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艺术产品设计发展论文

2022-04-24

商业艺术产品设计发展论文 篇1:

市场经济时代我国艺术衍生品的商业发展与营销之道

一、艺术衍生品的商业发展

(一)我国艺术衍生品现状概况

艺术衍生品本质是由原创作品衍生,强调商业效用、艺术附加值的艺术商品。因立足原作的原创性,又突出时尚性和设计性,契合娱乐轻松的大众文化,艺术价值和消费者吸引度都较高。以创意区、创意店为代表的艺术衍生品业正成为大众消费新趋势。

现阶段,国内艺术衍生品市场尚在起步,专业的创意设计公司规模小、数量少;艺术创意区或大型商业区相关商店不多;设计开发依赖他国经验;多数企业的艺术授权法律意识淡薄,与文化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但是,差距意味发展空间和其中蕴藏的无限商业潜力、值得思考的问题。应抓住契机瞄准市场定位,从商品营销、行业规范等多方构建完善的商业体系。

(二)国际文化品牌的经验启示

经济全球化增加了消费者的商品选择空间与消费主动性,成熟的品牌营销要获得买方市场认同需密切关注大众文化心理和消费趣味,找到具有时代文化价值的品牌定位,及时调整创新品牌形象和风格,创造个性鲜明的品牌形象吸引消费者眼光,增加品牌价值认同,以刺激购买意愿,实现品牌文化商业价值和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手段之一是与艺术家合作打造热销商品。LV 邀请日本波普艺术家草间弥生用她的典型艺术符号——梦幻迷离的圆形彩色波点设计女性包具、服饰和饰品,赋予了商品新的艺术活力,尽显老品牌的时尚性。在这之后,用艺术衍生品提升商品魅力以及品牌、企业文化品味的策略被众多商业品牌效仿,开辟了一种全球性全新的商业行销模式。

(三)营销机制的拓展与整合

1.優化营销模式

消费者心理层次不断提高,消费理性化的时代,采取长期、动态、细致的营销模式,培育良性消费市场具有了现实意义。可行措施如下:

第一,定期给既定或潜在消费客户发送商品信息、实时展讯、艺术家创作动态等讯息,或邀请客户定期参加艺术展览、创意活动,潜移默化培育消费驱动。许多文化、商业价值独一无二的知名品牌就拥有大批长期关注和享有相关乐趣的固定消费者。

第二,依据目标客户的职业心理、消费倾向等实行分众营销。艺术衍生品因社会人群职业身份、原创艺术家社会影响力、生产数量、产品质量等差异,大众类型的日常衍生用品与艺术价值较高的限量版衍生品共存,选择方式和种类复杂多元,需要用多样化营销满足不同需求。例如对企业管理者可从经济价值、投资潜力等角度介绍引导;针对文化工作者营销应侧重学术风格、艺术思潮。

第三,在商品中植入和输出文化理念。艺术衍生品再现原作图式时还应延续内在精神,销售理念,切实增强文化心理价值辐射。植入文化理念影响消费者心理是优质商品营销的普遍策略。

第四,现代商业营销结合传统方式。艺术衍生品中艺术和商业价值并存。优质化、专业化、多元化的营销手段和配套服务是现代商业经济中艺术衍生品的运营动力。传统实体商店是人性化、情感化的售卖空间,现代网络平台是快捷化、信息化的销售渠道,二者结合互补实现完整优质和专业高效的营销,利于保持原作艺术价值独立性和鲜明性同时在销售、设计中注入品牌文化,多元化、全方位加速艺术衍生品发展。

第五,借鉴西方成熟的营销经验。艺术与商业“跨界”让艺术衍生品在多元开放的社会文化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优秀作品的内在文化感染力、外在艺术形式都是设计可切入和挖掘的。发达国家和地域美术馆、博物馆与艺术设计、艺术衍生品融合,依托作品设计衍生品,使艺术焕发出全新个性。诸多成功案例表明,艺术作品的设计开发和售卖是一种无限激发艺术商品发展和销售活力的营销策略。优质艺术作品联合商业企划后在商品市场大规模推销,必将带来艺术商品营销的热点和高峰。

