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

2022-08-25

第一篇: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笔记整理

第一章:

一:1.研究社会的方式: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

调查研究

文献研究

2.实验研究的优点:实践性、可操作性、可重复、可揭示因果关系

缺点:实验组和参照组的选择难以具有充分代表性、实验过程难以有效控制

伦理困境

3.实地研究的优点:直观性、可靠性、非介入性、直接接触

缺点:表面性和偶然性、受时空限制(微观调查)、观察误差大、耗时长、

资料难以量化

4.文献研究的优点:超越时空限制、非介入性(无反应性、不失真)、可重复、费用低、

效率高

缺点:纸上得来终觉浅、文献的时代烙印、落后于现实、难以找全

2.社会调查包括三要素:抽样、问卷与统计分析

3.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选题阶段

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

分析阶段

总结阶段

选择问题===> 调查设计===> 自填问卷===> 资料整理===> 报告结果

抽取样本

邮寄问卷

单变量分析

变量测量

结构访问

双变量分析

问卷设计

电话访问

多变量分析

第二章

3.选题的标准:1.重要性(意义或价值,值得去做、分为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最基本的标准

2.创造性(与众不同、独特)新的标准

3.可行性(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完成调查的主客观条件)决定性标准

4.合适性(这个课题对于研究者是不是最好)更进一步标准

第三章

调查设计的工作主要包括五方面: 1.明确调查目的(描述和解释)

2.确定分析单位(个人、群体、组织、社区)

3.设计抽样方案:抽样对象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所采用的对象或单位。 4.设计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方法 5.制定实施方案

-----描述性调查:关注的焦点通常在于回答总体的各种结构和分布是怎样的,即它回答的主要是人的特征、行为或态度“是什么”或者研究的现象的特点、分布以及趋势怎么样这样的问题,而不在于回答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结构分布。注重描述的准确性和概括性,在方法上要求系统性和全面性

-----解释性调查:目标是回答“为什么”,是解释原因,是说明关系,理论色彩往往更强。要求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分析。

分析单位的分类:个人、群体、组织、社区、层次谬误

1

层次谬误:又称为区群谬误、生态谬误或体系错误,指的是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大的集群分析单位作研究,而用一种比较小的或非集群分析单位作结论的现象。

第四章 重点

1.抽样的概念: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或者说,抽样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

2.参数值:即总体值,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是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3.统计值:即样本值,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两者重要区别:参数值确定不变、唯一的、通常是未知的,统计值是变化的,并且是有差别的,一般从样本的统计值来推论总体的参数值。) 4抽样的作用:

1.基本作用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部分认识总体”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2.在社会调查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调查对象的选取问题,即如何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对象作为总体的代表的问题。

5.抽样的类型:P60 6概率抽样的原理:在于抽样概率能够很好地按总体内在结构中所蕴涵的各种随机事件的概率来构成样本,使样本成为总体的缩影。 7.抽样分布:是根据概率的原则而成立的理论分布,显示出:从一个总体中不断抽取样本时,各种可能出现的样本统计值的分布情况。

8.抽样的一般程序:界定总体→制定抽样框→决定抽样方案→实际抽取样本→评估样本质量 9.概率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段抽样、PPS抽样、户内抽样(重点) 10.简单随机抽样:将总体内所有个案都编上号码,然后根据等概率的原则,运用随机数表、随机数码或抽签的方式从总体中直接获取样本。

11.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或间隔抽样。它是把总体的元素进行编号排序后,再计算出某种间隔,然后按这一固定的间隔抽取元素来组成样本的方法。

12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它是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元素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如性别、年龄、职业或地域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一个优点是在不增加样本规模的前提下降低抽样误差,提高抽样的精度;另一个优点是非常便于了解总体内不同的层次的情况,便于对总体中不同的层次或类别进行单独研究,或者进行比较。 13.整群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由所抽出的若干个小群体内的所有元素构成调查的样本的方法。

14.多段抽样又称为多级抽样或分段抽样,它是按抽样元素的隶属关系或层次关系,把抽样过程分为几个阶段进行。具体做法是先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大群(组),然后再从这几个大群内抽出几个小群,这样一层层抽下来,直至抽到最基本的元素为止。适用于范围大、总体对象多的社会调查。

15.PPS抽样::其原理可以通俗地理解成通过阶段性的(或暂时的)不等概率抽样(按元素

2

规模的大小)换取最终的、总体的等概率抽样的方法。叫做“概率与元素的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为解决多段抽样中的不等概率问题而设计。做法:在第一阶段们每个群按照规模被给予大小不等的抽取概率(群越大,被抽取的概率越大)。但到了第二阶段,从每个抽中的群中都抽取同样多的元素。正是通过这样两个阶段上的不等概率抽样,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最终具有同样的被抽中的概率。优点:最终抽出的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大。缺点:需要知道每一个群的规模。

16.户内抽样:从所抽出的每户家庭中抽取一个成年人,以构成访谈对象的样本。 17.非概率抽样方法: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雪球抽样。

18.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1.总体的规模 2.估计的把握性与精确性要求 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 4.调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

19.抽样误差:样本的统计值与总体的参数值之间的误差。主要取决于总体的分布方差和抽样规模。

第五章

测量

1.测量的四个要素:测量客体,测量内容,测量法则,测量所需要的数字和符号。

2.测量层次:分为四种: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定类测量: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数学特征是“等于”或“不等于”(或者“属于”或“不属于”)。常见的有人们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特征的测量。

定序测量:不仅可以分类还可以排序,数学特征是大于或小于,不仅具备对称性(即同类与不同类)还具备不对称性。常见的有文化程度、城市规模、社会地位、生活水平等等级排列

定距测量:不仅可以区分类别和等级,也可以确定相互之间的距离和数量差别。常见的例子有测量人的智商和测量自然界中的温度。

定比测量:除了分类、排序以及确定相互之间的距离和数量差别外,还具有一个绝对的0点(有实际意义的0点)。常见的对人们的收入、年龄以及某一地区的出生率、性别比等所进行的测量,都是定比层次的测量,测量结果都能进行乘除运算。

3操作化的含义: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是测量社会现象的关键一步。

3

4.操作化的方法:1.界定概念:1.弄清概念定义的范围

2.决定一个定义

3.列出概念的维度

4.确定发展指标

2.发展指标:1.寻找和利用前人已有的指标,作一定的修改或补充

2.研究者通过探索性调查工作获得符合实际的答案。

5.李克特量表:1.围绕要测量的态度或主题,以赞成或反对的方式写出与之相关的看法或陈述若干条,对每一陈述都给予5个答案:非常同意、同意、无所谓、不同意、很不同意,并分别赋予

1、

2、

3、

4、5分

2.先选择一部分对象(不少于20人)进行试测

3.统计每位受测者的每题得分和全部得分

4.计算每一条陈述的分辨力,删除分辨力不高的陈述。

6.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的测量所测的事物或变量。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

7.效度:指的是测量标准或所用的指标能够如实翻译过某一概念真正含义的程度。

第六章 问卷设计 重点

1.问卷的一般结构: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及其他资料 2.阻碍问卷调查的各种因素:1.主观上的障碍(心理上思想上)

2.客观上的障碍(自身能力条件) 3.明确与问卷设计紧密相关的各种因素:1.调查的目的

2.调查的内容

3.样本的性质

4.问卷的使用方式

4.问卷设计的步骤:1.探索性工作 2.设计问卷初稿 3.试用

4.修改定稿并印制

5.题型以及答案的设计:问题的形式:填空式、二项选择式、多项单选式、多项限选式、多项排序式、矩阵式

答案的设计:与所问的问题协调一致、并且使答案具有穷尽性、互斥性。 6.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1.语言简单 2.陈述简短 3.问题避免带有双重或多重含义 4.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 5.不能用否定形式提问

6.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

7.不要直接询问敏感问题

7.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1.概念抽象

2.问题含糊

3.问题带倾向性 4.问题提法不妥 5. 问题有多重含义

6.问题与答案不协调

第七章 资料收集

1.P151

图7-1资料收集方法示意图

2.P168调查的回收率=实际完成调查的个案数/计划完成样本总个案数*100%

有效回收率=实际完成调查的有效个案数/计划完成样本总个案数*100% 第九章全部看书 第十二章

P270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 P274学术性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

第二篇:2017年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 ②专门性 ③稳定性

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

18、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0、 “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即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21、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22、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形式化教育主要指定性的实体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只要指的是正规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库姆斯等人对非教育概念的陈述,伊里奇所主张非学校化观念。他们认为“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3、学教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教育形态在实体化教育产生之后,就同时并存于不同的社会之中。

24、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随机性和经验型、个别性。

25、社会教育特点:①对象的全民性 ②地点的广泛性 ③内容的实用性 ④时间的终身性 ⑤形式的开放性

26、根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可将教育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27、原始教育的特点:①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②教育具有原始性 ③教育具有同一性。

28、学校产生的条件:

①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②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要,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③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29、从奴隶社会开始,教育就出现了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专门机构、专门人员从事的学校教

2 育;另一种则是在其他社会活动中进行的非学校教育。 30、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⑴学校教育和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⑵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 我国唐代,由中央直接设定的学校有“六学二馆”。

(六学:国子学,招生对象为文武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太学,招生对象为文武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四门学,收文武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律学、书学和算学,收八品及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孙和通晓律学或书学、算学的庶族地主的子弟。二馆:东宫的崇文馆和门下省的弘文馆。) 地方官学:在地方设有的学校有:州学、府学、县学;私学(私学最早创始人:孔子)。 ⑶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 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教育内容主要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封建社会,我国以“四书”、“五经”为主要教育内容。(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经》。其中《春秋经》包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⑷教学的组织形式只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机,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⑸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⑹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最早的专科学校要追溯到东汉末年的“鸿都门学”。

31、现代教育的特点:

⑴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⑵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⑶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 ⑷班级授课制成为了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⑸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32、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⑴教育终身化 ⑵教育社会化 ⑶教育生产化 ⑷教育民主化 ⑸教育国际化 ⑹教育现代化 ⑺教育多元化

33、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教育问题是人们对某些具体的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

34、某类教育学科的对象是某类教育问题。

35、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

⑴基本理论:包括教育原理、教育哲学等。

⑵按实施教育的层次分:包括幼儿教育学、初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继续教育学等。

⑶按实施教育的不同社会空间分:包括社会教育学、学校教育学、家庭教育学等。

36、中学教师学习的教育学是普通教育学,它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教育教学的一般现象和一般问题,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37、普通教育基本上可以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两大任务。

38、在古代社会,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

39、汇集孔子关于哲学、政治和教育方面言论的《论语》一书中,他主张“有教无类”(普及平等的教育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创始人孔子)。 40、墨翟(又称墨子)以“兼爱”和“非攻”为教。

41、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42、西方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教育学思想首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

43、苏格拉底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的思想。这种问答分为三步:①苏格拉底讽刺 ②定义 ③助产术(又称产婆术)

44、柏拉图的教育学思想散记在他的哲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

45、亚里斯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追求美德就是追求教育的最高目的。他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即服务于社会的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的。

46、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就是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47、被人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他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

48、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在他的小说体名著《爱弥尔》中,首先开拓了以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相互关系为专题的教育研究领域。

49、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50、著名英国哲学家洛克:“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的缘故。”他认为绅士教育最重要,并把

4 德行的教育放在首位。

5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规定了教学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步骤,强调老师的中心地位,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材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三中心”的特点。

52、1826年德国福禄培尔写成《人的教育》。

53、1861年,英国社会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出版《教育论》,提出教育的任务就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

54、拉伊和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提倡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的生活和学习。

55、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现代代表人物)的《民主主义和教育》,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是实验的改造和改组、“学校即社会”,主张“从做中学”。(即现代教育三中心:“生活”、“儿童”、“活动”。)

56、前苏联凯洛夫主编《教育学》。

57、我国杨贤江化名李浩吾出版《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58、1956年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提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和“掌握学习”理论。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

59、196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布鲁纳发表《教育过程》,提出“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所谓学科基本结构,即构成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原则、基本法则等。

60、1975年,前苏联出版了心理学家、教育家赞科夫的《教育与发展》。 6

1、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 6

2、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⑴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 ⑵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 ⑶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6

3、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

⑴观察法 ⑵文献法 ⑶调查法 ⑷比较法

⑸实验法:①单组实验法;②等组实验法;③循环实验法 ⑹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⑴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⑵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⑶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 ⑷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的性质:教育上培养什么人,使受教育者具备什么样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方向以及为实现教育目的进行什么样的政治、哲学、道德的教育内容。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⑴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⑵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⑶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4、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⑴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人力与时间、财力与物力 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⑶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 ⑷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5、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⑴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⑶人力资本理论,教育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6、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能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资本的再生产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

7、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⑴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⑵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⑶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⑷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8、文化的五种表现形态:

⑴物质形态文化:指科学、艺术、技术等创造发明物化在物质产品上的文化 ⑵制度形态文化:指人类为满足或适应某种需要而建立的各种典章制度及法则 ⑶观念形态文化:各种文化的物质载体、精神沟通的手段

⑷活动形态文化:指各种文化创造和传播活动,以及与此有关的相应的团体、社会设施。 ⑸心理、行为形态文化:指不同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观、思维方式、精神风貌、生活方式

6 以及传统和行为习惯等。

9、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⑴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⑵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⑶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10、学校文化的特征:

⑴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⑵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⑶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⑷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11、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12、学生文化的成因:

⑴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⑵同伴群体的影响 ⑶师生的交互作用 ⑷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⑸社区的影响

13、学生文化的特征:

⑴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⑵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⑶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 ⑷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⑸学生文化具有生成性

1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含义:指教育就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2)表现:①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②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15、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和生产力的发展,不同步主要表现在:滞后性和超前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1、身体发展指个体有机体各个组织系统的健康发育和体重的增强。 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因素和各种非认知因素。

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⑴内法论 ⑵外铄论 ⑶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3、孟子是中国古代内法论的典型代表;柏拉图是西方古代内法论的代表。

4、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发展的决定作用。

5、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荀子强调,人只有通过学,才能发展善。

6、英国哲学家洛克和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教育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7、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 7 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

8、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⑴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⑵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⑶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⑷个体身心发展的别差异性 ⑸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9、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俩方面:

(1)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速度。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着两个重要的生长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则在青春期发育期。 (2)不同方面发展有早有晚。

10、针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如,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期。

1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活动要善于捕捉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及时施教,以促个体更好的发展。

12、现代心理学将人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哺乳期(0~1岁),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6~

11、12岁),少年期(

11、12~

14、15岁),青年期(

14、15~

17、18岁),成年期(18岁以后);成年期又可分为青、壮年期和老年期。

13、区别对待: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1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决定了教育工作中应发现和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因材施教,实现教育的丰富化和多样化。

15、个体身心发展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遗传素质、成熟机制、环境和个体事件活动的影响。

16、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等,也叫遗传素质。

17、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18、遗传具有可塑性,个体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

19、美国坦莱·霍尔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种观点过分夸大了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是完全错误的。

20、成熟的标志: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生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21、格赛尔 “双生子爬楼梯实验”提出了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

8

22、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⑴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⑵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⑶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24、我国古代墨子认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泽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荀子也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些观点都夸大了环境的作用,是错误的。

25、人的个体的能动性从综合意义上把主体与客体、个体与社会、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对个体的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

26、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⑴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⑵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⑶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⑷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7、少年期是人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少年期又称为“危险期”或“心里断乳期”。

28、在身体发展方面,初中阶段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有两层含义,即广义的教育目的与狭义的教育目的。

2、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理想设计。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主体的不同)

3、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4、教育目的的作用:

⑴导向作用 ⑵协调作用 ⑶激励作用 ⑷评价作用

5、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的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6、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⑴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⑵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⑶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收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⑷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7、“社会本位论”以柏拉图、涂尔干等为代表,基本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完全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

8、“个人本位论”以卢梭、福禄培尔、马斯洛、罗杰斯等为代表,基本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和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最完善的发展。

9、“文化本位论”以狄尔泰、斯普朗格为代表,基本观点是:强调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活动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目的的制定应围绕着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

1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的概况: ⑴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

⑵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客观需求和创造的可能条件 ⑶提出和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⑷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1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就是人的身心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

12、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

13、毛泽东同志提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三好”)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4、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索要培养的各类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

15、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6、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⑶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17、全面发展的教育组成方面:

⑴德育 ⑵智育 ⑶体育 ⑷美育 ⑸劳动技术教育

18、素质教育的含义:

⑴素质教育是全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⑵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⑶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⑷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0

