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之交通运输论文

2022-04-19

[摘要]城市化进程中,大学城区的建设极大地推动卫星城镇的发展,但在规模局限下区域出行压力日趋扩大;以互联网与交通运输的结合作为突破点构建点到点预约出行平台,通过传统客运的整合与信息的对称,实现对卫星城镇客流的缓解。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互联网之交通运输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互联网之交通运输论文 篇1:

“互联网+交通运输”视角下南宁市公共交通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

摘 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最有效方法,中国已经将“互联网+交通运输”的新理念引入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的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管理水平,优化城市公交资源配置。论文分析了近年来南宁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现状,指出公共交通发展中仍然存在的公交供给不足、交通拥堵、乘客体验差等问题,提出优化公共交通大数据平台的建议,从而优化城市公共交通供给、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完善公共交通运行以及优化运营管理。

关键词:互联网+交通运输 公共交通 大数据平台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in Nan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 Transportation”

Shang Jie

Key words:Internet + transportation, public transportation, big data platform

1 研究背景

在2015年3月召開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并指出制定“互联网+1”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推动产业创新升级[1]。在这一创新概念的冲击下,中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已经逐渐融入了“互联网+”时代。

早在21世纪初,欧洲与日本在“互联网+交通运输”方面进行了诸多的技术及资金投入,形成了如今的ITS智能交通系统。紧随其后的韩国近几年也投入了大量资金与技术的支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新,以首尔为主要代表的城市交通建设取得不错的成绩,成为城市智能交通应用技术的范例[2]。在中国,“互联网+交通运输”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各大城市得到迅猛发展。高德地图2016年发布的“互联网+交通运输”城市指数报告显示,北京在整体表现上领先全国,其次是广州、深圳、武汉和上海[3]。

如今,世界各国的主要城市都面临交通拥堵的难题,公共交通的长足发展是解决打破这一局面的有效方式。“互联网+交通运输”思维能实现对公共交通的发展路径进行科学指导,助力公共交通的高质量发展。

2 南宁市公共交通现状与存在问题

2.1 南宁市公共交通基本现状

2.1.1 公共交通路网现状

从南宁市公交线路的空间布局来看,公交网络的总体布局基本符合城市布局和客流特征,并呈现出很明显的单中心分布,具有高度集中性和很强的向心性[4]。根据2019年度公交线网优化总体方案,南宁市主城区公交线路为207条,线路总长度为3987公里,平均线路长度同比减少5.4%,线路网密度同比提升了3.42%。

2.1.2 公共交通工具现状

如下图1所示,同中国其他城市相比,南宁的公交运营规模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南宁市的公共交通资源主要分为2种类型,一是地面公交:南宁市城区地面公共交通运营线路达到207条,公共交通企业7家,公共汽车车辆3500余台,公共汽车万人拥有率约为13标台/万人(按市区人口300万人计),运营车辆高峰在线率达90%。二是轨道交通:截至2020年底,南宁市轨道交通1、2、3号线均已投入运营,运营里程81.2公里,共设车站66座。

2.1.3 南宁市公共交通领域“互联网+交通运输”建设现状

南宁市政府结合南宁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建设的特点,加快了交通科技推广应用,在资源整合、平台构建、科研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完善,交通基础信息数据库大力推进,应用系统的开发与推广卓有成效,城市公共交通水平稳步提升。截至2017年12月,南宁市为民办实事工程已完成300座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系统项目并启用,有序推进了南宁市交通运输枢纽管理中心、重点站场监控系统、局属事业单位数据分中心、12328和95128南宁分中心、交通运输标准化地图应用等项目的建设,另外,南宁市公共交通还建成了便民出行管理系统(手机APP),有序推进南宁市城市公交一卡通的项目建设。

2.2 南宁市公共交通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南宁市加快了公交优先发展的建设,城市公交建设在以《南宁市2019年公交线网优化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指导下有序进行,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2.2.1 公交换乘难以满足便捷需求

