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效率研究论文

2022-04-16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课堂要高效就必须施以接地气、有实效的妙招。我国新一轮的课改要求主要强调设计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环境,强调课堂的社会性以及情境性,促进学生发挥主动性的思维。情境教学符合中学生学习心理,让学生认识到一定的化学知识和现象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对化学学习提高興趣。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初中化学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学教学效率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化学教学效率研究论文 篇1:

注重导入设计提高有机化学教学效率研究

摘 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注重化学课堂的引入设计,对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化学教师要从生活情境引入课堂,让生活常识走进化学;从化学史情境引入课堂,让科学史话走进化学;从实验情境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引入;生活情境;化学史情境;实验情境

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课的第一重锤要能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他们牢牢地吸引住。”可见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能给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精神一振的感觉。化学教师要注重课堂导入设计,将其作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重要一环。本文以人教版必修2有机化学课堂的引入,研究情境创设的几种措施。

一、从生活情境引入课堂,让生活常识走进化学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都有着紧密和广泛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和常识出发,让学生体会到化学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体会到生活和社会现象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学会运用化学方法解决常见的生活问题。例如,在人教版必修2“乙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青柿子与熟苹果放在一起几天,青柿子就会变熟的生活常识来引入教学。再如,在“乙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引入:“妈妈烧红烧鱼的时候会放入料酒和醋,这样烧出来的红烧鱼特别香,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学习了本节内容,就知道這个问题了。”生活常识和理论解释之间的联系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和探究欲望,让他们理解这些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识。

二、从化学史情境引入课堂,让科学史话走进化学

有人说:“化学史就是化学方法研究的历史,也是化学发展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著名的化学家,他们经历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奋斗为化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有的化学家经历了数十年的努力,经历了数以万次的实验,终于发现了某种物质。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精选这些重要的材料,将化学史话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追寻科学家的足迹,感受物质发现的过程。

例如,在必修2“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法拉第发现苯的故事来引入: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次发现苯,他将制备煤气后剩余的油状液体蒸馏,在80℃左右时分离得到了一种新的液体物质——氢的重碳化合物,这项工作持续了五年。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用化学方法通过蒸馏苯甲酸和石灰的混合物制得了该液体物质,并命名为苯。还可以以凯库勒通过“做梦”发现苯的环状结构的故事来引入。介绍发现苯环结构的化学史实,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科学家们获得成功的艰苦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用科学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的理念。同时,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学生也认识到技术的更新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从实验情境引入课堂,激发学生探究

达·芬奇曾说过,“科学如果不是从平时的实验中产生,并以一种清晰实验来结束,便是没有用处的和充满质疑的,因为实验才是确定性之母”。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没有实验的基础,就没有了化学知识的上层建筑。化学实验形象生动,学生对实验充满了热情,期待着教师上课做实验,更希望通过化学实验中的种种现象认识物质的性质,掌握化学知识的规律,当然,通过化学实验也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2“乙烯”的教学中,教师预先在实验室收集到一塑料瓶的甲烷和一塑料瓶的乙烯气体,将其带到教室,问学生:“老师手中有两瓶气体,其中有一瓶是我们刚学过的甲烷气体,你们能帮老师找出来吗?”学生通过已学的甲烷的性质进行讨论并回答道:“可以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加入其中,观察溶液是否褪色。”通过实验学生发现,有一瓶气体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另外一瓶不能。学生:“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另一瓶气体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这种物质是什么呢?”如此就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再如,在人教版必修2“乙醇”的教学中,教师先做了金属钠和水的反应实验,让学生重温了高一上学期所学的内容,然后又做了乙醇和金属钠的对比实验,学生发现反应比钠和水反应平缓多了。教师借机问学生:“这是什么原因呢?”为学生对羟基的理解做了铺垫。实验的引入能够让学生的观察更有目的性,思维更有主动性和方向性。实验的引入,让化学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四、结束语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化学来源于生活,可以通过生活素材创设情境;化学知识来源于科学家的百般努力,可以通过化学史创设情境;化学来源于实验,可以通过实验来创设情境。不同的情境使课堂的引入更加生动,像磁石般吸引住学生。这样的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可以让学生爱上化学。

参考文献:

[1]陈鸶,杨英杰.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12).

[2]孙建新.高中新课程下的化学史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4).

[3]吴良根.中学化学课“导入”的常用方法与实施体会[J].课程教学研究,2012(02).

[4]任秀梅.浅谈化学课堂教学的新课导入[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9).

