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本文从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出发,提出多样化人才培养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并以化学专业为例,介绍了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思路。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化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化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1:

新材料时代材料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设置

摘    要:现代社会已经进入新材料时代,材料化学专业建设如何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培养满足新材料时代的专业人才,值得思考。材料化学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实验课程体系设置对于人才培养尤为重要。文章论述了天津科技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设置思路,重点介绍了材料化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架构、实验教学模式及内容等方面的实践和经验,分析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设置对新材料时代的材料化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新材料时代;材料化学;实验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新材料是指那些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比传统材料性能更为优异的一类材料。其技术特点是探索材料的微观结构、制备与宏观性能的关系,通过材料设计、材料加工、性能评价等研究过程,获得能满足各种需要的新型材料。新材料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发展最快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我国材料化学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产生的专业,经过20年的专业建设,目前我国约有170所大学招生,专业培养目标日益明确、专业基础理论得到拓宽和加强、课程结构不断优化,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很大进展[1]。但在新材料时代背景下,如何跟上国家“十三五”材料领域建设步伐,培养满足新材料时代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并在我国材料人才队伍中彰显各个大学的专业特色,就值得各高校的材料化学专业教师进行思考。

材料化学专业涵盖的学科范围较宽,各高校的专业方向、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差别较大,但基本都包括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等三方面能力的培养[2]。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重要途径的实验技能培养环节,总是能够体现各高校的专业办学特色,因此材料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设置及改革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焦点[3-4]。

天津科技大学材料化学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每年招生两个班,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本文以搭建材料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架构、建立多层次实验体系为出发点,针对新材料和新物质结构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时代特征,将材料发展思维和时代特征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科研潜能,注重科研与实践能力并重,培养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材料时代感的理科应用型人才,同时更好地体现材料化学学科交叉的特性。

一、紧跟新材料发展时代脉搏,科学搭建材料化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架构

作为综合型学科,材料化学专业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化学基础实验、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教学环节十分重要[5]。材料化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应以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主旨,一方面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一方面加强专业实践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天津科技大学的材料化学是理科专业,以实验为主且与实践紧密相关的特点更为明顯,实验教学贯穿教学活动意义重大。基于此,2017年修订培养方案时,我们突出专业技能训练环节(该环节注重将材料领域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实验课程内容),设置“科技论文写作I(第4学期)—科学实验(第5学期)—科技论文写作II(第6学期)—实验技能训练I(第6学期)—综合化学实验(第6学期)—实验技能训练II(第7学期)”的渐进式材料科研能力培养模式,让材料科学知识与实践能力贯穿于大二、大三和大四年级。专业培养方案中四大基础化学实验224学时,7学分(天津科技大学规定实验课程32学时/学分,理论课程16学时/学分);材料化学实验学时80学时,2.5学分;科研能力培养训练环节12学分;毕业论文(16周8学分)等其他专业集中实践环节11学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合计32.5学分,占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教育课程85.5学分的38%。专业集中实践环节共计40学分,加上个性化课程14学分,占总学分170学分的31.8%。经过十几年的专业建设摸索及经验总结,已经建立起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专业技能训练三个层次的实验架构体系,兼顾全面的基础化学实验知识体系和多方位专业综合实验技能培养。每年专业都有接近1/2的学生考研,迄今为止已有多位学生在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等单位进一步求学深造。

天津科技大学材料化学专业申报的教育部自主设置“新材料与技术”二级硕士点2013年获批招生,目前下设磁学与磁性材料、新型生物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三个研究方向,这对于天津科技大学材料化学学科延续性都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生教育必会反哺本科教学。

二、凝练专业方向特色,建立符合新材料时代特征的多层次实验内容

作为本科实验教学,应考虑知识的连续性、全面性和趣味性,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注重激发学生的时代感和探索精神[6]。天津科技大学材料化学专业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专业建设和实验课程建设,基于紧跟材料时代发展步伐的建设思路,培养计划历经2006年、2010年、2014年和2017年几次较大的修改,目前已经形成生物材料与纳米材料相结合的专业发展方向。

2017年培养方案修订时,正值国家发布“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的新材料时代背景。我们立足京津冀,以服务滨海新区为出发点,建设以“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科学实验、开放实验、毕业论文”构建的 “五段式”实验教学模式,培养理科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侧重从培养学生了解大材料的基本原理出发,建立和培养学生掌握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实验课程,开设特色化、微型化、绿色化的研究与开发性材料化学实验。

