、这些、只买”

学生独立解题 集体反馈

四、课堂总结

说说有什么收获? 教后记:

6、除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 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主动探索新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争当小老师

1、出示书25页例4的情境图

他们算得对吗?你能帮他们算算付的钱对吗?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你是用什么方法的?

学生汇报:

通过同学们刚才做出来的多种方法 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 再加上余数 结果等于被除数

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练习验证

出示54÷8

请同桌二人合作 一人计算得数 另一人验算 看是否正确

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

3、小结:验算时 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 然后把商写在上面 除数写在下面 列出乘法竖式 在今后做题时 凡题里要求验算的 要写出验算的竖式 没有要求验算的

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

二、练习

1、书25页做一做剩余两题 学生单独练习

2、反馈:

根据学生的实际错误进行讲解

3、小结

除法验算的方法是什么?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三、课堂作业:

85÷4 112÷9 756÷8 12

4985÷9 423÷4 教后记:

7、练习六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提高除法计算的正确率熟练验算的方法

2、使学生知道除法验算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一、基本练习

1、先判断商是几位数 再计算下面各题 并且进行验算

148÷2 676÷4 791÷7

249÷8 343÷5 514÷3

÷3

2、按要求把下列数正确的填入圈内

被2除余数为0的 被3除余数为0的 被5除余数为0的3、在□内填上正确的数

29×3=90-□ 12×3=□÷3

□+63=25×4 150÷3=□×2

4、经过刚才的练习现在我们来个比赛

P27 5

校对答案

二、综合练习

1、P26 2 学生独立完成

2、P26 4 读题思考 小组讨论

看看谁的方法好

3、P27 6请你帮帮王叔叔解决以下问题

三、小结

四、分层作业

1、P 27 7(成绩好的学生做)

2、找出相同的除数

61÷□=□......5

68÷□=□......5

75÷□=□......5

3、找出相同的被除数

□÷4=□......3

□÷5=□......3

□÷6=□......3

教后记:

8、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1)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

2.能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 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商中间有0的两种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来看一幅画

楼老师给大家来讲一个故事

孙悟空找来4个西瓜 说每人分一个

猪八戒非常积极说:“我来分 ”贪吃的猪八戒看到西瓜嘴都馋了 他想反正有4个我吃掉一个吧

就这样他一个又1一个把4个西瓜全吃完了 这下他怎么分给孙悟空、沙和尚和唐僧啊? 二.新课

1、西瓜一个都没有了

其他3人可以分到多少?谁会算?

0÷3=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想: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要求0除以3得几 就得想几和3相乘得0

再让学生想一想:0÷2=? 0÷4=? 0÷5=?......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2、出示例题6

309÷3=

(1)要求学生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列竖式进行计算(2)当学生计算到十位时

教师重点指导:由于被除数是0 0除以3得0 所以十位要商0 0和除数3相乘得0 0减0得0

(3)计算完毕后

向学生说明中间用3除0的那一步 可以省略

并要求学生用虚线圈起来

(4)问: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 那么

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为什么?(不可以省略 因为0起的是占位的作用)

(5)现在

我们把这题用简便写法完整的做一遍(找一同学板演)

(6)巩固算理:

①404÷4=11 讨论:这题的结果正确吗?商中的两个“1”应在什么数位上?为什么?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应该怎样改正?

②做一做:

402÷2 609÷3

汇报、交流3、420÷3=

先由学生独立试做

汇报、交流

明确:在除的过程中哪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4、试一试

750÷5 980÷7

对比例两题

今天学习的除法有什么共同点?(板书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

四、小结

这节课

我们研究的是“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记:

9、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的一般方法

2、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春天到了

同学们要去春游了 就要准备出发了

我们三年级有218人每2人准备一袋食物 需要准备多少袋?

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说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列算式:218÷2 小组讨论计算方法 投影反馈

方法一: 方法二: 109 109 2)218 2)218 2 2 1 18

0 18 0 0 师生评议:哪种方法好 为什么?

第二种比较简单 第一种比较清楚 不会露写

2、练一练 出示例题7 你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做 展示交流 学生质疑问难

3、小结

今天大家有什么收获?

三、拓展练习

1、P32做一做

2、数学小医生

900

4)428

6)544

3)250 4 54 24 28 4 1 教后记:

10、整理和复习35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 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 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对比一下 自己想的和教科书上安排的顺序一致吗?

2.再看例题

看看每小节有几个例题

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你认为哪几个例题是解释同一个内容的?这些内容你理解了吗?

3.根据目录和例题 概括出本单元的知识

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

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1.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寻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 利用实物投影仪在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对展示的作品做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如本书第13页知识结构图)对着结构图

引导学生系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

(1)口算除法、估算

(2)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两、三位数

(3)除法的验算:利用乘法验算除法

(4)除式中的零:被除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 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

3.提出问题和介绍经验

师:“对以上学习内容

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向同伴介绍的?”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1.出示教科书第35页第1~3题(或让学生翻开书自读这3题)然后让学生独立作业 可直接写在书上

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这3个问题的解答有什么共同点?(都用除法计算 根据除法含义直接列式)

(2)你是用什么方式来完成这3道题的计算的?(第1题用口算 第2题用估算 第3题用笔算)

(3)说一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

2.请学生当小老师

由小老师点名让3~6名学生上台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作业或写在黑板上)

其他同学对他们的说算理过程进行评价

四、小结 教后记:

第三单元 统计

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目标:

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 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例1用:每人一张空白的统计图(纵向)四人小组一张空白的格子图

例2用:师准备一些不同单位的空白统计图

(1小格分别表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的空白统计图)

教学课时:2课时

1、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1、创设情境 复习旧知

A:出示情境图及统计表

让学生说说统计表上收集到的数据

B:根据这些数据

引导学生独立画出纵向条形统计图(师事先准备的空白统计图)

C:师提问: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数量?

2、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

A:师谈话:画出条形统计图

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卖出的各种矿泉水之间的差异 但是

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

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那怎么办呢?

B:引出新课:如果我们把纵向的条形统计图变成横放的条形统计图 那占的上下空间就小了

这样横轴就变成表示矿泉水卖出的数量 纵轴变成表示各种不同品牌的矿泉水

3、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A:师问:你能和四人小组的伙伴讨论讨论 再试着设计设计吗?

B:学生四人小组合作 讨论设计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C:交流汇报展示四人小组的作品 学生自己介绍本组设计的条形统计图

D:师肯定孩子的创作 并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E:全班学生说说横向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

F:全班学生完成书上没画完的横向统计图

4、分析数据 解决问题

A:师提问:根据横向统计图上的数据 你知道了什么?

B: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C: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 为什么?

D:师小结:你看

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 帮我们决策

5、巩固练习

P40第1题

A:看横向统计图

说说统计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同桌交流)

B:根据统计图 回答问题

二、学习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1、看统计表 分析数据

A:引导学生看书上的统计表

B:师提问:从统计表上 你知道了什么?

发现矛盾 引出新课

A:如果让你根据统计表的数据 绘制一个学生身高统计图

你准备一小格表示多少厘米?(让学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B:师拿出事先准备的不同空白统计图 让四人小组合作画完

C:出示学生画的统计图 引导比较 发现问题

(学生可以发现:如果每格表示较少的单位 画出的条形会很长

如果每格表示10个单位或20个单位 虽然画的格数少了许多

但是从图中很难直观地区分不同学生的身高相差几厘米)

D:师提问: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F:引出新课:出示书上的统计图

3、学看统计图 尝试画统计图

A: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

发现这个统计图和前面学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B: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C:引导学生按照示例 把其他两人的条形补充完整

D:引导学生讨论:在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种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E:引导学生观察体重统计图

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F: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该统计图

4、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A:师问:根据上面两个统计图 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吗?

B: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比较 发现哪些同学的身高、体重在正常值以下 哪些同学在正常值以上?

C:引导学生为这些体重超正常值的同学出谋献策

D:师提问:刚刚在比较时

你是怎么看出他们在正常值以上还是在正常值以下的

E: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统计图中怎样一目了然地看出每个学生的身高、体重是在正常值以上还是正常值以下?(引导学生在统计图上用一条虚线画出正常值 再直观地比较)

5、巩固练习

P40-41的练习

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对自己、同学这节课学习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教后记:

2、平均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理解平均数

1、周末

妈妈买了许多糖果 分给哥哥6颗 妹妹4颗

你对妈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办法让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一样多?是多少?

2、老师(出示两个笔筒分别装了27枝送给23个女同学 23枝送给23男同学

学生动手分:让女同学和男同学分的一样多

3、引入“平均数”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的5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的平均数 25枝就是男同学和女同学分的笔的平均数

4、学生讨论:你们喜欢刚才谁的方法?

二、学习计算平均数

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 你们有什么办法

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4、提出问题:生活中 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

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

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

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 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

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6、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巩固训练

1、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 小军收集15个 小伟收集16个 小朋收集12个 小新收集了13个

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

2、根据统计表算一算 三年段平均每班踢几下?

班级三(1)三(2)三(3)三(4)

踢的次数632654668646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一1、2、3 教后记:

3、平均数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 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出示一杯水

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

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2、学生动手解决 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二、创设问题情景 引导探究

1、六一节

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 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块 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 给蓝天组5人共35块

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

(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

(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 每组的人数不一样 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

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

2、出示情景图

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 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

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 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 根据统计表估一估

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

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 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 后比较哪一队高?

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 你有什么发现

并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拓展与应用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问题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

五、作业练习十一4、5 教后记:

第四单元 年、月、日

年、月、日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

数学思考: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 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协助学生记忆各月份的天数

教具准备:投影仪、年历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 老师带来一件东西

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东西?

1、课件出示:

一物生来真稀奇

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 脱到年底剩张皮

学生不难猜出是“日历” 随后

教师出示2004年日历

2、揭示课题:

(1)同学们

我们学习、生活了一天 就在日历上撕下一页 一天也叫做一日

说着

教师随手板书:“日”字

(2)从1月1日开始 到撕下1月31日这一页 要经过多长时间?

学生答问后 教师板书:“月”字

(3)当我们撕下这本日历的最后一页 经过了多长时间?

根据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年”字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年、月、日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时、分、秒 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

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 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

二、自主探索 合作学习

1、认识年历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年历卡片

认真观察:你可以从年历卡片上面了解到哪些知识?

(1)放开让学生独自观察

(2)4人小组讨论 互相交流

(3)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

(如:国际儿童节是几月几日?国际劳动节是几月几日?国庆节呢?教师节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一年成立的?香港回归是哪一年?我的生日 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

(4)你能根据2003年的年历回答问题吗?(教师从计算机中调取万年历来让学生们逐月观察

提问学生并指名回答)

一年有几个月?

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板书: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大月(7个)

1年 12个月 30天:四、六、九、十一 小月(4个)

28天 29天 二月 特殊月

2、记忆大、小月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年有12个月 其中有7个大月 4个小月

1个特殊的二月

那么怎样记住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呢?

(1)课本上介绍了一种好方法 可以在左拳上数

怎么数呢?请同学们看书本48页最上面一段话 教师检查学习情况 电脑显示:左手拳头图 全班齐数一次

(2)师:老师再介绍一首儿歌 帮你记住一年中的大月(出示儿歌)教师讲解儿歌 让学生自由记忆儿歌

(3)游戏练习老师任报一个月份 是大月就请男生起立 是小月就请女生起立 谁站错

站慢就算输了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一年有()个大月 有()小月 2、9月1日开学的前一天是()月()日;

3、12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

4、你的生日是()月()日;

5、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来考考同学们?

四、总结竞猜:

1、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2、猜谜语

师:同学们一节课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 真了不起!老师想给同学讲一个古老的谜语 想不想再猜?出示:最长又最短 最多又最少 最慢又最快

最便宜又最宝贵的是什么(--时间)

师:既然时间这样珍贵

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呢?(珍惜时间)教后记:

24时计时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 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 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激发学习的热情

重难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时:2课时

教学准备:钟面、情景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24时记时法

1、出示情景图 引导学生观察 收集信息

2、组织交流有关的信息 提出问题:21:00是几时

3、组织学生猜测

4、说说生活中

你在什么地方还建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

5、老师动手操作 理解1天内

钟表的时针正好走两圈 一共是24小时 后学生动手操作

感受一天共有20小时

6、老师介绍“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 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 共24小时

通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 叫做24时计时法

7、了解一日24小时的由来

二、学习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1、师出示钟面

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说说钟面内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外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

2、学生观察自己的钟面

讨论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3、老师拨时针

让学生说说这个时间怎样表示?(凌晨1时 中午十二时)

4、师再拨时针

让学生学习下午1时到晚上12时用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下午1时 下午5时 晚上9时

晚上12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5、小结: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上午

练习:抢答:

普通计时法 上午7时 中午12时 下午4时 下午6时40分

晚上9时12分

24时计时法 19时23时40分

练后想一想: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6、同桌互动 一个说一种表示方法

另一个同学回答另一种表示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连一连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2、(1)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打手势)

①18时就是下午8时

②工人上午8:00上班 下午16:30下班

③深夜12时就是24时 也是第二天的0时

(2)师出示一个钟面 指针指着一个数(8或10)

想一想:现在钟面上所表示的是几时?“(可能早上8时 也可能晚上8时)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说说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以下的时间:上午8时 11时

下午3时、5时 晚上10时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引导观察 收集交流信息

2、说说下午2时40分和17时45分表示什么?在钟面上该怎么表示?(让学生上台拨出时间?

