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育的文化创意论文

2022-04-21

【摘要】本文分析我国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强化创意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展产学研合作的广度与深度等措施,促进我国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关键词】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对策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人才培育的文化创意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才培育的文化创意论文 篇1: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育策略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应该具有整体意识,树立全球观念。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探讨,进行文化创意人才的基本界定,通过对国内文化创意人才培育专业的分析,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政策制定者与人才培育机制,提出了可行建议。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创意经济人才培育机制

进入新世纪之后,全球掀起一股文化创意产业热潮,其涵盖了文化、经济与科技等不同方面,将文化创意转变为具有高度经济效益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不但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产业,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世贸组织的相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到:2002至2008年间全球文化创意商品国际贸易的年增长率达8.7%;在2008年,创意产品与服务的出口值为4244亿美元;欧盟在2008年创意产业总产值为6450欧元,比欧盟整体经济增长速度高出12.3%,并提供了560万的就业机会,这些都显示创意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从“知识经济”到“创意经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是发展的关键所在,文化创意人才的培育无疑已成为衡量我国国家竞争力的一项指标。教育作为人才的培养者,实际上担当了推动“创意经济”的动力来源的角色。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越多具有文化创意的人才,就越能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及创意经济的衍生,并且能不断进步、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意人才

2008年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将“文化创意”定义为:包括想象力在内,一种产生原创概念的能力,以及能用新的方式诠释世界,并用文字、声音与图像加以表达。随着文化与创意产业的发展日趋成熟,我们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这个概念的理解应该更为深入,既要考虑艺术文化又应该考虑到它的经济价值,以及创意的来源与核心,还要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呼应,落实文化立国,并利用文化创造经济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包含跨行业的范畴,各产业有不同的特性,如何界定文化创意产业工作者并不容易,而要界定到多详细的职业才算是创意产业工作者则更有难度。因此各个国家的学者专家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职业与人才都有不同的界定。

英国学者Hesmondhalgh认为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工作者包括:主要创意人员、技术人员、创意经理、所有人及主管。所有人及主管关心获利与声望;创意人员希望产制出原创或完美的作品,以建立名望。创意经理则是主管与创意人员双方的代理人或中介者。技术人员则必须有效率地完成技术取向的工作。

以创意城市理论闻名的美国学者Florida在《创意新贵II:城市与创意阶级》书中提到“创意阶级”即是指所从事的工作要创造有意义的新形式。这个新兴阶级的超级创意核心,包含科学家、工程师、大学教授、诗人与小说家、艺术家等以及现代社会的思想领导者,如编辑、文化人士、分析师等,他们负责从事创造出可迅速流通或广泛采用的新观念或设计。另一类的创意阶级包含从事知识密集产业工作的创意专业人士,如高科技、金融服务、法律、医疗、企业等工作的创意人士,他们以创意解决问题,或运用许多复杂知识找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北京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指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可分为七类,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人才(艺术家、设计师、导演等);文化创意产业技术人才(音乐制作人、录音师、摄影师等);文化创意产业经营人才(社长、团长、经理人等);文化创意产业营销人才(营销总监、市场推广主管等);文化创意产业通路经营人才(戏院经营者、拍卖经销商等);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人才(经理、总编、总监等);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人才(教授、研究员、咨询顾问等)。

