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整理笔记

2024-05-22

宪法学整理笔记(精选6篇)

篇1:宪法学整理笔记

宪法学

第一章 宪法的基本理论(上)

1.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首次使用宪法一次。近代中国最早使用宪法一词的是马建忠的《适可斋记言》,中国最早在法律文件中使用近现代意义的“宪法”一语,则是1908年清政府制定的《钦定宪法大纲》。

2.宪法的界定:①实质意义的宪法:是从法律规范的内容来界定宪法的。包括成文宪法、威敏斯特模式的宪法性文件、独立于宪法文件本身之外的具有根本性质的宪法性法律、普通法系或大陆法系宪法判例以及因历史或传统而形成的宪法管理。②形式意义的宪法:是根据宪法作为法律的形式特征来界定宪法的。即宪法是指其指定和修改程序异于普通法律,并在效力上高于普通法律的成文法典。3.宪法的特征:包括

形式特征 ⑴: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异于普通法律:①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机关不同于其他法律,宪法的制定机关也称制宪机关,一般为一个专门机构,职责就是起草或制定宪法。②宪法的通过和修改程序不同于其他法律。宪法草案及修正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⑵: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①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普通法律的规定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②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

实质特征:⑴对人权的基本保障,尤其是保护少数派特别是易受歧视的弱势群体。⑵对国家权利的限制:①由于宪法规定了主要国家机关的组织、职权、活动原则和方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因此宪法实际上成为授予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据;②由于宪法规定了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范围、程序与方式,因此宪法同时也是对国家权力行使的限制。

4.宪法的根本目的即在于限制政府的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保障公民权利在宪法中居于核心的支配地位。

5.宪法的渊源:①成文宪法典(宪法修正案是宪法典的组成部分之一);②宪法性法律(不是我国宪法的渊源);③宪法惯例(是不成文法国家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宪法判例。(宪法判例是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普通法院或专门机构在适用宪法审判案件时形成的具有约束力的先例。)——不是我国宪法的渊源;⑤宪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宪法的职权);⑥国际条约。

一、宪法的分类

1.宪法概念:宪法分类是指按照一定标准把宪法划分和归纳为不同类别的活动,是宪法与宪法学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

2.宪法学:是以宪法现象的产生、存在、发展和变化的法律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法律科学。

3.传统分类(旧的分类)————分为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钦定宪法、民定宪法与协定宪法,实质意义的宪法与形式意义的宪法。★⑴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划分的依据和标准是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

①成文宪法:是指由一个或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宪法典。

②不成文宪法:是指既有书面形式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又有非书面形式的宪法惯例构成,而没有统一的书面形式的宪法,如英国。③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年美国宪法; ④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1791年法国宪法;

⑤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成文宪法——1918年苏俄宪法; ⑥我国四次颁布成文宪法——即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⑦一方面,成文宪法日益和不成文宪法、宪法惯例相结合;另一方面,不成文宪法也日益和成文宪法相结合、渗透,这已成为当今世界宪法发展的趋势。(★2006年简答:比较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⑵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是英国学者詹姆斯·布赖斯与1884年在《历史与法学研究》一书中最早提出的。

根据宪法的法律效力和制定修改程序的不同,宪法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

柔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法律效力与普通法律完全相同的宪法。比较:①刚性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而柔性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完全相同。

②刚性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而柔性宪法与普通法律的法律效力相同。③刚性宪法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而柔性宪法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容易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

④不成文宪法一般都属于柔性宪法,成文宪法未必都属于刚性宪法。

⑶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与民定宪法——是以制定宪法的主体为标准而划分的 ①钦定宪法:是指由君主自上而下地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宪法。

②协定宪法:是指由君主与人民或民选议会进行协商共同制定的宪法。③民定宪法:是指由民选议会、制宪会议或公民投票表决制定的宪法。(其中①钦定宪法是基于君主主权思想,民定宪法基于人民主权思想产生的。②从正当性来看,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只是存在于一定的历史阶段,民定宪法是趋势并且现如今仍在蓬勃发展。

★▲ 第三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

1.宪法原则:是指形成宪法规则和规制宪法行为之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准则。(它是宪法的灵魂或宪法的精神实质。)

2.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宪法在调整基本社会关系、确认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时所依据的并反映其根本价值和作用的罪基本的准则,是贯穿于立宪和行宪之中的基本精神。

一、人民主权原则:

1.又可成为“主权在民”原则、国民主权原则。其理论上所要解决的是国家权力即主权的归属问题。人民主权来源于资产阶级启蒙家率先倡导的“主权在民”学说,认为国家是由人民根据自由意志缔结契约的产物,因此国家的最高权力应该属于人民。

2.人民主权学说的历史发展:最早提出“主权”概念的是法国的布丹,他认为,主权就是“不受法约束,统辖公民或臣民的最高权力”,资产阶级在主权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人民主权的思想,将主权的归属由君主转向社会全体(国民)。开始从理论上阐释人们主权的是英国著名的思想家洛克,明确提出人民主权并且系统阐述人们主权理论的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卢梭: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都吸收了人们主权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人民主权思想进一步阐发,作为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武器。

3.人民主权原则的制度体现:人民主权学说、思想和原则的制度的体现为代议制,议会至上和议会主权是人民主权原则的制度体现。1792年法国宪法将《人权宣言》作为序言记载下来议会,人民主权原则成为资产阶级宪法的最一般的原则。从世界各国的宪法内容上看,一般从三个方面体现人民主权原则:第一,明确规定人们主权原则;第二,通过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形式来保障人民主权;第三,通过规定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

4.我国的宪法的规定。《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二、基本人权原则

1.我国《宪法》第二章“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专章规定和列举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1991年《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的发表标志着我国人权观念的根本转变,2004年我国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具有重要意义: ①意味着国家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方向转变;②昭示着人权条款对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形成约束;③为我国当代宪法的实施,宪法解释以及危险审查提供了价值尺度。④为我国宪法观念从工具主义向宪政主义转变提供了契机。

三、法治原则 1.法治的基本涵义

法治原则的中心和实质含义是对国家权力的约束与对个人权力的尊重。法治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过程中提出的,对应的概念是“人治”。法治权威与个人权威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凡是法治权威高于个人权威的是法治,法律权威服从于个人权威的是人治,法律权威高于个人权威,法律支配权力是国家实行法治的根本。

其中,法治的核心内容是:①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②一切国家机关及官员都必须依法治理国家;③宪法和法律必须符合正义,是良法;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⑤司法独立,只服从于宪法和法律。

其中,法治的重要原则是:①依据法律约束政府——要求国家和政府必须服从法律;②平等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法治理论的历史发展:

最早提出法治思想的是亚里士多德,近代法治理论的创建过程中,卢梭作为近代法治理论的奠基人贡献最大,他主张:人民拥有立法权,法治与共和政体相结合,法治意味着平等。进入二十世纪后,《德里宣言》将法治概括为三个方面,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自然法学家富勒提出了法治的八项原则。3.法治原则在各国宪法和制度中的体现

法国《人权宣言》首创先例,当成为法国第一部宪法的序言时,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法治原则。尔后世界各国资本主义国家在制定宪法时普遍接受法治原则。法治原则在各国宪法中主要存在以下表现形式:

①在宪法条文中明文宣布为宪法国家;②在宪法序言中宣告为法治国家;③不直接使用法治字样,从其他文字中比较清楚地表明该宪法以法治为基本原则;④用基本原则为章名或者在其他各章中体现法治的政治体制。

4.法治原则在我国的规定: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在宪法上正式确立了法治原则。

四、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 1.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的涵义

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又称分权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是人权保障的具体制度和辅助机制,通过权力之间的分立与制衡来防止国家权力的不当行使,从而确保人权的具体实现。2.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的内涵:

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包含了权力的分立与制衡两个方面,与之相对应的是专制与集权。为了确保人权的彻底实现,资产阶级采纳了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思想,作为政权机构组织和运行的指导原则。权力分立与制衡是指国家权力按性质分成三种: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由三种机构分别行使,彼此之间相互制约,并达到平衡。

3.权力分立与制衡学说的历史发展

①古希腊、古罗马的思想家最早阐述了分权的必要性,近代思想家在古罗马、古希腊分权制衡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分权理论。

②英国洛克提出分权理论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 ③孟德斯鸠在洛克的分权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做了系统的阐述,按认为应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权力分别由三个机关行使;④孙中山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五权宪法”思想,增加了考试权和监察权,分别由五个机关行使。4.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在各国宪法中的体现

①1787年《美国宪法》就按照典型的分权、制衡原则,明确了国家的政权体制。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法院。

②法国《人权宣言》称:“凡权力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也确立了分权原则。

③《日本宪法》虽没有明确规定分权原则,但是相关条文却体现了这一思想。5.我国关于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的体现:

社会主义国家并不否认权力之间可以进行分工,各权力相互之间也需要监督。我国现行《宪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的职权划分,遵循在中央的同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第5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58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第四节、宪法的效力 1.宪法的效力:具体是指宪法的法律强制性和约束力,是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对整个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进行调整所具有的最高法律效力。2.宪法效力的基本特征: ①宪法效力的最高性。②宪法效力的稳定性。③宪法效力的全面性。

④宪法效力保障的专门化和多元化。3.宪法效力的范围

①对人效力:宪法适用于所有中国人和外国人(自然人和法人)②空间效力:宪法效力及于国家行使主权的全部领域。

③我国的“四部宪法说”被普遍接受,效力关系是新宪法取代旧宪法,即适用1982年宪法。4.宪法效力的适用 ⑴宪法效力与国家权力

①宪法效力与立法权: 在任何国家,立法权都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宪法直接约束立法权的行使,体现在宪法规定立法的基本目标与基本原则,规定立法的程序,对立法者的活动进行必要的限制。宪法是其他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立法者制定任何法律法规不得与宪法相抵触,违宪审查机构有权直接适用宪法审查普通法律规范的合法性。

②宪法效力与行政权: 行政权不断扩大,同时伴随着出现大量行政立法,但是行政权作为执法权的本质没有改变,受宪法效力直接约束的原则仍然贯彻在法治建设中。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权的控制,强化宪法尤其是基本权利条款在行政权活动领域中的效力。

③宪法效力与司法权: 宪法对司法权的行使具有直接的约束效力,司法审判必须遵循宪法。在实行司法审查制的国家中,司法机关还有权在司法程序中对正在审理的案件所涉及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进行合宪性审查,保证宪法效力的实现。

⑵宪法效力与私人行为

从宪法文本上看,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义务条款,在公民基本权利条款中,也存在直接对抗私人的内容,这样就将个人治愈宪法直接效力的约束下。同时宪法序言也明确规定,公民负有遵守宪法的义务,公民构成违宪的主体,宪法权利也可以对抗个人。在这种条件下,宪法似乎对私人行为具有直接效力。

第五节 宪法和宪政

1.宪政的本质是“限政”,立宪政体应是权力受到限制的整体,一切国家权力都必须根植于宪法当中,必须建立有限政府,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首要精神: ①国家权力是人们通过宪法授予的,不得行使宪法没有授予和禁止行使的权力; ②国家权力不得侵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而且有义务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2.宪政的要素

确认宪政要素的核心就是,如何创制一个好的宪法,如何使一个好的宪法得到具体的实施和如何保障在实施中的宪法充分发挥其相应的功能。据此,宪政要素包括:①宪法必须是“良法”具有正当性。宪法的正当性要求宪法必须是人民主权原则的产物。

②以宪法和法律为最高权威,实质在于真正确立宪法和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奉行法治。

③以人权和人的自由为本位,也是宪政主义最根本的原则,强调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目的。④以宪法和法制约束权力为重心。

⑤是以司法审查为保障,或者称宪法的调控性。3.宪政的历史发展 ⑴历史溯源

①宪政最早起源于西方的古希腊与罗马;

②宪政真正产生于中世纪的十二世纪后期诺曼底诸国开始由混乱到秩序的过渡。③近代宪政的出现大体上从17世纪开始,⑵现代宪政的发展

①近代宪政向现代宪政的转变是二十世纪初完成的,主要标志是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德意志共和国宪法》)中确立的限制原理的一系列变化。★4.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⑴宪法和宪政之间相辅相成

