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无养殖技术研究论文

2022-04-16

摘要:传统海水虾蟹类养殖模式中,虾蟹生长过程中所释放的氨氮会严重影响水体环境。藻类具有吸收氨氮、净化水质的作用。通过建立藻、虾/蟹共养系统,以不同生物量的浒苔(Ulvaprolifera)分别与几种虾蟹共培养,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进行试验。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虾无养殖技术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虾无养殖技术研究论文 篇1:

对虾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导致海洋、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中富营养化的发生,全球约有75%以上的封闭型水体存在富营养化问题[1]。上述富营养水体携带大量毒素进入对虾养殖池,对虾养殖过程中过量残饵、水生动物粪便堆积、死亡藻类沉积等进行厌氧分解也产生大量毒素,这些毒素导致对虾养殖池毒素富集超标,造成对虾免疫力下降、暴发虾病。为此,针对导致对虾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不同污染源特征,进行深入研究,逐步弄清富营养化形成机制,最终找到富营养化防治措施,以便为控制水体富营养化蔓延、提高对虾养殖产量提供依据。

1对虾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

1.1水体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是指由于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排入到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封闭、半封闭性水体及某些滞留河流水体,导致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异养微生物代谢频繁,有机物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含量降低、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水味发腥变臭、最终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邹景忠等根据我国颁布的渔业水质标准为基础,参照国外有关文献,提出无机氮0.2~0.3 mg/L,无机磷004 mg/L,叶绿素a 1~10 mg/m3,初级产量1~10 mgC/m3·h作为富营养化的阀值[2]。

1.2虾池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

导致虾池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外源,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农田施肥渗漏水,这些流入虾池的水中都含有大量N、P及其它无机盐;其次是养殖水体内源,即自身底泥等沉积物进行厌氧分解释放进入水体中的N、P。养殖水体中的水生动植物、浮游生物、微生物以及水环境间相对稳定,营养物质和能量稳定流畅的循环是养殖水体系统平衡运转的基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过量的外源营养物质输入养殖水体,造成了养殖系统营养物质循环失衡,N、P等营养过剩是富营养化现象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对虾养殖中,人工投喂配合饲料及鲜活饵料过量,过多残饵造成养殖水体污染是造成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

2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富营养化会影响对虾养殖水体的水质,最终导致对虾产量降低甚至大批死亡。富营养化的危害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降低水体透明度

富营养化会造成养殖水体中以蓝藻、绿藻为主的藻类过度繁殖生长,形成一层“绿色浮渣”致使水体透明度降低,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打破水体溶解氧平衡。

2.2厌氧分解,释放有害气体

水体底层堆积的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对对虾造成毒害。

2.3水体有害物质增多

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某些藻类会向养殖水体释放有毒物质,对对虾造成危害。

2.4破坏养殖水体生态平衡

水体富营养化后,水体中某些种类生物会被淘汰,而另外某些种类生物数量明显增长,最终导致养殖水体水生生物的稳固性和多样性降低,破坏其生态平衡。

3对虾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

对虾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是十分复杂的难题,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N、P等营养元素的来源途径复杂,并且至今无单一的生物、化学和物理措施能彻底去除导致富营养化的营养盐。对虾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原则和方法如下。

3.1控制外源营养物质输入

对虾池塘修建远离上游污水排水沟渠,养虾池在纳水前应对水体进行主要指标的化验检测,准确掌握纳入水体的氮、磷浓度,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及农田排水是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的主要途径,对虾池纳水时一定不能纳入上述水源。

3.2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

引起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在水体中的分布是非常复杂的,有一部分被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有一部分以溶解性盐形式溶于水体,有一部分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和生物作用而沉降入底泥中并不断积累,同时底泥积累的过多营养物质又能释放入养殖水体中。因此应该准确找到内源性营养物质形成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方法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主要方法有:

3.2.1物理方法进行池底污泥疏浚,每年对虾出售完毕后要进行清池,合理挖掘出养殖池内的底泥,挖掘时应认真调查研究底泥沉积情况,准确选择挖掘地点。使用曝气技术,磷在厌氧条件下从底泥中容易释放,定期对对虾养殖池池底曝气充氧使水与底泥之间不出现厌氧层,有利于控制磷的释放,改善水质。对虾养殖过程中要视水体情况进行合理注水和换水,从而降低养殖水体内的N、P等营养盐浓度,有助于控制水华。

