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学者网范文

2022-06-18

报告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常见的事后总结方式,报告的内容,是以严谨、准确为特点的,有效的报告一般都具有哪些要素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学术报告学者网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学术报告学者网范文

访问学者申请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数学及其应用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申请表 篇二:访问学者申请信模板

访问学者申请信模板

厚 谱 教 育:访问学者申请领跑者

要想事半功倍,始于好起点

在出 国做访问学者盛行的今天,各界广大高端人士,为了再次提高自己的实力,展现自我,实现学术与国际接轨,梦想与世界腾飞的愿望,都开始注重海外履 历、海外学术交流,因此出国做访问学者也就成了热门的选择。厚 谱 教 育告诉大家:申请访问学者之路,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十分的难,其所花时间经历是无法估量的,如果申 请 者想要高效的完成访 学计划,那么就要学会把握机会,选择捷径,用智慧和毅力才能收获成功。 有人说“为了梦,我在所不惜,所有苦累都能承受”这是勇者之言,这种人即使成功,也一定一路坎坷,并且浪费了太多时间。

“访学之路纵使有千条,如果你选择最远的那条,耽误的不仅仅是时间,可能是更多宝贵的访学机会,所以我们要相信,在通向梦想之路上,一定会有一条捷径助我们更好的完梦并用足够的时间来享受成功的喜悦,也许这条捷径在起点、在路中、或是在即将胜利的那一刻!”

今天,厚 谱 教 育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他 积 累的访 学经 验:要做访 问学 者,就要赢在起点,写好一封标准有质量的申 请 信尤为重要。

申请信贵在精实、重在诚信,其败于虚浮、毁于阿谀

众所周知,每年申请访学的人数众多,机会难得。而且,你不能忽视的是海 外教 授 资源也不是随时随地等你的,错过了也就错过了。所以当我们做出要出 国访学的决定后,第一环节最重要的就是那块引路石“申 请 信”,千万不要小看这封信,有些人正是因为小看了这封信的威力,要么抄一个模 版投十几个教 授应付、最后还满怀期望的等待,结果却如石沉大海般杳无音讯;要么将申 请 信写的华丽非凡,但空洞无力,极尽阿谀,这样的人根本就不明白访 学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说明你的申 请 信就是一块粗糙难看的‘石头’,而不是让人眼前一亮的瑾玉。

访问学者旨在促进教 育、艺术、商 业和科 学等领域 内 人 员的知识和技术交流,注重的是态度、内涵、个人实力,那些空洞华丽、字句敷衍的申 请 信,除了表明申 请 者的无知和以访 学为借口达到不良目的的用心的作用外,估计还可以充实知 名教 授的垃圾箱。

下面就是一份申 请 者自认为写的十分高大上的申请信,却最终沦为美国教 授的邮 箱中垃圾的例子。 例子:(译文,更直观) 尊 敬的xx先生:我非常感兴趣到美国去接受更高等的教 育。我正在寻 求贵 校的录 取和经 济资 助。我对人工智 能和计算机体系结构两个方向很感兴趣。我在c语言和java编程方面有丰富经 验。并且我非常熟悉widonws环境下的一系列软件等等。并且我拥有novell 网的认证。我的gre成绩是2050分,托 福排在所有学生的前1%。我希望您能够花费您一点宝贵的时间阅读一下我的简 历。尊敬的先生,如果您能够不吝赐与 我助 理的职 位,我承诺将为您努力工作。我从小学起就一直有非常好的成绩。换句话说,您觉得我是否有机会得到您系 里助理的职 位呢? 您能否大发慈悲的告诉我 2011年秋 季入 学申 请的截止日期呢? 感谢您宝贵的时间,忠诚于您的xx xx教 授评价:我把这封垃圾一样的邮件看都没怎么看就删除了。这个学生看上去过于拍马屁和阿谀奉承。在我偶然读过的这样的邮 件里,我如果一眼看到了“宝贵的”、“值得尊敬的”这样的词,我就毫不犹豫的删掉。显然,这个人一点儿都不专业。这个人对人工智能和计算机体系结构感兴趣,而这两个领域几乎毫不相干。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个人想尽可能多的套到不同的教 授,从各种途径争取奖 学 金。 孙 伟 老 师评价:这样的申请 信,如果我作为教 授也会毫不犹豫的刷掉。首先,申 请 者除了开始对人工智能和计算机体系结构说了一个感兴趣外,没有一项别的东西可以证明他拥有这方面(人工智能)的实 力,空洞不实。再者,他后面忽然转入他的其他与研究兴趣不相干的而且人人都会的程序、电脑技术,让人觉得杂乱不精,目的不纯。还有,整篇除了‘您’就是、忠实、慈悲等阿谀之词,这种词语让注重学术、看重事实经 验 丰富的教 授会极为鄙视的。 孙 伟 老 师告诉广大准备申 请做访问学者的同胞们,你以敷衍的心态对待申 请 信、申 请 信也会对你敷衍,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千万不要提供一封垃圾般的申 请 信,否则弄巧成拙不说,会让你之前的努力都白费的。