3、说说下午2时40分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

4、师画出线段图

引导学生在图上表示出这两个时刻

并讨论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可以在线段图中应该怎样表示?

4、师小结:像上面所说的2时40分、17时45分

还像上午7时50分上学

11时35分放学都是指一瞬间的时刻 一般用”几时“来表示

而从一时刻到另一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一般用”几小时"来表示 如工作了8小时 在校3小时45分

5、学生小组讨论计算坐火车用了多长时间的方法

6、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 说说你喜欢哪种办法?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你知道妈妈几时上班

几时下班?你能算算妈妈一天工作多长时间吗?

2、你每天几时上学?几时放学?你一天呆在学校有多长时间?

(学生交流后独立解决后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

五、作业:练习十三3、4、5、6

教后记:

实践活动:制作年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制作年历的数学活动过程中 巩固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从年到月再到日

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引导学生在探索年历制作方法的同时 体验年历在生活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学数学 用数学的兴趣 以及收集 整理

分析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借鉴 资源共享的合作意识

篇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七颗钻石》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清晰有序的脉络, 为我们讲述了在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之时, 一个小姑娘为她生病的母亲找水, 而当得到水的时候却几次让水, 使得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变化的故事。这个故事寄寓着作者的美好愿望: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 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 能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 普照人间。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 会写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 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懂得关心别人, 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书写磁卡、课堂学习单。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 预习生字, 搜集作者托尔斯泰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 会写左右结构的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唾沫、涌出”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抓住水罐一次次的变化, 梳理故事情节, 初步感受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梳理故事情节并用简短语言概括。

【教学难点】

用简短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引出课题, 了解作者

1. (大屏幕出示童话插图) 请你猜一猜:这是哪篇童话?

指出:童话, 就是用儿童的语言, 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 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情感。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 题目是《七颗钻石》。 (板书课题)

2.学生和教师一起在学习单上书写课题。

教师板书时强调:“颗”是“颗粒”的“颗”, 右边是“页”字旁, 不要写错。

3.齐读课题。

4.谈话:

(1) 你见过钻石吗? (指名学生说一说)

(2) 师小结:因为珍贵、美丽, 所以人们喜欢用它来象征最美好的情感。

(3) 你知道《七颗钻石》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谁吗? (指名回答)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左下角的这行小字, 这是课文的“注释”, 读书看注释是很好的阅读习惯。

(4) 对列夫·托尔斯泰, 你们都有哪些了解?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

(5) 小结: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 也是世界文学巨匠, 他一生写过很多小说, 也写过很多童话。

【设计意图:通过“猜图游戏”激起学生阅读兴趣, 也让学生对课文的文体特点有所关注。把握文体特点, 是习得阅读方法的关键。课上交流信息, 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自读课文, 学习生词, 习得方法

1.过渡:《七颗钻石》为我们讲了怎样一个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轻声读一读。请你们借助拼音, 读准生字的字音, 读通句子, 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文)

2.学生自读后,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互相考查生字、词语及长句子朗读。

3.集中认字。

(1)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竟凑咽绊倒唾沫一瞬间匆匆忙忙) 指名读, 读对了全班跟着读一遍。

(2) (教师出示“咽”的生字卡片) 这个字是个多音字, 不容易读准, 在本课中读yàn。 (全班齐读)

(3) (出示“唾沫”生字卡片) 这两个字也不容易读准, 分别读唾 (tùo) 、沫 (mò) , 如将这两个字连起来, 要读tùo mo。“沫”单独念, 读四声, 在“唾沫”这个词里, 要读轻声。 (指名读, 齐读。)

(4) “唾沫”这个词不但易读错, 笔画、笔顺还容易写错 (教师范写二字) , “唾”字的口字旁要写得高一些, 右边的“垂”字要注意笔顺, 还要注意中间这一横最长, 最后一横最短。“沫”字要注意右边第一笔横长, 第二笔横短。请你在学习单上写写这两个字。 (学生在学习单上书写“唾沫”二字。)

(5) (大屏幕出示“竟”字)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含有“竟”的句子, 读一读。

生读:

①“当她醒来的时候, 拿起罐子一看, 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②“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 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课件出示上面两句话, 其中标红“竟”字。)

请你说说, “竟”可能是什么意思?

指出:通过读句子, 联系句意, 可以理解词义。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读出“意想不到”的那份神奇。

(6) 课件出示以下语句, 标红“凑”字。

“这时, 小姑娘再也忍不住, 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 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

指名读一读句子, 说一说“凑”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出示字典中的解释, 选择义项。凑:①聚合;②接近)

你认为在这里应选哪种解释? (第②种, 是“接近”的意思。)

小结方法:要理解词语的意思, 除了读句子, 联系前后意思, 还可以通过查字典, 在比较中选择恰当的解释。

(7) (出示:“就在这一瞬间, 水罐又变成了金的。”标红“一瞬间”。) “一瞬间”是什么意思? (一眨眼的工夫。)

哪个字是“眨眼”的意思?

“瞬”就是“眨眼”, 是形声字, 左形右声。“一瞬间”就是“一眨眼的工夫”。“就在这‘一瞬间’, 水罐又变成了金的。”谁来读一读?读出变化的神奇。

(8) 课文中还有两个词, 很有趣, 请看: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标红“干涸“”干枯”两词。)

“很久很久以前, 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 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读读“干涸”“干枯”这两个词。“干涸“”干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你能通过读句子说说吗?

(生自由读句)

(9) “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焦渴”是怎样的“渴”呢?

讲解“焦”的字理:四点底表示火, 渴得像被火烤一样, 这滋味怎么样?带着这样的体会, 再来读读这一段。

(10) 小姑娘就是在这样的大旱之年, 在一天夜里, 为生病的妈妈去找水。接下来, 发生了哪些神奇的事情?请再读课文, 把你认为神奇的地方画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10个环节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在学习过程中读通文中难读的语句, 通过字理了解字义、词义, 甚至句意, 为下面的进一步阅读扫清障碍, 奠定基础。字词教学采取多种方法化解难度,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再读课文, 梳理情节, 感受神奇

1.学生自读, 标画。

2.交流。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画出的语句。教师顺势引导, 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叙述顺序。

这原本是一只什么样的木罐子? (粘贴木罐子图片, 板书:空、木) 小姑娘一觉醒来, 罐子里竟装满了水。 (板书“满”字) 指导学生把水罐的这些变化概括地写下来, 填在学习单上。

(课件展示学习单, 学生边说边填写。)

(空) → (满) → (银) → (金) → (跳出钻石, 涌出水流)

3. 指名说一说水罐的变化。 (水罐由一只空的木罐子, 变成了装满水的木罐子, 接着又变成了银的、金的, 最后跳出钻石, 涌出水流。)

4.水罐由空变满, 变银变金, 最后竟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 涌出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引导学生质疑:水罐怎么会发生这些神奇的变化呢?

5.请你猜一猜, 可能会是什么原因让水罐发生了这一系列神奇的变化? (让学生发挥想象猜一猜。)

6.过渡:先来看一看, 水罐变化之前都发生了什么吧。

7.课件出示以下语段:

“一天夜里, 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 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 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 拿起罐子一看, 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8.请你仔细读一读这部分课文, 看看水罐第一次变化之前都发生了什么。

(生自由读文, 指名回答。)

9.引导学生归纳, 并填写在学习单的相应位置。

为母找水

(空) → (满) → (银) → (金) → (跳出钻石, 涌出水流)

10.水罐在每一次变化之前, 都发生了什么事?请你自读课文, 像刚才这样, 用简短的几个字把事情概括地写下来, 写在学习单上。

(学生自学, 填写学习单, 教师巡视, 指导学习。)

11.引导交流, 归纳:给狗喝水、母女让水、给路人水。

12.师小结:这水罐一次次的变化就像一条线, 串起了一个个感人的画面, 这些感人的画面里, 就藏着你们感受到的那些爱与美好,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出声读, 像讲故事一样。

13.学生自由读文。

14.指名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语段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旨在利用学习单, 帮助学生掌握拟人童话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 梳理文章结构, 培养自学能力。同时通过朗读, 学生感受到童话的情节美, 并从中感悟水罐变化的原因, 体会人物的爱心与水罐变化的关系。】

四、巩固识字, 发现规律, 指导书写

1.这篇童话中有一样特别的东西, 就是“水罐”。“罐”是本课生字中笔画最多的一个, 看老师怎么写这个字。

2.教师板书“罐”字。

“罐”是左右结构, 左边是缶字旁, 要写得稍窄一些, 右边笔画较多, 注意两个“口”字要写在横中线之上, 最后一笔长一些, 这个字就漂亮了。

3.学生在学习单上书写“罐”字。

4.独立书写课文中几个左右结构的字。

五、课后质疑, 引发思考, 延伸学习

1.小结:这堂课, 我们初读了课文, 从水罐一次又一次的变化中, 感受到了这篇童话故事的神奇。这水罐从木头做的, 变成银的, 变成金的, 最后还跳出钻石, 你们发现了什么?

2.这水罐为什么会越变越珍贵呢?在这一次一次让水的过程中又有怎样的爱的付出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 进一步去寻找答案。我们还要利用这张学习单, 展开想象, 练习讲故事。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 7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 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懂得关心别人, 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感情体验, 想象情境, 感受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指导规范书写

1.重点指导“累”“竟”“忍”。

2.其余生字学生自己练写。

二、深入理解, 读好爱心词句

1.是怎样的爱心让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呢?用“______”画出富有爱心的词语或句子, 读一读。

2.学生交流汇报, 顺学而导, 读好以下句子。

①“一天夜里, 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 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 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②“小姑娘喜出望外, 真想喝个够, 但又一想, 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 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③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 小狗把它舔净了, 变得欢喜起来。

④“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 还是你自己喝吧。’”

⑤“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 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3.抓住“哪儿也找不着”“累得倒在”“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赶紧”“咽了一口唾沫”等词句,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 感受这些词句所蕴含的情感。

教师相机板书:爱母亲爱小狗爱女儿爱路人

小结:每一次献出爱心, 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三、创造想象, 体会爱心的重要

1.如果没有爱心, 世界会变成什么样?这篇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2.题目为什么不用“神奇的水罐”“一罐水”或“水罐的变化”等, 而用“七颗钻石”?

3.课堂小结:钻石晶莹剔透, 闪烁着美丽的光芒, 它可以用来表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本课中, 钻石升上天空, 变成北斗七星, 说明爱心像钻石一样珍贵, 像星星一样永恒, 在黑夜里也能为人们指明方向。

四、展开想象, 讲讲这个故事

1.借助学习单的提示自己练习。

2.指名讲故事。

3.配乐朗读:带着美好的情感朗读课文。

篇4: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家看又一栋楼房正在建设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落成。请大家仔细观察,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

【设计意图: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学生举例生活中的三角形,直观感知三角形的形状。】

二、探究新知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师: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画好后想一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课件出示:探究一: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师:为了表达方便可以分别用A,B,C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称作三角形ABC。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经验动手画三角形,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发现三角形的特征,体现民主、探究的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动手画,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师:大家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适机插入冷笑话,老师想起了一个笑话,大家想听吗?笑话内容,有位生物老师组织了一个讨论,什么样的动物是人?于是同学们讨论后回答,“有两只眼睛的动物是人。”这时有一位同学“噗嗤”笑了起来,老师走到他的身边问他:“你为什么笑?”这位同学回答说:“按他说的,那我家的小狗狗也是人了,因为它也有两只眼睛。”生物老师又问:“那什么样的动物才是人呢?”又有一位同学举手回答:“没有尾巴的动物是人。”又有一位同学站了起来说:“不对,那按他说的,青蛙也是人了。”)

师:同学们,之所以给大家讲这个笑话,就是告诉大家,我们回答问题要全面思考,不能以面概全,很显然同学们刚才给三角形下的概念是不全面的。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呢?

师:引导学生对照板书的关键词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再课件出示三角形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自学、对比、争辩、判断、概括一系列的活动,由学生自己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培养了学生自学、概括的能力。】

3.三角形的特性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和它的定义。三角形有这么广泛的应用,那三角形有什么特性呢?

(师边说边出示课件:探究二:三角形的特性)

(实验操作:教师出具教具,学生动手操作,教师适机插入与上台操作的学生的幽默对话)

师:想一想这说明三角形具备什么特性?(课件出示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文字)

师: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大,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图中哪儿有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课件出示例2的主题图)

师:你能再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吗?

(课件出示一些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应用的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两次拉动,亲自体验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特性,在操作和比较中加深了对三角形特性的认识,又通过说出三角形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4.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我们完成了两个探究活动,下面进入活动三,请大家看黑板。

(课件出示:探究三:三角形的底和高,然后出示房屋的画面)

师:我们只要量出这条线段的长度就知道了房顶的高度,那么这条线段叫什么,如何画呢?

(课件出示屋顶三角形的高的作图的画面)

(课件出示高和底的概念的画面)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请你画出下面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师:刚才我们画了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只有一组底和高吗?

