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评论研究管理论文

2022-04-17

很多人对我说过,“你们报纸应该多发表一些建筑评论”,这可能是所有专业报纸、杂志的编辑、记者们几乎都听到过的良好的建议。有没有评论,评论的水平高低也是评判一个媒体办得好与坏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大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努力了,但从人们不断的呼吁声中仍能感受到:做得还不到位,很不到位。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建筑评论研究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筑评论研究管理论文 篇1:

大数据挖掘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现阶段,我国各行各领域的发展都呈现出信息化的特点,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创新机遇,对于管理中所遇到的大量的信息和数据,需要实现对其的科学化管理和处理,提高信息数据的利用率,针对于当前工程项目管理在这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还需要管理单位从整体入手,构建全过程的动态化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实现项目管理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大数据;特点;挖掘;优势;建筑工程管理

引言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目前,信息化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并且,还有助于企业进行管理,从而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大数据给工程项目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通过整理与分析大量的信息数据,可以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力度,保证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为建筑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大数据挖掘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优势

1.1了解工程数据规律

大数据挖掘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最为明显的优势,就是能充分发掘和分析工程管理中的数据,并掌握其中一些基本的数据规律。工程管理中的数据规律分为两种:第一,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数据,较为容易分析和处理;第二,非结构化的数据,具有特异性,需要对其样本进行单独的分析和处理,有利于完善和补充工程管理。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具有任务重、复杂性等特点,且涉及建筑工程从投资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这期间必然牵涉工程量、资金以及工期等问题,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同类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进行平均化的处理,通过分析可以对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资金以及工期等进行大致的判断和确定,为工程造价和资金的投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非结构化数据的特异性是指建筑工程中的部分工程缺乏具体的参考对象,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该部分工程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以确保工程质量,同时,所得数据结果将作为同类工程的指导和参考依据,也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了工程管理。

1.2有利于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已经成为必然。大数据挖掘不仅可以提升数据的整合分析能力,同时还能协调不同阶段的工程管理工作,对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实现了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此外,大数据挖掘还能提升建筑企业对自身發展情况的了解,通过数据分析,能准确预测行业发展,为管理人员确定企业发展决策,把握发展方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大数据挖掘还能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质量,有效避免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及防控,为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1.3优化管理路径

在工程管理中,通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的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和效率,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必将成为主流。大数据挖掘技术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数据收集能力,通过合理的充分的利用这一优势,加强对信息路径的分析,优化信息处理、分析和整合的能力,提升工程管理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管理人员工作量和压力,促进工程管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进而起到优化管理路径的作用。

1.4提升建筑工程预防风险的能力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金风险,二是安全风险,两者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能否顺利进行,以及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工程管理人员加强管理力度的同时,还需要将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大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充分挖掘数据中隐藏的信息和价值,为工程管理人员工作的开展以及判断项目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为风险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大数据挖掘可以将工程管理中存在联系的数据内容进行结合,可以提高信息交流的便捷性和及时性,从而有效的规避风险,提升防控风险的能力。

2大数据挖掘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要点

2.1构建大数据挖掘的制度框架与管理层次

想要使大数据挖掘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得到更好的应用,首先就需要构建大数据挖掘的制度框架和管理层次。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各个部门与机构都有不同的作用与职责。因此,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分层管理和集中控制的模式,使各个部门与机构可以明确自身的职能。项目公司属于信息数据的收集者,集团公司属于通过信息数据进行决策的决策者,所以,在项目工程管理过程中,项目公司需要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需求,对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并把收集到的信息完整的传送给集团公司。通过这样的管理模式,集团公司可以有效整理、分析、评估多有的信息数据,以便于集团公司对项目工程进行准确合理的判断,做出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决策。在构建大数据挖掘制度框架时,建筑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业务工作、信息数据、管理工作的需求,从而构建一个控制与处理信息数据的中心,只有这样才保证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2.2构建工期进度控制模型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工期进度是较为控制的环节,导致工期延误的情况有很多种,例如项目设计偏差、准备工作不足、施工设备没有按时就位、施工管理不恰当。因此,建筑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创建相关部门与相关管理机制,通过数据,把施工一线的实时信息数据传送到管理人员面前,并把信息数据进行存储,以便于以后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在行政管理制度上,可以通过集团总部-地区公司-项目公司-前线的模式,来加强管理。工程项目部和现场施工人员之间存在一定的业务往来,工程项目部门需要把施工过程中各种现场信息数据录入到系统中,然后将信息数据传送到公司的数据库中,在此同时,公司也可以把数据库中的数据传送给工程项目部。此外,建筑公司的各个部门可以在大数据库中,对信息进行查看,以便于更好的进行管理调度,而且还可以利用各种数据库挖掘项目组,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