第五章 学生与老师

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具有社会人的共同特点,它包括以下特定含义: ⑴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 ⑵具有思想感情 ⑶具有个性特征

2、青少年学生已处于成熟之前的成长发展期,这一时期有以下一些特点: ⑴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

⑵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⑶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3、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4、青少年学生身份地位的确定是其法律定位的前提,法律地位是由不同的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决定的。

5、青少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有:⑴人身权 ⑵受教育权

6、身心健康权:我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校舍或者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或其他未成年人集体活动的室内吸烟。”因此,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作业量;合理安排学生的体育锻炼;定期组织学生身体检查;安排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活动等。

人身自由权:指青少年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和行动的自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非法拘禁、搜查和逮捕。如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人格尊严权: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护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隐私权:指学生有权要求私人的、不愿或不便让他人获知和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和生活 领域。如教师不得随意宣言学生的特点和隐私,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 11 日记,公布成绩等。

名誉权和荣誉权:指学生有权享有大家根据自己日常生活行为、作风、观点和学习表现而形成的关于其道德品质、才干及其他方面的正常社会评价,有权享有根据自己的优良行为而由特定社会组织授予的积极评价或称号,他人不得歪曲、诽谤、诋毁和非法剥夺。

7、学生应尽的义务: 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⑵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⑶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⑷遵守锁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学校为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需要制定有关的管理制度。

8、我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9、教室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内容职责:教育教学。

10、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

⑴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⑵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⑶示范者的角色 ⑷管理者角色 ⑸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⑹研究者角色

11、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⑴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⑵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⑶教师的人格特征 ⑷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12、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⑴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 ⑵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 ⑶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⑷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13、教师应具有的现代教育理念:

⑴新的教育观: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强调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 ⑵新的学生观: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具体关注的是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

⑶新的教育活动观:新的教育活动观强调教育活动的“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和“综合渗透性”

14、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⑴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 ⑵语言表达能力

12 ⑶组织管理能力 ⑷交往能力

15、教师的人格特征:

⑴积极乐观的情绪 ⑵豁达开朗的心胸 ⑶坚忍不拔的毅力 ⑷广泛的兴趣

16、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⑴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⑵热爱学生 ⑶团结协作精神 ⑷良好的道德修养

17、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包括两方面内涵:

(1)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彼此所处的地位,由此构成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 (2)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交往,由此构成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18、师生关系可分为三个认识阶段:

第一阶段:以德国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视教师为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主宰人物,学生成了被动的容器,由此形成了教师中心说。

第二阶段:以美国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竭力弘扬学生主体论,把学生当做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只是“向导”,这就形成了学生中心论。

第三阶段:以前苏联和我国一些教育家为代表,认为教师属于主导地位,学生属于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统一的,便有了主导主体说。

19、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⑴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⑵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⑶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20、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的关系。

21、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⑴民主平等(道德) ⑵尊师爱生(心理) ⑶教学相长(教育)

22、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23、新型师生伦理关系:

⑴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⑵提高法制意识 ⑶加强师德建设

24、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

⑴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⑵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 ⑶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第六章 课程

1、我国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宽著期限,紧著课程。”

2、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3、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综合。其中不仅包括学校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还有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等。

4、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将课程分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

5、1999年,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6、国家课程属于一级课程。地方课程属于二级课程。学校课程属于三级课程。

7、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为保障和促进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8、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9、综合课程又称为广域课程。

10、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11、显性课程又称为“正式课程”、“公开课程”。隐性课程又称为“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

12、隐性课程由贾克森提出,指那些难以预期、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

13、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的各种情景中,包括物质情境(学校或班级的建筑、设备)、人际情境(班级气氛、人际关系)和文化情境(校园文化、习惯、礼仪)等。

14、隐性课程的特点:

⑴潜在性 ⑵整体性 ⑶持久性 ⑷非预期性

15、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制约课程的关键因素。

16、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上一层次目标制约着下一层次的目标,而下一层次目标是上一层次目标的落实与具体化。

17、我国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目标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4

18、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编制。

19、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⑴合目的性 ⑵合科学性 ⑶合发展性 20、美国著名课程论学者泰勒提出了课程理论体系“泰勒原理”。

21、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四个步骤:

⑴确定教育目标 ⑵选择经验 ⑶组织经验 ⑷评价结果

22、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指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

23、教学计划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主体)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4、教学计划应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

⑴强制性 ⑵普遍性 ⑶基础性

25、在课程设置上,作为教学计划的核心,它具体勾画出实现培养目标的“蓝图”,是把教育目标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桥梁。

26、开设哪些科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

27、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它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28、课程标准主要包括: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

29、教材的编写正在由“教程式”向“学程式”发展,这是当代教材发展的新动向。 30、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⑴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 ⑵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⑶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⑷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⑸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 ⑹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⑺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

31、安排课程表应遵循的原则:

⑴整体性原则 ⑵迁移性原则 ⑶生理适宜原则

32、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⑴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 ⑵教师的特征 ⑶学校的特点 ⑷校外环境

15

33、课程评价的目的:

⑴改进课程 ⑵改进教学

34、课程评价的功能:

⑴诊断功能 ⑵修正功能 ⑶决策功能

35、课程评价应当根据自身评价项目的特点进行选择,有四种常用方法:

⑴观察法 ⑵调查与访谈 ⑶纸笔测试 ⑷表现评估

36、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⑴课程功能转变 ⑵课程结构改革 ⑶课程内容改革 ⑷课程实施改革 ⑸课程评价改革 ⑹课程管理改革

37、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⑴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⑵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⑶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第七章 教学(上)

1、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可定义为:在教育目的规范下,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学校开展全面发展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2、教学的任务主要包括:

⑴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⑵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⑶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⑷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3、基础技能又包括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

4、智力,是指个体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是个体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须的基本能力,也是个体在完成各种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

5、儒家思孟学派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dǔ)行之”(《礼记·中庸》)。

6、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由“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构成。这一理论对指导和改进教学实践起了积极作用,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这四阶段后发展为“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五阶段,俗称“五段教学法”。

7、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学过程五阶段论,即从情境中发现疑难;从疑难中提出问题;做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经过实践检验、修正假设、获得结论,叫做五步教学法。

8、教学过程的定义: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良好品德、发展个性的过程。

9、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0、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特殊性表现在: ⑴间接性 ⑵引导性 ⑶简洁性 ⑷交往性

11、教学过程的特点/规律/必然联系:

⑴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⑵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⑶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⑷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2、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1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⑴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⑵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14、教学过程的结构:

⑴激发学习动机 ⑵领会知识 ⑶巩固知识 ⑷运用知识 ⑸检查知识 这五个阶段是根据学生认识过程的特点划分的,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活动的一般顺序,对组织教学过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5、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两部分。

16、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定制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

17、我国古代教育专著《学记》中总结“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长善救失”等,都属于教学原则范畴。

18、现阶段,我国中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7

19、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⑴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方法 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⑶充分运用语言直观 20、直观教具包括两类:

(1)实物直观:包括各种实物、标本、仪器、地图、模型、实验、参观等 (2)声像直观(电化教具):包括各种幻灯、电影、电视、录像、语言等多媒体技术

21、暗示教学由保加利亚医学和心理学博士卢扎诺夫首创。

2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⑵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⑶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⑷发扬教学民主

23、巩固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长久地保持记忆,并能在需要时及时再现出来。

24、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⑴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知识 ⑵通过组织复习巩固 ⑶在扩充、改组和运用中巩固知识

25、常用的复习形式包括:

⑴单元复习 ⑵平时复习 ⑶学期开始前的复习 ⑷期末复习

26、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

27、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⑴按教材的体系进行教学 ⑵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28、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最佳发展。

29、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学要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导,帮助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 30、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⑴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⑵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⑶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⑷开发必要的校本教材

31、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总称。

18

32、教学方法的命名,一般都依据教学活动的外部形态。如讲(讲授)、谈(谈话、问答)、看(演示)、练(练习、作业)、议(讨论)、操作(实验、实习作业)等。

33、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主要依据是:

⑴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⑵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⑶学生特点 ⑷教学实践、设备、条件 ⑸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34、现阶段,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三类:

⑴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⑵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如演示法、实验法和参观法等 ⑶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如练习法,读书指导法等

35、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以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步骤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被称为问题——发现教学法,又称发现教学。

36、发现教学包括四个环节:

⑴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⑵教师提供结构性材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⑶学生验证假设,交流初探成果 ⑷得出原理或概念,并检验假设

37、依据程序化教材的载体,程序教学可以分为三类:⑴机器教学,即通过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⑵课本式程序教学,即通过课本来呈现程序的教材;⑶计算机辅助教学,即通过电子计算机来呈现程序的教材。

38、依据程序化教材的结构形式,程序教学可分为直线式程序和分支式程序。 直线式程序为斯金纳首创;分支式程序为美国克洛德首创。

39、范例教学是20世纪50年代由德国学者瓦·根舍因首创。

40、教学民主是指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第八章 教学(下)

1、教学的基本程序主要有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五个基本环节。

2、备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3、钻研教材从具体的展开程序来讲,分为“弄懂教材”、“吃透教材”、“内化教材”三 19 个阶段。

4、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只是技能的质量,学生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以及健康状况等。

5、制定教学方案:

⑴学期(或学年)教学方案 ⑵课题(单元)教学方案 ⑶课时教学方案(课案)

6、课案可详可略,其格式分为文字式、表格式和卡片式三种。

7、上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8、课的类型指依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

9、根据一节课完成的类型数,又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10、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11、课的结构:

⑴组织教学 ⑵检查复习(5~10分钟) ⑶讲授新教材 ⑷巩固新教材(5~10分钟)

12、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⑴目标明确 ⑵内容正确 ⑶方法得当 ⑷表达清晰 ⑸气氛热烈

13、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14、个别教学产生于古代。

15、班级授课制又称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以固定的班级为组织,把一定数量的年龄相仿、水平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级,由教师按照固定的课程表和统一的教学进度进行分科教学的组织形式。

16、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

17、1862年京师同文馆率先采用班级授课。

18、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⑴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⑵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⑶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⑷班级授课制也有明显不足

19、分组教学一般有两大类,即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20、设计教学法是没过教育家杜威首创,后来由他学生克伯屈(←代表人物)加以改进并大力推广。

20

21、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帕克和斯特于1920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设。

2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⑴综合性 ⑵可操作性 ⑶灵活性

23、教学策略可以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四种主要类型。

24、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⑴内容型策略 ⑵形式型策略 ⑶方法型策略 ⑷综合性策略

25、内容型策略是指围绕学习内容这个中心而形成的教学策略,具体说来可以分为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

26、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肯普提出三种形式:集体教/学形式、个别学习形式和小组教/学形式。

第九章 德育

1、从形式说,德育通常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

2、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⑴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⑵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⑶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⑷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3、初、高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⑴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⑵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⑶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4、心理辅导的方式一般包括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两种。

5、学生需要进行心理辅导有很多方面:

⑴学习心理辅导 ⑵生活心理辅导 ⑶学会选题,择业心理指导

6、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

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8、德育过程的规律:

⑴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⑵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⑶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21 ⑷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9、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包括自己的看法;是对是非、善恶、美丑、公私、荣辱的认识、判断和评价,由此而形成的各种道德观。它是德育的基础。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是运用一定的道德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品行或某事物时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它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发展,对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具有调节作用。

意,即道德意识,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行动所作的自觉努力,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它能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使决定采取的道德行为得以坚持下去。它是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内在动力。

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为,是人的品德的外部表现,也是衡量人的品德好坏的重要标志。一般的道德行为只有经过多次练习,才能形成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10、活动和交往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11、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⑴导向性原则 ⑵正面教育原则 ⑶知行统一原则 ⑷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⑸因材施教原则 ⑹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3、德育的途径:

⑴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⑵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⑶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⑷社会实践活动 ⑸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 ⑹班主任工作

14、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

⑴劳动 ⑵社会公益活动 ⑶社会调查

15、德育方法包括:

⑴说服法:包括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等 ⑵榜样法:有教育者、优秀人物、优秀学生等 ⑶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 ⑷锻炼法: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22 ⑸品德评价法:这是指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通常采取的方式有:奖励、惩罚、操行评定等

16、运用榜样发要注意:

⑴树立的榜样要有典型性和示范性 ⑵选定的榜样要真实可靠,具有导向性 ⑶榜样的崇高和伟大要能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⑷教育者的形象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7、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有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

18、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同事所创。

19、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美国的班杜拉创立。

第十章 班级管理

1、班级是一个复杂的、缩小的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2、班级作为学校生活中最基本、最稳定的基层组织沿用至今。

3、19世纪出,美国学校中出现的“导生制”极大地推动了班级组织的发展。

4、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⑴常规管理 ⑵平行管理 ⑶民主管理 ⑷目标管理

5、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中心进行管理活动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

6、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⑴明确的共同目标 ⑵一定的组织结构

⑶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⑷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7、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主要有:

⑴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材料分析> ⑵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人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了解学生,包括谈话、问卷、座谈等<问卷调查> ⑶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日常的言语和行为表现<观察>

8、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包括:

⑴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体 ⑵了解和研究学生群体 ⑶了解和研究学生成长环境

23

9、一般以实现目标的时间和目标达成的难度为依据,把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10、班级是一个小社会,更是一个教育组织,培养班集体必须健全集体的组织,而健全组织的关键是选拔和培养一批班级骨干,形成班级核心。

1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

1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⑴权威型 ⑵民主性 ⑶放任型

第二部分 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除此之外,心理学还研究个体行为、社会心理、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

心理学科的性质: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是一门中间(边缘)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2)情绪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如有的人在物质需要方面追求强烈,有的人更注重精神与成就的需要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等。 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分,气质有好动与喜静、暴躁与温和之别,性格有自信与自卑之差等。

真题: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后者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简答)

理论意义: ○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等,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1) 神经系统的结构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或现象)的主要物质基础。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24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一般分为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树突多,轴突少。神经元包括三种:感觉神经元(传入)、运动神经元(传出)、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联络者)。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司令部)和周围神经系统(通讯网络)。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高级中枢是大脑两半球,左半球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语言中枢的优势半球,右半球是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直觉的优势半球。

大脑四叶:额叶(在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中,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 顶叶(调节机体的触、温、动感觉等);枕叶(视觉中枢);颞叶(听觉刺激加工)。 周围神经系统:由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组成。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5部分组成。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如:婴儿生来会吃奶,就有唾液分泌,这是食物反射。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才能得到的知识技能、经验。例如:婴儿见到常用的奶瓶会欢喜,并有唾液分泌。

巴甫洛夫 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如:望梅生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建立的条件反射。如谈虎色变,望梅止渴;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的的根本区别

2)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与规律:A.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B.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注)心理现象产生的方式是:反射活动。

(1) 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 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社会存在是人的心理内容的决定部分。

(2)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地反映

第三节 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历史背景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论灵魂》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则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脱离哲学的怀抱,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他的代表作有《生理心理原理》《民族心理学》《心理学大纲》等。 2.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奠基人)、铁钦纳(将构造主义心理学发展为严密的心理学体系)。

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也叫直接经验),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 25 种元素。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它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它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以及其他不可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严重脱离社会生活,研究范围非常窄。 (2)、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詹姆士。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安吉尔。

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因此不能把意识看成是若干有限元素的集合。提出了“意识流”的概念。他们认为,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好有选择性的,机能主心理学家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运用意识作用与功能的原理提高人类的活动效能,他们不赞成构造主义对心理结构进行分析的目标与方法。

(3)、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华生,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4)、格式塔心理学(又称为完形心理学)----创始人为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它强调人的每一种经验都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单地用组成部分来说明。格式塔学派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弗洛伊德,

称为第二势力,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认为人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和冲动。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马斯洛、罗杰斯,

被成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标志是:1967年,奈赛尔--《认知心理学》

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认知心理学设计实验,利用客观研究方法来研究这些过程。

第二章 认知过程 第一节 注意

一.注意概述 1.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它与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难以分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

特点: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和集中性。 功能: (1).选择功能 (2)保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 2.注意的分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分为 (1)无意注意:

也称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的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的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引起条件:(1)客观条件,刺激物的强度及其相对强度(如一道强烈的光线);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万绿丛中一点红);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活动变化的霓虹灯、演讲者抑扬顿挫的声调);刺激物的新异性(画廊中新张贴的广告)。(2)主观条件,人本身的状况,包 26 括当时的需要;当时的特殊情绪状态;当时的直接兴趣等。

(2)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须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的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维持条件: (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合理组织活动 (3)对兴趣的依从性 (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3)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开始不喜欢文言文,但通过学习喜欢了文言文。 二.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指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的知觉出的对象数目。

