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单元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提问是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之一,它以提问为抓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勇于提问。本单元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培养问题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问策略单元在教学方法上与其他阅读策略单元有一定的区别,在学会提问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课本中原有的各种资源,则可以成为教者教学设计最好的抓手。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语文单元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语文单元教学管理论文 篇1: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探索

【摘要】    近些年来,信息技术以其更加优质的表现不断的被更多的运用在各阶段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当代教师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科学使用信息技术的各种手段,有效发挥其作用,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学生培养方式,丰富培养内容,还能提升教学效率,增强培养效果,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不仅收获技能与知识,思维以及素质也能得到全面的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    初中語文    信息技术    整体教学

引言:

单元整体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单元整体教学内容,从教学达成目标、学生培养方向等诸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系统性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在对应的时间里对某些知识或者某些技能有深刻的了解,进而强化其掌握程度,科学提升学生的掌握水平。本文就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开展方法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一些思路或者帮助。

一、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引入信息技术的意义

1.1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引入信息技术是当前教育发展必然趋势

近些年来,随着核心素养、素质教育等学生科学培养理念的提出,当代初中语文教育开始逐步走向全新的发展时期。在新教育新教材新模式理念的支持下,当代初中语文教育,学生需要从大量的技能知识以及书籍中,科学的掌握其背后蕴含的知识以及技能。在这样的形势下,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以及学生扩展探究的有力手段,教师也必须对其加强认识,积极利用其模式和手段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其综合能力,促进其正确学习意识与探究意识的构建与发展。初中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是未来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科学引入信息技术手段,不仅能够极大的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还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想素养。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信息技术的科学研究以及有效性使用,从而有效增强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与探究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养,让他们在初中语文阶段就能够具备良好的自我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成具备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

1.2初中语文单元整体引入信息技术是当代人才培养发展必然方向

生产力在革新,社会在进步,方式方法以及思想都在不断的变化,近些年来,随着国家与社会的不断培养与进步,国家、企业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步从需要专业人才逐步走向综合型人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才培养方向也要逐步进行科学调整,逐步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知识获取能力放在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中。而初中阶段科学引入学习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加强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效引导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还能激发学生的自我知识需求以及自我探究能力,丰富课程资源,有效增强教育以及学生培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初中语文整体单元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规范化使用方式

2.1单元教学达成目标的科学确定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文本设计中,如果教师依靠单篇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那么就极大的误入了自以为得的窠臼,无法连贯的完成整个单元的最终目标。因此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关注教材资源拓展预计整合的具体意义,进而通过对其深度了解,进而科学把握其重点难点和核心思想,从语言建构、思维发展以及审美能力等诸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增强学生培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让学生在整个单元知识与技能学习中,能得到更大的提升与发展。

如在初中一年级,课本在某一单元安排《猫》《动物笑谈》《狼》三篇同类型文章,在单元末尾还以“如何突出中心”为主要内容设计了对应的写作实践活动。虽然在学生看来,这三篇文章作者不同写作风格迥异,但是均是与动物有关,都是以动物描写为核心。因此,本单元的主题核心基本上可以确定为“动物”,结合对应的教学目标和课后习题,我们可以知道在,这个单元的主题达成目标或者教学任务是通过这些文章,引导学生主动对自身周边的各种动物进行细致分析和观察,进而强化感受,引导将这种感受表达出。在实际的情况中,由于这几篇文章的学习较为艰难,因此教师在这种文本相对简单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生动文本形象以及多重的学习渠道,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感受,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具体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动画制作或者云旅游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素材,让学生在不同素材中,进行思索和探讨,丰富学习内容,增强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

2.2学习任务以及对应情境的规划设计

学习情境的选择以及科学的创设对于学生技能与知识的掌握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上个例子中,我们确定了其主题:动物。那么人与动物,这是一个从充实在生活中的一个真实情境。动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也在作家的笔下,在自身的认知中。动物与人的共生共存,共同为这个缤纷的世界添加了多元的色彩。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主动引导学生对自己视野里的动物进行观察,进而通过真实场景或者文本描述对于各类动物的现状进行了解,学会用科学的语言其表达自身的认知以及情感。而这种情境本身就是一个优良的学习情境。这种情景使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以及文本支持下,加强对于这种情境内容的理解缩短作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更加科学的贴切的感受这种感受,理解这种情感,进而完成知识的系统性构建。