“没有直达公交,公交换乘不便捷;等公交车耗时太长,时间耗不起;乘公交车的人太多,车上过于拥挤。”以上是市民不选择公交出行的大部分原因。但常规公交线路“站站停”,公交拥挤、换乘不方便等情况难以避免。2018年南宁市主城区常规公共汽电车(不含BRT)客运总量为33114.1万人次,日均客运量为90.72万人次,较2017年下降9.71%,客运量为5年最低。同时,目前南宁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经突破200万大关,是机动车保有量的4倍以上,且承担了大量的中长距离出行。这一现象严重制约了公共交通的发展。电动自行车抢道、逆行、闯红灯现象时常发生,严重影响城市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行。

2.2.2 公交线路距离超长

长期以来,南宁市公交线网的发展受城市单中心发展格局影响较深,整体线网布局设计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单中心向周边辐射的特征,以“公交适应城市”的模式发展[4]。

南宁市客运管理处公交科相关人员介绍,南宁市很多条公交线路像橡皮筋,为了适应城市扩张,越扯越长。目前最长的10条公交线路均超过29公里,其中,98路以36公里排第一,301路和701路分别以35.5公里和35公里紧随其后。公交线路越长,公交司机的压力也越大,碰上没有车场和休息区的站点,司机喝水和上厕所都成问题,而且长距离的乘车不仅耗费大量时间,乘车舒适度也会大打折扣。再者长线路高峰期拥堵严重,调度难度大、运营效率低,投诉多。

3 用“互联网+交通运输”视角看南宁市公共交通发展

3.1 “互联网+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文件《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交通”,加快交通运输领域与互联网的深层次结合,全面的提高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科学发展能力和服务质量[6]。根据高德地图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交通”城市指数研究报告》,2016年“互联网+交通”领域中数据开放、资源共建、政务智能服务、智能出行、交通拥堵、绿色出行、交通大数据等方面发展势头强劲,这七大热点紧跟时代前沿,符合国家政策方针,且与社会大众的生活就业息息相关[7]。在新业态形势下,结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互联网+交通运输”领域重点在于建设绿色、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公共交通环境。

3.2 南寧市公共交通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与利用

随着智能交通一卡通技术和业务不断提升,基于城市交通一卡通产生的数据信息量呈爆炸增长趋势。城市交通一卡通系统在持续运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市民出行的相关交通业务数据,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可以深入分析交通客流量的变化规律,为政府规划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多种信息服务[8]。目前,南宁市公共交通大数据平台处于初步建设,在交通数据采集和利用方面仍存在不足。

3.2.1 交通数据的采集

交通数据是“互联网+交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互联网+交通”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构建智能出行系统、减缓城市交通拥堵的基础[9]。研究显示,交通数据的数据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就是公众出行的互联网服务数据、行业运营企业的生产监督数据、物联网和车联网的终端设备传感器采集数据。目前,南宁市公共交通公司获取交通数据的渠道主要来源于公交IC的刷卡数据、公交线路的运行数据,然而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在不断变化,现有的交通数据采集的方式显得单一、薄弱,交通数据的收集应该更加多元素与全面化。例如,智能手机已经达到全面普及的状态,各种智能出行软件也在不断完善与发展,并且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人们可以从手机软件的上查询所需要的出行地点、出行方式、出行耗时等服务事项,当人们利用手机咨询交通出行服务时将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应该被城市公共交通部门收集处理,筛选出有效的交通数据,为政府规划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城市公交运营的科学依据。

3.2.2 数据的交换与共享

在制定信息一体化规划方面,南宁市交通管理部门应该加强交通数据信息共享的工作力度,提升交通管理部门在信息化发展方向、建设运行、技术标准等方面统筹的能力,建立以安全应急、出行服务、运营调度、决策分析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形成智慧型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重要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协调应用[9]。通过协调交通领域各个企业合作,达到交通数据共享的目的,从而整合各类数据源,实现多类交通数据的存储与分析。

