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利工程探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设措施,探讨了农村小型水利在规划、建设、管理与改革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小型水利工程探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型水利工程探究论文 篇1:

小型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探究

【摘要】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工程,可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可实现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强化小型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技术,并将之合理应用于水利工程的运行与管理过程当中,可解决水资源紧张的现状,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全与充足的水资源。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改进对策

农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农业发展中,小型水利工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其不仅有利于提升农作物产量,也可保障粮食的生产安全,同时也可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基于此,相关部门应对小型水利工程中所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强化,分析技术应用中的问题并探讨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此为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1、小型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技术分析

1.1喷洒灌溉技术

此技术是灌溉工程中应用率较高的技术之一,该技术的应用需要动力机及水泵的辅助,通过压力使水资源自然喷洒至所需灌溉的农田,喷洒出的水滴较为细小,此种方法不仅可有效节约灌溉时间,还可使灌溉更加均匀,确保各个区域的农作物都可得到充足的水分灌溉。与低压管道灌溉技术相比,此技术的灌溉水利用系统更高。根据类型的不同,可将喷洒灌溉技术分为三种,一是固定式喷灌,灌溉时需使用固定式的喷灌设备,由于其无法移动,因此灌溉范围较小。二是半固定式喷灌,与固定式相比,半固定式喷灌设备的喷头及喷头支管可以活动,灌溉时的灵活性更高,在土地流转后面积较大的农田灌溉中应用率较高。三是移动式喷灌,此种喷溉方式较为灵活,在农田环境较差或对山区农田进行灌溉时常使用此技术。

1.2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主要用于根系土壤区域农田的灌溉,其是经济作物灌溉的主要技术。此技术主要是利用压力管道将水资源输送至田间的支管内,以使其对作物的根部进行缓慢灌溉,可有效保证灌溉的均匀性,还可在土壤墒情分析仪的辅助下分析土壤的缺水情况,进而实现针对性的水量供给。滴管技术很早之前就已诞生,并且灌溉水资源利用系数比低压水管灌溉技术及喷洒灌溉技术更高,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可满足农作物的用水需求。同时,在灌溉过程中,可以同步进行水分以及肥料的同步施放,可提升管道系统的利用率,也可更加高效的进行施肥,减少肥料的损耗,进而使施肥效果得以显著提升。如果灌溉面积较小,采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可节约灌溉占用空间,提高农作物的种植量,进而可提高农作物产量。基于此,在经济作物种植过程中,应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具有较多优势,此技术既不受地质环境的影响,也可降低灌溉过程中的人工劳动量,可实现灌溉成本的有效控制。

1.3渠道防渗灌溉技术

在农田灌溉中渠道灌溉技术也较为常用,但实践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可能会引发严重的水分渗漏问题,同时该技术主要是采用漫灌的方式进行灌溉,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基于此,进行渠道灌溉时,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渗漏措施,以此提升渠道防渗技术,进而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2、小型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存在的问题

2.1节水灌溉技术陈旧、节水意识不高

现阶段,国家对于水利工程予以了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强化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优化,并提高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与宣传力度。从最初的小农水重点县发展至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节水机制以及节水模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然而在小型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部分小型水利工程所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较为陈旧,低压管灌技术应用率较高,或采用渠道防渗技术进行灌溉。同时,农户的节水意识较为薄弱,对于节水的重要性了解不足。因此,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并不合理,未能发挥出其实际功能。

2.2小型水利工程老化严重,维修不及时

地区经济不同,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也存在差异,部分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时间较早,经过多年的运行后部分工程出现了严重的老化现象,由于保养与维护不当导致部分水利工程无法正常使用。同时,小型水利工程应用过程中未能及时进行设备及配件的更换,导致部分设备的运行性能受到了影响,因此小型水利工程的运行效果难以得到有效展现。

2.3缺乏建设与管理资金

在国家对水利工程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的当下,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量也不断增加。然而在大中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投入的资金比重较高,用于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的资金并不多。基于此,部分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行严重缺乏资金,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以及工程的维护与管理都受到影响,甚至会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带来安全隐患,无法保证小型水利工程的高效与持久发展。