①从逻辑上看,宪政以宪法为起点,没有宪法便谈不上宪政,而离开宪政,宪法则成为一纸空文。

②从内容上看,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宪政的产生、存在、发展和变化都必须服从于纸上的宪法成为现实的宪法的目的。

③从价值取向上看,宪法和宪政都是以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为根本精神和价值取向。

因此,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则是宪法的生命,宪法知道宪政实践,宪政实践完善宪法。

⑵宪政可以先于宪法而存在,宪政的观念和思想对良宪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①通过宪法惯例、宪法解释的方式,在现实中矫正宪法内容的偏差。②根据客观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变迁,对宪法进行修改。③通过宪法诉讼或者违宪审查,监督宪法的正确实施。5.宪政主义与法治的关系

宪政主义存在于限制政府的法治之中。宪政主义对法治有更为精确的要求,宪政主义说明政府存在的合法性,而法治则表明政府行为的合法性。法治是宪政主义的必然逻辑推论。★6.宪法与依法治国

宪法是法治的前提条件和法律依据,良性宪法是依宪治国的基础,实际上也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宪法的内容是实现法治的直接依据,宪法至上是法律至上的核心。宪法在依法治国中具有重要作用:

①宪法及以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准则和程序。②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准则和程序。

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最高的法律效力和至上权威,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

依法治国首先要求全面准确地实施宪法,不实施宪法,依法治国就丧失了法律正当性的大前提,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依宪治国必须要加强宪法的实施。事实上,宪法和依法治国是一种互动关系,依法治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准则,而依法治国的时间必然会推导宪法的发展与完善而形成的不断向前发展的互动过程。宪法和依法治国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并非不可能自发实现,由宪法不必然导致依法治国,关键是宪政制度的建立,只有良宪才能作为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和准则。7.宪法解释原则

①合目的性原则:在解释过程中尊重制宪目的,回归宪法的历史性,按照指定宪法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进行解释。

②依法解释原则:在解释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定,按照规定进行宪法解释活动,使得宪法解释的结果是一个依法解释的结果。

③统一性原则:宪法的解释应当统一于社会现实和社会需求;宪法的解释应当保证宪法规范之间的统一性。④利益衡量原则

⑤稳定性原则:宪法解释者应该保持稳健的姿态尽量保证宪法的稳定。8.违宪审查制度:是指“对立法及特定组织行为是否合宪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

----违宪审查制度的特征:①只有适格主体才能依法行使违宪审查权;②违宪审查内容包括立法与特定组织行为;③违宪审查以确认审查内容是否合宪为目的;④违宪审查以裁决的方式作出审查结论,一经作出立即生效。9.违宪审查类型 ⑴立法机关审查

⑵司法机关审查:特征是①只能在具体案件中对立法的合宪性进行附带审查;②对违宪立法的裁决产生具体而并非普遍的效;③联邦法院存在纵向和横向两种违宪审查方式。

⑶专门机构审查:特征有①抽象性的原则审查,专门机构不受理民事、刑事和行政等普通具体案件,其审查方式主要是抽象性的神法法律和特定组织行为的合宪性。只要在宪法规定的特定机关和人员的申请下,即可以进行合宪性审查。②一审终审制,专门机构仅拥有违宪立法审查权,宪法争议裁决权和弹劾权的审判权等,而不享有司法权。宪法法院独立于一般司法审级制度,实行一审终审。③专门机构的裁决具有一般效力,各国宪法都赋予专门机构的判决以一般效力,判决只具有优先的溯及力,违宪的法律或者行政命令通常自判决宣告之后失效。10.美国式的普通司法机关进行违宪审查的主要特点:

①只在具体案件中对立法的合宪性进行附带性审查。司法机关对立法的违宪审查必须与具体案件有关,法官在审理具体案件中对争议行为适用的法律依据进行附带性审查,这体现了司法权力被动性特征与司法权力自我克制的意图。②对违宪立法的判决产生具体而非普遍的效力。经普通法院审查并被裁定为违宪的立法只在具体的案件中失去其法律效力。

③联邦法院的纵向与横向审查方式。在美国,纵向审查是为了统一司法决定,联邦法院对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横向审查方式实现了对其他权利的平衡与制约。形式上,任何一级联邦法院都享有对联邦宪法的违宪审查权,联邦最高法院只是终审法院。而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司法机关审查制国家,大多规定只有最高法院有违宪审查权。第三章、略

第四章 国家性质

1.国家性质——国体:就是国家的本质,国家性质是国家制度的核心,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2.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具有以下特点:①人民民主专政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②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的社会阶级基础,主要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③人民民主专政的对象是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

3.经济制度: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团所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经济制度与宪法:宪法与经济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经济制度时宪法的基础,而宪法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确认和保护有利于主权者的经济制度。近代宪法主要是从公民权利角度间接反映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而现代宪法则比较全面系统地规定了经济制度的各个方面。

①宪法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一定的经济制度是宪法赖以产生和生存的基础。一方面,近代宪法产生于商品经济的确立,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自由竞争必然导致自由观念的产生,商品经济制度孕育了平等自由的政治理念。所以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达是宪法生存的经济基础。

②宪法对经济制度的规范:经济制度是一国法律化与制度化的经济基础。自宪法产生以来,经济制度便被纳入宪法规范的事业,从宪法发展史角度言,经济制度的各方面内容都曾经或当下正成为宪法规范的对象。

③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开创了宪法经济规范的新的体例。★

一、我国宪法确立的经济制度

(一)所有制形式

1.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或者劳动者集体所有的形式。

(1)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又称“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是指由代表人民利益的国家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①依宪法规定,除国有经济属于全民所有制经济以外,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此外,城市的土地、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以及国家依法征收的土地都属于国家所有。但宪法规定,国家在为了公共利益对提低实行征收或征用时,必须依法进行并给予补偿。(2)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由集体单位内的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现行宪法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2.非公有制经济(1)劳动者个体经济:是指城乡劳动者个人占有少量生产资料和产品,从事不剥削他人的劳动,收益归己的经济形式。

(2)私营经济:是指以雇工经营为特征、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形式。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3)外商投资企业

二、我国宪法关于财产的规定 1.我国宪法关于公共财产的规定

①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哦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2.我国宪法关于私有财产的规定

①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和继承权;③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与补偿。

★私有财产入宪的意义:①扩大了公民财产权的保护范围。②加强了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力度。③建立了对私有财产征收和征用补偿制度。

三、我国宪法关于土地的规定

1.城市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2.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3.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使用土地。

第五章 国家形式

1.政权组织形式:是指一定社会的人民,为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和实现社会的有效治理而建立不同类型的国家机关,以及由此形成的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配置关系。它主要关注横向的国家权力划分,把国家机关划分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并相应赋之以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2.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采取何种原则和方式来划分国家内部区域,对国家机构体系进行纵向权利配置并且规范其运用的国家形式。

它着眼于纵向的国家权力划分,即把国家机关按行政区域或组成单位划分为不同层级和职权的国家机关。3.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

①在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原则划分上,遵循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全国性事务由中央统一管理,地方性事务由地方管理,中央有权监督。

②在普通行政区域,为了整体利益的需要或者为了改变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国家可以在不同地区实行差别政策。

③对民族自治地方,我国灵活的处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在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行使民族自治权。

④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后,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更加带有极大的包容性和特殊性。

⑤对于台湾问题,坚持国家主体实行单一制的前提下,给予统一后的台湾更大的发展空间,台湾可以保留军队。

一、特别行政区制度

1.设立特别行政区制度的理论依据:“一国两制”是特别行政区设立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2.法律依据:《宪法》第31条和第62条第13项是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 ①《宪法》第31条: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②《宪法》第62条第13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形式下列职权„„

(十三)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第六章 选举制度

一、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是指依照法律,公民除依年龄规定和依法剥夺政治权利外,在法律上不受其他限制而享有选举权的一项选举原则。

①《宪法》第34条:“中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选举法》也做了相同的规定。

1.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的条件:①具有中国国籍;②年满十八周岁;③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2.选举权的内容包括:资格确认权、提名权、被选举权和投票表决权。3.关于选举权行使的限制性规定:①精神病患者本身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只是由于病患之故无能行使其政治权利,故此暂不行使其选举权。②因反革命案或者其他严重刑事犯罪案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人,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在被羁押期间停止行使选举权利。

但!!下列人员:①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没有剥夺政治权利的;②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没有决定停止其行使政治权利的;③正在取保候审或被监视居住的;④正在劳动教养的;⑤正在受拘留处罚的,均准予行使选举权。

(二)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是指在选举中,一切选民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其所投选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一项选举原则。

表现为:①除法律规定当选人应当具备的条件外,选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在一次选举中选民平等地拥有相同的投票权。③每一个代表所代表的选民数相同。④一切代表在待议机关中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⑤对于在选举中处于弱势地位的选民给予特殊保护。

但我国的复数选权的情形不否定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①《选举法》第四章专门规定了少数民族的选举办法,给予少数民族以特别照顾。②《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

③《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归侨人数较多地区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归侨代表.”

④《选举法》规定:人民解放军单独进行选举,选举办法另订。

(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间接选举:凡人民代表官员的选举,不由选民直接选定,而由选民选出的代表选定,为间接选举,反之为直接选举。

1.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集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四)秘密投票原则:包括秘密写票和无记名投票两个程序。

(五)差额选举原则

1.等额选举是指候选人人数与应选人人数相同。差额选举则是指候选人的人数多于应选人的人数。

一、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一)选举的组织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市的区、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本机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不设市的区、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设立的选举委员会,主持本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二、我国选举权的保障和选举权的救济制度

1.选举权的保障:①2010年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应当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并接受监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敢于选民或者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

②选举权的物质保障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国库开支。

2.选举权的救济制度:是指因为选举事宜发生纠纷或冲突时选举权受到侵害,从而寻求法律途径对选举权及其行使予以维护和补救——有选举罢免、选举检察和选举诉讼三种途径。第七章 略

第八章 公民基本权利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的相关概念

1.国籍:是指人属于某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2.中国国籍的取得方式:我国采用的是出生地主义与血统主义相结合的方式。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的,本人出生在中国的具有中国国籍;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的,具有中国国籍;父母双方或一方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居住在外国的,本人出生时具有外国国籍的,则不具有中国国籍;父母无国籍或者国籍不明,居住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3.国籍取得方式:原始取得——因出生而取得;继受取得——是因加入而取得。原始取得:①血统主义:确定一个人的国籍以他出生时父母的国籍为准,不管其出生地为何国;②出生地主义:确定一个人的国籍以他的出生地所属的国家为依据,而不问他的父母属于何种国籍;③血统主义与出生地主义相结合。继受取得:外国人或无国籍人申请加入中国国籍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①申请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法律;②中国公民的近亲属或定居在中国或者具有其他正当理由的也可以申请。

4.人权:就是人作为人具有的尊严和价值应受到尊重和保障的权利。

★第九章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012年简答:简述我国宪法中公民平等权保障的主要内容)

一、平等权

我国《宪法》关于平等权的规定的主要内容有:

①《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确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是我国现行宪法对我国公民平等权保障的原则性规定。

②5条5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③第4条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④第48条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第2款规定:“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⑤第36条第2款规定: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一)我国公民的平等权应包括如下含义:

①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社会地位、财产状况等因素,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自由,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②国家对一切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平等地予以保护,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平等地予以追究和制裁;

③国家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无论什么人都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平等权的基本特征:①平等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②平等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国家的基本义务;③平等权意味着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④平等权是贯穿于公民其他权利中的一项权利;⑤平等权既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二、政治权利

1.概念:政治权利亦称参政权,它是指依照宪法规定,公民参加政治生活的民主权利和在政治上享有的表达个人简介和意愿的自由权。(2001年简答:简述我国剥夺政治权利的依据和范围)

2.《刑法》第54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言论出版机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③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④担任国有公司去也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根据刑法规定,对危害国家安全以及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可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另外,对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选举权:我国《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4.言论自由:是指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通过口头、书面及电影、戏剧、音乐、广播、电视等方式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权利。广义的言论自由包括出版自由、学术自由、新闻自由等。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言论自由必须受到如下限制:①不得用言论进行危害国家的安全的宣传和煽动;②不得用言论进行诬告,陷害其他公民的活动;③不得用言论侮辱、诽谤、诋毁其他公民的人格尊严。