3.2.3 大数据平台的利用

(1)利用大数据平台信息,调整公共汽车发车方式。南宁市公交运营部门对于公共汽车的调度安排与实际的市民出行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无法真正满足民众的出行需求,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调度部门与出行群众之间信息的不对称。通过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分析结果,了解城市各个区域公交出行的客流量的情况,科学合理布置公交车的发车时间与数量,实际解决市民“没车坐,等车难”问题。也可通过在城市公交线路上的候车亭安装监控设备,通过设备采集的数据了解实时客流量变化,相应调整公共汽车的发车次数及间隔。

(2)利用大数据平台信息,调整公共汽车开行方式。针对长距离公交路线的公共汽车运行问题,应该结合所大数据平台的分析结果,了解城市居民长距离出行需求情况,合理安排公共汽车停车站点,开行“大站车”或者“直达车”,一是提高市民乘车效率,减少频繁停站的时间消耗,二是避免长时间的驾驶给公共汽车司机带来工作疲劳和心理压力。

4 结语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最为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发展。本论文立足于南宁市公共交通实际发展状况,由公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提出通过优化公共交通大数据平台,并利用该平台科学的分析处理数据做出合理公交运营管理决策的建议,希望能在解决现存的南宁市公共交通领域存在的问题,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的稳步发展中贡献出绵薄之力。

2018年南宁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8XJ38,项目名称:南宁市轨道交通应急接驳辅助决策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德明,陆苗.“+”号在语言中的运用考察[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7(02):123-129.

[2]王衡,李克平,孙剑.我国公共交通管理体制现状研究及建议——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进行实例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7(11):31-37.

[3]丁煦诗.智慧城市引领下的中国特大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研究[J].上海城市管理,2018,27(06):13-18.

[4]郑保力,杨华,杨涛.南宁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研究[J].规划师,2012,28(10):63-66.

[5]贾卓威. 网络环境下言论自由及其界限的法理探究[D].山东大学,2010.

[6]张锐昕,张昊,李荣峰.“互联网+”与政府的应对[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58(04):140-149+207.

[7]刁仁群,王伟,李剑.“互联网+交通”背景下交通大数据应用分析[J].交通企业管理,2017,32(04):5-8.

[8]吴金成,余红玲,伍冠桦,龚惠琴.交通一卡通大数据平台的构建研究[J].金卡工程,2017(05):63-66.

[9]李方宇.重庆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的实践[J].城市公共交通,2017(12):1-5.

作者:商洁

互联网之交通运输论文 篇2:

点到点预约出行平台系统在卫星城镇中的应用

[摘要]城市化进程中,大学城区的建设极大地推动卫星城镇的发展,但在规模局限下区域出行压力日趋扩大;以互联网与交通运输的结合作为突破点构建点到点预约出行平台,通过传统客运的整合与信息的对称,实现对卫星城镇客流的缓解。

[关键词]点到点预约;出行系统平台;网约大巴;卫星城镇

[DOI]1013939/jcnkizgsc201928028

1城市发展中新兴卫星大学园区的出行矛盾及传统对策

21世纪以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大学校区所在地由郊区变为中心城区;近些年来各高校纷纷开展重组和新区建设,城市内部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在此背景下大学新校区建在城市郊区成为了较优的选择。但共享卫星城镇的服务在丰富性与多样性上终究不如大城市,新兴城镇的发展满足不了这种群体的需求,最显著的矛盾冲突在于园区出行压力。

为缓解卫星城镇交通出行的压力,政府也在不断尝试升级传统的出行设施加以缓解,但在具体实施中由于城市规模的局限,当地经济无法消化公共交通扩大所带来的负外部性,因此仅仅依托政府是远远不够的。

针对此高校也纷纷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增加校园班车的投入、节假日接入客车运营公司;但学校的校车投入仅仅满足教职工的日常出行需求,并增加相当的运营和安全成本;同时,不论政府的增量措施,还是学校外包方式,都无法满足客流返程的需求。

