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预警方案

2022-07-18

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内容,有着自身的格式和内容,那么一份详细的方案,应该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网络舆情预警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网络舆情预警方案

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南乡镇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阶段,处于改革攻坚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重要战略机遇期,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网络舆情问题逐步暴露,要保持社会稳定,必须依靠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行综合治理。总结实施网络舆情综合治理以来的经验得出,网络舆情预警工作在网络舆情综合治理工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网络舆情预警工作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它的建立必将强化和促进综合治理工作。

一、充分认识掌握网络舆情信息是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前提

实现网络舆情预警,就必须掌握高质量的网络舆情信息,研判、分析反馈网络舆情信息,指导实践。而要掌握高质量的网络舆情信息就必须明确什么是网络舆情信息?只有充分认识到什么是网络舆情信息,掌握其在建立预警机制中的重要性,才能针对问题及时掌握了解大量真实的、前瞻性的、深层次的网络舆情信息,做到超前驾驭、事前预防和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讲,正确认识网络舆情信息是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前提。

信息是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是人类社会活动中各种消息、情报、指令、代码、数据、信号等所包含内容的总称。信息有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之分。网络舆情信息可理

- 12选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去伪存真。处理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初级信息,即简单的整理,只供了解;二是高级信息,是对原始信息进行比较系统归纳、分析研究,可作为决策者的决策依据。

(三)传递工作。按一定方式方法将信息从A地移动到B地的过程。要求:一是渠道畅通无阻、速度快、质量高,即迅速准确;二是安全保密。

(四)反馈工作。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可控制决策的顺利进行,防止瞎指挥,贻误工作;可以将工作效果和决策措施相比较,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总结经验,汲取教训。

四、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必须坚持三大原则

(一)坚持网络舆情信息真实性原则。真实是网络舆情信息的生命,一旦失去了真实性,信息本身就会失去价值,而且将会造成决策上的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重大社会政治问题。因此,在预警工作中,要力求做到:一是真实,不允许有半点虚假和想象;二是要准确,不能任意扩大缩小。

(二)坚持网络舆情信息时效性原则。一个有价值的信息,如果不及时收集传递,就会成为“马后炮”,贻误战机;在这个原则上,尽最大努力做到变被动为主动,多“胸有成竹”,少“雪中送炭”和下“及时雨”。

(三)坚持网络舆情信息适用性原则。在众多的信息中,有些网络舆情信息冗长、范围大、内容复杂,这就需要在工作中必须做到分类、筛选、加工和利用,根据不同的决策使用对象,提供对路的信息,有的放矢。

五、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必须严格信息报告制度、审批制度和督办制度

(一)报告制度。规范信息报告程序,明确信息报告内容和时限,是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根本制度。

1、报告范围: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民族分裂分子、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活动情况;正在酝酿、策划或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政治骚乱和**或较规模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等事件;较大规模的聚众围堵、冲出党政机关和重要警卫目标事件;阻断交通要道等事件;较大规模(10人以上)的集体上访,闹事、械斗事件;涉及民族、宗教事务的事件;其他网络舆情信息等。

2、报告形式:坚持真时性、时效性、适用性原则,根据报告内容的紧急程度和保密等级,采取先口头、后书面的形式,可明传、可密电。

3、报告时限:重要情况应在2小时内报告,重大事件必须及时报告,对事态正在发展和正在处置的重大事件,及时续报结果。

4、报告程序:重大情况应立即向党委、政府和综治办报告;一般情况向单位报告后逐级上报。

(二)审批制度。各单位和部门在报告时,应建立审核把关制度,以减少差错和失误。

- 56 -

第二篇:warnn政府网络舆情预警系统

系统背景

WARNN互联网舆情监控预警系统是利用自主研发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和网络信息挖掘技术,通过对定向网站网页内容的自动采集处理、敏感词过滤、智能主题聚类、事件的网络传播影响力评估、负面信息自动识别、信息统计分析等,实现各单位对“与自己相关”的网络舆情监督管理的需要,最终形成舆情简报、舆情专报、分析报告、移动快报,为决策层全面掌握舆情动态,建立网络舆情应急处理工作机制提供舆情预警和分析依据。 工作原理

