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析与决策答案

2022-09-01

第一篇:信息分析与决策答案

A36问题分析与决策教程-汇总全套答案

A36问题分析与决策教程

1.决策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 回答:正确

1. A 怎样正确决策 2. B 如何降低决策的风险 3. C 决策的风险越低越好 4.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要进行正确决策,就要: 回答:正确

1. A 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 B 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评价 3. C 对企业拥有的资源做出有效的评价 4. D 以上都包括

3.成功的条件不包括: 回答:正确

1. A 空间 2. B 高质量的分析 3. C 执行者和批准者的承诺 4. D 时间

4.考虑决策目标时必须考虑: 回答:正确

1. A 表面利益与根本利益 2. B 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 3. C 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 4. D 产品效益和品牌效益 5.决策目标可以分为:

回答:正确

1. A 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 2. B 盈利目标和效益目标 3. C 必须要求目标和愿望要求目标 4. D 组织目标和企划目标

6.状况评估的用途不在于: 回答:正确

1. A 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2. B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3. C 帮助确定公司内部跨部门的工作目标 4. D 完成上级管理者布置的任务

7.要保护行动计划不受干扰,就进行: 回答:正确

1. A 决策分析 2. B 潜在问题分析 3. C 问题分析 4. D 过程分析

8.负责产品创新的市场部门是: 回答:错误

1. A 产品市场 2. B 市场开发 3. C 市场宣传 4. D 销售给客户

9.决策误区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回答:正确

1. A 决策时受了时间的影响 2. B 决策时受了空间的影响 3. C 决策人员之间的观点大相径庭 4. D 不清楚需要收集哪些信息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0.在问题的分析与决策过程中: 回答:错误

1. A 优秀的管理者主要依靠个人的感觉、直觉 2. B 中国的企业主要使用自己制造的适合单个企业情况的模型 3. C 外国企业多使用问题分析工具 4.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11.设定奖惩激励机制时: 回答:正确

1. A 只要合理就好 2. B 一定要在事前设立 3. C 一定要在事后根据具体情况设立 4. D 以上都不正确

12.跨部门的状况评估: 回答:正确

1. A 无助于不同部门目标的统一 2. B 使复杂和重要的事件更加棘手 3. C 可以帮助确立项目发展的方向 4. D 不能澄清各种复杂的状况

13.要找到问题偏差的原因,就进行: 回答:正确

1. A 问题分析 2. B 潜在问题分析 3. C 过程分析 4. D 决策分析

14.解决问题的误区不包括: 回答:正确

1. A 盲目乐观 2. B 妄下结论 3. C 错误定义问题 4. D 盲目行动

15.明示决策目标: 回答:正确

1. A 是好的决策的必要组成部分 2. B 应当就事论事,不涉及以往的决策 3. C 可以稍微模糊一点,为以后的修改和调整留下空间 4. D 以上都包括

1.决策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 回答:正确

A 怎样正确决策 B 如何降低决策的风险 C 决策的风险越低越好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要进行正确决策,就要: 回答:正确

A 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B 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评价 C 对企业拥有的资源做出有效的评价 D 以上都包括

3.不属于衡量问题轻重缓急程度标准的是: 回答:正确

A 严重性 B 灵活性 C 紧急性 D 发展性

4.下列关于状况评估的说法错误的是: 回答:正确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A 状况评估针对的是单一问题 B 状况评估需要澄清和评估所面临的难题群 C 要运用问题分析、决策分析和潜在问题分析方法 D 能够帮助我们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5.解决问题的困难在于: 回答:正确

A 人们往往总想快速找到解决办法 B 问题具有复杂性 C 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 D 问题中还存在别的问题

6.进行决策分析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A 评估决策方案 B 明确决策目的 C 评估决策风险 D 制定决策方案

7.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是: 回答:正确

A 谁官大,谁决策 B 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 C 以任务为导向,以人治为驱动 D 以上都包括

8.要保护行动计划不受干扰,就进行: 回答:正确

A 决策分析 B 潜在问题分析 C 问题分析 D 过程分析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回答:正确

A 妄下结论可能是因为信息不足 B 错误定义问题是因为看到很多信息似乎都跟问题有关 C 领导决策,报喜不报忧,人人说好话的文化传统,更加重了妄下结论这一问题

D 错误定义问题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信息

11.决策误区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回答:正确

A 决策时受了时间的影响 B 决策时受了空间的影响 C 决策人员之间的观点大相径庭 D 不清楚需要收集哪些信息

12.识别可能原因时,应当: 回答:正确

A 找出不同点 B 找出变化 C 列出原因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D 以上都包括

13.解决问题的误区不包括: 回答:错误

A 盲目乐观 B 妄下结论 C 错误定义问题 D 盲目行动

14.问题分析的作用在于: 回答:正确

A 是进行问题沟通的桥梁 B 有效的帮助人们观察实际发生和预期目标之间的偏差 C 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D 可以帮助人们描述问题

15.明示决策目标: 回答:正确

A 是好的决策的必要组成部分 B 应当就事论事,不涉及以往的决策 C 可以稍微模糊一点,为以后的修改和调整留下空间 D 以上都包括

课前自评

1.设定奖惩激励机制时:

错误

  

 A . 只要合理就好

B . 一定要在事前设立

C . 一定要在事后根据具体情况设立

D . 以上都不正确

2.要选择行动的方案,就进行:

错误

    A .决策分析

B .过程分析

C .问题分析

D .潜在问题分析

3.负责产品创新的市场部门是:

错误

   A .产品市场

B .市场开发

C .市场宣传  D .销售给客户

5.在中国,进行决策时:

错误

    A . 高层决策者首先考虑的是把事情做对

B . 高层决策者首先会确定目标

C . 高层决策者会在目标的基础上讨论方案

D . 高层决策者首先考虑的是做对的事情

问题分析与决策教程

单选题

1.决策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怎样正确决策

B 如何降低决策的风险

C 决策的风险越低越好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要进行正确决策,就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B 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评价

C 对企业拥有的资源做出有效的评价

D 以上都包括

3.下列关于状况评估的说法错误的是:

回答:正确

1. 2. 3. 4. A 状况评估针对的是单一问题

B 状况评估需要澄清和评估所面临的难题群

C 要运用问题分析、决策分析和潜在问题分析方法

D 能够帮助我们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4.考虑决策目标时必须考虑: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表面利益与根本利益

B 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

C 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

D 产品效益和品牌效益

5.要制定出良好的应变措施,首先要:

回答:错误

1. 2. A 找出可能原因

B 识别潜在问题 3. 4. C 采取预防措施

D 计划应变措施

6.传统的价值观要求:

回答:正确

1. 2. 3. 4. A 直率坦荡

B 雷厉风行

C 高深莫测

D 任性率真

7.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是:

回答:错误

1. 2. 3. 4. A 谁官大,谁决策

B 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

C 以任务为导向,以人治为驱动

D 以上都包括

8. 中西方决策思维的差异在于: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效率与公平何者优先

B 效率与结果何者优先

C 问题与结果何者优先

D 问题与公平何者优先

10.中国绝大部分企业是:

回答:正确

1. 2. 3. 4. A 目标型

B 任务型

C 结果型

D 问题型

11.跨部门的状况评估: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无助于不同部门目标的统一

B 使复杂和重要的事件更加棘手

C 可以帮助确立项目发展的方向

D 不能澄清各种复杂的状况

12.解决问题的误区不包括:

回答:正确

1. 2. 3. 4. A 盲目乐观

B 妄下结论

C 错误定义问题

D 盲目行动

13.在中国,进行决策时:

回答:正确 1. 2. 3. 4. A 高层决策者首先考虑的是把事情做对

B 高层决策者首先会确定目标

C 高层决策者会在目标的基础上讨论方案

D 高层决策者首先考虑的是做对的事情

14.明示决策目标: 回答:错误

1. 2. 3. 4. A 是好的决策的必要组成部分

B 应当就事论事,不涉及以往的决策

C 可以稍微模糊一点,为以后的修改和调整留下空间

D 以上都包括

15.潜在问题:

回答:正确

1. 2. 3. 4. A 可以完全杜绝

B 是指对成功能产生危害的因素

C 分析时应把重点放在一旦发生将产生的后果上

D 不需要理会

1.决策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怎样正确决策

如何降低决策的风险 决策的风险越低越好 以上说法都不对

2.澄清问题时: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要把简单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

把模糊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更加现实 不一定需要找到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用列举法弄清问题

3.要选择行动的方案,就进行: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决策分析 过程分析 问题分析 潜在问题分析

4.成功的条件不包括: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空间

高质量的分析

执行者和批准者的承诺 时间 5.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谁官大,谁决策

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 以任务为导向,以人治为驱动 以上都包括

6. 中西方决策思维的差异在于: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效率与公平何者优先 效率与结果何者优先 问题与结果何者优先 问题与公平何者优先

7.在对问题进行评估时: 回答:错误 1. A 2. B 3. C 4. D 严重性是第一位的 紧急性是第一位的 发展性是第一位的 应当结合三者考虑

8.负责产品创新的市场部门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产品市场 市场开发 市场宣传 销售给客户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回答:错误

1. A 妄下结论可能是因为信息不足 2. B 错误定义问题是因为看到很多信息似乎都跟问题有关 3. C 领导决策,报喜不报忧,人人说好话的文化传统,更加重了妄下结论这一问题 4. D 错误定义问题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信息 10.逻辑: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分为有效逻辑和无效逻辑 就是自己的想法 与决策无关 不是一门科学

11.在对问题进行状况评估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A 2. B 排出轻重缓急 查明具体难题 3. C 4. D 准备采取行动 计划行动步骤

12.解决问题的误区不包括: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盲目乐观 妄下结论 错误定义问题 盲目行动

13.问题分析的作用在于: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是进行问题沟通的桥梁

有效的帮助人们观察实际发生和预期目标之间的偏差 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可以帮助人们描述问题

14.通过对目标的描述,企业应当: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弄清楚希望达到的结果和具体目标 弄清楚达到目标必须满足的条件

弄清楚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人、财、物、时间是否具备和充足 以上都包括

15.明示决策目标: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是好的决策的必要组成部分

应当就事论事,不涉及以往的决策

可以稍微模糊一点,为以后的修改和调整留下空间 以上都包括

卷1 1.要进行正确决策,就要: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评价

对企业拥有的资源做出有效的评价

以上都包括

严重性

灵活性

紧急性

发展性

状况评估针对的是单一问题

状况评估需要澄清和评估所面临的难题群

要运用问题分析、决策分析和潜在问题分析方法

能够帮助我们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2.不属于衡量问题轻重缓急程度标准的是: 回答:正确

3.下列关于状况评估的说法错误的是: 回答:正确 4.拖延问题: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会使问题的紧急性不断增加

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难题

需要对问题进行重新评估

以上都包括

空间

高质量的分析

执行者和批准者的承诺

时间

表面利益与根本利益

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

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

产品效益和品牌效益

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

列举可能的原因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

以上都包括

严重性是第一位的

紧急性是第一位的

发展性是第一位的

应当结合三者考虑

明确解决问题的误区

明确解决问题的困难

明确问题分析的作用

描述面临问题

很多中国企业常犯的错误之一,也是最大的错误之一

信息不足,却认为已经把握了问题

只把支持自己观念的信息用来去论证结论

以上都包括

个人喜好导向

方案优先而不是目的优先

忽略风险

决策依据不准确不全面

优秀的管理者主要依靠个人的感觉、直觉

中国的企业主要使用自己制造的适合单个企业情况的模型

外国企业多使用问题分析工具

以上说法都正确 5.成功的条件不包括: 回答:正确

6.考虑决策目标时必须考虑: 回答:正确

7.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

回答:正确

8.在对问题进行评估时: 回答:正确

9.在进行问题分析的准备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0.妄下结论是: 回答:正确

11.决策最大的误区是: 回答:正确

12.在问题的分析与决策过程中: 回答:正确

13.在对问题进行状况评估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排出轻重缓急

查明具体难题

准备采取行动

计划行动步骤

弄清楚希望达到的结果和具体目标

弄清楚达到目标必须满足的条件

弄清楚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人、财、物、时间是否具备和充足

以上都包括

可以完全杜绝

是指对成功能产生危害的因素

分析时应把重点放在一旦发生将产生的后果上

不需要理会 14.通过对目标的描述,企业应当: 回答:正确

15.潜在问题: 回答:正确

试卷2 1.决策: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只是企业老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应该关心的事情

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

与企业的普通员工无关

与个人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

状况评估针对的是单一问题

状况评估需要澄清和评估所面临的难题群

要运用问题分析、决策分析和潜在问题分析方法

能够帮助我们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

列举可能的原因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

以上都包括

直率坦荡

雷厉风行

高深莫测

任性率真

谁官大,谁决策

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

以任务为导向,以人治为驱动

以上都包括

严重性是第一位的

紧急性是第一位的

发展性是第一位的

应当结合三者考虑 2.下列关于状况评估的说法错误的是: 回答:正确

3.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

回答:正确

4.传统的价值观要求: 回答:正确

5.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是: 回答:正确

6.在对问题进行评估时: 回答:正确

7.状况评估的用途不在于: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帮助确定公司内部跨部门的工作目标

完成上级管理者布置的任务

决策分析

潜在问题分析

问题分析

过程分析

妄下结论可能是因为信息不足

错误定义问题是因为看到很多信息似乎都跟问题有关

领导决策,报喜不报忧,人人说好话的文化传统,更加重了妄下结论这一问题

错误定义问题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信息 8.要保护行动计划不受干扰,就进行: 回答:正确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回答:正确

11.在问题的分析与决策过程中: 回答:正确

优秀的管理者主要依靠个人的感觉、直觉

中国的企业主要使用自己制造的适合单个企业情况的模型

外国企业多使用问题分析工具

以上说法都正确

三个为什么

五个为什么

七个为什么

九个为什么

目标型

任务型

结果型

问题型

是好的决策的必要组成部分

应当就事论事,不涉及以往的决策

可以稍微模糊一点,为以后的修改和调整留下空间

以上都包括

可以完全杜绝

是指对成功能产生危害的因素

分析时应把重点放在一旦发生将产生的后果上

不需要理会 12.要了解一件事情的本质,最低限度要问: 回答:正确

13.中国绝大部分企业是: 回答:正确

14.明示决策目标: 回答:正确

15.潜在问题: 回答:正确

试卷3 1.决策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 回答:正确 1. 2. 3. A 怎样正确决策

B 如何降低决策的风险

C 决策的风险越低越好 4.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要进行正确决策,就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B 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评价

C 对企业拥有的资源做出有效的评价

D 以上都包括

3.澄清问题时: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要把简单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

B 把模糊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更加现实

C 不一定需要找到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D 用列举法弄清问题

4.进行决策分析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评估决策方案

B 明确决策目的

C 评估决策风险

D 制定决策方案

5.决策目标可以分为: 回答:正确 1. 2. 3. 4. A 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

B 盈利目标和效益目标

C 必须要求目标和愿望要求目标

D 组织目标和企划目标

6.要制定出良好的应变措施,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找出可能原因

B 识别潜在问题

C 采取预防措施

D 计划应变措施

7.在对问题进行评估时: 回答:正确 1. 2. 3. 4. A 严重性是第一位的

B 紧急性是第一位的

C 发展性是第一位的

D 应当结合三者考虑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回答:正确 1. A 妄下结论可能是因为信息不足 2. 3. 4. B 错误定义问题是因为看到很多信息似乎都跟问题有关

C 领导决策,报喜不报忧,人人说好话的文化传统,更加重了妄下结论这一问题

D 错误定义问题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信息

10.决策误区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回答:正确 1. 2. 3. 4.