3.2.2化学方法利用钝化技术[3]对溶解性营养盐进行化学沉淀处理,对有害藻类可使用杀藻剂进行杀藻。

3.2.3生物性技术根据养殖水域的环境条件確定养殖密度,控制养殖面积,进行多品种混养、轮养、立体养殖,尤其是鱼、虾、贝混养,建立生态养殖系统。不断提高养殖技术,探索更加适合对虾成长的饲料配方,不断提高投饵技术,使其有利于对虾摄食,减少残饵。在对虾养殖池中适当养殖海带、裙带菜、红毛菜等经济海藻,即可净化水体,又能取得较高经济效益。

4小结

综上所述,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致使大量含有N、P等营养盐的污水排入海中,加上对虾及其它生物代谢产物、粪便和残饵的积累,破坏了养殖水体生态平衡,使得对虾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加强水产养殖的生态学研究,加大治污力度,对外源污染物(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加大处理力度,使之达到排放标准后再行排放,对内源污染物(残饵、底泥)应从化学中和、物理清除及生物防治等各方面加大科学研究,找到有效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案,从而解决对虾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问题,以实现对虾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FREEDMAN B. Environmental ecology[M].Sandiego:Academic Press,2002

[2] 邹景忠.渤海湾富营养化和赤潮问题的初步探讨[J].海洋环境科学,1983,3(2)41-53

[3] 游海明;吴永明;徐立刚;张杰;刘丽贞;杨春燕.污染水体底泥原位钝化技术研究进展[J].江西科学,2014,06

作者:徐建志 史艳红

虾无养殖技术研究论文 篇2:

不同生物量浒苔去除虾蟹共培养系统中氨氮的效果

摘要:传统海水虾蟹类养殖模式中,虾蟹生长过程中所释放的氨氮会严重影响水体环境。藻类具有吸收氨氮、净化水质的作用。通过建立藻、虾/蟹共养系统,以不同生物量的浒苔(Ulva prolifera)分别与几种虾蟹共培养,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浒苔与日本(Charybdis japonica)生物量比为0.07,与脊尾白虾(Exopalamon carincauda)、口虾蛄(Squilla orarotia)和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生物量比均为0.06时达到氨氮释放率和吸收率的平衡。且在4 d时氨氮浓度均小于0.2 mg/L,达到养殖用水标准。研究结果可为虾蟹类工厂化养殖及虾蟹类长途保活运输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浒苔;虾类;蟹类;共培养;氨氮;水质

水体氨氮对于海洋生物危害巨大,严重时会导致大量死亡。上世纪70年代,已有很多学者对藻类吸收氨氮进行研究,并与水生动物进行混养。韦玮等初步研究栉孔扇贝和海带混养的互利机制[1]。赖玉龙等、蔡泽平等、卢光明等、郑辉等和时嘉赓等也进行了龙须菜与鲍类、龙须菜与大黄鱼、小球藻与栉孔扇贝及石莼与海胆的混养,结果均表明,藻类对养殖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2-6]。关于藻类处理虾、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氨氮方面,目前虽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处于萌芽阶段,因此研究藻、虾、蟹共生海水养殖净化技术具有较大发展空间[7-11]。本研究选用浒苔和海洋虾蟹类进行共养,其原因浒苔为大型藻类,相较于小球藻等微藻方便取出及更换。虾蟹选择均为市场常见虾蟹,且长途运输过程中致死率较高。根据其氨氮检测值,确定藻类与虾、蟹的最佳养殖比,旨在为今后实现藻类与虾、蟹的养殖提供有益的生态模式。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浒苔(Ulva prolifera)由笔者所在实验室经过3年以上驯化培养,完全满足研究需求。

(2)日本(Charybdis japonica)、脊尾白虾(Exopalamon carincauda)、口虾蛄(Squilla orarotia)和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购自本地海鲜市场,挑选活性强,摄食情况良好,大小均匀个体,试验前均于实验室内养殖环境适应3 d。