影响因素(1)注意广度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2)注意广度的大小与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3)注意广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经验和知识

(2)注意的稳定性: 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征。 影响因素: 注意对象的特点;有无坚定的目的;个人的主观状态。注意的起伏(动摇):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的不随意跳跃的现象。 注意的分散(分心):注意离开了当前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3)注意的分配: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条件: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时已经熟练(自动化)的。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经熟练(自动化)的。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4)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度的条件:1)原来注意的强度;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3)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4)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4.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1)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小学高年级有意注意开始发展起来。 (2)注意品质的发展

1)注意广度的发展。13岁儿童的注意广度已接近成人水平。

2)注意稳定的发展。注意稳定性小学阶段发展速度较快,中学阶段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3)注意分配的发展。个体的注意分配能力发生较早,但发展较为缓慢。

4)注意转移的发展。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二年级是迅速增长期。初中二年级至高中二年级是发展的停滞期,高中二年级到大学二年级是缓慢增长期。

第二节 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

(一)感觉 :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可以说感觉是一切知识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感觉的种类

27 A.视觉 眼睛的视网膜是视觉的感觉器官。 枕叶(视觉相应区) B.听觉 内耳耳蜗是听觉得感觉器官。颞叶(听觉中枢)

C.嗅觉 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 D.味觉 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 E.肤觉(皮肤觉)主要包括触觉、压觉、温度觉和痛觉等。 F.机体觉(内脏感觉),是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作用于内脏分析器时所产生的感觉。(胃塞、胸闷、饥饿、恶心、呕吐等感觉)

G.平衡觉 是对身体的感觉,也称姿势感觉或静觉。

H.运动觉 就是关节肌肉的感觉。例如:它传递了手臂与肩部或其他关节扭曲程度的感觉。

(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刺激范围叫感觉阈限。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

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受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两个同类的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的差别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差别感觉。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做差异感觉阈限,对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叫差异感受性。 (3)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视觉的适应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2.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包括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在同一感受器会产生同时对比现象。例如,把一个灰色的小方块放在白色的背景上,小方块就显得暗些;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会产生继时对比现象。例如:吃过糖之后吃橘子会觉得特别酸。 3.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

视觉后像:正后像和负后像。注视发光的灯泡几秒钟,再闭上眼睛,就会感到眼前有一个同灯泡差不多的光源出现在黑暗的背景里,这时出现的就是正后像;正后像出现后,如果我们把视线转向白色的背景,就会感到在明亮的背景上有黑色的斑点,因为在此时出现的后像和刺激在品质上是相反的,所以是负后像。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1.相互影响;(在噪音的环境影响下,黄昏视觉的感受性会) 2.相互补偿;3.联觉:一种能够感觉建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红-热。 二.知觉

概念: 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区别感觉与知觉: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 种类: (1)空间直觉----空间特征,如:形状、大小、深度、方位

28 (2)时间知觉----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性、顺序性

(3)运动知觉----空间位置移动

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如夜空中月亮是相对静止的,浮云是运动的。),自主运动(在暗室里,点燃一根香烟,注视这个光点,就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运动后效(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注)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歪曲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 (学生阅读红笔画重点,是选择性。)

影响客观因素1)刺激物的绝对强度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红笔改作业) 3)对象的活动性(流星;霓虹灯广告;音响等)4)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

影响主观因素1)知觉有无无目的性2)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3)个人的需要、动机、情趣、定势、与情绪状态

2)知觉的理解性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3)知觉的整体性: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如:残缺的零件,有经验的人能够马上判断它是何种机器上的何种零件。同一首歌曲由不同人演唱,仍能被人们知觉为同一首歌歌曲。

(4)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形状恒常;颜色恒常;亮度恒常和大小恒常。无论中午,晚上,早上,人们认为国旗总是红色的

观察:含义: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思维的知觉” 品质: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

观察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性;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观察、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加强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注意)小学时期是儿童知觉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4.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 (1)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 :

1)实物直观(如观察标本、演示实验等2)模像直观(图片、图表、幻灯、电影、录像、电视等。)3)言语直观(教学中大量采用的。)

(2)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如何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简答)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一般而言,模像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2)运用知觉的组织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参与直观过程

第三节 记忆

29 1.记忆概述 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记忆的分类:

(1)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游览万里长城)、逻辑记忆(对公式、法则、定理的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注在头脑中保留的体操动作、舞蹈动作等;动作记忆中的信息保持和提取都比较容易,也不容易遗忘。)。 真题: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情绪记忆。

2.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动作记忆(也叫运动记忆)。

3.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语音传授可以学习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知识,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运用,对这种知识的记忆是(语义记忆;陈述记忆;长时记忆)。

(3)根据信息加工与储存的内容不同,可分为陈述性记忆(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常识)和程序性记忆(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4)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分为外显记忆(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记忆)和内隐记忆(在不需要意识参与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真题:暂时神经联系是记忆的生理机制。 2.记忆品质:

(1)敏捷性----速度和效率特征,首先明确识记的目的性,其次集中注意。

(2)持久性----保持特征,首先善于把实际的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其次是进行及时和经常性的复习。

(3)准确性----正确和精确特征,首先认真的识记,其次相似的材料经常加以比较,正确识记的事物同仿佛记住的东西区别开。 (最重要的!)

(4)准备性----提取和应用特征,它使人能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真题:学生在使用知识时能迅速地回忆起来,体现了记忆的(准备性)。

2.记忆过程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1) 识记 概念:识记是记忆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具有选择性,即对信息的识记具有选择性。分类: 1)根据有无目的性,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根据识记材料性质和实际方法的不同,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理解是关键)。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简答)

1)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2)识记时的态度和情绪状态; 3)活动任务的性质;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5)识记的方法。

(2)保持与遗忘 保持的概念: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遗忘: 1)概念 :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2)规律: (德国)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人)----“遗忘曲线”。

30 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规律:显示了遗忘的进程不均衡以及 “先快后慢”的特点。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3)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性质;○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的与重要性;○4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6情绪和动机也影响着遗忘进程。 (注)过度学习到达50%,即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时效果最好。 哪些识记材料容易被学生忘记:

(1.不重要的2.无意思的3.识记次数和时间较少的4.系列材料的中间部分) 4)遗忘的原因:

心理学家对遗忘的原因看法有四种:a.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落)b.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不会消退。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 c.压抑(动机)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是弗洛伊德在给病人催眠时发现的。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考试时经常发生,就属于这种类型。)d.提取失败说 (舌尖效应) 5)防止遗忘方法-- 复习:

a.及时复习:b.合理分配复习时间;c.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d.复习方法多样化e.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f.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g.掌握复习的量。

(3) 回忆或再认(是记忆的第三环节) 回忆 概念: 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根据回忆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任务,分为:无意回忆和有意回忆。

无意回忆是没有预定目的,自然而然地想起某些经验。如:乡音勾起思乡、往事涌上心头。 有意回忆是有回忆任务、自觉追忆以往经验的回忆。根据当前的需要而回忆特定的记忆内容。 (注)追忆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回忆,它同时具有有意回忆、间接回忆的特点,是需要意志努力和克服一定困难的回忆。

回忆通常以联想为基础。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活动。

再认 概念: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如:好友重逢,一眼就认出了对方;故地重游,处处有熟悉之感,都是再认的现象。 (注)识记和保持是再认或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 3.记忆系统——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瞬时记忆

概念: 当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瞬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特点:时间极短(图像信息贮存时间约为0.25~1秒之间,声像信息贮存时间也仅在2~4秒之间。);容量较大;形象鲜明;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瞬时记忆的编码: ○1图像记忆----主要形式 ○2声像记忆

存储:图像记忆保持的时间约1秒左右,声像记忆虽超过1秒,但也不长于4秒。 (2)短时记忆 概念: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度阶段。

31 特点: 时间很短(比感觉记忆长,但也不超过1分钟,一般而言,如果30秒左右得不到重复,便会遗忘。);容量有限(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是7±2,即5-9个项目,平均值是7);意识清晰;操作性强;易受干扰。

短时记忆的编码: ○1听觉编码--主要 ○2视觉编码

存储----复述(有效方法) 机械复述(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断地简单重复);精细复述(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起联系。) (3)长时记忆(永久性记忆)

概念: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 分类: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情景记忆(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事记忆)和语义记忆。(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 特点:容量无限;保持时间长久

编码:意义编码--主要 意义编码分类: 表象编码;语义编码(是长时记忆最主要的编码方式。)又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

存储:原则上是分类处理。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两种不同的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4.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第四节 表象与想象

1、表象 概念: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表象区别与知觉:知觉形象鲜明生动,表象形象比较暗淡模糊;知觉的形象持续稳定,表象的形象不稳定、易变动;知觉的形象完整,表象的形象不完整,时而出现这一部分,时而出现另一部分,甚至有些部分脱落。

例如:范老师看到“长城”一词,便想起来他曾经参观过的长城,这种现象属于表象。 分类: 按感觉通道分: 视觉表象(如想起母亲的笑脸);听觉表象(如想起吉他的声音);运动表象(如想起舞蹈动作)等。 按创造程度分:

记忆表象(如响起朋友的音容笑貌,客观不变的);想象表象(经过加工后的形象。) 特征: 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心理学家通过“心理旋转实验”证明表象的可操作性)。

2、想象

含义:想象是人脑対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如:人们读白居易的诗歌,头脑中浮现的场景。

种类:按有无目的性分: 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按内容是否新颖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按想象与现实关系分: 幻想、理想和空想。

有意想象: 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如装修前想象)

32 无意想象: 是没有预定的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如:“白日梦”。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表现。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如果幻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那么它就变成理想。 如果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就成为空想。

功能: 预见功能(知道活动进行的方向);补充功能;替代功能;调节功能。

加工方式:黏合: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新形象(如孙悟空);夸张(千手观音);拟人化(雷公电母);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的品质:(简答) 想象的主动性;想象的丰富性;想象的生动性;想象的现实性;想象的新颖性;想象的深刻性。

3、再造想象

含义: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如我们阅读鲁迅《祝福》作品中关于祥林嫂的文字描述,想象出祥林嫂的形象。

产生条件:1)有丰富的表象储备;2)为再造想像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3)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的重要意义: a) 再造想象是学生感知和掌握未知事物的有效手段;

b) 再造想象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客观事物规律与联系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 c) 再造想象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4、创造想象

含义: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如作家写小说,设计师描绘蓝图,艺术家构思新作等,都是创造想象的表现。 真题:根据生活经历创作文艺作品属于(创造想象和有意想象)。 (简答)创造思维产生条件:

(1)强烈的创造愿望(2)丰富的表象储备(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4)原型启发(5) 积极的思维活动(6)灵感的作用。

(注意)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如鲁班发明锯子。) 培养方法(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及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第五节 言语与思维

1.言语

语言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一种行为。 言语: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和过程。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对象;言语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言语种类:通常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两类。外部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其中口 33 头言语又分为对话言语(如聊天、座谈等)和独白言语(报告、讲演等)。 内部言语(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 言语的感知:

口头言语感知(涉及语言的清晰度和可懂度);书面言语感知(包括单词再认和阅读)。 言语理解:(1)概念--借助与听觉和视觉的言语材料,在头脑中构建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2)过程—分为三级水平1.词汇理解或识别--2.句子理解--3.语文或话语的理解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1.循序渐进,注意训练目的的合理性和训练过程的阶梯性;2.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阅读技能;3注意思维能力的训练;4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构建宽厚的知识文化背景。 2.思维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知过程。

特征: 间接性(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认识)、概括性 类型: (1)据发展水平分: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据逻辑性分: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

(3)据指向性分:集中求同思维(聚合思维)和分散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4)据创造程度分:再造性思维(根据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人类思维的最高级形式)。

(5)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思维的一般过程: 包括:分析和综合(基本过程)、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思维的基本形式 1)概念(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的成分)2)判断(判断是指认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它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3)推理(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相互联系的已知判断推出合乎逻辑的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是根据已有的知识推出新的结论的思维活动,可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归纳推理是由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推理过程,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如:铜能导电,铝能导电,归纳出金属能导电。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或具体的推理过程,如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虎是哺乳动物,所以虎是胎生的。)

概念形成一般经历三个阶段:抽象化——类化——辨别。

科学概念的掌握: (1)以感性材料为基础(2)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4)正确运用言语表达明确提示概念的本质特征(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6)提供概念范例,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注意: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分化概念。 3.创造性思维: 概念: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 特点: 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

创造思维的过程: 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2)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3)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34 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简答)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第三章 情绪情感与意志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

一.情绪与情感概述

1.概念: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认知是情绪与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

2.情绪与情感的组成: 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测谎仪)。(三种成分)

3.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称为表情:面部表情(是鉴别情绪与情感的主要标志),姿态表情,语调表情。

4.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最重要的一点)情绪、情感是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的,并随着认知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知之深,爱之切”说的就是认知对情感的影响。 5.情绪与情感的种类:

(1)情绪的分类:1)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不同,心理学家把人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四种类型。2)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说的就是心境。“人逢喜事精神爽”、“对月伤神”、“心有余悸”、的多愁善感 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剧烈的悲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它往往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如暴跳如雷、浑身战栗、手舞足蹈等。激情发生时,对行为的控制作用降低,理解力降低等。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一般的应激状态是一种行为保护机制,使人更加机智勇敢,集中全身精力以应付危机局面,急中生智,摆脱困境。突发的、压力的。战士们去拆炸弹属于应激

(2)情感分类:从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来看,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三种。 1)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情感;如爱国主义情感、国家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事业心、荣誉感、自尊心等。 2)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及其在艺术上的表现予以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也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

3)理智感:人认识事物和探究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如:人们在探求未知的事物时所表现的求知欲、认识兴趣和好奇心等。

6、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动物遇到危险产生怕的呼救,小孩饿了会哭)(2)动机功能(特别喜欢语文)(3)组织功能(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具有调节和组织的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具有干扰、破坏作用)(4)信号功能(点头微笑表示赞赏,摇头皱眉表示否定)(5)健康功能(喜伤心怒伤肝)(6)感染功能(“共鸣”、“移情”——老师特别慈祥,就像我的妈妈) 6.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的特点: (1) 情绪情感的易感性、冲动型、两极性明显; (2)反抗情绪与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可以克服的)(3)对异性的情感。

35 7. 压力与自我防御机制

压力概念: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情景时,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中身心紧张状态,也称应激状态。

引起的生理反应: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呼吸急促、激素分泌增加、消化道蠕动、分泌减少。 引起的心理反应:警觉、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精神振奋 过度压力影响智力。 心理学家指出压力状态下身体反应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警觉反应阶段;这一阶段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进入应激状态;第二阶段即搏斗阶段,个体企图对身体上任何受损的部分加以维护复原,所以产生大量调节身体的激素。第三阶段是衰竭阶段,压力存在太久,应付压力的精神耗尽,适应能力丧失。 2.自我防御机制

概念:自我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自我防御机制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常见的自我防御机制有:

(1)压抑 :如一位妇女的独生女死于车祸,经过一段时间后,她把这段不堪忍受的记忆压抑到潜意识里,“遗忘”了。

(2)否认:如有人听到亲人去世的消息,短时间内否认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 (3)移置:“迁怒”(踢猫效应)。

(4)文饰 :即合理化。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时,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a)酸葡萄心理(b)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时甜的 (5)投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6)代偿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7)升华: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发愤图强)。

(8)退行:退回到前面的发展阶段。如老人做出幼稚的表现,童心未泯,像个老顽童,很可能内心孤独,渴望得到子女的关爱 (9)幽默

8.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自己情绪(简答)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3)教会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法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9、中学生需要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二节 意志

一、意志概述

1.概念:意志指人自觉的明确目的,有意识的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总是表现在人们的实际行动之中,也被称为意志行动。意志是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的集中体现。 二.意志行动的过程: 准备阶段--执行决定阶段

准备阶段:(1)动机斗争(以愿望形式表现) 分类:双趋冲突--从自己同事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如:高考填报 36

志愿,有的学生既想报这个专业又想报哪个专业。

双避冲突--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取其一的心理状态。如:品学均差的学生怕学习又怕受处分,都想逃避,但他必须选择其一。

趋避冲突--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如有的学生想当学生干部,又怕耽误学习。

多重趋避冲突--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如;大学身择业时多重选择的冲突。 (2)确定目的:与动机的取舍相伴而行,目标越明确,动机越自觉,动力越大。 (3)选择方法和制定计划。 二.意志的品质及其培养

