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民继续教育论文

2022-04-17

内蒙古自治区腹地的阿鲁科尔沁旗(简称阿旗),总面积14277平方公里,人口接近30万,其中蒙古族11.6万人,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经济欠发达的自治区重点扶持旗县。直到2005年,阿旗的财政收入才首次突破亿元。这样的一个贫困旗县,让人感到震撼的是:职业学校不仅面积大,规模也很大,校舍修建得十分漂亮,尤其是职业教育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牧民继续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牧民继续教育论文 篇1:

关于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教育培训

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

据统计,到2007年7月,西藏共有45万农牧民需要转移,约占农牧区总劳动力的40%,并且每年新增5万左右的劳动力。虽然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绝对量相对于全国来说很小,但是相对于西藏来说却很大,尤其是相对量很大,其转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农牧民自身意义深远。

有利于提高农牧民的自立谋生意识西藏农牧民由于长期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以及受宗教的影响,自我封闭观念浓厚,自主自立意识薄弱,惧怕风险心理严重。为了锻炼西藏农牧民,特别是年轻农牧民,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劳动力转移,使其融入市场经济大潮中,融入现代化城市发展与建设中,融入西藏新农村建设中,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开拓思维、磨炼意志,成长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

有利于提高农牧民的收入西藏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非常低,2006年为2435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3587元)的67.88%。提高西藏农牧民的收入是西藏“三农”问题的核心。转移农牧区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是提高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关研究表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其就业收入高于家庭经营收入,高于农业产业收入。据调查,西藏外出务工人员外出的重要原因就是能提高收入。

有利于减轻农牧区生态环境压力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西藏人口也在迅速上升,2007年末全区总人口为284.1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27.6万人,占总人口的80.1%,乡村人口的比重一直没有低于80%,且乡村人口总数还在以每年1.2%的速度继续上升。这无疑对非常有限的、非常脆弱的农牧区土地资源形成很大的压力,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畜均草场面积也越来越少。另外,人口的增加还会消耗大量的农牧区资源。因此,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减轻农牧区的生态环境压力。

有利于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体现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人口非农化指标。人口非农化指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用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叫人口户籍非农化;另一种是非农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的比重,叫人口就业非农化。当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后,无疑会加速城市发展,提高城市化率;另一方面利于城镇基础设施的充分利用,因为西藏部分城镇由于人口规模过小基础设施利用不充分,甚至处于闲置状态。

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素质分析

当前,制约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因素很多,如对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想不统一,认识不充分;非农产业就业机会不多,乡镇企业吸纳能力有限,使得就业岗位不充足;剩余劳动力素质不高,就业空间狭小;中介机构不多,剩余劳动力转移处于自发状态;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体制性障碍;等等。

从目前情况来看,主要问题在农牧民,即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制约其转移的一个最根本原因。劳动力素质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农牧民文化程度低,文盲半文盲比例高2006年西藏乡村人口225.28万人,占西藏常住人口的80.02%,其中乡村从业人员109.92万人,从事农林牧渔业的有86.38万人。根据抽样调查的数据,西藏6岁及以上人口中未上过学和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84.88%,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比重达到45.6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31%)。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2006年西藏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48.93%,小学程度占47.43%,初中程度占3.4%,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24%。同期,全国农村劳动力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仅占6.65%,位列倒数第二的青海(23.42%)也比西藏低很多。这就意味着西藏96.36%的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农牧民从事着农牧区的三大产业,即便考虑到文化程度稍高的人从事非农产业的比重要大,但也大不了许多,而且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要转移的难度也很大。另外,不会用汉语交流的农牧民也很多,听不懂汉语的农牧民也不少。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牧民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接受,阻碍了农牧民的顺利转移,阻碍了农牧民继续教育的可能,给农牧民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学习愿望不强,培训效果差根据调查,培训组织者和培训机构进入乡村对农牧民进行培训时很难找到农牧民,有时把一些不相关的人员请来“陪训”。一方面是培训时间问题,农忙季节正是挖虫草的季节,太多人上山挖虫草,虫草的诱惑太大了;农闲季节没有培训实验基地和材料,“空对空”的理论培训枯燥乏味,农牧民不愿接受培训。另一方面,农牧民自身“等、靠、要”的惰性思想问题严重,缺乏进取精神。为了组织好教育培训工作,政府不得不花大量的财力给农牧民补助。由政府组织的农牧民培训,基本都免费提供吃住、发放误工补贴和往返路费,甚至有些培训项目,如美容美发,在培训结束后赠送每位学员一套理发工具。

