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的处置

2022-07-12

第一篇:群体性事件的处置

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对策研究

[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553更新时间:2006-8-22 ]

大东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郑允岐

群体性事件是目前我国社会活动中出现的一些超出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是社会关系中出现的一种不协调、不和谐现象。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概念。“和谐”成为中国改革发展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和谐社会必须以有序、安全和稳定为基本前提。近年来,作为社会矛盾和冲突特殊表现的各种群体性事件,数量正不断上升、规模日益扩大、表现形式趋于激烈,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群体性事件的突发性和复杂性,加之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匮乏,使处置工作异常艰难,很容易导致事件的恶化,它严重干扰了政府的办公秩序,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日益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制约因素。因此,如何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当前社会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就群体性事件的概念、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形式以及如何正确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对策进行一下探讨,以期为今后处置这方面问题提供参考。

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在国外,一些社会学者将“群体性事件”称之为“集群行为”或“集合行为”等,如美国社会学家帕克在其1921年出版的《社会学导论》一书中,最早从社会学角度定义“集合行为”,认为它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斯坦莱•米尔格拉姆认为,集群行为“是自发产生的,相对来说是没有组织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它依赖于参与者的相互刺激”。戴维•波普诺也指出,集群行为“是指那些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行为”。而在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群体”是指本质上有共同点的个体组成的整体。“事件”是指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根据以上解释,“群体性事件”就可以理解为由同类个体组成的整体,因为共同的要求,对社会造成的不平常影响的事情。在我国,由于受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在建国初期称之为“群众闹事”、“聚众闹事”;八十年代称之为“治安事件”、“群众性治安事件”;九十年代称之为“突发事件”、“治安突发事件”、“治安紧急事件”、“突发性治安事件”;在21世纪初期称之为“群体性治安事件”。

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定性,我国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也是众说纷纭,说法不一,有的界定侧重明确群体性事件的人民内部矛盾性质,有的界定指出了群体性事件在行为手段上的特点及其社会作用和影响。综合上述论述,笔者以为:群体性事件是指具有某些共同利益的群体,为了实现某一目的,采取静坐、冲击、游行、集合等方式向党政机关施加压力,破坏公私财物,危害人身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尽管群体性事件的外在呈现出某些对抗性的倾向,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现阶段的群体性事件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而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当也会由非对抗性转化为对抗性。群体性事件既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与处在既定社会规范制约下的群体行为相对而言的集群越轨行为。群体性事件的副作用和社会危害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它在客观上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是应当肯定的。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群体性事件可能是这样一个机制:“通过它,社会能在面对新环境时进行调整。一个灵活的社会通过冲突行为而受益,因为这种冲突行为通过规范的改进和创造,保证它们在变化了的条件下延续。”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在于它能够释放出长期积压的一些社会能量,能使部分心理失衡的群众得以心理的平衡,这对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是有积极作用的,其次它向社会发出了警告或信号、表示部分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失必须加以补偿,或者行政管理活动中出现问题需要纠正,或者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应该完善等等。所以,我们对群体性事件决不能只能看到它的负面效应,还应该看到它可以是社会压力的减压阀和报警器,有利于促使我们加强和改进工作,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因此,只有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的性质,才能妥善审慎地处置好群体性事件。

二、“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形式

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既有社会环境和社会政策等宏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体与群体心理等微观方面的因素。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是各种利益冲突的集中体现,它的产生及我国正处于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基尼系数超过0.4的国际警戒标准)的经济发展关键期和敏感期,群众维权意识增强等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又有现实的具体成因。概括起来,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转型中群体利益的损失。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必然会触及特定群体的利益,如企业转制中的下岗职工群体,超过了社会的承受能力,下岗失业工人也极有可能受到煽动而引发集会、游行、示威;城市拆迁补偿未及时到位,回迁日期遥遥无期,搬迁地点不理想,生活设施不配套等原因,导致拆迁户与拆迁公司的矛盾激化。体制的转换引起利益的重新分配而触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利益冲突激化便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二是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存在官僚腐败现象。近年来上访、闹事等群体性事件增多,既有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领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

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的客观原因,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有的干部工作作风不踏实,脱离群众,腐化变质,一部分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滥用权力,捣毁了党和政府的威信,造成一部分人民群众对整个政府的不信任,从而以极端的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失望,导致干群矛盾激化。

三是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随着改革的深化,其配套措施有的没能及时出台,对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起不到缓冲作用。例如一些离退休职工因企业原因领取不到足够的退休金,一些工人下岗之后面临困境,而社会又不能提供足够的生活保障,这就引发了社会矛盾,成为产生群体性事件的间接原因。

四是一些群众对政府的新政策不理解。政府制定的新政策、新制度,有的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有的则是按照超前的思想设计的。一部分群众由于受传统观念限制,一时难以接受,特别是当这些新政策、新制度损及他们的切身利益时,这种矛盾便更为突出。

五是部分群众心里存在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负面影响和造势心理。认为闹事是唯一解决问题、获取实际利益的办法,故意扩大事态,聚众上访。同时,政府及职能部门在处理同一类群体事件中,对行为过激的事件和一般性的上访在解决方式、承诺程度及兑现结果的差异也加重了群众的这种心理,产生连锁反应。

