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社团社会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我国科技社团正值发展良机,应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及社会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技社团社会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技社团社会管理论文 篇1:

论科技社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选择

[摘要]科技社团具有独立性、非盈利性等特点,探讨科技社团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双重影响,科技社团在创新发展战略中呈现问题。研究面向十三五规划发展的要求,从科技社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角度切入,探讨其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定位与缺失,并提出科技社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社团;创新发展;创新驱动;实践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科技社团要主动发挥带头作用,引领风尚,营造全民创新的良好氛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强调,要“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科技社团的支持,科技社团是国家治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制于旧的管理体制,加之自身能力欠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科技社团往往出现志愿失灵的现象。为此,探讨科技社团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的定位与功能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对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技社团在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是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科技社团属于社会治理主体之一,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具有特殊地位,其职能的有效发挥可以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重大作用。

(一)科技社团在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优秀的创新团队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保障,而科技社团则是创新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社团的特殊优势使得其在促进科技体制改革、增强创新发展动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科技社团由于自身第三部门属性和独特优势,在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具有特殊地位,它促进了科学共同体这一体系的完善,不同的社团可以利用自身科技优势为创新活动提供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思想交流。

1.科技社团在科学共同体中的地位凸显

科学共同体是指从事知识生产的人按照一定的科学范式形成的团体[1]。在我国,科学共同体构成了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技创新提供先导性、示范性的作用,能充分发挥自身平台优势促进科研人员的培养,同时也成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驱动力。

科技社团隶属于科学共同体,它为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科技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例如,科技社团为了满足社会公众需要,组织开展一系列科普活动,促进公众对科学事业和创新活动的理解;为了满足政府需要,社团组织相关领域的科技人才开展科技咨询、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等。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科技社团和科学共同体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在宏观层面(如研究科技政策)到微观层面(如普及科学知识)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2.科技社团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优势平台

从科技社团产生的历史来看,科技社团是为了满足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讨论而形成的,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科技水平的提高,日益凸显出科技社团的平台优势。

第一,科技社团可以促进区域间的科技交流。不同区域的科技社团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区域之间为了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依托科技社团这个平台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如跨行业开展学术研讨,相互交流借鉴经验,弥补自身发展的不足。另外,科技社团具有搭建科技互助平台的功能,能促进科技资源的流动和共享,提升区域内科技社团整体发展水平。

第二,科技社团促进国际间的科技交流。科技社团具有第三部门属性,不受政府和企业的干预,可以充分发挥民间科技交流的优势,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全方位的合作,学习先进理念,促进自身发展,从而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3.科技社团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独特的基础

从本质上讲,科技社团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不受二者领导,因此可以称为第三部门。科技社团是科技工作者自发组织成立的,其组织特性主要有三点:第一是专业性。科技社团的会员是由该领域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或技术人员组成,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不仅能在理论层面提供政策性建议,在实践层面还可以解决技术性的难题。第二是自愿性。科技工作者根据自身兴趣自愿参加社团,遵循社团规章制度。自愿的前提是兴趣,在充分保障自身兴趣的前提下,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会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第三是民主性。会员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可以在平等的环境下充分讨论学术问题,促进思想的碰撞,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科技社团在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十三五规划也强调了创新的核心地位,科技社团可以充分发挥思想库优势,通过学术交流促进理论、制度和文化创新,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促进科技创新。同时,科技社团是一个柔性的组织,组织与科技工作者之间没有人事上的隶属关系;而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却是一个刚性的组织[2]。柔性与刚性具有不同的特质。科技社团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于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柔性管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这主要体现在智力支持、人才支撑、优化环境和提供传播媒介几个方面。

1.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的交流平台

科技社团是科技人员交流的重要平台,它可以通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会员之间的交流,产生思想的碰撞,不断突破原有思想的束缚,获得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例如通过举办中国科协论坛、中国科协年会、全国学会年会等会议,了解一年中社团的发展状况以及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不同领域之间思想的交流可以开阔科技工作者的视野,进一步深化理论认知,促进理论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在沟通过程中获得思维上新的突破,产生思想争鸣,为科技创新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2.提供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支撑

科技社团人才荟萃,囊括了这一学科、专业最优秀的人才,具备雄厚的人力资源,是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学者的集聚地,凝聚了一大批在各个领域学有专长的会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人才职业化程度日益提高,而科技社团自身改革进程的加快,又促进了自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完善,提升了自身实力,吸引了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生产力,科技事业是需要人才去完成的,创新人才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而科技社团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了人才库的完善,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人才支撑。

3.优化创新驱动发展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助于激发创造活力,推动社会发展。科技社团通过承接政府职能、开展科普活动、组织学术会议等具体活动,促进知识的传播交流和资源共享,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优化社会环境,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从而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一方面,社团可以直接组织学术咨询服务活动,普及科技知识,促进科学知识的传播共享,施惠于大众,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水平。另一方面,科技社团具有间接组织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政府职能的转移。这个“转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的是“规范授权转移”;广义则除了包括狭义概念外还包括“委托、协助政府购买服务”等项内容[3]。例如政府转移科技奖励的认证、执业资格的认证、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定、科技奖励的设立、科技成果的评定等等。

社团发挥组织功能,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促进公众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了解,增进互信,同时也有利于公民对社团的自觉监督和评价,促使社团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可以激发社团的工作激情,提升创新的内在驱动力,促使人人支持创新、参与创新,为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4.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传播媒介

科技期刊是国家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层面,它以文字为基本载体为科技成果的交流传播提供渠道。我国科技社团出版的期刊种类丰富,涵盖了学术、技术、科普、指导和检索等重要领域,随着办刊要求的提高,精品期刊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些期刊为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提供了载体,也成为宣传科技创新活动的媒介。随着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其质量和影响力也明显提升,传播媒介的多元化构成了广泛的交流渠道,理论和科技的创新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动力,也彰显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科技舞台上的话语权。

同时,科技社团通过开展科普、科技咨询等活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大众不断获得新的思想、新的观念。通过开展高水平学术会议,鼓励不同行业、不同层级之间的交流探讨,了解所在领域最新思想和研究动态,展示最新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促进创新发展。