2.确保市场规范

我国艺术市场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前景广阔的艺术衍生品市场要正常运行,亟待成熟的政策法规保障。发达国家艺术衍生品生产销售作为经济增长热点,销量往往超越艺术品数倍,离不开成熟的商业授权法和艺术法规执行。文化机构和艺术家严格按照程序签署由艺术家授权、附带防伪标签、专门文化机构负责销售的法律合约,明确规定授权使用的作品和时间权限,保证生产、销售有法可依,避免了低质仿冒品干扰有序的市场销售。商业独立授权下的限量版高质量艺术衍生品体现艺术家艺术价值独特性与“唯少为贵”的商业营销策略,法制化化运行状态反映社会对艺术家文化原创的尊重和保护,为我国艺术衍生品市场生存和运行提供了启示。

二、艺术衍生品的销售渠道分析

(一)销售渠道的制约因素

我国的艺术衍生品销售多采用单一的实体店模式,主要集中在美术馆和博物馆。北京798艺术区的尤伦斯艺术商店堪称衍生品行业模范,但其他商店的商品的创意、质量差强人意,鲜有能够成为品牌者。

制约艺术衍生品销售渠道的原因主要有三点: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尚未完善;普通消费者对艺术衍生品的认识存在偏差,消费观念落后;支撑艺术衍生品产业的基础薄弱。比起艺术衍生品市场较成熟的国家,中国还未形成相关产业链。但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民众艺术消费意识愈强,艺术衍生品的产业链不断完善,市场前景是光明的。

(二)主要销售渠道分析

1.线下销售渠道

我国艺术衍生品销售主要依靠博物馆、美术馆、画廊等原生艺术品展示场所和艺术品超市、博览会等创意产品门店或下属行业自营,国内市场的容量尚无准确的统计。而全球艺术衍生品市场正经历交易体系再造,逐渐脱离博物馆主体走向品牌化、连锁化和电商化运营。

走出我国艺术衍生品以复制品为主,附加值较低,设计感较差的窘境。首先要提高开发优质价廉产品的水平确保市场竞争属性。故宫博物院的艺术衍生品制作坚持三原则:一、设计必须直观体现故宫的藏品,建筑元素。二、要有故宫文化背景,不脱离历史。三、线上或线下销售权故宫博物馆专属,确保专卖授权,带动市场才能良性发展。此外,还引进实体数字馆重度垂直技术创建端门数字馆,观众只要点击屏幕,就可以翻阅屏幕中的藏书或者近距离、多角度翻看“多宝格”中的馆藏。利用观众与历史互动获得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增加对艺术的渴望和衍生品购买欲,有潜力成为博物馆艺术衍生品的重要创收渠道。

除了博物馆,国内许多大城市会举办类似艺术交流会的集体售卖活动。2016年第八届南京文交会南京创意设计周,KEYIART系列艺术衍生品几乎被抢购一空,新品“咏菊蟹盘”与“红楼大观园”还获得“南京礼道,文博好礼”殊荣。作者表示,她的朋友们都会将衍生品作为礼物送异地朋友,并说明“这是我朋友做的艺术衍生品”。在产品设计中加入与自己相关的个人情怀,传递一种情谊,可以提升消费者的主动购买意愿。

依靠旅游业带动也是一条有效途径。中国南方唯一蒙古族聚居乡通海县2012年开始建设民族风情旅游项目,通海木雕、纳古工艺刀具、银饰等艺术衍生品很受游客欢迎,却因小户经营未形成产业链。要满足游客需求,不仅要在产品设计包装等方面加入文化特色,提高质量,精致做工,还应成立品牌,统一推广。

也可以借鉴西方国家高端餐厅流行的边用餐边欣赏大师画作的经营模式,比如芝加哥的TRU在很像艺术画廊的空间中悬挂安迪·沃霍尔、维克·穆尼斯、彼得·哈雷等艺术家作品,与没有装饰白墙和细束聚光灯的装潢和谐,用餐中就能欣赏艺术。高档消费餐厅大部分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要求较高,是艺术衍生品的潜在消费者,与餐厅进一步合作,可升级为餐厅提供空间售卖艺术衍生品的合作模式,既扩宽销售渠道,又节省成本。

