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类经济法论文

2022-04-20

摘要:采用年金資本化法、重置成本法、收获现值法、市场价倒算法等对安福县的乔木林资源资产价值进行评估。研究显示:研究区域内现有森林资源总量较高,杉木的单位经济价值远高于其他林木,但质量水平较低,结构较为单一。现有林分种类较为齐全,但各类乔木林的培育面积分布有待调整。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经济管理类经济法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经济管理类经济法论文 篇1:

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经济法》的相关课程对于高职高专会计类学生的重要程度是极其高的,但是各个高职院校对于会计类专业经济法的相关课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主要为了找出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为此设计一套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院校的会计类专业一般都会开设“经济学”这门课程,而且这门课程尤为重要。这门课程对于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法律素养、实操能力以及之后就业都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应该竭力提高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经济法”的教学质量,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能力的人员。本文针对“经济法”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一些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无专业针对性

整个管理类专业课程都需要学习经济法课程,但是不同的专业,授课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学院统一用管理类经济法教材作为各个专业的经济法教材,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合理的,它缺乏专业针对性和实用性。统一的、标准化的授课方式无法突出专业的特点,不利于各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案例老旧,教学模式单一

经济法的课堂教学上,老师的教学案例选取老旧,甚至在不同的专业课上讲经济法课程的时候,选用同一个案例。这样选取的案例不适用于一部分的专业,同时也缺乏时代特色。在会计专业的课堂上,很多知识点的讲授是和其他专业有差别的,所以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教学评价单一

传统的评价机制以学生的课堂表现、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情况等等作为依据,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获取量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学评价单一、缺乏公正性,没有考虑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真正获得了知识[1]。

二、高职高专会计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根据专业特色,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教学目标

高职高专作为更注重实践操作的学院,应该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教学体系,主要关注学生在课程教学中会了什么,而不是获得了什么知识。教师在“经济法”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告诉学生学完之后要做什么,导致学生的实操能力减弱,不能将自身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实际上教师的工作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到生活实践中。

会计专业人员有许多资格考试,在这些考试中,经济法都是必考科目。“经济法”的教学质量好坏与考试成绩挂钩,但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在“经济法”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没有考虑到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还没有为其专门设置教学大纲,无法满足会计专业资格考试的需求。“经济法”课程教育要根据近年的教学目标调整“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可以与职位需求相符合。

(二)以教学目标为基础重构教学内容

会计专业的相关资格考试主要包括三种,其中一部分和经济学课程相关,因此经济法课程教学可以说是会计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此外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每个会计专业学生都需要面临的考试,会计专业“经济法”的课程教学内容也需要参考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要求,这样设置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经济法”课程教学教师首先应该了解会计专业学生的未来工作计划,根据这些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教学内容,打破以往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使教学工作不断向学生本身靠近。老师根据社会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可以总结出“经济法”的相关课程不仅需要包括经济法学科的体系范围,还应该包括其他法律体系中的相关法律制度。这样安排教学内容使教师打破了传统的课程安排,这样做才可以真正满足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2]。

现实中高职高专学院设置的“经济法”教学课程较少,但经济法的课程内容相当繁杂,而高职高专学院的学生法律基础知识较为缺乏,在规定的课程内让学生掌握全部知识是比较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优化教学内容是可走的途径。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简单易懂和重难点两类,让教师能够在有限的课堂内容以重难点内容为主,简单易懂的知识可以依靠学生自身来解决。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提高课堂的效率,多媒体教学可以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程较少的缺陷。

(三)培养学生运用能力,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要不断地优化案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可以连接抽象的法律条文和现实世界,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成功运用抽象的法律条文,但是案例教学法是否取得成效主要看教师选取的案例是否合适,教师应该选取学生能够理解且具有实用性的案例。同时教师要从各方面分析案例,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经济法”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入实际操作的环节,但是在具体实施中碰到了许多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教学进度为学生安排一些任务,让学生可以模拟完成。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领会经济法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的知识,使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可以收获良好的效果。

(四)设置多种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以闭卷笔试为主,但是这种考核方式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无法检测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高职高专学院应多方面地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实践运用能力兼顾,“经济法”课程确实有需要学生去记忆的内容,但同时可以通过模拟等方式检测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设置多种考核方式可以更加全面客观的检测学生的能力水平[3]。

三、结束语

高职高专学院“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确实存在诸多的漏洞,导致学生呈现出的学习效果并不高效。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所有的措施都离不开教师,因此要想提高“经济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急需提高。文章从高职高专学院会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列举了高职高专学院提高“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从而提高高职高专学院“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林.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133-135.