2“互联网+”模式下的出行创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互联网+”逐渐促进了交通方式的多元化。从2012年“网约车”正式在国内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七年多的时间,居民对网约车的态度已经趋于稳定,这种出行方式已被大众所认可和接纳。

然而,网约车与私家车类似,属于道路资源占用率高的低集约化出行方式。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补充,其车型的限制直接决定了运载量的大小。基于网约车理念,很多客运公司也推出了网络客车进校园的服务,但是以目前的运营情况来看,这种“互联网+巴士”的“网约车”本质的运营模式依旧是流水班次,对于乘坐旅客而言无法保障有车可坐,出行时间也没有把控,浪费时间;同时,单一客运公司的运营项目企业自身规模局限了运输规模,远远无法解决高校等节假日超大规模的客流需求。

但就目前而言,互联网与交通运输的结合依旧是解决乘客出行的重要突破点,只是市场还未出现充分满足卫星城镇出行需求特点(出行路线、时间选择方便灵活,运输能力大,运载能耗小,企业主体承担风险小)的方案。

3互联网经济下对新出行的方案探究

基于网约车 “互联网+分享经济+共享交通”的运营模式,利用信息网络构建一个平台,整合客车运营公司吸纳闲置车辆或改变公司经营模式,用于为目标群体提供超大运量、及时便捷、安全性高的点到点的出行服务,即点到点预约出行系统平台。

系统核心运营模式有四大特性:一是以经济规律为杠杆,充分发挥市场效益;二是以信息对称为核心,充分满足乘客与客运车辆;三是以大数据为手段,利用互联网实现运营服务的监测;四是以共享交通为模式,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平台通过运输公司服务子系统整合客车达到共享的目的,再利用乘客预约子系统完成信息的对接与数据的反馈,两者在运营管理子系统下完成服务功能。

图1系统运营模式

平台整合和提供的是信息服务,而非买卖服务,所以在客运服务运营权限、车辆使用细则等依旧归属并使用于车辆运输的公司,從源头上规避了平台及合作方的责任。

4点到点预约出行系统平台的服务内容

通过点到点预约出行系统的差别化服务以及自身性质可以得出平台服务具有如下典型特征:

(1)供需信息实时匹配。通过乘客和司机所使用的手机定位服务,了解对整个城市合作客运供应情况和乘客需求情况;通过运营管理系统,快捷地将乘客和对应车辆实时匹配;系统可通过历史客流信息与相似的社会现象假设做出未来是否可达成订单的判断,同时对于繁忙路径、时段也会自动升级服务。

(2)预约方便快捷。利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通过平台软件,可选择适宜的浮动出发时间、地点,系统通过后台实时审核发车12小时前的订单情况,当预约人数达到发车最低要求则进行订单达成通知和车辆分配;不满足则取消订单,方便乘客另作安排,规避三方风险。系统后台会实时接收并响应用户的要求,实现供需信息的精准匹配。

(3)拥有费用调节机制。不同路径、时间段有各自对应的定价机制,这种定价机制对平台的运量会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在道路交通量平峰期,价格较低,可为乘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而在道路资源紧张交通较为拥挤时,平台也会相应地增加其费用,使得一部分乘客因为价格的原因错峰预约。

(4)供需双方经营成本小。在司机端,客运公司提供包车服务,可以把它看作整车运输,而点到点的创新点在于:乘客可以在平台预约出行,平台根据预约人数,向运输公司包车,平台的获利点在于包车和零售票价之间的差额,并且系统根据订单情况分配合适的车辆运输,满足运能最经济性;运输公司服务子系统用于管理第三方运输公司的车辆,同时乘客端反馈回来的信息也方便客运公司绩效考核。

(5)双向服务减少空驶空载。客运服务借助系统的供需匹配,可实现双向运输,当车辆到达目的地时,可直接根据目的地提前预约载新客返程或就近出行,节约了空驶成本;返程需求可进行优惠票价处理,实现多方互惠。

