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体系中的工业设计论文

2022-04-29

摘要:通过对中国美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艺术院校的走访,发现基于“互联网+”的交互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相对薄弱,均未形成成熟的教学模式。鉴于此,本文从“互联网+”入手,以“双导师制”项目教学模式为例,通过双导师制、“五级进阶”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交互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交互设计体系中的工业设计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交互设计体系中的工业设计论文 篇1:

地域性非物质文化与本土设计体系

[摘要]探讨如何将多样化的非物质文化融入本土设计体系的架构与组织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的工业设计与传播设计方法,挖掘其智慧与情感价值,营造先进的多样化本土设计,以适应后工业社会人类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和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地域性;非物质文化;本土设计体系;工业设计;传播设计

一 地域文化、本土设计、地方发展与全球化

文化的多样性与自然的多样性同等重要,是社会与大自然和谐相生发展的基本条件。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认为:生活方式的全球同一化趋势与传统文化的民族化趋势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在世界变得越来越一致时,地方的艺术、文化氛围、风土人情等本土资源作为最重要的差异所在,不仅为人所欣赏,也为人所消费。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成为攻占全球市场的重要策略。“越是本土化的文化产业,越具有吸引他者而进入全球化的潜力”。黑川雅之在《设计未来考古学》书中提到:“进入21世纪之际,地域文化的价值不再是保存,而必须构建出具现代思潮及精神层面的积极意义,如此个人与地域文化的发酵作用才得以产生,进而达到新的发展与应用。”这是对地域文化发展与运用前景的肯定,其价值的实现在提升地方竞争力的过程中将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基于地域文化的设计战略,可以被看作是用于竞争的最佳工具,它的能力在于将地域文化中最具竞争力的部分结合在一起,在不同的领域为人们展示未来世界的可能性。

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设计是一种维持地方与全球的平衡交互的手段,也是地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的途径。一方面,本土化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市场的成功,为世界开启了一扇了解其本土文化的窗口;另一方面,通过与全球化的新科技、传播技术、设计文化的交流,也可以促进地域文化自身的发展,形成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同时,设计的全球化与本土化运用,实际上也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战略:

一种被称为“全球本土化”(Globe localism)。即当外来品牌或设计力量进入新的地域时,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根据当地市场开发符合地方民众消费习惯和文化取向的设计,这已经成为了许多国际化跨国公司的设计和营销策略。

另一种可被称为“本土全球化”(CosmopolitanLocalism)。这是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均质设计文化的一种反思,它要求设计师立足本土文化和国际市场的需要,创造出既具有民族精神和地方特色又能够在全球市场脱颖而出的设计。这样,本土文化伴随着产品的物质性,介入全球化的进程。

二 非物质文化的智慧与情感价值

在地域文化中,目前大家比较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而从本土设计角度我们会很自然地發现“非物质文化”作为一种“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基因库型的文化形态,恰好可以满足后工业时代人们不断增加的“非物”的多元化精神需求,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它所蕴涵的民族智慧和情感两个方面。

(一)智慧元素的挖掘

从联合国文教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来看,非物质文化中的智慧元素可以分为自然科学智慧、文学艺术智慧、社会集体智慧、综合型智慧这门谈。

(1)自然科学智慧:是在从事自然研究、学习、应用中形成的智慧。非物质文化中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农业活动和知识、生态知识、医药与医疗、宇宙观、天文历法气象、冶炼、计算、畜牧业、狩猎、食物与食品、种植、加工技术等)都属于这一类。中国非物质文化中的自然科学智慧是全面而丰富的。

(2)文学艺术智慧:是一种以艺术想像与创作为基础的智慧。非物质文化中的口头传说和表述(语言、民间、文学、神话等)、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歌舞、戏曲、戏剧、木偶戏、皮影戏等)都属于这一类。

(3)社会集体智慧: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运用而延续下来的集体智慧。非物质文化中的社会风俗、礼仪、节庆等属于这一类。这种社会集体智慧在人的行为方式、生活形态、思维模式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且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如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教育观点、饮食习俗等几千年来仍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现代生活。