2.线上销售渠道

艺术衍生品不能只靠产品开发和创意。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虽然游客流量基本没有景点可比,纯粹依靠游客消费依然不够。博物院于是充分利用淘宝、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社交营销平台建立线上销售、宣传,做到即时性、社群化、个性化。

微信 2016年用户已经突破8个亿,无疑是受众最广的社交平台。相比于人们并非时刻浏览的网店,卖家编写公众号的推送文章提醒粉丝最新动态和上新宝贝,引导潜在的意向消费者进入网店,然后精准分析用户喜好并投放广告,再通过转发分享吸引用户自行传播消息,这种投放率更精准的方式促进下单购买率,也最大限度提高店铺品牌的曝光度、知名度。竞争激烈的淘宝网站中没有端口引入流量,单靠宝贝销量根本行不通。故宫博物院很好地抓住了社交平台这一重要引流入口,成为国内博物馆线上艺术衍生品销售的典范。据国家文物局调查显示,只有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艺术衍生品销售年营业额超500万,仅北京故宫博物院拥有稍微成熟的电商运作销售。国内其它美术馆、博物馆艺术衍生品销售方式较保守。艺术商店地域局限,游客和部分艺术家、艺术爱好者也无法形成固定消费人群保证购买量,急需大力开发“线上”资源。

互联网+时代,賣家的网络营销比艺术衍生品自身魅力更易影响消费者购买,线上销售需要打造入口级别产品。故宫博物院和苹果合作推出专用APP,利用各类网络社交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淘宝店产品,其微信号广告推送动辄阅读数十万。且故宫店铺的装修风格主打呆萌、搞怪,广告文用段子手写法,迎合互联网专属“萌文化”,如“鳌拜为你卖萌,你还不快来买?”“臣妾做不到”等,以“卖萌”为起点延伸到艺术衍生品周边,一边卖货一边卖萌,实现情感、情怀、情趣三点合一。再结合淘宝、公众号推送等营销模式,轻松打入年轻人消费群体。以“艺术品网站+艺术家”或者与国内外知名专业平台合作形式,推出官网、APP等免费平台供卖家展示并投放宣传,交易成功后网站收取佣金,打破了消费者浏览作品详情和购买作品的时空限制,年轻的艺术家的成本减少,展示机会也更广泛。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环境中,线上艺术衍生品销售便捷,顺畅,高效,地域限制小,技术成本低廉,节省实体房租经营费等特点越发凸显。通过消费人数提高降低商品数量、增加制造成本,才能实现艺术衍生品市场良性循环,推进艺术衍生品产业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赵力.中国艺术品市场权威榜[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

[2]周午生.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国画家,2013.

[3]祝帅.艺术与时尚的“跨界”风[J].美术观察,2012,(11).

作者单位:

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

作者:刘巍 马飞

商业艺术产品设计发展论文 篇2: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录音艺术专业内涵与外延解析

摘  要:国内录音艺术专业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汇入各方向支流而发展壮大,虽然目前国内院校录音艺术专业经过多年的变革与磨合,逐渐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体系,但因为录音艺术专业先天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特征,且知识结构发展具有高速变革性,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对该专业的内涵外延进行深入剖析以明确该专业所涉及的学科链是正确判定学科发展方向的重要参考。

关键词:录音艺术;教学改革;新文科;学科链

2019年4月,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第二版,明确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的战略。新文科是数字化大数据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在高度发达的数据和网络基础上推进传统文科和信息技术的文理交叉重组,综合学科优势,从数字信息化角度拓宽传统文科的研究视角,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需要。

录音艺术专业作为一个具有一定办学历史的跨学科专业,正经历多元化艺术发展时期以及数字化、网络化科技大潮。作为完全符合新文科建设的发展方向的专业,不断纳入新兴学科以拓宽其内涵和外延成为其必然的使命。在艺术类学科和专业中,正因为录音艺术具有走在时代前沿的内在特征,从而越发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开办录音艺术专业的高等院校招生规模和报考人数也正逐年增加。