作者:刘尊伟

化学教学效率研究论文 篇2:

运用情境教学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研究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课堂要高效就必须施以接地气、有实效的妙招。我国新一轮的课改要求主要强调设计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环境,强调课堂的社会性以及情境性,促进学生发挥主动性的思维。情境教学符合中学生学习心理,让学生认识到一定的化学知识和现象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对化学学习提高興趣。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初中化学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化学;情境教学;教学策略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建立与学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的良好课堂气氛,在富有生活化情境的课堂中高效地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产生更强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能培养其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等方面的能力。那么,文章基于情境教学,对初中化学教学进行研究,通过有效的策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奏响“双减”政策下的高效课堂之歌。

一、初中化学情境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一)相关理论不完善

目前,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相关理论仍旧不完善,针对初中化学的情境教学理论指导更是少之又少。虽然目前很多教师认识到情境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充足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科学落实情境教学成为一大问题,在情境教学中只是综合自身生活经验的积累,创设一些情境进行初中化学教学。

(二)情境教学原则的忽视

第一,大部分教师选择的教学情境或为虚拟的,或为不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没有认识到真实情境对化学情境教学的重要性;第二,目前教师对情境教学的出发点还停留在激发学生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上,无法正视情境教学对于知识的需要是否和学生的需要相契合;第三,大多教师情境教学的引入还停留在口头讲授和课件播放,这就大大降低了情境教学的科学性,从而降低了情境教学的效果;第四,情境教学的全程性也没有得到重视,大部分教师选择课堂导入阶段,课中、课末鲜有情境教学的引用,这就降低了情境教学的全程作用。

(三)情境教学态度不端正

教师对于情境教学的态度有所偏离,一方面,有些教师对情境教学的接受程度还没有到达一定高度,甚至出现抵制,产生了不满情绪,导致情绪化教学热情不高涨,即使课堂出现了情境教学,但是也只是应付教学要求,并没有去认真思考,实现情境教学最大化。反方面,另一部分教师为了响应新课改要求,会过分追求化学情境教学,纷纷展开教学模式改革,力争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这样反而适得其反。新课改对于教学生活化的新要求,是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作为支撑,但是由于教师对于情境教学的作用还没有充分认识,不具有相当的生活体验,无法引导学生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

(四)情境教学实践方法不到位

部分教师认为化学课时偏少,本来课堂上讲的知识点就比较繁多,如果再引入情境教学那就加大了教学任务和压力,可能导致课堂时间不够,进而耽误教学任务的完成。虽然教师认识到情境教学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情境教学的方法上还存在很大问题,化学课堂中情境教学的引入,需要化学教师具有很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如果能力不够,方法使用不到位,会使教学效果无法完成既定计划,使得课堂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因此,初中化学情境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能力,还要求教师能够有很好的针对性的实践方法。由于教师没有掌握全面的实践方法,导致学生的思维不好掌控,浪费课堂时间,进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二、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策略

(一)实验情境教学策略

实验情境教学中,结合具体的化学教学内容,结合具体的化学实验,融入契合学生实践生活的理念,在真实的化学情境中教学实验,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帮助学生通过真实实验情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学科针对性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与学科紧密相关的实验情境。例如,教学内容为温室效应,可以用数据展现的形式表达温室效应的危害,并利用多媒体播放其危害的录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温室效应对于环境的危害,引导学生模拟实验,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并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实验情境教学中,还要融入探究理念,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一定的实验探索,最后进行总结归纳。例如,学习氧气制取中,以氧气的重要性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验,通过集中方法体验学科探究,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诉求。

(二)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问题情境教学需要教师从初中化学教材挖掘问题,结合教学的需要,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以问题为线索,展开这一课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总结归纳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包括,要通过问题情境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究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提高学生的独立创新意识;问题情境还需要教师注重搜集相关资源,设置符合学生目前认知能力的问题,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唤醒学生的求知欲,通过问题搭建实验平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锻炼实践能力。

(三)故事情境教学策略

故事情境教学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方式,故事的选择需要符合学生实践生活经验的真实情境,包涵一定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符合实际的故事,提高教学效果。以“化学服务生活”为基本准则,针对基本的生活问题编成故事情境教学内容,例如,去除水垢、除异味、清洗油渍等化学相关的小故事,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积极调动学生学习思维,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四)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

生活化情境教学能够体现生活现实背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因为学生本身就是生活的主题,能够唤醒学生的共鸣。创设与学生实践生活相契合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意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进而进行主动的学习。生活化情境选择要注重“化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回归到生活”的原则,用有效的生活化情境激活化学课堂。

三、结语

初中化学老师在“双减”的政策下一定要重视对教学模式和方式的更新,不断创造性地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案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在“双减”的同时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杜亮.刍议新课改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J].新课程,2021(2):48.