5系统在卫星城镇中的具体应用

网约车虽然提高了社会闲散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了乘客的部分出行需求,但是也随之带来了矛盾与问题,突出问题在于传统出租车企业与网络平台企业之间的矛盾,但对于网约巴士而言突出的运营弊端远不止于此,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运营车辆少同时无道路行使资质。就现存大平台中,很多巴士公司为突出品牌效应,车辆来源于自己配备,极大地增加了运营成本,而且运量极其有限,资金链要求极高。同时,由于运营车对当地市场有冲击和监管难等问题,现行道路规章中对网约车营运资质仍相当苛刻,并且大量新购置车辆涌入城市,原本拥堵压力巨大的城市道路雪上加霜。

(2)盈利模式不突出。就目前而言,大多数的网约巴士还未探究出具体的盈利模式,只是把网络巴士作为一个流量的入口,等在市场成功存活后积累到一定流量再探索盈利。

(3)定制路线局限、票价贵。网约巴士目前仅仅在城市中营运,主要提供上下班、直通车等,主要解决城市上下班出行难问题;在城市内部运营的车辆成本无疑增大,并且在定制班线中依旧存在约不到车、坐不满人的尴尬局面。

点到点预约出行系统平台实际应用中,当地客运站可接入系统平台实现信息对称,同时减少节假日站厅候车压力而实际盈利不受损,极大程度上缓解节假日城镇全局交通问题。同时,平台对接运输公司吸纳各个运输公司的闲置车辆,既能满足平台运营车辆需要,又能满足大学城区超大出行需求,在分配车辆过程中既使用车辆又使用其运营资质,平台只是信息服务与分配;在出行路线中,尽量规避城市内路线,出行路线基本参照客运路线在此基础上满足乘客的定制路线,票价的定制与传统客运公司一致,双方都不增加成本。

在卫星大学城区的具体应用中,平台吸纳周边客运服务公司闲置车辆,以整车的定价对车辆付费;在合作高校节假日出行中,学生通过预约端进行出行预约,根据系统反馈达成订单,支付正常客运车票费用,系统分配合适规格车辆完成运输服务;在运输服务过程中,客运公司对车辆利用达到了最大并实现了车辆盈利,出行乘客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完成了方便出行,平台实现差额盈利的同时各方行使正常的权利和责任不存在隐患。

6结论

在地方客运站和政府监管部门等多重利益支持下,现存的政府管理模式很难改革显然是符合公共选择逻辑的。在既得利益群体的包容下,传统企业对大客流输送高度管制的治理模式具有强化的功力和趋势,除非社会出行模式和企业监管技术有重大的突破,否则很难打破现有格局。从小方面点到点预约出行系统平台再到整个网约车行业所开辟的新管理技术和出行模式来讲,这不仅仅是共享出行的一次成功尝试,同时也为传统企业运营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如能善用,极有可能带来一场传统客运出行体制的革命,以较低的成本突破传统行业改革的障碍。

参考文献:

[1]夏林网约车市场发展现状及建议[J].当代经济,2017(34).

[2]李舒叶浅析我国网约车市场发展[J].商,2016(34).

[基金项目]点到点预约出行系统平台设计与研究(项目编号:201814262009X)。

[作者簡介]张海波(1997—),男,汉族,山西晋中人,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研究方向:交通运输工程;通讯作者:陈泓旭,讲师,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作者:张海波 陈泓旭

互联网之交通运输论文 篇3:

互联网经济对居民消费倾向影响探析

作者简介:罗焕玲(1983-),女,汉族,陕西榆林人,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摘要:消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量,对于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全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之中,我国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于居民消费倾向以及消费方式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互联网经济可以经由影响就业、产品销售等方式来使得居民消费倾向进行转变,因此,提供了整改优化互联网营销方式,完备商业贸易流通系统的互联网经济对居民消费倾向影响的整改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居民消费;影响

在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大部分社会之中的企业正在应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来收集消费者的信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具备了为消费者提供差别性销售服务的可能,从而使得我国的人民群众消费持续不断进步发展。因此,在这一背景之下,讨论互联网经济对于居民消费倾向所产生的影响具有实效性作用。