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开办录音艺术相关专业(或方向)的高校有41所,2020-2021年教育部批准增加3所院校开办录音艺术专业高校既包括中央戏剧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这样的老牌艺术类名校,也有河北美术学院这类民办艺术高校。

然而,录音艺术专业的跨学科属性,也带来了其多源头和多支流的学科特性,这些特性使得現阶段国内院校该专业教学中,依然存在学科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就业方向的多样性甚至模糊性。诚然,高速发展的数字化科技以及人们的文化生活状态的快速更新,客观上推动了录音艺术专业内在知识结构的快速更新,在高速成长的过程中不免缺乏宏观规划,因此我们仍然需要对录音艺术专业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清晰的界定和明确的认识,以完善执教师资、专业学子和社会大众对该专业培养路线的总体认知。

一、多源头视角下的录音艺术专业历史沿革

“录音艺术”中“录”代表记录的技术手段,“音”代表乐音、语音、音效等一切音响,“艺术”代表要艺术化地处理这些声音。记录与承载一切艺术化的声音是录音技术和艺术发展的出发点,从录音技术角度,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将声音(包括声场)高度保真地记录于媒介,并可随时随地高解析度还原;而从艺术角度,如何艺术化、形象化地设计已记录的声音,如何合成与创造更多的用于艺术表达的声音,并将这些声音(包括音乐)独立呈现或与其他艺术形式完美融合化呈现,是录音艺术的最终诉求。

录音艺术作为教学专业,其执教人员由高校专职与业内兼职教师构成,为了从技术与艺术的双重视角切入教学内容,教师的学缘背景可来自艺术学和工科两个领域。两种不同背景从教人员之间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据作者了解,本专业中相当数量的艺术学科背景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研究工科内容以完成科研和创作,同样工科背景从事本专业教学的教师,大多也有乐器演奏和音乐编配等艺术特长。因此,学科间的融合渗透与合作分工是录音艺术专业教师的主流思想。

当前,本科录音艺术专业依据2011年教育部文件,被纳入艺术学(13)——戏剧与影视学(03)——录音艺术(08)之下。因此,依据录音艺术专业的学科归建,可以认为,影视声音录制与设计是本专业的核心构建,其余方向是对录音艺术专业的完善与补充。

北京电影学院从1951年首开电影录音课程, 1960年正式获批复成立电影录音系,随即作为电声系并入北京电影工程学院,1978年恢复电影录音专业本科招生,这可以看作录音艺术专业的起源。1987年,录音艺术作为普通高校专业名称正式出现在教育部专业目录,随后二十多年间,随着教育部的几轮学科优化与合并,录音艺术作为覆盖多个方向的学科,其内涵逐渐发展成熟。

由表1可知,录音艺术专业的主流由各方向的支流匯入而成:电影录音是录音艺术专业的源头和主干,音乐录音、电子音乐制作、音乐与声音设计、音乐科技、游戏与交互等分支沿着时间线逐渐汇入。可见,录音艺术专业,随着科技和观念的发展,逐渐融入多种媒体、多种科技和多种观念是大势所趋。目前和不远的将来,交互多媒体、虚拟现实等声音科技将是录音艺术专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二、录音艺术专业现阶段办学特征

多年以来,开办本科层次录音艺术专业及其相关方向的艺术院校,依托各自历史积淀和专业领域优势,发展出较为明显且各具特色的倾向性特征。

第一类,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代表,依托全面的电影学科和电影工业流程化教学管理,以电影录音为核心,将影视声音设计、影视音乐创作、音乐录音、游戏交互音频设计等方向围绕在电影声画相关的知识链和产业链中。几乎垄断了国家电影产业的声音设计制作人才供给。

第二类,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依托全面的传媒技术工科优势,将音响工程、电子音乐创作、音响导演(音乐录音、扩声)等专业方向作为核心重点打造,这些方向含有明显的声学、电声学、通信与信息系统集成以及计算机应用的工科知识背景,为广电、剧院等文化部门培养了大批音频系统的专项人才。

