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继续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档案是对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具有一定政治性、服务性及机密性的工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党校作为领导干部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其档案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文中对党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强化党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领导干部继续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领导干部继续教育论文 篇1:

完善甘肃省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之思考

摘 要: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既属于政府绩效考核的范畴,同时也是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评估对甘肃省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意义重大。本文从甘肃省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际出发,提出完善考核评估的三条实施路径,以期为甘肃省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

作者简介:曾荔,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讲师。

一、甘肃省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所存在的问题

(一)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甘肃省试点区域和试点领域的实践表明,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当前主要是由同级政府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从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监督的角度而言,考核评估主体较为单一,主要是政府自我监督模式下的考核评估。人大、政协等机关对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虽然也有,但更多是以个案工作检查形式存在,不能形成常态化的监督。

(二)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指标体系不够客观公正

当前甘肃省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改革中,对综合行政执法的考核评估仍然使用的是传统的公务员考评标准,实际操作中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但以上五个方面的考核评估更多是一种指导性指标,定性评价的成份多于定量评价的成份,与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实际情况不太吻合,不能客观反映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实际绩效。同时,由于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内设机构工作性质差别较大,适用同一标准也不能反映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内部职位差异性。

(三)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程序规范化不足

甘肃省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还存在程序方面规范化不足问题。例如相应规范性文件对案卷评查的步骤、方式、顺序、时限等程序性规范缺乏系统规定,评查的随意性较强其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和传统行政执法工作有较大差异,应有专门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和程序要求,当下的试点改革对此问题的关注度显然不够。

二、完善甘肅省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的意见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多元主体参与之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主体制度

1.进一步完善同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考核评估

同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考核评估在当下和今后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考核评估的主要主体。由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对过去行政执法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职权配置和部际关系等进行的重大调整,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政府自身对综合行政执法水平和质量的要求会更严、更高,对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也会比过去要求更严、更高,所以传统的评估主体主导之考核评估机制和制度必须相应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2.人大和政协是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主体的有效补充

人大和政协是我国法律规定的监督机关,但法律并没有规定人大和政协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具体考核评估职能。考虑到大量行政执法工作直接针对的是行政相对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休戚相关,从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监督职能的角度和考核评估工作的性质出发,建议考核评估主体制度建设方面增加人大、政协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考核评估,将其作为我国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主体的有效补充。

3.积极引入综合行政执法之第三方考核评估主体

本世纪以来,各地政府购买第三方评估服务已被大量运用于养老、扶贫、教育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进一步深入,不少地方政府也尝试对法治建设工作进行第三方评估,“从实践效果来看,第三方评估发挥了不少积极作用。”引入第三方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考核评估,是新时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发挥和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服务政府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目前对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中还没有第三方的有效参与机制,建议各地在综合行政执法主体制度建设中积极引入第三方考核评估。引入第三方考核评估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既要充分发挥第三方之独立性、公允性,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当下我国第三方考核评估能力不足问题。因此,各级政府要积极培育、规范、引导第三方介入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

(二)建立健全针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标准化的考核评估体系

1.运用能力素质模型,根据能力素质需求设立科学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细化责任目标。能力素质模型“最开始仅应用于私人部门,之后才逐渐被引入到公共部门使用,本质上就是指为完成某项特定工作,达成某一指定绩效目标所要求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中应用能力素质模型,必须对综合行政执法的内部职位先进行工作分析,明确每个职位的具体职责,然后再结合该部门的职责和所属的系统设置指标。

2.充分考虑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内部政务类与事务类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之间的本质差异和管理需求差异,确立不同的考核评估维度。政务类和事务类的划分,具体到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内部,最大的区别在于政务类是间接面对行政相对人,而事务类的职位要直接面对行政相对人。政务类的考核评估主题以责任、公正、最大限度满足民众的利益要求为核心;事务类则侧重工作效率、政策执行力、工作态度等维度的考察。

3.建立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并以客观评价为主的考核评估体系。实践中,综合行政执法出现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考核评估体系的欠客观性。为了客观反映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实际情况,对考核评估之内容应进行详细分解,“通过逐项要素的细化,制定出考核等级标准和有关量化标准”,考核评估指标能予以量化的,尽量用数量化表示,建立客观评价为主的考核评估体系;同时,对不能或者不便用量化指标予以评价的则采用横向比较法、目标管理法等其它方法进行描述表示。

