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业企业文化论文

2022-04-17

美容业企业文化论文 篇1:

美容业的四部曲

到2020年,中国美容产业年产值将超过一万亿元,这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所牵头编制的《全国美容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预测的。届时美容行业就业人口将达到3000万人;上市公司将超过100家;美容产业园区将超过10个;将出现年销售额超过500亿元规模的领军企业……

今年4月,美国时尚行业权威商业媒体 WWD公布全球美容企业100强榜单,进入该榜的中国企业共有4家,分别是: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第47位)、伽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57位)、香港利丰集团(第72位)、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75位)。

美容业已历第五代

中国的美容业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从一无所有走到了万亿元规模,经历了五个阶段。欧泉美业提供的资料表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是中国美容业发展的萌芽期。其主要特点是:在技术和产品的使用上主要以西方舶来品为主,强调全盘模仿、复制,美容项目比较单一。在经营模式上以独立的作坊式为主,美容收费普遍偏高。从业人员大多是来自艺术、文化领域里非常注重生活品位与情趣、有开风气之先的勇气和精神的女士。顾客普遍对这一行业缺乏了解,对美容消费表现出一种盲目跟风和不知所措的复杂心态。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中国美容业发展的成长期,这一时期虽然仍以舶来品为主,但一些简单的医疗美容手段,如“三文”(文眉、文眼线、文唇),已经被运用到行业中来。一些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养较低的人员开始进入美容业,并且日渐成为美容业的主力。顾客开始增多,开始对美容服务的项目与质量有所选择和要求,对美容的需求进一步扩展。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是中国美容业发展的膨胀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发展迅猛,但发展缺乏规范,市场相对混乱。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016年,是中国美容业发展的平稳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部分美容技术逐渐成熟,如皮肤护理、文刺、问题皮肤的解决;美体、整形技术,美容技术的科技含量明显增强,技术效能项目占绝对优势;消费价格趋于合理,美容院开始拥有一批稳定、成熟的顾客群,美容业的信誉开始回升。

2016年至今,中国美容业发展进入突破期,其特点即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企业的转型升级开始大面积地展开,中国美容业的企业结构将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正如国家发改委产业所服务业研究室主任王佳元所评价的:美容产业是一个完全竞争性行业,由于发展历史较短,目前存在企业规模较小、创新驱动不够、服务人员素质偏低、行业监管不完善、发展规划缺失等问题。新编制的《全国美容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提出,将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美容产业发展质量和消费者获得感为中心,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全程质量管理能力和民族品牌建设能力为重点,推进智能制造和规范服务,优化产品结构,改善营商环境,推动美容制造业与美容服务业互促共进,将美容产业打造成健康快速发展、创新水平提升、吸纳就业突出、消费者满意度高的重要行业。

一部曲传统美容业积极转型升级

顺应潮流,传统的美容业在积极转型升级。海口红妆美容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艳对《中国名牌》介绍说,红妆转型升级问题要先解决对流量和存量的思维,必须从以前坐等上门,积极主动地转到流量型思维上面去。用互联网工具和新媒体矩阵,比如两微两号等,让顾客在最短时间内了解自身的品牌,开展品牌营销和整合传播工作。

她说,红妆也在做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开发,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数据化解析,更有指向地解决顾客的需求问题。将来会把物联网加进来,形成一个大的闭环,对整个企业的发展、对行业的推动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与新型美容业态靠着互联网长袖善舞不同,传统的美容店在妆容潮流上大做文章,例如2018年美容业就创造了许多“新产品”:宿醉妆、小丑妆、丰唇妆、玻璃甲、渐变唇、烘焙妆等等,是从明星到路人都爱画的时尚妆容。

唤能健康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丽莎的“新玩法”则是绿色美疗,她因此创办了“松鹤富丽”这个品牌。李丽莎称绿色美疗是一种崭新的美容文化理念,现在又发展到绿色整体美疗概念。所谓的绿色概念,在她看来就是“六没有”:没有添加、没有破皮、没有打针、没有创伤、没有污染、没有二次损伤。她的绿色整体美疗遵循的就是这“六没有”。她补充说,美疗也不仅仅局限于皮肤,还要有整体之美,那就要从健康做起,所以绿色美疗还有生理美疗,生理健康。

