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混沌管理论文

2022-04-20

范湘龙字古秋,号圣觉居士,为佛门在家居士,书画师从当代著名书法家、花鸟画家李智纲先生,书法擅楷、行二体,现为深圳秋堂苑书画院院长,从事书法教学近十年,曾带领学员在全国专业书法大赛中获金奖等奖项,曾受深圳书城·宝安城邀请,成功举办个人书法讲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平面设计混沌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平面设计混沌管理论文 篇1:

未来十年,企业需坚持“五化”

随着大数据的积累以及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在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本管理上也需要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打造一个自我管理型与赋能型的组织,并用认知升维和管理微粒化实现企业的平台化管理,以应对数智时代对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本提出的更高要求。

距今2500年前,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万物皆数”的观点。如果说那时哲学家对于数的认识还很朴素甚至唯心主义,那么今天,人们越来越惊奇地发现,大数据的积累以及随之而来的智能化时代,让我们身处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有曾经熟悉的事物,都因数字化而焕发了新的活力或激发了新的变革,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本管理也概莫能外。

数智时代的主要特点

我们当前身处的VUCA时代充满了易变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它就像是混沌未开的时代,让大家感到困惑、焦虑和迷茫。

但黎明即将到来,希望就在眼前。度过这个时段,我们会看到越来越美好的世界。

从技术的开发到应用,我们正经历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转型。消费互联网对应的是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我们都是消费互联网的获益者,在疫情期间尤为如此。但消费互联网仅仅是数智时代的开始,它带动的是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背后,是设计、制造、流通,是数据决策、人机协作,这就是经常被提及的前端和后端。

数智革命推动下的变革,其潜力和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和预测。与目前的经营管理手段相比,它对企业生产力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我们需要认识这其中的差距,并付出更大努力去提升生产力。

数智时代的管理挑战

人工智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以京东为例,它在东莞有一个分拣中心,过去有3000多名员工,但现在只有20名员工和300台分拣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任劳任怨、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大大提升了分拣中心的效率,且为其降低了86%的成本。

人工智能不仅为制造端、劳力端提供很多帮助,同时也提高了服务效率。据阿里巴巴统计,其人工智能客服的占比率已高达94%,且智能客服的客户满意度比人工客服高3个百分点。

自动化设计时代已经到来。原来设计靠人的创意,但“双十一”期间,阿里的一个平台为商家设计促销广告海报,1秒钟可以设计8000张,这意味着传统的平面设计工作被完全颠覆。此外,人脸识别也带来了非常多的可能性,它的精準度将近百分之百,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

当然,有一个问题依然待解:在人机互动的时代,是我们为AI工作还是AI为我们工作?

亚马逊的“土耳其机器人”把机器人所不能够操作、运算、排列的杂乱无章的数字发给分布在全球各地的软件工程师,让他们完成。工作完成上交后,由“土耳其机器人”进行验收,然后根据每个人所付出的劳动和技能程度发放薪酬——AI彻底改变了人和人工智能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是智能时代的典型特征。

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提高了效率,提升了服务,完成了很多人力不可能实现的工作。那么,透过这一切,未来的组织将是什么样的?

透视未来组织

美国管理学专家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曾说:“要将客户视作一种升值资产。”

以支付宝举例,其创业初期只是一个支付保障。在淘宝交易的过程中,商家和买家之间存在非常多的不确定性。如果出现货没发,钱没收到,或者货物没有达到预期质量标准的情况怎么办?支付宝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诞生的。

慢慢地,支付宝延伸为一个支付平台。但支付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今天的支付宝除了支付,已经开始数字化经营,有非常多服务性质的市场产品。在这个平台上,人们可以交水电煤的费用,可以买电影票、博物馆门票,可以看医生,可以买金融产品……它管理着客户关系、供应链关系以及金融解决方案和提供大部分你能想象到的服务。

数智时代重建了各种各样的关系,一个终点可能就是另一个起点,它给我们带来了非常不一样的想象空间。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说过,创新有多种方式和各种规模,最激进、最具变革性的创新是帮助他人释放创造力,实现梦想。数智时代创新的源泉是超级团队。超级团队就是人机协作的团队,把人工智能视作团队的一部分来进行创造,洛可可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洛可可是全球第一的工业设计公司,拥有1000名工业设计师。在公司已经是全球第一的情况下,想进一步发展,一般传统思维是采用加人、加时间、加项目的线性发展思路,而洛可可则选择打造超级个体,由用户、设计师和相关人员参与进行共创。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好处是共同连接,各种不同利益相关者会加进来形成一个自组织,产生新的供应链,也就是一个多边平台。

