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监控制度

2024-05-09

网络舆情监控制度(精选11篇)

篇1:网络舆情监控制度

舆情监控制度

1、舆情监控制度是指对天涯论坛(天涯社区)、强国论坛(人民网)、红网论坛(红网)、华声论坛(华声在线)等网站涉及我县的负面信息进行监控的制度。

2、网上舆情监控重点为:网上散布的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不利的信息,有损县委、县政府和各单位形象的信息,有损县领导个人形象的信息。

3、网站定期对中央省市重大决策以及突发新闻事件等网上报道进行整理,编辑成《舆情信息清样》,供领导参阅;舆情信息清样出台要按程序报相关领导签发。

4、网络舆论监控由相关技术人员负责,随时对上述网站、论坛等以关键字进行搜索监控,及时捕捉网上舆情动态,并分析研判。

5、网络舆论监控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情况及时向主任汇报,由主任向分管领导汇报,然后酌情向部长和各相关领导汇报;是否编辑舆情信息,由部长决定。

6、网络监控人员要在相关领导的指导下,及时对负面信息进行有效处置,对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大局的不良信息及时封堵、删除。

篇2:网络舆情监控制度

至尚国际互联网集团回答:

从社会角度来说,网络舆情监控就是对社会热点讨论进行观点引导,一般向维持社会安定的为目的进行引导,避免过激言论。

从商业角度来说,网络舆情监控是一种危机公关的,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坏性和紧迫性等特点,由于网络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任何小问题都有可能放大成为大问题,并在短时间内变成舆论热点。

现代企业在日常管理经营过程中树立自身品牌,就必须要时刻关注网络口碑的变化,防止企业经营中一些细小问题或负面报道扩展为大问题或全国新闻,及时消除负面报道,防止事件扩大。

篇3: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管理研究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 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

中国全面接入互联网是在1994年4月20日。开始时, 互联网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 慢慢成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介, 其真正成为一种言论工具是在1995年5月8日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5月9日晚, 人民日报网络版开通“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网民反应热烈, 每天帖子上万条。该论坛后来改名为“强国论坛”, 聚集了一大批关心中国时政的中文网民, 被海内外誉为“天下第一坛”。这些年,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 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另外,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矛盾凸显, 政府的公共管理需要改变传统的“领导在台上讲话, 群众在台下举手提问”这种居高临下的模式, 需要学会利用网络倾听民意、化解民怨, 逐渐向“网民在线上提问, 领导在线下回答”这种亲民模式转变。这时, 如何倾听并引导网络上的“声音”愈发重要和棘手。习近平2009年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指出, 提高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是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6个方面的能力。其中第六个方面的能力即为: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 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2 网络舆情监控的重要性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共有10个“加强和改进”, 其中关于网络建设和舆论监督两个方面的“加强和改进”就有5个:“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 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 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 推动解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 维护人民利益, 密切党群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加强网上舆论引导, 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负面的网络信息往往比正面的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影响更大, 各级各层都是如此, 甚至有时最底层的消息通过网络都能迅速传遍整个国家。负面的网络信息散布者往往都会借助网络来更快、更广地表达其错误的观点、传播其错误的思想, 并藉此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 给当事部门、单位造成巨大的舆论压力。

同时, 通过网民的相互转载、转发、群聊等, 错误的观点、思想往往为被放大、发酵, 形成比较恶劣的社会影响, 乃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生活, 使人心惶惶, 民心大乱, 对整个社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给政府造成巨大压力。网络载体已然成为负面舆情信息的放大器。

社会各领域网友的知识面不同、对事物的认知度不同、对事情来龙去脉了解的程度不同, 当网络出现负面的舆论信息时, 很多网友会被迷惑并“以讹传讹”, 小到影响某个单位、某个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大到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另外, 在网络蓬勃发展的同时, 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开放自由、隐蔽性强等特点, 传播暴力、色情等违法内容, 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更有甚者利用网络进行反动宣传、传播邪教、散布谣言、蛊惑民心, 躲在暗处公然与政府为敌, 对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极大的危害。对此, 若不加以监控, 及时掌握负面信息来龙去脉并加以引导, 坚决遏制违法违规信息, 势必影响社会发展, 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造成严重后果。

3 网络舆情监控的现状

改革开放前, 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 更多的是通过“两报一刊”, 包括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和红旗杂志;20世纪90年代有了都市报。在今天, 传统媒体特别是体制内媒体, 仍然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通道。但是, 随着互联网的兴盛, 特别是所谓网络“自媒体”的崛起, 改变了社会的信息源和发声通道。网络“自媒体”信息来源 (载体) 主要包括如下8个方面:

(1) 新闻跟帖。这是最草根的网络舆论, 且主要出现在商业门户网站, 而很少出现在像“人民网”、“新华网”等政府网站。这是因为“人民网”、“新华网”的网民多数为公务员或文教系统供职人员, 社会地位普遍较高, 看新闻大多不回帖;而那些商业门户网站的网民则更愿意就某个热点问题积极发言。

(2) QQ群。QQ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在线聊天交流服务, QQ群多达5 000万个, 允许多人使用互联网即时传递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等信息。一对多、多对多, 病毒式传播。