[2]赖国辉.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改革微探[J].读与写,2021,18(11):213.

作者:陈燕

化学教学效率研究论文 篇3:

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摘要:高中化学新课程背景下,追求高效、愉快的课堂是一线化学教师探索的主题。然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常常被忽略,教师以自己作为课堂的主导,致使化学课堂依然束缚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应紧紧围绕化学学科素养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新课程提倡的能力和素养多重教学目标,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一、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传统,学习效率不高

教师自身拥有的教学观念,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目前,新课程推动了教学改革,然而,一些教师还是习惯采取传统理念,按部就班地进行教材内容的讲授,引导学生统一记忆和学习知识。学生没有太多的自主权,被动学习,难以提升教学效率。

(二)教学设计不合理,无法兼顾所有层次学生

科学、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是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关键性因素。但在教学实践中,高中化学教师为了应付考试、提升学生的成绩,常常采用“统一”的标准设计教学过程、补充教学内容、设计练习题目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致使成绩差的学生因为难度大无法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制约了这一部分学生的发展。由于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无法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致使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差距逐渐扩大,与新课程理念下“实现所有学生发展”的理念相背离。

(三)过分关注成绩,教学评价单一

教学评价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模式也随之发生转变。从教学评价的内涵来说,主要是在教学活动完成之后,指向教学目标,结合全面、客观的评价标准,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衡量,并将评价的结果作为调整教学过程与策略的重要依据。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优化路径研究

(一)坚持以生为本,优化教学理念

高中化学新课程背景下,“以生为本”教学理念成了主流,教师要做好学生活动的全面引导,遵循学生差异,构建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参与和构建知识的课堂。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将自己从传统的育人理念中解放出来,积极进入课堂角色,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首先,教师应重塑师生关系,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从传统高高在上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尊重学生的学习诉求,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最终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教学整体。同时,在重塑师生关系时,还应从“以成绩评价学生”的模式下解放出来,借助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具体的教学中释放学生的活力,激发学生潜能。其次,优化教学理念,化学教师还应从课堂“管理者”转化到“组织者”角色,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组织者、引导者的价值,灵活借助多样化的探究学习模式,引導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分析和总结等过程,探寻化学知识的乐趣,增强学习能力,收获知识与技能。

(二)围绕化学学科素养,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开展课堂教学的方向,也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反馈。以往,高中化学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常常结合考试的要求,以提升学生的成绩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而在化学核心素养下,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应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因此,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维度对化学教学课堂进行审视:首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这五个层面设计教学目标,体现化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其次,立足学情设计目标。教学目标要与基本学情一致,将教学目标设计在学生最近发展区附近,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获得成就感,实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立足学情,设计与其相契合的教学目标,能够激趣励学,实现学生学习的深入。最后,教学目标应坚持循序渐进性。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浅入深的过程。核心素养下,化学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坚持这一原则,立足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设计出层次化的教学目标,使其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增长逻辑顺序相契合。只有如此,才能促使学生在层次化的学习目标指引下,完成化学知识的深度学习。

(三)细化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也是落实化学学科素养的关键途径。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资源,细化教材内容,优化学生学习流程,最大限度满足核心素养下的学习需求。一方面,丰富教材上的内容。化学教材内容精而少,束缚于教材内容而不进行拓展,会致使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单一,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理念背道而驰。高中化学教师要以教材为核心,灵活选择恰当的素材,将各种教学资源与素材作为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丰富的教学内容才能够给学生更好的探究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四)优化和完善教学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点。具体来说,教学评价就是以教学目标为基础,通过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整个教学过程、结果进行衡量、判断、总结,最终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效的教学评价,是教师调整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持续强化学生自信心的关键。第一,教师要聚焦“化学学科素养”和新课程理念,丰富教学评价标准。教师必须要在“成绩”评价的基础上,将学生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融入教学评价中,不再单纯地关注考试成绩,还应关注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使得教学评价更加全面、客观。第二,教师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丰富评价主体。教师可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中,积极开展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等模式,使得学生在自我和相互评价中,及时发现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出,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作为高中化学一线教师,必须要立足于新课程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结合生本理念重塑教学观念、围绕学科素养优化教学目标、以教材为蓝本丰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诉求进行多样化教学、实施评价等,不断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旨在促进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 张小宇.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1(31):55.

[2] 王香爱,张咪,王敏.新课改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化工,2021(13):199.

[3] 任建国.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1(53):125.

[4] 张华.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思考与探讨[J].高考,2021(18):89.

作者:吴昌红

上一篇:农田水利建设分析论文下一篇:教学情境设置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