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治校对策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伴随着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不断紧密,受社会上功利主义的影响,一些抵抗力不强的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道德失范现象,并呈蔓延趋势。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不仅危害高校学术声誉,更危害到我国学术的繁荣与国家的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以德治校对策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德治校对策研究论文 篇1:

周秦儒学三论

摘要:若论儒家“六经”之学对诸子百家的影响与启迪,儒家“六经”学术在前,是整体性的;而“百家之学”,则是儒家“六经”学术散于天下以后才兴起的。所以,“百家之学”在儒家之后,相对而言,其内容也是片面性的。齐国稷下学宫作为当时学术文化中心,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各派学者率徒众,荟萃聚集,争鸣交流,儒家学者在辩论中深化思想,最终走向多元融合。秦朝博士制度继承稷下学制,对秦代儒学传承具有特殊作用。作为秦朝官学代表的博士,职掌官方所藏儒学典籍以及诸子“百家语”的研习、整理与教授,尤其在秦朝制度建设方面,儒学有着广泛的影响。秦始皇焚书并没有阻断儒家经典流传,在这一传承过程中,秦代儒学还呈现出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

关键词:六经  周秦儒学  诸子百家  稷下学制  博士制度

作者田君,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副教授、贵阳孔学堂签约入驻学者,历史学博士、历史文献学博士后(四川  成都  610064)。

一、儒学启智与百家兴起 [见英文版第74页,下同]

孔子推行私人教学,编著“六经”,创立儒家学派,由此开启民智,“诸子为经籍之鼓吹”,随之形成诸子蜂起的学术格局,所谓“儒家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游文于六艺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其学本六经,无待论矣。道家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则其学本于《周易》;阴阳家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则其学本于《尚书》;法家信赏必罚,名家正名辨物,则其学本于《礼》《春秋》;墨家贵节俭、右鬼神,礼经恭俭庄敬之学也;小说家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大师陈《诗》观民风之旨也”。

“百家”之称早于“诸子”之名,“诸子”之名,盖自《七略》“诸子略”始,而“百家”之称,则见于《庄子》一书。《庄子·秋水》载公孙龙自谓“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此处“百家”,仅表明是公孙龙的论敌,学术指向尚不明确;至《天下》篇谓“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此处“百家”,显然是指学术流派,即后世所谓“诸子百家”而言。根据《庄子》叙述,明显可见,《诗》《书》《礼》《乐》《易》《春秋》是由“邹鲁之士、搢绅先生”(亦即儒家)所传承,儒家“六经”学术在前,是整体性的;而“百家之学”,则是儒家“六经”学术散于天下以后才兴起,“百家之学”在儒家之后,其内容也是片面性的。儒家及其“六经”之学,对于诸子百家的影响和启迪作用,亦可见矣。

《史记·五帝本纪》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司马迁将称说“五帝”的学者,分成《尚书》系统、百家系统,显然《尚书》是儒家,“百家”即诸子。《汉书·古今人表·序》也说“经传所称唐虞以上,帝王有号谥,辅佐不可得而称矣。而诸子颇言之,虽不考乎孔氏,然犹著在篇籍”云云,此处“诸子”即《史记》“百家”,并且也是与孔氏“经传”对举的。《汉书·艺文志·序》:“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淆乱。”“昔仲尼没”至“数家之传”,讲的是孔门经籍的传承与分化,“战国”以下,讲的是“诸子百家”的兴起。以上诸处,都将诸子百家与儒学经籍相对待而提,《汉书·艺文志·序》又说汉成帝令“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已明确将诸子著作与儒家六艺(经传)、文家诗赋、兵家兵书、占筮家数术、医家方技等文献并举,而且将这些百家之书归结为《诸子略》。《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曰:“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一主一从、一全一偏、一前一后,彰彰著明,更明白不过地说明,百家诸子是在儒学经籍影响下产生的。而世之非儒者,动曰“儒乃诸子之一,至汉武帝乃获独尊”云云,大有“彼可取而代之”之意,盖知其流而不知其源、齐其末而不揣其本,肤受之言、无根之学,亦可休矣。

“百家”者,就其自鸣一派、数量之多而言;“诸子”者,则是就其各有师承、渊源有自而言。周秦之际,学者辈出,各著书立说,欲时君见用,改制救世,其间学者及其书籍文献,大多称作“某子”,此源于弟子尊称其师,加氏以别之,后来成为学界师长通称,西汉向、歆父子领校中秘书,则以“诸子”统括。弟子称师为“子”,纂述其师言行,以成私家著述,始于孔门,官学下移,学问自贵族移于平民,私人聚徒讲学、负笈从师,开启民智,以孔门影响最大;私人纂修官书,以述为作,亦自孔子始。孔子学派的出现,在我国教育史与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可谓周秦诸子之先河。