单元情境中的学习,是一种基于教学任务以及学生自我发展需求驱动的学习。关于“动物”这一单元的学习任务和相应的学习活动,都是以大任务的方式对学习过程和学生生活进行的科学的联系。如“动物在身边”“人与动物”等诸多的课后学习任务或者认知任务,都是以引导学生留心身边动物,观察人与动物相处现状,等主要目标的。从课后单元习题以及各类学习任务来看,这一单元核心是要求学生要带着理性的认知走进作家的作品,进而通过对作家语言的深度了解,看看作家心中的动物形象,进而在此基础上了解作家对于眼中动物的情感,进而对人与动物的关系发展进行思考。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通过信息技术或者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广泛阅读,联系自身生活认知体验,进而掌握表达个人情感的手段,使其具备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有效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可以围绕“动物在身边”这一课后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摄影、绘画等学生认可喜欢的方式方法,记录下自己身边的动物活动瞬间,并辅以简短的一两句话介绍,进而使他们自身观察以及文本描述中,加强对这些技能以及知识。情感以及价值观的了解,增强他们的综合素养,促进他們的全面发展。在“我的动物朋友”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制作一个类似的短篇,为学生提供一个示范场景,之后再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摄影作品或者绘画作品进行细致的语言描述和表达,使他们在自我寻找以及共同分享中,加强对于动物的了解,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学生的思维范畴,利用联想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了解和学习欲望,有效促进他们自我知识需求思想的诞生与爆发。如在动物中,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关联手段,提出:动物境遇、动物未来甚至是我是动物等全新思想,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他们不仅掌握相关的技能与知识,还能科学掌握自我知识学习方法,提升其综合能力。

2.3信息技术手段的科学运用与支持

信息技术的介入为当代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也使单元整体教学科学建设与发展实施有了=更加实质性保障。信息技术的全民参与,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手段,促进了学生有意义的参与各类活动,也将更加广阔的视野以及更加多元的学习方法和知识获得方法带给了学生们。如在关于动物的这一单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或者互联网搜索等手段,对更多的动物形象。更多的动物境遇以及更多的动物相关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和了解,使其在自我发展需求中,逐步明确了自身的学习方式和知识获取方法,有效的增强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2.4教学分析论证总结贯穿课堂层面

良好的教学总结以及论证实践等不仅在很大意义上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意识,还能明晰学生的发展水平,增强自身的反思能力,使教学双方都能在不断学习完善中得到更大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一定要保持教、学、评的客观一致性,进而保证较高水准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动物”为例,从“动物图文”的记录开始,到“我与动物做朋友”的口头表达,以及对“动物境遇”的关注,等等各个设计的项目,其都是根据最初的单元学习目标进行设计以及发展实施的。而在这个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应从学生的表现。参与程度以及技能与知识掌握程度来对学生自身以及教师进行科学的打分以及评价,进而在大数据分析资源和手段的基础上,将这些评价科学的的嵌入到教学目标达成评价系统中,从而不断的反思以及总结归纳,进而查漏补缺,有效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与水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对于初中语文整体单元教学效果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其重要运用手段之一,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当代信息技术应用手段的革新与发展,进而增强其使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使其发挥出良好的效果,促进学生思想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贾秋萍.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探索[J].基础教育课程,2019, 000(010):22-27.

[2]戴晓娥.信息技术支持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与实践[C]//2018江苏省教育学会学术年会.0.

[3]孙桂林.信息技术支持下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 2015(18):121.

[4]冯军,薛新国.信息技术支持下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的实践和探索[J].学周刊:中旬, 2016,(20):132-133

[5]单莉莉.  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21(04):222-223

[6]付小芳.  信息技术支持下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的实践[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8(06):94-95

作者: 胡雪梅

语文单元教学管理论文 篇2:

通过提问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探究

摘 要:提问是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之一,它以提问为抓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勇于提问。本单元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培养问题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问策略单元在教学方法上与其他阅读策略单元有一定的区别,在学会提问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课本中原有的各种资源,则可以成为教者教学设计最好的抓手。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问策略;课本资源;教学建议

随着教育政策的出台,教育部门要求切实有效地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势必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质量,以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

