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审计发展方向研究论文

2022-04-24

[摘要]文章从武警部队重新组建二十余年来财务会计专业的发展概况入手,分析了武警部队财务会计专业学历教育、任职教育、研究生教育、函授和自学考试等人才培养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员队伍、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材体系等方面论证了独具特色的武警部队财务会计专业教育体系。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队审计发展方向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部队审计发展方向研究论文 篇1:

浅谈如何加强军队审计质量管理

摘 要:提高军队审计质量、加强审计质量管理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本文提出了加强军队审计质量管理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为加强军队审计质量管理、提高军队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军队审计;质量管理;审计制度

军队审计质量管理是指军队审计部门为实现审计目标,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责任,确保审计质量符合审计准则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管理制度和程序的总称。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这就决定了提高军队审计质量、加强审计质量管理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必须长期抓、反复抓的重要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一、加强军队审计质量管理的总体思路

军队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必须从讲政治、履职责、生命线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军队审计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不同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力,统筹全员、全程、全系统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审计人员、审计组织机构、审计质量标准、审计程序和被审计对象为重点,提出一整套具有我军特色的审计质量管理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充分发挥军队审计的职能作用,不断提高军事经济效益。

在推进军队审计质量建设中,应当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分类解决的原则。将质量问题按照质量控制五个关键点进行分类,属于哪一类的具体问题,就通过适当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二是分级解决的原则。将质量问题按照全军性和部门性问题进行区分,依据管理层级和权限来分别解决。三是分步解决的原则。根据现有条件、难易程度、缓急状况对质量问题进行排序,提出解决问题的时间表,有步骤地解决各种质量问题。

二、加强军队审计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随着审计部门“人、法、计”建设的不断深入,军队审计质量在总体上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但不可讳言,我军的部分审计项目质量低下的问题依然存在。目前,加强军队审计质量和水平,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不断推进军队审计法制化进程

首先,必须完善有关军队审计的规范体系,严格规范军队审计行为。研究和制定军队审计的操作和技术规范,完善军队审计质量控制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加强《审计条例》、《军队审计质量控制办法》、《军队审计处罚办法》等相关法规建设,适当增大军队审计的法律责任。通过完善这些法规,使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不断明确化、具体化。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不慎行为和错误,都应该对其后果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其次,要加大审计执法力度。改变过去对违法违纪行为轻描淡写的处理方法,做到依法审计、从严执法。审计人员必须切实履行职责,在审计过程中,对各种违法违规问题要敢于揭露,敢于处理,并确保审计处理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制度准确和统一,做到依法行事,依法断事,依法处事,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同时,还要大力推行审计处罚制度,赋予审计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经济处罚的权利,从根本上纠正"屡审屡犯"问题和审计畏难情绪,积极维护审计执法的严肃性,有效保障国家和军队的整体利益。最后,还要加强审计法制宣传。应重点加强审计机构自身学习教育力度,提高在职审计干部法规意识和依法审计水平,确保审计工作展得开、跟得上,形成依法审计的内部氛围,同时还要注重对机关、部队的审计法规制度普及宣传,逐步扩大审计影响,通过了解审计知识,引导各级党委、首长和机关部门树立正确的审计意识,形成理解审计、支持审计、欢迎审计的外部氛围。

(二)不断加强军队审计制度建设

1.理顺军队审计管理体制

军队审计目前的管理体制重行政管理、轻业务管理。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的分离,是导致军队审计质量不高的体制诱因。为此,要对现有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理想模式是审计部门实行垂直领导。审计署隶属于中央军委,审计署以下各级审计部门归上级审计部门直接领导。笔者认为,军队审计要想充分发挥其独立性经济监督作用,必须排除或尽量减少外部干扰或阻挠。为此,要对军队审计管理体制进行渐近式改革,最终实现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的有机结合,为提高军队审计质量提供体制保证。

2.建立军队审计质量责任制

要按照“审计项目分工负责制”,将项目审计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责任落实到审计组成员、主审和审计组长,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结合审计三级复核制度、审计组长负责制度、审计复核工作情况记录等制度,在强化专职复核责任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一、二级复核的责任,规范审计执法。把审计组长、部门负责人、专职复核员的三级复核管理办法作为严格执法、规范执法的一项基础工作和防漏堵洞的一项重要措施常抓不懈,将审计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档案等作为最基础的复核对象,从审计项目立项、审计方案、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到审计查出问题的定性处理,进行严格审核。严格细划审计工作标准,进行科学的目标考核,把奖励与惩罚严格兑现,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和质量念识。此外,审计部门要积极采取走访、调查、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书等形式,广泛听取被审单位对审计人员工作作风、执行审计纪律以及廉政建设等情况的意见,接受群众监督,要实行审计结果通报制度,以严明的纪律、完善的制度规范审计人员认真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能,确保每个项目审深、查细、审透。