春秋末期儒墨论争,首开百家争鸣之局,儒墨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淮南子·要略》曰:“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今观《墨子》其书,《修身》《亲士》《所染》诸篇,纯任儒家之言,其他篇章亦多引《诗》《书》,《淮南子》之说,信不诬也。墨子曾接收儒家教育,虽然最终走向反面,但是不可否认由儒学启智而来。后續诸子学派逐渐兴起,战国初期至中后期,儒家以孟子、荀子为代表,在各领域与诸子学说展开论战,掀起百家争鸣的高潮。至战国末期,儒家学说与诸子学说经过长期交锋,由排斥走向融合,《吕氏春秋》的成书,是百家争鸣趋于结束的标志。儒家学说在与诸子学说论战与交融过程中,自身得到不断充实发展,从而奠定儒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的思想基础。下面以儒墨、儒道、儒法三大论争为例,略述儒学与诸子关系。

《吕氏春秋·不二》:“孔子贵仁,墨子贵兼。”仁爱与兼爱,是儒墨论争的核心。儒墨论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墨子对儒家学说的批判,文献以《墨子》为主;第二阶段是儒家对墨家的全面反击,文献以《孟子》《荀子》为主。墨学产生之初,就是以儒学对立面出现的,《韩非子·显学》:“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汪中《述学·墨子序》认为,墨学“在九流之中,惟儒足与之相抗,其余诸子,皆非其比”。墨子死后,后继墨家巨子,使墨家学说势力,不断壮大,“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孟子·尽心下》),“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与荀子都针对墨学,加以反击驳斥,如《孟子·滕文公下》曰:“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又如墨学以“非乐”批判儒家礼乐观,荀子特撰《乐论》,六次对墨学“非乐”提出批判,专以驳斥墨子学说为旨,《荀子·乐论》曰:“墨子之于道也,犹瞽之于白黑也,犹聋之于清浊也,犹欲之楚而欲北求之也”,“且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穷本极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墨子非之,几遇刑也。明王已没,莫之正也。愚者学之,危其身也。君子明乐,乃其德也。乱世恶善,不此听也。于乎哀哉!不得成也。弟子勉学,无所营也”。从以上举例,可见先秦儒墨论争概况。

《老子》第七十八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刚健与阴柔,是儒道哲学的基本区分,《周易·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儒道同源而异流,论辩主要体现在“人为”与“自然”之争,文献以《老子》《庄子》为主。老子虽然与孔子同时,以自隐无名为务,则未有学术团体,于春秋末期,其影响未及儒墨,不可视为诸子学派开祖。

儒家提出仁义、孝悌、忠信等“有为”观念,老子正是针对这些观念,将其视作造成社会混乱的根源加以批判,《老子》第三十八章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而不居其薄,处其实而不居其华。”庄子继承老子思想,对儒家的批判更为激烈,既然“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则“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将儒家信条比作“盗亦有道”,《庄子·胠箧》又借盗跖之口说:“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可谓极尽讽刺之能事。又以《庄子·在宥》为例,“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终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而且说明邪?是淫于色也;说聪邪?是淫于声也;说仁邪?是乱于德也;说义邪?是悖于理也;说礼邪?是相于技也;说乐邪?是相于淫也;说圣邪?是相于艺也;说知邪?是相于疵也”,说聪而淫于声,说乐而相于淫,这就是《礼记·仲尼燕居》所谓“乐失其节”,失“节”则不“平”,不“平”则违“中”,违“中”就是“淫”,也就背离了儒家“乐”的内涵。《礼记·仲尼燕居》所谓“乐得其节”,就能臻于“平”,“平”则适中,这才符合儒家“乐”的内涵。所以儒家真正的“乐”,是《论语·季氏》所谓“乐节礼乐”,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恰是《庄子·在宥》“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淫乐”即“乐失其节”,导致悦聪而淫于声、悦乐而相于淫,这正是儒家礼乐所极力反对的。《礼记·仲尼燕居》孔子说:“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作而中节,就能达到“平”的状态,从而实现“中”,也为“和”奠定基础。综而论之,其实儒道两家都对当时社会现状不满,儒家从正面刚健有为看待社会,而道家从反面阴柔无为看待社会,儒家重在继承发扬,而道家重在反始批判,两者各执一端,实可互补。

法家后出,专欲富国强兵、裁抑贵族,源出东周列国治理实践,而脱胎于儒家与道家,文献以《商君书》《韩非子》为主。韩非作为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是战国儒家荀子的弟子,曾受到荀子性恶、礼法思想影响,而《韩非子》书中又有《解老》《喻老》专篇,司马迁《史记》作《老子韩非列传》,尤可说明韩非与道家的关系。儒法两家,都有强烈的入世心,但在理论走向上,存在重大差异,分别代表德治与法治两种治国理念,儒法论争是战国诸子论战的重要内容。

