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条块分割问题论文

2022-04-26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电子政务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电子政务共享面临的法律问题及解决方案。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电子政务条块分割问题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电子政务条块分割问题论文 篇1:

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对安徽省六安市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研究。首先,通过调查发现,六安市电子政务建设目前正面临着网上处理能力不强,在线办结率不高、缺乏整体性规划和统一性标准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区域电子政务建设资金不足,经济发展不平衡,软硬投入结构不合理等四个方面;最后,根据六安市经济发展现状及电子政务发展的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强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六条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电子政务;数字六安;网络建设

引言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网络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后在网络上实现运作,为社会提供超越时空和部门分隔限制的优质且全方位的、规范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政府管理和服务[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电子政务,强化公共服务。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推行电子政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电子政务可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分别为G2G、G2B、G2C和G2E,它的建立至少应该符合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第一,电子政务必须借助于现代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即以“电子”为手段。第二,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与公共权力行使相关的公共事务。除政府机构内部的行政事务外,还应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等。第三,电子政务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通过对政府现有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建立一个精简高效的政府管理系统。

一、六安市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电子政务的发展正在成为信息化建设的最重要领域之一[3]。六安电子政务建设虽已初具规模,但与发展水平好的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低水平重复,网络资源应用严重不足,网站管理缺乏规范,以及电子政务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和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一是思想认识水平亟待提高,一些部门领导对政府信息化工作重视不够,缺少必要的工作支持。二是电子政务的管理和运维机制不健全。三是政府门户网站的整体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四是网络和信息安全的瓶颈效应十分明显。五是基础性工作不能满足应用需要,电子政务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再加上受经济发展水平、人才、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六安市电子政务建设仍任重道远。

(一)认识不到位,存在“重硬轻软”的现象

有些部门把电子政务仅仅视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不重视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和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而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如此导致很多政府部门重电子技术,轻数据开发应用;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轻软件应用系统投入;重资金和软硬件等“硬投入”,轻后台管理和服务;重由上而下的行政推动,轻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其结果是建设了信息基础设施,但是没有跟它相应的应用系统在上面运行;建立了很多系统,却因人员素质不高、运行维护资金匮乏等原因,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二)网上处理能力不强,在线办结率不高

一些民众迫切需要的网上服务功能不足,机关迫切需要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开发少,面向公众、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行政许可项目在线办理率只有10%左右。政府网站中“市民论坛”、“市长信息”、“网上信访”、“民意征集”、“在线访谈”等栏目的互动环节对公众所提问题答复不及时,甚至无答复,造成了用户的流失。例如,网上行政审批,只是对申报事项在计算机中予以受理登记,把所收到的纸制文件转交到部门内审批,然后再把办结信息在系统中登记,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站式”服务。

(三)电子政务发展缺乏整体性规划和统一性标准

在电子政务发展中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一些国家,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中央政府加强统一规划和组织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部署电子政务的发展。目前,由于本市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上缺乏总体规划,前期系统咨询论证不够充分,实践中更关注某一单一管理功能的实现,注重单元技术和短期效益,“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造成了电子政务中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问题,使电子政务发展陷入“诸侯割据”的局面。再者,由于电子政务标准滞后,即统一标淮的出台速度跟不上电子政务建设步伐以及标准过多,在某种程度上也促成了信息孤岛的形成和泛滥。既给国家造成大量的浪费,也给政府工作带来不必要的被动。

(四)法律制度不健全,推进机制不完善

六安市电子政务建设由多部门共同管理,但是由于分工不够明确,导致一方面有业务真空,已经有几年没有开展信息化水平测评,另一方面一些相互交叉和重叠的业务矛盾难以处理。我国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只出台了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进行管理的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电子签名和其他电子证书不具有法律效率;电子交易、电子签名和电子支付等合法性缺乏法律依据,在发生纠纷时没有司法依据。信息化研究和测评工作没有正常开展。