就业技能单一,择业观念陈旧农牧区剩余劳动力无一技之长或职业技能单一且层次低,西藏外出务工人员主要从事体力劳动,很少从事技术工作。而从事体力劳动的工资报酬很低,反过来又向留在农牧区的剩余劳动力传达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外出劳动报酬不高,无意中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起了负面作用。同时,区内农牧民进城务工的择业观念还比较传统,一部分人不愿从事服务行业。如区内农牧民工对美容美发、餐饮、废旧物品回收等行业的从业积极性不高,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基本上是外来务工人员。另外,农牧民受宗教思想的影响,进取精神不显著,不愿出来“闯”,创业谋生想法很少。

法律观念淡薄,缺乏维权意识西藏农牧民很少接受法律知识教育培训,系统接受外出务工方面的法律知识更少,这就使得西藏农牧民无法知晓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无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在就业机会上,同城镇务工人员比较,从农牧区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受到市场的歧视和企业的更多限制,他们被动地接受这样的现实,缺乏维护平等就业机会的法律意识。

综上所述,如果要顺利转移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增加其就业机会,保障其就业稳定,必须对农牧民进行教育培训。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对策

如果从受教育程度与其转移的关系来看,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择业范围越宽,择业空间越广,收入相对越高,转移相对稳定。因此,为提高农牧民的收入,为顺利转移农牧区剩余劳动力,需要加大对西藏农牧民的教育培训,尤其是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对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教育培训保障体系

组织保障体系建立自上而下的“西藏自治区劳动力培训工程协调指导中心”,负责宏观调控与指导,构建政府主导,教育部门牵头,农业、劳动、科技、财政、妇联等部门配合,组织、人事、审计、纪委部门监督的横向协作网络运行体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列为对下一级党政一把手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完善考核办法,保证任务责任到单位、落实到领导、明确到干部。

资金保障体系首先,由于西藏财力非常有限,西藏自治区政府应积极向国家争取农牧民教育培训经费。其次,应从人力资本投资的外部经济效益出发,认真做好农牧民教育培训专项经费预算。再次,根据《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规定,严格监督企业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和使用。最后,要鼓励农牧民自主投资培训。

师资保障体系一是要完善教师培训制度。要根据教学需要,不断充实农牧民教育培训的专门师资力量,组织好师资培训,重点是各地市的职业中学和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既具有教学能力,又具有实践指导能力的“双师型”、“双语型”师资队伍成长平台,为农牧民教育培训提供基础支撑。二是要建立专兼职教师聘任制度。除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外,还要根据教育培训的需要,广泛吸纳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民间艺人为兼职教师。三是要成立农牧民素质教育专家讲师团,包括法律专业人员、“两课”专业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农牧民进行引导性培训。

监督反馈体系为使教育培训保障体系更科学合理,必须建立监督反馈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金监督。由审计机构对教育培训各环节按照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审查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并将结果上报纪检单位审查,由纪检、组织、人事等单位做出处理意见和建议。二是效果反馈。教育培训的效果主要由受训人员和用工单位评价,同时参考教师意见,形成评价意见。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请无利害关系的有关专家对教育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整个评价过程由“西藏自治区劳动力培训工程协调指导中心”操作,并做出处理意见。为保证监督反馈体系的有效性,资金监督和效果反馈的处理意见和建议均向社会公开。