1.意志的品质(特征):自觉性(与自觉性相反的是受暗示性盲从和独断性)、果断性(与果断性相对应的是优柔寡断和草率武断)、自制性(与它相反的是任性和懦弱)和坚韧性(与它相反的是动摇性和执拗性)。 2.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简答)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3)据学生意志品质差异,采取不同锻炼措施(4)既爱情哪个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第四章

个性心理 第一节

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概述

1.概念: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需要是活动的源动力,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2.需要的种类: (1)据起源分:先天的生理性需要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 (2)据对象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七个层次:(最低最基本最原始)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 (缺失需要或者基本需要)

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 :成长需要 注意: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 二.动机的概述

概念: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动机是推动人行动的内在原因。

种类: 据需要种类:生理性动机(内驱力)、社会性动机 社会性动机: (1)较原始的内驱力:好奇心、探索与操作

(2)人类特有的成就和社会交往动机:兴趣、社会承认,尊重,赞许,群体,友谊,归属感 动机的功能:激活动能; 指向功能; 维持和调节功能。 三.兴趣概述

概念: 人对事物的一种认知倾向,伴有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分类: 直接兴趣:由认识事物本身的需要爱引起的,如对看电视,小说的兴趣。 间接兴趣: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和结果引起的,如科学家可能对繁杂的数据处理没有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诱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37 兴趣,只对研究结果又兴趣,这种兴趣就是间接兴趣。

兴趣还可分为个体兴趣与情境情趣。

个体兴趣:个体长期指向一定客体、活动和知识领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兴趣。如美术是某人一生的爱好。情境兴趣:由环境中的某一事物突然激发的兴趣,持续时间较短,一种唤醒状态的兴趣。如某人最近突然对游泳感情趣。

从兴趣的广度分:中心兴趣:对某一方面事物或活动有极浓厚而稳定的兴趣;广阔兴趣: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来的兴趣。

兴趣的品质: 兴趣的广度;兴趣的中心;兴趣的稳定性;兴趣的效能。 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据学生年龄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节 能力

一、能力概述

1.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的心理条件和直接有效的可能性心理特征,但不是全部心理条件。 能力是保证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2.才能:几种相关的、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统称为才能。 才能的高度发展是天才。 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联系: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区别:(1)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队医系列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 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

(2)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

(3)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并不一定就高。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4.能力的分类:

(1).根据能力适应活动范围的大小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特殊能力包括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等。它是顺利完成某一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2).根据从事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分为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再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

创造能力则指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用一切已有的信息,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个人价值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3).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储存、加工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我们一般所讲的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

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纵自己的肢体去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如劳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38 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沟通鞥能力、解决纠纷的能力等。 5.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简答)

遗传与营养;产前环境和早期经验;学校教育;社会实践;主观努力。

二、智力和智力理论

1.智力概念:是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以思维力为核心。 2.智力理论

(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首先提出,认为智力包括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决定个人成功的是一般因素。

(2)瑟斯顿的群因素论,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提出,认为智力由原始的心理能力组成。 (3)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论,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认为智力是一个由不同方式对不同信息进行加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系统,是一个包括内容、操作和成果的三维结构。内容指思维的对象,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五中。形式的智力因素共有150种(5*5*6),其中每一种智力因素都是一个特殊的能力。 (4)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

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

晶体智力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晶体智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5)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于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

七种智力:1)言语智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能力)能说会道妙笔生花是智力高的表现

2)逻辑——数学智力;3)视觉——空间智力(认识环境、辨别方向);4)音乐智力(多系天赋);5)运动智力;6)人际智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7)自知智力(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向的能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当前教学改革的影响:

A 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B科学的智力观; C因材施教的教学观;D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 (6)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论

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的。包括: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景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该理论认为:智力包括3种成分即元成分(起着核心作用,它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策略);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三、能力测试 1.智力测验

最早的智力测验是法国的比纳和西蒙于1905编制的比纳——西蒙智力量表。他们提出用智力年龄来表示智力水平,简称智龄。后来经过斯坦福大学推孟教授的翻译和修改,改名为斯 39 坦福——比纳量表。这是目前世界上广泛流传的智力测验之一。 智商(IQ)=智龄÷实龄×100 用智龄和实际年龄的比率代表的智商,称作比率智商。比率智商的缺点:人的实际年龄逐年在增加,而他的智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却可能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这样采用比率智商表示人的智力水平,智商将逐渐下降。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简称韦氏智力量表。改用离差智商来衡量人们的智力水平。韦氏量表的离差智商是以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的一种标准分数,代表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偏离本年龄组平均水平的方向和程度。 公式:IQ=100+15Z Z=(X-X)/SD Z代表个体的标准分,X表示个体测验得分(原始分数),X代表相应年龄群体的平均分,SD是群体得分的标准差。

2.特殊能力测验:指针对某一种特殊能力所包含的各个方面进行的测量。常见的有音乐能力测验,美术能力测验和机械能力测验。 创造力测验:主要应用于科学研究。 3.智力测验的标准 智力测验是标准化的测验,智力测量表示标准化的测验工具。 (1)信度: 指一个测验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智力测验的信度系数一般为0.90。 (2)效度: 指一个测验工具希望测到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性与准确程度。智力测验的效度系数在0.3~0.6之间。

(3)标准化: 心理测验最基本的要求。标准化的要求表现在四个方面:1)按照测验的性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验题目。难度是题目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是答题者在该项题目上的区分情况。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的题目较好。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被试,确定标准化样本。3)施测程度标准化。4)统计结果,建立常模。

四、影响智力因素

(1) 遗传与营养 (2)产前环境和早期经验 (3)学校教育 (4)社会实践 (5) 主观努力

五、能力的培养

(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灌输式”的教为“启发式”的教)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第三节 人格

一、人格概述

概念: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人格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是一个人在人生舞台所扮演角色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整合。

(多选)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社会性。

注: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

二、人格结构:

1.性格概念:人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真题:在个性结构中,始终伴有道德评价意义的并有好坏之分的是(性格)。

结构特征:态度特征(核心意义)如谦虚或自负;利他或利己、细心或粗心、创造或墨守成规 意志特征(如顽强拼搏、当机立断);情绪特征;理智特征(如主动感知或被动感知;习惯 40 于看到细节或看到轮廓)

真题:感知的快速与精确思维的模仿与创造属于性格的(理智特征)。

(简答)良好性格培养:(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4)利用集体的教育(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气质 概念: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简答)联系: 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相互渗透,彼此制约,相互影响。区别: 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 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 3.自我调控系统

概念: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得完整、统

一、和谐。 自我认知(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信心与自尊心);(注意)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经历三个阶段:1)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状态,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2)社会自我。儿童在3岁以后,社会自我开始发展,到少年期基本成熟。3)心理自我。是在青少年初期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本我: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遵循快 乐原则,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

自我:处于中层,起调节作用,遵循实现原则。

超我:最高层,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原则有三个作用: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

三、人格理论 1.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个人特质根据起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首要特质: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如多愁善感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

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概有5~10个。如清高、率直、聪慧、孤僻都是林黛玉的中心特质。

次要特质也是人格得组成因素,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又称为“特质因素分析论”。核心是卡特尔关于人格特质的概念。在他看来,以特质概念为基础,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分为四层模型: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制特质和环境特质, 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3)塔佩斯的大五人格论(人格海洋)----求新性、尽责性、外向性、随和性和神经质--OCEAN 2.类型理论 ○1气质类型学说

41 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解释了气质的生理基础。

胆汁质:以精力旺盛、粗枝大叶、表里如

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特征。 多血质: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为特征。 粘液质:人稳重,但灵活性不足;他是,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抑郁质:人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

胆汁类,采用直截了当方式,但不宜轻易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和豪情、勇于进取的个性品质。

多血质,采用多种教育方式,要定时提醒,对其缺点严厉批评,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神,创造条件多给他们机会,培养足智多谋的优点。

粘液质,采取耐心的方式,让他们有考虑和作出反应的时间,培养起生气蓬勃的精神。 抑郁质,采取委婉暗示的方法,对其多关心、爱护,不在公共场合指责,培养其亲切、友好、善于交往富于自信精神,和敏感、机智、高自尊的优点

○2内--外向人格----(瑞士)荣格提出

○3霍兰德的人格理论----6种: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 ○4斯普兰格的人格伦--价值成分: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利型,社会型 多数人是各种类型的混合,称为混合型。

四、人格测验

个人测验:指用测验方法,对人格进行测量,测量一个人在一定环境下,经常表现出来的典型行为和人格品质,如动机、兴趣、性格、气质、价值观等。

(1)自陈式人格测验: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哈茨韦和麦金莱),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EPPS(爱德华),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16PF(卡特尔)。

(2)投射式人格测验: 罗夏克墨渍测验RIBT(罗夏克),主题统觉测验TAT(莫瑞和摩尔根),句子完成测验SCT。

五、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简答)

(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遗传决定可能,环境决定现实性) (1). 生物遗传因素 (2). 社会文化因素 (4) 学校教育因素(5) 个人主观因素

(3) 家庭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

第五章 社会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社会态度

一、社会态度

1.概念: 社会态度是人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一致的心理准

42 备状态。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同意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组成。 成分:(1)认知成分----人们作为态度主题,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2)情感成分----个人对于一定态度对象的体验,如喜爱或厌恶等。

(3)行为倾向成分----○1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准备和反映倾向,一经产生就必定对人们与该态度对象有关的行为产生影响; ○2态度具有特定的意动效应。

第二节 印象形成

概念:印象就是我们对他人的特性如能力、性格、品质的总体看法和评价。印象形成是指对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意义,使自个体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即个体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的旧经验为基础进行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形成有关他人或事物概念的过程。 印象形成效应:

(1)社会刻板印象--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

(2)晕轮 (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 (3)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第一印象。

(4)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5)投射效应—如“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与人交往是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态度、性格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欢迎的特征。

第三节 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的概念: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关系。 真题: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的满足程度)。

2.人际关系的需要和基本人际关系取向 美国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了人际需要的理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三类:包容需要、控制需要、感情需要。 3.中小学的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

第四节 群体心理

1、群体心理的概念:是普遍存在于群体成员的头脑中,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的心理状态与倾向。

2、社会助长: 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社会抑制/干扰: 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效率下降的现象。

社会惰化: 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如三个和尚没水吃。) 有效减少社会惰化的途径:

1) 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使大家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可评价的;

43 2) 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他人也在努力; 3) 控制群体规模,使得更多的成员能够接受到外在压力的影响。

3、利他行为 概念:指不期盼任何回报、出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是一种把帮助他人当作唯一目的的行为。 特征:(1)自愿性;(2)利他性;(3)无偿性;(4)损失性

责任分散效应:指伴着旁观人数的增多,理他行为有减少的趋势,或者说他人在场对个体利他行为所产省的抑制作用。

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或心理上的痛苦的行为。 侵犯行为特点:外显性;伤害性;有意性。 中小学出现的侵犯行为如何控制:(简答)

(1)宣泄法;(2)惩罚法;(3)移情法; (4)认知干预; (5)榜样作用和大众媒体的宣传

4、社会影响

1、从众概念: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如顺应风俗、习惯。 类型: 真从众(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的看法也认同于群体;真从众是个人与群体最理想的关系);权宜从众(个人虽然在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是错误的,真理在自己心中);不从众

影响因素: 个体的特点(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从众;儿童比成人更容易从众;能力强、自信心强的人不容易从众);群体因素(个体在群体中地位越高,越有权威性,就越不容易屈服于群体的压力);刺激物因素(刺激物越模糊不清,人们越从众;刺激物内容是无关紧要、不涉及原则的问题,人们较易从众)

2、服从概念: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 影响因素: 命令发出者;命令的执行者;情境压力 个体产生服从原因: 合法权利; 责任转移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多单选,填空)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概念: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钟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组成。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

1、五要素

2、三过程 五要素

*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44 *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 三过程

*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二、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1.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都涉及教育领域,但研究的对象与任务不同。

教育学研究的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的教育中的一般问题,目的在于探索和解释教育活动的规律。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并利用现有的心理学规律来指导教育。 2.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原理在教育这一特定领域的体现。

三、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简答)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瑞士)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

(德国)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而这个科学基础就是心理学。

(俄国)乌申斯基:1868年《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被誉为“俄罗斯心理学的奠基人”。

(俄国)卡普列捷夫:1877年,发表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桑代克: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发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45 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翻译、日本小泉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基本形成。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四、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

教育心理学越来越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1994年,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

1、主动性研究

2、反思性研究

3、合作性研究

4、社会文化研究。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原则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1.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现场实验,又称为自然实验法,是在自然情境下,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一些条件,以引起学生某些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现场实验的不足之处是实现情景不易控制,因而难以得到精密的实验结果。

2.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指在教育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的方法。优点: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不足:得到的结果可能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不能据此很好地确定心理活动产生和变化的原因。被誉为“科学研究的前门”。

3.调查法:是通过各种途径间接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法、访谈法。

4.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细的观察与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其心理特征,以便发现影响其行为和心理的原因。收集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

5.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教育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它是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6.产品分析法:又称为活动产品分析或作品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学生的活动产品,以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技能、情感状态和知识范围。

7.测验法:即心理测验法,是运用测量工具衡量心理、行为特征的方法。心理测验主要有智力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等多种。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遵循客观性原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 2.教育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系统性原则。

第二章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一、 个体的心理发展

46 1.个体心理发展概述

概念: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岁~3岁)、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岁~

6、7岁)、童年期或学龄初期(

6、7岁~

11、12岁)、少年期或学龄中期(

11、12岁~

14、15岁)、青年期(

14、15岁~25岁)、成年期(25~26岁)、老年期(65岁以后)。

人全面发展的主要观点:(简答)

1) 个体心理发展是整个生命历程中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由若干发展阶段构成。 2) 发展是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的;

3) 个体发展由多种因素决定,且存在极大的可塑性。 ★ ★2.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简答题) 1) 连续性与阶段性。 2) 定向性与顺序性。

3) 不平衡性。 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劳伦兹首先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注意: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4) 差异性。

3.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填空题)

1) 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

2) 少年期。 也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填空题)少年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3) 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相当于高中时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这一时期,青年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瑞士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做图式。

人类所有的心理反映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同化和顺应。同化是:在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中。通过这一过程,主体才能对新刺激做出反应,动作也得以加强和丰富。 顺应是: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提出认知 47 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简答题)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此阶段,儿童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分化,只能靠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环境中的刺激;思维开始萌芽,并获得“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2.前运算阶段(2-7岁) 此阶段,儿童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a.早期的符号功能;b.自我中心性;c.思维的片面性。

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所谓的“万物有灵论”。

前运算阶段的学生还不能设想他人所处的情境,常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观察和理解世界。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特点:自我中心性,不可逆性,刻板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此阶段,儿童形成初步的运算结构,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群集运算,但仍局限于具体事物,缺乏抽象性。 儿童逐渐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去自我中心”得到发展。该阶段的标志是儿童获得了长度、面积、体积和质量的守恒概念(儿童认识到即使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特有的属性不变)。例如:去过几次小朋友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这是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表现。(填空) 4.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 也称命题运算,是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标志。思维超越了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一来,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能够解决抽象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具逻辑性和系统性。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能够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 皮亚杰认为发展先于学习,不主张通过学习加速儿童的认知发展,忽视了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他低估了儿童的综合能力。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a.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各门具体学科都应研究如何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适当的发展任务;b.教学科研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形象的、有趣的材料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关于最近发展区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维果斯基首先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出“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著名论断。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用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为促进交学发展,维果斯基认为教师可采取教学支架,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任务。注意:教师提供的支持和帮助要合适。

(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简答题)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 48 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地人格特征,发展健全的人格。

1.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时发展对周围是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这种对人、对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个体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是其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年时期发展同一性的基础。 2.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儿童初步尝试独立处理事情,如果父母允许儿童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幼儿独立探索的愿望,幼儿就会逐渐认识自己的能力,养成主动、自主的性格;反之,父母过分溺爱和保护或过分批评指责,就可能使儿童怀疑自己对自我和环境的控制能力产生羞耻感。 3. 自主感对内疚感(4-5岁)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儿童有可能把活动范围扩展到家庭之外。儿童喜欢尝试探索环境,承担新的任务。此时,如果父母或教师对儿童的建议给予适当的鼓励或妥善的处理,则儿童不仅发展了主动性,还能培养明辨十分的道德感。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的问题感到不耐烦或嘲笑儿童的活动,儿童就会产生内疚感。