1996年,第一家“思妍丽”美容品牌在北京诞生,是全国成长速度最快的SPA连锁机构之一。在“科技+美容+艺术”的理念推动下,思妍丽推出自主品牌DR Bio,包括抗皱抗老、美白保湿、瘦身塑型、眼部护理等品种,以现代科技为基础,满足不同顾客多种需求。

思妍丽还迈开了移动互联网+美业的第一步,与国内互联网美业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巨头——拾羽达成合作,对系统进行全面布局更新,内部的管理、后期的结款、顾客的管理更快捷,在管理、预约,甚至是卡项的设置方面更细致、更完善,数据准确性,实时性更高。

二部曲发力品牌建设

原国内贸易部党组成员、总经济师丁俊发说,品牌代表了一个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品牌也是企业的压舱石,是企业的一个卖点,是企业客户忠诚度的一种反映,是一种无形资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流通研究室副主任漆云兰也说,中国的美妆品牌应该大力推进品牌建设,因为从消费结构升级的内容看,国人已从过去的生存型、发展型消费需求升级到现在发展型、享受型的消费需求。

因此,除了创新之外,美容业还发力品牌建设,加强企业管理。红妆这些年就致力于塑造品牌。张红艳对《中国名牌》表示,过去很多地域性的连锁企业,不太关注品牌的建設,实际上是不对的。品牌的建设不是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品牌的建设是需要常年累月去打磨的。企业需要展现给消费者的是一种精神面貌,是一种品牌价值观,这是需要不断地去打造的。这次红妆获评百佳品牌,就是品牌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张红艳说,要积极塑造品牌,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红妆是诚信单位。

如何锻造自己的品牌竞争力?张红艳对《中国名牌》说,要清晰地了解行业环境和行业发展状况,明确自己品牌的核心价值观所在。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一套可以传承的,可以公认的价值观,也就是企业文化。同时还要明确自己的品牌定位,红妆22年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为更多的顾客朋友带来美丽和健康,始终专注于美业,没有轻易动摇过。因为坚持只做美业,所以红妆品牌价值观会持续得到强化。

眼下美容业竞争日趋激烈,行业自律问题时有发生,成为行业内和消费者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张红艳对《中国名牌》表示,虽然眼下美容业有很多创新,新玩法层出不穷,但企业的根基是不会变的,这就是诚信经营。

红妆严格把控质量,所有使用的护理产品、仪器,对其性能、作用、规格、使用期限、相关证照等,红妆都要严格把关,必须完全合法化。采购回来之后红妆还对每一个批次的产品,做严格的检测和检查,确保无误后才下发到各个营业单位。

三部曲小生意 大市场

2018年,美容业的一个细分专业—美甲很火爆。火爆当然有其原因,一方面美业利润高,一瓶标价几十元的指甲油可以提供给数十个消费者消费,可以以低成本实现高利润;另一方面女性消费欲旺盛、消费能力强、消费升级快,市场潜力和商机巨大。

当然,互联网也是很重要的推手。

最近,一款名叫河狸家的美甲App热度很高。河狸家提供的是美甲师一对一上门服务,目前已入驻了1000名美甲师,每天接单近2000单。

河狸家App直接对接的是美甲技师,而秀美甲搭建的是一个平台,服务于美甲店,消费者通过平台定位查找到附近的美甲店,然后直接到美甲店享受服务。秀美甲创始人易文飞说,秀美甲搭建的是一个美甲生态圈,所有和女性、美甲相关的需求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满足。目前,秀美甲已经创立1年多,累计激活用户达1200万,入驻美甲店达到10万家。算一算,如果一个美甲店有3个技师,那么平台可以“养活”30万技师。

深圳美业O2O平台“美丽加”上线两个月以来入驻商家如美容院、养生馆、美甲店已超过1000家。“美丽加”在面向用户端的APP中也打造了侧重美容业的社区“美丽圈”,让个人用户可以方便地交流经验心得。

四部曲层出不穷的新玩法

2018年,面临着以90后为主的消费者,各个美妆品牌都有了新的“玩法”。

近兩年频频在电视广告中亮相的国产品牌的卡姿兰给消费者的印象是会玩、有趣、会社交。卡姿兰甄选最潮最鲜的时尚偶像,大玩偶像营销。“偶像营销”一直是社交型营销的重要入口,通过消费者“爱屋及乌”的情感,企业可以此作为纽带,与消费者建立友好的情感沟通,让消费者将对偶像的情感转移到产品和品牌上。