想要完美标准申请信,就来厚谱教育

为了让更多申请者收益,孙 伟 老 师为大家整理了比较标准的陶瓷型模 板,请借 鉴。希望广大申 请者在吸取上例教训之后,结合下例之优点,写出能够展现自我的申 请 信,将自己如瑾玉一般展现在你所期望的教 授面前,让更多国 外教 授向申请者抛出橄榄枝。

标准比较有特色的模板,如下: dear professor xx.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kind reply. i am sorry that during the summer vacation i cannot read and reply your email in time. i wish to make a note that during my undergraduate study i was quite young, and during my graduate study i take many efforts to study the basic courses in physics by myself, which may be the reason my gpas are not in the top 5%. but now i believe that i have been quite familiar in the knowledges of physics, both the courses and the researches. so i hope that my test scores and grades are acceptable to priceton with financial supports. as to the research, i am very glad to learn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you provided in your letter. i am quite familiar with the works of x. blase published in prl and apl. i also know that j-c charlier is a famous specialist in this field. so perhaps i could do theoretical research works in your group. also, i am very glad to know that you have the needed main instruments for carbon nanotubes in your group, so that both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works can be done.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receiving your warmhearted reply. thanks. yours sincerely. 这种申 请 信模板,厚 谱 教 育还有很多,希望能给广大申请者带来帮助。当然,老 师表示:厚 谱教 育 各 位专 家更 愿意帮助申 请 者,结合申 请 者的实际情况、各种资料,为申 请 者写出更棒、更吸引人的申 请 信。篇三:访问学者申请三忌

访问学者申请三忌

厚 谱 教 育:访问学者申请领跑者

曾有一个案例:

一位大学老师自身条件中等,想到美国做访问学者,借鉴于申请条件没他好的一位同学很容易申请到一所美国名校的例子,他感觉自己的申请有八成把握。申请之时,他写好一份申请信便开始狂轰乱投,想采用广撒网的方式‘钓’美国名校的知名教授,一开始就投递了20多封信,却都如石沉大海,再无回音。 申请失败后,该老师上论坛看了一些帖子,发现很多人都有类似情况,便宽慰自己,开始没有回信也许是申请信不够生动。之后,该老师将申请信细心改动后,再次投递10余封,虽然这次有了回

3、4信封,却全是婉言谢绝。遭受连番打击后,该老师开始增加数量、扩大范围,美国前100的大学都投,并且把轰炸范围扩大到欧洲,前后投了有六七十封,总体回信比例更低了,回信者要么和自己的专业不合,要么全是拒信。

心灰意冷之后,该老师开始反思„„

最后指导如下,供大家参考:

首先,申请有三忌、此三忌是导致申请无回音的罪魁祸首。 第一忌:盲目投递申请信。专业不对口,逮着一位知名教授就投的做法,不异于无的放矢,没有目标的箭射出去能中靶吗?百箭无一中,却累伤了手,这种申请还不如不申请。

第二忌:申请信不做修改就广撒网投递。这一条最是申请者最不应该有的。这种申请信如果能适应美国诸多教授,它的内容定然涵盖面极广、专业不

一、内容不实,美国很多教授每天都会受到很多这样的信,往往扫一眼就能看穿申请者的用心,对于没有诚信的申请信只有删除,对于这位申请者来说估计再难以得到认可。

第三忌:申请信极尽奢华或者浮夸。美国是教育大国,各大学教授都非常注重实践,厚谱教育了解到,申请者在申请信中十句夸大其实的论述不如一次切切实实的实习经历;百句信誓旦旦的保证、表露决心,不如一句对专业兴趣的阐述,更不如一次对教授学术的大胆质疑。

其次,申请有三必须,做到这三条,结合上述意见,对于申请访问学者,你已胜券在握。

第一:对目标学校、教授、研究机构所研究的项目必须有所了解。古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要你知道对方的信息,申请信中,依此着重阐述自己的优势和研究兴趣定能收到奇效。

第二:申请信必须要认真写,而且要凝聚方向,要想好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再适当结合自己的背景,写得具体一些,首先要让对方有兴趣把信看完,而不是被看一眼就删除。

第三:必须把自己的优势展露出来,学校成绩、实习经历、研究成果、论文质量,以此为基础结合你

目标教授、研究机构的研究项目作一论述,孙伟老师建议大家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即时没有也要说出个道道来,这样才能展现你是真的在意他们的项目并有浓厚的研究意向和兴趣。篇四:公派访问学者申请信模板