例如,洛可可公司与北汽合作,打造了全球首款A00级(特指小型轿车,轴距在2米至2.2米之间,发动机排量一般小于或等于1升)人工智能汽车。这款智能汽车是一个共创项目,覆盖了超过100万用户,有1.5万用户参与造车。可以说,智能时代就是一个超级团队、超级个人、集体智慧和人机共创的过程。

在智能时代,我们如何打造自我管理型和赋能型组织?

举一个传统行业的例子。米其林是一家覆盖自行车轮胎到汽车轮胎的全球领先轮胎制造商,是一家非常具有创造力的公司。在该行业中,三分之二的发明都来自这家公司。它立志走在行业前列,市场份额占全球轮胎市场的20%。

10年前,它开启了一个自组织转型运动,先在一家工厂进行试验,让一线的蓝领工人自我管理,人人参与招聘和生产流程、质量、供应链的管理甚至财务的核算。原来的六级管理体制变成两级,中层当教练,辅导一线员工做管理。

自组织使每个人扮演多种角色,从而能快速应对变化,为定制轮胎时代的到来提供了组织上的可能性。

当然,平台、生态、平台化管理都需要更多的利他合作,那如何应对竞争?链家出品的贝壳找房平台是一个范例。它成功地改变了过去房产经纪人之间的恶性竞争,使他们之间有了协作的可能。我认为,贝壳找房是一个有效合作、有限竞争的平台,数智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让它成为了可能。

在企业管理中,我们需要规则和治理,也需要给员工人性化的管理和关怀,如何平衡二者?

《德勤2020人力资本全球趋势报告》中提到,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员工追求归属感、幸福感和个性化,而人工智能恰好能够赋能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

如何在责任和自由、人工智能和人文关怀、机器和人、理性和感性之间取得平衡?在当前“客户资本、客户价值、以客为尊”的时代,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关怀?这需要我们发挥智慧,去平衡和处理其中的两难。

平台化管理的“五化”模型

面对数智时代,未来十年企业如何做好管理?平台化管理是一个可能的思路。首先要说明的是,不建议企业都去做平台,因为能成功转型做平台的企业太少了,但我们要有平台化的思维,用平台化思维去管理企业。

各个时代的管理本质

● 工业时代——机器

● 互联网时代——链接

● 数字时代——数据

● 智能时代——生态

各个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 工业时代——产品

● 互联网时代——服务

● 数字时代——平台

● 智能时代——认知升维和管理微粒化

各个时代的稀缺能力

● 工业时代——流程把控

● 互联网时代——用户思维

● 数字时代——灵活决策

● 智能时代——心智协同,也就是解决大脑和心、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协同性的问题

平台化管理的实质是认知升维和管理微粒化。认知升维是指用更宽阔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用更广阔的思路去理解这个世界;管理微粒化是指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把管理做得更细更客观。

无论是平台化管理还是传统管理,都有五个非常关键的管理要素,对应如下问题:

第一,如何处理关系——包括组织和员工的关系、和客户的关系、和上下游的关系?

第二,应具备什么样的组织能力?

第三,怎样看待绩效,如何衡量、奖励和提升绩效?

第四,怎样构建组织架构?

第五,组织文化建设中应有什么样的核心元素?

这五个要素分别衍生出了五化,即关系多样化、文化利他化、绩效颗粒化、结构柔性化和能力数字化。它的核心要素有三点:基于数字技术进行流程重构,基于個体自我驱动开展组织变革,基于互相成就的心态集体升维。

● 关系多样化

美团在创业初期是由自雇员工进行快递配送。但到今天,美团快递小哥来源非常多样,有自聘,有外包,有加盟,还有众包。相应地,美团的管理模式也要发生变化。

今后组织的雇佣模式将是混合型的,包括共生共长型的雇佣关系、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派遣的租赁关系,以及临时的市场交易性关系。组织和人的关系会变得非常多元化。

