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差异分析企业财务论文

2022-04-21

摘要:成本,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它以货币的形态综合反映企业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的占用与消耗水平。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应用了很多成本分析与控制方法,成本差异分析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本差异分析企业财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成本差异分析企业财务论文 篇1:

关于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

摘 要: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断推进背景下,企业在市场经营中,科学合理的进行成本控制是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成本差异分析就是成本控制的关键性环节之一。鉴于此,本文以成本差异分析为研究方向,首先就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概述,继而对现阶段成本差异分析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再基于问题提出几点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意在提供一些企业成本差异分析相关领域内的观点和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成本控制 成本差异分析 财务管理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1.成本差异分析简介

在现行企业成本管理标准成本体系中成本差异分析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是指企业在市场经营过程中业务流程所产生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之间的偏离程度,简言之即企业用钱和计划用钱之间的差额[1]。从企业成本的组成上观察,主要包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以及制造成本标准成本几种,其中企业的标准生产成本可以基于生产物的差异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分为固定制造成本标准成本和制造成本标准成本两者。

现行企业经营中所采用的经营分析系统,成本差异分析属于其基础部分,企业的经营分析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成本差异分析,就企业财务预算系统以及市场执行系统进行评价,继而提出有效改进措施,降低企业的不必要成本支出,同时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性。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实施成本差异分析,继而得出切实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降低成本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道。

2.成本差异分析方法

从现行的成本差异分析方法观察,其数量和种类都十分繁多,但整体上还是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差异分析和变动成本差异分析两者。

其中变动成本差异分析具体是指企业中的可变制造成本、直接人工成本以及直接材料成本都是可变的,所展开的变动成本方差分析是成本差异分析的主要措施。在企业实际运作成本数据的获取上,则是主要包括实际价格以及实际数量两者,标准及标准价格则是决定了标准成本的取值。因此变动成本差异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标准偏差所导致的数量差异以及价格背离所导致的价格差异两种。现行的变动成本差异分析则是主要包括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以及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三者。

其中固定成本差异分析是对企业内的固定成本进行分析的成本差异分析方法。从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分析方法进行观察主要包括两种:其一为二因素分析法。该分析方法是指将企业在生产中的成本差异进一步划分为能力差异和消费差异两者。其中固定制造标准成本和固定制造成本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即能力差异。企业实际发生预算金额和固定生产成本之间差异即消费差异;其二为三因素分析法。该方法是将指将企业在生产中的成本差异进一步划分为闲置差异、消费差异以及效率差异三者。其中闲置差异是指企业实际发生工作时间不能完成固定工作能力时所固定生产能力所产生的闲置能源差异、消费差异是指企业实际发生预算金额和固定生产成本之间差异、效率差异指企业实际发生工作效率和固定生产效率之间差异。

二、现阶段企业成本差异分析中存在的不足

1.思想认知不足,分析意识薄弱

思想认知会直接决定决定行动面所采取的措施,而现阶段我国企业成本差异分析中存在的不足首先便体现在思想层面,对于成本差异分析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在成本差异分析部分所投入的资金和人力不足,自然所开展的成本差异分析工作质量也偏低。企业内的管理人员更多的还是关注营业额、利润等传统财务指标,而对于成本差异的重视不足。这种意识形态上的不足,成为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在市场经营中高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2.成本数据缺乏真实性

现阶段,企业的成本差异分析普遍缺乏真实性,造成该问题的因素相对较多,通常体现在伪造编造信息现象严重以及会计人员素质低下等几个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企业在财务活动中,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运作来降低整体的成本。但是各个部门之间存在资源的竞争,同时由于部分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相对较低,导致其通常存在偽造预算以及舞弊的行为,因此,在企业的成本差异分析中,容易出现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

其次,现阶段,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较低,我国虽然以及普及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内容,但是大部分财务人员依然缺乏对先进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同时在录入信息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数据的错误。另外,财务人员才引进模型分析成本差异时,通常照搬照抄,未能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运作情况来划分。

诸多因素导致企业的成本数据缺乏真实性,造成成本差异,影响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3.成本差异分析缺乏明确的责任制

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努力的开展工作。然而现阶段,企业在成本差异分析方面,并未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财务人员在进行成本差异分析时,仅仅能够将其简单的划分为采购阶段、储存阶段以及使用阶段等几个方面。但是在各个阶段,对于成本的控制依然涉及到较多的部门。如在材料的储存阶段,其涉及后勤部门、运输部门以及运营部门等多个方面,而财务人员在成本差异分析时,仅仅将后勤部门作为衡量成本差异的唯一目标,难以体现出成本差异分析的重要性,无法实现对企业成本控制的科学应用。