具体做法是:(1)开发基础实验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环节,减少验证性实验项目;(2)综合化学实验与新材料实验有机结合,完成设计性与综合性的中级化学实验过渡;(3)以综合化学实验和专业化学实验为主体的专

业实验体系设计;(4)科学实验、综合实验及毕业论文融合;(5)通过开放实验和毕业论文环节培养创新能力。

1.基础实验教学重视学生对于基础实验知识的积

累,重点突出实验原理和方法的共性,强化基础实验技能训练;综合实验结合专业特色方向及学院优势特色研究方向,引入综合性强的实验;设计性实验内容随学科的发展而更新,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综合实践能力,培育学生探究能力及创新潜质。

2.专业实验围绕新材料特点,拓展专业实验技能,使学生掌握相关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等。专业实验内容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以团队合作模式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实验精神和团队意识,使之具备对材料开发或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归纳分析及提出可行的研究方案的能力。

3.精炼设置实验项目,注重实验项目的广泛性,实验项目涵盖无机、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各领域。如增开“量子点的合成及其应用”实验,让学生在掌握无机材料合成技术的同时,熟悉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等表征手段,也了解不同类型量子点在光电器件、传感生物医药等众多领域中的应用;增开“环糊精衍生物的合成及分离纯化”实验,让学生掌握多步有机合成技术的同时,熟悉元素分析、质谱等表征手段,同时了解超分子识别及组装的科学前沿领域,引导学生走进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分子机器”的奇妙世界。通过材料性能的表征,让学生感受新型材料的神奇,凸显材料专业的应用性特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应用的乐趣和应用价值[7]。

总之,实验内容在继承传统材料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入了新材料的多功能性、智能性等特点,同时注重大材料学科环境下材料之间的关联教育[8]。实验安排充分考虑了材料制备及分析的统一性和连贯性,各实验间具有借鉴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得不提的是,实验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得益于2016年天津市高校“十三五”综投建设投资,也更得益于2015年化工与材料学院的整合成立,学院平台的大型仪器设备,如热分析仪、纳米粒度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以及电化学分析仪等先进设备融入实验教学中,既保证了实验项目的顺利进行,也为学生的毕业论文和今后科研工作中对材料的检测技术的应用提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满足新材料发展的市场需求,培养新材料领域的现代技术人才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大学承担着培养有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人才的任务[9],大学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国家《“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提到:重点发展材料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着重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创业人才的水平和比例,满足材料领域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每年材料类本科毕业生约4万余人,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约1万人,但材料行业仍然面临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不稳、工程应用技术队伍流动性不够、新兴产业人才流动性过大等主要问题。

天津市周边有15个大中城市,有广阔的新材料消费和配套市场。近年来,以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催化剂与石化产品、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及特种纸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在天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稳步提高。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级人才,形成对行业发展的支撑。为了与上述天津的优势产业接轨,我们计划开设部分开放实验项目。在目前的滨海新区建立的3~4个与专业紧密联系的相对稳定的学生实习、培训基地,设立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开放实验,保持定期联系,专业首先定位于服务滨海新区建设,一毕业便就业,更快地融入滨海新区建设。2016届本专业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达到97%,其中从事材料相关专业的一次就业率也达到80%。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的蓬勃发展,以及对周边地区的产业带动,本专业毕业生也将会有足够的事业发展空间。

2018年6月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要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有宽口径的材料学基础知识和化学理论,同时又必须具有现代化仪器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善于将基础知识转化为科学技术和社会生產力[10]。这种能力必须通过系统理论培养及严格的科学技能训练逐步形成,因此实验教学的独特作用很重要。教学的本质在于通过师生互动,使受教者自我觉悟。这种特点在实验教学设计过程中尤为突出。近年来天津科技大学一直实施推进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专业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人数越来越多,多人获得国家、天津市及校级各级奖励。鉴于此,通过鼓励企业导师将企业课题引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也会使得开放实验训练环节更加规范,学生学以致用,研究兴趣和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发表论文等,这对学生将来继续求学深造或者求职均有益处。指导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得益彰[11]。

我们常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材料的发展史。当现代社会进入以纳米材料、信息材料和能源材料为主要特征的新材料时代,教育工作者如何在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之间找到教学切入点,将材料科学教育进行传承与创新,这确实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仅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叙述了天津科技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设置情况,浅析了实验课程体系对新材料时代的材料化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意义,以期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同探索专业实验课程的改革,结合新材料发展趋势,不断构建完善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框架,努力培养出适应新时代、新需求的新型材料化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辉,黄剑锋,殷立雄,等.工科背景下材料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探索[J].大学教育,2016,(1).

