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处理公共卫生事件论文

2022-04-24

摘要:公共卫生事件演化机理非常复杂,涉及管理环节多,覆盖面广,影响大,它本身的不确定性让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需要倡导和调动更加广泛的社会力量和资源进行公共卫生事件的协同治理。但当前在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过程中,在治理主体的合作以及公众参与方面依然存在严重的现实困境。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依法处理公共卫生事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依法处理公共卫生事件论文 篇1:

加强突发公共事件防控的法治保障

如何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高依法应急治理能力,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对国家治理和法治建设的重大考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依法防控,强调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近期疫情防控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治理和法治的短板、漏洞和弱项。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事件防控的法治保障,全面提升依法防控、依法治理的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公开制度。保持信息公开透明,是做好突發公共事件防控的法治基础。无论是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还是重大社会安全事件,都必须依照法定的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地报告发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为此,必须探索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的自我矫正机制。比如,现行法律关于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发布权限和程序的规定,强调“逐级”上报,但实践中一旦某一层级出现了延误甚至隐瞒的情况,往往导致信息难以畅达。这就需要在必要情况下打破和取消层级限制,以确保上级机关在第一时间获得相关信息。又如,适应公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关切和获取信息渠道的变化,必须依法加强舆论引导和网络媒体社会面管控,加快提升主流媒体网上传播能力。同时,要严格区分公民善意提出批评、意见、建议或善意议论、讨论、传递属实或基本属实信息与故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借机恶意攻击、造谣滋事的界限,对前者要积极进行正面引导,不宜简单地予以禁止或惩罚,对后者则必须坚决依法制止和严厉打击,严防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切实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正确有序实现。

进一步增强应急响应机制的法律地位。从疫情防控实践来看,一些地方和部门平常状态下出台的应急预案,适应性有待加强,快速反应还不够到位,必须进一步强化应急响应机制的法律地位,增强其权威性、有效性、实战性。一是在立法上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领导指挥系统。目前各级各地关于突发公共事件防控在指挥组织架构、指挥决策权限、文告所用主体和形式等方面的规定和实践不尽相同,应当统一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领导小组、指挥部、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等的组成、权限、行使职权的程序和形式等,健全应急状态下条块职能作用的切换机制,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实行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坚决防止和克服“政出多门”“表格防控”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现象。二是推进应急实战化演练制度化。应急预案在应急状态下管不管用,关键在于平时实战化演练。要通过演练,推动改革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监控网络和控制体系,改革完善突发公共事件防控救治体系,健全突发公共事件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和紧缺物资调配储备体系,完善应急专家激励和应急人才培养体系,将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应急救援与事后恢复重建等各环节有效衔接贯通起来,确保突发公共事件来之能防能控、防之控之必胜。三是加强城乡社区治理能力建设。社区是应急响应机制有效实施的基础。筑牢突发公共事件防控的人民防线,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提升城乡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培育和壮大社区力量、民间公益组织。要研究制定社区治理法律,用法的形式来调整和规范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将城乡社区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等行之有效的经验成果确立下来。

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律体系。我国已经制定了有关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综合性、单项性法律法规,但在质量上尚需进一步改进。必须把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治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根本性建设来抓,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供给,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律体系,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一是抓紧提升现有重点法律法规。要认真评估和全面审慎研究《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快修改完善。如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在野生动物保护范围上要扩展,在保护对象上要实行重点保护与一般保护相结合,在保护监督上要提高公众参与度,在违法责任追究上要增加违法行为的种类、加大处罚力度等。二是清理消除相关法律法规相互不协调的现象。如关于预警主体,《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只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政府才有权发出,而《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可以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关于应急征用主体,《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是国务院或者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并不包括政府部门,而《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是有关政府及其部门。凡此种种,需要尽早清理消除。三是尽快出台新领域立法。如生物安全是突发公共事件防控面临的新的重大复杂课题,要积极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以便为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进一步规范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执法司法行为。突发公共事件是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应急处置措施作了规定,但由于情况紧急,往往容易出现偏颇或极端做法,必须注意防范和纠正。一是进一步细化应急处置措施。我国有《行政强制法》,但在应急状态下采取强制措施带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封锁道路、关闭公众场所、限制人群流动、封闭式管理、统筹物资生产和调配等强制性应急处置措施,需要进一步细化受权实施主体、适用范围、执法程序、执法方式和具体操作、裁量标准,以便切实做到适当、适度和影响、损害最小化。二是加大应急执法司法力度。严格执行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实施突发公共事件防控及应急处理措施,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等执法工作。依法从快严厉打击利用突发公共事件防控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制假售假以及抗拒防控等违法犯罪行为。严格规范公开募捐和捐赠行为,确保受赠财物款项全部及时用于突发公共事件防控。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防控一线人员的法律保护。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和对司法活动的指导,强化重点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机衔接。三是强化应急状态下法治政府建设。加强风险评估,依法审慎决策。将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面落实到突发公共事件防控中。强化执法信息共享和执法联动,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执法反应处置体系。对在防控工作中,作风飘浮、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失职渎职的,要依法依纪严肃问责。