将来,我们不能期待企业和员工只有一种关系(雇佣关系),组织和为组织与客户创造价值的人之间,应该有建立多元关系的可能性。

● 文化利他化

当你走进星巴克,相信绝大多数情形下都会感到愉悦和充满激情。为什么它能给顾客创造这样的感受,从而为组织创造价值?靠的就是利他文化。星巴克有很多员工不是全职员工,但都拥有公司股份——咖啡豆股。同时星巴克还有人文关怀和企业社会责任,也关注员工在岗位上的职业发展。星巴克的员工中不乏北大清华的高材生,因为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快乐,感受到了自由和归属感。

利他文化的核心要素是利他赋能,但一定要透明,最后才能实现共赢。

● 绩效颗粒化

林清轩是一个护肤品牌,最初,它的导购会让顾客尝试产品,但现在因为技术发展,通过扫描二维码,企业就能够跟踪转换率和销售额,从而对导购的绩效给予客观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它的考核颗粒变得更细,可以按业绩支付薪酬。

这也就意味着,绩效跟踪和考核可以更系统、更实时、更多元、更公平,这就是颗粒化的体现。

● 结构柔性化

良品铺子是今年疫情期间第一家线上敲钟上市的企业,它在前中后台都实施柔性化的结构。前台面向短期目标,灵活地应对客户;中台面向短中期目标,用标准化、模块化而且是跨不同业务板块的一些共同模块来提升效率;后台面向长期发展,提供企业发展所需的服务共享平台,培育未来市场和满足未来需求。

● 能力数字化

能力数字化首先要求员工具备数字化能力,比如会使用数字化工具;同时,管理者要有构建生态的领导力。

以小米为例,小米是一家卖手机的硬件公司,它的能力数字化就体现在它让很多工程师参股,赋能他们去打造优秀产品,让他们在小米的生态系统中实现自身价值。小米只参股而不控股,这是它生态化能力和数字化能力的体现。

当然,能力数字化也体现在管理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和业务数字化。我们要有打造生态的能力,共享的能力和微粒化的能力。

平台化企业的一些能力特点体现在它有大量的自主小前端,有大规模的支撑平台和生态化领导力的指引,还有自下而上的创业精神。我们要用平台化的思维去管理企业,去思考这“五化”的作用。

数智时代的人力资本发展趋势

在数智时代,对于人力资本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思考5个核心问题。

1、我们要实现的业务价值是什么?

2、我们的客户关注什么?

3、我们如何创新(新理念、新工具、新方法),从而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

4、我们如何设计与生态伙伴的协调机制和流程以达成共赢?

5、我们如何撬动人力资本的杠杆,让人力资本产生指数级的影响力?

在管理的道路上,平台化管理、“五化”模型只是一个开始,它需要不断实践和完善,需要我们用更多的共创精神去付诸行动并产生价值。

不管你是否愿意,不管你是否已经准备好,时不我待,未来已来。让我们一起超越当前的人力资本模式,拥抱一个全新的人力资本时代。

* 作者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拜耳领导力教席教授、副教务长(欧洲事务)

作者:忻榕

平面设计混沌管理论文 篇2:

范湘龙 写书法就像“参禅”需要用一生去悟道

范湘龙

字古秋,号圣觉居士,为佛门在家居士,书画师从当代著名书法家、花鸟画家李智纲先生,书法擅楷、行二体,现为深圳秋堂苑书画院院长,从事书法教学近十年,曾带领学员在全国专业书法大赛中获金奖等奖项,曾受深圳书城·宝安城邀请,成功举办个人书法讲座。

书法作品先后在深圳第十一届外来青工书法作品展、深圳书坛临帖展、第三届深圳市青年书法艺术双年展、2018年深圳书法篆刻年度展、深圳书法40周年展、深圳书法青年展等全国书法艺术展入展或获奖。

他并不是书法世家,但是对书法艺术却有难以言说的热爱。

他并不是天赋异禀,但是通过对书法不断地追求逐渐证悟。

在追求书艺的过程中,他甘之如饴、冷暖自知,从书法悟到了佛法的真谛,从佛法中启发了书法的提升。

这就是范湘龙!他究竟走了一条怎样的艺术之路?

我们的村里要出一个大书法家!