“网鹰(WARNN)互联网舆情监控预警系统”是一套基于对互联网舆情信息进行管理的应用软件系统,它主要由互联网信息采集系统、舆情信息分析系统、舆情信息管理web统计系统、通信系统等组成,采集系统将互联网的相关信息进行抓取、分析判断、采集保存到本地系统中,分析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关键词提取、数据去重、事件热度分析、网络影响力评估、传播路径分析、相似度分析、自动文摘分析、类别归纳、负面信息提取等一系列的文本处理,最后生成正式的数据, web管理应用系统将正式数据以界面的形式进行呈现,包括列表分页显示、分类统计分析、简报应用、办公等功能,通信系统用于实现舆情客户机应用与网鹰服务器应用系统进行分布式的远程数据传递、访问。

工能详解

1、强大的信息搜索采集功能

WARNN采取定向采集技术,对数千个重点监控网站(各大搜索引擎,新闻门户,BBS,博客,留言版)实行7×24小时不间断循环侦听,自动分析剔除广告等无用代码,过滤与用户无关的页面,保存与用户有关的信息。

WARNN建立了100%命中率保障机制,可随网络环境变化而自动调整采集策略,确保页面采集成功率。

2、先进的数据去重和元数据解析功能

WARNN采取多重去重机制,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去重和过滤,只保留与用户相关的信息,并将虽与用户相关但无实质性内容的信息丢入回收站。

网页内容智能提取技术能有效地提取网页中的有效信息,并将页面内容解析为标题、正文、发布时间、点击数、回复数等元数据,为下一步的舆情统计分析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3、智能化的相关事件(主题)自动聚类功能

WARNN能在互联网上自动搜索同一事件的相关文章,追踪网络传播路径,评估网络传播影响力。

4、负面信息自动识别和提取

系统自动识别和提取负面信息,并对影响力较大的负面信息自动预警。

5、完整的网络传播影响力评估体系

一个事件的网络传播影响力对用户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WARNN建立了一个由文章的热度计算、网站影响力系数计算、网络传播路径描述等方面组成的完整的“网络传播影响力评估体系”。为用户提供网络事件应急处理的决策支持。

6、舆情信息预警功能

系统一旦发现影响力较大的舆情或负面信息,将通过手机彩信方式,向相关人员及时发送预警信息。

7、方便的舆情管理功能 用户可通过WARNN的舆情管理功能,对舆情信息进行编辑、删除、排序、标记为关注、添加至简报等一系列操作,将您觉得重要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标注,便于对同类事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筛选出重要性强,急待处理的舆情信息,过滤无用、过时、低影响力的信息,并可不定期清理数据库。

产品特点

一、 100%目标命中率保障体系

由于互联网环境的复杂性,目前国内的舆情监控系统普遍采集成功率不高,漏采现象比较严重。为此,WARNN建立了100%目标命中率保障体系,该体系可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不断修正采集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采集成功率,确保舆情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完整性。

二、 WEB页面元数据解析功能

网页内容智能提取技术能有效地提取网页中的有效信息,并将页面内容解析为标题、正文、发布时间、点击数、回复数等元数据,使舆情分析进一步精细化、科学化。

三、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文词库系统

美音公司在通用的中文词库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中文词库管理系统,并对20多万的中文词语进行详细词性标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文词库系统。

四、 独有的完整的网络传播影响力评估体系

美音公司通过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建立了一个由文章的热度计算、网站影响力系数计算、网络传播路径描述等方面组成的完整的“网络传播影响力评估体系”。

五、 彩信猫的JAVA接口程序开发

美音公司在普通彩信Modem上,重新开发了一套满足大容量舆情预警信息推送需求的JAVA接口程序。

六、 负面信息分类识别算法

美音公司提出了负面信息分类识别算法的新概念,并自创了WARNN系统所独有的负面信息分类识别算法,通过此算法,能及时、有效、准确的识别出客户所关注的负面信息并对负面信息进行自动归类。