(3)养殖用人工海水:沸水冷却后加入3%的海水晶(浙江蓝海星盐制品有限公司)人工配制;pH值为7.8、盐度为3%。

1.2 方法

(1)试验时间及地点:2019年9—10月于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进行。

(2)藻、蟹生物量比:浒苔鲜质量与日本的鲜质量比,设置0.00(不加浒苔)、0.05、0.06、0.07、008、0.09共6个梯度,每个梯度设3个重复,每重复养殖日本10只,每只44~47 g。浒苔按比例分别加入0.0、22.5、27.0、31.5、36.0、40.5 g,试验前24 h停止喂食。

(3)藻、虾生物量比:浒苔鲜质量分别与脊尾白虾、口虾蛄、凡纳滨对虾的鲜质量比,分别设置0.00(不加浒苔)、0.02、0.04、0.06、0.08共5个梯度,每个梯度设3个重复,每重复养殖脊尾白蝦10尾,2.5~3.0 g/尾,浒苔按比例分别加入0.0、0.6、1.2、1.8、2.4 g;每组分别重复养殖口虾蛄、凡纳滨对虾10尾,30~33 g/尾,浒苔按比例分别加入0.0、6.0、12.0、18.0、24.0 g。试验前24 h停止喂食。

(4)试验处理:参照文献[12],将不同生物量比的藻、蟹或藻、虾分别置于具有2 L人工海水的玻璃缸(20 cm×15 cm×15 cm)中进行共培养;充氧 2 L/h;培养温度为15 ℃;光照度为5 000 lx(光—暗周期12 h—12 h)。分别于0、1、2、3、4 d于养殖玻璃缸内随机抽取10 mL水样置采样瓶中,测定氨氮(NH+4-N)含量。

(5)氨氮(NH+4-N)含量测定:参照《海水调查规范》(GB/T 12763.4—2007)进行检测[13]。

1.3 数据分析

本研究均通过Microsoft Excel制表、Origin 7.5进行误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物量浒苔与日本共培养下水体氨氮的变化

为探究藻类(浒苔)蟹(日本)达到何种生物量比时水体氨氮含量达到平衡,进行藻、蟹共培养试验。

由图1可知,藻、蟹生物量比为0(即不加浒苔),能明显看出水体氨氮含量随时间增加而升高,4 d时水体氨氮含量达到最大值3.32 mg/L。生物量比为0.05时,水体氨氮含量变化趋势和生物量比为0时相同,但其水体氨氮含量均有明显下降。当生物量比为0.06时,水体氨氮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在3 d时达到峰值,为1.90 mg/L。当生物量比为0.07时,水体氨氮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3~4 d水体氨氮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水体氨氮含量上下浮动在0.1 mg/L内。当生物量比为0.08时,水体氨氮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在3 d时达最低值,4 d时氨氮含量与初始水体氨氮量无明显差异(P>0.05)。当藻、蟹生物量比为0.09时,1~4 d均无明显差异(P>0.05),相较于生物量比在0.05~007间氨氮含量均有明显下降且稳定在0.2 mg/L以内。

随着藻、蟹生物量比的增加,水体氨氮含量在逐渐减小。当藻、蟹生物量比达0.07时,1~4 d差异较小,说明0.07的藻、蟹生物量比已可以吸收蟹每天所释放的氨氮,但无法将水中的氨氮下降至02 mg/L,仅能将水中的氨氮维持一定平衡。

2.2 不同生物量浒苔与口虾蛄共培养下氨氮的变化

为探究藻类(浒苔)、虾(口虾蛄)达到何种生物量比时水体氨氮含量达到平衡,进行藻、虾共培养试验。

由图2可知,当藻、虾生物量比为0,水体氨氮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于3 d时达到组内峰值。生物量比为0.02,水体氨氮含量随时间增加而升高,于 4 d 时达到最大值0.92 mg/L。生物量比为0.04时,水体氨氮含量均随时间增加先升高后减少。2、3 d 时与其他几天时差异显著(P<0.05)。生物量比为0.06和0.08时,水体氨氮含量随时间变化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

随着藻、虾生物量比的增加,水体氨氮含量在逐渐减小。当藻类生物量增加,藻、虾生物量比达到0.06时,每天的氨氮变化量不大,氨氮变化情况稳定。且在2、4 d时氨氮量差异不明显,说明这2 d氨氮几乎相同,虽然3 d时有所增加,但在4 d时又下降,所以这时所用的藻类生物量已达到了维持水中氨氮平衡的效果。