公派访问学者申请信模板 name: m no. xxx xx road xx city xx province pr. china. tel.: +86-xxxxxxxxxxxxx dear xxx, i am writing to you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studying and researching in your lab as a visiting scholar. the x has approved my request to study abroad. they will provide me with xxxx dollars per month along with a round-trip ticket as financial support for x year. your researches ar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me, especially in xxxx that xxx your group’s research is so outstanding that i believe that if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study and research under your guidance, the experience at your lab can improve my research capacity, learn technology that is more new, and enlarge my knowledge in this field, which will benefit me a lot. i am a professor of organic chemistry and the director of organic synthesis laboratory at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biology, xxx university, xx province, pr china. i graduated from xxx university and got my xx degree in xxxx. since that time, i have been working forxxx. my current research focuses on (1) xxx (supported by the key subject of xxx); (2) xxx(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xxx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granted no. xxx ).; (3) xxx i am satisfied with my research work. however, due to the condition of the experiments, finances, and personal experiments are restricted, i would like to find an opportunity to go abroad for further study and research. after i finish my research and study in usa, i will continue my research work and construct a new organic synthesis lab in my college in order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my lab and the others sincerely yours, michael篇五:访问学者要学会自己写申请信

访问学者要学会自己写申请信

厚 谱 教 育:访 问 学 者 申 请 领 跑 者

申请信,也就是传说中的套词信,作为访问学者向国外导师介绍自己的一项重要‘工具’,每个申请者都要慎重对待。厚 谱教育资深访问学者专 家周雅琪老师说,很多人在申请国王访问学者的时候都处于一种‘极度忙碌’的状态,没有自我清醒的常规状态。很多事情都是匆忙去办,上网找资料也是从不斟酌,拿来就用!

网上很多申请信的模板,但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可以说绝无一例!真正适合自己的只有自己写的,不要盲目套用网上的模板,特别是象我这样自己已经是副教授或教授尤其是自我实力确实很强的申请者。

这倒不是说网上提供的模板水平不高,主要是因为这些模版已被多人采用,缺乏新奇,更容易被人认为抄袭。

周雅琪老师讲到,与其在网上找一篇被人用过多次的申请信,倒不如自己摸索着写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申请信。

周雅琪老师介绍道,写申请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申请信总体上要简明扼要,最好不要超过一页半纸。因为申请信只是一个引子,简单地做一个自我介绍,以及对访学之事的大体计划。不必过于详细。对方如果对你有兴趣,自然会问及深入的问题,在以后的信件来往中还可以继续补充。国外的教授们都相当忙的(这可不是假忙,象国内我们说忙有时是借口,他们可是真忙),你整一个大几页的申请信,人家哪来的时间仔细看呢,说不定精彩的没看到,就回一封信把你拒了。

2、申请信中有一些必定的要素一定要写上: 3)专业职务及社会兼职(如是否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任国内专业协会或学会的理事); 4)出国访学的计划(为什么出国、出国要做哪些事、准备出什么成果、以后回国后如何继续研究等); 5)个人性情(如勤劳、敏锐、乐观、忍耐、善解人意要实事求是); 6)个人爱好(体育、文艺等爱好。如果自己的爱好达到一定水平,那是必须写。国外教授们有各种高水平的爱好,如果能碰到一个臭味相投的,那你走运了) 7)相片。很多人认为发相片没多大用处,事实上没有相片的申请信回复率绝对没有有相片的回复率高。

3、申请信文风要温和、严谨,客气而又客观。不必太谦虚,但也不要过分谦虚,那就是虚伪了。如果你太自以为是,以为白人们都是大忽悠,不忽悠不能显示自己,那你就等着挨拒吧。另外,申请信最好采用传统的信件格式,开头写上地址和日期,结尾写上套用的一些客气话,这样就很正式。

4、申请信要根据不同的教授有所调整,厚谱教育已经向大家强调多次了,申请信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发同一封信,至少信上面的人名、地址、日期得改吧。还有信中会提到自己很想到对方的学校去访学,那这个访学的校名、院名、系名、专业名、还有program 名称等也要改吧。此外,申请信还要不断完善。要根据回信中暴露出来的蛛丝马迹,对自己的申请信不断完善。当然如果你一开始就接到对方的offer信了,这步跳过。

第二篇:美国访问学者总结报告

我于今年××月抵达美国××××学院进行访问学习。转眼已经××个月多了,现将我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进行汇报。

