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学习总结

2022-08-30

总结是一次反思过程,是一种记录工作情况、回顾工作不足的重要方式,在总结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化的分析工作情况,这有利于我们的工作成长。怎么写出有效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学徒制学习总结》,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现代学徒制学习总结

现代学徒制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余进才

为更好地了解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式和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根据学校的安排,我和9位同事有幸于2017年1月13日参加了在山西省财经大学举办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培训学习,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一、深刻理解了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重点体现在“现代”,是相对于“传统”提出的,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作坊,传统的学徒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但是,在学校职业教育模式培养技术人才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也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为解决这一问题,便产生了“现代学徒制”。从本质上讲,“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是一致的,即都有师傅、徒弟以及师傅对徒弟的教育和指导,都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但二者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的。

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单纯的学校教育,它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

1 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革新。

二、领会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和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即紧紧围绕统一1个标准,签好2份合同,用好3块资金,解决4个问题这四个方面来解决实际问题。

现代企业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企业用工稳定的问题;劳动者收入的问题;劳动者自我价值实现的问题。这就需要积极探索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训新体系。该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纯粹的学校教育,它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革新。

现代学徒制开展的基础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双方在合作的方式、方法以及合作的具体内容上等都有明确的利益共享机制,有着相对完善的协调管理办法和措施;学生(学徒)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校企合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利益归宿就是通过学校和企业二者之间的紧密合作,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学校和企业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部门,也是监督评价部门,二者合作的程度越紧密,人才培养质量就越高;教师和师傅是该模式实施的重要支撑力量,

2 也是直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并对其技能学习、职业道德等产生影响的重要力量;课程是该模式实施的重要抓手,是联结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间的纽带,指引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总之,现代学徒制能够为学校节省物力成本,为企业节约人力成本,也为学生就业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使教育和经济社会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鲜明的特点

(一)学校与企业二者深度合作

现代学徒制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为目标,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形式,以教师、师傅联合传授为支撑,校企双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工合作,从而共同完成对学生(员工)的培养。把工作岗位的技能训练与学校课堂的专业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既重视专业知识的灌输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也重视专业素养和从业技能的训练,增强了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办学的融合度,成为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二)校企双方合作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成为了“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学校能充分利用企业的专业设备或者是专家师傅等资源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既解决了学校专业设备条件不足,师资缺乏等矛盾,又解决了学生的专业实习问题,还使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岗位技能。这种模式有利于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提高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生与企业签订一份学徒合同,企业

3 指派一名师傅指导和监督学生在企业接受生产技能的培训,培养方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这样能更好地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

(三)学生可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减轻了学业上的经济负担3 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企业获得一定的报酬。根据企业的性质不同,学生从企业获得的报酬可能是不相同的,但是对他们来说也是一定的生活补助。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职业技能,还可以缓解经济压力,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有益于学生未来的就业,这也是现代学徒制具有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四)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现代学徒制采用校企双方合作提供培训课程,学校学习与企业岗位培训相结合,更注重“工作体验”、“做中学”,使学生上岗前得到良好锻炼,提前掌握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实现“零距离上岗”,校企双方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路径培养人才,企业在学生实习期间可以对其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对优秀学生进行挑选,真正达到优化用工的目的。对学生而言,大部分学徒毕业后能被原企业录用,就业前景比较明朗。

(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是一种真实的情境教学,师生和师徒处于同一教学情境下,相互促进,相互启发,学习者不再是知识和技能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具体任务和项目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的

4 意愿和学习的效果达到最强和最优。此外,师傅和徒弟一直处于同一任务情境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师傅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学生作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正是这种即时沟通与反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进程,使学生的疑问即时得到解决,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有重要意义。

四、对构建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我国仍处于一种积极探索和勇于尝试的阶段。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的通力合作,针对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特征,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政府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职责