第三类,以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为代表,充分利用在音乐学科尤其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上的绝对优势,将电子声音合成、数字音频技术等先进声音创作技术,应用于电子音乐作曲、影视动画游戏音乐和声音设计以及人工智能作曲领域当中,以期待在数字化背景下,继续将传统作曲与音乐表演的优势扩大到数字化、交互化的电子音乐创作和电子音乐表演之中,并尝试将这类新颖的声音与音色应用到影视音乐等商业化应用型创作教学之中。

第四类,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代表,依托艺术学门类下五个一级学科俱全的综合优势,将录音艺术专业和戏剧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下的多个专业进行深度融合性创作实践,尤其在传媒领域和数字化多媒体领域持续发力,师生共同创作出大批影视、动画、数字多媒体艺术、装置艺术作品,并为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录制、舞蹈音乐编创与录制、晚会音乐音响制作与扩声等提供技术与艺术质量上的保障。

第五类,以武汉音乐学院和四川音乐学院为代表,依托学术性电子音乐的研创先发优势,持续在电子音乐理论与创作,音色合成理论与创作,交互装置理论与实践等录音艺术外延学科不断地发展,培养出一批这类方向的优秀人才,创作出一批学术性实验性较强的作品。

第六类,以浙江传媒学院、山西传媒学院为代表,作为地方公办传媒学院,为地方广电部门、文化场馆、网络媒体等行业培养了精通音频技术应用以及音乐与声音艺术设计的人才,并为国内外一流高校输送了为数不少的录音艺术专业优秀研究生。

第七类,以南京传媒学院(原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河北传媒学院为代表,作为地方民办传媒院校,利用灵活的机制,原生融合商业环境,以培养实用的市场急需人才为首要目标。广电与网络媒体、文旅产业、中小型文化传媒公司的声音艺术与音响技术人员,很多来自这类高校的毕业生,另外这些实践型传媒院校的毕业生中,不乏创业成功者。

由此看来,国内院校录音艺术专业经过多年的变革与磨合,逐渐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体系,总体已经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录音艺术专业知识体系的开放性

录音艺术专业对于相近学科及其专业方向的相关性,不能简单使用跨学科跨专业这一术语来描述,更重要的是,录音艺术和多个相关学科专业形成了相互交融,互为因果、互为补充的学科知识链。这一体系,目前尚未有很好的注解方式,作者从图1为始,试为录音艺术专业的跨学科融合链条加以阐释。

图1所列一级和二级学科及编号参照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鉴于本文以录音艺术专业为出发点,该图仅标示录音艺术与所涉及的跨学科专业之间的关系,并未涉及这些专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因录音艺术专业在本科教学阶段属于实践性学科,因此该图不含理论类二级学科或专业。

录音艺术专业是戏剧影视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与影视艺术是多类艺术形式的综合体,戏剧与影视学中的传媒类专业,和录音艺术专业具有天然的联姻关系,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导演、动画和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直接产品是视频类艺术作品,没有声音设计的加入产生视听联觉是不能成立的。而表演和播音主持专业牵涉到语音的录制、播出,现场扩声等音频系统工程问题,必然需要录音艺术专业人员的介入与合作。

目前划入设计学学科的传媒类专业,相对戏剧与影视学下的专业,具有更强的科技内涵和工商业属性,数字媒体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包含当今热门的电子游戏方向),能够使用数字手段设计出传统拍摄无法达到的超现实动态画面,相对于此的声音设计,也必然不同于常规录音和回放手段。使用数字效果器和声音合成系统进行音乐与声音设计是录音艺术专业的重要研究方向,和此类视频艺术设计专业的联系非常紧密。而公共艺术、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相关的装置艺术,包含在艺术与科技这个大框架内,也和数字声音设计中的声音交互设计息息相关,机械装置、灯光、声音和图像是人机交互一体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录音艺术专业所产出的艺术成品,是音乐与舞蹈学最终成果的媒介化存在的基础。作曲与作曲理论专业创作的音乐作品,需要音乐表演专业进行排练演奏,最终由录音艺术专业人员进行录音和制作,以便在网络环境和传统广电部门与唱片公司回放,如此得以完成完整的艺术作品创作生产和消费这一价值实现环形链。而电子音乐的创作与制作,不论是应用型电子舞曲还是学术型幻听电子音乐,均可以由录音艺术中数字音乐与声音设计方向专业人员直接完成或和作曲专业方向人员合作完成。此外,适用于舞蹈编导的音乐,也必然由上述路径进行创作、剪辑与后期制作。