三、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对策

200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处理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的通知。《通知》中对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原则、组织领导、职责分工、现场处理和宣传教育等项工作都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于各地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提供了依据。但从我国当前的群体性事件分析来看,多数还是集中在法律方面的问题,或者说是应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的问题。从法律角度来看,当前频繁发生群体性事件的深层原因就是法律不适合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涉及《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集会游行示威法》及其实施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信访条例》等,此外公安部制定的《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等部门规章。而从法理的角度来看,我国现有的有关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法规中,禁止性、义务性规定多,授权性、可行性条款少,还未形成一个从权利的设置、组成到行使、保护、规范的完整体系。例如,现实生活中,工人要求发放拖欠的工资,由开始个别工人零星去要,到后来成群结队去闹,以致影响了单位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对这种行为的法律性质应当怎样界定?无论是分散催讨还是集体催讨,在我国的法律上都没有明文的禁止性规定。因此从整体上来看是合法的,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但是这些工人若采取堵截铁路、冲击党政机关的方式来解决拖欠工资的问题,则构成违法行为。某些执法机关在没有对群体性事件的合法性作出判断之前,就盲目采取措施。群众没有违法,而执法机关却已经违反法律,这不仅不利于矛盾的解决或化解,而且往往会导致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表明法律在规范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和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上已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和至高无上的地位。群体性事件是社会尖税矛盾和突出问题的特殊表现,我们应从法律的视角、运用法律的途径和方法来认识、分析和解决矛盾。如果离开法律规定采取行动和措施,不仅往往使处置工作陷入被动,事后也将留下隐患,从而导致法律权威和政府信誉的降低。因此,我们在观察、分析、判断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时,必须坚持法治的视野、法治的立场、法治的原则、法治的方式和法治的程序,将处置群体性事件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来。

第一,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主体必须合法。也就是说主体必须是法定的主体。目前我国缺乏一部处置群体性事件主体资格的统一专门的规定。只是在有些法律法规中对相应表现方式的群体性事件,规定了处置的主体,如我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六条规定:“集会、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是集会、游行、示威举行地的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游行、示威路线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主管机关为所经过区、县的公安机关的共同上一级公安机关。”在《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第四条规定:“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现场处置工作由事件发生地的县市公安机关负责;重大群体性治安事件,事件发生地的地(市)公安机关负责;上级公安机关在必要时可以直接负责现场处置工作或派人到现场指导、协调工作。”此外,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也有受理公民控告、建议和批评的职责。但是对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主体资格却没有真正的被确认下来。正是由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主体没有法定化,从而造成在处置工作过程中各相关部门不愿承担责任,相互推诿,或因对群体性事件的性质认识不同,在处置工作中发生矛盾,不能形成合力。因此,建议制定专门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法规,对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主体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认下来,使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主体法定化。第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措施必须要有法律依据。当前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着合理要求与违法行为、多数人的一般违法行为与少数人的严重违法行为甚至犯罪行为交织在一起。因此,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必须要严格依法进行,要针对不同的群体性事件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正确分析判断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性质,严格掌握合法与非法、罪与非罪的界限,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开展处置工作。处置群体性事件只有依法进行了,才能把矛盾和问题的解决纳入到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上。第三,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要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妥善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涉及面广,既有根源的复杂性,又有事态的模糊性,还有过程的多层性,因而一般处置难度较大。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单位相互配合,统一认识,上下一致,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在确定事件的性质,这是形成处置决心的关键环节。要根据事情的起因、界定事件的性质及严重程序,进行风险评估,要始终坚持平息事态、维护稳定为目标,坚持“有所

为、有所不为”,严格法律政策界限,严格遵循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不越权、不失职,将处置工作的各个环节纳入到法律政策轨道,确保处置工作既依法有据,又干净彻底,不留隐患。

四、检察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执法策略

当前,腐败现象在社会上的泛滥,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激起群众的怨恨,加深了社会的矛盾。职务犯罪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力腐败的现象,不仅破坏党组织肌体的健康,而且也是影响社会文明、民主建设、破坏社会风气的毒瘤。同时,司法不公也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人民群众对司法不公引发的有罪不究、以罚代刑、违法办案、超期羁押、权钱交易、徇私枉法等问题反映强烈。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使群众对国家法律的执行力产生怀疑,当这部分群众的诉求得不到满足时,便引发了涉法上访,严重时发展为群体性事件。

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检察机关在开展各项检察工作的同时,要始终坚持把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政法工作和维护稳定的重中之重来抓,认真研究其特点和规律,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好党的各项政策,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作出决策立足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制定政策维护群众的基本权益,开展工作符合群众的实际需要,积极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要从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高度,高度重视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工作,把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过程,变成疏导理顺群众情绪的过程,变成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变成克服官僚主义、改进作风的过程。要积极加强与公安机关、审判机关配合,继续贯彻严打方针,依法惩治各种刑事犯罪,始终保持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高压态势,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参与人民内部矛盾的排查调处,依法处置群体性事件,努力把影响稳定的不安定因素解决在基层,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生活秩序和工作秩序。不断加强对刑事立案、侦查、审判和刑罚执法的监督,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既要防止打击不力,又要注重保障人权,平等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坚持监督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监督普遍地树立司法公正的信心。突出重点,集中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以及其他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犯罪案件,促进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同时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坚持标本兼治,从源头上治理腐败,从根本上减少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素。

正确处理上访和申诉群众的息诉工作是检察机关维护社会稳定,消除矛盾的重要工作,耐心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帮助群众消除法律的误解,使他们息诉服判,化解矛盾纠纷,避免集体访、越级访问题的出现,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健全检察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提高检察机关处理复杂矛盾、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努力做到无论发生什么样的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都能沉着应对,依法及时妥善处理。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要正视问题,找准症结所在,克服无能为力的畏难情绪,消除埋怨思想,增强工作主动性,不推不躲不拖,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议,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促成群体性事件主客观双方对话,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对待下岗职工和城市拆迁、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解决,将矛盾与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第二篇: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的国外模式

