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执法与环保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由工业化和农业化带来的人口剧增和环境污染情况问题浮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的社会建设要求,同时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基层环保执法人员在实际执行中,却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阻力,执法效率不高。以汉川市为例,对基层环保情况及执法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环保执法与环保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环保执法与环保教育论文 篇1:

试论环保执法与环保教育的关系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的逐渐恶化,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威胁。所以,环保部门必须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而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为人类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环保教育与环保执法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保障,后者是前者在社会生活中的有效实践,二者互为依存,共同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促进环保教育活动有效开展和环保执法活动有效执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环保执法;环保教育;关系

前言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障,只有保持良好的环境,才能为人类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目前,环境保护问题逐渐成为时代主题,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中所迫切关注的问题,因而环保教育、环保执法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只有加强环保教育,才能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全人类共同为环保贡献力量;只有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才能为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针对环保教育和环保执法工作而提出相对策略具有必要性。

一、环保教育与环保执法之间的关系

环保教育与环保执法之间具有密切联系。首先,环保教育为环保执法提供基础性保障。教育具有影响人、教化人的积极作用,能够对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导向影响。因此,只有加强环保教育,才能使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为环保执法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其次,环保执法是环保教育得以实践的重要工作。如果没有环保执法工作,任凭环保教育如何高效开展,其环保效果仍然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节约环保型社会的构建。可见,环保教育和环保执法之间互为依存,其关系十分密切[1]。

二、加强环保教育的对策

提升环保教育水平具有必要性,能够推动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因而有关部门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以学校为环保教育主阵地

要加强环保教育,应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进而对学生发挥着教化作用,为我国未来环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首先,环保教育要从幼儿抓起,逐渐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所以,教育部门应加强关于环保教材的编制,将环保教育列入教学大纲中,促进环保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针对青少年群体,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环保讲座活动,既能增强环保宣传,又能对青少年进行良好教育。最后,学校积极营造环保节能型的校园文化,以充分发挥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2]。

(二)对社会公众加强环保教育

环境保护是时代发展的主题,环保工作与全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因而有必要对社会全体公众加强环保教育工作,以全面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首先,以社区为单位,积极开展环保教育工作。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社区在居民心目中的地位逐渐提升,而社区活动对人们有着重大影响力。因此,以社区为单位而加强环保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其次,以政府、事业单位等组织为单位,对员工加强环保教育工作,并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鼓励全民积极参与到环保工作中。

(三)对环保执法人员加强环保教育

环保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強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环保执法是对人们环保行为方式的有效监督手段。由此可见,对环保执法人员加强环保教育工作尤为重要。首先,相关部门针对执法人员而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既规范执法人员的工作行为,又增强其环保意识。其次,建立或完善奖惩制度,并树立典型,以发挥榜样作用,规避执法人员滥用职权,提高环保执法水平,以推动社会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的建议

执法人员应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以确保自然生态环境的洁净性,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大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整治力度

对相关环境污染、破坏行为加大整治力度具有必要性,能够确保执法工作有效开展。首先,为工厂企业建立严明的排污制度,确保排污标准达标,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其次,加强技术改造,以强化社会众多行业领域的技术水平,进而使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再次,相关部门针对企业排污设备、污染程度进行排查,为执法人员提供执法依据。最后,建立或完善污染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确保环保部门充分了解城市污染现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计划,实现污染整治[3]。

(二)规范执法行为。

要促进环保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对执法人员行为加以规范。首先,针对环保执法工作而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执法人员提供行为依据,确保环保执法的规范性。其次,设立监督部门,针对执法人员的工作而加强监督,既有助于执法队伍建设,又能提升执法水平。再次,实行公务公开制,并设立举报电话,使社会公众可以对环保执法人员进行广泛监督,而执法人员应积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最后,加强执法检查,树立反面典型,以儆效尤。

结论

总而言之,环保教育属于教育手段,对人类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环保执法属于法律手段,对人类环保行为有着强制性、约束性作用,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缺少教育的执法,缺乏理论依据;缺少执法的教育,则显得苍白无力。所以,有关部门应制定合理的策略,以加强环保教育和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进程,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顾华玲.论提高环保执法效果的基础[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01:8-12.

[2]董邦俊.论我国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衔接[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1-8.

[3]武向朋.我国设立环保警察制度之理性思考[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5,04:9-12.

