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巴利综合症医学护理论文

2022-04-27

2012年6月的一天,河南南阳妇幼保健院产房,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婴呱呱坠地。躺在产床上的年轻妈妈,听到女儿的哭声,喜极而泣。谁都不会想到,这位年轻妈妈20岁时曾突患格林巴利综合症,差点丧命。她的母亲用智慧拨亮了她湮灭的早恋之灯,让一个善良的男孩走进她绝望的生命。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格林巴利综合症医学护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格林巴利综合症医学护理论文 篇1: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入我院进行治疗的格林巴利综合症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对比患儿生活能力和肌力恢复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生活能力评分提升情况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肌力改善情况更好一些。 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格林巴利综合症患儿生活能力和肌力,缩短康复周期,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康复护理;呼吸锻炼;肌力恢复;效果

格林巴利综合征也被称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以侵袭患者运动神经和周围神经为主要表现,是临床中一种发生率极高的急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病症对患者身体机能影响较大,可导致肌力下降、四肢瘫痪,严重者还会出现呼吸肌麻痹现象[1],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在临床中加强对患者的康复护理对于提升其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本次研究选取2008年8月~2012年11月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8月~2012年11月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获得家属同意。患儿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声音低压、肢体瘫痪和吞咽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其肌力情况分布如下:0级(完全瘫痪)患儿7例,1级(肌肉可收缩但不能动作)患儿24例,2级(可移动但不能抬起)患儿22例,3级7例[2]。7例患儿在发病前伴有感冒和腹泻情况。将60例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14岁,平均(5.3±2.1)岁,研究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13岁,平均(5.1±2.5)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均接受相同的常规护理、药物治疗和神经内科基础护理。护理人员为受过专业训练护士,实行24h全方位护理制度。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呼吸肌训练、作业治疗、运动训练和中枢冲动传递训练[3],由护理人员和家属共同操作完成,每天进行2次。康复护理内容如下。

1.2.1 卧床和昏迷患者的护理 对于卧床和昏迷患儿,护理工作要从预防并发症、被动关节活动和摆放功能位三方面做起。要加强患者的身体清洁,定时翻身,及时更换被褥,调整体位,防治褥疮等情况的发生。患儿的关节要每天定期进行正确的被动活动,保证每日最少进行两次[4]。被动运动过程中,可适当进行按摩推拿,放松患儿肌肉,并与家属做好沟通与教育,共同完成关节的运动。功能位的摆放以上肢屈曲位、下肢伸展位为主,腕关节进行背伸,膝关节屈曲,幅度由小到大规律递增,可适当依靠加班或支具进行固定和支托[5]。

1.2.2 肺部康复护理 呼吸肌麻痹导致的呼吸障碍和吞咽困难是格林巴氏综合征比较典型的症状,对于严重患者要应用气管切开手段辅助呼吸,内容包括腹式呼吸训练法、咳嗽训练和缩唇呼吸训练。腹式呼吸:帮助患儿调整到适宜体位再开始练习,将患儿手分别放在腹部和胸部,指导其闭嘴使用鼻子吸气,确保呼吸深长而缓慢,用鼻吸气用口呼气。腹式呼吸训练每次持续5~15min,每天2次,对于情况较好的患儿可适当延长屏息时间,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6]。身体差的患儿,可以省去呼吸。缩唇呼吸:呼吸时先用鼻吸气再用口呼气,呼气时尽量将口唇缩拢似吹口哨状,持续缓慢呼气。由护理人员和家属进行把握指导患儿,每次10~15min,每天坚持30min。咳嗽训练:指导患儿凝息屏气,闭紧声门,以便抬高膈肌增加胸内压,然后进行咳嗽,打开声门,时肺内液体或气体咳出[7],每次练习10~15min,每天25~30min。

1.2.3 不同肌力的康复护理 根据患儿肢体肌肉受累程度和肌电图检查结果,实施针对性的肌力护理。对于检查结果动作电位较少或无电位患儿,采用ROOD技术,对关节进行被动活动、中枢冲动传递训练,延缓、减轻肌肉神经萎缩程度[8]。对于检查出现较多动作电位患者,加强肌力训练并进入康复训练,由护理人员和家属从旁进行看护指导,进行抗阻力运动,方法以渐进式为主,力量根据患儿抵抗程度调整,以增强肌力为根本目标。