5.出版自由:是指公民有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出版物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思想的权利。

6.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特征是①是公民所举行的活动;②是在露天公共场所所举行的活动;③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

三、宗教信仰自由

(2006年简答:简述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宪法含义)

1.概念:所谓宗教信仰自由就是指,每个公民既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既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由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信而现在不信的自由,也有过去不信现在信的自由;有参加宗教仪式或活动的自由,也有不参加仪式或活动的自由。2.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制和保障:

①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②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宗教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③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的活动。

四、人身权利

1.公民的人身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与人身有关的其他权利和自由受法律保护,不得非法侵犯的权利。

2.人身权利的范围: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一)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二)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基本内容是:名誉权、姓名权、肖像权、人身权)

①人格尊严不可侵犯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是宪法关系存在的基础; ②人格尊严不受侮辱,不得利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

③不得诽谤他人,即不得捏造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的人格;

④不得对他人诬告陷害,即为达到陷害他人的目的,向有关机关虚假告发、捏造事实。

(三)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①公民的住宅不得非法侵入;②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搜查;③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查封;

(四)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五、公民人身权限制的条件:

①作出限制行为的机关必须是合法的国家机关,必须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国家司法机关与公安机关才能有权进行;②作出限制人身权行为必须具有法律规定的理由,必须由于公民的现行犯罪或者为了搜集犯罪证据或者为了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才能作出限制行为;③作出限制人身权行为必须遵循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程序,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六 监督权

1.监督权的含义:《宪法》第41条规定:“中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2.监督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监督权体现人民主权的宪法原则;②监督权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的活动;③监督权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具有约束力;④监督权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公民可以选择行使。3.监督权的内容

(2010年简答:试比较公民批评建议权与申诉控告权的异同)

(1)批评建议权:批评权是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缺点和错误,有权提出要求克服改正的意见。建议权则是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有权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

(2)申诉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作出的决定不服,可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请求,要求重新处理的权利。其中申诉分为诉讼上的申诉和非诉讼的申诉两类————①诉讼上的申诉:主要是指当事人或其他公民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判决或裁定不服,认为确有错误,依法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要求重新审查处理的行为。

②非诉讼的申诉主要是指公民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不服,向其上级机关提出申请,要求重新处理的行为。

(3)控告检举权:控告权是指公民对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权行为提出指控,请求有关机关对违法失职者给予制裁的权利。检举权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机关进行检举的权利。

(4)取得赔偿权:失职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受害人有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第六节 社会经济权利

1.概念:是指公民依照宪法所享有的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

2.特征:①社会经济权利是公民的一项积极权利;②社会经济权利是由经济的自由权与经济社会生活的权利共同构成;③社会经济权利体现宪法正义;④社会经济权利的内容、范围及其保障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而发展。

3.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财产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和物质帮助权。

(一)劳动权

1.概念:是指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工作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2.特征:①劳动权的平等性:凡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权平等地参加社会劳动,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②参加社会劳动的公民有权根据所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获得相应的报酬。③劳动权具有双重性,劳动权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宪法规定,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3.劳动权主要包括劳动就业权和取得报酬权。劳动就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内容,是公民行使劳动权的前提。劳动报酬是公民付出一定劳动后所获得的物质补偿。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我国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同时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二)休息权:是指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权利,它是劳动者获得生存的必要条件。

(三)财产权

①.我国《宪法》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③“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四)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

《宪法》第44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国家实行离退休制度。

(五)物质帮助权

1.概念:物质帮助权是公民享有的物质帮助的权利,指公民在特定情况下,不能以自己的劳动获得物质生活资料,或以获得的劳动报酬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时,享有由国家和社会给予金钱或事物帮助的权利。

2.《宪法》第45条规定:“中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3.国家采取的措施:①国家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②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③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④对无依无靠的残老孤幼,由政府收容救济,农村集体组织还实行“五保户”制度。4.公民物质帮助权的最终实现有赖于国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七节 文化教育权利

1.概念:文化教育是公民按照宪法规定,在文化与教育领域享有的权利和自由。2.包括:(1)受教育权:是公民接受文化、科学等方面教育训练的权利。(2)基本内容包括:①按照能力受教育的权利;②享受教育机会的平等;③受教育权通过不同阶段和不同形式得到实现。

(2)文化权利:①从事科学研究的权利;②文艺创造的权利;③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权利。

第八节 特定主体权利的保护

一、妇女的权利保护

1.《宪法》第48条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2.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包括:①在政治权利方面,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各项政治权利;②社会经济权利,妇女在广泛的经济生活中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同工同酬权、平等就业权、特殊劳动保护权以及生育权等。妇女与男子享有同等的劳动权利,同等的就业机会,并且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制度。并且由于妇女生理上的特殊情况,在享有劳动权方面需要强调特殊保护。③妇女在家庭生活中平等权利的保护,我国法律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禁止包办、买办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3.庇护权:是指一国公民因为政治原因请求另一国准予其进入该国居留,或已进入该国请求准予在该国居留,经该国政府批准,享有受庇护的权利。第九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必须保守国家秘密;公民必须爱护公共财产;公民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公民必须遵守社会秩序;公民必须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①祖国安全是指:国家领土、主权不受侵犯;国家各项机密得以保守,社会秩序不被破坏;

②祖国的荣誉是指: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信誉不受破坏;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国家的名誉不受侮辱。

4.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我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5.依法纳税;6.劳动的义务——既是权利又是义务;7.受教育的义务——既是权利又是义务;8.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9.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由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第十章 国家机构(上)

1.国家机构:是指国家的统治者为实现统治职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全部国家机关的总和。

2.我国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制和社会主义法治为三项基本原则。

3.民主集中制:含义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和前提,而侧重点在集中。民主集中制作为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的一种制度,表现形式是以人民代表大会来“代民作主”和“为民做主”,而非直接意义上的“人民亲自自主”。其实质依然是一种由上到下的间接民主,也就是民主的集中。

①从宪法依据的角度看,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表现为:《共同纲领》及前后四部宪法都明确规定了它作为国家机构组织活动的原则。

②从实践看,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程序是先生产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组织产生行政、司法、军事等其他国家机关。而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组织的模式是人民按照现行的选举制度,通过直接选举产生县级以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再依照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县级以上的人民代表大会,最终产生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③全国人大在全部国家机关中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高度统一和集中掌握全部国家权力,不仅享有最高立法权,国家重大事项的最高决定权,还有权产生其他中央国家机关,有权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领导权分别委托其他国家机关行使并监督它们的工作。

④这种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性、统一性正是体现了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现行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原则。4.社会主义法治: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贯彻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表现在:

①现行《宪法》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②现行《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明确列出了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他国家机关的组成规范,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的人大及其他国家机关的组建都必须符合这些规范。

③除宪法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与国家机构组织有关的基本法律,使全部国家机关的组织活动有法可依。

③此外,现行宪法和法律关于国家机构组织活动的内容也都体现、实行了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

第二节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性质上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

2.全国人大是由全国人民在普选基础上产生的代表组成,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国家立法权和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问题,在整个国家范围内行使最高国家权力,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3.全国人大的组成:全国人大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由适当名额的代表。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妇女代表应当占据相当比例;现行宪法规定代表名额不超过3000人。4.全国人大的任期: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每届任期5年;宪法规定每届全国人大任期届满的两个月前,全国人大常务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如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全体委员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全国人大会议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大的任期。5.全国人大的责任制:实行集体负责制,★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①制定、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全国人大有制宪权;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代表全体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全国人大监督宪法的实施从现行宪法的内容上一是对各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各种规章是否符合宪法的原则和条文规定,进行审查监督;二是对其他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以及所有公民的行为是否违宪进行监督。

②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基本法律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设立特别行政区管理制度的法律等。

③选举、决定和罢免中央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全国人大有权组织选举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有权根据国家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总理的提名决定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的人选。罢免案须由全国人大主席团或者三个以上的代表团或者十分之一以上的代表提出,由主席团交各代表团审议后提请全体会议表决;或者由主席团提议经大会全体会议决定,组织调查委员会,再由全国人大全体会议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审议,经全体代表的过半数同意即获得通过。

④决定国家重大问题:重大事项决定权——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等国家重大事项的权力。

⑤最高监督权:全国人大有权监督由它产生的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表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要对它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人大可以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也要对全国人大负责。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全国人大开展工作的基本形式是举行会议,通过会议决议形式职权。会议召集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认为必要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时,可以召集临时会议;会议分为预备会议(——由上届人大常委会主持,目的是保证即将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的顺利进行,任务是讨论大会的议程,选举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以及决定其他必须解决的事项)、主席团会议(——任务是①主持本次大会;②提出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的人选和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③组织代表团审议各项议案;④处理个代表团和代表在会议期间提出的议案、罢免案、质询案;⑤草拟大会审议通过的决议草案;⑥决定选举及通过议案的表决方式)、全体会议、代表团会议和小组会议;只有2/3以上的全国人大的代表出席才能举行;必要时,经主席团和各代表团团长会议决定后,可以召开秘密会议。

二、全国人大工作程序

全国人大会议主要是通过议案以及选举和罢免国家领导人。

程序为:1.提出议案。——可以提出议案的主体是: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提出;宪法修正案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才有权提出。罢免案按照现行宪法规定的特别程序进行。

2.审议议案。对国家机关提出的议案,由主席团决定交各代表团审议,或者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由主席团审议决定提交大会表决;而对各代表团和代表提出的议案,则有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大会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大会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大会议程。3.表决议案。议案经审议后,由主席团决定提交大会表决,并由主席团决定表决方式。除宪法修正案须全体会议代表2/3以上的多数通过外,其他法律和议案由全体代表过半数赞成就通过。4.公布法律、决议。法律议案通过后即成为法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以发布命令的形式加以公布;选举结果及重要议案,由全国人大主席团以公告公布或有国家主席以命令形式公布。

三、全国人大常委会

1.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经常行使国家权力,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3.全国人大常委会由下列人员组成: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并且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和妇女代表。

4.全国人大常委会任期为五年。须在下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产生后才能结束。

四、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1.立法权——根据宪法规定的范围行使立法权,①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②在全国人大必会期间,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基本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2.解释权——宪法和法律解释权

3.监督权,①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听取国务院、最高法和最高检的工作报告。②审查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和合法性;——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4.重大事项决定权:①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②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③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④规定军人和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⑤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⑥决定特赦;⑦决定全国总动员和局部动员;⑧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⑨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际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5.人事任免权:①总理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②根据军委主席提名,决定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③根据最高院院长提名,任免最高院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院长;④根据最高检检察长提前,任免最高检副检察长、检察院、检查委员会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并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⑤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由委员长会议提名,可以补充任命专门委员会个别副主任委员和部分委员,任免专门委员会顾问;⑥由委员长提请,任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⑦由委员长提请,任免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

五、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制度

1.会议内容:①全体会议:全体成员组成;②委员长会议:由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任务是处理全国人大常委会重要的日常工作。

2.工作程序:①提出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法、最高检,以及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委会提出属于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②审议议案:法律草案要经委员长会议决定审议程序,经过两次常委会会议的审议才能付诸表决。

③通过议案:由常委会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④公布议案:由国家主席公布。

六、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可以分为常设性委员会和临时性委员会)1.专门委员会的职责:①审议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全国人大常委会交付的议案; ②向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属于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同本委员会有关的议案。

③审议全国人大交付的被认为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国务院各部委的命令、指示和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和规章,并提出报告。

④审议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全国人大常委会交付的质询案,听取受质询机关对质询案的答复,必要时向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报告。

⑤对属于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同本委员会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2.临时性委员会:也就是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时,可以组织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调查委员会无一定任期,对特定问题的调查任务一经完成,该委员会即予撤销。并且《宪法》规定,其进行调查的时候,一切有关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都有义务向它提供必要的材料。★七 紧急状态权的行使主体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全国或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②国务院有权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③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地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最高国家权力。2.产生:全国人大代表制度采取的是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相结合,而以地域代表为主的代表制。