作者:高冬婧

环保执法与环保教育论文 篇2:

我国基层环境保护执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由工业化和农业化带来的人口剧增和环境污染情况问题浮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的社会建设要求,同时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基层环保执法人员在实际执行中,却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阻力,执法效率不高。以汉川市为例,对基层环保情况及执法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基层环保;执法现状;对策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汉川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汉水下游,汉川市区位优势明显,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紧邻武汉,境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素有“江汉明珠”和江汉平原“鱼米之乡”之美誉。随着我国中部地区的崛起以及武汉城市圈的建立,汉川市的经济近年来处于高速的发展阶段,政府不断的招商引资,吸引了很多大企业来到当地建厂。同时作为江汉平原重要的农业基地,汉川市的养殖业发展也特别迅猛,由工业化和农业化带来的人口剧增和环境污染情况问题浮现。环境的破坏给当地居民的生活以及附近农民的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搞好基层环境保护工作,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的社会建设要求,同时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提高基层环保执法实效,笔者及其调研小组通过深入汉川实地,深度访谈基层环保执法部门及其当地普通百姓,收集到大量一手材料,并对基层环保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2 汉川市环保执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产业概况

近年来,汉川市政府重视招商引资,改变了以往粗放式发展策略,选择性的引进一些对环境污染较小的轻工业,例如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印染业等产业,汉川市产业园呈现产业多元化趋势。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重污染企业,特别是二十多家造纸厂,近几年来,已全部被限令关停。

目前汉川市有三个污水处理厂,分别是马口污水处理厂、川东环能公司、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处理厂。大部分企业已经加入污水处理官网,由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工厂排放的污水,并实行在线监控。部分大型企业,例如达利园、银鹭等企业自身安置了污水处理设备,自行处理工厂排放的污水。部分小企业尚未加入排污官网系统,自行排放污水。

2.2 基层环保执法工作效率低下

(1)执法人员缺乏现场手段。因为环保人员缺乏现场决定权,这就使得法律在一定形式上不够严格。基层环保执法人员在发现企业违法排污后,只能先下达整改通知书。如果没有整改的企业,环保执法人员又需要向政府部门申请,立案下达行政处罚告知,如果告知后还不整改的企业才能由政府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最后才能移交法院。这一系列琐碎的程序下来,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无疑造成了执法效率低。

(2)部门职责不清,存在踢皮球的现象。比如交通运输车产生了噪音,这个到底是由环保部门来负责还是交通运输部门来负责呢?职责不清的时候,由于违法交叉的情况很难处理,一般会导致举报居民也不清楚到底应该交给谁来处理。这样也会造成执法效率低的情况。

(3)基层环保执法还面临着检测技术不够先进的问题,不能及时对污染物进行实地检测,需要借助实验化验的手段,使得工作开展面临困难。

(4)基层环保执法的专业人员无法完全满足实际需要。因为每天基层环保执法人员都要出勤,奔波于各企业之间。一旦有紧急需要处理的突发事件,出去监督执法的人员更是疲于奔命。尤其是实施突击检查时更显人手不足。此外环保部门的人很多不具有专业素质,大多数人员是军转过来的,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对环保执法的意识不够强烈。

(5)环保执法经费不够,执法人员工资太低。作为基层环保工作人员,工资收入水平相对于政府其他行政事业单位而言是比较偏低的。由于取消了过去由环保部门征收的“排污费”,统一由政府财政拨款支付执法人员工资。是否有可能出现涉污企业行贿执法人员以躲避处罚就不得而知了。

2.3 总体上企业环保意识和行为较过去明显增强

(1)企业的环保意识较以前已经明显的提高,部分企业已经主动承担起环保的职责,对企业生产的污染物进行治理。

(2)由于基层环保执法缺乏强有力的威慑力和约束力。企业的环保的“守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会导致部分只顾生产利益的企业缺乏对污染物的治理,导致污染物的直接排放。

(3)即使引进了污水处理工厂,但企业生产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同样会导致二次污染。基层环保部门对此显得举手无措。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努力,引进更先进有效的污染治理技术,从政策的层面解决区域环境污染问题。

(4)小作坊式的企业环保意识偏低,污染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更为隐蔽。使得环保监察和执法工作的难度更为增加。环保部门常常接群众举报,现场执法时却出现“人去楼空”的现象。

2.4 基层百姓对环保执法工作评价偏低

(1)由于环保执法的宣传不够到位,环保执法人员虽然在近些年做了许多努力,污水处理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是老百姓对政府的刻板印象和河流污染的现状,百姓们对环保执法仍然存在很多不满。他们认为政府没有什么作为,只会一味的贪污,以牺牲老百姓的生存环境作为代价。