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策略

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需要为数众多具有创意及文化艺术素养的人才,更需要这些人才来将艺术文化与产业连结起来,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当前政府在人才培育的策略上,往往通过一些学习课程将创作者转型成为经营者、销售者等角色。这样的作法具有相当大的风险,因为当创作者转型成为经营者或者销售者时,往往无暇顾及创作,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的创作能量减弱,反而伤害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对政策导向而言,健全产业人才发展环境势在必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松绑人事制度,加值产学研结合,推动高校及科研院所法人化,促进文化创意人才资源的流通与使用效率,给创意工作者提供更多工作机会。2、在培养人才的作法上,政府的作用应该是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刺激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工作人员数量的增长。在发达国家,文化创意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得到各种补贴和支持,毕业生能通过官方提供的资源,解决最基本的问题,所以有很多机会可以成立自己的个人工作室或公司,但是在我国,毕业生往往因为非常缺乏各种支持,只能在各种创意或者设计公司打工,无法真正进行创作。所以给人才必要的支持是下一步重点要做的。3、拟定完善的中长期产业发展政策,应对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高国家竞争力。4、整合文化创意人才供需信息,适时调整文化创意人才资源策略,进行文化创意人才统计与长期研究调查,建立人才资料库以掌握文化创意人才就业流向。

对文化创意企业而言,必须强化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竞争力,以保证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1、建立人才需求规划。人才培育的目的即是“人尽其才、才为所用”,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界在关心自身企业经营的同时,也应考查现在和将来国家人才培育的方向,并主动向相关主管部门提出未来人才需求的建议。2、组成专业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组织。整合人才资源,加强员工在职训练,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通过人才的共享服务,帮助中小型企业有效运用人才资源。3、提供专业人才评价标准。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只有企业最为清楚,文化创意的产业协会组织应该进行能力分析,与教育体系合作制定能力指标,做为文化创意人才的评选与培训标准。4、勇于面对国际竞争,对外进行跨国产学合作与人才培训,寻求国外相关专长的企业与人才。对内加强员工语言能力培养、国际文化素养与相关专业训练。5、帮助文化创意人才职业生涯规划,企业要将焦点放在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上,通过多种途径聘用人才,运用弹性策略吸引与留任人才,整合工作流程,并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机会,帮助员工设计将来的路径等。

对人才培育机制而言,我国创意人才培育的问题在于未将艺术专业之外学科的学生整合进入文化创意产业中,在文化创意专业人才的教育训练上,应该有更多的想象与可能性,尤其是通过经济、企业管理或财务等其他学科的训练,才可能实现产业总体增长的可能性。1、通过产学研合作,以了解产业的真正需求,规划专业训练课程。2、推动专业领域的认证制度。我们通常都是从“专业化”的过程来解释各个专业的特点,一个职业要转变成专业,通常有五个条件是不可或缺的:必须是一种从业人员可以全职工作的职业;必须建立专业训练学校;必须成立专业组织;从业人员必须努力获得法律保护,以争取工作时的独立自主;专业组织必须颁布专业伦理规范,约束其从业人员。上述各项特征,即是我国目前文化创意相关从业人员尤其缺乏的。3、拓展全球化视野与跨领域的专业培训。文化创意产业创造价值的关键,实际上是在专业领域内运用不同专长的人才,发挥出最大效益,所以全球化的视野是文化创意人才必须有的,复合型的人才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必需的,这必然是将来要着重加强的一个方向。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未来发展

人才资本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面对创意经济的潮流,发达国家已开始将文化创意人才作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指标,知识、创意与文化的“软实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目前,我国政府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也开始逐年加大投入,并将人才培育的问题当作首要解决的方向。自2002年后,在高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多个文化创意相关专业相继成立,然而人才的培养是长远大计,很难一劳永逸,同时新成立的学科和专业也面临师资与其他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面临学生所学无法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问题,因此,政府应有长远的眼光,去思考如何为政府、学校、大学、培训机构及其他公共机构提供就业导向的教育训练,以应对未来创意经济的需求,而不是一味鼓励创设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

再者,文化创意产业行业中,最迫切需要的是扮演媒介角色的中介来帮助文化和创意人才与产业接轨。同时提高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薪资结构,鼓励更多具备管理、产品研发、营销等能力的人才投入文化创意产业中,以培养兼具文化内涵、创意思维及产业经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最后,全球化需要大量具有全球意识与知识,熟悉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国际性文化创意人才。因此,积极树立全球观念,发展全球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全球性人才正是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同时,人们在工业社会中所形成的那些有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关系的观念将受到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在传统的主权观念上,将会受到严峻的挑战。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应该具有整体意识,树立全球观念,形成人类社会在全球化时代的共识。(作者为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作者:刘晞平

