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楼宇经济论文

2022-04-17

内容提要目前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楼宇经济。我国,尤其是上海近年来楼宇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这将给上海的楼宇经济带来更为蓬勃的发展。所以从现在起就要重视对楼宇经济的认识和研究。关键词楼宇经济世博会集聚能力作者马晓勤,上海马驫房屋租赁有限公司经济师、博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市楼宇经济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城市楼宇经济论文 篇1:

浅谈城市中心楼宇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转变

摘要:楼宇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增强城市综合功能的有效途径,更是提升城市品位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楼宇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经济运行中也越来越活跃。楼宇经济的主要载体是功能性版区、商业楼和区域性设施,主要是通过吸引企业入驻,来增加收入来源,从而提升区域的经济发展效益。本质上属于一种密度高且相对集约、资源共享的经济形态。但是楼宇经济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与政府职能缺失之间的矛盾需引起重视。文章浅谈城市中心楼宇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转变,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楼宇经济;政府职能转变;新经济发展

近年来,人口不断增长,城市用地紧张问题日渐凸显,楼宇经济作为新型经济形态也应运而生。楼宇经济的出现,突破了中心城区土地资源匮乏的限制,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空间拓展提供了可能性。

一、楼宇经济的定义和内涵

(一)楼宇经济的定义

楼宇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形式,出现的时间比较短,近几年才被人所熟知,主要特点是具有相对集约性、资源共享性和高密度性。主要的开发主体是功能性版区、商业楼和区域性设施,即通过引进各式各样的企业入驻,来获得收入、带动人员流动,提升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其主要服务对象比较广泛,但大多集中在现代服务业,例如网络公司、金融行业、咨询公司、高科技公司和旅游业等。

(二)楼宇经济的内涵

楼宇经济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的发展格局,突破中心城区面积的局限,给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楼宇经济目前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主要的税收来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可以说,楼宇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增强城市综合功能的有效途径,更是提升城市品位的必然要求。但到目前为止,关于楼宇经济并无权威定义。大多数专家和学者认为,所谓楼宇经济,是适宜在国际化大都市的中心城区生存发展,主要发展载体是功能性版区、商业楼和区域性设施,如可通过出租、招商等手段引进各式各样的企业入驻,形成出租、引资、留资、增收等一套完整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增收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全新的经济发展形式。根据楼宇经济实际运行状况,商务楼宇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它是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传统工业“渐退式浓缩”的必然产物,但通过商业操作让商务楼宇产生经济效益才是楼宇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

本质上看,楼宇经济突破了传统的思维,向空间借力,从空间维度实现楼宇经济的发展,让有限的土地資源变成了空间的无限可能,把平面土地和空间概念联系起来经营,从而提高了原有土地的使用率和产出率,为城区发展培育了恒久税源,更好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楼宇经济的主要模式

(一)楼宇经济是集约型经济

在当前我国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环境下,楼宇经济通过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进行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培育优质持续性税源,逐步成为最具活力的城市经济发展形态,因此也成为各城市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国众多城市将楼宇经济作为破解空间制约、促进产业聚集、推动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高起点实施楼宇规划建设,强力推动楼宇经济品质化、高端化、精细化发展,使楼宇经济逐步成为引领城市转型发展、产业优化升级、财政持续增收的强力引擎。例如,重庆渝中区以“长江上游地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和总部经济基地”战略定位与“内陆香港”城市理想为指引,推动区域经济集约、快速发展,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坚持向蓝天要空间、向空间求发展,全力打造楼宇经济发展高地。

2. 楼宇经济是聚集化经济

楼宇经济像一个巨大的磁场,通过楼宇的招商引资,吸引相关的要素在特定的空间集聚。一方面,大批企业集中在一栋商务楼宇中从事各种经济活动,资本、技术、信息、知识、人才等高度聚集;另一方面,众多商务楼宇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功能良好、配套齐全的商圈。与此同时,楼宇经济又把特色楼作为主要卖点进行宣传,也就是引进某一行业的龙头企业,这会带动行业内部的企业或者是其他行业的企业进行入驻,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吸引者角色,从而达到集约和资源贡献的目的,最终形成集约效应。比如现在市场上就已经存在很多大家所熟知的外资楼或者是金融楼等。在山东济南,有一块商务中心区就立足自身的区域优势,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商业楼宇,如山东商会大厦,就吸引了阿里巴巴、微软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入驻。