4. 勤奋感对自卑感 (6-11岁) 本阶段的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这个时期,多数儿童已经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并期望他完成的任务。他们追求任务完成时获得成就感及由此带来的长辈的认可和赞许。如果儿童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讲理,儿童将以成功、嘉奖为荣,形成乐观、进去和勤奋的人格;反之儿童容易形成自卑感。 本阶段影响儿童活动的主要因素已由父母转向同伴、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教师在培养勤奋感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敏感、耐心、富于指导经验的教师有可能使自卑的学生重新获得勤奋感。

5.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本阶段的任务时培养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的形象。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的选择和决策,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分化等方面。如果青少年不能整合这些方面和各种选择,或者根本无法在其中进行选择,就会导致角色混混乱。(题)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填空题】

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埃里克森理论的教育意义十分突出。它指明了每个阶段发展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第二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

一、 学生的智力差异

研究表明,个体的智力在13岁以前是直线上升的,以后缓慢发展,到25岁时达到最高峰,26~35岁保持高原水平,35岁开始有下降趋势。

学生的智力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类型的差异、智力发展水平差异、智力表现早晚差异和智力性别差异等方面。(填空题)

研究表明,人们的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大多数人的智力属于中等水平。一般认为,IQ超 49 过130为智力超常,低于70为智力落后,大约各占2%左右。IQ超过140的人属于天才,在人口中不到1% 。

二、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分辨各种类型

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

(一)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

(二)冲动型与沉思型。冲动与沉思的标准是反应时间和精准性。

(三)具体型与抽象型

(四)发散型与辐合型

注意:认知方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1. 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 应该选择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 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三、 学生的性格差异

(一) 性格特征差异:

1. 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对劳动、工作和学习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等;

2.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3.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个体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4. 性格的意志特征,表现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方面的特征。

(二) 性格的类型差异:指在一类人身上有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 常见的分类学说有:向性说和独立顺从说。

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 依据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可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四、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特殊儿童:广义的特殊儿童指一切偏离常态的儿童,既包括智力超常和才能非凡的儿童,也包括各种身心障碍的儿童。狭义的特殊儿童仅指盲、聋、弱智、言语障碍和肢体残疾等身心有缺陷的残疾儿童。 特殊儿童的类型: 1) 智力超常儿童。

2) 弱智儿童。智商低于70的儿童,又称智力落后儿童。美国的柯克将弱智儿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可教育的智力落后,智商在55~77之间;二是可训练的智力落后,智商在25~55之间;三室严重的智力落后,智商在25以下,往往伴有严重的身体缺陷。 3) 学习困难学生。又称学习障碍。智力正常而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 4) 聋、哑、盲儿童。

50

第三篇:初一读书笔记(整理)

初一读书笔记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一)

摘录:我的戒备其实是多此一举,星期五对我真是诚心诚意,事事都依顺我,处处都体现忠心、爱心。他对我情真意切,像是小孩子对父亲。我敢说,要是事到临头,为了保我的命,他会甘心拿出自己的性命来。

感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鲁滨逊的冒险生涯中,星期五算是他真正的知己了。为了鲁滨逊,他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 “主人,你叫咱死,咱就死!”那坚定的话语,包含着多少忠心啊!这份忠心源于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一生得一知己,足矣!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二)

摘录:我先沿着岸边朝着从前停泊小舟的哪一个地方走去,然后爬到以前攀爬过的小山上,去看看那块深入海底的礁石。我仔细观察着海水,发现原先的急流没有了。以前这里水流湍急,有一次在这里我差点翻了船。小舟现在或许是被那剧烈的风吹到原理海岸的地方流走了。

感受:有一句话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鲁滨逊也可以说是这样一个人。尽管他极力约束自己的放浪行为,不再去干一些冒险的事情。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终于又按捺不住自己航海冒险的渴望。这不,他又准备好了充足的粮草和一条小舟,开始自己的远航。哦,上帝,保佑他吧!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三)

摘录:根据船上的日历, 1686年12月19日,我终于离开了这个海岛,一共在岛上住了27年两个月零19天。我乘这条船航行了半年多,在1687年7月11日抵达英国。计算起来,我离开英国已经35年了。我回到英国,人人都把我当成外国人,好像我从未在英国住过似的。那位替我保管钱财的恩人和忠实的管家,这时还活着。

感受:望着这一串串数字,我不禁感慨万千:这28年来,鲁滨逊所经历的苦难与成功,全部凝于这几行字里:建设荒岛家园、建造乡间别墅、收获第一桶金、与星期五初识„„经历了这么多,鲁滨逊再次回到故土,那种兴奋、激动时无与伦比的。现在,我知道,沉静的性格、坚持的毅力、超人的勇气都是在困难、

危险的情况下磨炼出来的。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四)

摘录:这真是一个可怕的景象,我亲眼看到了他们所干的令人发指的事情的遗迹:一滩滩血,一堆堆骨头,一块块人肉。一看到这些,我立时怒不可遏,心里盘算着:下次再看见他们过来干这种坏事,一定要把他们消灭干净,不管他们是谁,不管他们有多少人。显然,他们到这岛上来,并不是经常的,因为,又过了15个月,他们才再一次在那里登岸。

感受:我的天哪!读了这段话,我的血管里的血都快要停止流动了!那一滩滩血,那一堆堆人骨,那一块块人肉,这是太恐怖了!一条条生命,就这样惨死在那群人的手中。这群野蛮的东西,真让人气愤!

第四篇:语文读书笔记整理

人生

其实树跟人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根就越是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如果没有,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 很久以后我才明白:所有人来到你生命里自有他的意义。人最难的就是学会怎么平静地面对离别,而这个世界的吊诡之处就在于:当你学会平静地对待离别时,那个人已经在你心里永远不会走了。

——《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有些人让事情发生, 有些人看着事情发生,

有些人连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

生命的常态,其实就是平稳和深邃,还有暗流。

你不可能要求一个没有风暴的海洋,那不是海,是泥潭。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或许,有尾巴的风筝才是完整的风筝; 犹如有弱点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最怕永远面对的是过去,背朝的是未来。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如果你昨天的成绩显得很了不起,那就说明你今天做得不够好。

——美国加州某中学教导处送给学生的一句话 如果一个人想要做一件真正忠于自己内心的事情,那么往往只能独自去做。

——《革命之路》理查德.耶茨 你觉得相貌美丑无所谓,是因为你已经有了一张好看的脸;你觉得有没有钱无所谓,是因为你家庭富裕;你觉得胖瘦无所谓,是因为你身材很好;你觉得排名在年级倒数无所谓,是因为你学习不差。人不就是这样吗?你所不在乎的,其实都是你已经拥有的。

——幾米 我怎么才能始终保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心灵敏清晰?这真是一个极好的问题,答案就是在熟悉的地方也能发现美和惊喜。

--毕淑敏 《蓝色天堂》 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的。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柴静《看见》

随着年龄增长,人会变得成熟、世故,但是心却不会变。即使你过着最简朴的生活,也一定不要扔掉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梦想。要知道,倔强是时光在心上留下的疤,厚厚的孤独,让你变得更坚强。

人的目标不能太多,人的要求不能太多,人的心思不能太多。越是快速变幻的今天,生活越是需要简化,精神越是需要过滤,心灵越是需要减负。

——《像南瓜 默默成长》

一个人只要学会了回忆,就再也不会孤独,哪怕只在世上生活一日,你也能毫无困难地凭回忆在囚牢中独处百年。

——《西西弗斯的神话》

我一直相信世界上所有竞争的主题不是聪明与能力的高低,而是为了达到目的,你能牺牲到什么程度。

北极,天寒地冻的北极,生活在这里的北极熊为什么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活下去呢?它强大的生命力来自哪里呢?

不是征服,不是因为它征服了北极的冰雪,征服了北极的自然,而是顺应,因为它顺应了那里的冰雪和自然,那身白亮的皮毛与北极冰融为一体,与那里的环境同生共存。

过去,我一直以为,死海是指海水干枯了,海不存在了。后来才知道,所谓死海,是指海里没有生物,生物无法在海里存活下去,最后偌大的一个海,谁也容不下,只容下了自己。

谁也容不下,让谁也活不下去,这样的海,在人们看来已经“死”了,也就没有了生命力。 一滴水,投进水里,是生;一滴水,投进沙里,是死。

有时,决定一滴水生死的,不是其自身的强大或弱小,而是看它选择了跟谁在一起。 有时,一个人的命运不仅仅由自己决定,还要看这个人选择跟谁在一起。朋友的力量,环境的影响,往往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

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我们就是无比重要地生活着。

——毕淑敏《我很重要》 我记得我自己曾爱她,那是遥远的过去了。所谓爱着谁,只不过是比对别人少了一点戒心。

——《变身》

回忆总是会抹去坏的,夸大好的,正是因为这种玄妙,我们才得以承担过去的重负。

——《霍乱时期的爱情》

弱者永远无法进入爱情的王国,因为那是一个严酷的,吝啬的国度。女人只会对意志坚定的男人俯首称臣。因为只有这样的男人才能带给她们安全感,以及面对生活的挑战。

——《霍乱时期的爱情》

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龙应台《目送》 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犹如水晶与玻璃的区别。

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

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

有很多人终生困顿在他们自己的茧里。

——毕淑敏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的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所谓大人物,就是一直不断努力的小人物。 所谓敌人,不过是那些迫使我们变得强大的人。 所谓皱纹,不过是表示原来有过笑容的地方。

所谓梦想,不过是一锅凉水,如果你想让它沸腾,那就必须加足够的柴火。 所谓愚昧,就是你在重复相同的事,却希望得到不同的结果。 所谓知识,就是一种使求知者吃得越多越觉得饿的粮食。

所谓信任,不是指没有误会,而是总会给对方把误会解释清楚的机会。 所谓未来,不过是现在的另一个名称。

一块冰在撒哈拉沙漠被太阳融化得 只剩小小一块。 冰感叹道:“沙漠是冰的地狱, 北极才是冰的天堂。” 沙对冰块说:“冰在沙漠里才最珍贵, 冰在北极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如果我们处于苦难的绝境,那正是彰显最大自我价值的时候。 处于太平顺境之时,大家都相差不多。

孟子英明,把成败因素分为“天时”、“地利”、“人和”三项。这就打破了人类封闭的自足系统,重新仰赖于天地的力量。但是,囿于视野极限,他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轻重模式,其实,更宏观的结论应该是:“人和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天时。”人太渺小,怎么强得过天。

——《我的山河》余秋雨 如果说,生命的过程就像是一盘磁带,录满我们每个人的话语,若生命结束的时候,听到自己一生所说过的话,有用的比没用的多,那就是无悔的人生了。

——《热爱说话》

倾听,就是“用尽力量去听”。这里的“倾”字,类乎倾巢出动,类乎倾箱倒箧,类乎倾国倾城,类乎倾盆大雨„„总之禅精竭虑毫无保留。

——毕淑敏《我很重要》

时间

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着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被感动的日子。

——《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

时间收割了很多的事物,唯有爱,就像季节,绿了又黄,黄了又绿,绵延不绝,亘古不变。

唯一不可阻挡的是时间,它像一把利刃,无声地切开了坚硬和柔软的一切,恒定的向前推进者,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使它的行径产生丝毫颠簸,它却改变着一切。

——刘慈欣《三体》

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时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林清玄《和时间赛跑》

时光的纸笺,在秋天清凉地铺展深深浅浅的记忆,刻下的不是沧桑,而是落叶的静美。

其实往事早已苍绿,在时光的阡陌上,我们依旧可以邂逅一朵含露的花,一片水灵的叶,和一株青嫩的草。

还有我自己,总是有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字,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风景,想不完的事情,问不完的问题,爱不完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忙,忙死了。 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趁现在还年轻。还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去寻找那些曾出现在梦境中的路径、山峦与田野吧。

——毕淑敏《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

读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这是我碰到最多的提问。 我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我的山河》余秋雨 只有出世,才能得到真正的沉静。人潜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不问世事。当人脱离了当下的时间和空间,与所有已经逝去的人,书和思想在一起时,才能得到真正的沉静。

——《沉静与狂喜》李银河

文学给人知识,也交给人怎样做人,不是做别人的,而是做自的人。

——朱自清

不要以为平庸的书无害,世界上平庸的书太多了,它们会使你在精神上变得和他们一样平庸。

——周国平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三毛

文字原本就无言,那些被记录的足迹,像是命运埋下的伏笔,我们依旧用单纯的眼睛,企盼错过的可以重新珍惜。

——白落梅《相思 莫相负》 读这本书时,你的灵魂觉醒了,你灵魂中本来就有的东西。你自己以前没有察觉到,在读的过程中被唤醒了,这是我们喜欢一本书的原因。

优美景物

清晨山间的微风扫过,使颤抖的树叶轻松愉快地飘落于大地,无人确知落叶之歌,究竟是欢笑的歌声,还是离别的眼泪。

——林语堂《人生自然的节奏》

这早起是看炊烟的时辰:朝雾渐渐的升起,揭开了灰苍苍的天幕,远近的炊烟,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淡青的,惨白的,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的上腾,渐渐地不见,仿佛是人们朝来的祈祷,参差的翳入了天听。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没有被吞食,被遮蔽,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余秋雨《阳关雪》

沙中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

——《目送》

竞争

1.企业在竞争中失败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是看不见对手,第二是看不起对手,第三是看不懂对手,第四是跟不上对手。

2.美国NBA的球员为什么能越打越好?因为旁边的板凳上坐了12个人。 3.我们是平凡的人,在一起做一件不平凡的事。

4.非洲草原上,只有饿死的大象,只有饿死的狮子,没有饿死的蚂蚁。

——《马云演讲集》

第五篇:宪法学整理笔记

宪法学

第一章 宪法的基本理论(上)

1.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首次使用宪法一次。近代中国最早使用宪法一词的是马建忠的《适可斋记言》,中国最早在法律文件中使用近现代意义的“宪法”一语,则是1908年清政府制定的《钦定宪法大纲》。

2.宪法的界定:①实质意义的宪法:是从法律规范的内容来界定宪法的。包括成文宪法、威敏斯特模式的宪法性文件、独立于宪法文件本身之外的具有根本性质的宪法性法律、普通法系或大陆法系宪法判例以及因历史或传统而形成的宪法管理。 ②形式意义的宪法:是根据宪法作为法律的形式特征来界定宪法的。即宪法是指其指定和修改程序异于普通法律,并在效力上高于普通法律的成文法典。 3.宪法的特征:包括

形式特征 ⑴: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异于普通法律:①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机关不同于其他法律,宪法的制定机关也称制宪机关,一般为一个专门机构,职责就是起草或制定宪法。 ②宪法的通过和修改程序不同于其他法律。宪法草案及修正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⑵: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①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普通法律的规定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②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

实质特征:⑴对人权的基本保障,尤其是保护少数派特别是易受歧视的弱势群体。 ⑵对国家权利的限制:①由于宪法规定了主要国家机关的组织、职权、活动原则和方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因此宪法实际上成为授予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据;②由于宪法规定了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范围、程序与方式,因此宪法同时也是对国家权力行使的限制。

4.宪法的根本目的即在于限制政府的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保障公民权利在宪法中居于核心的支配地位。

5.宪法的渊源:①成文宪法典(宪法修正案是宪法典的组成部分之一);②宪法性法律(不是我国宪法的渊源);③宪法惯例(是不成文法国家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宪法判例。(宪法判例是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普通法院或专门机构在适用宪法审判案件时形成的具有约束力的先例。)——不是我国宪法的渊源;⑤宪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宪法的职权);⑥国际条约。

一、宪法的分类

1.宪法概念:宪法分类是指按照一定标准把宪法划分和归纳为不同类别的活动,是宪法与宪法学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

2.宪法学:是以宪法现象的产生、存在、发展和变化的法律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法律科学。

3.传统分类(旧的分类)————分为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钦定宪法、民定宪法与协定宪法,实质意义的宪法与形式意义的宪法。 ★⑴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划分的依据和标准是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

①成文宪法:是指由一个或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宪法典。

②不成文宪法:是指既有书面形式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又有非书面形式的宪法惯例构成,而没有统一的书面形式的宪法,如英国。 ③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年美国宪法; ④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1791年法国宪法;

⑤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成文宪法——1918年苏俄宪法; ⑥我国四次颁布成文宪法——即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 ⑦一方面,成文宪法日益和不成文宪法、宪法惯例相结合;另一方面,不成文宪法也日益和成文宪法相结合、渗透,这已成为当今世界宪法发展的趋势。 (★2006年简答:比较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⑵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是英国学者詹姆斯·布赖斯与1884年在《历史与法学研究》一书中最早提出的。

