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策划与网站建设论文

2022-04-15

摘要:高职学报为学校的发展和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是职业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的主要媒介之一,因此高职学报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方向就有着重要意义。当前,虽然大部分高职学报发展状况稳定,但却面临着对新技术重视程度不够、稿源质量普遍不高、编辑学术底蕴不深等尴尬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网站策划与网站建设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网站策划与网站建设论文 篇1:

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及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践

[摘           要]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引发了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是近年来高校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总结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过渡,对课程建设的框架设计、资源建设、网站建设等内容进行实践研究,为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及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关    键   词]  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实施

所谓“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部早在2003年就出台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作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强调国家精品课程要重点抓好“建设计划、教学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和有效评价机制”等方面。高职院校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要加强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下面就围绕我校2016年立项,建设周期3年的网络营销与策划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以及开放在线课程的建设过程来进行探讨。

一、课程框架设计及目标设定

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专业中最重要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将技术与商务融合、传统与网络对接的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现有的课程教学一般偏重理论知识体系的传授,在动手能力的培养上相对薄弱。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设计,以任务为驱动,前后贯通的系列技能训练为依托,将网络营销业务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期取得最优的人才培养效果。学生学会利用互联网工具和营销方法进行商品策划推广和促销,使用即时沟通工具进行在线洽谈和客户服务,掌握网络商务信息的搜集、整理及分析的能力。

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首先要设计,我们可以借鉴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以及现有资源库进行教学整体设计,在对典型性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任务驱动法,将任务作为学习载体,载入教学设计框架内容,以PPT課件、视频资料、微课为内容,也可以引用智慧职教云的公共资源,例如MOOC学院、资源库等、建立题库、组建测试卷等。

选择网络营销课程为精品课程经历了课程申请、系部初审及推荐、学校教务处组织学术委员会专家评审及学校审批等过程。开设此课程的初衷是整合学院优质教学资源,提升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见表1)。

二、课程网站具备的功能

课程开发要遵循“建构导向”的职教观,在实际情境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发散思维,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在当前实际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职业学校的跨境电子商务精品课程教学中,缺乏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网络营销与策划课程中,教学内容和实际相互脱离,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仅仅通过教师对课本的讲解,无法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传统信息化手段,比如PPT课件讲解等,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考核也无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这样的教学环节不仅不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参考,而且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以学校智慧校园系统为平台建设课程网站的主要功能有教学功能、形象展示功能、评审申报功能、更新管理功能及交流互动功能。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目的是要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学习能力,最终满足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与职业发展需求。因此,在课程建设之前,必须要准确定位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培养目标与学习内容,可进行课程建设的总体设计(见表2)。

三、教学过程的组织与课程实施是核心关键

课程建设的整体设计、各类教学资源的建设,最终都服务于教学的实施。有了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如何将教学过程组织好,在建好资源的基础上用好资源才是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在今年,学校开展了线上教学活动,智慧职教云平台上建立课程后,可以直接在课堂中调用资源,设计“今日课堂”过程中,直观的视频、微课、PPT课件可以供学生自主学习,而教师只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节奏实时开设活动,如“头脑风暴”“在线讨论”等。

从课程的实施角度讲,在线开放课程虽然为线上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且实施后的教学效果较好,师生的使用反馈不错,但在线开放课程本质上并不是为了解决线下实施教学时的困难,它对教师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的改革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更高要求。当海量的唾手可得的资源呈现在面前时,学生和老师感受到的可能是信息量大和无从精准学习,从而感到困惑,有可能学生学会了离散的点,而不能连点成线,更无从谈起知识的内化建构和应用。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引导、组织、考核,尤为重要。以“智慧职教云平台”为例,每次的课堂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对于课前学习,目的是要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大概了解,并起到预习的作用,教师可以以一段引言、一份调查问卷、一个学习任务做一个引导设计,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对课中开展的学习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