(三)严格规范考核评估程序,增强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的民主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1.加强综合行政执法立法工作,明确规定考核评估制度,确保考核评估工作有法可依。严格规范综合行政执法之考核评估,必须要加强考核评估程序的制度化建设,此处考核评估之制度化建设既表现在对考核评估本身的法律规定,也表现在对考核评估具体程序的规定上。考虑到我国各个地方地域的差异性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本身仍处在试点阶段这一特殊情況,由国家层面进行立法对综合行政执法及其考核评估进行规制的条件还不太成熟,建议各试点区域先行通过地方性法规或者地方政府规章进行综合行政执法立法,并在综合行政执法立法中对考核评估予以明确,在立法对考核评估有规定的前提下,结合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工作的实际,制定出考核评估的具体操作程序,对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的步骤、方式、顺序和时限均予以详细规定。

2.建立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有效参与之考核评估制度,体现考核评估过程的民主性,实现考核评估结果的公正性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本质上是涉及民生的大事,与老百姓的利益休戚相关。广大人民群众是否满意应该成为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进行考核评估的重要依据。同时,考核评估结果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和实际执法人员绩效又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考核评估过程的民主性和结果的公正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建立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有效参与综合行政执法的考核评估制度。通过该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既能让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有机会参与到行政执法的末端评价,实现其参与权和表达权;又能通过该制度的运行让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对综合行政执法进行监督,实现其监督权;同时,还能保证作为考核评估相对人的综合行政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参与权、表达权。以上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参与权、表达权及监督权的实现过程恰恰又是通过个案践行民主、实现公正的过程。

总之,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背景下,在继续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进程中,考核评估主体的多元性,考核标准的客观性,考核依据的法定性,考核结果的公正性无论是对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还是对开展好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本身均具有重要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张利兆.综合行政执法论纲[J].法治研究,2016(1).

[2]孙启平.法治政府评价主体多元化问题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

[3]张玲.第三方法治评估场域及其实践逻辑[J].法律科学,2016(5).

[4]张晓东.国外高级公务员能力素质模型建设及其对我国领导干部继续教育工作的启示[J].继续教育,2016(8).

[5]石晓铃.浅析完善我国公务员的绩效考核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6(3).

作者:曾荔

领导干部继续教育论文 篇2:

党校档案管理工作策略分析

[摘要]档案是对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具有一定政治性、服务性及机密性的工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党校作为领导干部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其档案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文中对党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强化党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党校;档案管理;问题;策略

党校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党校的最基础性管理工作,其与党政机关的档案工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还呈现出相应的特殊性。在党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通过管理教学科研工作及对行政活动中的相关文字信息、图表资料等进行有序的收集和整理,从而为人们提供人性化的档案服务。党校档案真实的记录了党校实践发展及变迁过程,可以说党校的核心信息资源,因此需要做好党校档案管理工作,这不仅有利于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而且对档案价值的发挥及资源共享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党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意识淡薄

在党校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为党校教学管理及科研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而且还能够为党校各项决策的管理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但在当前党校管理工作中,由于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导致档案建设工作落后,在实践工作中工作人员不仅缺乏责任感,而且自身实践技能也较差,这就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中与保管工作相类似,并没有将管理的功能性更好的发挥出来。

(二)档案管理体制不完善

当前在党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档案管理体制缺失的现象,特别是对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规定缺乏完善性,对于电子信息文档的归档及管控没有制定具体的工作流程及管理细则,这就导致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缺乏标准的依据,操作缺乏规范性。

(三)档案管理技术落后

在当前党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硬件及软件配置较为落后,一些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应用较少,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这不仅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而且对档案的开发利用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四)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在当前党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真正经过专业档案知识系统学习的档案管理人员较少,很大一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为转岗人员,不仅档案专业知识缺乏,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专业的技能,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还存在较强的流动性,这对于档案的开发利用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许多有价值的档案处于长期搁置的状态,不能有效的发挥效用。

