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与缺失范文

2022-05-19

第一篇:错位与缺失范文

新闻传播伦理的失衡与错位

表现:

媒介因逐利而堕落(格调不高品位低下的表现):渲染淫秽色情(体育新闻娱乐化)

传播封建迷信

炒作以追逐“轰动”效应

(媒介新闻炒作:某一媒介在较长时间内对不具有很高新闻价值的事实作过于密集的报道,或诸多媒介一哄而上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的报道。)

社会公器变成私人表达空间(媒体的问题):

题材媚俗、远离大众(强力人群、弱势群体)

语言粗俗、文风欠佳

(不合时宜地使用方言土语;对影视片名和流行歌曲情有独钟,标题上滥用套用几成一种时髦;相声式的调侃成为某些作者常用的描写语言)

不负责任、信口开河

平庸轻浮、矫揉造作(主持人)

新闻传媒报道中的歧视现象突出:

性别歧视

地域歧视(城市歧视农村、土地歧视外地)

同情心的普遍缺失:

新闻传媒内部腐败现象:

有偿新闻(收取新闻的刊播费用;出卖版面;转让报号)与权力部门勾结获取政治资本与经济效益(收受礼金)贪图享乐

恶性竞争

新闻道德评价

1、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含义

在伦理学等一切价值科学中,与“价值”相对立的概念是“事实”(狭义的)。在伦理学中,“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是依赖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而存在的事物;“事实”是不依赖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而独立存在的事物。事实判断是人们对于“事实”、“事实如何”的认识,价值判断是人们对于“价值”、“善”、“应该”、“应该如何”的认识。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区别关键在于判断的对象不同:事实判断的对象是“事实”、“事实如何”,也就是客体的事实属性,是客体不依赖主体需要、欲望、目的而存在的属性;价值判断的对象是“价值”、“善”、“应该”、“应该如何”,也就是客体的事实属性与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关系属性,是客体依赖主体需要、欲望、目的而存在的属性。

如,“这朵花是红的”是事实判断,“红”是这朵花的事实属性,是事实。而“这朵花是美的”是价值判断,“美”是这朵花的事实属性与主体需要发生关系所产生的关系属性或价值属性,是价值。

2、道德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的推导

实例分析:

A写了这篇报道(事实判断)(客体描述)

道德目的在于保障社会存在和发展(主体需要判断)(主体描述)

A报道符合或不符合道德目的(事实与主体需要间的关系判断)(主客关系描述)

A报道是应该的或不应该的(道德价值判断)(道德评价)

由此可知,道德价值判断便是通过事实判断和主体需要、欲望、目的判断以及事实与主体需要、欲望、目的的关系判断推导出来的;道德评价即价值判断,一个评价是由三个描述——客体描述(即事实判断)、主体描述和主客关系描述——推导出来的。

3、新闻道德评价的含义

从具体道德评价层面上讲,所谓新闻道德评价,在具体实践中,通常是指人们直接依据一定社会、阶级或群体的道德准则,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或个人内心活动等方式,对他人或自己的新闻传播行为所作出的道德善恶价值判断和褒贬态度。它贯穿于采选新闻事实、创制新闻文本(作品)、传递新闻文本、收受新闻文本、信息反馈这一新闻事实信息的实际流动过程。

4、新闻道德评价的两种类型

划分依据:评价主体

自我道德评价:是每个记者或每个新闻从业者自身内部的道德评价,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的道德评价。社会道德评价:是新闻从业者相互的、或社会中人们外部的道德评价,是自己对他人和他人对自己的新闻传播行为的道德评价 。

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矛盾(见教材89页)

5、新闻道德评价的依据

(详见教材84页和86页)

动机与效果是进行道德评价的两种基本依据。动机是行为的思想意识、心理因素,是行为者对行为目的和行为手段的思想,亦是对行为结果和行为过程的预想。相反,效果则是动机的实际结果,是实际发生的行为,是实际出现的行为结果与行为过程。