如何在教育背景下,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实效,这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就要下足功夫,精准定位,明确目标,围绕每一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利用课后习题、书中旁批、交流平台等课本资源,让这些有效的课本资源成为教学设计的最好抓手。笔者就以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的教学为例,就如何抓好课本资源,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一、 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统编版教材创造性地编排了“阅读策略单元”,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年级的上册都编排了一个“阅读策略单元”,分别是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有目的的阅读。“阅读策略单元”的设置主要是為了让学生在掌握阅读策略的基础上,能够综合运用这些有效的阅读策略,来提高阅读效率。这四个“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在整册书中相对比较靠前,也是希望学生能将本册书所学的阅读策略运用到后面其他单元课文的学习中。同时更是希望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也能用上这些阅读策略,以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有目的的阅读对三到六年级学生的要求难度是逐层提高的,非常符合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就每个单元内安排的三到四篇文章来看,前两篇文章具有阅读指导价值,而后几篇具有阅读练习价值,且题材并不单一,以四年级上册提问这一阅读策略单元的文章为例,编者安排了一篇童话、一篇说明文、两篇散文。题材的丰富多彩,引导学生在阅读不同类型文章时能够主动提问,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足见编者的良苦用心。那么,面对统编版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阅读策略单元的价值,让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这些阅读策略,并自觉运用到自己的阅读中呢?

二、 提问策略单元的特殊性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早在南宋时期,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陆九渊就提出了学习中存疑的重要性,学习中有了疑问,才会不断进步。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在不断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学生在习得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终生学习大有裨益。提问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独立思考,对课文内容、写法,或其他方面提出疑问。学会提问,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能在提问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的发展。这种阅读策略既有助于改变学生以往被动阅读的状态,又能培养他们乐于探究的精神,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愿望,更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围绕“提问”策略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要求学生能在阅读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是继三年级“预测”策略后的第二个阅读策略单元。这一单元在教学方法上是有别于其他阅读策略单元的。比如三年级上册的预测策略,教者在分析文本的同时,就可以逐步引导学生针对后面的文章内容进行合理预测,以文本解读带动预测策略的学习,再以预测继续推动后续课文内容的学习,以此循环往复。可以说,预测策略单元的教学主要还是以课文内容的学习推动阅读策略的学习。再如六年级上册有目的的阅读策略,在阅读任务的指引下,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教者引导学生逐一解决阅读任务,在解决阅读任务之后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阅读方法。而解决阅读任务的过程实际也是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因此,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也是以课文内容的学习带动策略的学习。

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在教学时则是以策略的学习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习。学生在自主读完课文后提出自己的问题,形成自己的问题清单,教者再根据每一课教学的目标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或者学会筛选对理解课文内容最有帮助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等活动逐步形成小组问题清单以及班级问题清单。在形成班级问题清单之后,教者则可以根据班级问题清单去引导学生逐一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推动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果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教者还是遵循旧法,先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再去学习阅读策略,就失去了提问策略单元的学习价值。

三、 提问策略单元的几个重要课本资源

提问策略单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并且抓好教材本身的几个重要的课本资源,进行有效设计:

(一)紧扣课后习题

四年级提问策略单元三篇精读课文都安排了三道课后习题。每一篇的第一道课后习题都为教者明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豌豆》“读完课文,把你的问题写下来”,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具有极大的教学价值。第一道课后习题指向非常明确,希望教者能够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什么是提问,并尝试把自己的问题写下来。《夜间飞行的秘密》“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想一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提问”,这是在第一篇课文感受过提问策略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教者应该引导学生在针对内容提问的基础上学会从其他角度提问,学会从多角度进行提问。《呼风唤雨的世纪》“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这是在学会提问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会筛选,教者可以引导学生在整理小组问题清单时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蝴蝶的家》是一篇略读课文,虽然没有课后习题,但在课前的阅读提示中也有明确的要求:“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类,选出你认为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并尝试解决。”这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提问策略进行提问、分类、筛选,以及最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侧重于学生对阅读策略的实际运用,这也是阅读策略单元后面几篇文章阅读练习价值的体现。不难发现,第一道课后习题所体现出来的目标导向是层层递进的,这也给教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明确的抓手。

本单元每一篇文章的第二道课后习题都是以表格或图例的形式呈现的,非常直观地呈现出了小组问题清单。教者在引导学生去读表格、观察表格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旁边泡泡的提示内容也很重要。提示内容里直接呈现了每一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比如第一篇引导学生发现针对课文内容的提问,既可以针对部分内容,也可以针对全文;第二篇发现提问的角度可以不一样,既可以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也可以针对课文的写法,还可以针对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第二道课后习题是教者设计教学重难点的重要抓手。

第三道课后习题,每一篇相对不同,主要还是针对各自文本的特点进行设置,但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都是有辅助作用的,也应该成为教者教学设计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抓手。比如第五课问的是:“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这个问题是针对全文内容提问的,既可以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问题是在针对全文内容提问,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第六课是针对一个片段,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这是对本课提问策略的很好运用。

