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文艺研究论文

2022-04-19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部影视艺术与产业协同研发中心”主任,四川省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文艺学。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广播电视文艺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播电视文艺研究论文 篇1:

主要论文索引

普通艺术学

1.《审美——艺术的特性扫描》,杜书瀛《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 《民间社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孙晓霞《民族艺术》2007年第1期。

3.《从所“非”看艺术学之所“是”——艺术学学科性质析疑》,易存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4.《后民间美术的生态秩序及文化逻辑》,唐星明《民族艺术》2007年第2期。

5.《艺术史是一种权力——“走出编译时代”》,河清《美术研究》2007年第3期。

6.《无名的考古学还是有名的艺术史:艺术考古学研究向度刍议》,黄厚明、顾平《民族艺术》2007年第3期。

7. 《观众的伦理诉求与故事的人文价值》,曲春景《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8.《艺术何以会终结?——关于艺术本质主义的思考》,常宁生《艺术百家》2007年第5期。

9.《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困惑》,蒋永青《文艺研究》2007年第5期。

10.《艺术的终结与重生》,彭锋《文艺研究》2007年第7期。

11.《艺术的终结:一种现代性危机》,周计武《文艺研究》2007年第7期。

12.《艺术学的建构与整合——西方艺术学理论和方法与中国艺术史研究》,常宁生《文艺研究》2007年第10期。

13.《西方艺术史学方法及观念的启示》,翁剑青《文艺研究》2007年第10期。

14.《完全的艺术真理观:艺术人类学的核心理念》,郑元者《文艺研究》2007年第10期

电影学

1.《奇幻电影:我们时代的镜像》,陈奇佳《文艺研究》2007年第1期。

2.《论新世纪的“后五代”电影现象》,陈旭光、苏涛《文艺争鸣:理论综合版》(长春)2007年第1期。

3.《论影像叙事中的审美空间与画外构建——兼论中日电影空间的现代体验与传统意义》,陈林侠《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贵阳)2007年第1期。

4.《跨区(国)语境中的华语电影现象及其研究》,陈犀禾、刘宇清《文艺研究》2007年第1期。

5.《建构中国电影传播史》,李道新《人文杂志》2007年第1期。

6.《喧哗与骚动——2006年中国电影漫评》,苏七七《文艺争鸣》2007年第1期。

7.《电影中如何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尹力《当代电影》2007年第1期。

8. 《关于电影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几点思考》,饶曙光《当代电影》2007年第1期。

9.《黄金时代,谁还会关注好人?——中国电影的资本“霸权”》,饶曙光《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第1期。

10. 《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张举文《民俗研究》2007年第1期。

11. 《中国电影批评:反思中前行》,章柏青《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

12.《中国大片的现状与问题的辨析》,周星、柳天星《电影新作》2007年第1。

13. 《关于中国电影文化根基的思考》,桂青山、陶家璇《电影艺术》2007年第2期。

14.《台湾的新影像时代——从新电影到后电影》黄建宏《山花》2007年第2期。

15. 《〈三峡好人〉:故里、变迁与贾樟柯的现实主义》,李陀、崔卫平、贾樟柯、西川、欧阳江河、汪晖《读书》2007年第2期。

16.《文化人类学视域中的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孙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7.《“人民电影”探讨——十七年中的第一波“非主流”》,吴迪(启之)《电影艺术》2007年第2期。

18.《现代儒者的困惑与理性反思——杨德昌电影论》,杨晓林《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年第2期。

19.《现代化与本土化:好莱坞与香港电影的双向互动——兼论香港电影复兴之路》,赵卫防、类成云《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0. 《性别政治话语中的优雅转身——中国新世纪女性电影研究》,周清平《当代文坛》2007年第2期。

21.《文化精神与电影诗意——以霍建起电影中的诗意为例》,陈阳《文艺争鸣》2007年第3期。

22.《“狂欢化”理论与电影叙事》,陈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23.《论当前电影市场的“失衡”现象》,丁莉丽《文艺争鸣》2007年第3期。

24.《中国主流电影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建构》,贾磊磊《光明日报》2007年3月16日。

25.《“后九七”香港电影的时间体验与历史观念》,李道新《当代电影》2007年第3期。

26.《全球化·后殖民·民族电影——对中国电影“大片”的拷问》,史可扬《文艺争鸣》2007年第3期。

27.《英国电影文化:文学传统、绅士与嬉皮、种族、身份和意识形态》,陈旭光《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4期。