(3) BBS (论坛) 。这是网络舆论的主要推手。中国有130万个BBS。特别有的论坛是基于关键词的主流交流社区, 聚合利益或兴趣相关人群, 进行封闭式深度交流, 此类论坛可能会直接影响地方的人心稳定。

(4) 博客。这是年轻人私生活的记录, 从2011年到2012年上半年关心时事的博客提高了26个百分点。名流博客访问数动辄上千万, 他们是网上的“意见领袖”。

(5) 微博。这是最新锐的舆论广场。只需一步收集, 随时随地发布最新消息, 每次140个字符。在玉树地震、日本大地震中现场播报, 相当于中央电视台实况转播。

(6) 在线访谈。这是官民对话平台, 其中人民网的在线访谈最为引人瞩目, 已有300多位省部级干部做客强国论坛。

(7) 手机短信。据统计, 目前我国约有8.7亿手机用户, 比网民多得多, 这就决定了手机短信在散布谣言、传播虚假信息方面的独特优势。

(8) 图片、音频和视频等。“800块钱一个月, 早上7点半做到晚上11点, 一个月休一天;抓暂住证时躲到后山上;找不到工作, 买不起盒饭, 舍不得坐摩的, 边走边唱;过年买不到车票回家, 几个兄弟大年三十在宿舍里喝着啤酒唱到哭”, 这是草根代表旭日阳刚早些年的真实心声。如今的他们生活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就是网络“自媒体”带给他们最切实的好处。一段视频, 不需要包装, 就是这么神奇。

随着网络“自媒体”信息来源越来越丰富, 网络舆情监控的任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艰巨。从类型上来看, 网络舆情监控分日常性监控和突发事件监控。具体到不同企业, 舆情监控的流程可能也不一样, 但大致都可以分为3个步骤:一是制订应急预案, 做到出现突发事件时有章可循;二是密切关注事态, 避免事态扩大;三是加强沟通联系, 确保各部门单位之间的密切配合和信息共享。

目前, 国内的舆情监控系统工作原理基本包括信息的抓取、匹配、审查判定以及最终的分析报告。信息的抓取主要是系统针对舆情高发区定期发出页面请求;匹配就是将抓取的信息与目标关键词进行比较;审查是指将抓取的海量信息进行筛查, 找出与监控目标匹配的内容, 排除不相关内容;完成以上3个步骤后, 分析得出此次监控报告, 并通过预警的方式报告相关部门或个人。到目前为止, 国家已经成立专门服务于网络舆情监控的机构, 例如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北京西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

4 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难点、重点以及对策

目前, 高校网络建设已广泛深入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应用等各个领域, 成为师生交流信息、丰富知识的重要渠道, 在推动高校中心工作、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和改进高校网站建设管理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 是做好对外展示形象和服务社会、对内改进管理和服务师生的必然途径。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和改进高校网站建设管理, 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有利于扩大高校宣传覆盖面和增强高校宣传影响力。

高校网络信息的来源主要有学校新闻、学生论坛、OA办公论坛、师生微博微信以及学校各网站的留言版块等。这些信息的审核、发布等管理权限分散于学校各个部门或二级学院。另外在高校里, 由于用户的知识面广、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快以及网络设备的普及率高, 网友的言论活跃度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对于国内、国际重大事件, 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这就直接导致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艰巨。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 重点在于加强网站建设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关键在于从信息的“源头”加以控制。在学校党委宣传部的统一管理下, 依照“谁建设、谁监管”原则, 各网站建设部门或二级学院要安排专人负责网站的信息监管任务, 做到“及时关注、时刻警惕”。遇有突发事件, 要能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并与党委宣传部具体负责人保持沟通, 做到出了问题“有人去管”、解决问题“有章可循”。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 重点在于加强师生员工的思想宣传、道德约束, 关键在于对信息的“传播”加以引导。学校要倡导德育为先、弘扬师德风范、坚持学风建设;师生要强化文明意识、倡导文明风尚、提高文明素质、共建文明校园。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引导广大网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 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5 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网络舆情监控的重要性及现状, 并对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难点、重点等提出见解和对策。藉此, 舆情监管部门就可以实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做到“未雨绸缪”, 即使出现突发事件, 相关部门也可以做事件“第一定义者”, 为阻止或遏制负面信息扩散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本文介绍了网络“自媒体”作为“第二舆论场”的相关内涵, 强调了针对“第二舆论场”进行监控的现状与重要性, 针对高校环境, 提出网络舆情监控的难点、重点及对策等。

关键词:舆情监控,网络,高校

参考文献

[1]徐建华.网络搜索引擎原理、特性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 2000 (8) .

[2]陈洪华, 张立.高校网络宣传教育及网站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 2011 (34) .