七、 全新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作为一个网络舆情预警系统,它需要发挥的作用并不仅仅只是互联网数据的采集及相关处理,能让各行业客户及时了解并获得他们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是其中的关键。通过网络传播影响力评估和负面信息自动分类识别等智能分析处理后,将用户关心的影响力较大的负面信息及时推送给用户。

八、 全新的三位一体的在线服务体系

为了确保舆情监控系统及相关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我们创立了三位一体的在线服务体系,即:系统故障在线监控——系统软件在线维护——系统软件在线升级。

服务体系

全新的售后服务体系

为了确保舆情监控系统及相关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我们创立了全新的、完整的、三位一体的在线服务体系,即系统故障在线监控―系统软件在线维护―系统软件在线升级。

一、 系统故障在线监控

系统故障在线监控系统不间断地监控数据库服务器运行状况、核实原系统配置、核实系统软件配置及版本、监控终端软件使用情况、监控软件系统运行环境的稳定性。

二、 系统软件在线维护

WARNN服务人员通过故障监控端的监控,一旦发现系统故障将在第一时间通知维护人员通过远程方式排除系统故障。

对于客户主动提交的服务请求,维护小组设有专人负责维护与跟踪。

对用户在线提交的系统评价、改进意见和建议,服务人员24小时内予以答复,并提交软件改进建议单,由公司组织讨论是否纳入下一版本的升级改版计划。

三、 系统软件在线升级

系统定时检测软件版本更新服务器,发现有新版本发布将自动下载更新,无需人工干预。更新后的版本可在客户端版本升级日志中查看。

第三篇: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预警与应对

摘 要: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环境下,由于各种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所有认知、态度、情感、行为倾向以及后续力的集合。本文着重论述了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现状,以及如何进行预警和应对。

关键词:高校校园;网络舆情;预警;应对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8

一、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现状

二、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结构

高校网络舆情分主体、客体和媒介三部分。

高校校园的舆情主体是指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参与者。主要指通过高校校园网络发表意见、看法和提出建议的高校师生。虽然大部分师生只以看客身份出现,只有少部分才是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但热点新闻、校园突发事件一旦出现,尤其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事件,若得不到合理解决,便会很快在各类网络平台中发酵,甚至一发不可收拾,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客体是指引发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信息和事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内外热点新闻事件。如2016年3月1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公报,2015年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创下新纪录,共达21.8万件。美国仍是申请量最大的国家,而中国增长最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则在企业界蝉联首位。高校大学生对这一事件十分关注,对知识产权这一热点词汇搜索排名一度上升,充分反映了高校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的上升。

二是校内外突发事件。主要指涉及高校师生的突发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如火灾、食物中毒或不健康饮食、学生受伤、重疾等。

三是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如师生的评定优秀、考试作弊、学术腐败等。这些事件一经网络传播,特别容易引起其他师生的转发和评论,形成网络舆情。

三、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特点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有着开放、迅速、多样、隐藏、不明确及难以控制等特点。

现今高校网络舆情成为全民都可参与的活动。只要有互联网,有移动通信设备,网民就可以自由地表达对高校事件的看法。网络有实时性,它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连接互联网就可提供实时动态信息。新媒体的迅速报道,可缩短信息传播的距离,加快舆情形成的进度。谁都可依托网络将实时关注的新闻焦点通过发帖、跟帖、分享朋友圈等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一起互动,这种互动如果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很快就会引发舆情。高校舆情的内容多样,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隐藏自己在现实中的身份,这种自由使个人的网络言论到处传播,若动机不纯,会造成消极影响。大家很难预料哪个事件将成为热点,也几乎无法预料事件的发展进程。高校网络舆情事先几乎无预兆,却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强大的网络舆论。