(二)楼宇经济是集成式经济

由于技术集成和研究方法集成在经济中的出现,集成经济被人们所熟知。集成经济也是一种形式比较新的经济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经济运行中的新形式和新潮流。其实楼宇经济的价值不只是企业入驻过程中的租金,在商业楼宇开发建设及周边配套方面都会产生经济效益,可以带动周边一系列商业活动的发展,比如商业、餐饮、娱乐等行业也会借东风迅速发展起来。不仅如此,因为人员和企业的集聚,政府也会加大改变周边环境的决心,提升周边的环境质量,同时也会在地铁、公园的规划设计上予以倾斜,从而实现一个良性循环,在提升周边区域价值的同时实现所谓的集成经济模式。

三、政府在楼宇经济发展中的职能缺位

(一)针对商务楼宇开展公共服务的不足

政府具有四大职能,分别是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针对商务楼宇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恰恰是政府社会职能的缺失,社会职能通常是指具有公共性,无法由市场自发解决,个人或私有组织也不愿意或无力承担,而必须由政府来承担的一些职能。自1994年分税改革以后,中央财政收入稳步快速增长,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则相对缓慢。由于地方财力不足,地方政府以经济为先的发展理念及职能转变不彻底等原因,导致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普遍存在总量不足,效率低下,质量不高,辐射作用自然影响到商务楼宇开展,具体表现为:一是配套基建服务滞后。商务楼宇往往聚集在市区繁华之地,是金融聚集区,这其中的一大劣势就是配套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办公要求。由于市中区寸土寸金,停车场问题、物业协调问题日益暴露,解决问题进程缓慢。如果基建服务缺失问题无法被有效解决,那么商务楼宇可能会成为空中楼阁。二是楼宇入驻企业行政成本高昂,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规划,对于早准备入驻商务中心区的企业,早日落户应为水到渠成一事,但是种种手续繁杂大大减缓了落户的进程,无形之中拖缓了企业规划,也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三是人才服务不力,人才对于每个行业来说是不可或缺、不可多得的,未来推动商务中心区的发展方面一定也离不开高端人才的驱动,然而,目前大部分市中心区对于人才的扶持政策和服务还很不到位,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亟待完善。公益活动的缺失未能填补年轻员工心中的空缺,楼宇内不同企业之间也便缺乏了交流,少了合作机会。

(二)开展企业服务不够规范

楼宇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企业,虽然政府在服务企业的力度、深度和程度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与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要求相比,还需要有进一步的改进。政府对楼宇经济发展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走访楼宇经济企业的次数不多,还未对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达到真正了解,更不用提切实解决其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三)服务方式缺乏创新

政府服务方式单一。以崇安区出台的楼宇经济发展政策文件为例,对高端人才和对楼宇业主提供的奖励都包含在税收奖励内,且无统一和具体的标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缓解一时,长久下去便会出现问题,也无法很好的让人才留下来。

(四)政府机构间的协调问题

楼宇经济虽然已纳入政府的扶持内容中,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有很多不顺畅的地方,政府管理存在不顺和职能分散的现象,这就导致推动楼宇经济发展缺乏一个统一的、方向一致的动力。不同板块交由不同局管理,缺乏一个统一的统筹调控机制。

(五)政府的扶持政策的不够完善

一是楼宇经济相关配套政策缺乏操作性,虽然政府针对商务楼宇已出台相关政策,但可以实际解决问题的成分占比较少,整体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更偏向大概化,也没有列出按照时间节点的阶段性目标。这就使得商务中心区的发展没有可参考的具体标准。二是配套扶持政策力度不够,市中心区域与周边开发区相比,政府的扶持力度会有较大的差距,没有更多的优惠和扶持条件;另一个角度来看,政府对于市中心区域的扶持力度只停留在对招标的企业给予他们更多的优惠政策,而对于地位更加重要的中间商和楼宇物业并不能提供政策的扶持和帮助,也并未为其制定特设奖励,这就导致企业另觅他乡,大量优质资源流失。三是扶持政策连续性不足,一个企业在进行投资时,既希望可以减少成本增加利润,也希望政策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而由于领导层的意见不一致,以及随着领导层的更新换代,不同思路涌现,扶持政策随之改变,延续性和稳定性何谈。