(4)综合型智慧: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建筑术、手工艺、纺织与编织、木雕、民间美术、民间建造、民间工匠等)可以说是一种综合型的智慧。传统手工艺对地方社会发展和设计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设计角度来说,“传统工艺+现代设计”的创新模式有可能使已经淡出我们记忆的手工艺在现代生活中获得新的生命力。泰国设计师可拉寇特(Korakot Aromdee)将泰国扎制风筝的传统手工艺技术加以变化运用于现代的灯具设计,这些手工竹制灯具赋予了泰国传统工艺新面貌,在参加巴黎家饰展后便源源不断地接到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的订单。村民们也逐渐认识到可拉寇特的设计和他们的手工艺结合起来所创造的价值,手工艺的复兴为当地萧条的渔村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在现代高科技和工业化面前,地域性非物质文化中的智慧元素往往可以表现出“低能耗、低资本投入、低资源消耗、又能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十分切合“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节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失衡,成为新的知识点和经济发展方向。

(二)情感元素的挖掘

民族情感的表达是非物质文化的灵魂所在,也是设计中文化意象与价值体现的方式。

首先许多民间艺术创作的源泉就来自于情感表达的需求,来自人们对亲人的关怀、对爱情的期待、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尊崇等。如母亲给子女的绣花鞋、肚兜、围脖、虎头帽等,这种“母亲的手工”体现了女性特有的心灵手巧和聪明才智,从一针一线的缝制中,将对子女满腔的爱意和祝福表达了出来;姑娘送给心上人的绣荷包,展示了自己的心灵手巧,亦蕴涵了少女对爱情无限的期待。还有一些民间艺术则是道德伦理观、人生观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的体现,如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二十四孝、封侯挂印、喜鹊登梅、鹿衔芝草等装饰题材不仅美化了生活,还具有道德伦理的教化意义。可以说,历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大到建筑形式,小到花纹样式,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含蓄而又奔放的民族情结、睿智而又内敛的精神世界。

非物质文化是形成民众价值观点、审美观点、情感意识、行为模式的潜在力量,对现代人的行为和观念仍然有着无形的影响力。无论是对道德伦理的表达还是人生情感的倾诉,非物质文化的情感元素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满足民众精神需求的作用。正如唐家路教授所说:“民众正是通过这种情感的寄托和表达,唤起人类本性当中美好的东西,使人类心灵不至于冷漠、孤独、疏离。”这是非物质文化在现代社会和日益冷漠的人际关系背景下具有现代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本土设计透过民间艺术的物化

形式所要探究的一块领域。情感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不仅使人们对产品更具认同感,而且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如泰国的设计新秀Trimode三人工作室所设计的钻石椅,钻石在泰国就像中国“招财进宝”中的元宝一样,是财富和生活安康的象征,加之泰国是东南亚的宝石之乡,钻石椅既表达了泰国民俗文化中的祈福愿望,又通过现代设计语言体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精神,成为在现代社会有生命力、有思想性的本土設计典型。

三 基于地域性非物质文化的本土设计体系

考虑到非物质文化的活态发展和本土设计中的地域性,如果我们不妨把“地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为“本土设计”提供文化来源的部分整合称为“地域性非物质文化”,就可以尝试着建立一个“基于地域性非物质文化的本土设计体系”的构架与工作方法,期望这种方法对于地域性的设计规划有指导意义。

(一)本土设计知识与符号

在对地域性非物质文化进行开发之前,根据地方文化、经济与产业特点、生活形态等研究,构建本土设计的知识与符号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地域性文化进行价值转换的第一步,本土知识(Indige-nous Knowledge)是“特定领域中的人民所制造的、与当地地理人文环境相适应、深植于地方脉络、解决当地独特生活问题的整体性知识”。地域性非物质文化是本土知识中的一部分,它和其他一些知识形态一起形成了现存的独特的地方生活。杭间教授曾指出:“本土知识体系”虽然也指“传统”,但它不保守,它是开放的系统。它之强调“本土”,是为了提示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本土文化的价值的重要性。因此,面对地域性非物质文化,不应一味地将忆古思旧的情感加之其上,而是要将其看作是本土知识的一部分,以科学的、冷静的、非民族主义的、全方位的角度来分析它。