[2]倪淑慧,严嘉琪.经济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改革浅析--以北京城市学院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7,(6).77-82.

[3]王艳荣,裴玉文,张建辉,等.会计類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6).

作者简介:叶青,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税法、经济法、会计

作者:叶青

经济管理类经济法论文 篇2:

江西安福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研究

摘要:  采用年金資本化法、重置成本法、收获现值法、市场价倒算法等对安福县的乔木林资源资产价值进行评估。研究显示:研究区域内现有森林资源总量较高,杉木的单位经济价值远高于其他林木,但质量水平较低,结构较为单一。现有林分种类较为齐全,但各类乔木林的培育面积分布有待调整。一是优势树种来看,培育面积排名第二的混交类乔木林单位面积及蓄积量的经济价值却较低;而硬阔类乔木林的单位面积及蓄积量的经济价值偏高,但其培育面积却较少。二是分龄组而言,中龄林的经济价值总量排名最高,但单位面积及蓄积量的资源资产价值却偏低;幼龄林的单位面积经济价值较低但单位蓄积量的经济价值较高。基于此,提出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加强杉木名、特、优地方良种的深入推广;加大对硬阔类乔木林的培育力度,提高森林资源资产价值;不断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及时跟进配套的相关支持政策等建议。

关键词:  森林资源资产;  资产评估;  评估方法

森林资源狭义上主要指树木资源,广义上是指包括森林及森林内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生态环境在内的总称[ 1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步伐也不断加快,相应支持政策也陆续出台。2020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表示要继续稳步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清查工作,并公布《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技术指南》。目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指标的确定主要参照《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来构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

近年来,学者们针对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评估的意义、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建议等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究。总结而言,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针对不同区域的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2 - 5 ];二是研究内容上,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联系日益紧密,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重要条件是林业产权的明晰化,林权改革的推进,特别是林权流转的推动离不开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6 - 9 ];三是研究方法上,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方法不断创新与改进[ 10 - 13 ]等。纵观现有研究,学界对森林资源资产及其价值评估的研究方兴未艾,主要集中在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上,针对不同区域展开了大量研究。由此可见,森林资源资产及其价值评估在目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均是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

2019年12月10日,江西省明确在安福县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探索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报表体系和基础制度。素有“七分半山半分田,一分水路一分园”之称的安福县,是江西省的重点林业县和重点产材县,三面环山,河流纵横,森林植被丰富,高等植物有500种以上,其中名优、珍稀树种约有300种左右,在安福县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研究通过安福县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为附近区域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和森林资源交易提供价值参考,同时也对探索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基础制度、科学确定森林资源资产清查价格及估价方法、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安排等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区域概况

安福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吉安市的西北部,行政隶属于江西省吉安市管辖。地处114°~

114°47′E、27°4′~27°36′N。全县东西长76 km,南北宽59 km,总面积2 793.15 km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干湿明显,四季分明,冬、夏季时间较长,春、秋季时间较短,无霜期较长。全县森林覆盖率70.5%,位居江西省前列,是闻名遐迩的樟树之乡、竹子之乡,是陈山红心杉原产地。研究区域的评估基准时点为2018年12月31日。

安福县全民所有森林资源林地面积共36 724.26 hm2。一是按森林类别分,生态公益林面积14 489.18 hm2,占39.45%;商品林面积22 235.06 hm2,占60.55%。二是按地类分,乔木林地30 570.75 hm2,占83.24%;竹林2 170.74 hm2,占5.91%;特别灌木林173.17 hm2,占0.47%;其他灌木林731.01 hm2,占1.99%;疏林地55.61 hm2,占0.15%;未成林地1 328.68 hm2,占3.62%;苗圃地55.96 hm2,占0.15%;采伐迹地1 238.37 hm2,占3.37%;其它林地399.97 hm2,1.09%。三是按林地使用权分,国有32 496.41 hm2,占88.49%,集体959.25 hm2,占2.61%,民营3 268.00 hm2,占8.90%,其它0.57 hm2,占0.002%。