(二)教育培训主体

农牧民的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仅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需要政府、企业、个人合力做好这项工作,其中政府必须起主要作用,处于主导地位。具体而言:

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前的教育培训由政府主导,负责组织好受训人员,保障教育培训经费足额到位,保证教育培训内容实实在在,协调各相关部门,并监督教育培训全过程,保障教育培训质量和效果。

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后的教育培训主要由企业负责。企业要加强员工(特别是进城农牧民)的在岗培训,包括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根据《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规定,用人单位开展农民工培训所需经费从职工培训经费中列支,职工培训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1.5%比例提取,计入成本在税前列支。

进城农牧民要利用业余时间自我培训。如果收入和时间允许,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加城市里的职业学校、夜校和周末学校进一步学习知识技能,或者购买相关书籍自学。政府在这方面应该鼓励和引导,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如减免部分学费等。

当进城农牧民由于知识老化等原因而处于失业状态或想进一步学习知识时,可以适当的方式进行“二次培训”。政府应该不断完善这样的培训,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优先实行。

(三)受训人员的选择

为了使教育培训收到较好的效果,对农牧民的选择可以把握两点:一是文化程度,二是年龄范围。从西藏农牧区目前的情况来看,劳动力年龄越大所受教育程度越低,观念越保守,外出可能性越小,对其进行非农产业培训意义越小。因此,可以把年龄限定在40岁以下有劳动能力和外出意愿的农牧民。文化程度可以限定在小学及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如果文化程度太低,一方面接受能力太差影响培训效果,另一方面影响转移就业的可行性和就业后的稳定性,无形中增加了培训成本和转移就业成本。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灵活调整,总体原则就是要求受训人员接受能力强,有进取精神和开拓意识。

(四)教育培训内容

在确定好受训农牧民的基础上,教育培训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就业观念教育、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通过就业观念教育改变农牧民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在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学历教育在社会中受关注程度有很大的不同,农民培训在社会上同样也没有得到重视,这种现象的形成有政府政策、人们的传统观念等诸多原因。要开展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就必须先进行就业观念教育,改变轻视职业教育的状况,通过政策鼓励、正面宣传、收入比较等方式来提高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时,积极倡导勤劳致富光荣、自主创业谋生可嘉,改变部分人“等、靠、要”的惰性思想。

做好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使农牧民熟悉城市的就业环境由于农牧区劳动力常年在农牧区就业,对城市生活常识、基本权益保护知识、安全生产知识等都十分缺乏,所以,在其实现转移就业前,政府必须对其进行公益性的教育培训,免费发放《农民务工培训读本》。特别要熟悉《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并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遵守城市交通秩序,维护城市卫生,以提高其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为转移就业做好心理准备。

认真做好职业技能培训,使农牧民掌握一技之长对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可以说是整个劳动力培训的核心环节。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可以根据农牧民的实际情况分初级职业技术培训和高级职业技术培训。由于有一部分受训人员可能以前是从县职教中心毕业的后备劳动力,对这一部分人员可以进行高级职业技术培训;其他人员一般进行初级职业技术培训。培训方向要结合西藏实际,主要在餐饮住宿、手工艺品制作、机械维修、驾驶、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建筑技术、美容美发等方面。

(五)教育培训的教学方法

讲座法此方法能突出主题和目的。讲座法的优势在于比较连贯,过渡自然,顺理成章,容易接受。比如规程标准是培训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这种内容不能靠读、讲去传授,不能条条化。若是用讲座的方式,这些规程和标准就会形象化,就容易明白。

案例分析法此方法最适合成年人的培训,尤其是农民工。因为他们的文化水平有限,用授课的方式就会有很多概念都需要解释,而案例分析就像讲故事,而且让农民工感觉这就是身边的事,甚至感觉就是自己的事,不但听得懂、记得牢,而且达到互教互学的效果。