四、资源库的建设是开放课程建设的首要工作

本着“关注用户需求,强调实践能力,聚焦资源内容,促进专业建设”的原则,研究建设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促使学生探究式学习与训练,构建其独具个性的职业能力;为专业教师提供教学资源,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推动信息化教学的深化;为企业培养实用型、可持续发展型人才;为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奠定良好基础。今年4月,校级课题“电子商务专业资源库建设”项目立项,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电子商务专业资源库整体框架。资源库的设计规划工作以教师、学生、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结构包含2类资源、4个子库。具体为:专业类资源和课程类资源、课程资源库、教学素材库、实践项目库、技能比赛(职业认证)资源库。

2.课程资源库。根据本专业最新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岗位—职业能力—课程”对应关系,确定重点建设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与策划、数据运营与分析、图形图像与设计等4~6门核心课程相关资源。

3.教学素材库。包括案例库、视频资源库、图片库,主要围绕电子商务相关网店运营、网店美工等工作场景展开。

4.实践项目库。与电商企业合作开展实战教学项目,电商教学平台研发企业提供虚拟实践环境等。

5.技能比赛(职业认证)资源库。江苏省教育厅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电子商务技能大赛及电子商务师相关比赛考证资源,包括比赛、考证简介、教程、课件、模拟题库等。

国内高职院校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国内高职院校建设电子商务专业资源库的主要建设依据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意见》以及各地方“十三五”规划,结合“1+X”电子商务证书项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目前的电子商务专业资源库建设过程及成果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1)过于重视平台的建设,而忽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难以为师生提供统一、种类繁多和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现有资源具有多样性和复制性的特点,造成资源或重复或匮乏。(2)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完善。各院校结合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的侧重点,开设了相应的专业课程,各院校之间无法有效共享课程资源,导致职业岗位需求与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相脱节,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五、本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及开放课程实践的创新之处

据学校最新修订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9版)》,要求培养能够从事运营推广、运营管理、客户服务、电商美工、网站编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必然要求教学资源建设要紧跟学习方式变革趋势。在此背景下,建设体现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具有满足在校师生教与学、企业与社会创新创业需求、有效支持本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之处:(1)利用网络平台“智慧职教云”建设本专业多个核心课程资源,构建稳定完善的在线网络教学与课程面对面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2)资源库可提供自主学习平台,本专业课程的核心课程项目教学,非电子商务专业选修课教学、社会上有创新创业需求的学习对象网络自主学习、企业岗前培训开发等功能。(3)联合电子商务企业及开发电子商务教学平台企业,对企业与院校的典型实际案例和优质教学资源加以整合,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对教学内容方案及时更新,确保教学资源库每年持续更新。

参考文献:

[1]余滢.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职教课程设计与实践[J].文学教育(下),2017(11).

[2]尚川川.信息技术条件下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研究[J].中文信息,2018(10):177.

[3]曹晓燕,张强.高职高专网络营销精品课程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6(11).

编辑 陈鲜艳

作者:孙彦

网站策划与网站建设论文 篇2:

高职学报选题策划与特色栏目建设路径研究

摘 要:高职学报为学校的发展和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是职业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的主要媒介之一,因此高职学报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方向就有着重要意义。当前,虽然大部分高职学报发展状况稳定,但却面临着对新技术重视程度不够、稿源质量普遍不高、编辑学术底蕴不深等尴尬问题。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学术期刊的出版已经进入数字化变革的关键时期,这对于高职学报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媒体环境为学报的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资源、更快捷的获取渠道以及更专业的信息检索功能。因此,为提高高职学报学术影响力可从选题策划与特色栏目建设路径着手,借助新媒体平台捕捉亮点素材,建立栏目主持人制度,突显优质文章以满足读者需求,同时编辑要时刻保持对新媒体发展动态的敏感性,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增强内涵建设,从而确保高职学报与时俱进的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职学报;选题策划;特色栏目