二、科技社团在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定位与缺位

科技社团定位准确意味着自身作用的有效发挥,缺位则意味着自身发挥作用的无力。定位准确与否,关乎科技社团在整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作用的效果。只有明确科技社团第三部门的独特属性,逐步摆脱旧的管理体制的约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科技社团才能充分体现出自己的优势,从而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科技社团在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定位

准确定位是科技社团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和前提。科技社团作为社会治理主体之一,要明确其第三部门的属性,逐步摆脱原有“双重管理体制”的束缚,提高社团独立性,避免其志愿失灵。

1.明确科技社团第三部门属性

科技社团既是非政府组织,又是非盈利性组织,其宗旨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它不同于第一部门(政府)和第二部门(企业),是填补政府和私营企业之间空间的“独立部门”(independent sector)[4]。在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过程中,科技社团只有明确自己的定位,减少对政府的依赖,才能增强独立自主开展活动的能力,从而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2.科技社团主动发挥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协“八大”开幕式上代表党中央所致的祝词中强调,科协组织要继续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好地履行“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职能,努力开创科协工作新局面[5]。 正确的思想为指导,积极的政策为支撑,是科技社团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科技社团要认真贯彻十三五规划中关于科技创新的要求,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构建科学的体系以促进创新发展。

科技社团在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特殊作用,加强平台建设,开展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思想的突破和理论的创新。此外,积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随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逐步推行,机构不断精简,政府行为逐渐归位和规范,政府管理模式由直接管理变为间接调控[6]。科技社团要及时了解相关政策,找出自身优势与不足,提升治理能力,通过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建设保障会员权益,激发成员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发挥科技社团的作用,提升社会影响力。

3.突出科技社团的主体地位

促进社会各项制度的成熟,构建基础性制度体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是“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明确要求。科技社团是创新的主体,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发挥上具有重要作用。理想状态下科技社团开展或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是不受政府或企业约束的,但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尚未发育成熟,科技社团在管理和运行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弊病。科技工作者要树立独立自主的工作理念,逐步摆脱政府和市场的影响。科技社团作为第三部门,要依靠自身力量,调动会员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引领公众思潮。科技社团只有具备独立自主的精神,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而不会因为过度受制于政府而导致自身志愿间歇失灵。

(二)科技社团在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缺位

科技社团定位的缺失源于固有的双重管理体制和挂靠机制,自主性得不到有效发挥,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而社团本身内驱力的不足也导致在推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志愿失灵。

1.科技社团定位的缺失导致自主性受限

科技社团是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按理说,在开展活动时有充分的自主性,不应受制于政府和企业。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加之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整体发育不足,其结果是我国科技社团过分依赖政府,在创新活动的实践中其独立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在现实中,我国科技社团的定位往往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原因在于我国很多科技社团都是挂靠在政府部门,在管理体制上是双重管理,科技社团呈现半官方特性,其本身的独立性由于管理体制的缺陷而丧失。

另外,政府并没有寻找到合适的管理体制来代替“双重管理体制”[7],因此科技社团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限制。政府往往忽视对科技社团的服务功能,更多地是充当科技社团的管理者和“家长”身份,导致社团无法很好地融入社会,也无法吸纳更多优秀的社会资源。

2.科技社团在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的志愿失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三部门之所以得到广泛发展,一个普遍认可的解释是,出现了第二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8]。由于我国科技社团实行的是“挂靠机制”,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政府的失灵必然引发科技社团的失灵。政府习惯于旧有的“家长式思维”,把本应是科技社团的事情垄断在自己手中,“全能政府”导致科技社团在实际生活中出现志愿失灵现象。

此外,科技社团的运行机制缺乏科学合理的引导、运行资金的不足、一些工作人员的不作为、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也成为志愿失灵的诸多诱因。导致科技社团自身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部分社团徒有虚名,一些科技单位参与社团只是应付了事,并不开展实际活动;一些科技社团自身运作机制不成熟,缺乏合理的监管体系,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3.科技社团创新内驱力不足导致社会服务能力减弱

服务社会大众是科技社团的基本职能之一,科技社团应利用自身资源的优势提高社会服务质量和公共管理水平。但是,随着“小政府,大社会”进程加快,科技社团的创新内驱力明显不足,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环境,导致自身不能为培育现代公民意识发挥关键性作用。

科技社团的内驱力受制于其特殊的双重管理体制和挂靠制度,政府或挂靠部门的过度干预削弱了社团的主观能动性,而创新缺乏积极性也就没有内在的动力。同时,从社团自身来讲,运行体制的弊端、经费的欠缺、对会员权益的忽视以及本身的业余性也导致其创新内驱力的欠缺,进而影响服务社会的质量和自身的公信力。

三、科技社团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策略

实现科技社团的科学性、持续性发展需要从内部和外部同时入手,内部要找准定位,促进运行机制的科学合理,积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外部要改善管理体制,促进协调发展,构建完善的保障体系。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激发科技社团的创造活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一)提升自主性

科技社团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加强社团自身对于这种主体地位的认知和掌握。“主体”意味着责任,科技社团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工作和活动的设计、实施中增强融入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主动性。科技社团由会员组成,会员是社团的组织基础,所以科技社团的组织体制必须以广大会员为主体;会员要进一步认识自身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同时要以主人翁的姿态为社团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为构建民主科学的决策体系和高效廉洁的执行体系贡献力量。

要厘清科技社团的内外双层关系,体现“第三部门”精神,摆脱官民二重性的束缚,保持自身组织上和经济上的独立性;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促进社团综合能力的提升,明确社团活动评价的指标,逐步建立相关评价体系。

(二)推进职能转移

科技社团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其宗旨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这就为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减轻了障碍。因此,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科技社团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接政府职能。

一方面,社团要有序承接政府技术人员资格认证的职能;另一方面,科技社团汇集了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员,具备新技术新产品的认证能力,政府应该逐步将新技术、新产品的认证职能转移给科技社团。此外,在国际组织援助项目的论证、制订科技发展规划、科技攻关项目立项的论证等方面,政府亦应主动地、有意识地让科技社团参与进来[9]。科技社团通过承接政府的转移职能,学会与政府建立合作治理平台[10](P70-71)。科技社团只有发挥自身作用,促进承接职能常态化,才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有效避免志愿失灵。