11.要了解一件事情的本质,最低限度要问: 回答:正确 1. 2. 3. 4. A 三个为什么

B 五个为什么

C 七个为什么

D 九个为什么 A 决策时受了时间的影响

B 决策时受了空间的影响

C 决策人员之间的观点大相径庭

D 不清楚需要收集哪些信息

12.在对问题进行状况评估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排出轻重缓急

B 查明具体难题

C 准备采取行动

D 计划行动步骤

13.设定奖惩激励机制时: 回答:正确 1. 2. 3. 4. A 只要合理就好

B 一定要在事前设立

C 一定要在事后根据具体情况设立

D 以上都不正确

14.解决问题的误区不包括: 回答:正确 1. 2. 3. 4. A 盲目乐观

B 妄下结论

C 错误定义问题

D 盲目行动

15.问题分析的作用在于: 回答:正确 1. 2. 3. A 是进行问题沟通的桥梁

B 有效的帮助人们观察实际发生和预期目标之间的偏差

C 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D 可以帮助人们描述问题 4. 试卷3 1.澄清问题时: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要把简单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

B 把模糊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更加现实

C 不一定需要找到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D 用列举法弄清问题

2.不属于衡量问题轻重缓急程度标准的是: 回答:正确 1. 2. 3. 4. A 严重性

B 灵活性

C 紧急性

D 发展性

3.考虑决策目标时必须考虑: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表面利益与根本利益

B 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

C 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

D 产品效益和品牌效益

4.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

B 列举可能的原因

C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

D 以上都包括

5.要制定出良好的应变措施,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找出可能原因

B 识别潜在问题

C 采取预防措施

D 计划应变措施

6.传统的价值观要求: 回答:正确 1. 2. 3. 4. A 直率坦荡

B 雷厉风行

C 高深莫测

D 任性率真

7.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是: 回答:正确 1. 2. A 谁官大,谁决策

B 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 3. 4. C 以任务为导向,以人治为驱动

D 以上都包括

8.状况评估的用途不在于: 回答:正确 1. 2. 3. 4.

10.决策最大的误区是: 回答:正确 1. 2. 3. 4. A 个人喜好导向

B 方案优先而不是目的优先

C 忽略风险

D 决策依据不准确不全面 A 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B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C 帮助确定公司内部跨部门的工作目标

D 完成上级管理者布置的任务

11.逻辑: 回答:正确 1. 2. 3. 4. A 分为有效逻辑和无效逻辑

B 就是自己的想法

C 与决策无关

D 不是一门科学

12.在对问题进行状况评估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排出轻重缓急

B 查明具体难题

C 准备采取行动

D 计划行动步骤

13.设定奖惩激励机制时: 回答:正确 1. 2. 3. 4. A 只要合理就好

B 一定要在事前设立

C 一定要在事后根据具体情况设立

D 以上都不正确

14.跨部门的状况评估: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无助于不同部门目标的统一

B 使复杂和重要的事件更加棘手

C 可以帮助确立项目发展的方向

D 不能澄清各种复杂的状况 15.问题分析的作用在于: 回答:正确 1. 2. 3. A 是进行问题沟通的桥梁

B 有效的帮助人们观察实际发生和预期目标之间的偏差

C 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1.澄清问题时: 回答:正确 试卷1. 2. 3. 4. A 要把简单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

B 把模糊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更加现实

C 不一定需要找到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D 用列举法弄清问题

4 2.不属于衡量问题轻重缓急程度标准的是: 回答:正确 1. 2. 3. 4. A 严重性

B 灵活性

C 紧急性

D 发展性

3.考虑决策目标时必须考虑: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表面利益与根本利益

B 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

C 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

D 产品效益和品牌效益

4.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

B 列举可能的原因

C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

D 以上都包括

5.要制定出良好的应变措施,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找出可能原因

B 识别潜在问题

C 采取预防措施

D 计划应变措施

6.传统的价值观要求: 回答:正确 1. 2. 3. A 直率坦荡

B 雷厉风行

C 高深莫测

4.

D 任性率真 7.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是: 回答:正确 1. 2. 3. 4. A 谁官大,谁决策

B 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

C 以任务为导向,以人治为驱动

D 以上都包括

8.状况评估的用途不在于: 回答:正确 1. 2. 3. 4. A 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B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C 帮助确定公司内部跨部门的工作目标

D 完成上级管理者布置的任务

9.在进行问题分析的准备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明确解决问题的误区

B 明确解决问题的困难

C 明确问题分析的作用

D 描述面临问题

10.决策最大的误区是: 回答:正确 1. 2. 3. 4. A 个人喜好导向

B 方案优先而不是目的优先

C 忽略风险

D 决策依据不准确不全面

11.逻辑: 回答:正确 1. 2. 3. 4. A 分为有效逻辑和无效逻辑

B 就是自己的想法

C 与决策无关

D 不是一门科学

12.在对问题进行状况评估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排出轻重缓急

B 查明具体难题

C 准备采取行动

D 计划行动步骤

13.设定奖惩激励机制时: 回答:正确 1. 2. 3. A 只要合理就好

B 一定要在事前设立

C 一定要在事后根据具体情况设立 4. D 以上都不正确

14.跨部门的状况评估: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无助于不同部门目标的统一

B 使复杂和重要的事件更加棘手

C 可以帮助确立项目发展的方向

D 不能澄清各种复杂的状况

15.问题分析的作用在于: 回答:正确 1. 2. 3. 4. A 是进行问题沟通的桥梁

B 有效的帮助人们观察实际发生和预期目标之间的偏差

C 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D 可以帮助人们描述问题

问题分析与决策教程试题 单选题

1:决策:

回答:正确 B

A

只是企业老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应该关心的事情

B

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

C

与企业的普通员工无关

D

与个人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

2:决策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

回答:正确 B

A 怎样正确决策

B

如何降低决策的风险

C 决策的风险越低越好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3:澄清问题时:

回答:正确 B

A

要把简单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

B 把模糊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更加现实

C

不一定需要找到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D 用列举法弄清问题

4:要选择行动的方案,就进行:

回答:正确 A

A 决策分析

B 过程分析

C 问题分析

D 潜在问题分析

5:拖延问题:

回答:正确 D

A

会使问题的紧急性不断增加

B

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难题 C

需要对问题进行重新评估

D

以上都包括

6:成功的条件不包括:

回答:正确 A

A

空间

B 高质量的分析

C 执行者和批准者的承诺

D 时间

7:决策目标可以分为:

回答:正确 C

A

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

B

盈利目标和效益目标

C 必须要求目标和愿望要求目标

D 组织目标和企划目标

8:传统的价值观要求:

回答:正确 C

A

直率坦荡

B

雷厉风行

C

高深莫测

D

任性率真

9:在对问题进行评估时:

回答:正确 D

A

严重性是第一位的

B

紧急性是第一位的

C

发展性是第一位的

D

应当结合三者考虑

10:状况评估的用途不在于:

回答:正确 D

A

以正确的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

B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C

帮助确定公司内部跨部门的工作目标

D

完成上级管理者布置的任务

11:要保护行动计划不受干扰,就进行:

回答:正确 B

A

决策分析

B

潜在问题分析

C

问题分析

D

过程分析

12:逻辑:

回答:正确 A

A

分为有效逻辑和无效逻辑

B

就是自己的想法

C

与决策无关

D

不是一门科学

13:要了解一件事情的本质,最低限度要问:

回答:正确 C A

三个为什么

B

五个为什么

C

七个为什么

D

九个为什么

14:设定奖惩激励机制时:

回答:正确 B A

只要合理就好

B

一定要在事前设立

C

一定要在事后根据具体情况设立

D

以上都不正确

15:跨部门的状况评估:

回答:正确 C

A

无助于不同部门目标的统一

B

使复杂和重要的事件更加棘手

C

可以帮助确立项目发展的方向

D

不能澄清各种复杂的状况

学习课程:问题分析与决策教程

单选题

1:决策: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评估决策方案

明确决策目的

评估决策风险

制定决策方案

表面利益与根本利益

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

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

产品效益和品牌效益 只是企业老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应该关心的事情

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

与企业的普通员工无关

与个人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

会使问题的紧急性不断增加

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难题

需要对问题进行重新评估

以上都包括

人们往往总想快速找到解决办法

问题具有复杂性

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 问题中还存在别的问题 2:拖延问题: 回答:正确

3:解决问题的困难在于: 回答:正确

4:考虑决策目标时必须考虑: 回答:正确

5:进行决策分析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6:识别可能的原因时,要: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分为有效逻辑和无效逻辑

就是自己的想法

与决策无关

不是一门科学

只要合理就好

一定要在事前设立

一定要在事后根据具体情况设立

以上都不正确

无助于不同部门目标的统一

使复杂和重要的事件更加棘手

可以帮助确立项目发展的方向

不能澄清各种复杂的状况 优秀的管理者主要依靠个人的感觉、直觉

中国的企业主要使用自己制造的适合单个企业情况的模型

外国企业多使用问题分析工具

以上说法都正确

明确决策目的

组成决策团队

评估决策方案

评估决策风险

产品市场

市场开发

市场宣传

销售给客户

收集信息

进行承诺

事先设定合理的奖惩激励机制

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运用知识、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找出若干种可能性

列举可能的原因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

以上都包括

7:计划行动时,首先要: 回答:正确

8:负责产品创新的市场部门是: 回答:正确

9:决策分析的基本程序不包括: 回答:正确

10:在问题的分析与决策过程中: 回答:正确

11:逻辑: 回答:正确

12:设定奖惩激励机制时: 回答:正确

13:跨部门的状况评估: 回答:错误

14:通过对目标的描述,企业应当: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1. A 2. B 3. C 4. D 弄清楚希望达到的结果和具体目标

弄清楚达到目标必须满足的条件

弄清楚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人、财、物、时间是否具备和充足

以上都包括

15:潜在问题: 回答:正确

可以完全杜绝

是指对成功能产生危害的因素

分析时应把重点放在一旦发生将产生的后果上

不需要理会

第二篇: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管理作业答案

1、 简述信息系统的组成市场营销 赖政恒 201040700090

答:信息系统由以下七大部分组成:

1. 计算机硬件系统

2. 计算机软件系统

3. 数据及基存储介质

4. 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设施

5. 非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设备

6. 规章制度

7. 工作人员

2、 信息系统在组织管理中的主要作用和组织对信息系统的影响

答: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收集、传递与处理的效率和有效性,可为客户、企业员工、经营管理者、合作伙伴和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从而增强企业对内外环境变化响应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提高了管理决策的及时性和科学性,是实现企业目标与战略的重要保证。

2. 市场上围绕产品与服务的企业竞争,实质上是形成这类产品与服务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3. 减少管理层次,下放权力,实现组织扁平化、网络化、虚拟化,是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4. 业务流程是企业在完成其使命、实现其目标过程中必需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活动。

5. 信息系统实现了对企业生产经营信息的及时、统一管理,加强了企业控制能力,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从而降低了内部人员成本。

6. 信息系统加强了业务、流程和数据的规范化,减少了随意性和人为失误,改善了管理者与员工的工作环境与学习条件,促进了员工之间的信息知识交流与协作,加强了组织的凝聚力,有利于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团结、学习、创新的企业文化。

组织对信息系统的影响:信息系统是整个组织中的一部分,信息系统的使命、目标和运作机制与组织一致,才能发挥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应有作用。组织的目标、战略、规模、结构、管理模式、运作机制、改革和发展进程以及人员素质、组织文化对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都有重要的影响。

3、 试述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和各阶段的主要活动

答: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1. 系统规划

2. 系统开发

3. 系统运营与维护

4. 系统更新

各阶段的主要活动有:

1、系统规划:根据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变革与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制定系统的数据规划、应用系统规划与技术基础设施规划。

2、系统开发:根据系统规划阶段确定的系统总体方案和开发项目的安排,分期、分批进行系统开发,这是系统建设中工作任务最为繁重的阶段。

3、系统运营与维护:系统运营的组织与管理、信息服务提供管理、信息服务支持管理、系统维护、信息安全管理。

4、系统更新:现行系统问题分析、新系统的建设。

4、 试述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答:信息规划的目标是:根据组织的目标与战略制定出组织中信息系统建设的长期发展方案,决定信息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发展过程。

信息系统规划的任务是:

1、需求分析:识别系统的各类用户在他们的社会活动中需要系统为他们解决的问题、提供的服务。

2、业务规划:根据组织的目标与战略和用户需求,制定业务规划和业务流程改革与创新方案。

3、数据规划:识别系统的主题数据,进行应用系统规划。

4、应用系统规划:确定系统的信息处理功能,进行应用系统规划。

5、技术基础设施规划:确定保障信息系统正常、高效、安全运行的软、硬件与网络基础设施,进行技术基础设施规划。

5、 试述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工作步骤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答:主要内容:进一步明确系统的目标、规模与功能、对系统开发背景、必要性和意义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拟开发系统的初步方案和计划。

工作步骤:

1. 确定系统的规模与目标

2. 明确用户主要作息要求

3. 提出拟建系统初步方案

4. 审查新系统

5. 提出并评价可能的替代方案,并进行可行性研究(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营运可行性),这里可行性研究要涉及物理方案,既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如软、硬件的配置。

6. 给出该项目做还是不做的选择,同时确定方案。

7. 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包括人、财、物的安排。

8. 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9. 向用户审查小组与指导委员会提交结果。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1. 现行系统概况:包括组织结构、主要工作、任务和业务流程、人员、设备、费用状况。

2. 主要问题和主要信息需求

3. 拟建新系统的方案:包括主要目标、规模、初步结构、实施计划与投资方案、人员补充方案等。

4. 经济可行性分析:包括建设费用、运行费用、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5. 技术可行性分析:包括现有可用技术的评估、使用现有技术开发系统的可行性、对技术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6. 营运可行性分析:系统与组织目标、运行机制的匹配关系,各部门工作与系统运行的适应性、人员的适应性,人员计划的可行性、环境条件的可行性。

7. 结论:对可行性研究结果的简要总结。

6、 试述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内容

答:系统总体设计又称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或总体技术设计,是在预定的开发项目范围内从总体上对组成系统的计算机各种硬件、各类软件、数据存储和网络的结构进行技术设计。

7、 试述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的特征与工作阶段的划分

答:项目管理的特征:

1.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

2.系统工程思想贯穿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3.项目管理的组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4.项目管理的体制是基于团队管理的个人负责制,项目经理是整个团队中协调、控制的关键岗位。

5.项目管理的要点是创造和保持一个使项目顺利进行的环境,使置身开这个环境的人们能在集体中协调工作以完成预定的目标。

6.项目管理的方法、工具和技术手段具有先进性。

工作阶段的划分:

一 立项与可行性研究阶段

1.初步调查 2.可行性研究

二、项目实施管理阶段

1.开发管理:制定文档、预计需要的资源、费用估算、安排工作任务和日程、定期做评审质量保证管理、开发总结报告、处理意外情况等。

2.测试管理:制定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编制用户手册。

3.安装与试运行管理:设备安装、数据录入、人员培训与岗位设置、系统转换和试运行计划与实施以及系统交付管理。

4.项目后评价管理:技术水平与先进性评价、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系统的内在质量评价、系统的推广使用价值评价、系统的不足之处与改进意见等。