启发讨论法此方法不是就书讲书,不是大标题、小标题,不是章、节、段落,而是用启发引导的方式把学员的思想抓住,在思考、分析、讨论中得出结论。

理论与实践结合在讲理论课的同时进行实际演练或实例解释,或在实际演练或实例解释的同时把理论贯串其中。如对农民工进行安全培训时,在讲安全基础知识和安全专业知识的同时演示安全技能,并列举错误操作造成危害的实例。这种方法比单一的理论讲解更生动易懂,比单一的实践讲解更科学丰富,效果非常好。

参考文献:

[1]郭晓东.试论西藏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J].西藏发展论坛,2006,(2).

[2]杨本锋.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探讨[J].新疆农垦经济,2007,(4).

[3]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西藏统计年鉴2007[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5]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6]马卫红,等.西藏农牧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势在必行[OL].2007-06-23,http://www.chinatibetnews.com/GB/channel13/75/200706/23/63501.html.

作者简介:

刘天平(1975—),男,湖北潜江人,硕士,西藏农牧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

张敏(1961—),女,山东平阴人,西藏农牧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态旅游。

杨晓梅(1972—),女,甘肃平凉人,硕士,西藏农牧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生物化学。

作者:刘天平 张 敏

农牧民继续教育论文 篇2: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职教中心 农牧民的“黄埔军校”

内蒙古自治区腹地的阿鲁科尔沁旗(简称阿旗),总面积14277平方公里,人口接近30万,其中蒙古族11.6万人,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经济欠发达的自治区重点扶持旗县。直到2005年,阿旗的财政收入才首次突破亿元。这样的一个贫困旗县,让人感到震撼的是:职业学校不仅面积大,规模也很大,校舍修建得十分漂亮,尤其是职业教育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目前,乌兰哈达、柴达木和巴彦温都三个乡镇都办起了农牧民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这些农牧民学校在当地被称为“农牧民的黄埔军校”。

贫困旗县职教热

在阿旗职教中心主任张勤的引领下,记者参观了位于乌兰哈达乡的农牧民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在学校走廊过道上,记者看到许多标语式的文字:“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家中再有不如一技在手”;“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先进课堂后进城,先学技能后务工”等标语。走进学校,学员们正在上课,记者首先参观了学员的宿舍,被子叠得整齐化一,上课的学员服装整齐。据张勤主任介绍:学员统一着装,统一作息,学校采用的是准军事化管理,每期培训十天,授课的范围很广:农牧业生产知识、生态保护和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法律常识、务工常识等等,都是与农牧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今年这样的培训已经开办了三十多期,学员已达到7000多人,预计年底前能达到8000人。学校本着服务于基层,服务于三农的宗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

2006年7月,阿旗旗委、政府决定每年支出200万元,成立三所农牧民培训学校用于农牧民培训。接受培训的农牧民吃、住、学全部免费。目前已培训7000多人次,转移就业2000多人。阿旗清河子牧民任国义,通过培训运用所学技术,实现了一只母羊双胎、双羔,三个月出栏的饲养目标,年增收3万多元。

在课间,记者采访了正在参加“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培训”的学员,学员们说:“过去我们种玉米为了节约土地面积,总想把一亩地种上7000-8000株,认为多种就能多收。还有过去我们施化肥,总是种子化肥一起投放,现在听了专家讲的课才知道浪费性太大,效果也不好,按标准宽垄种植才能使玉米高产丰产。更新传统的种植、养殖观念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在乌兰哈达农牧民培训学校资料室,记者看到40多个档案盒,这都是详细记录农牧民参加培训情况的。每一个档案盒中,都有几十个学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人口、家庭收入,还有入学的测试和结业的考核等。在资料室,记者还看到一些学员的课程书籍:《农村政策法规》《农村经济》《计算机基础》《肉牛舍饲管理》《农村新技术》《奶牛养殖管理》《棚室袋栽香菇技术》等等,都是贴近农牧民生产经营实际的理论实践知识读本。张勤主任告诉记者:有些课程是没有教材的,如摩托车维修,电焊技术等,学校就请一些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来讲课,边讲边实践,效果很好。现在经学校培训的技术工人,经政府部门带头进行劳务输出已有几千人,其中到辽宁鞍山华治集团一个单位就业的就达200多人。