3.全国人大代表暂停职务原因:①因刑事案件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②被依法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服刑的。4.全国人大代表终止职务原因:①地方各级人民爱表大会迁出或者调离本行政区域的;②辞职被接受的;③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④被罢免的;⑤丧失中国国籍的;⑥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 5.全国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保障:

①言论免责权:宪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②人身特别保护权: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没有经过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的许可,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没有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司法机关对其采取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也需要经过主席团常委会许可。

③履行职务的时间和物质保障权:全国人大代表在履行职务时,所在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应予以时间保障和工资、福利保障,国家给予适当补贴和物质上的便利。国家之处部分由中央财政开支。

④对阻碍全国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处置。对阻碍全国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处置。6.全国人大代表的义务:①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②保守国家秘密;③同原选举单位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深入了解群众意愿,真实反映社情名情,忠实地为人民服务;④接受原选举单位和群众的监督。第三节 国家元首

1.性质和地位: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属于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家主席对外享受国家最高礼遇,代表国家,其行为被视为国家行为。

2.《宪法》规定:“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45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副主席。” 3.国家主席、副主席产生的法定程序:

国家主席、副主席是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先由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提出国家主席和副主席的候选人名单交各代表团协商,再由会议主席团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候选人名单,最后由会议主席团把确定的候选人名单交付大会表决,由大会选举产生。

实践中,国家主席、副主席候选人先由中共中央酝酿,在征求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后,向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推荐,由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正式提名。

4.国家主席、副主席的任期同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五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5.国家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继任主席的职位;副主席缺位时,由全国人大补选;国家主席、副主席都缺位时,由全国人大补选。补选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暂时代理国家主席的职位。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职权

1.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权。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由国家主席以主席令的形式颁布施行。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发布动员令、宣布战争状态等。

2.人事任免权。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任免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在内的国务院组成人员和驻外全权代表。3.外交权。国家主席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宣布批准或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4.荣典权。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代表国家向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授予勋章和荣誉称号。第四节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1.性质和地位:国务院是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①国务院对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内是中央人民政府。②国务院从属于全国人大,由全国人大产生,受它监督,对它负责。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并对其负责。③国务院在全国行政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统领所属各部委及全国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行政工作,一切国家行政机关都必须服从它的决定和命令。

2.国务院的组成: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总理根据国家主席的提名,由全国人大决定,其余人员根据总理的提名,由全国人大决定。国务院的任期与全国人大任期相同,即五年。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一、总理你负责制:即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指国务院总理对其主持的国务院规则有完全的决定权并承担全部责任。具体内容包括:

①由总理提名组织国务院,总理有向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提出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议案的权力。

②总理领导国务院工作,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都是在总理领导下工作,向总理负责。

③总理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和全体会议,总理拥有最后决定权,并对决定的后果承担全部责任。

④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命令和行政法规,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的议案,任免国务院有关人员的决定,都得由总理签署。

二、国务院的职权

①执行宪法和法律,执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

②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措施,发布行政决定和命令;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③提出议案权,即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议案。议案内容主要涉及五个方面: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2.国家预算和预算的执行情况;3.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和废除的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4.国务院组成人员中必须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的人选;5.在国务院职权范围内的其他必须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和决定的事项。

④对所属部、委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领导权及管理权。国务院有权规定各部和各委员会的职责;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职权的具体划分;统一领导各部、委和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委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⑤组织、领导和管理全国各项行政工作。国务院负责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国家预算;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制和区域划分;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戒严;审定行政编制,依法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人员;负责组织、领导和管理国家经济、城乡建设、教科文卫、体育、计划生育、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监察、国防建设、民族事务、对外事务、侨务等行政事务。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五节 最高国家军事机关

1.性质和地位:《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该规定表明,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国家最高军事领导机关,有权领导和指挥全国武装力量。

第十一章 国家机构(下)

1.地方国家机关的含义:通常是指设立于国家地方层级并行使国家全能的各类国家机关。

2.我国地方国家机关设置的自身特点:

①地方国家机关在设置上是多层次的。(我国地方国家机关设置的层次为四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机关;设区的市、自治州的国家机关;县、自治县、市的国家机关;乡、民族乡、镇的国家机关。)②地方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是从属性的。

③地方国家机关在职权的划分上是有区别的。我国有三种不同类型的行政区划,即一般行政区、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三种不同类型的行政区域内所设立的不同地方国家机关,其职权的大小、职权行使的范围都是不同的。3.我国地方国家机关与中央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是一种隶属关系,具体表现为:

①关涉全国性的重要国家事务的决定权和管理权由中央行使,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

②关涉地方性的国家事务由地方国家机关决定,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③遵循法制原则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

第二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和地位:《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这表明,地方各级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本行政区域内处于首要地方,代表本行政区域的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它选举产生,向它负责,受它监督。(地方各级人大之间、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监督关系。)2.主要职权:

①地方性法规制定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代表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并由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②重大事务决定权。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地方各级人大有权讨论和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学、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族、民政等重大事项;有权审查批准本行政区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以及它们的执行情况的报告;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通过和发布决议。

③监督权:我国地方各级人大有权监督其他地方国家机关的工作。县级和县级以上人大:听取和审查本机人大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不适当的决议;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乡、民族乡和镇人大有权听取本机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撤销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④选举和罢免权:地方各级人大有权选举和罢免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和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县长、副县长、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县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有权选举和罢免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本级人民法院院长或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但选举和罢免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经上已经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机人大常委会批准。

⑤其他职权: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有权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护各自经济组织的合法权利等。

3.地方各级人大的工作程序

(1)提出议案程序:地方各级人大举行会议时,主席团、常务委员会、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本级人民政府可以向本级人大提出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主席团决定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10人以上联名,县级以下5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大提出属于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议案一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2)选举程序: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人选,分别由省级的人大代表30人以上联名提出;自治州和设区的市的人大代表20人以上联名提出;县级的人大代表10人以上联名提出。一般进行差额选举,选举实行无记名投票方式。

(3)质询程序:地方各级举行人大会议时,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以书面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及其各工作部门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4)罢免程序: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举行会议时,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或者1/10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审议。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主席团或者1/5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人大主席团主席、副主席、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的罢免案,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审议。

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权利:

①提出议案权: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10人以上联名,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5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大提出属于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有权向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工作部门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质询案。

②提出批评、建议和意见权

③人身特别保护权: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非经本级人大会议主席团许可,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如因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大会议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

④言论免责权: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人大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⑤物质保障权: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在出席人大会议执行代表职务时,可以享受必要的物质上的便利或者补贴。

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和地位: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经常行使地方国家权力的机关,它从属于同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①地方性法规制定权;②重大事务决定权;③监督权: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撤销下一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不适当的决议,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受理人民群众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上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④任免权;⑤其他职权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性质和地位

我国《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作为执行机关,从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作为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它必须向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执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地方各级行政机关都必须接受和服从国务院的统一领导。(2)主要职权:

①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报国务院和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报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以及人大常委会备案

②执行本级人大或常委会的决议,执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执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预算。③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

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环境和资源保护、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依照法律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⑤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办理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下级任免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⑥⑦⑧(3)领导制度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即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行政首长分别主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对上级人民政府和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1.性质和地位:自治机关是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依法行使自治权的一级地方国家机关。民族自治地方是指在我国行政区域内所设立的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所设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不属于自治机关的范畴。2.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民族自治区的建置有全国人大批准,自治州、自治县的建置由国务院批准。

一、民族自治机关与其他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异同

相同之处:①各级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通过间接选举或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的代表组成。更急人大常委会作为人大闭会期间经常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各级人大产生同级的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各级人民政府是本级人大的执行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行政机关。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均向同级人大负责,受同级人大监督,并向人大报告工作。②各级民族自治机关都要贯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与活动原则。③各级民族自治机关的每届任期为5年。

不同之处:①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以及居住在本区域的其他民族公民按人口比例产生的代表组成。

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③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的主席、州长、县长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④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的其他组成人员以及自治机关所属工作部门的干部,要尽量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员。

二、民族自治机关的主要职权

民族自治机关,既是一级地方国家机关,又是一级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即民族自治机关在其行使职权方面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另一方面它还行使民族自治权。

自治机关的自治权:①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制定的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织、活动原则、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以及自治地方其他有关重大事项的综合性的规范性文件。单行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依照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的关于某一方面具体事项的规范性文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②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的变通执行和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③自主管理地方财政。凡是依照国家财政体制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都应当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④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经济建设事业。

⑤自主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⑥组织本地方的公安部队——须经国务院批准,才可以组织。⑦使用和发展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⑧培养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

第四节 特别行政区的政权机关及其政治体制 1.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性质及法律地位

①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是特别行政区的首脑,代表特别行政区,对中央人民政府和特别行政区负责;同时,他又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首长,领导特别行政区政府,对立法会负责。可见,行政长官具有双重的法律身份。

②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由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其地位高于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的首脑,对特别行政区的行政管理事务享有决定权。

2.行政长官的主要职权

①领导特别行政区政府;执行基本法和依照基本法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其他法律;签署立法会通过的议案;公布法律。

②决定特别行政区的政策和发布行政命令;签署立法会通过的财政预算案,并报中央人民政府备案;批准向立法会提出有关财政收支的动议;主持行政会议;处理情愿或申诉事项;根据国家和特别行政区的安全或重大公共利益的需要,决定政府官员是否向立法会或其所属委员会作证和提供证据。

③提名并报请中央政府任命特别行政区主要官员,建议中央人民政府免除上述官员的职务;委任行政会议成员或行政会委员。行政长官有权依法定程序任免各级法院法官,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公职人员。

④代表特别行政区政府处理中央授权的对外事务和其他事物;有权依法赦免或减轻罪犯的刑罚。3.立法会

(1)立法会的性质、地位

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立法会“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根据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由立法会制定的法律只需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备案不影响法律的生效,表明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真实地、完整地拥有高度的立法自治权。

(2)香港立法会由选举产生,澳门行政区立法会的议员采用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和委任三种方式产生。4.立法会的主要职权

①立法权。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有权依照基本法的规定和法定的程序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其制定的法律须由行政长官签署、公布,方有法律效力,并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将法律发回,立即失效。

②财政权,立法会有权根据政府的提案,审核、通过财政预算;有权批准税收和公共开支;有权审议政府提出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批准由政府承担的债务。③监督权。立法会有权听取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并进行辩论;对政府工作提出质询;就公共利益进行辩论。行政长官如有严重违法或渎职行为而不辞职,立法会可以进行弹劾。

④其他职权。立法会有权接受当地居民的申诉并进行处理;有权同意终审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

5.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终审法院——享有最终的司法裁判权、高等法院、区域法院、裁判署法庭和其他专门法庭。高等法院设上诉法庭和原诉法庭。澳门属于大陆法系地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设初级法院、中级法院和终审法院三级。此外还设行政法院,专门管辖行政诉讼和税务诉讼的案件。6.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的任命程序

(1)香港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的法官,根据当地法官和法律界及其他方面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推荐,由行政长官任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终审法院和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必须由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终审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还须由行政长官征得立法会同意,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独立进行审判,不受任何干涉,司法人员履行审判职责的行为不受法律追究。

一、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和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比较

相同点:①自治权的设立:都由全国人大依法加以确认和授权,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依据《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而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

②自治权的属性:都属于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但一直下地方国家机关的权利,都是来自于中央授权,都是派生性权力;

③自治权适用地域和行使者的属性:权力使用的领域都是中国领土内的地方行政区域,是一级地方行政区域。自治权的行使者都属于我国的地方国家机关。不同点:①自治权的自治程度不同,民族自治机关享有较高的自治权,而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②自治权产生的基础不同,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是为了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特别行政区自治权视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③自治权行使地域的社会性质不同,民族区域自治在大陆领域内实行,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要求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等。而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是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随时我国一级地方行政区域,但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第五节 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

一、人民法院

1.人民法院的性质和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是专门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机关。2.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3.人民法院的组织系统:是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包括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

①基层人民法院包括设在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人民法院。主要审理刑事、民事和经济类的第一审案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②中级人民法院包括: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各直辖市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省和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自治州分别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包括:法律规定有他管辖的第一审案件;基层人民法院移送审判的第一审案件;对基层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和抗诉案件;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中级人民法院对它认为案情重大的,可以请求将案件移送上级人民法院审判。