28.《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美学困顿》,史可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9.《银幕中心的他者:“革命样板戏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宋光瑛《文艺研究》2007年第4期

30.《“样板戏电影”:电影工业、文本政治与献身者的国家仪式》,徐敏《文艺研究》2007年第4期。

31.《三峡好人有那么好吗?》,余虹《上海文化》2007年第4期。

32. 《忠于叙事的“反类型化”影像——许鞍华“后九七”电影影响造型语言研究》,张颖《当代电影》2007年第4期。

33.《张艺谋与大众文化》,柴莹《文艺争鸣》2007年第5期。

34.《何奇之有?——质疑〈奇幻电影:我们时代的镜像〉》,聂欣如《当代电影》2007年第5期。

35.《中国独立影像发展备忘录(1999~2006)》,詹庆生、尹、鸿《文艺争鸣》:理论综合版(长春)2007年第5期。

36.《电影研究中的影像本位问题》,黄文达《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37.《论中国水墨动画影片的艺术风格》,丁姗姗《文艺争鸣》2007年第7期。

38.《成长的蜕变——论当代中国电影的成长主题》,孔朝蓬《文艺争鸣》2007年第7期。

39.《中国古装动作大片的问题与出路》,杨矗《文艺研究》2007年第8期。

40.《意识形态话语的隐形书写——好莱坞电影的黄白性恋模式》,吴卫华、镇涛《文艺争鸣》2007年第11期

41.《族群认同与香港电影中的“北佬”形象》,石川、顾涵忱《文艺研究》2007年第11期。

42.《“无地域空间”与怀旧政治:“后九七”香港电影的上海想象》,绍谊《文艺研究》2007年第11期。

43.《后原初性:认同的再造和想象的重组——反思1997-2007香港电影的“中国脉络”》,张颐武《文艺研究》2007年第11期。

44.《〈夜宴〉:华美影像中的欲望挽歌》,张书瑞《电影评介》2007年第11期。

广播电视艺术学

1. 《关于中国影视艺术创作现状的美学断想》,仲呈祥《文艺研究》2007年第1期。

2. 《转型期中国电视剧的主旋律叙事》,范志忠《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期。

3.《“红色经典”电视剧改编研究的反思及改编的再出发》,景秀明《当代电影》2007年第1期。

4.《一场事先张扬的文化事件——透视“红色经典”改编》,张宗伟《当代电影》2007年第1期。

5.《中国电视剧第一篇理论研究文章考》,张国涛《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6.《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历史剧的子类型探究》,宗俊伟《文艺评论》2007年第1期。

7.《电视剧中的话剧元素与电影元素》,董妮《剧作家》2007年第2期。

8.《迷津中的守成与突围——2006中国电视剧创作刍议》,梁振华、朱洁《文艺评论》2007年第2期。

9. 《论中国电视批评理论体系的建立这》,欧阳宏生《现代传播》2007年第2期。

10.《 从〈学徒〉看“真人电视剧”的戏剧特性》,夏姗姗《当代电影》2007年第2期。

11.《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谢勤亮,《现代传播》2007年第期2期。

12.《电视剧语言的性格特征》,蓝凡《戏剧艺术》2007年第3期。

13.《电影剧作中的情感控制》,孟中《电影艺术》2007年第3期。

14. 《纪录片与新闻片的边界及其漂移》,倪祥保《中国电视》2007年第3期。

15.《透析“电视讲坛”现象:关于《百家讲坛》的思考》,易前良《中国电视》2007年第3期。

16.《关于〈红楼梦〉影视改编的思考》,高淮生、李春强《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7期。

17.《全景式观察中国电视纪录片》,石屹《中国电视》2007年第7期。

音乐学

1. 《管子律数与古琴徵位的嫩芽翠枝——中国古代音乐史讲义备忘录》,赵宋光《中国音乐》2007年第1期。

2. 《论“文革”中的音乐大批判》,梁茂春《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3. 《中国音乐思想与古代的音乐占候术》,罗艺峰《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 《商——清商——乐》,洛地《中国音乐》2007年第2期。