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方面,西方国家提供了四种典型模式用来管理和维持秩序。

一、英国模式

伦敦平均每星期要出现三次较大的游行示威,只有极少数导致公共秩序混乱,原因就在于完善的法律和丰富的

经验。

英国政府早在1948年就制定了《民防法》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作出了一些基本的规定。为了确保突发事件的合理处置,减少因突发事件对相关利益主体的负影响,也为了控制突发事件对英国社会造成的不安定和恐慌,英国议会通过了2004年11月l8日生效的《英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这部法律在英国政府的突发事件处理中发挥了规范

和指导的重要作用,也被国际社会认为是较为成功的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处理群体性事件提供了依据。 英国有比较成熟的预警措施,比如,《公共秩序法》规定计划公开游行者应于实施之日前六天将书面申请邮寄或面交警方,主管机关为警察机关。警方在每次游行示威之前都要和组织者进行谈判,通过提出建议和指导,巧妙

地引导游行示威活动依照警方意图的方向与方式进行。

警方会按照游行示威的路线,有效地限制和指挥交通车辆,使游行队伍顺利通过,从而控制它的进程。伦敦警察素以绅土风度著称于世,警方非常重视争取公众的同情和支持。在处置骚乱事件时,警方往往派出小股警员进入示威人群中进行劝导,如遭遇示威者的暴力袭击,再派出优势警力将先前的警员救出,并把警员被打得头破血流的画面拍摄下来,通过媒体传播,争取公众的同情,使其站到警方一边,警方采取强硬措施自然就师出有名。 虽然英国警察过去享有、并且现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享有非武装力量的声誉。但是他们也逐渐获取和使用所谓的非致命性技术和武器。例如在1981年了月的利物浦托克斯特思区**中,英国警方首次在英国本土上使用于据称是非致命武器的Cs催泪弹;另外,在1985年10月6日发生的托特纳姆布罗德沃特法姆住宅区的**中,英警方又第一次在英国本土的大街上部署塑胶子弹;还有,微型Cs催泪喷射器已被作为外勤巡逻警察个人的标准装备

正式配备绐了警方。

对英国政府来说,在应对群体性事件时,最重要的是在符合国家利益的情况下。在第一时间准确发布信息。英

国政府不仅通过相关的法律制度

设立相关机构保障信息的及时、准确发布信息,而且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加强与新闻媒

体的沟通合作。

二、美国模式

在应急管理上美国实行地方、州和联邦政府三级反应机制。美国的各州、市及地方的立法机关也有不同紧急状

态法。

美国对于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的管理非常宽松,示威者没有取得警方许可的义务。但大多数集会、游行、示威的组织者会在举办前告知警方举行的时间、地点以及主旨,警方邀请其负责人到警局座谈,告知其必须遵守哪些法律、不得实施哪些行为,并发给其醒目的T恤衫,以便在游行示威时能清楚地认出其负责人,便于联系。只要参与者在

规定的区域内以和平方式进行示威,由活动的负责人自行组织,警察便极少干涉。

关于事中控制,美国学者亚当斯在其所著的《警察勤务》一书中依据事件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了处置非法集会的六项对策,即围堵、下令解散、武力驱散、逮捕(包括强行带离现场)、现场管制、确立行动的优先顺序。如果

示威不能保证和平地进行,警方就会介入并采取较为强硬的态度和武力措施。

在发达国家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恢复重建研究中,美国极为典型。梳理概括其研究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基本观点有:计划与项目运行观及组织管理观。从前一观点看来,群体性突发事件恢复重建主要体现为恢复计划(或预案)及其项目的运行过程,它以美国《全国突发事件管理系统》对恢复的解释最为典型。美国对恢复的解释是:“制定、协调和实施服务设施和现场复原预案,重建政府运转和服务功能,实施对个人、私人部门、非政府和公共的援助项目以提供住房和促进复原,对受影响的人们提供长期的关爱和治疗以及实施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恢复的其他措施,评估突发事件以及吸取教训,完成事件报告,主动采取措施减轻未来突发事件的后果。”这一界定重视恢复重建预案或计划的实际运行,强调各种援助项目的具体实施,关注恢复重建的长远效果。美国危机管理学者罗伯特·希斯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危机管理范畴的4R(即缩减、预备、反应和恢复)模式。其中,“恢复”的含义是,分析危机的影响,制定危机应对计划,采取相应的行动策略,并适时作出评估。它包括人的管理以及物和系统的恢复两个方面,依赖于与人的关系,需要将有形和实体的活动与人、人的参与以及连续的感觉这些无形和心理方面综合起

来。

三、法国模式

法国人应对突发事件一点也不浪漫。首先,法国历来重视对社会运行状态进行预测,从不因暂时的太平而麻痹。法国有关部门定期运用统计资料、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等对各种社会和灾害变量进行预警性分析。此外.适时调整国家警戒级别,提醒民众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或社会不稳定因素。法国在宪法中也给政府的行政紧急权力作出明

确的界定,以保障政府在紧急状态下充分、有效行使行政紧急权力,同时又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法国警方巡逻防暴工作主要由公共安全局的警察、共和国治安部队和宪兵部队承担,其主要任务就是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平时也参加治安巡逻,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当市长批准一次游行后,在游行实施的前一天,就要在市