2.3 不同生物量浒苔与脊尾白虾共培养下氨氮的变化

为探究藻(浒苔)虾(脊尾白虾)达到何种生物量比水体氨氮含量达到平衡,进行藻、虾共培养试验。

由图3可知,当藻、虾生物量比为0时,水体氨氮含量随时间增加而升高,4 d时水体氨氮含量达到最大值0.85 mg/L。藻生物量比为0.02、0.06时,水体氨氮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生物量比为0.04时,水体氨氮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在上升趋势;生物量比为0.08时,水体氨氮含量随时间变化先上升后下降在上升(P>005),且4 d时,氨氮含量值均高于0 d。

随着藻、虾生物量比的增加,水体氨氮含量在逐渐减小。达到0.06的藻、虾比时,虽然1 d与0 d时相比氨氮上升,当之后的1~4 d存在明显差异,且氨氮变化量呈稳定下降趋势,且4 d与0 d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海水在这4 d内的氨氮增加量几乎为0,所以这时候所用的藻量已达到维持水中氨氮平衡的效果。

2.4 不同生物量浒苔与凡纳滨对虾共培养下氨氮的变化

为探究藻(浒苔)、虾(凡纳滨对虾)达到何种生物量比时水体氨氮含量达到平衡,进行藻、虾共培养试验。

由图4可知,当藻、虾生物量比为0时,水体氨氮含量均随时间增加而升高(P<0.05)。其中,在4 d时,水体氨氮含量达到最大值1 mg/L。生物量比为0.02时,水体氨氮呈上升趋势,但数值均小于生物量比为0时的数值。生物量比为0.04和0.08时,氨氮含量随时间变化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生物量比为0.06时氨氮随时间的变化,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折线趋势。在生物量比为0.06、0.08时,虽然1 d时与0 d时相比氨氮上升,但4 d时氨氮量低于0 d时,说明海水在这 4 d 内的氨氮增加量几乎为0,意味着这时所用的藻量已达到维持水中氨氮平衡的效果。

3 讨论

以往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以龙须菜、海带等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藻类对水产养殖过程中所释放氨氮的吸收效率。胡海燕等研究发现,龙须菜与黑鲪

鱼混养,单位质量的龙须菜每天可吸收 0.006 0 mmol/L 氨氮量[14];郑辉等以海带与贝进行混养,研究表明单位质量的海带每天可吸收 0.005 9 mmol/L 氨氮含量[15];朱明等研究发现,不同盐度下浒苔吸收氨氮能力不同,在盐度为3%的海水中浒苔吸收效果最好,单位质量的浒苔每天可吸收0320 0 mmol/L氨氮含量[12]。滸苔对氨氮吸收量相比龙须菜和海带效果极为显著,是两者的50多倍[16]。

研究发现,浒苔在虾蟹养殖过程中对氨氮吸收效果较为显著。当藻、虾/蟹生物量比达到一定数值时,养殖水体氨氮变化趋向平稳且水体氨氮含量在 4 d时均持平甚至低于0 d氨氮含量。其中,日本所释放的氨氮含量比其他3种虾类(口虾蛄、脊尾白虾和凡纳滨对虾)高,且与藻(浒苔)共培养时氨氮去除率最明显,有助于养殖用水中氨氮的去除。有研究表明,海藻对于海水中的氨氮具有良好地吸收作用,在水产养殖中合理运用,有利于养殖用水的循环利用,降低养殖对于海水富营养化的负面影响[14]。

许多研究中发现,水产养殖动物与植物质量比1 ∶ 1是较合理的密度比。如胡海燕等研究发现,龙须菜和黑鲪鱼混养时,混养比例按单位体积鲜质量为1 ∶ 1时较为合理[14];孙伟等研究表明,龙须菜和文蛤的养殖密度为1 ∶ 1时,文蛤的成活率最佳[11]。因此浒苔与虾蟹进行共养时氨氮吸收效果相较于其他藻类具有明显效果。浒苔也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它有着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肪特点,且其含有的浒苔多糖结构复杂,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如降血脂、抗氧化、提高免疫力和抑制皮肤癌等生理功能[17]。除此之外,还能在养殖过程中为虾蟹类提供更多的生态位,有利于其蜕壳和生长,从而提高养殖密度和增加产量[18]。孙颖颖等发现,浒苔能有效抑制赤潮生物繁殖,提高动物品质[19]。长途运输中水体氨氮不断积累,是导致虾蟹类死亡的首要原因。浒苔对于氨氮有良好的吸收作用,能够在养殖运输过程中有效缓解水体氨氮增加致死的问题[20]。因此,研究藻、虾或藻、蟹混养对于促进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韦 玮,方建光,董双林. 贝藻混养生态系互利机制中的作用因子[J]. 中国水产科学,2005,12(2):220-224.

