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治疗老年痴呆症体会

2022-12-21

老年痴呆症即西医所指的阿尔茨海默病, 是一种没有意识改变, 但获得性全面皮质功能下降, 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 痴呆患病虑明显增加, 已成为现代社会死亡的一种主要原因, 现代医学对此尚无满意疗效, 笔者根据中医理论和临证经验, 总结证治体会。

1 病因病机

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脑功能失调与智能衰退为主的病症。以呆傻愚笨, 智能低下, 善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轻者可见神情淡漠, 寡言少语, 反应迟钝, 善忘;重则表现为终日示语, 或闭门独居, 或口中喃喃, 言辞颠倒;—行为失常, 忽哭忽笑, 或不欲食, 数日不知饥饿等。中医学对老年呆病的认识比较早, 对本病的描述多数散见于“白痴”、“呆痴”、“神呆”、“呆病”、“痴呆”等疾病中, 其临床表现易与一些疾病相混淆, 如:癫病、狂病、痫证、健忘、郁病、谵妄、百合病、脏跺等疾病, 这些疾病虽然均有精神神态的改变, 但老年呆病具有其本身的特点, 在临床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能力、视空间技能以及情感或人格等方面的变化。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 脑髓充足, 才能神气清灵;髓海不足, 则神呆气钝失却清灵。老年肾气衰, 阴精亏损, 阴亏于下不能上充于脑:髓海空虚为本, 痰瘀犯脑为标, 元神失养, 神明失聪, 导致该病发生, 加之劳倦过度, 饮食不节, 或久病体虚, 脾气亏虚, 运化失司, 易致痰阻脑络, 或情态失调, 气机瘀滞, 致血行不畅, 或元气虚, 气虚不能运血。老年性痴呆症是由于气、血、痰、瘀、火诸邪内阻, 上扰清窍, 造成老年人精血亏损, 脑髓空虚, 元气不足, 阴阳失调所致。基本病机为髓海失养, 故治疗上当培补后天脾胃, 以冀脑髓得充, 化源得滋。同时, 须注意补虚切忌滋腻太过, 以免滋腻损伤脾胃, 酿生痰浊。

2 辨证论治

2.1 虚证

2.1.1 肝肾阴亏型

症见表情呆滞, 双目少神, 形体消瘦, 沉默少言, 头晕目眩, 腰膝酸软, 面红盗汗, 爪甲无华, 耳鸣耳聋, 舌红少苔或无百, 脉象沉细。治拟补肝益肾, 滋阴养血。以知柏地黄汤加减。常用药物有知母、川黄柏、熟地、丹皮、当归、淮山药、山萸肉、云茯苓、阿胶等。肾虚重者, 可用左归饮加减。阴虚火旺者, 加重用知母、川黄柏、丹皮。肝血不足者, 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2.1.2 脾肾不足型

症见表情呆滞, 沉默少言, 记忆力减退, 丧失认知能力与计算能力, 说话含糊不清, 语不达意, 腰膝酸软, 食少纳呆, 气短懒言, 口涎外溢, 四肢不温, 舌质淡白, 苔少, 脉象沉细。治拟补肾健脾, 益气生精, 以金匮肾气汤加减, 常用药物有熟地、肉苁蓉、山萸肉、枸杞子、炒白术、云茯苓、巴戟天等。脾肾阴虚为主者。加用天花粉、玉竹、石斛等。脑肾阳虚为主者, 加用黄芪、干姜、上肉桂等。气短乏力较甚者, 加用紫河车、阿胶、黄芪、潞党参等。

2.l.3髓海不足型症见头晕目眩, 耳鸣耳聋, 记忆力减退, 懈惰思卧, 齿枯发焦, 腰膝酸软, 步行艰难, 夜眠多梦, 舌质淡, 苔薄, 脉象沉细。治拟填精补髓, 开窍醒神。方用补肾益髓汤加减。常用药物有鹿角胶、龟板胶、熟地、山萸肉、白术、当归、淮山药、石菖蒲、远志、杏仁等。本型以虚为主, 但不可峻补, 一般多以本方为主加减制蜜丸或膏剂以图缓治, 也可用河车大造丸补肾益精.