级日报及电视台发布消息,向公众宣告游行时间和路线。

警方在游行期间的执法行动主要包括:一是沿线巡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在游行实施的前一天,由城市警察沿游行路线检查街道两侧的建筑物及其他物品,以防这些物体本身或不法分子利用它们对游行造成危害。二是分段戒严,部署警力。由于游行路线较长,一般不采取全线同时戒严的做法,而是从游行起点开始,分段戒严,直至终点。对起点地段的戒严通常在游行开始前2小时实施,以确保游行者在此集结;其他路段在预计游行队伍通过时间的前40分钟实施戒严。三是隐蔽待命,避免正面冲突。在游行实施时,警察不和游行者正面接触,往往部署在沿线的胡同里隐蔽待命,随时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准备。四是遇有突发事件,冷静观察,适时介入,依据预案和现场指挥官的指令妥善处置。五是部分警察尾随游行队伍,配合清洁工清扫街道。六是记录游行情况,向政府和新闻媒

体提供资料。

在法国,无论是大型活动的保卫,还是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工作,都不是由警察唱独角戏,而是由诸多部门参加。不仅包括了消防、医疗和活动主办单位,更重要的是有司法部门的法官和检察官参加。法官和检察官的参与出于两个目的:一是监督处置工作是否合法、公正;二是对现场犯罪人员及时进行逮捕和起诉,当然他们不能指挥处置工作,现场处置权仍是由当地行政长官授权的警察部门领导负责,这种制度大大降低了警方处置工作的失误和风险,

并可以对刑事犯罪进行及时追究。

四、德国模式

德国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实践过程中建立了—套比较健全和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这个管理体系的一大特点就是

中央和地方合理分权,以州为主,属地管理,权责分明。

在预警方面,德国把增强国家民族的危机意识作为危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利用“危机预防信息系统”(DENS)向人们集中提供各种公民保护以及危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知识,例如通过宣传手册、互联网、展览以及听

众热线,重点介绍如何应对危机事件等。

对于群体性活动的管理,德国《集会游行法》规定,户外集会游行应于举办前48小时向主管机关报备。其主管机关一般是警察机关;但若要到联邦议会或联邦宪法法院集会游行时,其主管机关为内政部。联邦宪法法院1985年规定的”互相合作义务”要求警方和集全游行负责人双方必须在会前及早接触,在交换资料、建立信任和合作的

基础上,共同研讨确保集会游行和平进行的措施。

法兰克福警察局处置骚乱事件采取三种策略:(1)对非法聚集的群众采取镇吓行动:一种方式是利用机械工具,如喷水、喷化学药品或施放瓦斯弹,使示威群众无法停留,避免警察与群众对峙;另一种方式是由特种警察利用人群的空隙持警棍把示威群众打退。(2)对破坏秩序者强行驱散:此阶段不再区分一般居民与暴民而对全体示威者以催泪弹驱散;如仍有拒不离去的,再由镇暴警察队持警棍将其打走。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对破坏者加以拍照,并派便衣人员掺入群众中,加以监视取证。(3)对暴民、反社会行为者的镇压: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将示威游行者的违法行为加以扩大宣传,促使一般民众与示威游行者隔离。然后利用优势警力占领示威者所固守的据点,再以此据点对示威

群众喷射化学药品、催泪弹,最后以特种镇暴警力持警棍打散群众。

值得一提的是,柏林警方为防止警员滥施暴力,在作出驱散决定时,如果现场警力与示威群众对峙太久,则抽调另一未直接对峙的警力实施。这样警察便不会因内心有报复心理而采取过激行动,避免招致舆论批评或引起公愤。

综观各国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策略,基本上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前预防性措施,即在集会游行之前与组织者进行谈判或磋商,明示其拥有的权利和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通过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达到警方和组织者共同维护活动秩序的目的。另一部分就是对已演化为骚乱现场的处置,各国基本都采用有限度地使用武力的处置对策,在处置时

注意谋略和战术的灵活运用。

第三篇: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预防与处置

摘要:高校校园安全稳定是高校发展,乃至社会稳定的基石。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对维护高校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特点,并从加强改进思想教育、提高认识、以人为本及时化解矛盾、加强信息管理、活跃校园文化等方面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预防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如何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提出了对策。

近些年来,高等学校出现了改革不断深化和持续稳定的政治局面。但是一些影响高校稳定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影响各异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科研秩序,而且对社会的安定造成一定的影响。校园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动摇了建设和谐平安校园的基石,危害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保持高校稳定已成为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特点

1. 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利用其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对

青少年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青少年在认识上产生偏差。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不但形成了人、财、物的大量流动,而且使高校真正成为了各种信息的集散地。境内外敌对势力把我国的高校作为他们推行“西化”、“分化”的重要目标,他们利用公开或秘密手段推销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侵袭。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时兴过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却觉得没有意思;喜爱美国大片,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缺乏了解。这些都足以说明西方文化在逐渐占领大学生的头脑。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各种观点之间的摩擦、思潮的冲突、信息的交汇,青年学生极易受到影响。近些年来,也有一些学生在如何过“圣诞节”等问题上与学校产生分歧,一些学生往往拿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作比对,以“民主”、“自由”作为同学校管理对抗的理由。

2. 由于国际国内形式的发展变化,涉及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等国际问题易于引发群体性事

件。青年学生精力充沛,不甘寂寞,思想活跃,交流广泛,属于容易受到情绪,观点感染的“易感人群”。国内外重大的事件,自然地、社会的突发事件都可能成为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同时,青年学生具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对过去历史带给我们的耻辱高度敏感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不容有一点伤害。这种认识决定了青年学生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关注,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对国家大政方针,特别是外交决策的关注。一旦有伤害到国家主权和我们民族自尊心的事件发生,极易引起青年学生的抗议,走上街头游行,引发群体性事件。

3. 高校扩招后,高校收费与教学、生活、后勤服务设施滞后形成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

