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创新团队文化建设论文

2022-04-30

职业院校创新团队文化建设论文 篇1:

医学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及途径

[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文章结合笔者所在学校近三年的建设实践,从优化团队组建模式和运行环境等方面探索了医学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新途径。

[关键词]医学高职院校 科研创新团队 建设途径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资助经费重点课题“医学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3051010)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是实现医学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相长的有效途径。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通过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来整合学校资源,解决医学高职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带动学校科研工作的飞速发展,进而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丰富学校建设内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医学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分析

课题组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医学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并请相关专家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论证。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医学高职院校教师对科研创新团队的认知情况、适合医学高职院校科研发展的创新团队类型、团队应如何构建、团队成员应具备哪些条件及如何建设团队文化、对团队运行有哪些建议等方面,旨在了解河北省医学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现状。调查对象包括学校领导、人事部门和科研部门管理人员、专业和学术带头人、不同职称和不同年龄段教师,共计358人。通过统计回收有效问卷(320份)的调查结果,被调查的4所医学高职院校在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科研创新团队”的内涵理解不够,团队建设流于形式。被调查的4所医学高职院校均处于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初期阶段,表面上存在科研创新团队,但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运行环境,团队创新的动力不足、凝聚力不强。教师对“科研创新团队”的认知度总体偏低,只有32%的人了解什么是“科研创新团队”,大多数人认为“科研创新团队”就是大家集中在一起共同完成同一个项目,没有认识清楚创新团队存在的必要性、内涵及团队的任务。

2.组建模式多为“自由组合”型,结构松散,团队成员缺乏统一的目标。医学高职院校现有科研团队中,有87%属于自由组合,目的是为了满足申报某个科研项目的需要。团队中只有负责人或前三名成员为此项目奋斗,其他成员只是挂名而已。团队成员没有明确、统一的研究目标,有些成员甚至不清楚团队的目标、实施方案以及项目进展等情况。

3.团队成员中从事跨学科研究的人员较少,取得的突破性科研成果稀少。医学高职院校现有科研团队中,有95%以上属于学科型团队,即团队成员由本学科或本部门的人员组成,如护理系的科研创新团队是由单一的内科护理或外科护理人员组成。团队的学缘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术梯度或多或少存在缺陷,很难产生具有突破性的重大科研成果。

4.只重视项目完成情况,忽视团队文化建设。调查显示,医学高职院校现有科研团队中,有96%以上是为了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或完成某个项目而组合在一起,团队往往对项目完成情况比较重视,忽略了营造团队的学术研究氛围、提升人文素养和文化建设水平。这样既不利于团队成员的成长,又不利于实现创新,更不利于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5.考评、奖惩机制不完善。医学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成立时间相对较短,80%以上的团队成立时间不足3年,缺乏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和奖惩制度,在晋升职称、科研绩效考评、外出学习、评优评先等方面往往过分注重项目主持人、成果第一完成人或参与项目的前三名人员,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缺乏合作互助的积极性,不容易实现团队创新,也不易产出重大科研成果。

二、医学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途径

高职院校的科研活动具有应用性取向和实践性取向,科研活动要服务于教学和行业企业培训。因此,医学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应该从团队的人员构成、团队的目标、团队运行等方面入手,确保科研创新团队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1.科研创新团队的类型。第一,目标导向型。根据团队成员的研究方向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可采取自愿报名、学校组织筛选、学术委员会评审、校长办公会议定的方法,将研究方向相同或者相近的筛选合格的成员组织在一起,形成目标导向型研究团队。由1~2名在该研究领域造诣较深、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带头人担任团队负责人;团队成员可以跨学科,但要有共同的研究目标,而且年龄结构要有一定的梯度,人员基本固定。团队主要针对高职医学教育中的攻关项目、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进行探索研究。如研究高职医学教育中的院校与医药卫生、健康服务行业或企业单位合作共同育人等问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科研团队;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研究团队等。