篇4: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效能检验及分析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效能;检验及分析

基金项目:2013年湖南省社科基金立项一般项目《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研究》(课题号:13B24)研究成果;2013年湖南省科技厅重点课题《网络舆情安全的协同治理研究》(课题号:2013ZK2080) 研究成果。

一、衡量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效能的标准

(一)网络舆情收集监测是否全面时效。对于网络舆情内容的监测是否做到全面、准确、及时是衡量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效能高低的首要指标。对舆情内容进行全面监测,包括舆情监测的范围、类别、总量等各个方面,只有做到监测的全面性,才能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不遗漏掉任何一条可能引发舆情危机的信息。网络舆情监测及响应具有“黄金4小时”的要求。只有关注舆情内容监测的时效性,做到对网络舆情内容的“实时监测”,才能对网络突发舆情进行及时发现和应急处理,而这对网络舆情危机应急处理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二)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是否科学准确。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工作是在前期对舆情信息收集监测工作的基础上,高校舆情研判团队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经过科学、严格的分析研判程序,对舆情信息进行鉴别,最终对于舆情信息的正负性质、特点规律、发展趋势、后果影响进行预判的过程。只有对舆情信息的科学研判,才可以从采集的海量信息中筛选、过滤出有效信息,确定重点监控领域与追踪对象,这样既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又可以避免因研判失误出现徒劳无功或者贻误时机的被动局面。因此,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是否科学、准确是衡量高校舆情监控效能高低的关键指标。

(三)网络舆情安全预警是否及时恰当。网络舆情安全预警就是对照预警安全体系指标,发现对网络舆情出现、发展和消亡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对之连续不间断地动态监测、综合分析,对当前网络舆情做出等级预报的活动。综合考虑国际惯例及我国相关管理规定,网络舆情的预警等级一般被划分为:轻警情 (Ⅳ级,非常态 )、中度警情 (Ⅲ级,警示级 )、重警情 (Ⅱ级,危险级 ) 和特重警情 (Ⅰ级,极度危险级 )四个等级,并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来加以表示1。只有做到网络安全预警的及时、恰当,才能为高校决策层针对网络舆情的情况恰当启动不同等级的应急预案提供条件,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因预警迟缓造成贻误战机,又不至于因预警过度造成草木皆兵。

(四)网络舆情危机应急是否高效有序。当网络舆情因各种主客观原因演变成舆情危机时,高校网络舆情应急预案能够立即启动,做到领导有力、组织有序、协同配合、形成联动,在短时间内调动和整合各种力量,紧急、高效、有序的开展工作,布控一系列有效应对措施,在最短时间内化解危机,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这是衡量高校舆情监控效能高低的基本指标。

(五)网络舆情引导干预是否主动有效。在网络舆情的日常监管工作中,高校管理者应本着以预防为主、防患为未然的原则通过设立新闻发言人、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意见领袖”等方式,主动引导影响高校网络舆情走向,倡导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的舆论导向。在网络舆情爆发期,能够及时回应大学生的舆情诉求,澄清真相、纠正问题,让大学生的合理诉求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二、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效能的检验与分析

(一)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效能的检验。(1)日常模拟检验。在构建完成网络舆情监控体系之后.高校管理者应保持高度临战状态,注重日常对网络舆情监控体系运转效能的检验,最好能够实时选取国内外主流门户网站的典型网络舆情案例进行模拟演练,从信息的采集、分析研判、安全预警、危及应急、引导干预等各个环节对系统的运转效能进行全面检验,以验证体系指标选择的有效性和系统构建的可行性,对演练查找出来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完善改进,确保危机真正来临时有效应对。(2)危机实战检验。尽管平时的演练能够有效检验舆情监控系统的效能高低,但是演练的模式毕竟不能完全模拟舆情危机实际来临时的真实情景,因此到高校网络舆情真正发生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高校管理者一方面要立即启动舆情监控体系有效应对,更应该珍惜舆情来临时检验舆情监控效能的实战机会,做好经验总结,及时改进薄弱环节,以切实提升高校舆情监控系统的效能水平。

(二)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效能的分析。整个高校舆情监控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充分依靠先进的舆情监控技术,因此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效能的分析,应该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人工和智能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力求分析结果的全面、准确、客观。

参考文献:

[1] 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03)。

[2] 呼 雨,陈新杰等。网络舆情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情报探索,2012.11

篇5:网络舆情监控应急处置预案

为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和消除因网络舆情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学校舆论环境,根据我园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准确把握、快速反应

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二)加强引导、注重效果

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有利于学校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全体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三)讲究方法、提高效能

坚持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新闻发布同时布置、同时落实,新闻发布依托主流强势媒体、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外来媒体,处置舆情突发事件的各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发布工作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四)严格制度、明确职责 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工作方法

1.加大学校网站建设力度,增强校园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2.加强对校内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对各部门采写的信息,在部门负责人审核通过后,由各单位网络信息员通过学校网络信息处理平台报送,党总支进行文字审核,对涉密信息和重大信息还须同时报校保密办、党办、校办审核。

3.围绕网上热点问题,在师生访问频繁、关注度高的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以及互动类网站等,撰写正面评论文章;对涉及本校工作的网上不实言论,适时以论坛贴文的形式主动进行引导,消除负面影响。

4.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在校园网上主动导贴,积极跟贴,适时结贴。及时发布正面观点,做好正面引导工作。

