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贸数字传媒发展论文

2022-04-18

【摘要】在数字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数字文化产业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对于提升我国经济水平和文化话语权具有战略性意义。论文基于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对提升我国话语权的重要性,深入分析数字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并从3个层面提出解决措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贸数字传媒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世贸数字传媒发展论文 篇1: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转型发展研究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优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此发展背景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已形成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和数字化治理的四维格局。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实践演进与理论研究梳理,可以发现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规模整体稳步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发展,政策支持推动产业治理优化。进入新时代,在新政策、新导向、新技术的支撑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在发展格局、技术应用、版权管理、产品创新、产业业态、商业模式、平台构建、产业治理及产业国际化等方面已开启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

【关键词】十九大 数字出版 数字经济 数字平台 融合出版

【DOI】 10. 13786/j. cnki. cn14-1066/g2. 2022.4.004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影响,2021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会议强调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1]一方面,数字经济核心技术与数据生产要素叠加创造了大量新产品和新服务;另一方面,这些技术也在不断赋能传统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而加快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产生。从产业收入规模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从2016年的5 720.90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7 071.93亿元、2018年的8 889.37亿元和2019年的9 881.43亿元,截至2020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超过1万亿元。[2]经统计,十九大以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4.98%。在数字技术升级迭代的助力下,数据生产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数字出版产业的产品与服务、运营模式、供求匹配方式、商业模式、产业治理等均发生了深刻改变。实践中,数字出版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与市场主体的创新探索,不断丰富供给侧的内容产品与服务品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学术界的研究持续拓展并深化,相关理论架构形成了多方位的观照并为实践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导。

文章梳理了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实践演进与理论研究,发现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规模整体稳步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優化,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发展,政策支持推动产业治理优化等现象。进入新时代,在新政策、新导向、新技术的支撑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在产业发展格局、技术应用、版权管理、产品创新、产业业态、商业模式、平台构建、产业治理及产业国际化等方面开启了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

一、新兴数字技术赋能:数字出版呈现全新发展格局

步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全新的发展时代必然对我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提出新的战略要求。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融合数字前沿技术和文化需求的数字出版产业,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均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格局。

从产业主导技术看,数字出版已经跨越了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互联网平台传播的阶段。在高速泛在、云网一体的新基建基础上,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广泛应用于数字出版的各子领域中,从信息收集、内容生产编辑到数字出版产品分发推荐、用户行为分析与用户消费(使用)反馈,新兴数字技术都深度参与,革命性地改变了数字出版的生产与运营,极大地拓展了数字出版内容产品与服务的边界,提升了用户的消费体验。

从产业内部结构看,网络广告和在线教育在数字出版产业中比重最高,其次是数字音乐和网络游戏。近五年来,收入规模保持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的数字出版细分领域包括网络动漫(年均增长率11.8%)、数字音乐①(年均增长率171.48%)、移动出版(年均增长率10.9%)、在线教育(年均增长率36.9%)、网络广告(年均增长率18.9%)。[4]可见,服务于纯消费端并易于在移动终端呈现的网络动漫、数字音乐、移动出版等实现了快速发展,同时带有生产性服务业(对企业生产具有支持性作用的服务业,如提供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服务业)特点的网络广告和在线教育不仅规模占比高,发展速度亦高。产业内部结构的发展一方面体现了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出版领域提供了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和融合创新的基础,新产品与新服务契合消费新需求;另一方面体现了数字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数字出版领域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共同发展。

从产业数字化发展格局看,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初期以数字产业化(传统出版内容完成了数字化内容的转型)和产业数字化(在数字技术支撑下,数字出版生产流程完成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实现了产业价值链重构)为主。当互联网从无时空限制、一对多广播式的数字平台(Web1.0)进入无时空限制、互动传播、多元主体链接的数字平台(Web2.0)后,通过将出版领域的用户数据和数字内容汇聚成数据资源,完成数据的确权、定价,从而实现数据资产化,最终给数据所有者和使用者带来价值增值,实现数据资本化。这一数据价值化过程已在区块链等技术的配合下应用于网络广告、网络游戏、网络文学及数字音乐等领域,人们也发现,在数字出版公共服务提供和负外部性治理等方面,多元主体参与、智能技术支撑的数字化治理体系正在发挥作用。由此,数字出版产业的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和数字化治理四维格局形成。