有三组底和高。因为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个顶点都可以到对边引一条垂线,所以有三组底和高。

【设计意图:复习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再让学生自学课本验证自己的想法,接着让学生自己画高并标出相应的底,教师有针对性地板演指导,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高和底的认识并掌握了高的规范画法,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任何一条边都可以做三角形的底来画高,最后思考得出三角形有几组底和高。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认识并理解了三角形的高,较好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教师完成板书)

小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相信大家也深深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知识的道理。希望大家能用智慧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四、作业

1.回家观察家里哪儿有三角形?有什么作用?

2.画出第三类三角形的三条高。

篇5: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Let’s talk

主要学习句型“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 This is my friend, „(名字)”它是A部分内容的延伸Let’s practice 巩固、操练对话的句型,鼓励学生在真实情景中会话。【教学重点】

句型:We have a new friend today.I’m from Amercia.词汇:welcome, America, Canada, China

【教学难点】Welcome的发音。

【教具准备】

1.准备Amy, Mike和Bailing的头饰。

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Unit 1 Let’s talk]

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复习第一册所学歌曲“Hello”。[使用第一册Let’s sing/A部分配套录音带.]

2.对话练习:教师:Hello,A.学生:Hello,teacher.教师:Welcome back to school.Nice to see you again.学生:Nice to see you, too.请一些学生做此对话练习,由教师和一名学生来做,过渡到由两名学生来做。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师生问侯:

教师: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学生:Good morning teacher.教师:I’m Miss He.I’m from China.(手中举起中国国旗)And you?

鼓励学生说出:I’m„ I’m from China.2.让更多的学生进行自我介绍:I’m„ I’m from„

3.教师:Class, we have a new friend today.让学生观看教学课件。[使用Let’s talk A动画课件]教师反复点击对话框中的句子,学生跟读模仿。

4.教师问:

What’s the girl’s name?(Amy)

Is she from China?(No)

What does Amy say?

让学生模仿Amy说出:Hi!I’m Amy.I’m from America.学生说完此句后,教师说:Amy!Welcome.5.教师解释并教读单词:welcome

6.让学生表演课文对话,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

7.用手中的国旗做提示,教读学习单词China, America, Canada以及句型I’m from„

8.让学生戴上头饰分别扮演Amy, Bai Ling和Mike上台做自我介绍。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Pass the balloon.游戏规则:6-8人一组围坐成圈,每组发一个气球。谁拿到气球谁就要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如:游戏开始时,一人拿着气球说:I’m Tom.I’m from China.然后把气球随便传给另一个人,拿到气球的人要继续游戏。(注:在这个游戏中,可以把自己当成其他国家的人。)

2.在Let’s talk 的基础上,自编对话并表演。

A:(指着B)I have a new friend.B:(起立)Hi, I am„ I am from„

C:(全班)Nice to meet you.B:Nice to meet you, too.3.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所知道的我国省、市的名称都有哪些。让学生用I’m from....来表达出他们所喜欢的地方。如:I’m from HaiNan./ShanDong„等等。做完这一练习后,还可让学生找一找班内有没有老乡,如有都是谁。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拿出一些美国、加拿大、中国等国家的总统、总理、科学家或运动员等知名人士照片或图片向学生提问:

Who’s he/she?(可让学生用中文回答)

Where is he/she from? 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一些主要的国家名称。

板书设计:

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

Good moning./Hi

We have new friend today.I’m from … 第二课时 【内容与目标】 1.Let’s learn 本部分主要学习teacher, student,要求学生能够听、说、认读,并且能够听懂、会说“Come in.”, “I’m sorry.”和“It’s OK.”三个短语和句子。2.Let’s sing

通过歌曲巩固本课单词。

【教学重点单词】boy, girl

短语:Watch out!

【教学难点】Girl的发音;Watch out!的运用。

【教具准备】教材相配套的视频、动画课件[Unit 1 A Let’s learn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复习Let’s talk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做角色扮演。

2.教师出示国旗,让学生说出该国家的英文名称。

3.学生自我介绍:I’m„I’m from„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让学生观看教学课件。[使用Let’s learn/A相配套的视频课件]

2.教师提:How many people do you see?

Who are they?

3.教师接着学生的答案来教读新单词。

T: Yes.We can see two people in it.They are Wu Yifan and Sarah.Wu Yifan is a boy.But Sarah is a girl.T: Look!(分别指着男孩和女孩说)This is a boy.That is a girl.4.让学生模仿说句子:This is a boy.This is a girl.5.让学生模仿教师说:I’m„ I’m a boy/girl.I’m from„

6.让学生模仿教师说:I’m a boy/girl.„(人名)is a boy/girl.7.教师出示动画A Let’s learn,学习单词boy, girl。

8.让学生再看一遍教学课件。问学生:What does Wu Yifan say?

9.学习短语Watch out!让学生先猜一猜中文意思, 教师再解释:Watch out相当于Look out!。

10.教师反复点击动画中的人物或对话框,让学生跟读单词和短语。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一起学唱歌曲:I am a boy;you are a girl „„

听音猜人

先看Let’s play部分的视频演示,再让学生模仿做该游戏。叫一个学生上台背对大家,下面的学生可发出奇怪的声音或用异样的声音说一句英语,讲台上的学生根据声音猜出他/她是“boy or girl”。教师可根据课堂实际来安排游戏的时间。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让学生指着班上的某一个同学说:This is „He’s a boy.This is„She’s a girl.练习使用he和she来表达。也可让学生打开书,指着书 中的某一个人物来进行这一活动。

第三课时 【 教学内容与目标 】 1.Let’s say 学习字母Dd, Ee,以及以这些字母开头的单词。2.Let’s do 本部分通过说说动动,熟悉并掌握5个字母。3.Let’s chant

【教学重点】学习英文字母Aa, Bb, Cc,能够按正确笔顺对字母进行描红。能听懂会说apple, ant, boy, bag, Coke, coffee。

【教学难点】印刷体与手写体的区别;It’s an apple.An的用法。【教具准备】

教材相配套的Let’s say, Let’s chant 的视频和动画课件。A B C 的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师生做日常口语练习:

A: Hi, I’m„I’m from„

B: Hi, I’m„I’m from„

A: Nice to meet you.A: Nice to meet you, too.2.请学生表演A部分Let’s talk的对话。

3.学生模仿Let’s practise A部分介绍自己。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学习字母Aa和单词ant, apple。

1)教师播放A Let’s say的动画课件,让学生跟读模仿。

2)教师用鼠标指着蚂蚁和苹果问学生:What are these?

3)教师用鼠标分别点击蚂蚁和苹果,让学生听一听单词的发音。

4)让学生用英文回答这两样东西的名称。

5)教师教读单词ant, apple

6)教师问:你认识这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吗?

7)教师出示字母卡,让学生辨别字母Aa的大小写。

8)教师在四线三格中按笔顺书写字母,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做书空练习。

2.学习字母Bb和单词boy, bag。

教师用鼠标指着男孩和书包问学生:Can you tell me the words in English?(学生已学过这两个单词)

教师可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让学生模仿动画跟读单词。

教师问:谁知道这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是什么?学生回答:b。

教师出示字母卡,让学生辨别字母Bb的大小写。

教师在四线三格中书写字母大小写Bb。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做书空练习。

3. 学习字母Cc和单词Coke, coffee。

1)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说出英文单词。(第一册书中已学过)

2)教师让学生说出这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是Cc。

3)教师出示字母卡,让学生辨别字母Cc的大小写。

4)教师在四线三格中书写字母大小写Cc,并让学生进行书空练习。

4.让学生先仔细观察活动手册上字母Aa-Cc的笔顺,然后描红字母。教师在教室中巡视,及时给学生进行辅导。

5.让学生看该部分的视频课件跟读模仿。

6.播放Let’s chantA的动画,让学生听歌谣。

7.让学生跟着动画学说歌谣,同时可用手打节奏。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游戏1:看谁拿得快

教师可将字母Aa, Bb, Cc的大小写字母打乱顺序分别贴在黑板上,然后请两组学生,每组5名出列。教师报一个字母,让每组的第一个学生快速地跑近黑板,将该字母的大写与小写分别取下。先拿到正确的大小写字母卡的小组为胜者,可获一分。计算最后结果,给与优胜小组奖励。

游戏2:拼图说单词

教师把与本课单词有关的图片剪成几块,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拼图比赛。拼出后让学生说出单词以及该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拼出图形加一分,说对单词加一分,说出字母加一分,最后看哪个小组得分最多,哪个小组就取得胜利。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出示以Aa, Bb, Cc字母为首字母单词卡片,问学生:What’s this?(学生也许认识其中一些单词,这时教师引导他们用完整的句子回答。)学生回答:It’s an apple„It’s a bag„.板书设计:

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

上课前打好的四线三格,在课堂上随讲随写的字母Aa, Bb, Cc

第四课时

【教学重点】 听懂、会说:“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This is my friend„”

【教学难点】 在情境中运用语言及单词from的发音。

【教具准备】1.学生自己的头饰.2.游戏用的人物名片

3、配套的教学课件

4、游戏用的录音音乐

5、Mr.Black的头饰和钟表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孩子出示自己的头饰,做自我介绍:“I’m lily.I’m from Canada。”

(引导其他孩子用:“Good morning.lily!”回答)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扩展表演A部分Let’s talk的对话。(不同孩子扮演对话中的不同人物,孩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扩展表演。)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game

(教师制作一些人物名片,并在卡片背面画上国家的国旗)听音乐,传卡片。拿到卡片的孩子到前面扮演卡片上的人物。做自我介绍:“I’m Amy.”教师提问:“Where are you from?”孩子回答“I’m from America.”

孩子们试着提问:“Where are you from?”得到小卡片的同学根据情况回答。

2、学生小组间的问答:“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根据孩子自己制作的头饰回答)

3、请几个小组开火车问答:“Where are you from?”

4、教师出示钟表(把时间调到下午):“Good afternoon!”教师带上Mr.Black的头饰(走到一位学生面前)说:“Good afternoon!My name’s Mr.Black.I ’m from China.”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况回答:“Good afternoon, Mr.Black.I’m Xiao Dong.I’m from China.”

教师提问一组孩子。然后请学生到前面来扮演Mr.Black.5、教师带着Mr.Black 的头饰走到台前,说:“I have a friend in our class.Do you know who’s she?”教师指着扮演Amy的同学说: “This is my friend Amy.”(引导全班孩子问好)

Ss: Nice to meet you.A: Nice to meet you, too!

Ss: Where are you from?

A: I’m from America.Ss: Welcome!

6、教师播放Let’s talk部分的课件, 学生观看对话。跟读、模仿,分角色给课件配音。

7、小组分角色练习对话。

8、小组表演对话。

趣味操练(Practice)

1、Listen and order the cards: 将课文图片打乱顺序,让孩子听一听, 摆一摆。

2、表演Let’s talk部分的对话。

3、小组中互换头饰(国家、名字),进行对话练习。(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介绍好朋友

请孩子用所学的句型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

第五课时

【教学重点】 teacher、student两个单词,“Come in.”“I’m sorry.”“ It’s OK”三个短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 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词、句和短语。

【教具准备】

1、本课生词的单词卡片

2、配套的教学课件 3.配套的挂图

4、歌曲录音

5、各个职业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Talk together

Introduce your friend in your group.学生在小组里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在对话过程中学生运用句型:“This is my friend „.”“ 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 ” “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 too.”等句型进行交流。

请几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对话。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Let’s learn部分的挂图(挂图中应能看到教室中的其他学生,教师课讲本班孩子画在图中)教师提问:“Who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学生回答:“Mr.Black/teacher”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新词:“teacher”带读几遍后,将词卡贴在Mr.Black旁边。

还有的学生回答:“某个孩子的名字”或回答“student”,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出示新词:“student”,带读单词。将词卡贴在学生旁边。

2、教师戴上Mr.Black的头饰,说:“I’m Mr.Black.I’m a teacher.What about you? 引导孩子用介绍自己“I’m„I’m a student.”请一至两组学生介绍自己。

教师问:“What happened? let’s look.”教师播放课件,孩子观看。

请孩子试重复课件中句子。

3、再次观看课件,跟读课件中人物的句子。教师邀请一名孩子一起表演故事。(教师模仿上课铃声,孩子气喘吁吁的敲门。师生展开一段对话。)

给课文分角色配音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对话。展示对话。

listen and do

教师发出口令:“Boys stand up.Girls stand up.”