《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韩非子·解老》:“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韩非从人类本能出发,继承荀子性恶说,但是,荀子主张通过道德力量“化性起伪”,仍是道德本位原则,而韩非子则将性恶论推向极致,以兽性解释人性,走向政治本位原则,此乃儒法论争的本质所在。法家全面排斥儒家思想,《商君书·去强》:“国用诗、书、礼、乐、孝、弟、善、修治者,敌至必削国,不至必贫国。不用八者治,敌不敢至,虽至必却,兴兵而伐必取,取必能有之,按兵而不攻必富。”《韩非子·五蠹》:“是故乱国之俗,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藉仁义,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韩非子·显学》更批评道,“今世儒者之说人主,不善今之所以为治,而语已治之功;不审官法之事,不察奸邪之情,而皆道上古之传,誉先王之成功”,主张“去其身而息其端”,采取赤裸裸的文化专制主义。儒家强调君子内心自觉的行为,《荀子·君道》:“有治人,无治法”,“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荀子·王制》:“君子也者,道法之总要也”,“得之则治,失之则乱”,“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以“仁政”行“王道”。《孟子·梁惠王上》:“保民而王”,“是心足以王矣”。法家則强调外在法制的约束,《商君书·定分》:“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所以备民也。”《韩非子·六反》:“所谓重刑者,奸之所利者细,而上之所加焉者大也,民不以小利蒙大罪,故奸必止者也。”秦汉以后,儒家的德治主张与法家的法治手段,由对立走向互补,阳儒而阴法,以儒济法之严苛,惟德治能长远,以法补儒之效用,法治可知利害,所谓“霸王道杂之”,成为历代统治者实际采用的治国方针。

二、稷下学宫与博士制度 [77]

战国时不仅有私人养士之风,如“四公子”门客云集,也有国君以国家身份养士。战国时代官方扶植学术,魏文侯之后,蔚为大观者,首推齐国稷下学宫。《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齐有稷门,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徐干《中论·亡国》:“齐桓公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自孟轲之徒皆游于齐。”稷下学宫始于齐桓公田午,经威王、宣王、愍王、襄王,迄于齐王建,前后约一百五六十年。稷下学宫在齐宣王时达到极盛,《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又据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稷下通考》,先后居稷下者,尚有彭蒙、宋钘、尹文、季真、王斗、兒说、荀况、邹奭、田巴、鲁仲连,稷下学宫作为当时学术文化中心,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各派学者率徒众,荟萃聚集,争鸣交流,儒家学者在辩论中深化思想,最终走向多元融合。

稷下学宫的儒家学者,最著者有荀况、颜斶、鲁仲连,他们皆有稷下思想多元融合的学术特征。荀况是稷下学宫最后一位学术大师,是先秦诸子的集大成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荀子久居齐国,熟悉稷下各家之学,为批判总结先秦学术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荀子学说也渗透稷下学术印记。如《荀子·正论》:“子宋子曰:‘人之情,欲寡,而皆以己之情为欲多,是过也。’故率其群徒,辨其谈说,明其譬称,将使人知情欲之寡也。应之曰:‘然则亦以人之情为欲。目不欲綦色,耳不欲綦声,口不欲綦味,鼻不欲綦臭,形不欲綦佚。此五綦者,亦以人之情为不欲乎?’曰:‘人之情欲是已。’曰:‘若是,则说必不行矣。以人之情为欲,此五綦者而不欲多,譬之是犹以人之情为欲富贵而不欲货也,好美而恶西施也’。”由此可见,稷下先生宋钘的人性理论,从反面激发了荀子学说。又如《尹文子·大道上》,尹文曰:“心、欲,人人有之”,“爱、憎、韵、舍、好、恶、嗜、逆,我之分也”,引田骈曰“人皆自为,面不能为人”,“天下之士,莫肯处其门庭,臣其妻子,必游宦诸侯之朝者,利引之也。”《慎子·因循》:“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为也”,“用人之自为,不用人之为我,则莫不可得而用矣,此之谓因”。可见稷下学者人性论,肯定“自为”本性存在之合理,并且主张“因人之情也”,以上论述与荀子人性学说相比较,其间学术联系非常明显,《荀子·性恶》:“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荀子·荣辱》:“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解蔽》以盘水譬喻人心:“故导之以理,养之以清,物莫之倾,则足以定是非、决嫌疑矣。”由此可见,稷下先生们的人性理论,也从正面启发了荀子学说。

颜斶是齐愍王时期的稷下先生,事迹见于《战国策·齐策四》,从颜斶与齐宣王的对话来看,主张“士贵耳,王者不贵”,颇有孟子之风,其间征引《易传》,大量称引尧、舜、禹、汤、文王、周公之圣德,可见为儒家学者,但是,对话亦引老子,这正是稷下学术的交融特征。《史记·田单列传》:“燕之初入齐,闻画邑人王蠋贤,令军中曰‘环画邑三十里无入’,以王蠋之故。”王蠋慷慨陈词“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于野”,迫降不从,自经而死,以自己的生命坚守儒家信念。

鲁仲连是晚期稷下先生,事迹见于《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鲁仲连“义不帝秦”,指责秦国为“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其遗聊城燕将书,称引夏禹、商汤、周文王,具有儒家学者性质,《汉书·艺文志》将《鲁仲连子》十四篇著录为儒家。纯正儒家重义轻利,《论语·子罕》孔子“罕言利”,《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鲁仲连既有儒家主张,也讲利害变通,如“义不帝秦”,便以利害关系剖析帝秦之害,遗聊城燕将书,开篇即言“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又强调人君“知时”“知行”“知宜”,深受黄老思想影响,可见此时儒家学者由纯趋驳,这也符合稷下学术多元融合的时代特征。