[2]赖龙玉. 鲍藻混养模式的研究[D]. 厦门:集美大学,2014.

[3]蔡泽平,胡超群,张俊彬. 真鲷与石莼池塘混养试验[J]. 热带海洋学报,2005,24(4):1-6.

[4]卢光明,徐永健,陆慧贤. 大黄鱼池塘不同混养模式生态学特征比较[J].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5):1325-1331.

[5]郑 辉,李志伟. 贝藻混养生态系统模拟实验研究[J]. 海洋科学,2014,38(10):52-55.

[6]时嘉赓,冯艳微,姜 绪,等. 不同藻类与混养比例对刺参与马粪海胆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0,35(4):509-515.

[7]张 雪,戴媛媛,韩现芹,等. 固定化藻类对海水养殖废水中氨氮、无机磷的净化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7):47-49,52.

[8]蔡 霞. 大型藻类对氮的吸收利用模型研究[D]. 舟山:浙江海洋大学,2018.

[9]刘 梅,原居林,何海生,等. 微藻在南美白对虾养殖废水中的生长及净化效果[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8,24(4):866-872.

[10]石 磊,袁家俊,邵国洱,等. 南美白对虾大棚高效养殖池塘理化因子与浮游藻类动态变化研究[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6(2):151-158.

[11]吴 静. 混合营养型藻类生物膜的特性及在富营养化水体脱氮除磷中的应用[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12]朱 明,蒋大宁,阎斌伦. 不同盐度下浒苔对脊尾白虾混合养殖系统中氨氮的去除效果[J].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6(3):81-84.

[13]海洋监测规范 第4部分:海水分析:GB 17378.4—2007[S].

[14]胡海燕,卢继武,周 毅,等. 龙须菜在鱼藻混养系统中的生态功能[J]. 海洋科学集刊,2003,46(0):169-175.

[15]郑 辉. 贝藻混养协同净化水产养殖废水技术研究[D]. 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4.

[16]张忠山,王晓梅,刘 峰,等. 石莼属绿藻应答环境胁迫的生理特征与机制研究进展[J]. 海洋环境科学,2020,39(3):473-479.

[17]谭颖仪,杨志业. 中药石莼的生药学研究[J]. 今日药学,2020,30(4):246-248,251.

[18]朱文涛,秦传新,马鸿梅,等. 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简化食物网的稳定同位素[J]. 水产学报,2020,44(7):1112-1123.

[19]孙颖颖,李 灿,张 静,等. 浒苔对4种赤潮微藻生长的影响[J].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9(3):75-78.

[20]聂司宇,孟 昊,李婷婷,等. 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去除的研究進展[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0,40(4):47-51. 章海鑫,王 生,付辉云,等. 赣江吻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观察[J].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3):147-151.

作者:穆显鑫 张文平 苗德霞

虾无养殖技术研究论文 篇3:

钦州市钦南区发展对虾养殖产业的经验与措施

摘 要 钦南区位于广西南部沿海,依山傍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水质优良无污染,渔业资源丰富,十分适宜水产养殖,发展潜力巨大。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近年来,钦南区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对虾产业,并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 对虾养殖;经验;措施;广西钦州市钦南区

1 钦州市钦南区发展对虾产业的优势

钦州市钦南区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区的前沿中心地带,距首府南宁仅百余公里,濒临北部湾,东连北海市,西接防城港市,南拥钦州港,是钦州市的辖区。钦南区海岸线曲折蜿蜒,海湾港叉岛屿繁多,星罗棋布,境内有钦江、大风江、茅岭江等十多条江河注入大海,海水盐度适中,适宜对虾、大蚝和鱼类等水产动物生长繁殖,享有“中国大蚝之乡”的美誉。