工科类专业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是录音艺术专业的外延,跨学科门类的合作极大扩展了录音艺术专业的内涵。声音是天然具备物理学属性的概念,音频信号的录制与传输需要基本逻辑电路、自动化控制、通信、各类交互传感硬件模块;音色的创造需要模拟与数字音频合成技术;声音的艺术化处理需要多媒体数字音视频处理软件平台与效果功能插件。

无论从录音与音响器材硬件视角,还是从各类计算机软件平台模块使用视角,录音艺术专业人士实质上是工科类专业人士的下层高级用户,与普通用户不同,高级用户并不是简单地使用产品或享用服务,更重要的是实施专业化手段,创造性使用相关技术,并针对相关技术的发展和需要向上游提供反馈意见,甚至直接加入技术开发团队。

综上,以录音艺术专业的核心结点出发,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创作与研究,可以链接到相关各艺术类和部分工科类专业领域,这些学科和专业共同构成了录音艺术专业内涵与外延的整体框架。

四、录音艺术专业知识结构发展的高速变革性

录音艺术专业是在技术和艺术史演化过程中,不断发展与融合的专业,因此在不同历史阶段,录音艺术专业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当今世界正从深度数字化信息化向人工智能化转变,录音艺术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必然会随着技术演进而高速发展,融入新的技术,形成新的声音创造力和生产力。

技术和艺术具有作用与反作用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与想象空间;另一方面,艺术创作需要创新,创新意味着不断反叛既有经验和结构,这一需要反推技术的演进,向着适应艺术创新需求的路途延伸。

录音艺术是声音的艺术,无论乐音或噪音,音色的来源是声音艺术得以实现的根本条件。如果说多轨录音技术是电影声音设计以及音乐制作的开端,多年的发展使得录音的根本任务由传统音乐音效的原味呈现逐渐衍生为创作出打破传统音乐框架的音乐音效,高于现实地凸显声音的内涵表现张力和强烈感官刺激。声音来源和处理方式的多样性取决于技术演进,而这正是基于声音设计艺术理念的音乐音效创作源泉。由此看来,技术演进必然带来更多的声音生成、传输、表达和处理方式,也使得录音艺术专业知识结构不断融入新的技术特征。科技高速发展通过跨学科合作链形成带动力,必定使得录音艺术的内涵和外延具有高速变革性。

目前从技术演进和艺术创作需求来看,录音艺术专业知识结构的变革与突破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 音频传输技术演进。从目前音频信号传输通信方式来看,无论是模拟还是数字信号,录音、回放和扩声系統的设备集成还是以有线形式为主。而5G和WIFI的普及,物联网概念和设施的完善,已经给全无线IP设备的运行提供了可能,全无线环绕声还音系统已经在研制和试商用。只要合理解决网速和延时问题,传声器等录音设备、音箱等还音设备的音频传输有望完全告别铜线,系统集成的革命正在开展。

2. 声音合成技术演进。传统的加法、减法、FM、物理建模、粒子化等合成方式已经比较成熟,但是技术单一,音色变化能力有限,且声音设计的工科思维不符合艺术家创作的思考方式。技术组合化的合成方式与复杂的调制矩阵已经在合成音色插件中开始广泛应用(如Logic平台下的Alchemy、Sculpture等模块),未来为音乐家和声音设计者提供的音色合成方式必将更加多样、规范、有效且富有创意。