一、学习情况

我在×××学院×××工程系交流访问,导师是美国人,主要从事××××方面的研究。导师平时很忙,只有每周一次的组会上能见到,项目组20多人,其中四分之一是来自大陆。通过和导师讨论,他鼓励我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如果有问题的话可以跟和讨论。因此,在实验室里,我主要从事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特别是×××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这学期,我旁听了两门课《××》和《×××》,这两门课不但实用而且非常有趣,学习了之后感觉收获很大。这几个月,参加学术会议两个,一个是学校内部举行的××论坛,一个是在坦帕举办的系统年会。学习了相关的研究方向论文30余篇,自学了Linux服务器管理和SPSS软件,参加了5名研究生的毕业答辩。上个月在组会上第一次用英语作了一次前一阶段文献阅读的综述报告,目前按照导师的要求,准备写一篇会议论文发表。

第一次来到纯英语环境对我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且美国南部口音很重,和标准发音不太一样,很难听懂。刚来的时候,日常生活交流都很困难,打电话办事都得让朋友带着。这几个月,花了很大精力在语言关上,通过和老外聊天、自己每天练习听力、参加TOFEL培训班等方法,英语口语和听力有了一些提高,基本日常用语和聊天都基本能够对付,但是专业英语和听课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特别是专业英语演讲方面还有很多困难,下一步还得不断加强学习。

二、生活情况

西方饮食和国内差异很大,而且在外面吃饭很贵,加上小费一顿简单饭要近10美元。所以大家基本都在家做饭。每天早上做好中午饭,带到办公室,中午在办公室微波炉加热后吃。国内吃得东西在中国超市基本都可以买到,但是要贵很多。

美国是一个汽车上的民族。大部分人住在独栋房子里,没有小超市,要买东西都要去位于郊区的购物中心,没有汽车基本寸步难行,而且路上几乎也没有自行车道和人行道。这个城市是黑人聚集区,治安很不好,一个人在外面走路是有点危险的。因此,我在4月份从一个毕业的中国学生那里买了一台二手汽车代步。

这里住宿也不便宜。一居室一个月加上水电费要1200美元。刚来的时候人生地不熟,我通过网络联系了一位中国留学生,两人合租一间house居住,每个人一个月800美元左右。但是由于他找到工作马上要搬到加州工作,我最近还得找房子搬家。

美国的物价和国内比起来有的贵有的便宜。总的来说,肉类比较便宜,水果蔬菜非常贵;在外吃饭非常贵;理发修车非常贵。电子产品和国内价格差不多,奢侈品因为没有关税的原因比国内便宜。还有就是带版权的非常贵,一本教材就得一两百美元,在网络上看电影一般也得几个美元。

三、思想情况

这几个月来我密切关注国内动态,近期我细读了习主席的七一讲话全文,有很多感触。以往在国内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几个方面理解不够不深,但随着对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深入了解,对这几方面有一些感触。

我觉得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资本主义(即民主自由主义),目前社会问题非常多。首先,贫富差距大、失业率高、犯罪率高。我们晚上是不敢一个人出门的,因为路上有很多流浪汉,其中很多人还吸毒,运气好的话是问你要5美元,运气不好就直接抢了。学校的校园网几乎每周都有几起案件通报,让大家出门小心。其次,美国人的实际收入并不高,普通人交了税之后生活并不宽裕,这里流行一种二手货市场叫garage sale,很多人都喜欢去这类市场买二手衣物用品,在国内,恐怕再穷也没有人去买二手内衣吧。再次,美国的教育成本很高,普通家庭很难承受。私立大学一年学费生活费在6万美元左右,很多人包括奥巴马在毕业十多年才能还清大学贷款。美国医疗费用更是吓人,一次x光检查就要上千美元,因此留学生们都说:小病自己扛,大病回国看。

美国总在吹嘘自己的社会制度有多先进,当成“普世价值”。但看看他的邻居墨西哥,被称作“离美国最近,离天堂最远”,穷得叮当响,普通人工作一天收入只有1美元,贩毒严重,枪战之类的事也时有耳闻,连共和党总统候选人trump都说要在美墨边境修一个长城,让墨西哥人别偷渡过来。但墨西哥的社会制度和美国完全一样,也是总统制、议会制、联邦制、三权分立制。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对此我请教过不少美国人,大部分说“我也不知道”,但很多人也说“社会制度不重要,美国强大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对印第安人实施种族灭绝?解放黑奴?两次世界大战?)”。我也问过一些墨西哥人,他们却说“墨西哥穷,是因为美国”,意即美国在历史上长期欺辱掠夺墨西哥造成的。因此,我觉得,每个国家的历史不同、传统不同、文化不同,照搬别人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是很危险的。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宗教民族问题这么复杂,如果搞西方那一套,真的会分裂成春秋战国,内乱不止,老百姓都甭想有安宁日子过了。这倒是符合了美国的利益,因为美国这个国家从本质上讲就希望别的大国都一团糟自己好从中牟利当老大。对此大家一定要警惕,千万别上了别人的当。