在钦南区康熙岭镇、犀牛脚镇建立对虾高效生产示范基地3个,分别是康熙岭镇谢德鱼虾养殖场(30 hm2);康熙岭镇白鸡村对虾养殖基地(10 hm2);广西海纳绿洲海洋开发有限公司犀牛脚对虾养殖基地(占地68.93 hm2,养殖面积63.33 hm2)。效益提高10%,667 m2产值达到2万元,编制对虾高效生产技术规程1套。

钦南区对虾产业形成了苗种、饲料、药物、养殖以及流通一系列化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是钦南区水产领域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一个行业。

2 钦州市钦南区发展对虾产业的难点和问题

2.1 对虾育苗技术偏低

钦南区对虾养殖的难点之一在于缺乏自主品牌德种苗,没有自己的亲虾培育,长期依赖其他地区的企业。而且钦南区对虾养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除去小部分规模化的生产模式外,很大一部分还是依赖于农民的小户养殖,部分养殖户养殖成功率主要凭借运气,最终导致丰年增收,灾年减产。由此可见,对虾育苗技术的匮乏,使钦南区对虾养殖处于一种极其不稳定的状态,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经济效益不高。

2.2 对虾养殖的产业化、标准化程度偏低

钦南区对虾养殖的产品标准化体系仍不健全,技术服务和培训体系还不完善,对虾养殖的带动性微弱,不利于转化成经济效益,制约了产业规模的扩大。

2.3 农民科技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钦南区对虾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远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问题之一就在于农民的知识储备有限,对先进的技术和设施掌握不足,不能科学高效地解决对虾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很好地推进标准化大生产。

3 钦南区发展对虾养殖产业的措施

3.1 对虾良种选育与推广应用

3.1.1 新品种推广应用

根据钦南区地理条件和养殖特点,引进了广西水产研究所研发的南美白对虾“桂海1号”虾苗,进行示范养殖和辐射养殖。南美白对虾“桂海1号”虾苗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养殖成活率和单产量高、能进行大规模、高密度的养殖,该品种的性能优于进口品种,生长周期短,备受示范基地及广大养殖户的欢迎。

3.1.2 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为解决钦南区对虾养殖技术缺乏的问题,钦南区特意整合了对虾养殖中的经验,集中力量攻关对虾养殖中技术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多项突破性的创新:推广水质调控技术与对虾病害综合防治、冬棚养殖技术、微生物肥水养殖、现代机械数字电控化水产养殖、对虾标准化养殖技术、无公害对虾养殖技术等新技术,这为对虾标准化生产管理注入了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最终达到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量与质量的目的,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更加现实可行的技术支撑,有利于对虾产业的健康发展[1]。

3.1.3 建立养殖示范基地

1)犀牛脚镇沙角村的钦州海纳绿洲海洋开发有限公司对虾生产基地,主要应用推广对虾标准化养殖技术、无公害对虾养殖技术、水质调控技术与对虾病害综合防治等养殖技术。

2)康熙岭镇团和大队青草坪村南围谢德鱼虾养殖场,养殖面积40 hm2;建立冬棚健康养殖面积0.14 hm2,主要应用推广对虾冬棚健康养殖技术。

3)钦南区康熙岭镇白鸡村及团和村对虾养殖基地养殖面积分别是10 hm2,主要应用推广微生物肥水养殖技术。

4)在康熙岭镇建设钦南区康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举办对虾养殖技术培训班3期,共培训社员200人次,辐射带动养殖户500户;贯彻、推广应用对虾标准化养殖技术、无公害对虾养殖技术、水质调控技术与对虾病害综合防治、微生物肥水养殖技术等技术。

5)钦南区尖山镇钦南区鑫农农业生产观光生态示范园,利用一套生物技术与农机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型水产健康养殖系统太空棚,从养殖池水的物理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到水产品的投料饲养、病害防治,全部依靠计算机系统实现远程数字化采集数据,按照设定健康养殖指标自动化机械操作可全程解决的方案,是无季节、不分日夜的水产健康养殖系统。这套系统既能保证养殖水产品高产量、健康高品质,还可以利用其排泄物及肥水来种植果蔬用,达到循环利用。采用新型系统更加节能、环保、健康。鑫农农业生产观光生态示范园以全新的高科技术数字化养殖模式呈现给游客观赏、学习,并且能为本市市场提供优质安全的水产品。