四、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预警

1.高校网络舆情预警现状

当前预警意识偏低。我国部分高校在面对网络危机时预警意识不够,认为不会出现太恶劣的结果。即使处理时也只是简单地敷衍一下,在爆发危机时也往往采用隐瞒等不恰当的方式应对公众,很容易使公众对高校失去信任,如果影响扩大,则进而影响到高校的口碑及招生就业等。

学院网络舆情管理不到位。目前,高校舆情管理效率低下,源于高校对网络舆情预警不太重视,处理问题时没有完善的策略,导致高校舆情管理延迟甚至错误处理。高校管理舆情的过程中,预判不准确,决策时也会拖延,不能当机立断,没有解决措施。有些高校在处理这方面问题能力不足,出现问题时选择逃避和漠视,任由问题恶化。

学生道德意识较弱。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太明确,在获取信息时缺乏是非判断,加上从众心理,会导致道德意识薄弱。而大学生群体大,很多谣传的信息都会选择大学生作为受众,从而将信息扩大,引起不良后果。

沟通渠道不畅通。许多网络危机可以通过学生与高校之间的沟通化解,然而当大学生不能理解学校的管理工作,高校管理者又不能得知学生的心声时,双方会产生误解,导致矛盾升级。这时大学生就会利用网络的渠道将实情夸大,导致高校的声誉受损。

2.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

出于对网络舆情预警现状的考虑,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几方面来建立预警机制。

一要强化危机意识。高校应意识到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并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而且当舆情爆发时高校应积极应对而不是逃避或置之不管。危机意识的建立是重点,高校应充分重视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将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做到位,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

二是完善高校舆情管理。高校应建立有效的舆情管理机构,要切实落实任务和工作。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人员对将要出现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敏感性,搜集信息后,要将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判断信息的真假,及时把结果上报给上级; 在信息处理方面,应将问题进行整合,并且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这样当问题爆发时就能够及时拿出方案进行处理; 预警工作要做到严格无误,落实到人,对存在潜在危机的信息,高校舆情预警人员应及时向当事人提出警告。

三是强化学生预警意识。学生具有预警意识不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保护学校的网络安全。大学生应有一定的判断能力,遇到虚假信息,应及时上报给高校的有关部门。高校应该时常开设相应讲座,引导大学生获取有效的信息,并且识别虚假信息。

四是拓展沟通渠道。学生跟高校之间应沟通想法和看法。学校要给提供大学生可沟通的渠道,可以通过校长信箱、班级座谈会、学生社团等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学生也应该不隐瞒、不夸张,将自己的意见告诉学校。以上方式既可以大大化解学生与高校之间的矛盾,也可降低网络舆情危机发生的几率。

五、高校应对校园网络舆情的方法

网络舆情的产生具有突发性,要求高校有迅速的反应速度和应急措施。针对事件的实际发展情况,分析事情严重与否,即刻启动应急预案,让事件的发展可以合理掌控。在处理网络舆情过程中,要分阶段进行。处理过程中,要做到公开、公正和透明。在处理信息过程中,要实时公布处理结果,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态度。同时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与事件当事人的有效沟通交流。再者,要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学校有专门的对外发言机构,应统一说法,避免信息传达混乱;应表明学校立场,要积极引导媒体进行正面和全面报道。同时,要把握好舆情处理的节奏。网络舆情的发展会随时间不断变化,学校要根据舆情发展的状况及时调整策略,对内形成统一意见,以维护学校的正面形象。积极应对社会质疑,及时阻断各种网络传言,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做好公关,要注意管控好网络信息的传播渠道。在处理事件过程中,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形成协同合作的应急处理机制。

第四篇:从群体极化视角谈网络舆情危机的预警之策

[摘要]规避群体极化是预防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重要策略。本文针对群体极化在网络舆情危机形成过程中的催化效应,从网络舆情监测体系、舆论的引导体系、互联网管理体系及网络队伍建设四方面探讨了网络舆情危机的有效预警策略。