科协要促进社团与政府转移职能的有效对接,密切配合,通过科学统筹,使相关科技社团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职能。科技社团要积极响应政府的职能转移,[HJ2.8mm]集中各行各业优秀的专家人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公众提供良好的服务。同时,科技社团要按企业化的模式来进行管理,要有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要有明确而独特的服务宗旨,要能够面向市场,注重服务,提升对公共事务治理的能力。

(三)优化监管体制

科技社团是独立的第三部门,由于实行双重管理体制,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督。优化监管机制要立足于科技社团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现实,做到与时俱进,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并结合自身实际,改革双重管理体制的弊端,优化审批制度,逐步降低科技社团的准入门槛。虽然政府原有的很多审批内容都在快速取消,但是社团在业务管理和登记管理中的审批制度没有变化或进展缓慢[11]。在实践中由于管理水平难以达到要求等原因,主管部门多采用高标准的审查许可要求,因此政府要降低对科技社团的干预力度,降低审查门槛,由以前的直接管理模式逐渐向间接管理模式过渡。

科协一方面要合理调整社团管理体制,突破双重管理体制的束缚,提升对科技社团的服务能力,激发社团活力;另一方面要整合科技工作者资源,整顿当下社团人才混乱、管理失调的局面,同时加强对会员的服务和引导。

(四)完善保障体系

1.法律保障

西方发达国家有十分完备的法律体系来保障科技社团的健康运行,而在我国,科技社团法制建设基础薄弱、经验缺乏。因此,要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确立科技社团的法律地位,保障科技社团及其会员的合法权益,使科技社团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一方面要建立新法,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团法》,明确社团职责、权利和义务,促进科技社团职能的发挥。另一方面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修订完善现行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降低科技社团的准入门槛,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增加相应的规章条例,明确规定社团内部的管理体制与财产关系,促进社团的稳定发展。

2.资金保障

科技社团开展创新活动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一方面社团要开源节流,另一方面政府要在税收领域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降低科技社团的经济负担。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免税和减税两方面。在免税方面,政府可以直接规定免税的科技社团或者免税的行业,减轻社团经济负担;在减税方面,政府要根据社团实际情况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合理规定减免比例,间接为其提供经费支持,促进社团活动的全方位开展。

科技社团要逐步脱离“官民二重性”,进一步凸显作为第三部门的属性特征,开辟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减少对政府等挂靠单位的依赖性。独立自主开展各种活动,利用社会资源筹集经费。非营利组织内部如何运作被视为非营利组织研究的“黑箱”[12],因此要建立透明的财务制度,对社团资产加以合理有效的利用。

(五)提高服务能力

科技社团是连接产学研用各主体的纽带,要进一步发挥其平台优势,充分连接各个主体,促进社团服务能力的提升。要以人为本,促进管理运行机制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加强人才交流,促进相互合作;坚持“人尽其才”的用人之道,发挥老、中、青成员各自的优势与积极性,实现科学研究人才队伍的“生态”平衡。

第一,科技社团要充分吸纳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作为会员,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建立良性互动的交流体制,促进思想的碰撞,激发创造活力;第二,科技社团要实现产学研用各个主体之间充分有效的交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相关主体针对理论和技术问题开展对话,推动理论向实践成果转化;第三,推动社团横向交流,开展跨领域、跨学科、跨民族的学术交流和研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科技理论向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知识和技术在企业和社团等社会组织之间的双向流动,实现协同发展。

(六)强化思想库建设

思想库是先进思想的聚集地,是科技社团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科技特色。思想库的建设从宏观上可以推动科技战略的制定,从微观上可以促进科技的发展,它是科技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推动决策科学化、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强思想库建设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组建优秀的科研团队。建设好科技思想库,基础是要有一支好的研究队伍,要充分吸收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优秀科技人员,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着手,吸纳优秀人才。第二,深入开展课题调研。以科学的理念作为指导,制定合理的工作规划,做到整体把握,立足于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也要结合长远的发展趋势,做到短、中、长期课题合理分配。第三,推动研究成果向应用转化。建立成果发布、服务和评价机制,及时公开研究成果,跟踪成果应用情况,虚心接受各行各业对成果的评价并认真改进,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出力。

参考文献:

[1]冯长根.科技社团要提高主体意识加强科技创新[J].学会,2006,(10).

[2]刘松年,李建忠,罗艳玲.科技社团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及其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

[3]福建省政协科协界,福建省科协联合调研组.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调研报告[J].学会,2014,(12).

[4]T.Levitt.The Third Sector:New Tactics for a Responsive Society. New York:AMACOM,1973.

[5]陈希.肩负起科技社团的时代使命[N].光明日报,2012-12-03(13).

[6]张潇婧.科技社团全面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趋势探析[J].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11,(6).

[7]王锂.我国科技社团的职能演变及其对社团管理的影响——以中国科协所属科技社团的研究为例[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8]赵永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系列报道[N].人民日报,2010-08-02(20).

[9]张自谦.科技社团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协论坛,2012,(8).

[10]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发展报告2011[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11]龚咏梅.社团与政府的关系——苏州个案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2]Bernd Helmig, Marc Jegers,and Irvine Lapsley, Challenges in Manag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 Research Overview. Volun-t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Vol. 15[J].No. 2. June 2004.