1.2.4 身体护理 对于感觉功能异常患儿进行感觉功能训练,通过冷热刺激或肢体接触、抓摸各种物品来完成训练,期间注意保护患儿安全,禁止使用危险物品,防止烫伤或皮肤损伤等。患儿生命体征稳定后,可适当开始坐位训练,保持正确坐姿,早期可在创伤进行站立训练,并适当增加倾斜角度,训练期间要预防骨质疏松、低血压、坠积性肺炎等,确保患儿心肺功能的正常和运动功能的恢复[9]。

1.2.5 心理护理 由于格林巴氏综合征进展迅速,发病突然,患儿家属及患儿均会出现恐惧、焦躁、绝望等不良情绪,护理期间要先与患儿家属做好沟通与宣传教育,缓解家属心理压力,调整不良情绪,并配合治疗与护理提升康复信心,对于患儿要通过亲切的态度和得体的行为、放松其心情,转移其注意力,缓解身心痛苦。要帮助家属正确认识和了解格林巴氏综合征,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目标,叮嘱好各项禁忌事项,共同支持患儿完成治疗和护理,提升康复质量。

1.2.6 出院指导 在患儿出院前,对家属和患儿做好指导教育,对于禁忌注意事项要重点叮嘱患儿,指导家属做好监督工作,并定期回访和复查。

1.3 疗效评定[10]

对患儿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选用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对比入院前后变化情况。

1.4 统计分析

所得数据均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情况,见表1。从表中对比情况来看,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评分提升情况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肌力分布情况,见表2。对照组0级患儿5例,1级患儿14例,2级患儿7例,3级患儿4例,研究组0级患儿0例,1级患儿12例,2级患儿11例,3级7例,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有所改善,但是研究组患儿治疗效果更好。

3 讨论

肢体运动障碍、呼吸麻痹和感觉障碍是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中最典型的症状,在护理过程中也要针对这三种典型症状实施针对性护理[11]。目前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护理主要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训练、卧床休息、切开器官护理等为主,对患者的功能恢复和指导康复训练研究较少,只重视生命的抢救而忽略运动功能残疾的预防,大多被动地等待其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自然恢复。一些患者可在几周到几个月内自然恢复,另有25%患者形成残疾[12],如掌指关节挛缩、拇指外展受限、足下垂等,主要原因是肌肉无力、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在康复训练方面研究和实践还有待深入[13]。此次治疗患儿因年纪小,在急性期病情危重时自身缺乏处理能力,因此需要护理人员配合家属加强支持工作,在重视药物治疗的同时,多方面、全方位的加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防止肌肉出现萎缩和关节痉挛[14]。通过康复训练,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肌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有明显提高[15]。此次康复护理不仅有效缩短了患儿康复时间,提升了其生活能力,改善机体肌力状况,患者家属也较为满意,对于护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总体来说,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了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生活能力和肌力,缩短康复周期,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杨芳.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33例的早期康复干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0(20):4849-4850.

[2] 胡桂芳,任忠夫,张晓霞.格林-巴利综合征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效果的对比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8(33):5019-5020.

[3] 吴晋艳.护理干预对格林巴利综合征出现呼吸麻痹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2,7(16):138-139.

[4] 何小朋,朱晶.1例中西医结合救

护格林巴利综合征并发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2,22(7):135-136.

[5] 彭晓艳,马兰,黄知秀.格林巴利综合征48例护理体会[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9(10):186-187.

[6] 李红梅,孙菊华,杨映天.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22(5):157-158.

[7] 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4-105.

[8] 胡艳飞,胡桂芳.腹式呼吸训练在颈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0,6(4):217-218.

[9] 李洁辉,纪树荣.运动疗法对格林巴利综合征肢体瘫痪的康复作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8(1):45-46.

[10] 李素明,罗惠玲,苏慧敏.格林巴利综合征护理体会[J].河北医药,2011,1(3):150-151.