2.3组建大数据挖掘小组

大数据挖掘小组的组建对于项目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数据信息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系统分析与评估的前提和保障。而大数据挖掘小组的组建需要注重两个方面的工作。1)需要形成一个施工进度数据挖掘小组,这是因为通过施工进度数据挖掘小组能够对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根据专业人员的分析与评估来完善项目工程施工建筑中的控制管理工作,以此有效提高项目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2)还需要组建一支施工质量数据挖掘小组,这是因为,通过该小组能够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基础、质量检验、物流仓储以及施工进度数据进行详细的收集和整理,从而对工程施工的质量有着一个清楚、准确的认知,避免工程项目施工受到不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确保施工质量。

结束语

在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遇到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针对当前大数据挖掘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难题,笔者认为必须要形成适宜大数据挖掘的管理层次和制度架构,同时组建一支高效的大数据挖掘小组,才能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更好的应用大数据来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为建筑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葛华丰.大数据挖掘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9):98-99.

[2] 王秋平.大数据挖掘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16,14(23):92-93.

[3] 施骞.智能交互的决策场大数据情景下重大工程项目管理新趋势[J].项目管理评论,2018(2).

(作者身份证号码:130481198009302167)

作者:韩彦霞

建筑评论研究管理论文 篇2:

建筑评论,一个高山仰止的话题

很多人对我说过,“你们报纸应该多发表一些建筑评论”,这可能是所有专业报纸、杂志的编辑、记者们几乎都听到过的良好的建议。有没有评论,评论的水平高低也是评判一个媒体办得好与坏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大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努力了,但从人们不断的呼吁声中仍能感受到:做得还不到位,很不到位。原因是什么?

《建筑时报》的《设计》专刊从十年前创刊时就号称要做评论,开出了“建筑评弹”专栏,坚持了一、两年,著名专家杨永生先生对本专刊评价不错,向别人推荐说是“胆子最大”的专业媒体。因为我们对建筑,也对时事以及事件、管理等各方面都报道也常发表见解。对上海的一些引起全国反响的建筑以及建筑现象都曾有过“与众不同”的报道,比如东方明珠旁的国际会议中心,有着一个莲花宝座顶的金光外滩中心等,又比如“一城九镇”规划,还有人民广场、世纪大道、青浦新城的建设等,当然更少了不北京国家大剧院、央视大楼、长安街上的建筑等备受关注的建筑。这些评论,一部分是本报记者的采访、观察文章,一部分是读者投稿。在杨老先生的影响下,东南大学的郑光复教授,有了批评文章总是指定要在《建筑时报》发表,还有其他专家们比如曾昭奋、顾孟潮、吴焕加、布正伟、洪铁城等都曾经或经常在本专刊上发表评论。

和其他媒体一样,我们坚持得并不好,也得到了杨永生先生的批评。作为记者、编辑,专刊主编,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评论少,评论难,原因在哪里?思考之后大致总结如下,供参考:

需要勇气还要能承受压力

写评论需要下很大的决心,写哪个作品也需要慎重抉择。多数人在写的时候都背着一个包袱设计机构或设计人会怎么说,读者会怎么反应?因为既然是评论,一定有正、负两方面的评价,表扬的,会被人接受,即使讲得不在理。负面的,即使很有说服力也会得罪设计人。你评得再中肯也会被几块“你自己的作品也不怎样还敢评别人?”“你能拿出什么像样的作品让我们看看?”板砖给砸走信心,何苦自己找骂?如无特殊原因,没有必要为自己找这个麻烦。当然打打“死老虎”、“落水狗”什么的,没有风险,还是会有一些人愿意借机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比如境外公司设计的作品、一些已被专家们在媒体公开反对的大型项目等。

被同行误解还只是小事,有可能还会招致更大的压力。比如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是领导工程,我的评论文章中不仅点了名还对建筑师给了批评。事过多年以后还不断地有人问写了那篇文章有没有受到什么“待遇?”可见大家心有余悸的程度。我说,因为《建筑时报》是专业报,估计领导们根本没有机会看到。很多时候也真是这样替自己壮胆——他们可能看不到。不过因为文章在同济的《时代建筑》杂志发表过,专家们在某次会议上听到领导因此对同济有了一些想法,直接影响到同济承接上海市的一些政府项目。如果真是这样,哪个写评论的人能负起这样的责任,还敢再写吗?

还有一个例子。去年《建筑时报》刊登了一篇内容为建筑行业拖欠款问题难解决的文章,被国务院领导看到,一个电话打给建设部部长,质问为什么建设部的报告中说拖欠款问题经过三年的治理已基本解决,而自己主管的产业报却发出不同的声音?部长立即打电话找到上海建委主任和《建筑时报》的主办单位上海建工集团总裁,派了一个司长到上海,把本报总编辑招去给了一顿批评和几条指示。此后,凡是版面文章中任何有可能引起异议的字眼都要改掉,批评性的文章更要层层上报,主编亲审,多数自然难逃被“下版”的命运。这样的事对很多媒体是家常便饭,因为有各式各样的红线是不能逾越的,否则总编要被“下课”。原本窃喜专业报要自由得多,这次事件以后,谨小慎微多了。

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

评论当然不是谁都能写的。“外行”的评论会招致骂声一片。一些非专业人士的评论虽然也有自己的观点,也很有道理,但往往遭受专业人士的批评,比如一些大众媒体在报道上也常被批,因为专业知识有限,对大众产生严重误导。这样一来,大家还是把希望寄托在业内。总有人说,在国外专业的评论人员或建筑理论工作者大多不是一线设计师,评论家应是一个行走在行业边缘,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独立的职业,所以希望专业媒体的人员能够担起此重任。事实上各类专业的报纸杂志上都有评论,介绍、推荐等正面的评价难道不是评论?可见大家希望看到的是正、反两方面意见都有的全面的评价,而“打铁先要自身硬”,“没有金则钻,别揽瓷器活”。

《建筑时报》因为是报纸,与杂志有所不同。作为报纸的记者对事件、新闻、项目等,需要听取各种不同的声音,自然报道也会有不同的观点,评论似乎是一种职务行为。包括崔恺大师在内的不少建筑师都曾动员我多写建筑评论,理由就是因为同行不便相互评,而我的身份刚好符合前面提到的半专业、媒体从业的条件。也曾有人说,“我认为你是中国建筑评论写得最好的”,邀请我对指定的一些建筑写评论,我说太过奖了,因为我缺乏这份自信。不在设计第一线,对设计的过程了解不够深入,对最新的潮流,对最新的作品没有专门的研究人员那样熟悉,眼界不够宽,评论的深度肯定不到位,不免会贻笑大方。

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做充分的了解

在没有对一个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有深入的了解,对一个项目的设计过程以及建筑师的想法有仔细的研究之前就不能随便地评论。事情的起因、项目的产生都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就它的背景、条件做出的解决方案是否合理发表意见。而能够做到这样深入调查了解,也需要条件。不能根据自己的感觉或偏见或个人喜好随意地进行评论,网络上这种现象就比较普遍。大家根据一张照片或对某个人的认识,非常随意地进行评论,虽然也算是一种意见,对当事人来讲也不无裨益,应该以宽容的心态有则改之,无则注意,但这种方式于建筑评论水平的提高是无益的。