人才培育的文化创意论文 篇2:

我国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对策探析

【摘 要】本文分析我国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强化创意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展产学研合作的广度与深度等措施,促进我国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

【关键词】高校 文化创意产业 人才培养 对策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文化创意产业要求实现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相较于传统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的服务内容、表现形式和传播方法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它的出现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将极大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的改造升级,对加快转变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方式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前,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正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全球以美国、英国、日本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大国,通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文化创意品牌,文化创意产业对本国的经济带动作用非常明显,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的支柱产业。截至2015年,我国总体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只占总人口的1%左右。以北京为例,作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发达的地区,2015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了13.8%,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就业人口总量达到122.3万人,同期北京市常住人口数量为2171万人,只占全部常住人口总量的5.63%;而同时期的纽约、伦敦、东京等国外文化创意产业最繁荣的地区从业人员早已占所在城市人口总数的10%以上,对经济的贡献率甚至超过了20%。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缺口还在逐渐增大,而高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最重要的输出地,能否输出优秀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弥合人才缺口,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发挥决定性作用。

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相关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智力密集型产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比任何一个行业都要高,人才的质量和规模是产业发展的关键。金元浦教授曾经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的人才素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的艺术素养;二是熟悉当代的前沿技术;三是具有一定的文化管理能力。

按照人才需求的类型来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的人才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文化创意人才。创意是指通过大脑对文化产品进行了创造性加工而产生的新观点、新技术和新的思维内容,以及能产生经济附加值和提升资源价值的方法。只有能在文化产品创作中提出新观点、新技术和新内容,并由此极大提升产品和资源价值的人才是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人才应该具有相当高的专业修养、技术素养和文化修养,善于将技术和文化完美地结合,并使之转化为富有价值的文化商品,他们居于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的核心层。

第二类是经营管理人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熟悉产业运作,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了解国内外文化创意市场运行规则的管理型人才。优秀的文化创意管理人才需要对國情和市场有充分的了解,有很强的营销策划能力,了解如何发掘和培育市场,善于培养创意人才,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者和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舵手”。

可以认为,优秀的文化创意人才是企业成长的动力源,而杰出的经营管理人才却是文化创意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和促进文化创意人才脱颖而出的保障,两者对于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而言是缺一不可的。

二、我国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社会需要大量文化创意人才,但高校人才培养总量不足。以美国、英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拉动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水平甚至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最重要指标。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行业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存在着巨大缺口。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文化创意产业专业在我国高校设立的时间也相对较短,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作为新兴学科门类,招生数量和本科及以上的学位点数量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从在校生总量上看,相关专业本、专科在校生数量相较传统学科还有很大差距,而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就显得更加短缺。高校作为人才最重要的输出地,培养总量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二)文化创意产业学科处于调整和完善期,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目前,我国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相对较低,以本科及本科以下的高职高专教育居多,这与学科建设的现状是密不可分的。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学科正处于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期,以最典型的艺术类专业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艺术类专业已经从传统的文学类学科门类划分出来,于2011年正式列入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成为新的第十三个学科门类;2012年,随着新版教育部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发布,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也从试办专业转为正式专业,归属在工商管理学科,可授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学科专业的调整,可以认为是我国高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而做出的主动调整,但总体而言,学科建设的步伐仍然远远滞后于产业的发展。从人才培养的质量来看,相关专业学生普遍动手能力低下,缺乏实践经验,人才培养质量还远远跟不上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由于很多毕业生并不具备真正的创意创新能力或管理能力,有的毕业后在行业低端长期从业,部分毕业生放弃原来的专业被迫“转行”的也不在少数。近年来,许多省份教育部门甚至将部分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纳入“就业预警专业”或“红牌专业”的范畴,建议缩减招生计划、限制甚至停止招生,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境:一方面,大量文化创意产业专业毕业生流向市场却遭遇就业难,但另一方面,大量的文化创意类企业却苦于挑选不到合适的人才,人才培养结构性矛盾异常尖锐。