[11] 吴晋艳.护理干预对格林巴利综合征出现呼吸麻痹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2,5(16):138-139.

[12] 彭晓艳,马兰,黄知秀.格林巴利综合征48例护理体会[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5):186-187.

[13] 杨莉霞.4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7(4):263-264.

[14] 郭晓莲,邱荣珍.特重型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1,1(3):172-173.

[15] 胡桂芳,任忠夫,张晓霞.格林-巴利综合征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效果的对比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3(1):5019-5020.

(收稿日期:2013-05-28)

作者:海敬 李琰琰

格林巴利综合症医学护理论文 篇2:

曾经的早恋,恰是绝症女孩重生的药方

2012年6月的一天,河南南阳妇幼保健院产房,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婴呱呱坠地。躺在产床上的年轻妈妈,听到女儿的哭声,喜极而泣。谁都不会想到,这位年轻妈妈20岁时曾突患格林巴利综合症,差点丧命。她的母亲用智慧拨亮了她湮灭的早恋之灯,让一个善良的男孩走进她绝望的生命。在爱的激励下,她不仅挺过了死神追击,还以自己为标本,书写了世界上第一份“格林巴利医案”,为全球病友造福。最终,他们的爱情也结下了丰硕的果实。

母亲拨亮早恋之灯, 绝症女孩向死而生

2006年7月,石家庄医科大学大二女生张密正在家中给妹妹梳头,左手突感无力,随即全身瘫软,摔倒在地。她的母亲曾召革大惊,急忙将她送到附近的卧龙医院治疗。张密病情却继续恶化,全身瘫痪、呼吸困难,被转往南阳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

经过抢救,张密暂时转危为安。医生面色凝重地对曾召革说:“张密的病是世界级疑难绝症,死亡率极高、治愈率极低,即便治愈,也会终身瘫痪。”曾召革顿时哽咽起来。

在医院住了几天后,张密彻底失去自主呼吸,被转入重症监护室。

张密患病的消息传出后,牵动着初中同学张栋瑞的心。张栋瑞约了几个同学一起去医院看望她。征得医生同意,他们穿上消毒服走进ICU病房,大伙纷纷给张密鼓劲。张密不能说话,但意识清醒,当她与张栋瑞四目相对时,眼中突然闪烁出光芒,一串晶莹的泪珠顺着面颊流淌下来。

曾召革也认出了高大帅气的张栋瑞。张密读初三时,曾和他有过一段朦胧的早恋。曾召革得知此情后,把女儿训了一顿,并转往另一所学校。此后,张密与张栋瑞再未见面。

这些年,张栋瑞心中始终抹不掉张密的影子。得知张密患病住院,张栋瑞非常担忧。为避免张密的母亲有想法,他约了几个同学一起来看望她。

女儿眼神的细微变化,没逃过曾召革的眼睛。她明白,女儿心里一直没忘记那个早恋男孩。此刻,她很想请张栋瑞留下来,多陪女儿一会,可又难以开口。

张栋瑞善解人意地说:“阿姨,您一个人照顾张密实在太辛苦了,如果可以,以后我会经常来看望她。”看着这个善良的小伙子,曾召革百感交集。她含泪说:“早知道她现在这样,我当初就不该拆散你们。万一她真的走了,连一段像样的恋爱都没有,太可怜了……”张栋瑞坚定地说:“阿姨,张密一定会好好的。我会时刻陪在她的左右,好好照顾她!”

张栋瑞伏在张密耳边,轻声说:“我们好不容易再次相遇,你不会再次一声不响从我身边溜走,对吧!”张密怔了一会,眼角流出了泪水。张栋瑞的话,犹如一股熊熊烈火点燃了她求生的欲望,她决定积极接受治疗。

为了防止感染,张密每天都要注射价值1000多元的免疫球蛋白营养液,呼吸机的费用每小时100元,加在一起,每天的医药费高达3500元。半个月后,曾召革交来的住院押金就用完了。曾召革声泪俱下地说:“医生,不到最后一刻我不会放弃,求您救救我的女儿,我立即回家凑钱!”张栋瑞得知后,连忙取出自己的5万元积蓄交了医疗费。