(2)基层百姓对环境污染的认识不足。现阶段汉川市的生活废水污染远超工业废水的污染,居民的生活污水和畜牧业污水其实对环境也产生了很大的伤害,但基层百姓并没有觉察到,并将一切的环境问题都推卸到企业和政府环保执法部门身上。

3 造成基层环保执法效率低下的原因

3.1 环境保护立法不够完善

首先环境保护立法相对比较抽象,缺乏执行层面的相关指导,没有相应的处罚规定。我国环保法律虽然规定了企业的诸多禁止行为,但是却没有详细说明企业触犯这些禁止行为后的后果,导致很多企业出现类似问题后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进行制裁。

其次,目前对于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法律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只有行政处罚权,而无强制执行权。面对违法行为,执法人员除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改正外,再无其他措施保证违法行为不再继续发生。而且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3个月后才能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环境违法企业多数属中小型企业,在做出行政罚3个月后早已人去楼空,致使很多违法者逃过了法律的惩处。

3.2 环保执法部门内部机制不健全,体制不适

目前,环保部门内部机构的设置仍仅从工作性质上进行块块划分。由于体制和制度不完善,各内部机构之间往往不能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环境监测、监察、法制、管理等内部设置机构不能相互牵制,职责划分不够科学严谨,影响了环境执法的整体执法效果和执法效率。

此外,环保执法人才培养机制与环保工作要求也存在差距。基层环保队伍的培训主要集中在政治思想、领导讲话以及相关政策法规方面。而对于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技术、预测技术、应变技术,以及执行过程中经常需要运用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学习和培训较少。

3.3 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缺乏,参与程度不够

环境保护是关系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是重要的公共事务之一,群众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可是,事实上社会大众普遍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环境保护的参与程度并不高。大部分的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概念认识十分模糊,对负面环境问题的敏感程度较高,对正面环境问题如可持续发展、自然保护区等关注不足。社会公众也普遍缺乏学习环保知识、主动参加公益环保活动的意识。

调查中,几乎所有当地居民都不了解在我国农村面源污染已经超过了企业造成的点源污染。面源污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化肥、农药和地膜污染;二是畜禽排泄物污染;三是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面源污染由于形式上具有分散性、不确定性、污染源多样性等特点,其治理本身也是一个难题。由于基层环保部门对农村面源污染的执法情况基本处于失灵的状态。加之基层百姓缺乏相应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于是就会将环境污染之过完全推卸到企业和政府环保执法部门身上。

4 相应对策

4.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行政强制权

进一步完善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环境违法处罚标准,提高法律成本。赋予基层环保部门一定的强制执行权,如查封、冻结、扣押、没收、责令停产等必要的环境执法强制措施。制定法律来解决有法不依、违法不究、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特别应加强对环保部门查处违法排污行为时,拒不改正和执行的,继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此类无视法律法规的行为的企业或个人处罚方面的立法。如赋予基层执法人员可现场查封设备、责令立即停产等必要的环境执法强制措施,阻止环境与群众身心健康继续受到侵害。

同时加强地方立法。市、地区人大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地方性法律、法规。行政处罚不仅要惩处违法者的第一次,还要预防第二次,杜绝第三次,为彻底消灭违法行为的继续提供法律支持。

4.2 加强部门联动机制和环保执法部门内部建设

环境保护事业单靠环保一个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监督、环保统一监管、有关部门分工协作,污染者治理,群众参与”的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发挥环保统一监管的职能加强与监察、司法等部门联合行动,推动各行各业按照环保法的要求,齐抓共管,才能使“踢皮球”的现象慢慢消失,使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和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同时,当地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应当对其下属的环保部门的环境执法工作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此外,国家财政部门还应该加大环保执法的财政预算,加大对环保执法人员的资金投入,设立奖励机制,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工作积极性。

4.3 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媒体的作用,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程度

政府应该把各项工作责任向社会公开承诺,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及时澄清误解,完善环境信访制度。设置环境信访专员与突发事件发言人,以方便群众投诉、反映情况,也可以就突发事件及时向社会公布信息,以免不良恐慌的发生,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加强政府在环保作为方面的宣传,改变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负面刻板印象。特别是作为基层的环境保护部门更应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如联合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通过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等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进行环境保护法的大力宣传工作,让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

社会公众是环境保护的生力军,国家要建立起各种相关的加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创造和扩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机会,确保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使公众广泛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参考文献

[1]钟永森.环境执法现状与对策探讨[J].环境保护,2013,(2).

