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古建筑论文

2022-04-15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城市中新建筑的类型与数量不断涌现,这是国家经济、社会、供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促进现代商业发展、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等各方面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城市化进程中新建筑的大量建造,普遍伴随着古建筑的遗失、破坏、废弃。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城市化进程中古建筑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城市化进程中古建筑论文 篇1:

城市化与当代江苏乡土文学的双向文化互动

摘要:江苏简称为“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地跨长江与淮河孕育了包括中原文化、江淮文化、吴文化等在内的多种文化,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众多文化的相互影响之下,江苏地区文学发展迅猛,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乡土文学,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反映城乡变化也成为当代江苏乡土文学的一大重要特征。本文将以此为基础,通过从简单介绍城市文化和乡土文化作为切入点,结合几部代表作品,着重围绕城市化与当代江苏乡土文学的双向文化互动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关键词:城市化;当代;江苏乡土文学;双向文化互动

当代江苏乡土文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而根据地域的不同江苏乡土文学也展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譬如苏中地区的乡土文学多以关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主;苏北地区的乡土文学则多以描写自然风光、天人合一的内容为主。而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江苏乡土文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与此同时,其也对城市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将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当代江苏乡土文学与城市化的双向文化互动。

一、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的简要概述

(一)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表现在外部则直接体现为城市形象,其中包含三大领域分别为以城市建筑、道路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物质文明、以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为代表的政治文明以及以知识文化、宗教艺术等为代表的精神文明。城市形象作为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和重要特征,其涉及范围广泛,包括经济、政治、市民素质、生态环境等等。而城市文化则指的是人类生活在都市社会组织当中的生存情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加之城市风貌形成的集合体。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城市文化具有复杂性、集聚性以及开放兼容性的主要特征。鉴于其与人类的都市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也有部分学者也愿意将城市文化称之为“都市文化”。

(二)乡土文化

在中华民族上千年的繁衍发展历程当中逐渐积淀形成了一种宝贵的智慧结晶,就是乡土文化。与其他文化不同的是,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和拥有核心凝聚力的根本原因。在乡土文化当中包含物质性的古建遗存、古树名木等,同时也包含众多非物质性的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等等,然而无论是否为物质性,其在乡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当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江苏省正是在乡土文化的影响之下诞生了一大批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乡土文学,用以展现江苏农村的乡土人情、民俗风貌,致力于将乡土精神的文化内涵代代传承下去。

二、城市化对当代江苏乡土文学的文化影响

(一)乡村习俗逐渐淡化

城市化其实指的就是国家以及地区的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产业结构等均实现大力发展进步与相应调整,将传统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型社会转变成以工业、服务业等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而在此过程中,乡村经济得到有效发展,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边界也越来越模糊,在乡村变得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其固有的传统民俗风情等也逐渐被淡化,这一现象也集中体现在当代江苏乡土文学当中[1]。比如说在江苏部分地区有专门的乡村“职业伴娘”,负责为各家各户的婚礼提供伴娘服务,这也是江苏的一大乡村婚俗。在庞宇亮的《出嫁时你哭不哭?》当中有着详细描述,比如说新娘在走出家门前其嫁鞋必须穿在爹爹的大鞋子里,并且一定要穿到门口,这样嫁鞋上将不会带走娘家的一块土,避免新娘出嫁之后过于思念娘家。另外还有迎娶的“轿子船”,在船头需要放一个火盆喻义“兴旺”,而在船尾需要放上一只鸭子取谐音“押子”喻义生活“稳稳当当”,而新郎官则需要手捧毛主席的头像站在船头,取吉祥和辟邪的彩头,轿子船上的人只要遇到桥就需要放鞭炮用来敬神。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乡村的传统结婚习俗已经逐渐被淡化,许多传统婚俗已经逐渐消逝。