四、其它情况

在外学习期间,我严格保密纪律。不从非公开渠道收集资料,不用非法手段收集资料。没事不出门,尽量不晚上出门,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绝不去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出门遵守交通规则,以确保人身安全。

最后,再次感谢各级组织给我的这次出国学习生活的机会,让我能够直接与西方社会接触,感受到西方社会、教育、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我将努力学习西方文明中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同时,努力对外宣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做一个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第三篇:十九大报告专家学者系列解读(5)

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经济发展动力变革

李佐军

2017年10月24日14:35

来源:人民网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十九大报告指出,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新动能是相对于旧动能来说的。何为旧动能?旧动能主要是指规模速度型目标导向、模仿跟踪型主体支撑、GDP导向制度引领、传统低端产业发展、粗放投入型要素配置,具体表现为:大目标GDP增速、大国企外企主导、大规模造城运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开发区建设、大规模要素投入、大规模招商引资、大规模模仿复制等。何谓新动能?新动能主要指质量效益型目标导向、创新型主体支撑、可持续制度引领、新兴高端产业发展、高级要素配置,具体表现为:新动能驱动(新制度、新要素、新市场);新产业形态(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品牌);新主体支撑(新企业、新企业家、新居民、新平台)。

培育壮大新动能有利于推进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是新发展理念之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创新动力的培育,而培育壮大新动能将为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是创新发展的基本主体,新技术是创新发展的核心内容,新制度是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

培育壮大新动能有利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经济转型升级主要表现在产业转型升级和排放结构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两个方面。产业转型升级主要表现在产业的高端化、集群化、品牌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方面,排放结构转型升级主要表现在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等方面。培育壮大新动能,特别是培育新制度、新要素(含新技术等)、新市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企业等,无疑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排放结构转型升级。

培育壮大新动能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管理政策相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强调通过提高效率驱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强调通过培育增量来化解存量矛盾。而培育壮大新动能,既可达到通过提高效率驱动经济增长的结果,又可达到通过培育增量来化解存量矛盾的效果。

培育壮大新动能有利于应对新技术革命。新一轮全球技术革命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革命、智能技术革命、新能源技术革命等方面。培育壮大新动能,既可为应对新技术革命培育新企业等创新型主体,又可为应对新技术革命提供新技术等新要素支撑,更可为应对新技术革命提供新制度、新市场等环境。

培育壮大新动能有利于应对激烈国际竞争。随着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后,中国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经济竞争、人才竞争和制度竞争等方面。培育壮大新动能为应对这些国际竞争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笔者认为,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经济发展动力变革,已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经济发展动力变革,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首先,建立新制度。新制度要通过推进新改革来实现,新改革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基础性关键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要推进与“四减”(减税费、减管制、减垄断、减货币超发)相关的改革。与减税费相关的改革有财税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与减管制相关的改革有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审批制度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政府三单制度建设(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与减垄断相关的改革有垄断行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垄断价格改革;与减货币超发相关的改革有货币发行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外汇制度改革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主要有国企国资改革、产权制度改革、政府制度改革、财税金融制度改革、科教制度改革、社保制度改革、司法制度改革、开放制度改革等。

其次,培育新要素。包括培育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新技术;培育专业人才、市场人才和管理人才等新人才;提供和吸收各种新知识;开拓各种新的融资形式和渠道等。

再次,形成新市场。一方面,要通过促进传统五大需求“吃穿住行用”升级,来形成新市场;另一方面,要通过培育新五大需求“学乐康安美”(学习需求、快乐需求、健康需求、安全需求、美丽需求),来形成新市场。

第四,发展新产业。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IT、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机器人等产业;发展现代制造业,如飞机高铁制造、信息装备制造、核电设备制造、特高压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物流、技术服务、专业服务(会计、律师、审计等)、文化旅游休闲服务、养老婴幼服务等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如观光农业、旅游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都市农业、创汇农业、网络农业等。

第五,壮大新主体。即壮大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主体,包括创新型企业(尤其是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型个人(如创客、新型农民等)、创新型区域(如创新型城市、智慧城市等)、创新型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新型国家平台(如国家创新中心、国家技术中心、国家实验室等)。