二、算法逻辑强化:数字出版应用层与产业链环节重构

任何产业的生产运营过程都是一个价值创造的过程。在数字化推进过程中,数字技术的创新迭代是贯穿数字出版整个产业价值链条(价值网络)的底层逻辑,无一例外地塑造着数字出版产业生态,调整着产业运行模式,支持出版产业全面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在这一价值创造过程中,数字出版体系的基础层承担硬件和软件研发,为数字出版提供数据和算力支持,技术层为数字出版提供平台和技术路径支持,应用层面为数字出版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在各类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中,算法融合智能技术一方面提高了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效率和精准度,促进数字出版机构生产运营过程的优化;另一方面不断为用户赋能,使用户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内容选题、内容生产以及内容呈现的全部传播过程中,依托大数据重构选编模式,[5][6]打破了内容供给与内容需求的二元独立结构,重构了产业链环节。这些改变均源自数字出版应用层算法逻辑的强化,使出版业务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深入,不仅呼应了数字出版产品和业务的市场需求升级,也通过场景智能化进一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目前尽管有网络游戏、互联网综合门户平台、搜索平台等积极进行元宇宙的投资与布局,但不同的元宇宙平台存在专用性强、互联互通弱、规模效应不强等问题,这种各自为政的状态不利于元宇宙平台的普及与发展。支持通用型技术的使用,鼓励国内元宇宙平台做大做强,促进互联互通的实现,这对于包括出版产业在内的所有领域的数字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八、数据量能与主体需求同构:扶持政策体系和多元治理体系逐渐成形

全球的数据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管理数据需要一个完整的规则体系和流程,从而实现数据流转与使用的完整性、一致性、合规性和安全性。同时,数字出版产业融合发展与优化升级涉及技术、产品、应用、业务、市场等复杂层级和多元主体,这在客观上也要求政府对数据的系统化管理,对负外部性治理需有相适配的体系与措施。数字出版产业既包含经营性文化,也包含公共文化,数字技术融合产生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需要市场机制和政府力量齐头并进,建立新秩序。

十九大以前,我国相关产业管理部门分别从推进新技术应用、数字出版内容建设、资金扶持、强化版权保护等工作入手,不断完善扶持政策体系,保障数字出版健康发展。十九大以后,在5G、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扩展现实、区块链等核心技术的推动下,数字化平台和应用进一步丰富了数字出版的产品种类和业务模式。从政策导向看,“进一步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引领作用,引导出版单位创新出版业态、传播方式和运营模式,推进出版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提升数字出版智能化水平”是重点;同时,通过行政性、社会性和经济性规制措施联动,规范各类数字平台监管(特别是针对负外部性的治理)、加强版权保护、提供高质量数字公共文化、防止有害信息、保护未成年人。202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在线教育知识产权保护、内容监管、市场准入等制度规范,形成高质量线上教育资源供给。

数字出版也是内容产业,必然涉及用户数字足迹和隐私保护、意识形态建构、盗版防控、防止内容沉迷等问题,依托平台的应用插件等也同样涉及平台垄断的潜在风险,这些都对监管主体的治理机制和手段提出了新要求。2017年,网信办先后发布六项制度,分别从群组信息服务、跟帖评论服务、论坛社区服务、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内容管理从业人员、新闻信息服务、信息内容管理行政执法程序六个方面对互联网服务进行了规制;2018年网信办发布了针对微博客的管理规定;2020年,网信办联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同发布《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强调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基于新技术新应用上线具有媒体属性或社会动员功能的音视频信息服务,或者调整增设相关功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该规定对于新环境下的新情况做出相关规范;2020年网信办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强调重视未成年人权益,鼓励平台开发未成年人模式;2021年6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国家新闻出版署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提出统一要求,各大游戏制作公司利用人脸识别对未成年人电子游戏时长进行监管。