安福县全民所有森林林木蓄积量329.18万m3。一是按立地条件分,有林地蓄积量322.64万m3,占98.01%;疏林地蓄积量1 524m3,占0.05%;其他林木蓄积6.39万m3,占1.94%。二是按地类分,乔木林蓄积量322.64万m3,占98.01%;其他林木蓄积量仅6.54万m3,占1.99%。三是按林地使用权分,国有301.89万m3,占91.71%;集体7.08万m3,占2.15%;民营20.21万m3,占6.14%。

2 数据与方法

2. 1 数据来源

研究区域全民所有森林资源林地面积共36 724.26 hm2,林木蓄积量329.18万m3,其中乔木林地面积30 570.75 hm2(占83.24%),乔木林蓄积量322.64万m3(占98.01%),研究区域以乔木林为主,需要对乔木林的林分面积、蓄积量,以及价值评估所用经济指标进行说明。

2. 1. 1 乔木林面积、蓄积量

安福县乔木林面积按起源分,依次为人工林面积22 793.8 hm2,占74.56%;天然林面积7 776.9 hm2,占25.44%。

乔木林面积按优势树种分,杉木18 910.6 hm2,占61.86%;混交类9 131.7 hm2,占29.87%;国外松1 548.6 hm2,占5.07%;软阔类398.2 hm2,占1.30%;马尾松361.3 hm2,占1.18%;硬阔类220.3 hm2,占0.72%。

乔木林面积按龄组分,幼龄林11 449.3 hm2,占37.45%;中龄林9 678.6 hm2,占31.66%;成熟林4 577.3 hm2,占14.97%;近熟林2 497.3 hm2,占8.17%;过熟林2 368.2 hm2,占7.75%。具体面积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乔木林分起源、优势树种按龄组面积统计

hm2

乔木林蓄积量按起源分,依次为人工林蓄积量231.40万m3,占71.72%;天然林蓄积量91.24万m3,占28.28%。

乔木林蓄积量按优势树种分,依次为杉木188.65万m3,占58.47%;混交类106.37万m3,占32.97%;国外松15.18万m3,占4.71%;马尾松6.18万m3,占1.92%;软阔类4.08万m3,占1.27%;硬阔类2.16万m3,占0.67%。

乔木林蓄积量按龄组分,中龄林115.01万m3,占35.65%;幼龄林70.50万m3,占21.85%;成熟林67.16萬m3,占20.82%;近熟林36.78万m3,占11.40%;过熟林33.18万m3,占10.28%。具体蓄积量数据如表2所示。

2. 1. 2 资源资产评估所用经济指标

借鉴相关研究方法[ 14 ],本次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的相关指标设置如表3、表4所示。

2. 2 研究方法

森林资源中的生态公益林主要采用名义价值进行计算,而研究区域的商品林主要以乔木林为主,故本研究仅对全民所有林中乔木林的经济价值进行估算。根据《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技术指南》及《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将乔木林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5大类,然后分类收集各类商品林基础单价测算所需技术经济指标,分别采用年金资本化法、重置成本法、收获现值法、市场价倒算法等方法计算出各类商品林的基础单价,并根据各图斑林分的实际生长情况,对基础单价进行系数调整(其中,未成林和幼林主要采用树高和株数系数进行调整,中、近熟林主要采用平均胸径和亩均蓄积进行系数调增),然后再将实物量清查成果与调整后的基础单价相乘,得到各类林木的资源资产经济价值,即研究区域的林木价值与林地价值之和。

2. 2. 1 年金资本化法

5大类乔木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的林地价值均采用年金资本化法进行核算。使用年金资本化法评估森林资源资产的重要前提是林地长期使用,该评估方法将年平均地租作为林地的每年稳定收益,再按适当的投资收益率计算林地资产价值[ 15 ],计算公式为:

式中,E为评估值,A为当地林地年平均地租;P投资收益率是根据林业投资特点并结合当地实际,综合确定为6%。

2. 2. 2 重置成本法

借鉴相关研究方法[ 16 ],本次幼龄林和未成林造林地经济价值估算采用重置成本法:

式中,E为评估值,K为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为第i年的以现时工价及生产水平为标准的生产成本,n为林龄,P为投资收益率。其中:K=K1K2,K1为株数保存调整系数,即