抢救了20多天后,张密仍没有好转迹象。医护人员劝曾召革:“你们别再白扔钱了,这种病治愈率几乎为零。”可曾召革不为所动。

张栋瑞也在四处打听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治疗方案。他在网上搜索,答案几乎一致:病人要么因肺部感染而死,要么终生瘫痪。张栋瑞仍然没有绝望,每天守护在ICU病房外,祈祷上苍保佑张密平安。

母亲的情,恋人的爱,激励着张密顽强地和死神搏斗。36天后,她神奇地恢复了自主呼吸,也能开口说话了。遗憾的是,她全身仍然没有知觉。医生断定,张密康复的机会微乎其微。这让曾召革忧心忡忡。可张栋瑞乐观地对张密说:“你挺过了死神的致命一击,以后的挑战一定都能应付。等你重新站起来,我就为你披上雪白的婚纱,去拍浪漫的结婚照。”

美好的憧憬让张密的心情迅速转阴为晴,她反过来劝慰曾召革:“妈妈,您放心,既然老天爷不让我死,我就要好好活下去!”

热恋相随自写医案,相互扶持不离弃

为节约开支,曾召革把女儿接回家中疗养。她在张密床头打了个地铺,昼夜守候着她。张栋瑞也每天过来端茶送饭。

作为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张密心想,格林巴利综合症是一种世界级绝症,肯定还有不少患者遭受这种疾病的折磨。若能把自己的治疗过程写下来,日后定能为医者和患者提供参考。

第二天,张密对母亲和男友说:“我想请你们帮忙记录我的病情,即使有一天我走了,也能留一些研究这种病的一手资料。”曾召革含泪点头。张栋瑞说:“我什么都可以为你做,可你也要答应我,一定不能累着自己,永远不许放弃!”从这天开始,张密一边回忆一边口述,由曾召革和张栋瑞用笔记录她患病、诊治情况。

几个月后,张密因感冒引发了肺部感染,烧至42度,生命垂危。医院紧急从杭州调来了一种静脉注射液多霉菌素E,经过两天两夜抢救,才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可张密依然不顾身体虚弱,央求母亲和张栋瑞及时记录她高烧前后的身体状况。刚刚口述几句,张密就累得气喘吁吁,脸色发紫。张栋瑞很感动:在生命危急关头,女友想得最多的仍然是为病友留下一手资料,如此坚强善良有爱心的女孩,值得自己一辈子去爱!他对张密照顾得更加周到,亲自为她按摩、擦拭脸庞,给她读书读报,为她烹制各种喜欢的饭菜,一勺一勺喂她吃下……

张栋瑞的父母在南阳商界较有影响,他们希望儿子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孩成婚。得知儿子和张密的恋情后,坚决反对他和这样一个垂死的女孩交往。张栋瑞明确告诉父母:“我只爱张密,愿意和她同生共死,别的女孩我不感兴趣。”张栋瑞的父亲张孟祥非常生气,要和他断绝父子关系,切断他的经济来源。张栋瑞没有让步,他从父亲的公司辞职,决定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张密。

张密知道后,不想让张栋瑞为难,便狠着心赶他走。张栋瑞坚定地说:“谁都无法阻挡我跟你在一起的决心!”张密的泪水奔涌而出,不知道是命运在捉弄她,还是眷顾她,在她失去宝贵健康的时候,又送来更宝贵的爱情……

张栋瑞要照顾张密,无法全天工作,最后找了份送矿泉水的兼职,按件计酬。每天扛着水桶在不同的楼层爬上跑下,他累得直不起腰,衣服被汗浸湿了一次又一次,像水洗了一样,但他丝毫不觉得苦,肩膀上叮咚作响的矿泉水像会唱歌似的,给了他力量和希望。他想以自己的精神激励张密,让她明白,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张密感动极了,流泪口述,记入医案:“栋瑞,我要凭自己的意志站起来,因为我想站起来跟你好好相爱……”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栋瑞听说南召县伏牛山有位老中医治疗瘫痪颇有经验,就连夜赶过去,花6000元钱买了三个疗程的中药。这些中药疗效不错,张密服后“写”道:服用中药第三天,昨天的上吐下泻停止,吞咽顺畅一些,我枯黄的皮肤似有光泽了。这说明这副中药的“润燥舒筋”功能好。我觉得益气功能似乎稍弱,车前子的分量可以调整。辛苦张栋瑞去趟图书馆借几本书,我想看看这几味药的功能与用法……