[2]任志宇,陈志敏,李明霞.材料化学“自主开放”实验教 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

[3]丁能文,游维雄,陈军,等.浅淡材料化学专业的高分子 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大学教育,2016,(6).

[4]陈万平.材料化学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探析[J].大学化学,2016,(12).

[5]王爱萍,朱志斌.材料化学专业实验特色化的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6).

[6]吴艳光,杜飞鹏,张云飞,等.应用型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学的新探讨[J].山东化工,2017,(7).

[7]晁小练,彭战辉,杨祖培.压电陶瓷传感器的制作及压电效应演示综合性实验设计——介绍一个材料化学综合实验[J].大学化学,2017,(4).

[8]李井葵,陈俐.高校实验室教学科研相融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3).

[9]吴伟,张晓云.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材料化学实验室 管理的感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9).

[10]田俐,刘胜利,申少华,等.教学与科研互动 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新模式探讨[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7).

[11]董国君.材料化学专业实验课程研究性教学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2).

收稿日期:2018-11-19

作者简介:郭敏杰(1972—),女,吉林伊通人,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分子组装和生物降解材料研究。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委重点项目“聚焦工程教育认证,建设专业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171005703B);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材料时代材料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设置”(2017Z007)

作者:郭敏杰 樊志 王培然

化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2:

地方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探索

[摘要]本文从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出发,提出多样化人才培养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并以化学专业为例,介绍了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关键词]地方高校 多样化人才 化学专业

[作者简介]傅建中,绍兴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李建法,绍兴文理学院化学系副主任、副教授(浙江绍兴312000)

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教育部2005年1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

我们认为,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宏观上看,多样化体现在由不同类型、层次、规模、学科结构和办学形式的高等学校所组成的一个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微观上看,多样化可以具体到某一类型或层次的学校甚至某一个专业。比如,我国地方高校数量1000余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量的90%以上,如果想在其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定位,形成自身特色,走多样化发展之路。本文以我校化学专业为例,探讨和实践了地方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思路。

一、专业办学定位分析

与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一样,我校化学专业是伴随学校发展从师范专科转型的理科专业,基础差、历史短。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虽然在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内传统强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办学定位上,如果盲目攀高,只会挫伤自身积极性,迷失办学方向。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现实,从现有条件出发,发掘自身优势,确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地方高校的基本任务应该是服务于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体现在专业办学定位上,专业设置和发展方向要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相适应,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应该以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

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名人辈出,是一个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同时,绍兴及周遍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化学工业特别是精细化工和制药工业发展迅速,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化学专业人才。作为脱胎于师范教育的我校化学专业,由于受体制性因素的限制,未能及时实现向应用型专业的转移。但是,我们并未因此拘泥于理科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照搬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而是在现有的专业框架内,主动寻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结合点,从自身区位优势出发,将我们的化学专业定位在面向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分层次、多样化培养应用型化学专业人才。

二、 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一)专业方向上的多样化

我院化学专业是一个从师范专科转型的本科专业,化学教育是我们的传统专业方向,招生和就业形势良好,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中学化学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应该具备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知识与能力基础。

对于非师范化学专业方向,根据对本地区经济发展及其人才需求特点的分析,我们强调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多样化,主要面向各类化工企业培养能够从事化工技术开发、质量控制及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了加强学生知识能力与企业生产实际需要之间的结合,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进行了改革,保证在专业知识结构上尽可能满足学生和企业两方面的多样化要求。

(二)人才培养类型上的多样化

为了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的目的性,我们在人才培养类型和学生发展方向上也进行了多样化培养目标的探索。周济部长曾明确要求“学校以生为本”,教育和教学改革的目的就在于不断完善自身的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

1.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就是就业竞争加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毕业以后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是一个非常现实和迫切的要求。为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提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具体目标。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院校专业生存的根本,学生就业率的高低是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标志。确立这样一个目标,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他们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提高我校化学专业人才的社会认可度,为专业、学科、院系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以学术能力提高为导向的研究型人才

随着本科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研究生教育近年来发展很快,目标是培养高水平的学术型人才。随着我校知名度的逐渐提高,相当一批有良好学术发展前途的学生考入我校,但是由于学校当前发展水平的限制,不能为他们提供研究生教育。根据“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以这批学生为对象,确立了以学术能力提高为导向的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以考取研究生作为具体目标。