5. 《〈士兵舞曲〉源流考》,钱仁康《音乐艺术》2007年第2期。

6.《功能性·制度·礼俗·两条脉——对于中国音乐文化史的认知》,项阳《中国音乐》2007年第2期。

7.《民族管弦乐队方兴未艾的艺术形式——由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建制所引发的思考》,姚毅军《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8.《中国音乐美学的逻辑形态——从内涵逻辑解读传统音乐美学的形态特征》,刘承华《中国音乐》2007年第3期。

9.《家乐盛衰演变的轨迹及其对中国音乐文学的重大影响》,刘水云《文艺研究》2007年第3期。

10. 《江南丝竹曲目类型及来源》,伍国栋《中国音乐》2007年第3期。

11.《汉族民歌中的旋律展衍》,周青青《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2.《传统礼乐文化的内在张力结构》,李宏峰《中国音乐学》2007年第4期

13.《阿多诺新音乐哲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方德生《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7期。

14.《对于西方先锋派音乐不确定性特征的几点美学思考》,郝近瑶《人民音乐》(京)2007年第7期。

15.《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之我见》,陆在易《人民音乐》2007年第8期。

16.《洞经音乐性质研究综述》,郑慧玲《文艺争鸣》2007年第9期。

舞蹈学

1.《舞蹈艺术的“抽象”与“移情”——兼及其他几对关于舞蹈艺术与审美的二元对立范畴》,陈旭光《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中国舞蹈理论家郭明达与中国现代舞蹈》,刘青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3.《孔雀舞的传承基础与审美合力——以毛相、刀美兰、杨丽萍为例》,谢莲花《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 《“学院制造”可否“质变”——盘点“学院派民族民间舞创作”》,陶景杜、林凤《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2期。

5.《中国丑舞初探》,王心《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6.《民族舞群舞创作中的“人体非人化”问题》贺伟《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

7.《论“学院派”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时代际遇》,金浩《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8.《中国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研究》,金秋《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9.《从词源学角度探讨蒙古舞蹈的审美——写在〈蒙古舞蹈舞学概论〉出版之际》,莫德格玛《舞蹈》2007年第4期。

10.《翼城花鼓艺术探源》,陈华强《文艺研究》200年第8期。

11.《“水”滋润下的傣族民间舞蹈文化》,冯百跃《文艺争鸣》2007年第9期。

12. 《价值学视野中的舞蹈批评》,于平《舞蹈》2007年第11~12期。

戏剧戏曲学

1. 《活宝塔、江湖大夫与戏剧中国——法国宫廷与民间演出中的中国形象,1667-1723》,罗《国外文学》2007年第1期。

2.《当代舞台设计中的平面绘画因素》,刘杏林《戏剧》2007年第1期。

3. 《清代台湾戏曲史料发微》,沈冬《中国音乐学》2007年第1期。

4.《中国话剧百年的伟大成就》,田本相《戏剧文学》2007年第1期。

5.《中国古典戏曲批评中的政教之论》,胡建次,《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

6.《论中国话剧的现代启蒙主义精神》,董健《戏剧艺术》2007年第3期。

7.《呼唤“戏剧”的文学性》,傅谨《剧本》2007年第3期。

8.《清末民初堂会演剧谫论》,李静《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

9.《从对立到融合——论悲剧和喜剧关系的演变》,朴玉、张而立《文艺争鸣》2007年第3期。

10.《都市里的疯狂:近代上海京剧捧角现象》,徐剑雄、徐家林《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11.《走在“当代艺术”全球语境中的上海先锋实验戏剧》,刘永来《戏剧文学》2007年第4期。

12.《本源·本体·本色——当下中国戏剧理论的三个关键词》,傅谨《戏剧文学》2007年第5期。

13.《从焦菊隐到黄佐临:中国当代话剧导演理念的二度转向》,邹红《文艺研究》2007年第6期。

14.《本土传统的失落、冷落与没落——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张伟品《中国京剧》2007年第6期。