根据宪法的法律效力和制定修改程序的不同,宪法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

柔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法律效力与普通法律完全相同的宪法。 比较:①刚性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而柔性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完全相同。

②刚性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而柔性宪法与普通法律的法律效力相同。 ③刚性宪法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而柔性宪法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容易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

④不成文宪法一般都属于柔性宪法,成文宪法未必都属于刚性宪法。

⑶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与民定宪法——是以制定宪法的主体为标准而划分的 ①钦定宪法:是指由君主自上而下地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宪法。

②协定宪法:是指由君主与人民或民选议会进行协商共同制定的宪法。 ③民定宪法:是指由民选议会、制宪会议或公民投票表决制定的宪法。 (其中①钦定宪法是基于君主主权思想,民定宪法基于人民主权思想产生的。 ②从正当性来看,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只是存在于一定的历史阶段,民定宪法是趋势并且现如今仍在蓬勃发展。

★▲ 第三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

1.宪法原则:是指形成宪法规则和规制宪法行为之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准则。(它是宪法的灵魂或宪法的精神实质。)

2.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宪法在调整基本社会关系、确认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时所依据的并反映其根本价值和作用的罪基本的准则,是贯穿于立宪和行宪之中的基本精神。

一、人民主权原则:

1.又可成为“主权在民”原则、国民主权原则。其理论上所要解决的是国家权力即主权的归属问题。人民主权来源于资产阶级启蒙家率先倡导的“主权在民”学说,认为国家是由人民根据自由意志缔结契约的产物,因此国家的最高权力应该属于人民。

2.人民主权学说的历史发展:最早提出“主权”概念的是法国的布丹,他认为,主权就是“不受法约束,统辖公民或臣民的最高权力”,资产阶级在主权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人民主权的思想,将主权的归属由君主转向社会全体(国民)。开始从理论上阐释人们主权的是英国著名的思想家洛克,明确提出人民主权并且系统阐述人们主权理论的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卢梭: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都吸收了人们主权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人民主权思想进一步阐发,作为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武器。

3.人民主权原则的制度体现:人民主权学说、思想和原则的制度的体现为代议制,议会至上和议会主权是人民主权原则的制度体现。1792年法国宪法将《人权宣言》作为序言记载下来议会,人民主权原则成为资产阶级宪法的最一般的原则。从世界各国的宪法内容上看,一般从三个方面体现人民主权原则:第一,明确规定人们主权原则;第二,通过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形式来保障人民主权;第三,通过规定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

4.我国的宪法的规定。《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二、基本人权原则

1.我国《宪法》第二章“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专章规定和列举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1991年《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的发表标志着我国人权观念的根本转变,2004年我国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具有重要意义: ①意味着国家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方向转变;②昭示着人权条款对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形成约束;③为我国当代宪法的实施,宪法解释以及危险审查提供了价值尺度。④为我国宪法观念从工具主义向宪政主义转变提供了契机。

三、法治原则 1.法治的基本涵义

法治原则的中心和实质含义是对国家权力的约束与对个人权力的尊重。法治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过程中提出的,对应的概念是“人治”。法治权威与个人权威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凡是法治权威高于个人权威的是法治,法律权威服从于个人权威的是人治,法律权威高于个人权威,法律支配权力是国家实行法治的根本。

其中,法治的核心内容是:①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②一切国家机关及官员都必须依法治理国家;③宪法和法律必须符合正义,是良法;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⑤司法独立,只服从于宪法和法律。

其中,法治的重要原则是:①依据法律约束政府——要求国家和政府必须服从法律;②平等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法治理论的历史发展:

最早提出法治思想的是亚里士多德,近代法治理论的创建过程中,卢梭作为近代法治理论的奠基人贡献最大,他主张:人民拥有立法权,法治与共和政体相结合,法治意味着平等。进入二十世纪后,《德里宣言》将法治概括为三个方面,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自然法学家富勒提出了法治的八项原则。 3.法治原则在各国宪法和制度中的体现

法国《人权宣言》首创先例,当成为法国第一部宪法的序言时,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法治原则。尔后世界各国资本主义国家在制定宪法时普遍接受法治原则。 法治原则在各国宪法中主要存在以下表现形式:

①在宪法条文中明文宣布为宪法国家;②在宪法序言中宣告为法治国家;③不直接使用法治字样,从其他文字中比较清楚地表明该宪法以法治为基本原则;④用基本原则为章名或者在其他各章中体现法治的政治体制。

4.法治原则在我国的规定: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在宪法上正式确立了法治原则。

四、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 1.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的涵义

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又称分权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是人权保障的具体制度和辅助机制,通过权力之间的分立与制衡来防止国家权力的不当行使,从而确保人权的具体实现。 2.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的内涵:

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包含了权力的分立与制衡两个方面,与之相对应的是专制与集权。为了确保人权的彻底实现,资产阶级采纳了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思想,作为政权机构组织和运行的指导原则。权力分立与制衡是指国家权力按性质分成三种: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由三种机构分别行使,彼此之间相互制约,并达到平衡。

3.权力分立与制衡学说的历史发展

①古希腊、古罗马的思想家最早阐述了分权的必要性,近代思想家在古罗马、古希腊分权制衡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分权理论。

②英国洛克提出分权理论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 ③孟德斯鸠在洛克的分权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做了系统的阐述,按认为应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权力分别由三个机关行使;④孙中山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五权宪法”思想,增加了考试权和监察权,分别由五个机关行使。 4.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在各国宪法中的体现

①1787年《美国宪法》就按照典型的分权、制衡原则,明确了国家的政权体制。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法院。

②法国《人权宣言》称:“凡权力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也确立了分权原则。

③《日本宪法》虽没有明确规定分权原则,但是相关条文却体现了这一思想。 5.我国关于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的体现:

社会主义国家并不否认权力之间可以进行分工,各权力相互之间也需要监督。我国现行《宪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的职权划分,遵循在中央的同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第5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58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第四节、宪法的效力 1.宪法的效力:具体是指宪法的法律强制性和约束力,是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对整个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进行调整所具有的最高法律效力。 2.宪法效力的基本特征: ①宪法效力的最高性。 ②宪法效力的稳定性。 ③宪法效力的全面性。

④宪法效力保障的专门化和多元化。 3.宪法效力的范围

①对人效力:宪法适用于所有中国人和外国人(自然人和法人) ②空间效力:宪法效力及于国家行使主权的全部领域。

③我国的“四部宪法说”被普遍接受,效力关系是新宪法取代旧宪法,即适用1982年宪法。 4.宪法效力的适用 ⑴宪法效力与国家权力

①宪法效力与立法权: 在任何国家,立法权都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宪法直接约束立法权的行使,体现在宪法规定立法的基本目标与基本原则,规定立法的程序,对立法者的活动进行必要的限制。宪法是其他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立法者制定任何法律法规不得与宪法相抵触,违宪审查机构有权直接适用宪法审查普通法律规范的合法性。

②宪法效力与行政权: 行政权不断扩大,同时伴随着出现大量行政立法,但是行政权作为执法权的本质没有改变,受宪法效力直接约束的原则仍然贯彻在法治建设中。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权的控制,强化宪法尤其是基本权利条款在行政权活动领域中的效力。

③宪法效力与司法权: 宪法对司法权的行使具有直接的约束效力,司法审判必须遵循宪法。在实行司法审查制的国家中,司法机关还有权在司法程序中对正在审理的案件所涉及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进行合宪性审查,保证宪法效力的实现。

⑵宪法效力与私人行为

从宪法文本上看,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义务条款,在公民基本权利条款中,也存在直接对抗私人的内容,这样就将个人治愈宪法直接效力的约束下。同时宪法序言也明确规定,公民负有遵守宪法的义务,公民构成违宪的主体,宪法权利也可以对抗个人。在这种条件下,宪法似乎对私人行为具有直接效力。

第五节 宪法和宪政

1.宪政的本质是“限政”,立宪政体应是权力受到限制的整体,一切国家权力都必须根植于宪法当中,必须建立有限政府,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首要精神: ①国家权力是人们通过宪法授予的,不得行使宪法没有授予和禁止行使的权力; ②国家权力不得侵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而且有义务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2.宪政的要素

确认宪政要素的核心就是,如何创制一个好的宪法,如何使一个好的宪法得到具体的实施和如何保障在实施中的宪法充分发挥其相应的功能。据此,宪政要素包括:①宪法必须是“良法”具有正当性。宪法的正当性要求宪法必须是人民主权原则的产物。

②以宪法和法律为最高权威,实质在于真正确立宪法和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奉行法治。

③以人权和人的自由为本位,也是宪政主义最根本的原则,强调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目的。 ④以宪法和法制约束权力为重心。

⑤是以司法审查为保障,或者称宪法的调控性。 3.宪政的历史发展 ⑴历史溯源

①宪政最早起源于西方的古希腊与罗马;

②宪政真正产生于中世纪的十二世纪后期诺曼底诸国开始由混乱到秩序的过渡。 ③近代宪政的出现大体上从17世纪开始, ⑵现代宪政的发展

①近代宪政向现代宪政的转变是二十世纪初完成的,主要标志是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德意志共和国宪法》)中确立的限制原理的一系列变化。 ★4.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⑴宪法和宪政之间相辅相成

①从逻辑上看,宪政以宪法为起点,没有宪法便谈不上宪政,而离开宪政,宪法则成为一纸空文。

②从内容上看,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宪政的产生、存在、发展和变化都必须服从于纸上的宪法成为现实的宪法的目的。

③从价值取向上看,宪法和宪政都是以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为根本精神和价值取向。

因此,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则是宪法的生命,宪法知道宪政实践,宪政实践完善宪法。

⑵宪政可以先于宪法而存在,宪政的观念和思想对良宪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①通过宪法惯例、宪法解释的方式,在现实中矫正宪法内容的偏差。 ②根据客观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变迁,对宪法进行修改。 ③通过宪法诉讼或者违宪审查,监督宪法的正确实施。 5.宪政主义与法治的关系

宪政主义存在于限制政府的法治之中。宪政主义对法治有更为精确的要求,宪政主义说明政府存在的合法性,而法治则表明政府行为的合法性。法治是宪政主义的必然逻辑推论。 ★6.宪法与依法治国

宪法是法治的前提条件和法律依据,良性宪法是依宪治国的基础,实际上也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宪法的内容是实现法治的直接依据,宪法至上是法律至上的核心。 宪法在依法治国中具有重要作用:

①宪法及以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准则和程序。 ②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准则和程序。

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最高的法律效力和至上权威,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

依法治国首先要求全面准确地实施宪法,不实施宪法,依法治国就丧失了法律正当性的大前提,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依宪治国必须要加强宪法的实施。 事实上,宪法和依法治国是一种互动关系,依法治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准则,而依法治国的时间必然会推导宪法的发展与完善而形成的不断向前发展的互动过程。宪法和依法治国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并非不可能自发实现,由宪法不必然导致依法治国,关键是宪政制度的建立,只有良宪才能作为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和准则。 7.宪法解释原则

①合目的性原则:在解释过程中尊重制宪目的,回归宪法的历史性,按照指定宪法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进行解释。

②依法解释原则:在解释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定,按照规定进行宪法解释活动,使得宪法解释的结果是一个依法解释的结果。

③统一性原则:宪法的解释应当统一于社会现实和社会需求;宪法的解释应当保证宪法规范之间的统一性。 ④利益衡量原则

⑤稳定性原则:宪法解释者应该保持稳健的姿态尽量保证宪法的稳定。 8.违宪审查制度:是指“对立法及特定组织行为是否合宪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

----违宪审查制度的特征:①只有适格主体才能依法行使违宪审查权;②违宪审查内容包括立法与特定组织行为;③违宪审查以确认审查内容是否合宪为目的;④违宪审查以裁决的方式作出审查结论,一经作出立即生效。 9.违宪审查类型 ⑴立法机关审查

⑵司法机关审查:特征是①只能在具体案件中对立法的合宪性进行附带审查;②对违宪立法的裁决产生具体而并非普遍的效;③联邦法院存在纵向和横向两种违宪审查方式。

⑶专门机构审查:特征有①抽象性的原则审查,专门机构不受理民事、刑事和行政等普通具体案件,其审查方式主要是抽象性的神法法律和特定组织行为的合宪性。只要在宪法规定的特定机关和人员的申请下,即可以进行合宪性审查。②一审终审制,专门机构仅拥有违宪立法审查权,宪法争议裁决权和弹劾权的审判权等,而不享有司法权。宪法法院独立于一般司法审级制度,实行一审终审。③专门机构的裁决具有一般效力,各国宪法都赋予专门机构的判决以一般效力,判决只具有优先的溯及力,违宪的法律或者行政命令通常自判决宣告之后失效。 10.美国式的普通司法机关进行违宪审查的主要特点:

①只在具体案件中对立法的合宪性进行附带性审查。司法机关对立法的违宪审查必须与具体案件有关,法官在审理具体案件中对争议行为适用的法律依据进行附带性审查,这体现了司法权力被动性特征与司法权力自我克制的意图。 ②对违宪立法的判决产生具体而非普遍的效力。经普通法院审查并被裁定为违宪的立法只在具体的案件中失去其法律效力。

③联邦法院的纵向与横向审查方式。在美国,纵向审查是为了统一司法决定,联邦法院对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横向审查方式实现了对其他权利的平衡与制约。形式上,任何一级联邦法院都享有对联邦宪法的违宪审查权,联邦最高法院只是终审法院。而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司法机关审查制国家,大多规定只有最高法院有违宪审查权。 第三章 、 略

第四章 国家性质

1.国家性质——国体:就是国家的本质,国家性质是国家制度的核心,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2.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具有以下特点:①人民民主专政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②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的社会阶级基础,主要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③人民民主专政的对象是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

3.经济制度: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团所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经济制度与宪法:宪法与经济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经济制度时宪法的基础,而宪法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确认和保护有利于主权者的经济制度。近代宪法主要是从公民权利角度间接反映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而现代宪法则比较全面系统地规定了经济制度的各个方面。

①宪法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一定的经济制度是宪法赖以产生和生存的基础。一方面,近代宪法产生于商品经济的确立,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自由竞争必然导致自由观念的产生,商品经济制度孕育了平等自由的政治理念。所以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达是宪法生存的经济基础。

②宪法对经济制度的规范:经济制度是一国法律化与制度化的经济基础。自宪法产生以来,经济制度便被纳入宪法规范的事业,从宪法发展史角度言,经济制度的各方面内容都曾经或当下正成为宪法规范的对象。

③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开创了宪法经济规范的新的体例。 ★

一、我国宪法确立的经济制度

(一)所有制形式

1.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或者劳动者集体所有的形式。

(1)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又称“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是指由代表人民利益的国家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①依宪法规定,除国有经济属于全民所有制经济以外,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此外,城市的土地、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以及国家依法征收的土地都属于国家所有。但宪法规定,国家在为了公共利益对提低实行征收或征用时,必须依法进行并给予补偿。 (2)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由集体单位内的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现行宪法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2.非公有制经济 (1)劳动者个体经济:是指城乡劳动者个人占有少量生产资料和产品,从事不剥削他人的劳动,收益归己的经济形式。

(2)私营经济:是指以雇工经营为特征、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形式。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3)外商投资企业

二、我国宪法关于财产的规定 1.我国宪法关于公共财产的规定

①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哦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2.我国宪法关于私有财产的规定

①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和继承权;③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与补偿。

★私有财产入宪的意义:①扩大了公民财产权的保护范围。②加强了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力度。③建立了对私有财产征收和征用补偿制度。

三、我国宪法关于土地的规定

1.城市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2.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3.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使用土地。

第五章 国家形式

1.政权组织形式:是指一定社会的人民,为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和实现社会的有效治理而建立不同类型的国家机关,以及由此形成的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配置关系。 它主要关注横向的国家权力划分,把国家机关划分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并相应赋之以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2.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采取何种原则和方式来划分国家内部区域,对国家机构体系进行纵向权利配置并且规范其运用的国家形式。

它着眼于纵向的国家权力划分,即把国家机关按行政区域或组成单位划分为不同层级和职权的国家机关。 3.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

①在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原则划分上,遵循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全国性事务由中央统一管理,地方性事务由地方管理,中央有权监督。

②在普通行政区域,为了整体利益的需要或者为了改变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国家可以在不同地区实行差别政策。

③对民族自治地方,我国灵活的处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在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行使民族自治权。

④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后,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更加带有极大的包容性和特殊性。

⑤对于台湾问题,坚持国家主体实行单一制的前提下,给予统一后的台湾更大的发展空间,台湾可以保留军队。

一、特别行政区制度

1.设立特别行政区制度的理论依据:“一国两制”是特别行政区设立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

2.法律依据:《宪法》第31条和第62条第13项是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 ①《宪法》第31条: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②《宪法》第62条第13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形式下列职权„„

(十三)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第六章 选举制度

一、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是指依照法律,公民除依年龄规定和依法剥夺政治权利外,在法律上不受其他限制而享有选举权的一项选举原则。

①《宪法》第34条:“中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选举法》也做了相同的规定。

1.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的条件:①具有中国国籍;②年满十八周岁;③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2.选举权的内容包括:资格确认权、提名权、被选举权和投票表决权。 3.关于选举权行使的限制性规定:①精神病患者本身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只是由于病患之故无能行使其政治权利,故此暂不行使其选举权。②因反革命案或者其他严重刑事犯罪案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人,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在被羁押期间停止行使选举权利。

但!!! 下列人员:①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没有剥夺政治权利的;②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没有决定停止其行使政治权利的;③正在取保候审或被监视居住的;④正在劳动教养的;⑤正在受拘留处罚的,均准予行使选举权。

(二)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是指在选举中,一切选民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其所投选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一项选举原则。

表现为:①除法律规定当选人应当具备的条件外,选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在一次选举中选民平等地拥有相同的投票权。③每一个代表所代表的选民数相同。④一切代表在待议机关中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⑤对于在选举中处于弱势地位的选民给予特殊保护。

但我国的复数选权的情形不否定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①《选举法》第四章专门规定了少数民族的选举办法,给予少数民族以特别照顾。 ②《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

③《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归侨人数较多地区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归侨代表.”