2.2 实证

2.2. l痰浊阻窍型

症见体型偏胖, 表情呆滞, 智力明显衰退, 终日无言, 呆若木鸡, 或口中喃喃自语, 有时哭笑无常, 或有痰鸣声, 脘腹痞满不适, 不思饮食, 或口多涎沫, 舌质淡, 苔厚腻, 脉象细滑。治拟健脾化湿, 豁痰开窍。方用指迷茯痰浊化热, 干扰清窍, 舌质红, 苔黄腻, 脉滑数者, 将制南星改为胆南星, 并加瓜蒌、栀子、黄芩、天竺黄、鲜竹沥;伴有肝郁化火, 灼伤肝血心液, 症见心烦躁动, 言语颠倒, 歌笑不休, 甚至反喜污秽, 宜用转呆汤加味。

2.2.2 瘀血内阻型

症见表情呆滞, 记忆力明显减退, 言语不利, 易惊恐, 肌肤甲错, 或有外伤史, 双眼暗晦, 或口干不欲饮, 舌质暗紫色, 或有瘀斑, 苔少, 脉象纲涩, 治拟活血化瘀, 开窍醒脑。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干地龙、制香附、广木香、赤芍等。瘀血日久, 血虚明显者, 加用制首乌、紫河车、阿胶、大红枣等:瘀血日久, 阴血亏虚明显者, 加熟地、阿胶、鳖甲;肝火旺者可加菊花、夏枯草、丹皮、栀子、生地、竹茹等:痰瘀交阻, 兼口重, 口流粘沫, 舌质紫暗有瘀斑, 苔厚腻者, 可加半夏、橘红、枳实、杏仁、胆南星:久病入络者, 宜加蜈蚣、僵蚕、全蝎、水蛭、地龙等虫类药以舒经通络, 同时加用天麻、葛根等:兼见肾虚者, 症见口中流涎, 舌淡紫胖, 苔腻或滑者, 可加益智仁、补骨脂、山药等。

3 针灸治疗

3.1 体针

酌情使用多针透刺, 如百会透四神聪:神庭透当阳, 再透上星:首面透鼻交;定神透水沟;足三里透丰隆;风府透哑门;大椎透身柱;命门透肾俞;内关透神门:复溜透太溪等治疗。

3.2 穴位注射

用生脉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于双侧肾俞、足三里、三阴交行穴位注射, 对部分患者可能有一定效果。

3.3 针药并用

对一些单用针灸治疗效果欠佳的痴呆患者, 可交替针刺人中、四神聪、本神、足三里、太溪、悬钟及百会、大椎、命门、肝俞、肾俞两组穴位并用。

4 典型病例

李某, 男, 74岁, 患痴呆症4年。初诊症见:表情呆板, 神疲不语, 目不识人, 纳少, 不识家人, 常在路中走失, 不能回家。家人将其姓名、电话写于其衣服上。舌淡肨, 苔薄白, 脉细弱。辩证为呆症 (脾肾不足型) 。治拟补肾健脾, 益气生精。方用金匮肾气汤加减。潞党参15g, 黄芪15g, 熟地30g, 当归15g, 山萸肉12g, 白术芍 (各) 9g, 枸杞子30g, 淮山药30g, 云茯苓15g, 青陈皮< (各) 6g。在此方基础上进行随症加减治疗, 连服药3月, 停药半月, 为1个疗程, 经过6个疗程的治疗, 症状较入院时明显好转。能回忆许多往事, 家属来院探望时, 能与亲人正常交谈, 并要求家属领她出院。