③高级人民法院是指设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法院。审判的案件包括:法律规定由他管辖的第一审案件,即本辖区内的重大刑事案件,由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和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下级人民法院移送的第一审案件;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提出上诉和抗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

④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最高审判机关。审判的案件包括:法律规定由他管辖和它认为应当由自己审判的第一审案件。对高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判决或裁定的上诉案件和抗诉案;最高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进行法律解释,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工作。

⑤专门人民法院指设在特定部门审理特定案件的人民法院。不安行政区划而设立,也不受理一般的刑事、民事、经济案件,主要审理具有专业性、机密性的专门案件。

2.审级制度:两审终审制。

3.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原则:①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②依法独立审判原则;③公开审判原则;④被告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⑤各民族公民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⑥合议制原则;⑦回避原则

二、人民检察院

1.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任务:《宪法》第19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是国家为维护宪法和法律同一实施而实行的一种专门监督,这种专门监督的权力,称作检察权。在我国,它通过行使检察权对各级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民是否遵守宪法和法律实行监督,以保障宪法和法律正确、同一的实施。

2.人民检察院的组织系统: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

3.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体制——我国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体制为双重领导原则 ①从人民检察院与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看,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本级人大和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②从人民检察院上下级关系看,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人民检察院内部的领导关系是检察长统一领导检察院的工作。各级人民检察院设立检查委员会,在检察长的主持下,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如果检察长在重大问题上不同意多数人的决定,可以报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4.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1)法纪监督。对于叛国案、分裂国家以及严重破坏国家的政策、法律、法令、政令统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此种成为特种法纪监督。对于其直接受理的贪污案,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案件和渎职案件等进行侦查,可称为普通法纪监督。

(2)占察监督。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免于起诉;对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3)支持公诉和审判监督。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出庭支持公诉;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4)监所监督。人民检察院对于刑事案件的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

5.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原则: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原则;实事求是,群众路线,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原则;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

6.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相互关系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是么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国家机器。按照国家机关智能的分工,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公安机关负责国家和社会的治安管理工作。

(2)《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由此可知,三机关的相互关系为:

①分工负责。对于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批准逮捕和检察、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②互相配合。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公检法三机关应通力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完成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任务。

③互相制约。——1.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之间:公安机关负责案件的侦查、预审、拘留,但无权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只能由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再由公安机关执行逮捕;对公安机关移送检察院的案件,检察院若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可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的合法性行使法律监督权。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的决定有不同意见,可以要求同级人民检察院复议,还可以要求上级人民检察院复核。2.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之间:对于检察院起诉到法院的案件,人民法院如果认为所指控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可退回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还可以要求人民检察院撤诉;人民检察院对法院在审判活动中的合法性有权进行审判监督。人民检察院对本级人民法院和下级人民法院以及生效的判决和裁定认为的确有误,可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第十二章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概念: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就是处于基层的城市和农村居民群众提供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进行的、管理自己事务的制度。2.特征:基层性、群众性、自治性、直接性。

一、村民委员会 1.性质和地位: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体内部的重要自治机关。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设立原则:村委会根据村民的居住状况、人口多少,按照便于群众自治,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原则设立。3.组成人员: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4.村委会每届任期3年,届满换届,村委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5.选举办法:村委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撤换村委会成员。选举村民委员会,由选举权的村民的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的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6.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与基层政权之间的关系:村民委员会与乡镇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支持与被支持,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村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7.村委会与基层党组织的关系:基层党组织不仅需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同时需要支持和保障村民自治,即基层党组织通过领导来支持和保障村民自治。基层党组织应当积极动员,组织村民参与选举村委会成员,出席村民大会等自治活动。8.村民会议的职权:①讨论和决定设计村民利益的事项;②村委会的设立、撤销和调整范围的变化必须经过村民会议讨论同意;③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④对村委会及其组成人员进行监督,有权罢免村委会组成人员.

篇2:宪法学整理笔记

第一章 法律的起源

一、原始社会没有国家和法律。氏族是原始社会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调整氏族成员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体现全体氏族成员利益和意志的习惯

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法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三、法律的产生经历了漫长、复杂的过程。它的最初形式是国家认可的习惯,后来逐渐发展为成文的法律。

四、法律的历史类型是根据法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律进行的最基本分类。

五、人类历史上依次存在过奴隶制类型法律、封建制类型法律、资本主义类型法律和社会主义类型法律。各种类型的法律建立在各自的经济基础之上,体现不同的阶级意志,并各具特点

六、法律的本质是法律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故而具有很强的阶级性。但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少数人或个别人的意志,也不是统治阶级全体成员意志的简单相加。法律体现的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而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

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归根到底,是由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七、法律的特征是:1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行为规范;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3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4法律是规定权利义务的规范

5法律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八、法律可定义为: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和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以权力义务为其内容,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一种行为规范。

九、法律的价值:

是指法律的属性和功能,经过实践,同人的法律需要的某种适合或一致。

十、依据法律价值的作用,可以把法律价值分为法律的工具价值和法律的目的价值。

十一、法律及其价值之间有许多相对应的范畴,其中最基本的当属法律与正义、法律与自由、法律与效益、法律与秩序。

十二、法律的要素是指构成法律的基本元素或基本成分。

通常认为,法律由以下三要素构成: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概念

十三、法律有其内在本质规定性,也有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法律的表现形式在法学上称之为法律的渊源。

法律渊源于法律本质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但并非本质相同的法律形式必然相同。由于各国的具体条件不同,本质一致的法律,其形式却不尽相同。

十四、综观古今中外,法律的渊源主要有:

法学概论 作者:ayu134

1、制定法;

2、判断法;

3、习惯法;

4、引证法;

5、宗教法;

6、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

十五、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作不同的分类:

1、根据法律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可分为: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2、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可分为:

根本法和普通法

3、根据法的内容可分为:

实体法和程序法

4、根据法律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可分为:

一般法和特别法

5、根据法律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可分为:

国际法和国内法

6、公法和私法

7、法系

十六、法律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法律的性质,法律又反作用于它的经济基础。

十七、法律直接反映统治阶级的政治要求,并未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法律与统治阶级政治的这种关系,具体反映在法律与统治阶级政策的关系上。

十八、法律和道德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社会规范。法律与统治阶级道德的联系甚为密切,两者有着共同的阶级本质和共同的目的,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

第二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一、一切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必须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才能实现其伟大的历史任务

二、无产阶级不能因袭、沿用旧法律,只能在彻底摧毁旧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是对于旧的法律文化,无产阶级应当加以批判的继续。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在彻底废除国民党旧法律的基础上,由新民主主义法律转变来的,它是新民主主义法律的继承和发展

四、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它既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又有广泛的人民性;既具有国家强制性,又能为广大人民自觉遵守。

五、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都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两者具有密切的联系。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指导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党的政策不能代替社会主义法律

六、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既有共同点,又有重大区别。它们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但又不能互相代替。在实践中应当划清违法与违反道德的界限。

七、法律只有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才能在社会生活中真正发挥作用。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为其充分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提供了可能,但社会主义法

法学概论 作者:ayu134 律在制定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使其尽可能地反应客观规律的要求,成为改造社会,造福人民的有力工具

八、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活动

九、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是:

1、遵循宪法的原则

2、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的原则

3、保障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的原则

4、科学和合理地规范社会关系的原则

5、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立法的原则

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有其法定权限,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我国实行的是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分权、多级并存、多类结合的立法权限划分体制

十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程序为:

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案的公布

十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以规范性文件为其主要渊源。

主要有: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国务院的部门规章

5、军事法规和规章

6、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7、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8、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9、经济特区的单行经济法规

10、国家认可的习惯

11、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十三、法律汇编和法律编纂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系统化的两种不同方式

十四、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指由社会主义国家各个法律部门的所有现行规范所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对象,通常把调整同类性质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归并为一类,构成一个法律部门,但有时调整的方法也是划分法律部门的重要依据。

一般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环境保护法、军事法、诉讼法等法律部门

十五、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是指社会主义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和实现。

十六、法律的适用,是指被授予专门职权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定的程序,实现法律对特定的社会关系的调整活动

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正确、合法、及时

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正确掌握各种规范性文件的相互关系

十七、法律的遵守,是指一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恪守法律

法学概论 作者:ayu134 的规定,严格依法办事,即守法

十八、法律效力和法律解释是同法律的适用紧密关联的两个问题。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内,对什么人有约束力。法律解释是指法律条文的含义和适用条件所作的理解和说明

十九、违法是指违反法律的规定,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构成违法,须具备一定的要件。

法律责任是指由法律行为引起的依法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责任

法律制裁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对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违法者,依法所采取的带有强制性的惩戒措施。

法律制裁可分为: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

二十、社会主义法律关系是指社会主义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表现为人们之间的权力和义务的关系。

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关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由于受到各种不同的法律规范调整,形成各种不同的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是:法律关系的主题;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的客体

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必须根据一定的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按其是否包含当事人的意志,可分为事件和行为两类。

第三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和法治

一、社会主义法制:

是社会主义国家按照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建立起来的法律和制度,它是立法、执法、守法和监督法律实施等几方面的统一,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社会主义民主即人民民主,就是全体人民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的一种国家制度

四、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和保障

五、法律意识是一定阶级法律观点的总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即无产阶级法律意识,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法律意识。

六、培养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具有重要意义。

七、在全社会普及法律意识是培养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有效办法

八、法治指的是在民主国家中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而法律本身是反映社会正义的良好法律,全社会都必须认同遵守,依照法律办事。

第四章

宪法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同一国家的宪法和普通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宪法的内容、法律效力以及它的制定和修改程序都有别于普通法律。

法学概论 作者:ayu134

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宪法是对民主制度的确认和保障

因而,可以将宪法定义为:宪法集中反映一国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确认和保障该国民主制度的国家根本法

二、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产物,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法律表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出现了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中国宪政历史上,曾经有三种不同的政治势力所要求的三种不同宪法

四、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由中国人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制定的的《共同纲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具有宪法的一般特征,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新中国建立以来,先后制定了1954年宪法、1975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

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

六、我国是工人阶级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

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工人阶级的领导就是通过中国共产党来实现的。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之一。

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现阶段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

八、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地位;保证了国家权力的统一行使,便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九、选举制度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选举制度着眼于实际民主,并采取尽可能完善的民主形式,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十、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

我国采取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愿。

十一、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互助关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十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十三、宪法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将我国的领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行政区域,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

十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所有制两种形式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

十五、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十六、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方针是: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依法享有自主权和实行民主管理。

十七、“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把“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写进宪法,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提供了宪法保障。

十八、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推进“三个文明”建设

法学概论 作者:ayu134

十九、不断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二十、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二

十一、由宪法加以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直接反映公民在国家中的 法律地位,构成公民的其他一切权力和义务的基础。二

十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二十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义务的一致性;权利义务的平等性。

二十四、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妇女的权益和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等。

公民在形式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二十五、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由如下几类国家机关组成:

国家权力机关(首要地位);国家主席;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军事领导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

二十六、我国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为人民服务原则;精简原则;法治原则。

二十七、宪法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性质、地位、组成、任期和职权。宪法还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的职权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义务分别做了规定。

二十八、为保证宪法的实施,现行宪法就宪法的权威性,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和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其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审查等问题都做出规定。

二十九、普通法律对保障宪法的实施起了重要作用 三

十、党的领导是保证宪法实施的关键。

第五章

行政法

一、行政法是规范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即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能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二、我国行政法的主要渊源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规章、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

三、受到行政法律规范调整的行政关系,称为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由

主体、客体、内容 三个要素构成。

四、行政机关是执行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机关,又称为国家管理机关或政府。它以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实行行政管理活动的任务。

五、行政机关

按其职权的效力范围,可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按其职权的性质,可分为一般行政机关和专门行政机关

六、公务员:

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法学概论 作者:ayu134

篇3:如何写教案——根据课堂笔记整理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案

教师要想要上好一节课, 准备工作必不可少, 而教案起着课堂灵魂的作用。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 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通常又叫教学设计, 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看过形形色色的教案, 虽然各个教案形式不同, 侧重点不同, 但是大致内容没什么差别, 因为教案是按照课本而形成, 其中的知识点也是紧紧结合着, 这个因为不同教师的教学理念有所不同, 但是其所要像学生展现的知识点却都紧紧结合教学大纲形成的。