高职院校学报是职业院校学术探討与理论研究的重要平台,是职业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的主要媒介之一,承担着职业教育学术交流、职业教育发展动态、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等重要使命;同时兼顾宣传学校的改革、发展以及取得的各种成果等的职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完善,传统的学报组稿、选题策划、栏目建设、出版方式等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读者需求。著名编辑学家邹韬奋曾说过,“没有个性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就更没有希望了。”[1]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信息传播的手段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给作者提供了更丰富的素材搜集平台,给读者提供了更便捷的阅读方式。因此作为高职综合类期刊,更应利用新媒体时代所赋予的优势,通过新技术手段加强选题策划与特色栏目的建设,彰显学报的专业品质和学术影响力,进而在时代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高职学报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近6 000种,其中由2 300余所高校所创办的2 500多种学报是我国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自20世纪90年代国家批准设立高等职业院校以来,高职学报也随之发展壮大起来。据最新统计,具有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高职学报有400多种,刊期一般为季刊或双月刊。高职学报办刊目的明确、栏目鲜明、具有稳定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学报所涉及的领域广泛,如学科建设、教学研究、职教发展等。目前,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职学报已逐渐进入数字出版的初级阶段,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进展,在投稿、印刷出版、读者阅读方面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很多学报已加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平台,拓宽了学术传播的媒介。然而,高职学报的快速发展不等同于质量上的同比提高,很多高职学报在期刊质量和编校水平上差强人意。当前,高职学报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依托平台较低、学术影响较小、稿源质量不高、选题策划内容较陈旧、栏目分类不清晰、编校差错率较高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高职学报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学报对新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由于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线投稿的全新模式基本被高职学报所采用。但是利用新出现的多媒体融合技术来提高期刊的整体影响力,运用云分析精确定位读者特点进而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在这些方面高职学报还仅仅处于探索阶段。与此同时,编辑对新媒体的一些相应技能的应用还有待提高,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储备还远不能满足新媒体快速发展的需求。

2.高职学报稿源质量普遍不高

高职学报的稿源一般来自高职在职教师、在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高职教师投稿的主要目的是评职称,很多教师仅仅注重论文的数量而非质量,甚至有的教师能在一年之内撰写数十篇论文之多,论文内容和深度可想而知。本科生的投稿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送研究生,但由于本科生的知识水平和研究深度有限,论文内容普遍集中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创新性不够。而硕士研究生的投稿目的主要是为了毕业所用,很多论文为毕业论文拼凑所得,结构零散、内容繁杂、表述不清,缺乏学术探索精神。而那些第一流的研究学术前沿的论文,作者一般会首先选择向海外期刊投稿,其次是选择向国内一些SCI、EI、核心期刊投稿,再次是选择质量较高的、专业领域较为靠前的期刊投稿,最后才会选择高校学报。由此可见,多方面因素导致高职学报稿源质量不高[2]。

3.高职学报同质化较严重

高职学报在办刊宗旨、办刊理念、内容安排、选题策划、栏目设置、运行模式等存在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表现在选题策划上无亮点、栏目分类上无特点、内容安排上无创新[3]。高职学报的选题策划与栏目分类一般与高职院校的学校建设、学科分类、职业教育等息息相关,没有与时俱进的新颖的选题策划以及引人入胜的特色栏目,致使大部分高职学报都面临着“千刊一面”的尴尬境地。

4.高职学报编辑学术水平及综合素养有待提高

高职学报一般属于综合性期刊,所涉及学科范围较广,专业性较强。而高职学报编辑数量有限,所学专业更是很难满足学报细致的学科分类,即使编辑涉猎广泛,也难免会遇到外行编校内行学术论文的情况。同时,由于受到经费的限制,很多高职学报编辑参加学术交流和会议的次数屈指可数,有的高职院校甚至都不能满足编辑每年必须参加面授学习的需求,严重影响了学报编辑需要不断提升学术能力、拓宽学术视野的要求,限制了与同领域专家互动交流的宝贵机会,导致学报发展停滞不前。