1988年10月,范湘龙出生于湖南宜章县的一个乡村。

宜章自隋置县以来,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宜章县独特的地域文化。

提及艺术的启蒙,范湘龙坦言:“童年基本没有什么兴趣爱好。”直到四年级的时候,偶然一次机会,捡到一支秃笔,感觉新奇。

据范湘龙回忆,之前的生活很无聊,不是抓泥鳅就是玩泥巴,自从捡到毛笔,兴趣点转到毛笔,于是,他只要有时间就拿着毛笔在废作业纸上写字。

有一次,他正全神贯注地写字,父亲回家看到后,觉得非常开心,直到很久之后他才听父亲说,原来爷爷退休之前是供销社会计,在十里八乡写字是最好的。可是到了父亲这一代,学习不是很用功,很早就辍学,工作之后成为建筑工地包工头,但是看到儿子,竟然这么喜欢书法,自然喜不自禁。

因此,父亲告诉他:“你这个爱好我全力支持!”说着,范湘龙就用毛笔指着墨盒,示意:“你看我都没有墨水啦!”

父亲会意,立马出去买墨水,可是刚出门天就下起了雨,范湘龙就在家焦急地等待,过了好久父亲终于满身泥泞地回到家。

范湘龙满心欢喜,打开包装:“怎么是蓝色钢笔墨水?”直到长大成人他还是记得当时那一幕,但是看着父亲湿漉漉的衣服,他们俩相对而笑。

父亲打趣道:“说不定蓝色钢笔墨水,写出来更加动人。”于是,范湘龙拿着钢笔墨水在废纸上写字,感觉更加愉悦。

这或许是一个美丽的错误,但是却是难以言说的父爱。

那时候,范湘龙虽然年纪并不大,但是对于书法却满是热忱。据他回忆,因为太想知道怎么把毛笔字写好,做梦的时候,都梦见爷爷教我写字。

其实小时候对于爷爷没有太多记忆,但是因为毛笔,爷爷梦里教我如何握笔,比如把毛笔握高一点,高一点就可以大开大合。

这个梦深刻至极,小时候很多事情都容易忘记,这件事一直没有忘记。

没有纸了,范湘龙就在父亲的工地捡上水泥袋牛皮纸,即便还有水泥灰在,拍一拍就可以写字了。

或者他就用晒稻谷的水泥地板写字,冒着大太阳,在烈日下写字,同乡很多长辈看到都说:“我们的村里要出一个大书法家!”

到了初中,整个村对书法很欣赏,邀请范湘龙去写春联,他的书法也进步很快,对于毛笔的运用也越来越自如。

不过,随着年龄的长大,范湘龙有一次问:“爸爸,写书法有什么意义?”父亲并没有什么学问,回答不了,但是他目光坚定,看着远方缓缓地说:“孩子,会的,二十年后会有的!”

你应该从事文化相关的工作

正是靠着父亲的鼓励,范湘龍对于书法的追寻始终就没有停止过。

为了提升书法技艺,他用过了很多奇妙的办法。比如有一次偶然看到一个电视剧,一个人去考状元,文章很好,但是字不好,人们都说文章不是他写的。

一个宰相教他写字,就告诉一个秘诀:“怎么才能在最短的时间提高书法,你现在手上绑上沙袋。”

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范湘龙真的就去实践,这个时候他临摹的字帖恰好是颜真卿的《颜勤礼碑》,自从这样训练后他的线条更加厚重、凝练,气息在书写的过程中也变得自如灵动。

因为有这个爱好,范湘龙很早就确定了走艺术的道路,并决定参加艺术高考,在刻苦的练习下,他最终考上大学学习平面设计。

学习结束后,为了寻找艺术的梦想,范湘龙来到了南方,他的第一站是广东东莞,那时候一有时间他就去图书馆。为了扩大眼界,他没事就去逛书法展,偶然之间,范湘龙认识了人生的贵人李智纲先生。