三、我国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当前,许多高校未能充分地了解文化创意市场的人才需求,开展专业课程建设也正处于起步阶段,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不清晰的,还不能与国家宏观政策变化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及时对接,人才培养体系仍然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各高校之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雷同化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高校不从自己的师资优势、地域特色和市场需求来凝练专业发展特色,而是盲目照搬照抄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做法,最终导致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高校输出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缺乏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的水平低下。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方向不相匹配。以国内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为例,从课程设置来看,大多数以新兴的经济管理学科为主,虽重视培养学生的市场观念和管理意识,但却忽视了创意教育和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培养的毕业生往往有一定管理意识却缺乏必备的创意知识和艺术素养;而艺术类专业比如艺术设计学、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工艺美术、动画、数字媒体艺术等热门专业虽说重点教授学生技术知识和培养动手能力,但在培养过程中却忽视了学生创新创意思维的训练,很多高校几乎没有引入相关的“创意学”课程,此外,通识教育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基石,在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中几乎是一个空白,这些都成为人才培养的软肋。多年来的“艺考热”吸引了大量高中生报考艺术类专业,从现实情况来看,广大的艺术类考生普遍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管理知识和人文知识比较欠缺,通过几年的艺术类专业训练,他们即便是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是由于缺乏创意学、通识教育等相关知识的引入和启发,真正的高水平复合型创意人才还是难以脱颖而出。

(二)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近年来,我国很多高校开始不断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从人才培养的情况来看,情况并不理想:相当多数的毕业生尽管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但是也仅局限在对理论知识的把握和一定的模仿能力,真正有创新创意能力的毕业生还是少数。这与我国很多高校过于强调理论学习,对实践教学环节仍然不够重视有直接关系,特别是我国广大高校很少从启发学生培养创新创意思维着手去安排实践教学,很多高校即便是安排了一定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也是流于形式,真正参与的技能培训是远远不够的。此外,很多开设有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的高校缺乏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教学的硬件条件,这些高校不仅实验设备和实验场地的投入远远不够,而且在专业实验人员的配备、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开拓等方面也远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够。当前,我国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是远远滞后于人才培养需求的,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规划上也存在着诸多不尽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内部文化创意产业专业规划不尽科学合理。不少高校在规划专业时,对专业发展的方向就不明确,进而导致不同的高校在规划教师队伍建设时,大多会根据本校现有师资队伍来整合资源和规划人才培养方向,例如,经济管理类师资相对雄厚的高校偏重于培养管理类人才,艺术类师资相对雄厚的高校偏重于培养创意人才,有的高校会把文化创意产业专业归属在商学院,有的会归属在历史文化学院和新闻传播学院,也有的归属在艺术学院或单独成立文化产业学院,很少会有高校从学校全局的角度来考虑本校师资整合与文化创意类师资的引进与培养。另一方面,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普遍不够。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有成熟的学科体系和高水平师资队伍来支撑,但当前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都以新兴专业居多,学科交叉与综合已经成为必然。但现有的师资队伍又大多数来自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很多都是为了专业申报的需要半路出家或拼凑的居多,真正有行业背景,熟悉文化创意产业运作的教师仍然非常稀缺,师资队伍建设的乏力将直接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很难满足市场需求。