[2]张丹平等.环境执法工作中存在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2013,(3).

[3]刘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9,(1).

作者:严念慈 王腾 袁妙彧

环保执法与环保教育论文 篇3:

当前环境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

1 引言

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级环保执法部门不断提高执法手段,环保执法力度明显加大,但是环保执法依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纠等问题;尽管中国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环保法律体系,管理手段也趋于多样化,但在基层执法过程中,却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阻力,执法的权威、效能、水平都不尽人意。本文就当前基层环保执法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如何提高环境执法能力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2 当前基层环境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行政干预,地方政绩观障碍

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但是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对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认识不到位,为了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环保法制观念淡薄,认为“没有项目就没有一切,有了项目就有了一切”。在建设项目的安排上,往往是考虑发展生产的需要,而不考虑环保的要求,“先发展,后治理”,将环境保护置之度外,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去追求眼前和局部的经济利益。

由于环保部门实行双重领导,在基层实际工作中,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政府行政干预,特别是越到基层,领导的环保意识就越薄弱,干预程度就越严重,环保监督执法就越困难。地方政府因为担心影响国计民生、劳动就业、社会稳定往往不能依法做出责令重污染企业停业整改和关闭的决定,造成企业一旦出现环保困境,政府就会伸手干预环保执法的局面。比如,有的县级政府下发文件,对经济特困企业的排污费予以缓征、减征、免征。

2.2 各执法部门职责不清,执法交叉重叠,难以形成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分别在与自身业务相关的范围内对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资源要素分别对资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可见,我国环境保护实行的是“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各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执法主体林立,执法权力和执法责任分散,不仅不利于集中执法,统一执法,而且容易造成执法混乱。

一是环保部门与有关部门的职责不清、关系不明,“统一监督管理”与“监督管理”具体职责是什么?两者关系如何?环保法未作进一步明确,导致部门与部门之间经常相互扯皮、争权推责,严重影响了环保执法效率和效果。如居民往江河倒垃圾及焚烧垃圾等问题,就存在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水利、环卫、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环保局,谁都有关系,但谁都不负责,虽然问题不大,但影响不小。

二是各部门配合程度决定了执法效果。相对而言,环保部门管理的领域涉及面广,复杂性强,是俗称的“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所以,环保部门每要做好一件工作,都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环保部门与“有关部门”同属政府平行部门,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有关部门”能否在环保部门的统一管理下开展环保工作,完全取决其自觉程度,自觉性不够的,统一监管便无法实现。如机动车尾气的控制问题,基层普遍存在未开展尾气监测、净化业务的现象,因《环保法》规定,机动车尾气由公安部门实施监督管理,公安部门不支持配合,环保部门便无可奈何。还有夜宵烧烤档占道经营及油烟问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不下功夫实施监管,油烟问题便难以下降。诸如此类,环保部门常常处于爱莫能助的地位,虽然法律法规的条文很多,但没有明确界定职能范围,存在职能交叉现象,而且对于未履行职责的情况,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不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2.3 环境行政执法部门缺乏必要的行政强制权

与当前环境执法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相比,环保的行政强制措施显得很单薄,缺乏查封、扣押、没收、强制划拨、取缔等行政强制手段,使很多明知是违法行为却不能及时去强制改正,只能求助于其他有强制权的部门通过联合执法,这一方面使环保行政机关缺乏法律威慑力,执法威信降低,环境管理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使环境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客观上放纵了环境违法行为。

此外,环保部门在案件后督察的执行过程中无强制执行权。当前,环境案件的执行都要申请法院执行,法院执行存在着执行期限较长、力度不够等弊端,案件处理后要等待诉讼复议期满,还要通过法院的立案、审查、听证、裁定等程序,时间跨度较长,使得一些违法行为存在很长时间,而无法得到纠正,环境行政执法效率大打折扣。

另外,环境执法力量薄弱,在执法经费、交通工具、通讯工具、仪器设备等方面,远不能适应环境行政执法的需要。

2.4 地方保护主义干扰环保执法

环境执法难的另一方面是说情风的盛行。有这些“人情”充当保护伞,导致很多地方的环保工作难以到位。特别是当左右地方经济的财税大户出现环境违法行为时,地方政府领导往往出面说情,对执法机关的正常执法活动设置障碍,影响正常的执法工作。如环保部门按照法律规定,对企业拒绝排污申报、拒不执行建设项目环保审批、闲置治污设施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时,各种渠道的说情便纷至沓来,这些都严重干扰了环保执法工作的开展。