市场营销 赖政恒 201040700090

第三篇: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考点整理)

第一章 概述

项目目标:

1、两层次目标:宏观目标(指项目建设对国家/地区/部门/行业要达到的整体发展目标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具体目标(效益目标、规模目标、功能目标、市场目标);不同性质项目的宏观目标和具体目标都是不同的;不同行业的项目,要结合行业特点分析论证“项目目标与宏观规划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1-

1、效益目标:指项目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目标值;eg(经营性项目--投资收益的具体目标值;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满足客观需要的程度或提供服务的范围;环境治理项目--环境治理的效果)。

1-

2、功能目标:包括(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向前延伸,生产所需原材料,降低产品成本和经营风险;向后延伸,延长产品生产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利用专利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拓宽投资领域,分散经营风险);确定依据(本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主要经营方向、国家总体规划、产业/技术/资源/环境政策)。 项目决策:

1、四阶段:信息收集、方案设计、方案评价、方案抉择。

2、分类:企业投资项目决策:政府„:金融机构贷款决策。

3、原则:科学决策原则;民主决策原则;多目标综合决策原则;风险责任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基本原则,审批的前置条件)。

3-1民主决策原则:先评估后决策;政府投资项目--聘请咨询机构进行评估论证;涉及公共利益的项目--采取适当形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与建议;企业投资项目--聘请外部咨询机构提供咨询服务。

4、管理程序:核准制项目(企业投资的《核准目录》内的重大和限制类项目);备案制项目(其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制项目(政府投资项目)。

4-

1、核准制项目:企业向政府提交项目申请报告(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应由甲级资格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附送“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环保/水利/节能等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审批意见、金融机构项目贷款承诺”;办理“环保/土地和资源利用/安全生产/城市规划许可手续、减免税确认手续”;政府主要核准方面(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对于外商投资项目,+市场准入、+资本项目管理)。

4-

2、审批制项目:必须先列入“行业/部门/区域发展规划”,由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项目

建议书(决定是否立项);再审查可研报告(决定是否决策建设);政府的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领域(包括--加强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一般都要(经过咨询中介机构的评估论证),特别重大项目(还应实行专家评议制度),逐步实行公示制度);采用“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方式的(只审批“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不审批开工报告,严格执行初步设计、概算审批工作);采用“投资补助/转贷/贷款贴息”方式的(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

1、任务: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推荐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能性,研究项目运营发展所必需的条件;比较并推荐项目建设方案;估算建设和运营所需的投资和费用,计算项目的盈利/偿债/财务生存能力;分析评价项目建设与运营所产生的外部影响、经济合理性;分析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和降低风险的措施;分析目标的实现程度。对建设与运营的有关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提出必要的建议。

2、基本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资料数据准确可靠(最基本要求);方法科学;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多方案比较与优化。

3、方法:经验判断法、数学分析法、试验法。

4、内容: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最重要工作);项目申请报告。

4-

1、投资机会研究:目的(发现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分类【一般(地区、部门、资源开发)、具体项目】;内容(市场调查、消费分析、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研究);研究重点(分析投资环境);成果(机会研究报告);深度(粗略估算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

4-

2、初步可研:目的(判断项目是否有生命力,是否值得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金进行可行性研究);研究重点(从宏观上分析论证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深度(处在投资机会研究和可研之间;一般采用估算指标法估算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有条件的可采用分类估算法);作用(仅作为企业内部决策层进行策划/决策的依据,不是所有项目都必须进行初步可研);成果(初步可研报告或项目建议书)。

4-

3、可行性研究:目的(研究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建设方案是否合理/可行,为项目最终决策提供依据);作用(投资决策的依据;筹措资金和申请贷款的依据;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依据);要求(预见性、客观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研究重点(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时进一步论证必要性);内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市场分析;建设方案;投资估算;融资方案;

财务分析;经济分析;经济影响分析;资源利用分析;土地利用及移民搬迁安置方案分析;社会评价或社会影响分析;敏感性与盈亏平衡分析;风险分析;结论与建议);政府投资项目可研内容(+政府投资必要性;+项目需实施代建制的方案;+投资方式;+对公益性项目,要从可持续性角度分析研究政府提供补贴的方式和数额;+增加具体的招标内容);深度要求(内容齐全/数据准确/论据充分/结论明确,以满足决策者定方案、定项目的需要;选用的主要设备的规格/参数应能满足预订货的要求,引进技术设备的资料应能满足合同谈判的要求;重大技术/财务方案,应有两个以上方案的比选;确定的主要工程技术数据,应能满足项目初步设计的要求;对投资和成本费用的估算应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融资方案应能满足项目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对投资数额/时间/币种的要求,并能满足金融机构信贷决策的需要;应反映重大分歧及未被采纳的理由,以供决策者权衡利弊进行决策;应附有供评估/决策审批所必需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出具相应行政许可文件);与初步可研区别(目的与作用、研究论证的重点、研究方法、深度要求不同)。

4-3-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角度,分析项目是否符合“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区域/行业/城市规划、是否符合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否符合国家产业和技术政策”的要求

4-

4、项目申请报告:目的(根据政府公共管理的要求,为企业项目核准提供依据);重点论证(项目的外部性和公共性);作用(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内容(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分析;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节能方案分析;建设用地/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分析;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经济/社会影响分析;结论与建议);与可研报告区别【适用范围和作用不同(仅适用于核准制项目)、目的不同、内容不同(纯内部问题不作为主要内容,但需要其简要说明);※深度要求基本相同】。 项目前期咨询评估

1、对“政府投资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企业投资项目的项目申请报告、重要领域的发展建设规划”在决策审批前,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竞争”原则,选择相应“有资质/有能力/有实力”的咨询中介机构进行咨询评估。

2、作用:为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或为政府核准项目提供依据。

3、不同的委托主体,评估的内容及侧重点不同:政府委托,侧重项目的经济及社会影响评价,分析资源配置合理性;银行委托,侧重融资主体的盈利/偿债能力评价;企业委托,重点评估项目本身的盈利能力/资金流动性/财务风险。

4、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的编制A与评估B:关系(出发点一致;内容及方法基本一致;目标

和要求基本相同;前期重要工作,都是对可行性及投资决策的论证);区别【承担主体不同(A由项目法人或企业主持;B由项目投资主管部门主持);评估角度和任务不同(A从行业或企业角度,着重投资的微观效益;B从国家和社会角度,着重投资的宏观效益);决策时序和作用不同】。

5、项目申请报告评估:“内容(+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评估)、方法、目的、要求”与项目申请报告基本相同。

6、咨询评估机构的选择:基本条件(有执业资格、有信誉、有实力);选择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征求建议书、两阶段招标、竞争性谈判、聘用专家)。

第二章 市场分析与战略分析

市场调查

1、内容(从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和市场分析的角度):市场需求调查;供应调查;消费者调查;竞争者调查。

1-

1、市场需求调查:包括(产品或服务市场需求的数量/价格/质量/区域分布等的历史情况/现状/发展趋势);三方面【有效需求、潜在需求、需求的增长速度(※是影响项目建成后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是由现实推测未来市场需求的关键因素)】。

1-

2、市场供应调查:主要调查(市场的供应能力、主要企业的生产能力、了解市场供求差距);要调查(供应现状、供应潜力、正在或计划建设的相同产品项目的生产能力)。

1-

3、消费者调查:包括(产品或服务的消费群体、消费者购买能力和习惯、消费演变历史和趋势);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层次、消费要求、心理状况、消费动机、消费方式),才能在细分市场中把握目标市场,正确预测市场需求。

1-

4、竞争者调查:包括(调查区域内同类及替代产品的企业数量、各企业市场占有率、生产能力、销售数量、销售渠道、成本水平、管理能力、盈利水平、可能的潜在竞争者的情况)。

2、程序/阶段:调查准备【任务(研究确定调查的目的和要求、调查的范围和规模、调查力量的组织、制订可行的调查工作计划);内容(调查目的、调查内容和范围、调查方法、调查进度和费用预算)】、调查实施【最重要环节;任务(组织调查人员深入实际,收集资料和数据);内容(收集文案资料--※是市场调查的基础资料和工作;收集一手/原始资料--实地/问卷/实验调查法)】、分析总结【任务(对资料整理加工,以揭示市场需求和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反映市场的客观规律);内容(分析整理;综合分析—※是市场调查的核心;编写调查报告)】。

3、类型:市场普查【可就市场某一方面进行专项普查;特点(时间长/耗费大/难以深入);适用(市场范围较小/母体数量较少/调查时间充裕)】、重点调查【特点(以较少的人力和费用开支,较快地掌握基本情况);适用(产品需求和原材料资源需求的调查)】、典型调查【特点(调

查范围较小/人力和费用开支较省/运用比较灵活);关键(把握调查对象的代表性)】、抽样调查【特点(工作量小/耗时短/费用低/信度高);应用广泛】。

4、方法:文案调查【最简单、最一般/常用;是其他方法的基础;文案资料来源(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资料;行业资料;公开出版物;相关企业和行业网站;有关企业内部资料)】、实地调查(能控制调查对象,应用灵活,调查信息充分;但调查周期长、费用高,调查对象容易受调查者的心理暗示影响,存在不够客观的可能性)、问卷调查(核心工作是设计问卷、实施问卷调查;适应范围广/操作简单易行/费用较低;尤其在消费者行为调查中应用)、实验调查(最复杂/费用较高/应用范围有限/结果可信度较高;主要用于消费行为调查)。

4-

1、选择调查方法需考虑的因素:收集信息的能力;调查研究的成本;时间要求;样本控制和人员效应的控制程度。 市场预测

1、最为关键的是(产品需求预测)。

2、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投资项目的方向、产品方案、生产规模(最佳生产规模)。

3、内容:市场需求预测(主要是需求量和销售量);产品出口和进口替代分析;价格预测(价格主要影响因素--供求关系)。

4、方法:定性预测【类推预测、专家会议(头脑风暴、交锋式会议、混合式会议)、德尔菲】、定量预测【因果预测法(回归分析、消费系数、弹性系数)、延伸预测法(分类--移动平均、指数平滑、趋势外推、季节波动模型;适用--有时间序列关系的数据预测)、其他方法(经济计量模型、投入产出、系统动力模型、马尔科夫链)】。

4-

1、选择预测方法需考虑因素:预测周期、产品生命周期、预测对象、数据资料、精度要求、时间与费用限制。

4-

2、一元线性回归分析:适用(预测对象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检验方法(方差分析、相关检验、t检验);计算(eg某地区近20年用水需求量与人口数量的关系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a+bx,回归系数b=0.012;2010年人口为100万,用水总量为1.8亿方;预计未来两年年平均人口增长速度为1%,求2012年用水需求量y;1.8=a+0.012*100→a=0.6;x2012=100*(1+1%)2=102.01;y=0.6+0.012*102.01=1.82412亿方)。

4-

3、弹性系数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越密切,弹性值就越大;优点(简单易行、计算方便、成本低、需数据少、应用灵活广泛);缺点(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分析结果显得较粗糙);收入弹性(=购买量变化率/收入变化率;为正数,变动方向相同);价格弹性(=购买量变化率/价格变化率;为负数,变动方向相反);能源需求弹性(=能源消费量变化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

4-

4、简单移动平均法:属于平滑技术;n值越小(对近期观测值预测的作用越重视,预测值对数据变化的反应速度也越快,修匀程度较低,精度可能降低);n值的选择(不存在一个确定n值,一般在3~200之间;水平型数据,选取随意;历史序列的基本发展趋势变化不大,取大;具有趋势性或阶跃型特点的数据,取较小;预测目标的趋势在不断发生变化,选小);只适用于短期预测;优点(简单易行,容易掌握);缺点(只是在处理水平型历史数据时才有效)。 4-

5、指数平滑法:选取各时期权重为递减指数数列的均值办法;适用范围(市场预测呈水平波动,无明显升/降趋势);与移动平均法区别(对先前预测结果的误差进行了修正);平滑系数α(0~1;当α≈1,说明对近期观测值的影响考虑较多,新预测值对前期预测值的误差进行了较大修正;当α=1,t期平滑值等于t期观测值;当α≈0,新预测值只包含较小的误差修正因素;当α=0,本期=上期期预测值;大α值导致较小的平滑效果,小α值会产生客观平滑效果);α取值(观测值稳定时,取0.1~0.3;波动较大→0.3~0.5;波动很大→0.5~0.8)。 4-

6、类推预测法:特点(由局部/个别到特殊,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广泛性;非常适用于新产品/行业/市场的需求预测;类推结果存在非必然性,运用时需注意类别对象间的差异性);分类(产品/行业/地区)。

4-

7、德尔菲法:广泛应用领域(市场预测、技术预测、方案比选、社会评价);步骤【建立预测工作组;选择专家(关键步骤,≈20人);设计调查表;组织调查实施(2~3轮);汇总处理调查结果(理论基础是正态分布)】;优点(便于独立思考和判断;低成本实现集思广益;有利于探索性解决问题;应用范围广泛);缺点(缺乏思想沟通交流;易忽视少数人的意见;存在组织者主观影响);更能体现运用效果的领域(缺乏足够的资料,如新产品的市场预测;长远规划或大趋势预测;影响预测事件的因素太多;主观因素对预测事件的影响较大)。 市场战略:

1、选择的决定因素:行业长期盈利能力及行业吸引力;进行项目投资的企业在行业内的相对市场地位。

2、类型:总体战略【稳定(变化、利润)、发展(新领域进入、一体化、多元化)、撤退(紧缩、转向、放弃)】、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重点集中)、职能战略。

2-

1、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多样化较低;市场分割有限,产品面向大众;制造和物料管理能力要求高;对供应商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差异化战略(较高;分割点多;研发能力要求高;品牌具忠诚度,客户有依赖性);重点集中战略(特殊的多样化或成本领先;1~几个分割点;易建立顾客忠诚度,对顾客需求作出反应)。

3、产品生命周期:导入期、成长期(进入的理想时机)、成熟期(进入门槛很高)、衰退期。 企业竞争能力分析:

1、行业竞争结构:完全竞争、寡头垄断、双头垄断、完全垄断。

2、波特五因素模型:纵向(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客户„);横向(新进入者的威胁、现有企业的竞争--最重要、替代品的威胁)。

3、最危险的竞争环境:进入壁垒低、存在替代品、有供应商或客户控制、行业内竞争激烈的产业环境。

4、基于(企业内部要素);取决于(行业结构、企业相对市场地位);工具(竞争态势矩阵、核心竞争力分析)。

5、需考虑因素:企业战略对企业市场位置的影响;在竞争关键因素、竞争强势、资源能力指标上,企业与关键竞争对手的比较;企业相对竞争对手所处的地位;企业对抗竞争对手、巩固市场地位的能力。

5-

1、企业竞争地位:评价指标(成本、产品质量、客户服务、顾客满意度、财务强势、技术技能、新产品研发周期、是否拥有对竞争有重要意义的资源和能力);决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能否获得成本优势和能否保持成本优势的持久性);促使顾客选择企业的产品,最终高于其他企业竞争地位的驱动因素(经营差异化)。

4-

1、核心竞争力:特点(竞争对手难以模仿、不可移植,不随员工的离开而流失);技术类行业(科研专家、工艺创新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在既定技术上的应用能力、网络营销能力);制造类行业(生产成本低、生产能力利用率高、劳工技能髙、产品设计能力强);资源加工类行业(自然资源的控制能力、财务融资能力、成本控制能力);日用消费品制造行业(品质管理、品牌建设、成本控制和销售网络);分销类行业(强大的批发网络、特约经销商网络、公司控制的零售点、拥有自己的分销渠道和网点、低销售成本、快速配送);服务类行业(有利的公司形象/声誉、总成本很低、便利的设施选址、礼貌的员工、融资能力)。 SWOT分析:

1、竞争优势:超越竞争对手、实现企业目标(盈利/增长/市场份额)的能力。

2、影响竞争优势持续时间的关键因素:建立优势要多长时间;能够获得的优势有多大;竞争对手做出有力反应需要多长时间。

3、优势S/劣势W分析:方法(企业内部因素评价矩阵);内部因素(研发能力、资金实力、生产设备、工艺水平、产品性能和质量、销售网络、管理能力)。

4、机会O与威胁T分析:方法(企业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环境威胁(新产品替代、销售商拖延结款、竞争对手结盟、市场成长放缓、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增强);环境机会(有利因素:政策支持、技术进步、与供应商良好关系、银行信贷支持)。

5、SWOT分析图:扭转性战略WO(改变企业内部的不利条件);防御性战略WT(避开威胁、消

除劣势);多元化战略ST(开展多元化经营,避免外部威胁,分散风险,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增长性战略SO(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提高市场占有率)。 投资组合分析:

1、波士顿矩阵:概述(以企业经营的全部产品或业务的组合为研究对象,分析业务之间现金流量的平衡问题,寻求企业资源的最佳组合);明星业务(市场成长率高、相对市场份额高;采用发展策略);金牛业务(低、高;稳定策略);瘦狗业务(低、低;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稳定策略或撤退策略);问题业务(高、低;特别适用发展策略,稳定/撤退策略也适用;需投入大量资金予以支持,但不能带来较高回报,有发展潜力)。

2、通用矩阵:克服波士顿矩阵的局限性;考虑了更多的因素,用行业吸引力代替行业成长速度,用企业实力代替相对市场份额;针对波士顿矩阵尺度过粗的缺陷增加了中间等级;把企业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实力归纳在一个矩阵内;采用行业吸引力分析方法和企业内部评价矩阵。

营销策略研究:

1、市场营销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消费者的需求);营销策略研究的基础(消费分析);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为顾客及股东创造价值。

2、消费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消费习惯和偏好、消费行为的变化、影响消费的因素。

3、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消费者自身条件、消费环境、企业形象、客观因素。

4、消费行为的产生:消费需求生成、收集商品信息、评价拟购商品、决定购买。

5、市场营销策略:4P组合理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11P组合策略(4P、+政治权力、+公共关系、+探查、+分割/市场细分、+优先、+市场定位、+人员);4C理论(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成本、便利、沟通);4R理论(关联、反应、关系、回报)。

第三章 建设方案研究

建设方案研究

1、任务:选择合理的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选择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选择性能可靠的生产设备;制订明确的资源供应、运输方案;选择适宜的场/厂址;选择合理的总图布置;选择相应的配套设施方案。

2、内容: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生产工艺技术;场/厂址;原材料、燃料供应;总图运输;土建工程方案及防震抗震;公用/辅助/厂外配套工程;节能/节水;环保;安全/职业卫生与消防;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进度计划。

3、作用:研究确定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为后续分析工作提供条件;逐步完善建设方案的同时,实现项目优化;为项目的初步设计提供全面的基础方案和依据;为相关评价/评估工作提

供基础数据和材料;为编制其他咨询报告提供基础数据和材料;提供合理的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技术数据。

4、一个好的建设方案是“实现项目目标、增加投资收益、规避投资风险”的基础

5、建设方案比选:要求(满足“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相应阶段的深度;业主的发展战略和对该项目的功能/盈利性等方面;技术先进/适用,且有一定前瞻性;技术具有可得性及技术贸易的合理性;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风险规避及工程可靠性;节约投资和成本控制”的要求);指标体系(技术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含环境层面);基础资料/数据(地区资料;工程规范资料;市场调研的资料);方法【定性、定量、定性定量相结合;项目整体方案比选(经济比选方法、专家评议法);专项方案比选(各种技术经济指标)】;范围(项目整体方案;分项工程方案;各专业工程方案);步骤(比选问题的命题和准备;选择比选的组织形式;对建设方案进行初审;确定比较方法;开展参选方案比选工作)。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1、产品方案:需要在“产品组合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考虑的因素(市场需求;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专业化协作;资源综合利用;环境制约条件;原材料/燃料供应;技术装备条件;运输和储存条件)。

2、建设规模:影响因素(合理经济规模;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及其他外部建设条件;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及其来源;资金的可供应量;环境容量;社会因素和政策法规;行业因素;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合理性分析(符合产业政策/规划/准入条件--首要因素;收益的合理性;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外部条件的适应性与匹配性;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与现装置有效结合和匹配)。

2-

1、合理经济规模:概述(是项目投人产出处于较优状态,资源和资金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并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规模);衡量指标(单位产品投资/成本/利润、劳动生产率)。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1、选择原则:先进性(表现为产品质量性能好、工艺水平高、装备自动控制程度和可靠性高)、前瞻性、适用性(体现在与“项目生产规模、原材料路线、辅助材料和燃料、设备”相匹配;与“项目建设规模、资源条件、环保要求、经济发展水平、员工素质、管理水平”相适应)、可靠性、安全性(指„成熟;体现在可以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可以实现建设项目目标、有可借鉴的生产样板厂)、经济合理性(体现在流程短、设备配置好、自动化程度高、工序紧凑/均衡/协调、物流输送距离短,投资小/成本低/利润高);技术来源可靠性;符合清洁生产工艺要求(体现了减量化原则)。

2、技术来源方案:全部国有化;(合作开发技术,且有生产业绩的)部分国有化;(国内外均

有成熟技术,但线路不一,或国内尚无大规模运行业绩的)国内外招标,择优选择;(仅引进工艺包范围,工程技术国有化;技术特别复杂,国内为第一套的)工艺包/基础设计由国外完成,详细设计/部分设备采购由国内完成。

3、设备来源方案:按(技术先进、成熟可靠)原则确定;(国内有成熟制造经验,且有应用业绩的)国内采购;(已经市场化、国内有制造能力的设备的)采用公开招标,同等条件国内优先;(国内无制造经验的关键设备的)采用引进技术、合作制造方式;(尚无制造业绩的新设备的)通过招标确定开发研究企业。

4、工艺技术转让:引进技术要坚持“引进--改造--发展”方针,走“吸收、综合、创新”道路;影响因素(技术评审、转让方式、政府干预、合作年限和范围、法律、合同);类型【单纯的软技术转让(通过技术许可证转让完成)、通过贸易和投资转让】。

4-1技术许可证: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许可证、技术服务和咨询合同)。

5、高新技术:经济社会效益表现(有助于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恶化问题;有利于加速技术更新;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可以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要求(先进性、创新性、成熟性、实用性);高(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场/厂址选择

1、区域因素:自然资源/条件、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社会和政策、集聚(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

2、原则和要求:符合国家地区规划要求;符合城市/土地利用/工业园区/环保总体规划要求;有可供选择利用的废弃物处置场所;有丰富可靠的原料供应市场和产品销售市场,充足的水电;有便利的外部交通运输条件;有利于生产协作和上下游加工一体化;场/厂址地形地貌要适合项目特点;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环境良好,且应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和纳污能力,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营不会对公众利益造成损害。

3、注意事项: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有关法规和规定;听取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意见;优先选在产业性质定位一致的工业园区;充分考虑项目法人对场/厂址的意见。

4、不得选择的地区和范围:eg地震断层和设防烈度高于九度的地震区;Ⅳ级自重湿陷性/厚度大的新近堆积/高压缩性的饱和黄土区;Ⅲ级膨胀土区。

5、比选内容:建设条件比较;投资费用比较;运营费用比较;运输条件和运输费用比较;环保条件比较;场/厂址的安全条件论证比较。

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危险性;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原材料与燃料供应

1、原材料供应分析:内容(原材料的品种/质量/性能/需求量;必须进行多种方案比较;稀缺的原料,还应分析来源的风险和安全性;涉及原料进口的项目,应当予以说明与分析)。

2、燃料供应分析:内容(根据特殊需求及燃料的可得性,确定类别/质量/数量;进行方案比选;研究所选辅助材料和燃料被替代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3、供应方案比选:内容(采购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价格的经济性及可能的风险;经比选,提出推荐方案) 总图运输方案

1、内容:总体布置与厂区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运输方案;厂区道路布置;绿化布置;总图技术经济指标。

2、厂区总平面布置要求:联合多层布置,集中紧凑布置;按功能分区集中布置;近远期工程应统一规划;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基础工程费用;与厂外交通相适应,与水电线路相适应,减少转角,运距短/线路直;合理确定厂区通道宽度;公路和地区架空电力线路、油/气输送管道、区域排洪沟通过厂区时,应严格执行规范;改扩建项目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调整理顺现有总图布置。

3、竖向布置要求:应与总体布置和总平面布置相协调;满足生产工艺、场内外运输装卸、管道敷设对坡向、坡度、高程的要求;充分利用地形,合理确定标高,力求减少土石方工程量;保证场地排水通畅。

4、运输方案选用:原材料和成品大批量运输(标准轨距铁路运输);短运距的厂内运输(电瓶车/内燃搬运车/叉车运输);经常的、大量的松散物料运输(带式输送机)。

5、道路方案设计深度,需满足总平面布置、土石方量计算和投资估算的要求。

6、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当层高>8m,双倍计算建筑面积)、建筑系数【=(建筑物/构筑物/堆场用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应≥3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应≤7%)、绿地率(严格控制厂区绿化率;应≤20%)。

7、场地利用系数:=建筑系数+(道路/广场/人行道/铁路/管线管廊占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不在现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之内。

8、总图运输方案比选:技术指标比选;总图布置费用比选(土石方、地基处理、地下管线、防洪抗震设施);其他比选(功能、拆迁方案、运输方案)。 工程方案及配套工程方案

1、工程方案:选择的基本要求(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适应已选定的场址;符合工程标准规范要求;经济合理);研究内容(建筑特征、结构形式、特殊建筑要求、基础工程方案、抗震设防措施)。

2、土建工程方案比选:在满足生产需要前提下,按“适用、经济、美观”原则。

3、结构方案比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施工方便。

4、地震安全性评价:必须进行„的建设工程(国家重大的;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核电站和核设施;省级认为对本行政区域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国务院地震部负责审定报告的建设工程(国家重大;跨省级行政区域;核电站和核设施);报告内容(工程概况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技术要求;地震活动环境评价;地震地质构造评价;设防烈度或者设计地震动参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5、配套工程:公用/辅助工程(给排水/供电/通讯/供热工程、空调系统、分析化验、维修/仓储设施)、厂外配套工程。

5-

1、给排水工程: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生活给水、化学水给水);节水指标计算【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水量/生产过程中总用水量、单位产品耗水量=年生产用新水量总和/年产品总量、新水利用系数=(新水量-外排水量)/新水量】;排水工程(按“清污分流、分质排放”原则设置;包括--清净废水系统、生活污水系统、生产污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国家鼓励无二次污染的消毒技术;开发和推广超临界水处理、光化学处理、新型生物法、活性炭吸附法、膜法技术)。

5-

2、供电电源:包括(当地电网、自备电源、相结合);对于电源≥110kV的项目,应提供电源接入系统设计,并需由有资质的单位承担设计,需经省电力主管部门审批。

5-

3、热源选择顺序:余热回收利用热源、园区集中热源、集中热源进行改/扩建、自建热源。 5-

4、厂外配套工程:内容(运输配套、公用工程配套、环保配套、其他配套);方案设计要求(遵照保证生产、因地制宜、合理配置的原则;应与城市、地区的规划相协调;充分利用当地已有的条件和设施,力求减少工程量;符合环保,防止造成新的污染点)。 环保:

1、篇/章内容:项目概况;环境质量现状;污染源和污染因素分析(污染环境因素分析--废气/废水/固废/噪声/其他;破坏„);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方案(水/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固体/危险废弃物处理措施;噪声防护措施;污染防治分区及地下水保护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公众参与及公众利益保护措施;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方案比较及推荐意见(比较--技术水平、治理效果、管理及监测方式、污染治理效

益);清洁生产分析(清洁生产措施--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工艺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环保投资;环境影响的分析与预测。 安全/职业卫生/消防

1、可研阶段消防方案研究内容:消防设施分布现状(项目所在地区消防设施分布;周边工矿企业消防站分布;依托企业的消防现况);建设项目的火灾危险性分析(主要物料、仓储过程中、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消防设施和措施。

第四章 资源利用分析与评价

土地资源和项目用地预审

1、土地资源调查:内容(拟选场/厂址地区的地区分类和市县等别;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功能划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规划;调查并踏勘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属性);目的(分析判断项目立项中土地资源利用的可得性、合理性)。

2、土地资源论证:包括(项目用地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功能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功能划分;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供地政策)。

3、土地论证报告:总论;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占用土地资源论证(所选场地是否属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预选的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场地能否满足项目需求;分析不同位置对周边土地资源及其他土地用户的影响;论证场/厂址位置设置是否合理);建设项目用地合理性分析(功能分类及土地功能规划分析;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合法性/社会影响分析;土地权益补偿方案;耕地占补平衡分析);节约用地措施;土地资源论证结论。

4、项目用地预审:是审批可研报告,核准申请报告的主要前置条件和必备文件;原则(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符合国家供地政策); 提出预审申请时限(审批制的项目→在可研阶段;核准制→申请报告核准前;备案制→办理备案手续后);预审申请报告内容(拟建项目的基本情况;拟选址占地情况;拟用地面积确定的依据和适用建设用地指标情况;补充耕地初步方案;征地补偿费用和矿山项目土地复垦资金的拟安排情况);有效期(2年)。 矿产资源和项目资源条件评价

1、矿产资源开发的合理性分析:分析论证方面(资源利用的科学性、经济发展成本和环境成本、经济性)。

2、矿产资源开发的基本要求:符合(资源总体开发规划;准入条件;资源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对资源储量和品质勘探深度)的要求。

3、资源条件评价:目的(为“项目建设规模、开发方案的设计、效益评价”奠定基础);关注方面(资源开发的合理性、可利用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分析研究内容(矿产

储量和矿床地质条件;矿产地质特征;地矿工作;矿产储量计算)。 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和项目节能

1、可再生资源: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石化能源。

2、利用原则和要求:符合规划,适度开采;提高能源开发深度;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利用国外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与当地生态环境相协调;调整能源结构;施节能重点工程。

3、可研报告“节能篇/章”内容:项目概况(建设单位/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建设方案);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项目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及能源使用分布情况;项目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节能措施、能耗指标、效果分析)。

3-

1、能耗指标:综合能耗总量、单位产品分品种/综合能耗、可比能耗,主要工序单耗;项目产值综合能耗;单位建筑面积分品种实物能耗和综合能耗;单位投资能耗。

4、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的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年电力≥500万千瓦时、年石油≥1000吨、年天然气≥100万方)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的项目(1000~3000吨、200~500万、500~1000吨、50~100万方)。

5、节能评估报告书--内容:评估依据;项目概况(建设单位/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用能情况);能源供应情况评估(项目所在地能源资源条件及消费情况、项目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项目能源消耗和能效水平评估(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效率/指标分析评估);节能措施评估(节能措施;单项节能工程;节能措施效果/经济性评估);存在问题及建议;结论;附图/附表(厂/区总平面图、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主要耗能设备一览表、主要能源和耗能工质品种及年需求量表、能量平衡表)。