数据量能和平台各类主体的发展需求,客观上要求治理主体多元化,构建行政性规制、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融合的体系架构,同时新兴技术的广泛使用也支持数字化的治理措施手段落地见效。在数字出版产业领域,除立法与制度层面保障,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挖掘等技术能够实现对数字内容审核和分发的监管,区块链等技术可确保以内容为主的数字出版产业数据共享交换过程不失真且可追溯。无疑,技术创新是数字出版产业升级发展的基本动力,而有效的管理则为数字出版产业的健康繁荣发展提供了科学有力的支撑。

九、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同构:数字出版国际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与其他产业的国际化一样,出版相关产品与服务的国际化是全球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必然结果。作为满足精神需求的出版相关产品与服务,其国际化为全球人文交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了支持。在互联网普及和新兴数字技术应用的支撑下,我国數字出版产业经济规模逐步扩大,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但同时也需看到,国内循环比重日益增长为数字出版积累了外溢动能,而内容产品与数字平台天然的适配性也为我国数字出版深耕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依托国内市场的大循环,我国数字出版机构充分抢抓政策与技术机遇,积极挖掘国内外市场的可用资源与渠道,稳步推进国际化步伐。

1992年我国先后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出版国际化正式起步。历经近三十年发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国际贸易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从出口品类看,以图书等纸质媒介为主打的内容产品逐渐转变为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主打的内容产品。近年来我国网络游戏出口和网文出海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20年中国国产游戏海外收入首次破千亿元(达154.5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33.25%;[15]据艾瑞咨询统计,我国网络文学2021年国产网文出海市场规模保持翻倍增长,达到30.7亿元,覆盖1.45亿海外用户;[16]由搜云科技支持的一体化数字艺术品(IDA)与数字人民币系统完成对接后正式上线,前两批次销售定金额近亿元,2022年3月开启的第四批IDA首次推动国产优秀民族文化数字藏品大规模进军全球市场。从出口地域覆盖看,在“丝路书香出版工程”指引下,针对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和地区,我国数字出版的出口地域辐射广泛。我国数字出版机构从东道国消费者偏好入手对目标市场进行精准营销,目前我国游戏出口美、日、韩市场的收入占比高达七成;不同于欧美的网文市场对我国玄幻、武侠小说的热捧,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市场中以女性为主体的网文获得青睐;在拉美市场Google Play商店付费排名前20的书籍类应用中,有10个来自我国;网易有道推出的首款出海产品 U-Dictionary,覆盖了133个国家和地区。从数字出版国际化模式看,从以版权输出为主转型为通过资本与服务实现数字出版国际化,数字技术与智能技术并进,助力数字出版领域实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融合、在地生产与跨境贸易的融合。

在数字出版国际化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也需关注我国数字出版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国际贸易规则体系中我国话语权不强,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性指数报告》( Digital Services Trade Rrestrictiveness Index)等指数评价中,中国数字贸易限制性(壁垒)显著高于其他国家,可能会引致一些数字贸易摩擦,从而限制我国数字出版贸易的正常开展;[17]又如我国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降低文化折扣能力不强、数字出版机构与东道国的“文化嫁接”“消费嫁接”能力也有待提高。数字出版参与国际贸易不能仅停留在传统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层面,而应在树立中国文化形象和国家形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当前我国数字出版“走出去”的挑战不仅来自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更来自内外市场和规则对接,如何真正减少文化折扣影响,创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供应链生态,将我国数字出版已形成的技术、产品、模式积累转化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形成数字出版领域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相互促进,需政府与业界同题共答,探索可行路径。