第四篇:我校中青年学者聚会学术沙龙畅谈艺术

我校中青年学者聚会学术沙龙畅谈艺术、审美与人生

时间:2012-11-19 07:17:17

11月16日下午,“艺术、审美与人生”主题学术沙龙在新闻传播学院新闻演播厅举行。本次沙龙是我校社会科学处举办的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学者学术沙龙”的第二场活动,校长蒋春澜教授、文学院教师陈超教授、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蒋世国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毅教授、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仝文瑶教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唐丽萍教授、音乐学院教师韩梅教授作为嘉宾出席活动,我校100多名中青年教师、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沙龙活动,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邢建昌教授担纲本次沙龙主持人。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是一个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年代。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们国家的社会历史语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进入了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一个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时代,一个现世关怀、物质关怀远胜于精神关怀、人文关怀的时代。但是生活如果失去了艺术的陪伴也就缺少了快乐与滋味。本次沙龙以“艺术、审美与人生”为主题是期望借讨论唤起大家对艺术、审美与人生问题的再思考。

校长蒋春澜谈了艺术对他的影响,在谈到如何把美学贯彻到新校区建设时说,新校区在色彩上运用了黑白灰色调,有些人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其实艺术与美是一个成长共建的过程,我们要容许它的幼稚,宽容它的丑陋,坚信它的美好。世界上许多知名大学在建筑色彩上也是以黑白灰为基调的,不久的将来,随着校园里树木的成长,在绿色的掩映下,我们的现代书院一定会越来越美,平静也将是写在每一位师大人脸上的最幸福的表情。

在沙龙讨论中,嘉宾们围绕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人类为什么需要艺术、文学的作用、如何看待当下文学的际遇、音乐与人生等问题进行了热烈地探讨。他们通过图片、文学或艺术作品、事例,从不同的学科背景阐释了自己对美与自然、美与生活、美与学科的理解与认识。主持人邢建昌还在沙龙活动中倾情朗诵了陈超教授的诗作《那些倒扣船只》。 嘉宾们的精彩发言让在场的中青年学者深深体悟到了艺术的独特魅力,重新认识了不同学科中存在的美,感受了艺术的温暖力量。

韩梅教授优美的小提琴演奏为本次沙龙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供稿:党委宣传部 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

我校选手在河北省高校 “世纪之星”英语演讲大赛中获优异成绩

时间:2012-11-19 14:28:02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外语教学改革,加强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由河北省教育厅和河北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河北省高校“世纪之星”英语演讲大赛圆满结束,决赛于2012年11月16-18日在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举行。来自全省73所高校300多名选手参加了本次比赛,以命题演讲、即兴演讲、综合知识抢答、专题辩论和情景交流等形式同台竞技,展示英语口语水平、检验实践教学效果。河北省教育厅翟海魂副厅长出席了闭幕式,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河北省高等学校“世纪之星”英语演讲大赛自1999年创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三届,是一项代表我省英语演讲最高水平、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权威赛事。此项大赛分为专业组、非专业组、高职高专组、青年教师组等四个奖项大赛,旨在为我省高校师生创造一个激励学习、促进教学、展示才华、培养人才的平台,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培养思辨能力与文化沟通能力。因此各高校对此次比赛非常重视,通过有组织、分层次的选拔,均派出优秀选手参加比赛。

我校本部和汇华学院共派出16名选手参加了本次比赛。经过复赛和决赛的激烈角逐,我校选手发挥出色,取得优异的成绩,其中来自新闻传播学院的赵占洲同学荣获本次大赛非英语专业组最高奖项——特等奖;外国语学院的程迪雅同学获英语专业组一等奖;另有5名选手获二等奖;9名选手获三等奖。

我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为推选我校参加河北省高校第十三届“世纪之星”英语演讲大赛的选手,激发师生苦练英语口语的热情,提高师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我校在9月27日举办了河北师范大学英语演讲比赛暨河北省高校第十三届“世纪之星”英语演讲大赛校内选拔赛,戴建兵副校长亲自为选手颁奖,并鼓励选手争取更大成绩。为在全省大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外国语学院积极投入到准备工作中,学院专门成立指导小组,选派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参赛选手在撰稿、发音、表情、动作及演讲和辩论技巧等方面进行综合辅导,效果显著。

(供稿:教务处、外国语学院、汇华学院 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

第五篇:闯入学术殿堂的草根与不接地气的学者

首届“国际东西方研究学会(IAES)年会”在南通召开,主题是“撞击与融合:东西方研究的挑战与展望”。这次会议的最大特点就是“杂而不乱”、“争而不吵”。

所谓“杂”,这次会议不但打破派别,还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与会者有哲学家、儒学大家、文化学者、自由主义学者,也有书画艺术与养生专家、出版人与编辑、网站工作者、国际关系与军事问题学者、美学教授等等,六十多位与会者来自中国大陆、香港,美国、加拿大、澳洲、新加坡等多个国家。所谓“不乱”,是指会议始终围绕“东西方研究”展开。无论是大师级的学术专家张隆溪教授所做的“东西方研究:历史、方法及未来”的主题演讲,还是《世界华人周刊》社长张辉的海外办杂志之道、九州出版社王杰教授的总编体会,又或者是实业家与养生专家陈惠先生以中华瑰宝灵芝为例,大谈养生之道,向世界推广中华文化,两天的会议高潮迭起,始终“杂而不乱”,争论激烈却没有出现吵闹。难怪参与会议的腾讯网杨子云女士在微博说“这是一次超越以往经验的会议。”