3. 音色采样技术演进。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一直以来伴随着乐器音色采样技术而发展,乐器采样从单音色波表合成,到单音色完整力度分区采样,到多演奏技法键位采样切换,发展至今已经出现根据触键弹奏探测智能化选取演奏技法采样的音色库插件。该种方式更加贴合作曲家的作曲思维和键盘弹奏思维,作曲家对单一乐器的写作思路不易被分割打断,因此受到广泛好评和关注,一定是未来采样音色库的发展方向。

4. 智能化音乐与声音算法演进。音乐创作的智能化,音乐混音的智能化,将为音乐创作、音乐缩混甚至电影终混提供更加便捷的操作和参考。音乐风格模板的丰富完善,风格交叉融合的即时算法,将使得音乐制作成本和门槛进一步降低。具备一定音乐素养的用户,通过模块化操作即可完成初级的作曲和声音设计工作。作曲家和混音师的工作甚至会演变为只需要为智能作曲和混音程序提供艺术化思路模板即可。

5. 全景化空间再现技术演进。从单声道到立体声再到全景声的全面应用,体现出声音创作对空间再现真实性的不断追求。空间真实性的终极体现即VR,因此声音再现的VR化,已是必然实现的目标。这在技术上需解决人体尤其是头部动作的侦测和回放声像的同步问题,在VR电影或其他艺术场景中的全维度声音空间设计,也要在艺术创作理念上探索新的概念和方式。

五、结束语

录音艺术专业是一个从历史走来,面向未来的专业,其内涵和外延的开放性使得众多和音频相关的技术和艺术学科都可以链接于此,其拥有实现广阔的应用环境,可创作出更加丰富和有创意的单媒体或多媒体作品。这种天然的跨学科跨专业属性,符合新文科建设的学科合作要求。通过录音艺术专业的学科相关性链接,对跨学科艺术创作与研究,开辟了未来发展的新思路。

注释:

①数据信息来源为各院校官网。

参考文献:

[1]姚国强,赫铁龙,梁婧.创建与传承:中国影视声音学科及录音专业的发展历程与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3):137-141.

[2]姚国强,赫铁龙.新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70年[J].电影评介,2019(20):12-19.

[3]范翎.创新型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南京艺术学院录音艺术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10):63-65+102.

[4]井泉.中国特色录音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艺术教育,2016(9):50-53.

作者:冯曦

商业艺术产品设计发展论文 篇3:

浅析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的相互影响及融合

摘要:波普艺术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西方商业社会,一经出现就成为西方社会当中非常具有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艺术表现形式。波普艺术以色彩斑斓的空间结构来排列图像,除了以艺术品作为表象之外,还会印制在产品、丝网等平面上,非常具有创新性,也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得以熟悉。波普艺术在当代仍然非常常见,是一种与抽象主义对立却与大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从波普艺术特点与传播媒介作为切入点,分析其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联,从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角度来分析和认识波普艺术。

关键词:波普艺术;大众文化;影响与融合

波普艺术源自英文Popular Art,译为大众艺术、流行艺术、通俗艺术,由于其大量运用色块进行复制,图案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译为波普。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形象以一种全新的面貌重新呈现到大众的面前。其创作特征是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进而从中升华出艺术的主题,创立一种现成品组合的艺术思维视角。这种艺术形式从出现之日起引起轰动,并逐渐发展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在波普艺术盛行的年代,其通过大量复制的方式使得精英和大众审美之间鸿沟逐渐消失,艺术不再是精英社会的独享品,直至今天,波普艺术仍然能成为大众文化的风向标,并且已从单一的艺术形式转变成一种广泛的文化,成为一种艺术与大众化的象征。波普艺术虽然被称之为艺术,但是在其发展的中后期,在商品社会广泛运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商业社会的符号,常态化高于艺术化,大众审美日渐疲劳,波普艺术也随之瓦解,尽管如此,当代社会仍然还会看到波普艺术的身影,其对大众文化的影响之深远,传播之广泛几乎没有任何艺术形式与之比拟,因而波普艺术仍是艺术史上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的出现具有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波普艺术的出现恰逢二战后期百业待兴、工业发展进入高潮时期。这一时期战后的严肃、悲观色彩逐渐淡化,抽象表现主义在艺术潮流中被人们主义。波普艺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商业包装、影视封面等等,因而迅速被大众接受,成为当时的主流艺术形式,对西方艺术潮流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波普艺术与以往细分艺术不同之处在于深深扎根大众文化,创作内容紧贴大众生活,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与融合,相互吸收艺术元素,因而至今为止波普艺术仍常见于现代艺术当中,这与其深入大众文化不可分割。