(四)产学研结合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重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加强产学研合作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很多高校在参与产学研合作方面深度远远不够,未能科学合理地整合和利用产学研各方面的资源为人才培养所用,例如部分高校较少组织广大学生去观摩优秀的文化企业和创意园区,也很少引导学生参与文化创意类项目,仅有的社会实践教学几乎都是“蜻蜓点水”式的,缺乏与行业结合的深度和广度。长此以往,必将使得广大的学生不了解市场运作的状态,不熟悉产品开发的流程,学习的专注点囿于书本和课堂,不了解课堂学习与实践的结合点在哪里,学习缺乏针对性。此外,产学研合作的匮乏也不利于教师的成长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当前,理论扎实、行业经验丰富的文化创意类师资非常稀缺,而优秀师资队伍的历练需要通过高校和政府、企业及科研院所等的长期合作交流来实现,故步自封地开展研究和进行教学实践被证明根本是行不通的。

四、我国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设置。高校专业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因此,高校对文化创意产业专业课程的设置也要及时回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及时优化专业课程设置。高校在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时应坚持做好如下四点:第一,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专业课程设置。高校要及时了解社会需求并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作及时调整,建立高校与文化产业互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高校要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入手来开设课程。第二,要坚持以融入创意学科为导向。创意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尽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会有所區别,但是在加强学生创新创意意识这一方面都是非常紧迫的,高校要将创意学科融入课程体系建设中并使之逐渐成为主干课程,进而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要构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人才培养体系。文化创意产业专业正朝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通识教育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高素质文化创意人才的基本保障。第四,高校可以探索两类人才的打通培养,专业课程设置中互相穿插融合,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许多优秀的创意设计人才,如果加强管理知识的培训和实践,将更有利于使之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多面手和领军人物。总而言之,这两类人才的培养,尽管出于不同专业设置的需要会有所侧重,但是不应该出现互相排斥、互不了解的现象,这样是不利于人才全面发展的。

(二)强化创意实践教学。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涉猎大量的综合性知识,更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意实践能力。激发文化创意产业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提升学生的创新创意素质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特别是要加强创意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要在课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安排一些专业实践课程和创意实践课程。此外,高校也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搭建平台和拓展资源,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比较了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通过定期去文化创意企业和创意产业园区参观学习,使学生通过参观实习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创意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有条件的高校,要进一步探索建立合作单位的实习制度和指导老师制度。最后,在毕业设计环节,学校要鼓励学生结合产业现状和现实产品需求开展毕业设计,条件成熟的产品或创意,要鼓励学生申请专利或积极向企业进行推广,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意实践不至于流于形式,创意实践教学才能真正在校园内落到实处。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优秀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支撑,当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够有着直接关系。一方面,高校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重视选拔和培养优秀的教师骨干。当前,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的教师大多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有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在数量上还很短缺,很多专业教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知大多来自工作后的教学和研究实践。在学科师资配置上,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引进和培养具有一定创新创意能力、一定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这应该是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专业师资引进和教师培养的方向。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多参加学术交流和研讨,定期推荐优秀的专业教师去国内外知名院所进行培训交流。高校教师也要重视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到企业挂职锻炼或与企业展开技术研发合作。

(四)拓展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发挥的功能正逐渐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到为社会服务延伸,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高校作为产学研合作的关键一环,可以充分地利用好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资源来为人才培养服务:高校只有通过和企业合作,才能更好地接收人才培养意愿的反馈,更好地对症下药,切实解决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逐渐探索为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项目开发是文化产业人才的孵化器”,广大企业和科研院所拥有最先进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科研基础设施和最优秀的人才团队,高校可以就关键性技术难题与企业、科研院所展开项目合作开发,实现资源共享并培养和锻炼教师队伍;高校还可以输送优秀的骨干教师去企业和科研院所挂职锻炼,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高校也可以邀请企业、科研院所优秀的技术或管理专家到学校讲学或聘任为客座教授,为广大师生拓展专业知识和视野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殷宝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社会科学家,2009(10)

[2]曹宏,刁艷飞.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中我国艺术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6(3)