其中一场“超越以往经验的”对话就是由我同来自搜狐、凤凰与腾讯的三位网站编辑进行的。这些年,每年我都会参加多场会议,其中又以媒体与学术两类会议最多。开会多了我就发现,这两个会议的很多主题是重复的,可参加会议的人很少相同。穿越在这两种会议之间的人除了我,几乎找不出几位。于是,我就想找机会,把媒体人、网络草根与专家学者聚在一起,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次会议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

当然,带着草根甚至屌丝级的网友闯入学术殿堂,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在一天的学术发言之后,最后一个由我主持的与网络媒体的对话,主要是请网络工作者凭借网络经验,站在普通网友的立场上,对学者们的发言做一个海阔天空的评价。大家在表达了对学者们的钦佩之余,有两位都同时提出,希望学者们的研究能够更接“地气”,多关注中国社会现实,中国转型与改革进程,以及瞬息万变的互联网动态。结合中国互联网上普通网民对专家学者的看法,这种意见不能不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网民如果掌握理论

这种看法却在学者中引起了比较激烈的回应。接下来的专家学者针对媒体工作者对话的发言,立场鲜明地指出了网络媒体工作者发言中的不妥之处:学者与媒体人有不同的领域、工作职责与社会责任,追求也不一定完全一样。接地气的专家固然需要,但更多的学者应该专心于自己的研究,不受外界左右,更不应为互联网的浮躁甚至政治所扰。专家们大多表达了相同的看法,由于这是以专家学者为主的会议,网络屌丝也就搜狐的赵牧、凤凰网的李志题和我等

三、四位,一度让我感觉,我们坐到台上不是发言,而是接受专家学者的批评和教育的。

然而,不得不承认,学者的发言是很有道理的。可以这样说,媒体工作者与专家学者分别站在自己立场上的发言都没错。例如,对于大多数专家学者来说,他们如果都赶时髦,齐齐投身于众生喧哗的网络,以写博客代替学术研究,或者随波逐流,告别长篇大论,力争当一名用140字来引导舆情的微博意见领袖,甚至像部分网民希望的,所有领域的社会学者都能唯网络民意是从,都来解决网民们提出的问题,放弃独立性,这种做法,恐怕不是一个健全的社会所应有的,对国家对网络也并没有太大的益处。学者需要专心于学问,有些学问也许对当今的社会现实不那么重要,也不能我们面临的解燃眉之急,但规范的有系统的学术研究,对当今面临的那些问题的深层次探究,或者对未来人类社会的贡献,是无法取代的。

网络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使得知识的传播也快如闪电,但正如与会学者指出的,网络也存在严重弊端。充斥着大量信息(且鱼龙混杂)的网络往往会耗费网民大量的时间,让他们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更没有耐心去细究事情的来龙去脉,从博客到微博,字数越来越少,信息越来越多,长此以往,网络上的浮躁与不安,恐怕会蔓延到现实社会中。网络工作者应该意识到,当今网络的浮躁,不是因为专家学者太多,恰恰是因为太少。由于为数不少的真正的学者受到传统做学问的影响,对网络敬而远之,结果使得网络上出现了一些二流、三流学者,也不乏“伪学者”、“伪公知”在造谣撞骗。

这些年,我感觉到自己的一些读者,整天在网络上东奔西跑,有了微博,不读书,连博客也不读了,久而久之,发现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论水平不升反降。从这个意义上说,网民们虚心向学者请教,多读些书,实在是很有必要的。

不接地气的“砖家”们

不过,我们的专家学者也要认识到,媒体人草根们指出专家学者不接地气的看法并非全无道理,尤其针对中国大陆的学术界,恐怕还是相当准确的。有人说,中国最大的腐败是学术腐败,最大的贪污浪费是在学术界,这话也不是空穴来风。中国有多少大学研究所?有多少纳税人拨款供养的学术研究机构?其数字恐怕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可是,研究成果在哪里?专家学者们心知肚明,屌丝们也明白,甚至连拨款养活他们的国家与政府,也清楚当前学界的状态。一位网友说,现在大量的学术研究竟然是为了评职称;一位出版商说,他看着那些成堆的学术著作就心疼,好像白纸就不是资源,印刷后选几本去评职称,其他的就直接送到垃圾场了。