蓬勃发展促和谐

五年前的阿旗职教中心只有22名学生,几年来,为了招生,职教人凭着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让阿旗职教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2006年初,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政府在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征地148亩,建设24000多平方米,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阿旗职教中心,使之成为一所为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为“三农”服务的职业学校。

现在的阿旗职教中心是一所集职业高中教育、成人学历教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各类短期就业培训和农牧民实用生产技术培训于一体的蒙授、汉授兼有的综合性办学机构,下辖三所分校,在校生1400多人,年培训各类人员10000多人次,形成了长班与短班结合,升学与就业并举,本校与外校合作,城镇与乡村互动,教育与社会沟通的办学格局和发展体系。阿旗发展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学历后教育、农牧民培训搭建了平台。仅2007年职教中心完成招生868人。职教中心采取“订单办学”、“联合办学”、“农牧民培训”等多种方式,现已为4000多名毕业生搭建了就业平台,基本实现了从简单劳动力输出向技能型培训输出的转变。

由于旗委、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立了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在2005年完成自治区“两基”达标任务后,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结合阿旗的实际情况,开办农牧民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培养新型农牧民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促进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设定,给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

顺利推进新建设

阿旗的职业教育是旗人民政府主办、职教中心承办、其他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的一套运行机制。阿旗成立了“阿鲁科尔沁旗农牧民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可见旗委政府对农牧民学校的重视。建设新农村新牧区,阿鲁科尔沁旗从实际出发,把提高农牧民收入,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当作行之有效的措施。目前,农牧民对产业化知之甚少,很多农牧民还停留在一家一户传统的种养意识中,导致了农牧业不能以村镇为单位形成规模。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阿旗职教中心积极主动和地方政府取得联系,指导农牧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牧民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市场、搜集信息,千方百计转变农牧民传统种养观念,让农牧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农牧业产业化的路子越走越宽广。预计五年内,阿旗通过农牧民的培训,80%的农牧民能得到培训,能接受新思想,更新旧观念,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对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推进各项工作都有帮助。阿旗现已形成农村牧区教育培训的网络格局。

我国的职业学校最近几年已得到重视,内蒙古阿鲁科沁旗的职业教育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典范。要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高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很好的途径,且前景广阔。张勤坦言:今后十几年中,我国市场化趋向不会逆转,多元化的社会格局不会改變,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更不会中止,而没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就不可能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作者:贺文忠

农牧民继续教育论文 篇3:

温世宽守望脱贫之路

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温世宽没有忘记是党的好政策给自己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就是人民的靠山。他不忘初心,热心公益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心系扶贫事业,关注时事政治,并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讲话精神付诸实践,全国青联委员、内蒙古万融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温世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政府眼中,他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持续创业者”;在公益机构眼中,他是乐善好施的“公益践行者”;在贫困老百姓心中,他是帮助大家摆脱贫困的“能人和恩人”;在他自己看来,为党、为国家、为社会、为老百姓做些公益,是自己作为一名全国青联委员的责任和使命。

拼搏改变命运

——“将创业和扶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未放弃过”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谈及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时,温世宽总是热泪盈眶。“总书记太知道人民需要什么,期待什么了,他懂基层,也懂我们老百姓啊。”

在成长的过程中,温世宽经历过贫困与艰辛的洗礼,多年后,这种洗礼无疑为他设身处地践行公益事业,全力以赴谱写“扶贫”乐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他更加明晰了自己的扶贫理想。