当株数保存率大于等于造林合格标准时,K1=1,否则以计算值为准;K2为树高调整系数

本次估算的参照林通过综合考虑国家速生丰产林标准中的树种生长过程表。另外,如果幼龄林接近中龄林年龄时,也可以采用K=K3调整系数计算法

2. 2. 3 收获现值法

中龄林和近熟林的林木价值估算采用收获现值法。收获现值法是指通过采用收获表预测的被评估森林资产在主伐时期净收益的折现值,扣除评估基准日到主伐期间所支出的营林生产成本折现值的差额,作为被估算森林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 16 ]。

式中,E为评估值,K为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Au为参照林分u年主伐时的净收益,Aa、Ab参照林分第a、b年的间伐和其他纯收益(n>a、b时,Aa、Ab=0),U为经营周期,N为林龄,Ci为评估后到主伐期间的年营林生产成本,P为投资收益率。

其中,K=K1K2,K1为单位面积蓄积调整系数,即

K2为林分平均胸径调整系数,即

2. 2. 4 市场价倒算法

成龄林、过熟林的经济价值估算采用木材市场价倒算法(又称剩余价值法)。该评估方法是指将被评估的林木砍伐后的市场销售总收入减去生产经营所耗费的成本(含税、费等)及应得利润后的剩余部分价值作为估算值[ 17 , 18 ]。

E=W-C-F

式中,E为评估值,W为木材销售总收入,C为木材生产经营成本,F为木材生产经营利润。

3 结果与分析

3. 1 估算结果

3. 1. 1 乔木林资源总资产价值

经测算,安福县乔木林资源资产的经济价值为106 678.91万元,按优势树种分依次为:杉木86 913.49万元,占81.47%;混交类14 693.97万元,占13.77%;国外松3 635.00万元,占3.41%;硬阔类534.14万元,占0.50%;软阔类474.52万元,占0.44%;马尾松427.79万元,占乔木林经济价值的0.40%。具体数据详见表5。

乔木林经济价值按龄组分依次为:中龄林28 548.39万元,占26.76%;成熟林27 876.37万元,占26.13%;幼龄林25 824.75万元,占乔木林经济价值的24.21%;近熟林12 320.38万元,占11.55%;过熟林12 109.02万元,占11.35%。具体数据详见表6。

3. 1. 2 单位面积、蓄积量资产价值

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如仅从总面积及总蓄积量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缺乏可比性及科学性,因此,进一步根据对乔木林分优势树种的资源资产价值计算结果(表5),結合乔木林面积及蓄积量对其单位价值进一步计算,计算结果详见表7。

从单位面积资源资产价值来看,乔木林分优势树种的资源资产价值依次为:杉木4.60万元/hm2,硬阔类2.42万元/hm2,国外松2.35万元/hm2,混交类1.61万元/hm2,软阔类1.19万元/hm2,马尾松1.18万元/hm2。

从单位蓄积量资源资产价值来看,乔木林分优势树种的资源资产价值依次为:杉木460.71元/m3,硬阔类247.29元/m3,国外松239.30元/m3,混交类138.14元/m3,软阔类116.30元/m3,马尾松69.11元/m3。

对乔木林按龄组分的资源资产价值计算结果,结合乔木林面积及蓄积量对其单位价值进一步计算,计算结果详见表8。

从单位面积资源资产价值来看,乔木林按龄组分的资源资产价值依次为:成熟林6.09万元/hm2,过熟林5.11万元/hm2,近熟林4.93万元/hm2,中龄林2.95万元/hm2,幼龄林2.26万元/hm2。

从单位蓄积量资源资产价值来看,乔木林按龄组分的资源资产价值依次为:成熟林395.41元/m3,幼龄林384.53元/m3,过熟林364.95元/m3,近熟林334.97元/m3,中龄林248.23元/m3。

3. 2 结果分析

3. 2. 1 估算结果总体分析

经测算,乔木林资源资产的经济价值为106 678.91万元。从优势树种来看,6种林木的经济价值差异较大。其中,杉木资源的经济价值远高于其他林木,有86913.49万元,占比高达81.47%,其中可能的原因一是由于评估只计算了直接的经济价值,未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二是研究区域的杉木资源丰富,拥有多个国家级的杉木良种生产基地,如红心杉等优质品种。混交类经济价值(13.77%)>国外松经济价值(3.41%)>硬阔类经济价值(0.50%)>软阔类经济价值(0.44%)>马尾松经济价值(0.40%),原因可能是混交类树种繁多,珍贵树种多而经济价值偏高;研究区域内硬阔类的面积较小,蓄积量较少且生长速度慢而导致经济价值较低。