民族品牌百雀羚的“天然影院”也很吸引眼球。百雀羚“天然影院”就是坐在一辆满载天然绿植的巴士上,领略杭城天然风景。巴士从杭州丝绸博物馆出发,最终抵达西湖。巴士内设置了“草本天然放映厅”,提供VR沉浸式的观看体验,有“天然片场”为乘客提供天然拍照背景。百雀羚首创这一玩法,不仅贴合其“北纬三十度,向天然致敬”的活动主题,且为消费者展示了本土美妆品牌富有诚意与创意的营销,极具个性化和开创性。

美容产业园区也在发展中。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埭溪镇有个建设中的中国美妆小镇。美妆小镇的规划面积3.28平方公里,建设面积1.33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超150亿元。美妆小镇目前已入驻项目37个,其中产业项目24个,配套项目13个。美妆小镇项目由珀莱雅集团牵头,实行“公司+基金+政府”运作模式。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美妆小镇总顾问侯军呈说,化妆品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具有产出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等特征,建设美妆小镇的初衷,就是想让这一产业与文化、潮流紧密结合,围绕全省七大万亿产业之一的时尚产业定位,重新定义美妆产业发展方向。

新的美容细分业态层出不穷,老的美容机构则在升级转型,大家都不愿意错过中国美容市场下一次的大爆发。机会是留给这些辛勤准备的企业的。

作者:杜婕

美容业企业文化论文 篇2:

“华山论剑”“华山奖”商标成功注册

在16年的发展历程中,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社开创了数个行业第一:创办了中国第一本公开发行的美容科普期刊;创办了第一本针对美妆行业从业人士的专业期刊;创办了第一个美妆行业高级别领袖年会——“华山论剑”,并同期推出了行业惟一永久奖项“华山奖”……

如今,在2008华山论剑·第五届中国美容领袖年会暨华山奖颁奖典礼落幕不久,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社创刊16周年之际,又传来一个喜讯——“华山论剑”和“华山奖”品牌商标双双获得国家商标委的注册审批。这标志着“华山论剑”和“华山奖”品牌不仅获得了行业人士的认可,更具有了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身份。

致力打造行业品牌盛会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拥有其独一无二的企业精神。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社视文化为企业发展之根、动力之源,在全力推进“为美容市场提供最好的服务,为美容企业创造最大的效益”核心经营理念基础上,坚持不懈地为营造“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而努力。从2004年华山论剑·第一届中国美容领袖年会创办之日起,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社便致力于将“华山论剑”和“华山奖”打造成行业的顶级会议品牌和奖项。

2004年7月31日~8月5日,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社不忘行业媒体旗帜的重任,以“坚持、无畏、勇敢、拼搏”的豪侠之气,携手业内外领袖精英共赴华山,举办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美容业华山论剑。大会秉承武林豪侠之气势,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英雄气概和前瞻性的目光对未来中国美容业健康、持续发展做以规划和指引,吹响了中国美容业经济进步、产业升级的号角,是具有行业特质和时代风采的美容世纪英雄会。可以自豪地说,第一届华山论剑·美容行业领袖年会的成功召开开创了美容行业的三项第一:第一次设立美容业的惟一永久奖项——“华山奖”;第一次邀请众多业外经济界精英为美容业献计献策;第一次举办纯学术研讨性质的“华山论剑”。

当年8月,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社正式向国家商标委提交了“华山论剑”和“华山奖”商标注册的申请。但由于我国目前商标注册审批程序严格而且复杂,一般注册一个商标需要两年半到三年的时间,所以直到今年这两个商标才获得国家商标委的正式商标注册证。证书明确了“华山论剑”和“华山奖”商标的合法性不容侵犯,并说明注册的是第35类商标,被核定的服务项目包括:组织商业或广告交易会;商业信息;组织商业广告性的贸易交易会;组织商业或广告展览;市场分析;商业管理咨询;商业调查;广告:广告传播。

自该商标申请提交4年来,华山论剑·中国美容领袖年会已在业界享有极高的美誉,如今,正式通过了 “华山论剑”和“华山奖”的商标注册,这不仅是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社打造传媒品牌的又一次成功举措,也一定会为企业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更加有益的影响。