6、项目节能审查条件:节能评估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准确适用;节能评估文件的内容深度符合要求;项目用能分析客观准确,评估方法科学,评估结论准确;节能评估文件提出的措施建议合理可行。 水资源论证与项目节水

1、水资源论证报告--内容:总论;建设项目概况;所在流域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取水水源论证;用水合理性分析;水资源保护措施;影响其他用水户权益的补偿方案;水资源论证结论(包括--建设项目取水的合理性;取水水源量、质的可靠性及允许取水量意见;退水情况及水资源保护措施;确定水资源利用方案及主要节水措施)。

2、节约用水原则及要求:“三个相结合”原则(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先进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强制节水与效益引导相结合);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加强用水管理;开源节流,节水突出,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扩大非传统水资源工业利用;实行“三同时、四到

位”制度(四到位--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水制度到位);采取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加强节水基础管理;优先选用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技术/工艺/设备。

3、节水水平评价:水耗水平(指标--单位产品耗水量、水重复利用率、新水利用系数);节水水平评价。

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

1、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环节:资源开采环节,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资源消耗环节,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弃物产生环节,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社会消费环节,提倡绿色消费。

2、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3、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领域:矿产资源(大宗、短缺、稀贵金属);三废(产生量大、存放量大、资源化潜力大);再生资源(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废旧资源加工利用的产业化);农林废弃物。

4、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成(资源产出/消耗/综合利用指标、废物排放/处置指标);宏观层面指标(eg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取水量、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取水量、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水耗、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废钢铁回收利用率)、工业园区指标(eg土地/水资源出产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取水量、重点产品单位能耗/水耗)。

第五章 环评与安全预评价

环评

1、环境:定义(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特点(主体是人类;天然和人工改造后的自然环境)。

2、环保法律:综合法(eg环保法);单行法(eg污染防治法、生态保护法、海洋环保法、环评法);相关法(eg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

3、环境标准:按类型分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或控制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应用原则(地方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应结合环境功能区和环保目标进行分级;污染物排放标准,依据“所属行业/环境功能区/污染物种类/环评文件的报批时间”确定;综合性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4、环评工程师可主持的工作:规划和建设项目环评;环境影响后评价;环境影响技术评估;环保验收。

5、建设项目环评:原则(依法评价、早期介入、完整性、广泛参与);分类管理(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轻度→„报告表;很小→„登记表);环评文件(包

括--报告书、报告表;不包括--登记表);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是确定环评类别的重要依据;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的环评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报告书—内容(概况;周围环境现状;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评估;环保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环评的结论;※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内容(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环境质量状况;主要环保目标;评价适用标准;工程内容与规模;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和环境问题;工程分析;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环境影响分析;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结论与建议);登记表—内容(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和平面布置示意图;周围环境概况和工艺流程与污染流程;项目排污情况及环境措施简述)。

6、环评文件审批:报批时限(审批制项目,应在可研报告提交前;核准制→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备案制→备案手续办理后和开工前);国务院环保部审批项目(核设施、绝密项目;跨省级行政区的项目;国务院或其授权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重新审核(超5年方决定开工建设的)。 规划环评

1、分类管理:综合性规划(eg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应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专项规划,应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

2、内容:规划环评(规划实施可能对相关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之间、当前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篇章或说明【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评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与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预防/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政策、管理、技术措施)】;报告书【篇章说明内容、+环评结论(规划草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规划草案的调整建议)】。

3、审查:内容(基础资料、数据的真实性;评价方法的适当性;环境影响分析/预测/评估的可靠性;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的合理性;环评结论的科学性)。 经济损益分析:

1、只是“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的内容。

2、步骤:筛选环境影响;量化环境影响后果;评估环境影响的价值—最重要;将环境影响价

值纳入项目的经济分析。 环境价值:

1、环境总经济价值=使用价值(直接、间接、选择价值)+非使用价值。

2、度量:最大支付意愿。

3、评估方法:直接市场评估法【生产力变动法(eg污染导致产量减少)、疾病成本法与人力资本法、机会成本法(放弃的其他用途中能获得的最大利益;特别适用--对自然保护区或具有唯一性特征的自然资源的项目评估)】;间接„(内涵资产定价法、防护支出法、旅行费用法);意愿调查评估法(在很多情形下,是唯一可用的方法,eg评价环境资源的选择/存在价值)。 安评、安全预评价

1、安全评价: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是严格安全生产准入的前置条件;基本原理(相关性、类推、惯性、量变到质变);基本原则(具备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合法地自主开展安全评价);分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

2、安全预评价:程序及内容(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方法【定性(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定量(危险度评价法、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泄露/火灾/爆炸/中毒评价模型)】;安全预评价报告内容(阐述编制目的;列出安全预评价的依据;介绍概况;列出辨识与分析的依据,阐述辨识与分析的过程;阐述划分评价单元的原则/分析过程;列出选定的评价方法,并作简单介绍;列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的依据/原则/内容;做出评价结论)。

第六章 投资估算

1、项目总投资--构成:建设投资【工程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预备费(基本、涨价)、工程建设其他费】、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

2、建设投资--构成(按形成资产法分):固定资产费(工程费、固定资产其他费)、无形资产费、其他资产费用、预备费。

3、准确度要求:投资机会研究→±30%以内;初步可研→±20%;可研→±10%;项目前评估→±10%。

4、作用:是投资决策的依据之一;是制定项目融资方案的依据;是进行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是编制初步设计概算的依据,对项目的工程造价起一定的控制作用。

5、方法: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A、生产能力指数法B、比例估算法(以拟建项目的设备购置费为基数C、以„工艺设备投资为基数)、系数估算法(朗格系数法D、设备及厂房系数法)、估算指标法/扩大指标法(主要适用于初步可研阶段)、概算指标法E。

5-

1、A:建设投资与生产能力呈线性关系;计算公式(拟建项目投资额Y2=Y1/X1*X2*CF,Y1/X1已建类似项目投资额/生产能力,CF综合调整系数);适用条件(项目相类似,仅存在规模大小和时间上的差异);特点(简便迅速,最为粗略);适用(仅用于投资机会研究阶段)。 5-

2、B:建设投资与生产能力呈非线性关系;Y2=Y1*(X2/X1)n*CF,n生产能力指数;特点(计算简单/速度快,但要求类似项目资料可靠,条件基本相同);适用(不同阶段都有应用,但范围受限;对复杂多变的项目,可研究时也用于分项装置的工程费用估算)。

5-

3、C:建设投资C=E(1+f1P1+f2P2)+I;E拟建项目当时当地价格计算的设备购置费,f综合调整系数,P建安工程费占设备购置费的百分比,I拟建项目其他费。

5-

4、D:建设投资C=E(1+∑Ki)Kc;E设备购置费,Ki管线/仪表/建筑物等项费用的估算系数,Kc管理费/合同费/应急费等间接费在内的总估算系数;特点(方法较简单,但因没有考虑项目的规模大小、设备材质影响、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准确度不高)。

5-

5、E:是估算建筑安装工程费的方法;以成套设备装置的台组,或以整个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体积为计量单位,而规定的人材机消耗量标准和造价指标;特点(需较为详细的工程量资料、材料价格和工程费用指标,工作量较大,相对准确度也较高)。

6、建筑工程费估算--方法: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估算法;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法(适用于建筑工程费占建设投资比例较大的项目)。

7-

1、国内设备购置费:设备原价(出厂价;一般应按带有备件的出厂价计算);设备运杂费(运输/装卸/运输包装/供销手续/仓库保管费)。

7-

2、进口设备购置费=进口设备货价(=离岸价FOB)+进口从属费用(=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进口关税+进口环节消费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外贸手续费+银行财务费)+国内运杂费(=FOB*外汇牌价*国内运杂费费率)。

7-

3、到岸价CIF=FOB+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国外运费=FOB*国外运费费率;国外运输保险费=(FOB+国外运费)*保险费费率;进口关税=CIF*人民币外汇牌价*进口关税税率;进口环节消费税=(CIF*外汇牌价+关税)*消费税率/(1-消费税率));进口环节增值税=(CIF*外汇牌价+进口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税率;外贸手续费=CIF*外汇牌价*外贸手续费费率;银行财务费(=FOB*外汇牌价*银行财务费费率)。

8、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建设用地费用(征地补偿费;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建设期租地费用、临时用地补偿费);建设管理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建设监理费);可研费;研究试验费;勘察设计费;环评费;安全/职业卫生健康评价费;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引进技术和设备其他费用(引进设备材料国内检验费;引进项目图纸资料翻译复制费、备品备件测绘费;出国人员费用;来华人员费用;银行担保及承诺费);工程保险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及绿化补偿

费;超限设备运输特殊措施费;特殊设备安全监督检验费;联合试运转费;安全生产费用;专利及专有技术使用费;生产准备费;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

8-

1、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专利及专有技术使用费,计入无形资产费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应计入所建造房屋建筑物成本;生产准备费、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形成其他资产;有的行业还将“出国人员费用、来华人员费用、图纸资料翻译复制费”列人其他资产费用。

9-

1、基本预备费:=(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费率;包括(在批准的设计范围内,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过程中所增加的工程费用;经批准的设计变更、工程变更、材料代用、局部地基处理等增加的费用;一般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预防自然灾害所采取的措施费用;竣工验收时为鉴定工程质量对隐蔽工程进行必要的挖掘和修复费用)。

9-

2、涨价预备费:eg某项目工程费200万,建设期为2年,分别为40%、60%,建设期内年平均价格上涨指数为4%;则第1年涨价预备费=200*40%*【(1+4%)-1】;第2年涨价预备费=200*60%*【(1+4%)2-1】。

10、合理性分析:投资合理性分析(单位投资的产出水平;单位产出的投资水平);构成合理性分析(各类工程费用构成;分年投资计划)。

11、建设期利息:包括(借款/债券利息、融资费用--手续/承诺/发行/管理费);前提条件(建设投资估算及其分年投资计划;确定项目资本金数额及其分年投入计划;确定项目债务资金的筹措方式及债务资金成本率);eg某项目建设期为3年,第1年借款400万,第2年借款800万,均在年内均衡发生,有效年利率为7.5%,建设期内不支付利息;则第一年利息=400/2*7.5%;第二年利息=(400+15+800/2)*7.5%;第三年利息=(400+800+15+61.125)×7.5%。

12、流动资金:不包括(运营中临时性需要的资金);估算基础(营业收入、经营成本);估算法(扩大指标、分项详细估算法)。

12-

1、扩大指标估算法:流动资金=年营业收入额*营业收入资金率=年经营成本*经营成本资金率=年产量*单位产量占用流动资金额;适用(初步可研阶段;流动资金量小的行业或非制造业项目的可研阶段)。

12-

2、分项详细估算法:流动资金=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其他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现金】-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定义(流动负债--指将在≥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流动资产--指可在≥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步骤(确定各分项的最低周转天数、计算出各分项的年周转次数、分项估算占用资金额);适用(可研阶段)。

第七章 融资方案研究

项目融资

1、融资环境调查:法律法规(项目融资成功的根本保障);经济环境(着重分析经济环境对融资的限制和影响);融资渠道(构成融资方案的基础);税务条件;投资政策。

2、投资产权结构:股权式合资结构(股东对公司承担的责任以注册资本额为限;货币出资金额≥30%公司注册资本);契约式合资结构(投资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依照合作契约约定;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矿产开采、初级原材料加工行业较多采用);合伙制结构(普通合伙企业,每个合伙人均承担无限连带经济责任,只适用于一些小型项目;有限合伙企业,至少有1个普通合伙人;国外>85%风险投资采用)。

3、项目融资:类型(资本金融资、债务资金融资);模式(项目融资、公司融资);特点【项目导向(依赖于项目现金流量,而不是项目投资人或发起人的资信来安排融资);有限追索(追索形式和程度,是区分项目和公司融资的重要标志);风险分担;非公司负债型融资;信用结构多样化;融资成本较高】;组织形式(专门为项目设立的独立的项目法人来负责);资金来源【内源融资(货币资金、资产变现、企业产权转让、直接使用非现金资产);外源融资(直接融资--发行股票、企业债券;间接融资--商业贷款、委托信托公司进行证券化融资);※应首先考虑内源融资】。

4、项目资金筹措方案:编制基础(项目分年投资计划);内容【资金来源计划表、总投资使用与资金筹措计划表(是投资估算和融资方案两部分的衔接点;编制时应注意--各年度的资金平衡、建设期利息的计算)】。 资本金筹措

1、资本金:公益性投资项目不实行资本金制度;是非债务性资金;可转,但不得以任何方式抽回;计算基数(总投资);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比例须≤20%;最低比例(钢铁/电解铝≥40%;水泥≥35%;„≥30%;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化肥≥25%;保障性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20%)。

2、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占总投资的最低比例:投资总额≤300万美元→70%;300~1000万→50%(其中300~420万→≥210万);0.1~0.3亿→40%(其中0.1~0.125亿→≥500万);>0.3亿→1/3(其中0.3~0.36亿→≥0.12亿)。

3、资本金筹措:既有法人【内部资金(企业的现金--扣除日常经营开支后多余部分;未来生产经营中获得的可用于项目的资金—扣除日常经营开支后多余部分;企业资产变现;企业产权转让);外部资金(企业增资扩股;优先股)】;新设法人【由发起人和投资人认缴或筹集;初设立的项目法人筹集(在资本市场募集股本资金;合资合作)】。 债务资金筹措

1、筹措方案研究应考虑:债务期限;债务偿还;债务序列;债权保证;违约风险;利率结构(应考虑--项目现金流量的特征、金融市场上利率的走向、借款人对控制融资风险的要求);货币结构与国家风险。

2、基本要素:时间和数量、融资成本、建设期利息的支付、附加条件、债权保证、利用外债的责任。

3、融资方式:信贷方式(商业银行贷款;政策性银行贷款;出口信贷;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银团贷款;股东借款);债券方式(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租赁方式(经营租赁、融资租赁)。

3-

1、信贷方式:特点(筹资速度快;借款弹性较大;融资成本适中;限制严格;来源可靠;目的融资主渠道)。

3-

2、出口信贷:分类(买方信贷、卖方信贷);通常不能全额贷款,只能提供设备价款85%的贷款,其余价款由进口商以现金支付;率低于国际上商业银行,但需支付一定的附加费用。 3-

3、融资租赁:特点【以融资为目的(设备质量和技术检验由承租方负责);租赁期限长(超过租赁资产经济寿命的75%以上);承租人负责维护;租赁合同稳定;租赁期满后,承租方可将租赁物退还,也可作价买下,还可续租;出租人不能将出租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优点(是一种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融资方式,能够迅速获得所需资产的长期使用权;可避免长期借款筹资所附加的各种限制性条款,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融资与引进设备都由有经验的和对市场熟悉的租赁公司承担,可减少设备引进费,从而降低设备取得成本);租金(租赁资产的成本、„利息、租赁手续费)。

4、融资信用保证:措施/方式(第三方保证、财产抵押与质押、账户质押与账户监管、借款人/控股股东承诺、安慰函及支持函、政府支持函、项目合同保证、保险);作用(控制债务人必须履行偿债责任;债务人不履行责任时,采取行动依法强制取得补偿;取得第二还款来源)。 特许经营项目融资

1、融资模式:BOT建设-经营-移交(BOT建设-经营-移交、BOOT建设-拥有-经营-移交、BOO建设-拥有-经营)、PPP政企合伙合营、PFI私人主动融资、ABS基于资产的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不动产证券化)。