在国外现代学徒制推进的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企业和学校提供一系列政策支持,并制定特定的法律协议等来维护校企合作的顺利实行。而国内现代学徒制刚刚起步,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和推进的力度和深度还需进一步加强,政府关键的桥梁作用还需进一步完善。首先是专项资金支持,政府要为学校和企业间的联系活动、学校的学徒制课程发展、培训项目等不断地提供专项资金支持。结合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实际,进一步完善政府扶持政策,扩大扶持力度,让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从中真正得到实惠,吸引企业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其次是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尽管江西新余学徒制试点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得到了充分肯定,但同样遭遇“学校热,企业冷”的尴尬局面。政府可以尝试构建行业协会或者是企业集团这

5 类中介机构,它可以为企业和学校之间搭建一条畅通的沟通渠道,搭建合作平台,同时也起到一定辅助和协调的职能。总之,在开展现代学徒制时,应寻求企业与学校的双赢切入点,使企业认识到学徒制可为企业节约成本、简化招聘程序,从而促使校企各专所长,分工合作,共同负责培养、共同承担风险。

(二)合理选择专业

首先,学校应结合自身专业特点,选择部分适合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专业进行试点,专业建设只有扎根区域经济才有丰富的师傅资源,才能保证在跟岗综合实训阶段有足够的实训基地。在确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之后,对具体的试点专业进行分析,充分认识所要达到的目标,分析所具备的条件,从而确定培养的具体内容,并做好学徒制教学的专业教学计划,做好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和教学制度配套改革。

有专家建议,试点专业选择最好以先进制造业类和现代服务业类为主,涵盖学校示范性专业、重点专业、重点建设专业和相关专项资金扶持专业,因为这类专业的“软、硬”基础都较好,可能更利于开展。

(三)重建课程

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身份在学生和学徒之间相互交替,学习场所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交替,仅有校企共同育人的机制保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学生学习载体——课程进行重建。目前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尚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

6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仍是以知识的系统性作为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岗位工作任务不能有机地融入到课程内容,强调了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却弱化了“职业性”。另外,假如单单只按照岗位工作任务来选择课程的教学内容,完全基于岗位工作流程来组织教学,就会缺乏以能力培养为逻辑主线的系统学习和训练,这显然也是强调了“职业性”却又弱化了“高等性”。这样的课程均不能达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现代学徒制要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试点专业首先必须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依据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各环节的特殊要求,严格制订专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制定课程标准,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逻辑起点,针对人才培养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融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真正形成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

(四)变革教学组织与管理

作为一种开放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跨越了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实现这种“跨界”教育,必须同时遵循职业和教育规律,必须打破在企业里办培训或者在学校里办教育的思维,形成系统集成、“跨界”的理性思维。在现代学徒制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教学空间从校内到校外的延伸,学校、行业和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在教学管理运行中,要求必须做到工学衔接合理,那么以学校为主和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无法适应这种要求,为此,必须改革现行的教学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教学管理要充分贯彻

7 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的教育理念,要依据培养过程中学生发展的共性和个性需求选择教学组织方式,实行校企共同参与的“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校企共同实施课程管理、共同评价课程实施效果和评估高技能人才培养绩效。

(五)加强师傅的选拔培养

师傅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主体,关系到学徒制实施的成功与否。所以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数量庞大的师傅队伍,承担师傅职责的人员必须是企业的业务骨干和资深人士。师傅的选拔,要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引导、学校公开招聘、企业推荐、实习生推荐等多种形式,将那些吃苦耐劳、敬业爱岗、作风正派的能工巧匠、业务骨干、技术负责人等纳入到师傅资源库。要制定师傅的考核管理办法,通过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奖励去激励师傅努力工作;要加强师傅之间、专任教师和师傅之间、师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及时调整、纠正现代学徒制实施中的错误或不恰当的地方,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要加强与师傅所在企业的沟通,使带徒工作成为企业工作的一部分,为师傅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同时要加强对师傅的培训和指导,使其尽快成长为一名德艺双馨的双师型教师。

(六)构建考核评价体系

首先,要建立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是监督和评价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情况的重要工具。职业院校应该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和专业结构等特点,成立由学校领导、企业、专业教师组成的学徒制专门工作小组,建立一套适合于自己的绩效考核体

