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 ——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倍受社会各界关注。水利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利事业发展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条件,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强调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对水利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2013年水利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水利人才的重要渠道受到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关键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加强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理应包括高职教育质量的研究。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的研究成为高等教育提升质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具备应用性、技能性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成为许多用人单位选聘的主要对象。但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高的背后隐藏着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高职毕业生的整体就业情况,更关系到为国家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这一重要使命的问题。同时,水利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地增强也需要建立在对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的基础之上。为此,切实提高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研究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根据研究设计,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具体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原则,从理论入手,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总的来说,按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思路,依次阐释回答“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相关概念,分别解决现状、原因和对策的问题,既有现实的关照,又有政策的支撑,既解决理论问题,也解决实践问题。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指的是水利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好坏优劣程度。衡量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究竟如何,评价“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好坏优劣程度”,通常要通过具体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特点,提出了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由包括能力素质、生存工作、感受反映和发展进步等在内四个方面的指标体系,即从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工作稳定性、就业岗位、工作环境、就业成就感、用人单位满意度、发展空间等八个维度进行。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的“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全社会劳动者的充分就业”、“统筹兼顾”、“广开就业门路”、“健全就业保障”等观点成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同时期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即“统分统包”政策、“双向选择”政策、“自主择业”政策等成为本研究的政策依据。“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水利行业高端技能型人才”成为本研究的目标依据。在实践上,以衡量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八个维度为逻辑起点,分别制定学校问卷、学生问卷、用人单位问卷,采用多角度、多维度、全方位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形成了对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现状认识,成为本研究的实践基础。基于理论和实践的论证,本研究遵循从问题找原因的思路,依据用人单位卷、学校卷和学生卷所设计的项目及调查结果,以定性的因果分析为主,参考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建立直接二元关系,利用数学手段构建解释结构模型,找到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深层次原因,即“社会保障”、“主动帮助别人,常为人分忧解难”、“求真务实,有强烈事业心”、“顶岗实习”、“个人爱好要求”、“增加社会实践课”、“校企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毕业生情况了解不够”等八个方面,并对这八个方面进行归类,即分别从“毕业生综合素质”、“高校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以及“用人单位要求”来分析其原因。从原因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提高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策略,从而得出结论,是研究的逻辑终点。本研究根据影响因素的特点,将系统论作为提出提高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策略的理论框架,提出基于系统论的毕业生就业分析框架,最终提出:1、提高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要准确办学定位。即从层次上和类型上,其办学目标应该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面向水利行业生产第一线、以技术应用为主的水利专门人才和技术人才,水利高职院校的学生应具有更宽泛而不是更精深的专业知识,要求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具体实际问题,即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2、提高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应改革水利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在水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上,需要考虑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方式,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推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同时,要整合传统优势和现代特色等方面。在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上,应从培养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感入手,重视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等的培养,提升毕业生的自主就业创业能力。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上,要贯彻“三全”就业指导,使学生掌握求职技巧和方法。3、提高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应完善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1)制定相关就业政策,需要加强就业扶持措施、完善就业保障体系、切实执行就业政策等;(2)健全毕业生人才资源市场:构建统一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提高人力资源市场的服务水平;加大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管力度;(3)构建就业社会反馈机制:扩充反馈主体、丰富反馈内容、畅通反馈渠道、实现反馈的常态化。

关键词: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学科专业: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一) 加强高等教育提升质量研究的迫切需要

(二) 提升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现实需要

(三) 提高水利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的客观需要

二、研究意义

(一) 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 研究的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现状评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 研究的重难点

(二)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要义把握

一、水利高职院校的历史溯源及基本蕴含

(一) 水利高职院校的历史溯源

(二) 水利高职院校的基本蕴含

二、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一) 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内涵

(二) 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主要特征

三、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概念界定及背景分析

(一) 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概念界定

(二) 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背景分析

第二章 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基本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就业观

(一) 就业是民生之本

(二) 实现全社会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三) 统筹兼顾

(四) 广开就业门路

(五) 健全就业保障

二、大学生就业政策

(一) “统包统分”政策

(二) “双向选择”政策

(三) “自主择业”政策

三、水利高职院校培养目标

(一) 水利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形成

(二) 水利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内容

(三) 水利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特点

第三章 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现状调查

一、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 调查问卷设计

(二) 调查研究路径

(三) 调查样本分布

(四)巧查样本巧度、倍度分巧

二、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良好态势

(一) 毕业生就业率居位高

(二) 毕业生专业对口率高

(三) 毕业生就业成就感比例高

(四) 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三、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毕业生就业岗位优势不显

(二) 毕业生工作稳定性不强

(三) 毕业生工作环境存有不理想状况

(四) 毕业生持续发展不畅

(五) 部分用人单位评价不满

四、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 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

(二) 来自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三) 来自高校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的影响

(四) 来自用人单位要求的影响

第四章 提高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策略思考

一、提出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策略的理论框架

(一) 系统论概述

(二) 系统方法的核心概念

(三) 基于系统观的分析框架

二、准确水利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

(一) 办学定位的内涵

(二) 水利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要求

三、改革水利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

(一)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 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

(三)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

四、完善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一) 制定相关就业政策

(二) 健全毕业生人力资源市场

(三) 构建就业社会反馈机制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活动和学术成果

上一篇:生活化物理教学论文提纲下一篇:中级职称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