评论的语言、方式有讲究

报纸上的文章比起杂志需要的就是简练、直接,用最少的文字给别人最多的信息。而专业杂志的文章都比较学术化,“学院派”,要在那么大段深奥的文字中找到关键词,需要耐心。这削弱了文章的吸引力和可读性。所以我的体会是评论文章一定要写得比较通俗、直接、简练,这并不是说要作者简单地做结论,这样当然不能服人,要服人需要尽量做到客观、全面,论据充分,还要可读性强。两者有矛盾,要兼顾到,是对评论者很高的文字表达水平的要求。有的人喜欢和风细雨地评论,有的人喜欢一针见血地评论,不论哪种文风,都要把握住客观和不带太多的个人感情色彩,尤其不能由此及彼变成人身攻击,这一点是基本原则。

建筑的好坏评价本就没有标准定式,而评论更是见仁见智的主观行为,做这件事能得到众口一词的认可根本没有可能。总听说像美国、法国大众媒体的专栏建筑评论家几句话就能否定政府的一个决策,捧红或棒杀一个建筑师,在中国建筑评论者要产生如此影响力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如果想以此为目标的话,不如趁早歇着。而如果作为此道中人,本着对自己所做的每个建筑负责任的态度,虚心听一听别人的评价,同时也写一写对别人作品的感受,在业内形成一种百家争鸣互相补台的良好的学术气氛,同时身兼向大众普及建筑文化,提升全民族的建筑审美水平的责任,我也参与呼吁——排除顾虑,多写评论。

作者:李武英《建筑时报》编辑

收稿日期:2007年4月

作者:李武英

建筑评论研究管理论文 篇3:

关于建筑创作与评论的标准问题

摘 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建筑创作与评论的标准问题

关键词:建筑创作 评论 标准

一、从传统建筑美学走向生态美学

1.传统建筑设计及美学标准的局限性

随着自然环境危机对人类的警示,传统建筑设计及评判标准在面临人类越来越高的生活质量要求和复杂的生态问题时其局限性就显现出来。面对当今建筑这样一个超越形式与功能的复杂系统,传统建筑设计及评判标准由于缺乏对环境、生态和与建筑相关的自然的深刻认识,使得我们对建成的建筑及城市环境对外部系统大自然未能有良好的作用,因而其生态效益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微乎其微。

2.自然美学和生态美学

建筑,凝结了建筑师的情感。在传统(自然)美学中,它强调形式与功能的结合,注重体量、色彩、比例、尺度、材料和质感等视觉审美要素及空间给人的心理感受。具有代表性且为世人所传诵的作品皆出自大师之手,因为他们独具各自的风格,美妙的构图、精致的比例、完美的空间组合无不给人美的感官享受。显而易见,这种偏重审美的评判取向均是以人为衡量的标尺的,它为了人类而美。然而,实际上建筑并非只为人而美,它包含着自身的价值。汉斯·萨克塞指出:"物体的美是其自身价值的一个标志,当然这是我们判断给予它的。但是,美不仅仅是主观的事物,它比人的存在更早。"

3.建筑审美的生态美原则

如若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去研究建筑审美的标准,那么生态美学的三个特征(或称原则)应是建筑评判的尺度。

生态美学的第一特征,生命力。生态美是以生命过程的持续流动来维持的,良好的生态系统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具有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如果这一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不具备或是被破坏,诸如因建筑的营造造成了景观的破坏、环境的污染、能源的巨额耗费等等,那么这一建筑显然是没有生命力甚至是具有破坏力的,也就根本谈不上美了。

生态美学的第二特征,和谐。人工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使人工系统的功能需要与生态系统特性各有所得,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这就造就了人工和生态景观的和谐美。对建筑而言,和谐不仅指的是视觉上的融洽,而更应包括物尽其用、地尽其力、持续发展。