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法律服务。适应突发公共事件不同阶段的任务特点,积极创新法律服务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法律服务,努力提高应急状态下法律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相关法治宣传教育。利用发布相关法律汇编、防控法律指引、案例分析等各种形式,组织基层开展灵活多样的普法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法支持和配合突发公共事件防控工作,引导全社会依法行动、依法行事。二是积极依法防范化解因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充分发挥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的作用,加强对相关案件审理工作的指导,密切关注、妥善处理、及时化解疫情防控中出现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及时化解合同履约、企业债务、劳资关系等纠纷,为困难群众提供有效法律援助。三是积极帮助企业事业单位解决恢复平常状态秩序中的法律问题。督促企业事业单位落实防控主体责任,积极研究制定各项便民惠企政策措施并尽快落实到位,坚决取消防控和复工复产中的不合理限制或审批,提高复工复产服务便利度。积极推动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大项目落地。实施好外商投资法及配套法规,保护外资合法权益。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责任编辑:苏胜利

作者:马太建

依法处理公共卫生事件论文 篇2:

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

摘 要:公共卫生事件演化机理非常复杂,涉及管理环节多,覆盖面广,影响大,它本身的不确定性让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需要倡导和调动更加广泛的社会力量和资源进行公共卫生事件的协同治理。但当前在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过程中,在治理主体的合作以及公众参与方面依然存在严重的现实困境。因此,以协同理论为指导,完善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立法以及协同治理法规制度,规范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权责体系,构建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运行网络,培育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社会资本,就成为了实现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中不同要素、不同系统、不同部门协同增效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路径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国内则更是频繁。如:2014年的西非埃博拉疫情和2015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国内广东地区登革热疫情异常高发,这类疫情传染力很强,并且具备有限的人传人的能力,一旦发生,就严重威胁着全世界范围内的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安全。因此,完善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积极预防并及时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已日益成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重点工作。然而传统的单一政府主体权威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公共卫生事件这类公共问题的管理要求。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找寻一种适应当前公共卫生事件发展趋势的管理模式就成为国内学者和实务者的研究使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的概念,这里的“治理”就是强调的以共同利益为目标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近年来,协同治理理论已经渗透到我国社会管理各领域,并发挥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协同理论作为一个以研究系统内部各要素及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相互合作为目标的理论,是否能够在治理公共卫生事件这类突发性事件中发挥真正的实践作用,弄清以下三个问题是必须的:一是在理论层面上,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是否具有可行性;二是在现实层面上,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在实践中的现实困境;三是如何化解理论可行性与现实困境之间的张力,构建新形势下公共卫生问题协同治理的有效路径。

一、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分析框架

(一)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内涵

协同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创立的。他认为“协同理论是研究由完全不同性质的大量子系统(例如电子、原子、分子、细胞、神经元、力学元、光子、器官、动物乃至人类)所构成的各种系统。研究这些子系统是通过怎样的合作才能在宏观尺度上产生空间、时间或功能结构的。特别要注意研究那些以自组织形式出现的结构,从而找出与子系统性质无关的支配着自组织过程的一般原理。”[1]