3、推动小型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有效措施

水利工程有利于民生发展,并且技术性较强,因此应合理进行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以此满足农业用水需求,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3.1科学制定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规划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时,应根据农田面积合理进行建设,以使地下水及地表水保持平衡。在项目设计时,设计人员应深入建设区域进行地下水及地表水含量的检测,以此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而减少农田灌溉中的水资源以及电能资源的浪费。

3.2引入社会资金,提高节水资金投入

目前,各个地区的节水水利工程建设逐步推进,并且国家对小型水利工程予以了一系列的政策及资金支持,这对水利工程的稳定与持续发展极为有利。同时,管理部门应提高对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不仅要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优化与改进,还应引入社会资本,为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结语:

小型水利工程属于较为系统的建设工程,其所涉及的建设内容较为广泛,在国家水利基础设施中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在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用水需求不断提高的当下,小型水利工程的作用不断显现,基于此,在小型水利工程中合理進行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强化水利工程的服务能力,可使水利工程的发展更加智能化与现代化,进而提升水利工程的应用与管理水平,实现智慧农业建设的目标,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推动水利工程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宁武.小型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思考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15):304-305.

[2]王立敏.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及节水灌溉技术的强化措施[J].水能经济,2018(006):242-242.

作者:苏海峰

小型水利工程探究论文 篇2: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探究

【摘 要】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设措施,探讨了农村小型水利在规划、建设、管理与改革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水利工程;问题;解决措施;新农村建设

在新时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关注农村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水利建设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目前大型水利工程管理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农村还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利建设。中国大部分农村特别是西北部,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众多的人口与有限的资源加剧了环境的负荷,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水利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大有用武之地, 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与先导。建设新农村,水利要先行。

1.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小型沟、渠、圩、坝、桥、涵、水库、机井、排灌站等。农村现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一部分是由乡、村(组)集体投资投劳建成的,一部分是贷款、国债资金或其他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兴建的。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出台,农民个人及联户兴办的小型水利工程数量也日趋增多。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普遍现状值得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工程管理滞后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在圩堤乱垦乱种、在行洪河道设置鱼网鱼簖现象屡禁不止,而且圩堤沿线近年又增添不少鱼塘,出现了新的“两水夹一岸”地段。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有的灌区支渠以下用水混乱,“跑、冒、渗、漏”较为严重,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同时由于各领域的生产进度很难一致也很难统一,彼此间为了各自的生产需要随意截流、堵坝、开沟、放水,把水线和明渠搞得支离破碎,干疮百孔,逐渐失去应有的功能,农民们没办法只好在原灌渠内挖井,开采地下水,也是对水资源的一种浪费,这样下去,不光是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生存环境也会受到破坏。另外,由于近年来的过度垦荒,水体植被越来越少,水土流失严重,渠道淤积输水不畅,而承包者既没有清淤的意愿也没有清淤的能力,这样下去就不单是一个蓄水、灌溉问题,还潜在引发洪灾危险的不确定性因素。

1.2财政投入不足

由于农村地方政府财力紧,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补助。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我国很多农村地处欠发达地区,难有较多资金用于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建设配套,致使部分工程无法按期启动,开工建设的也很难按计划竣工验收,加大了继续向上争取工程项目的难度。同时所有财政支持的资金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补助资金差距较大, 主要还是靠受益群众自行解决,政府只能“以奖代补”形式,普洒细雨。

1.3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近年来,由于水利项目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很多水管单位内设机构不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多,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基层水管单位真正急需的高、中、初级工程技术人员又严重短缺,有技术的留不住,无技术的又不愿意学、干。基层技术力量的薄弱,不利于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健康的发展。

2.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对策

2.1进行科学管理

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 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 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其次,要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以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因为农村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所以以水利为主的工程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而防洪除涝等工程完全是公益性,不具备经营条件。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

2.2加强资金投入

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 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项目情况,与财政部门积极协调衔接,争取地方配套资金。

2.3开发人力资源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农村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能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总之,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资金投入,推行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审签制度,加强政府引导、服务、监督,进行科学管理等。小型水利工程才能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才能造福国家,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彭玉亮.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管理体制改革[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2002,(08).

[2]张华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0):33-34.