1-

1、PPP:分类【按私营部门投资不同分(外包类、特许经营类、私有化类);按私营部门参与程度分分(服务合同、租赁、合资公司、特许权授予、私有化);按合作关系分(横向、纵向合作)】;并不存在一个可适用于所有或大多数PPP项目的最佳固定模式;在基础设施项目中应用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发挥政府和企业的各自优势,私营机构做不了的或不愿做的由政府做,其余由私营机构做,但政府要监管,要合理分担项目风险和收益,而且这种监管是以统

一的法规和政策来进行的)。

2、特点:对政府【(拓宽资金来源;降低政府风险;挥外资和民营机构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合理利用资源;有利于发展国民经济/金融资本市场/法律体系);(承担政治和外汇等风险;使用价格较高,造成国民不满)】;对发起人【(减少资本金支出,实现小投入做大项目;拓宽项目资金来源,减少借款方的债务负担;得到最有利的税收条件;提高了项目发起人的谈判地位;转移特定的风险给放贷方,减少了风险危害保留了投资收益;项目公司可以独资,避免合资企业的风险;创造发展商/承包商的商业机会);(融资成本较高;投资大/周期长,收益的不确定性大A;合同文件繁多/复杂B;有时融资杠杆能力不足,且母公司有时仍需承担部分风险;适用范围有限,较适用于盈利性的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对放贷方【(承担同样风险但收益率较高;只需评估项目本身;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而且较少竞争);(A;B)】。 资金成本分析

1、资金成本:=资金占用费(借款利息/债券利息/优先股股息/普通股红利/权益收益)+资金筹集费(律师费/资信评估费/公证费/证券印刷费/发行手续费/担保费/承诺费/银团贷款管理费);表示(资金成本率--能使筹得的资金同发生的各种费用等值时的收益率和贴现率)。

2、优先股资金成本:=优先股股息/(优先股发行价格-发行成本);eg某优先股面值100元,发行价格98元,发行成本3%,每年付息1次,固定股息率5%,则优先股资金成本=5/(98-3)=5.26%。

3、普通股资金成本Ks: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Ks=Rf+β(Rm-Rf);Rf社会无风险投资收益率,β项目的投资风险系数,Rm市场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率】;税前债务成本加风险溢价法(Ks=Kb+RPc;Kb税前债务资金成本,RPc投资者比债权人承担更大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股利增长模型法(Ks=D1/P0+G;D1预期年股利额,P0普通股市价,G股利期望增长率)。

4、借款资金成本i:eg期初借款100万元,年利率6%,按年付息,期限3年,到期一次还清,资金筹集费

5%,所得税税率

25%,通货膨胀率-1%;100-100*5%-100*6%/(1+i)-100*6%/(1+i)2-100*6%/(1+i)3-100/(1+i)3=0,税前i=7.94%】;税后i=7.92%*(1-25%)=5.96%;扣除通货膨胀后的税前i=(1+7.94%)/(1-1%)-1=9.03%。

5、债券资金成本:eg面值100元债券,发行价100元,票面利率年率4%,3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发行费0.5%,在债券发行时支付,兑付手续费0.5%,计算100-100*0.5%-100*(1+3*4%)/(1+i)3-100*0.5%/(1+i)3=0,得税前i=4.18%。 资金结构分析

1、资金结构:项目资金结构(资本金比例越高,权益投资人承担的风险越高,利率越低);资

本金结构(投资产权结构、资本金比例结构);债务资金结构(债务期限配比、境内外借贷比例、外汇币种选择、偿债顺序安排)。

2、最佳融资结构:在适度的财务风险条件下,预期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最低,同时收益及项目价值最大的资金结构。

3、融资结构方案比选方法:比较资金成本法(测算不同资金结构或融资组合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进行比较);息税前利润-每股利润分析法(利用每股利润无差别点A来决策;A--不同融资方案普通股每股利润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点;当息税前利润>A时,增加长期债务的方案要比增发普通股的方案有利;实质--找出对股东最为有利的资金结构;适用--既有/新设法人项目融资决策)。

融资风险分析:包括(资金运用风险、项目控制风险、资金供应风险、资金追加风险、利率及汇率风险)。

第八章 资金时间价值与方案经济比选

资金时间价值

1、表现形式:利润、利息。

2、利率的决定因素:社会平均利润率;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风险;通货膨胀;期限长短。

3、名义和有效利率:eg年名义利率为10%,按半年计息,则计息周期利率i=r/m=10%/2=50%,年有效利率i=(1+r/m)m-1=(1+12%/2)2-1=10.25%;按季度→2.5%/10.38%;按月→0.833%/10.46%。 资金等值换算

1、影响因素:资金额的大小;换算期数;利率的高低。

2、现值P→终值F:eg借款P,年复利率i,则n年末本利和F=P(1+i)n。

3、终值F→现值P:eg希望n年末有F,则现在须一次性投入P=F(1+i)-n。

4、年值A→终值F:eg拟在n年内,每年末存A,则n年末本利和F= A*[(1+i)n-1]/i。

5、终值F→年值A:eg某企业计划自筹资金进行技术改造,预计n年后改正须资金F,则从现在每年应等额筹款A=F*i/[(1+i)n-1]。

6、年值A→现值P:eg某投资项目,计算期n年,每年末等额收回A,则开始须一次性投资额P=A*[(1+i)n-1]/i(1+i)n。

7、现值P→年值A:eg借款P,偿还期n年,每年末等额还款,则每年偿还A=P*i(1+i)n/[(1+i)n-1];eg第1年年末借款P,从第3年开始到第n年等额还款,则每年偿还A=P*i(1+i)n-1/[(1+i)n-2-1]。 经济评价指标

1、设定原则:与经济学原理的一致性(符合市场经济效益);项目或方案的可鉴别性(经济效益和费用的差异);互斥型项目或方案的可比性(满足比较条件);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方法和指标简便易行/有效)。

2、分类:时间性指标(静态、动态投资回收期);价值性指标(净现值NPV—最常用、净年值NAV、净终值);比率性指标(内部收益率IRR、净现值率NPVR、效益费用比)。

2-

1、IRR:是项目占用资金的恢复能力;是项目对初始投资的偿还能力或对贷款利率的最大承受能力;不是用来计算初始投资收益的,所以不能直接作为排列多个独立项目优劣顺序的依据;与NPV评价同一项目,结论一致;优点(考虑资金时间价值,考察了项目在整个寿命期内的全部情况;是内生决定的,无需事先设定基准折现率;是财务分析最重要的指标);缺点(计算繁琐,非常规项目有多解现象;适用于独立方案的经济评价和可行性判断,但不能直接用于互斥方案比选;不适用于只有现金流入或流出项目)。 方案经济比选

1、方案关系:互斥、独立、相关。

2、类型:按范围分(局部、整体);按目的分(综合、专项);按内容分(定性、定量)。

3、互斥型方案比选:内容(绝对、相对效果检验);备选方案条件(整体功能应达到目标要求;盈利性应达到可被接受的水平;包含的范围和时间应一致,效益和费用的计算口径应一致);方法&相对最优方案的判据{计算期相同情况【净现值法(NPV≥0且最大)、费用现值法(PC最小)、差额内部收益率法(△FIRR≥ic时,为投资最多;﹤ic时,为投资最少)】;不同情况【计算期统一法(计算期最小公倍数法、最短计算期法/研究期法)、净年值法(NAV≥0且最大)、费用年值法/年费用法(AV最小)】}。

3-

1、△FIRR法:计算最复杂,但无需事先确定一个精确的折现率;与用价值性评价指标比选结论一致。

3-

2、最小公倍数法:最为简单,但要求重复性假设并事先确定基准收益率,不适用于技术更新快的产品和设备方案及更新改造项目;而最短计算期法可避免重复性假设。

4、独立型方案比选:在资金约束条件下,选择一组项目组合,使总体效益最大,即“净现值NPV之和”最大;方法(互斥组合法、效益费用比法)。

5、定量比选:无资金约束时,采用(净现值比较法、净年值法、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效益相同或基本相同时,采用(费用现值法、费用年值法)。

第九章 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

1、作用:是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决策依据;在项目或方案经济比选

中起着重要作用;能配合投资各方谈判,促进平等合作;其财务生存能力分析对项目,尤其是非经营性项目的财务可持续性的考察起着重要作用。

2、内容:选择分析方法;识别财务效益与费用范围;测定基础数据,估算财务效益与费用;编制财务分析报表和计算财务分析指标,进行财务分析;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3、基础:投资估算、融资方案。

4、基本原则: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的一致性;费用与效益识别的有无对比(基本原则);动态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为主;基础数据确定的稳妥。 价格体系:

1、价格变动因素:相对„(指商品间的价格比例关系)、绝对„(指用货币单位表示的商品价格水平;表现为物价总水平的变化eg通货膨胀或紧缩)。

2、基价/时价/实价:基价(固定价格体系,不考虑价格变动的价格;是确定项目涉及的各种货物预测价格的基础,是估算建设投资的基础);eg货物A在2010年价格为100元,2011年时价上涨率2%,物价总水平上涨率3%;则基价=100元,2011年时价=100*(1+2%)=102元,2011年实价=102/(1+3%)=99.03元,实价上涨率=(1+2%)/(1+3%)-1=-0.97%。

3、取价原则:财务分析应采用预测价格;现金流量分析原则上应采用实价体系;偿债和财务生存能力分析原则上应采用时价体系;对财务分析采用价格体系的简化。

4、价格体系简化:建设期间→采用时价体系;运营期内→可采用固定价格或实价,盈利和偿债能力分析→可采用同一套价格;当有要求或通货膨胀严重时→偿债和生存能力分析要采用时价体系。

财务效益与费用的估算:

1、计算期:建设期(项目资金正式投入~建成投产);运营期(对于中外合资项目,估定评价运营期与合资运营年限相比,取短)。

2、营业收入估算:假定(当年产品当年全部销售);具体要求【合理确定运营负荷(运营负荷确定方法--经验设定法、营销计划法);合理确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多种产品分别估算或合理折算;编制营业收入估算表】。

3、成本与费用—分类:按计算范围分(单位产品成本、总成本费用);按成本与产量关系分(固定/可变成本);按会计核算要求分(生产成本、期间费用);按财务分析的特定要求分(经营成本)。

4、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利息支出+折旧费+摊销费。

5、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费/辅助材料/燃料/动力费+工资/薪酬+修理费+其他费用。

6、固定/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工资或薪酬、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其他费用、长期借款

利息);可变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计件工资);半可变成本(必要时须进一步分解为可变和固定成本;eg流动资金/短期借款利息→简化计算时可作为固定成本)。

7、税费估算:建设投资估算涉及税种(进口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耕地占用费、车船税、印花税、契税);总成本费用估算涉及税种(进口关税、增值税、资源税—自用、车船税、房产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 改/扩建项目效益和费用估算:

1、涉及“项目/企业”两层面,“有项目/无项目”两方面。

2、特点:以增量调动存量;较新建项目复杂;建设与生产可能同步进行;项目与企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随项目的目标不同而有很大差别;费用多样,包括新增投资和停减产损失。

3、项目范围界定:最小化原则。

4、五套数据:包括(现状/无项目/有项目/新增/增量数据);若无项目追加投资=0,无项目=现状,则增量固定资产价值=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如果现状=零,则无项目=零,新增数值=增量数值=有项目数值。

5、沉没成本:不作为新增投入/增量费用。 盈利能力分析--动态分析:

1、三层次&指标: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A(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项目资本金„B(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各方„(投资各方内部收益率)。

1-

1、A:不考虑债务融资,与融资方案无关;现金流入【营业收入(含补贴收入)、销项税额;计算期最后一年还包括(回收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现金流出【建设投资(含固定资产进项税)、流动资金、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维持运营投资、运营投入的进项税额、应纳增值税C;所得税后分析还要包括(调整所得税)】。

1-

2、B:是融资后分析,是比较和取舍融资方案的重要依据,是融资决策的依据;现金流入(与A相同);现金流出(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中的项目资本金/权益资金、还本付息、C、所得税)。

2、财务基准收益率:用于判别财务内部收益率是否满足要求;是计算财务净现值的折现率;要与指标的内涵相对应;要与所采用价格体系相协调;要考虑资金成本和资金机会成本;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基准参数(可由评价者根据投资方的要求设定);项目资本金„(取决于--资金成本、资本收益水平、风险、所有者对权益资金收益的要求,对风险的态度);投资各方„(应由各投资者自行确定)。 盈利能力分析—静态分析:

1、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直接用未经折现的数据进行分析;都是融资后分析。

2、指标: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年息税前利润/项目总投资)、资本金净利润率(=年净

利润/项目资本金)。

盈利能力分析--改扩建项目:

1、增量分析为主(以增量现金流量分析的结果作为评判项目盈利能力的主要依据),辅以总量分析。

2、主要报表: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增量)、利润表(有项目)。

3、增量分析的简化:按“有无对比”原则,直接判定增量数据A用于报表编制。

3-

1、A的前提条件:与老厂界限清晰;局部改造项目,涉及范围较少,对其他部分影响很小。

4、新增投资:包括(新/扩建装置的投资、与新项目配套的老厂改造投资、占地内原有建筑物的拆除费和还建费); 偿债&财务生产能力分析:

1、相关报表: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按企业范围编制;应实现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方的自然平衡;必要时可按“有项目”范围编制,按增量数据编制无意义)。

2、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利息备付率(=息税前利润/应付利息额;应分年计算;至少应>1,不宜<2)、偿债备付率【=(息税前利润+折旧费+摊销费-所得税-维持运营投资)/应付利息额;应分年计算;至少应>1,不宜<1.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按年末数据计算,在长期债务还清后的年份可不再计算)。

3、考察企业财务状况指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国际公认标准比率为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国际公认标准比率为1)。

4、财务生存能力分析:主要根据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财务上可持续的基本条件(拥有足够的经营净现金流量,特别是在运营初期);财务上可持续的必要条件(各年累计盈余资金不出现负值--允许个别年份的净现金流量出现负值,但不能容许任一年份的累计盈余资金出现负值)。

第十章 经济分析

经济分析

1、理论基础:资源优化配置。

2、作用:正确反映项目对社会福利的净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为政府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依据;政府审批或核准项目的重要依据;为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等项目提供财务方案的制订依据;比选和优化项目/方案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实现企业/地区/全社会利益有机地结合和平衡。

2-

1、财务盈利性可能难以全面正确地反映其经济合理性的方面:国家给予项目补贴;企业向国家缴税;某些货物市场价格可能的扭曲;项目的外部效果。

3、基本方法:采取“有无对比”方法,识别项目的效益和费用;采取影子价格,估算各项效益和费用;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或费用效果分析方法,寻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

4、适用范围:市场自行调节的行业项目,不必进行经济分析;市场配置资源失灵的项目A需要进行经济分析。

4-

1、A:具有自然垄断特征项目;产出具有公共产品特征(消费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项目;外部效果显著的项目;战略性资源开发和关系国家经济安全项目;受过度行政干预项目。

5、经济分析A与财务分析B的区别:分析角度和出发点不同;效益和费用的含义及范围划分不同;采用的价格体系不同(A采用影子价格体系,不考虑通货膨胀;B采用预测的财务收支价格/市场价格,可考虑通货膨胀);分析内容不同(A只有盈利性分析);基准参数不同(A为社会折现率,B为财务基准收益率);计算期可能不同(A的计算期可长于B)。