15.《实验戏剧与市场的辩证》,陶庆梅《文艺研究》2007年第7期。

16.《云南当代傩戏与中原古代宫廷傩仪》,彭亚《文艺争鸣》2007年第9期。

17. 《“乾旦”传统、性别意识与台湾新编京剧》,王安祈《文艺研究》2007年第9期。

18.《明代戏曲评点:批评话语的转换》,朱万曙《文艺研究》2007年第10期。

19.《香港实验戏剧与荒诞派》胡星亮《文艺争鸣》2007年第11期。

20.《“九一八”戏剧的发生学意义》,刘瑞松《文艺争鸣》2007年第11期。

21.《同天异地:二人转的嬗变——二人转现状的深层分析》,王红箫《文艺争鸣》2007年第11期。

美术学

1. 《新中国“十七年”中国画史论的研究与写作》,蔡青《艺术百家》2007年第1期。

2. 《宋代美术史学的新趋向》,陈谷香《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第2期。

3.《对新媚俗主义的批判》,何桂彦《美术学报》2007年第2期。

4. 《“泰西绘具别传法”——中国早期油画研究》,李超《新美术》2007年第2期。

5. 《汉画的叙述:结构、轨迹与层次——叙事学视域下的汉画解读》,李立《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6.《书画在宫廷文化圈中的收藏与流通——明初宫廷绘画研究的新视角》,李若晴《美术学报》2007年第3期。

7.《庄子思想与文人画养生论》,刘亚璋《美术观察》2007年第3期。

8. 《东亚美术西渐考》,王才勇《美术研究》2007年第3期。

9.《刘海粟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公共领域的构建》,王欣《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第3期。

10.《赵孟俯研究的风格史意义》,杨振国《美苑》2007年第3期。

11.《试论塞尚——一种艺术的辩证唯物立场解读》,尹小斌《文艺争鸣》2007年第3期。

12.笔谈“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Modern:一个戴着面具的观念》范景中;《“通变”——现代中国美术的核心问题》水天中;《恒定性与变化性——关于艺术现代性的思考》邵大箴;《中国体为西方用:罗杰·弗莱与现代主义的文化政治》包华石;《中国美术转型中的政治叙事与地域文化——以广东美术为例》李公明;《文艺研究》2007年第4期。

13.《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困境》,蒋永青《文艺研究》2007年第5期。

14.《抽象艺术与中国当代艺术经验——艺术史的社会学批评》,易英《文艺研究》2007年第5期。

15.《现实主义美术再认识》,顾丞峰《文艺研究》2007年第6期。

16.《中国早期画报的表征及其意义》,徐沛,周丹《文艺研究》2007年第6期。

17.《美术史的形状》,巫鸿《读书》2007年第8期。

18.《油画教育正规化重建中的“马训班”教学》,曹庆晖《文艺研究》2007年第10期

艺术设计学

1.《生态建筑的设计原理》,庄辉煌、詹秀芬《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

2. 《中国雕塑公园的发展观念与模式》,陶宇《美术研究》2007年第3期。

3.《 记忆·寻找·重构——中国当代风景中的摄影和影像艺术》,鲍昆《画刊》2007年第6期。

4. 《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研究》,王金军王莹莹《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5. 《专题摄影:在文化人类学与终极信仰之间》,杨小彦《文艺研究》2007年第8期。

6.《建筑批评的时间维度》,郦伟《文艺研究》2007年第11期。

7.《装置的广告——广告对装置艺术的“收编”》,俞帆《文艺研究》2007年第11期。

广播电视文艺研究论文 篇2:

陈佑松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部影视艺术与产业协同研发中心”主任,四川省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文艺学。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学术专著2部,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厅级项目3项,四川省委宣傳部委托项目1项。

推荐理由

2017年6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史视域下的中国电影与国家认同研究》获准立项。

2017年1—10月,先后发表评论文章《新中国电影中的建国叙事》《重审“电影语言现代化”:中国现代主义艺术与审美批判的兴衰》《中产影像:新世纪中国影视中的中产阶层形象》等。

2017年10月,出版电影评论专著《新世纪中国电影思潮:文化视角、阶层形象与国家认同》。

创作感言

文艺评论应该有时代的敏感。作为电影评论来说,当下的两个问题值得着重思考:

第一,中国电影如何参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中国电影伴随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抗争、独立和复兴。民族国家焦虑是中国电影史的主线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的重要论断,不仅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民族复兴的重要阶段,也意味着世界格局的重大变革阶段。电影评论和其他文艺评论当敏感到这一“大时代”的意义。

第二,人类科技进入了飞跃式发展的临界点。人工智能、5G网络和VR等技术的发展将带来电影和其他文艺形式,乃至文艺本身的质性变化。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刻关注到技术革命条件下文艺的哲学命题,因为在即将面临的“后人类”时代,文艺对于人的意义将会前所未有的重要。文艺研究和评论必须要创造新的概念和理论系统,并将其放到更高的价值体系中思考它的重要地位。

