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茉莉花》在不同地域传唱的演变

2022-12-06

民歌《茉莉花》以鲜明的民族特色、优美典雅的艺术风格而倍受人们的喜爱, 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它是我国众多的民歌中较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之一。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 在讲授民歌欣赏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民歌《茉莉花》有多种不同的形态, 概括来说其在长期的传唱中主要呈现出如下两种态势。

(1) 是突破了单一的地域环境而派生的许多不同地域风格的变体《茉莉花》。这些有着渊源关系的变体《茉莉花》经过长期的磨练之后, 不仅形成了各自特定的歌唱模式, 而且在文学和音乐的表现形式上也有了较稳定的结构规格蕴涵着十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2) 突破了单一的民歌体裁形式, 出现的多声合唱、乐器独奏、合奏等多种体裁形式的《茉莉花》。

那么, 《茉莉花》究竟根据什么作为“母体”, 由“母体”又具体派生出几种形式?同时, 这诸多形式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也是写作的主旨所在。

1 本体——江苏《茉莉花》的由来与音乐特征

《茉莉花》的历史由来可以追溯到清代。在由玩花主人选辑、钱德苍增辑、清代乾隆年间出版的戏曲剧本集《缀白球》第六集卷——《花鼓》中曾记载了这首民歌的唱词: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的花开赛不过它, 本待要, 采一朵戴, 又恐怕看花的骂;本待要, 采一朵戴, 又恐怕看花的骂。”

在清道光元年贮香主人编辑出版的《小慧集》中所收入的十余首民歌中有一首《鲜花调》的唱词与上者相近。这首《鲜花调》的词曲与现今流传的江苏《茉莉花》有明显的渊源关系。两者在唱词、主题内容上基本一致:都是以“花”为主要抒唱对象, 一个是用鲜花, 一个是用茉莉花, 其意都是借花表达少女含蓄的爱情;在旋律上, 两首旋律曲调的结构框架也基本相近, 每个乐句的落音也相同, 只是《茉莉花》比《鲜花调》多了许多的装饰音。由此可见, 江苏《茉莉花》的曲调来源就是清观元年的《鲜花调》。

下面对江苏《茉莉花》的音乐特征展开具体分析:

(1) 它的唱词为“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开花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看花的人儿骂……”全曲共三段唱词, 通过这些文字, 表面看来好像是一位少女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 但是透过这些文字, 仿佛看到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爱在心里口难开的委婉爱情。

(2) 它的曲体结构是四句体, 节拍为2/4拍;前两个乐句由八小节组成, 每乐句四小节;后两个乐句由六小节组成, 每乐句三小节。

(3) 它属于典型的五声音阶口调式, 其每乐句的落音分别是:第一句落s o l音, 第二句落do音, 第三句落la音, 第四句落sol音。全曲除了结束句最后一个字的拖腔外, 没有运用拖腔;其音乐表现细腻、圆润, 注重抒情色彩。

(4) 它的旋律秀丽婉转、优美动人。旋律中的每个音之间和每个乐句之间, 一般都是三、四度音程的进行。通观江苏《茉莉花》全谱, 最多只能找到由中音区的la音到高音区的do音, 中音区的sol音到中音区的r e音, 这小三度和纯四度的音程关系的巧妙结合, 使得乐句之间联系十分紧密。旋律中还经常出现“鱼咬尾”式的结构形式。

2 变体——江苏《茉莉花》嬗变情况及比较

江苏《茉莉花》在多年的流传过程中派生出了许多不同风格特色的变体《茉莉花》。这种“曲调各异, 主题内容基本相同”的类型, 或者说“万变不离其宗”的民歌现象被称为“同宗民歌”。民族音乐学家冯光钰先曾对这种现象给予了解释:

“同宗民歌是指由一首民歌母体, 由此地流传到彼地乃至全国各地, 演变派生出若干子体的民歌群落”。

由此可以说, 由江苏《茉莉花》派生出了河北、辽宁、黑龙江、山西、山东、湖北等地区的《茉莉花》变体。这些《茉莉花》的特点是主题基本相同, 曲调各异。

以下将根据江苏《茉莉花》的嬗变与发展, 列举个典型地区的变体《茉莉花》进行比较与分析。

河北《茉莉花》的曲调吸收了江苏《茉莉花》的优美俏丽, 但它却赋予了北方的说唱风味;其在节奏上吸收了江苏《茉莉花》的从容舒展, 只是带了一种轻盈跳动的北方民间歌舞的特点。下面将两者加以具体的比较。

(1) 唱词:第一段唱词相同。两者的第一段歌词相同, 都是“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开花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表现了青年女子对茉莉花的喜爱。

(2) 节奏:两首《茉莉花》均为2/4拍, 只是相比之下, 河北南皮《茉莉花》由四小节组成, 江苏《茉莉花》则由两小节组成, 虽然是相同的节拍, 但乐句的构成却不同。由此可以看出, 河北南皮《茉莉花》是在江苏《茉莉花》乐句的基础上加以变化或者说加入了装饰的音调而形成的。

(3) 调式:江苏《茉莉花》是典型的五声音阶徵调式, 四乐句落音分别在徵音、宫音、徵音和徵音上。河北南皮《茉莉花》是六声音节徵调式, 在调式中间加入了一些升sol和升do音的色彩音。河北南皮《茉莉花》在调式上继承了江苏《茉莉花》的级进模式。可以说, 两者之间的调式虽不完全一致, 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4) 拖腔:江苏《茉莉花》的曲调中间没有拖腔的运用, 而河北南皮《茉莉花》则在每句的句尾处有拖腔, 前三句的每个句尾为两小节的拖腔, 第四句处设有一个长度为六小节的拖腔, 最后的落音还是回到口音上。这种的拖腔设计既没有偏离基本旋律形态, 又富有浓厚的地域风格特色。

通过以上对河北南皮《茉莉花》与江苏《茉莉花》两首民歌的分析与对比, 可以体会看到时调《鲜花调》在我国南、北地区变体的异同。同出自《鲜花调》的主题音调, 却因在不同的地区, 受不同语言环境及其它因素的影响, 而形成了不同风格的音乐。

限于篇幅, 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其他地区的《茉莉花》变体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茉莉花》久唱不衰, 因此拥有了众多的变体形态。它以鲜明的民族特点向世人传达了中国人民热爱自然、热爱和平、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摘要:民歌《茉莉花》是我国众多优秀民歌作品中的典范之作, 它的传播与分布地区极为广泛。但在传唱过程中, 由于地域环境、音调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了诸多《茉莉花》的“变体”形态, 如山西、河北等不同形态的《茉莉花》。它们与江苏的《茉莉花》形成了一个主题相同的民歌“家庭”, 即在同宗下产生了嬗变。本文即围绕江苏《茉莉花》的基本形态以及其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变体形态展开论述。

关键词:同宗民歌,《茉莉花》,民歌音乐

上一篇:科学分组快乐学习下一篇: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告知策略研究——以四川理工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