6、与财务分析的相同:采用效益与费用比较的理论方法;都遵循效益和费用识别的有无对比原则;都根据资金时间价值原理进行动态分析,计算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等指标。 经济效益与费用的识别

1、基本要求:进行全面识别(涉及所有社会成员);遵循有无对比的原则;遵循识别和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基本原则;合理确定识别的时间跨度(与财务分析计算期不一致);正确处理转移支付(是识别的关键);遵循以本国社会成员作为分析对象的原则。

2、直接效益:项目产出带来的经济效益;表现形式(新增需求的支付意愿;社会资源的节省;国家外汇收入/支出的增减);一些旨在提供社会服务的项目,其经济效益与财务分析中的营业收入无关。

3、直接费用:投入的社会资源的消耗;表现形式(社会扩大生产规模所增加耗用的社会资源价值;社会因其他人被迫放弃使用这些资源而损失的效益;国家外汇支出/收入的增减);对于价格失真的直接效益和费用按影子价格重新计算。

4、转移支付:不计入经济效益与费用;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没有造成社会资源实际增减;包括(项目向政府缴纳的税费;政府给项目的补贴;项目向国内金融机构支付的贷款利息和获得的存款利息);※(体现资源稀缺价值的资源税和补偿费、体现环境价值补偿税费)不作为转移支付处理。

5、间接效益:包括(劳动力培训效果、技术扩散效果、环境改善的效益、上下游企业相邻效

果、乘数效果)。 经济效益与费用的估算

1、估算原则:支付意愿原则(产出的正面效益)、受偿意愿原则(产出的负面影响)、机会成本原则(项目投入)、实际价值计算原则(所有效益和费用)。

2、影子价格:是经济分析专用的计算价格;反映(项目投入和产出的真实经济价值、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应根据项目投入和产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从“有无对比”的角度研究确定。

3、市场定价的可外贸货物影子价格:直接进口的投入的影子价格/到厂价=到岸价CIF*影子汇率+进口费用;直接出口的产出的影子价格/出厂价=离岸价FOB*影子汇率-出口费用;eg某出口设备离岸价200万美元,国内运杂费30万元人民币,贸易费用20万元,外汇牌价1美元=6.50元,影子汇率换算系数1.08,则该设备影子价格=200*6.5*1.08-30-20=1354万元。

4、市场定价的非外贸货物影子价格:投入影子价格/到厂价=市场价格+国内运杂费;产出影子价格/出厂价=市场价格-国内运杂费。

5、政府调控价格货物的影子价格:定价方法(成本分解法、支付意愿法、机会成本法);eg(电价、交通运输服务、水价);政府调控价格包括(政府定价、指导价、最高限价)。

6、土地影子价格:=土地机会成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新增资源消耗(征地动迁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影响关键因素(土地地块的地理位置);土地机会成本按“最佳可行替代用途”的净效益计算。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1、指标:经济净现值(是反映项目对社会经济净贡献的绝对值指标)、经济内部收益率。

2、项目投资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净效益流量=效益流量(项目直接效益+资产余值回收+项目间接效益)-费用流量(建设投资+流动资金+经营费用+项目间接费用)。

4、报表编制方式:直接进行效益和费用流量的识别和计算,并编制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在财务分析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基础上调整编制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 费用效果分析

1、度量:以货币度量费用,以非货币单位度量效果。

2、基本指标:效果费用比、费用效果比。

3、基本方法:最小费用法、最大效果法、增量分析法。

4、备选方案应具备的条件:是互斥方案或可转化为互斥方案,且≥2个;目标相同,且均能满足最低效果标准要求;费用可以货币量化,且资金用量不突破预算限额;采用同一非货币单位度量;具有可比的寿命周期。

5、费用估算要点:费用应包括整个计算期内发生的全部费用;费用可采用现值或年值表示,备选方案计算期不一致时应采用年值。 经济分析参数

1、通用参数:社会折现率、影子汇率、影子工资。

2、社会折现率:反映社会成员对于社会费用效益价值的时间偏好;代表着社会投资所要求的最低动态收益率;应由专门机构组织测算和发布(06年发布为8%;对于永久性工程或受益期超长的项目可适当降低,但应≥6%);可用于间接调控投资规模(社会折现率高,投资总规模下降);其取值高低会影响项目的选优和方案的比选(较高,则较为不利于初始投资大而后期费用节省或收益增大的方案或项目)。

3、影子汇率:=影子汇率换算系数*国家外汇牌价;由国家统一测定和发布(06年发布为1.08)。

4、影子工资:=影子工资换算系数*财务分析中的职工薪酬;换算系数(技术性工作劳动力→1,非技术→0.25~0.8,较为富余的地区可取较低值,中间状况可取0.5)。

第十一章 经济影响分析

1、内容:行业影响、区域经济影响、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2、需进行经济影响分析的项目:特征(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工期较长;对所在区域或宏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或相关群体利益格局等产生较大影响;会带来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引发关联产业或新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对生态及社会环境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影响;对区域或国家长期财政收支产生较大影响;项目的投入或产出对进出口影响较大;项目能够对区域或宏观经济产生其他重大影响);类型(重大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科技攻关/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大规模区域开发项目)。

3、任务:分析项目经济影响的范围/途径/影响程度;分析项目对当地和宏观经济的适应性;研究制定适合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4、经济影响的种类:对(区域或宏观经济发展、化经济结构及产业布局、财政收支平衡、市场竞争结构、外汇收支、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5、经济影响效果的传递途径:价格传递效应、上下游产业链影响、乘数效应(连锁反应)、技术扩散、瓶颈缓解效应。

6、原则:系统性、综合性、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7、方法:客观、主观评价法。

8、定量指标:总量指标(增加值、净产值、社会纯收入、财政收入);结构指标(影响力系数、三次产业贡献率);国力适应性指标;就业和收入分配指标【就业效果指标(总就业、直接就业、间接就业)、收入分配效果指标、地区分配效果指标】。

9、模型:定量分析模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宏观经济递推优化模型、投入产出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系统计量模型);多目标综合评价分析模型

10、多目标分析方法:德尔菲法、矩阵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

11、重大项目的经济安全影响分析:国家产业安全与投资项目最密切相关;内容(对“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资源潜力及其发展能力、资源/人力资本利用效率、经济发展空间完整性、社会稳定和防止/解决社会冲突能力”的分析评价)。

12、国家经济安全子系统:包括(国家产业/市场/外债安全、国际收支安全、市场体系安全、财政资金安全)。

第十二章 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

1、特点:宏观性和长期性;目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需从国家/地方/社区三个不同层次进行分析);评价标准的差异性(难以采用统一的评价量纲;通用指标多,专用指标多;定量指标少,定性指标多)。

1-

1、社会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目标、国家安全目标、人口控制目标、减少失业和贫困目标、环境保护目标)。

2、目的:宏观层面(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持续和协调发展;满足人们的基本社会需求;保证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人力/技术和知识,增强地方的参与程度;减少或避免项目建设和运行可能引致的社会问题);项目层面(制定一个能够切实完成项目目标的机制和组织模式;保证项目收益在项目所在地区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公平分配;预测潜在风险并分析减少不良社会后果和影响的对策措施;提出为实现各种社会目标而需要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改进的建议;通过参与式方法的运用增强项目所在地区民众有效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防止或尽量减少项目对地区社会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作用:有利于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防止单纯追求项目经济效益;有利于项目所在地区利益协调一致,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防止可能产生的不利社会影响和后果,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避免或减少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社会风险,提高投资效益。

4、项目范围:并不要求任何项目都进行社会评价;主要对象(“社会因素复杂、社会影响久远--具有重大的负面社会影响或显著的社会效益、社会矛盾突出、社会风险较大、社会问题搅动”的发展项目);包括(引发大规模移民征地的项目、具有明显社会发展目标的项目)。

5、内容:社会影响分析(对“所在地居民收入、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居民就业、不同利益相关者、弱势群体利益、文化/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容量/城市化进程、少数

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的影响);互适性分析(不同利益相关者态度、当地社会组织态度、当地社会环境条件);社会风险分析(移民安置问题、民族矛盾/宗教问题、弱势群体支持问题、受损补偿问题)。

6、步骤:调查社会资料;识别社会因素(影响人类生活和行为/社会环境变迁/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因素);论证比选方案(确定评价目标与评价范围;选择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标准;制定备选方案;进行项目评价;编制社会评价报告)。

7、信息收集:程序和步骤(确定调查对象、调查方案设计、收集整理资料、分析总结);方法(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小组讨论、参与观察、文献调查)。

8、方法:定性&定量分析(先定量后定性;以定性为主);初步社会评价(预可研阶段;主要是分析现有资料和现有状况,着眼于负面社会因素的分析判断;以定性描述和分析为主;步骤--识别主要社会因素、确定利益相关者、评估接受程度);详细社会评价(可研阶段;步骤--识别社会因素并排序、识别利益相关者并排序、论证当地社会环境对项目的适应程度、比选优化方案)。

9、常用方法:利益相关者分析、社区基层参与评价、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矩阵分析总结法、多目标加权评价法)。

9-

1、利益相关者分析:步骤(识别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利益构成;分析各„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制定主要„的参与方案);次要利益相关者(银行、政府、非政府组织);特殊利益群体(贫困人口、女性、少数民族、非自愿移民)。

10、指标:分类【按指标取得方式及性质分(客观指标--适用于衡量项目带来的结构变化;主观指标--适用于衡量对个人的影响eg福利现状和期望/满意程度);按衡量的内容和对象分(核心指标--能直接衡量社会影响的重要指标;辅助指标--特定行业或相关的一般性指标)】;共同特征(可量化计算;所依据的信息资料必须是可以得到和可靠的;指标数据的收集和测算是经济上可承受的,所花费的代价及时间应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应能用来反映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趋势,并根据特定时间内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测算;对弱势群体反应灵敏,能显示和衡量其社会状况的改善,并显示其变化趋势;必须对变化反应灵敏,从而能正确反应现实;必须是易于为大家所理解并能被使用者所接受的;指标体系应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特征,既能反映正面影响,又能反映负面影响)。

11、参与式社会评价方法:分类(参与式评价、参与式行动);基本理念(当地人在一般情况下有能力认识和解决自己的问题;每一个人特有的知识和技能,都应该同样地得到充分尊重和运用;分享知识、共同决策/行动/发展);运用原则(尊重每个人;尊重每个人/群体的知识;站在当地人角度看问题;理解当地不同人群所面临的困难/问题/需求);作用(增强人们对项

目的了解和拥有感;更全面地了解有关社会变迁、当地发展的最新情况;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人们参与的热情和意识;可掌握不同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态度,可能产生的正负影响;有助于增强项目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公正性;可吸收更多人的智慧,优化项目方案;提高当地居民/机构对项目实施的责任感)。

12、公众参与:环节(信息交流、磋商、参与过程);形式(主动性与动员性参与;组织化与个体化参与;目标性与手段性参与;支持性和非理性参与;制度化和非制度化参与);※主动性参与--更能反映参与意识和民主程度;目标性参与—反映了更多更强的参与意识。

13、社会评价报告:编写要求(所采用的基础数据应真实可靠;分析方法的选择要合理;结论观点明确,客观可信;报告格式应规范,应强调客观性/科学性/逻辑性/可读性);内容/要点(报告摘要;建设项目概述;社会影响范围的界定;社会经济调查;利益相关者分析;减轻负面社会影响的措施方案及其可行性;参与/磋商/协调机制;监测评价;主要结论和建议;附件/附图/参考文献)。

13-

1、社会影响范围的界定:社会影响区域界定(涵盖所有潜在影响的社会因素;不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对目标群体和影响群体合理界定;分析项目实施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对项目可能导致的重要影响因素合理界定。

第十三章 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

1、风险:广义概念(是未来变化偏离预期的可能性及其对目标产生影响的大小);特征(风险是中性的;变动出现的可能性越大,变动出现后对目标的影响越大,风险就越高);分类【按后果分(纯风险—只会造成损失、投机风险);按边界分(内部、外部风险);按影响范围分(基本风险、特殊风险)】。

2、不确定性A与风险B:区别【可否量化(A可量化,可采用概率分析方法;B不可量化,只能假设分析);可否保险(A可保险;B不可保险);概率可获得性(A发生概率是可知;B未知);影响大小(B有更大影响)】;性质【客观性、可变性(风险是否发生,风险事件的后果都难以确定)、阶段性、多样性(不同行业和项目具有不同的风险)、相对性(各方可能会有不同的风险;同一风险因素对不同主体的影响也不同)、层次性】;分析方法【A(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B(概率树分析、蒙特卡洛模拟)】。 敏感性分析

1、可得知影响项目效益的敏感因素和程度,但不知影响发生的可能性(最大不足);所找出的敏感因素可作为概率分析风险因素的确定依据;对项目财务和经济分析/评价同样适用。

2、分类:(单因素、多因素);※为找出关键敏感性因素,多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3、步骤:选取不确定因素;确定不确定因素变化程度;选取分析指标(最基本指标--内部收

益率/净现值;财务分析评价→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经济分析评价→经济净现值和经济内部收益率);计算敏感性指标(敏感度系数、临界点);敏感性分析结果表述(方式--编制敏感性分析表、绘制敏感性分析图);对敏感性分析结果进行分析。

3-

1、敏感度系数:E=△A/△F,△A评价指标A的变化率,△F不确定因素F的变化率;E>0→表示A与F同方向变化,E<0→表示反方向变化,|E|越大→敏感程度越高;eg产品销售价格S=15万元/台,其净现值E=270万元;当S=12万时,E变为160万元,则E对S变化的敏感度系数=[(160-270)/270]/[(12-15)/15]=2.037。

3-

2、临界点:指不确定因素使项目由可行变为不可行的临界数值;表示方式(变化率、具体数值);临界点的高低与设定的基准收益率有关(基准收益率提高→临界点变低);临界点越低,说明该因素对项目效益指标影响越大,项目对该因素就越敏感。 盈亏平衡分析

1、作用:考察项目对市场导致的产出量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应按项目达产年份的数据计算;只适宜在财务分析中应用。

2、分类:(线性、非线性);※决策分析/评价中,一般仅进行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3、条件:产量=销售量;总成本费用是产量的线性函数(产量变化,单位可变成本不变);销售收入是销售量的线性函数(产量变化,产品售价不变);不同产品负荷率的变化一致(只生产单一产品或多种产品可换算为单一产品计算)。

4、盈亏平衡点:BEP(生产能力利用率)=年总固定成本/(年销售收入-年总可变成本-年销售税金与附);BEP(产量)=年总固定成本/(单位产品价格-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与附加)=BEP(生产能力利用率)*设计生产能力;BEP(产品售价)=(年总固定成本/设计生产能力)+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与附加。 风险分析

1、风险等级:风险影响等级(严重S、较大H、中等M、较小L、可忽略N);风险概率档次(很高、较高61~80%、中等、较低21~40%、很低);风险等级【重大风险(S区/可能性大/损失大,可行→不可行/需采取积极有效防范措施);较大风险(H区/较大/较大,但可承受/必须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一般风险(M区/不大/不大,不影响项目的可行性/应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较小风险(L区/较小/较小,不影响项目的可行性);微小风险(N区/很小/较小,对项目的影响很小)】。

2、程序&内容&方法:风险识别(风险分解法、流程图法、头脑风暴法、情景分析法;※具体操作中多采用专家调查法);风险估计【风险概率估计法、风险影响估计法(概率树分析、蒙特卡洛模拟)】;风险评价【单因素风险评价(风险概率矩阵、专家评价法);项目整体风险评