教师戴上小姑娘的头饰说:“I’m a girl.You are a boy.”让孩子根据实际情况介绍自己和同桌。

5、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孩子们边试唱,边拍手。在播放录音,让孩子们边唱,边根据内容表演歌曲。

6、小组表演唱,各小组展示。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介绍我自己

引导孩子运用句型:“I’m „.I’m a boy/girl.I’m a student.” 进行自我介绍。

2、孩子围成几圈演唱歌曲,边唱边演,唱到最后一句时交换位置。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教师出示一些人物的职业的卡片,如:doctor等,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并用句子:“I’m a nurse/„”进行自我介绍。

第六课时

【教学重点】学习字母D、E及相关单词。

【教学难点】认读字母,体会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

【教具准备】

1、本课生词的单词卡片

2、配套的教学课件

3、大小写字母卡片(A--E)【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演唱歌曲《Boy and girl》, 男生唱“I’m a boy and you are a girl.”部分,女生唱“I’m a girl and you are a boy.”部分,比比看谁唱得更好。

2、看一看,猜一猜

请学生用肢体语言表演出A-C几个大小写字母,其他学生猜一猜。

教师书空字母,让学生猜一猜。

3、说一说

播放A部分的Chant的动画,让孩子边说边演。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分别出示大小写字母Dd.让孩子用肢体语言表演。

分别出示大小写字母,学生开火车认读。

教师指着字母D旁的趣味图片,问:“What’s this?”“It’s a dog.”带读单词。

教师出另一单词卡片“duck”,带读单词,孩子跟读练习。

D-d-duck-dog教师带读字母和单词。孩子小组里读一读。

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大小写字母Ee.注意学习egg/elephant一词时,当问学生What’s this? 强调回答It’s an egg/elephant.而非It’s a egg/elephant.出示Let’s say部分的课件,教师反复点击字母和单词,学生模仿跟读。还可请学生上台点击任一字母或单词,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

找朋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拿着字母DE等大小写,给字母找朋友。

出示Let’s do部分动画。学生边看边尝试跟读,同时做动作。

8、小组围单位操练Let’s do部分的内容,然后请小组代表上台表演,评出最佳的小组并予以奖励。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listen and order the cards

学生根据教师说的顺序,排列大小写字母Aa Bb Cc Dd Ee。

读一读,分一分

孩子自己读新学的单词,根据读音分成两组。找出共同的字母。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帮单词娃娃回家

教师出示大小写字母A-E,设计成5个小房子。让孩子根据首字母把单词送回家。

【板书设计】

Unit1 Welcome back to school!

Dd

Ee dog duck

egg elephant

Unit 2

My family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句型:Who’s that man(boy)? He’s my„Who’s that woman(girl)? She’s my„

2.词汇:father, mother, mom, woman, man 【教学难点】

he和she的意义区分及发音。

【教具准备】1.教师及学生的家庭照片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播放Unit 1 B Let’s talk动画,让学生模仿表演。

2.学生3人一组做对话表演。

二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将一位新朋友介绍给大家。教师扮演这个新朋友,问一个女生:What’s your name?引导这个女生回答:My name’s(Diana).教师对其他学生说:She’s(Diana).并示意学生跟着重复这句话。

2.教师指着离自己稍远的女生问:Who’s that girl?引导学生回答:She’s„

3.用同样的步骤问一个男生,用he 代替she。

4.教师指着离自己稍远的男生问:Who’s that boy?让学生回答:He’s „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分站

5.让学生指着班里的同学做问答:Who’s that girl? She’s„ Who’s that boy? He’s „

6.教师拿出学生们所熟悉的教师的照片,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询问学生:Who’s that man? Who’s that woman? 引导学生回答:He’ s Mr„ She’s Miss/Mrs.„

7.教师可向学生出示几张明星的照片或图片,让学生做Who’s that man? Who’s that woman?的问答练习。

8.教师出示自己的家庭照片说:This is my family.Do you know who they are?鼓励学生对照片中的人物提问,教师用She’s my mother.He’s my father.来回答,并重复单词father, mother。教师再次用mom, dad代替mother, father进行回答,向学生指出mom和dad更多地用于日常口语中。

9.让学生观看教学课件或VCD展示Let’s talk的内容。

10.让学生看书听录音,跟读课文对话。

11.让学生分组表演课文并展示。

三 趣味操练(Practice)

1.Who’s family is this?

教师先收集几张学生的全家福,出示其中一张问:Who’s family is this ? 引导该家庭的学生迅速反应:This is my family.然后让其他同学对照片中的人物发问,该生回答。

2.猜人

请一名学生到前面,蒙上他/她的眼睛,再叫一名学生说几句英语,让全班学生问:Who’s that boy/girl?猜的人说:He’s„ /She’s„猜对了,就蒙住说话学生的眼睛,继续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播放英语歌曲,创设愉快氛围。)

四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Draw your best friend.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图画纸,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画出自己的父母或好朋友。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画的画做句型练习:Who’s that boy/girl/man/woman? He’s„ She’s„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单词

father(dad)mothergrandfather(grandpa), grandmother(grandma), man, woman 【教学难点】家庭成员单词的认读

【教具准备】1.有关家庭成员的图片 2.单词卡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教师让学生拿着自己的家庭照,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并指着其中的人物做介绍:He’s my father.She’s my mother.2. 让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着,举起自己的家人照片做问答练习:Who’s that man? Who’s that woman?

二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Chen Jie的图片问学生:Who’s this girl?让学生回答:She’s Chen Jie.并把图片贴到黑板上。

2.教师分别出示father, mother的图片,问学生:Who’s that man(woman)?引导学生说出:He’s Chen Jie’s father(dad).She’s Chen Jie’s mother(mom).并把图片贴到黑板上。

3.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认读father, dad, mother, mom, man, woman, 让学生把这些单词卡贴到黑板上相应的图片下。

4.教师:There are 4 people in Chen Jie’s family, too.Do you know who are they?可先让学生猜,再出示图片教读单词:grandfather(grandpa), grandmother(grandma), brother, sister, 并把图片贴到黑板上,形成family tree.注:教师向学生说明grandpa, grandma多用于口语中。brother, sister不是本课内容,稍带即可。

5.教师出示单词卡,让学生先试着把单词garandfather(grandpa), grandmother(grandma), brother, sister贴到相应的图片下,再教读单词。

6.让学生看黑板。教师:This is a family tree.How many people in Chen Jie’s family? Who are they?

7.播放Let’s learn A部分的视频,学生边观看边跟读。再让学生扮演Chen Jie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This is my family.He’s my„ She’s my„

8.让学生拿着自己的家庭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当学生介绍到父母时,教师可问:Do you love your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my father and mother.What about you?

9.播放歌曲“Father and mother”的视频文件,学生反复学唱。

10.鼓励学生把其他家庭成员也编成歌曲,并表演给大家看。

三 趣味操练(Practice)

1.Listen and show

教师说:Show me the picture of your mom.学生立刻高举Mom的照片说:She’s my mom.举错的退出游戏。

2.Listen and choose

教师请一名学生读出黑板上的单词,另一个学生要根据所听到的从黑板上拿下该单词卡,直到黑板上只剩下图片为止。

3.Make a family tree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看着黑板上的图片位置,用自己的单词卡在图画纸上粘贴family tree.四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出示Let’s learn(A)部分的课件,向学生展示。

请学生上台操作动画,问:Who’s this/that man/woman? 其余学生回答。最先答出来的学生应及时给予奖励。

【板书设计】

Unit Two

My family

由图片和单词组成的一个family tree.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和书写字母Ff, Gg;学习单词fish, goose, girl, father。

【教学难点】 字母印刷体与手写体的区别。

【教具准备】

1. 图片fish, goose, girl, father 2. 写有大小写Ff, Gg的字母卡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复习已学字母Aa-Ee。

?

抢读字母

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逐个出示字母卡片,学生们举手抢答,教师让最先举手的学生读出该字母,读对的给该组记10分,最后得分最多的组为优胜。

?

看谁快

将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持大写字母,另一组学生持小写字母,教师快速念字母,要求持有该字母的学生迅速站起来,最先站起来的人得两分,后站起来的得一分,没站出来的得零分,得分多的组获胜。

2.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单词以及该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3.播放Unit 1的字母动画,复习字母A-E。

4.播放Unit 1 Let’s do的录音,学生边听边做动作。

二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让学生看Let’s say部分的动画课件,呈现情景。

教师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鼓励学生学过的单词尽量用英语表达。

2.学习字母Ff和单词fish, father。

1)教师点击小女孩的爸爸,问学生:Who’s the man? 让学生回答出father 一词。

2)教师继续问:What is he doing? 然后用鼠标点击鱼:Look!What’s this? Can you tell me in English?

3)点击鱼,让学生听单词的发音,并模仿。

4)教师带读单词fish并告诉学生: He is fishing.(边说边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

5)教师问:你们能猜一猜这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是什么吗?(教师要对说对的学生进行表扬)

6)教师出示father的单词卡,让学生认读。

7)教师出示字母卡,让学生辨别字母Ff的大小写。

8)教师在四线三格中按笔顺书写字母,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做书空练习。

3.学习字母Gg和单词girl , goose。

1)

教师点击小女孩问:Can you speak this word? 让学生说出girl。

2)

教师继续问:What is she doing? 然后用鼠标点击鹅:Look!What’s this? Can you tell me in English?

3)

点击鹅,让学生听单词的发音,并模仿。

4)

教师带读单词goose并告诉学生: She is playing with the goose.(边说边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

5)

教师问:你们能说出这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发的是什么音吗?学生说出后,教师说:那好,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哪个字母发出的音是这样的。

6)

教师出示字母卡,教读字母Gg。

7)

教师出示girl的单词卡,让学生认读。

8)

让学生辨别字母Gg的大小写。教师在四线三格中按笔顺书写字母,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做书空练习。

4.让学生在活动手册上把所学字母Ff, Gg进行描红。教师在教室中巡视,及时给学生进行辅导。

5.让学生听录音带跟读模仿。[使用Let’s say/A相配套的录音带。]

6.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片说出单词及第一个字母。

7.播放Let’s chant(A)动画前,帮助学生理解歌谣大意,并教读歌谣。

8.学生跟着动画学唱歌谣,可用手打节奏。

三 趣味操练(Practice)

?

大写找小写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组大写字母,每组找一名学生到讲台上来,教师发给他们打乱次序的小写字母卡片,在教师宣布“开始”后,他们要尽快按大写字母找出相应的小写字母。

?

找字母

找一个学生站在教师前面背朝其余的学生。教师将Ff,Gg 分别写在四张纸上,藏在四个学生的课桌里,请这位学生猜。全班用声音提示找字母的学生。如果位置离字母近了,就大声说Big(F)或small(f)。如果离远了,就小声说Big(F)或small(f)。无论找到哪一个字母,全班学生都要给与掌声鼓励。再换另一名学生继续找,直到4张字母全部找出来。

四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学过的字母。让学生读一读,然后找出这些字母的邻居(即与之相邻的字母,是大写的配大写,是小写的配小写。)

【板书设计】

Unit 2

My family

黑板上方:上课前打好的四线三格,在课堂上随讲随写的字母Ff, Gg。

黑板下方:单词图片

第四课本时

【教学重点】句型:Is she/he your„.?词汇(短语):Come on!Really? Watch TV.【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感叹词和日常用语

【教具准备】学生们的家庭照片和自己家庭成员的个人生活照;有条件的话,准备学生或教师的家庭录像;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Unit 2 Let’s learn];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Read and act

教师出示家庭成员的单词卡片,学生大声读出,并演一演。T:“Who’s this?”S:“mother”.T“Act like father”.2 Read and match

教师出示A/Let’s learn部分的大挂图,让学生读词卡,把卡片贴到相应的图旁边。

学生当小老师提问:“Who’s he?”回答“father/„”

二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Talk about the pictures

学生们出示自己的照片和自己家人的照片

学生们自由提问:“Who’s he? Who’s she?”照片的主人进行回答。教师根据照片的内容发出自己的感叹“Great!Cool!Wow!Come on!Really?”鼓励学生也根据自己的感受运用这些感叹词。Watch video

播放B Let’s talk 录像,教师提问:

1)这段对话中,谁向谁介绍了自己的家庭?

2)对话中,一共用到了几个感叹词?

3)学生回答问题。

4)再播放一遍对话,让学生留意语音语调。观看课件

1)教师播放B Let’s talk部分的动画课件,先完整播放,然后教师反复点击动画,一幅一幅图,一句一句话学习,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试着模仿

2)再次观看,鼓励学生边看边说

3)关闭声音喇叭,学生分角色给课件中的人物配音。

4)小组为单位练习对话,然后上台表演。

5)教师及时奖励表演好的小组。

三 趣味操练(Practice)活动一:Talk about the picture

学生之间观看彼此家庭成员的有趣照片,边看边根据实际运用对话中的句子 活动二:Let’s practice

教师出示一张自己的家庭照片,引导学生提问:“Who’s that ?”T:“Guess!”S:“Is she your sister/„?”T:“No, This is my„”

学生之间就彼此的照片提问,运用句型“Is she your sister/„?”

活动三:

教师将学生们的家庭成员照片(长的相似的)展台出示,让学生用“Is she your sister/„?”猜一猜。

四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录像展播

播放学生或教师的家庭录像,学生根据录像内容,小组为单词谈论(运用对话中的句子“Is she/he your„.? Who’s this boy/„? Great!Cool!Wow!Come on!Really? Watch TV)

第五课时

【教学重点】句型:What a big fish!词汇:brother sister 【教学难点】语音:brother中 “th”的发音时要咬住舌尖。

【教具准备】学生们的家庭照片和自己家庭成员的个人生活照;学生的家庭录像;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Unit 2 Let’s learn];家庭成员单词卡片和家庭树图片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sing the song

学生们一起唱《Father and mother》,边唱边演。

Is she your „?