结语

人类社会每一次技术变革都是在存量市场中寻找增量市场,努力在边际收益和边际效用递减前寻找到促进改变递减趋势的新领域。早在20世纪末数字技术初生和普及之时,出版产业中的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便已开始,因生产要素创新和技术创新而引致的产品(服务)创新要求出版机构的组织模式和运营管理同步完成数字化过程,所以出版产业中的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是高度并行且相互融合的。在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为基础层和应用层的构架下,网络文学、网络游戏、数字音乐等领域的数字出版机构已开始依托联盟链开展传媒领域的数字价值化应用。从信息合法使用、维护公众利益出发,数字出版平台的产业规制主体既借助互联网平台和算法的优势推进数字公共文化内容的传播,又关注各类场景应用产生的信息孤岛、数据隐私、网络垄断及数字劳动的过度商品化等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数字化治理措施防止负外部性产生。在元宇宙概念进一步大火的今天,技术进步为数字平行升级至全面融合创造了充分的条件,国内外的数字孪生(或元宇宙)的技术和场景已在智能制造领域发力,在数字出版领域中数字孪生(或元宇宙)更多地体现在内容形式融合虚拟与现实的表达。数字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相互关联、相互观照、相互指导和相互操作并非梦境空想。可以预见,伴随数字技术日臻成熟,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将开辟更高质量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EB/OL].[2021-10-28].http://www.dangjian.cn/shouye/zhuanti/zhuantiku/xuexihuoyewenxuan/202110/t20211028_6218091.shtml.

[2]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魏玉山,徐升国. 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J]. 出版发行研究,2021(19):20.

[3]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https://www.12371.cn/2017/10/27/ARTI1509103656574313.shtml.

[4]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课题组,张立,王飚,等. 步入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数字出版——2019—2020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J]. 出版发行研究,2020(11):20-25.

[5] 杨扬,张学骞. 大数据时代国际出版业的创新实践[J]. 编辑之友,2018(12):5-9.

[6] 林杰. 出版产业大数据的价值与运营途径探索[J]. 现代出版,2017(3):24-27.

[7] 陈薇,王中宇. 智媒时代下建设性新闻的价值理性与实践路径 [J]. 编辑之友,2020(3):27-34.

[8] 张莉. 移动场景重塑数字出版产业[J]. 出版发行研究,2017(12):35-38.

[9] 彭兰. 智能时代的新内容革命[J]. 国际新闻界,2018(6):88-109.

[10] 金雪涛. 区块链+通证经济:版权运营的新模式[J]. 现代出版,2019(3):41-44.

[11] 杰奥夫雷G.帕克,马歇尔W.范·埃尔斯泰恩,桑基特·保罗·邱达利.平台革命: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M]. 志鹏,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4-7.

[12] 于成. 整合式平台与专业性平台:学术数字出版平台的两种模式[J]. 科技與出版,2020(11):64-70.

[13] 朱燃. 融合共生——论出版社加强融合出版管理的策略[J]. 编辑学刊,2021(6):94-100.

[14] 喻国明. 未来媒介的进化逻辑:“人的连接”的迭代、重组与升维——从“场景时代”到“元宇宙”再到“心世界”的未来[J]. 新闻界,2021(10):54-60.

[15] 2020中国游戏产业报告[EB/OL].[2020-12-17].https://www.chinaxwcb.com/info/568247.

[16] 300亿的网文市场大小玩家剧增:谁会是下一个跑出来的Dreame?[EB/OL].[2022-01-17].https://www.sohu.com/a/517108811_421354.

[17] 温湖炜,舒斯哲,郑淑芳. 全球数字服务贸易格局及中国贸易地位分析[J]. 产业经济评论,2021(1):50-64.

作者:金雪涛

世贸数字传媒发展论文 篇2:

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推进国际话语权提升的路径研究

【摘  要】在数字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数字文化产业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对于提升我国经济水平和文化话语权具有战略性意义。论文基于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对提升我国话语权的重要性,深入分析数字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并从3个层面提出解决措施。

【關键词】数字文化产业;国际话语权;数字经济

1 引言

在全球贸易中拥有较高的话语权是一国跻身世界一流贸易强国的重要标志,是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体现。在数字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时代,兼具经济与文化双重属性的数字文化产业成为国与国之间话语权争夺的又一重要工具。数字经济浪潮驱动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数字产业新业态兴起,使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与对外传播迎来了新机遇。以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国际话语传播,是推动跨文化传播和交流、提高国家文化贸易竞争力的关键之举,也是快速提升我国贸易话语权、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探究如何通过推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形成有效的国际话语传播媒介,让中国文化价值观借助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数字文化产业在国际话语权建设中的重要性

数字文化产业是依托数字技术进行生产创作的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具有经济、文化、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多重属性。通过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趋势所向。