[3]范周.学科与人才: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作者简介】印海廷(1984— ),男,湖北仙桃人,硕士,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讲师。

(责编 王 一)

作者:印海廷

人才培育的文化创意论文 篇3: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对艺术设计人才要求的关键是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应加快改革步伐,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改变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观念,为文化创意产业培养真正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 艺术设计教育 设计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周大鹏(1978- ),男,湖南湘潭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教育。(广东 广州 510300)

一、前言

我国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注重学生设计技能的训练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形态塑造、设计表达方法和模型制作等相关课程来培养学生体验和掌握设计过程的各个因素与环节。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是以被动学习、模仿性设计为主。这种教育模式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适应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能够迅速地大量培养设计人才,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但是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透支生态环境资源,模仿、借鉴别国优秀设计产品的发展模式已经遭遇了“瓶颈”。为此,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构想,以摆脱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所谓“创新型国家”,指以创新作为国家核心理念,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最核心国家战略的一种国家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模式中,各种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各种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被广泛地运用于经济发展中,避免了传统的依赖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土地为生产要素的发展模式。

艺术设计产业是创意产业群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推崇创新,结合现有工艺、技术,向大众提供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前景巨大,艺术设计人才需求旺盛。艺术设计人才,要想设计出有竞争力的设计产品,除了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之外,还要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只有全面掌握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等人文知识,兼备深厚的人文素养,才能更好地设计阐释自己的设计产品。创意人才在创造精神文化娱乐需求过程中不仅要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出发,而且要从人自身存在的价值出发全盘考虑问题,关注人类文化,关注人类生存环境,关注人类未来。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对艺术设计人才要求的关键是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输送合格人才并保持创新能力,使设计真正成为增值经济文化实力的力量,已成为当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问题。

二、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点

设计新型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需要对创新型国家的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好地适应艺术设计产业的需要。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较,创新型国家的特点可以总结如下:(1)创新理念的普遍性。在创新型国家中,创新是国家的灵魂,创新文化得以发展。全社会努力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社会的组织和个人具有较为强烈的创新意识。(2)创新行为的社会性。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创新工作,创新浪潮波及全社会,创新成为社会时尚,成为人的发展的内在需要。(3)创新主体的普及性。随着创新理念和创新文化渗透于全社会各个领域,创新的国家战略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各环节。社会组织和个人潜在的创造力日益被激活,成为一个创新主体。(4)创新体系的完善性。包括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等的建设及其相互沟通和结合。教育体系是创新体系的基础,创新体系又是教育体系的发展,两者统一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社会实践之中。(5)创新战略的自主性、特色性。发达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经验表明:一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二是“要走本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共同财富,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本特点。(6)创新成效的高效性。发达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效果充分表明,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二十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

综上所述,创新型国家为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完善的平台、优越的环境,同时也构成了一个竞争激烈的艺术设计市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我们必须加强设计人才的人文素养,从文化的高度来理解设计活动,使其能为自己的设计产品注入文化魂、民族魂、时代魂。因此,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应在当前的现状下做出新的转变,以适应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基本国策的实施。

三、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要适应当代设计学科发展呈多学科交叉的趋势,让学生拥有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等知识;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培养学生经验技能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针对艺术设计教育本身的特点,结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笔者认为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势:

1.教育理念的转变。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过度强调横向借鉴和纵向传承,过分注重继承、追随和模仿、引进,传统上属于“技能型教育”。我国传统的设计教育体系采取的教育方式可以说是学习知识积累型的点到点的线性积累方式,学生的学习以被动的接受状态为主,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要转变,应尽快从“技能型教育”向“创新型教育”转换。“知识创新型教育是新的设计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它是一种扩散性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采取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中掌握自我决策的能力和独立分析的能力。”只有教育理念首先转变才能更好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艺术设计教育。