慢慢地,这份医药病案越记越厚,不仅记载了治疗心得,更承载了张密的人生感悟。

一个月后,张栋瑞给客户送水时,又听说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有位医生治愈了不少瘫痪患者,他不顾劳累赶回去,匆匆推着张密前往求医。张家离医院近十公里,一路有许多上坡路,到医院后,张栋瑞累得气喘吁吁,体力严重透支。针灸科在二楼,他又背起张密直奔而上,刚进病房,他就眼前一黑栽倒在地,而他的双手仍紧紧护着背上的张密……

医生连忙叫身边的实习生把两人抬上病床。经过抢救,张栋瑞很快苏醒过来。医生告诉他:“用针灸疗法,张密也许有重新站起来的希望,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病人一定要有信心和毅力。”

当天上午,医生给张密实施了针灸疗法。整个针灸过程下来,足足用了三个小时,二十多根银针扎下去,她的身躯还是没有知觉。

奇迹康复治己助人 爱的誓约幸福绽放

此后,每天上午8点,张栋瑞和曾召革轮流用“人力车”送张密去做针灸。

一天,在陪张密做针灸时,张栋瑞不小心压住张密右手,张密尖叫了一声。张栋瑞惊喜得泪水四溢:“你有知觉了!”医生有点不相信,拧了一下张密的右胳膊,张密疼得“哎哟”地喊。医生欣慰地笑了:“没想到恢复这么快,你的意志和情绪太重要啦!”

这下,张密更有信心了,开始尝试各种恢复性锻炼:每天坚持头部摆动训练,每次训练10分钟。刚开始,才训练了3分钟,她的脖子便酸痛无比,但她含泪坚持。一周后,她的颈部可以自由转动。这些小小的进步与感觉,她都请张栋瑞逐一记录下来……

曾召革读书少,代写的医案有很多错别字,而张栋瑞白天又忙着挣钱治病,张密决定以嘴叼笔,自己写医案。当时她的知觉尚未完全恢复,仅靠头部晃动完成记录,十分困难。可张密让母亲把笔放到自己嘴里、固定好笔记本,尝试着慢慢写。尽管颈部酸痛无比,她仍乐观地想,这可以代替头部摆动训练。有时,写着写着,她的嘴唇磨出了血泡,血泡破了,血水便顺着嘴角流出来,滴在了医案记录上……

同时,张密让张栋瑞找来相关书籍,一段段读给她听,看到一些可以尝试的治疗方法,她以笔勾出,请医生在自己身上尝试。

为了防止肌肉挛缩,张密让张栋瑞对自己膝关节、踝关节热敷后,进行适当牵引,把她软绵绵的身躯扶直坐立,坚持5分钟再平卧。慢慢地,她的关节变得灵活起来。几个月后,奇迹再次出现:张密两只胳膊能够抬起,手能握笔写字了。

第一次,她用软绵绵的右手,和着飞溅的泪水,记录了这个过程:“一个半月针灸治疗后,许多穴位有了温热的感觉,我的生命再次勃发生机……”

奇迹仍在延续:针灸治疗的第六个月,她能自己坐起;第九个月,她可以来回爬动。一年后,张密提笔写道:“12个月漫长治疗,我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逐渐学会了翻身、起坐和爬行,一天天强壮起来了……”

渐渐的,张密已能勉强行走。张栋瑞给她做了一副拐杖,让她练习走路。一次次跌倒,张密一次次坚强地爬起来。终于有一天,张密没扶任何东西,步履蹒跚地向张栋瑞走来,然后一头栽入他怀中。这对历经磨难的恋人忍不住相拥而泣。

张密开始走路训练,腿劲越来越大,可以小跑了。此时,她的医案已有厚厚五本。主治医生一一翻阅后赞叹说:“作为一名医科大学生,你对这种顽疾的治疗、护理知识太娴熟了,已经超过了一个专业医生的水平。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医案,将为攻克格林巴利综合征提供一份宝贵的研究资料啊!”张密哭了。如果不是张栋瑞和母亲的激励,哪来自己今天的一切?