二、六安市电子政务建设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对电子政务范围和地位认识不全面

政府机构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复杂性,虽然六安市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已出台了一些规划,但至今还没有制定出统一的技术规划和标准。缺乏统一的规划,使得市(区、县)电子政务建设的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现象十分严重,各单位自行开发自己的系统,标准化、规范化和兼容性较差,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同时还导致了大量的重复建设,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从范围上来看,目前六安市大多数政府部门仍然仅仅把电子政务简单地理解为政府上网,而忘却了电子政务不仅涉及互联网,还包括电话、广播、信息终端、手机上网等多方面。从地位上来看,电子政务在六安市政府统领经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承担着上达民情,下传政策的重要使命,成为政府各部门进行低成本运行的有效途径,而现在六安市众多政府部门仅把电子政务简单地当作高级的打字工具,没有真正的认识到电子政务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电子政务建设资金不足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江淮之间,习称皖西。东连合肥(相距80千米)、巢湖,南接安庆,北临淮河与淮南、阜阳相邻,西与河南信阳、湖北黄冈接壤。全市辖5县两区,共110个镇、78个乡,总面积为17 976平方千米。空间位置上六安属于华东地区的西部,既远离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又与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各省区的发展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相距千里,客观上处于东西之间。虽然近几年六安城镇发展速度很快,但终因底子薄,经济实力不强,建设投入有限,使六安城镇数量少、规模小,城镇职能分工和城市内部的职能分区不明显,城镇经济实力薄弱,城市化水平较低,使城镇不能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中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从全国、全省经济格局看,六安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六安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与全国、全省相比差距是明显的。六安的基本市情,使它在电子政务建设时首先要面对资金短缺问题,这也是经济不发达地区面临的共性问题。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运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除了初期的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外,后续的发展维护管理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近年来六安市(区、县)城区电子政务得以快速发展,但大部分乡镇电子政务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三)信息化人才不足,公务员队伍运用电子政务能力差

信息化人才是建设电子政务的最前沿力量,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大量的信息专业人才。有些电子政务系统如密级较高,政府内部局域网层次的电子政务系统,必须由政府部门内部人员来做。但是,由于政府部门的收入水平一般低于企业,各地政府机关信息专业人才大量流失,出现了“人才高地塌陷”的现象。而六安市当地信息化人才短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很难吸引高水平的信息专业人才,即使吸引到高水平的信息专业人才,也面临着“养不起,留不住”的问题。六安市地方财力有限,加剧了信息人才匮乏的状况。

人才的匮乏造成对电子政务认识上、应用上、开发上都有很多的不利,使电六安市(区、县)政府子政务很难推广应用。而且,培训力度跟不上,公务员运用电子政务能力还很差,计算机有了,网通了,但是只会上网看看新闻或者进行简单的公文传输,还不具备数字化办公的能力。

(四)软硬投入结构不合理、不太重视应用及培训

经过调查发现,六安市在电子政务建设投入结构方面,存在重硬偏软的问题,虽然网络架构已搭建起来,但应用系统开发却不及时,加之培训跟不上,现有的应用系统仍然得不到合理使用,因此,一部分政府网站信息更新量小,通过网络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水平处于初级状态,还不能通过电子政务来提高行政效率并以其来提高对外服务能力。

三、六安市加强电子政务建设途径和对策

(一)整合现有信息网络资源,科学规划“两网”建设

根据国家关于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方针、政策和省政府建设“数字安徽”的总体部署,结合六安市实际,按照统建统管,分步实施,资源共享,规范安全的要求,推进本市电子政务建设。

1.整合现有信息网络资源。一是立足现有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坚持边建设、边提高,分期、分批建设和完善本单位、本行业的“两网”和数据库系统,完成信息采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二是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已经建立网络的单位,要继续做好网络的管理工作,并严格区分现有网络的用途,在保障接入互联网作为外网使用的同时,也要考虑和做好内网办公网络的建设工作;拟自筹资金自建的单位,“两网”建设项目应向市信息办进行申报审核,符合全市总体规划,并严格按照标准建设,“两网”建成后必须物理隔离,规范技术管理,及时更新信息内容;纳入财政统一建设的单位,由市信息办统筹建设,统一托管,托管的网站安全及网络管理由市信息办负责,信息发布维护由委托方负责。对于现有的网络资源站点和再建的网络建设项目必须到市信息办进行审核备案,纳入市级动态管理体系。三是确保内网的互联互通。各单位要尽快建立符合部门和单位办公要求的内部办公服务系统,并通过省电子政务专网的市级节点实现与省、市、县三级的联通。四是认真梳理信息化人才,整合信息化人才,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

2.政务外网建设。第一步,建立政府公共信息网WEB站点,进行静态的信息发布,如重大公告、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事手续等;第二步,建设基于大型数据库的信息发布平台和信息发布机制,上网的政府机构实现部分电子化办公,通过网络发布更多的实时动态信息。同时建立自动化的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受理公众服务需求、处理反馈意见;第三步,建立网上行政服务窗口,受理服务要求。