(二)反映社会历史变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彻底拉开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挡板”,村民可以自由进出城市,感受现代都市的繁华与文明。而在此过程中许多进入到城市的农村人开始嫌弃农村,这也开始对农村人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比方说在高晓生的《拣珍珠》当中寡妇李大婶经过半辈子的努力含辛茹苦的带大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并且盖了新房子搬进了新居,就在李大婶觉得好日子要来临了,想要为儿子娶媳妇的过程中发生了大麻烦。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很多姑娘更加向往城里的生活,认为李大婶家房子太小、儿子只会种地没有手艺、进不了工厂是个“呆人家”,家里没有靠山没有出头的机会等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与李大婶的儿子定亲。这令李大婶非常气愤,觉得自己的儿子是一个老实巴交、勤快节俭的庄稼人,长相、力气也不差于其他人,只因为种田而白白遭受别人嫌弃[2]。高晓声在《拣珍珠》当中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发展的“尴尬境地”,越来越多的年轻农民想要离开家乡,而留守在农村的朴实憨厚的农民反而成为别人嫌弃和嘲笑的对象,通过作者在文中对乡村的书写,向人们展现了历史的变迁,进而引发人们对农村与城市发展的深入思考。

(三)农民离乡题材增多

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江苏地区的自然经济逐渐受到城市文明的冲击而慢慢开始瓦解,直到改革开放战略实施之后,近代商业文化迅速攻占各大乡村,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村民选择离开家乡前往大都市当中寻求自己的梦想和生存之路,因此在城市化的影响之下,江苏乡土文学当中有关于农民离乡进城赚钱的题材越来越多。比如说高晓声的短篇小说《陈奂生上城》描写的就是中年农民陈奂生常年饱受贫穷的困扰,在村里有着“漏斗户主”的称号,但是在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动之下,党和政府放宽了对农村的政策限制,陈奂生的日子一天天富裕起来并开始进城从事卖油绳的小买卖,希望能够用赚来的钱买顶能够保暖的帽子。结果陈奂生的油绳虽然卖完了,但是其还未能去买帽子就已经着凉,并且栽倒在车站候车室里,随后被路过的县委吴书记发现并好意安排其住进招待所当中。第二天生平第一次住招待所的陈奂生战战兢兢生怕弄坏了房间里的东西,当结账时陈奂生得知睡一晚竟然要五块钱时立刻大吃一惊,随后又觉得愤然最后在房间里“大搞破坏”,当回到村里以后由于其坐过县委书记的车和睡过五元一晚的招待所,陈奂生在村里的地位大大提升[3]。在这部短片小说当中,虽然陈奂生进城的时间比较短暂,但是高晓声利用白描的手法和细腻的笔触,将农民常年生活困苦需要精打细算过日子与城市物价高、人们生活精致之间的矛盾活灵活现的勾勒出来,展现了城市化发展中农村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差异。

(四)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在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当中,人们大肆破坏生态环境,暴力掠夺各项资源以便发展经济,原本美丽淳朴的乡村风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赵本夫的《黑蚂蚁蓝眼睛》当中正是由于大力开展城市化建设,使得黄河决堤对女寨主柴姑等扎根在乡村土地上的人原本的生活造成巨大冲击,冲垮了乡村原有的秩序与文明,柴姑后期成为了整天咀嚼蚂蚁的蚁王,与乡村有着浓厚情感的天生决定与黄河大堤相伴到老,而黑马也来到了荒原决定爬到树上安居。随后在赵本夫的另外一部作品《天地月亮地》当中也描写的是在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后人们开始重建家园的故事,用自由的笔法描写出村民淳朴善良的天性与城市文明之间的残酷斗争。

三、当代江苏乡土文学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一)开始关注社会问题

在当代江苏乡土文学当中,赵本夫一直致力于使用现实主义笔法描绘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的发展问题。在其《即将消失的村庄》当中,描写到溪口村已经十多年没有建过一座新房,但是却倒了几十座几十年上百年的老屋,并且还会有不断倒塌趋势。甚至在未来的某一天,整个溪口村会彻底消失。书中写到溪口村历史上有过多次如瘟疫、饥饿、匪祸等各种各样的灾难。但灾难过后,人们不管逃离多远,最后还会扶老携幼重新回到溪口村重建家园[4]。这在城市化进程深入发展下,许多村民外出打工发了财,虽然村民的日子富裕了可村子却空了,农村中只剩下一些老弱残疾,随着老屋不断倒塌老人相继离世,身为村长的老乔每天的工作就是料理后事。从《即将消失的村庄》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城市化发展当中,老弱病残“留守”问题等日益严重,村庄逐渐颓败,作者一方面在反映时代变迁,另一方面也逐渐引导世人开始关注“农村留守”等社会问题,而这也成为当前现代化发展当中必须解决的一大社会现实问题。