1976年,温世宽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一个贫困山区。家里兄妹三个,他排行老大。生活在这块“靠天吃饭”的土地上,日子是艰辛的。贫困在温世宽的儿时记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家里要靠政府救济过日子,每年政府都会给一袋黑面。这一袋面,我们能够吃整整一年。有时候,还要靠邻里邻居送来的饭菜填饱肚子。”每个月家里才给一个鸡蛋,这是他最高兴的时候,这个在当时市值一毛钱的鸡蛋,拿到小卖部能换一把水果糖。

由于家境清贫,交不起学费,温世宽13岁那年便遗憾辍学,很早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平日里帮家里放羊、干农活。16岁时,他开始在工地上打工,每天从早晨六点干到晚上八九点,搅拌水泥、搬砖,一天下来能挣十来块钱。虽然工作繁重,但温世宽不怕苦不怕累,那时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希望通过努力摆脱贫困,改变命运,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这个信念在弟弟不幸去世后变得更加坚定。“弟弟就是因为没钱交学费,辍学之后精神受了重创,才得了病。”温世宽回忆。因三万块钱的医药费迟迟不能凑齐,病魔在弟弟二十几岁时便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直至今日,温世宽回忆往事依然感到沉痛和遗憾。

“人的一生就是拼搏。要想摆脱贫困,必须靠自己的努力。” 温世宽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贫困落后的命运。自此之后,他更加努力奋斗。他在工地上当过苦劳力,在市场上卖过菜、卖过建材、在煤窑里挖过煤、在铁路上修过铁轨……什么苦都吃过,什么重活累活都干过,什么委屈都承受过……历经十年的艰辛,他的生活开始在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有了新的改变,2010年正式组建了内蒙古万融投资有限公司。

爱心与责任同行

——“积极带头帮扶弱势群体,力所能及地帮助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温世宽没有忘记是党的好政策给自己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就是人民的靠山。他不忘初心,热心公益。汶川、玉树地震后,他带领公司向灾区捐助100万元,支援灾区人民恢复重建家园,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2010年春节,对乌蒙卓资山等地300多户贫困家庭、伤病老人进行帮扶慰问,捐助物资30多万元;在全国青联主办的“科技之光青年专家服务团”活动中,他个人出资20万元资助新疆和西藏的留守儿童;每逢春节,他都会为邻居们送上米、面、油等物品,邻居有困难,他随时伸出援助之手……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位共产党员的承诺,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2016年,鄂尔多斯规划局某退休科长不幸身患尿毒症,为了看病将家里房子卖掉,并欠了很多债务,温世宽了解情况后,马上派人送去了5万元。他感慨:“一个党的干部退休之后,都因身患疾病而没钱治疗,广大的群众肯定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因此,在帮扶救助贫困家庭方面,他经常派人到基层调研,并与当地办事处社区进行对接,了解贫困家庭的致穷原因,积极帮扶救助。“我过去本身就是一个曾因家贫辍学和受到過帮扶的农民,因此对社会的弱势群体抱有深厚的责任感和深切的同情心。”在这种责任感的推动下,多年来,温世宽积极带头帮扶弱势群体,力所能及地帮助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2015年,他担任鄂尔多斯市青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理事长。

2013年底,公司对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幸福小区60多户贫困家庭进行了慰问,发放慰问金10万元;2014年,公司对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万盛社区、鄂托克前旗、东胜区泊江海镇约40户贫困家庭进行了慰问,共计帮扶资金5万元;2015年11月,当从东胜区社区联络处了解到曙光社区王晓军身患白血病急需帮助时,公司派高管亲自到患者家中进行慰问,并送去了慰问金5万元;2015年起,公司积极响应自治区团委的“百企扶百乡”青年企业家携手基层促发展共同行动的号召,对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镇30多户农牧民进行结对帮扶,全年共计帮扶资金10万元。类似的帮扶举不胜举。