3.政务内网建设。第一步,经过统一规划,建设由市级节点横向连接市直单位、纵向连接县区政府的高速宽带交换网络;第二步,由各单位负责建设本单位政府内网平台,逐步实现公文处理电子化、业务运转智能化、信息管理网络化。

(二)充分协调部门利益,促进各部门平衡发展

电子政务的本质是政务再造,其矛盾的本质是利益协调,这是推进电子政务的难点和焦点所在。解决利益协调问题的基本思路是:第一,利益协调问题单纯依靠行政性命令和协调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应当综合运用包括法律、经济、行政的手段,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分别对待。第二,利益协调问题关系到对部门和公务员自身的考评,应当把本部门为其他部门提供信息的多少列入考核的指标体系,并与未来电子政务的投资结合起来统一考虑,形成“硬约束”。第三,利益协调问题是长期性工作,难度相当大,其推进是一个渐进式过程。原有的部门利益犹如坚冰,可以先从外围比较容易的部分入手,做试点示范,取得成绩后逐步推广。第四,利益协调的关键是构成多赢的博弈结果,让参与的部门都能受益,方案的设计要有远大的理想、明确的预期和有力的手段。

(三)加强人才资源建设,保障电子政务发展人才需求

电子政务建设中,人才资源尤为重要。我们要抓好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加强人才资源建设,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资源,努力营造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良好环境,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加大用人制度改革力度,加快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育人、选人、用人机制,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保障我市电子政务发展的人才需求。另外,为提升政府信息化水平,要重点做好公务员的信息化培训工作,今后信息化培训要作为公务员任职培训的重要内容,成绩作为公务员任职的依据。

(四)完善制度,强化保障

建立电子政务规划、预算、审批、评估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资金投入的审计和监督。明确已建、在建及新建项目的关系和业务衔接,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的电子政务财政预算、基本建设、运维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强化电子政务人才开发与培训。建议国家授权各级经济信息中心作为电子政务牵头责任单位,承担行业管理职能,负责电子政务的区域规划、政策制定、技术标准采用、安全监督、信息化测评、政府网站绩效评估、项目投资、维管运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协调职能和相关业务工作。

结论与展望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大势所趋,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本文在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以及部分信息化发展较为进步的国家电子政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现有信息网络资源,科学规划“两网”建设,切实推广应用电子政务建设成果,充分协调部门利益,促进各部门平衡发展,加强人才资源建设,保障电子政务发展人才需求、完善制度、强化保障、规范操作、确保网络管理安全等六方面解决当前问题的基本措施。

当前,六安市电子政务建设面临发展良机,电子政务的发展应充分结合“数字六安”项目的开展,力争使政府办公业务同步实现电子化,先试点,后推广,以点带面,组织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着力做到统一思想、突出重点、乘势而上、开拓进取、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为建设服务型、效能型和创新型政府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晓辉.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

[2] 李丹.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J].管理科学,2009,(4).

[3] 廖明荣.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动信息资源共享[J].现代办公,2009,(2).[责任编辑 陈 鹤]

作者:王自红 傅宝

电子政务条块分割问题论文 篇2:

论电子政务开放及共享面临的法律问题及解决方案

【摘 要】本文作者分析了电子政务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电子政务共享面临的法律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子政务开放;法律问题;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目前政府信息系统中存在的数据开放、共享不足,大数据产业基础薄弱、政府机关间信息系统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电子政务开放与共享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建立健全电子数据安全、共享等法律法规制度,保障规范安全的应用大数据,积极主动开放整合政府信息平台,建设政府间数据集中共享的电子政务大平台。本文首先明确了介绍电子政务及特点,然后着力阐述电子政务共享面临的法律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电子政务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电子政务的概念及特点

电子政务即政府通过运用电子网络信息化平台搜集发布信息、日常办公、管理公共事务等形式进行国家行政管理。包括政府办公OA自动化软件、政府信息发布及公告、政府上下级间远程通讯的视频会议系统、个人网上查阅的政府公开信息等内容。电子政务的主要特点是:用户数量庞大,不同政府部门间业务领域差异大,信息内容的权威性高,信息采集、维护要求严格。