教学设计由几个步骤构成, 首先要分析教学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确立, 来确定教学目标, 然后提成解决方案以及解决的手段, 在形成教案后还要根据课堂具体形式进行反思和评价, 然后根据评价内容修改方案。教学设计的样式由教学设想、教学步骤构成。教学设想所包括的内容主要由任务分析, 学生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准备构成。任务分析主要是指学习内容分析, 即文本分析, 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 所表达的内容, 所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进行分析, 学生分析即学情分析, 是指学生的程度, 水平, 接受度等方面的分析。然后确立教学目标, 一般情况下设计三到五个,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在对任务分析及学生分析的基础上确立的, 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求是:首先, 行为主体必修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其次, 目标陈述要用可测可查的外显行为来界定。接下来要设置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的重难点也是紧跟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及文本的实际情况, 而形成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难点也不宜过多, 要确保能够在教学计划内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接下来是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的内容主要有辅助课堂教学的课件, 课堂上有可能需要的道具, 以及音频等。理论已经准备完全后, 就是要准备实际操作中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即教学步骤。教学步骤包括的内容有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和修改。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有内容呈现, 是对文本内容与教学设计内容的呈现。教学组织形式,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组织, 与同学形成良好互动。设计理由, 以及教学时间的具体化, 即对某一步骤如导入部分的具体化, 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从容不迫, 避免发生提早上完或者拖堂的情况。教学评价, 在课后对自己的课程进行综合而客观的评价, 根据评价进行教学反思和修改, 有助于巩固已有知识, 并且举一反三, 做到更好。

备课时要有文体意识, 所谓文体意识, 即清楚哪些作品是文学作品, 哪些作品是非文学作品, 非文学作品, 即实用文章。教案的设计必须根据文章体裁来抒写。根据不同形式可以分为诗歌教学、散文教学、小说教学、戏剧教学、以及文言文教学。

诗歌是文学的灵魂, 艾青说“诗歌是文学的顶峰, 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所以诗歌教学所面临的困难是比较大的, 如何使同学们能更好的理解, 品味诗歌, 这对教师的专业要求很高。首先要把握诗歌的特征, 诗歌具有音乐性、形象性、想象力、跳跃性和凝练性的特点。音乐性, 即诗歌节奏、停顿、韵律尤其特殊性。形象性, 使诗歌具有朦胧、暗示、含蓄的特征, 诗歌无法从表面阅读就理解其感情, 所以要根据意象, 来分析情感。想象力, 即诗歌的写作手法多样, 多见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 这要求读者具有充分的想象力, 来探索这些手法后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跳跃性是指诗歌的意象之间上下节之间可突破逻辑意义上的关联。凝练性则是情、意上的高度浓缩, 这些特质是诗歌具有典雅, 隽永的特点。

诗歌分为现代诗和古诗, 这使诗歌在教学上必须使用符合其特质的方法。从音乐性来说, 古诗两字一顿要求其按严格的韵律来进行, 现代诗则音节无定制, 韵律可有可无。古诗则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在格律上的要求比较宽松, 而近体诗主要分为绝句或律诗, 押韵对仗要求严格。古人写文章的一般规律是起、承、转、合。在凝练性上, 现代诗比古诗的凝练性弱。现代诗抒情主人公鲜明, 如闻一多、穆旦、卞之琳的诗。如在闻一多的《发现》中, 韵的急速变化起源于诗人情感波澜, 每句节奏统一又有变化, 在课堂教学中, 要抓住闻一多的抒情气质及诗人的血性, 该诗的旋律是低徊、平复、扬起到回落, 紧跟诗人情感变化。旋律和韵律是诗歌的呼吸, 诗歌的教学范式是少解多读, 诗歌教学重在品味, 诗歌的朗读可以推进诗歌解读的进程, 先熟读和背诵, 注意声调和音节的变化, 进一步诵读, 领悟诗中的情绪和情感, 再读, 体味作品中诗人的生命和精神, 深入把握诗歌的整体意蕴和意向推进。现代诗的意象是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的组合, 诗境则是整体性的融合, 即整体的表现出一个诗境、意象, 是画面的组合。诗歌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有:任意突出言语时间的主体性、过度的生活延生、现实逻辑代替一切、忽视语言的精神性和审美性、抹杀诗的情味, 文学是一种审美感知, 在解读诗歌时要主要“留白”, 留给学生一些想象的空间, 也不要试图用现实逻辑去分解诗歌, 去寻找诗歌中存在的逻辑漏洞, 文学是不等于现实, 它表现了现实, 却有不等同与现实。诗歌教学要多读多体验, 多进行审美联想。

散文教学通俗的讲, 是分享作者的个人经验, 品味作者个性化语言。散文教学进行备课时, 要注意两点, 整体把握作者的创作风格和明确文章的写作背景。散文之所以称之为散文, 不是因为通常意义上所说“形散神不散”的谬论, 其“散”主要是一种自由精神, 散文的语言形式多样, 句式、措辞之美需要用心赏析, 而散文之“文”是一种审美追求, 是其所体现出的人文性。散文要素有情怀、妙思及好辞, 好辞是指明白自然, 语言节奏明快, 修辞华美的辞藻。阅读散文时要注意“三悟”, 即渐悟、顿悟、妙悟。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 其语言特点在那句“来的清, 来的静, 来的悲凉”中充分体现。散文阅读时要注意解文字、理篇章、悟情怀、会妙思、乐神智、超现实, 通过阅读获得超越性体验, 在备课时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悟性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小说即虚构的叙事, 小说的本质特质即叙事和虚构。从叙事角度来说, 中国传统小说更注重情节波动、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 而外国小说则是心理描写居多。小说的焦点在任务, 其特质是“文学即人学”, 所以各种文体中, 小说最具广泛读者。当下小说最大的问题不是怎么教, 而是教什么。从文本出发, 去感受人物的成长、情节、机遇、性格、环境等, 而回到故事, 小说是叙述的艺术, 回到语言,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 要注重从细节处去挖掘。

戏剧教学既是文学作品教学中的难点, 又是弱项。戏剧是用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戏剧的文本特点即时空的集中性和舞台性、矛盾的尖锐性和戏剧性、台词的个性化和动作化。戏剧教学的基本要点是关注舞台场、教授基本术语、重视唱和表演语文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对戏剧戏曲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又不同于其他文体的教学。文言文即用文言写的文章, 文言文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在语法特点上, 表现在词类和词序两个方面, 比白话有更多词类活用的现象, 词汇特点上, 词以单音节词为主, 剪短精炼, 典雅隽永, 叙述方式上, 起承转合, 铺排用典等。文言文教学的对策为:引领学生进行文的阅读, 进行文的赏析和品味;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注重文言文的积累;注重文言文的文化阐释, 把经典文本当做经典来教。

不同教师所写出的教案是不同的, 但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教师首先要知道自己应该教什么, 然后怎么教, 根据自己的专业素养用心写教案使自己的课堂变成既能教授学生知识, 又能让学生喜欢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曹周天.教案写作的概念、问题与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29:47-49.

[2]胡绍浚.教案写作浅谈[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1994, 01:44-46.

[3]詹珊.教案写作中的语言特色初探[J].福建电大学报, 1999, 01:31-33.

[4]谭晓云.交互性:中学教案的语体学研究[J].当代修辞学, 2011, 02:32-43.

篇4:《法学方法论》读书笔记

关键词:法学;发展论;评价

《法学方法论》有两本,一本是杨仁寿所著,另一本是拉伦茨所著,杨仁寿先生这本《法学方法论》更适合我们扎实功底。先生在序言中所称:“吾生有涯,学亦无涯,治法必须讲究方法,非徒熟谙法条而已。撰述本书区区微旨,即在于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功利实用地讲:学会学习、掌握法学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或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法学方法论》概述

杨仁寿先生所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法学方法论》目前发行到第二版,共有六编三十一章。

第一编为引论,共分四章:“诽韩案之启示”,“恶法亦法与恶法非法”,“科学与非科学”,“专通与博通”。在“诽韩案”中法官由于推论机械做出了糊涂判决,告诫我们运用目的限缩、比较等方法进行法学学习的重要性,以免闹出类似的笑话,也提出了法官在实务中需要具有法学方法素养的理论基础。由“诽韩案”中立法的缺失,著者认为立法时有必要区分“恶法”与“良法”,法律必须具有以下两种性质,其一是以纳粹德国为例的一般法律执行者可执行的“不太”恶的法律;其二是依莎翁《威尼斯商人》为例,指出法须具有目的性,且不违背公序良俗原则。要做到在法学学习或审判实践中不愚昧,就需要坚持科学摒弃宗教教义和神学,坚持理论认识的考察方法和实践评价的考察方法相结合,在理论认识领域内将逻辑分析的方法与经验事实的验证方法加以区别、客观的真理与主观的确信加以区别。不仅如此,还要将法学与临接科学进行联系,在应用科学内部也要触类旁通。

第二编为法学认识论分五章:“法学之任务”,“事物认识之客观性”,“法学认识之客观性”,“从逻辑分析方面认识法学之客观性”,“从经验事实方面认识法学之客观性”。

第三编为法学发展论分八章:“十九世纪初期法国法学者对法学之认识”,“十九世纪初期德国法学者对法学之认识”,“十九世纪前后英美法学者对法学之认识”,“十九世纪前后日本法学者对法学之认识”,“自由法运动”,“概念法学与自由法论之差异”,“裁判之准立法机能”,“理论认识与实践之结合”。从标题我们可以看出,这几张分别介绍了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典型国家的法学发展理论,运用了比较法的方法让我们对法学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四编法学实践论分九章:“法学之基本理论”介绍了:研究法学之方法、法律解释之指导理念和法律之阐释;“狭义的法律解释”项下介绍了文义解释、体系解释、法意解释、比较解释、目的解释及合宪解释;“社会学的解释”,“价值补充”,“漏洞补充”项下有:法理概说、类推适用、目的性限缩、目的性扩张、创造性补充。“类推适用与其他法律之阐释方法”项下有:类推适用与类推解释、类推适用与扩张解释、类推适用与反对解释、类推适用与当然解释;第七章“利益衡量”,第八章“价值判断之客观性”及第九章“法律行为之解释方法”。其中“利益衡量”是利益法学派所提出的观点,他们认为法律的实际作用比法律的抽象内容更为重要,“法官于用法之际,应自命为立法者之‘思想助手,不仅应尊重法条之文字,抑亦应兼顾立法者之意旨。对立法者疏未虑及之处,应运用其智慧,自动审查各种利益,加以衡量”。

第五编法学构成论分五章:“成文法”、“习惯法”、“法理”、“判例”、“学说”。主要介绍了法学主要构成部分,在此就不对其概念进行一一概述。

第六编附录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权利滥用禁止原则之适用”,第二部分为“动机之不法”,第三部分为“双方代理”,第四部分为“民事法律问题二则”包括“脱法行为”及“条件与期限”。

二、浅评法学发展论

法学发展论是《法学方法论》的第三编。笔者对这一部分比较感兴趣的原因是其他几编内容在法学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有所涉及,而第三编则从历史法学的角度,对世界各国十九世纪的法学内容进行了介绍,一方面告诉了我们比较法研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了解十九世纪世界各国的法文化及法文化的发展方向。

第三编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十九世纪欧陆法学界认为法律的与适用是一种纯粹理论认识的作用,直到十九世纪末叶、二十世纪初期自由法运动后,才将法学认识为一种实践性质的认识活动。而法国十九世纪造成概念法学风潮的原因,第一是受到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及贝卡利亚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因此法官在判案时不能加入任何自由裁量的因素,必须是纯为逻辑的机械操作。即使在1790年依立法程序创设了破毁院,也未能扭转司法功能机械、狭隘的局面。第二是受到自然法思想的影响。法国法学家认为法典是万能的,任何法律问题都可以通过严密的法律国际加以解决,同时法国民法典第四条规定:“法官不得以法无明文为理由,拒绝裁判”,即:法典具有唯一法源的性质。