“博士”即博学之士,“博者通于古今,士者辨于然否”,本指“士”之“博学于文”者。博士制度滥觞于周代学官,而直接发源于稷下先生。《宋书·百官志》:“六国时往往有博士,掌通古今。”《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者,鲁博士也。”《史记·龟策列传》载宋国“博士卫平”,《汉书·贾山传》:“祖父祛,故魏王时博士弟子。”王国维《汉魏博士考》:“博士一官盖置于六国之末。”公仪休为鲁缪公时人,而且早期稷下先生淳于髡,《说苑·尊贤》称为“博士淳于髡”,可见博士制度在战国初期已经出现。齐国供养稷下先生,主要作用在于备顾问咨询,从设置功能来看,秦汉博士制度直接发源于稷下先生。

秦國兼并六国,齐国最后灭亡,而秦朝统一全国,仅维持十四年,秦朝博士制度,盖沿用六国旧制,特别是齐国稷下学制。稷下先生之所以称作“先生”,因为各率弟子,《战国策·齐策四》:田骈“訾养千钟,徒百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管子》有《弟子职》专篇,相当于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可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所谓“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稷下学士”是对于稷下学宫师生的合称,人数总规模将近百千人,而“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可见稷下先生人数当在七八十人。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考秦朝博士人数七十人,又《史记·封禅书》秦始皇征“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泰山下议封禅,无论从人员规模上,还是从人员来源上,都说明秦朝博士制度与齐国稷下学制存在直接联系。据《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为薛人,属于齐国故地,曾为秦朝博士,“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余人”,合称为“博士诸生”,又“汉王拜叔孙通为博士,号稷嗣君”,裴骃《集解》引徐广曰“言其德业足以继踪齐稷下之风流也”,尤可见秦朝与汉初博士制度都继承齐国稷下学制。不同之处在于,齐国稷下先生是君主的顾问师友,“不治而议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政统与学统分离;秦汉博士是君主的官员臣子,“不可以妄言”,以吏为师,官师合一,学统被纳入政统之中。这种差异的背后,是春秋战国私学的衰落与秦汉官学的复兴。

博士制度对于秦代儒学文献传承,又具有特殊作用。作为秦朝官学代表的博士,职掌官方所藏儒学典籍以及诸子“百家语”的研习、整理与教授,如淳于越、李克、伏胜、叔孙通、羊子、高堂生等,都是以学官身份传承儒学文献的博士儒生。逮及秦朝焚书禁私学,民间藏书遭受浩劫,纷纷藏匿,博士成为官方唯一认可的学术人员,作为君主“智囊团”,所掌政府藏书犹存,其中就有儒学典籍文献,在灭学时期仍得以不绝如缕,如伏胜传《尚书》二十九篇,叔孙通传礼乐仪轨,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等,这些博士儒生,治经守望,存亡续绝,都为汉初儒学文献复出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秦代政治与儒学互动 [79]

秦国自孝公以来,用商鞅之法,以耕战为务,得以富国强兵,称霸西戎,势力不断壮大,虎视东方六国。及至秦王嬴政,承六世之余烈,兼并六国,一统天下。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法家学说深受嬴政赏识:“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史记·秦始皇本纪》与《李斯列传》记载秦二世亦称引韩子之语,可见秦朝统治者以法家思想立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除此之外,早在秦惠文王时,墨学中心已转入秦国,如《吕氏春秋·去私》:“墨者有巨子腹?居秦”,《吕氏春秋·去宥》,秦国墨者唐姑果谗毁东方墨者谢子,可见墨者受到秦王信用,墨学在秦国流行。秦之墨法兴盛,都以儒学为批判对象,即便如此,儒学依旧与秦代政治产生互动关系。

秦帝国在文化领域曾对六国旧制多有承袭,《史记·礼书》:“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据李斯《谏逐客书》,可知秦本有广纳天下贤士的传统,既是广纳天下贤士,则必定包容诸子学说,对诸子学说也是兼收并蓄,《史记·秦始皇本纪》李斯进言,“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可见秦朝博士官职掌《诗》、《书》、百家语,又从《史记·秦始皇本纪》淳于越进言,可见秦朝博士制度包括参议政事,这也是受到齐国稷下学制的影响。纳贤传统与博士制度,都为秦朝接纳儒家人物提供了现实条件。

论秦统治者对儒学的接纳,秦相吕不韦养士,很值得注意。吕不韦认识到,对于即将到来的大一统国家,仅用法家学说治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假人之长以补其短”,于是提供优厚条件,招募儒生从事典籍整理,著书立说以总结百家学说,《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其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高诱《吕氏春秋序》曰:“(吕)不韦乃集儒(书)[者],使著其所闻。”《吕氏春秋》成书于秦统一全国前夕,标志着百家争鸣的结束,虽以杂家作为外在形式,实则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汇诸子学说,其中寄托了吕不韦的治国施政大纲,服务于一统天下的现实需要。由此可见,秦一统天下的大势,使得儒家由纯转驳的趋势,愈演愈烈,如《孔丛子·独治》:“秦始皇东并,子鱼(孔鲋)谓其徒叔孙通曰:‘子之学可矣,盍仕乎?’对曰:‘所学于先生者,不用于今,不可仕也。’子鱼曰:‘子之材,能见时变,今为不用之学,殆非子情也。’叔孙通遂辞去,以法仕秦。”可见秦代儒学的新取向,开始主动融汇诸子学说,以求运用于新时代的政治活动。