2.电子政务开放、共享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共享中普遍存在“信息孤岛”、“信息黑洞”,政府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不足、共享不均、共享不畅,等问题。地方政府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体制条块分割的约束和高层领导对共享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足;部门内电子政务系统分散未形成有效共享資源;部门对信息安全、个人隐私的考虑拒绝共享;部门间信息共享的需求不明确、不清晰;电子政务共享的资金不充足;共享的法制基础不健全;重视硬件忽视软件、缺乏信息技术人才。

二、电子政务共享面临的法律问题及解决方案

以法制促进电子政务信息开放、共享中政府观念的转变;以法制克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过程中对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侵犯。

1.以法制促进电子政务信息开放、共享转变政府观念

通过法律的制定促进政府观念的转变。政府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倾向或观念陈旧,意识不到政府信息公开的可能性和重要性,并且主观上不愿意公开信息。通过立法,督促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促进政府与个人信息互动,增加政府的公信力。打破政府行政机关上下级纵向与部门之间的横向的界限,使其更加扁平化,提高政府内外沟通的效率,及时有效的传达各项政策方针,提高行政运行效能。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系统性、完整性、针对性,以便于政府可以真正接受人民的监督,实现政务的公正公平。

2.以法制克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过程中对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侵犯

电子政务信息数据的所有者是政府。但是,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个人信息属于个人隐私,政府除特殊情况外如涉及国家安全等,不能侵犯个人隐私权信息进行篡改或公开。一个典型的侵犯个人隐私权的例子著名的“斯诺登”事件,美国严重侵犯全球民众隐私以及互联网自由,此事件也表明公众对个人隐私保护的强烈意愿。引以为戒,应出台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的相关国家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权。目前,我国关于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也严重匮乏。随着电子政务的开放与共享,结合国外立法的经验,针对电子政务系统开放与共享中个人数据信息隐私权的保护,可以制定一部专门的、系统的、全面的《个人电子数据信息隐私保护法》。同时,如果个人信息隐私被侵权或泄露等违法问题,我国应建立健全的救济制度,畅通救济途径,可以在《行政法》和《行政复议法中》增加公民对个人隐私权被侵权时有申请复议、向法院起诉的权利;在《国家赔偿法》中规定的国家赔偿责任。

3.以法制促进电子政务开放、共享安全

信息开放共享与信息安全本质上就是相互矛盾的,信息越开放共享,就越容易导致信息安全泄漏的为问题。电子政务均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开放共享,面临的最大的安全问题是网络信息安全。由于互网络信息本身开放与共享的属性,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针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网络犯罪,可能侵入电子政务后台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非法窃取,删除损毁、篡改;侵犯知识产权,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和军事秘密。另外,在电子政务在利用信息技术来传输数据过程中,传输的政务数据也可能涉密或涉及个人隐私一旦丢失,政府可能遭受巨大的损失或陷入危机。目前,主要通过信息化技术与相关电子政务法律保障电子政务的安全。如数据加密传输技术等信息化技术保障电子政务,而通过法律保障电子政务安全才是根本。通过国家《宪法》、法律法规从根本上对电子政务安全加以保障,形成全国人民及各级政府共同遵守的根本。我国80、90年代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数十部法律法规,保障维护互联网信息系统安全,同样适用于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在我国《刑法》第285条、第286条、第287条规定均适用于电子政务领域,针对信息安全所作的规定,完全适用于电子政务信息的安全保障。法律保障引导人们健康地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参与到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中去。

电子政务共享需要加快法规制度建设,修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探索数据开放、安全等相关制度,保障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开放的管理过程,促进政府数据在保密安全风险可控的原则下最大程度开放与共享。制定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办法,建立政府部门数据资源统筹管理和共享复用制度。研究推动网上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工作,界定个人信息采集应用的范围和方式,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加强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等行为的管理和惩戒。推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基础信息网络和关键行业领域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保障网络数据安全。研究推动数据资源权益相关立法工作。

综上所述,着力在“十三五”期间推动政府电子政务开放、共享,要法律先行。除了解决上述的法律问题外,还应制定政府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整合政府部门公共数据资源,促进互联互通,提高共享能力,提升政府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充分利用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构建跨部门的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到2018年,中央政府层面实现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的全覆盖,实现金税、金关、金财、金审、金盾、金宏、金保、金土、金农、金水、金质等信息系统通过统一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地市政府部门也正在努力搭建统一电子政务平台,为解决各单位系统不兼容、网上公文格式不统一、OA系统重复建设等问题,保障全市各政务部门日常办公信息化应用需求,依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结合我市政务部门办公实际,市经信委积极组织协调,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分步实施、逐层推进、保障安全的原则,搭建基于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的全市统一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实现网上政务办公、网上协同办事、网上督查督办、会议通知、公文流转收发、移动办公等功能。统一政务协同办公系统的应用,将大幅提高业务信息的传输和处理速度,提升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效率,降低大规模系统建设及运维成本,提升系统安全性、降低管理复杂度,全面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