布希亚曾说:“物必须成为符号,才能成为被消费的物。”文化的传达需要借助文化符号的承载,本土知识还需要经过—个符号转化的过程才能被本土设计所用。在建立本土设计的知识与符号体系的时候,组织者需要建立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与评估系统,从科学、文学、心理学、美学、人机工程学、符号与传播学、材料学、市场与经济学等角度评估研究对象的工艺与技术、艺术符号与精神价值、社会潜在需求等因素。

(二)基本构架与工作方法

地域性非物质文化的本土设计体系是一个综合性、开放式、基于多学科交叉知识的系统开发过程。一方面要从丰富多彩的本土设计知识系统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要进行现代的多学科交叉的应用研究。针对地域性非物质文化的现代设计运用方法,工业设计和传播设计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1.基于非物质主义(Immaterial)的可持续工业设计(Sustainable Design)方法

可以分为本土产品设计体系和基于本土需求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两个层面:

(1)根据地域性非物质文化资源,运用现代工业设计方法,进行有形物质产品的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很多智慧和情感元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于现代的手工艺品、纺织品、电器产品、交通工具、家居与建筑等领域中。

根据本土设计的知识与符号体系提炼出适当的文化符号后,设计师应重新洞察了解其价值,从中体会文化的内在精神与意涵,充分与当地居民交流,提高和培养其创新能力,共同开发适宜于本土生活的必需品、流通商品甚至有高附加值的国际化产品。

(2)通过对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形态及生产、生活类的非物质文化研究,学习其中的自然科学智慧和社会集体智慧,开发以社区内居民需求为导向的服务设计(Service Design)。其表现形式可能为:生活习俗与消费行为的再设计、社区的公众文化交流活动(节日、表演、聚会等)、可持续的城市设计与服务系统、旅游休闲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等。

后工业社会的经济将由工业社会的产品消耗型经济转向取用服务型的经济,产品系统和消费行为以服务和产品服务合并的形式出现。这种转变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产品服务系统的可持续性可以从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角度去发展:

以经济为主导:以提供省时、省钱、方便而又低物质消耗的、能够为服务提供商带来更多利益的服务。

以增加社会(社区)凝聚力为主导:通过提供交流或学习平台,增加人们之间的沟通机会和沟通效率,加强社区归属感、提升人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如Meet Up,Smart Mobs,BBC Action Network等网络服务所提供的平台,使有着特殊爱好的人们能够很容易找到并会见和他们住在同一条街区的、有同样爱好的人们。

以文化利用为主导:以对本土文化和资源的运用,提升服务系统的人文素质,从而增加人们对服务的认同感和亲切感,满足人们渴望体验和获得某种特定文化及知识的需求。

浙江大学学生设计团队在伊莱克斯“2020家的构想”设计大赛中所设计的“阳光的味道”概念洗衣机和干衣机灵感就来源于中国人崇尚自然的观念——人们喜欢用自然的阳光晒干的衣服,传统观念告诉我们阳光可以消毒、因而使衣物更卫生,而且经由阳光晒干的衣物有一种好闻的味道。洗衣机将阳光模拟技术融入了干衣过程,全年提供阳光晒干衣物所产生的感觉和气息。其完整的标准循环包括洗衣、甩干和阳光晒干,它在阳光晒干过程中模拟了下午三点左右阳光的强度。另外,洗衣机的外形上圆下方,顶部发出橙色的光芒。设计灵感则来自于中国阴阳学说中的宇宙观——“天圆地方”。“阳光的味道”洗衣机无论从功能还是形式上都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让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理解对此产生好的联想和意象,与产品所表达出来的意境产生共鸣。

2.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传播设计(Communica-don Design)运用

人类的活动是建立在交流和信息的基础上的。在全球化转换过程中,除了知识、信息和技术起结构性作用外,其“传播”的能力也是经济活动、文化事件、政治(军事)权利的来源,共同构成了权利与行动的资源。无疑“传播”作为信息的组织形式,将深远地影响文化生态的变化和社会组织形式的变革。