第二,项目导向型。坚持科研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宗旨,以上级科技主管部门发布的《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为依据,以医学领域中某个项目为平台,以地方病、慢性病、老年病等疾病诊治的新技术新方法为导向,针对医学领域中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将相关专业的优秀人员组织在一起,组建成跨学科的“医学科学研究团队”,共同完成某个项目。这类团队除负责人和主要成员(2~3人)是固定的以外,其他成员可以不固定。如笔者所在高校针对沧州地区高氟和高碘状况,成立了沧州地区地方病研究所,由研究所负责人负责组织成立的研究氟对人体影响的“氟研究团队”及研究碘对甲状腺及其他器官影响的“碘研究团队”等,均属于项目导向型团队。

第三,自助型。团队成员以自身需要为目的,自由组合,组建“自助型”研究团队。团队中的主要研究人员根据职称评聘、职务聘任等需要,选择研究项目,临时组建研究团队,完成项目后自由解散。这种类型的团队由项目负责人自行组织、学术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在科研处备案,但学校不给予经费支持。

2.医学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高效良性运行的对策与建议。医学高职院校的科研创新团队,承担着学校内部科研与创新的重任,其高效运行受到来自团队内部因素及其外部运行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因此,优化运行环境是保证医学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高效良性运行的关键。

第一,优化团队内部结构,完善团队成员配置、甄选制度。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无论在人员构成、年龄构成、学历层次、专业或研究方向、职称结构,还是学术水平等方面,都应有合理的层次结构,这是实现医学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高效运转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科研团队的人员除负责人外,还应包括中坚骨干、学术后备人员及团队辅助人员。团队负责人一般为学术带头人,是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在团队的创新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要有敏捷的思维、深厚的学术功底,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优秀的人格魅力、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一定的管理经验等。中坚力量一般为学术骨干,这部分成员一般来自不同的专业和研究领域,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科研经验,相对固定。学术后备人员主要包括工作3年以内的、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研究生和有一定科研经验的年轻教师,这部分成员思维敏捷,激情洋溢,敢于发散思维、敢于创新,不仅在年龄上具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学术上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流动性。团队中的辅助人员主要包括实验员和行政管理人员,主要职责是进行实验操作、组织、协调及管理等工作。针对科研团队中各类成员的不同职责和特点,制定相应的选拔制度。如团队负责人(学术带头人)的甄选,要明确其遴选条件、职责并建立多重考核指标体系,严格按照既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中坚力量的遴选要根据不同科研团队的实际需要,按统一的用人标准进行公开选聘,择优录用;学术后备人员的选择应建立开放流动的用人机制,而且要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强对团队后备人员的培养,为团队的发展注入活力;团队辅助人员可由团队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在相关的部门选聘,也可自愿报名、择优录用。

第二,优化科研创新团队的文化建设机制,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浓郁的团队文化氛围对于约束团队成员的行为、激发团队成员的热情和斗志、培养其凝聚力、达成团队目标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强化人文修养、优化完善团队文化建设制度,是科研创新团队良性运行的重要环节。一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鼓励团队成员学术创新,培养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二要创设民主、和谐、互助合作的科研环境。在团队内部要充分发扬民主,实现人人平等。团队内部要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建立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学术碰撞等。最后,要完善学术道德建设制度,建立健全学术评价与监督机制。

第三,完善和优化科研创新团队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首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如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人事部门、经费资助单位及上级科研主管部门等。其次,整体评价与个体考核相结合。对科研创新团队的考核评价工作要从整体和个体两个层面进行,运用科学合理的考评方法,从多个维度进行全方位评估,力求全面、客观、公平、公正。再次,建立完善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既要针对团队整体,又要针对成员个体。如科研创新团队整体绩效的评价指标,既包括团队目标的达成情况如所承担项目的数量、层次、类别、所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及影响力、获得奖项的类别、数量及产出成果的价值等,也包括团队文化建设及团队的凝聚力、团队对成员个体能力的培养、团队成员的满意度等;而个体的绩效评价指标则包括个人在团队中完成的科研工作量、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成员个体在团队中所起作用及团队成员的沟通协调能力、互助合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科研态度等。最后,完善激励制度,创设良好的激励环境。激励制度的制定必须基于评估与考核的公平与公正。对于成绩较突出的团队及成员不仅在物质上给予奖励,在精神上也要给予鼓励。同时,在职称晋升、职务升迁、外出学习、培训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参考文献]

[1]刘兆媛.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2]李婉.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

[3]张炳.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运行机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4).