由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而相应的师资、教学设备、住宿条件、生活设施等等跟不上学生规模扩大的需要。学生缴费上学之后,学生及其家长与学校形成了一种交换关系,学生及其家长认为他们有权利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后勤服务、生活待遇等提出与自己所付出的成本相适应的要求,很多高校都发生过由于教师教学质量差、随意减少课时或生活条件差,学生要求退费的纠纷,工作稍有失误或者不到位,就有可能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4. 青少年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习、就业压力,这种压力使学生身心长期受到压抑,一旦有合

适的环境,这种压力就会爆发,形成群体性事件。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有的大学生刚毕业就面临失业,要想在就业中占优势就需要在学习中加倍努力,取得各种证书,例如英语

四、六级合格证、计算机合格证,以及各种专业技能证书。这种压力,使部分学生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或遭受不公正待遇时,会借某件事情,如校园的治安问题、学生与校警冲突问题、食堂食品卫生问题、供暖问题、学生受到不法侵害问题等,找到学校,如果不及时解决或解决不好都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综观几年来高校校园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具有如下特点:1.参与的人数多,具有群体性。

2.敌对势力趁机介入,具有一定复杂性。3.占有一定道理,有较强针对性。4.群情激昂,具有对抗性。5.事发前有一些苗头动向,具有一定可预测性。6.事发时,骤然形成,具有较强的突发性。

二、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防

1. 高校党委要始终把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作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要保持高度的政

治敏锐性,切实落实维护稳定工作的领导责任。学校的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及师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判,将可能出现的群体性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建立切实可行的校园安全稳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学校党委、行政以及保卫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作为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专门队伍,要配齐配强力量,优化结构装备,加强专业培训,确保群体性事件发生时,队伍集结得拢,现场控制得住,群众分化得了,事态平息得快。

2. 以人为本,建立多层次矛盾化解机制。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着

学校的学生的成长、成才来开展,只有充分保障学生的各项权益,才能构建和谐校园,确保校园稳定。在工作中,应密切关注学生中的热点问题,认真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对校园的特殊群体,如贫困生群体,要特别关注,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应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学校应成立学生心理咨询指导中心,排除大学生心理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3. 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创造良好育人环境。要认真落实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

针对校园治安秩序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专项整治。要从严治校,加大校内管理力度,同时积极配合综治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要标本兼治,完善规章制度,预防火灾等灾害性事故的发生,尽可能消除影响稳定的隐患。

4. 加强计算机网络管理,严防有害的政治信息传播。高校是出思想、出文化的阵地,也是

西方敌对势力对我们进行和平演变和渗透的主要目标。尤其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学院校园网的简历与管理就显得相当重要。为防止不良信息在校园网或通过其他途径传播,学校要加大对学生社团、校内网络论坛、校内刊物和印刷场所的监控和管理,严防有害的政治信息在校内传播。因此,要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利用网络来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上网的教育与管理,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

5. 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引导,活跃校园文化,丰富业生活。各院校要根据国家法规制

定和完善本校社团规章,指定专人对社团进行日常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规行为。严防敌对势力利用合法社团进行非法活动。坚决取缔违法社团。同时,针对大学生所处的特殊环境,除了正面引导,严格管理外,还应广泛发动各部门、各单位为师生员工创造一个丰富多彩、博雅兼尚的校园文化生活环境。尤其是要把青年学生吸引到增加知识、增长技能、健康体魄、陶冶情操、贡献社会等活动中来,寓教于乐,使他们学会想国家、顾集体。为他人,于事三思而后行。

三、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处置

1. 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前期预警。通常信息,建立多角度、全方位的预警机制。由一些

突发事件或焦点、热点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在事前都会有其发生的苗头并不断发展,最后逐渐形成规模。所以要做好平时的信息收集工作和抓好信息网络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须。从学校的基层各单位、各系到各班,都建立了非常完善的信息网。由学生处对学生,保卫处对全院各单位,部门均建立专门的信息联络人员,做好及时沟通信息。学校的信息栏也应是保卫处重点查看的地方,这里信息量大,信息随意性强,是全院信息发布中心,截断不良信息,发现并分析有用信息,从细微处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此外,

保卫处还应在校园内的食堂、理发店等学生常去的且随意交谈的地方建立信息员队伍,收集比较深层次的信息,能及时准确的将全员各类影响稳定的预警性信息传达到学院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为领导提供第一首情报资料进行先行性研判。

2. 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现场处理。高校一旦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学院党委和行政部门

必须调动一切资源,果断进行处置,将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此,应做到:(1)领导靠前指挥。不论是发生未经批准的大规模群体性示威、游行,还是突发公共卫生及事故灾难类事件,学校领导必须迅速到达第一线,这样既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又能形成现场的指挥中心,稳定群众情绪。(2)迅速查明情况。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应迅速查明师生聚集的原因、人数、挑头人及主要诉求,或突发公共卫生及事故灾难的原因、伤亡人数、次生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情况,迅速向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汇报。(3)果断进行处置。对大规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的合理要求和“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迅速调动校内一切有利于参与者情绪的资源,做好化解情绪,控制事态发展的工作(4)正确引导舆论。高校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的灾难事故、刑事案件、公共安全事故以后,掌握事件真相的高校党委、行政部门在新闻处理上必须高校,把舆论的主动权掌握在手里,否则别人会根据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给我们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导致学校形象遭受损害。(5)加强请示报告。高校重大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学校应在第一时间迅速向省、市主管部门报告,一边上级单位了解情况,作出判断,发出指示,有利于迅速、果断的得到处置。

3.3.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善后工作。亡羊补牢,切实强化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群体性事

件解决后,一是总结经验、教训,并举一反三,对工作的薄弱环节认真加以修改。二是进一步修改、完善元,使之更加实用,便于操作。三是注重恢复和总结工作,恢复工作包括:事态恢复、心理恢复、秩序恢复。总结工作包括: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原因、过程、处理的得失及责任落实和追究。