“华山论剑”和“华山奖”品牌解读

“华山论剑”一词来源于武侠小说宗师金庸先生的作品。在金庸的作品中,有13部提到了华山,尤以《射雕英雄传》中的“华山论剑”而著名,于是“华山论剑”在现代词汇里便衍生了最高境界的交流探讨和较量之意,与中国美容领袖年会的权威、高层次交锋等特征不谋而合。中国美容领袖年会的“华山论剑”主题Logo,作为年会核心理念的集中与升华,简洁大气,富有美感与创造性。主体Logo标志为金庸题写的“华山论剑”四个大字,笔锋苍劲、布局和谐,既喷涌着荡气回肠的豪侠情怀,又蕴藏着厚积薄发的慑人气魄。

每届华山论剑·中国美容领袖年会同期推出的“华山奖”,作为彰显美容经济公众影响的中国美容业惟一永久奖项,始终秉承公平、公正、严谨、准确的评奖标准,并将“诚信”作为企业及个人能否入选的标杆。华山奖前期评选非常细致和严格:由评选小组依据参评企业的基本条件,筛选出200家候选企业;由美容消费者投票,根据得票率确定前100家入围企业;在征集业内人士意见的基础上,由专家团队和统计分析学小组根据入围企业的各项数据,对公司形象、财务实力、管理质量、团队执行力、产品研发、人力资源、发展潜力及创新能力等多个关键因素进行评价打分,最后对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后确定排序名次。由于这个榜单的公平、公正、准确,已经获得业内外及消费者的一致认可。

历届华山论剑精彩回顾

回顾经典,再现辉煌。每一届华山论剑都是围绕始终如一的主题理念论证探索,所产生的真知灼见也会成为新一届年会成功的源泉。

第一届华山论剑以中国美容业20年主题,对过去、现在、未来的美容业格局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探讨及展望,为中国美容业更加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及理论财富,从此掀开中国美容业飞跃发展的新篇章。

第二届华山论剑在延续第一届精髓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思想及智慧因子,通过思想碰撞、巅峰对话的形式,对2005中国美容大趋势进行全方位的论证思索,以“看法·想法·做法”为主题,为中国美容人展现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手法。

第三届华山论剑的主题则是前两届的提炼与升华,2006年所出现的一系列信任危机让中国美容人深刻认识到美容业的发展必须依附社会这一生态整体,美容业要成为社会之大成产业必须懂得和谐的重要性,在维护行业和谐生态的同时,运用创新的方式,实现发展的目标,因此2006中国美容大趋势便通过“和谐·创新·发展”的主题来阐述。

第四届华山论剑根据新的市场发展状况,确定“新经济·新战略·新营销”的年会主题,汇聚业内外精英就如何突破美容业二次发展瓶颈、如何在同质化竞争中决胜终端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第五届华山论剑,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社首次移师活力之都上海,与上海美博汇强强联合,将年会主题定为“融合·活力·共赢”,增强了华山论剑品牌的内涵与活力。同时,因会期之际突闻汶川大地震,在举国悲痛的同时,主办方化悲痛为力量,在年会上发起为灾区人民献爱心的倡议,使本届华山论剑处处涌动着深深的爱国情怀。

不超过500人的限定规模,参会代表的行业地位和特殊身份,业内外专家学者的加盟,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锋,“华山论剑”品牌的精髓在中国美容领袖年会上得到了充分的阐释和体现。“华山论剑”和“华山奖”商标成功注册,意味着在核准的领域,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社拥有自己的独家使用权,其品牌价值再度增值。

作者:筱 语

美容业企业文化论文 篇3:

培训师与中国美容业

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一名黑人少校军官和一名白人士兵在路上相遇,士兵见对方是黑人,就没有敬礼。当他掠身而过,忽然听到背后一个低沉而坚定的声音:“请等一下。”黑人军官对他说:“士兵,你刚才拒绝向我敬礼,我并不介意。但你必须明白,我是美国总统任命的陆军少校,这顶军帽上的国徽代表着美国的光荣和伟大。你可以看低我,但必须尊敬它。现在我把帽子摘下来,请你向国徽敬礼。”士兵终于向军官行了礼。这位黑人就是后来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将军的本杰明·戴维斯。

这则故事蕴涵的道理之中,有一点就是礼仪培训的重要性,戴维斯在那个瞬间表达的不仅仅是自尊和军队礼仪,更在无形中担任了一个培训师的角色。

什么是培训?为什么要培训?