四、城市中心楼宇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转变建议

(一)增强捕捉和对接企业需求的能力

政府应科学全面地制定楼宇经济发展长期规划。为其提供一个具象化标准,削减入驻程序的繁杂性,时时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

(二)规范政府部门回应企业需求的流程

尽可能的考虑到楼宇和企业的需要,并进行针对性的服务和帮助,只有用自己的服务和理念,才能真正的留下企业,留下推动经济发展的人才。如前文所提到的住房问题、公益活动缺失问题。

(三)提高政府解决企业困难的效率

政府应该建立统一的统筹推进机制,有指导性的解决企业所面临的困难,楼宇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财政税收奖励政策的扶持,更离不开政府的精心服务。

(四)组织楼宇业主方及社会力量服务楼宇

采取多元合作模式,充分整合政府部门、开发商、楼宇企業等各个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楼宇经济发展。可以以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为日常协调部门,以所属街道为具体推进单位,也可以设立专门的楼宇办,落实专人负责,为楼宇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五)完善城市楼宇经济的政策支持

扶持政策要精准有效,争取做到“一楼一策”,以鼓励、扶持、服务、指导楼宇经济发展。

(六)加强楼宇和楼宇内企业管理,构建管理平台

针对楼宇本身也可以设置奖励政策,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整体协调、联动发展的楼宇集群。在此基础上,政府将重点放在行业的龙头企业上,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吸引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入驻,提升楼宇经济的活力。

五、结语

在楼宇经济发展过程中,本文认为,政府应该扮演好“四种角色”,即发展环境的营造者、战略规划的制定者、资源要素的统筹者和配套服务的供应者。希望本文对楼宇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的转变起到一定的参考。

(作者单位:无锡市梁溪区北塘工贸资产管理处)

作者:曹越

城市楼宇经济论文 篇2:

楼宇经济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内容提要目前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楼宇经济。我国,尤其是上海近年来楼宇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这将给上海的楼宇经济带来更为蓬勃的发展。所以从现在起就要重视对楼宇经济的认识和研究。

关 键 词楼宇经济世博会集聚能力

作者马晓勤,上海马驫房屋租赁有限公司经济师、博士。(上海:200135)

进入20世纪以来,城市化趋势明显,城市群大量形成,金融业和跨国企业集团在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于是楼宇经济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楼宇经济的特征

商务楼宇作为一种载体,通过与商家的结合,促使产业聚集,滚动成市,推动资金和资源从土地开发向金融、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倾斜性分流,形成了“建成一幢,繁荣一片”的效应。[1]上海浦东新区最新一项调查资料显示,仅陆家嘴功能区域金茂大厦等28幢高楼,2004年每幢高楼平均营业收入超过34亿元,楼均上缴税收超过1.4亿元,一幢大楼的经济规模相当于一家大型企业。

楼宇经济的形成源于办公楼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从商品流通的理论来讲,大城市中心的商务区,往往是城市金融、商贸、办公机构最集中、级别最高的地方,控制着整个地区乃至更大范围的流通活动。而办公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控制性,因此其趋向于在城市中心商务区布局,使办公活动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2]

一般来说,楼宇经济有如下几个特征:

(1)占地面积少,知识含量高。入驻企业多为大企业、大集团、跨国公司等。其知识含量高,具有极强的创新能力,并能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2)具有强大的集聚能力和巨大的产值效益。一幢商务楼宇就像一个磁场,当大的企业、集团纷纷入驻后,大量的商品流、贸易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便开始在这里汇聚,从而形成一个内部互相交织的发达网络,产生巨大而显著的财富效应。

(3)楼宇经济具有强大的辐射能力和扩散作用。商务楼宇内强大的知识创新能力、旺盛的人气和雄厚的资金实力等,能大大带动楼宇自身及周边地区的商业、会展、旅游、文化娱乐和餐饮业等的发展,扩大周边住宅需求,吸引中小企业到方圆一定范围的中低档写字楼入驻,使公司按自身实力呈阶梯状在地域上进行分布,从而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

(4)楼宇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传统第三产业面临挑战,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土地具有不可再生性,随着大量土地被征用后所带来的土地资源稀缺问题,使发展楼宇经济成为重点和必然:变平面发展为立体发展,变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向空间求发展,向楼宇要效益,增强产业的凝聚能力和辅助能力,提高第三产业的档次和水平。[3]