非物质文化的延续应该始终存在于由地域文化、习俗和原住民形成的文化生态圈中,而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本质上就是一个综合的知识与信息传播系统。从形式上这个系统包括:口头和语言、行为与活动展示、传统平面媒体、新媒体(音乐、影像、多媒体与交互、流媒体、Web)等多种形式。其中新媒体融合了众多媒体的优势,具有实时、动态、交互、灵活的特性,并能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影像等功能综合起来,在未来将更深刻地影响文化的形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对地域性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播与利用来说,新媒体技术有助于解决这样几个关键问题:

(1)建立地域性非物质文化的数字化平台。由于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非物质文化原本赖以生

存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大多被破坏,数字化信息和多媒体技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的最好方式。因此运用现代的综合传播技术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的文化生態环境是一条可行之路。它包括非物质文化的数字化保存与再现(如数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的公众传播网络等。

(2)非物质文化的社会化传习与人材培养。文化生态的保护强调运用开放、公共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和交流体系提升当地居民的参与和创新能力。改善农村原始的单向、口头、模糊的交流方式,借助新媒体与交互技术,以生动有趣、简易朴实的影像和多媒体展示能更有效地吸引大众的参与,增进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心。

(3)促进非物质文化产品与创意产业的发展。在新媒体技术提供的交互平台(如网络、手机)上,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动画设计、影视设计、软件界面设计、信息设计等可以融为一体,为受众提供更为强烈、有效、刺激和互动的体验。因而,在本土设计体系中,传播设计可以和工业设计有效地结合起来,创造出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设计,并通过有效的传播模式开拓和发展国内国际市场。

四 小结

限于篇幅和问题的复杂性,体系中的诸多问题还没有提出来讨论,例如系统结构中人员的组织关系(生产者、消费者、设计者与组织者)、商业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需要从不同的学科和角度去讨论。我们也在通过与一些国际化公司如NIKE、NOKIA等的合作研究中不断完善这个工作体系,国际上有一些相似的工作方法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了系统的案例研究,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取得了丰赡的成果。

设计师的想象应该先于技术革新的速度,而这种文化主导的设计创新,其根本的动力在于文化和社会组织形式的变革,因此可以预见,这种体系和工作方法在中国的广泛运用还要有相当长的一个过程。至少它要经过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交流、完善和认同,之后还需要政府主导的组织机构设计与政策引导、支持,更重要的还要在地居民恢复对于地域文化价值的信心和对设计的积极参与。无论如何,我们相信,Manzini教授提出的由传统的高度本地化社会直接“蛙跳”到先进的多样化本土社会的假设,在未来中国经济落后但非物质文化丰富的偏远地区,本土设计体系有可能激发当地的后发优势、居民的文化意识和创业热情,这样就有可能使落后的农耕文明社区,不需要经历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发展阶段,直接进入以文化和知识为中心的创新性社区。

作者:季 铁 杨媛媛 赵江洪

交互设计体系中的工业设计论文 篇2:

基于“互联网+”的交互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摘 要:通过对中国美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艺术院校的走访,发现基于“互联网+”的交互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相对薄弱,均未形成成熟的教学模式。鉴于此,本文从“互联网+”入手,以“双导师制”项目教学模式为例,通过双导师制、“五级进阶”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交互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目的是培养更具专业素质的交互设计人才,提高数字产品的品质,增强竞争力,也为艺术与设计专业的学生拓宽专业知识领域和就业空间,并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交互設计专业课程体系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交互设计;双导师制

作者简介:刘海州,硕士,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交互界面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研究;陈旭,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社会日益繁荣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发展,当代设计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基于“互联网+”的交互设计也拥有了更宽阔的发展空间,并由此影响了设计需求、设计内容、设计方式的变化。艺术设计内涵和外延的不断延伸,也向交互设计教育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交互是人与信息交流的媒介,是信息产品的功能载体和典型特征;信息产品不存在工艺、材料上的限制,优秀的交互设计师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当前,交互视觉设计师主要从平面设计和工业设计转型而来,普遍对交互设计缺乏系统的理论认识,全凭个人的摸索和积累。建立科学的交互艺术设计学科及课程体系,培养专业精、素质高的交互艺术设计人才是艺术院校相关专业正面临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高等教育院校中,仅有清华美院的艺术与科技(信息设计)、中央美术学院的信息设计、江南大学的交互与服务设计、南京艺术学院的信息交互设计开设交互设计相关课程,并未形成全面的、成熟的课程体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交互设计相关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仍处于专业缺失、教育缺位的状态,尤其基于“互联网+”的交互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方面研究相对薄弱。