陆某, 女, 81岁, 患痴呆症4年。初诊症见:表情呆板, 神疲乏力, 言语不清, 声音微小, 目不识人, 纳少, 步履迟缓不稳, 嗜睡, 自汗, 大便难, 小便失禁。近记忆力消失, 不能正确计算数字, 阅读书写能力丧失, 舌质淡, 舌体胖, 苔白, 脉沉细无力。此乃年迈体弱, 肾气已衰, 加上久病伤脾精血俱亏, 致脑髓空虚, 神明失养而发痴呆。治以脾肾双补, 益气养血。处方:当归30g, 太子参30g, 肉苁蓉30g, 鸡内金l0g, 积壳l0g, 黑芝麻15g, 淫羊藿18g, 菟丝子30g, 五味子9g, 补骨脂20g, 生甘草320水煎服, 1日1剂。服药15剂, 神疲乏力减轻, 上方加赤芍15g, 桃仁10g、鸡血虅30g、仙鹤草30g、益智仁15g, 继服3个月, 步态较前明显好转, 心智益较前明显提高。

5 讨论

老年性痴呆症属临床常见病, 是脑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 多发生在65岁以后, 女性略多于男性, 随着年龄增长, 发病率逐渐增高, 症状也不断加重。临床典型症状有记忆力、抽象思维、定向力的障碍, 同时伴有社会活动能力的明显减退。引起老年性痴呆症的真正原因, 目前还不十分明确, 但有许多因素与发病有关,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免疫、遗传、病毒、毒物等均与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有关。

中医认为, 其病因以情志所伤、年迈体虚为主。病位在脑, 与心、肝、脾、肾相关。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 脏腑功能逐渐衰退, 从而导致人体三宝:精、气、神受损, 阴阳失调所致, 病性则以虚为本, 以实为标, 临床多见虚实夹杂证, 因而治疗首当分清虚实。实证以痰浊蒙窍及瘀血内阻为多, 治疗当化痰开窍, 活血祛瘀;而痰瘀内结日久, 生热化火者, 又当清热泻火。虚证以精、气、血、阴、阳亏虚为多, 当根据不同病情采用补肾填精、滋阴养血、补气益血等法。由于肾与髓密切相矢, 因而补肾是治疗老年性痴呆不可忽视的一方面。至于虚实夹杂证, 当分清主次, 或标本同治, 虚实兼顾。

综而述之, 治疗老年痴呆症当以补肾、醒脑、益精髓为治疗准则。现代医学已经证明, 中药能改善痴呆患者的记忆认知障碍, 对抗中枢胆碱能损害造成的皮质乙酰胆碱含量和乙酰胆碱转移酶活性的降低, 减轻乙酰胆碱脂酶的损伤, 从而提高体力、智力、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水平。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均采用了多种促进脑功能恢复的西药, 促进神经生长的如神经节苷脂、鼠神经生长因子;新型胆碱脂酶抑制剂卡巴拉汀, 都因为疗程中的昂贵价格与疗效的失平衡而被临床医师慎用。临床实践表明, 中医治疗老年期痴呆具有明显的优势。据病人的具体情况, 配合以饮食 (竖果、茵类) 、情志 (言语开导、心理暗示) 、益智 (书画、棋类、桥牌) 、体育 (五禽戏、太极拳) 等疗法, 以促进大脑半球左右平衡, 延缓大脑的衰退。

摘要:老年痴呆症在我国属多发病, 难治病, 威胁着广大老年人的健康。本文就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症在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等各个方面的认识, 作了系统的介绍。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中医辨证论治

参考文献

[1] 王永炎.关于提高脑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 17 (4) :195~197.

[2] 邢秀吉.老年痴呆症研究现状及中医治疗对策[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2, 12 (1) :58~60.

[3] 么洪文, 老年痴呆症的中医辨证与治疗[J].中国杜区医师, 2004, 20 (20) :20.

[4] 邓皖利, 张杜平.中医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思路探讨[J].新疆中医药, 2001, 19 (增刊) :13~15.

[5] 杜蓓.浅谈中医对老年痴呆症趵治疗[J].河南中医药学刊, 2000, 15 (2) :8~9.

上一篇:探究微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探讨动画电影的审美趣味以及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