城市扩容与楼宇经济

这里的“城市扩容”主要是指城市中心和城市郊区的发展。

一方面,办公楼在城市立体空间上集中(即高层化)。中心商务区由于具有最好的通达性,土地使用价值高,地价也高;而通过增加楼面面积能降低平均成本,进一步将办公活动集聚,并且能带来明显的经济利益,所以在许多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内,商业办公楼建筑不断增加建筑层数。

此外,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城市不再只是国内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中点,而是国际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的集中点。各个城市由各种空间联系渠道(交通、通讯等)以及各种各样的流(商品、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联系起来,组成了网络。在网络中,每个城市作为网络的节点,都担负着一定的功能,依据其在网络中的位置和协调控制网络的程度,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一些城市处于网络的集中点上,担负着协调控制整个网络的功能,它们往往是跨国公司的总部、全球性的金融机构、世界性的国际组织以及生产服务业高度集中的地方;一些城市是网络中的次级节点,它们往往是地区性的金融管理和服务中心,其作用是协调上下级的关系;其它一些城市广布于网络之中,对网络的协调控制作用最少,往往是具体进行生产装配的城市。[4]于是,办公楼在城市中心商务区进一步集中的趋势不仅出现在发达国家的世界城市,同样也出现在迅速成长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尤其是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由于在全球城市体系中或区域城市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经济、金融、商业、旅游等中心,对于城市办公楼的需求更是飞速增长。例如香港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办公楼的面积翻了一番多,楼宇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原有空间日趋饱和,产生了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环境恶化、中心地价高涨、对新兴经济活动产生排斥作用、中产阶级为追求舒适的生活环境搬离城市中心区等许多社会经济问题;城市政府己经在前期的城市集聚中创造了许多财富,从而有能力改善郊区环境,使郊区成为又一良好发展区位;战后发达国家私人汽车的普及,使城市向郊区扩散成为可能[5]等3个原因,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相继踏上了人口、经济向郊区扩散的郊区化道路。

城市郊区化引起了中心商务区功能和结构的激烈变化,对办公楼的布局和楼宇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影响。首先,中心商务区的人口大量外迁,导致零售商业转移到郊区,随着零售业的减少,对批发、仓储的需求也相应减少,因而造成这些行业的办公机构的外迁。其次,在中心商务区一些机构外迁的同时,高级办公机构不断涌入中心商务区,中心商务区进一步得到发展,即分散化运动使中心商务区的职能得以升级,中心商务区向信息中心和指挥中心转化,如大公司的总部,信息、管理、咨询、公共关系、法律、广告等服务行业仍不断在中心商务区集中。城市中心的楼宇经济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城市中心办公的制造业、批发等行业减少,但金融、保险、不动产等以办公活动为主的行业在城市中心不断增加,而且此类行业的办公机构有继续在城市中心区集聚的趋势,从而推动着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使之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随着郊区化的不断发展,在城市中心商务区分化程度比较明显的城市,会在近郊购物中心的基础上,不断吸引其它行业加入而最终形成一个次级中心商务区,办公楼宇在这里开始大面积建造。在开始阶段,次级中心商务区与原来的中心商务区之间还有很强的互补功能,即迁出的公司或企业在新的商务区得到了新的发展机会,吸引着同行业的公司来这里办公发展,开始了新的意义上的集聚。由于次级中心商务区是在最新的城市发展规划和理念指导下建立的,其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都要优于原来的中心商务区,随着功能的完善、人气的聚集,新的商务区与原来的商务区之间往往很难区分主次。同时,由于部分企业和人口外迁到了新的商务中心,为原有中心商务区内一些更适合在这里办公和发展的公司留出了一定的空间,随着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等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以及固有的人气,办公楼仍然在城市原有中心商务区保持集聚的趋势,但楼宇经济的发展速度已有所放缓。[6]

可见,无论是在城市中心化,还是城市郊区化的发展过程中,商务楼都起着城市集聚经济的作用。正是高档写字楼宇的高度集中,使企业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了分散布局所需要的额外投资,并利用地理接近性节省了相互间物质和信息流的运移费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世博会与楼宇经济