[4]刘建湘,胡蓉.论高等职业教育科研基地研究团队的培养机制构建[J].职教论坛,2011(10).

[5]陈珍,李晓玲,黄爱龙.医学院校科研创新团队运行机制研究[J].重庆医学,2010(7).

作者:杨桂染 金玉忠 刘颖

职业院校创新团队文化建设论文 篇2:

论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路径

摘要:搞好科研工作关键在人,科研是高等学校的职能和高校教师的本职所在,要将科学研究和创造性开展工作、促进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必须强化“人人都是课题研究者、人人都是专利发明者、人人都是平台参与者”的意识,因此,要夯实科研基础设施,做强科技创新团队,提升学院的科教服务支撑能力;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及科技成果评价制度,建立科研育人导向机制,形成多方协同创新、全过程科研育人的良好局面,全面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意识;路径 ;服务 ;转变。

0 前言

目前多数高校高质量发展对科研工作的要求高。而科研工作是学院办学水平、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能力的展示,需要高层次、高标准的标志性成果。1.现状

部分高校科研条件的储备、科研人才的储备都明显不足。科研人员教学行政业务繁重。学院严重缺编,学生规模增幅大,造成科研人员疲于上课或行政,无暇专注于科研工作。科研工作全方位融入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实施科研工作的人员绝大多数格局不够,还不能与时俱进全方位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科研成果转化还没起步。

(1)教职工把科研作为己任的意识还不浓。部分高校的考核体系,还没把科研工作作为硬指标,当前的科研,仍然是职称导向,还不是职责导向。

(2)纵向科研项目的层次不高。缺少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3)横向科研的层次还不高,多为技术服务型,很少创新型,缺少革命性,成果转化率不高。

(4)对职业教育研究不深入、不系统,很少标志性成果。

(5)科研成果的呈現形式还不够丰富。以论文为主,发明专利少,各类专利转化率低。

(6)学院科研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能满足科研要求的实验室等研究场所的建设水平还不高,相关配套政策还在路上。

2.应对举措

(1)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将科技工作列入学院重点工作来抓,且建立了直属党支部,为学院科技工作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2)坚持以深化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和路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发展的路径,坚持制度建设,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对科技工作实行目标管理。

(3)坚持面向社会开放发展。拓展视野、开门服务,将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面向企业、面向区县、面向社会,促进了教科研产学融合,切实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产业发展。

(4)强化党的建设引领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

科技与社会服务处党支部要为二级学院、各部门开展科研工作搭建好平台,精细化服务。

(5)强化制度建设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加强规范的制度建设,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推行二级管理体制改革。

(6)实施队伍建设工程,加强科技工作队伍建设

① 引进人才培育高层次科研队伍。加大科技人员的培育力度,有计划地引进高层次人才,以学院为主导,逐步建立起整体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专兼结合、院内院外结合的科研骨干队伍。

② 打造科技创新团队。以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为基础,进一步整合学院的科研力量,树立“品牌意识”和“精品意识”,加强学科交叉,培养和建成一定数量的结构较稳定,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一定影响的科研团队,形成科技新亮点,建成一定数量的省级高院创新团队。

(7)构筑“政产学研用”创新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者”与“推动者”的功能,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咨询、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和技术交流,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3.发展路径

(1)实施科技重大专项

强化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对接,进一步引导地方主导产业开展技术攻关,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新的增长源,聚焦重点目标,确立科技重大专项领域。

(2)加强产教融合,提升服务能力

针对各专业对应产业、行业的领军企业、骨干企业、中小微企业的价值需求和特点,分层次差别化确定产教融合重点内容和方式。

(3)加强内涵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质量

结合学院规划建设,整合教学、科研、实训、生产功能一体化,实现校园资源平台化,结合学院规划,将校园资源建成各专业开展教学、科研、实训的资源化平台。将师生食堂作为食品专业及厨师培训资源平台。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资源平台。将校内建筑的维护管理作为建筑、装饰等专业资源平台。将校园绿化、美化及文化建设作为文旅类专业的资源平台。将校园整体作为旅游专业的资源平台。