从龄组来看,5种乔木林经济价值分布较为均匀,具体表现为:中龄林经济价值(26.76%)>成熟林经济价值(26.13%)>幼龄林经济价值(24.21%)>近熟林经济价值(11.55%)>过熟林经济价值(11.35%)。其原因可能是人工林面积及蓄积量占比均远远超过天然林,且由于林木生产周期较长,在森林采伐时现有林地中龄林、成熟林的市场经济价值偏高。

3. 2. 2 单位面积、蓄积量结果分析

为进一步提高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将乔木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的结果分别按照优势树种及龄组计算单位面积及蓄积量的资源资产价值,结合表7、表8可以看出,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呈现出不同的结果,各类资源资产价值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如表9所示。

从乔木林资源资产总价值与单位面积、蓄积量资源资产价值比较来看,六大优势树种及五个不同龄组均呈现较大差异,主要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分优势树种看,杉木的单位面积及蓄积量的资源资产价值仍为最高。研究区域杉木资源丰富,经济价值总量较高。第二,分龄组看,中龄林的经济价值总量排名最高,但单位面积及蓄积量的资源资产价值却偏低,每m3仅248.23元。幼龄林的单位面积经济价值较低但单位蓄积量的经济价值较高。第三,虽然从总经济价值来看,硬阔类排名靠后,但无论从单位面积还是单位蓄积量的资源资产价值来看,硬阔类的经济价值均排名较前,而培育面积却较少,仅220.3 hm2;混交类乔木林单位面积及蓄积量的经济价值较低,其总经济价值较高的原因可能是研究区域的种植面积较大,有9 131.7 hm2。

4 结论与展望

4. 1 结 论

森林资源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兼具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需求日益增大。对森林资源资产进行评估,有利于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居民生态福祉,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对促进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目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和体系正在不断被完善,评估方法不断更新,符合现代化的林权法规也随之陆续出台。通过对安福县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现有森林资源总量较高,但质量水平较低,结构较为单一。安福县乔木林资源资产的价值总量为106 678.91万元,从优势树种来看,六种林木的经济价值差异较大。杉木资源无论是总经济价值还是单位面积蓄积量的经济价值均远高于其他林木,占比高达81.47%。

(2)现有林分种类较为齐全,但各类乔木林的培育面积分布有待调整。一是优势树种来看,培育面积排名第二的混交类乔木林单位面积及蓄积量的经济价值却较低;而硬阔类乔木林的单位面积及蓄积量的经济价值偏高,但其培育面积却较少。二是分龄组而言,中龄林的经济价值总量排名最高,但单位面积及蓄积量的资源资产价值却偏低;幼龄林的单位面积经济价值较低但单位蓄积量的经济价值较高。

(3)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部门要强化林业资源的管理,促进评估体系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就评估对象而言,在进行部分计算时,存在部分指标值的缺失及不对应问题,需进一步规范。同时,在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时除考虑森林的价值外,还要考虑森林资源禀赋的差异,即不同地域、树木种类、交通等条件的差异等。

4. 2 展 望

现阶段,森林资源资产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对森林资源资产进行评估能够推动整个森林产业的发展,促进林业市场成熟稳定。本研究旨在以江西省安福县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为例,为探索建立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清查制度和经济价值估算技术思路和方法提供支撑,进一步保护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资产安全,促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基于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加强杉木名、特、优地方良种的深入推广。对杉木良种培育的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示范推广,有利于充分提高区域内杉木良种经营水平,满足山区农民对良种和林业经营新技术的需求。

(2)加大对硬阔类乔木林的培育力度,提高森林资源资产价值。安福县森林资源覆盖率较高,森林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现阶段,应进一步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资产的保护,尤其是幼龄林的抚育,逐步扩大硬阔类乔木林的培育面积,不断优化林种结构,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3)不断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及时跟进配套的相关支持政策。在森林资源的管理中需要根据《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技术指南》科学制定规范化的评估流程,并归纳总结工作组织、工作开展、成果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经验。

(4)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作为一项需要持续推进的基础工作,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极具持续关注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潘俊光.  东江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研究[J].  林业科技情报, 2019, 51(3): 79 - 81.

[2] 岳利娥.  论集体林权改革中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山西寿阳县为例[J].  江西农业, 2016(13): 116 - 117.

[3] 杨汉春,  庞贵刚.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的问题及对策——以广西地区国有林场为例[J].  绿色科技, 2017(23): 137 - 138.