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这将给上海的楼宇经济带来更为蓬勃的发展。

上海世博会的召开,首先会拉动大型会展活动的举办。大型会展活动作为商品流动、人才流动、资金流动和信息流动的交换平台,对整个社会经济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根据国际会展业发展的经验,会展业的投入产出比高达1:10,可以带动旅游业、金融业、商业、物流业、传媒业、通讯业和宾馆业等相关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因此,世博会的筹办和举办过程将极大地促进上海提升服务业内部结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上海周边的南京、杭州、宁波、苏州等主要城市,也将借此机会加强与上海会展业的联合与互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群从而有望成为亚洲最大的会展城市群,现代服务业必将得到优先发展,成为楼宇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7]

其次,通过筹办世博会,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将不断提高,其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枢纽功能、窗口功能、集散功能和服务功能将得到加强,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将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同时,周边地区的反向辐射也将对上海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支撑作用。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在世博会的拉动下将得到长足发展,从而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局面的形成——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研发、销售等活动,降低单位成本,节约时间,企业之间取长补短,提升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楼宇经济将随之不断发展,使各国企业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产业关联和共同的产业文化,并且形成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的制度。在这种制度约束下,人们相互信任、加强交流,加快了信息和创新的传播速度,节省了集群的交易成本。

再次,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对楼宇经济来说,还是一个拓展发展空间,提升产业层次,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的过程。通过对通讯、供电、餐饮、停车、电梯、娱乐、交通、购物的通盘规划,通过对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的整体优化协调,可以充分发挥楼宇经济的区位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等,充分发挥高档楼宇的自然优势聚集力和外溢聚集力,在楼宇经济区域内形成垂直和水平产业的聚集,即既有上下游产业的分工协作,又形成同行业竞争,提高协作与竞争效力,发挥聚集效应,使高档楼宇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极。

最后,世博会的举办必将提升楼宇开发品质,以人性化的产品和企业品牌为载体的精益房地产开发将日益渗透到上海房地产业。黄浦江两岸新一轮发展规划的实施,将极大地影响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开发格局,使楼宇开发的重心逐渐转移到黄浦江景观走廊带附近,更多的高档办公楼与住宅会在这一重要轴线周围拔地而起。黄浦江两岸将从过去的仓库、码头改建成集旅游、购物、休闲、居住、办公于一体的综合社区。[8]未来的这一地区将引入大型文化、科研、体育设施及创建生活、娱乐、工作综合区,使商品流、贸易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在这里聚集,从而将楼宇经济的发展推向更高的层级。

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证明,楼宇经济是上海产业结构大调整的产物。一幢幢商务楼的崛起,带给这座城市的不仅仅是漂亮的建筑,更重要的是推动了适合在市中心生存的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金融保险、法律会计、广告中介、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发展,为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收入,成为中心城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楼宇经济还对周边的商业零售业、会展旅游业、生活服务业、教育医疗服务业等起到了直接的推进作用。如,作为世界最高的观光平台——金茂大厦88层观光厅4年来接待游客近400万人次,收入超过1.5亿元。

围绕着世博园区,上海将进行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升级和扩容,全面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而为了共享世博会所带来的巨大效应,长江三角洲各城市必将进一步加强在区际交通、通讯、信息网络等重大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与协调,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奠定良好的硬件基础,这些无疑将为楼宇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随着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工程的启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筹办进入了紧张状态,楼宇经济正以高速度在发展,关键是我们要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来思考这一趋势。

参考文献:

[1]邹锦标等. 建成一幢繁荣一片—关于浦东新区楼宇经济的调查报告. 上海统计,2003(3)

[2]原欢祥. 当代西方国家中心商务区的演变规律. 世界地理研究,2002(11)

[3]周建梁、高国华. 上海楼宇经济发展初探. 上海房地,2003(9)

[4]谢守红. 当代西方国家城市化的特点与趋势.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

[5]杨文、魏海涛. 城市郊区化研究.城市问题,2004(3)

[6]顾海兵. 再城市化:深度城市化与逆向城市化的同步推进. 江海学刊,2002(2)

[7]陈信康. 世博会与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国际商业技术,2005(1)

[8]陈秋玲. 世博会与浦东新一轮商业发展战略.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作者:马晓勤

城市楼宇经济论文 篇3:

“智慧城市”时代下我国楼宇智能化的经济效应微探

本文首先阐述智慧城市的全球发展现状及概念;然后具体分析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和践行成果;再具体分析智慧城市时代下楼宇智能化的内涵;最后细致阐述我国楼宇智能化的现行经济意义,包括带动新型领域就业增长、优化上下游产业链结构以及提升居民楼宇使用体验。以期使得更多人认识到智慧城市时代背景下楼宇智能化为人民带来的益处以及楼宇智能化带来的经济效益。

经济的进步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传统形式的互联网时代逐渐转变为物联网时代,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改变,“智慧城市”的践行逐渐深入,“智慧城市”也促进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楼宇,“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与城市楼宇息息相关,建设和优化楼宇智能化是带动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被更多的人所重视。楼宇智能化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提升了楼宇居民的生活品质感,同时也带动了智慧城市的发展,产生更多经济效益。

一、智慧城市的全球发展现状及概念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

利用智能化信息化的手段对城市基础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多种需求进行整合、分析、获取和感知即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对城市的运行过程进行模拟再现和构建,从而辅助城市进行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重视突出城市居民的主体地位,建设“环保”、“舒适”、“可持续发展”、“为我所用”的城市,对城市范围内的所有领域,包括环保科教和公共民生等不同的领域,提供全方位的有效、合理且迅速的响应,这样才能创造出满足居民生活和工作需求的现代化城市,能够对城市的优化起到促进作用,真正意义上实现城市智慧式运行和管理,能够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感。智慧城市也可以被称作数字城市,是新型技术兴起后,对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产生的全新的理念,截止到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大部分国家都在努力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一部分国家已经将智慧城市的建设提升至战略的高度。

(二)智慧城市的全球发展现状

LivingLab早在2006年就已经由欧盟牵头成立,LivingLab是指为进一步优化人文系统和物理环境,利用整合和调动新模式、新方法和新工具来更好的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人类与城市之间新的互动形式也被LivingLab所发现,随即“欧洲智慧城市网络”的建设被推动。重视城市建设过程中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利用现代化先进技术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确保城市空间最大化从而满足人类需求。现如今美国各大洲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都大力投入,对“智慧城市”的内涵深入探索。在亚洲“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逐渐受到重视,被大力推广。新加坡被誉为“花园城市”,早在2006年就开始启动“智慧国2015”计划,重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互联网辅助城市建设,现如今已经将新加坡建设成集智慧与美丽于一体,且宜居宜生活的具有超强幸福感的一流国际主体城市,换言之新加坡的“智慧城市”建设成果良好。“智慧城市”建设完成后的狮城,使得当地居民的居住体验感和生活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互联网资源与政务处理互相融合,物尽其用,利用智能交通系统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服务,使得居民对城市生活的期待得以满足。

二、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和践行

我国建设和探索“智慧城市”相对较晚,真正意义上重视探索和建设“智慧城市”是在千禧年后,在2013年以前的城市建设仅仅是数字城市过度和衔接智慧城市建设的阶段。2013年科技部联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经过研究正式决定选择20座城市作为我国首批“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地区,包括南京、武汉、深圳、广州和上海等,现如今“智慧城市”建设的效果良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领跑者。2020年上海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城市智慧大脑”的构想和举措,致力于上海“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以期以将上海建设成国际数字经济网络的重要枢纽,带动全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建设出智慧现代化的创新城市,提升我国城市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和体验感。

三、智慧城市时代下楼宇智能化的内涵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建筑物智能化也受到人们青睐。在传统的建筑物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掀起了城市建设新的浪潮,楼宇智能化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楼宇智能化是指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和综合信息通信的高科技,使得照明、空调和电力等日常基础的设备,必备设施包括运输、防盗和防灾等协调互联网等,使得智能楼宇综合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结构化综合网络系统、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消防自动化系统和建筑物自动化、安保自动化等功能得以实现,从来带给用户高效安全且经济舒适的入住体验,这是日本“楼宇自动化”的定义。我国楼宇自动化的定义并不是很明确,但也大同小异。楼宇智能化都是对居民居住楼宇的安全智能进行提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楼宇智能化建设,带给受众更好的居住舒适体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入住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得到保障。智慧时代背景下城市的建设逐渐现代智能化,楼宇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也逐渐明朗。智慧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楼宇居住的舒适度产生了新的要求,传统形式的楼宇安保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人们需要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的全新的智能化的楼宇安保系统,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四、我国楼宇智能化的现行经济意义