三、新媒体环境为高职学报选题策划与特色栏目建设提供的机遇

(一)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快捷的获取渠道

新媒体区别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它是一种数字化传播模式,可以通过网络高速传播并进行随时更新。新媒体有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等特点,最新信息上传到网上瞬间就能同步转发到用户手中,而且不受限于印刷和发行等方面的影响,更新成本较传统媒体低了很多,因此新媒体环境为高职学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编辑和读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通过互联网,编辑对海量的数字化素材进行筛选、组织和整理等,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读者的阅读情况;还可以建立作者群和读者群,广泛了解专业学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及读者的阅读需求。新媒体环境使得编辑的选稿范围不断扩展,通过自己的学术网站,使得投稿、审稿、编辑、出版、发行等都可以在线完成,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向很多专业领域的专家进行约稿,对于选题策划以及特色栏目的设置也可以与专家展开讨论与交流,多借鉴名家之言,从而促进期刊的不断发展。由此可见,新媒体环境给学术期刊提供了新的沃土,为选题策划与栏目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二)专业的信息检索功能

新媒体的基本特征质之一是数字化,具有强大的计算机检索功能,此种特性是传统媒体难以兼备的。由于传统媒体在存储时占据了大量的空间,导致在检索时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人工的方式在图书馆、资料室查找大量的资料,而且没有与其他相关素材进行参照,所以很难保证选题策划的成功。而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所有在互联网中存储过的数据和素材,都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和各种数据库随时随地、高效地进行搜取。编辑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文献检索系统深入挖掘优秀稿源作为选题策划的参考素材,通过关键词的点击频率迅速了解专业学科及其学术研究的最新发展状态,建立相关素材库以避免选题重复和雷同等现象;借助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专业数据库获取丰富的文献资源,通过其检索功能分析高被引频次和高下载频次的文献,依据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策划出与时俱进的选题。可见,通过搜索引擎功能,使费时费力的素材收集、筛选环节在弹指一挥间就顺利完成了,丰富了选题策划的内容,为期刊的前期筹备做好了长足的准备。

四、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报选题策划与特色栏目建设路径

(一)保持对新媒体发展动向的敏感,不断提高编辑的综合素养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读者群体的知识结构也不断更新。基于此種情况,编辑必须时刻保持对媒体发展最新动态的高度敏感性,研究有关新媒体的最新技术,积极参与行业内举办的各类数字出版培训活动,不断丰富知识水平,树立与时俱进的学习理念。编辑应在精通业务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与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讨论与学习,紧密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同时,随时关注网络检索、浏览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如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进行学术热点内容搜索,跟踪专业学术网站的动态,钻研各类学术期刊网站、数字出版物的选题策划与特色栏目设置。

(二)善于捕捉“热点”和“亮点”素材,挖掘全新选题内容

新媒体环境下蕴藏着丰富的选题素材和资源,需要编辑捕捉“热点”和“亮点”内容,如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实施、制度改革发展进程中社会关注的经济发展问题等[4]。编辑要依据搜集、筛选的信息进行选题策划,分析学术领域的前沿问题和难点问题,通过对作者和读者进行问卷调查找到读者感兴趣的切入点,制定与时俱进的选题策划。选题策划要突出选题的时代特色,同时兼顾学报的学术性,可以不定期地组织选题策划会,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选择既是热点又符合学报整体风格的选题,以此拓宽和深化学报的研究领域。

(三)关注学术影响力,注意特色栏目的筹备与设置

特色栏目的设置是期刊创新的重点,关乎着学报的整体质量。学报在选题策划和栏目设置时要紧密围绕期刊定位,体现学报的整体风格和学术特色。当前,高职学报的栏目普遍分为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高职教育论坛、教学改革与实践、学术探讨、人才培养等,大部分文章围绕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分类、教育教学等情况进行千篇一律的赘述,内容冗杂、缺乏创新,读者并不能从中受益匪浅。因此,优化栏目设置,注重特色栏目的策划势在必行。特色栏目的策划应该做到栏目的设置与学报的定位一致,既要突出高职院校的发展近况,做到文章内容与时俱进,又要兼顾特色栏目与一般栏目相结合,形成学报的整体风格。特色栏目要做到坚持保持自己品牌风格的原则,保证稿源持续化[5]。如笔者所在学报,2019年设置“专家视角”与“‘一带一路’倡议下工业汉语建设研究”两大特色栏目,以职教专家的视角以及本校近几年着重发展的对外交流和工业汉语建设为选题方向和内容,文章做到了与学校发展同步,实效性很强。