8 系,并客观、有效地执行。学校应对试点专业实施过程中的考核项目进行细化考核,强化对改革过程中的教学实施、教学管理、企业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学生满意度等系数的评估和考核。

其次,是建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应基于高职教育“高等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评价体系,充分体现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校企双方要根据现代学徒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规律和特殊性,分析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因素,寻求职业岗位目标需求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契合点,并以此作为学生未来成长规划的依据,建立起促进学生把成长成才作为人生价值追求和文化自觉的动态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热情。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创新尝试,需要在政府、学校及企业三方通力合作的基础上,探索的过程中逐步总结经验,努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探索出多方参与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以更好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服务。

9

第二篇: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培训总结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及专业建设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我校会计专业更好地发展,根据学校的安排,我与教研室的同事共4人于2018年8月15―18在青岛参加了为期2天的《全国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本土化建设经验交流与对话研修班》。通过本次学习,使我对现代学徒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长春教育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工学博士赵有生和青岛工贸职业学校教学副校长于万成两位专家对现代学徒制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使我对现代学徒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合作教育制度,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术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2.现代学徒制的特点。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即“双主体育人”和“双身份学习”。即学校和企业作为育人的双主体,学生则兼具学生和学徒两种身份。这种特点要求学生双身份学习、双合同签订、双场所教学、双资源利用、双考核评价、双证书融通等等。

3.目前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做法

(1)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首先,选好合作企业是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要遴选那些对人才有内在需求、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具备一定的科研和培训能力的企业进行恰谈合作事项。其次,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平台是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内容。校企双方要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共同开发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共同开展双导师教学与管理,共同进行学校及企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共同制订和实施教学管理制度,共同进行学生的评价与考核。

(2)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

首先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明确企业学徒培养、学校学习方案。其次,要构建起“工学循环”即校内项目教学――校内专项训练――企业学徒实践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再次,校企要构建双线交织、层次递进的课程体系,即从基础课程出发,逐层递进理论实践综合课程、理实一体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顶岗实习课程。在每一层面的课程中都要结合实际交织企业课程和学校课程。其核心和重点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企业课程的开发。最后,校企共同进行教学资源建设。以行业和企业标准为准绳,从素材资源开始,进行课程资源、实训资源、考核评价资源等教学资源的建设。以实训项目指导书、网络课程、案例库、企业课程教材、岗位标准与流程等则为教学资源的呈现模式。

(3)双导师教学团队建设。教师到企业提升生产实践能力、企业师傅到学校提升专业理论水平,校企互聘、双向挂职,以开展讲座、教研活动、科研联合等方式加强双导师教学团队建设。 总之,此次培训收获颇丰,相信会对我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助益,为会计专业建设尽一份微薄之力。

第三篇:现代学徒制

智慧教育==智慧教学

在线教育、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混合式实施教育教学

教学内容呈现形式、教学实施形式:在线化===视频、音频、图文 教学形式:视频、音频、图文、游戏、情景······

教学改革:三种对接,三种跨界 专业设置==产业需求(区域、地方) 课程内容==职业标准 教学过程==生产过程

三种跨界==职业与学习、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

基于“专业教学工作室”的职业成长三阶梯实践方式 基于学习风格、职业能力成长阶梯性特征,(工学结合) 阶梯式职业成长设计是这种学习组织运行的内生动力,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输入是这种学习组织的外在动力。

阶梯式职业成长设计依托于专业教学工作室(学习组织):运行的内生动力==阶梯式职业成长设计;外生动力==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输入。

实行实践参与式学习,将企业项目化实训基地、典型工作任务、岗位工作化课程系统组织起来,实现项目实施过程,实践参与式学习过程以及职业身份构建过程统一起来。

(“专业教学工作室”聚焦“实践参与式学习,将生产性实训基地,典型工作任务,工作化课程系统组织起来,”实现了生产经营过程,实践参与式学习过程以及职业身份建构过程的统一。)