教师拿出自己家庭成员的不同照片,让学生提问,教师根据提问回答。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变换小组成员),拿着家庭成员的照片互相询问:“Is she/he your „?”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教师出示B Let’s learn的视频,教师提问:在录像中有几个人?他们的关系?

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试着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出示Let’s learn部分的动画。

教师出示场景,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What can you see? What are they doing?”)

点击单词或人物brother sister,指导学生认读。

告诉学生:在英语中,brother既可作哥哥讲,也可作弟弟讲,而sister既可作姐姐讲,也可作妹妹讲。

播放课件,学生观看,理解“What a big fish!”的含义,教师边说边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学生分角色跟读。小组表演

教师出示家庭成员的单词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认读。请读的最好的学生到前面来带读。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棵大树,在树上贴出家庭成员的单词卡片。让学生一起读一读。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活动一:听一听,做一做

教师和学生一起问一问,答一答。问到那个人物,就让学生举起相应的卡片。

T: Who’s he? Who’s he?

S: He’s my father.T: Who’s she? Who’s she?

S: She’s my mother.„.活动二:Let’s chant

展示Let’s chant的动画,先帮助学生理解Chant的意思

边看边跟读

小组为单位,表演Chant

各大组边说,边打节奏,比一比谁的表演最精彩。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Make a family tree

教师事先准备一些画好大树的纸,让学生把自己的家庭成员贴在家庭树的正确位置。

学生们做自己的Family Tree.学生们自由走到其他同学那里,谈论家庭成员,运用句型“Who’s he/she?Is she/he your „?”进行问答。

【板书设计】 Unit 2

My family

教师在方框内贴上相应

的家庭成员的单词

第六课时 【教学重点】掌握字母Hh和Ii的字音和字形。【教学难点】字母Hh和Ii的读音。

【教具准备】1 本课生词的单词卡片2 配套的教学课件 3 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4 学生的小英语练习本5 大字母卡片,每组一套的小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Let’s chant

学生一起说唱A部分的字母歌谣,边说边演

抢答字母

教师出示字母的大小写,孩子快速抢答

找朋友

教师出示大写字母,孩子迅速找出小写,大声读出。

孩子在小组中做游戏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教师出示26个字母的字母表

让孩子说说都学过了那些字母,读一读。找一找,今天我们该掌握哪些字母了。让孩子先试着说出字母“Hh Ii”.教师注意指导孩子两个字母的发音。

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示范口形。

孩子模仿,小组说一说,查口形

小组开火车认读大小写字母Hh Ii 教师分别出示大小写Hh,让孩子想想大小写的字母分别想什么,用语言描述或是用动作表示。

参考:H is a ladder, h is a house.(教师可以边说边画出梯子和小房子,让孩子观察自形)教师分别出示大小写Ii让孩子想想大小写的字母分别想什么,由语言描述或是用动作表示。

参考:像一根骨头/像一个海豚顶球(教师画图,孩子观察。)

教师出示B Let’s say 动画

问孩子“What can you see?”鼓励认识单词的孩子自己说出词

教师点击单词或图片,学生跟读单词,开火车练读。

教师问学生:“What do you like?”S:“I like hamburger/ice„”

字母和单词,体会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

小组读字母和相应的词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读一读,分一分

孩子自己读新授的单词,根据读音分成两组。找出共同的首字母。Guessing game

教师将字母卡片背过来,让孩子猜一猜

孩子小组猜字母

Let’s do

出示B Let’s do 动画,学习过程同前。

部分学生说指令,其余学生做动作。

学生上台表演,教师对表演好的给予奖励。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纸牌游戏

两个孩子分别有一套学过的字母卡,按顺序逐张出卡片(边出边读),谁出的和前一张一样,就收走中间的牌。Unit 3 At the zoo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听、说、认读几个形容词 small, big, long, short。

听懂含有形容词的几个指令,并按指令做动作。【教学难点】单词small 中[ l ] 的发音,舌头要上卷。

【教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配套的录音带。2 教师准备Let’s learn 部分的课件。3 学生准备动物玩具,每人带1-2个。4 教师准备所学单词卡片和图片。

【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日常口语会话展示。

(2)教师播放 “Hide and Seek” 的歌曲录音,师生边唱边做动作。

(3)利用字母卡片复习26个英文字母。用升、降两种语调读字母,注意每个字母的发音做到准确到位。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游戏:猜动物。

T: Listen to me, children.Guess what it is.It has a long nose.It has two big ears and a short tail.It’s gray.教师在说谜语时,可适当配合一些手势或动作。

S: It is an elephant.T: Yes.Good.It is an elephant.(2)在播放之前,教师说:You will see a beautiful picture.Look at it carefully and tell us: What’s in it?/What are they?

教师快速展示系列动物图片:giraffe, elephant, monkey, mouse, rabbit, tiger。

学生根据看到的图片说说动物单词。培养观察力和记忆力。

(3)继续展示图片:An elephant and a mouse.对比大象和老鼠。

T: What are they? They are an elephant and a mouse.Oh, Look!The elephant is very big.But the mouse is very small.教师强调big 和 small。

此时,教师可播放动画课件, 将鼠标移到elephant 的图案上,图案elephant的下面出现单词big。将鼠标移到mouse 的图案上,图案mouse的下面出现单词small。用同样的方法学习short 和long。

注意:单词small 中[ l ] 的发音,教师提示学生舌头要上卷。

(4)完整播放动画, 学生跟读学习单词;教师也可关闭声音, 让学生看动画读单词。

(5)播放Let’s learn 部分的录音,手指单词跟读。

趣味操练(Practice)

(1)教师将Let’s learn 部分的单词卡举起,带读,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如果可能,可以让学生拼读单词。图:s-m-a-l-l small, etc.(2)Let’s do 部分的内容。

a.教师播放 Let’s do 部分的录音,学生边听边说边做此部分的活动。

b.教师使用Let’s do 部分的动作图卡,让学生看图说图卡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做的动作。

c.学生再次听录音,鼓励学生说出指令内容,同时请几个学生上台前表演动作。

(3)游戏:耳语。

把学生分为5—6组,教师向每组的第一名学生耳语一个指令,如:Tall,tall,tall!Make yourself tall.这名学生依次向组里的第二名学生耳语这个指令。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学生。最后这名学生快步跑道讲台根据指令做动作,谁又快又正确就为他们组赢一分。然后,每组的第一名学生站到队尾。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36页的练习,方法和步骤同以前。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让学生说说有关动物类的单词,如:panda, kangaroo, duck, cat, dog, giraffe, elephant, monkey, mouse, rabbit, tiger。随后,让学生分小组将自己准备好的动物玩具拿出,形容动物。如:The giraffe is very tall.The elephant has a long nose.还可以告诉学生,颜色词也是在形容事物,鼓励学生将一种事物的样子和颜色都说说,如:The panda has two black eyes.【板书设计】 Unit 3

At the Zoo

small

big

long

short(图片和词卡)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在情景中运用small, big, long, short, tall。

【教学难点】have 和 has 的对比和运用,让学生在练习中得以掌握。【教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配套的录音带。2 教师准备Let’s talk / A 部分的教学课件。3 教师准备第一册Unit 4 B Let’s chant 的磁带。4 教师准备所学动物类单词卡片(或玩具)和图片。5 学生准备相关的动物玩具及面具。(每人至少一个)

【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日常口语练习。

(2)教师播放第一册Unit 4 B Let’s chant 的录音带。将cat, pig, monkey, mouse 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学生边指图边跟录音复习歌谣,还可以做出相应的动作。通过此歌谣可以复习Look at „的句型,以及big, fat, funny 等单词。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为学生播放本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课件,复习单词big, long, short, small, tall。

(2)了解so 的用法。

学生读完Unit 4 B Let’s chant 的歌谣后,教师从黑板上取下pig 的图片,对学生说:Look at the pig.It’s so big.强调so 的语调,并加以“大”的手势。接着,教师拿下mouse 的图片,对学生说:Look at the mouse.It’s small.It’s so „ 示意学生说出:It’s so small.同样,教师做出“小”的手势。让学生体会 so 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强调某种程度”。

(3)教师出示单词卡片或实物对比的方法,再次认读并复习表示大小、长短的单词big, long, short, small, tall。

(5)根据学生对课件的记忆以及平日生活中的观察,让学生说说大象的眼睛、鼻子以及整体的样子。

S: The elephant has a long nose.It has big ears.It has a short tail.It is(so)big.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句子用and连接在一起,并带读:Look at the elephant, It’s so big.It has a long nose and a short tail.It has small eyes and big ears.(6)再次观看Let’s talk / A 部分的教学课件,让学生跟读对话中的句子,模仿发音,要求自然生动。

趣味操练(Practice)

(1)将课件中的声音关闭,为其中的人物配音。

(2)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玩具。先将学生手中的各个玩具单词说一说,然后教师做示范: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前,教师指着学生手中的玩具说:A monkey.Look at the monkey.It has small ears.It has big eyes and long tail.(etc.)之后,请几个能力较强的学生说说手中动物玩具的样子。

(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继续练习简单形容自己、他人或小动物的情况。在此处,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形容自己时说: I have big eyes and small mouth.I have „.形容他人时说:

He/She has long hair.形容小动物时说: It has a long nose.(4)教师请每组派一名学生到讲台前表述组里的人或小动物玩具。如:

Look at the monkey.It’s so funny.It has a long tail and a big mouth.It has big eyes and a small nose.Or:

Look at Mary(Mike/Tom).She has big eyes and small nose.She has long hair.She is happy.(5)做Let’s practise 部分的练习。

按照课本中所呈现的方式,教师先拿出一个小猪的面具,请一名学生到讲台前戴上面具,扮演“小猪”,说:I have „.接着,教师可以让另一名学生转述“小猪”的话,如:Look, it has big nose and small eyes.教师带领学生做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连锁记忆,从而复习巩固介绍自己、他人或小动物情况的句子。

(4)教师播放Let’s talk / A 部分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初步了解对话含义。

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第35页的练习,方法和步骤同以前。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教师把学生带到室外,做传球说物的游戏。

将学生分为3—4组,每组围成一个圈,每圈的学生分一个气球,学生听音乐作传球活动,当音乐停止时,手中拿到球的学生则抽取问题,问题的内容为:形容某某人或某某小动物。回答问题的同学用Look at „.It has„.It’s so„.或 Look at „.He/She has„.He/She is so „.的句子来表述。

【板书设计】 Unit 3

At the Zoo

I have big eyes and small mouth.I have„

He/She has long hair.It has a long nose.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在复习字母时学习中国、加拿大、英国、美国的国名缩写。

【教学难点】中国、加拿大、英国、美国四国国名的简称或全称的发音。

【教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配套的录音带。2 教师准备字母卡A—Z。3 教师准备中国、加拿大、英国、美国四国的国旗。4 有关奥运会入场式的录像带。【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日常口语练习的展示。

(2)让学生根据动物的图片或个人情况,简单形容某人、某物的样子。

(3)游戏:请说出与我动作不同的单词。

教师做动作,要求学生说出与教师所做动作不同的单词。如:教师做 tall 的动作,学生说:short。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将准备好的字母卡片按照A—Z 的顺序贴在黑板上。指着每个字母请学生认读,复习字母表。可以全班齐读,再以“开火车”的形式每人认读一个字母。教师要求学生注意每个字母大小写的不同形式。

(2)教师出示中国、加拿大、英国、美国四国的国旗,教师带读China, Canada, United Kingdom, America。

(3)教师播放Let’s chant部分的录相,在活泼动感的chant中让学生了解国旗的同时初步感受四国国名的简称或全称的发音 China, Canada, United Kingdom, America。(4)游戏:眼疾手快

将全班分成四组,派一名学生到黑板前,教师念一个字母,学生就要从黑板上取下这个字母。最后比比,哪组学生手中的字母卡片最多。

(5)教师将写有大写字母的卡片发给部分学生,每人一张,说:P, R, C.拿着这三个字母卡的学生要按顺序站成一排。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找出CAN UK 和USA(教师在发给学生卡片时,可有意准备两个A, C, 和 U以备用)。

(6)领读这几个单词,告诉学生它们是中国、加拿大、英国、美国四个国家的国名缩写,国名要用大写。将准备好的四面国旗分别贴在各自的国名缩写下,请学生根据国旗说出每个词代表的国家。

趣味操练(Practice)

(1)游戏:配对游戏。

将写有四国国名缩写的字母卡和国旗分别给8个学生,请他们将词与图配对贴在黑板上。

(2)让学生听Let’s say 部分录音,并跟读。

(3)让学生听 Let’s chant 部分的歌谣录音,一句一句的跟读。将China, Canada, United Kingdom, America 四个国家的国名板书于各国国旗下。告诉学生PRC 和 USA 是中国和美国的简称,完整的形式为: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即:美利坚合众国)。而平时多使用 China, America 两个单词。

(4)采取大节拍的方法读歌谣。还可根据学生情况,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男生读前半句,女生读后半句等方法练习。

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部分的练习,方法和步骤同以前。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展示各国国旗,学习其他国家的缩写和读音。如:日本 JPN Japan,澳大利亚AUS Australia 俄罗斯 RUS Russia等等。

【板书设计】 Unit Six

At the Zoo

PRC

CAN

UK

USA

China

Canada

United Kingdom

America

(各国的国旗)