多年来,公司紧紧围绕国家扶贫帮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累计帮扶鄂尔多斯市及周边贫困家庭462户,帮扶资金500余万元,并常年帮扶40多户,在捐资助学、结对帮困、孤贫儿童与老人救治、自然灾害救助及社会公益等方面累计共捐助帮扶资金约1000万元。

温世宽的慈善之举和先进事迹,多次受到了当地政府的赞誉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他说:“企业建立扶贫帮困机制是有重要社会意义的一项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深入扎实地开展扶贫帮困工作,任重而道远。在未来的快速发展中,公司将持续履行企业责任,以身示范,把扶贫事业做得更好!”

情系贫困学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尽最大努力帮助学子圆大学梦想”

“谁说只有自家的孩子才疼爱?谁说只有政府和学校才为贫困群众的衣食而操心?”温世宽认为,作为民营企业,只要企业发展了,给贫困地区学子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是传递社会正能量。

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地区学生圆他们的大学梦,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公司与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设立了“万融·希望之星助学基金”。

2015年,随着地区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企业经营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在企业承受巨大压力的同时,仍然不忘资助贫困学生。2015年底公司分别向内蒙古、云南、甘肃地区贫困山区的80名贫困学生进行了资助,其中资助小学生25名、初中生15名、高中生15名、大学生25名。

温世宽按照精准扶贫的方式,按月将捐助资金发放到每个贫困学生银行卡内。“其中小学生每月200元,中学生每月500元,大学生每月600元,每年共计向贫困学生捐助资金37万元,从小学到大学进行长期资助,直到学生就业。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圆大学梦想。”温世宽说,“毕业后,如果学生遇到就业困难,我们企业也会帮助他进行就业。”

温世宽认为,教育扶贫是扶贫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他曾经下基层调研,掌握了很多基层教育情况,调研报告写了厚厚一叠,并在报告中提出:“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政策使留守儿童接受再教育,通过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技能,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成长成才,在通过努力摆脱家庭贫困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他认为大学生毕业后也应接受再教育。“这种教育应由企业或者职业经理人进行培训,才能够使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工作。”

捐助期间,温世宽与贫困学生进行联系对接,通过信件及时了解其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以便及时给予帮助。学生们纷纷来信表达感谢之情。温世宽回信说:“你们要多学习,多听党的故事,多听习大大讲话,不要辜负社会对你们的期望。你们要靠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希望寄托在你们的身上。”为了更好地帮贫困大学生学习和成长,温世宽为他们购买了《摆脱贫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籍,助力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追寻自己的梦想。

带动农民致富

——“产业扶贫响应精准扶贫号召,创新帮扶方式,由‘输血’转变为‘造血’”

作为一名企业家,温世宽每天必不可少的就是浏览新闻,了解政策信息。跟随党的政策指引,是企业的使命,也是他一路制胜的风向标。如今,他将战略眼光投向了广袤的农村,将扶贫事业延伸到农牧业领域。他认为,“农村的天地广阔,大有可为。未来五年经济发展不是在城市,一定在农村。”

平日里,为了解并解决贫困农牧民的生活状况,温世宽经常走基层进行调研。他说:“走基层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只有经常和农牧民在一起,才能了解他们所想所需。”他在调研中发现,农牧民都有其独具特色的种养殖业,绿色健康,但由于没有销售渠道、没有包装和品牌,导致他们种植和养殖所得无法顺利销售。“加上他们都是将活畜和胴体肉直接出售,感官估价、粗略议价,价格较低,使农牧民一年辛苦所得只能获取微薄利润,享受不到产业链条上的增值利润,无法摆脱贫困现状。”

了解当前农牧民贫困现状及原因之后,温世宽当机立断,决定以产业扶贫带领农牧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他充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号召,创新帮扶方式,由“输血”转变为“造血”,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尽快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