第四篇: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预案

将军路校区学生群体事件处理预案

为了维护将军路校区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预防学生群体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1.成立将军路校区学生群体事件处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学生处副处长、研究生院学工部副部长

副组长:将军路校区管委会主任、将军路校区党工委书记、将军路校区管委会副主任、保卫处副处长、学院党委副书记

组员:保卫办主任、管委会党政办主任、学生处教育科科长、后勤集团质监办主任、学院辅导员

2.学生群体事件的预防

2.1日常预防

学生工作部门及各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积极预防不稳定事件的发生,防止别有用心的敌对组织及其成员在学生中策动政治事件。

2.2敏感时期的预防

2.2.1在国内外重大事情、突发事件发生时期,“6.4”“3.15”等敏感时期,随时召开工作小组会议,及时传达上级和学校有关稳定工作的指示精神,部署工作。

2.2.2驻校区学生工作人员采取24小时工作制,深入学生宿舍开展工作。

3.学生群体事件的发现与报告

3.1公寓楼管理员、校卫队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发现情况应及时拨打校园报警电话(5211

2110、52119000)。

3.2报警台接到报警电话应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同时通知校区医院(52119819),并将情况报告管委会领导(晚间及节假日报告校区行政值班员,电话:52119005)、保卫办负责人(晚间及节假日报告保卫值班员)、学生工作值班人员。

4.学生群体事件的处理

4.1保卫值班员及校卫队员赶赴现场后立即控制局面,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如

有学生需要就医,需立即联系校区医院采取措施。

4.2学生工作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了解情况,联系相关学院

学生工作人员。相关学院副书记负责组织学生辅导员深入学生一线,做好学

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防止事态扩大。

4.3学院副书记、辅导员配合保卫办对事件发生原因进行调查,并将调查报告以书面形式交将军路校区管委会及学生处(研究生院学工部)。

4.4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调查报告召开会议,讨论处理意见并报学校相关部门。

4.5媒体须经校宣传部同意方可进校采访。

第五篇: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实践与思考

群体性事件,是指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扰乱社会秩序,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甚至危害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行为。群体性事件是由群体性上访演绎而成,一般以合理的诉求、非法的方式,群体参与、扩大事态、激化矛盾、制造影响、加剧冲突为手段,以参与人数多、诉求标的高、处置难度大、耗费大量精力为特征,对社会管理秩序造成严重威胁,给人民群众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近年来,铜梁县公安局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在处置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新的棘手的难点和问题,探索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对策和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经验,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启示和思考。

一、我县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情况

(一)现状及特点

今年以来,在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不安定因素中,群体性事件成为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城市建设、征地拆迁、企业改制、执法过错等方面,个别人在其利益受到损害或不能得到满足时,受人策动挑唆,聚集几十人甚至上百人,采取集会、集体上访等方式,围堵党政机关、交通要道、重点建设工程和其他要害部位,采取过激手段,以求解决问题,造成恶劣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我公安机关通过对近期发现的如原xx部队退伍军人、沿井村村民的多次集访和闹事、原民办教师、老知青、移民集访等xx余件闹事苗头和xx余起群体性事件,参与人数都在xx人以上。我局在处置过程中做到了快速反应,采取积极措施,协助有关部门作好矛盾纠纷的疏导化解工作,避免了矛盾的升级和事态的扩大,确保了全县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

根据对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当前群体性事件具有几个带共性的特点:一是具有复杂性。从近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案件中出现了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人民内部矛盾挑拨是非、插手制造事端的动向,从合理的诉求发展到非法的方式,致使少数上访者无理取闹。因此,复杂性与合理性互为表里、相互交织。二是具有利益性。社会转型期不少利益矛盾都是存在于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因此,一旦出现利益矛盾,就不单单是个体性利益矛盾,而是群体性利益矛盾,只要有人挑头,马上就群起响应,多人聚集上访,酿成群体性事件。三是非政治性。大多数群体性矛盾尽管有些转化为群体性突发事件,表现非常激烈,社会影响也很大,当事人的要求过高,但大多具有合情合理的因素,他们并不具有反对社会政治制度的目的,所以一般属于根本利益一致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非政治性的特征。四是具有渐进性。任何突发事件都有酝酿、发展、蔓延、爆发的逐步发展的过程,不可能没有前兆或没有准备。事件规模越大,涉众越多,其准备的过程就越大,时间就越长。因而,我们一定要发动基层组织,及时发现苗头,提高未雨绸缪的能力,将各类突发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五是具有多变性。由于引发矛盾的因素具有多层次性、多发性。如个体性矛盾由于化解不及时、处置不妥当就可能变成群体性矛盾;群体性矛盾由于处理不及时、不妥当,就可能转化、激化,成为突发性事件,因而,我们要注重群体性矛盾的多变性,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和不同情况,积极化解矛盾,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妥善解决。

(二)处置策略及经验

一是依靠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配合,是成功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有力保障。

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政策性强、难度大。因此,我们在工作中都主动了解民意,掌握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分析社会动态和潜在的矛盾,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坚持各方配合、多方施策。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相关单位、各部门的职能作用,互相配合,多方施策,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并采取必要措施,力争把群众性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造成危害。

二是依靠基层治保组织,发挥骨干作用,是成功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先决条件。基层治保机构组织健全,治保人员作风正派,处事公正,严格执行依法调解的原则,得到广大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就能够及时制止事态的扩大。对当事人一视同仁,不分地位高低,不论贫富贵贱,决不能因为有利可图就积极主动,无利可图则推三阻四,敷衍了事,甚至放任矛盾激化引起犯罪发生。坚决避免因态度冷漠和作风粗暴引发农村不安定事件。