[关键词]群体极化;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5)04-0061-0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成为反映当下社会情绪的晴雨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改革的攻坚期,各种社会矛盾突显,利益纠结。当某一热点话题或公共事件在网络上热议或曝光后,各种谣言、负面情绪会通过网络圈群式地传播蔓延,引发更大范围的不满与对抗情绪,进而诱发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因此,探讨网络舆情危机的预警策略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群体极化的视角,试图从网络舆情监测体系、舆论的引导体系、互联网管理体系及网络队伍建设四方面探讨网络舆情危机的有效预警策略。

1 网络群体极化的内涵与作用

1.1网络群体极化的内涵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是西方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最早由传媒学者詹姆斯?斯托纳在1961年根据群体讨论中的极化现象而提出,认为在研究群体决策时,如果一开始群体内成员的意见比较保守,经过群体讨论后,决策就会更加保守;相反,如果一开始群体内成员的意见趋向于冒险,那么讨论后的群体决策就会更趋向于冒险,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极化。事实上,“群体极化”的概念比较容易理解:“团队成员一开始即有某种偏向,在商议之后,人们朝着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笔者认为,多数情况下,群体决策往往偏向冒险的一端,并且比个体决策更倾向于冒较大风险。

关于网络群体极化的界定,目前我国学术界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1)“网络群体极化指有一定规模的网络群体,针对某一事件表达或执行了偏离事物应有形态的言行与行为。”(2)“网络群体极化是指网络群体成员在网上就某一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后出现的意见和观点的分化、移动、集中,并达到对立或相反的一种网络现象”(3)“网络群体极化是指网民一开始即有某种偏向,在网上通过交流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和行为”。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网络群体极化就是指具有一定规模的网络群体,对某一事件或问题通过网络讨论交流后,群体会朝原先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更极端的观点和行为。网络群体极化的主要表现是:网上讨论或争论泾渭分明,持相同观点者相互支持,持不同观点者相互攻击、谩骂,从而导致观点的更加极端和分化。

1.2网络群体极化的作用

网络群体极化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能促进群体意见一致,增强群体内聚力和群体行为,促使相关事件或问题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如2010年的“我爸是李刚”事件、药家鑫事件,2012年的小悦悦事件,2013年的临武瓜农之死事件等,都体现出网络群体极化对社会发展的正效应。另一方面,它也能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趋于极端,并在现实生活中引发群体性的危机事件,如侵犯当事人权利、传播谣言蛊惑人心、聚众闹事等等,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如2008年的贵州瓮安事件,2011年的抢盐事件,2012年反日保钓的打砸事件等,以上事件都表现出网络群体极化对社会的负效应。

2 群体极化在网络舆情危机形成过程中的催化效应

2.1网络舆情危机的概念

网络舆情是指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作为大规模的民众情绪、情感的表达,体现着大众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态度,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舆情是社会心理的晴雨表。

对于网络舆情危机的概念,学者刘毅、菊玲、张玉强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做了解释。其中刘毅的观点在学界认同率很高,“网络舆情危机是针对某一特殊刺激事项所产生的涉及民众利益较深较广的舆情,在相对短时间内生成大量信息,并在一个社区或更大范围内民众中掀起范围更大、强度更强的社会反映,最终与事项刺激方或事项本身形成激烈的认识或观点对抗。”

笔者认为,网络舆情危机一般是针对负面信息或事件而言,是指针对某一刺激事项所产生的网络舆情,在较短时间内生成大量信息的膨胀发酵,产生大范围高强度的社会反映,并给当事方造成危机感的现象。如果说网络舆情是社会心理的晴雨表,那么网络舆情危机就是社会心理的“暴风骤雨”。网络舆情危机所形成的强大舆论能把政府、企业甚至个人推到风口浪尖,直至引发致命的危机。如2011年“郭美美事件”爆料后,郭美美的资本来源及其与红十字会的关系瞬时成为网络舆论的焦点,并由此拉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舆论战,使中国红十字会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2.2群体极化在网络舆情危机形成过程中的负面催化效应

2.2.1群体极化导致“谣言真实化”