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管理训诫行为。它是为了达到统一的科学技术规范、标准化作业,通过目标规划设定、知识和信息传递、技能熟练演练、作业达成评测、结果交流公告等现代信息化的流程,让员工通过一定的教育训练技术手段,达到预期的水平提高目标。

既然培训如此重要,培训师的角色自然必不可少了。

培训师通常是培训讲师的简称,是通过示范、讲解、演练等手段达到学员或增进知识,或提高技能,或转变心态,或养成习惯的学有专长的人员。她与我们经常遇到的老师有所不同,最大的区别是——教师通常面对的是成年或未涉世的学生,培训师通常面对的是已经涉世的成人。教师善于总结理论,培训师则善于把四海皆准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去。

笔者在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日益蓬勃的中国美容业与培训师之间的关系,培训师在中国美容业处于何种地位,他对一个企业乃至整个行业会产生何种促进作用?我们依次来梳理和思考。

1

在百度搜索栏分别输入“培训师”或“美容培训师”,出现的结果是——

培训师 4,390,000篇,用时0.001秒;

美容培训师 470,000篇,用时0.005秒。

常识与关键词的传播,往往可以看出某种事物的影响力。可见美容培训已经风生水起,培训师正在美容业快速拓展舞台。

随着美容经济以每年15%的速度迅速增长,美容培训师在美容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也日趋重要。种种现状逐渐浮出水面:相当一部分美容从业人员缺乏规范的统一培训;许多美容化妆品企业不重视培训,也没有相应的培训机构及缺乏培训师资队伍;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较低,缺乏统一的美容手法;各连锁美容院内服务项目与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比较突出。

纵观成功美容企业,大都建立了自己的培训机构。除了提供内训外,还对外提供培训服务。除了传播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间接取得传播利益外,还能直接取得相应的培训收入。其中中国的海尔大学、美国的惠普商学院等企业培训机构,都是通过将营销在内的知识对外共享,从而创造了营销利润。

在美容业说起美容培训,大家不由自主地会想起与美容服务相关的美容培训机构,感觉得这是在说哪个美容学校;提起培训师,大家就联想到美容导师或开展销会的讲师,前者未必是专业培训师,后者也避免不了业务推销员的嫌疑。

首先,我们需要转变观念。在广泛的意义上,培训师在美容企业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角色,而在美容行业却偶尔处于一种不尴不尬的位置。

一个合格的企业培训师,往往能够结合美容经济、技术发展和就业要求,开发针对该企业各工种的培训项目,以及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掌握并运用现代培训理念和手段,策划、开发培训项目,制定、实施培训计划,对企业的团队建设、企业文化和市场营销都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中国美容业发展初期,许多企业的培训师由创业者或部门经理兼任,培训师没有严格的定义;后来美容业开始引进大众性质的培训师,起到的激励作用远大于执行效应;此时不少小型企业开始邀请大型美容企业的知名培训师去布道,各品牌企业也将产品培训作为一项内容进行打包处理,对其代理商或加盟商的员工进行自家产品的培训和营销督导;如今,美容业的相关培训师多了起来,但却呈现出新的参差不齐状态。

据权威部门统计,全国现拥有专业培训师能力的职业培训师人数很少,而我国职业培训师的需求缺口达30万人以上。比较好的国际培训师每小时收费最高可达5万元。培训师已被列为紧缺人才,正悄然成为新兴的“金领”职业。

美容行业同样如此,只有重视培训的企业,才会让培训师走上前台。选择和引进什么样的培训师,怎样管理培训师,如何与培训师合作?是美容企业建立培训体系必须面对而且需要尽快探究的问题。

培训师是员工知识、技能、态度的提升者。主要有三大目标:帮助员工提升与其相关的知识技能水平,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岗位要求;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使其符合企业文化的要求;传播企业所倡导的文化及价值观。对一个普通的美容院,培训可以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价值;对于大型美容企业,培训则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增加企业效益。