(一)带动新型领域就业增长

楼宇智能化的现行经济意义重大,它能够带动新型领域就业增长,能够有效缓解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楼宇智能化的蓬勃发展和智慧城市的快速建设带动下,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智慧城市的建设和楼宇智能化发展都需要专业化人才,需要对现代信息化技术能够熟练掌握的高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新型领域的开发为新型高技能性信息人才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岗位,能够更好的建设智慧城市,能够促进楼宇智能化建設。近些年来,随着智能城市的建设和楼宇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对智能设备管理和建筑智能化相关的专业人才需求量明显增多,为建筑智能化专业人才提供许多就业岗位,需要楼宇维护、运行和设备管理等多方面的工程师。据悉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和楼宇智能化的发展,在建筑智能化相关领域已经逐渐衍生出七十多万个岗位需求,使得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得到缓解,社会面向专业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新型领域的衍生对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我国楼宇智能化能够有效带动新型领域就业增长,创造出更多经济效益。

(二)优化上下游产业链结构

智慧城市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楼宇智能化发展能够有效优化上下游产业链结构,形成链条式经济辐射。智慧城市的建设带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楼宇智能化相较于传统建筑楼宇行业也有所不同,致力于对国家、地区以及城市内部之间的高强度信息处理功能,更加便捷安全。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楼宇智能化能够对建筑内部的运输设备、防盗、防灾、排水、空调、暖通、电力和照明都进行控制,传统的PLC模拟技术逐渐向NPU技术转变,专有网络也转变为IP网络,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响应速度和集成程度更快,用户的使用体验感更好。现阶段,楼宇智能化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建筑,楼宇智能化逐渐在各个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建筑工程类专业和机电工程相关行业,对多个行业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连接传统建筑与新兴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产业。楼宇智能化能够同时对接中下游的设计行业、市政工程和IT互联网等,同时承接上游的基础制造业,带动社会经济进步,形成了以新兴产业和信息技术作为核心的更强大的经济辐射。被楼宇智能化连接的上下游产业链结构也与以往有所不同,更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同时关联楼宇智能化的相干产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也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带来更多经济效益,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城市居民。

(三)提升居民楼宇使用体验

智慧城市背景下楼宇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也影响到城市居民对楼宇的使用,使得城市居民的楼宇使用体验感发生变化,从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楼宇经济的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使得地产行业表现形式也发生改变,近些年来楼宇智能化产业逐渐引发楼宇经济,这是地产行业中新的盈利增长点和经营新形态,一般表现在商业大厦和写字楼中。写字楼和商业大厦中以出售、出租楼盘和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主体研发,以楼宇中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功能性板块设施为载体,从而获取经济陆润,使得區域经济的发展被带动起来。高新技术产业、媒体和金融等新兴技术产业是楼宇经济的主体,其对楼宇的体验感和需求有更高的要求,只有楼宇足够智能化还能满足受众需求,带动楼宇经济的发展。居住群体和媒体经济产业产业群体对楼宇智能化的需求所有不同,应分别对待。楼宇智能化需要满足受众需求,确保实际使用效果能够完全达到甚至超出客户预期,这样才能够形成商业实质,能够对楼宇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随着经济的进步,居民对居住的品质感和体验感逐渐产生了新的需求,传统的楼宇不能满足现代居民的需求,应当进一步提升楼宇智能化,居民对楼宇的各项需求都需要被楼宇智能化设计者所重视,确保能够带给居民最舒适的体验,带动楼宇经济效益,促进楼宇智能化可持续性发展。

五、结语

“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我国发展前景良好,由一线城市的智慧建设带动二三线城市的建设,带动全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再也不是传统形式没有感情的钢筋水泥,城市建设融入现代元素和智能技术,更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楼宇智能化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云计算等拓宽楼宇智能化的渠道,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带动社会多个楼宇相关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创造出更多经济效益。“智慧城市”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楼宇智能化的发展事态良好,楼宇智能化的范围逐渐拓宽,楼宇的功能逐渐增加,能够起到监控、记录、安保等作用,楼宇智能化周边的衍生品也逐渐增多,创造出更多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

作者:赵少飞

上一篇:山寨文化分析论文下一篇:导生制幼儿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