身体逐渐康复后,张密回到学校继续学业。张栋瑞通过电话和网络与张密互诉衷情。与此同时,他决定说服父母,把婚事提上日程。张栋瑞拿出浸透着张密血泪的医案手稿,动情地说道:“爸、妈,张密虽然不幸,但她对命运的不屈服和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达到了正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一个如此坚强有爱的女孩,难道不值得儿子珍惜吗?”张栋瑞的父母翻看了医案,深受震动。思虑再三,决定尊重儿子的选择。

2010年春节,张密完全康复,能提几十斤的重物。春节过后,她来到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实习。医院领导经研究决定,珍藏她那份用自己生命锻造的医案誊定稿,同时破例聘请她毕业后来医院工作。

该院副院长、著名神经内科专家王万群教授看过医案后说:“东汉时期,张仲景广泛搜集医方,记录下了一个个医案,写下煌煌巨著《伤寒杂病论》,成为‘医圣’。而今,张密不仅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且完整记录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这将为医治格林巴利综合征保存一份极珍贵的资料。她的成果,虽然无法与医圣相提并论,却是一次百年难逢的医学实践……”

该院和国际研究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医学专家们交流时,大家都公认张密的医案是效果好、资料翔实可靠的“最佳医案”,对其他同病患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国内外不少病友联系张密“取经”,其中有的也治愈了。

张密非常欣慰,这份医案是她此生最值得珍藏的东西,因为在那段抗击病魔的艰难日子里,这是她和张栋瑞忠贞不渝爱情的最好见证!

大学毕业后,张密如愿进入南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工作。2011年“五一”节,在双方亲友的见证下,张密和张栋瑞举行了梦中的浪漫婚礼,兑现了爱的誓约。

婚后不久,张蜜怀孕,张栋瑞激动极了,大呼道:“我要做爸爸了,我要做爸爸了……”同时,他对妻子更是照顾有加,渴望这个小生命的尽快到来。2012年6月中旬,他们的女儿张冉冉出生。

2013年年初,因表现突出,张密被南阳医专二附院合作单位南阳市医药公司作为优秀人才引进,年仅26岁就担任药房经理。

接受采访时,张密的脸上一直布满幸福的微笑,回首往事,她感慨万千:“我曾经是个绝症女孩,是个全身瘫痪的废人,每天早晨醒来就担心看不到明天的太阳。现在,我有爱我的丈夫,有可爱的女儿,还有一份热爱的事业,感觉真像做梦一样。以前,我不相信奇迹,现在,我坚信,爱能点石成金,创造奇迹……”

作者:丽焕

格林巴利综合症医学护理论文 篇3: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急性期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摘要】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急性期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治疗效果和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探讨和研究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来本院治疗的156例急性期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及家属治疗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急性期持续时间、肌力提升1级的平均时间、症状改善时间),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急性期持续时间、肌力提升1级的平均时间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期格林-巴利综合征时选取应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除了能提高治疗效果外还有利于患者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急性期; 丙种球蛋白; 治疗

【Key words】 Guillain-Barre snydrome; Acute period; Gamma globulin; Treat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Weihai Municipal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Weihai 2642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2.020