本文从“互联网+”入手,以“双导师制”项目教学模式为例,通过双导师制、“五级进阶”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交互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以期进一步完善国内高等教育院校交互设计课程体系。
一、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指由交互设计专业教师组成的第一导师团队和具备行业经验的企业管理者、设计师组成的第二导师团队构成,是项目教学的主体。在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行业细分化趋势愈演愈烈的时代,两个以上的专业领域都保持专精的水准,能同时达到这种复合型标准的教师从目前来看为数甚少,还要在统一时段内分身有术,从容承担起项目运作和组织教学这两方面工作,实属不易。所以,需要建立“双导师制”项目教学模式,第一导师负责学生交互设计实训的组织和指导,另一组负责对应的交互项目运作。学生的实训内容与项目运作在形式上需保持一致,并且需要根据同一流程、进度和规范要求同步执行,只是不要求学生真正承担完成项目的责任。
二、实践项目

如果没有“实践项目”做载体,项目教学也就无从说起。然而,“项目教学”的实践项目并不是指所有来自社会和相关企业的项目,需要根据交互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遴选“互联网+”背景下高标准、规范化运作的项目,进入“双导师制”项目教学的项目库。低标准和不规范的项目运作无法实现符合行业要求的能力训练目标,有时还会产生误导,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依照教育规律,学校传授的内容应该具有行业领先趋势。行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如果对学生的教育没有一个提前量,反而相对滞后,等到学生毕业时,将何以获得企业的青睐呢?这就要求我们“取法其上”和“驱前教育”,而这也是将“高标准”和“规范化”作为“双导师制”项目教学模式运作准则的充足理由之一。
三、“五级进阶”课程教学体系与能力培养

如果把“双导师制”项目教学法喻为职业教育的一台先进设备,那么也只是一台“职业人才生产线”上诸多机器中的一种。如果缺少全套设施的精密配合,无法独自加工生产出合格的人才。因此,要想完整实施“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并使其发挥功效,还需要对交互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有全面、系统的把握。

交互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面向专业岗位的人才培养方向,该专业对接“互联网+”产业,依托工业设计行业,主要与浙江省互联网、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安全防范等相关企业合作,培养具有合格政治素质、良好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交互设计领域用户研究、UI设计、交互流程设计、视觉设计等设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根据交互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基于“互联网+”的交互设计专业中,“双导师制”项目教学体系采用“五级进阶”模式进行,即基础教学阶段、案例教学阶段、仿真项目教学阶段、真实项目教学阶段以及顶岗实习阶段。下面对其中的教学任务和目的以及学生能力要求分别做出说明:

第一阶段——基础教学阶段

这是职业素质和职业领域认知的基础教育阶段。此阶段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帮助学生奠定此后职业生涯所需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培养结构设计和艺术欣赏分析等与交互设计职业相关的基础素质。学生通过入学教育、文化课、艺术理论和美术基础等课程的学习,应该具有对交互设计相关职业的初步认知,具备一定的艺术文化素养和美术基础,明确交互设计就业岗位相关行业的专业定位,能够了解“互联网+”背景下交互设计行业状况、职业能力要求及运作规律等。

第二阶段——案例教学阶段

这是初步掌握专业要领和培养社会能力的熟悉阶段。此阶段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在前阶段职业素质和交互设计行业认知教育培养的基础上,设计和选择经典“互联网+”案例,教师对其进行拆分、讲解、示范、指导。学生通过交互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够在参照性或还原性的实训过程中,培养运用应用软件完成单一项目或较小的工作任务的能力。