这两个方面都给我们提示:不论是文艺史论还是文艺哲学,在当今都有了重塑“宏大叙事”的可能,这种宏大叙事当然不是对以往的重复,而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下,对全球问题的包容性思考。

广播电视文艺研究论文 篇3:

道家意境美“三图式”之于影视思维(上)

【摘 要】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摹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本文主要从道家美学角度出发,借鉴宗白华意境论与王昌龄诗有三境说,从道家“有无相生”的意境美创作与接受角度去构建影视思维意境“三图式”。此三层影视思维分别为镜头感、生命感、留白感。本文主要论述的是物境思维下的镜头感。

【关键词】道家;意境美;影视思维

意境是意象的形而上意味,它生发于意象,又不止于表层的意象,正如叶朗先生所强调, “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1]。由此可见,意境是一种超越具象,撕破时空界限的一种内蕴哲思,意境须“象”。如一朝风月之象,然,一朝风月之意境美不在于一朝风月之象本身,而是在于一朝风月背后万古长空的内蕴感受与领悟。这是一种胸罗宇宙,思接千古的审美升华。这种与大自然同在的大“美”正是道家“大象无形”的美学观。

意境理论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从古代的诗画传统艺术到今天的影视艺术,意境总是隐藏在言与象背后,其哲思性不易营造与解读。此时我们就需要去推敲影视思维的层深感。影视思维是一种结合形象与逻辑的创造思维,是对画面、镜头语言以及意象背后意蕴进行艺术构思,创造出原镜头没有的新语意的思维导向,从而牵引观众进行审美鉴赏的思维创作。影视思维是影视艺术创作的核心心理活动,属于心理学、思维学、形态学等领域的问题,它是电影创作的经验总结,理论概括和表述中通用的用语,主要用来概括地指电影艺术创作不同于其他艺术创作的独特思维活动。

影视思维第一层,应是直观形象的物境思维镜头感。镜头感的建立,首先应在“象”的选择与捕捉上。诚如宗白华先生在强调意境第一层时强调的直观感相摹写,“相”的直观呈现是第一步的工作。要表达意境,首先须依靠镜头去捕捉合适的视觉形象,并运用巧妙的镜头表达,这是意境产生的前提。影视思维首要的“镜头感”指视觉的直观形象。我们不能说所有的镜头感都能产生意境,但是镜头感却是产生意境的前提条件。意境是由意象生发的,所以意境中必然带由主观情思的“意”和客观存在的“境”。所以,这种物境思维镜头感首先是一种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然后在审美意象背后,如果想营造一份意境之美,就须进一步加强实境与虚境相生的关系。无“实”,意境无以生发;无“虚”,意象无法升华。由此可看出,影视思维中的物境思维镜头感,“实”乃镜头之物,“虚”乃镜头之思。

那么,关于创构“意境”,镜头感应该如何在影视思维上做正确的选择与定位呢?上文指出:“直观感相的摹写”在影视中是镜头感的呈现,即直观形象的视觉思维。可能会有人认为意境是一种形而上的审美体验,不应涉及到直观感象的摹写,笔者认为此言差矣。人们在艺术欣赏中几乎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读一首诗或看一幅画、听一首音乐的时候,立刻会感到它美或不美,进而才评论其是否有意境。所以,对意境第一层“物境”的把握往往体现为对形式美的敏锐感受和对审美意蕴的瞬间领悟的浑然天成,具有直观性的特点。艺术鉴赏的心理既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也是为何“意境”具有阶段性与层次性的原因。我们在艺术鉴赏的第一步其实就是在进行审美直觉活动,即欣赏“物境”。这诚如宗白华对于意境第一层的阐释:“直观感相的摹写”。审美直觉阶段主要是客体作用于主体,体现为一种感性直观的审美感受,获得的是一种感官层次的悦耳悦目的审美愉快。审美直觉的特点是直观性与直接性,审美直观所把握的,可以说一种“艺术初感”。我们可以从宗白华的1961年的《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一文中找到回应。宗白华先生在其文中引用了清代画家笪重光《画筌》中的一段议论:“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出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2]其观点运用到影视思维中则是,表现意境美,往往不是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来表现空灵。“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不能绘其明,绘花者不能绘其馨,绘泉者不能绘其声,绘人者不能绘其情”。[3]笔者认为要影视欲“捕风捉影”地去描写意境,就要化虚为实,笔在此而意在彼也。即绘雪者不能绘其清,故弃清画雪中之黑印也;绘月者不能绘其明,故弃明画月下读书之人也;绘花者不能绘馨,故弃馨画花中之蝶也;绘泉者不能绘其声,故弃声画泉中之铃铛晃动也;绘人者不能绘其情,故弃情画人眼中花之泪也。此谓“笔在此而意在彼”也!以形传神,以实绘虚也。道可道,非常道,真正具有意义的象绝非此象本身。“道”是一种混沌、模糊之美。朦胧之美,是一种无形之美,无象之美、无状之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正是中国电影在意境的营造时体现出来的意蕴和美感。对于意境美感的呈现,导演们常常是通过影片独特的镜头感来“言传”意境美的。意不可捕捉,于是便立象以尽意。意境乃象内之境与象外之情的融合,此境不易把握,所以才应将这虚境先化为直观形象的实境,使接受者先从“实”出发,再进一步对意境“虚”的层面进行思考。