生态美学的第三特征,健康。建筑最终是服务于人类的,在争取到自然与和谐的前提下,创造出使人生理、心理、现实、未来的需求能得以满足且具有健康特质的建筑应是当代建筑师设计的一个原则。"一个能使人类天性得到充分表现的环境,是进化的环境。"

二、建筑策划是建筑创作与评论的重要依据

1.建筑策划的意义

"建筑策划"是什么?建筑策划就是在建筑学领域中,建筑师根据总体规划目标设定,运用建筑学及相关学科的原理,通过对目标环境及条件的实态调查,对目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既满足业主要求又具有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学而全面的建筑设计的依据。

2.建筑策划是创造"精品"和建筑评论客观标准的保证和先决条件

建筑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不同于西方的过程。中国建筑从殷商时代开始至今三千多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建筑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从老子对建筑的释义到先秦古籍的《考工记》、汉代的《九章算术》、唐代王孝通的《缉古算经》、宋代秦九韶的《数学九章》及李诫的《营造法式》、明代的《园冶》、清代的《工段营造录》直到近世的《营造法原》等专著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理论特别是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是我国建筑界的重要宝藏。但中国的建筑知识的教习一直是师徒相授、父子相传,往往人亡艺绝,阻碍了建筑学的发展。直到20世纪初,现代建筑师的称号及其知识传授方式才由西方传入中国,上述情况才得以改变。

由于我国建筑教育模式的特征和自身的局限,加上建筑创作中的社会经济因素等的影响,使建筑创作理论、方法和建筑评论的研究和发展较西方国家滞后了很长一段时间。建筑创作環境的窘迫、建筑论坛的封闭、建设部门结构体制的几十年一贯制,加上建筑商品化进程的缓慢,使得几十年来我国的建筑创作和评论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只片面强调经验传统,忽略方法论的研究;只注重经验资料的借鉴,忽略建筑创作思想和方法的创新;只强调建筑的空间组合、比例、尺度等感性的因素而忽略建筑与社会、环境、文化、使用以及技术中的科学性,使建筑完全变成了刻意追求风格和标新立异的个人情感的载体。建筑评论也雷同于欣赏一个雕塑或一幅画,浮于表面的感官评价被炒来炒去,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的态度,此时的建筑师无疑已经沦为一个匠人。这种情景在我国目前"大建设"时期同时又是外来各种流派蜂拥而至,而我们建筑师又极想一下子成名的特殊时期尤为显得突出。难怪有些我们认为相当不错的作品在外国人眼里是那么不可理解。

3.关于建筑策划的"全民意识"

建筑创作无论有多少理论内涵和技术含量,其成果总是以一种具象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这种类同于艺术品且明明白白立于世间的展示,其招至而来的评论必将是全社会的。显而易见,全社会人群组成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和方式的不同,使得评判的结论干差万别。但无论如何,一幢建筑的客观条件是一定的,其使用及内在运作机理是一定的,因而它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的评价结论应是唯一的。可实际上,当众人评价一幢建筑时往往由于不懂得运用相关的原理和科学的方法而只是停留在对外观和体形的评判上。公众都来有意识地提高评论的水平和评价的科学意识,普及建筑策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全民的建筑审美素质是我们建筑创作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建筑策划理论和方法的普及,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将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目前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已经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何种等级以上的建筑一定要进行建筑策划之后才能开始建筑设计。当建筑策划成为建筑创作中一项不可缺的环节时(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就会有许多专职建筑策划师及建筑策划事务所出现。随着建筑策划研究的社会化、商品化,其研究机构的组织形式、收费标准、管理体制直至法律程序也都将完善起来。那时,我国基本建设及建筑创作的发展就会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格局。讲求科学的、逻辑的以及社会和经济实效的建筑创作之风将盛行。