第三阶段——仿真项目教学阶段

这是交互设计专业要领和社会能力初步掌握阶段。此阶段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以角色扮演进行“实战演习”,使学生置身于模拟“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和交互设计行业的工作情境,遴选虚拟项目或特别选取已经完成的项目。选取的项目除了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难度外,还要有针对性地依照学生个人能力目标。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开始实施“双导师制”项目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交互设计专业人士和指导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开展模拟工作式的学习。学生通过仿真项目教学,以“准员工”的身份,在模拟岗位上全程参与承担数个仿真项目。通过实际应用和亲身体验,继续巩固和提升前阶段初步掌握的专业技能,逐步熟悉适应交互设计职业工作方法,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四阶段——真实项目教学阶段

这是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度提升至接近工作水准的阶段。此阶段的教学任务和目的就是学生以上述阶段仿真项目的“演练”结果为基础,切实参与到真实的交互设计项目工作中,实施“双导师制”项目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若干完整项目运作的全过程实战锻炼,获得企业实际工作能力,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某个综合的交互设计项目,使自身职业能力接近目标就业岗位的基本标准。

第五阶段——顶岗实习阶段

这是职业能力达标,实现从“准员工”到“职业人”转换的准就业阶段。此阶段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在校外专业对口企业或校内工作室的校企合作项目中,由企业部门负责人及指导教师帮助、督导学生进入真實的工作序列。学生通过顶岗实习,以实习员工的心态进入就业试用期,实际参与承担交互设计项目的工作任务,不断适应企业的工作氛围和规范,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使自己职业能力达到岗位标准,从而完成从学校学习、实训到企业就业的过渡,真正走向社会。

通过以上的简要说明可以了解到,“双导师制”项目教学模式要真正发挥作用,首先必须确定适应就业岗位需求的交互设计职业能力人才培养目标,搭建一套以行动为导向的交互设计课程体系,否则势必事倍功半。

综上所述,结合市场需求和行业标准,从“双导师制”项目教学模式出发,以现有的课程教学及实践创作为基础,进行改良、扩展,优化教学内容,探索基于“互联网+”的交互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内容和方法,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为完善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理论及实践教学,提供了极具特色的研究探索,为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艺术设计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辛向阳.交互设计:从物理逻辑到行为逻辑[J].装饰,2015,(1):58-62.

[2] 李洪海,石爽,李霞.交互界面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 张成忠,孔梅.交互设计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与未来展望[J].包装工程,2011,(8):68-71.

[4] 田海.零基础学UI[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5] 孙红娟.以人为本的用户交互界面设计[J].包装工程,2015,(4):113-116.

[6] 孙朝阳,许懋琦.移动VR自然交互界面设计探究[J].设计,2017,(23):140-141.

[7] 张婷.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在产品可用性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14,(20):63-66.

(编辑:秦俊嫄)

作者:刘海州 陈旭

交互设计体系中的工业设计论文 篇3:

基于服务设计思想的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摘 要:目前社会的进步导致了工业设计定义以及设计对象的变化,工业设计的教育体系也亟待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分析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现状,结合服务设计系统的理念与内涵,提出工业设计教学体系培养思想转变的重点。并且针对现有实践教学的不足,提出了在服务设计思想指导下的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要点和方法。

關键词:服务设计;工业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2015年10月教育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高等教育目前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服务设计是基于用户体验的系统设计思想,将服务设计的思想引进到工业设计教育之中,有助于学生建立从服务及体验的角度认识设计的思维广度,并且能培养学生系统思维的能力,对其综合设计能力和资源分析整合能力的提高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基于服务设计思想对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究,对于培养具有良好的技术应用能力并服务区域及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也对围绕当今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重大战略,地方高校进行转型发展的推进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工业设计教学体系的现状