[4] 杨芳,  延红卫.  隆阳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 2017, 47(3): 37 - 41.

[5] 钟雨庭.  紫金县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现状与发展建议[J].  南方农业, 2017, 11(30): 45 - 46.

[6] 李林.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 2019(3): 118 - 119.

[7] 李嘉敏.  我国集体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  西部皮革, 2019, 41(12): 64 - 65.

[8] 叶锋.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园艺, 2020, 43(20): 220 - 221.

[9] 黄洪昇.  资产评估方法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的应用探究[J].南方农业, 2020, 14(18): 94 + 98.

[10] 杨景海,  王珊.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问题及对策研究[J].  会计师,  2017(15):  3 - 4.

[11] 祁文静,  刘铠源,  王立.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案例研究[J].甘肃林业, 2016(5): 29 - 31.

[12] 徐振方.  新形势下森林资产评估难点及评估方法[J].  绿色科技, 2019(9): 177 - 178.

[13] 钟平环.  森林资源资产调查及评估研究分析[J].  绿色科技, 2020(11): 173 - 174.

[14] 华伟平,  丘甜,  池上评,  江希钿.  加权TOPSIS法在市场法评估森林资源资产中应用[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20, 32(4): 122 - 127.

[15] 延红卫,  杨芳.  隆阳区国有林场林木资源资产评估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 2016, 41(5): 47 - 50.

[16] 冯素静,  张郭伟,  杨来钱,  等.  乌尔旗汉林业局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探析[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0, 43(4): 80 - 83.

[17] 谌诗桦.  基于抵押融资的林权资产价值评估[D].  昆明:  云南财经大学, 2017.

[18] 林挺秀.  永春大榮国有林场用材林林木资产的评估[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 23(4): 44 - 46.

第1作者简介:  林静(1997-),  女,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林业经济管理与政策。

通讯作者:  廖文梅(1978-),  女,  博士,  教授,  研究方向:  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收稿日期: 2021 - 09 -  28

(责任编辑:   王 岩)

Research on the Value Evaluation of Forest Resource Assets

in Anfu County of Jiangxi Province

LIN J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Jiangxi Agriculture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Key words Forest resource assets;  Asset appraisal;  Evaluation methods

作者:林静 李建中 邹佳敏 乔金笛 廖文梅

经济管理类经济法论文 篇3:

绿色金融、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摘要:文章探讨绿色金融、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构建三者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我国2011~2017年数据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三者的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三者的耦合程度较低,始终处在颉颃阶段;但三者的协调度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17年已接近中级协调,表明绿色金融、经济与环境之间正逐渐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最后提出了我国绿色金融、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金融;经济增长;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

一、前言

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紧张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日趋严重,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绿色经济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金融是经济增长新的引擎,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金融、经济和环境三个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可持续经济必须注重三者的协同发展。

目前有关绿色金融、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在理论方面,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就开始关注环境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采用经济增长理论模型来研究经济与环境两者的关系。Norgaard(1990)提出经济与生态系统之间可实现共同发展的协调发展理论;Panayotou(2000)根据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特点,构建了四类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模型。实证方面,学者们主要关注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从不同角度对不同国家或地区EKC的存在性进行实证验证。国内对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较晚,曹新(2004)指出经济发展影响环境,而环境又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黄清煌等(2016)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和抑制的双重作用。二是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早期主要研究环保投资与经济的关系。张跃胜(2016)等用不同方法实证研究了环保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环保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关于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较少。隗斌贤(2016)提出绿色金融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邱海洋(2017)实证分析了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董晓红等(2018)应用耦合度模型对我国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的动态耦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行局部空间区域差异比较。

已有文献大多是对绿色金融与经济、经济与生态环境两者关系的研究,将三者放入同一框架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绿色金融、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放入一个系统框架进行研究。首先介绍绿色金融、经济与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其次构建三者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选取2011~2017年的面板数据,对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进行测度和评估,分析三个子系统的相互影响程度和协调发展水平,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绿色金融、经济、生态环境发展战略,实现三者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二、耦合机理及模型构建

(一)绿色金融、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机理分析

绿色金融、经济与生态环境构成了一个开放、动态、复杂的系统,三个子系统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其耦合机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决定金融。发展绿色经济,产业结构要转型升级,技术更新及绿色产业投资资金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可以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进行创新,参与绿色经济的金融活动,从而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