(四)挖掘最新领域资源,提高学报专题组稿水平

组稿是提高学报内容质量不可或缺的环节,是选题策划和栏目设置得以实施的手段,对提高学报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提高组稿水平。一是加强与课题组的合作。编辑部通过与相关单位的课题组进行合作,获得最新研究领域的第一手资料,这些研究成果已经经过多次论证,可以保证成果的创新性,由课题组专家或是成员撰写的学术论文,内容质量可以得到保障,从而提高期刊的专业性[6]。二是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组稿。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很多新领域的创新基地,参与科研的人员众多,科研成果丰富。编辑平时应时刻关注其科研成果,可以通过学术会议或是根据网站发布的最新成果进行重点选题策划;同时可以通过专家资源,采用约稿的形式进行组稿;而对于一些重大选题,可以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部门取得联系,让其推荐合适的撰稿人,进而保持论文的实效性和创新性,提高学报的知名度。

(五)建立栏目主持人制度,促进学报专业发展

高职学报还可以通过建立栏目主持人制度,促进学报在一些专业领域的发展。很多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掌握丰富的学术资源,聘请他们作为特色栏目的主持人,一是可以保证稿源的质量,他们可以密切关注一些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对于稿件的学术水平有着专业把控,可以保证论文质量。二是可以缓解稿源匮乏的问题,专家学者可以通过与其他期刊交流的方式,汲取同领域其他院校或是科研院所的优质稿源,做到各期刊间优质稿源相互推荐,从而保持充足的优质稿源,优化选题策划和特色栏目的建设,进而更好地提高学报的影响力。

(六)突显优质文章,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众所周知,每期学报不可能做到每个栏目都是特色栏目,也不可能做到每篇文章都是精品,在这种普遍存在的情况下,要想提高学报的影响力,就得在结构布局上下功夫。编辑可以通过调整目录页的设置,如将一期中内容较精彩、题材较新颖、论点有创新的文章摘要或简短介绍安排在目录页上,作为本期推荐分享给读者,这样不仅加强了学报编辑的策划意识,而且也极大程度地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学报还应注重数字化建设,利用新媒体平台给予的优势,建立学报专门的网站以及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在其上可发布每期热点文章的摘要性信息,引起广大读者群体的阅读兴趣,从而扩大学报影响力。

五、结语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职学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高职学报要充分利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契机,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不断探索和挖掘选题策划与特色栏目建设的新路径,从特色出发不断发挥学报的优势资源。一方面,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捕捉热点素材,设立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的特色栏目;另一方面,建立栏目主持人制度,形成有层次、有深度的学术梯队,突显优质文章,极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树立学报的品牌意识。高职学报要与时代接轨,抓住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契机,拓宽学报的受众面,完善学报的传播途径。高职学报只有在改革创新中不断突破以往的办刊理念,增强学报的整体办刊实力,才能逐渐提升学报的影响力,从而实现高职学报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邹韬奋.韬奋文集:第3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79.

[2]金淑兰.地方高校学报走出稿源不足困境的制度探讨[J].编辑之友,2011(12):60-62.

[3]张杰.创办特色学报的困境与出路[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142-145.

[4]江河.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现状与建议[J].编辑之友,2013(11):42-44.

[5]周欣.差异化战略: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品牌化构建[J].中国出版,2012(4):45-47.

[6]刘自兵,都春屏,薛江.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的关系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104-107.