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俨然已是大势所趋,它是以政府为中心,非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治理,以新兴的网络技术为支撑,依据公共卫生事件的演化周期,在事件的发生、发展、消弭的各个阶段,各参与主体协同合作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效预防、处理和消除危机,解决单一主体不能解决或实现的目标。它主要包括以下内涵:其一,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公共卫生事件本就属于公共问题的范畴,公共问题的管理一直是以政府为主体,同时也是政府作为责任承担者。但在公共卫生事件的协同治理中,政府作为唯一主体的情况已不存在,伴随着的是社会中的非政府组织、民营企业、公民个人等在内的相关社会组织和利益相关者都可以是事件的治理主体,不同主体在沟通协商的基础上,不断达成共识,从而在事件处理中高效发挥作用,及时消弭危机。其二,治理权力的多中心化。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是典型的公共问题的处理,它的协同治理需要权威,在国内,长期以来权威的主体都是政府,但在协同治理中,这个权威不一定是政府,其他治理主体都可以参与到管理中来,构建一个协同治理网络,从而形成多个权力中心,共同协商、相互监督、相互激励、相互制衡,实现治理中的权力共享。其三,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精髓就是参与与合作。多元主体治理的基础就是合作,它需要政府同其他参与主体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进行协商对话,建立权力共享、利益共享的伙伴关系来共同治理事件。其四,事件治理的直接目的就是有效预防、处理和消弭危机,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安全。在公共卫生事件的协同治理中,利用多方的优势互补,实现“1+1>2”的高效危机处理结果,从而保证和增进公共利益。

(二)运用协同理论分析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可行性

“协同理论是探寻复杂系统中各因素或者各子系统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的科学理论,其研究对象必须具有复杂性、开放性,以及远离平衡状态等特点。”[2]而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体系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首先就表现在事件产生的不确定性和处理的复杂性以及多元的利益相关体,使系统内部各成员相互影响、相互合作。然而,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由于“经济人”的特性,各治理主体所追寻的价值利益、价值目标不可能一致,那么这种情况下系统内部自组织的协调就变得非常关键;同时系统本身不仅受到其内部各子系统的作用影响,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变动必然导致系统内部各要素和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变化,具有很强的动态性。其次,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的高成本和高難度,决定了必须不断保持同系统外进行物质、信息以及资源的交换,不管是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需要,还是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功能输出,都表明了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最后,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体系处于一种非稳定状态。我国传统的以政府为中心的单一权威主体治理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应对与日俱增的公共卫生事件,这一具体情况决定了治理体系的非稳定状态。所以,必须对目前的治理体系进行机制的优化和结构的再造。综上所述,运用协同理论分析公共卫生事件的协同治理是具有可行性的。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

(一)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事件立法,促进事件治理的多元主体依法、高效、有序参与

2003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针对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我国就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这两部法律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管理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使我国公共卫生事件管理进入法制化管理轨道。但是,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对公民和社会组织在参与事件治理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做出明确规定,其治理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得到重视。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公民的声音也越来越有影响力,公民和一些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也越来越突出。2013年,黄浦江上出现大量死猪,各大媒体积极报道,迅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时对死猪进行打捞和无害化处理,沿途广大养殖户也积极配合政府的应急措施,使事件迅速得到控制。在这一过程中,媒体和公民的主体责任得到充分的展现。但相关媒体在报道中各自为政,有失偏颇,力量没有得到高效整合,给社会造成一些恐慌。因此,应完善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立法,确定公民和各类组织在事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明确其在事件治理中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公共卫生事件治理多元主体依法、高效、有序地参与。

(二)规范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权责体系

公共卫生事件取得协同效应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在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系统中,协同内部各要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源于系统本身的内生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在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结构中,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明确包括政府在内的所有参与主体的权力与责任的划分,只有明确了责任问题,才能保证协同治理的高效。因此,如何明确权责划分就成为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关键问题:首先,根据权力关系中的权责一致原则,明确参与主体的职责权限。其中的“权”,既包括政府在事件协同治理中的权力,也包括公民、私人团体、社会组织、媒体等在协同治理中的权利。权责一致原则就是既要保证各参与主体在事件协同治理中的权力行使,同时又要明确各自的责任边界和自身的角色定位。其次,依据成本与收益对等的原则,在明确各参与主体权责一致的基础上,使各主体在行动中各尽其责,发挥自身最大的效用,避免在协同治理中各主体各自为政,追逐自身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甚至有责推诿的现象。最后是建立责任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对各参与主体在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过程中所履行的职责进行考核评价,根据考核的结果对主体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与责罚,督促其在协同治理过程中最大效用地发挥自身的能力,各尽其责。