格林-巴利综合征属于临床常见的多发性神经根炎,多是由于急性感染导致,以中青年的发病率最高,属于急性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体液和细胞免疫共同导致。格林-巴利综合征发病时主要以患者的运动神经和周围神经受到损伤作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四肢肌力降低和活动障碍,严重的患者可同时伴有呼吸肌麻痹,因此会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1-3]。现阶段临床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未研究透彻,因此并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案。为了增加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本院对7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在给予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56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的患者均符合格林-巴利综合征实验室诊断标准且同时伴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入组患者的病情依据Hughes量表分级均超过3级;且所有患者均对本试验知情同意。在征得患者及家属意愿的情况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观察组78例患者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12~60岁,平均(34.6±6.6)岁;患病时间1~7 d,平均(4.6±0.5)d;感染部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46例,胃肠道感染患者32例。对照组78例患者中,男39例,女39例;年龄17~65岁,平均(34.5±6.5)岁;患病时间1~7 d,平均(4.5±0.6)d;感染部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43例,胃肠道感染患者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男女构成比例、病情、患病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上主要给予常规方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进行治疗,具体为:(1)甲钴胺注射液(0.5 mg/支;国药准字H10800002;日本株式会社卫才药业有限公司,137993-6CHA)肌肉注射,1支/次,1次/d);(2)前列地尔注射液(5 μg/支;国药准字H20094203),用量10 μg静脉注射,2支/次,1次/d。而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具体为:人免疫球蛋白pH4(2.5 g/瓶;国药准字S19994004;山西康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按照400 mg/(kg·d)方案静脉滴注,首次输液滴速控制为20滴/min,滴注约15 min后未发生不良事件可加快滴注速度,最快滴注速度不得超过60滴/min,连续用药5 d。

1.3 观察指标

1.3.1 急性期患者临床症状 治疗期间注意监测临床治疗效果,包括急性期持续时间、肌力提升1级的平均时间、症状改善时间。

1.3.2 日常活动能力的改善 通过改良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判定。在入院时对患者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经过5 d治疗后,再次对患者进行评分,对比两次评分,对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估。

1.3.3 治疗总体临床疗效 观察患者出院后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具体如下,(1)痊愈:瘫痪的呼吸肌完全恢复,四肢肌力达到4级以上;(2)显效:呼吸肌瘫痪状态明显改善,四肢肌力达到3~4级;(3)有效:四肢肌力有所恢复,达到1~2级;(4)无效:肌力未恢复,甚至死亡。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 观察组的急性期持续时间、肌力提升1级平均时间和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1个月的治疗,观察组44例痊愈,痊愈率为56.41%。对照组16例痊愈,痊愈率为20.51%,观察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9例治疗无效,其中4例因呼吸肌麻痹导致死亡,5例行气管切开术。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格林-巴利综合征属于我国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以北方中青年中的发病率较高,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农村的发病率高于城市[4]。目前临床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和致病机制尚未研究透彻,但对格林-巴利综合征可导致多个神经根和外周神经受到损害已经达成了共识,其临床主要以患者出现对称性、迟缓性的肢体功能障碍作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同时可伴有颅神经的损伤[5]。

目前Confalonieri等[6]学者认为,格林-巴利综合征是由于患者发生急性感染而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研究显示,造成这些损伤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某种病毒感染诱发,因为病毒与神经中的髓鞘的某些蛋白一致,这样会导致机体产生交叉的免疫反应,发生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大多数几天内免疫功能受到损伤,更容易被这些病毒所感染。绝大多数的患者在发病前多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感染的病史,且临床症状呈现急性或亚急性的逐渐加重,往往在两周内患者病情可达到高峰,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伴有呼吸肌的麻痹,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安全[7-8]。目前针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方案主要是给予抗感染、营养神经及改善微循环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并不令人满意。近几年有专家学者认为,在治疗的过程中应用激素可取得一定的效果,其治疗初始能够缓解神经根的水肿程度,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抑制患者体内的细胞免疫反应,显著地缓解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9-10]。但是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证实,对于病情严重的格林-巴利综合征应用激素治疗并不能控制患者病情,对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没有显著地降低[11-12]。血浆交换疗法可以有效地清除血浆中的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减少神经髓鞘损害的目的,这样能够帮助髓鞘修复再生,临床效果比较明显,患者的症状能够得到缓解,病程缩短,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但是这一治疗的操作繁琐,费用昂贵,难以在临床推广。