第四课时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形容词tall, short,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教学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词汇。

【教具准备】

1、本课生词的单词卡片。

2、配套的教学课件。

3、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4、动物园的大挂图。

5、教师和孩子们准备的毛绒玩具。【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说一说,演一演A部分Let’s do的歌谣。

2、look and say

教师用手势做出big, small, long, tall等样子,让孩子猜一猜,说一说。

3、choose and say

教师将毛绒玩具放在一个大盒子里,请孩子当前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介绍给同学们,运用上学过的句子:“I have a „.It has long/„ nose/„.”。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投影一幅动物园的大挂图(自制,包括许多动物),让孩子结合图说一说。

What can you see? 用自己学过的形容词描述一下上面的动物。引导孩子用成对的词描述看到的动物,引出新词。

2、通过描述图中的动物,引出单词tall short,教师指着图中的长颈鹿和鹿,介绍这个单词。通过动作比划tall short两个词,引导孩子理解。

3、引导孩子们和老师、同学比一比身高运用上这两个单词。

4、出示课件,让孩子观看课件(关掉声音),根据故事的内容给课件配音。

5、播放课件, 孩子看课件理解含义。

6、孩子分角色跟读。操练新句型(教师注意short tall这两个单词的读音示范)。

7、小组表演、各小组展示。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运用手中的毛绒玩具,先描述一下。(仿照A部分Let’s tall的对话)然后再两个同学比较一下自己手中的玩具,运用tall、short进行描述。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分站

教师投影出示多幅孩子的家庭照片,让孩子根据家庭成员的情况,运用tall, short两个单词进行描述自己的家人。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1、Let’s practice

作该部分的交流活动,让孩子从家中带来自己喜欢的动物玩具,运用学过的句子,把他们介绍给同学和老师。

2、参观“动物园”

学生把带来的动物玩具摆在桌子上,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动物园”,教师先和个别英语较好的学生用所学的句型示范“参观”,然后鼓励学生两三个人一组参观、评论动物。

【板书设计】

Unit 3

At the zoo

第五课时

【教学重点】新词:tall short giraffe deer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形容词。【教学难点】正确的运用形容词描述事物的特征。

【教具准备】单词卡片。小动物头饰。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Listen and do

教师发出口令,(big/small „), 孩子听到口令后用动作表演。

2、说反义词

教师说small,孩子说出big。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Let’s learn部分的挂图,让孩子说说What can you see?

让孩子用学过的词描述一下看到的动物。

2、出示Let’s learn部分录像,学生认读tall short giraffe deer四个单词;教师出示词卡,让孩子用动作表现词义。

3、黑板上贴出所有学过的描述性单词,让孩子把单词和相应的形象连在一起。

然后用完整的句子描述。教师可告诉学生或让学生自己归纳:单词short有两种意思, 所以有两个反义词long和 tall。

4、Sing the song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所有学过的动物图片,让孩子说一说。

听录音,让孩子边听,边上前指出。

听录音,边听边举手中的动物头饰。

小组里表演歌曲,带上头饰表演,边演边唱。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活动一:听一听,做一做

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形容词+物品名称。如:a long ruler), 孩子根据要求,找到物品,最快的获胜。

活动二:Listen and draw

听一听,画一画

教师用英语说出要求:Draw a big bag/„.孩子根据要求画出物品,然后小组比一比谁画的好,比一比谁的大,谁的小。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教师播放动画《Follow me》先让学生观看, 然后模仿自己看到的内容活动, 可以比赛的形式进行, 或做与口令相反的动作, 谁作错了就淘汰出局, 看谁坚持到最后。

【板书设计】

Unit 3 At the zoo

第六课时

【教学重点】学习缩略语

【教学难点】理解缩略语含义;26个字母的读音和认读。

【教具准备】

1、本课缩略语的词卡和图卡。

2、字母头饰。

3、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4、26个字母卡片,每个孩子一套,教师的大卡片。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教师用动作比划单词,孩子看一看,举出相应的单词卡片。

孩子在小组中做游戏。

2、小组比赛

传字母,教师在每组第一个孩子的背上写出字母,孩子猜出字母,一个一个的传下去,最先传完的组获胜。

3、Guessing game

孩子们把自己的毛绒玩具都摆到讲台桌上,请一个孩子描述自己的玩具,大家猜一猜。

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哪组在规定的时间里猜到的多,就获胜。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教师出示学过的缩略语PRC UK CAN USA,让孩子读一读,然后拿出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请掌握较好的学生带着同学们读一读缩略语。

出示课文中的缩略语,让孩子们自己试着读一读,然后试着说说缩略语的含义。

听录音,跟读。小组说说。

让孩子们介绍自己收集的生活中的缩略语。

教师给以适当的扩充:CCTV WTO UFO等。

教师分别出示大小写Hh,让孩子想想大小写的字母分别象什么,用语言描述或是用动作表示。

Let’s chant

听录音,边听边打节奏。

听录音,边听边出示相应的字母。

听录音,边听边试着说歌谣。

孩子们带上自己的头饰,在小组中边演边说。

各小组展示。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Listen and order the cards.让孩子说字母,按照听到的顺序排列字母。

Listen and guess.教师拼一拼缩略语,孩子快速说出词。

小组游戏。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纸牌游戏

两个孩子分别有一套学过的字母卡,按顺序出卡片,看谁能最先组成一个学过的缩略语。【板书设计】

Unit 6 At the zoo

探究活动 说说生活中的英语

探究内容: 说说生活中的英文缩写。

探究目的: 扩展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的适用性。

探究形式: 讨论,观察,听说。

探究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地方都能看到英文。有的是英文单词的全称,有的是英文单词的缩写。让学生讨论一下,见到过哪些英文缩写单词。看看教师手中准备好的一些物品上的英文单词。如:电子表上的时间表示:AM, PM;台历或日历上的月份缩写:JAN, FEB, MAR, SEP.„ 星期:MON, TUE, WED.„

电视台的台标 CCTV, BTV;日常中的口语:OK;以及其他一些单词:KFC, NBA, UN, UFO 等等。

教师带读这些单词,将可能的掌握。模拟购物

探究内容:模拟购物

活动目的:在活动中操练和巩固句型,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语言。

活动方式:全体与个人活动相结合。

活动过程:

1、孩子们用自己带来的物品(毛绒玩具、文具等)组成几个商店。每个商店有一位售货员帮助顾客寻找物品。

2、教师展示购物任务:长尺子、小橡皮、大本书等。

3、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购物的卡片,作为付款使用。

4、孩子在真实情景中,运用描述某物什么样的句子进行购物活动, 用上自己学过的形容词:tall, short, small, big...描述自己想要的东西。储词罐活动

探究内容:储词罐活动

活动目的:孩子在收集缩略词活动中扩展词汇。

活动方式:个人和小组活动相结合。

篇6: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总目标要求

一、数与代数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2.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5.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3.结合实例,感知理解对称现象。

4.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记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4.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5.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活动

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五、思想品德和情感教育

达成教学目标的措施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重点

1.第一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2.第三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难点

1.第四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第五单元年、月、日

教学进度及时间安排

第1~3周一、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2)第4 周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第5~8周三、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9~10周四、我家买新房子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10—11周五、走进天文馆—— 年、月、日

第12—14周六、家居中的学问——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15周七、小教练——统计

第16周八、回顾整理——总复习

第一单元

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单元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稍复杂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含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知道混合运算的顺序。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3、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细心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简单的两、三位数除法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及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及进一步应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本单元的教学要注意渗透估算,特别是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时更应突出估算。经常用估算对结果进行判断,有利于养成估算的习惯。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

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信息窗2:采访果品加工厂-------学习商中间有0和学习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信息窗3:采访果品包装车间------学习连除和学习含先加后除(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单元教学重点:

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单元教学难点:

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P2-4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结合估算情况验证笔算的正误。

3、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生讨论交流理解算理解决问题。

这里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判断商的大致范围,再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笔算的方法。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接待了多少名客商?”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理解算理]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签订多少吨的销售合同?”“一共运来了多少箱大枣?”这两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注意对学生进行估算的训练。

师:解决最后一个问题“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产葡萄多少吨?”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 因该题笔算时有余数,如果有学生估计结果约为85,也是可以的。活动三:练一练

1、第一题:在学生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

2、第二题:注重让学生分析题中所包含的数量间的关系,明白求445千克鲜鱼能晒成多少千克鱼干,就是求445里有多少个5,用除法计算。

3、第五题:在学生自主判断并改正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引导学生讨论“做除法时,应注意什么?”,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计算时认真细致和验算的学习习惯。

4、第三、四题可以作为本节课的小测验,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活动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新收获? 板书: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184÷8=(2)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长葡萄多少吨?718÷9 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5 教学目标:

1、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巩固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自主练习:

练习6、7、8、9题及聪明小屋。

1、第六题:让学生自己去试着完成,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商的位数,是怎样判断的,引导学生掌握判断的方法,还可以适当补充类似的练习进行巩固。

2、第七题:注意对解题思路的引导,让学生体会计算的必要性,又渗透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

3、第八题: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洗相片付钱的问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冲洗相片的常识,再解决有关的问题。问题应由学生自己提出自己解答。

4、“聪明小屋”是一个重叠问题。对学生出现的情况,可通过操作学具或画示意图的办法帮助学生弄明白,为什么是36棵而不是40棵。

二、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收获? 反思: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1)平均每分钟可生产果汁多少瓶?428÷4=(2)平均每小时可生产多少千克果脯?204÷2=

反思:

教学内容:教材P7--9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有关问题,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末尾商0的道理,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在探索计算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及合作能力。

3、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出示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白葡萄酒?”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列出算式] 师板书:420÷3 问: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中想办法解决一下。学生分小组合作,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掌握情况。师:哪一个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做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做法:

1、分学具;

2、先估算的;

3、用竖式计算的。

师:当用十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时,可以在十位上商0。学生写的竖式会有两种情况: 师板书:

师肯定两种写法,选取最佳的写法。活动二: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该怎样算呢?同学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做完后全班交流,着重让学生说一说个位上2除以6时该商几? 活动三:

师: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有什么特点? 学生进行观察总结。活动四:巩固应用

1、做课本41页第三题巩固除法的基本练习题目。可以抽生板演。目的是以此来提高除法计算的准确性。

2、第四题是一道解决现实问题的题目。练习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展开 讨论:平均每天看50页能不能按期归还,为什么?让学生明白计算结果与解决现实问题的关系,学会灵活思考问题。

3、小测验:第六、七、八题。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

420÷3=

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白葡萄酒?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10--11练习1、2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学会连除运算,能联系现实情况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明确运算顺序。

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板书:(1)960÷2=480(盒)480÷4=120(盒)(2)960÷2÷4=120(盒)(3)960÷(2X4)=120(盒)师:请同学们交流这样做的理由。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活动三:练一练

1、第一题:首先让学生观察图表,理解题意,知道解决什么问题,再自主地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及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第二题:学生可以列90÷3÷5,也可以列90÷5÷3,但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板书:

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1)960÷2=480(盒)480÷4=120(盒)(2)960÷2÷4=120(盒)(3)960÷(2X4)=120(盒)反思: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三第10-13页。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景,掌握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去做了采访,这是小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记录下的一段画面(两幅图分别呈现了果冻和梨糕的包装流水线),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果冻和梨糕的制作过程,好吗?请你仔细观察,他们都带来了那些信息呢?

学生看图: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你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有选择的记录信息)

[设计意图]同过师生谈话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使学生带着农厚的学习兴趣去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解决第一个教学红点:

(1)有960个果冻,2个果冻装一包,4包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 你想怎样做?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交流理清思路,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可以列出分布算式,也可以列出综合算式。

先算装多少包,再算装多少盒。960÷2=480(包)480÷4=120(盒)

(3)引出连除算式后,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的意义。结合分布算式理解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960÷2÷4

(4)也可先算一盒装多少个,再算可以装多少盒。960÷(2×4)(5)教师小结 2.解决第二教学红点:

一堆梨糕有320片,另一堆有520片,4片梨糕装一包,一共可以装多少包?

请学生列式,独立算出结果,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要求学生能说出自己的分析思路,逐步训练学生有条理的分析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拓展应用,课外延伸。1.自主练习1

学生独立审题,弄清题目意思,让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做后集体订正。2.自主练习2

(1)指名读题,说说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2)你想怎样做?

(3)指名说说表格中的每个数字的含义后,学生独立完成表格,(4)全班集体订正

3、自主练习3: 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请学生明确题意:

510÷5÷2 639÷3+48 360÷(2×3)(910-485)÷5 436-360÷4 380÷(132-127)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学生计算,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课本提供的教学资源,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交流思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地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有价值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时时处处都有数学知识。

四、回顾整理,总结本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

有960个果冻,2个果冻装一包,4包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1)960÷2=480(包)

480÷4=120(盒)(2)960÷2÷4(3)960÷(2×4)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练习中掌握四则运算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叮当猫的带领下采访了果品包装车间,学会了含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大雄在家做什么呢?(课件展示:大雄在愁眉苦脸的做作业。)

原来,叮当猫给大雄出了三组闯关题,如果大雄都做对的话就带他坐“时光穿梭机”和我们一起去采访果蔬会。

唉!看他愁眉苦脸的样子,让我们做做好事,一起来帮帮他好吗?