(三)构建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运行网络

完善的法规制度、明确的权责关系是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高效运行的保障,但在这些基础上,还应加强参与网络的多元化、规范化建设,同时也应保障协同机制的深度融合。第一,建立公共卫生事件参与主体的决策机制,完善的决策机制是保证事件顺利解决的关键。在这个机制中,就必须体现主体有平等的参与机会和享有均等的权力。“权力均等意味着所有的人都有发表观点的权力,没有人能够进行支配,且所有的人都能够参与进来并相互影响。”[3]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那么其决策过程也必然不会例外,从决策制定、实施、考核、评估这一系列环节,都应保障各参与主体拥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并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科学的决策机制必须要能够兼顾参与各方的利益,唯有如此,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才能得到保障。第二,建立公共卫生事件参与主体间利益协调机制。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在各主体间的契合度是协同协作高效运行的保障。一方面应在平等、自愿与协商的基础上,建立合理合法的成本分摊机制,在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中,各参与主体的地位以及相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都是不同的,应在这种区别上合理合法分担治理的成本;另一方面,有效利用公共财政的支持,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通过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各项补贴调节各参与主体的利益,从而达到增进公平的效果。第三,建立公共卫生事件参与主体间资源共享机制。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的复杂性、及时性,都要求各参与主体在协同治理中发挥优势资源互补,从而实现资源协同发挥的增效,这就要求各主体分享资源、共享资源。一方面,完善资源共享法律法规制度,古人云: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唯有依托法律才能保障参与各方的优势资源得到合法的整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建立以制度为保障,以新兴的网络为载体的大型信息交流互助中心和技术信息共享平台,为各主体在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中进行更便捷的信息与技术共享搭建平台。

(四)培育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社会资本

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不仅仰仗于决策、制度、法规、技术、设备、资金等“硬条件”,也依赖非正式制度、社会结构、信息沟通、危机意识、社会心理、社会道德等“软条件”,这就“需要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需要社会公众共建新的公众文化,需要以信用和承诺为基础的经济组织的相互依存,也就是需要社会资本的总动员和重建社会组织缺失的社会资本。”[4]“社会生活中那些表现为网络、互惠规范和信任的特征构成了一个社会的社会资本。”[5]培育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社会资本,首先是要培育普遍的社会信任意识。信任是一切合作的基础,也是重要的社会资本,合作主体间缺少信任,则很难实现高效的合作。社会信任的培育不仅需要构建诚信政府和不断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同时也需要社会组织、广大民众守法守纪,共同营造社会的信任文化。其次是公共精神的培育。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民社会中的基本道德观念和统一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它包含着公民社会中的基本社会道德以及对公共利益、公共责任、公共规范、公共原则的认同与维护。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要实现协同增效,不仅需要正式规则的保障,同时也要形成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公共精神做后盾。最后是发展壮大社会组织的力量。近年来,随着公民社会发育不断趋向成熟,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不断增强,在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中也不断崭露头角。国家应当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到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中来,社会组织自身也应当不断完善,发挥在协同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成为实现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重要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赫尔曼·哈肯.高等协同学[M].郭治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1.

[2]高建華.区域公共管理视域下的整体性治理:跨界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10(11):79.

[3]J.E.Inness,D.E.Booher.Planning with Complexity:An Intro-

duction to Collaborative Rationality for Public Policy [M].New York:Rutledge,2010:111.

[4]李淮安.从SARS看社会资本缺失与社会组织治理[J].南开管理评论,2003(3).

[5]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90-217.