2.1 数字文化产业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路径

依托数字化打破时空边界的特性,具有“技术更迭快、生产数字化”特性的数字文化产业能够即时捕获消费者差异性、个性化的偏好,不断生产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并辅以多种新型数字媒介平台,即时向海外输出形态丰富的文化信息,对中华文化进行丰富展示和便捷传播。一方面,数字文化产业“传播网络化、消费个性化”的特性使得中华文化精神广泛渗透并传播在文化主体生产生活的所有足迹之中,经过数字文化消费潜移默化地影响国内外消费者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另一方面,短视频、动漫、影视、游戏、直播、文学等多种业态在数字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实现跨界联动,促进数字文化消费形态不断创新,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拓展了数字文化消费新空间,推动了数字文化产品跨区域传播,扩大了数字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2.2 数字文化产业已成为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主阵地

加快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文化贸易作为国家文化输出的主要载体,与文化话语权息息相关,承载着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任务,而数字文化产业在文化贸易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国际文化市场的主流。数字经济为我国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的融合,催生了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突破了原有的国别文化贸易管制框架。数字文化产业在“软权力”中的力量不断增强,与国家战略、经济利益、文化政策等密切相关,对于拓展我国文化发展空间、提高对外贸易质量、提升“软实力”、继续扩大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提升综合实力、国际地位以及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抓住文化生产和贸易发展的数字化契机,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推动我国高度参与到文化贸易新格局的构建中,打破发达经济体主导世界文化贸易格局的态势,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

作者:赖雨倩

世贸数字传媒发展论文 篇3:

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数字多媒体技术;城市景观设计;应用

随着传媒时代的到来,城市景观跟随时代潮流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媒体信息时代,新的价值观、审美观、技术观和设计理念改变了消费者与景观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在生活空间需求正在发生变化的刺激下,不断吸纳各种养分来丰富自身成为了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动力。随着数字、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传媒时代下人与景观空间的互动关系成为了景观设计中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本文旨在分析传媒时代下城市景观的新变化、新内容、新形式,探讨如何运用数字多媒体技术丰富城市景观的语言和理念。一方面,要探索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作用;另一方面,强调在景观设计行业多媒体技术日益成熟的发展环境下,城市景观设计方法和过程的变化趋势。

1 相关概念解析

1.1 数字多媒体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是一门集数字技术、媒体和艺术设计于一体的多学科交叉专业。媒体技术多应用于游戏、移动互联网、互动娱乐、影视动画等领域开展研究与创作,重点培养能熟练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从事数字媒体制作、图形图像处理、动画设计等方面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数字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和所有使用的微处理器、数字、激光和互联网的技术设备、电子娱乐产品、多媒体系统、高科技视频系统、生产和消费遥感系统、艺术品、仿生信息产品等包含以数字方式产生电子内容进行输出和存储的设备为载体,综合运用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和超文本链接,使用户能够交互式地获取信息的一种信息交流手段。如广播、电影、电视等。因此,以集成为手段、以交互为本质是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多媒体技术除了具有上述两大特点外,还具有可控性、非线性、实时性、方便性等特点。

1.2 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景观的概念目前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不同专业对城市景观有着不同的解读。从艺术角度看,景观是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观察对象,是具有审美价值的风景;从精神文化的角度看,景观是影响或调节人的状态的环境因素;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景观是协调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媒介。景观是人们向往自然的精神寄托,是人类生存的场所,是人工的工艺品,是需要科学分析的物质系统。城市景观大致可分为历史景观、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三大类。不同类型城市景观的内容相互渗透、融合,形成城市景观的基本骨架。

2 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从媒介的角度来研究社会、文化和艺术的理论很多,也越来越重视媒体和多媒体技术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目前,对城市景观的研究主要从生态学、地域文化、场所精神、艺术等方面进行,但从数字多媒体技术角度研究城市景观设计的理论相对较少。

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大多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侧重于数字技术的具体处理方法(如文本编辑、图像表示、计算机动画等),并趋向于技术研究。

第二,过分关注新技术带来的新形式、新美学,过分崇拜技术,但不能分析新技术的弊端。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不仅需要探索新的景观数字多媒体技术和形式,更需要对现象进行抽象和归纳。应该从辩证发展的角度研究数字多媒体技术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包括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设计要素等。