当然,任何真正的学术研究成果,都是从大量这类垃圾中诞生的。正如言论自由也只会让极少部分思想家留下千古名言,学术自由也只能让少部分人成为科学家与思想家,大多教授与专家学者依然是庸才。庸才不可怕,可怕的是上串下跳的庸才。这些年来,网民们在推动中国社会艰难前行的同时,大批的专家学者躲进了象牙塔,被国民养着吃香的喝辣的,给执政者出一些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的馊主意;偶尔有部分专家耐不住寂寞,跳到互联网上试图引导舆论、指点江山,结果就毫无例外地暴露了他们躲在象牙塔里搞的那些“研究成果”到底是个神马东东。专家,也自然就被网友调侃为“砖家”了。

互联网并不只是草根的,互联网是上天给中国人的最大的礼物。然而,对于很多学者,甚至是一些研究中国问题与政治转型的学者,我发现他们对网络的无知几乎达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互联网上庞大的信息可能会让一个时间有限的严谨的学者举步维艰,但就此却步的学者势必会把自己弄成外星人似的。我自己接触一些学者,惊讶地发现他们正在研究的所谓“中国未来”其实早就在网上发生过了。这让我想起当年美国那些研究前苏联的众多专家学者们,当他们还在美国绞尽脑汁地研究未来20年如何对付苏联、如何演变苏联的时候,苏联已经解体了。当然,随后那些研究所大多也被解散了。

如果说当时的苏联离美国有一定的距离,且有铁幕相隔,当今的互联网对于学者们来说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穿越学界与网络的我很清楚,在人文领域,除了外国人死也搞不懂的儒学以及中国近现代史之外,中国在其他领域的“纯学术”研究几乎落后了人家30年以上(远远大于自然科学)。过去62年里,几乎没有优秀的人文学术成果是中国大陆的专家学者搞出来的。当然,儒学与中国近现代史倒是推出了一波又一波的名人与大师。

我个人认为,人文领域的专家学者接点地气,对他们的纯学术研究并不是坏事。接地气,并不是要求他们都去投身社会运动,也不一定要去扮演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但当今中国处于转型的特殊时期,任何人文领域的学问,哪怕是看上去不靠谱的纯学术研究,也多少会对现实社会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这次“超越以往经验”的会议上,网络草根经过与学者们的交流,认识到虽然“隔行如隔山”,学者们的成果也许不能一针见血,也不能用一条微博或者一篇博文可以讲清楚,但真正的学问不会因为时间与地域而无法发挥作用,是金子的总能闪光。针对会议的主题“东西方研究”,我也坦诚的告诉在座的学者,网络是个好地方,那里,上亿的网民每天都在进行“东西方研究”与对比。

智库:接地气的学术机构

从我个人在“智库”的经历来讲,草根与学者的意见冲突,还在于诺大一个中国,竟然没几个像样的智库。智库,是指专门从事开发性研究的咨询研究机构。它将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聚集起来,运用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为政府决策以及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满意方案或优化方案。

我个人认为,智库就是一个介于纯学术机构与草根民意之间的一个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的学术研究机构。这个机构在学术研究与田园调查时秉持学术自由与中立,但提出政策建议时则与政治、经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的。这个机构不能依附于国家政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目前成千上万的学术研究机构、政策研究部门,很难称为真正的智库。他们大多在需要站出来为领导提出大胆建议的时候,唯命是从,唯唯诺诺,失去了智库的作用,给国家,也给做出错误决策的领导带来灾难。

毫无疑问,互联网民意在过去十年扮演了中国民间“智库”的角色。一位教育部门的领导告诉我,我们教育部门为给中小学配备校车争取了十年,你们网民却用不到一个星期就让高层从善如流了。据网友粗略的统计,过去十年里,中国政府得到民众支持与喝彩的新政策,百分之七十以上是率先由网民提出、推动,部分则是靠更激烈的抗争争取到的。这从侧面敲击了我们那些被纳税人供养的学者,尤其是想给国家“出谋划策”的专家们,从民间与网络寻求资源与营养,不会降低你的身份,只会让你如虎添翼。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希望刚成立的“国际东西方研究学会”能够像“智库”一样更接地气,为东西方学术研究与交流、世界和平与中国的发展献计献策。中国有太多不接“地气”的学术机构。我希望一些大陆的“学术机构”该转型就转型,多向西方的智库取经,多接接“地气”。像在香港创立的天大研究院,就是一个不错的智库,它立足中国又放眼世界,招贤纳才,广开言路,整合全球华人的知识学术资源,在全球形成广泛的知识盟友网络,同时又密切关注中国社会动态尤其是网络民意。当今中国需要涌现更多这样的民间智库。

杨恒均 2012年8月15日 南通

上一篇:夏日送清凉方案范文下一篇:新年祝福语公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