责任编辑刘绛华

作者:潘建红 武宏齐

科技社团社会管理论文 篇2:

我国地方科技社团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科技社团正值发展良机,应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及社会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促进我国地方科技社团的进一步发展,以重庆市为例,通过调研分析了地方科技社团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外部表现为法律法规不健全,扶持政策不完善,落实不足;内部表现为承接职能不多造成自我造血功能弱,经费收入少制约社团开展活动,专职人员比例低影响社团能力建设,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阻碍社团民主办会,会员服务意识不足导致会员规模小,信息化建设落后影响社团管理与服务的效率。鉴于此,从强化战略引导、加大财税支持、推进政府职能转移、加强自身建设四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科技社团;现状;问题;对策

继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之后,党的十八大进一步要求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科技社团作为以推进学科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为宗旨的社会组织,理应在社会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承担起推动科技工作者和各类创新主体服务于我国科技创新的重任。

虽然我国科技社团发展正值黄金机遇期,但还面临诸如法律、政策、人才、经费等方面的问题,其作用发挥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亟需完善外部环境,加强内部建设,促进科技社团与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相适应。

一、科技社团研究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起,以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为研究对象的第三部门研究已成为全世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迄今,国外对科技社团的研究成果已较为丰富,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对科技社团的综合研究。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Lester Salamon发现,世界各国都存在第三部门,其收入主要来源于服务收费、政府资助、社会捐赠等,涉及保健、教育等各个领域,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1];Lay James Gibson采用二战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模型,通过类比,阐述了西方科学协会的品牌创建历史及协会发展历程[2]。二是对科技社团的功能作用进行探讨。Rachael Dempsey等以有关环境教育的实证研究为基础,探讨了科学教育组织对环保的贡献[3]。V. I. Pokhmurs’kyi探讨了乌克兰科学院的Karpenko物理力学研究所与工业的关系[4]。三是从微观角度对某一科技社团的内部管理、活动开展等情况进行探讨,研究较为零散。Ahmad研究了美国政治科学协会的教育理念和活动[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科技社团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内学者对科技社团的关注度也在提高。目前,我国学者对科技社团的研究视角主要基于以下四方面:一是从发展历程、现状及展望的视角探讨我国科技社团的发展情况。杨文志等梳理了科技社团发展历程,并从科技社团的使命、管理等方面对科技社团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6];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深入研究了我国科技社团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并提出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及推进秘书长职业化的措施[7]112-121;周志国、张楠等立足科技社团的发展现状,结合科技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科技社团的发展途径[8]。二是研究科技社团的功能作用。沈悦林、龚勤等共同完成了《杭州市科技社团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调查》;张平探讨科技社团在东北地区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刘仲桂从价值工程的角度分析科技社团在协作、促进、维护和服务等方面的功能表现[9];单悦平指出科技社团作为第三部门,在科学决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解决科技争端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10]。三是聚焦科技社团资金来源、盈利模式,探讨科技社团可持续发展问题。蔡瑞娜、田树生、叶萍等提出科技社团要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在新一轮的学会改革中要在坚持非营利的基础上树立经营理念,根据自身资源特点构建稳定的、持续的营利模式,扩大科技社团的生存和发展空间[11-13]。四是赵立新和程国平等学者对科技社团的评价体系的探讨研究,促进了客观、定量地衡量科技社团的发展状况[14]。

总的来看,国内外对科技社团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国外主要从微观视觉进行研究,多数是对某一科技社团的案例分析,较少涉及整个科技社团的宏观发展,更少有对科技社团发展历程、现状、路径的系统研究;而国内对科技社团发展的历程、障碍、措施和路径都有一定探索,但还少有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对地方科技社团发展路径的研究。因此,我们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重庆市科技社团的发展现状为例,针对现存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全国地方科技社团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二、我国科技社团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社团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取得了长足发展。如今,我国科技社团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按学科性质分为理科、工科、农科、医科、交叉学科等类别;按学会行政级别又分为全国性学会、省级学会、地(市)级学会、区(县)级学会四个层次。组织队伍也逐步庞大,中国科协主管的全国学会达到198个[15];截至2010年,全国学会团体会员近7万个,个人会员410万人,学会从业人员2 767人;省级学会团体会员16万个,个人会员580万人,学会从业人员12 124人[16]67-69。同时,学会学术活动日益活跃,规模影响日益扩大。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的规模和频次大幅跃升,科技期刊学术地位也稳步提高。此外,我国科技社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显著增强。学会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受众逾千万人次,尤其是“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为促进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广大学会还依托智力资源开展咨询和科技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职能,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然而,由于我国科技社团发展起步晚,社会及国家对科技社团的重视也是近年来才有了明显提高,科技社团的内部管理及外部环境还存在种种问题。中国科协学术部把制约我国科技社团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分为:一是制度安排因素。科技社团法律地位不明确,其独立法人地位与社团发起人需向登记机关提交“业务主管单位批准文件”的规定相矛盾,导致相当一部分科技社团法人地位不独立,管理关系混乱,此外政府政策不明确也导致国家对科技社团的扶持大多停留在呼吁层面。二是组织结构因素。会员发展和服务落后影响社团规模、素质及凝聚力,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的选举未真正实现民主原则,办事机构职业化水平普遍偏低造成学会独立开展活动的能力较差,管理登记的问题也阻碍了学会的竞争与发展。三是能力条件因素。主要涉及经费保障能力有限,专职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障不足,学会办公等基本条件也缺乏保障。四是活动能力因素。学术活动能力不高,且有功利化倾向,科学普及力度小,“四技”服务不规范,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能力有限。五是文化因素。社会对学会缺乏社会公信度,科技社团内部民主办会观念不强,发展理念不明确,创新意识也不强。并特别指出科技社团面临服务会员能力不足、办会民主不足、资金不足、人力资源不足的困境[7]242-251。因此,针对以上众多制约因素,化解学会面临的困境,推进学会健康、长足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地方科技社团是凝聚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基层组织,在促进地方学术繁荣与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我国和谐社会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十分重视我国地方科技社团的发展。重庆市直辖16年来经济与社会建设取得了全国瞩目的成绩,重庆市科技社团也在这一期间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同样面临着地方科技社团普遍存在的问题,限制了它们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拟以重庆市科技社团发展对策研究为例,为我国地方科技社团普遍面临的问题找到解决路径,对地方科技社团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些许具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三、重庆市科技社团发展现状