由于网络的匿名效应,网民发言的社会责任感降低,当某一突发性事件或热点话题在网上出现后,极易滋生各种谣言。网络传播的及时性,使得各种谣言会快速地圈群式传播蔓延。在群体极化的催动下,网络群体的意见会出现趋向性的一致,网民大都只关注信息本身而忽略了信息的真假,最终谣言会变成一个既定的事实。如近几年发生的“抢盐风波”、“蛆橘事件”、“香蕉SAS病毒”等都是网络谣言蔓延而一度让人信以为真的例子。这好比经济学中的“羊群效应”:羊群本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总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是一旦有一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一哄而上。网络谣言一旦传播,“羊群效应”异常明显,许多人只是盲目地跟风,使得谣言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传播后成为人人都确信的事实。

2.2.2群体极化导致负面信息的急速失控

网络舆情危机的刺激源一般都是非正面性的。通常,负面信息比正面信息更具“震撼”效果,更能引起网民的关注。当前,新媒体几乎成为负面舆论的发源地和聚集地,在网络上越是负面信息越能引起网民的关注。尤其是热门微博大量关注社会负面信息,据统计,在28%的关于时事新闻的热门微博中,涉及负面信息的占53%,除去47%的热门微博无明显态度,有33%的热门微博表达的是愤怒态度。我国目前社会矛盾异常突出,某一普通事件一旦贴上“官员”、“富人”、“腐败”等标签,在群体极化的催动下,往往会引发更大范围的负面舆情而被失控性地疯传升级,形成群体性的极端化的舆情风暴。2009年的“杭州飙车案”就是个典型案例: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案,因为突出了“跑车”、“富二代”等因素,一度成为各大论坛及BBS的热帖并被疯狂转载。

2.2.3群体极化导致异质性被吞没

当今,相当多的网民已建立起稳定的圈群,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但网络讨论平台的“壁垒化”特征也越来越突出。网民的参与往往以“群体主体”的形式出现,具有较强的群体认同感,不同意见的网民难以融入,从而导致异见的缺失,形成所谓的“回声室效应”。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指出:“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众多的个人意见经过交流、辩论,最终少数人的意见被淹没,催生出一边倒的狂热,形成一呼百应的群体阵势。例如,2009年吉林通化钢铁公司民营企业总经理被残暴打死案件发生后,网络新闻跟帖却几乎一边倒地赞扬通钢“工人阶级了不起”,而其他理性声音则被淹没。

3 群体极化催化效应视角下网络舆情危机的预警策略

关于网络舆情危机的预警,许多学者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相应的主张。例如,兰月新、董希琳等提出了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舆情预测的3种方法:数学预测法、经验预测法和综合预测法;毕宏音从网络舆情受群体影响的角度谈了相应策略;许鑫认为要对舆情进行横向、纵向的监测和评估。笔者从群体极化对网络舆情产生的负效应出发,探讨网络舆情危机的以下预警策略:

3.1建立高效的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及时预测并有效监控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

3.1.1加强网络舆情的预测工作

网络舆情危机一般划分为潜伏期、爆发期和结束期3个阶段。潜伏期是做好舆情预测工作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总有一些信息和情绪通过网络渠道显现出来。网络载体中的帖子是引发舆情危机事件的重要导火索,由此产生的网络跟帖、网民观点,以及观点与观点之间的碰撞等直接影响着整个舆情事件的发展势态。所以应该重点关注帖子数量多的网络事件,当帖子数量达到某一阈值,就应对该网络事件进行跟踪,或者适当的引导舆情,从而避免其走向极端化。另外,帖子的传播强度、关注度、权威度等也是必须要关注的重点。在舆情预测中,不仅要看表面的预测指标,还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能善于把握舆情潜在的影响力,在表面的“平静”之中看到隐藏的“波动”,及时预测可能产生的群体极化现象及由此带来的网络舆情危机。