(4)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以科研人员带领学生组建互联网+创新创业团队、开发项目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地。

(5)完善学术交流载体,形成学术交流品牌

(6)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

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制度,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相结合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严惩学术腐败,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7)加强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

积极发挥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项目立项和绩效评价工作中的作用。

积极参与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的申报,扩大学院在科研方面的影响度;鼓励各院根据自身的特色组织学术活动,争取在五年内培育1个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8)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促进成果转化

及时跟踪在研或结题项目的进展及转化情况,围绕科技奖励的申报要求和特点,尽早开展成果的培育工作,争取省级科技进步奖的突破。

(9)强服务意识,提升科技管理工作质量

(10)办好学院学报

4.总结展望

学院科研技术服务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支撑。但是学院科技服务工作离学院建设发展的目标要求差距甚远。后续将按照“搭平台、争项目、建团队、出成果、上水平”的总体思路,努力实现“三个转变”;要创新工作机制,破除不合时宜的陈规旧制,健全“四单”科技服务制度,强化科技支撑能力,提升科技服务成效。

(1)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努力实现科研活动由单兵作战向协同创新转变(团队建设);努力实现科研项目由纯科研活动(职称科研)向与学院专业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度融合转变(立项导向);努力实现科研成果由注重论文向注重实效转变(结题导向、科研绩效考核)。

(2)健全“四单”科技服务制度。即拿单(主动获取政府或企业项目)、下单(将获取的项目下达给相关院系或科研团队)、照单(接受企业委托的横向项目)、送单(主动联系企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完善“四单”科技服务运行机制,形成科学规范、充满活力的科技服务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志杰,李广平.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机制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9(11):64-67.

[2]  佛朝晖,李金国,杨洪元.协同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9(7):72-77.

[3]陈钦.民办高校科研能力提升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3-25(8).

[4]宋丽萍.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及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

[5]熊坚.民办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路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42):81-84.

作者简介:

杜秀君(1982-),女,四川内江人,本科,讲师,主要从事:科研管理、成果管理、经费管理、成果转化等。

基金项目:教育部行指委“科创融教”项目《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研究》(HBKC216032);院级重点项目《新形势下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研究》(21RWZD-04)。

作者:杜秀君 梅容芳 王海星

职业院校创新团队文化建设论文 篇3:

高职院校落实“职教20条”路径探析

摘要:在落实“职教20条”过程中,如何避免出现少数学校热多数学校冷、校长热教师冷的尴尬局面。高职院校应牢记承上启下的重要使命,在全校开展“职教20条”学习讨论,全校建立职教办学管理运行体系,加强“三教”改革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举全校之力冲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抓好以赛促研促教促学工作,落实育训并举以做大做强职业培训事业。

关键词:职教20条;高职院校;职教办学管理运行体系

自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以来,相关部门出台印发了50余个配套文件通知。通过整理分类,这些文件通知主要可归为以下方面:一是实施“双高”计划;二是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三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四是职业教育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五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含高职扩招)。“职教20条”是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施工蓝图,如何将这一蓝图施工好、实施好,全国1400多所高职高专学校责无旁贷,绝不能出现主管部门热学校冷、少数学校热多数学校冷、校长热教师冷的尴尬局面。高职院校应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国家和主管部门的方略和要求,勇担承上启下的重要使命,将“职教20条”及其系列文件传达给全校教职员工,让学校工作与每位教职员工都紧跟职业教育的时代步伐。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长很积极很着急,广大教职员工却对“职教20条”知之甚少,不太关注。从高职院校层面看,落实好“职教20条”需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全校加强“职教20条”学习讨论

中共“十九大”召开后,职业教育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大改革大发展。在“职教20条”以及文件通知中,出现了许多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新概念、新提法、新内涵、新要求、新方法、新措施等。例如:类型教育、职业高等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的区别)、职业教育体系、“1+X证书”制度(与以往“双证书”的区别)、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区别)、学分银行、国家资历框架、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三全育人、“双高”计划、百万扩招、产教融合型城市行业企业、产教命运共同体、“三教”改革、适应“双岗”需求的教师、“双师型”教师(与“双证型”教师的区别)、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与优秀教学团队的区别)、新形态的教材、动态化立体化的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包、模块化教学、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育训并重、培训评价组织、全国三大赛事等等。