(二)倡导回归自然人性

受到城市化的影响,现代城市社会当中的拜金主义、金钱主义等也逐渐侵染到原本民风淳朴的乡村当中,譬如说《拣珍珠》当中大儿子对象的悔婚正是觉得大儿子只会种田,一辈子不会有出息,于是最终找了城里的一个工人结婚。但越来越多的作者此时借助当代江苏乡土文学,开始提倡人们回归自然本性,坚持道德底线。比如说在赵本夫《即将消失的村庄》当中,作者提倡的坚持本性、安分守己的观念非常鲜明地体现在主人翁老乔身上。身为溪口村村长的老乔,中年时丧妻,但即使是在面对满村的留守妇女,老乔任然能够守住道德底线不受诱惑。村众有一个因为结婚多年无法生育而被迫离婚的女人刘玉芬,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能够生出孩子,于是想方设法地勾引老乔,但老乔依旧“坐怀不乱”不为所动。在赵本夫另外一本《无土时代》当中,留守在乡村中的村长方全林,与老乔一样也是面对满村的留守妇女,但始终坚持安分守己的本性,没有做出任何有悖道德伦常的事情。在赵本夫笔下的村长都有着善良正直、约束力、自律性比较强的形象,廉耻观念非常重,这也是赵本夫想要透过作品向世人传达的做人理念[5]。

(三)保护还原农村生态

在《无土时代》当中,赵本夫描写了一出钢筋林立、到处闪烁着霓虹灯的现代都市向原始、纯真的乡土转变的过程,在小说当中许多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将抹去身上全部的土气、丢掉“农村人”的标签作为其一生奋斗的目标,而越来越多生活在钢筋水泥之后的城里人却开始向往大自然,小说描写了在现代都市当中,几个文化人和民工追逐自然,试图在城市中种满麦穗、豌豆等农作物以改变现代城市所处的“无土时代”,向人们展示出即使身处城市生活却依旧向往大自然的浪漫诉求,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乡村文化、对古朴农村的深深眷恋之情,彰显其浓郁的乡土情结[6]。在《名人张山》当中赵本夫同样使用现实主义笔法,描写张山是一个村里公认不太靠谱的人物形象,其小时候喜欢调皮捣蛋,经常对老且搞许多恶作剧,譬如在其睡觉的被窝里放蛇等等,但是在张山长大之后离开家乡把山货带到城市销售并且赚了许多钱,后来在张山的带领下村民陆陆续续发家致富,对张山也越来越看重。而在后来张山带着教授和博士进山想要开发的过程当中意外发现山洞中古老的生殖图腾,在张山的脑海中立刻涌现出借助生殖图腾开发旅游项目的计划,而老且则对其表示出担忧。虽然在作品的最后老且还是没有能够阻止张山的计划,但是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人们对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对生态环境合理开发的思考,而这也是未来城市化建设中需要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化的影响之下,当代江苏乡土文学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其关于农民离乡的题材也越来越多,虽然农村经济得到切实发展,但是在与城市化融合之后原本许多农村习俗被逐渐淡化、农村样貌发生巨大改变,农村原有生态环境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反过来,当代江苏乡土文学也越来越关注社会问题、对保护和还原生态环境等给予更多关注,同时也在大力提倡回归人类的自然本性,这些也对日后的城市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城市化与当代江苏乡土文学之间有着强烈的双向文化互动。

【参考文献】

[1]程光炜,丁帆,李锐.乡土文学创作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乡土中国现代化转型与乡土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纪要[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49-67.

[2]李明燊,杨明宇.消费时代的审美惰性——论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城乡对立化叙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33-38.

[3]刘依,黄美蓉,王丹丹.评《城市化进程与乡村叙事的文化互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275-278.

[4]许心宏,王颖.乡土漂移的文化怀旧与城市化叙事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85-90.

[5]李徽昭.试论基于城市化进程下的乡土文学表征——新世纪乡土小说书写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651-656.