秦统一天下以后,尤其在制度建设方面,儒学有着广泛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从礼仪制度来看,《史记·封禅书》载,秦始皇“即帝位三年,东巡郡县,祠驺峄山,颂秦功业。于是征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于泰山下议论封禅礼仪,最终虽未见用,通礼儒生亦曾参与咨询;从博士制度来看,秦始皇有博士七十人,从《史记·封禅书》可知,此博士多是齐鲁之儒,秦二世有博士三十余人,《资治通鉴·秦纪二》司马光即认为秦博士“以儒学名官”,可见有秦一代,博士官以儒生居多;从廷议制度来看,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初并天下,博士即参议帝号,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倡议封侯师古,秦二世元年(前209),议尊始皇庙“古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即合于《礼记·王制》,据《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秦二世曾议讨陈胜,博士诸儒生对以《春秋》之义,诸如此类,可见秦代儒学有阐发主张的机会;从文官制度来看,秦始皇“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史记·秦始皇本纪》),可见秦始皇是以方术之士炼药求长生,以文学之士兴太平,“文学”为孔门四科之一,本为儒家所长,后多以“文学”指称“儒学”,《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汉代相沿,《史记·孝武本纪》“上征文学之士公孙弘等”,《史记·儒林列传》“夫齐鲁之间于文学,自古以来,其天性也”。秦代既以“文学”征召博士,实际上为儒学参政提供了道路,而议政的儒士也成为秦代制度建设的智囊团。

先秦儒学文献,经过秦代至于汉初,在这一传承过程中,秦代儒学呈现出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除了上文所论职掌官方儒学典籍的研习、整理与教授的博士儒生外,秦代民间尚有一批以讲学授徒为业的儒家私学人物,如浮丘伯、申公、孔鲋等。秦代官方儒学文献,经项羽火烧咸阳,所剩无几。秦博士伏胜藏匿记诵《尚书》,即属于秦代儒学的官学系统,此乃秦代官方儒学文献之硕果仅存。战国秦汉间的经典传授谱系,多为私学系统,汉初儒学经典复出,多得益于秦代民间私学的师徒传授与文本保存,正如《史记·六国年表序》所说,“《诗》《书》所以复出者,多藏人家”。

秦始皇焚书,并没有阻断儒家经典的流传,“学术的复苏不能一蹴而就,因而西汉前期只能说是先秦文化的流传过渡阶段”,“由惠帝四年到武帝之初,也不過五十多年,如果算到马王堆帛书、双古堆竹简埋藏的文帝前期,就只是二十多年。在古代的条件下,这样短促的时期是不能产生较多著作的。因此汉初的竹简帛书种种佚籍,大多是自先秦幸存下来的书籍的抄本”。秦始皇“坑儒”,并非出于预谋,不当以“儒法斗争”视之,“陆贾,秦之巨儒也;郦食其,秦之儒生也;叔孙通,秦时以文学召待诏博士。数岁,陈胜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三十余而问其故,皆引《春秋》之义以对,是则秦时未尝不用儒生与经学也。况叔孙通降汉时,自有弟子百余人,齐鲁之风亦未尝替……则知秦时未尝废儒,而始皇所坑者,盖一时议论不合者耳”,所谓秦之“坑儒”,犹如汉之“党锢”,借此钳制舆论,并非针对儒学。秦始皇禁私学,也没能阻断民间儒家师徒传授与文本保存,如《汉书·艺文志》:“秦燔书禁学,济南伏胜独壁藏之,汉兴亡失,求得二十九篇,以教授齐鲁之间。”则官学系统转为私学传授,文本借此得以保存,又如《孔丛子·独治》:“陈余谓子鱼曰:‘秦将灭先王之籍,而子为书籍之主,其危矣!’子鱼曰:‘顾有可惧者,必或求天下之书焚之,书不出则有祸,吾将先藏之,以待其求,求至,无患矣。”孔鲋,字子鱼,是孔子八世孙,以讲学授徒为业,安于民间儒学传习,《东观汉纪·尹敏传》:“孔鲋藏《尚书》《孝经》《论语》于夫子旧堂壁中。”于秦代禁私学之际,仍有以孔鲋为代表的民间儒家人物,传授并保存儒学经典文献,使之不绝于世。

儒学作为周秦学术大宗,经春秋战国以至于秦,其价值观念与政治道德,几成社会共识,并为学界所珍视,秦代儒学的传承与发展,自有其历史必然性,非人力所能禁绝,遂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责任编辑:张发贤   责任校对:张基强)

作者:田君

以德治校对策研究论文 篇2:

浅析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成因与管理路径

摘 要 伴随着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不断紧密,受社会上功利主义的影响,一些抵抗力不强的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道德失范现象,并呈蔓延趋势。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不仅危害高校学术声誉,更危害到我国学术的繁荣与国家的发展。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和危害,然后从国家、高校、教师三个层面出发寻找原因,最后提出整治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学术道德失范 成因 管理路径

Analysis of Academic Moral Decline Causes and

Management Path of University Teachers

YUAN Guanglo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Key words college teachers; academic moral decline; cause; management path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的多元化发展,一些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为了谋取个人私利,不顾学术道德规范铤而走险,导致学术领域各种违规违法行为层出不穷。所谓学术道德失范,是指学术人员用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去实现社会价值目标(如获取职称、学位、金钱等)。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失范问题主要包括在学术评审中以权谋私,评审标准因人而异,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大胆伪造科研信息、捏造和篡改数据,在研究成果上抄袭剽窃、篡改他人成果,成果署名名不副实,花钱请“枪手”代劳等。这些失范现象不仅给高校和教师带来了负面影响,也严重危害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健康持续发展。

正确认识我国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认真分析导致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积极探索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建设改革与发展的新途径将成为加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推进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的重点。

1 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成因

作为一名教育研究者,在对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进行批判的同时,更需要对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背后的成因进行深入的思考,认真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以便为整治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净化高校学术风气提供依据。

1.1 学术道德相关制度法规不健全,惩处机制缺失

学术道德相关制度法规的不健全是导致学术道德失范的一个深层次原因。目前我国对于高校教师学术道德的监管仍然没有形成一套适应性强、内容完整全面、可操作性强的统一的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管理制度。现有失范行为惩罚制度存在规定不明确、惩罚力度不大、政策执行失真等问题,从制度规定上看,现有失范行为惩罚措施尚不够明确,缺乏何种行为应受到何种程度惩罚的具体规定。①尽管我国现有的《著作权法》、《专利法》等法律中有对学术道德失范进行惩处的相关内容,并且教育部也于2009年发布了《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等文件,这些文件给予我们更多的是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判断依据,但是文件中并没有对学术不端行为被查处后,进行怎样的处罚进行详细规定,只能通过高校自己依据情况进行处理。有些高校为了学校声誉和形象,对于教师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大都是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进行管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有处罚也仅仅是一个形式而已,无法使惩罚真正起到震慑的作用。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制度与法规的缺失以及管理措施的失衡,使得学术道德失范的成本和风险降低,进而使得更多的高校教师为了个人私利不顾自身形象和声誉,铤而走险。

1.2 学术权力功能异化,学术道德缺乏有效监督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实行的都是“行政权力主导”的管理模式,从教学到科研,都是由大学的党政组织在操纵着,学术权力不受重视,“官本位”思想严重。②在学术领域缺乏监督的权力之所以会导致学术道德失范甚至学术腐败,是因为我国高校学术权力相对缺失。虽然我国高校设有学术委员会,但其核心职位一般都是由学校行政领导人员担任,一般的学术人员在其中没有决策权,行政权力高于学术权力、干预学术权力,凡事都是由领导说了算。这就导致学术委员会、学术规范和学术评价制度形同虚设,监督管理功能变异或丧失,难以真正保障学术自由,难以使高校学术研究健康发展。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对学术的影响还表现为权力寻租。一些高校领导在担任行政职能的同时也担任着教学或是科研任务,这就使得一些手握大权的高校领导可以凭借手中的权力轻而易举地在学术评奖、课题申报、职称评定中达到自己的目的,使权力为自己牟取私利。另外,权力对学术制度的随意“玩弄”也会产生“模仿效应”,诱使其他一些学术人员为了获得所谓的“学术权力”带来的特权,违背学术道德规范,进而在高校形成一种学术道德失范的恶性循环。

1.3 高校学术评价机制功利化,教师急功近利

高校制定的教师职称评定政策是学校学术研究的“风向标”和“指挥棒”,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教师学术研究活动的“价值选择”。出于增加学校经费和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学术声誉等方面的考虑,高校都比较鼓励教师“多、快、好、省”地搞研究、发成果,并且把学术论文数量多少、研究项目的级别高低等与研究人员的学位、职称、工资、奖金、住房、晋级等这些非常功利化的东西挂钩,忽视学术研究过程和发表论文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导致出现学术繁荣假象。众所周知,科学研究本身就具有探索性和结果的不可预知性,并且有的科研项目研究周期长、难度大。但是有的教师为了能够尽快评上职称及得到由此带来的一切奖励,不择手段地走捷径,丧失了道德上的约束,甚至不惜违规违法,如有些科研人员利用手中权力申请大量科研项目,而自身精力和能力有限,在对成果进行占有的前提下,将项目转交给研究生做,成为名符其实的“包工头”、“大老板”;还有些研究人员为了尽快出成果、拿奖励,违背科研规律,人为编造数据,蓄意科研造假等。而有些真正沉下心来搞研究,为科研默默付出、努力奋斗的研究人员却极易被人们忽视甚至误解,得不到相应的精神支持和物质奖励。功利化的教师职称评定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潜心学术、默默耕耘的学术精神,助长了教师急功近利的浮躁学术风气。