李老师是孙其峰的学生、霍春阳师兄,主要攻大写意花鸟,楷书颜体,草书见长,被邀请做书画展览评委。

回忆当时的艺术水准,范湘龙说,写是敢写,还能刻印,隶书、楷书、行书都能写,但是都是自己臆造,笔法不通,不得法。

在李老师的引导下,他建议范湘龙在书法上向古人的字帖深入,并讲解用笔方面,方圆尖三要素,结字如何处理平正关系。

同时,了解范湘龙的工作之后,对于他的职业,李老师建议:“你应该从事文化相关的工作。”接着他也跟着李老师开始学习画画。

为了学习把握书法精髓,范湘龙广泛临帖,不断在小字上下苦功夫,这个时候主攻文征明《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2012年,范湘龙来到深圳南山区,有了一段时间的书法助教经历之后,他于2014年到了宝安区沙井青少年宫教书法。

当年的少年宫非常凋零,范湘龙面试时,还没问几句,校长就说:“就是你了,我觉得你有热情。”

范湘龙教学很有耐心,对于家长的疑问,他总是耐心解答,比如很多人都有疑问,先学硬笔还是毛笔,他总是耐心地说,相对于硬笔,毛笔更容易让孩子产生至心一处的定力,因为毛笔笔尖在运笔过程中产生的无论线条还是结字造型,其趣味性比硬笔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在范湘龙的努力之下,他的学生陆续在全国、广东省、深圳市等各种书法比赛中获得不少奖,他感到由衷的自豪。

就在这时,范湘龙又遇到了生命中一个重要的人,这就是他的女朋友,也是他现在的妻子,当时范湘龙一周不但上课,还搞后勤,什么事情都干,同时不停地重复自己。

参观了少年宫,她告诉范湘龙:“你在少年宫教学不是对书法真正意义的传承,弘扬,事务特别多,如果自己开工作室会学到更多的东西。”

于是,在女友的“撺掇”下,范湘龙开始了创业之路。

2016年,他在凤凰山下开了自己的工作室。

活了30多年都是混沌的,大脑就好像清醒了!

可是,没有一条路无风无浪。

剛开始遇到很多事情,从一个打工者到一个创业者,他承受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因为没有经营管理的经验,范湘龙刚来人生地不熟,在招生遇到很大的瓶颈,从一共5个人,做到200多个人,通过努力奋斗终于有所突破。

几年的教学,他教孩子主要以欧阳询为主,先后参加全国书法比赛,并获得金奖,宝安书城等也邀请他开办书法讲座。

作为一个书法追梦人,他能够独立学习教学、弘扬书法技艺,但是作为一个公司的经营者,他不免有很多压力。

压力最大的时候,范湘龙一个人在角落,不停地抽烟,妻子看到这个样子,就给他读《金刚经》,他心烦意乱,斥责说:“读《金刚经》有什么用?还不如研究一下书法。”

但是就在那次,他感觉心情特别愉悦,从此之后,范湘龙再也不把佛法当佛学研究,他说:“活了30多年都是混沌的,大脑就好像清醒了。”

通过深入研究,他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境界,对佛法也越来越有信心,读完第10天,范湘龙再也没有抽烟。

《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至此才使范湘龙明白佛到底说了什么。

佛最后涅槃的时候说了:“末法时期要以戒为师,以法为师!要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

范湘龙经常去居士道场参悟,有了对佛学的理解,他对写字的理解感悟更深了,用笔、用墨、行笔有新的体悟,笔画与笔画之间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佛法的触动,让他对书法有了另外的思考,笔性、笔法等以前不懂的问题似乎都通了。

《楞严经》曾说:“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人无时无刻不是在妄念纷纷,定力出来了不会清凉、真实的受用,功德受用。

范湘龙谈到,通过学习书法,再用书法学习佛法,两者也互相印证,书法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二者皆不可废。

正如李叔同所说:“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于是,他经常生出欢喜之心,对于经营的困难还是艺术的瓶颈,他始终有一颗平常心。

他经常说,写书法就像“参禅”,需要用一生去悟道。

平面设计混沌管理论文 篇3:

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育人模式与途径

【摘 要】高职教育有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培养的学生直接面对生产、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因此对学生的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素质都有较高要求。但多数高职生入学时基础较差、自律性不强、职业规划不明确,因此以校企文化融合为契机,寻找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企文化融合 模式 途径选择