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是我校化学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考研率也是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确立这样一个目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教师提高教学和学术水平,扩大学校、院系和专业的知名度。

三、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实践

(一)革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根据我校化学专业的定位和多样化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认为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应该体现出不同专业方向的差异,在夯实化学专业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培养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结构的人才。为此,我们建立了“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基础课程上统一教学计划,构建专业知识基础的平台。在此基础上,设立“化学教育”、“工业分析”、“精细化工”、“化工工艺”等四个模块,确立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在课程设置上既有不同、又有交叉。例如,在“化学教育”模块中,除了开设必要的化学专业课程外,重点加强教育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在非师范类的三个模块中,课程设置的交叉程度较深,同时大量开设与本地区化学工业发展特点相适应的课程,如“精细化工概论”、“印染化学”等。

通过实施这种“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知识需求,另一方面也方便了教学管理和组织。

(二)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是对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共同要求。近年来,许多地方高校强化了学生考研工作,但是由于过分强调理论课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被录取的部分研究生动手能力不足,甚至发生个别高校或导师排斥地方高校考生的现象。而在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中,很多企业反映理科学生动手能力较差,难以将所学知识迅速融入生产实际中。为了在我们的人才培养中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改革了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加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在专业基础课中提高实验课时比例;增加各门实验课程的实验开出个数,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延长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环节时间;加强实验仪器设备的投入,等等。

(三)鼓励和支持学生考研

衡量研究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是考研成功率,2005年我校化学专业学生的考研率达20%,其中有多名同学被浙江大学、兰州大学、湖南大学等重点大学录取。通过支持和鼓励考研,在学生中间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学风建设。在这方面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积极动员,开设考研讲座,提高学生考研热情和信心;建立考研学生导师制,为学生考研提供从复习准备、报名、考前辅导到复试等整个过程的全面指导;召集备考学生与考取研究生的学长座谈,交流考研经验教训;发动全体教师为考研学生提供各种方便。

(四)毕业环节教学模式的创新

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角度看,2005年我校化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很好,非师范方向学生100%已达成工作意向。为了提高就业率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针对这批学生,我们探索了校企联合进行毕业环节教学的新模式。具体内容包括: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在企业进行;聘请企业高层次研究人员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学生毕业论文课题来自企业生产实际;将毕业环节与就业相结合,使学生提前进入企业。

这种新型毕业环节教学模式为校企双方带来了“双赢”的效果。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开发人员短缺的问题,而学生提前进入企业,将毕业环节与岗前培训结合起来,毕业后可以迅速适应企业生产需要。对学校来说,可以缓解近年来学生数量增长带来的师资短缺、实验室面积不足等问题,可以促进学生就业,还可以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

四、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专业设置成为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

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地方高校在专业增设上受到很多限制,在专业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也有很多严格的规定。这些限制与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才培养现状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脱节。据了解,企业需要更多、更为迫切的是工科类的应用型技术开发和管理人才,而我校目前只能开设理科化学专业。虽然,我们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调整,但是,在整个知识结构上与工科类人才的培养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迫切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开设工科类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轻化工程等专业。

(二)学生自我定位尚需积极引导

对于地方高校来说,能够以考研为目标作为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学生数量不可能占太大比例,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就业市场。对这些学生来说,大学期间如何及时进行自我定位,有针对性地制订学习计划、完成个人学业是非常重要的。为此,需要学校和教师及早介入、积极给予引导。在这方面,我们准备进一步强化本科学生的导师制,帮助学生树立务实的择业态度,指导学生结合未来职业选择课程,有针对性地为学生确定近期和远期目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就业实力的增强。

到目前为止,应该说,我们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仍处于边实践边探索的阶段,许多工作尚待深入和完善,许多方面还需要学习同行的经验和专家的指导。

参考文献:

[1]袁世鹰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与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 2003,(3).

[2]刘义荣.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人才培养的多元化[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5).

[3]李淼焱等.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地方高校改革[J]. 辽宁教育研究, 2004, (5).

[4]王志刚, 郑存库. 个性化发展: 一般地方高校的战略选择[J]. 中国高教研究, 2005, (4).

[5]刘群志. 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观念与优化机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11).

[6]杜国海. 试论高等教育目标多元化与课程结构改革[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 (5).