(二)用好文中旁批

每个阅读策略单元都会根据课文数量在第二或第三篇课文中设置一位同学读课文时留下的旁批。王本华提道:“旁批的设置是为了给学生的自主阅读适时地提供一些拐棍或引发一些思考。”它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与反思意识。这些都是课本资源,教者不应该忽略。教者如果能够注重这些课文资源的利用,会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用好旁批,使旁批最大效果地发挥作用。

阅读策略单元的旁批其实就是前面几篇文章阅读策略的进一步强化,意在引导学生从旁批中学会发现、学会总结,加深对阅读策略的理解与运用。

提问策略单元在第三篇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中设置了旁批,是一位同学在读完课文后写下的自己的问题。这些旁批有对课文部分内容的提问,比如“‘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在现代指什么”这是针对课文第三自然段提出的问题;有针对全文内容的提问,比如“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有针对课文写法的提问,比如“‘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当然也有针对从文中得到的启示的提问,比如“20世纪的科学技术还创造了哪些神话”。不难发现,这些旁批其实就是对第五课和第六课所学阅读策略的运用,教者用好这一课的旁批,引导学生弄清这些提问分别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提问的,其实也就是对前面两篇课文教学重点的回顾。抓好旁批,能更加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提问策略的进一步理解,从而学会更好地运用。

(三)抓好交流平台

统编教材每一单元语文园地中都有交流平台,对交流平台的作用和价值,陈先云先生是这样阐述的:

1. 发现语言现象,渗透语文知识,初步感受语言规律,培养阅读习惯。

2. 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学习方法进行梳理,总结提升,加深学生对本单元学习重点的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3. 学生学习成果的交流与展示。

我這里只想先强调它的第二点作用,交流平台是对本单元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或习惯的梳理和总结。提问策略单元的交流平台就很好地总结了三篇精读课文的学习重点——积极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还总结了本单元希望学生养成的学习习惯——要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交流平台虽然是在“语文园地”里呈现和实施的。但是,教者应该在单元教学开始之前就进行规划,把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分别融入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去。

所以,抓好交流平台,能够让教者更准确地明晰教学重点,从而让自己的教学设计也更加合理。当然,交流平台不仅可以用于教学之前,更应该用于教学之后。在学完本单元所有课文之后,教者更应该引导学生结合交流平台的内容进行总结和交流,不应该只是读一读就结束。总结每一课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本单元学习重点的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交流从这个平台学到了什么,还可以继续引导孩子对这个交流平台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实现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可以让孩子在交流中更加内化语文素养。通过交流,孩子们要能够认识到自己是否已经真正领会某项语文规律,学会某项语文技能,通过交流学生能够形成一个自我的评价和判断。

课本资源是教材编写者给予教者最天然、最有效的参考资源,既明晰了教学目标,又明确了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者应该重视这些课本资源的使用,并且努力将它们的利用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教者与教材之间的有效互动与交流。

参考文献:

[1]李雪琦.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J].新课程·小学,2019(10).

[2]袁芳.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教学有效话题的设置[J].教学与管理,2018.

[3]李兰.小学语文教材自读课文旁批类型分析[J].东西南北:教育,2019(15).

作者简介:

印丽萍,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

作者:印丽萍

语文单元教学管理论文 篇3: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读写结合点的寻找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教学工作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育理念等方面。教师要想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教学改变,就必须更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时代感与趣味性,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更应如此。教师应有效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结合整体教育资源,实现读写结合,使学生在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好的锻炼,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文章结合实际教学,分析了读写结合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读写结合策略,以期为今后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读写结合;习作特点

引  言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面对较多教学难点,特别是阅读与写作这两个板块。如果只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不是太难,但如果想让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获得质的提升,教师就需要探索更多的读写结合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将教学重点更多集中在知识讲解上,缺乏对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机结合训练,学生很难提高自己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在单元整体架构下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从而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打好基础。

一、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思想、教育观念受到冲击,“填鸭式”教学逐渐成为过去式。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際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能够帮助学生习得语文知识和写作技巧,是知识输入的过程;写作能够为学生提供应用在阅读中习得知识的机会,是知识内化和输出的过程。因此,读写结合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进而为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单元整体架构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具体策略

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指从单元整体角度出发,制订教学方案、整合教育资源,开展系统化、整体性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为读写结合教学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1]。

基于上述分析,教师可以认识到单元整体教学的主要特点,以及读写结合对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从而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读写结合教学能够顺利实施。

(一)根据单元主题确定关键点

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通过对单元主题进行深入探索,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文章内容,从而为读写结合奠定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读部分的内容,同时点明教学主线,使整个教学思路更为清晰[2]。