岗位实训程序

1、组建轮岗实训工作小组

2、制定培养方案及实训任务书

3、轮岗实训期间双元制管理:企业师父、学校教师 培养模式

招生、培养方案、管理、教学、评价

学校、企业双元培养;教师、师父双重培养;学生、学徒双重身份 校企双方全方位、深层次、互动式参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

招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团队组建==整体教学过程设计==过程管理与考核

专业工作小组

专业建设委员会:职教专家、专业教师、企业人员

工作内容:确定培养方案、建设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方式、评价学生学业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流程: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构建课程体系

师资的配备方案、实训课程与考证建议、人才培养的岗位目标进一步确定、三类课程的比例分配

课程体系构建 (宗旨)

适应岗位育人需求的教学内容;根据职业工作岗位任务分析,构建工作化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工作岗位任务相一致的原则;根据理论知识体系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设计依据。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项目课程)(企业轮岗实训课程、企业综合实训课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引导体验式教学、岗位项目式教学、情景联动式教学 教学资料:修订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库;教材、实训手册

校内实训基地

生产性实训基地==创业工作室==订单获取==工学(理实)结合项目课程==生产过程==考核评价

企业型实训基地==项目工作室==订单获取==工学结合项目课程==项目实施==考核评价(企业、院校)

学习评价模式

针对性与发展性相协同的学习评价模式(动态评价、激烈机制) 过程考核:定期考核、实时反馈、保证质量

创设平台:优秀学徒评比、技术能手评比、创作作品展示、先进事迹展示 发展性评价:人文素养、职业素养、沟通能力、文化自觉

第四篇:现代学徒制方案

石嘴山联合学院现代学徒制

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积极探索构建现代学徒制,有效地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内涵,使职业教育和企业行业在人才培养上“捆绑发展”,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对我区经济发展尤其是石嘴山市经济区建设的贡献度。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石嘴山联合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服务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技能培养为核心,以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为纽带,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形式,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逐步建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主要措施

(一)选择试点企业和专业 首先选择好企业,在紧密合作的企业中选择实力强、资源丰富并热衷于职业教育的企业;然后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合作企业的意愿,确定招生的专业和规模。 在招生之前,由合作的企业直接参与,按企业的用人标准通过面试的形式录取学生,然后根据学业考试成绩择优录取,学生(学徒生)就相当于该企业的“后备员工”,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学徒。

随着学徒制的不断推进,以后就读职业学校的新生,先要取得企业学徒合同才能注册入学,甚至只要取得企业学徒合同就可就读中职学校。

(二)签订协议,明确三方职责

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因此需通过协议来明确界定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各自的职责。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的合作协议,学生(或家长)与企业签订学徒协议。

1.企业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主要职责是: (1)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准确传达企业的要求,包括现在及将来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2)积极配合学校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参与学生技能训练和学业评价;

(3)委派优秀的技术骨干担任学生的师傅(导师); (4)根据学生成长档案聘用毕业生就业; (5)为教师和学生的在岗学习敞开大门。 2.学校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主要职责是: (1)明确学徒制实施的专业范围和领域,对具体专业进行分析,充分认识所要达到的目标,分析所具备的条件,从而需要培养的具体内容,并做好学徒制教学的专业教学计划;

(2)鼓励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到企业进行在岗工作,并和企业师傅进行交流,把得到的经验带回学校,进行专业调整与课程改革,增加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新兴专业,改革实施学徒制专业的课程,使之更适合于学徒制教学; (3)改革管理方式和手段,构建适合学徒制下的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管理体系等;

(4)重新分配教学时间,为教师在学校内外完成项目和合作,以及为学生从事实习活动创造条件。

3.家长和学生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主要职责是: (1)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消除顾虑,积极引导并支持孩子到企业进行实践(半工半读); (2)学生应按照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的培养方案,积极参加学习和实习,自觉遵守学校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履行相应的职责,在企业实习期间要遵守安全制度。