(一) 重庆市科技社团概况

重庆市目前有144家市级科技类社团,它们按照中国科协“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社会服务等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2006年至2011年期间,全市科技社团举办各类学术会议达3 400次,主办科普讲座6 000多次,科普展览1 500多次,完成技术咨询合同1 000多项,为推动全市科技创新,繁荣创新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16]108-112。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及重庆市 “一统三化两转变”和“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战略的提出,重庆市对科技社团也有了更高要求。重庆市科技社团不仅要通过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及科普活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推动全市学科发展及人才成长,提升市民科学素养,还要通过决策咨询、科技普及和科技服务,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推动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转变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这为科技社团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挑战。重庆市科技社团需要进一步发展才能担此重任,因此亟需找出科技社团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予以解决。

(二)重庆市科技社团现存主要问题及原因

课题组按30%比例以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的形式对重庆市144家5类科技社团进行分层抽样,最终得到有效样本33家。通过整理分析有效问卷及专家意见,归纳出重庆市科技社团目前面临以下主要问题。

1.法律法规不健全,扶持政策落实不足

重庆市遵守国务院发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限制相同领域内科技社团的成立,也因此导致了竞争机制的缺乏,阻碍了科技社团的发展。其次,相当一部分挂靠单位利用公共财政资助学会发展,并过多干涉社团内部事务,妨碍学会民主决策。此外,政策体制的落实情况有待提高,社团对政府职能转移政策、社团管理体制落实状况的认可度均低于50%,对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认可度更是低于30%。

2.承接职能的科技社团不多,决策咨询服务有待推进

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是政府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科技社团自我造血功能的有效途径,72.7%认为需要承担委托项目以强化经费收入。重庆市早在1998年就明确规定科技社团有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职责,然而重庆市科技社团政府职能转移仍然比较滞后。目前,全市有近40%的科技社团承接了政府转移职能,但有些只是临时性职能,真正能够因此保障自身持续发展的学会不足20%。政府不还权是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但同时,政府转移职能被事业单位或行业协会承接的比例在2010年均达到38.9%[17]。开展决策咨询服务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拓宽科技社团发展路径的有效措施,这一理念已得到42.4%科技社团的认同,但目前仅有18.2%的科技社团开展了决策咨询服务(见图1)。

3.学会经费不足,开展活动受到制约

经费是开展社团活动的保障,54.5%认为经费不足对学会的发展造成了显著影响,但多数科技社团面临财政支持有限、自我造血功能弱的困境。调研中,社团年收入20万以下的高达69.7%,且经费对挂靠单位及科协的依赖较大(见图2),42.4%认为政府、科协等上级单位的扶持减少是阻碍政社分离的主要原因。总的来看,经费收入少、对科协、挂靠单位等上级部门的依赖性较强,影响了社团的独立性与民主性,制约着社团开展活动。

4.科技社团专职人员比例低,薪酬待遇低的问题亟待改善

人才资源是科技社团能力建设的关键,75%受访学会认为引进专业人才是提升社团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人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专职情况差异大,多数科技社团专职工作人员不足5人,有的甚至没有,个别达14人。尤其是秘书长的专职率远远低于全国学会近40%的比例,严重阻碍了社团的发展。二是学会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低,社会保障不到位,普遍低于全市职工收入平均水平,仅56.86%的社团专职工作人员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7],且近两年情况未得到明显改善。

5.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管理制度是科技社团民主办会的基础,75.8%的受访学会认为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是提升社团能力的重要措施。目前重庆市科技社团内部治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少数科技社团未按照章程规定召开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理事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二是理事长、秘书长的聘任受挂靠单位影响较大,未能实现民主选举或公开外聘;秘书长薪酬由挂靠单位支付,造成秘书长事实上对挂靠单位负责的后果。三是管理制度不完善,即使有制度也缺乏监督,公开透明度不高。虽然近年来管理制度有了明显改进,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奖励等制度(见图3)。

6.会员主体地位不明确,会员规模有待扩大

会员是科技社团发展的基础,然而调研中仅39.4%受访学会认为会员是学会服务的首要群体。仅75.8%设置了会员管理制度,且会员管理较为粗糙,会员类别单一,权利与义务过于统一,缺乏吸纳会员的吸引力,导致会员规模小,学会发展动力不足。受访学会中,会员规模大的达三四千人,小的仅两三百人,达到千人的仅占30%。

7.信息化建设有待强化,对学会的重要性认识有待提高

完善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利于规范社团管理,方便社团交流,增强服务的时效性与广泛性。然而调研中,不足50%的学会对自己的信息化管理情况较为满意。社会、政府、主管单位、挂靠单位及科技社团自身对科技社团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也是造成以上种种问题的重要原因。内外认识不充分,没能为科技社团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人才建设不足,内部管理不完善,经营服务意识欠缺等,致使外界推动力不够,学会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四、加快地方科技社团发展的对策

以上重庆市科技社团现存的主要问题,与中国科协指出的制约我国科技社团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十分吻合,可以推断以上问题也是全国地方科技社团普遍面临的问题。因此,结合国家及地方发展战略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对全国地方科技社团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充分发挥社团积极作用,引导服务全市重大方略

地方科技社团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以社会组织的身份通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提供决策咨询,协助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积极推动社会创新管理;通过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推进人才建设;通过科普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繁荣创新文化;通过提供科技服务、中介服务,推进地方科研成果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党委和政府应从战略高度充分重视地方科技社团在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科技创新、推进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对科技社团的战略指导,帮助科技社团提升自身能力,给予科技社团承担重要社会职责的机会。

地方科协作为地方科技社团的领导部门,要组织各科技社团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地方支柱产业技术创新这一主题,集思广益、凝心聚力,组织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联合攻关,加强创新平台建设,解决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技术问题并广泛开展献计献策征文活动、课题研究、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推进学术理论成果向研究报告、政策文本转化。此外,还要组织权威专家、技术骨干到企业挂职,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引导科技社团积极开展决策咨询与技术服务,促进科技社团在创新链中间环节发挥作用,推动科技成果的及时转化。还要支持科技社团积极开展科技普及、科技培训等工作,通过发放宣传册子、建立科技学堂等方式向群众普及科技知识,促进农民掌握现代知识、现代科技、现代经营,做现代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加强财税支持力度,完善社团奖惩机制