④《选举法》规定:人民解放军单独进行选举,选举办法另订。

(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间接选举:凡人民代表官员的选举,不由选民直接选定,而由选民选出的代表选定,为间接选举,反之为直接选举。

1.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集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四)秘密投票原则:包括秘密写票和无记名投票两个程序。

(五)差额选举原则

1.等额选举是指候选人人数与应选人人数相同。差额选举则是指候选人的人数多于应选人的人数。

一、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一)选举的组织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市的区、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本机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不设市的区、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设立的选举委员会,主持本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二、我国选举权的保障和选举权的救济制度

1.选举权的保障:①2010年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应当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并接受监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敢于选民或者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

②选举权的物质保障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国库开支。

2.选举权的救济制度:是指因为选举事宜发生纠纷或冲突时选举权受到侵害,从而寻求法律途径对选举权及其行使予以维护和补救——有选举罢免、选举检察和选举诉讼三种途径。 第七章 略

第八章 公民基本权利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的相关概念

1.国籍:是指人属于某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2.中国国籍的取得方式:我国采用的是出生地主义与血统主义相结合的方式。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的,本人出生在中国的具有中国国籍;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的,具有中国国籍;父母双方或一方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居住在外国的,本人出生时具有外国国籍的,则不具有中国国籍;父母无国籍或者国籍不明,居住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3.国籍取得方式:原始取得——因出生而取得;继受取得——是因加入而取得。 原始取得:①血统主义:确定一个人的国籍以他出生时父母的国籍为准,不管其出生地为何国;②出生地主义:确定一个人的国籍以他的出生地所属的国家为依据,而不问他的父母属于何种国籍;③血统主义与出生地主义相结合。 继受取得:外国人或无国籍人申请加入中国国籍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①申请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法律;②中国公民的近亲属或定居在中国或者具有其他正当理由的也可以申请。

4.人权:就是人作为人具有的尊严和价值应受到尊重和保障的权利。

★第九章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012年简答:简述我国宪法中公民平等权保障的主要内容)

一、平等权

我国《宪法》关于平等权的规定的主要内容有:

①《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确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是我国现行宪法对我国公民平等权保障的原则性规定。

②5条5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③第4条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④第48条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第2款规定:“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⑤第36条第2款规定: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一)我国公民的平等权应包括如下含义:

①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社会地位、财产状况等因素,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自由,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②国家对一切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平等地予以保护,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平等地予以追究和制裁;

③国家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无论什么人都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平等权的基本特征:①平等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②平等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国家的基本义务;③平等权意味着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④平等权是贯穿于公民其他权利中的一项权利;⑤平等权既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二、政治权利

1.概念:政治权利亦称参政权,它是指依照宪法规定,公民参加政治生活的民主权利和在政治上享有的表达个人简介和意愿的自由权。 (2001年简答:简述我国剥夺政治权利的依据和范围)

2.《刑法》第54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言论出版机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③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④担任国有公司去也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根据刑法规定,对危害国家安全以及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可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另外,对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3.选举权:我国《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4.言论自由:是指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通过口头、书面及电影、戏剧、音乐、广播、电视等方式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权利。广义的言论自由包括出版自由、学术自由、新闻自由等。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言论自由必须受到如下限制:①不得用言论进行危害国家的安全的宣传和煽动;②不得用言论进行诬告,陷害其他公民的活动;③不得用言论侮辱、诽谤、诋毁其他公民的人格尊严。

5.出版自由:是指公民有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出版物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思想的权利。

6.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特征是①是公民所举行的活动;②是在露天公共场所所举行的活动;③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

三、宗教信仰自由

(2006年简答:简述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宪法含义)

1.概念:所谓宗教信仰自由就是指,每个公民既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既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由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信而现在不信的自由,也有过去不信现在信的自由;有参加宗教仪式或活动的自由,也有不参加仪式或活动的自由。 2.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制和保障:

①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②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宗教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③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的活动。

四、人身权利

1.公民的人身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与人身有关的其他权利和自由受法律保护,不得非法侵犯的权利。

2.人身权利的范围: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一)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二)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基本内容是:名誉权、姓名权、肖像权、人身权)

①人格尊严不可侵犯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是宪法关系存在的基础; ②人格尊严不受侮辱,不得利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

③不得诽谤他人,即不得捏造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的人格;

④不得对他人诬告陷害,即为达到陷害他人的目的,向有关机关虚假告发、捏造事实。

(三)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①公民的住宅不得非法侵入;②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搜查;③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查封;

(四)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五、公民人身权限制的条件:

①作出限制行为的机关必须是合法的国家机关,必须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国家司法机关与公安机关才能有权进行;②作出限制人身权行为必须具有法律规定的理由,必须由于公民的现行犯罪或者为了搜集犯罪证据或者为了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才能作出限制行为;③作出限制人身权行为必须遵循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程序,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 六 监督权

1.监督权的含义:《宪法》第41条规定:“中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2.监督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监督权体现人民主权的宪法原则;②监督权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的活动;③监督权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具有约束力;④监督权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公民可以选择行使。 3.监督权的内容

(2010年简答:试比较公民批评建议权与申诉控告权的异同)

(1)批评建议权:批评权是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缺点和错误,有权提出要求克服改正的意见。建议权则是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有权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

(2)申诉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作出的决定不服,可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请求,要求重新处理的权利。其中申诉分为诉讼上的申诉和非诉讼的申诉两类————①诉讼上的申诉:主要是指当事人或其他公民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判决或裁定不服,认为确有错误,依法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要求重新审查处理的行为。

②非诉讼的申诉主要是指公民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不服,向其上级机关提出申请,要求重新处理的行为。

(3)控告检举权:控告权是指公民对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权行为提出指控,请求有关机关对违法失职者给予制裁的权利。检举权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机关进行检举的权利。

(4)取得赔偿权:失职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受害人有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第六节 社会经济权利

1.概念:是指公民依照宪法所享有的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

2.特征:①社会经济权利是公民的一项积极权利;②社会经济权利是由经济的自由权与经济社会生活的权利共同构成;③社会经济权利体现宪法正义;④社会经济权利的内容、范围及其保障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而发展。

3.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财产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和物质帮助权。

(一)劳动权

1.概念:是指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工作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2.特征:①劳动权的平等性:凡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权平等地参加社会劳动,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②参加社会劳动的公民有权根据所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获得相应的报酬。 ③劳动权具有双重性,劳动权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宪法规定,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3.劳动权主要包括劳动就业权和取得报酬权。劳动就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内容,是公民行使劳动权的前提。劳动报酬是公民付出一定劳动后所获得的物质补偿。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我国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同时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二)休息权:是指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权利,它是劳动者获得生存的必要条件。

(三)财产权

①.我国《宪法》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③“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四)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

《宪法》第44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国家实行离退休制度。

(五)物质帮助权

1.概念:物质帮助权是公民享有的物质帮助的权利,指公民在特定情况下,不能以自己的劳动获得物质生活资料,或以获得的劳动报酬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时,享有由国家和社会给予金钱或事物帮助的权利。

2.《宪法》第45条规定:“中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3.国家采取的措施:①国家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②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③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④对无依无靠的残老孤幼,由政府收容救济,农村集体组织还实行“五保户”制度。 4.公民物质帮助权的最终实现有赖于国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七节 文化教育权利

1.概念:文化教育是公民按照宪法规定,在文化与教育领域享有的权利和自由。 2.包括:(1)受教育权:是公民接受文化、科学等方面教育训练的权利。 (2)基本内容包括:①按照能力受教育的权利;②享受教育机会的平等;③受教育权通过不同阶段和不同形式得到实现。

(2)文化权利:①从事科学研究的权利;②文艺创造的权利;③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权利。

第八节 特定主体权利的保护

一、妇女的权利保护

1.《宪法》第48条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2.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包括:①在政治权利方面,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各项政治权利;②社会经济权利,妇女在广泛的经济生活中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同工同酬权、平等就业权、特殊劳动保护权以及生育权等。妇女与男子享有同等的劳动权利,同等的就业机会,并且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制度。并且由于妇女生理上的特殊情况,在享有劳动权方面需要强调特殊保护。③妇女在家庭生活中平等权利的保护,我国法律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禁止包办、买办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3.庇护权:是指一国公民因为政治原因请求另一国准予其进入该国居留,或已进入该国请求准予在该国居留,经该国政府批准,享有受庇护的权利。 第九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必须保守国家秘密;公民必须爱护公共财产;公民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公民必须遵守社会秩序;公民必须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①祖国安全是指:国家领土、主权不受侵犯;国家各项机密得以保守,社会秩序不被破坏;

②祖国的荣誉是指: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信誉不受破坏;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国家的名誉不受侮辱。

4.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我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5.依法纳税;6.劳动的义务——既是权利又是义务;7.受教育的义务——既是权利又是义务;8.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9.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由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第十章 国家机构(上)

1.国家机构:是指国家的统治者为实现统治职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全部国家机关的总和。

2.我国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制和社会主义法治为三项基本原则。

3.民主集中制:含义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和前提,而侧重点在集中。民主集中制作为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的一种制度,表现形式是以人民代表大会来“代民作主”和“为民做主”,而非直接意义上的“人民亲自自主”。其实质依然是一种由上到下的间接民主,也就是民主的集中。

①从宪法依据的角度看,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表现为:《共同纲领》及前后四部宪法都明确规定了它作为国家机构组织活动的原则。

②从实践看,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程序是先生产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组织产生行政、司法、军事等其他国家机关。而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组织的模式是人民按照现行的选举制度,通过直接选举产生县级以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再依照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县级以上的人民代表大会,最终产生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③全国人大在全部国家机关中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高度统一和集中掌握全部国家权力,不仅享有最高立法权,国家重大事项的最高决定权,还有权产生其他中央国家机关,有权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领导权分别委托其他国家机关行使并监督它们的工作。

④这种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性、统一性正是体现了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现行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4.社会主义法治: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贯彻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表现在:

①现行《宪法》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②现行《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明确列出了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他国家机关的组成规范,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的人大及其他国家机关的组建都必须符合这些规范。

③除宪法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与国家机构组织有关的基本法律,使全部国家机关的组织活动有法可依。

③此外,现行宪法和法律关于国家机构组织活动的内容也都体现、实行了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

第二节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性质上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

2.全国人大是由全国人民在普选基础上产生的代表组成,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国家立法权和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问题,在整个国家范围内行使最高国家权力,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3.全国人大的组成:全国人大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由适当名额的代表。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妇女代表应当占据相当比例;现行宪法规定代表名额不超过3000人。 4.全国人大的任期: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每届任期5年;宪法规定每届全国人大任期届满的两个月前,全国人大常务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如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全体委员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全国人大会议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大的任期。 5.全国人大的责任制:实行集体负责制,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①制定、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全国人大有制宪权;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代表全体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全国人大监督宪法的实施从现行宪法的内容上一是对各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各种规章是否符合宪法的原则和条文规定,进行审查监督;二是对其他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以及所有公民的行为是否违宪进行监督。

②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基本法律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设立特别行政区管理制度的法律等。

③选举、决定和罢免中央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全国人大有权组织选举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有权根据国家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总理的提名决定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的人选。罢免案须由全国人大主席团或者三个以上的代表团或者十分之一以上的代表提出,由主席团交各代表团审议后提请全体会议表决;或者由主席团提议经大会全体会议决定,组织调查委员会,再由全国人大全体会议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审议,经全体代表的过半数同意即获得通过。

④决定国家重大问题:重大事项决定权——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等国家重大事项的权力。

⑤最高监督权:全国人大有权监督由它产生的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表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要对它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人大可以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也要对全国人大负责。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全国人大开展工作的基本形式是举行会议,通过会议决议形式职权。会议召集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认为必要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时,可以召集临时会议;会议分为预备会议(——由上届人大常委会主持,目的是保证即将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的顺利进行,任务是讨论大会的议程,选举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以及决定其他必须解决的事项)、主席团会议(——任务是①主持本次大会;②提出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的人选和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③组织代表团审议各项议案;④处理个代表团和代表在会议期间提出的议案、罢免案、质询案;⑤草拟大会审议通过的决议草案;⑥决定选举及通过议案的表决方式)、全体会议、代表团会议和小组会议;只有2/3以上的全国人大的代表出席才能举行;必要时,经主席团和各代表团团长会议决定后,可以召开秘密会议。

二、全国人大工作程序

全国人大会议主要是通过议案以及选举和罢免国家领导人。

程序为:1.提出议案。——可以提出议案的主体是: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提出;宪法修正案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才有权提出。罢免案按照现行宪法规定的特别程序进行。

2.审议议案。对国家机关提出的议案,由主席团决定交各代表团审议,或者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由主席团审议决定提交大会表决;而对各代表团和代表提出的议案,则有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大会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大会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大会议程。 3.表决议案。议案经审议后,由主席团决定提交大会表决,并由主席团决定表决方式。除宪法修正案须全体会议代表2/3以上的多数通过外,其他法律和议案由全体代表过半数赞成就通过。 4.公布法律、决议。法律议案通过后即成为法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以发布命令的形式加以公布;选举结果及重要议案,由全国人大主席团以公告公布或有国家主席以命令形式公布。

三、全国人大常委会

1.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经常行使国家权力,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3.全国人大常委会由下列人员组成: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并且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和妇女代表。

4.全国人大常委会任期为五年。须在下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产生后才能结束。

四、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1.立法权——根据宪法规定的范围行使立法权,①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②在全国人大必会期间,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基本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2.解释权——宪法和法律解释权

3.监督权,①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听取国务院、最高法和最高检的工作报告。②审查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和合法性;——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4.重大事项决定权:①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②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③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④规定军人和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⑤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⑥决定特赦;⑦决定全国总动员和局部动员;⑧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⑨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际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 5.人事任免权:①总理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②根据军委主席提名,决定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③根据最高院院长提名,任免最高院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院长;④根据最高检检察长提前,任免最高检副检察长、检察院、检查委员会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并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⑤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由委员长会议提名,可以补充任命专门委员会个别副主任委员和部分委员,任免专门委员会顾问;⑥由委员长提请,任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⑦由委员长提请,任免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

五、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制度

1.会议内容:①全体会议:全体成员组成;②委员长会议:由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任务是处理全国人大常委会重要的日常工作。

2.工作程序:①提出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法、最高检,以及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委会提出属于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②审议议案:法律草案要经委员长会议决定审议程序,经过两次常委会会议的审议才能付诸表决。

③通过议案:由常委会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 ④公布议案:由国家主席公布。

六、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可以分为常设性委员会和临时性委员会) 1.专门委员会的职责:①审议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全国人大常委会交付的议案; ②向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属于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同本委员会有关的议案。

③审议全国人大交付的被认为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国务院各部委的命令、指示和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和规章,并提出报告。

④审议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全国人大常委会交付的质询案,听取受质询机关对质询案的答复,必要时向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报告。