1、互联网经济对于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

1.1有利于居民消费升级

在过去的经济贸易之中,卖家通常情况下需要经由通信的模式来与商品的买家进行联系,或者是卖家在全国范围之中创设起相应的商品销售售卖组织,从而联结成为销售体系,这种销售方式的创设具备较高的成本,也会使得资源的消耗相对高昂。但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互联网越发兴起,随之而来的互联网贸易发展逐渐深入社会,经由互联网在线进行商品交易,卖家可以经由网络信息平台来发布售卖信息,这样一来,对于线下门店的依靠程度也比之过去要降低了很大一部分比例。除此以外,在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推动之下,很多企业也开始逐渐将商品的售卖交易转移到了互联网平台之中,这样一来就十分高效地减少了企业的管理所需成本与商品售卖市场组织成本。与卖家相对应的,在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之中,买家可以经由网络来搜寻并对比相应的商品信息,从而为了买家的购物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资源,同时还可以高效减少买家获得商品信息的成本。经由互联网平台的在线交易,买家想要购买商品,只需要经由互联网信息技术就可以通过十分便捷的方式与低廉的价格购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这样一来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购买能力。通过调查研究显示:基于互联网平台进行商品的销售平均价格比之线下销售低约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十六。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经济年报》显示,2020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117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590亿元,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到了2021年,这些数字十分有可能持续不断进行提升。这是因为互联网平台的价格低廉商品销售与便捷购买的特点吸引了广大的人民群众,依据互联网中心调查研究显示,百分之六十五的我国在线消费人员觉得其可以经由互联网进行商品购买,从而节约日常的开销。通过相应的经济学者研究之中可以发现,资金支出边际消费倾向最高的是食品种类的消费,这就显现出了新增的收入之中具有百分之二十左右被应用在了提升食品消费之中,也在侧面反映出了我国的城镇居民食品消费之处占据总收入比例相对较高。交通消费以及通讯消费倾向在第二位,这显现出了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趋向于科技化、便捷化,城镇居民消费的热潮已经逐渐转变成为了交通运输工具以及通讯设备等更加具备科技性质的产品,这显现出了人民群众对与更加高档的产品喜好。

1.2优化居民储蓄模式

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备属于自身的独特特性。依据我国相应居民消费发展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依旧是在世界范围之中,储蓄金钱数额最大的国家,这一状况与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是相互违背的,考量到消费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因此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也十分有益于革新整改人民群众的储蓄模式。在过去的几十年之中,我国人民群众的储蓄规模经历了高速发展的经历,与此同时,互联网与电子商务也是两个十分关键的提升领域。因此,笔者认为互联网经济为人民群众的消费升级进步提供了一条十分有利的渠道,并且,也推进了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

1.3消费推动就业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大幅度减少了消费者进行商品购买的所需成本。首先,互联网经济减少了相应的分销成本,在我国电子商务的不断兴起背景之下,特别是网络平台购物,使得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势头迅猛,第三方物流行业的出现与推广可以更进一步减少相应的商品货物运输成本,在互联网经济的推进之下,电子商务企业可以较少相应的储存成本,与此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库存。其次,互联网经济也减少了买家与卖家双方的交易所需成本,因此,消费反过来推动就业的态势是十分显著的,在当前阶段之中很多线上的企业以及线下企业都开始在各大招聘软件上进行专业克服、服务销售、在线商店维护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互联网销售相应职位的招聘。