政府要拓宽对科技社团的购买服务范围,建立健全以项目为导向的向学会倾斜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要依托地方科协成立地方科技社团发展基金会,每年列出专款,重点资助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引才引智等与地方发展战略、社团能力建设紧密相关的项目。并配套科学的奖惩机制,对考核成绩突出的科技社团,要给予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社团,指导调整或取消下一年资助项目的申请资格;对成果突出的项目,要给予后续资助,推动和深化研究的进行。

由地方科协牵头与税务部门协调,对双方认定的、与学会办会宗旨相关的经营活动,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可将学术交流、科普宣传、自主技术标准制定、重大项目咨询论证和人才培养等纳入免税范围,将技术咨询、科技服务等项目,纳入免税或减半征收所得税范围。同时完善捐赠税收的优惠政策,对科技社团捐赠支出可纳入捐赠人应缴所得税抵扣范围。此外,加快完善产业技术等相关政策,使地方科技社团能够通过中介服务、技术服务等取得技术入股份额。

(三)推进政府职能转移,提升科技社团发展空间

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不仅能拓宽科技社团经费的收入渠道,还能因其在社会管理中承担重要职能而提升其社会地位。政府应对相关部门承担的公共服务项目进行系统的梳理,协调科技社团、行业协会、事业单位的承接职能,推进和落实政府相关职能的转移工作。为确保顺利完成该项工作,政府一要建立科学的承接能力评价机制,以此决定完全转移、指导转移或不转移政府职能;并完善考核与追究机制,对考核优秀的社团由指导转移转为完全转移,对不合格的社团加强指导或停止转移。二要明确学会责任及转移细则,出台相关文件,通过规范方式或委托实行职能转移,实现费随事转。

地方科协要积极为学会争取承接资格及项目,对能力不足的学会加强指导、培训与监督,促进地方科技社团承担好社会管理职能。而科技社团自身也要充分利用横向联合、智力密集等优势,转变“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增强自身实力,争取承接政府转移职能。

(四)指导科技社团加强自身建设

科技社团自身能力是其能否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会员及广大群众的需求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社团能否持续良好地发展的关键。因此地方科技社团亟需加强自身建设。

1.完善人才管理体系,创新人才建设

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吸引、培育、留住一批优秀的专职工作人员,保障社团稳定发展。政府有关部门一是要完善科技社团工作人员的薪酬福利及社会保障,提高工资待遇,提高科技社团专职人员的比例。对于经费紧张的科技社团,地方科技社团发展基金会可拨款予以补贴。二是要做好专职人员备案管理与职称评定工作,形成常态化的晋升机制。并推进科技社团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实现全员聘用制及实行定职定责管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及绩效考核制度。

地方科协要发挥领导作用,牵头建立科技社团专职人员职业化培养机制,与高校公共管理等相关学院联合培训学会专职人员,完善岗前、岗后的培训机制。

地方科技社团要重视对高校学生的吸收,不断充实高素质的专职人员队伍。要重视志愿者在大型学术交流活动人手不足时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志愿者进行系统管理与合理激励,调动志愿者积极性,稳定志愿者队伍。

2.完善学会秘书长的选举与晋升机制

学会秘书长接受科技社团的聘任,应由地方科技社团支付薪酬福利,避免秘书长利益受挂靠单位等学会以外部门的影响,保障秘书长对理事会及广大会员负责。改革时期,地方科技社团发展基金会、科协要对经济收益较差的科技社团予以资助,保证学会秘书长的薪酬福利及社会保障水平。科技社团也要将秘书长的职权和任职条件以条文形式纳入学会的章程或附则,并按规定实行内部选举或外部招聘学会秘书长,建立完善的秘书长培训机制及合理的监督机制,落实评价考核工作,做好聘后管理。

为提升学会秘书长的社会地位,拓展秘书长职业的发展空间,地方政府应给予支持,科协要牵头推动学会秘书长职业化,形成规范的秘书长晋升机制,塑造专业背景强、擅长经营管理的高素质学会秘书长,推动学会与政府、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

3.坚持民主办会,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地方科技社团首先要理顺学会权力机构、决策机构与办事机构的关系,完善监督制度。在学会内部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并严格履行理事会、秘书长和会员代表大会的权利与义务,形成一个负责的理事会、强有力的会员代表大会、业务能力强的秘书长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治理结构。

要完善学会章程,严格按学会章程定期召开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按规定选举换届、实施重大议案。推行学会理事会成员差额竞选,实行民主选举和公开竞争,有条件的地方科技社团应实行三理事长制。要明确会员代表的权利与职责,实行会员代表建议案、会员评议制度。要探索会员有效参与机制,建立会员代表委员会,及时反映会员的意见、建议及诉求,并行使监督权。要鼓励学会通过建立司库制度、监事会,或公开账务等使学会账务、重大事项得到民主监督。

要扩大会员规模。完善会员发展、管理和服务制度,坚持“会员优先、会员优惠”的原则,鼓励会员优先参与国际考察等学术交流活动,以会员价购买科技服务,增强学会吸引力。要建立多元结构的会员制度,明确会员的权利与义务,积极争取学科权威、技术骨干入会。

4.加强信息化建设,着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政府要支持地方科协牵头提升学会信息资源的整合、应用、开发和管理水平。地方科技社团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来拓展服务内容,提高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建立科技前沿动态信息数据、科技成果、会员信息等基本数据库;搭建会员服务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收缴会费,发布信息,提供远程培训、在线技术咨询,开展在线科技沙龙、电子期刊等项目服务。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扩大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决策咨询与科技服务、继续教育等活动与服务的范围,密切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群众,提高社会服务效率。

五、结论

当前,我国地方科技社团正值大有作为的黄金机遇期,然而也面临着发展环境不完善、自身能力不足等问题,难以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因此,亟需促进地方科技社团走出发展困境,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及国家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参考文献:

[1]王名,刘国翰,何建宇,等.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8.

[2]GIBSON L J, MONAHAN R L, PLANE D A. The first fifty years of the Western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the making of the WRSA brand[J].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12(2):363-389.