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在数量上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工业设计专业的设置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在传统美术院校、地方综合性大学、工科院校、农林院校、师范院校甚至财经院校都有设置。由于各自院校基础不同,所以在教学体系上,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和问题。在艺术院校中的工业设计专业,由于主要师资力量集中在艺术学或美术学,并且受到艺术教育中长期的“重艺术轻技术”的影响,其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呈现出重艺术表现,重造型教育,而对产品的工艺流程、材料结构、对产品开发的需求调研以及产品开发流程中的技术统筹和管理等知识相对欠缺,造成所培养的学生虽然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和造型技能,但其设计对企业而言存在“纸上谈兵”的问题。工科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中设置在机械学科下的工业设计专业,由于学科背景偏工,所培养的学生对产品的生产和研发等方面的知识相较于艺术类院校更为熟悉,但是基于工科的教学模式,多重视理论授课,对学生的艺术自由性的发挥有一定的限制,而主要基于机械背景的课程与生产实践,也使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有限。而其他类型的院校中在扩招后密集爆炸地发展起来的工业设计专业,依据所在院系的不同,教学课程体系基本参照上面两种模式,并且由于应需办学的原因,导致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都不高,导致毕业生难以胜任工业设计师的工作,导致毕业的学生只能转行从事其他职业。

虽然经过多年探索,从创办专业伊始到如今,工业设计教育在质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目前国内也只有个别几个院校的设计专业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大多数院校的工业设计教育水平仍然欠缺质的飞跃,并且我国的工业设计呈现出地域发展不均衡,办学条件有参差,自身发展尚欠完善,理论教育与社会需求有偏差等问题,所以目前的教学体系的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在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环节,还应该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2 服务设计与工业设计教育

服务设计(Service Design)的设计学概念,起源于1991年,由英国设计管理学教授Bill Hillins在其著作《全设计》中首次使用。随着欧美的一些公共设计机构和设计学院的研究推进,成为设计领域中的一种新的思想体系。

服务设计是关于系统体验的设计思想,目前关于服务设计的概念比较核心和公认的定义为:服务设计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必经之路,它是一个创新或改进全面体验服务的设计,通过建立用户为先的服务立场,追踪体验流程中的所有接触点,致力于打造完美的用户体验,使其更加有用、易用、理想化,以及更有效和高效。

随着宏观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工业设计的对象和价值输出也在变化。从“设计1.0到设计3.0”,设计对象不再囿于实体产品——产品从物质到非物质,从设备到服务,从现实到虚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再仅仅探讨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体能制造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客观环境的要求。当设计已经成为“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的时候,如何帮助学生对“设计本质”的把握和理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成为了工业设计教育中人才培养的一大挑战。以此看来,培养具有服务地方区域经济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生除了获得专业技能并能应用以外,能否从仅关注功能的可实现性转变到对用户体验的掌控能力的培养,能否从“造物”的初衷上升到“服务”的层次,是工业设计的教育体系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基于服务设计思想的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3.1实践教学课程的现状

如今全国范围内的各大院校,都根据教育部提出的人才培养的方针,在尝试走设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目前的课程体系改革中能够看到,发展产教研融合的路子一直都在探索前进,实训实习的课时占比也在逐步提高,包括案例教学也在逐步引入,但是从就业率和企业反馈信息看来,结果并不如人意。笔者发现,目前实践教学的学时设置主要集中在基础实践和课程设计两类中。基础实践的设置,依据包豪斯所奠定的教学体系,以面向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为基础,训练学生对形态的把握能力,让学生体验与生产相关的基础加工技能,认识部分先进制造技术。此类实践一般设置在低年级,作为学生初接触专业的基础训练。而高年级的实践多以课程设计的形式出现,主要为了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掌握,一般设置在理论课结束之后。这类实践又分为技能培养型课程的综合训练类,以及针对不同设计领域的项目型训练类。虽然从整体课程设置的课时占比看起来实践课时不低,并且在项目型训练中也有一定比例的实题训练,但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主要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3.1.1实践课程碎片化

实践学时根据理论课的进程进行设置,并未相互交织成为有机整体,而是呈碎片式散在不同的学期。每门理论课程的任课教师自行负责相关的实践环节,学生在对应的实践环节中能够对该门课程的知识进行深化巩固。但是由于课程设置有先后,除了高年级后期阶段,平时学生在独立课程的實践中,会出现技能囿于先修课程所学的情况,还没有习得的技能无法使用,导致虽然有实题训练,但是学生因为技能不全无法深入设计,只能停留在初期方案的阶段。而由于实践课程的分散,学生在后期的实践中,还会出现先习得的技能生疏或前期知识遗忘的情况。并且涉及到管理理念、开发流程、消费者心理分析、市场调研一类的课程多为纯理论课,虽然后续项目型实践中有综合分析环节,但由于单门课程单一任课老师负责实践环节,指导工作量大,只能抓纲要、放细节,设计资源仍然没有整合,所以出现学生还是不能在实践环节中真正将前期理论知识良好地运用起来的局面。