例如,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这四篇文章。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这些文章的共同点,明确单元主题。根据对导读与文章基本内容的了解,学生很容易发现,这四篇文章有的写战争年代发生的一些小故事,有的写战争胜利后的新风貌。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顺序,按照《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灯光》《开国大典》的顺序开展相关的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根据严谨的时间线来获取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爱国主义思想贯穿其中,并利用多媒体设备等,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战争的惨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在学生初步阅读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简写观后感,或者标记出课文中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出自己的理解,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让其尝试用不同的写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上练习结束后,教师可以随机抽选学生上台朗读自己写的文章,并讲明为什么这样写,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性格腼腆、内向的学生,教师应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多鼓励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习作特点为突破口

单元习作是最直接的写作训练手段,虽然从教材编排上来看,习作模块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但在实际训练时,必须与单元整体教学协同开展。这既是读写结合的重要切入点,又是重要的应用思路。首先,教师应梳理单元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之间的关系,了解单元整体编排的目的,为后续写作教学提供依据。其次,教师应有计划地分步实施读写训练,可以将重难点部分融入阅读教学,并根据重难点知识,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抓住单元文章的核心思想,降低写作难度,使学生能够在写作练习中抓住重心,有话可说[3]。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教师可以先从文章整体着手进行阅读引导,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这一单元的文章有初步认知。《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些课文从内容上来看,都充分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只是在形式上有所不同。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设置不同的写作目标与内容。比如,《慈母情深》中有关于母亲外貌、神态的重点描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尝试描写自己的父母,学习使用各种形容词,并在课上进行相互交流;《父爱之舟》中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仿写类似的片段,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作者利用外貌、语言、动作,对父母之爱进行了生动且形象的描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结合生活中父母的行为,进行写作练习。这样将教学目标与写作一一对应,能够提高写作练习效率。在讲解完文章后,教师可以根据习作中“我想对您说”的这一主题,让学生写一篇文章。学生可以利用本单元学习、接触到的一些写作手法、技巧等,实现读写结合。

(三)充分了解单元文章的语言表达特色

读写训练是一个较为系统的过程,训练方法具有多样化特点。无论仿写、补写还是续写,都能够起到较好的训练效果[4]。教师根据单元文章中的语言表达特色,寻找开展读写结合的切入点,使读写结合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写作特点,避免出现盲目写作的情况。

例如,《鸟的天堂》中对大榕树“美”的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两句话将大榕树生动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小学阶段,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仿写,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这一单元的习作内容是“_____即景”,教师应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围绕自己生活、旅游、玩耍过程中观察到的一些奇妙景观进行描写,为小学生创造更多写作的机会。在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探讨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欣赏过的美丽景观以及习作中运用的写作手法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能力。

(四)从语文活动着手挖掘

现阶段的语文教学,除了知识教育,还包含情感教育、生活教育等,这与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在语文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良性互动,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将语文知识内化。可以说,语文活动为读写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是重要的教学载体,且能锻炼小学生的多种能力,与新时期核心素养教育要求相契合。这也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根据单元主题,合理设计、开展语文活动,充分发挥语文活动的教育作用。另外,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语文园地”,其中包含“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等内容,教师可结合“语文园地”的内容与要求,开展多样化活动[5]。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时,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开展一些实践性活动,如让学生自己编写、改编一些小故事。为了降低编写难度,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开展这一活动,根据学生能力、兴趣、性格等合理划分小组,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故事创作[6]。教师还可以挑选出一些优秀小故事,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人物心理,在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使其获得良好的体验,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在学生表演完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予以适当的表扬、鼓励,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7]

结  语

目前我国教育体系建设已经相对完善,包含很多现代教育内容。为了实现读写结合,教师可根据单元主题确定关键点、以习作特点为突破口、充分了解单元文章语言表达特色、从语文活动着手挖掘等方式,找到读写结合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楊思捷.促“合”融“通”: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初探[J].语文课内外,2021(18):336.

[2]吴虹.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24):52-53.

[3]徐颖.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J].语文课内外,2021(06):242.

[4]谢娟.单元整合下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寻: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0(11):71-73.

[5]宋道晔.基于“读写融通”的语文课程内容组建与实施[J].生活教育,2019(01):75-77,124.

[6]施正芳.破与立:读写结合的认知升级与实践转型[J].名师在线,2021(19):81-82.

[7]王凤莲.读中升华智慧 写中升华思想:小学语文读写组合教学研究[J].新教育,2021(11):68-6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 规划(第一批)课题“单元整体架构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课题编号:QG1451-09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明明(1977.10-),女,福建泉州人, 本科学历,一级教师。

作者:陈明明

上一篇:质量分析语文教学论文下一篇:高职美术素描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