虽然“职教20条”已经印发一年多了,但这些新理念、新概念、新要求、新措施,职业院校的广大教职员工能否知晓?能否全面了解和理解?能否自觉地融合到自己实际工作中去?这些恐怕要打个问号。所以,有必要在全校开展“职教20条”及相关文件通知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让每位教师和管理者都知晓、都理解、都能自觉地贯彻落实。首先,学校印发在全校开展“职教20条”学习讨论方案的通知,明确学习讨论的意义、目标、时间、要求等;其次,可以组成宣讲团队,深入到院系或部门进行解读,帮助广大教职员工深入理解;最后,鼓励各单位或个人撰写学习讨论的认识体会和今后工作中的落实打算,学校收集整理成册,将电子版发送到院系和部门工作群,以更广泛地交流借鉴。

二、全校建立职教办学管理运行体系

“职教20条”开篇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一些高职院校的校领导并没有完全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没有理解职业高等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的区别,在办学理念和管理运行上,仍然印有较深的普通高等教育的痕迹。2019年度江苏省地方高校综合考核,分为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两大类,本科高校又分为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与其他本科高校两类,高职院校也分为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与其他高职院校两类。表1列出了其他本科高校和其他高职院校的综合考核指标及权重,江苏省对高职院校的考核方案设计完全契合“职教20条”的具体要求。从表1可以看出,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都需重视教学成果、专业和课程建设,但本科需重视学科建设,而高职需重视职业技能提升;两者都需注重社会培训,但高职的权重更大;两者均需重视科技服务和研发,但本科还需强调科研项目和成果获奖,高职则强调应用技术研发与服务;本科强调的是高层次人才和博士比例,高职则需要推动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能工巧匠、技能大师等。所以,高职院校(包括本科层次的职业院校)必须切实转变办学理念,摒弃参照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管理模式,按照“职教20条”要求,修正学校章程,并对全校管理制度进行彻底的梳理、修正和完善,全校建立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办学管理运行体系。

三、全校以“三教”改革为核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职教20条”及相关文件通知中,多次提出以“三教”改革为核心,加强职业教育向类型教育改革。教師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因素,解决“谁来教”的问题;教材是教育教学内容的基本承载,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法是教育教学采取的策略和方法,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所以,加强“三教”改革就成为高职院校的改革重点,其中教师改革是“三教”改革的关键。

(一)建设“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创新团队

教师的“双师”素质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提升高职教师能力的重要抓手。目前大多职业院校的教师建设,或多或少存在这样一些问题:来源单一、“双师”素质不高、单兵作战、成长缓慢。在教师招聘来源上,以普通高校毕业生为主,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员很难被招入。因为目前高职院校通用的教师招聘模式是资格审查(需全日制硕士以上学位)+笔试+面试(上课或说课),很多企业人员望而却步,即使鼓起勇气报名应聘,但在三个环节上,普通高校毕业生完胜企业人员。所以,学校要另辟面向企业人员招聘的通道,让能工巧匠、企业工程师成为学校的编制教师。基于证书统计口径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真正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数量可能要打折扣,因为“双证”不完全等同于“双师”素质的提高。例如,教师的任教课程与其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关联度不高,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人社部门或社会培训机构通过大批量的课堂培训,使得一些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但实际上这些教师并没有从事过该职业和实践工作;还有些教师在十多年前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并没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与产业行业的变化脱节。所以,学校要按照《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完善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培训机制,拓展培养培训途径,并加强考核,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紧跟产业行业升级的步伐。学校还需要提升教师的培训能力,使教师成为适应“双岗”需求的培训师,即由“双师”变为“三师”。

创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今后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重点任务,也是解决教师单兵作战、成长缓慢的重要抓手。从《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中可看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不同于以往的优秀教学团队,它是学校优秀教师与产业导师相结合的“双师”结构团队。团队成员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集体备课、协同教研,做好课程总体设计和教学组织实施。学校要出台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并加以實施,争取获得省级、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通过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培养专业领军人物、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二)开发新形态的职教教材