[6]陆娴.浅析江苏当代的乡土文学[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6):22-24.

作者:刘铮

城市化进程中古建筑论文 篇2:

城市发展中古建筑的保护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城市中新建筑的类型与数量不断涌现,这是国家经济、社会、供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促进现代商业发展、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等各方面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城市化进程中新建筑的大量建造,普遍伴随着古建筑的遗失、破坏、废弃。古建筑不仅仅是见证历史发展的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研究我国历史文明的重要对象,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现实中,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仍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现代城市;发展;古建筑保护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凸显一个国家历史文明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留下很多宝贵的历史遗迹,其中便包括古代建筑。近年来,随着现代城市群体的不断建立,某些古建筑也在此过程中逐渐消失。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和古代文物,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但现实中,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仍然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缺乏足够的古建筑保护意识、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古建筑保护资金不足等问题极大地影响着古建筑的保护工作。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发展与古建筑保护之间不应当是对立关系,而是可以同步进行的。因此,我们应当完善文物保护法律制度,从法律上严格制约破坏古建筑的行为,加大对古建筑保护的宣传力度,并结合实际,推进城市规划切实进行加大对古建筑保护方面的资金拨付力度等措施,从多层次、多方面来促进古建筑保护工作。

一、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

古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文明的重要资料。古建筑是古代人民通过双手创造出来的,是我国几千多年历史发展沉淀下来的文化结晶,古建筑的存在,凸显出古代人民的勤劳勇敢,也彰显出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古建筑是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其不再是简单的物质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古建筑所体现的文明和历史,是现代建筑所不具备的。

古建筑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物质文化,做好对其的保护工作对防止我国传统文化被“冒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古建筑的保护力度,防止其被破坏。国际上的各国对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都极其看重,正因如此,某些国家会错误将他国历史文化申遗为本国的历史文化。为了防止我国的古建筑文化被“冒领”,保护传统物质文化,处理好现代城市和古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加大古建筑保护力度变得尤为重要。

二、城市发展中古建筑保护存在问题

虽然相较过去而言,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极大的重视,相关部门也从方面采取了保护措施,但是现实中的古建筑保护工作仍然存在问题。

(一)缺乏保护古建筑的意识

一是民众缺乏保护古建筑的意识。某些地方的相关部门没有做好宣传工作,对于古建筑的重要性没有宣传到位,只对故意毁坏古建筑的法律惩戒机制进行了简单的宣传。这导致很多到古建筑遗留地点旅游的民众缺乏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在旅游过程中存在乱写乱画行为,极大地破坏了古建筑的原始性和完整性。

二是建筑开发商没有足够的古建筑保护意识。第一,某些建筑开发商知道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但是为了牟取自身利益,仍然采取破坏古建筑来进行现代城市建设的行为;第二,很多建筑开发商过于注重现代城市群体建设工程,没有看到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不知道古建筑保护同样存在极大的价值,从而做出牺牲古建筑来建立现代城市群的行为。

总之,无论是公众个人,还是建筑开发商,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保护古建筑的意识,这是因为相关部门的古建筑保护工作宣传落实不到位,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二)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

开发商在进行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只顾眼前利益,没有协调好古建筑保护和现代城市建设之间存在的矛盾,导致古建筑被大肆破坏。很多开发商在规划建设现代城市的过程中,出于地理位置优越、开发经济价值较高等原因而选择古建筑所在地进行开发建设,做出摧毁古建筑建设现代城市的行为,导致大部分古建筑被破坏。这些开发商过于看重现代城市建设的经济价值,而没有看到古建筑保护的文化价值,使得城市建设规划的不合理,为古建筑的生存带来极大阻碍。

相关部门没有落实城市建设审批工作,使得不合理的建设申请审批被审核通过,间接性地让古建筑受到破坏。某些部门在审批开发商的城市建设申请时,因为没有足够的古建筑保护意识,没有看到城市规划的不合理之处便审核通过,导致古建筑被破坏。