3.2 建立标准化育苗示范基地,为钦南区及周边地区提供优质南美白对虾苗

1)建立了钦南区兴桂南美白对虾良种场和钦南区兴科水产种苗场两个优质南美白对虾育苗示范基地。通过集成国内先进的育苗技术,建立了一套适合钦南区实际情况的SIS南美白对虾育苗新技术和新模式,引进美国SIS南美白对虾幼体,大力开展SIS南美白对虾育苗工作,年育SIS南美白对虾苗1.6亿尾,产值240万元;引进对虾新品种美国塞班南美白对虾幼体,并将其进一步内化为国内美国塞班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建立一套先进实用的塞班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新技术、新模式。钦南区的两个优质南美白对虾育苗示范基地,全年共培育塞班南美白对虾苗4 500万尾,并全部供应市场,产值达60.75万元。

2)在钦南区兴桂南美白对虾良种场美白对虾育苗示范基地建设了目前钦州市最先进的水质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离岸500 m的取水点→沉淀处理池→一级过滤池→二级过滤池→活性碳处理缸→蛋白质分离器→溴氧处理器→硅藻土过滤器→海水浓缩处理机→紫红外线杀菌器→超微处理器→净水蓄水池→育繁车间等。经此系统处理后的海水,基本上处于无菌状态,水质优良,整个育繁过程不需要投放任何药物,大大提高了亲虾培育、产卵孵化和育苗的成功率、成活率和虾苗质量。特别是海水浓缩处理机的使用,确保了海水比重在任何季节都能切合虾苗繁育生产所需,苗种生产工作一年均可正常进行。经过此水质处理系统处理的海水所生产的虾苗,投放市场后,养殖户倍加赞誉,其养殖成功率、成活率、生长速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该示范基地对周边其他苗场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对钦州市乃至广西区的对虾苗种繁育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项目示范基地的建设,由此起到了示范基地所应起到的示范作用。

3.3 选派了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钦南区分别在社会上、技术单位选派了谢龙伟、阮良鹏、陈家珍3名具有对虾养殖及育苗技术的科技特派员,分别派驻2个育苗基地及3个养殖示范基地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为基地提供育苗和技术支撑,及时解决对虾养殖中的各种问题。

3.4 技术培训与推广

3.4.1 举办对虾养殖技术培训班

钦南区编制了《钦南区现代生态养殖技术培训教材》2000多份,先后举办开展了13期对虾养殖培训班,共培训人员1583人次,将新成果、新技术更好地推广应用开来,对虾生产一线的养殖户接受到了更多技术服务,对虾产业有了科技的支撑。对虾养殖培训内容丰富,技术先进实用,能很好地解决基层养殖户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2]。

3.4.2 录制对虾技术视频推广应用

钦南区科学技术局作为技术支持单位,组织摄制了“对虾养殖好帮手”实用技术视频教材,通过车载电视、微信、微博和地方电视台等方式推广传播,科普对虾健康养殖技术,并取得显著成效。

4 钦南区发展对虾产业的经验

近年来,钦南区通过开展对虾苗种工厂化繁育、对虾标准化生产、水生动物疫病防疫检疫站建设、科技服务网络工作平台建设等各个环节进行技术示范,解决对虾育苗技术偏低,效益不突出的问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应用对虾标准化生产,推广无公害对虾养殖技术与水质调控技术,为对虾标准化生产管理注入新的管理模式,从而为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量与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更加可行的技术措施;建立与完善水生动物疫病防疫检疫站,为有效抵御水生动物疾病的发生、流行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促进钦南区水产品养殖的稳步健康发展,推动水产养殖资源开发,提高水产品养殖成功率,促进对虾产业健康发展。举办培训班、录制对虾养殖技术视频等形式,提高养殖户的专业养殖能力,提高产量。

参考文献

[1]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9.

[2]荣毅宏.中国西南地区产业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0-12.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曾凡跃 ,赖少珠

上一篇:网络环境经营管理论文下一篇:翻译教学市场需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