电影物境思维下的意境构造呈现的正是一种镜头感。例如诗一般的《东京物语》,影片中开头与结尾中出现的海滨小城。导演小津安二郎用诗一般的镜头去凝视一个家庭。一生未婚的小津安二郎站在镜头外,用在桥上看风景的心情去营造一种淡淡的,说不清的愁绪意境。在影片中,镜头是先从室外慢慢切入到室内,似乎在用一种旁观者的身份在慢慢讲述。然后是一组物境思维下的镜头,平山周吉老夫妇来到大儿子幸一家的时候,导演依次捕捉了烟囱、电线、平山医院外景、平山医院招牌、家外面飘动的衣服这五个镜头,最后才是幸一妻子在室内的场景镜头。慢慢切入的镜头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物的缺席的感慨。此外,还有平山老太太去世那天早晨的五个镜头也是十分富含意境美的,这种美是一种动与静背后的思考。码头的船驶过,静静的石灯笼背后驶动的船,静止帆船背后船传来的声音,屋外的路,延伸的铁道线,这五个镜头,笔者认为是《东京物语》中最让人沉思的镜头,一切似乎风轻云淡了,一切似乎云卷云舒了。此类物境思维下的镜头还如《城南旧事》中的小英眼中的秋千、骆驼、胡同、火车等,《暖》里的晨雾、秋千、天井、小草等,《春夏秋冬又一春》里的寺庙大门里蕴含的四季意境美背后的生命轮回等哲思。这些意境美都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镜头,充分显示出意境在物境思维下呈现的镜头感的感人艺术魅力。通过镜头感的直观形象呈现,将自然形态的景象转化为艺术形态的意象,最终产生浓郁的意境美,这是营造意境的第一步工作。

结语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是在反美学中建构出来的,其溯源可追寻至老子美学哲学。面对西方学术话语霸权、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以及中国当下影视“三俗”现象横流的现象,道家意境美逐渐被人遗忘,其理论的症结在于作为审美范畴的“意境”渐渐脱离了现实语境。作为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的“意境”不能退出历史舞台,而是要与时俱进。我们应通过借助现代数媒技术探寻道家“意境美”的现代命运,来对西方学术话语霸权进行有力反拨和拯救中国本土化影视意境思维。在影视中要营造境界层深的意境,其直观的物境思维下的镜头感则是一个须要深思的问题。

注释:

①叶朗.说意境[J].文艺研究,1998,01:17

②宗白华.宗白华全集[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386

③叶长海.中国艺术虚实论[J]. 中华艺术论丛,2008,(00):391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注校释.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2008

[2]宗白华.艺境.[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际出版社,1985

[4]汤拥华.宗白华与“中国美学”的困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周月亮.影视艺术哲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10

[6]李道.电影.诗经.意境—电影与传统文化断想[J].电影文学,2006,13:4-1

[7]欧阳文风,阳春秀.论中国当代电影中的意境及其创构[J].理论与创作,2006,02:14

[8]陆劲.古诗词意境与影视思维[J].新闻前哨,2005,(06):49-51.

[9]王明居.老子美学的哲学内涵[J].文艺理论研究,1992,02:38-44.

[10]叶朗.说意境[J].文艺研究,1998,01:17

作者:何碧青

上一篇:新型工艺施工技术论文下一篇:卫星传输广播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