随着对格林-巴利综合征认识的加深,临床逐步将丙种球蛋白应用到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13]。有研究表现,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病时间。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免疫球蛋白和患者体内的抗原能够进行特异性结合,经过竞争性抑制病毒对神经损害,从而起到抑制病毒效果,这样减少了病毒对神经的损伤,加速神经本身的修复[14];(2)免疫球蛋白对患者体内的细胞免疫作用有抑制效果;(3)丙种球蛋白能够促进患者神经髓鞘的修复和再生;(4)丙种球蛋白可抑制患者体内的抗体;(5)丙种球蛋白含有广谱抗病毒以及其他病原体的IgG抗体,即具有免疫替代作用,也具有免疫调节作用[15]。双重的治疗作用使其疗效更加明显。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观察组急性期持续时间为(5.04±3.15)d,对照组持续时间为(8.14±3.21)d,这说明IvIg有缩短格林-巴利急性期的作用;观察组肌力提升1级平均时间为(13.56±5.24)d,对照组提升时间为(20.16±7.80)d,这说明IvIg对患者肌力提升的作用显著。观察组症状改善平均(8.07±4.12)d,对照组为(14.39±6.25)d,这说明IvIg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从对患者生活能力的改善方面看,观察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评分为(21.68±20.12)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评分为(21.88±21.23)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提升为(84.39±16.99)分,对照组评分提升为(61.55±24.59)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提升的更为明显。这说明IvIg对患者生活能力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作用。从远期的治疗效果来看,经过1个月的治疗,观察组44例痊愈,痊愈率为56.41%。对照组16例痊愈,痊愈率为20.51%,观察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9例治疗无效,其中4例因呼吸肌麻痹导致死亡,5例行气管切开术。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IvIg对患者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这是因为IvIg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急性期,这样对患者的神经损伤更小,加速了患者病情的恢复。这说明在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效果显著。

IvIg是一种被动免疫疗法,其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健康人静脉血来源,一种是胎盘血来源[16]。使用时应该注意患者可能发生的类过敏反应,比如不适、荨麻疹以及咳嗽、发热,据报道,严重者可以出现过敏性休克。本试验中并未遇到与药物相关的类似反应,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应该提高警惕。另外在临床使用中还需要掌握IvIg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如果患者具有严重过敏史应该谨慎使用,如果患者为IgA抗体的选择性IgA缺乏者,应该忌用。最后,发烧的患者在临床上一般不予使用IvIg。在临床使用中除专供静注的制剂以外,其他制剂不可静注;一旦开瓶使用不得分次;注射时部分患者可有局部疼痛和一过性的体温升高。该使用禁忌证是医生必须掌握的指征。在使用过程中也应该注意患者病情变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临床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主要是为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并减少患者患病时间。而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后临床疗效显著提高。这说明丙种球蛋白有利于减轻患者病情和急性期的持续时间,有效地降低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高永英,袁红梅,郭英君.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20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4):485-486.

[2]杨享元.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可行性以及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8(20):56.

[3]任海燕,冯照新,范波胜.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13,16(2):79-80.

[4]饶雪梅,麦朗君,李丽华,等.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2,41(17):1739-1741.

[5]杨丽萍.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3):35-36.

[6] Confalonieri P,Antozzi C,Mangegazza R,et al.Observation on the efficacy of Guillain-Barre syndrome treated with gamma globulin[J].Health Medicine Research and Practice,2014,11(1):55-56.

[7]苏亚凤.首发精神障碍症的病毒性脑炎16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6):101-102.

[8]秦琰,赵清石,鞠浩.静脉注射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非急性期格林巴利1例报道[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3(1):88-90.

[9]王英,韩文红,崔建辉.78例格林巴利综合症的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9):1418-1419.

[10]谢晓红,毕秀杰.纳洛酮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应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3):138-139.

[11]闫军.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0):129-130.

[12] Islam Z,Jacobs B C,van Belkum A,et al.Axonal variant of Guillian-Barre sydrome associated with Campylobracter infection in Bangladesh[J].Neurology,2010,74(2):581-587.

[13]王杰.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症的疗效观察[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4,11(1):54-55,59.

[14]袁魁珍,童守义,何慧君,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9(23):17-24.

[15]袁伟杰,肖卫民.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06,17(12):16-17.

[16]云宗金,周颖,李宗友,等.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3):437-439.

(收稿日期:2015-04-28) (本文编辑:欧丽)

作者:耿娜 张金彪 仲伟斌 丛燕楠 刘潇潇 董礼全

上一篇:远程开放大学与地域文化论文下一篇:实验绿色化教学有机化学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