5.针对别有用心的造谣、歪曲和攻击,开展理直气壮的舆论斗争,发表即时性评论,及时跟贴,批驳反面声音,澄清事实,抵御负面言论的渗透和传播。

三、应对机制 一旦发生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学校应根据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部门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审定网络舆情应对方案,决定新闻发布的口径、原则和内容,确定负责新闻发布、审定新闻发布稿和接受记者采访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网络舆情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部门进行处置。遵纪依法对当事人、责任人提出处理和责任追究意见建议,并按有关程序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具体应对机制如下:

1.建立网络舆情监控信息员机制。应确定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反映机敏、熟悉网络的几名教师担任网络舆情监控信息员,对涉及我校的网络舆情实行监控和引导,特殊时期安排专人24小时监控,加强网上舆情监测和应对。重点加强对学生、家长关心、群众关注的重点论坛的实时监控,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监测舆情发展动向。

2.建立快速报告机制。舆情监控信息员发现有关学校的不良舆情信息后要立即向校级领导汇报,经批准后,根据事件进展情况适时采取应对措施。

3.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要通过跟踪分析,把握舆论发展走向,分析判断突发及重大舆情的程度,提出合理化建议。校级领导和相关负责部门对汇总上报的事件进行初步分析,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召开会议和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

4.建立快速查核机制。对网络反映的情况,需要调查的,要迅速组织力量开展调查,与网络抢时间,并注重周密谋划,妥善处置、严控因处置不当造成不良后果。经查证属实,并构成违纪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与事实不符或者出入较大的,及时予以澄清。对恶意造谣、干扰学校正常学习生活开展的,依法送交有关部门处理。

5.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加大在学校网站有关热点事件的进展情况,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形成权威、畅通的信息发布渠道。如发生舆情突发事件,校级领导同校办及相关部门迅速拟定新闻发布内容和方案,经领导小组审定后,按照统一的口径,选择合适的时机发布,并组织媒体进行报道,让正面信息先声夺人,为网民提供权威声音,营造有利舆论。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不论是网络舆情初步形成,还是网络舆论已成热点,都主动澄清事实真相,争取网民理解支持。

6.建立舆论引导、疏导机制。抢占网络“沙发”,主导舆论发展,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在网上及时跟帖、发帖,运用网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语言引导网上热点,努力掌握网上舆论的话语权;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导、新闻记者撰写评论文章,进行专家解答,以权威的、专业的信息赢取网民的信任。

7.学校档案要做好舆情突发事件的全程处置工作的文字材料、声音、影像的记录和保存保管工作。

篇6: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工作细则 2

为促进和保障校园舆论信息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对校园舆情的监测与引导,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条 组织管理

舆情监控小组由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直接管理,由思想教育科老师直接领导,小组成员由来自各学院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工作助理组成。

第二条

工作职责

主要负责我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督,收集校园舆情信息,并及时将舆情信息上报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相关负责老师。

第三条

工作内容

(一)监督与校园活动有关的新闻网页、论坛和贴吧。

(二)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突发事件等。第四条 工作监测重点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实施;

(二)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否定四项基本原则;

(三)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四)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五)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

(六)损害我校声誉、形象的不实言论。第五条 工作要求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并以此作为开展宣传工作的理论武器。切实增强小组成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正确理解和运用网络舆论监督的权力,准确把握网络舆论监督的方法和形式,以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进团结、维护稳定为出发点,确保网络舆论监督客观公正准确。

(二)做好舆情监督工作。监督、管理校内外参与学生较多、影响较大的网站、论坛及贴吧等。正确引导舆论方向,对学生关注度高、影响较大,并可能成为持续关注焦点的与我校有关的舆情,应第一时间向校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负责老师汇报。

(三)做好舆情引导工作。利用值班时间在相关贴吧、论坛等发布经审核的与我校有关的正面消息,加强对我校的宣传。对容易引起网络舆情混乱的消息及时进行正面引导和正确的答疑解惑,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疏导、及时处理。

(四)做好工作记录。认真、详细、负责地完成工作记录,特殊事件要做到跟踪记载处理过程与结果。对于不利我校声誉的较重大舆情信息或其他需特殊关注的舆情信息要认真做好电子档的保存工作。

(四)做好《每月舆情汇报》。每月定期完成《舆情汇报》,及时对当月的校园舆情及监督结果等进行总结与分析。

第六条 工作制度

(一)例会制度。舆情监督小组每月召开例会,对一月内的网络舆情进行总结和交流,同时部署下月工作;

(二)报告制度。对值班和空闲期间发现的关于我校较重大舆情要及时向小组组长及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领导老师报告。

第七条 网络舆情监测处理办法

(一)凡在与我校有关的论坛BBS、贴吧等(如百度“安徽师范大学吧”、蓝天BBS)网络服务系统发现与我校有关的舆情信息,应及时进行处理。

1.在专门针对我校学生的网络服务系统上发生的有关舆情信息,舆情监督小组成员经研究汇报后可进行引导或直接删除有害信息。

2.在无管理权限的网络服务系统上发生的有关舆情信息,应及时联系有关论坛、贴吧、BBS等的管理员协助引导或删除信息。

篇7:国内主要网络舆情监控软件点评

2014年,随着国内舆情监测需求的不断扩大,舆情监测产品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舆情产品数量也出现迅猛增长。然而与产品种类快速增长相反的是,行业信息采集和舆情监测技术的严重滞后、市场竞争激烈、质量良莠不齐。在此,本文列出当前舆情监测市场2014年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舆情监测系统品牌,供各地政府企事业单位采购时参考:

十大舆情监测产品

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是针对向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通过对海量网络舆论信息进行实时的自动采集,对信息进行垃圾过滤、去重、相似性聚类、情感分析、提取摘要、自动聚类、辨别正负面等处理,形成预警信息或者舆情报告及时通知到相关人员,从而第一时间应急响应,为正确舆论导向及收集群众意见提供帮助的一套信息化系统。他们只做信息采集和舆情监测研发,有9年研发经验,专业性很强。同时提供系统建设和舆情服务两种应用方式。

软云神州舆情监测系统 软云神州舆情监测系统是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进行采集,分析,汇总,监测,并识别其中的关键信息,做出预警并及时通知到相关人员,正确舆论导向及收集网友意见提供帮助的一套系统。

快页舆情监测管理系统

快页舆情监测管理系统支持论坛、新闻、博客、贴吧、WAP网站和微博、QQ群、微信、元搜索等多种收集信息,实现全天候无遗漏监控。因此,对于互联网上传播的正、负面消息,都可以及时准确掌控,使您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维护贵单位(政府机关、部门单位、公司企业、医疗机构等)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快页的优势在于其采集方式比较丰富,覆盖的媒体类似最多,其在华东市场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Goonie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

谷尼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是一套利用采集检索技术、文本挖掘技术、知识管理方法,通过对互联网海量舆情信息自动获取、抽取、分类、聚类、溯源等,最终形成舆情预警、舆情简报、舆情专报、分析报告、传播路径、舆情溯源等舆情产品,为客户全面掌握舆情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TRS互联网舆情管理系统

TRS公司是中文全文检索的创始者,在企业和互联网搜索、内容管理和文本挖掘等领域具有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在大中华地区拥有3000多家企业级用户,是非结构化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的领导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搜索技术和内容管理技术供应商。由于其起步较早,积累了大量高端客户,虽然每年的项目数量不多,但项目金额较大,在业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军犬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军犬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军犬舆情监控系统以强大的网络舆情信息采集、舆情智能分析与应对、舆情预警、舆情报告生成等16项核心功能组成,专业提供网络舆情监测、网络舆情监控服务。舆情监测也是其主要业务,也有很强的专业性。其从事舆情行业较早,产品架构较老,采集以C/S方式,管理以B/S方式,部署较复杂。

Rank 舆情监测系统

Rank利用分布式的云计算搜索平台,采用倒排拉链方式,开发的舆情监测系统支持对海量信息库的高效搜索以及对于各种新闻博客等网站进行垂直抓取;采用自然语言分析处理技术和自有算法的网页结构分析,对抓取到的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从而为政府和企业客户提供精准有效的互联网舆情数据服务。

方正智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方正智思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提供对境内、境外互联网信息(新闻、论坛、博客、贴吧、手机报、微博客等)实时采集、内容提取及排重;并且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全面检索、主题检测、话题聚焦、相关信息推荐;按需求定制主题分类;为舆情研判提供时间趋势、传播路径、话题演化等工具,统计舆情信息,生成舆情报告。

红麦舆情监测系统

红麦舆情监测系统。系统利用自有爬虫技术,根据预定的监控关键词抓取重点媒体、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站里的舆情信息,并对危机信息及时报警。系统利用分类、去重、相似性聚类、情感分析、提取摘要、自动聚类等处理,配合专业分析师生成详细的舆情分析报告,提供舆情监测预警作用。

西盈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系统

西盈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西盈舆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与“我”相关的舆情信息,负面信息、重大舆情及时预警;提供定性定量的舆情研判分析,准确研判具体舆情或者某一舆情专题的发展变化趋势;自动生成舆情报告和各种统计数据,提高舆情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辅助领导决策。

其他舆情监测产品: 鹰隼网络舆情监测监控系统 讯库舆情监测系统 安吉专业舆情监控系统 金鸽舆情监测 阳光安吉云舆情监测 铱星舆情监测系统 快页舆情监测系统

舆情监测服务类:

人民网舆情监测服务平台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舆情监测、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在舆情监测和分析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网络舆情监测理论体系、工作方法、作业流程和应用技术,可以对传统媒体网络版(含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市场化媒体、部分海外媒体)、网站新闻跟帖、网络社区/论坛/BBS、微博客、网络“意见领袖”的个人博客、网站时评等网络舆情主要载体进行24小时监测,并进行专业的统计和分析,形成监测分析研究报告等成果。

新华网舆情在线服务平台

新华网集成自身与合作伙伴在网络舆情监测领域的众多领先技术,包括搜索源数据关键技术、海量信息实时处理技术,智能化信息分类及聚合技术,视频特征提取技术、视频语音识别技术及电视画面识别与匹配技术等,建成了业内技术最先进、搜索范围最广泛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和电视舆情监测系统。