⑤对属于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同本委员会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 2.临时性委员会:也就是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时,可以组织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调查委员会无一定任期,对特定问题的调查任务一经完成,该委员会即予撤销。并且《宪法》规定,其进行调查的时候,一切有关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都有义务向它提供必要的材料。 ★七 紧急状态权的行使主体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全国或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②国务院有权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③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地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最高国家权力。 2.产生:全国人大代表制度采取的是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相结合,而以地域代表为主的代表制。

3.全国人大代表暂停职务原因:①因刑事案件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②被依法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服刑的。 4.全国人大代表终止职务原因:①地方各级人民爱表大会迁出或者调离本行政区域的;②辞职被接受的;③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④被罢免的;⑤丧失中国国籍的;⑥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 5.全国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保障:

①言论免责权:宪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②人身特别保护权: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没有经过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的许可,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没有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司法机关对其采取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也需要经过主席团常委会许可。

③履行职务的时间和物质保障权:全国人大代表在履行职务时,所在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应予以时间保障和工资、福利保障,国家给予适当补贴和物质上的便利。国家之处部分由中央财政开支。

④对阻碍全国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处置。对阻碍全国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处置。 6.全国人大代表的义务:①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②保守国家秘密;③同原选举单位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深入了解群众意愿,真实反映社情名情,忠实地为人民服务;④接受原选举单位和群众的监督。 第三节 国家元首

1.性质和地位: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属于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家主席对外享受国家最高礼遇,代表国家,其行为被视为国家行为。

2.《宪法》规定:“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45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国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副主席。” 3.国家主席、副主席产生的法定程序:

国家主席、副主席是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 先由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提出国家主席和副主席的候选人名单交各代表团协商,再由会议主席团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候选人名单,最后由会议主席团把确定的候选人名单交付大会表决,由大会选举产生。

实践中,国家主席、副主席候选人先由中共中央酝酿,在征求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后,向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推荐,由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正式提名。

4.国家主席、副主席的任期同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五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5.国家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继任主席的职位;副主席缺位时,由全国人大补选;国家主席、副主席都缺位时,由全国人大补选。补选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暂时代理国家主席的职位。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职权

1.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权。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由国家主席以主席令的形式颁布施行。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发布动员令、宣布战争状态等。

2.人事任免权。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任免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在内的国务院组成人员和驻外全权代表。 3.外交权。国家主席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宣布批准或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4.荣典权。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代表国家向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授予勋章和荣誉称号。 第四节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1. 性质和地位:国务院是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①国务院对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内是中央人民政府。②国务院从属于全国人大,由全国人大产生,受它监督,对它负责。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并对其负责。③国务院在全国行政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统领所属各部委及全国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行政工作,一切国家行政机关都必须服从它的决定和命令。

2.国务院的组成: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总理根据国家主席的提名,由全国人大决定,其余人员根据总理的提名,由全国人大决定。国务院的任期与全国人大任期相同,即五年。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一、总理你负责制:即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指国务院总理对其主持的国务院规则有完全的决定权并承担全部责任。具体内容包括:

①由总理提名组织国务院,总理有向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提出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议案的权力。

②总理领导国务院工作,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都是在总理领导下工作,向总理负责。

③总理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和全体会议,总理拥有最后决定权,并对决定的后果承担全部责任。

④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命令和行政法规,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的议案,任免国务院有关人员的决定,都得由总理签署。

二、国务院的职权

①执行宪法和法律,执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

②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措施,发布行政决定和命令;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③提出议案权,即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议案。议案内容主要涉及五个方面: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2.国家预算和预算的执行情况;3.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和废除的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4.国务院组成人员中必须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的人选;5.在国务院职权范围内的其他必须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和决定的事项。

④对所属部、委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领导权及管理权。国务院有权规定各部和各委员会的职责;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职权的具体划分;统一领导各部、委和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委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⑤组织、领导和管理全国各项行政工作。 国务院负责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国家预算;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制和区域划分;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戒严;审定行政编制,依法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人员;负责组织、领导和管理国家经济、城乡建设、教科文卫、体育、计划生育、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监察、国防建设、民族事务、对外事务、侨务等行政事务。 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五节 最高国家军事机关

1.性质和地位:《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该规定表明,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国家最高军事领导机关,有权领导和指挥全国武装力量。

第十一章 国家机构(下)

1.地方国家机关的含义:通常是指设立于国家地方层级并行使国家全能的各类国家机关。

2.我国地方国家机关设置的自身特点:

①地方国家机关在设置上是多层次的。(我国地方国家机关设置的层次为四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机关;设区的市、自治州的国家机关;县、自治县、市的国家机关;乡、民族乡、镇的国家机关。) ②地方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是从属性的。

③地方国家机关在职权的划分上是有区别的。我国有三种不同类型的行政区划,即一般行政区、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三种不同类型的行政区域内所设立的不同地方国家机关,其职权的大小、职权行使的范围都是不同的。 3.我国地方国家机关与中央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是一种隶属关系,具体表现为:

①关涉全国性的重要国家事务的决定权和管理权由中央行使,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

②关涉地方性的国家事务由地方国家机关决定,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③遵循法制原则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

第二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和地位:《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这表明,地方各级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本行政区域内处于首要地方,代表本行政区域的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它选举产生,向它负责,受它监督。(地方各级人大之间、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监督关系。) 2.主要职权:

①地方性法规制定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代表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并由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②重大事务决定权。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地方各级人大有权讨论和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学、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族、民政等重大事项;有权审查批准本行政区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以及它们的执行情况的报告;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通过和发布决议。

③监督权:我国地方各级人大有权监督其他地方国家机关的工作。县级和县级以上人大:听取和审查本机人大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不适当的决议;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乡、民族乡和镇人大有权听取本机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撤销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④选举和罢免权:地方各级人大有权选举和罢免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和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县长、副县长、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县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有权选举和罢免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本级人民法院院长或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但选举和罢免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经上已经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机人大常委会批准。

⑤其他职权: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有权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护各自经济组织的合法权利等。

3.地方各级人大的工作程序

(1)提出议案程序:地方各级人大举行会议时,主席团、常务委员会、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本级人民政府可以向本级人大提出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主席团决定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10人以上联名,县级以下5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大提出属于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议案一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2)选举程序: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人选,分别由省级的人大代表30人以上联名提出;自治州和设区的市的人大代表20人以上联名提出;县级的人大代表10人以上联名提出。一般进行差额选举,选举实行无记名投票方式。

(3)质询程序:地方各级举行人大会议时,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以书面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及其各工作部门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4)罢免程序: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举行会议时,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或者1/10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审议。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主席团或者1/5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人大主席团主席、副主席、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的罢免案,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审议。

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权利:

①提出议案权: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10人以上联名,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5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大提出属于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有权向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工作部门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质询案。

②提出批评、建议和意见权

③人身特别保护权: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非经本级人大会议主席团许可,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如因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大会议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

④言论免责权: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人大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⑤物质保障权: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在出席人大会议执行代表职务时,可以享受必要的物质上的便利或者补贴。

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和地位: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经常行使地方国家权力的机关,它从属于同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①地方性法规制定权;②重大事务决定权;③监督权: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撤销下一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不适当的决议,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受理人民群众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上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④任免权;⑤其他职权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性质和地位

我国《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作为执行机关,从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作为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它必须向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执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地方各级行政机关都必须接受和服从国务院的统一领导。 (2)主要职权:

①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报国务院和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报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以及人大常委会备案

②执行本级人大或常委会的决议,执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执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预算。 ③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

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环境和资源保护、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依照法律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⑤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办理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下级任免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 ⑥⑦⑧ (3)领导制度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即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行政首长分别主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对上级人民政府和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1.性质和地位:自治机关是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依法行使自治权的一级地方国家机关。民族自治地方是指在我国行政区域内所设立的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所设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不属于自治机关的范畴。 2.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民族自治区的建置有全国人大批准,自治州、自治县的建置由国务院批准。

一、民族自治机关与其他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异同

相同之处:①各级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通过间接选举或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的代表组成。更急人大常委会作为人大闭会期间经常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各级人大产生同级的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各级人民政府是本级人大的执行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行政机关。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均向同级人大负责,受同级人大监督,并向人大报告工作。 ②各级民族自治机关都要贯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与活动原则。 ③各级民族自治机关的每届任期为5年。

不同之处:①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以及居住在本区域的其他民族公民按人口比例产生的代表组成。

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③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的主席、州长、县长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④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的其他组成人员以及自治机关所属工作部门的干部,要尽量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员。

二、民族自治机关的主要职权

民族自治机关,既是一级地方国家机关,又是一级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即民族自治机关在其行使职权方面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另一方面它还行使民族自治权。

自治机关的自治权:①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制定的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织、活动原则、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以及自治地方其他有关重大事项的综合性的规范性文件。单行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依照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的关于某一方面具体事项的规范性文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②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的变通执行和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③自主管理地方财政。凡是依照国家财政体制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都应当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 ④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经济建设事业。

⑤自主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 ⑥组织本地方的公安部队——须经国务院批准,才可以组织。 ⑦使用和发展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 ⑧培养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

第四节 特别行政区的政权机关及其政治体制 1.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性质及法律地位

①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是特别行政区的首脑,代表特别行政区,对中央人民政府和特别行政区负责;同时,他又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首长,领导特别行政区政府,对立法会负责。可见,行政长官具有双重的法律身份。

②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由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其地位高于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的首脑,对特别行政区的行政管理事务享有决定权。

2.行政长官的主要职权

①领导特别行政区政府;执行基本法和依照基本法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其他法律;签署立法会通过的议案;公布法律。

②决定特别行政区的政策和发布行政命令;签署立法会通过的财政预算案,并报中央人民政府备案;批准向立法会提出有关财政收支的动议;主持行政会议;处理情愿或申诉事项;根据国家和特别行政区的安全或重大公共利益的需要,决定政府官员是否向立法会或其所属委员会作证和提供证据。

③提名并报请中央政府任命特别行政区主要官员,建议中央人民政府免除上述官员的职务;委任行政会议成员或行政会委员。行政长官有权依法定程序任免各级法院法官,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公职人员。

④代表特别行政区政府处理中央授权的对外事务和其他事物;有权依法赦免或减轻罪犯的刑罚。 3.立法会

(1)立法会的性质、地位

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立法会“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根据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由立法会制定的法律只需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备案不影响法律的生效,表明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真实地、完整地拥有高度的立法自治权。

(2)香港立法会由选举产生,澳门行政区立法会的议员采用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和委任三种方式产生。 4.立法会的主要职权

①立法权。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有权依照基本法的规定和法定的程序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其制定的法律须由行政长官签署、公布,方有法律效力,并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将法律发回,立即失效。

②财政权,立法会有权根据政府的提案,审核、通过财政预算;有权批准税收和公共开支;有权审议政府提出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批准由政府承担的债务。 ③监督权。立法会有权听取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并进行辩论;对政府工作提出质询;就公共利益进行辩论。行政长官如有严重违法或渎职行为而不辞职,立法会可以进行弹劾。

④其他职权。立法会有权接受当地居民的申诉并进行处理;有权同意终审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

5.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终审法院——享有最终的司法裁判权、高等法院、区域法院、裁判署法庭和其他专门法庭。高等法院设上诉法庭和原诉法庭。澳门属于大陆法系地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设初级法院、中级法院和终审法院三级。此外还设行政法院,专门管辖行政诉讼和税务诉讼的案件。 6.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的任命程序

(1)香港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的法官,根据当地法官和法律界及其他方面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推荐,由行政长官任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终审法院和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必须由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终审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还须由行政长官征得立法会同意,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独立进行审判,不受任何干涉,司法人员履行审判职责的行为不受法律追究。

一、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和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比较

相同点:①自治权的设立:都由全国人大依法加以确认和授权,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依据《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而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

②自治权的属性:都属于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但一直下地方国家机关的权利,都是来自于中央授权,都是派生性权力;

③自治权适用地域和行使者的属性:权力使用的领域都是中国领土内的地方行政区域,是一级地方行政区域。自治权的行使者都属于我国的地方国家机关。 不同点:①自治权的自治程度不同,民族自治机关享有较高的自治权,而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②自治权产生的基础不同,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是为了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特别行政区自治权视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③自治权行使地域的社会性质不同,民族区域自治在大陆领域内实行,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要求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等。而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是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随时我国一级地方行政区域,但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第五节 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

一、人民法院

1.人民法院的性质和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是专门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机关。 2.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人民法院的组织系统:是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包括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

①基层人民法院包括设在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人民法院。主要审理刑事、民事和经济类的第一审案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②中级人民法院包括: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各直辖市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省和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自治州分别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包括:法律规定有他管辖的第一审案件;基层人民法院移送审判的第一审案件;对基层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和抗诉案件;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中级人民法院对它认为案情重大的,可以请求将案件移送上级人民法院审判。

③高级人民法院是指设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法院。审判的案件包括:法律规定由他管辖的第一审案件,即本辖区内的重大刑事案件,由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和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下级人民法院移送的第一审案件;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提出上诉和抗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

④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最高审判机关。审判的案件包括:法律规定由他管辖和它认为应当由自己审判的第一审案件。对高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判决或裁定的上诉案件和抗诉案;最高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进行法律解释,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工作。

⑤专门人民法院指设在特定部门审理特定案件的人民法院。不安行政区划而设立,也不受理一般的刑事、民事、经济案件,主要审理具有专业性、机密性的专门案件。

2.审级制度:两审终审制。

3.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原则:①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②依法独立审判原则;③公开审判原则;④被告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⑤各民族公民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⑥合议制原则;⑦回避原则

二、人民检察院

1.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任务:《宪法》第19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是国家为维护宪法和法律同一实施而实行的一种专门监督,这种专门监督的权力,称作检察权。在我国,它通过行使检察权对各级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民是否遵守宪法和法律实行监督,以保障宪法和法律正确、同一的实施。

2.人民检察院的组织系统: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

3.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体制——我国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体制为双重领导原则 ①从人民检察院与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看,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本级人大和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②从人民检察院上下级关系看,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人民检察院内部的领导关系是检察长统一领导检察院的工作。各级人民检察院设立检查委员会,在检察长的主持下,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如果检察长在重大问题上不同意多数人的决定,可以报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4.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1)法纪监督。对于叛国案、分裂国家以及严重破坏国家的政策、法律、法令、政令统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此种成为特种法纪监督。 对于其直接受理的贪污案,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案件和渎职案件等进行侦查,可称为普通法纪监督。

(2)占察监督。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免于起诉;对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3)支持公诉和审判监督。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出庭支持公诉;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4)监所监督。人民检察院对于刑事案件的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

5.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原则: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原则;实事求是,群众路线,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原则;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

6.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相互关系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是么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国家机器。按照国家机关智能的分工,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公安机关负责国家和社会的治安管理工作。

(2)《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由此可知,三机关的相互关系为:

①分工负责。对于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批准逮捕和检察、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②互相配合。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公检法三机关应通力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完成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任务。

③互相制约。——1.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之间:公安机关负责案件的侦查、预审、拘留,但无权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只能由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再由公安机关执行逮捕;对公安机关移送检察院的案件,检察院若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可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的合法性行使法律监督权。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的决定有不同意见,可以要求同级人民检察院复议,还可以要求上级人民检察院复核。 2.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之间:对于检察院起诉到法院的案件,人民法院如果认为所指控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可退回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还可以要求人民检察院撤诉;人民检察院对法院在审判活动中的合法性有权进行审判监督。人民检察院对本级人民法院和下级人民法院以及生效的判决和裁定认为的确有误,可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第十二章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概念: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就是处于基层的城市和农村居民群众提供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进行的、管理自己事务的制度。 2.特征:基层性、群众性、自治性、直接性。

一、村民委员会 1.性质和地位: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体内部的重要自治机关。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设立原则:村委会根据村民的居住状况、人口多少,按照便于群众自治,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原则设立。 3.组成人员: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4.村委会每届任期3年,届满换届,村委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5.选举办法:村委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撤换村委会成员。选举村民委员会,由选举权的村民的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的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6.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与基层政权之间的关系:村民委员会与乡镇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支持与被支持,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村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7.村委会与基层党组织的关系:基层党组织不仅需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同时需要支持和保障村民自治,即基层党组织通过领导来支持和保障村民自治。基层党组织应当积极动员,组织村民参与选举村委会成员,出席村民大会等自治活动。 8.村民会议的职权:①讨论和决定设计村民利益的事项;②村委会的设立、撤销和调整范围的变化必须经过村民会议讨论同意;③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④对村委会及其组成人员进行监督,有权罢免村委会组成人员.

上一篇:三好学生申请书模板下一篇:商会向工商联的申请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