运用动机、效果理论对新闻传播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应注意的问题:道德评价事实上是一种价值判断,即对道德行为作“善”或“恶”的判断,而人们判断道德行为的善恶需要一定的根据,必须认真分析他们各自的动机是什么,效果怎样,动机与效果的相互关系怎样。(1)对动机和效果、手段与目的统一考察,才不至于片面。(2)在动机的善恶不太清楚的情况下,考察行为的善恶应当注重效果。

(3)从行为的动机和效果之间分四种情况进行考察。

▲案例分析: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则疑似假新闻广泛流传:“在一位死去的母亲身下,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

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经查,纸质媒体中首先予以报道的是某国家级大报。随后,国内外质疑声不断,有人开始追根寻源,发现此“新闻”来自网络,属典型的“八无新闻”——无时间,无地点,无人名,无作者,无目击者,无证实者,无消息来源,追查至今仍无结果。即使启动网络“人肉搜索”,即使四川一家报纸出资悬赏当事人,最终也不了了之。但是,却有相当多的人包括媒体从业人员对此表示宽容:这个“母爱短信”的报道在当时动员赈灾过程中,发挥了非同寻常的作用,别追究其“虚假”了吧!

问题:你如何评价这个“母爱短信” 报道的虚假问题?

分析:

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这既是新闻传播活动自身的要求,也是人的社会本质的要求,是市民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内在要求。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与否,不仅仅是事实上的“真”与“假”的问题,还是价值上的“应该”与“不应该”的问题。

就“保证所报道的新闻事实的绝对真实或完全真实可靠”而言,只存在新闻事实的取舍问题,不存在新闻事实的真假问题,也就是说,绝不允许传播虚假新闻或失实新闻,不管动机上是否主观故意、手段上是否凭空捏造、情节上是否严重(即内容部分失实或严重失实),也不管传播效果上是否有助于一个更高社会

价值的实现。类似“母爱短信”的做法违背了“目的正当并不能保障手段的合理性”这个伦理学常识,也不能保证媒体不沦为某些人或利益集团谋求私利的工具。

第二篇: 小学作文教学的错位与回归

奉城第二小学 李莉

2007年6月27日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阶段,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走入误区,到达与语文教学的错位,现将小学作文教学错位现象梳理如下:

一、作文要求文学化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做到有中心 、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能写常用的应用文;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大纲中的这段话表明小学作文是一种习作,是一种练笔活动,它不是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它既不同于作家的文艺创作,也不同于成年人完全为了实际需要而从事的写作活动。

现在有些老师对小学作文这种“启蒙训练”的性质认识不清,常常用衡量公开出版的《小学生优秀作文选 》的标准来要求小学生,或者拿老师自己的书面表达水平来要求小学生。如低年级把看图说话教成看图作文,中年级把片断作文教成成篇作文,高年级把能写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的简单记叙文教成会写主 题突出,层次分明,内容生动,语言流畅的复杂记叙文。这是一种拔苗助长的教学方式,其结果必然使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欲速则不达。对此,张田若先生在《小学作文纵横观》一文中指出:“从当前作文教 学的情况看,普遍存在着一个要求过高过急,评分过严的问题。幼儿园孩子学画画,用一支红笔,画一个不很 圆的圈,旁边打上几条直线,对老师说‘这是太阳’。老师高兴地拍着手说:‘真象!真象!画得真好!’接 着给打上个‘优’字。其实,这幅画既不准确,又无透视,没有背景,没有色彩,送到美术馆去,准没人看。 但是,为什么老师要打个‘优”字呢?那就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能画出这样的画就是了不起,就要表扬,将来的画家就从这里开始。拿这个例子来看我们对待小学生作文,不也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来衡量学生习作吗 ?”张先生这段话发人深省,它再一次告诉我们,小学生作文是从“零”开始的,小学阶段只是作文的启蒙训练阶段,其教学要求不可偏高,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个指导思想,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语言状 况进行训练,逐步引导学生写出“理真、情切、意达”的小文章来。

二、作文内容虚假化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大纲中的这段话表明,小学生作文必须实事求是,做到一个“真”字,即以写我为主要题材,以写实为根本原则。写“我”就是记自己熟悉的人,叙自己经历过的事,写自己眼前的景 ,状自己身边的物。用我笔写我语,用我语表我心。写“我”就是所记叙的事物要真实,所表达的情感要真挚 。写一句话、一段话乃至一篇文章,要把自己想写的事情老老实实地写下来,不说假话、空话、大话、套话。