第三编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十九世纪德国法学者对法学的认识。德国在十九世纪初叶政治经济文化与法国发展大相径庭,唯有法学发展类似,但萨维尼否定了德国法学发展是模仿法国模式,德国法学的根源在于罗马法,尤其是德国学者对罗马法进行“换骨”,对罗马法加以解释、修正以使之符合德国法发展的需要。此外,萨维尼还认为德国法典编纂要以“学者法”为主。以萨维尼为首的历史法学派观点不尽相同:萨维尼认为法律是发现的,并非制定的,随着人类进入到社会极端复杂的状态,法律技术人员的重要性要大于立法者,法官的任务发现法律并适用法律而非创造法律。而且法律因各民族的政治、经济、习惯而不一;而普赫塔偏于以逻辑的方法适用法律;温德萨德更进一步将整个罗马法体系予以架构,法官的职责只须根据法律所建立的概念予以应用,解释法律要以立法者的意思为依归。

第三编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十九世纪前后英美法学者对法学的认识。布莱克斯栋的“法宣言说”认为法官只是宣言法律、表明法律而已;当他的“英国法释义”传入美国后,美国法学者肯特形成了“美国法释义”;霍姆斯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倡言“法律预测说”;庞德形成了社会法学;卡多佐提出了“司法程序之本质”;卢埃林和佛兰克的现实主义法学等等。通过这些学者的观点,著者总结出重要的是形成正确的法律适用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法律为大前提、事实为小前提,进而得出最后的结论。

第四章为十九世纪前后日本法学者对法学的认识。主要介绍了明治维新之法制改革,在明治维新时期政府培育法律人才、编纂法典,关于旧民法和旧商法之施行,以及引发的断行派与延期派之争。此时,日本法学派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法社会学的发达;第二,法解释学的研究;第三,日本战后对判例研究的重视;第四,比较法相对发达。

在介绍前四章的基础上,著者在第四章为我们介绍了概念法学派后的自由法运动,诸如耶林的“目的法学”和“法学戏论”;埃尔利希的自由发现之说:“强调法律法律每每因立法者之疏忽、未预见或情况变更,而发生许多漏洞,此时法官即应自由地区探求活的法律,以资因应。”此外,还有康托罗维兹的:“为法学而战”等等。而此时法国的自由法运动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尤以撒雷认法之安定性与适应性同等重要,杰尼认为应从法律之外去探求“活的法律。”受自由法运动的冲击,自由法运动出现反动,以黑克主张利益法学和庞德主张的社会法学为典型代表。

第六章阐释了概念法学和自由法论的差异,主要由以下几点:1.自由法论认为国家的成文法并不是唯一的法源,如果有活的法律存在,才算是真正的法源;2.自由法轮学者认为法律并不是唯一的“圣经”,它的逻辑完足性应当受到质疑——法律必有漏洞存在;3.自由法论认为法律的解释不能纯为逻辑演绎操作,尚须做目的考量或利益衡量;4.概念法学禁止法官造法活动,认为法律本身完美无缺,与自由法论的法官在判案时具有造法性形成差异;5.两者在法学研究是否具有实践性也展开争论。

因此,第七章和第八章认为,法官的裁判具有“准立法者”作用,经过各位学者的论证著者的出“法学并非纯属纯粹理论认识的学科,而系兼具实践评价的性格在内”,无论在实践还是在研究过程中都要坚持法学理论和法学实践相结合。

三、本书体例结构及内容的价值及意义

第一,从本文第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出本书篇章体例严谨,逻辑清晰,且每部分短小精悍。但是有个别错字分别为第133页第四行“方”改为“分”;第223页第四行“氏”前加“加藤”。

第二,本书每一页的正文都不占全页整页纸,而是每页都留有空白以作小结或补充,也给读者留下做笔记的空间。这种排版方式是其他大部分书籍所没有的,例如第148页总结道:“法律解释的运用技术,虽与‘逻辑有关,但重要者,乃应视其‘立法目的为何。”

第三,本文的写著作方式多样,除了文辞叙述外还有图表等多种论述方式来进行说理论证。例如在介绍上下位概念时就运用了“人”、“动物”、“生物”的上下位概念图表进行分析。在第四编一开头运用树图,将法社会学分为法应用科学和法理论科学,然后再项下细分等等。

第四,本书的注解浩繁,尤其是第295页第15个注解甚至引用了著者在日本学习院大学冈孝教授的专题演讲记录全篇,可见学者严谨著学之风。

四、据本书总结的法学学习方法

笔者认为由本书总结出的法学学习方法重要的是比较法的学习方法、法解释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比较法考察有助于我们了解各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法解释学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概念和问题的本质属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是一贯的法学学习思路,有助于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展开。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秦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61.6.

篇5:法学方法论要点整理

■法律事实含义: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失的各种事实的总称。

■法律判断含义:是一种归类活动,将特定的法律事实归之于某一规范的活动。

■等置模式含义:法律判断的形成是被确认的法律事实与被发现的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法律事实的一种契合和等置。

■法律解释含义;就是解释者将自己对法律文本意思的理解通过某种方式展示出来。

■法律推理含义:是指法律适用者在法律适用过程中,运用证据确认案件事实,选择分析法律规范,从而将确认的案件事实归属于相应的法律规范并援引相关的法律条款而导出判决结论的思维活动。

■推理概念: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导出一个位置的结论的思维过程。

■法律推理的概念:以法律与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适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所适用。

■形式法律推理概念: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根据确认的案件事实,直接援引相关法律条文,严格按照法律条款的形式结构所进行的推理。

■实质法律推理概念:又叫辩证推理,是对法律规定的案件事实的实质内容进行价值评价的推理。他是法官面临两个或以上相互矛盾的命题时所进行的选择过程,根本目的是对利益的平衡和协调。

■法律论证概念:就是通过一定的理由来为某种法律主张、陈述和判断的正确性和正当性进行辩护。(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似真论证;结论具有可废止型)

■法律漏洞概念:法律体系中存在着违反立法计划的不圆满状况,换言之,关于某一个法律问题,法律依其内在目的及规范计划,应有所规定却未设规定的现象。特征是(1.与立法目的相悖性2.内容上的欠缺性3.适用上的困惑性)

■法律补充概念:对法律漏洞无完全规定或规定有矛盾的事项,采取狭义的法律解释方法予以填补,即狭义的法律解释活动的继续。

■法律拟制概念:为实现法的价值,往往通过决断性的虚构事实,运用类比推理,将不同事物同等对待,以实现相同法律效果,或将相同事物不同对待以实现不同法律效果的法律方法。

法学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所具有的特征:1.具有法律性特点2.带有程序性和规范性特点3.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4.具有共性与个性统一特点。

■法学的历史和法律方法:(1).古罗马时期,(2).中世纪,1.注释法学派(主要是对《国法大全》进行说明解释和阐述,2.评论法学派(引入辩证法的方法,即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解决注释罗马古典法律文献中及社会实践中的问题)(3).法典化时期的概念法学,概念法学基于法典化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而产生。4.自由法运动及以后,19世纪,强调国家成文法不是唯一法律渊源,法律实践必须重视活跃在社会群体的活的法律,倡导法官对法律的自由发现。■法律方法的发生机理:事实与规范不对称。一,体现:1.事实与规范相对适应,规范总体明确,但存在一定扩张或缩小以及自由裁量的例外,例如仿真枪是否属于持枪抢劫?2.事实与规范不相适应,法律有规定,但存在较大扩张或缩小以及自由裁量的空间,比如公序良俗,诚实信用,显失公平。3.事实缺乏规范标准,比如器官移植、代孕。4.事实与规范在形式上相适应,但实质上不适应,是指应用形式合理的法律的结果会达到不能容忍的实质的程度。二,原因:1.客观不能。理性有限,词不达意。2.主观故意。避免法律停滞不前,含义不明确但有必要规定,比如公共利益、国家安全。3.立法技术缺失。

■法律方法的中国问题:1.法律推理倒置。2.泛道德化倾向3.缺乏法律论证。

■法律上的演绎推理:大前提—法律规范(事实构成于法律的结果),小前提—法律事实,结论—法律结果。

■归纳推理:即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与演绎推理相反。大陆法系——演绎推理法,多以法律概念为起点,阐发法律的原理,即先确定法律的基本原则。英美法系——使用归纳法推理。

■类比推理: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方法,简称类推、类比。推理的形式是,A类事物具有abcd等属性,B事物也有abc属性,所以B也有d属性。

(一)公法上的类推;79年刑法79条,本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可以比照本法分则最相类似的条文定罪判刑,但应报请最高法院核准。97年刑法第3条,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二)私法上的类推。类推在民商法中广泛存在,其作用在于弥补法律漏洞,适应现实变化。

■为何刑法禁止类推、民商法允许类推?因为民法领域体现了平等主体间的社会关系,本身就需要类推,社会是复杂的,法律不能穷尽一切社会现象,所以需要用类推规则来将既有的制度适用于未能明确规定的领域。而刑法是国家对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者的严厉处罚,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为限制王权任意迫害公民,所以确定了严格的“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利用类推任意加罪。

■实质推理特点:1.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解决因实在法的局限性而引起的推理前提不确定这一法律疑难2.实质推理具体表现为法官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矛盾或相互竞争命题时所进行的理性选择过程。3.是法官基于实践理性,运用辩证逻辑认识疑难案件中规则与事实之间辩证关系的推出过程,4.是结合了司法直觉、知识与形式逻辑的复杂推理过程。

■实质推理的作用和应用范围;1.当法律无明文规定时,弥补法律漏洞2.当被适用的法律规定模糊时,推演法律的合理语义。3.当被适用的法律相互抵触或存在竞合时,确定或选择其中合理规则,4.当被适用法律规定违背法律客观目的时,规避不合理法律。

■法律事实的认定:一,认定的重要性:冤假错案源于事实的不清楚。

■法律事实的特征:1.与主体具有直接关联性2.具有法律规定性3.具有主观与客观统一性4.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

■法律事实的种类:1.根据是否与当事人意志有关,分为事件和行为2.根据存在方式分为确认式法律事实和排除式法律事实3.根据引起法律结果的事实是单数形式还是复数形式分为单一法律事实和复合法律事实4.国外还分规范中的和判决中的。

■冤假错案发生的原因)?1.司法不独立,公安机关基于命案必破的压力。2.关注政治问题—社会稳定,百姓安心。3.执政党的需要,4.破案率。

■法律漏洞产生的原因:1.立法者的认知能力的限制.2.立法本身是妥协的产物.立法是各利益集团争夺的重要场所,很多问题可能涉及相互斗争的政治力量难以协调一致,立法者为了让法律顺利通过,在有些问题上做出让步,常常使意见分歧隐蔽于口头上的空洞形式之中,有意授权司法机关或执法机关解决问题,这时会导致法律漏洞的产生。

3、法律本身的稳定性与社会关系的复杂多变性之间的必然矛盾.法律要面对现在和未来。尽管存在一定程度的前瞻性,但毕竟只是预测。法律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涵盖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无需证明的事实:1众所周知的,自然规律及定理,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确认的事实。

■言词证据的认定:1.犯罪嫌疑人口供的认定。口供是否合理,是否自愿,供述之间有无矛盾。2.被害人陈述,公安机关破案证据的重要来源,要严格验证。3.证人证言。证人陈述的来源(直接or间接),证人的立场,证人陈述时所处的环境,证人的品行状况。

法■律事实的查明方法;1.观察,2.实验,侦查实验概念,在侦查过程中,为查明案情,验证案件中的某些事实是否存在而进行的模拟演示。3.鉴定,包括侦查鉴定和司法鉴定。侦查鉴定包括法医指纹DNA等,司法鉴定包括物证音像资料等。

■法律事实的证明:用证据来说明未知事物的存在与否。对证据的判断包括:合法性、真实性、证据内容意义的判断。

■证据的证明效力:证明同一事实的数个证据,证明效力一般可按下列情形认定:

(一)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其他书证;

(二)鉴定结论、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档案材料以及经过公证或者登记的书证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三)原件、原物优于复制件、复制品;

(四)法定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优于其他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

(五)法庭主持勘验所制作的勘验笔录优于其他部门主持勘验所制作的勘验笔录;

(六)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

(七)其他证人证言优于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提供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