三、关于中国当代建筑评优标准刍议

1.优秀建筑的困惑

首规委一年一度在北京举办首都建筑设计成果汇报展,展出期间评选出当年度"十佳建筑"。建设部及其他部委和地方系统也每年举行国家、部委和地方的建筑评优活动。评优活动的成效是显著的,从中许多优秀建筑和设计脱颖而出,也缔造了一批基本功扎实、有社会责任心、不断追求完美的新一代建筑师。

如果有心翻看一下近来国外获奖作品,会发现其评选的标准似乎与我们大相径庭。获奖作品有些外观、造型极其普通甚至算不上美,但其对环境的分析与理解以及利用环境、改善环境、融入到环境中去、与自然合而为一却研究得那么透彻。其中利用自然的光、自然的通风、自然的景观、节能、储能的设计构想以及因此而衍生出来的全新的建筑形制其巧妙令人赞叹。特别是国外建筑师对待环境、自然、能源及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积极投入其中的热情着实令人钦佩。

显然,在当今潮流中优秀建筑的标准已绝不是单纯的造型上的好看与难看的问题了、没有对环境的分析与理解,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如此创造出来的建筑充其量只能是一个仅代表建筑师个人情感和意愿的作品。不可否认,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对建筑评论提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全新的标准。

2.现代建筑评论对传统美学标准的拓展

现代建筑评论尽管加入了浓重的时代色彩,但也并非是对传统美学标准的全面扬弃。建筑创作的最原始的机理仍旧使我们不能放弃传统的美学原则。准确地讲,现代建筑评论的标准应是对传统美学原则的拓展。

首先是建筑的评论要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宏观指导。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早在198O年就已被国际自然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forthe Conservationof Nature)所接受,但大體而论,它只限于保护主义者的论坛,此概念引入建筑界只是近十年的事。它描述了一个不允许使自然资源基础恶化的过程。在建筑中"可持续性"特别强调地球与人类共生环境不被破坏,能够持续向未来发展,它超越了"节能"这一单一的概念,考虑寻求共生未来。既然当代建筑创作已不得不遵循这一原则,那么显然,衡量与评价它的标准也必然应遵循这一原则。

其二,现代建筑评论的标准应把自然和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放在第一位。建筑不是孤立的艺术品,它是人类活动的载体,更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如果一幢建筑破坏了景观,污染了环境,妨害了社会秩序,即便它再美也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建筑。所以,现代建筑评论应首先考察建筑对其环境的作用,看其在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景观、能源、小气候、排污及自净等方面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是否能是一幢无废无污的绿色建筑。只有当环境这第一位的问题考察充分了才能进行下一步对功能、空间、比例、尺度、美观等的评价。

第三,现代建筑评论标准应建立在客观的、科学的、定量的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这一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完全可以解决。GIS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动态模拟系统、实态调查快速跟踪系统等近代科技手段已逐渐为建筑师所熟悉,并愈来愈被广泛地运用到建筑设计与建筑评论中。

3、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筑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是时代赋予建筑师的历史使命,克服个人主义,拓展知识面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是当代建筑师的首要任务。

建筑师要以平常而客观的心态来研究环境,研究社会,研究建筑和人的活动,以达到创作中的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美境界。

结语随着中国一步步坚实地步入国际现代建筑舞台,中国的建筑创作水平将愈来愈受到全球的关注。中国建筑师已不再陶醉于老祖宗古建筑的诗情画意,而更希望在现代建筑创作领域中独树一帜。现代建筑评论作为建筑发展的必须,其宏观指导与导向性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它也反映建筑创作的前沿性和水平。当新世纪来临之时,我们不应该仍旧还是死抱着"美观、漂亮"等感性描述式的评价,向世人展示那些缺乏环境研究、破坏自然的所谓美的建筑。我们应向世界展示的是中国不但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创造环境和改造自然的哲学思想,更有今天的研究环境、与自然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创作理念和水平。

作者:战鲁宁

上一篇:商业建筑设计标准论文下一篇:零售企业战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