[设计意图]《叮当猫》是学生喜爱的动画片之一,以其作为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欲望,并激起学生积极帮助别人的热情。

二、分层练习,合作探究

让我们一起看看叮当猫给大雄出了哪三组闯关题。

1、课件出示大雄做的第一组题:(1)380-360÷4 360÷(2×3)

=20÷4 =360÷=5 =72

(2)让我们一起看看,大雄做对了吗?错在哪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复习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做题的好习惯。

2、课件出示第二组题:自主练习4、5、10题(1)让我们一起小组合作帮助大雄过第二关,好吗?(2)小组合作,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做?注重让学生交流思想和策略,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件出示第三组题:自主练习8.11题

(1)同学们的小组合作非常有成效,让我们接着闯第三关。

(2)第8、11题,主要是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题。学生先自己读题,充分了解图意后在解决问题。

(3)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小组之间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利用“帮助大雄闯关”作为练习题的情景串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练习题的设计由浅入深,迎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拓展延伸

叮当猫想难住大雄的题目被我们三下两下就解决了,没想到我们同学这么聪明吧。瞧!叮当猫不服气了,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课件出示叮当猫与自主练习*12题)你们有办法解决这道题吗?(机动题目,可放在课后完成。)

四、课堂小结

大雄在我们的帮助下如愿以偿的去采访果蔬会了。在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大雄说吗?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回顾整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能进行正确地估算。

3、回顾倍的有关知识及对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

4、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与生活应用中的联系,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这部分内容。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元旦快到了,老师决定在我们班里举行联欢会,同学们想一想,筹备联欢会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学生进行交流]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师:图中的小朋友为筹备联欢会做了哪些事情呢?请同学们帮忙整理一下。[学生在小组内按顺序整理] 活动二:教学左面板块

让学生先解决分组的问题:

(1)“60人做游戏,每5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2)如果每8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教师可结合本班的情况,进行开放性的练习,由此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活动三:教学上面的板块

师:215名学生参加联欢会,每张桌子围坐8人,需要多少张桌子? 你能估计一下吗? 你会准确计算吗?

设计开放性问题:如果每张桌子坐3、4、5、6、、、、、、人需要准备多少张桌子? 学生自主进行练习。活动四:教学右面板块

师:观察右面的图,你都能发现哪些信息?小组内交流。你能根据图中所给的数据解决这些问题吗? [生合作探索。]

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活动五:教学下面板块

师:你能说说计算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吗?混合运算时要怎样呢?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回顾整理

(二)连除和含先加后除(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练习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有合理地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明确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活动一: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

师: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互相交流。

师抽生交流并板演:犁糕一共可以装多少包?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尝试解决,并交流]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你的做法? 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写法。

生1:520÷4=130(包)320÷4=80(包)138+80=210(包)

生2:(520+320)÷4=

师:你能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吗?

师:你能总结出有括号的先加再除的混合的运算顺序吗? 生答。

师:请同学们解决下面的问题。360÷(2X3)380÷(132-127)活动三:练一练

第4、5、10题: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完成。交流时注重让学生说清分析思路和策略,以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思: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的练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不用计算,能够正确判断出商是几位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运用的能力。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判断出商的位数。教学难点

不用计算,能够直接判断出商是几位数。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0~9的数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提高技能。口算下面各题: 80÷2= 200÷5=

84÷2=

4×6=

100÷2=

5600÷8= 58-54=

20-18= 2800÷7=

17÷2=

2400÷6=

63÷3=

60÷8=

6300÷9=

二、加强比较,得出结论。

1.提问: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在做笔算除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使学生明确:笔算除法时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2.想一想: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所得的商一定是两位数吗?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3.出示黑板上的两组题。第一组:156÷3=

第二组:565÷5= 434÷8= 863÷7=

(1)指名在黑板上演示,其他同学写在课堂练习本上。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集体订正,指名说出计算过程。第一组: 156÷3=52 434÷8=54„„2

第二组: 565÷5=113

863÷7=123„„2

(3)观察这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4)学生讨论后组织汇报,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

这两组算式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但是所得的商的位数不同。第一组所得的商都是两位数,第二组所得的商都是三位数。

由于第一组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所以所得的商是两位数。而第二组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和除数相等或者比除数大,所以得到的商是三位数。

(5)思考:商的位数和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使学生明确商的位数与被除数有关系。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一位。

(6)小结:判断商是几位数关键看被除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与除数相等或比除数大,那么高的位数就与被除数的位数相等。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一位。

三、应用结论,解决问题。

1.不用计算,直接说出下面各题商是几位数。

2.数学游戏。拿出0~9的数字卡片,任意抽出4张编成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试题,并判断商是几位数,看谁编得快,判断也快。同桌两个同学完成。一人说题,另一个人判断。每人最少说3道。3.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5÷6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几?()97÷9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几?()810÷9的商是三位数,(四、小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P15第2题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P7—11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里能填几?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有合理地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与生活应用中的联系,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这部分内容。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说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综合练习: P16 第7题 师:今天是星期几?

再过20天是星期几?(学生只要方法合理都可以)师;再过30天、50天呢

2、第8题

指名读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重点说解题思路

3、第9题

学生先估算,再计算。引导学生用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 最后说一说还有哪些方法估计一代大豆的粒数

4、第10题:

学生观察图,说说图意,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思考:应怎样学找图中的隐藏信息?

5、第11题

小组讨论,寻找规律。

三、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十二课时

课题: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回顾整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通过计算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巩固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梳理知识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回答。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3个书柜能放得下吗?(2)小强修补了多少本书?(3)平均每小时贴多少本标签?(4)520本书需要打多少包? ······

3、梳理知识,回顾整理

大家提出的问题很好,我们可以用这一单元的知识解决。在解决前我们先想一想,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生自由回答,是相机板书

小组内交流汇报。

二、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1、生独立解决

2、小组交流评价 重点说说解题思路

3、鼓励多种方法解决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你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哪些方面做得好?用你喜欢的颜色涂以涂一涂“丰收园”里的苹果。于集联校三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

对称

课型:新授

主备人:刘红梅

集体备课人:冯焕香 李士栋 翟静 姚书磊 刘红梅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感知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用操作的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方格纸上利用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教学目标:

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用给定的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现实生活中存了解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学习对称知识的起始单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对称知识的基础。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很快的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2、引导学生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感受现实生活、自然界丰富的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其特征。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为主。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几幅自己剪的图片,(展示图片)好看吗?这些图片就是利用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剪出来的,你想不想也剪几幅自己喜欢的图片?下面将要给大家欣赏的图形中都含有这些新知识。片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组民俗节上的图片吧,请同学

翻开课本19页,(板书:热闹的民俗节)介绍图片:建筑类、京剧脸谱、民间艺术、民间杂技。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感觉这些图形怎么样? 让学生自由说。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进一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好吗?仔细阅读课本20页,并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好,开始。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谈话:谁想代表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谈话:同学们,刚才你们通过把这些图形对折,发现对折后的图形的两边重合了,那么我们就说这些图形是对称的。(板书:重合 对称)

谈话:老师这儿也有一个图形,你来判断一下,它是不是对称图形?(出示杯子图形)学生回答。(是或不是)让同学来验证一下,对折。

谈话:这个图形对折后重合了,(出示另一个对称图形)这个图形也重合了,这两种重合不一样吗?

学生会认为都重合了,一种是部分重合,一种是全部重合。

谈话:这些图形对折后全部重合了也就是完全重合了,(板书:完全)

谈话:现在我们把折过的对称图形打开,你有什么新发现吗?,老师也想折一折,(另折一折痕)这两条折痕有什么不同吗?

谈话: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叫它对称轴。(板书:对称轴)有对称轴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一般用虚线画出来。

谈话:现在你们知道老师是用什么知识剪出这些图片的吧?(对称)让我们再来欣赏前面的图片,它们为什么这么美呢?就是因为它们是对称图形,有对称的美。(板书:

对称)

三、巩固练习。

现在我知道大家弄懂了什么是对称、及轴对称图形,下面检验一下看谁最棒!自主练习1.先自己思考,再交流想法。

自主练习2.组内讨论,共同判断。并做出对称动作。体订正。

四、综合实践。

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让我们来一起找一找生活中的对称,学生找。

五、课堂拓展。

看来大家对轴对称图形掌握的非常好,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故事,请翻到23页,第5题。为什么老虎跳到水里去了?你能编一个合理的数学故事吗?并找出图中的对称。

有趣的故事讲完了,糊涂的老虎上了狐狸的当,白白丢掉了性命。看来学好数学知识真的对我们有用处。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型:新授

主备人:李士栋

集体备课人:冯焕香 李士栋 翟静 姚书磊 刘红梅

第三单元 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分析:

一、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十数乘整十数个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简单乘除混合运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初步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及小数乘法等内容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用乘除混合运算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的难点是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得的积的定位。

本单元建议课时数:15课时

信息窗1 美丽的街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及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能够初步有条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3、主动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学重难点: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为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幅美丽的图画,想看吗?(出示信息窗)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你组里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二、新授:

1、师:谁愿意把你提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学生说问题,教师板书,信息:

1、市府大楼门前有气球,左面的气球团有22串,每串30个。右面的气球团有20串,每串40个。

2、这条街上有23根灯柱,每根灯柱上有12盏灯。

3、新闻大厦有20层,每层有24间。

4、市府办公大楼有21层,每层有32间。问题:

1、右面的气球团有多少个?

2、左面的气球团有多少个?

3、这条街上一共有多少盏灯?

4、市府办公大楼有多少间办公室?

5、新闻大厦一共有多少间办公室?)

2、教学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要想知道右面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需要哪些条件?怎样列出乘法算式? 交流算式:40×20 你想用什么办法算出得数呢?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 组织学生交流。只要学生的算法合理,都应给与肯定。教师介绍自己的方法: 先不管0,把0放一边,看看除去0以外,还剩下什么数字,用剩下的数字相乘,然后看

有几个0,在得数后面添0。

3、教学第二个问题:左边的气球团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先让学生估一估,了解大致的结果范围,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索算法。学生交流算法: 可能有:22×3=66,22×30=660 22×10=220 220×3=660 2×30=60 20×30=600

4、解决新闻大厦一共有多少间办公室?让学生自己解决,然后集体订正,这里先不强调竖式的写法,留到下一节课进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的第一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四、总结全课,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并强调,美丽的街景需要大家的集体努力,好好保护美丽才能长久,渗透环保意识。

五、作业: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观看了市府门前美丽的街景,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并且还估算了这条街上灯的数量。这节课我们继续去解决一些问题,不仅要估一估,更要认真地去算一算。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第3个红点,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这条街上一共有多少盏灯?

谈话引导: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

(学生观看情境图,回顾其中所需的信息,并口答出算式。)

2、估算:结果是多少?

3、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23×12=?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小组交流、整理。

(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再汇总不同算法。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算法一:23×10=230 23×2=46 230+46=276 算法二:12×20=240 12×3=36 240+36=276

也有的学生可能会用竖式计算。重点引导笔算的方法。

谈话引导:刚才大家利用自己的方法算出了23×12的准确结果,但大家用的方法仍然是口算。你能不能利用以前所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来研究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呢?

(1)提问:我们再来看看23×12这个乘法的竖式。你能说说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每一步竖式表示的意义。

(3)设问:是不是每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呢?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体会竖式计算的优点:简便,正确;注意数位对齐。)

(二)教学第25页第1个绿点。

此题以巩固练习的形式,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认知反馈。

(三)教学教学第25页第1个绿点,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1、先让学生用自己的 算出积。

2、在交流中比较算法,体会24×20的积只要在24×2的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并把这种思考写成比较简便的竖式。

3、指出:竖式标的一条虚线指出乘的方法和操作的程序:先写虚线左边的24×2得48,再写虚线右边的一个“0”,积是480。4

× 2 0 8 0

三、巩固练习。

1、选择自主练习中的笔算题目,巩固笔算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

3、估算:

四、课堂小结。

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言自己的收获,交流自己的想法。)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及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能够

初步有条理的表述出自己的想法。

3.主动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对 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学重难点: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教学课型:练习课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观看了市府门前美丽的街灯,提出了许多的问题,想一想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学生提问题

二、新授:

1、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一共有多少盏灯这个问题好吗?大家独立思考,观察要解决的问题与前面有什么异同?然后在小组内讨论研究。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方案:(1)23×10=230(2)12×20=240(3)23×2=46(4)23×3=69(5)12≈10 23×2=46 12×3=36 46×6=276 69×4=276 23×10=230 230+46=276 240+36=276 师:刚才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提出的问题,但所用的方法都是口算的方法。能否利用以前所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列竖式计算呢?同学们自己先试一试,再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学生自己尝试计算。

师:比较同学们所列竖式,你有什么发现?你能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该怎样列竖式计算呢? 学生先自己进行整理,然后汇报,教师帮助总结计算方法。

2、再来解决“市府大楼一共有多少间办公室?”,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重点强调竖式的过程,注意对位。并且让学生重点理解第二部分积的写法。

3、师:昨天我们做的24×20的竖式应该怎样写?自己试一下。重点引导学生找找简便写法。

三、课堂练习:完成自主练习的题目。

1、完成自主练习的第3题,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明确要解决“800棵树苗够吗”这一问题,需要计算“种21行树用多少棵树苗”,再与800棵进行比较,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

2、第五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订正。

3、以比赛的形式完成第6题,集体订正。

4、第7题是一道填表题,呈现的是一份海洋小学三年级校服订购单。练习时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单价、数量、总价的意思,再来估一估各种型号校服的总价可能是多少,然后计算出得数并填表。

5、第9题呈现的是养蜂人放养蜜蜂的情境,是一道应用整十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让学生先观察画面,了解图中所包含的数学信息,再解答第一个小问题,然后自己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6、作业:完成自主练习的第4、8题。

四、作业: 课后反思:

信息窗2 漂亮的街心花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与活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成功与体验。

3、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美,领悟到美的环境要靠大家的努力。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节日期间,街心花园装扮的异常美丽,请你仔细观察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学生找信息)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真了不起!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发现那些数学问题?和你组里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吧。

二、新授:

1、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一共有多少盆花?一共有多少个喷头?一共有多少盆花?这些灯泡够吗?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这些问题。

2、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保护环境花坛里一共有多少盆花?你想怎么做呢?(生自己解决,集体订正)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棒,你们想不想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乘看,有什么发现?