(三)成立专业学徒制工作小组

在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联合试点企业,由职教专家、企业人员、专业教师组成相应专业的学徒制工作小组,主要是负责该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专业课程的建设、教学方式的创新、学生学业的评价等等;同时,该小组还要负责选派优秀的技术工人担任学生的导师(师傅),一般一个师傅不宜超过三个学生。

(四)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合作形式,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将学生工作业绩和师傅评价纳入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由职教专家、企业与学校、教师与师傅的共同参与下,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来设置课程,建成“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为主要特征的适合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中核心课程可以根据企业需求适当增减,教学项目是完全按照企业需求,在课程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发适合企业的项目课程,并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来承担教学任务,尤其是专业实训环节。

(五)教学时间安排

学徒的学习是在企业中的实训和课堂上的学习有机结合,一般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式。以三年学制计算,学生1/2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1/2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采用“1.5+0.5+1”的形式,一年半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掌握最基本的技能,半年时间在企业进行 “项目实训”或“轮岗实训” (根据企业的实际而定),后一年到相关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专业技能的要求和实训的内容均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确定。学生毕业时同时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六)资源共享

包括技术力量、实训设备、实训场地等。一方面,企业为实习提供技术熟练的师傅,指导和监督学徒的技术训练;另一方面,企业要投入大量资金以提供足够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实际训练所需的原材料,以供学徒实践学习所用,并且能够提供足够的岗位让学生实践;同时学校也为企业提供技术力量和职工培训的需求。

(七)学生管理

学生在学徒期间,企业全程跟踪,和教师积极配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设立各类奖学金,激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企业储备人才。

(八)教学过程管理

企业全程参与学徒班级的教学,派遣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派能工巧匠担任学生的师傅。教师要经常性与企业进行研讨,开设符合学生理论学习及企业实践特点的校本课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

(九)教学质量监控

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对教师和师傅进行考核,对优秀的教师和师傅在评优方面优先考虑。改革评价模式。围绕行业、企业用人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建立以能力为核心,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学生评价模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十)学生就业

企业要全程参与学生的学业及思想品德评价,可用企业员工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作为三年后学生录用的条件之一。

(十一)保障措施

1.政策保障:政府要制定企业负担职工教育培训成本、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政策,并通过购买岗位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对支持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评价和奖励,提高企业的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

2.运行保障:完善就业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规定。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和职业标准相衔接。

3.经费保障:主要包括企业的补助经费、师傅的指导经费、学生实习的补助经费。

4.师资保障: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是否顺利,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适应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政府要有足够的优惠条件来引进优秀的人才充实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同时要加大力度,培养骨干教师。

石嘴山联合学院 2014年12月24日

第五篇:学校企业学徒现代学徒制三方协议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学校、企业、学徒三方协议书

甲方(学校):

乙方(企业):

丙方(学徒):

见附表

根据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要求,丙方由甲方派遣到乙方企业,跟随乙方学习岗位技能,乙方按照甲乙双方共同制定的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指导培养丙方学习。为明确甲乙丙三方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的责任和权利,在专业微观层面直接地、具体地落实教育部“深化教育体制综合改革”的要求,使项目实施计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推进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有序开展。根据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进度要求,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就专业与

双主体育人,三方在意愿一致的基础上,就学徒培养等事宜达成共识,签订如下协议: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负责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机构中甲方工作人员及专任教师的选拔与配备。 2.甲方负责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生(学徒)的学籍管理、毕业资格审核、毕业证书发放等。

3.丙方进入乙方学习前,甲方应事先给丙方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注意事项以及企业相关规章制度等学习。

4.甲方根据乙方所提供的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技术岗位、数量和对应岗位师傅人数(每个师傅带5个以内的学徒),向乙方派遣学徒。协议签订后,甲方将学徒名单信息以纸质版或电子版形式交乙方,并积极与乙方师傅沟通交流学徒情况,以便更有利于下一步的培养。

5.结合岗位职责要求,甲方要与乙方共同讨论、制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校、企)以及具体的学徒训练计划,完善教学材料,共同开发相应课程,共同做好教师师傅“双导师”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共同组织对