[3]郑通汉.改革中央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理论思考[J].中国水利,2003,(2):59-61.

[4]安徽财政厅农业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工作要统筹谋划突出重点[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9,(11):11-12.

[5]陈孝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探讨[J].机电信息,2010,(6):17.

作者:房双意 田中侠

小型水利工程探究论文 篇3:

阎良区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探究

摘 要: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阎良区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为目标,通过大量调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该区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思路和产权管理模式,旨在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护责任、保障建后效益,努力构建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得起、用得好。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管理模式

一、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背景

长期以来,小型水利工程始终存在着重建轻管现象,一方面,国家大量投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群众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诸多方面;另一方面,小型水利工程建后管护机制未能有效建立起来,使得小型水利工程建后管护责任缺失,从而大量出现了重复投资、投资浪费、设施效益难以全面发挥等不良现象[1]。因此,彻底扭转小型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现象,需要从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管理权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小型水利工程的产权制度改革问题。当前,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推进全社会改革工作的重要基础。

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业发展基本现状。阎良,是西安市的一个远郊区,位于西安主城区东北方向,距西安城区50公里,总面积244.4平方公里,辖两镇5个街办共计80个行政村,总人口28.4万,其中农业人口16万,2015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 572元,远远高于2015年陕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 689元。全区耕地面积24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22.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1.6万亩,农业发展以瓜果蔬菜等设施农业发展为龙头,目前已是全国最大的早春优质甜瓜基地、国家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市第一个10万亩设施农业板块基地。

小型水利工程现状。经2016年3月统计,截至2016年2月底,全区现有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农田灌溉机井?菖?菖眼、抽水泵站?菖?菖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菖?菖处、小型水源水库1处,呈现出点多、量大、面广的特点,为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村群众用水安全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全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模式主要由村组集体管理、农户自行管理两种,事实上部分工程已处于无人管理状态。管理模式的不同,宏观上经营性工程管理相对较好,而公益性工程管理相对较差。

存在的突出问题。纵观阎良区小型水利工程建后管护中存在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有三个方面:

一是产权界定不清晰。产权问题是制约工程建后效益长期发挥的首要问题。工程到底归谁所有?从单个工程设施投资上分析,有的工程全部由国家各级财政投资,有的工程投资组成中由中、省、市、区县财政投资绝大部分,群众仅仅缴纳了少量自筹;从建后管理上分析,有的是村组集体安排专人管理,有的是由群众个人管理,有的是由受益农户组成的协会组织管理等。诸如此类情况,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究竟是国家的、集体的,还是群众个人的,调查中大多数单位和群众都说不清,没有权威机构或人员予以明确界定设施产权。

二是管护责任主体不明确。小型水利设施绝大多数都位于田间地头或村外露天环境下,工程设施建成后必然要移交给当地村组、协会或群众进行管理使用。需要使用时农民群众只考虑使用,但因为管护不善、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渠道破损了、水泵烧坏了、管子漏水了等情况需要维修时,管理者没钱,甚至是不愿意出钱更换或维修,这样势必缩短各类设施使用寿命,工程效益就难以全面发挥,分析其实质就是工程设施的管护主体是谁并不明确。

三是管理经费不落实。多年来,阎良区有资金建但没有资金管的问题很普遍,這是该区小型水利工程多少年来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一方面,阎良区级财政始终没有安排小型水利设施维修养护资金;另一方面,区级以上财政只是近年来安排有少量资金用于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但杯水车薪,资金缺口太大,现有维修养护资金远远解决不了该区各类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实际需要。

三、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路与步骤

(一)基本思路

一是坚持权责明确,特别是以书证形式明晰所有权、确定管理权,保障使用权,搞活经营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二是结合阎良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进改革,积极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多种工程管理模式,促进设施管护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建立各类设施维修养护投入机制,重点解决好各类设施运行管护经费的落实难题。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奖惩分明、科学考核的工程管理监督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半年内全面完成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助推农村改革深入开展。对已完成改革任务且工程效益发挥正常的,原则上不做调整。