许多高职教师不赞同更换新教材,因为换了教材又得重新备课、重新制作课件、重新出试卷等,但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或教材必须紧跟产业行业变化而变化。所以,学校要按照《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组建教材选用委员会,完善教材选用机制,选择紧密结合行业企业的新教材,选择国家级和省级规划教材。由于纸质教材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学校要鼓励教师深入行业企业,将最新的前沿信息和发展趋势作为纸质教材的补充,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前瞻性。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的新形态教材,完善动态化、立体化、信息化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体系。

(三)以“能力本位”观推进教法改革

一些高职教师的“知识本位”教学观依然没有根本改变,教法设计和施教活动依然以教师为中心。信息化教学方面,教师多注重“慕课”“翻转课堂”“混合课堂”等形式,而忽视了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等职业教育的核心要求,在线课程和教学资源库重建设轻应用,使用效率低下。所以,高职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本位”教育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培植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通过举办教师上课比赛、教学能力比赛等教学活动,重点考察教师教学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新手段等,有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学校要鼓励教师将教学过程与行业企业生产服务过程相对接,在真实或虚拟的职业“情境”中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体验任务的逻辑;鼓励教师多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习积极性;鼓励教师探索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将课堂搬到车间、田园等生产服务一线,让学生成为知识建构的主体。学校和教师要深刻理解“1+X证书”是一个整体,不是简单的培训,要将证书内容有机揉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要开展扩招生源的学情分析,制订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弹性学习时间和灵活多元教学模式。

四、举全校之力,做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谋划工作

“职教20条”及“双高”计划等文件中,都提及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要举全校之力,做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谋划工作,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一)选好主题

教学成果的主题必须具有创新性、实用性,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要根据“职教20条”新理念、新要求、新举措,紧密结合国家、地方发展战略,寻找到冲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着眼点和创新点。例如,可结合“一带一路”、大运河文化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可选择“1+X证书”制度,育训结合、职前职后一体化办学,产教深度融合的动力与模式,以及各专业大类教学改革的特色等主题。主题确定后,找出需解决的问题,展开研究与实践。

(二)有计划有步骤推进

冲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需举全校之力,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决不能散兵游勇,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做到早着手早培育。

首先,要组建学校层面的团队,调研职业教育发展新趋势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结合学校实际,选出几个冲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主题,邀请职教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联合对主题进行论证。

然后,学校将论证确定的主题,分解到院系加以研究和实践,学校对院系工作定期检查。院系也需组建团队,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院系需加强产教深度融合、校政行企多方合作,共同培育教学成果奖。教学成果必须实践2年以上,院系需加强成果的实践应用和推广,使成果在较大范围内形成较好影响,提升成果的使用价值。

最后,学校对院系研究和实践的成果,进行整合提炼,请专家把关,并认真填报。申报书的每项内容都需认真仔细填写,佐证材料要“支撑有力”,成果简介要“亮点突出”,所解决的教学问题要“清晰准确”,成果创新点要“独创新颖”,成果示范作用要“广泛有效”。

(三)加强政策引导

要通过激励政策推动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中,争取获得校级、省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校既要制定教学成果奖的最终奖励政策,又要将各级教学成果奖的获取纳入院系年度考核之中,纳入教师职称评定和聘用条件之中。

五、抓好以赛促研促教促学工作

获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奖项是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旨在提高教师建设模块化课程、实施项目式教学的能力,提升教师适应“互联网+教育”的能力,促进教师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旨在考查选手的职业素养、实践动手能力、规范操作程度、精细工作质量、创新创意水平、工作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双创”生力军。所以,高职院校除了重视冲击三大赛事奖项外,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以三大赛事为契机,积极抓好以赛促研、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等工作,让大赛成为一种校园氛围,成为促进师生发展的催化器。

首先,学校要加大激励力度,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广泛宣传,让广大师生都了解赛事并积极参与,而不是让大赛成为一两个部门和几位领导或几位教师学生的事情,其他部门或师生漠不关心,要使大赛成为全校师生共同关注的大事。