3.1.2实践平台支持乏力

虽然校企合作的方式一直在提,但建立的校企合作平台能否应用起来,使学生的设计实践能符合社会需求,能被企业认可,能进行创新的实际转化才是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平台的根本。目前校企合作的模式存在实际项目进课堂难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第一,设计项目有时效性,和课堂授课时间很难做到一致,很可能开课的时候并没有实际的项目;第二,企业的项目设计通常呈阶段性,并且需要的开发时间也比较长,容易出现对应课程结束后项目还没完成,学生又需要开始其他课程的实践,对于单个项目呈现出开头新鲜后续乏力的情况。

3.2服务设计指导下的新模式探索

当设计成为一个复杂的商业和社会活动的时候,工业设计教育应该培养的是具有大局观的设计人才——设计者需要具有综合分析能力,能够运用技能、理解感性知识、从设计的多元维度出发思考问题,此时,将服务设计这一系统体验的设计思想引入到工业设计的实践教育体系改革中,就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3.2.1整合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学生的设计全局观

目前工业设计教学的实践课程碎片化,只能让学生从单一的知识角度去考虑设计目标,从服务设计的角度而言,设计需要考虑更多的方面,从仅考虑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扩展到考虑人与物与环境、人与整个服务系统之间的交互体验,这就要求学生要能从更高的角度看问题。所以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目标应该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素养、综合研究能力、严谨的设计决策能力的设计者。

目前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在于强化实践、注意综合。重点在于优化和重组新的课程体系,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进,可以将合并原有的多个实践课程建立成相对集中的实践模块,采用多人合作授课的模式,让一个连续的实践模块的过程中,多门理论课程的任课老师能对设计过程的不同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也有助于学生温故知新。

针对学生年级的不同,实践教学体系的模块可以分成以下三大模块:

基础能力模块——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所需的基本的专业技能,培养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置在一年级,解决学生由于技能学习晚而无法落实设计的问题。

系统综合模块——结合理论课程,进行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培养学生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和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建立设计的服务意识和全局观念。设置在二、三年级,可进行多人合作授课,培养学生的系统思想。

实战训练模块——着重对实题设计能力进行培养。此环节建议设置在大四、教学时间和教学方式可以相对灵活,根据实题项目进行的阶段进行设置。属于培养学生熟练整合和运用前三年所学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阶段。

3.2.2实践平台多样化

首先可以将企业资源引进学校,例如考虑将企业的研发、设计部门建在校园内,通过岗位实训的模式,既解决原来的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不同步的问题,又体现了工业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实现学校为企业补充设计资源,服务区域经济的目标。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岗位实训,也能令其更好地将课堂知识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不再将设计停留在“纸上作画”,而是结合市场需求、企业能力综合地进行设计决策。

其次,依托实题设计竞赛增加学生实践。目前有较多企业愿意出资赞助设计比赛,因为能汲取大众创意。这种实题设计竞赛对学生而言,能够锻炼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设计决策能力、和专业技能应用能力,是学生进行全局化设计实践的良好平台。

最后,各高校目前在探索双创教育所设置的“创客空间”,能引入企业力量,为学生的创新与企业之间搭建了良好的桥梁。工业设计的实践教育,也可以依托这一平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在创业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共同引导下,利用第二课堂进行科研训练(开放实验项目),起到创新能力服务社会的作用。

4 结语

基于服务设计的理念进行工业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出实践环节分模块整合,实践平台多样化的创新模式,在现有教学资源上,强化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培养,加强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平台的多样化建立,使学生在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之上,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设计的全局观,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

[2] Herbert A. Simon,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Second Edition) 1981:129.

[3] 段卫斌.工业设计产学研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4] 王国胜.服务设计与创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作者:颜开

上一篇:人民币国际成本收益管理论文下一篇:学校制度视野负责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