二、加强党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分析

(一)提升档案意识,促进档案工作全面制度化

为优化党校档案管理工作,应促进工作人员提升档案意识。可借助报纸、校园网、电视等渠道开展全面宣传,令党校教职工全面掌握档案知识、了解有关法律法规,进而在工作中积极主动的做好档案收集、汇总与整理工作,促进其为学校的发展建设贡献应有价值。同时档案工作人员应积极的参与学校、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教育,开阔视野,丰富工作经验。为打好工作基础,可促进档案工作的全面制度化,应将各项任务科学的分解至个人,创建档案归档、管理、应用、安全保密、总量统计以及移交规定,并将工作绩效纳入至考核管理计划之中,创建完善健全的奖惩管理体制。还应注重补充有关电子档案管理的体制,针对其来源广泛的特点,应在承办各项纸质文件的基础上将电子文件安全完整的存储,并同步归档。党校管理部门则应强化监督控制、指导审查,开展业务培训与绩效管理,真正促进档案工作的高效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

(二)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员工技能水平

党校档案馆藏内容应进一步扩充丰富,倘若资源匮乏,便会影响其优质效用的发挥。因此应扩充资金投入,预留充足的档案存储空间。还应丰富档案资料类别,令其为教学以及科研工作全面服务。党校档案部门还应全面应用电子系统辅助管理,引入现代化网络技术,创建信息桥梁。党校各单位应利用内外网全面接受各类资料档案,做好归档管理,进而提升实践工作效率,优化工作质量。党校同普通学校相比体现了一定的特殊性,其涉及面广泛,同时需要严格紧密的工作。因此工作人员应进一步丰富政治素质,提升思想觉悟,具备良好的政治热情,积极主动的维护档案工作的整体性、科学性、系统性以及连贯性。另外应丰富职业素养,树立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服务于党校的工作大局。档案工作人员还应强化业务技能,了解业务范畴,依据工作属性以及特征扩充知识储备。

(三)强化开发应用,促进档案资源全面共享

档案资源作为党校的重要信息资源,其具有一定的专用性及独立性特点,为了能够实现对优质档案资源的全面应用,需要做好档案的整理工作,通过清晰及科学的对档案进行分类,更好的将档案资源共享的实用性、真实性和权威性体现出来,实现档案资源有效共享。

首先,加快推动党校信息档案全面共享及优质服务的实现,通过实现各类档案资源共享的,能够有效确保档案资料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对档案资源的研究力度,利用信息化和现代化手段来对档案資料的目录整理汇编进行完善,做好档案的编研工作。

其次,对于党校档案馆藏的动向及状况需要定期向党校员工及学生进行发布,这样可以为教职工及学生在对档案利用过程中快速进行查询。同时通过对档案资料进行进一步完善,做好信息加工工作,采取积极、主动的服务方式向档案利用者提供档案增值服务。通过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引入智能化管理模式,在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档案服务过程中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使其快速查阅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加快推动党校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最后,充分的发挥党校内部的网络资源优势,全面提升电子档案的应用水平。通过开展优质高效的档案管理服务,来为党校教学、科研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同时在党校档案管理工作在服务本校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对服务范畴进行拓展,通过采取主动和积极服务来有效的提高党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综合效率及社会价值。

三、结束语

强化党校档案管理是一项艰巨且重要的工作任务。我们只有积极探索、全面研究,针对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方能提升工作水平、优化服务管理,为党校的发展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卢善国.浅谈党校档案管理网络化[J].科技资讯,2009(24).

[2]俞敏珍.浅析党校档案目标管理浙江省三级达标的关键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1(8).

[3]刘蓓蕾.成人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办公室业务.2014-01-05.

作者:李媛媛

领导干部继续教育论文 篇3:

改革创新 服务社会 锻造“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北京大学继续教育

一、记者:北京大学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的背景是什么?

刘伟(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继续教育是北京大学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大学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职能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强调要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要落实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现代化国家建设要求,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量需求和结构性需求;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持续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2011年5月,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同年12月,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继续教育面临新的任务,具有新的内涵。改革创新发展继续教育是新时期国家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战略要求,也是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新的时期,北京大学制定《北京大学继续教育2010-2020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教育部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内容,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明确目标和任务,深化继续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了“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北京大学继续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二、记者:北京大学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的定位和目标?