作者:路可如

网站策划与网站建设论文 篇3:

实施一体化教学 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摘 要: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正不断深入,笔者所在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正在推行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从教学理念树立、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其目的就是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切实满足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工作任务 学生工作页

一、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背景

一体化课程教学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的教学活动。众所周知,一体化课程改革只有走进课堂,通过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才能将一体化课程改革落到实处。那么,一体化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提倡什么?如何探索和设计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诸如此类的问题成为我们身处课改一线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此外,笔者所在学校正处于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时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通过组织教师参加一体化教学专项培训、编写一体化教材和“学生工作页”、建设一体化教学实训场地,已基本具备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条件,目前我们所面对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设计和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

二、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新形势下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加快技工院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培养满足企业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手段。通过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旨在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实现从“考分”向“考能”的转变,实现从知识教育向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转变。

三、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流程设计

1.工作任务分析与布置

根据一体化教学改革要求中“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原则,一个工作项目由若干具体工作任务组成,工作项目中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则由若干个这样的具体工作任务来分别覆盖。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教师首先通过工作描述和演示,提出具体工作任务并进行任务分析,使学生明确任务和学习要求。

例如,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工作项目二“网站策划”之任务1分析。

任务名称:编写网站策划书。

任务要求:能准确定位网站类型;明确网站的用途,定位网站栏目;画出网站结构图;确定网站的配色方案;能编写规范的网站策划书。

2.查阅相关资讯

以“学生工作页”为载体,通过“引导问题”引导学生对本次课学习内容进行自学,并将自学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梳理,对自学内容的目标达成通过解答“引导问题”进行反馈。这样教师就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捕捉问题并进行指导,讲授、演示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体现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

例如,在实施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编写网站策划书”教学任务时,教师可根据任务要求,设计以下“引导问题”:网站策划的作用是什么?网站策划包含哪些内容?企业网站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什么叫配色方案?

3.工作计划制订

教学过程中,每项任务的开展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可就工作任务先寻求个人解决思路,然后交到小组讨论,集思广益,通过讨论形成小组初步工作计划。教师的任务是对各个小组制订的初步计划进行点评,指导小组完成最终工作计划。

4.工作任务实施

各小组按工作计划分工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在工作任务实施过程中,以“学生工作页”为载体,通过“引导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现场操作、模拟练习等方法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点拨、解疑释惑、突破难点,体现以学促教的教学理念。例如,在实施 “编写网站策划书”教学任务时,采用模拟真实企业工作场景的“任务驱动”教学,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扮演”贯穿始终,教师扮演客户,学生扮演项目经理、项目主管、网站编辑、技术员、美工设计的角色,组成一个工作团队共同完成此工作任务。

5.评价与反馈

一体化课程学生成绩评定机制以学习任务作为考核的基本单位,从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教师考核、组内评分和组间互评相结合。教师依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对学生的个人表现如出勤、安全操作、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对每个小组完成任务情况、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进行评价。每位学生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并由小组长进行核定。各小组之间对照任务目标进行互相检查,通过小组讲评、其他小组提问与讨论、教师提问与点评、填写互评表等途径完成组间互相评价。通过多方评价,全面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正确反映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四、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探索思考

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也是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1.实施一体化教学,引导学生自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组工作计划制订前,学生要根据工作任务要求,通过自学、师生互动、行业网资讯、网络课堂等多种途径,学习和查找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方法,积极思考并解答“学生工作页”给出的“引导问题”。这个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学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2.实施一体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一体化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工作任务实施计划是通过“个人提出解决方案→小组分析和讨论→小组共同完成初步实施计划→小组实施计划展示→老师、学生共同点评确认”这样一个过程得到的。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和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和沟通,不仅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方案的优劣并做出及时调整,而且还能让学生学会质疑与反思,体验与人分享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经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与团队精神,学生的协作能力、交往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等都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和提升。

3.实施一体化教学,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一体化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任务直接面向工作现场,如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业务洽谈与接待”“编写网站策划书”“制作网站主页效果图”等任务均可结合企业的实际要求来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有好的沟通能力、理解能力、合作能力、设计能力等,更要掌握专业的操作技能,如动画和视频制作、素材处理、客户端编程等,从而将学生引入专业学习和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学习环境中,养成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实现工作与学习的教学融合。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课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真正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作者单位:广东省技师学院)

作者:周碧旋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美术教学论文下一篇:高血脂患者医学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