其次,学校要积极开展与全国赛事对应的校级层面的各类大赛。参照全国大赛的要求和规则,举办校级的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通过校级大赛的开展,提升各种大赛的师生参与度,让更多师生从参与大赛中获益,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再次,加强研究全国大赛设计内容和要求。通过研究分析,从中获取产业行业发展的新动态、新技术、新技能、新规范,并将这些更新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之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最后,学习借鉴全国大赛获奖成果。全国大赛结束后,学校要主动积极去搜取全国大赛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的比赛现场录像或设计方案等资料,组织院系和广大教师学习借鉴,可把这些资料作为教学案例。

六、育训并举,做大做强职业培训事业

“职教20条”明确提出:“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 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等配套文件也相继印发。当前,职业培训仍然是职业院校发展的短板,与育训并重的目标要求相差甚远。一些职业院校对社会培训工作不太重视,广大教师的主动性也不高,教师开展培训的能力欠缺,培训课程资源不足,培訓项目针对性不强、适用性不够,培训形式和模式较为单一等。因此,高职院校应育训并举,做大做强职业培训事业。

(一)学校需更加重视职业培训工作

学校要把开展职业培训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强对继续教育学院工作的领导与指导。每个院系需配备专人负责职业培训工作,与继续教育学院进行常态化沟通,要转变“职业培训仅是继续教育学院的事”的认识误区,形成每个院系都重视职业培训的工作氛围,把职业培训工作纳入学校对院系考核内容中。尤其是“1+X证书”制度试点的专业,要主动承担试点证书的有关培训任务,让X证书发挥它的社会服务职能。学校为了凸显育训并重功能,可在继续教育学院加挂“职业培训学院”牌子。

(二)不断拓宽职业培训领域

学校要积极联合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新型建筑、智慧城市、旅游商贸、新型农业、电商、健康养老业等领域,大力开展新技术新技能新服务的培训。

(三)积极开拓多种培训形式和服务

除了搞好吸引社会人员到校内接受培训之外,学校要主动走出去,送培训到参培人员所在处,或者联合行业企业共建行业培训基地(中心)、企业大学,或者联合街道共建社区大学,或者联合部队共建双拥培训中心。适当开展公益志愿性培训,争取更多的补贴性培训,大力开展市场化社会培训,积极开展涉外培训,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要与人力资源机构或行业企业,共同开展各种就业服务,如举办招聘会、就业创业指导、政策宣传等,为培训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做好培训即招工、培训即就业的一体化服务。

(四)面向各类人群开展培训

学校要积极面向包括新型农民、现役军人、退役军人、银发老人、高校毕业生、下岗职工、自谋职业、贫困劳动力、残疾人、学生、社区居民等各类人群开展培训。要主动承担春潮行动、雨露计划、求学圆梦计划等政府组织的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的培训任务。

(五)加强培训资源建设和培训模式改革

学校要深入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增强培训项目的针对性。要开展一些周期短、易就业的培训项目。要积极会同行业企业,面向重点人群、新技术、新领域等开发一批重点培训项目,共同研究制订培训方案、培训标准、课程内容等,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层次化的培训课程资源包。实施“互联网+培训”模式,开展碎片化、灵活性、实时性培训。通过“企业学区”“社区学区”“移动课堂”“大篷车”“小马扎”等方式,把培训送到车间、田间、社区、军营和群众家门口。

(六)提升教师的职业培训能力

学校要鼓励培训教师参与企业管理、技术研发等活动,提升教师的职业培训能力,使广大教师能驾驭学校、企业“两个讲台”,适应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双岗”的工作需求。要聘请楷模劳模、能工巧匠、企业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担任兼职培训教师。适当增加教师开展培训的课时津贴或课时系数,把承担培训任务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 高鸿.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的若干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7(25):5-9.

[2] 王扬南.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述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6(34):14-16.

[3] 王立芳.促就业创业 职业培训迎政策利好[N].中国商报,2019-11-21.

[4] 张志平,刘保庆,赵亮.新形态下的高职教育若干问题探析[J].河北职业教育,2020,4(01):22-25.

[5] 郭航.打造创业就业新阵地 职业院校成“超级职场充电站”[N].中国产经新闻,2019-11-21.

作者:段七零 吴萍

上一篇:课程教学道路交通安全工程论文下一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