3 提高环境执法能力的建议

针对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影响环境执法执行力的因素,提出以下提高环境执法能力的建议。

3.1 准确定位,脱离地方政府行政干预,厘清职责

环境执法是行政执法活动的组成部分,是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将环境法律规范中抽象的权利义务变成环境法主体具体权利义务的过程。作为一种行政执法行为,环境执法的主要使命是贯彻和执行环境保护法律,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不应考虑地方经济发展问题,也不需考虑政治问题,它只对法律负责, 其执法的权限和行为应保持相对独立性。因此,需重新梳理环境执法组织的职能,厘清和保障作为专司执法的环境监察部门的核心职能。环境执法组织更多地行使强制性职能,如惩罚、罚款、强制关闭等,淡化乃至剥离非强制性、非行政执法性质的职能,如维护环境服务热线、信访。

3.2 增强环保统一监督管理职能

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执法体制有其优点,也有诸多弊端。因此,要进一步划分和明确综合管理部门和专门管理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建立和健全协调、合作机制,完善跨部门的联合执法的制度化水平。统一监督管理本质上就是环保部门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完成自身不能够完成的事情,那么,由于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是平行部门,没有隶属关系,只能依靠政府出面协调,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例如规定:对未经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设项目,城规局不办理建设工程审批手续;工商局则不予办理营业执照等。依靠政府对各相关部门的领导关系,对签订责任书的部门履行职职能责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推动责任制的顺利实施,以此来扭转环保部门孤军作战的被动局面。同时,要利用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制度,争取领导对环保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强化领导干部的环保责任感,营造“领导重视、上下协调”的良好氛围,推动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同时减少行政干预。通过这些工作平台,充分发挥好党政领导负总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新管理机制。

3.3 完善执法手段,提高执法的执行力度

实施依法行政,提高环境执法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水平,加强环境执法的服务性功能。与此同时,在充分保护环境监察执法相对人权益的基础上,改进监察执法手段,加强执法力度,执法处罚力度应与污染事件对社会损害程度成正比。比如违规排污, 要考虑偷排了多长时问、多少量、影响多大。

我国环境管理应继续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思想,紧紧围绕环境执法,做好环境污染的源头、过程、结果三个环节。一是从源头上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以环境容量为基础,控制项目建设规模和排污总量,实现污染排放源头控制和预防。二是从过程上通过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管理制度的实施,加强对排污企业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的监督管理,改善环境保护设施不正常运行和偷排的状况,实现污染治理过程控制。三是从结果上通过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实施,对企业的排污量、排污种类、排污去向、排污方式等进行监督管理,实现污染终端控制。

通过完善环境执法手段,提高执法的威慑力和执行力度,扭转和克服环境污染和治理过程中“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不合理现象,提高守法主体的守法经济激励。

3.4 强化执法权力,提高执法队伍素质

国家和地方在对原有环保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出台新的环保法律法规时,要赋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一些必要的强制执法手段,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拥有与工商、税务等部门一样较强的执法能力。环境行政强制制度的实施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影响很大,为依法行政,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利,环境行政强制制度还应当明确实施程序。

加强环境执法队伍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熟悉和正确运用环境法律法规,精干、高效、廉洁、文明的环境执法队伍。积极加强硬件建设,对重点污染源安装主要污染物在线监控装置,实现在线远程监控,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和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3.5 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观念和意识

环境保护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全民的事业,环境执法的具有全民性的特点。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是环境保护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彻底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状况的根本方法。对此,应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普及环保知识:第一,普及国家的环保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第二,利用新闻舆论加强宣传和法律的监督,将环境违法事件予以公开曝光,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第三,加大执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使环境执法置于公众监督之下;第四,提倡和鼓励绿色消费的环境保护观念,鼓励对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充分利用、回收利用,开发使用节能、无污染的产品,杜绝或减少破坏资源或污染环境的产品。

4 结束语

以上仅就有关强化依法行政、完善环境执法体系等方面进行粗浅的讨论。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民众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广大环保工作应进一步认清形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解决当前存在的种种环保执法问题作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朱慧均

上一篇:高职教育中网络教育论文下一篇:人生哲学与思想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