三是依靠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缓解矛盾激化的有力武器。当前不论是农民或是个别干部,法制观念淡薄,其严重程度已不可忽视,特别是与上访群众有利益关系的个别机关干部素质低下、阳奉阴违、利用对政策法律的一知半解,挑唆、鼓动、策划群众闹事的情况也并不少见。因此,加大对公务员和人民群众的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不能流于形式,要改变生硬灌输和走过场的做法。概括的讲:法治治身,德治治心;法治治近,德治治远;法治禁恶于已然之后,德治禁恶于将然之前。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干部教育和农民教育的意义,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力度,提高质量,从而不断提高他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四是灵通情报信息,及时掌握动向,做到防范于未然,发现事态能够迅速制止,是成功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前提条件。实践证明,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成功在于灵通信息、情报准确,能够做到防范于未然。因此,要形成公秘结合,专群结合,建立健全多方位、多层次信息网络和反馈制度,把信息触角伸向各个角落,力争做到信息队伍多元化,信息来源多样化,上下联系一体化,分析信息专业化,综合反馈网络化。积极开展不安定因素的排查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动向,把矛盾解决在萌芽或初始阶段,对于群体性事件要坚持治“早”,防止形成事实。

五是加强执法队伍的自身建设,坚持慎用警力,严格依法办事、文明办案、取信于民,是成功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有针对性开展队伍整训、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在执法过程中要对一些业务素质差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以管人者自居,言行粗鲁、随意动手打人,“吃了原告吃被告”、唯利是图、时常与群众发生争执冲突的执法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或岗位轮换。对教育后仍不改正的,采取有效措施,调离执法队伍,保持执法队伍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在做群众工作中,树立群众观念,讲究工作方法,防止随意抓人,切忌工作人员言行不当激化矛盾。

六是严格区分事件性质、分类处置,是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成功方法。在实践中,对纯属人民内部矛盾的事件,要耐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反映,关心群众疾苦,对群众的合理和正当要求给予耐心的解答,讲明道理,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对属于敌对分子插手操纵的问题,要把事件的组织策划者、骨干分子与一般群众区分开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及时控制幕后操纵者和组织者。在整个处置中,坚持慎用警力的原则,在现场采取克制和忍让的态度,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有效防止授人以柄,激化矛盾和酿成新事端等问题的发生,保证整个处置过程是在有理、有节、有序的情况下进行。

二、在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

从近年来我县依法妥善处置的群体性事件来看,有一定的成功经验,摸索出了一定处置规律,同时也遇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难点和问题,给政府部门和公安机关处置工作带来相当难度。

(一)事前预防和化解至关重要,如果矛盾升温,处置难度就会增大。群体性事件真正突发性的并不多,有的事前已有苗头,有的有明显的群体活动,有的出现集体上访,有的发出群体聚集的信息等。许多已经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表明,群众矛盾严重激化也有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如果在群众个体上访阶段国家工作人员态度冷淡、处置不当、处置不公,矛盾冲突极易激化。把抓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着眼点。既要高度关注显性热点难点问题,从中寻找苗头和倾向,又要高度重视隐性热点难点问题,慎防矛盾转化成显性、激化成严重冲突。

(二)处置不当、处置不公已成为目前群体性事件发生并激化的重要因素。群体性事件基本上是由直接、相关的物质利益矛盾引发,少量的是由涉及公平、民主权益保障以及文化因素引发。当前我县呈显性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有:劳资关系、农村征地、城市拆迁、企业改制重组、移民安置补偿等;呈隐性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有:干群矛盾、执法不公、分配不公等基本权利不公等。因而,干部与群众的矛盾冲突正在成为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表现形式。在这一矛盾冲突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干部,在某种意义上说:干部个人的政治业务素质、亲民爱民思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职业道德规范等等都是决定因素,如果没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没有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必定留下隐患。

(三)动向把握不准,情报信息不灵,就会导致群体性处置工作被动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有组织性和隐蔽性越来越强,素质低下、无理取闹、故意刁难、乘机寻衅滋事的群众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反映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易引起社会同情,使情报信息收集的难度不断加大。但更主要的是我们的工作不到位,一些基层干部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缺乏认识,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缺乏敏感性,甚至不愿意提供情况。一些干部对各类复杂的社会现象见惯不怪,没有积极主动地收集掌握当地的不安定因素。在一些容易引发事端的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灵敏高效的情报信息网络尚未建立,导致情报信息和阵地控制工作十分薄弱。发生群体性事件后,我们的力量往往沉不进去,难以及时获取深层次、内幕性、高质量的情报信息,造成处置工作的被动。

(四)基层组织社会控制弱化,社会权威结构失衡,是目前群体性事件产生的体制性根源。近年来,社会基层组织的社会控制力呈明显的弱化趋势,威信相对减弱。尤其是在农村,乡村基层组织对农民的行政管理和控制严重弱化。基层组织对群众的号召力、凝聚力和说服教育作用大大减弱。加之一些地方的基层领导对本地区、本部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知之甚少或知之不管不问,致使一些本该在本地区解决的问题难以解决或无法解决。群众的利益一旦受损或遭受侵害,为寻求国家权威的保护,单个的社会成员会意识到集体行动的重要,就会有组织的进行集体上访,因此,对抗性群体力量就会产生。

(五)政策宣传解释不到位,利益冲突调停不公正,是引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潜在因素。由利益冲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对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不