校园文化是由学校的传统、学风、校风以及物质和相关管理制度形成的各种文化的总和,其中精神文化是其核心。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内部所有员工所遵守的原则、共有的认识、相关信仰和物质以及制度文化的总和,其中制度文化是其核心。校企两种文化在核心上的区别,前者重在精神,后者重在制度,这是由于它们所追求的目标不同而决定的。学校强调博学、努力进取,学校必须为学生创建这种环境,但学生本身的合作关系并不强烈,学生之间并不是紧密的利益体。企业则不一样,其可能是市场竞争中的胜利者,也可能是失败者,员工之间是配合与协调关系,有着共同的目标。

由此可见,高职学生需适应3~4年的学校文化之后,迅速适应更有约束性、规范性的企业文化。但事实上,高职学生因其文化基础不扎实、自律性不强、职业定位不清晰,导致很多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社会规则和各种企业文化,从而导致他们无法就业或不能理想就业。通过校企融合,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适应企业文化,促进学生有较为明确的职业定位,从而帮助他们有明确的追求目标,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职业素养。

一 校企文化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校企文化融合有较长时间的实践,但其效果仍然不乐观,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实习实训条件不足

以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当前建有畜牧兽医基地,在建生产性物流实训和化工仿真等基地,数量上并不少,但基地建设明显滞后,设备、人员、管理、制度等方面都不能保证真实的工作场景。当基地无法模仿企业的生产和组织时,学生就无法融入企业的氛围中。另外,高职院校学生在前两年都很重视课堂教学,而实践课时偏少,当学生在企业实习时,很多学生又分布在不同地域、不同企业,学校无法起到对实习学生的监管作用,无法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职业教育。总体上看,学生实训条件不足的原因复杂,有市场因素,如学生实习阶段可能被企业当作廉价劳动力,也与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处于发展阶段相关,如学校经费不足,实训环境跟不上等。

2.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有差距

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其实训基地有宜昌市北山超市有限责任公司、宜昌市美辰广告营销有限公司、宜昌佳禾广告策划有限责任公司等,在校企合作协议书里只规范原则性的东西,但针对教学内容、校企结合、实训方式则没有明确规定。学校只是按规定的时间将学生送过去,至于应该准备什么则没有明确要求,形式大于内容。实际上,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的融合,应该是校企文化融合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与实践能力。

3.“双师型”教师不足

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紧密相结合,就需要教师既懂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企业实际工作经验或对企业运作比较了解。但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对现代企业的运作和技能要求都不够清楚,“双师型”教师不足只会让课堂教学更加无法真正与企业生产相结合。教师无法真正脱岗进行实践进修,企业也不太可能派专业技术人员入校讲学。

二 校企文化融合下的育人模式和途径选择

1.有针对性地宣扬企业的管理精神与文化

当前校企结合有多种模式,但各种模式都有其利弊,对学生而言,首要的是改变其思想,因为思想决定了其行为逻辑。从这个角度上看,高职院校要有针对性地宣扬企业管理精神与文化。

第一,请企业各层人员讲学。高职生对纯理论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但如果和企业、就业、薪酬等相结合就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请企业各层人员讲学就是一种较好的方式,但需注意的是,讲学内容一定要和学生实际联系起来,因此中层以下包括基层人员是比较好的讲学人员,而且他们时间较多,职工数多,便于联系。基层员工可以介绍其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相关制度、薪酬待遇,中层管理人员则可以介绍组织架构、部门责任、对员工素质要求及部分企业文化。很多高职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通过这种课堂教学,让学生对“职业”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定位,确定努力的方向,让学生不再处于职业的混沌期。

第二,重点宣扬企业文化和通用的企业管理精神。如敢于承担责任、执行力强、快速汇报、会沟通等。这些企业文化通俗易懂,但学生无法真正的领会,需要大量的实例讲解,将问题说通、说透。如安琪酵母的文化是“员工为本、用户为源、技术质量为生命”,其中用户为源就是要强调理性、耐心、用心对待客户,这是市场营销里强调的理论知识,但通过实际讲解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和市场价值。

2.校内小微企业培养模式

市场上有小微企业,高职院校内部同样有大量的小微企业,如眼镜店、餐饮店、通讯店、文具店、超市、打印复印店等,这些小店以学生为主要顾客,但它具备了市场竞争的主要要素,因此以这些“小微企业”为载体,让学生对市场形成初步的认识,大有裨益。