三、企业成本差异分析构建策略研究

1.提升管理者的成本差异分析理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者的成本差异意识需要不断提升,但是在现阶段,管理者的成本差异理念存在明显的不足,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总体收益,管理者必须要不断的培养成本差异分析理念。首先,管理者要建立成本分析指标,完善成本管理理念,并且将预算以及财务管理纳入到企业的运营体系,通过信息化技术来完善成本差异分析,以此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其次,企业要强化日常细节管理以及监管行为,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对各部门的成本控制进行全程的监督,以便科学的引入成本差异性分析理念,进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2.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体现在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两个方面,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以及教育体系不完善,导致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无法满足成本差异分析的运行要求,因此,需要在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方面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首先,在职业素质方面,需要建立定期培训制度,组织财务人员开展交流,并且为财务人员申请大型公司的学习计划,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其次,在道德素质方面,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一方面要在招聘方面进行严格的把关,严格控制财务人员的道德素质关。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构建爱岗敬业以及尽职尽责的文化理念,通过不断的熏陶来改变财务人员的道德认知。

3.完善组织结构及责任制

企业在成本差异分析时,需要完善组织结构,并且明确责任制,以此来明确成本差异分析的应用。首先,企业需要完善组织结构,建立成本差异分析的审计部门以及监督部门,通过审计工作以及监督工作的落实,可以协助财务部门完成成本差异分析工作。其次,企业需要明确责任制,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如战队采购环节,可以将具体责任落实到采购人员以及采购规划人员,以此来全面保障成本差异分析的顺利实施,且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

四、结语

企业成本分析中,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已经逐渐落后,而成本差异分析则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其对成本差异分析的应用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本文结合企业的成本差异分析,提出提升管理者的理念、提升财务人员素质以及完善组织结构等策略。希望可以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敏.成本差异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J].山西农经,2017

作者:白新业

成本差异分析企业财务论文 篇2:

成本差异分析在S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成本,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它以货币的形态综合反映企业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的占用与消耗水平。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应用了很多成本分析与控制方法,成本差异分析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方法。成本差异分析是成本管理标准成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的是通过成本核算,来了解产品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额,简单地说,是指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实际成本差异。直接成本和标准成本直接的差异研究能够为企业的成本预算提供数据借鉴,让他们了解到应该怎样更好地完成精准的成本预算。形成成本差异分析方法意义深远,有利于企业制定科学的财务预算与企业绩效评价、安全管理企业支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因而,本文以具体S企业为例来分析成本差异法的具体应用,并解决成本差异发在企业中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成本差异;企业;问题

引言

成本差异分析方法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节省资源,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企业的竞争优势,降低成本,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开展财务规范化的管理工作,确保在招投标竞争和成本管理过程中取得优势。为了更好地应用成本差异分析方法,本文对成本差异分析法进行了解读,提出了当前企业成本差异分析中的应用问题,总结了具体的解决对策。通过对产生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析,企业可以发现成本差异发生的原因,从而制定对策,采取切实措施予以纠正。这对于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控制材料耗用量、充分利用生产设备、节约资源、增加盈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成本差异分析,改善成本管理,形成成本竞争优势,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非常重要的手段。本文旨在对成本差异分析的计算、发生原因进行阐述,以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参考。

一、成本差异法在S企业中应用的问题

(一)意识落后

在企业中,无论是在各级管理或制造工人,成本差异分析的意识都明显落后,对内部成本分析的严重缺乏使得成本分析结果得不到利用,甚至是分析过程

草草结束。企业的日常成本管理的意识正在逐步增强,但是对于成本差异的分析却没有高度重视,只是不断地强调成本控制、节约。这样的传统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的内部制度反馈无法通过成本控制来体现,成本的管理受到影响是无法通过简单的成本控制来实现优化的。此外,企业的最终解决,尚缺乏在大多数企业的成本差异分析总收益管理的理解,只追求企业、销售具有自我绩效相关指标,忽视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差异,这些都阻碍着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甚至破产。

(二)分析过度虚假

我国企业成本差异分析过程虚假,数据信息的成本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一方面,企业的财务管理,涉及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包括各个部门和企业的车间结构的范围。由于企业是一个系统,企业活动的一般范畴是企业内部各种业务实体的综合反映。然而,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竞争往往存在于现实中,伪造了预算和生产成本,会导致会计舞弊案件的形成。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在财务人员普及的趋势下,大多数企业还没有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相关财务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可能是由于数据错误而可能是主要观点。比如在运用定额法揭示产品的各种成本差异时,需要将成本差异分配于各种产品之间、已完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详细的分配方法需要脱离定额的差异应当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于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而若是在产品则需依据定额成本进行分配操作。材料成本差异通常全部计入完工产品成本,核算定额变动差异一般有两种方法,使用时如何选择需要视情况而定:一种是是按照定额比例分配于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但如果差异数值比较小的时候时则应该计入完工产品成本。标准成本法会单独归纳各种差异,并逐一建立差异账户,年末时一并进行处理即可,或者转为销售成本,或者直接计入损益。由于财务人员自身职业素质的缺乏,在分析企业成本差异时,存在误差分析模型或分析结果不能反映当前企业的问题。总之,目前的数据分析成本差异信息,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S公司成本差异法在S企业中应用的对策