刘伟: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使命和责任。北京大学“985”建设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继续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指出北京大学继续教育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促进继续教育与学科建设共同发展,争创具有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继续教育,承担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责任,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大学继续教育以“服务国家战略、培养高端人才、强化智力支持、提供思想引领”为核心使命,“上规模、优结构、走高端”,大力发展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继续教育。

“高层次”指教育培训对象要面向高级公务人员、高级商务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学术骨干;“高质量”强调教与学的整体质量,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结构合理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水平”是指要立足北京大学的优秀师资,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水平强的师资队伍。

在继续教育指导思想的指引下,北京大学继续教育确定了“充分发挥北京大学综合优势,广泛借助社会资源,正确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关系,保证继续教育积极、稳步、健康、优质地发展,将北京大学建设成为培养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争创具有北京大学特色世界一流的继续教育品牌”的发展目标。

三、记者:北京大学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的主要成绩有哪些?

刘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学历继续教育是人才系统培养、成长的有效方式,是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基础和重要任务。北京大学始终重视办好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的学历继续教育。近年来,本着“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原则,发挥北京大学的综合优势,继续推进成人学历教育模式改革。积极创造条件,多渠道、多方式办好网络、函授等多种形式的成人学历教育。

(二)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质量、规模和品牌影响再上新台阶

非学历教育是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北京大学充分发挥学科力量、师资队伍、科研能力等优势,以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为导向,面向社会、行业、企业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非学历继续教育与培训。继续教育与培训的学科领域涵盖了经济、金融、法律、教育、医学、管理、哲学、艺术、语言和工程等多个方面。北大非学历继续教育已经逐步形成了十多个具有相当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的精品项目。

在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各项工作中,“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领导干部选学工作”项目和“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项目具有代表性,成为特色培训品牌项目,集中体现了北大继续教育改革创新和“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高校继续教育特色。

(三)以“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工作”为契机,加快继续教育向高层次培训的战略转移

中央组织部、教育部2009年将北京大学确定为全国首批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北京大学作为7所施教院校之一,从2010年至今已连续4年承办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工作”培训,选学北大的人数均居各承办院校之首。

北京大学高水平、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教学得到了广大领导干部、选学单位和中央组织部的高度评价。2010年11月15日,中组部在致北大感谢信中称北京大学的自主选学工作“领导重视,组织严密,师资力量雄厚,服务热情周到,受到学员普遍好评,为干部选学试点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培训高校基地”建设为契机,北京大学加快实现了继续教育向高层次培训的战略转移。

(四)以“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项目为代表,网络教育教学和服务模式日趋成熟

北京大学承担了由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培训项目。从2006年至今,北京大学以网络培训的方式,开展了全国100万人次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初步形成了学科教育与网络教育有机结合的课程开发“3+1”模式,即基于“教师引领”理念,以“三级教学实施、三级教学监督、三级教学支持”为特色的网络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并坚持 “以科研引领实践、以实践促进科研”,积极开展了基于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的科研工作,网络教育教学和服务模式日趋成熟。

四、记者:北京大学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的主要经验有哪些?

刘伟: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立足北京大学学科和师资优势,深化继续教育教学内容改革

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始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突出北京大学专业优势与特色,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建立以特色学科、专业优势为基础的继续教育项目体系。课程设置以“与时代同行”为主线,把握“新形势、新知识、新需求”,文理兼备,充分发挥文化服务职能,打造精品化、品牌化培训项目。

北京大学“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坚持以领导干部的学习需求为导向,开发建设满足提高创新思维、驾御全局能力,实现开阔视野、学习最前沿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全面提升干部整体素养的课程体系。

一是根据培训需求构建跨学科的课程体系。二是根据干部培训需要,及时更新与调整课程。北京大学结合自身学科特色,与时俱进,及时将中央最新精神、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转化为培训内容,同时根据课程评估结果对课程不断更新。通过学科交叉互补来进行专题组合,受到学员们的欢迎。

“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项目也体现了高水平的北大师资队伍特色。在需求调研中,学员普遍要求“课程安排应尽量体现北大风格、特色,增强吸引力,尽可能安排本校教师授课,尽可能保留本校特点和风格。”在项目实施中,北大继续教育力请顶尖学者,师资阵容强大,打造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参加北大选学工作授课的师资,基本上聚集了本学科领域的顶尖学者。北大继续教育基本形成了由北大院士、名师领衔、以校内中青年学者为主、校外优秀专家为辅的师资队伍,充分展示了“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引领前沿”、“高端发展”的北大特色。