然而,目前很多小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说,就怕作文,只好假话连篇编作文、东拼西凑抄作文。我曾经让学生写一件“你听到或看到的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事”。全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的作文纯属编造,什么“拣夹子,推车子、抱孩子、让座子、送瞎子”的作文内容比比皆是,甚至有很多不可能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所应该说的话,做的事都出现在他们的作文中,让人见了啼笑皆非。

还有一次,要求学生写一段描写自然景物的片段。有一个学生给我的作文内容如下: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有见过松花江这样的水。松花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松花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松花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 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很明显,这段话有两个毛病:一是假话连篇。且不说小作者见过大海到过西湖与否,单就松花江而言,江水既不静,也不清,更谈不上绿。二是生搬硬套。全文除了“松花江”三个字之外,其余的全是《桂林山水》 这篇课文上现成的话,连一个标点也不差。

叶圣陶先生主张:“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我们说, 这是作文教学的生命,如果写归写,做归做,言行不一,我们的作文教学将会走到邪路上去。因此,我们要教 育学生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写老实文。

教师在指导作文的时候,首先明白作文指导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写什么”、“为什么写”和“怎样写”三个问题,通过指导,激发学生的 内部动因,建立直接近景动机,开拓他们行文的思路,坚定他们写好作文的信心,使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表 。为此,作文指导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从扶到放。不论是审题、立意的指导,还是选材、表达的指导,开始时尽量详细、具体些,教给学生 学习的方法。这样,以后要逐渐放手,最后达到能够独立作文。

2、突出重点。作文指导要少而精,不能面面俱到。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写作能力,根据每次作文的具体情 况,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这样才能使学生“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矣。”( 宋·谢枋得《文章轨范》)

3、因材施教。对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作文指导应该是雪中送炭,在他们苦于没有材料难于表达时,要 帮助他们找米下锅。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作文指导应该是锦上添花,要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面加以 引导,使他们的文章写得更好一些。总之,作文指导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

4、开启思路。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不要束缚学生的思路;要给学生指引一条路子,不要给学生套上一 个框子。指导过细过死,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必然千篇一律,没有新意。

除了在形式上,在内容上我们也要让学生的作文真实,让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作文的生命来源于生活,要想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我们就必须到生活中去发现可说可写的人和事。因此,习作内容注定要以生活为源泉,也只有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东西才有生命力。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就要尝试写作文了,在第一次的习作课上,我说了这样一句话“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学习写作文了,写作文并不难,只要你把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我希望他们从这句话中知道习作与生活的密不可分,为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能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奠定了基础。在写《看XX烧菜》的作文时,我先让同学们回家看看家人是怎样烧出一盘香喷喷的菜的,并建议他们自己做一做来体验做菜的过程。有了这样的经历之后,学生才会将作文写的具体、真切并将烧菜后的心理体会表达出来,同时也能知道爸爸、妈妈的辛苦。

对于生活中,社会上发生的新鲜事以及学校开展的活动等等,这些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学生有话可写。我觉得写作文就是写你对生活的看法和感悟,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作文这个途径让学生在写当中去接触生活,感受生活。

我们理解了小学作文的性质,明确了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懂得了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就能自觉地遵循小学作文教学规律,使小学作文教学返朴归真,沿着正确的轨迹运行。

第三篇:乡村建设与城市化的错位

江宁

摘要:有名无实的城市化开发建设,将“三农”发展蒙上黑纱,前景难明。农民生活难以得到持续保障,乡村共同体凋敝乃至面临瓦解,土地荒芜农业受威胁,“三农”会再次遭遇苦、难、危险的困境。