作者:高益云 贺林波

依法处理公共卫生事件论文 篇3:

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问题探析

【摘要】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社会及政府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机制的思考。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和快速响应机制,采取有效对措施,从而迅速控制事件对社会稳定及经济和人群健康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了建立公共卫生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的紧迫性,探讨了预警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应急处理机制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国民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而自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可能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和社会发展。因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至关重要。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建立和实施,由政府依法主导提供若干多学科、特殊公共服务以及社会和公众必须积极参与制度建设,建立向政府提出建议的平台与途径,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高投入,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确保其与科学进步和集体社会公共权力相适应。本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从理论上进行探讨,提出预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公共卫生事件的界定、我国现状

1.1 公共卫生事件的界定 公共卫生是一门通过组织活动来保护和改善人类健康的学科和技术。从总体上看,包括预防传染病、生物恐怖袭击、生物武器袭击、水污染、环境卫生、职业生活、食物中毒等方面以及开展健康教育等方面。突发公共卫生是指社会生活中突然发生的、对社会秩序构成严重威胁或者可能导致重大损失的事件。根据国务院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严重的食品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的公共卫生的事件。

1.2 我国公共卫生事件现状 我国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整个公共卫生体系还不完善,对具体事件反应和处理相对薄弱。但也积累了相当多经验,并妥善运用到控制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当中。此外,我国社会及公众普遍缺乏对公共卫生事件危害性认识,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认知、反应、应对更是缺乏意识,表现为一开始没有正确的防御意识,一旦遭遇会陷入无法应对、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由于缺乏成体系的应对反应机制,指挥、响应、调度、处置、技术与技能培养不够协调无法做到无缝对接;再有就是卫生专业机构缺乏有效的应急演练机制使得很多专业医疗机构必要专业知识缺乏,专业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加之专业人才数量也极度缺乏,满足日常工作尚有不足,应对处置公共卫生事件就出现捉襟见肘难以应对局面。

2 建立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由于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性、时间性、规模性和程度性均存在不确定性和未知性,造成事件发生之前常难以做好提前准备,如果波及范围广、涉及人数众多,对国民生活健康和社会经济秩序产生将产生广泛的影响,易引发恐慌,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引发社会动荡。管理公共卫生事件的最佳方案是预防发生。如果能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采取措施,就能预防损害。在任何情况下,危机都有某种前兆,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前也存在前兆,但可能较为隐蔽。在不同预警条件下发现前兆的能力也存在着差异。

在提高认识和加强预警系统危机情况下,可能对公共卫生进行更多预先投入,并可避免某些危机,在公共卫生领域突发事件发生前,对所有危机前兆均实施相应的重视及管理,那么就可能避免部分危机。如果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能够减少和减轻危机突然和意外影響,而降低及减少危机发生的意外性及突然性,也能够及时遏制事态发展,增加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损害,减少不能及时遏制事态发展而造成的损失。

3 及早建立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应急机制

我国在应对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经验不足,关键在于缺乏相关法定程序及预警机制。预警机制和科学应急措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管理至关重要。预警应包括收集所有事件发展前兆和预先确定事件情况实施分类和综合分析,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及时、准确地上报和反馈给决策层,以及及早、有效地采取紧急措施,及早遏制危机或预防公共卫生事件蔓延。在综合治理能力基础上,应急机制应将全面的设置危机计划、协调核心机构、将全面的危机管理能力和成熟的社会干预能力纳入体系中。

4 为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发布、应急机制打下基础

4.1 组织管理:其设计领域及部门较多,政府在协商对策和执行措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在充分发挥政府领导和指挥职能情况下,将预警应急机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才能通过政府权威、问责和行动之间密切联系,实现预警目标。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监管、卫生规划、应急措施、指挥协调、信息发布、信息发布、促进科学进步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预防和处理公共卫生事件工作主要由卫生行政部门管理,通常有功能局限性,而创建综合应急预警管理是综合管理的首要措施,也是一种全球趋势。

4.2 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发布、应急机制的网络信息平台建立 “信息平台”是指在利用网络信息保存、传递的平台,根据预先设定预警阈值或约定,使用预先发布预警和可能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危机预警信息,并按照以下规定执行,尽量在科学制定的预防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则上执行。其次该平台还应包括在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使用心理社会预警系统。在事件前后信息刺激基础上,对全国和世界范围内的疫情状态进行了解,对区域如医院、社区、学校、农村等不同层次普通市民、卫生专业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未成年人,以及在疫情发生、发展和驱逐情况下问卷调查、电话交谈、网上调查等从而对不同层次的民众风险认识心理研究和应对灾害措施实施调查,为消除公共卫生事件实施舆论向导和决策指导方针提供依据,以控制疾病疫情并制定明确政策。通过不断实践和验证,提高预警准确性和对信息系统建议有效性。