1 教学过程和结果的考核评价,共同开展教学研究与项目研发等。

6.甲方负责按照双方确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表等教学文件落实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校内课程的教学组织与运行、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

7.学徒期间,甲方要本着有利于提高学徒职业素养和技能的原则,与乙方一起进行共同管理。

8.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甲方要与乙方保持良好的沟通,对于计划的执行情况、计划的中途变动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交流,项目组要认真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做出判断和建议,作为下一步实施的参考。

9.对乙方反馈的丙方不良现象进行批评教育,或根据情节轻重进行处理。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负责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机构中乙方工作人员及带徒师傅的选拔与配备。企方师傅遴选标准要满足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师傅标准规定的要求。

2.学徒期间,乙方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安全防护知识、岗位操作规程教育和培训,并进行考核,未经教育培训和未通过考核的学生不得参加实习。

3.学徒期间,乙方与甲方一起负责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生(学徒)在岗工作(学习)的日常管理。

4.乙方严格按照《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校、企)的相关要求,安排丙方相关知识的学习及操作技能的训练。

5.学徒期间,乙方师傅应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保持紧密合作,确保学徒受到应有的岗位技能训练。

6.乙方根据丙方学习训练的要求,有计划地安排轮岗项目和针对性的训练内容,确保丙方达到所在岗位的技能要求。

7.乙方应与丙方所在学校的指导教师保持紧密合作,营造有利于学徒职业道德和技能成长的学习氛围。

8.乙方对学徒在企业学习期间采用固定加绩效的方式发给一定的生活补贴。乙方免费提供住宿,享受国家规定的假期、补贴以及乙方举办的各种活动。

9.学徒期满后,乙方对学徒所轮训的岗位技能进行评价考核。不合格的学徒由甲

2 方进行召回。

10.学徒期满,乙方对学徒和师傅举行评优活动,对于教学工作优秀的师傅和表现优异的学徒按相关激励制度进行表彰和奖励。

11.学徒期满后,在本人自愿的情况下,乙方对于表现优秀的学徒优先留用。

三、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丙方(学徒)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服从乙方的安排及管理,遵守乙方的劳动纪律、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规定;保守技术秘密及商业秘密;学习结束后,及时移交工作资料和工具,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得带走任何与工作相关的文件资料。

2.丙方跟随乙方师傅进行指定岗位技能训练,要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各项岗位技能,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爱护设备,爱护工具,保持工作场地的清洁卫生,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

3.丙方在乙方工作期间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工艺流程,保证学习和生活安全。

4.丙方在乙方学习期间,乙方要建立学生实习强制保险制度。乙方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丙方投保实习责任保险。责任保险范围应覆盖实习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学生实习期间遭受意外事故及由于被保险人疏忽或过失导致的学生人身伤亡,被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责任,以及相关法律费用等。

5.丙方不得擅自离开学徒岗位,如有正当原因确需离职的,需提前半个月提交书面申请,经乙方批准后方可离职,并作好工作交接。

6.丙方应珍惜实习机会,多思考、多请教、多总结。学习结束后要学校相关要求提交学习材料。

7.学生在实习期间受到人身伤害,属于实习意外伤害保险赔付范围的,由承保保险公司按保险合同赔付标准进行赔付,甲乙双方应当妥善做好救治和善后工作。不属于实习意外伤害保险赔付范围的,如因企业未按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履行安全措施和提供必要的防护条件的由企业负责;如因实习学生违规操作、不服从管理发生伤害的由学生本人负责;学生如参与不法活动等由学生本人负责。

四、甲乙丙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规定条款给其他人造成损失的,都应由违约方予

3 以赔偿,并承担违约责任。

五、在协议履行过程,其他未尽事宜,三方协商解决。

六、本协议自各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七、本协议书一式三份,三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盖章):

丙方(签字盖章)

月4

日 年

上一篇:信贷员个人述职报告下一篇:信访工作下一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