以房地产为核心的商业开发引发的种种社会阵痛,在城市社区方兴未艾。近来,农村社会也遭遇各类搭载“新农村建设”便车、变相谋取土地开发收益的“改 造”与“开发”。表面看来,地方政府基于城市化理论设想,力图让乡村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在此背后,却是部分基层政府和组织在地方 经济竞争压力下,误读城市化的本质和乡村建设的方向,借机和资本“合谋”与民争利,以获得伪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大笔利润。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大大减轻,乡村社会似乎获得“轻装”发展的空间和条件。然而,此类有名无实的城市化开发建设,将“三农”发展蒙上黑纱,前 景难明。农民生活难以得到持续保障,乡村共同体凋敝乃至面临瓦解,土地荒芜农业受威胁,“三农”会再次遭遇苦、难、危险的困境。

乡村建设易陷城市化误区

今年9月,山东诸城“村改居”作法引来媒体和学界关注。“村改居”已非个案,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早已实施,但各地具体操作和进展程度不同。与此同时,各类名目繁多的“新村建设”、“旧村改造”等试点和项目也层出不穷。

无论是“村改居”,还是“新村建设”等,均有共同之处:即农民被搬上楼房集中居住,剩下大片宅基地。农民逐渐远离农业生产,田地抛荒乐于被征。 尤其是“村改居”后,依照有关法律,土地的相关管理处于模糊地带。基层政府和组织得以获取大量土地资源,通过简单的村(居)民代表会议程序,取得使用和管 理的合法权限。

土地集聚后,鲜见用于集中耕作或其他形式的农业生产。除部分土地用于建设集中居住的楼房外,剩余土地往往被用于各类开发。近年由于国家土地和房 地产管控更加严格,小产权房做法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名义上涉农“产业园”和“农业开发项目”。打着试点、改造的幌子,套上农业开发名义,各类擦 边球式审批畅通无阻。

各种产业园混淆新村建设的初衷和性质。京郊某村经审批成为首批小城镇建设重点村,获得多个部门的批文。由于不能建房地产项目,该村出资建设以养 老为理念的“产业园”。该产业园实为住宅,但只租不售,也明确告知无法按揭。房屋无产权,但可凭一纸合同永久居住,并可代际继承。这样既能搞商业开发,又 不触及法律问题。

一般而言,即便进行开发,其收益也应当由全体村(居)民共享。然而,在现实操作中,支付完村民拆迁和生活保障费用后,开发获益已基本与村民无关。

除完全对外承包外,经营相关项目有两种方式:一是基层组织自行成立经营开发公司,成为独立利益主体;或是由外来单位组织经营,如北京东郊某村的改造建设,由镇小城镇开发公司联合某企业入股,负责具体经营。不论何种方式,村民都无法共享开发成果。乡(镇)政府、村(社区)组织一方面是乡村社区的管理者,另一方面则扮演产业经营者角色,两种身份之间界限模糊。几块牌子,一套人马。基层政府 和组织极容易利用掌握的权力和信息优势,在拆迁、安置、利益分配等方面占据强势地位,想尽可能压缩村民获利空间。这也是造成基层拆迁中,各类矛盾和问题不 断涌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村民在“新农村建设”名目下的各种建设开发中,并没有表现一些学者所言的理性。有学者认为,村民基于长远生活需要,并不会轻易出卖土地。 但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东部发达地区,由于耕种带来的收益较低,更多人涌向城镇寻找工作机会。他们更乐于被拆迁。短期内可获益,就同意放弃对土地的权 利。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但应是社会变迁的自然过程,而不是利用行政权力硬性引致的政绩作为。基层政府和组织错误的将新农村建设的 内容,理解为要将乡村简单的改头换面为城市,建设停留于表面。加之利益和成绩数字的诱惑,乡村建设在基层政府和组织主导下,有误入歧途的危险。

勿使“蓄水池”沦为泥潭

按照普遍做法,村民拆迁时能够得到一笔补偿款,但回迁也需要补交房价差额,更多的款项需用于缴纳社保和其他保障费用。村民原本居住的房屋条件尚可,即便翻修也无需太多费用。政令主导下乡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使得村民顺应之时也需分担诸多成本。