(二)实施步骤

1.对所有工程设施调查摸底,明晰工程建设信息及相关要素。按照逐乡镇、逐村组进行调查摸底的原则,对全区所有纳入改革范畴的小型水利工程进行全面调查和登记造册,为产权制度改革夯实基础[2]。条件具备时,可以建立全区小型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既将前期建设的工程设施纳入管理,也可将后期建设的工程设施进行录入,实现信息化管理全覆盖。

2.对所有登记在册的小型水利工程设施进行产权界定,经过媒体公示后予以确认。其中,包括无产权争议的和有产权争议的两种情况。

产权界定时,产权归属已明晰的工程,维持现有产权归属关系。产权归属不明晰的工程,产权界定坚持的原则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个人投资兴建的工程,产权归个人所有;二是社会资本投资兴建的工程,产权归投资者所有,或按投资者意愿确定产权归属;三是受益户共同出资兴建的工程,产权归受益户共同所有;四是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入为主的工程,产权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五是由中、省、市、区财政投资的部分,统称为国家投资。以国家投资为主兴建的工程,涉及公共安全的,原则上归区级人民政府或乡镇人民政府所有;对主要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可归区级人民政府或乡镇人民政府所有,也可划分投资各方股权,或者无偿划给村组集体组织所有,具体情况由区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水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产权界定后,由区水务部门负责将产权界定情况同时在区级媒体、乡镇政府及相关村组村委会公示栏进行为期10个工作日的公示,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具体操作办法是,各村组的,只在本村组村委会公示;各乡镇的,只在本乡镇政府公示栏公示;全区所有的,在区级媒体上进行公示。

对产权关系一时难以厘清的,由水务部门代表政府牵头,联系有争议各方进行重点协调,力求快速厘清产权关系,厘清确有难度时作为遗留问题滞后处理。

对产权已经界定清楚的所有工程设施颁发产权证,明确工程所有权。公示期结束后,由区人民政府或区水务部门向明晰产权的工程所有者颁发工程所有权证书,载明工程所有者姓名及所有者所占投资股份份额、工程核心设施构成、工程使用功能、使用范围和年限、所有者的权利与义务等基本信息,工程的所有者,负责工程的运行管理。

针对所有者无力承担安全管理责任的工程,可以考虑将工程收归政府所有,也可以妥善分割工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由区水务部门代表政府直接指定管理单位和人员为工程设施经营者,进一步落实工程管护主体和责任。

落实工程设施维修养护经费,建立稳定的管护经费保障机制。一是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投资工程设施维修养护经费的同时,加强与区级财政部门协调,严格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土地出让收益的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这一政策,保障区级财政投资中用于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维修养护经费投入基本满足需要,逐步建立起区级财政投资机制,这是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彻底扭转区级财政没有工程设施维修养护资金投入这一局面。二是按照“谁所有、谁负担”原则,管护经费原则上由工程产权所有者负责筹集,财政适当给予补助。对涉及有国家投资后所有权为集体拥有的水利设施,维修养护经费由财政投资予以解决;对所有权为个人的,完善“民办公助”“一事一议”,根据管护实效進行财政资金补助,具体补助标准与方式,由区财政与水务部门因地制宜予以确定。三是鼓励和动员社会机构或人员投入资金,满足公益性管护经费投入需要,其收益按照相应议定比例从经营效益中提成。

对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务实培训。一是按照小型水利工程属性对全区各类设施进行分类,在分类基础上,安排技术人员对不同类型设施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务实培训,培训基于基础常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培训结束后需要进行相应考试。基础常识部分采取现场回答的形式,实际操作部分采取现场实战考核的形式,由考核组进行考核后加权打分,成绩合格者颁发培训结业证书。二是对取得培训结业证书的,由财政安排的维修养护经费优先倾斜支持,进一步鼓励群众参与培训,科学经营管理。

建立健全工程设施管护制度。克服已往工程管护制度不够健全的现状,由区水务部门制定各类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管护制度,由区人民政府发布执行,或由区水务部门发布执行,也可由区水务与财政部门联合发布执行。发布的范围为各乡镇及政府相关组成部门。在发布的同时,需要通过不同载体,形式多样地做好宣传工作,保障各项管护制度能够切实得到贯彻和落实,为各类工程设施效益的发挥保驾护航。

作者:郑春

上一篇:移动学习远程教育论文下一篇:技术创新县域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