(三)古建筑保护的资金不充足

古建筑保护工作通常是由政府牵头负责,对古建筑保护资金進行拨付,但很多地区的古建筑破坏严重,如果要进行修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政府需要进行资金投入的项目不仅仅只有古建筑保护,还有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这使得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拨付到古建筑保护方面。尤其是偏远地区,本身就财政困难,在基本民生方面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多,在古建筑保护方面投入的资金相对不充足,使得古建筑保护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较大困难。

三、保护古建筑的措施

古建筑承载着我国历史几千年的文明,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因此,我们要针对古建筑的破坏情况、古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以达到保护古建筑的目的。

(一)完善文物保护法律制度,加大古建筑保护的宣传力度

将破坏古建筑的行为纳入刑法惩戒范围,以此提高法律的震慑力,避免公众和开发商随意破坏古建筑,使古建筑遭到过度破坏。当前我国出台了很多与文物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惩戒力度不够,对那些极度破坏文物的行为仅仅是进行简单的处理,导致很多人难以意识到破坏古建筑的严重性,随意破坏文物。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完善文物保护法律制度,将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和刑法有效结合起来,对那些无视法律法规,严重破坏古建筑并且屡教不止的行为纳入刑法惩戒范围,从而形成有效的震慑效果,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更好地保护古建筑。

加大古建筑保护宣传力度。很多公众和开发商之所以会对古建筑进行破坏,是因为没有足够的保护意识,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发挥现代网络技术的优势,利用网络进行有效宣传。比如,在文物保护相关部门的官网、公众号等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讲故事、拍视频、写方案等方式突出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让公众能够充分体会到古建筑保护的必要性,以此达到相应的宣传效果。

(二)结合实际,推进城市规划切实进行

坚持规划先行。相关部门应当在政策实施、法律法规执行等方面做好规划,严格要求开发商在进行城市建设前,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报送,并严格按照程序将收到书面资料进行形式审查。审查人员要根据“形式+实质”的审查方式,亲自到城市建设的地点进行监测管理,看是否有古建筑,是否需要结合古建筑所处的位置进行重新规划。如果需要,应当严格按照程序,驳回开发商的申请,等其重新进行有效的规划后,再进行二次审批。这样可以从源头上解决古建筑被破坏的问题。

开发商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建设相关建筑时,不能仅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更要看到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围绕“建筑保护、城市建设”的主题,促进古建筑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双向发展。

(三)加大对古建筑保护方面的资金拨付力度

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各地相关部门可以结合自身所在地古建筑的存在情况和其他地区的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一起筹集古建筑保护的资金。同时,各地相关部门可以组成相应的古建筑保护小组,跨地域、跨区域地对需要筹集古建筑保护资金的相关部门进行资金帮助。在形成相应的小组后,古建筑所在地的相關部门要定期和小组中其他地区的相关部门反馈古建筑保护情况以及保护项目的进展和结果。同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的相关部门,可以联系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的相关部门,通过该地区的帮助,筹集更多的古建筑保护资金。

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有效发挥社会团体、公众的力量,在古建筑保护方面投入更多资金,古建筑能够得到更好的修复和保护。仅仅依靠相关部门的力量显然不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对古建筑进行修复。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号召社会团体、公众、相关企业共同努力,建立古建筑保护专用账号。团体、公众、企业可以将资金筹集给相关部门,然后相关部门再利用网络平台,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随时更新,让资金使用透明化。这样不但能让公众切实感受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还减轻了政府在古建筑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压力,使古建筑有了足够的资金进行修复。

四、结语

古建筑不仅仅是建筑物,更是中华文明发展五千多年的重要文脉表达,如果得不到足够的保护,损失的将会是以古建筑为载体的优秀传统文化符号与基因。在世界文化交流日益活跃的当代,我们更应当看到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性,而保护好古建筑,便是保护好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要将古建筑保护工作的开展放在重要位置,科学合理地处理好现代城市建设和古建筑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城市经济能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历史文化能得到应有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杨晓东.城市古建筑的保护方法研究与探索[J].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2020(17):66-67.

[2]艾亿良.城市发展中古建筑的保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21):1453-1454.

[3]吴垚,肖备,谢建民.城市发展中古建筑的保护[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5-27,35.

[4]王正刚.城市发展中的古建筑保护研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2):132-136.