2、互联网经济对于居民消费倾向负面影响

2.1对传统经济造成冲击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也会为过去的经济构造以及经济发展态势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如教育、文化、技能培训这一类型的消费支出收入弹性较低,在居民消费的所有項目内容之中弹性比重相对较低,经由相对富有弹性转变为相对缺乏弹性,这就显现出了我国城镇居民更加关注教育文化、并持续深造支出,从而显现出了我国“文化强国”这一战略在实际开展进程之中所体现出的成效。除此以外,电子商务还对过去的贸易以及线下商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易影响与限制作用,这一状况对于城市人民群众的未来发展也具备一定的制约性质,考量到互联网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无法脱离商业贸易以及企业的支持,因此,在长期久远的发展角度来看,我国依旧需要一个能效更高、更加完善的交易体系,应用更加完整科学的交易系统来推进线下贸易与电子商务的相互促进发展。考量到互联网经济的进步与推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之上推及城市人民群众的就业,但是同时也会影响到过去的线下经济企业对于人才的招聘,因此,对于现阶段很多线下商务贸易企业的人才招聘以及企业优化整改带来了相应的负面影响。

2.2增加交通运输压力

我国贸易以及配送领域之中满足特定的高水平需要的智能运输车辆十分之少,这将会导致这一部分的货物运输所需成本相对较高,为了可以对这一部分的货物商品进行储存,就需要大规模的可以进行冷气排放的设备,具备专业性的农产品制冷设备以及制冷运输设备,但是因为我国大量的电子商务平台缺乏具备专业性的配置措施,從而导致很多农产品因为无法被妥善有效保存而在运输的道路之中就被损坏。除此以外,交通运输的不完备之处还显现在以下几个特点之中:第一个方面为因为交通拥挤以及交通进入到城市以后的驾驶限制,交通运输车辆在最后距离十分容易产生问题。第二个方面为由于一部分产品的特殊性,导致很多产品必须将其保持在恒温之下进行冷藏或者运输才可以保障其新鲜性以及产品的质量,这就需要具备智能温度管理控制的运输工具,但是我国在当前阶段之中交通运输体系以及交通运输所应用的装置都没有办法确保上述的要求。

2.3广告营销造成负面影响

在科学信息技术大数据时代之中,互联网企业的营销可以更加具备指向性,同时更加容易符合满足消费人员的购买需要。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价格的商品,并将商品的信息发送给消费人员,从而向消费人员提供更加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商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消费者获取更加高涨的购买热情与满足体验,但是过度应用这一模式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一部分企业发放虚假优惠卷,但是却在优惠活动开始前期阶段将商品进行大幅度涨价,这种虚假优惠将会引发消费人群的负面情绪,引发人民群众的反感。因此,电子商务企业应该澄清优惠卷作用,之后积极推广并应用其他商品促销工具,这样才可以有效降低单一营销所造成的负面作用。

3、影响居民消费的互联网经济运行特性

现阶段,在互联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进步背景下,社会之中人民群众的消费也持续不断扩大,追求其根本原因,就是与过去的经济环境相比较而言,互联网经济以下运行特点对居民消费造成了影响:

3.1营销直接性

在过去的经营销售模式之中,商业流通循环经由生产人、中间商以及消费者这三个角色共同进行完成,金融机构在其中所扮演的是一个联结与纽带的作用。但是在互联网经济经营销售模式之下,经由互联网平台,生产人以及消费者之间可以有效创设起直接的关联,减短甚至缩减了大量的中间商环节,从而节约中间所需要的成本投放,显现出了价值的优势,有利于消费达成效益与收益的提升。

3.2网络渗透性

互联网经济具备极强的渗透性与融入性,经由互联网信息平台,社会之中的每一个行业与每一个领域都可以切实达成与互联网经济环境的相互结合发展,从而实现对每一个行业的升级与革新换代。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融入与渗透,消费的实际成效获取了有效提升,更进一步激发了居民的消费积极性。

3.3消费便捷性

过去的消费环境在消费空间以及消费时间这两个方面之中,都具备着较为显著的边界与限制,突破了过去经济环境之下的时间与空间限制,是互联网经济环境与过去经济环境具备差别的关键之处。经由互联网平台,消费者对于地理空间的依赖性大幅度减少,对于时间的限制程度也极大幅度降低,从而有利于消费者切实达成不需要边界进行消费活动,提高居民的消费随意性与快捷性。