作者:王芳 李平

电子政务条块分割问题论文 篇3:

构建电子政务统一平台

(记者吴玉征)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指明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新方向,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电子政务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跨部门协同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难和绩效评估难等,仍然值得探讨。

我国电子政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就。虽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跨部门协同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难和绩效评估难等三大典型问题,但是,在今年中央政府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推动之下,一系列有影响的法规出台,一些具有示范性的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电子政务的新发展。今年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更是指明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新方向,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一年一度的IT两会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分论坛——电子政务论坛。该论坛今年针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提出了“统一电子政务平台和绩效评估”的主题,在当天的会议中,邀请国家电子政务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代表性区域的用户,共同探讨如何解决统一电子政务平台下的三大问题。

管理好项目建设

该论坛的主持人是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杜链,他在开场白中说,电子政务规范化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今年国家出台的55号文件(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会逐步改善这一问题,他同时指出,走向规范化和统一化是我国电子政务稳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计算机世界》报执行总编辑孙定发言说,《计算机世界》报一直关注电子政务领域的变化,每年的IT两会都设有“电子政务论坛”。连续8年的探讨,让我们可喜地看到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变化,从最初的严重重复建设,到后来过度追求硬件设施部署,发展到今天与政府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紧密结合,整体趋势是越来越走向务实。同时,我们还看到,影响国计民生的大系统如海关、税务和审计等在政府政务职能转变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条块分割、绩效评估问题等,还都是未来有待解决的。

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司的王娜,详细解读了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编制背景和主要内容,她在演讲中说,我国电子政务尚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建设轻应用、重技术轻管理,面向公共服务、协同监管和决策支持的应用水平不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灾难恢复能力明显不足,产业拉动作用不够,盲目建设、互相攀比的现象比较突出等,这些是造成当前电子政务项目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设施利用率不高、投资效益低下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正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政府才出台了管理办法,这是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也是明确政府投资规则、改善审理服务的需要,更是强化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的需要。王娜详细地解读了管理办法的9章38条条例,其中涉及到如何申报、建设管理、监督管理和资金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她认为,这些细致的规则、条例,把贯彻《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求落到了实处,切实提高了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加强投资监管、提高投资效益、保证建设质量、维护信息安全,为积极稳妥地推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促进其健康有序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王娜的解读中我们不难发现,管理办法对电子政务的推进实施规范得非常详细,并不是泛泛而谈。从王娜演示的PPT中我们看到,从申报、审批管理,到进入审批阶段,大概有30多个工作环节,这些环节涉及到地方政府和中央部委的协调、专家审评和回馈、专业评审机构的介入等,如此清晰地明确流程走向,对电子政务的建设起到了切实的规范作用。

管理办法已经在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该办法是我国第一部针对信息化工程提出的系统性管理规范,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内从事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部门和机构必须严格遵守的法规性文件。

明年的趋势

如何看待今年电子政务的发展,如何总结明年的趋势?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部教授汪玉凯是电子政务领域的专家,他每年都会回顾一年来的电子政务发展形势,并预测下一年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他说,尽管这样的预测不一定准确,但通过这样的形式,一方面可以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做一些思考,另一方面,也为全国关注电子政务建设的各方人士提供了一个参考。

他在今年的回顾中认为,今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侧重点,总体上正从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注重服务与应用,转向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应用与服务从浅层次转向深层次,整体上由过去更多关注条块的系统建设,转向越来越重视横向系统的对接。

在新的一年里,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整体走势是什么?汪玉凯的看法是,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对未来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路,这些思路必将对电子政务的整体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谈到党的十七大对电子政务的影响。他说: “服务型政府改革目标的确立,对以服务为宗旨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七大报告将我国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服务型政府’。我所理解的这个服务型政府首先应该是在法制框架下运行的政府,也是对社会承担责任的政府,当然也应该是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这个目标的确立,必将为以服务为宗旨的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这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将有更多的应用于社会、服务于大众、服务于企业,或者服务与应用相结合的信息化系统出现; 有更多有创意的电子政务服务系统将会诞生。”