[3]DEMPSEY R,GRESELE C,BGECHOLZ S,et al.Empirical studies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Germany:contribution by the institute for science education[J].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1998(2):259-279.

[4]POKHMURS’KYI V I. Ties of the Karpenko Physicomechanical Institute of the Ukrainian Academy of Sciences with Industry[J]. Materials Science, 2001(2):340-343.

[5]IFTIKHAR A. Defining the good citizen: The educational ideas and activities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D].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Teachers College, 2000:259-279.

[6]杨文志.现代科技社团概论[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40-51.

[7]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科技社团改革创新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8]周志国,张楠,齐云.科技社团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情,2011(5):140-141.

[9]刘仲桂.新时期科技社团的责任、功能及其发展[J].学会,2009(7):32-35.

[10]单悦平.发挥科技社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学会,2009(3):35-37.

[11]蔡瑞娜.科技社团非营利营销探析[J].学会,2007(9):26-30.

[12]田树生,刘艳萍,张建新.树立“经营学会”理念,探索科技社团发展思路[J].学会,2008(3):41-43.

[13]叶萍.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科技社团盈利模式[J].当代经济,2010(8):40-41.

[14]赵立新,程国平.现代科技社团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2011(5):50-51.

[15]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简介[EB/OL].[2013-04-12].http://www.cast.org.cn/n35081/n37592/10181819.html.

[16]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17]谢菊.重庆市科技社团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R].重庆: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0:5-6.

(编辑:段明琰)

作者:张婷婷 王志章

科技社团社会管理论文 篇3:

优化科技社团发展法规政策环境的探讨[JP

[摘要]科技社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世界一流科技社团建设有利于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但是当前我国科技社团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理顺,相关法规政策体系还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还存在不足,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与变革要求。该文在对多家学会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制约科技社团发展的法规政策问题,并从法律定位、管理体制、国际发展、财税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科技社团法规政策环境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的决策部署,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一脉相承,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举措。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将由主办者向主导者转变,公共事务由一元供给向多元供给转变,因此必须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科技社团作为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中坚力量,更要结合自身特点,承担起推动科技工作者和各类创新主体服务国家建设发展的重任。

在目前科技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科技社团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和自治作用,在构建国家创新治理体系中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支撑力量。多年来,中国科协积极推动学会改革,主要目的就是要激发学会活力,提升学会自主发展能力,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努力。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历史和社会等原因,我国科技社团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理顺,工作仍面临着困难和不足,应深刻认识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对科技社团的新要求,探索新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方式,提升学会发展水平,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人民需求中拓展事业发展的广阔空间。

一、科技社团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社会力量

科技社团是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倡导者。16世纪以来,科技社团与近现代科技相伴而生,相依而进,已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国际科技地位的标志之一。

(一)从世界范围看,发达的科技社团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形成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以英国皇家学会和法国科学院为代表的科技社团,在催生近代自然科学和形成两国创新体系的过程中举足轻重;美国科学促进会对19世纪美国的产业革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德国工程师协会致力工程师的培养教育,成为德国延续其强大工业生命力的有力支持者;我国“二弹一星”所涉及的基础学科之一力学学科的繁荣发展,得益于我国老一代科学家创立和领导的中国力学学会。凡是科技社团发展比较好的国家,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方面一般均有优异的表现。XUEHUI学会2019年第2期2019年第2期优化科技社团发展法规政策环境的探讨XUEHUI

(二)建设强大的科技社团对于解决创新治理领域的现实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科技社团具有参与公共决策、促进学术自律、培育未来科学人才、促进利益协商对话等社会功能,如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化学会、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等科技社团在政府科技政策制定、青少年科学教育、主导技术标准中均有突出作用。强大的科技社团可深层次推进新兴科学技术的跨界融合、协同发展,有利于形成政府、市场、社会有序互动和紧密配合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1]。

(三)发展先进的科技社团有利于融入国际科技创新网络

科技社团的民间性身份使其在参与国际科技交往中具备天然优势,特别在主动布局和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突破技术封锁、形成平等合作和互利互赢的科技创新共同體等方面作用尤为突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某些科技领域突破外交封锁,恢复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交往,就是从恢复科技学会起始的。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科技社团早已超越国家界限,将自己战略定位为“国际组织”,如美国数学会牵头成立了由16个国家数学会组成的数学科学联盟, 成为该领域中的实际世界引领者,在国际学术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方面形成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欧美发达国家看,大批世界级的优秀科技社团具有很强的学术权威性、社会公信力,这不仅得益于科技发展的积累,更与其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相关。欧美国家主要通过立法和推出各种优惠政策保障科技社团的良好运转。科技社团一般都是独立的法人,具有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性,国家只是通过法律手段对社团进行控制和监督,以承接政府项目的方式实施资金支持,以免税和降低税率的方式实行税收优惠,并以降低准入门槛和鼓励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与此相比,我国科技社团发展虽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学术引领、人才聚集、咨询建言、期刊出版、国际交流、内部治理等方面也有差距,在世界科技舞台上的影响力、话语权仍有待提高。尤其是我国的科技社团大多在政府的主导下成立,缺乏“自下而上”的组织方式,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的能力不足;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科技社团的发展和成长仍遇到诸多法规政策方面的限制。

二、制约我国科技社团发展的主要法规政策问题

(一)科技社团发展缺少明确的法律规范

中央提出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当前,其他三类社会组织均有或已准备出台相关法规政策予以保障,唯独缺少专门规范科技社团发展的法律层级较高的法律法规。到目前为止,我国仍只有一部《社会团体登记条例》对包括科技社团在内的所有社团进行“一法统揽”,科技社团专门性法律缺乏,其功能属性、运营发展、社会职责均不明晰,相应业务活动和服务既无法律授权,又无法律禁止,使得科技社团管理的自由裁量度过大,人为影响因素偏多,无法形成规范和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科技社团非营利法人的独立性地位缺少政策保障