1.4 忽视学术道德教育,高校教师学术道德素养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对于学术道德失范的管理仍然处于事后管理阶段,重“治”而轻“防”,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防范措施缺乏,导致管理任务重,效率低,学术道德失范事件频发。我国高校作为科研人员培养的主阵地,无论是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还是学业评价上都缺乏对学生学术道德素质的评价与考核,大学教师在进行学术研究前也并不会接受有关学术道德的培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唯利主义的盛行,一些学术道德素养不足的高校教师经不住眼前利益的诱惑,把手中的学术变成自己致富的工具。

2 加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建设的途径

2.1 建立健全有关学术道德监管的制度法规,依法治学

把学术道德建设纳入法治轨道,依法治学,是学术道德失范管理的治本之策。在国家层面上,相关主管部门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经济发展需要和学术研究内在规律,将现有的《教师法》、《高等教育法》、《著作权法》、《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文件进行整合,按照政策相符性、目标相关性的原则,制定出一套统一的关于高校教师学术道德监管的管理办法,完善相应的奖惩管理制度,做到奖罚分明,消除不同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的混乱性,提高管理的可操作性、统一性和规范性,使高校教师学术道德的管理真正达到有法可依。同时各单位之间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师学术道德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各部门之间相互依托、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联动管控机制。在高校层面上,各高校应当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建设的精神,根据学校实际,建立系统、完善、可操作性强的教师学术道德规范,作为依法治学的有机补充,如,制定著作、论文写作规范,科研课题申请与经费使用规范,职称评定规范等,对学术道德进行严格界定,对学术道德失范的教师要依法依规严加惩治,净化高校学术道德环境。只有在国家和高校两级层面上克服现行教师学术道德管理政策或制度的缺陷,创新管理方式,才能提高管理效率,促进高校学术研究繁荣发展。

2.2 尊重和保障教师学术权力,发扬学术民主精神

学术民主是去伪存真的锐利武器,高校只有切实尊重和保障教师的学术权力,积极发扬学术民主民主精神,才能为学术繁荣创造出一个积极的环境,避免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滋生。建议高校:第一,尊重和发扬高校教师的学术权力,鼓励人人讲真话,充分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创造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要让教师感觉到自己在学术研究中的主动地位,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术研究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第二,建立专门的学术监察机构,为教师行使学术权力提供平台,对于各种学术机构的组成人员的选择上,在考虑各学科特殊性的基础上,应更多地吸纳各级别的教师进入,尽量避免行政干预对于学术评价客观性、公正性的影响,充分发挥学术力量和学术标准在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保证学术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公正性。第三,完善相应的举报、申诉、处罚制度,保证举报申诉渠道的通畅,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切实保障各级教师的学术权力,对于那些利用学术权力弄虚作假的违规行为则要严惩不贷。

2.3 建立科学的学术奖惩与评价机制

高校作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基地,要改变目前学术激励机制存在的急功近利的倾向,按照学术研究特点和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高校在切实保障教师切身利益的前提下,要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不要简单地把学术成果等同于金钱。在给教师营造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鼓励创新,多出精品成果的同时,还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这才能达到监管的效果。一方面,高校可以在充分尊重各学科差异性的前提下,从高校教师中选取那些学术造诣深、学术声誉高的学者或专家组成学术评审专家库,由他们对教师的学术成果、科研立项、职称评审、论文发表以及评奖等学术活动进行“双盲审查”,防止人为操作带来的评审不公,加强评审的客观、公平、公正性。对于评审结果则要增加公开性和透明性,并建立相应的申诉制度。另一方面,健全学术奖惩制度,奖惩平衡是制度能否真正起到监管作用的关键所在。对那些在学术研究中甘于寂寞、潜心学术的教师,成功了要给予奖励,即使最后失败,也要对他们的这种精神给予支持和鼓励,而不是简单地以成败论英雄。对于那些违背学术道德,投机取巧,玩弄权势的教师则要根据政策规定,无情揭露,严格处罚,绝不姑息纵容,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只有奖惩的有机结合,才能在高校中营造出一种支持研究,鼓励创新的学术风气。

2.4 加强高校学术道德教育,以德治学

高校教师作为学术主体和学术道德的维护者、建设者,同时也是大学生学术道德素质的培养者,对全社会的学术发展和大学生的学术道德素质的形成及提高产生着直接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③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在学术研究中积极践行“以德治学”对于我国“以德治国”伟大方略的重要性,在对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管理中要注重“事前管理”,降低管理风险。高校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总结制定出能够反映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品质等方面的《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并在教学规划中制定出学术道德规范课程,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导入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以达到培养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知识分子的目的。同时在教师任职前后也要对其进行学术道德培训与考核,促进教师对学术道德的内化,提高教师对学术道德规范的认识,防止因教育缺失导致的“认识偏差”。美国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指出:“学者既然是高深学问的看护人,自然也应该是自己的伦理道德准则的看护人。”作为高校教师,在提高自身学术研究能力的同时,更应自觉学习学术道德,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养成崇尚科学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正确对待得与失、名与利,严于律己,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道德素养。

注释

① 戎华刚.完善制度 矫正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J].中国成人教育,2012(2):36.