3 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与多媒体相关的城市景观层出不穷,并且将会在多媒体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经探究,数字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城市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首先,在数字多媒体技术影响下,新时代的人们渴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体验,因此,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景观的交流,从而掌握城市景观设计的新思路;其次,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紧跟时代的发展要求,同时新技术的运用还能为城市景观带来新的活力;最后,数字多媒体的运用可以预测城市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决策过程和实际设计提供了理性评价和参考。

4 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4.1 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城市景观设计初始阶段的应用

城市景观设计的初始阶段就是收集选定土地的地理环境信息,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导入可以准确、高效的将传统景观设计中通过观察和访谈很难迅速收集到的如位置、地形状况、空间形态、高程分析,甚至包括环境特征、使用频率、人们的活动轨迹以及更多的地理环境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归纳。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可以为景观设计选址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引入数字多媒体技术后,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虚拟空间技术通过预先设定的统计程序自动记录环境特征,模拟真实环境并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当做出定位决策时,计算机可以根据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条件随时模拟真实环境状态,并作为今后选址和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4.2 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城市景观设计制定阶段的应用

传统景观设计需要经历三个步骤:(1) 收集设计数据;(2) 系统分析;(3) 设计功能布局安排。这种步骤的形式称为先验。然而,运用数字多媒体技术,城市景观设计制定阶段的步骤比传统设计步骤更为便捷:(1) 设计数据采集;(2) 设计主题确立;(3) 布局安排;(4) 反馈。这种有机设计功能的开发使得设计主题的确立可以跨越学科的界限,能够比先验得到更廣泛的设计资源。

4.3 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城市景观设计扩展阶段的应用

数字多媒体技术像是巨大的无形性网络,使世界紧密相连,而信息的全球化同样也对景观设计的内容和过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数字多媒体时代下,设计信息的收集更加细致、准确与传统流程相比,操作流程和信息反馈流程更加高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准确性的提高和信息量的增加。数字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应用中,更多的是解决设计扩展阶段的数据采集工作。通过3S 和TM 多媒体图像技术的利用,大大缩减了设计的研究过程的耗时,并通过数字技术的有效测量获得更为精确的测量数据。设计师在利用数码技术对设计的场地进行跟踪拍摄时能够获得更直接的基地感。

2) 设计过程操作效率高。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的设计软件方便快捷并在设计领域广泛应用,该技术相较于传统手绘更精准快捷,易于修改,大大提高了设计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3) 设计反馈过程及时、充分。设计的反馈过程包括甲方对乙方的响应、乙方对设计变更的反馈、乙方对甲方的建议等。设计师在设计反馈过程中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建立虚拟空间用以测试用户的响应,并据此修改设计方案。

4.4 服务对象的拓展

随着数字媒体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不再受时间和空间因素的限制,其范围正在逐渐扩大。在数字多媒体时代,景观设计所服务的对象越来越广泛,城市景观设计的体验者不再受空间的限制,设计作品可以随时被更多的人体验,景观分享途径的障碍正在消减。同时,城市景观设计作品优胜略汰的竞争环境更促进了优秀作品的诞生。如图1 所示,TetraBIN 是一个智能交互垃圾桶,最初由白林松提出构想和完成架设,然后在2014 年成功在澳大利亚悉尼街头开始使用。智能垃圾桶与数字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人们需要在恰当的时机将垃圾丢进垃圾桶,垃圾桶外面的显示面板会根据垃圾桶丢入的位置和大小同步显示出“俄罗斯方块风格”的图像信息。图2 为2016 年莫斯科“光之环”国际灯光节的开幕作品《Art of Science》,它是建筑与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光技术的完美结合。图3 为 北京世贸天阶电子幕,通过电子幕与建筑的相结合,可以感受到媒体技术、光电声与城市景观的完美结合。

5 结论

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给城市景观设计带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城市景观的设计方法,同时也也简化了设计难度,增加了三维显示,提高了城市景观设计水平。通过数字多媒体设计可以满足人们更多的要求,为城市景观设计开拓新的设计思路。

作者:李剑锋

上一篇:美学结合建筑设计论文下一篇:社会化农业产业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