图灵舆情监测服务平台

图灵舆情监测服务平台——专业的网络舆情搜集、监测、分析和处理的云端服务平台。其以定制化为基础,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数据挖掘、采集、整理和聚类、分类方面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专业人工判断优势,实现了“机器效率”与“人工分析”的完美结合,以大幅度提升舆情监测分析结果的精准性、可靠性及有效性。

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服务

公司成立于2007年2月,总部座落在中国高科技核心地区-北京中关村。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世界领先技术,提供电视、报刊、网络、微博、论坛、外媒的全媒体舆情监测服务,是北京市政府指定采购的自主创新产品。优讯每天对100多家电视频道、1000多家主流报刊、1万多家网络站点进行实时监测,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您所关注的舆情资讯。优讯服务的用户囊括了众多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和知名企业。优讯以其业界领先的技术平台、优质的服务、以及众多的签约客户数量,成为舆情监测领域的领军企业。

东方剪报舆情监测

篇8:校园网络舆情监控手段研究

据统计, 2014年我国互联网络发展迅猛, 网民人数达到6.32亿人, 其中20岁至29岁年龄段人数最多, 达到30.7%, 青年人一直是网络用户的主力军。这些青年网民也多是在校的学生, 接触网络更多的高校学生也就成为这其中的主体。高校在校生这一群体通常对社会时事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并对新奇热点事件保持高度的关注度, 易于形成群体共识, 小团体间舆论传播速度快。他们是对新思想、新技术高度关注的群体, 有着极强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会对网络热点形成快速并且激烈的反应。但他们也是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没有完全健全的群体, 网络上的舆论导向和事态发展趋向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而这种引导又需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管得紧了、束缚多了会限制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但是任其发展会在错误的舆论焦点上形成群体性感染, 从而发生学生群体性事件。国内各大高校都很重视学生思想的管理, 心理辅导员的管理就是一种主动的干预和引导。可是在虚拟的网络环境里不易实现对心理养成的教导,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可靠的校园网舆情管控系统, 不但便于自动化、全方面的管控, 而且也为实际的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分析数据。高校在快速发展数字化校园、信息化校园的环境下, 补齐校园网络舆情管控方面的短板尤其重要。

二校园网络舆情的获取

高校普遍具备良好的网络硬件基础, 上网便捷且渠道多样, 例如, 校园网的贴吧论坛、师生博客、即时通讯系统、电子邮箱、校园主页新闻、教务互动交流系统等。其中, 最灵活自由的平台是校园论坛贴吧, 也称“BBS”。通常BBS都是各大高校的网络热点地区, 涵盖了校园内日常生活信息, 从吃住行到教室安排、老师印象、课程难易, 甚至就业考研、社会政治、国际局势等方方面面, 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跳蚤市场”, 也是我们获取舆情信息的重要来源。

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来对教育网内的重点监控网页进行检索, 自动抓取页面的信息和链接, 随着链接扩展其范围延伸, 直至覆盖整个教育网。建立针对论坛的特殊的组织结构。目录框架只是划分类型区域的页面样式, 而话题版块相当于为系统的采集提供了一个分类目录, 它的层级之下有若干条目, 这些条目就是每一个帖子的题目, 这样的题目就是一个单元的信息, 其中包含了帖子的题目、作者、发表时间、浏览量、回复量、总页数等重要的单元数据。做好对于单元数据的采集和归纳是判断舆情热点的前线任务, 相当于为“舆情动向天气预报”服务的一个个“温度计”和“百叶箱”。

三榨取校园网络舆情信息的价值

采集到的舆情信息通过精确的分类才能产生其价值。事件、时间、地点 (人群) 是我们判断舆情和管理舆情信息的重要依据, 因此对于舆情信息所蕴含的价值可以通过这几类信息不同的排序和组合方式而体现出来。

第一种手段, 某一时段搜索热词的排行。通过系统抓取和分类呈现出图1的特定时间段数据排行。可见排名靠前的15个热词, 有以下几个类型。国际局势和地区武装冲突, 如乌克兰危机等;国内政治事件, 如新疆爆恐、反腐败查出的周永康等;灾难事件, 如马航MH17坠毁等;国计民生社会事件, 如APEC会议等。

从统计的TOP15排行榜看出, 舆情管控的重点信息类型是新闻事件, 这类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不同年龄层、不同类型的人群都对新闻事件抱有猎奇心理。而2014年也是动荡的时期, 从统计类型来看, 国家动荡、局部战争、恐怖威胁、灾害灾难时有发生, 尤其是乌克兰危机、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这样的事件, 伴随着战争和东西方对峙, 勾起在校大学生对国际局势的思考。90后一代的学生们身边没有经历过战火, 不清楚战争的来龙去脉, 没有见过一个国家的分裂动荡, 因此乌克兰事件成为最热词有其原因, 这也是数据特点给舆情分析的一些思考。

第二种手段, 某一事件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和走向, 为舆情监控提供侧重点。以河北科技大学贴吧“无名湖畔”为数据来源, 通过对其单位时间内访问流量的监控, 筛选出浏览量和回帖热度最高的帖子跟踪分析。表1为热度排行, 此表列出2014年12月2日至7日排名前十位的帖子。