(一)强化成本差异分析的意识

为了解决成本差异分析意识落后的问题,必须尽快革新领导观念,使其以上到下重视成本差异分析的应用效果。一个单位的革新性质的领导就必须重视对成本差异分析的价值观念的培养,使其财务人员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企业资金管理中,应引入责任中心管理体系,这样可以明确责任归属,便于考核分析,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责任中心指承担一定经济责任,并享有一定权利,反应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内部单位。凡是在管理上可以分清、责任可以辨认、业绩可以单独考核的单位,都可以划分为责任中心。任何只发生成本的责任领域都可以确定为成本中心。成本中心范围很广,只要有成本发生的地方,就可以建立成本中心,从而形成逐级控制、层层负责的成本中心体系。在单位各部门,领导应该设立成本差异分析的奖励性政策措施,鼓励财会人员可以积极的投身到工作中,使他们让成本差异分析的结果能够获得领导的认可,并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起到示范作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要重视销售指标,也要重视内部成本等指标是否合理。结合外部市场环境,加强对成本差异分析的意识,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设成本预算和评估,使最终生产效率合理、成本信息反馈的金融业务,帮助企业在未来更好地控制成本。通过强化责任成本意识,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成本目标责任制等措施努力开源节流;事前控制,运用先进技术运用进行生产,以降低成本消耗提高产品质量;事中控制,制定进度指标,落实责任人,采用管理软件等及时分析消耗变动情况提出改進策略;事后控制,通过成本数据分析进行考核,确保全年计划完成。与此同时推进成本管理改革,实施战略成本管理以提高企业的长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提升职业操作素养

为了解决成本差异分析过程虚假的问题,企业必须尽快提升财务人员职业素养和操守。财务人员的职能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职业素养应不断地提高。首先,制定严密的考评制度,将会计人员的技能水平、服务水准等纳入考评项目中,奖罚分明,增进会计人员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从而使会计工作更规范有效、会计信息更真实可靠。其次,财务人员要形成必备的职业操守,通过内部培训让财务人员明白职业操守是最后一道防线,不断地反思遇到职业操守问题时,财务会计人员(包括内部审计)如何精准发现企业风险和职业操守问题,总之,财务人员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财务专业理论学习,掌握新政策新法规,不更新和补充财务知识和技术手段,关注相关行业发展变化,及时了解社会经济趋势,提升自身理论水平。提升职业素养需要需要加强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意义重大。首先,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增强责任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奉行诚信为本、坚持原则的工作作风,促使会计人员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细致入微地干好会计核算工作。其次要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会计人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才能逐步提高业务能力和素质,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现实情况,做好会计核算工作,确保工作质量

结论

成本差异反馈控制分析法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通过差异分析能够准确界定位成本浮动产生的原因,更好地明确相关单位责任,有目标性地进行成本控制,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成本差异分析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存在很多实际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强化成本差异分析应用意识,提升财务人员职业素养和操守,完善组织结构明确崗位职责,确保企业成本分析更具实效性。本文对成本差异分析法进行了解读,提出了当前企业成本差异分析中的应用问题,总结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 党立军.简谈成本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4(64).

[2] 赵周行,吴锋.成本差异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09).

[3] 曾勇.试论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应对策略[J].时代经贸,2012(24):133-134.

[4] 赵松峰.自议现代酒店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J].会计师,2013(5):51-52.

[5] 郑光耀.星级酒店内部控制的重点及对策[J].新会计,2012(11):26-26.

[6] 曾璐捷.X集团酒店内部控制改进研究[D].湘潭大学,2016.