3.4信息共享性

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之下,各种类型市场的主体可以共同进行信息资源的分享,同时可以对其展开互动积累以及反复地应用。经由互联网信息的共同分享性,一来可以促使商品的生产人员可以最大程度了解把控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切实达成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目标。二来也减少了消费者因为把控信息不完善而使得购买决策失误的风险,在整体上革新优化了消费市场的调节成效。

4、互联网经济对居民消费的支撑效应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之下,互联网支付功能的达成是互联网消费可以平稳高效进行的重要流程。换句话说,互联网金融是网络消费可以平稳高效进行的基础前提。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互联网金融这两者的作用发挥,对于支持居民经由互联网开拓消费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

4.1第三方支付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便捷

社会经济的持续不断前进发展促使消费者的交易支付习惯也出现了一定的整改与变化。安全、快捷、多元性的支付服务需要,成为了前进的主要方向。但是在过去,因为信息的不完善性与互联网的虚构性,基于网络的交易活动难以促使消费者与商家共同建立信任关系,交易活动的进行也十分缓慢。但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产生,十分有效地处理了这一问题。第三方支付平台将过去支付系统等金融基础设备作为依托,作为交易双方的信用联结桥梁,在实际交易进程中担任了资金的暂时托管人员,通过中立的角色保障了基于互联网进行交易的交易双方利益。

4.2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安全保障

在安全性方面,随着密码、防火墙等技术安全举措在互联网支付范围之中的普遍应用以及货款担保、赔付机制的大范围应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合理高效地确保了交易双方的资金安全。再加上其可以完善细致地记录交易双方交易内容,为未来的交易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证据,十分有效地降低了交易双方产生道德风险问题的可能性。其次,在快捷性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经由与众多的银行、商家相互合作,已经可以满足消费者绝大部分的互联网支付需要,并且支付方式包括了移动手机、计算机等,支付方式高效快捷。极大程度方便了消费者的支付操作。除此以外,在多样性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不单单服务于互联网购物,同时已经延展到了航空机票、手机话费充值、水费、电费等领域范围中,较为优良地顺应了消费者持续不断提升的支付服务需要。

5、优化互联网经济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建议

电子商务最初的实际作用并不是推进城市人民群众的消费,但是在这一进程之中电子商务却发挥出了这一作用。首先,为了可以更加优良完善地整改互联网营销方式,互联网销售企业应该革新自身的销售理念,对于互联网营销模式的认识与了解也将会转变成为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考量到互联网经济的诞生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同时这一概念的产生也难以促使一部分偏好过去消费方式的人民转变自身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倾向,因此,只有优化整改互联网营销方式才可以促使其意识到互联网销售的方便型以及巨大优势,从而整改消费倾向,更加积极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之上进行商品购买与消费。除此以外,优化革新互联网营销方式也有益于降低消费者对于网络营销内容的抵触,增进提升消费人群对于互联网销售商品的信任程度,从而整改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以及消费倾向。

6、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进步是电子商务最为直观的显现,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推进了人民群众消费方式的整改与优化,因此,本篇文章探索并阐述了这一发展态势,同时提出了推进城市居民消费增长的互联网经济实际开展渠道,旨在为相应的学者进行研究提供些许建议与思路。

参考文献:

[1]林罕.互联网经济对居民消费倾向影响的省域考察[J].商业经济研究,2019(05):55-57.

[2]陈林波.互联网对农村居民消费经济结构的影响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03):158-159.

[3]汤才坤.“互联网+”对农村居民消费经济结构的影响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8,34(21):117-119.

[4]王彦.互联网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8(14):130-133.

[5]邹发伟.互联网经济对我国居民消费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11):56-58.

[6]蒋国梁.互联网经济条件下我国居民消费分析和对策建议[J].现代商贸工业,2017(34):47-48.

[7]张伟.互联网经济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与策略建议[J].商业经济研究,2017(18):21-23.

[8]刘媛媛.互联网经济发展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6(20):28-30.

作者:罗焕玲

上一篇:物理教学传统研究论文下一篇: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