生态环境是绿色金融与经济活动的基础,生态环境越好,提供给社会的自然资源越多,经济增长越快;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源参与建设,优化金融结构,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

绿色金融、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绿色金融的发展,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而良好的环境是进行经济活动的基础,保证了一定的经济增长水平,从而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

(二)耦合理论模型

(三)协调理论模型

协调度指标从定量角度衡量系统间相互协调发展的水平。绿色金融、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系统间的协调度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D为协调度,C为耦合度,T为绿色金融、经济与生态系统三者的综合协调指数;αi(i=1,2,3)为各子系统的权重。关于耦合协调度的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三、構建绿色金融、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构建

参考已有相关研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采用2011~2017年的年度样本数据,测度数据中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绿色金融子系统的节能环保支出指标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绿色信贷额度指标数据来自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节能环保上市公司债务及权益融资额度数据来自CCER经济金融数据库。

本文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如表2所示。

四、绿色金融、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结果分析

(一)综合指数分析

根据各指标标准化值和权重分别计算绿色金融、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指数,如表3和图1所示。

从表3和图1得出,三个系统综合指数在2011~2017年总体呈上涨趋势。2011~2014年,绿色金融综合指数低于经济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绿色金融的发展规模相对较小,落后于经济增长水平。2015~2017年,绿色金融综合指数从0.5348上升到0.8658,高于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绿色金融从2015年起有了很大发展,超过了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程度。

(二)协调度分析

1. 耦合度计算

本文研究的是绿色金融、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耦合度模型,根据模型(1),可得模型中n=3,即C={u·u·u/(u+u2)(u+u3)(u+u3)}1/3。将绿色金融、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带入C,计算三者的耦合度,结果如表4和图2所示。

2. 协调度计算

在模型T=中,α为每个子系统对整个系统协同贡献的参数。依据我国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并听取专家意见,将各子系统的权重α(i=1,2,3)分别设定α1=0.2,α2=0.6,α3=0.2。根据模型D=计算三者的协调度,结果如表4和图2所示。

3. 耦合度结果分析

当耦合度C∈(0.3,0.5]时为颉颃阶段,2011~2017年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度从0.4727上升到0.4994,耦合度虽呈上升趋势,但始终处于C∈(0.3,0.5]范围内,根据耦合度等级划分标准,该阶段为颉颃阶段。因此在2011-2017年期间,绿色金融、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耦合度整体上处于颉颃阶段,而且改善幅度相对较小。

4. 协调度结果分析

2011~2017年,三个子系统的协调度从0.4544上升到0.6954,增幅较大,协调等级从濒临失调改善到接近中级协调。三者间的协调度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11年三者的耦合协调度为0.4546,协调度较弱,为濒临失调;2012~2013年,三者的耦合协调度提高到了0.5866,但协调程度仍偏低,为勉强协调;2014~2017年,三者间的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协调等级由勉强协调上升到初级协调,2017年的协调度为0.6954,基本接近中级协调。

五、总结与建议

绿色金融、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是发展可持续经济的保障,要从各方面促进三者的协同发展。一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绿色金融是经济转型的基础,加大金融机构对“三低一高”产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扶持力度,以引导社会资源流向绿色环保产业,推动整个社会产业链的绿色转型,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依托资源优势,各地区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自然资源差异较大,各地要依托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适宜的生态产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中国经济面临新常态,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势在必行。加大科技、资金等要素的投入,促进节能减排和降耗,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产业,从而改善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Norgaard R B. Economic Indicators of Resource Scarcity:A Critical Essa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0(01).

[2]Panayotou T.,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D].Center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t Harvard University,CID Working Paper,2000(56).

[3]曹新.經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4(02).

[4]黄清煌.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效应[J].经济学家,2016(04).

[5]张跃胜.环境治理投资与经济增长:理论与经验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6(09).

[6] 隗斌贤.G20框架下我国绿色金融的创新发展[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06).

[7]邱海洋.绿色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7(38).

[8]董晓红,富勇.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耦合发展空间动态演变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8(12).

[9]BEFIE L.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hys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96.

[10]何宜庆,等.中部六省省会城市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耦合发展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14(07).

[11]李娟.”三生“共赢:绿色发展的逻辑契合和实现路径[J].学术界,2018(06).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商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王娜

上一篇:美术教师素描教学论文下一篇:经济法立法权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