二、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的相互影响及融合

(一)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的相互影响

波普艺术对大众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在当代可以说颠覆了大众审美,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商品经济社会,波普艺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商品包装、装饰、产品设计当中,这就使得波普艺术随着商品消费迅速在大众社会当中传播,并得到认可,形成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艺术不在如同以往一样是上层社会的特权,而是形成了一种文化在社会各个群体之间传播,同时大众文化也不再拘泥于原有的低俗、肤浅的内容,波普艺术使得文化表达更加优雅。在波普艺术出现之前,艺术品当中较少出现大众生活,而贵族生活较多,以印象派作品 “草地上的午餐”和“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来展现精英生活方式和文化状态,而波普艺术的出现使得传统的经营生活得以改变,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也产生变化,大众文化中艺术表达形成了一种与商品捆绑在一起的传播方式,其实质意味着波普艺术在大众生活当中开始形成稳固的艺术基础。随着这种艺术基础的深入,与大众生活相关的一切文化事物几乎都广泛的出现在波普艺术中,艺术家们大量运用粘贴、印制的方式来包装商品,波普艺术的意义甚至变得不在于原创,而在于对原创的作品的复制和挪用。

大众文化同样对波普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波普艺术得以盛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其传播媒介为当代文化商品。这些文化商品即是大众文化传播的载体,同时又具有非常大的流通能力,其不断生产的过程为波普艺术复制和传播提供了可能性,大众文化本身成为波普艺术的成长土壤。因而大众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新型传媒使得波普艺术的传播速度和受众群体远胜于曾经精英社会的艺术作品传播,因而大众文化也是波普艺术发展的根基,二者在需求和途径相匹配的过程中得到双方的满足与发展。

(二)二者融合以及波普艺术的解体

可以说,波普艺术对大众文化的影响在于改变了社会艺术审美,而大众社会则在兼济包容的社会胸怀下反过来促进了波普艺术的快速发展。如今,社会商品、传媒和艺术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大众传播推动波普艺术迅速发展。波普艺术在商业传媒的领域中传播飞速,是波普艺术能迅速被大众接受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尽管商业传媒途径成为波普艺术传播最为有利的推动力,但是波普艺术的解体也因商业传媒而生。波普艺术发展的中后期,波普艺术创作者开始意识到创作的创新性,开始强调采取不同的创作观念,融入新的制作过程,但是波普艺术在过度商业化背景下,逐渐成为商业常態,社会大众在常态消费情境下对艺术的敏感度大幅度降低,因而波普艺术的社会活力和文化活力逐步降低。在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的互动关系中,一个最具讽刺意味的事实是,波普艺术大量引用了广告和其他商业艺术形式,在此基础上创作出自己的视觉图像,而在波普艺术的风格样式形成后,又不可避免地被吸收到新的商业广告设计中,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得波普艺术逐渐解体。

三、结语

波普艺术的发展与流行依赖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其对大众文化的影响也在时代背景下深刻形成。商品社会使得艺术家逐渐认识到生活内容融进了艺术的必要性,因而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深度融合,相互影响。波普艺术得力于大众文化的 传播,并且在艺术与生活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起到了推动大众文化快速发展的催化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欣欣,刘冀翔.波普艺术对传统美学理论的颠覆[J].大众文艺,2015(24).

[2]欧阳沐尧.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J].美术教育研究,2016(14).

[3]张灵珏,冯嘉宁,李卓成.对波普艺术商业化理念的理解[J].群文天地,2011(08).

指导教师:崔一文

作者:柯达 刘璐

上一篇:少数民族文艺理论分析论文下一篇:高校过程管理毕业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