由于历史原因,部分科技社团与“政社分开”的要求有所差距,存在行政化、机关化、依附性现象,导致科技社团非营利法人地位缺少独立性,管理存在不规范现象。一方面,有的科技社团在负责人任职、举办学术会议、国际交往等方面被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受到限制,不符合其学术性规律;另一方面,科技社团在财务上被要求按企业经营而纳税,在接受审计时又按公益性组织要求,资产属性不清,开展符合科技社团宗旨的科技经营性服务受到限制,科技社团在身份上与行政事业单位、公益性组织、企业的混合交叉,不利于以非营利法人的独立性地位形成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

(三)科技社团的国际化发展缺乏有力的扶持政策

近年来,国家一直鼓励我国科技社团向国际化发展,但政策落实力度不够。根据国际协会组织联盟2016年数据,国际科技组织在美国设立的约1800余家,英国800余家,德国500余家,日本180余家,而我国不到100家。一是境内成立国际科技组织缺少法律依据,如某学会于10年前成立了国际联盟的北京中心,却一直无法正式登记注册。二是现行的政策制度不能满足科技社团国际化发展需求,科技社团在参加国际交流、举办国际会议、发展外籍会员等方面均受到政策限制,与国际规则不接轨。三是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受到阻碍。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但我国期刊刊号为稀缺资源,科技社团一些新兴前沿学科想申报刊号,以及有实力的编辑部或刊社想“扩大再生产”,均受控于刊号,难以实现。

(四)科技社团享受财税优惠政策的力度不够

一是国家对科技社团的财政支持的主要趋势表现为通过购买服务间接实现,但政府部门授权或委托科技社团从事的服务工作很多没有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科技社团一直存在获得经费困难的状况。二是科技社团收入中只有财政拨款、会费和捐赠可以享受免税优惠,但这几部分占科技社团经费的比重较少,且必须经过免税资格认定才能获得,科技社团开展其他符合组织宗旨的学术交流、相关公益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收入则视同企业纳税,基本没有享受到增值税与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三是我国相继出台了针对科技中介服务、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科技创新主体的税收优惠政策,而科技社团尚未享受到相关优惠政策,经济负担较大。

(五)从业人员职业化发展管理体系尚未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明确了社会团体负责人、社会组织专业人员、社团会员管理员三个职业的职责,在推行社会组织职业化队伍建设的管理实踐方面已经迈出了重要步伐。但总体来说,科技社团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职业管理体系,缺乏社会化的科技社团专职工作人员职业资格标准和认证制度,没有专门的人才培训教育课程,既有丰富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又懂经营管理的人才匮乏。与此同时,科技社团工作人员没有体系化的职业晋升阶梯,与其他相关职业的流动机制不完善,上升发展的空间受限,在社会上自感地位较低,没有被认同感。

三、优化科技社团发展法规政策环境的建议

(一)推动出台科技社团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2017年的《民法总则》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下一步将对非营利法人进行更细致的规定。一是建议在相关法律的起草过程中,尽快对包括科技社团在内的非营利组织制定国家立法层面的实体法律,从根本上确定科技社团(或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和社会地位、作用和任务,规范科技社团(或非营利组织)的活动范围、社会职责、权利和义务[2]。二是借鉴《慈善法》与《志愿服务条例》的经验,将科技社团的法律地位、功能作用、活动规范等与科技类中介组织、科技基金会、科普类组织一起统筹管理,在《科技进步法》修订过程中予以充分体现。三是在条件具备时,将科技社团的单独立法纳入立法进程,使科技社团作为政府发展科技的重要助手,其特殊地位、作用和对生存环境的特殊需要在法律层面上得到实现和满足。

(二)逐步理顺双重管理体制,探寻科技社团自主化运作模式

逐渐推动科技社团实现政社分开、管办分离,确定科技社团非营利法人的独立性地位,出台相关指导性规范,在加强监督管理的同时,给予科技社团足够的发展空间,确保科技社团在资产管理、人事安排、财务内控、会议举办、国际交流等方面按照社会组织的基本规律运行,在坚持非营利的原则下按照市场规律开展经营,增强发展动力,走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自主化运作道路,使其有能力追求专业服务、丰富业务领域、扩大运营规模,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3]。

(三)加强有关部门的协调,为科技社团的国际化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按照《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精神,出台可操作性的有利于支持科技社团国际业务活动的法规政策,加强政策的配套,增强扶持力度。一是在我国建立国际组织、设立办事机构和发展外籍会员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鼓励和扶持科技社团设立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奖励。三是在科技社团申请学术期刊刊号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增强中国科技的世界话语权。四是积极支持科技社团参与推进工程师国际互认,完善注册工程师等制度,为建立一支国际化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实现国家“走出去”,以及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四)完善非营利组织财税优惠政策,减轻财税负担

一是根据《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第四条“完善扶持社会组织发展政策措施”的精神,制定有关配套政策,扩大政府向科技社团购买服务的范围和规模。二是提高科技类社团获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比例,扩大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免税收入范围和种类,区别科技类社团公益收入和商业收入,对公益收入和用于目的相关的商业收入免除所得税,参照高新技术与服务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给予税收优惠。三是完善企业向科技类社团公益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增强企业捐赠积极性,提高科技社团捐赠收入。

(五)探索从业人员职业化发展道路,激发社团活力

一是从职业培训问题入手,鼓励科技社团通力联合,研究论证确立科技社团职业标准,并依据标准规范培训内容、规范培训效果和质量,培养一批职业化的“懂专业、精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推进科技社团职业化队伍建设。二是探索社会化、体系化的职业晋升阶梯,根据科技社团的组织功能特点,将已有的专业工作者作为一支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根据其专业技术水平在科技社团内进行合理的职业进阶。三是与国际接轨,并全面引入职业化发展理念,组织建立并全面实施科技社团职业化管理体系,以使科技社团专职工作人员根据职能业务的发展需求去规划和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相对稳定地长期从事社会组织工作,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科技社团工作人员中普遍存在的临时性、短期性、盲目性等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春法.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学会,2008(4):17|20.

[2]王名.建议社会组织法尽快纳入立法议程[J].学会,2016(5):30|31.

[3]崔永华,李正风,尹雪慧.学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困境与对策[J].学会,2012(2):3|9.

作者:杨书卷

上一篇:会计战略问题管理论文下一篇:社会热点知识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