第一,店面承包制,实行“校店合一”。如餐饮店,由学院承包,课程主要负责人作为实际经营人,餐饮店既是面向市场的竞争主体,又是教学现场。通过现场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模拟,让学生学会以下知识:小微企业的注册与实际运作方式、店面的日常经营和管理,与之相关的是学生要学会沟通、协调,从原料进货到加工、设备维护和管理、财务管理、顾客群体维护,到广告经营、营销策略制定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贴近真实环境的训练理念,能让学生真正在服务与被服务的角色中转换,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具备敬业、尊重员工和良好的团队精神。

第二,由校外投资者投资,雇佣学生作为劳动力的培养模式。由于在校内经营,学校须在租赁资金方面对外做出让步,校外投资者则提供不间断实习机会,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这种模式下,学生不能完全深入到“企业”的管理中,特别是涉及对外的工作中,如工商、财税、食品安全等,但学生仍然可以通过大量的实践来适应外来投资者的管理方式和文化,提前感受被雇佣者应具备的素质和人文精神,如敬业、思维灵活、为老板节约成本和盈利等。这种“校店合一”的模式对多数高职院校都比较实用,因为它有学生这样一个稳定的市场,有校内环境作为保证,而且经营内容广泛,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有大量的实习机会。

3.订单式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的内涵就是: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合同,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订单用人单位就业。该模式在高职院校中较为流行,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一定符合企业需要,或企业本身更需要熟练工而不是学徒工。订单式培养模式选择性较强,可以有针对性的选取部分专业进行订单式培养。

第一,“工学交替”模式。学生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的理论知识后,再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然后回到学校继续理论知识的学习。这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连贯性,适用于相距较远的学校与企业,也是当前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如前面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全职到企业中实践锻炼,并领用一定的工资。这种模式需要学校和企业有长期的用工协议,让老员工对新员工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如富士康就有这样的用人机制,其他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是高职院校学生稳定输出的对象。

第二,专业培养模式。对技术性较强或服务性较强的,订单式培养必须强调专业化。如4S店,接待人员要熟悉汽车性能、汽车产品对比与差别,会沟通,能察言观色,并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车间钳工、电工、铣工、模具工则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而4S店直接面对客户,工作对象又是汽车,对各个岗位的职业要求较高,所以这种职业化的专业培训需要学校和4S店有长期合作,并密切关注学生的实习表现,且越是直接接触客户的岗位,越要谨慎推行。

第三,“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这种模式下,高职院校一些具有很强社会实用性的发明能被投入到市场,并产生真正的效应。学校根据市场发展、企业需要设定一定的科研方向,企业则通过赞助的方式向学校投资,借助学生进行试验、前期市场推广,评估产品效益,并最终将其推向市场。在这个合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整个项目小组从建立到结束,其获得的一切资料与成果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料,进而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4.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教育

很多高职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快毕业时哪里能就业就去哪里,这显然不符合高职教育的职业特征。即使部分学生对岗位和职业有一定的认识,但也较为笼统,如销售代表,明确到行业或岗位上,包括售前工程师、医药代表、商务主管、渠道经理、大客户经理、保险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人等,又如行政后期,包括秘书、接待、后勤、行政主管或经理,也包括司机等。从职业的分类上,适合高职学生的有客服、司机、导购、收银员、仓库管理员、淘宝职位、跟单员、会计、厨师、采购员、平面设计员、快递员、媒介公关员等。这些岗位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岗位和职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如果学生首先明确其职业规划,那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了解和接触相关企业文化,自主实现校企文化融合,从而主动地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学校应分专业开展岗位教育,让学生不再处于“不知道干什么”的窘境。有了岗位教育之后,在实习和实践中,部分学生就会珍惜这种机会,从而不断提高自己。

三 结束语

校企文化融合不只是文化融合,还包括制度、目标,但最终还是以学生的就业作为衡量依据。因此积极将企业的各种环境引入到学校,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企业运作规则、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真正的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崔现强、叶俊国.对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4)

[2]肖旭、陈群辉.当前高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3]付玉辉、王晓峰.校企合作 搭建高职学生技能培养的平台[J].中国成人教育,2008(7)

〔责任编辑:林劲〕

作者:杜南岚

上一篇:权力机关监督制度论文下一篇:企业技术综合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