② 贾万刚.审视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三大根源[J].现代教育科学,2007(4):5.

③ 罗群英.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研究[J].教育研究,2006(8):122.

作者:苑广龙

以德治校对策研究论文 篇3:

造就学习型师资队伍,深化高中课程改革

摘 要: 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只有树立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造就学习型师资队伍,才能在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中,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保持在较高水平。

关键词: 教师队伍 创新意识 高中课程改革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新一轮课程改革吹响了振兴我国基础教育的号角,同时也对新课改的参与者——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而,造就学习型教师,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近三年来,我校多管齐下,多策并举,致力实施“造就学习型教师工程”,有力推动了新课改的开展,明显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一、建立共同愿望

新课程改革要求现代教师要扮演知识丰富而又充满创新激情的新角色。这个新角色必须具备适应新课改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才干,必须不断学习。所以,学校面对教育改革新形势,适时提出了“创建学习型学校,造就学习型教师”的共同愿望。那么,怎样才能将这个“共同愿望”内化为全校教职工的自觉行动呢?

1.强化“以德治校”理念,形成“我要学”的精神动力。学校坚持“以德治校”的方针和“德育为先”的原则,倡导教职工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为教育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并围绕“如何服好务”开展大讨论,增强了广大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摒弃了“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盲目自满”等错误想法,使“我要学”成为广大教师的迫切愿望。

2.强化新课改驱动,助推“我要学”行动。我校新课改经历了“试验示范,典型引路,大面积推行”三个艰难历程。随着新课改推动力度的加大,许多“墨守成规型,安于现状型,夜郎自大型”的教师深感自己落伍了,再不学就将被新课改浪潮无情淘汰。于是,“我要学”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教师学电脑、学制课件、学习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在我校已蔚然成风。

3.构建大愿望体系,健全学习型网络。学校以普及现代先进教育理论、教育技术为契机,建起了人人参与的周五学习日大课堂;以电子备课室为阵地,建起了各学科小团队学习小组;以教师个人为主体,建立了教师自学档案。

二、实施目标激励

动力源于目标。实施目标激励,是造就学习型教师的重要手段。

1.学历目标激励。近几年,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明确提出了学历达标要求和激励机制,调动了教职工再学习、再提高的积极性。目前,我校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已经达到98%。

2.学识目标激励。为了造就学习型教师,学校还提出了“老师不仅要在某一学科当专家,而且要当学识渊博的杂家”的学习激励口号,鼓励教师博学多艺。对学有成就的教师,除给予评先表模的精神鼓励外,还在工资晋级、职称评审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3.德育目标激励。为了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我校坚持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纲要”为具体指导,努力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列为一切工作中的重点,以德育教育作为各项工作的主渠道,狠抓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1)制定了《德育工作五年发展规划》、《全员德育岗位责任制》,完善了德育评价体系和《班主任评价体系》,使目标责任与绩效激励相结合,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全员德育的积极性,真正构建了我校全员德育和全方位的新格局。

(2)做到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一线与后勤相结合,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文化育人与活动育人相结合。紧紧依靠全校师生,勇于实践,积极探索,扎实工作,我校德育工作真正体现出了“三全育人”的教育宗旨。

三、健全保障机制

造就学习型教师,学校的倡导、激励是前提,落实各种保障机制尤为重要。

1.“内修外修”保障机制。为了构建学习型校园,造就学习型教师,学校一是鼓励教师岗位自修,明确要求每名教师每学期精读五本以上本专业本学科的业务书籍,认真撰写两万字以上读书笔记,并纳入教师教学业务考核范畴;二是每年选派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到省内名校挂职学习,此种做法,不仅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而且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教学骨干。

2.学习制度保障机制。学校以实施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健全完善了一系列继续教育、学习制度。如:《继教档案管理制度》、《继教学分登记制度》、《继教培训奖惩制度》等。

3.评价导向保障机制。为了促进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探索新教学方式,学校对原有的教学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许多老教师转变“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落后教学方式,主动探索师生共同参与、合作、探究式新教学方法。许多老教师深有感触地说,新课程改革、新教学评价方式逼着我们活到老、学到老。

4.建立团队学习机制。为了营造学习氛围,增强学习效果,学校以推行新课改为契机,建立了团队学习机制。一是由学校校委会组织的全员参与的大团队学习形式,主要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最新科研成果;二是以备课组为载体的课题研究型团队学习形式,对本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改进、提高;三是结对帮扶型的小团队学习形式,学校组织开展了新老教师“结对子拜师学艺”活动,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结对,让熟练掌握现代远程教育新技术的中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结对。为检验学习效果,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徒弟讲课比赛”,对优胜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团队学习机制的建立,促进了成员的相互交融,相互提高;发展了整体协作配合能力和智慧;形成了浓郁的校园学习氛围。

总之,我校致力实施的“造就学习型教师工程”不仅有效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而且有力促进了新课程改革在我校的顺利实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以更优异的成绩来感谢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

作者:黄淑子

上一篇:新思路下内部审计论文下一篇:电子商务关税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