[5]郭婷婷,赫强.关于城市建设中古建筑保护的几点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08(3):217-218.

作者单位:

吕梁学院艺术系

作者:马晓维

城市化进程中古建筑论文 篇3:

涪陵城市精神的养成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物质形态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文化精神建设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城市精神作为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专属气质。文章通过对上海城市精神养成的阶段分析,论证了涪陵城市精神提炼和传播的必要性,同时就涪陵城市精神形成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城市精神;养成;助推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精神养成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事实上,对于城市精神和文化的重视,我们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上海率先提出的上海人形象大讨论。对于城市精神(或形象)的重视,反映出的是一个城市对自身发展的重新定位和思考。而时至今日,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纷纷进行的城市精神方面的探讨和实践,即是对于城市建设更加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

1 城市精神的界定

依据马克思的观点,现代历史进程是农村城市化的进程,而古代,则更多的是城市模仿农村。这种模仿,从物质形态到制度设置,最后深入到思想文化上的。一般地,我们认为,城市与乡村的分离始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而作为工业文明和商业文化象征的城市精神实质上是社会演进的内在动力,是农村进一步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因此,人们也往往把城市精神称为城市的灵魂。基于此,我们将城市精神界定为:一个城市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受历史、地域、时代、风俗等诸多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专属于该城市的气质特征。

2 涪陵城市精神养成的必要性分析

表1 上海相关数据

表2 涪陵相关数据

就整体而言,城市精神养成的必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是,城市精神一旦形成,就会像一个推动器,会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增值效应。二是,市场逻辑(追求利益最大化)驱动下,社会结构分化与传统价值观念消解直接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和道德水准下降的问题亟待解决。事实证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适时培养城市精神,对于集聚正能量,消解负能量,大力推动城市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正是当前涪陵发展所要特别重视的。

表3 重庆相关数据

笔者认为,上海城市精神养成与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从实践上证明了城市精神养成的重要性,而其城市精神养成的不同阶段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揭示出了涪陵当前城市精神养成的必要性。

根据以上三组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上海最初提出上海人形象讨论时,城镇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5868元,城镇人口人均消费支出4669元,我们把其称之为城市精神养成的启动期。我们发现,这一指标重庆在1999年基本已经达到,涪陵2000年已经达到。上海以政府文件形式提出城市精神内容,是在1996年,其时其城镇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59元,这一数字重庆2003年已经接近,涪陵2004年已经达到。而上海明确界定其城市精神为“以海纳百川而服务全国,在艰苦奋斗中追求卓越”时,其城镇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867元,这一数字重庆于2008年达到,涪陵2009年已经超过。从农村居民收入层面来看,上海最初提出上海人形象讨论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437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15元。这一指标重庆在2007年已经达到,涪陵2007年也已达到。事实上,我们也注意到,无论是重庆市,还是涪陵都曾提出过关于城市精神的讨论,但由于各种原因都没有深入。笔者认为,上海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其迅速崛起与其适时地进行城市精神培养有莫大的关系,城市精神的养成极大地助推了上海的迅速崛起。上海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表明,城市精神的养成与城镇,乃至农村人口的收入之间存在着正相关。虽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作为启动城市精神讨论的依据,但我们相信,上海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的数据是可以提供参考并给我们启示的。这种参考和启示是:当涪陵城镇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16844元,城镇人口人均消费支出1185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49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80元(2010年数据),启动城市精神大讨论是极其必要的。

3 涪陵城市精神养成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城市改造中古与新的问题

目前国外流行两种城市改造模式理论:一种是柯布西耶的“明天的城市”,主张城市的历史是突变的,我们需要推倒一座旧城市,打造一座新城市;另一种是柯林·罗厄的“拼贴城市”,认为城市是历史的积淀,要尊重这种历史遗产,同时发展新的,以新旧协调、共存形式发展。法国首都巴黎的建设堪称这方面的典范:在保存旧区建筑的同时,发展新的现代、后现代建筑,把新的融入旧的。事实上,我们看到,国内现在的城市建设呈现一种模式旧城改造+重建新城,即旧城改造的同时,在旧城旁边再建一个新城,涪陵走的正是这样的路。笔者认为,在城市建设中,“古”(即城市的历史文化)集中体现着城市的个性,而“新”则往往彰显着城市的追求,古与新的有机结合既传承了城市的历史内蕴又标明城市发展的方向,是城市精神的充分体现。因此,无论是旧城改造还是新城建设,都应当既注重历史传承,又体现现代追求。