3.1.2做好网络舆情的监控工作

由于网络传播的及时性,潜伏期与爆发期往往界限模糊,有时舆情事件刚一发生便是大量负面舆论爆发之时,因此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实施常态化的监控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监控可以有效地阻截、过滤、屏蔽一些有害信息,为网络舆情进行有效“把关”。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舆情监控、预测和预警系统主要有方正智思舆情监测系统、乐思舆情监测系统、TRS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等。各地方政府应建立相应的网络舆情监控部门,配备相应的专业监控人员,对重点网站、论坛实施全天候的监控,及时掌握重大事件或公众热议话题中网民的观点倾向,及时预报可能引发危机的网络舆情。

3.2建立网络舆论的引导体系,及时消除并有效化解群体极化的负面催化效应

3.2.1及时有效地发布正面信息

预防网络舆情危机的关键是在舆情危机的潜伏期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并确保该信息的准确性和易接受性。根据“首因效应”,第一时间接收的信息会对受众产生难以改变的影响。为此,政府要在网络传播中争夺话语权,快速地对事件进行正面舆论宣传,争取在“黄金4小时”或更短时间内,对舆情事件的真相做出有效回应,不给流言、谣言以可乘之机。可以邀请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各方面专家、学者等坐客各大论坛、网站,对事件进行剖析,解答民众对事件的疑惑,最大限度地消除民众的负面情绪。有效利用各种媒体争夺话语权,将是未来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重要途径。

3.2.2加强与传统媒体的互动

传统媒体虽然在传播速度、参与性、自由度等方面无法与新媒体相比,但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人们心中的权威性却是网络等新媒体无法相比的。在社会重大事件发生之时,更多的人倾向于选择传统媒体获取信息,了解事件的真相。因此,在网络舆情危机预警工作中,不能忽略传统媒体的重要作用。政府应与传统媒体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在网络舆情出现危机征兆时,能及时配合传统媒体的调查与报道,第一时间澄清事实真相,有效化解网络民众的负面情绪及其带来的舆论风暴。

3.2.3疏通民意表达渠道

网络舆情归根结底是一种民意表达,其负面情绪靠“打”“压”“堵”等行政手段只会是火上浇油。美国学者艾莫生认为“压抑下,社会的活力会被削弱,以至于最终消失,其结果是爆发危机。”,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拓展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及时疏导社会各种不良情绪。首先,应建立一套人性化的监管机制,既要做好舆情的预测监控工作,防止其恶性发展,又要尊重网民的知情权,对网民的情绪和观点持理性包容态度,勿陷入“草木皆兵”的恐慌状态。其次,应设立专门的舆情交流网站,及时了解社会各阶层民众的心理诉求,能够在热点事件和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真相及事件处理动态,把群体极化的负面影响扼杀在萌芽状态,有效防止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

3.3建立完善的互联网管理体系,依法抑制并有效管控群体极化的负面催化效应

建立一套完善的互联网管理体系,是有效打击“网络暴力”、“网络暴民”、“人肉收索”等网络违法行为的保障。根据目前我国网络现状,重点先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3.3.1加强网络立法,规范网络管理

2013年以来,我国整治网络谣言,规范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环境,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批利用互联网制造和故意传播谣言以谋取个人私利的人员,如秦志晖(“秦火火”)、杨秀宇(“立二拆四”)等受到查处。目前,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形成了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为职能机构的“三位一体”的互联网管理工作格局。但我国的网络立法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少网络基本法,部分领域立法存在空白,已制定的法律存在漏洞等。在规范网络管理方面,我们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采取政府强制介入和网络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也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把网络立法的出发点放在预防机制上。

3.3.2推行网络实名制

网络实名制是有效打击“网络水军”、“网络推手”、“意见领袖”等出于个人目的蓄意制造或传播虚假新闻却能躲避法律责任的重要策略。网络实名制与网民的隐私权并不冲突。网络实名制并非要求网民以真实身份参与网络生活,而是要创建一种注册机制:网络用户需要通过真实的可追踪的个人信息进行注册才能获取虚拟的网络身份。韩国是目前推行网络实名制的典型国家,该国通过立法、监督、管理和教育等措施,对网络邮箱、网络论坛、博客乃至网络视频实行实名制。我们应结合本国国情,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加快网络实名制的进程。