(八)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优于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九)数个种类不同、内容一致的证据优于一个孤立的证据。

■法律事实的推定:分为法律推定和事实推定、经验推定。法律推定包括(直接推定:不依赖任何事实,即过错推定。推论推定。)

■法律判断形成途径:1.感知为基础的判断2.对人类行为的解释为基础的判断,3.其他借助社会经验取得的判断4.价值判断5.留给法官的判断与地。

■ 如何认定法律事实,寻找法律渊源:一,找法。这是法律适用的前提,即在明确案件事

实的基础上,寻找可以使用于该事实的法律规定。有两种可能,无结果或有结果,有结果包括结果唯一明确、结果不明确,不确定概念或结果有多余。二,有多个法律规定的原则,确定法律效力的基本原则:1.同位阶法律之间,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2.不同位阶法律之间,上位法优于下位法。三,一些特殊规定,1.刑法中的法条竞合,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具有包容关系的具体犯罪条文,依法只适用其中一个法条定罪量刑的情况,处理原则是法条重合时,特别法优于普通法;法条交叉时,复杂法优于简单法,某些情况下适用重法优于轻法。2.司法解释与法律不一致,比如,担保法24条与担保法解释法30条不一致。

■ 法律为什么需要解释?1.构成法律的语言文字具有模糊性2.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 法律解释的分类:1.立法解释,是指立法机关根据法律原意对法律规范具体条文的含义

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定义的说明,2.司法解释,是指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法律赋予的职权,对审判和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所作的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解释。3.审裁判解释,是指法官在审理案件中对相关法律规范所作的解释,其依据是针对个案的裁判权,裁判解释没有普遍效力,效力仅限于原被告双方,结果不是普遍性规范,只是裁判决。4.学理解释,是指专家学者从法律理论的角度对法律所作出的解释,没有法律强制力,不是法官审判案件的依据,不具法律约束力,但是从法律的渊源以及将来的发展来看,学理解释是一个很重要的法学发展的推动力量。

■ 解释方法的种类:1.文字解释与文理解释2.扩张解释和缩小解释3.类推、相反、当然解

释4.伦理和体系解释5.历史解释6.目的解释7.社会学解释。

■ 法律解释的方法:1.文义解释,是指按照法律条文所使用的文字词句的涵义,对法律条

文进行解释的方法,法律解释的基本原则;解释必须文义入手。2.体系解释,是指将法律条文或法律概念放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来解释,通过揭示前后法律条文和法律的内在价值与目的,来明晰某一具体法律、规范或法律概念。

■ 法律解释的功能或意义:1.往往是法律适用的必要前提,在法律适用程序中居于不可或

缺的地位2.是克服实定法趋于僵化的有效途径3.是完善法律的有效手段。

■ 法律解释的原则:是指可以作为法律解释具体方法的基础或本源的、具有概括性或一定

确定性的准则或标准,原则体现法律解释的基本精神。1.合法性原则(主体、权限、内容、程序的合法性)2.和理性原则,在最大限度回避与社会规范的正面冲突,存在漏洞或不明确时,一定条件下可以参考社会上通行的合理的伦理规范,3.客观性原则,解释

主体必须有效的约束个人感情等主观因素,解释必须经的起客观性地评价。

■ 法律解释的特性:1.法律解释对具体案件的关联性2.法律解释的价值取向性3.文本范围

性4.解释循环性5.历史性6.合宪性。

■ 法律推理的特征;1.是一种论辩性推理2.是一种寻求正当性证明的推理3.是一种实践推理

4.总体模式呈演绎论证模式5.受现行法律约束。

■ 形式法律推理和实质法律推理的关系:联系:1.追求的最终目的相同,都是要调节和指

导人们的行为,解决纠纷和争议,调整法律关系。2.适用步骤相同,必经环节是弄清案件事实、确定适用法律条文、根据法律推理出案件的判决结论3.适用主体大致相同,横贯于所有法律活动,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区别:1.体现的价值观念不同,形式推理主要是演绎推理,追求的是法的确定性稳定性价值,实质推理形式多种多样,追求的价值观念是合理。2.适用范围不同,形式推理适用于有明确法律规范的场合,实质推理适用于疑难案件的处理。3.采用的推理方法不同,形式推理采用演绎逻辑方法,实质推理采用辩证推理方法。4.价值判断在两中推理中起的作用不同,价值判断在形式推理中起的作用有限,在实质判断中起着中心作用。

■ 法律论证的意义:当今社会是一个民主社会,任何独断和专制都是人民反对的,我们只

能在理性的交往和论证中说明别人,所以,只有重新通过对法律论证标准的重构,才能找到更有说服力的论证方式,使法律的权威能够真正得以确立,使法律得到普遍遵守。■ 法律漏洞的分类:1.有认知和无认知漏洞,2.自始和嗣后法律漏洞3.部分和全部4.真正和

不真正5.明显和隐藏6.禁止拒绝审判式漏洞、目的漏洞以及原则的或价值的漏洞。■ 法律补充对法律漏洞的填补方法:1.类推适用,基于平等原则,即将法律明文的规定适

用于虽无明文规定但其法律特征与该法律明文相同的类型.2.目的性限缩,以不同之案例应为不同之处理为法理依据.3.目的性扩张,越过法律规定的文义,将法律适用的范围扩张到原法律规定文义不包括的案例。4.创造性的补充,拟处理的案件依据法理应当加以规范,实证法上无法经由其他补充方法规定的,则可以依据法理和事理加以规范。■ 法律拟制主要特点;1.源于现实、高于现实2.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3.是合法性

与合理性的统一。

篇6:日语语法学习秘笈大整理

许多日本人总是批评我们中国人酷爱学语法,他们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大家不必理会。试问,我们自幼学说中国话,谁学语法了?无需学语法,我们就能用中文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语法是给成年人学习外语总结出来的规律,为什么不充分利用?

当然,我们学习语法的目的并不是在语法本身,而是为了多快好省地学习外语,为了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用外语(或者母语)准确地表达母语(或者外语)的技巧。为了尽快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要摆脱孤立地学习语法这种方法对我们的束缚。那么,学语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有,当然有!下面就介绍一下前人快速学习语法成功的经验,或者叫秘籍。

介绍秘籍之前,要先介绍秘籍的创始人——丰子恺先生。丰子恺先生是一位饮誉海内外的现代文化名人,他以画家、散文家、书法家和翻译家著称于世。他老人家靠自创的独门秘籍学习日语,仅用在日本留学的10个月时间,即全面掌握了日语的真谛。之所以说掌握了日语的真谛,是因为丰子恺老先生用这10个月学习的日语知识,翻译了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可见,丰子恺老先生的秘籍是很有效的。

丰子恺老先生在他的散文《我的苦学经验》中,披露了他学外语的独门秘籍,内容包括:单词记忆、语法学习、会话。本文仅介绍语法学习秘籍。现将《我的苦学经验》中关于语法学习的片段抄录如下:

关于学习“文法”,我也用机械的笨法子。我不读文法教科书,我的机械的方法是“对读”。例如拿一册英文圣书和一册中文圣书并列在案头,一句一句地“对读”。积起经验来,便可实际理解英语的构造和各种词句的腔调(会话——真庸注)。圣书之外,他种英文名著和名译,我亦常拿来对读。日本有种种英和对译丛书,左页是英文,右页是日译,下方附以注解。我曾从这种丛书得到不少的便利。文法原是本于论理的,只要论理的观念明白,便不学文法,不分noun(名词——真庸注)与verb(动词——真庸注)亦可读通英文。但对读的态度当然要非常认真。须要一句一字的对勘,不解的地方不可轻轻通过,必须明白了全句的组织,然后前进。我相信认真地对读几部名作,其功效足抵得学校中数年英文教科。

从上述片段可以看出,丰子恺老先生的语法学习秘籍不是看语法书,而是“对读”。根据我修炼“对读”秘籍的经验,对读要注意几个几点:

1、一定要找名著名译来对读。因为,名著名译都是大师级的人物写出来的,能够基本保证原文和译文的高度准确。林少华老师在指导他的研究生的时候,也经常拿他翻译春上村树的作品来考学生,让研究生们或中译日或日语中,通过对比让学生们掌握日语。

2、对读的时候,一定要特别认真。要一句话、一个字的对读,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参考语法书,或者请教其他人,直至明白全句为止,切不可轻易放过。

3、对读过程中,可以适当作一些对读书笔记。

4、大师级的人物也有出错的时候,因此不能盲目全信名译。如果发现译文有误,更应当特别注意,大师们误译的地方往往也是我们容易出错的地方。

<系列二>

日语的语法并非什么武功秘籍。越学越深之说,我不同意。好象小日本的祖先有多聪明,可以演绎出什么旷古奇学一样(先声明,我并非强烈的民族主义者,此处就事论事。我与我的日本同事相处友好。但我是中国人)。

诚然,任何一门语言在学习过程中你都会发现越学越有意思,越能理解其中的奥妙。

但日语的学习也要讲究学法。

1.首先我认为中国人学日语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日语语法在大结构上刻意表现出与汉语的不同,但在其余方面大部分还是借鉴汉语。(就好象你抄袭了别人一篇文章。你改变了文章的结构,改了开头,变了结尾。调整了几个句子。但文章主旨还是原来的,改动的只是皮毛)

2.日语语法的学习要理解好日本民族那种蹩脚的思维方式。做到这一点,可以事半功倍。至于掌握78成要的时间,我认为只要你勤奋,再专攻日语的话,2年到两年半有望。

推荐:《日语基础语法整理》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定价:13.80元

推荐给中级以上水平学习者的语法书:

《新日本语语法》(增订本,上下册)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定价:39.80元

具有中级水平的时候,就可以看些详细的语法书了。在日语书方面,外研社的书是有口皆碑的。其实,单单两本语法书是根本不够的。至于更详细的呢,可以找些“专题”类的语法书来看,比如动词用法、惯用型、副词辨析等,这些书非常多。

这里面是这两本语法的样本,可以看看:)~

<系列三>

日语中有一个很大的难点,就是语法。日语的语法非常的多,助词、助动词的用法更是繁杂,要理解这些语法并不会比数学复杂,可是如果你要将它们全部记下来并且区分清楚,看起来就似乎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了。很多同学向我诉苦,说:“老师,我总是在不停地忘自己学过的语法,该怎么办?”还有同学很头疼地问我:“我已经记住了语法,为什么能力考试阅读我仍然看不懂?”或者是:“我怎么样才能把阅读的速度提高?”等等。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不是同学们不努力,而是没有把工夫花在刀口上。

日语的语法习惯,语序等等都和中文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有几点是中国学生最不习惯的:一是日语把谓语放在末尾,包括否定、过去等都在末尾表达,就容易造成只读到一半就算完了,以致把意思理解错或者是先入为主地自己推测意思而造成意思的误解;二是日语中主语的省略非常多,再加上有些从句非常长,这样理解起来就会非常麻烦;三是自动词和他动词(相当于英语中的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中文里每一个动词几乎都固定了是自动词还是他动词,可是日语中同一个意思的词很多都有自动词和他动词两种形式,所以中国的学生很容易把它的主语弄错,再加上前面第二点所说的省略主语和繁杂的从句,这样一来理解句子就是难上加难了。最后是中日文化差异造成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如果不能用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他们的文章的话,这样造成误解的情况就非常的多了。

那么,该怎么来解决语法上的这些问题呢。首先,助词是钥匙,每一个助词的功能应该在脑子里非常清楚,阅读的时候通过助词能够很快地把句子给解开;其次,在理解语法的时候要从根本入手,发散开来,这样只需要掌握最基本的语法点就可以非常准确地记住并运用更加繁杂的语法。然后就是通过助词来找出句子的主干来达到理解全句的目的。那么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在考场上慢慢地分析怎么办?当然前面说的都是平时应该下的工夫,最后我要建议的是,如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这只有读书。每天一个小时的读书,坚持下来,便不会忘记曾经所学过的语法和单词,同时对语法和单词的理解还能更加深入,更重要的是,你将会逐渐养成日本人的思维习惯,读他们的文章就会更加得心应手。长期下来,在考级阅读的时候,速度自然就加快了。

上一篇:钻井-起下钻作业下一篇:2022年度医疗服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