3.2 城市精神表述语的实与新问题

城市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而独立存在,它首先是在城市或民族国家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符号、话语系统,因此,它必然具有历史延续性。这种延续性是城市精神得以养成的先决条件,同时,它又表现为不断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并对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现实问题做出解答与回应。

城市精神的表述语,是一个城市雄心和城市态度的表达,是精神的认同。一个城市的振兴需要合力的方向,这个方向的认同感,是高速城市化时代背景的需要。一方面,理想、道德、情操这些属于精神层面看似无形的东西,只有渗透、固化到人的头脑中,才能体现在人的行动上;另一方面,高尚价值观的传播和确立,也必须有适当的载体,通过各种有形、有效载体的重复传播,实现潜移默化地渗透、内化和固化。从这个视角去认识,“城市精神”的提炼、发布、宣传和培养,正是为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寻找到一个载体,城市精神的表述语,正是这样的载体。现代城市发展,使得城市精神表述语这一载体具有两个方向的功能:一是表述,二是宣传。表述的功能,要求这一载体能准确地描述城市所具有的精神、品格、特征,要做到“实”;宣传的功能,则要求城市精神表述语新颖、独具特色,要做到 “新”。目前,已經有很多城市提出了自己城市精神表述语。这些表述语,不乏新颖夺目、博人眼球的,但深入思考后,便会发现这些表述语未必能真正概括该城市的精神。事实证明,城市精神表述语必须以“实”为“质”,以“新”为“形”,力求“形质彬彬”,才能真正起到助推城市发展的作用。

3.3 城市精神养成中“快”与“慢”的问题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更续绵延的记忆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城市精神是这一历史文化现象的灵魂和气质凝聚。这就决定了城市精神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养成,更不可能由几个文件或是口号来解决。但另一個方面,虽然城市精神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巨大推动作用,在于城市精神通过激发市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使市民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为城市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但是,城市精神的“名片作用”才是诸多城市提出自己的城市精神的现实驱动力。这就形成了城市精神养成的“渐进性”与城市建设的规划者们的“迫切要求”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城市精神的养成固然是城市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城市的迅速发展也是城市规划和建设者的现实要求,不能忽略甚至加以指责。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是“稳中求进”,即在城市精神的提炼过程中,一定要扎实,求稳,不急躁,不急功近利。一方面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公共调查数据,夯实城市精神的群众基础,以免城市精神成为空洞的口号和无用的标语。另一方面,在城市精神的传播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能动作用,利用政府组织媒体优势,以市民成员为对象进行城市精神传播。总的来说,政府需要通过城市精神的提炼(慢)与传播(快),展现城市魅力,打造城市亮点,塑造城市品牌,从而使城市精神成为一笔巨大的精神资产,成为助推城市发展的巨大动力。

先哲曰:“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城市精神作为城市发展的灵魂,其巨大推动力已经为实践所证明。“十一五”以来,涪陵经济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已经为涪陵城市精神的养成奠定了足够的物质基础。新时期,培育和宣传涪陵精神必将对涪陵实现“双百”城市目标起到巨大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 樊德华.“城市精神”培育塑造的方向与路径——以邯郸市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2] 吴爱红.城市精神的传播策略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2,

(4).

[3] 韩震.城市精神要反映文化精髓[EB/OL].2011-09-26.

[4] 何军民.城市精神的培育及其社会价值——兼论兰州城市精神[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02-104.

[5] 刘士林.中国城市发展的深层问题与文化自觉[N].文汇报,2011-08-08.

[6] 姜泓冰.中国城市患上三种文化病:规划过度化 营销低俗化 市民离心化[N].人民日报,2011-08-05(13).

作者简介:樊鑫(1979-),甘肃敦煌人,硕士,中共涪陵区委党校讲师,从事哲学和社会学研究工作。

作者:樊鑫

上一篇:校企结合的通信工程论文下一篇: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