一个优秀的企业培训师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管理、经济等方面较高的专业知识。

二、对主讲的课程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特别是实际工作的任职资历。

三、具有专业培训经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以及组织教案等能力。

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在课程中充实新的理论和案例。

五、具有较强的课程实施能力,能调动课堂气氛,设计并运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游戏等方法有效实施授课。

六、有从事咨询顾问等方面的工作经历,有条件接触大量的实务案例,从而开阔教学思路,确保课程的实用性。

具备以上条件并不能完全证明你就是一个卓越的培训师,培训师的策略是否与企业发展相吻合,契机是否恰到好处,也很重要。培训方法包含讲授法、演示法、研讨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案例研究法、模拟与游戏法等。培训毕竟不是忽悠术,培训课程设计一般要具备五个要点:

首先,培训师要有优良的理论体系和框架。

其次,培训师要有丰富的相关实践经验。

第三,培训师要有丰富的案例。

第四,培训师要对课程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讲师不是大师理论的复述者。

第五,培训师要用专业的授课技巧,来引导学员参与到课程中来,而不是独自演讲。

2

日本企业曾风行 “辅导员制”:新员工进来时,企业安排一个老员工当辅导员,一对一辅导。这个新员工如果有问题,辅导员要负50%的责任;这个新员工如果很出色,辅导员也有50%的功劳。老员工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很快就“克隆”到新员工的行为体系中。早在明治维新时代,日本为了赶上欧美步伐,曾大量雇用外籍讲师来发展日本经济、工业、制度和学问。

中国企业蒙牛的企业文化里有句名言:“培训是最大的福利。”一时传播甚广。

尽管培训的优越性在传媒上的文字比比皆是,但在中国美容企业,培训的“快餐文化”和“风险意识”却屡屡存在,成为不少企业的瓶颈之一。

对培训不以为然的美容从业人士认为:企业不可能让某个员工呆一辈子,长期培训的成本太高;同时,员工不可能一辈子服务于某一企业,“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若把培训当作福利,企业不一定会尽力做好,甚至不愿意做好,免得为他人做嫁衣,给竞争对手培养人才;而员工本人也不愿意认真地参加培训,没有投入就没有动力,反正不花钱,认真不认真都无所谓。这样一来,整个企业的培训就陷入了一个误区,钱是花了不少,事却没有做好。于是大家认为,培训师水平不行,或者纯属忽悠骗钱。

此外,部分美容企业即使投入培训,也在培训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误区之一:培训是知识的增加,与行为、态度无关

误区之二:培训是为了提高学员的素质,培训师是为学员服务的

误区之三:培训的目标就是育人,与企业文化没多大关联。

有人根据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二八原则”,总结美容企业培训的诸种生态——

80%的老板重视培训,但只有20%的老板对培训进行了预算和投入;

80%的部门主管认为培训是人资部的事,20%的部门主管认为培训是自己的职责;

80%的员工认为学习重要,但只有20%的员工是心悦诚服的参加每一次培训;

80%的人认为培训是无用的,20%的人认为培训是万能的。

80%的内部讲师经过专业训练,但只有20%的讲师是胜任的;

80%的内部讲师是被逼的;20%的内部讲师是自愿的;

80%的内部讲师是应付的,20%的讲师是尽心尽力的;

80%的企业讲师讲课是免费的,20%的企业对讲师给了课时费;

80%的内部讲师认为是为别人做嫁衣,20%的内部讲师认为是提升自己。

……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发现,单纯从自然资源、实物资本和劳动力的角度,不能解释生产力提高的全部原因,作为资本和财富转换形态的人的知识和能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原因。但是它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需要通过投资才能形成,组织培训就是这种投资中重要的一种形式。

由舒尔茨的理论可以得到一条实用的真理,那就是:如果把培训当作一种投资,如何让投资收支平衡,这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是一座值得挖掘的宝藏。如果一个美容机构的老板或管理者认识到这一点,在内部打造和从外部引进合理的培训师,必将对其企业的发展产生举一反三的效果。这种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但一定是一个高明的经营者所能预见的现实。

3

10年前有一部电影叫《女人的天空》,讲的是培训空姐的故事,多名性格、经历各异的女空乘人员,在岗位培训中与管理严格著称的考官产生诸多令人发噱的误会和矛盾。从中,她们也各自领悟到自身的不足,增加了才干,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美容企业的某段培训进程和上面的电影情节极其相似。从理性上讲,培训师是一位优秀的企业教练,一位特别的导师,一位知心的咨询师,一位知情的顾问,一位精准的评估师;从感性角度讲,培训师是一位左右逢源的主持人,一位演戏入戏的演员,一位统筹策划的导演。