失地农民“上楼”后,并无太多收入来源。尽管政府或社区提供部分岗位或就业机会,但也无法满足其生活需要。原先开展农业生产时尚可自给自足, “城市化”生活后,生活资料均需购买。生活成本无形加大,有限的补偿款入不敷出。相应的社会保障水平还较低,村民养老、医疗等都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部分农民进入城市打工再就业,从事工种基本为简单的手工劳动或服务,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工资收入有限,各种保障欠缺。竞争力不如经济落后地区的 劳动力,可替代性较高。当再就业竞争日益激烈时,这部分“上楼”村民已没有退路——出得去,回不来。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使得他们并无太多其他技能。田地已 经荒芜,下一代恐也只能重复如此境遇。村民“上楼”或进入城市,彼此间的交流日趋隔断。村民对于乡土的认同逐渐减淡,邻里交流往来减少。乡村由熟人社会慢慢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乡村社会运行的共同价值观基础被动摇,乡村社会有凋敝乃至“沦陷”的可能。

由于基层政府或乡村组织成为建设改造的利益主体。在拆迁补偿和后期保障等方面,其与村民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甚至对立。在不断逐利的过程中,特 别是各类强制手段的使用,使得基层政府和乡村组织的公信力丢失。村民对其的政治信任度下降,基层组织管理效力和效能下降,农村稳定前景堪忧。

农民离田从工,农民种植技能生疏荒废。大面积土地或被作他用,或流失荒芜。基于短期利益和目标的考虑,“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更青睐收效较快的各种开发增值项目,如圈地建厂建房,吸引投资等。

农业在政府决策中考量的分量减少或被忽视。政府一味追求指标数字增值,较少考虑本地域农业生产的未来发展,遑论农业基础的安全。农业基础地位遭动摇,“稳定器”恐怕自身难稳,“蓄水池”恐沦为泥潭。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

第四篇:法制与监管的缺失心得体会

本周,学校开会通报了几起教师体罚学生情况,通过学习,本人受益非浅,对依法执教、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等概念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诠释。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在学习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后,让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时候,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凭职业道德、凭良心。为了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成绩,有的老师采取了一些过激的行为,如体罚学生等。《教师法》对此给出了明确的界定。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教师要面向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不要偏爱一部分人,歧视另一部分人。对于优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深入了解情况,具体分析原因、满腔热情地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要善于发现、培养和调动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尊重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的上进心,帮助他们满怀信心的成长。对于极个别屡教不改、错误性质严重、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学生,也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采用简单粗暴和压服的办法,更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为此教师法规定了教师体罚学生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教师,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并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对于情节极为恶劣,构成犯罪的,要依照刑法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在学法过程中,我更进一步认识到,在教学生活中,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特别作为一个班主任更应该对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多接触,多了解,和学生们主动沟通,谈谈学生在生活中的困难或疑惑不解的问题。对学生能够善于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知道是非对错。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了过程,能比较好的完成学生德育工作的教育。

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让我们与法同行,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五篇:简析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与维护

——以2013年昆明安宁PX项目事件为例

摘要:政府作为最主要的公共管理主体,在公共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影响力和号召力,它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是政府形象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向前发展,却存在着一些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现象,部分公众不相信政府,这是一个严重而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应该主动维护和提高其公信力,本着以人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推进政府诚信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建立健全政府信用监督制度,加强相关制度制定实施建立健全资信系统,发展电子政务;同时,公众应该尽可能的相信和支持政府,提高公民意识,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做一个理性爱国的现代公民。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 政府信用 公共权力 公共利益 政府形象 安宁PX项目 政府公信力的含义

政府公信力,简单地说就是政府获取公众信任的能力,是政府依据于自身的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在其公共行政活动中依据自身的道德状况所表现出来的与社会公众建立自愿的稳定的并能在紧急状态下外化为物质力量的信任关系的能力。政府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组织,其公信力程度通过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行为反映出来,因此,政府公信力程度实际上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