表2为热度排行前五的帖子每天的热度值, 从表中可以看出一个话题热度值在第一天往往会引起比较多的关注, 热度值高。图2是其变化趋势图, 其中都是围绕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题。最热门的帖子是关于校园安全的问题, 其敏感性突显了社会风气对青青校园的影响, 密切关系每名师生切身利益, 因此这样的话题会越炒越热。

因为贴吧论坛的运行模式, 一个话题帖是有时效性的, 访问量会在其发布之初达到最大, 随着其他帖子的生成会使其在列表中的位置越来越靠下, 所以访问量和关注讨论热度随之下降。在这样的鼠标点击投票法则条件下, 若是某一个贴子点击量和回复量越来越高, 就说明它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 这就是舆情管控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热点话题。

第三种手段, 对不同类型的群体网络行为的归纳。利用监控校园网用户IP地址分段, 可以大致确定用户的人群类型分布 (例如大一、大四本科生、博士生、教职工等) , 分析访问地址可以得知用户群喜好的访问网站和类型。

选定两组IP地址分段, 分别是大一新生和大四本科生的IP地址段, 同一时间截取web访问日志前10条记录的界面, 从图3看出, 大一新生关注倾向于新科技电子产品和娱乐信息, 而大四学生则多倾向于关注时事新闻和毕业就业内容。这基本反映了不同人群对信息内容需求的差异, 处于不同的就学时期, 关注的目标点和信息内容自然不同。

篇9:校园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研究

关键词:网络舆情;QS单模式匹配算法;SunWu算法;敏感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03-01

一、引言

隨着互联网的兴起,信息的迅速传播,人们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以及思维方式也随之改变。在高校,校园网络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平台,重要性毋庸置疑。学校主页、校内各学院、各部门主页,学校BBS,甚至各个学院BBS,班级网站都是高校学生经常访问的平台。类似于这种公共广场,是大学生自由发表评论、表达意见的网络空间,校园内外的一些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通常会以最新最快的速度在这种媒介场所内出现,引发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形成大量的讨论。随着意见的扩散和讨论的深入,讨论的主题往往会逐渐趋向特定的焦点,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较为明确的网络舆情。而出于学生思想的积极引导以及校园安全工作的管理,对校园舆情进行有效的监控,是各高校所能采取的合适手段之关键。

关键字匹配算法主要是串匹配。串匹配是利用一个符号序列查找出一个或多个特定符号序列的过程。利用串匹配能在正文文本中寻找所有关键字集合中的关键字,并报告关键字出现的位置。依据在匹配过程中所要匹配的模式串个数,串匹配算法可分为单模式串和多模式串。串匹配技术的发展是与其应用密切相关的。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除了早期的文本编辑、全文检索系统、查询系统等,现今已广泛应用到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etwork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内容过滤、生物科学计算以及新闻主题提取等。利用串匹配技术,我和团队自主开发了校园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并通过模拟数据,验证了串匹配技术在舆情监控系统中应用的正确性。

二、算法介绍

QS(Quick Search)算法是利用不良字符跳转表和文本串中未出现在模式串里的字符来匹配紧邻当前匹配窗口的下一个字符,能有效的加快匹配速度。在实际应用中,QS适用于大字符集、模式串较短时的情况。QS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O(σ),其预处理阶段的时间复杂度为O(m+σ),最好情况下QS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可以达到O(n/(m+1))。

SunWu算法是基于单模式的BM算法设计出的一种多模式匹配算法。与其它算法不同,SunWu算法使用“块字符”(Block Character)作为基本单位,将其作为进一步匹配的入口和进行跳转的依据。SunWu算法使用长度为B的字符串代替坏字符串,进行最大限度的跳跃,并且使用散列技术和前缀表来减少需要进行实际匹配的次数。此外,SunWu算法不受大小字符集环境的影响,在中文情况下能够表现出比较好的性能,符合中文字

三、结果分析与展示

QS算法和SunWu算法是典型的关键字匹配技术的算法,二者有各自的优点,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此,在自主开发的舆情监控系统中,我们将二者相结合运用,通过测试数据分析可知,QS算法和SunWu算法结合使用能大大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如图3.1所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模式串的最小长度m=2,模式串数量由500增加到5000时,各算法扫描时间的变化。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模式串数量的增加,各算法的运行时间都有相应增大,QS的运行时间一直低于SunWu算法。当模式串数量小于3000时,QS的运行时间少于SunWu的运行时间。当模式串数量大于3000时,QS的运行时间多于SunWu的运行时间。而二者的结合使用所需的运行时间则处于中间水平。加之,表3.2所示,模式串数量为100,模式串最短长度从2到8时,各种算法在reuters21578语料上消耗的时间。由表可看出,二者结合使用所花的扫描时间始终明显低于其它两种算法。当m=2时,二者结合使用所花的扫描时间低于SunWu算法的1/6,m=8时,二者结合使用所花的扫描时间低于SunWu算法的1/2。随着m的增大,二者结合使用的算法所花的扫描时间呈减少趋势,且差距亦呈减少趋势。