一般而言,美容企业培训方法分为——

●微笑式培训(Smile Training)以人为中心,通过各种特殊事件,用富有激情的演讲以及对参与者进行表扬,让参训者感觉培训过程非常有趣。

●上手培训(Hands-On Training)新手首先对自己以后需要执行的工作进行观察,然后通过长时间与经验丰富的师傅或同事一起工作,达到消化、吸收和掌握各种技能的目的。

●工具式培训(Instrument Training)通过标准化的评价工具,获得与自己技能有关的知识和信息。

●以学习目标为基础的培训(Objective--Based Instuction)包括结构化的、指导性的培训设计,关注的焦点在于为了更好地执行某一工作,任职者必须学习哪些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 企业内训:请培训师给员工进行系列的培训。

●公开课程:企业可以派送相关岗位的人员去学习相关的短期课程,既可以节省企业的培训成本,又能够让受训者接受更好的培训。

●专业培训班:类似的就有人力资源MBA班、总监班,这些高端的长期性培训班,有一套成体系的专业知识,因其利用业余时间开课,更好地方便了在职者充电。

在企业具体流程和发展阶段里,时间性强的阶段培训又分为很多类别,笔者仅从其中甄选出常见的几种予以梳理:

●新人培训:企业招聘新人后是培训课题的确立时机,每批招聘的新人结构均不相同,培训师要从每批新人的知识结构、原从业背景、阅历、兴趣爱好等方面入手,确定培训计划。

●新品上市培训:企业各类新品在上市之初多被赋予一定的战略地位,是企业年度产品策略的重要组成部份,因此以新品为培训课题的确立契机,应考虑到新品在公司产品线中的战略地位、各品牌的同类型号、市场的接受程度、各品牌的推广重点及新品上市可能面临到的阻碍等进行分析,结合企业、市场内外因素进行新品深度培训,以形成统一的宣传口径及新品推广的共识。

●新概念培训:各品牌的宣传在终端体现在概念炒作上,当企业及竞品推广出新的概念时,深入剖析各品牌的推广概念有助于服务人员和营销人员形成共识,提升终端的市场竞争力。

●促销活动培训:为了确保促销活动取得预期效果,必须进行专题培训。培训应涵盖当时的市场环境、竞品动向、主次战场的划分、企业促销的意图、促销手段、应急方案、目标任务及人员安排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培训形成最有效的终端资源整合,为促销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突发事件等危机培训:企业在进行服务或销售时,难免会遇上各种突发事件,如媒体对企业的负面报道、竞品的反季节促销、竞品在终端突然发难等等,面对此类突发事件,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专题培训,稳定员工的工作信心。培训师在培训时应强化信息的沟通与到达,努力使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朝最小化发展,有时突发事件的合理应对,反而会促使团队精神的空前集聚和企业智慧的最大释放。

●新制度执行的培训:企业新制度的出台一般都有一定的背景,为了确保新制度的执行,应在执行前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让每个人理解制度的每一个细节及目的,达成共识,放弃抵抗情绪,自觉自愿地遵守新制度。

综上所述,培训师不仅要具备出色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企业发展的使命感。除了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服务和营销技能外,还应承担信息沟通、达成团队共识、形成团队竞争合力的重要使命。

2002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 “全美最值得为之工作的100家公司”,证券经纪公司爱德华—琼斯连续两年荣登榜首,上榜原因很简单,就是重视员工职业培训。该年度,爱德华—琼斯用于职工培训的费用相当于公司工资总额的3.8%,新上岗员工接受的职业培训时间超过600小时,差不多一年有1/3的时间都在接受培训。

随着美容业的规模型发展,企业培训和培训师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企业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培训机制和培训体系。近期,行业人士开始从多方面重新评估培训师的作用,整合培训师和管理培训师的经营细节在许多企业的行动中正在一一印证。总而言之一句话:放弃培训,你就会把自己送进死胡同。

编辑/张萍

作者:徐新军

上一篇:新农村三农问题论文下一篇:微时代校园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