小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得到的积没有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验算乘法。

3、师: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美化家园一共用了多少盆花?老师想把这个问题稍微变

化一下,问美化家园花坛大约用了多少盆花?大家能看出这两个问题的不同之处吗? 学生寻找不同,小结:因为用了“大约”,所以要用估算。学生的估算方法可以不同,只要能说明自己的方法就可以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的第1题,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大约得数,然后进行准确计算。

2、完成自主练习的第2题,学生读题,弄懂题目意思。关键是要明白从现在算起到2050年中间经过了多少年?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推算时间,简单的方法是用靠后的年份减去靠前的年份得出的就是中间经过了多少年。明白这一点后再让学生做题。

四、作业: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观看了城市街心花坛的美景,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想一想,我们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二、探究新知

解决第三个红点问题:“还剩30根这样的灯柱没安装,这些灯泡够吗”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图意,明确要解决“装30根这样的灯柱,够吗?”

2、引导学生找出所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条件。

3、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学生可能用分步,也可能用综合算式。算式如下:

① 30×6= 180(个)② 15×12=180(个)

15×12=180(个)180÷6=30(根)

③ 15×12÷6 = 180÷6 = 30

4、小组交流。明确解题思路,理清算理。

5、全班汇报。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算法。

6、教师小结。这一问题,可以用一共买了多少个灯泡与装30根灯柱需要的灯泡数进行比较;也可以算一共买的灯泡数能装多少根灯柱与30根灯柱比较。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3

先指名读题明确题目要求,再问“要批发25件1000元够吗?”小组交流讨论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时让学生说计算过程及解题思路。

2、3、第7题呈现的是汽车运载苹果的情境,是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题意,然后再独立地分析解决,在组织学生交流时,注意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解决问题的。该题可以先求出两辆车一共运了多少千克,再求平均一辆车运多少千克;也可以先求平均每辆车运多少箱,再求运了多少千克。

第8题呈现的是学校运动会入场彩排的情境。

以统计表的形式呈现了花束队、鼓号队和彩旗队的列数及每列的人数。练习时,让学生先说说本校运动会上入场或平日做操站队等情况,再出示该画面,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明确解决问题的策略,即要想知道调整后每列的人数或排成的列数,先要知道一共有多少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解答,最后进行交流,重点说说解题的思路。

5、“聪明小屋”是一道排列组合题,可让学生先用列举法把所有情况列举出来,再引导

学生发现规律,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培养思维的有序性。该题共有8种情况:飞机—汽车—飞机;飞机—汽车—火车;飞机—火车—飞机;飞机—火车—火车;轮船—汽车—飞机;轮船—汽车—火车;轮船—火车—飞机;轮船—火车—火车。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课后反思:

信息窗3:壮丽的观光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并解决相关问题,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充分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利用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上两节课我们到美丽的街心花坛游玩了,大家玩得很开心。这节课我们继续到观光塔游玩观光。

出示信息窗3观光塔的挂图,请同学们观察。

师:这节课我们将在观光的过程中解决观光塔带给我们的知识,好吗?板书课题:壮丽的观光塔

二、自主探索,体验情感 活动一:

1、带领同学们参观观光塔,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上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汇报交流:(1)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塔参观?(2)买6张票,100元够吗?

(3)6分钟经过这个路口的车大约是多少辆?

3、这节课我们只解决第1个问题,第2、3个问题我们放入问题口袋里,以后再解决。活动二:

1、教师: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塔参观?

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交流,教师板书:28×39

3、教师:28×39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后,在再小组内交流解决。教师巡回指导,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情况。

4、小组选代表交流想法和算法。学生可能有如下计算方法:(1)28×40=1120(人)1120-28=1092(人)(2)列竖式计算: 2 8 ×3 9

5、请列竖式的三名同学到黑板板演竖式的计算过程,针对学生列竖式时出现的错误,学生讨论错因,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活动三:

学生整理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让学生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乘看,体会用这两中方法可以进行乘法的演算。

三、多层练习,深化提高

1、自主练习第1题,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

2、自主练习第2题,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加深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3、出示投影第4题,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使学生体会这样的题目可以估算,不必求出精确的数字,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能力。

4、数学游戏:火眼金睛辨对错,看哪组能很快找出竖式中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良好习惯。

四、评价体验

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五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运用乘除混合运算的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2、积极参与共同探讨问题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参观了壮丽的观光塔,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的问题,想一想,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学生观看情景图,回顾提出的问题。

二、独立尝试,合作探究

1、教师:这节课我们来解决我们前面提出的:买6张票,100元够吗这个问题好吗?

2、请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图意,使学生明确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先求出“一张票多少钱?”,也可以先求出6张票是2张票的几倍。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4、小组交流解题思路,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5、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都可。

6、尝试练习:刚才我们想了几种办法解决了本课的重点问题,下面请大家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独立完成自主练习6。

三、应用知识,巩固深化

1、出示投影:毛衣编织车间加工毛衣的情况,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每天加工的毛衣件数、加工天数、加工总件数之间的关系,指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学生计算填表,解决问题,集体交流。

2、小组比赛:完成自主练习第8题,提高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

3、出示投影:计算面食店卖出食品个数和钱数的题目。先请学生理清画面中提供的各

种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再进行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拓展延伸

出示投影,根据8×8=64,7×9=63;14×14=196,13×15=195。

观察寻找这两组算式中因数与积的特点,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后两组题:25×25=□,24×26=□;48×48=□,47×49=□。完成后,请学生按规律举出另外的题目。

五、总结体验

1、今天大家学得愉快吗?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这些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继续复习巩固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重难点: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教学课型:练习课。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

一、总结作业:表扬作业完成认真的同学,讲解错题,强调重点。

二、巩固练习:师黑板上出几道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比算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做完,小组之间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对。集体交流订正,总结。

三、新课:

1、完成自主练习4,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学生交流,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的题目可以估算,不必算出准确的得数,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2、完成自主练习5火眼金睛辨对错,让学生仔细观察题目,找出题目中的错误,让学生回答,然后把错题改对。全班做完后集体订正。

3、完成自主练习6,指名读题,理解题目意思。要求5天应付多少钱,可以先求出什么?学生回答后做题,然后订正。

4、完成自主练习7,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每天加工毛衣件数,加工天数,加工总件数的关系,渗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然后在计算填表,解决问题。

5、完成自主练习9,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清画面中提供的各种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再计算解决。

5、完成自主练习10,首先让学生弄懂题目意思,找出题目中给出的数学信息及要求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要求从北京到上海全长大约多少,先求什么?学生回答出先求出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然后再求出14小时行使多少千米,就求出了从北京到上海的全长。

6、完成自主练习11,先让学生观察两种不同品牌的花生油,弄清楚各自的升数和钱数,然后再独立的解决下面的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给学生必要的提示,说明第一小题的答案是第二小题所必须的条件。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要注重让学生说说解题的思路。通过解决前两个问题,可对第三个问题做出判断,也可以通过比较两种花生油平均每升的钱数做出判断。

7、完成自主练习12,引导学生先观察前两组题,寻找每组两个算式中因数与积的特点,发现规律,再运用规律解决后面两组题。完成练习后,可以让学生按规律举出另外的题目。

四、总结:表扬表现积极的同学,提出下节课的学习任务。

五、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信息窗4:多彩的街道夜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简单乘除混合运算。

3、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5、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学习比较复杂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以自主探究为主。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旅游景点—观光塔,同学们去过观光塔吗?在那里你见到过什么?

二、新课:

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图中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

2、教学第一个问题: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观光塔?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两个条件? 学生回答:电梯限乘28人,今天运送了39批乘客。

解释什么叫限乘。学生列算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学生汇报交流:

1、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把39看作40,即39≈40,40×28=1120,所以 28×39≈1120人。

2、可以用笔算的方法。2 8 × 3 9

3、可以看作今天运送了40批乘客,先求出40批乘客有多少人,然后减去1批乘客的人数,剩下的就是今天上观光塔的人数。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28×40=1120人,1120-28=1092人。师小结,只要方法合理,都予以表扬。重点强调比算的算法和算理。

4、教学第二个问题:两张票30元,买6张票,100元够吗?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教师提示:要想知道买6张票,100元够吗,先要求出什么? 学生回答,先要知道买1张票多少钱?

问:一张票多少钱,怎么求?根据哪个条件来求? 学生列算式解答,找一名同学到黑板前做。问:这道题目还可以怎样做?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

可能是:先求出6张票是2张票的几倍,然后再求需要多少钱,做后和100比较大小。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5、师出几道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学生练习后让学生总结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巩固运算。

三、课堂练习:

1、自主练习1,学生独立做题,找4名同学到黑板做,重点说说比算的算法和算理。

2、自主练习2,指名读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进行解答,交流后集体订正。重点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四、拓展延伸:

师问: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答:平均每分钟经过这个路口的车辆大约有93辆,12分钟经过这个路口的车辆共有多少呢?

指名回答,交流自己的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式解答。

五、总结:

师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强调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比算题时,每一部分积应该怎样书写,弄懂算理。

六、布置作业:自主练习3。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整十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

2、复习巩固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及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重难点:综合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课型:复习课。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练习法。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挂图。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挂图,学生观看画面,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课:学生交流自己的问题,教师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这条街上同样的广告灯有29个,一个广告灯一天的租金是45元。29个广告灯4天的租金是多少? 2、48根灯条,每根灯条上有71个灯泡,一共有多少个灯泡? 3、5棵圣诞树用了75米彩线,用400米彩线装饰剩下的25棵 圣诞树,够吗?

4、甲种车限乘25人,乙种车限乘8人。租4辆甲种车正好,如果租乙种车,需要几辆? 学生根据问题独立思考列式解答,然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集体交流,总结。

解决第一个问题:重点让学生说出要求29个广告灯4天的租金是多少,先求29个广告灯1天的租金是多少,列出算式。

解决第二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完成,集体订正。

解决第三个问题:先求出一棵圣诞树用了多少米彩线,然后求出25棵圣诞树需要多少米彩线,最后与400米比较。

解决第四个问题:先求出4辆甲种车可以做多少人,然后在求出同样的人数租用 乙种车

需要几辆车?

三、课堂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1,教师看时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训练口算能力,看谁做的又快又对。

2、完成自主练习2,先用竖式计算,然后连线。

四、布置作业:完成基础训练上的题目。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自己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教学课型:复习课 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

完成自主练习的题目。

1、完成第3题,让学生自己读题,明白需要的条件是什么,然后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完成第4题,练习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计算填表。

3、完成第5题,是一道综合运用乘除知识解决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然后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要想求出少年宫有多远,需要先知道小林平均每分钟走多远,要想知道小林平均每分钟走多远,需要借助第1小题的答案和9分钟来解决。

4、完成第6题,让学生自己看表格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完成第8题,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清画面中提供的各种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独立解答,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

6、完成第9题,让学生自己看题自己做,提高学生解答文字题的能力。

7、完成第10题,让学生自己通过看图来找到解题需要的条件,然后自己解决问题,集体订正,重点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8、作业: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自己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教学课型:复习课 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

完成自主练习的题目。

1、完成11题,这是一道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读题,自己解决,集体订正。

2、完成12题,这道题渗透了乘法的交换律,练习时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说说是怎样算的。

3、完成13题,让学生回忆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独立完成表格。

4、完成14题,这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让学生明白要想求出问题需要先知道什么,这是混合运算的题目。

5、完成15题,引导学生自己读题自己解决,注意做题的准确性。

6、完成16题,是比较简单的混合运算,让学生明白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然后自己完成。

7、完成17题,是一道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先结合实际说说自己教师的楼层数与楼梯层数的关系,然后解决。

8、完成“我学会了吗”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小组和班内进行交流并进行集体评价,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回顾与反思,总结自己学习本单元的表现和主要收获。

9、作业: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上一篇:摩诃池宴,摩诃池宴武元衡,摩诃池宴的意思,摩诃池宴赏析下一篇:能说明道理的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