政府公信力涉及两个主体:信用方(即政府),信任方(即社会公众)。它包含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政府对公众的信用,其中政府信用是政府公信力的核心内容。其中,政府信用包括三个方面:决策信用,即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连续性,政府的决策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决策过程是否科学、公开和民主,出台的政策能否体现出连续性。行为信用,也即政府行政过程中严格依法律规定行使其管理职权,不越位、不出位,不乱行使职权;程序信用,即政府行政过程的透明、公开,严格按法定程序实施,便于公民的参与和监督。政府信用的具体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如民众信赖政府和政府的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执行能获得民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民众支持、拥护政府的公共管理行为;政府与社会组织及民众之间形成融洽、和谐的关系等。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行使公共权力,政府应该是负责任的政府、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依法行政的政府、透明的的政府。

二、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表现

1 / 5

在安宁PX项目事件当中,为何政府要在该项目曝光之后才才公开此项目的有关信息?又为什么要在该项目已经尘埃落定之后才来征求公民的意见?而不是先征求公民的意见在上马。 那如果该项目没有曝光,政府是不是就不公开此项目,直到此项目建成后才为人们所知晓。这里所反映的是政府决策信用的问题,政府决策过程没有公开透明,更没有公民的参与。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是为公众的公共利益而服务的,应该充分征求公民的意见,鼓励公民积极参与。

在这一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期间,政府为何要实行“购买口罩”和“打字复印”实名登记?难道我们的政府黔驴技穷,沦为要采用这种不科学的手段来监督公民。我们都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政府应该充分听取民众意见,而不是压制。这一现象的背后体现的是政府对公民的不信任,其根本是公民对政府的不信任。政府通过各种不合理的手段来监督公民,其背后体现的是公民对政府的不信任。

在此事件当中,面对昆明市公民的抗议,昆明市市长李文荣承诺:“大多数群众说不上,市人民政府就决定不上”。为何政府表面上说听取民意,却又言行不一,前后不一致,这让民众如何信任我们的政府?政府的形象何在?政府应该是坚守信用的政府,而不能够失信于民。在此事件当中,可能政府担心公民的过度参与会影响政策的合理性,纵使该项目是利大于弊,民众能够得到巨大的公共利益,但由于民众缺乏科学的认知能力而表示抗议反对,可是政府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处理是不恰当的、不科学的。

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表现归结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公民对政府的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甚至是骂政府;二是政府不信任公众,以致采取不合理的方式来压制公众,以及政府信用的丧失,政府缺乏决策信用等,这是最主要的方面。

三、 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

不仅仅是在安宁PX项目事件中,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许多的人不相信政府,不相信党,甚至是骂政府、骂我们的党,这是政府公信力的缺失所导致的。政府公信力的主体包括信用方和信任方,政府公信力是连接政府和公民的桥梁,我觉着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政府对公众的信用方面

1、政府信息不公开、不透明。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公众掌握信息的渠道和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多和提高 ,同时对这些关乎公共利益问题的大事甚为关注,希望了解更多的信息。政府却无视民众要求公开、透明的知情诉求,采取隐瞒和甚至欺骗手段,造成信息的不公开不透明,公开的信息不准确不可信,从而导致政府公信力的流失。这一点在安宁PX项目事件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整个政府决策的过程中,缺乏决策信用,决策过程没有公开透明。

2、政府失信于民。

2 / 5

政府信用的衡量也包括三个标准:一是名实一致,即政府职能、权力、责任一致,这是体现政府信用的重要基础;二是言行一致,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政令与行动一致,不弄虚作假,不言而无信,不禁而不止;三是前后一致,即不渝初衷,信守诺言,而不是无端变换,朝令夕改。在此事件中,政府言而无信,前后不一致。

3、政府不恰当的监督方式

当政府的决策受到公众质疑甚至反对时,应该广泛听取民众意见,向民众解释清楚。在此事件中,政府面对公众的抗议、游行,没有正确处理好。采取“购买口罩”和“打字复印”实名登记的方式来监控公众的行为极为不恰当,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

4、决策过程缺乏公民参与

公共政策的制定体现的是公众的公公共利益,应该让民众参与进来,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尊重民意。同时,公民适度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的合理性,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使公共政策充分体现民众的意志和利益。而此事件是在决策之后公民才知晓相关信息。

5、对政府的监督机制不完善

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建设的不断完善,监督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有的监督机制有名无实,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如听证制度的形式化,起不到监督的作用。在此事件中,虽然政府也举办听证会,但是未起到监督作用。