作者:刘璐 岳瑶 王浩萌

成本差异分析企业财务论文 篇3:

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

摘要: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在成本控制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成本控制内涵,并从成本差异分析、成本差异控制两个方面阐述了成本控制程序,分析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角度进行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举措。

关键词:成本控制;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1.成本控制的内涵

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是指企业从财务管理角度,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进行成本限额的预算,并对照实际发生成本,对照偏差进行改进,从而改善企业经济效益,达到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的目标。因此,财务管理中加强成本控制,构建成本控制体系,对于企业经济效益具有积极作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除了日常管理费用外,还有人工成本、原料成本、营销成本等,不同行业发生的成本构成也不同,因此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进行成本控制,需要针对不同行业,结合企业实际,确定不同的成本控制方法,优化成本结构,降低最终总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2.成本控制的程序

2.1成本差异分析

对成本进行差异分析,需要设定合理的目标,而合理目标的确定以全面预算为依据。企业在年初通过调查分析、运用技术测定和生产各项预期目标,确定预算成本,也可称之为目标成本,用来控制成本开支,衡量实际工作效率。企业在确定预算成本时,可以选择理论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理论成本是指按照现有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低成本,这种理论成本实现条件较为理想,包括生产原材料完全利用,生产设备实现最佳效率,人工成本最优,产品废品率为零。而正常标准成本是指企业在原有生产成本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正常管理可以实现的标准成本,这种成本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原料合理损耗、设备的正常维护和人工成本的变化等。通常来讲,全面预算要以标准成本为参照,按照年初确定的生产经营目标,合理确定原材料、人工成本、生产成本等各项费用支出,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对照分析。

成本差异分析时,要制作成本差异表,按照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与设定的预算成本进行比较分析,用以发现成本可以控制的降低空间。差异分析可以采取绝对值或者相对值,并分析增长和减少的原因,明确今后改善的措施。

2.2成本差异控制

成本差异控制,是以预算成本为参照,将生产经营中的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进而分析成本差异造成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进而对成本有效控制。

在实施成本控制时,要遵循成本控制规律,分三种控制策略。一是事前控制,即以预算标准成本为依据,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严格控制成本支出,防止超支。这种情况以目标为导向,确定支出的规模,实现投入产出最大化。二是事后控制,就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已经发生的成本进行差异分析,找出成本增加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调整或者降低。最重要的是事中控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针对发生的成本进行分析,按照序时进度、规模进度,分析成本投入程度,采取适度控制原则,边投入边控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成本规模过快增长,只适用于生产周期较长,生产环节较为明确的企业。

3.企业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应当说,我国现在大部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全部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有不少企业成本控制的责任落实到采购部门,缺乏生产过程成本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3.1企业领导人员缺乏足够的重视

缺乏重视是财务管理人员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发挥作用较少的主要原因。大部分企业领导人员对财务人员的定位主要是事后成本的核算,对财务人员在成本控制中的积极作用认识不到位,对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缺乏重视,只是将财务人员作为账务处理的工作人员,使他们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去参与企业成本控制中去。

3.2财务人员缺乏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鉴于财务人员在企业管理岗位的定位,财务人员往往把自己定位会计核算的岗位,重核算,轻视财务管理,忽视了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为领导出谋划策的管理作用。此外,财务人员晋升空间较为有限,很少有财务人员能够在企业中具有较多的晋升机会,使得他们在参与成本控制方面缺乏积极性。

3.3财务管理角度成本控制体系不健全

成本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应该也能够在成本控制中起到较大作用。但是我国不少企业对此认识不足,没有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现有的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只是企业成本制度的执行,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关于成本制度的落实和执行。谈不上财务管理角度的成本控制体系,成本控制部门不健全、职责不清晰,往往预算部门、采购部门成为成本控制的关键部门。

3.4成本控制激励机制不健全

成本控制不是企業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包括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部门共同配合完成的。财务管理方面,能够用成本数据来揭示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增加的原因。不少企业成本控制激励机制不健全,或者比较单一,财务人员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不足。

4.提升在成本控制中财务管理作用的举措

4.1领导需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核心作用,转变财务部门的作用,从账务核算提升到财务管理上来,积极发挥财务人员的参谋作用、决策作用,以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为主,带动企业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在人员上重视成本控制核算人员的引进和使用,积极发挥财务人员参与成本控制管理的积极性。

4.2组织上给予财务管理人员参与成本控制的权力

只有将财务人员赋予相应的成本控制职责和权力,才能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参与成本差异分析,其他部门积极配合,以便获得切实可靠的成本差异分析报告,从而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4.3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提升成本控制能力

企业领导要重视高素质、高水平财务人员的引进,在财务工作上,要正确处理财务日常工作和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关系,两者相互补充,以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为重点,充分发挥会计核算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以便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管理职能,同时要加强培训,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完善成本控制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财务人员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邢艳.成本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10):213-214.

[2]钱春丽. 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J]. 中国民商, 2019, (10):207.

[3]刘斌. 浅谈如何做好石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1, (9):45-46.

[4]杨霞梅.成本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及落实[J].财会学习,2017(22):19-20.

作者:陈少娟

上一篇:内部控制体系企业财务论文下一篇: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试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