四、总结

篇10:网络舆情监控制度

先进性说明

微博舆情监测软件是一款集微博监测、分析、预警为一体的网络舆情专业应用软件;覆盖国内外主流微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Twitter等微博;本软件根据客户自由指定的信息提取方式,把所有的非结构化的数据变成我们指定的结构化设置。比如我们提取用户名、阅读数、粉丝数、评论内容等,行全内存、高并发、实时保证数据的抓取和存储达到多重备份,并且实时调用分析,确保抓取更具全面性和及时性 核心作用

1、全面掌握微博舆论动态、了解民声民意、危机预警提示工具。

2、舆情分析预警信息关键词设置实时监测出具监测报告及时预警微博舆情监控 科技成果转化

篇11:网络舆情监控制度

【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的普及应用,信息传播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当下流行的网络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自由的舆论平台,针对国内外的重大时事,网民的思想观点都能够快速形成网络舆论,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引起了相关部门机构的关注,存在于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本文详细分析了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从减少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引导进而控制网络舆情的趋势的具体措施。【关键词】网络舆情;监控系统;问题;策略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是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意见表达的主体。随着中国网民的不断增加,人们参与时事的舆论热情不断高涨,特别是关系到社会大众切利益问题和社会道德风尚相关的问题,都会成为舆论的热点,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发展,网络舆情会强有力地汇聚起来,对现实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众多其他媒体的参与,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就不得不被政府所重视。因此,政府在正确引导和监管网络舆情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舆情监控是指网络监控系统对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筛选出热点话题和敏感的话题趋势数据,通过图表等方式将分析后的结果直观展示出来,从而确定舆情在网站中的变化情况。

1国内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不足

1.1网络舆情监控流程体系不完善

目前,在网络舆情监控流程体系中还存在着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由于已有的理论知识限制和技术手段的缺陷,在舆情监测的过程中,监测源的获取、复杂舆情倾向判断、高质量舆情自动监测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并且缺乏创新性的的解决方案来更好的实施网络舆情监测。例如如果存在技术上的漏洞,将会导致网络用户恶意利用这一缺点,运用数量战术对网络舆情监控结果产生偏差。这种偏差将成功的掩盖民众自然形成的正常舆情,导致网络舆情监控的结果失去可靠性和可利用性,因此,对于政府和各大机构来说,不断降低的真实度会一步步吞噬网络监控系统的公信力。

1.2舆情深度加工与利用的不足

汉语语法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特点,基于中文信息处理和文本挖掘的热点发现算法需要进一步提高完善。在网络舆情监控系统进行监测和分析时,大多都是利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进行处理,由于汉语文字语义的多义性,如果不进行文本挖掘和语义分析相关方面的研究,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系统的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在这些方面加强对已有成果的应用及研究推进将会极大改善目前的现状。

1.3网络舆情监控覆盖面不全

网络是一个很大的空间,大量的信息源和结构复杂的网页是其最大的特点,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不能够将同一主题的所有信息全面而且有效地收集到一起。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网络舆情监控系统跟过检测的是医疗、教育和工作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因此不能够对所有的社会方面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群被分成众多的小团体,每一个区域都会受到不同人的关注,网络舆情监控的覆盖范围及时跟上网民参与网络活动范围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1.4网络舆情工作部门处置突发事件经验不足

信息传播速度快是网络舆情的一个明显特点,突发事件能够以非常快的速度曝光在公众的眼前,并且可能急剧升温。然而,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网络舆情部门往往不能够及时的对突发事件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也因此不能够及时地作出适当的处理,由此引发的民众不满将导致舆情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2网络舆情监控系统问题解决对策

2.1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

以法律法规制度作为坚强后盾的网络舆情监管,才能够得到群众的信服。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例如,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布制度,在门户网站和主流媒体上及时公布热点工作信息,同时,在密切监控重要的网络的时候,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必须时时刻刻掌握舆情动向。当面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工作队伍要迅速的分析研判,从根本上找出问题的根源,通过有说服力的的方式进行澄清。

2.2转变传统管理理念,完善网络舆情监管机制

由于网络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不仅在管理和管理学上进行了的深刻变革,同时在提供的信息知识和技术手段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对管理者现有的传统管理理念进行了很大冲击和改变。目前的许多事件显示,网络舆情传播要求更现代化的思想,在很多方面,现有的已经不能适应网络舆情传播的要求,为了探索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只有不断加强研究,才能积极推动管理理论的创新。从根本上实现从被动反应向主动出击的转变,在信息流量上实现从重堵忽疏向疏堵并举的转变,在网络空间中实现从就事论事向标本兼治的转变,在职责上实现从多龙治水向责权分明的转变。

2.3做好预案从容应对引导舆情危机

针对突发的事件,许多人容易在情绪上受到他人不理性的言论影响,因而不能作出正确理性的判断,面对网络的舆情危机时,做出违背初衷的事。我国是一个网民大国,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交流平台只有通过道德的力量来规范和引导,才能从根本上进行改善。相关部门应当做好提前的准备工作,对网民适当进行道德引导,从容应对引导舆情危机。

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在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监管措施、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及时的改进,通过建立起长期的网络监控系统来加强网络舆情监管,通过充分的舆情危机预案,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的发展,使网络舆情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工具。【参考文献】

上一篇:小班上学期语言教学内容汇总下一篇:中国农业大学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