(责任编辑:王庆玲)

作者:傅建中 李建法

化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论文 篇3:

化学专业外语课程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探究

摘 要:本文从研究生阶段化学专业外语这门课的教学为出发点,分析该课程对化学类研究生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随后提出一些建议,包括对专业外语教学内容进行更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实际写作能力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与专业课程有紧密联系的素材等等。这些良好的建议可以大大强化研究生的化学专业外语功底,这对研究生以后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工作中灵活运用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化学专业外语;研究生;教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研究生是高校为国家科技、经济发展专门培养的创新群体,因此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研究生群体至关重要。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发挥是其思维能力高低的直接体现。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之上,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方能初步有所施展,从而得到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能力所需要的知识,并不只是书本上死板的知识点总结,学生在学习后要学以致用才能到达教学目的。而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就是以灵活的思维为指导去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创新实践能力,是人进行创造新事物的实践的能力,它是实践能力的一部分。在社会群体中研究生一直扮演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群体角色。在多年从事化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工作之后,我的感受特别深刻,上述这些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显得尤为迫切。下面我将从研究生阶段化学专业外语这门课的教学出发,进行剖析化学专业外语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

化学专业外语是针对化学类研究生教育并结合该领域各个专业内容而开设的必修课程。其实学生在本科阶段已经研修过大学外语和本科阶段的化学专业外语课程,这两门课程为研究生阶段的化学专业外语学习及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对化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通过强化化学专业英语学习,可进一步获得大量实用化学专业术语和养成良好的专业表达习惯。熟练掌握这门课程为以后的学习深造、科研工作、外文专业资料查阅、撰写外语科技论文和学术交流打下坚实基础。尤其是现在(英文)研究资料在互联网上使用和查阅非常普遍,这对从事化学专业的工作者来说,在化学专业英语和运用能力方面要求将会更高。但在目前针对研究生的化学专业外语的教学中切实存在一些问题,这可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接下来将从四个方面对这些存在的教学弊端进行逐一分析和讨论。

1. 研究生专业外语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效果大打折扣。现在授课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的运用频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而化学专业外语的教学方式没有任何改变,仍然采用粉笔、黑板和非常普通的口述授课方式。这对授课教师来说没在教学手段上有所突破,而对学生来说更为枯燥,身心疲惫,很显然这种教学状况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学生在实践方面能将之灵活运用。

2. 研究生专业外语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未能及时更新。现阶段化学专业术语与本科阶段的教学有大量重叠,部分仍然使用早期化学专业的英语教材,教学内容较为老化,每一个化学分支使用教材中许多章节与专业调整后的课程没有实质联系。

3. 研究生专业外语教学未注重学生在写作能力方面的训练。针对研究生的化学专业外语教学,教师的重点还是放在扩大词汇量和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但是这种教学手段的弊端是显然易见的,如:学生的时间有限,很容易忘记学到的内容,即使学到了适量的专业词汇也仅仅会认,不会读写。这种教学方式应该说是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因此教师若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在科研写作方面有所指导,这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能力有较大帮助。

4. 授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办公网络,搜索各种信息资源,这里包括大量的英语科技文献。可以看出当前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已经步入飞速发展的模式,日益积累的教育教学资源也呈现多元化。这一切为研究生的学习科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授课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观念要发生改变,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挖掘一切资源为科研教学服务。

5. 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化学各专业教材为基础,根据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使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搜集上课素材。可以举一简单的例子,在材料化学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中,授课老师应该有意识地把学科内容对应的化学术语去结合日常生活,吃、穿、住、行等一一对应。再者,作为教师最好能把自己的亲身科研经历与材料化学的应用实现关联。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化工生产的进步,每年国内外都有许多著名化工企业相继涌现。因此,教师在讲解专业教材的时候,可特意通过这些活生生的实例过互联网引导学生学习或者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进展。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大部分对这些与自己学科相关的网络资源感兴趣,这不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极大增强学生学习化学专业外语的兴趣。

化学专业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科研创新研究,而化学专业外语是搞好科研的基石。若此课程教学不能及时做出调整,会让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产生一种误解,也就纵容学生对专业外语学习不够重视。在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作为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化学专业外语的教学应当进行相应改变。从长远角度考虑,必须以实用性为指导原则,切切实实让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化学专业外语来提高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芦菲,应用化学专业外语阅读课程初探[J].广东化工,2014,22,156.

[2]李小昱,王为,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100.

作者简介:

李洪基,安徽省淮北市,淮北师范大學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作者:李洪基

上一篇:人才培育的文化创意论文下一篇:中学生德育缺失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