2.教学模式的转变。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要把传统的“设计技能的训练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放式的设计创新的系统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设计教育注重学生设计技能的训练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形态塑造、设计表达方法和模型制作等相关课程来培养学生体验和掌握设计过程的各个因素与环节,使学生达到对设计经验的学习和把握。

创新型设计教育体系则是更加强调学生对设计创新的系统方法的掌握和思想的应用,引导学生从宏观、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认识设计和进行创造。创新型设计教育体系也并不是对传统技能型教育一味抛弃,而是在创新型设计教育中对学生经验技能的培养有更多和更广泛含义上的扩展。

因此,要适应把传统的“设计技能的训练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放式的设计创新的系统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性、独创性的艺术设计人才。

3.将人文素质培养贯穿于设计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艺术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实用性强的综合性学科,是按照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规律,创造人类生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科学”。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或者是一门技术和艺术的简单相加。设计是人类文明高容量的载体,有较深层的人文属性。在艺术领域中,文化是艺术的灵魂。艺术设计是对文化资源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是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渗透力、影响力的拓展和挖掘。特别在当前文化产业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资源,打造富有创意、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既有文化战略意义也有经济现实意义。因而,文化产业对创意人才的人文素质有更高要求,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应更进一步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可采取以下措施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1)确立人文素质教育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更新艺术设计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以培养设计人才的艺术素质与设计审美能力为目标,加强人文类课程和理论课程的建设,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同时还应保留一些传统民间艺术方面的选修课,加深学生对母体文化的了解。(2)营造校园人文环境,强化对学生人文素质潜移默化的过程。“校园文化对学生性情的陶冶、境界的提升、情感的升华、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开展健康向上、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讲座、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学生陶冶情操、激发灵感、塑造自我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学校应加强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3)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人文素质和人文意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影响巨大。教师的人格魅力及思想倾向、精神风貌、艺术修养等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人文修养的形成,专业教师应把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融为一体,以自己良好的人文素养去引导学生。

国与国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创造型人才的竞争,究其根源,就是创造力的竞争,艺术设计领域更加要求设计人才对创新的系统方法和思想的应用。在当前形势下,艺术设计教育应把人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核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高等教育本身的创新,而机制的创新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所以我国未来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方向应该朝着“开放式教学”“创新性思路”“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

四、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几个特征与培养目标密切相关,它可以通过设置定性定量的课程内容和有效的教学实施途径来实现,即完成某一艺术设计专业或某一门课程之后,学生将要达到的某一确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才规格要求,其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与相应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致。而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由社会需求分析、岗位(或岗位群)标准分析、个体需求分析等的综合结果来确定的。

1.社会需求分析。社会需求分析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先决条件,根据不同的艺术设计专业、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教学条件和不同的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目标必须由过去单纯地针对一个艺术设计职业岗位扩展到着眼于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要坚持职业定位与人的可持续发展相统一。

2.岗位群标准分析。艺术设计产业结构的调整造就了相应的艺术设计的职业结构以及劳动岗位内容的不断变化。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必须从市场实际的需求出发。艺术设计岗位群调查与分析的过程实际上是课程目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项目、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的选择和确定的过程,是制定课程标准的出发点。

3.个性需求分析。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艺术设计教育课程要从艺术设计职业转换的适应能力的角度来分析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构建进入未来艺术设计职业世界所必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还要为学生今后的教育和培训创造接口与条件。因此,在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开发时,应增强基础性、通识性、复合性的教学内容,把增强学生的艺术设计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该类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使学生不仅在本专业领域具有变通能力,而且可以跨专业、跨领域就业。

[参考文献]

[1]叶忠海.大学后继续教育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

[2]安德鲁·森尼尔.创意产业:充满情感的经济[J].产品设计,2005(6).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M].深圳:新世纪出版社,2001.

[4]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5]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吴卫,刘志.艺术设计教育更需要复兴人文精神[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2).

作者:周大鹏

上一篇:中小学德育重点分析论文下一篇:化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