“扶贫不能靠工业,一定要以绿色产业来扶贫,才能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温世宽说,“我们建立食品加工基地,让农牧民专心搞生产、搞养殖,生产绿色食品,我们来负责帮助他们寻找销路。这样不但有效帮助农牧民脱贫,也把绿色有机的食品送到了人们的餐桌上,解决餐桌污染。”

温世宽介绍:“公司将在鄂尔多斯市建立农牧业产业扶贫基地,打造绿色产业一体化,实行经济扶贫、产业发展扶贫,同时,通过精准扶贫,为社会提供绿色、安全放心的食品,极大地解决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同时以产业带动农牧民就业和增收,尽快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从而提高农牧民的幸福指数。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公司进行统一收购、统一品牌推广、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統一市场营销。同时在资金、信息、技术、文化素质等方面帮助农牧民解决实际困难,改善农牧民生活条件,带动当地农牧民的增收,把农牧民变成产业工人,彻底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目前,公司建立农牧业扶贫基地整体规划方案已经完成,计划今年启动实施。

在创业道路上,温世宽早已超越了把财富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充分彰显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时代在变,公益之心不变。他的扶贫理想依然在路上,依然在前行。

对话·温世宽

——“扶贫路上,企业需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中华儿女》:作为青联委员,您加入青联这个大家庭有什么样的感受?您怎样看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温世宽:青联是一份荣誉,“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学习交流,共同成长;青联更是一份责任,当下我们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自己作为一名委员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同时,青联委员要发挥榜样的力量,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多走基层,了解贫困青年群体的需要,帮助他们成长。

《中华儿女》:目前,我们迎来“双创”时代,作为持续创业者,您对目前正在创业中的广大青年有何寄语?

温世宽:首先,青年人要懂政治,敏感地抓住政策导向,跟着党的路线走,才会让创业事半功倍。其次,青年创业创新要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要经得住困难的考验、失败的考验、各种诱惑的考验,守法创业、诚信创业、合作创业,以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地创业。再次,青年人不能浮躁,也不能跟风,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准市场,并且要有创新。创新能力则是决定青年人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青年创新能力受诸多因素影响,还有待提高,创新意识、创新动力也有待增强,创新不是学别人的东西。最后,新生代创业要以实体经济为主,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善于学习经验,一是要有创新的产业,二是创业要结合创新,夯实基础,努力追寻自己的人生梦想。

《中华儿女》:从被扶贫者成长为一名致力于扶贫事业的企业家,您在扶贫之路上已经走了二十余年的光阴。您对扶贫事业有什么样的感悟?

温世宽:扶贫一定要精准,深入调查摸底,了解民之所盼。深入细致地了解民心、民意、民情,摸清群众最急、最盼、最缺的事情。现阶段,我每年资助80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贫困学生,按月直接将帮扶资金发放到他们每个人的手中,改善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在精准扶贫的路上一定要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一个承载太多悲痛和无奈的群体,他们在成长中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很容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因此,我建议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应该走向农村,关爱留守儿童,同时应让他们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成长成才,在通过自身力量摆脱贫困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只有每个家庭都摆脱贫困,中国梦才会实现。

《中华儿女》:扶贫开发需要政府主导,更需要社会参与。您如何理解政府与企业在扶贫中的角色?

温世宽:完成扶贫开发目标,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这是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共同责任和群众的殷切期盼。要完成扶贫任务,除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外,更需引导社会企业积极参与。只有政府进行有序引导,才能形成扶贫攻坚的整体合力,实现脱贫梦。政府要出台相关措施,把政策给予企业,让大企业大帮,小企业小帮,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政策支持力度,搭建参与平台,鼓励和吸引企业到扶贫地区去投资兴业,拉动产业发展,帮扶贫困群众,促进贫困人口真正脱贫致富,企业家要积极参与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责任编辑 余玮

作者:张惠清

上一篇:初中生感恩教育论文下一篇:新时期音乐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