汪玉凯从解读十七大报告的角度来预测明年电子政务的发展,其中包括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央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的之间关系等几个重要问题。他认为,电子政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而服务的。如果行政体制发生了变化,我国条块分割的现状有所改变,势必对电子政务建设的理念、工程的管理和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汪玉凯认为,明年将实施的《信息公开条例》对电子政务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电子政务中的“业务线”思路将被越来越多的机构所认同; 围绕决策支持、应急管理等信息化系统建设,将会有新的发展; 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前台统一,体现以人为本”,“后台整合,强化互联互通”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他总结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实践,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总体来说,探索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律才刚刚开始。如何在实践中走出一条“低成本、集约化、见实效”的电子政务建设道路,如何在中国这样一种体制下探索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架构,依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统一平台的重要性

无论对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办法的解读,还是对未来电子政务发展趋势的判断,与会专家都一致认为,新形势下的电子政务会越来越务实稳重。中央部委在信息化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地方政府的区域电子政务建设也别具特色,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子政务项目,北京平谷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平谷区信息中心主任兼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吴玉林说,平谷在推行电子政务中不遗余力,除了一把手重视、资金到位之外,还在具体的项目中采用具体的做法。比如平谷电子政务一定要统一用国产平台,对使用有两套操作系统给予处分。

平谷区电子政务办公平台由平谷区信息中心自主研发,该平台所采用的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套件)完全基于国产,完成了从服务器端到客户端的全部国产化。2005年,该系统正式上线运转。这个平台根据实际需求先后4次改版,功能增加到20多个,实现了全区118家委办局横向公文流转和网上办事的互联互通,被国际OA组织评为典型应用系统。

吴玉林认为,基于国产软件搭建的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基本能够满足政务办公需求,“随着我国国产基础软件产业的规范化和规模化,我们坚信国产信息技术能更好地支持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从安全方面、经济效益方面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保驾护航,促进我国民族软件产业的良性发展。”

安徽合肥信息化推进处处长杨大寨非常认同吴玉林的观点,他说,在合肥也建立了一套统一平台,四大部委的办公系统都在上面应用。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第一是解决了组织协调的问题,在这个平台建设之前他们就整合了组织架构,多头管理是不利于信息化推广的。其次是整合了资金,对政务平台的技术方案及使用费用实行审批制,为统一平台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上午的演讲中,虚拟化领域的权威厂商VMware从虚拟化的角度阐述了业务变革的重要性; 而信息化厂商Pitney Bowes MapInfo也为大家演示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

以服务为目的进行考核

出席本次电子政务文坛的还有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监督局国内市场事务部官员Einar Hannesson,他根据欧美建设电子政务的实践经验阐述了电子政务的三大问题,他认为,在体制不同和服务目的不同的情况下,欧盟电子政务发展的模式和中国的模式不同,但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

电子政务专家陈佛晓说,以他长期的电子政务经验判断,现在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存在问题,电子政务应该是利用ICT的技术对政务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得在手工情况下无法实现的管理上的创新思想,通过ICT手段得以实现,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他说,很多人并没有把统一网络平台看成是一个应用平台,这自然会出问题。而目前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来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对统一平台开发的集约化和高效率具有特殊的推动意义。

国土资源部信息办副主任李小波从国土资源部信息管理的角度认为,统一平台首先要统一网络,上下之间包括今后政府之间、区域之间都要有一个统一的网络系统; 其次要统一应用标准,要有规范化的流程; 第三要统一数据标准,这样才会实现信息资源的互换和共享。

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主任彭凯介绍说,北京市政府已经建立了北京市政府专网,它的数据都是统一的,并且有统一的网络。他个人的看法认为,电子政务当前缺的是共享交换基础环境,也就是说我们还没有一个基于网络的将各个应用系统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互操作的共享交换基础设施。北京这几年搭建起来的全市共享交换平台,主要提供的服务有以下几项,第一是交换服务; 第二是目录服务; 第三是安全认证授权管理服务; 第四是基础信息资源服务; 第五是绩效管理,是指信息化主管部门中部门交换的信息量的多少; 最后以定量化的数据体现交换管理,这属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范畴,而政府最缺的就是这一块内容。

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解读统一平台,关键问题都是我国政府管理事务交叉领域多的特殊国情,在信息网络技术与政务管理的结合中,跨部门、无缝对接的协同电子政务是一个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难度系数更大的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过,我国电子政务正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作者:吴玉征

上一篇:大专师范院校音乐教学论文下一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