(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方面

从公众的角度讲,一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一方面建立在政府是否为民服务的相关政策上,另一方面受公民自身因素的限制和制约。由于公民受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对政府的政策缺乏科学的认识或者是误解,这也将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在现实生活当中,其实好多事情我们根本不了解,却妄加评论和否定,作为公众,应该深入了解相关政策的详细内容,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科学、理性地对待政府的决策。

四、 维护政府公信力的必要性

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之一,掌握着巨大的公共权力,维护政府公信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影响甚至是制约着政府公共权力的行使,从而影响着公共利益的维护。良好的政府公信力在公共危机中,能够转换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能够充分调动民众的力量。试想,我们如果对于一个人失去了信任,或者是我们失信于人或是什么样的结果。我认为政府公信力是关乎国家的兴衰大事,维护和保证政府公信力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维护和保证政府公信力有利于保证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和公共政策充分体现公共利益,能够加强政府同公民、社会的合作互信,同时也能够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从而有 3 / 5

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 建设和维护政府公信力的措施

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不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不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利于提高国家和社会的竞争力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因此,建设和维护政府的公信力显得极为迫切和需要。

(一) 规范政府决策行为,信息公开、透明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政府决策要有科学性和连续性,政府的决策要符合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决策过程要科学、公开和民主。并且要及时公开决策的相关信息,让民众有所了解。政府的行政方式要科学合理,要依法行政。

(二)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意识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建设信用政府的思想基础。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要脚踏实地,有诺必践,讲究信用,靠自己求真务实的作风,在群众面前树起良好的诚信形象。要在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中树立诚信观念和责任观念,加强公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使其恪尽职守。同时,还要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决反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三)、推进政府诚信建设

只有政府做到诚信行政,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建设公信政府才能成为可能。政府的各级干部应在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基础上, 从“ 三个代表” 的高度,认识自身的言行对于社会信用、政府信用和诚信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做到谨言镇行,言出即行,言而有信。要克服短期行为,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保护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通过严格守法、守德,维护政府信用,维护政府形象,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在信用建设方面的组织、宜传和带动作用,打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诚信政府,实现建设公信政府的目标。

(四)建立健全政府信用监督制度,加强相关制度制定实施

建立健全政府信用监督制约机制、深化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相关制度,是保证政府公共关系活动有章可循的前提。现行的公共管理体制未能从制度层面有效地落实政府对公众的责任,以及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制约能力,是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失信行为难以得到及时、有效制止的重要原因。要提高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就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公众对公共政策的信任。并且要大力宣传和普及现代政府理念,加快行政文化的现代转型。国家相关法制的欠缺,导致政府公共政策缺乏 4 / 5

稳定性和连续性,提升政府公信力,必须把完善相关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放在重要位置。

(五)建立双向沟通模式,深入群众

政府需要从改变现状出发,转变错误的观念,积极发挥广泛社会资源的优势,建立双向互动的沟通模式,通过良好的沟通取得公众的信任。及时适当的发布信息,尤其是敏感信息, 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预警和良性的导向作用,平息市民恐慌,稳定社会秩序。而且要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作用以强化政府公信力。大众媒体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通过大众媒体的正确的报道,引导舆论,有利于控制局势,同时,大众媒体可以跟踪报道事件的最新状况,抓住这一有力工具,对政府解决问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六)建立健全资信系统,发展电子政务

当前是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政府要健全资信系统,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提高资信公信力。“应修改各种阻碍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建立透明、公开、权威的政府信息披露机制,使公众及时获得有效的政府信息。”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电子政务的迅速发展,既为实现政务公开、提升政府的透过明度创造了条件,也为公众参与政务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拉近了政府与民众的距离,有效缓解了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矛盾。

政府公信力具有的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但当今政府公信力缺失不只是政府的责任,建设和维护政府公信力也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参与进来,树立公民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正确对待和认识政府的相关决策,做一个理性爱国的现代公民。

5 / 5

上一篇:产检时间表范文下一篇:丑小鸭剧本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