满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由于执行者认识上的偏差和方法上的简单粗暴,使部分群众因利益受到损害而对政策产生不满,以至引发群体性事件。二是因企业经营亏损、破产、转制企业的职工在工作安排和生活保障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时,很容易引发群体上访甚至闹事事件。三是因征地搬迁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由于土地征用补偿、征地后劳动力的就业和安置等相关政策不落实不配套,影响了村民的切身利益,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六)处置群体性事件难度大,风险更大,尺度难以把握,是执法部门处置工作的难点和问题。处置现场情况的不确定性与处置方法的原则性之间的矛盾,需要政策性、灵活性、原则性灵活拿捏。群体性事件情况错综复杂,现场瞬息万变,而上级确定的处置方法一般比较笼统、原则,在实际工作中不易把握。比如,何时动用警力,在群体性事件的各个阶段如何使用警力,强制手段使用的时机如何判断等等,都是比较敏感和难于把握的问题。实践中,公安机关深有感触,处置群体性事件难度大,风险更大,稍有不慎,就会铸成大错。因此,往往是如履薄冰,诚惶诚恐,大都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

三、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几点启示和思考

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要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上访事件,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和法制建设,提高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正确处理群众利益与合理诉求的关系,指导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和基层干部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等等因素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一些基层组织和个别国家工作人员,对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客观性、规律性、严重性认识不足,治本性措施落实得不够好,缓解社会矛盾的渠道不够通畅,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彻底,留有隐患,授人以柄,致使矛盾纠纷多发,隐患增多,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也就在所难免。因此,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和思考:

(一)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出发,基层组织对群体性事件的危害性、复杂性、特殊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对群体性事件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由于各类矛盾纠纷引发的群体事件对社会稳定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它可能导致暴力倾向,造成严重的暴力事件,严重破坏社会秩序,严重干扰党委政府重要工作部署的落实,阻碍发展经济工作的顺利进行,会直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重大的社会不良影响,甚至会出现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因此,公安机关和基层治保组织必须克服无关紧要、无碍大局的思想,必须站在讲大局、讲政治的高度来对待这个问题,认真地谋划、组织和指挥,使每一件群体事件都得到妥善的处理。

二是对群体性事件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群体事件是大量的错综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的集中体现,从其参与主体的多样性,从众心理产生的聚众性,现场情绪的激烈性,事态发展的多变性等诸多因素上看,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因此,需要每个参与处置的干部特别是现场指挥的机关领导要全面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全面掌握和运用国家的法律法规,要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和科学地分析判断,要做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要特别讲究政策和策略。这一切需要全面提高政法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同治安灾害事故作斗争,而且能妥善地处理各类人民内部矛盾,化解各类冲突和纠纷,会做群众工作。

三是对群体性事件的特殊性认识不足。以铜梁县为例,从近几年所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来看,很大部分与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群众观念淡薄,对职工群众的一些实际困难漠不关

心、态度冷淡、有问题不及时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又不会做群众工作,又不能引导群众认识、了解、支持国家政策,体谅国家困难,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我们政府的工作人员群众意识强、处理问题不留后遗症的话,能减少很多群体事件的发生。

(二)正确处理群众利益与合理诉求的关系,合理调停矛盾纠纷;国家工作人员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问题不留尾巴,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是缓解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因素

一是对群众的利益矛盾冲突处置欠妥。利益矛盾的大小是判断群体性事件发生及走向的主要考量,决定着冲突的严重程度及性质。比如,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虽然个别群众有攀比心理,毕竟丧失的是他们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对此所得到的补偿,他们不会随便让步;下岗职工、失地农民等群体,心理承受力较差,如果遇到不公平对待,很小的矛盾也可能酿成重大群体性事件。可怕的是,当前一般群众都有一种情绪化的消极心态,往往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事情并不大,也不难处置,如果交通执法人员不顾大局、为所欲为、偏听偏信,很容易演变成为上千群众聚集,围攻官员及警察等重大群体性突发事件,因而不可轻视。

二是群众诉求渠道需进一步畅通,干部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本业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利益诉求渠道不畅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当群体性事件处于萌芽状态,各级干部一定要有清醒认识,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切不可麻痹大意,或者一旦发生就惊慌失措、进退失据。要下大力改变各级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信息渠道不畅的状况。尤其是在个别基层干部出于政绩考虑,隐瞒下情、掩盖矛盾、堵塞言路的情况下,利益受损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声音不能及时反映到上级党委政府,群众就会“兴师问罪”,“要个说法”。因而,很多群体性事件是“拖”出来的,结果将小事拖大,易事拖难,最后难以收拾。

(三)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和法制建设,提高农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在农村工作的重心之一

一是不断加强和夯实农村基层组织,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三农”关系,帮助农村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巩固建设成果的关键。在农村,把开展依法治村同健全基层组织结合起来,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配套组织建设,实行村务公开、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强化监督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实行上下互动,干群互约的治理;既要依靠法律的约束和治理,又要运用教育、说服、疏导的办法进行调理;既要体现法治精神,又要运用民主的方式;既要科学管理农民,更要约束基层干部。

二要全面提高农村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进行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是切实抓好农村干部的法律知识学习,保证他们具备基本的法律书籍、资料、报刊、杂志,同时要做好基本法和新法的辅导、培训工作,要把法律知识水平的高低作为任用和考核农村干部的一个重要条件。目前,农村具有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等综合高素质的管理干部十分匮乏。特别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大力开发和提倡适合农民进行的职业技术教育以及政治理论、法律知识等专业的自学考试,并作为选任农村干部时必备条件之一进行考核,切实为他们解决学习、法律、技术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使他们逐渐成为建设和管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上一篇:墙体裂缝防治方案下一篇:浅谈中学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