价】;风险对策(回避、减轻、转移--投保、接受);风险分析结论。

3、风险对策研究的基本要求:应贯穿于可研全过程;应具针对性;应有可行性;必具经济性(以最少的费用获取最大的风险收益);是项目各方共同任务。

4、投资项目的主要风险:市场风险;技术与工程风险(工程地质);组织管理风险;政策风险;环境与社会风险;其它风险(eg特有/资源/融资风险)。

5、专家调查法:适用风险分析全过程;包括(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风险识别调查表、风险对照检查表、风险评价表)。

6、风险概率估计:分类【客观概率估计(最大缺点--需要足够的信息;只能用于完全可重复事件)、主观概率估计(反映了人们对风险现象的一种测度;当有效统计数据不足或不可能进行试验时,是唯一选择)】;连续型分布【正态分布(适用于描述销售量/售价/产品成本等一般经济变量)、三角型分布(由“最悲观值/最可能值/最乐观值”构成的对称或不对称三角型;适用于描述“工期/投资等不对称、产量/成本等对称”分布的输入变量)、分布(在最大值两侧不对称分布;适用于描述工期等不对称分布)、经验分布(适用于所有)】;指标【期望值、方差和标准差(是描述风险变量偏离期望值程度的绝对指标)、离散系数(是„相对指标)】;

7、概率树分析:是借助现代计算技术,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进行概率分析,表明项目的风险程度;理论计算法(只适用于--服从离散分布变量;不适用于--当输入变量数和每个变量可取的状态数较多时或各输入变量之间不是独立时)。

8、蒙特卡洛模拟:假设变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抽取变量;模拟次数(越多越正确;根据变量个数和分解程度确定)。

9、风险综合评价法:步骤(建立风险调查表;判断风险权重;确定每个风险发生概率;计算每个风险因素等级;全部风险因素等级相加)。

2014年新增内容

《发改委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

1、适用范围:需发改委或国务院审批/核准的的项目。

2、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应作为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重要内容,并设独立篇章。

3、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等级:高风险、中风险(部分群众对项目有意见/反应强烈/可能引发矛盾冲突)、低风险。

4、评估报告认为项目存在高风险或中风险的项目,发改委不予审批/核准/核报。 《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编制大纲及说明》

1、《分析篇章编制大纲》内容:编制依据;风险调查(重点围绕“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开展;调查范围“应覆盖所涉及地区的利益相关者”);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

防范和化解措施;风险等级;风险分析结论(内容“拟建项目主要的风险因素;主要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拟建项目风险等级;落实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的有关建议”)。

2、《分析篇章编制说明》:风险调查:内容(合法性;周边的自然环境现状、社会环境状况、项目实施可能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诉求;政府/基层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的态度;媒体的态度;同类项目曾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调查方式(全面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典型调查);调查方法(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问卷法、实验法);风险识别方法(对照表法、专家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实地观察法、案例参照法、项目类比法)。

3、《评估报告编制大纲》:基本情况(项目概况、评估依据、评估主体、评估过程和方法);评估内容(风险调查评估及各方意见采纳情况;风险识别和估计的评估;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的评估;落实措施后的风险等级确定);评估结论(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评估结论;风险等级;主要风险防范/化解措施;根据需要提出应急预案和建议)。

4、《评估报告编制说明》:评估主体(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或其有关部门);评估程序(制定评估工作方案;收集和审阅相关资料;充分听取意见;全面评估论证;确定风险等级;编制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内容(基本情况;评估内容;评估结论);评估要点(重点围绕 “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进行评估论证);评估报告应在项目审批/核准所需的各前置文件具备之后完成;该项目规划/土地/环评等已完成社会稳定风险专项评估的,在社会稳定情况未发生较大变化的前提下,其结论可以直接引用。

第四篇:《问题分析与决策》培训课程大纲

《问题分析与决策》课程介绍

主讲:孙军正老师

一、课程背景

工作需要动脑子吗?大多数时候是不用动脑子。为什么?因为成天在做的事情已经形成惯性,凭经验、靠下意识就能“顺”下来。但是在三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动脑子:遇到新问题、遇到复杂问题、遇到后果严重的问题。不过当我们真的需要动脑子、有意识地解决问题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因为这不是我们习惯面对的事情;因为我们很少被训练过怎么分析和思考问题。特别是当我们需要跟大家一起坐下来分析和商量问题的时候,会更加盲目而且情况更令人沮丧:管理中遇到重重问题,不知该从哪里入手;每次讨论,大家都各持己见,没有统一的思路,达不成共识;单凭直觉做决策,做出来也不知道好不好„„

缺少一套科学的、强有力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的帮助,我们只好重复这样解决问题的方式:拍脑袋做决定、沿用旧方法、没有预防措施、忙于到处救火„„

二、适合状况:

当公司的员工面临复杂和棘手而又无现成经验可循的问题或项目,却因为情况不明、思路不清,正发愁不知从何下手的时候„„

三、课程收益:

(1)这是一个提高你在与他人一起解决问题时的领导力和影响力的课程,帮助你从容应对复杂问题,同时训练和提高你的思维能力,最终帮你形成正确的职业化的工作习惯。 (2)帮你的团队看清问题、锁定重点;剥离现象、分析核心;明确要求、寻找方案;预估风险、完善方案;最终漂亮地解决问题并改善绩效。

四、课程特色:

(1)互动性 本课程以互动游戏、大量动手练习、团队研讨交流为主要形式,辅之以讲授、点评、辅导,形式活泼、新颖。

(2)针对性 本课程采用的案例均系企业经营管理中常见的问题,通过系统思考分析深入、到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实用性 本课程不仅包括对问题分析与解决在内机理的分析,更加注重方法与工具的使用和学习,以及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

五、课程形式: 讲授、实操演练、真实问题、视频、互动学习、团体动力

六、课程对象: 需要在合作中解决难题的所有领导者和专业技术人员

七、课程人数: 40人左右

八、课时:1-2天

九、核心模块:

第一部分:解决问题的思维流程及关键点

1、什么是真正的问题

2、目标和现状的差异

3、问题和问题点

4、问题的分类

第二部分:问题分析与解决的步骤、方法和工具-让问题迎刃而解

第一步:现状描述、定义问题

目的: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认清什么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各级经理人在组织中的不同角色也决定了他们关注的问题和解决的重点都有所不同。找到真正的重点,可以使问题的解决产生最佳效果。

要点:

1. 背景分析 2. 罗列所有问题点 3. 清晰分析每一个问题点 4. 按对结果的影响程度评估问题 5. 确定关键问题所在

本步骤重点探讨:

描述问题的现状, 确定关键所在

第二步:明确方向、确定目标

目的: 如果管理者对结果与获得成功感兴趣,就必须在把自己限制在少数几件事情上,抓住管理中少数几个关键点。除此之外的任何其他选择都会导致折中局面的出现,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庸碌无为,最坏的结果则是失败。失败的原因通常并不是努力程度不够,而是精力分散。

要点:检验目标的SMART原则

1. Specific 具体的 2. Measurable 可以衡量的 3. Achievable 可实现并有挑战性的 4. Realistic 现实有意义的 5. Time-based 有时间限制的

本步骤重点探讨:

如果目标再提高一点会怎么样? 目标实现后是否可以解决问题?

第三步:系统分析、洞悉要因 目的: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仅仅是从自身职位的角度,而是基于企业整体,从他们在这个职位上,以其知识、能力、经验做出什么贡献的角度,分析提升组织绩效的原因,应该以“我”为出发点分析影响绩效的原因。

管理者一定要基于事实和慎密的思考而不是常识来分析原因,如果是团队分析问题,团队的所有人都必须对因果关系发表意见,团队中不同的意见要得到充分的重视,管理者通过激发好奇心来搜索可能存在的关系,并勇于提出新的原因假设。

要点:

1. 金字塔模型分析原因 2. 思维导图分析原因 3. 要素表进行分析原因

4. 把原因逻辑化、系统化——鱼骨图 5. 将原因按重要性、紧急性排序

本步骤重点探讨:

是什么导致问题的发生?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你是如何知道这个因果关系的?有什么证据可以论证这个因果关系?

第四步:创造方案、探索可能

目的:找对了问题,接着要想出解决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往往会陷入一些思维定势,而难以突破。最后或是畏惧不前,或是走回老路。解决新问题需要新方法,创造新方法则需要打破思维定势。创意每个人都有,只是不知道怎么发挥。只要掌握一些新的思维模式,你会发现创新其实是一件轻松又有趣的事情。

要点:

1. 收集想法 2. 观点聚类 3. 形成概念 4. 补充完善 5. 分析可行

本步骤重点探讨:

突破固有思维发现解决方案 发散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第五步:理性判断、精明决策

目的:决策需要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和衡量的标准,对各项方案的优势与劣势加以评判;决策需要判断每项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以最小的风险换取最大的收益。想到一个合理的方案后,就要制订实施计划,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进度和资源配置,只有在每个细节处考虑周全,才能为方案的决策提供最完备的依据。

要点:

1. 就决策工具达成一致

2. 独立评分,达成共识,所有人对评估标准达成一致 3. 风险障碍分析 4. 制定行动计划

1) 行动计划要具体、可以操作,可以跟踪 2) 行动计划尽量在培训结束后短期内启动 3) 行动计划动宾格式描述

4) 行动计划执行前要通过正式的决策程序

本步骤重点探讨: 科学决策,谋求共识 分析风险,制定计划

第六步:执行方案、落实达成

目的:企业是一个系统环境,方案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团队力量,所以在执行前要建立共识。经理人的作用,不是说服团队成员认可你的方案,而是认真地倾听,使他们的想法都有被尊重和考虑的机会。

要点:

1. 有效授权 2. 获得责任人的承诺 3. 建立追踪结果的计分牌 4. 里程碑过程跟进

本步骤重点探讨:

取得对目标的承诺,经常性地组织并参与高效的目标回顾会,为实现目标扫清路障 传统监督与执行监督之间的区别 提高团队成员彼此间的责任感

第三部分:问题解决能力与实际工作-做个解决问题的高手

一、 区分管理过程、管理结果以及实时解决问题的衡量标准,根据组织当前状态以及组织期望的状态确定可视化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方法。

1. 创建一个可见、易理解的衡量标准,追踪主要指标的进展。 2. 确定衡量团队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主要方法

3. 建立能真正跟踪进展、促进正确行为和预期成果的衡量方法,设计一个易理解、吸引、易管理及简明的计分牌

二、知行合

一、绩效实现

1. 课程知识点回顾 2. 驾驭工具、运用自如 3. 课程感受及分享 4. 从知到行的五个阶段 5. 解决问题、成就人生 总结与答疑

以上课程安排仅供参考,具体情况以现场授课为准!

个人简介

孙军正,博士,国家注册企业咨询顾问师/企业培训师 银行业绩倍增系统创始人(见著作《领导执行智慧》) 国务院军转办特聘讲师(2012年)

中国执行力十强讲师(2013年由中华讲师协会、中华讲师网评选) 最受银行业推崇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著名实战派管理咨询专家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大等多所高校特聘教授 中国银行、招行等多家银行常年管理顾问

国内30多家咨询公司/培训机构高级顾问/特聘培训师

个人经历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20年来孙老师一直致力于银行业绩增长的研究与 应用,在如何使银行业绩快速提升及打造团队执行力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丰硕的成果,从战略、流程、制度到奖惩;能够做 到实战、实用、实效,为银行提供内训、诊断、顾问一站式的咨询与培训服务。他首创的“银行业绩倍增系统”已成功导入多家银行。他的培训具有深刻、震撼、激情、实战的风格,因能达到“现场学习,现场训练,现场结果”的效果。培训满意度在98%以上。

第五篇:时代光华培训《问题分析与决策》有感

《问题分析与决策》有感

现实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问题的决策,有些决策对我们有重大影响,例如:高考志愿填报,将决定是否能够找到人生第一次起跳的平台;在选择未来的丈夫(妻子)的时候,将决定今后家庭生活是否幸福;在选择几个不同工作机会的时候,将决定一个人的职业走向。有些决策对我们的影响相对很小,例如:今天的早餐是喝豆浆还是牛奶;早晨穿素色衬衣还是格子衬衣;可以说,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都生活在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决策的过程。通过阅读和学习《问提分析与决策》,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以下读后感:

一 《问提分析与决策》为我们阐述了对问题分析和决策的完整流程:状况评估→ 问题分析 → 决策分析 →潜在问题分析。通过完整的这一过程,对当前环境所出状况,问题所出状态、特异性等,并对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讨论,最终对解决问题方案发生状况后做好应对措施。在进行状况评估应该是后续几个步骤的基础,如果管理者对当前状况有了片面或者错误的认识将直接导致今后决策的失败。而问题分析将直接关系对问题的认识,这是给出决策分析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人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而错误的认为仅仅需要进行改进性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做出合理的决策和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决策分析是在状况评估、问题分析基础上,做出的合理的解决问题的结果。往往在前两步的分析基础上,可以自然得出合理的决策结果,但是管理者往往在面对逻辑上合理的结果,但是感情上或者凭经验缺无法接受。这时候要靠管理者减轻的决心和勇于

变革的理念来做出决策分析。潜在问题分析则是在考虑基于上述决策之后,可能带来的问题,尽量在事前能够将可能带来的问题加以预防,并找到相关的解决方案。对于无法完全避免的影响和结果,选择伤害最小,最有利于企业的解决方式,“两害相权取其轻”往往更考验管理者的智慧。

二总结决策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是在要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才能解决。第二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换言之,应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第三是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被接受。第四是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第五是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三个人见解和决策的关系:

决策是一种判断,是若干项方案中的选择。所谓的选择,通常不是“是”与“非”间的选择,最多只是“大概是对的”与“也许是错的”之间的选择。有效的管理者都知道一项决策不是从搜集事实开始,而是先有自己的见解。这样做是正确的。有效的管理者鼓励大家提出见解。但在鼓励的同时,他也会叫大家沉思其见解,认清其见解经过实证后的结果。有效的决策人通常必先假定传统的衡量方法并非适当的衡量方法。否则的话,他就用不着做决策了,他只略做简单的调整就可以

了。管理者的决策不是从“众口一词”中得来的。好的决策,应以互相冲突的意见为基础,从不同的观点相不同的判断中选择。

四针对反面意见的运用:

第一惟有反而意见,才能保护决策者不致沦为组织的俘虏。

第二反面意见本身,正是决策所需的“另一方案”。决策时只有一种方案,别无其他选择,那与赌博何异?只有一种方案,失败的机会必高。

第三是反面意见可以激发想像力。当然,纯粹为了某一问题去找答案并不一定非有想像力不可,只有解决数学问题才最需要想像力。 总之,对于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分析与决策,切不可盲目进行流程化,对于开篇提及的重要问题,是需要进行完整的考虑,这样才能使迈上人生起跳平台、家庭生活幸福、个人职业走向等重要问题获取成功的最大概率。而对与“豆浆与牛奶”、“素色与格子”、“功夫篇与喜剧片”这样的小问题,可能对问题分析这个过程本身所花费的代价,远远大于所要决策问题带来的微乎其微的影响。

因此,正确运用潜意识、工作生活经验、流程化问题决策分析,解决不同紧急度、重要度的问题才能使分析解决问题达到最高效率。

2011/7/18

上一篇:学校德育室年度计划下一篇:小学德育教育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