4.3 关键环节:增加医院专项建设,医院信息网络建设大部分公共卫生事件首次发现为医院,本次大型公共卫生事件的院内感染重点放在医院综合治疗上,综合医院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领域。实时监测、分析和报告医院病人信息,以及按疾病类别和病人人数对预警级别进行分类,有助于根据不同的预警提出适当的应急建议。可通过预警网络平台对各种区域和当代疫情进行监测、分析。此外,医院自身还应完善门诊和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药品应对不力等情况实时监测系统和实时分析报告系统的建设。

加强传染病防治投入,完善医院基础设施。与经济快速增长相比,我国在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体制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相对落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民众日益增长医疗需求和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要求产生矛盾。再者,由于体制改革滞后,医院还未能真正进入市场经济,民间和外资技术未能融入医疗领域。基于上述原因,为维持医疗机构生存和发展,必须努力提高经济效率,首先是追求更具经济优势。传染病科室发展滞后,缺乏专用救护车、专用设备、隔离条件、急救服务不专业等缺点,甚至部分综合性医院没有设立传染病科室。部分传染病科室出现“大综合、小专科”现象。疾控中心作为疾病控制和預防卫生和预防机构,缺乏长期投资,缺乏专业人才,导致整个团队人员操作技能不专业,缺乏公共卫生培训,甚至部分人员未能正确认识新型传染病,缺乏疫情发生预警,对公共卫生事件发展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在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中,久而久之产生被动局面。

5 加强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影响的对策研究

发生大型公共卫生事件后,从日常生活、心理状况到社会经济和政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信息时代的当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感染者,而且波及广大群众和广大地区。若大型公共卫生事件对于波及者的影响主要是生理上的,那么对绝大部分民众的影响更多是心理上的,从而影响公众工作和行为。大型公共卫生事件流言传播比病毒传播所需时间要短得多,流言对公众健康影响比对社会心理的影响更为广泛。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一旦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社会公众情绪处于非常紧张和不稳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不恰当的政治指导方针或网上舆论引导极易导致民众恐慌,例如在以往大型公共卫生事件爆发阶段出现抢购风潮、国民信任度减少、正常沟通出现障碍、甚至更严重的社会秩序影响。从该层次出发,大型公共卫生事件本身还不是最可怕的,其社会影响包括公众心理恐慌和社会秩序崩溃可能更为严重。因此,在解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方面,制定对策刻不容缓。对人群心理行为研究和调查较多,但在部分社会研究中有一个共同问题,就是设计问题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理论性支持、难度很大、在调查中有较大部分群众有从众心理,部分民众可能被调查者引导,难以将注意力放在问题揣摩基础上,所以民众对社会问题调查缺乏自身思考和表述。所以针对调查结果,无法客观分析民众心理,无法实现对民众心理、行为的科学分析目的。因为缺乏政府决策相关性和连续性,对整个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的影响缺乏准确性、决定性影响。

在大型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的整个过程中,持续检查社会心理学行为规则,并直接提供研究结果,提高国民对公共卫生事件危险性的认识,在公共卫生事件发展中,群众是受害者,政府应充分利用电视或互联网等渠道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以科学态度调动民众的积极性,预防恐慌心理,增加民众的自救能力,加强互助和应急工作。预警研究成果作为解决大型公共卫生事件的舆论导向意见和领导决策增加心理措施基础和管理,以及研究逐渐延伸到正常社会情境,而充分利用这一特定社会背景变化过程,则是不断地进行长期考察。

6 结语

建立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与应急机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优化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使其发挥最大限度的功能和作用,当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群体利益,并确保短期内控制公共卫生事件规模。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必须应对及时、实现信息交流、确保跨部门积极协调和有效沟通、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作者:刘俊玲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论文下一篇:农业院校实验教学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