3.4构建专业的网络管理队伍体系,充分利用和发挥群体极化的正面催化效应,传播正能量

3.4.1推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

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旨在对重大事项、社会焦点、热点事件、公共政策等与大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尽快澄清事实,防止网民负面情绪爆发。推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应做好三点:(1)提高新闻发言人的发言能力,包括发言的方法技巧及与网民沟通的手段等。(2)健全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评估问责机制,防止不尊重事实,报喜不报忧,有帖不跟等违规行为。(3)建立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协作机制。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工作权限只是对网络信息进行处置和发布,而无权处理舆情事件本身。为此,网络新闻发言人必须时时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合作,及时反映舆情事件的进展状况和网络舆情的变化情况。在特定的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中,必须建立由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协助,网络新闻发言人组织协调的工作机制。

3.4.2培养专业的网络分析、评论人才

当前,网络舆情分析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迅速兴起。2012年6月,工信部批准成立全国舆情技能水平考试管理中心,设立网络舆情分析师和网络舆情管理师两个考证科目。2013年8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舆情培训人员联合颁发《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合格证》(CETTIC)。各地方政府应建立相应的网络舆情分析部门,培养一批专业的舆情分析师。鉴于网民的评论是影响舆情扩大或遏制的关键因素,各级政府还要组建一支网络评论员队伍。当舆情危机稍有征兆时,网络评论员及时登录各大网站论坛,发表理性的、有说服力的、有倾向性的意见和看法。这样不仅避免了谣言和极端化观点的产生,又能引导网民客观理智地分析问题。网络评论队伍,可以由政府网络宣传部门人员构成,也可以聘任一些该领域的专家、意见领袖和媒体从业者来兼任。随着“大数据”(bigdate)时代的来临,未来网络舆情信息必然会在频度与烈度上骤增,应急式的舆情研判显然是不能适应的。因此,政府应对网络分析师、网络评论员人才的培养做出长远规划,以适应未来网络舆情研究的需要。

3.4.3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

网络“意见领袖”包括大量活跃在网络上的论坛版主、专家学者、媒体人士、各业精英及“草根网民”等。新媒体视域下,网络“意见领袖”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热点话题或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意见领袖往往能敏锐地挖掘社会信息,第一时间取得网络话语权。他们对某一话题或事件的分析见解往往代表着主流民议,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引导舆论的走向。因此,政府必须要重视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一方面,要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在应对危机事件时通过他们发出正面呼声;另一方面,要和其他媒体网站的意见领袖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在处理舆情事件时及时跟他们沟通交流,赢得他们的正面支持。

(本文责任编辑:郭沫含)

第五篇:网络舆情方案

舆情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是指通过对网络各类信息汇集、分类、整合、筛选等技术处理,再形成对网络热点、动态、网民意见等实时统计报表的软件工具。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友言论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通过这种网络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都无法忽视的地步。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舆情监控系统通过对热点问题和重点领域比较集中的网站信息,如:网页、论坛、BBS等,进行24小时监控,随时下载最新的消息和意见。下载后完成对数据格式的转换及元数据的标引。对下载本地的信息,进行初步的过滤和预处理。对热点问题和重要领域实施监控,前提是必须通过人际交互建立舆情监控的知识库,用来指导智能分析的过程。对热点问题的智能分析,首先基于传统基于向量空间的特征分析技术上,对抓取的内容做分类、聚类和摘要分析,对信息完成初步的再组织。然后在监控知识库的指导下进行基于舆情的语义分析,使管理者看到的民情民意更有效,更符合

现实。最后将监控的结果,分别推送到不同的职能部门,供制定对策使用。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是利用搜索引擎技术和网络信息挖掘技术,通过网页内容的自动采集处理、敏感词过滤、智能聚类分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统计分析,实现各单位对自己相关网络舆情监督管理的需要,最终形成舆情简报、舆情专报、分析报告、移动快报,为决策层全面掌握舆情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

上一篇:网络营销相关文章下一篇:未来塑料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