北大继续教育授课教师学术底蕴深厚、具有独到见解和观点,授课技巧娴熟,讲解生动活泼,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参加选学的中央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普遍对北京大学继续教育的名师名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北大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学报主编程郁缀老师的《古典诗歌鉴赏与人文素质提升》,学员给出了9.91的最高分,有学员评价“感人至深,如沐天水”。中直机关工委副书记孟学农同志听完程郁缀老师的讲座后,在回复程郁缀教授的信中称赞道,“您以汇通古今的学识、心存感恩的情感,给我们上了一堂立德、励志、保持气节与人格、提升人文素质的好课”。

(二)以质量为核心,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

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始终以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积极采用参与式、探究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2012年“区域经济与生态文明”专题班的部分课程就成功采用了研究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充分发挥了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学员们积极思考,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热烈,初步取得成效。

北大继续教育注重“文化熏陶”,充分发挥校园浓厚历史人文氛围的涵养功能。发挥校园的历史文化感染力,是北大继续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措施。根据学员要求,我们安排学员集体游览学校校园,了解北大人文历史、文化传统;参观校史馆,熟悉北大百年奋斗历程。另外还充分发挥北大讲座的第二课堂作用,为学员提供北大的课余讲座信息,供学员在培训之余选择参与。

为保障教学质量,北京大学继续教育探索和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深入到教学、管理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北大继续教育的管理已经完全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培训班监管完成了从“出入口监管”向“全程监管”的转变。

(三)完善体制机制,为继续教育发展提供强力保障

2011年北京大学继续推进继续教育办学体制的综合改革,创新办学机制;不断加强继续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战略发展研究、指导与协调作用;推进构建继续教育职能管理部门、专门化的办学实体与突出学科优势特色的院系继续教育机构协调发展的新体制。继续教育部作为主管学校继续教育工作的机构,统一管理全校的继续教育工作,代表学校对继续教育工作统筹安排和管理,并代表学校与校外单位洽谈或签署开办继续教育的协议,办理北京大学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对全校继续教育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估。激励管理与服务队伍,不断拓展服务社会的深度和广度。2013年1月,北京大学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将继续教育部原直属的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和培训中心进行整合,成立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学校专职继续教育机构,专业化开展继续教育。

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继续修订和完善了《北京大学非学历教育监管办法》、《北京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籍管理细则》等一系列管理规定。更新了《北京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手册》、《北京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工作手册》等文件。

(四)现代大学四大功能有机互动、相互支撑,发展、提升高校继续教育

现代大学的功能已拓展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个方面,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统筹考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个方面的相关性和整体部署,四大功能有机互动、相互支撑,为继续教育发展、质量提升、内涵发展打开更大空间。

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发展过程中,始终重视继续教育与学校教学科研发展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实现继续教育的发展与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相促进,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

一方面,依托学科建设,深化继续教育发展。继续教育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与社会紧密相联的重要纽带,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渠道,是知识更广泛传播和推广的重要途径。北大继续教育以教学科研力量为支撑,突出专业优势与特色,发挥北京大学优势学科建设和发展特点,深化继续教育内容,提升继续教育核心竞争力。同时,借助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继续教育项目研发,注重实效性、前瞻性,打造精品化、品牌化的培训项目,以学科内涵的发展带动和提高高层次培训的规模。

另一方面,把继续教育与院系的教学科研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以继续教育促进教学进步和科研深入。以学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学校各类教育的整体全面发展,构筑各阶段人才培养的连续体。院系开展继续教育应以自身的教学科研力量为依托,要具有明确的专业背景,应以有利于学科发展为主要目的,避免只顾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和学科的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五)大力开展国内合作,以教育培训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以教育培训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是北京大学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北京大学与诸多省市、部委和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继续教育培训成为北京大学支持省市、部委和行业发展和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

北京大学以“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党政干部培训,积极探索与省级组织部门的合作模式,树立在党政干部培训市场中的高端形象,为与省市、部门建立长期、广泛的继续教育合作关系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一些部委的领导干部参加了北京大学的继续教育后,又支持各地方厅局的领导干部到北大学习。另外,以北京大学与省、市、自治区战略合作框架为依托,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国内合作。

北京大学将学校教学科研成果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将学校历史使命与国家战略相结合,开创继续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李养正】

上一篇:创新发展成人教育论文下一篇:境外投资证券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