3.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要提高军队审计质量,光有法规制度还不够,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解决干与不干,干好与干坏问题,进一步激励与规范审计行为,强化审计质量。一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抓好重要环节、薄弱环节;二要奖惩并重;三要有刚性,执行中要坚决兑现;四要有科学严格的考核方法。

(三)不断提高军队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人员素质是影响整体质量的关键,是贯穿审计质量体系的主线。军队审计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军队审计人员的素质和军队审计队伍整体结构的优劣。要提高审计质量,应从基础抓起,以人为本,把优化审计人员素质作为整个审计质量工作的基础和核心,通过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来保证审计人员从事实践时达到应有的水平,这样才能最终为高质量审计工作提供人员素质上的保障。

1.强化军队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质量意识是质量工作的前提,是审计人员对审计产品质量的认识、了解、思想、信念、评价等,对审计质量具有很强的牵引作用。因此,审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审计质量对于审计工作水平、声誉以及军队审计工作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时刻绷紧质量这根弦,高标准严要求地从事审计工作,确保军队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强化军队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作为高素质的审计人员,首先要精通工作中常用的专业知识。审计人员必须要熟练地掌握军队会计、审计理论和实务知识,通晓有关财务、金融、保险、采购、基建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要具备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要不断进行业务培训,一方面加强业余学习,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注重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提高,在军队审计活动中边干边学,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丰富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经验。

3.强化军队审计人员政策水平和执法水平。军队审计人员要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能够较好地掌握军队和后勤有关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认真学习新时期党和军队建设理论,树立为军队改革和发展服务的思想,要敢于同不法行为作斗争,以维护军事经济秩序。

(四)不断拓展军队审计领域

随着军队审计环境的变化,军队审计领域也越来越大,必须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切实拓展军队审计的新领域。一是要加强军事经济效益审计,只是当前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军队审计的主流;二是要加强战时审计,这是当前我军审计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三是要加强信息化审计,这是适应我军财会工作信息化迅速发展的需求,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评价、控制、审查会计信息系统;四是要加强环境审计,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发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环境审计也成为当前军内外审计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军队审计部门要加紧军事经济领域的环境审计研究,以强化军队环境保护效能,促进军队和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汤云为.现代审计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2]肖文八.审计学原理[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

[3]张璇.提高军队审计质量的几点思考[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5,(4).

(编辑:YH)

作者:肖伟

部队审计发展方向研究论文 篇2:

武警部队财务会计专业教育发展与改革探讨

[摘 要]文章从武警部队重新组建二十余年来财务会计专业的发展概况入手,分析了武警部队财务会计专业学历教育、任职教育、研究生教育、函授和自学考试等人才培养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员队伍、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材体系等方面论证了独具特色的武警部队财务会计专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武警部队;财务;会计;教育

自1982年武警部队重新组建以来,武警会计专业教育紧跟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坚持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历经近30年的探索与实践,从无到有,由弱渐强,逐步形成了学历教育、任职教育与继续教育互补的特色行业会计教育教学体系。其以“厚基础、宽口径、活模块”的课程体系设计及面向业务流程的教学理论为代表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抓住了武警部队财务会计工作的需求核心,做到了教学体系与能力素质培养相一致,教学内容与任职岗位需求相一致,为培养武警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繁荣武警财务会计专业教育,促进武警财务改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武警部队财务会计教育发展概况

武警部队的财务会计教育从无到有,从弱至强直到初步完善,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创业起步阶段

武警部队重新组建初期,武警财务会计教育从零起步,受专业师资队伍等制约因素影响,会计教育只能依托解放军武汉军事经济学院、江西财经管理干部学院等代为培养。这个阶段,教育内容基本以财务会计通识教育为主,对武警部队会计业务的特殊需求无针对性,无法体现武警部队的特色,学员很难满足部队第一任职需要。

(二)建设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西安武警工程学院(原技术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为首,各武警指挥院校后勤专业为辅的会计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许多武警部队特有的财务会计专业课程在这个阶段开始逐步设立。各警种部队学校也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逐步开始了具有警种特色的财务会计教育课程。此阶段的武警部队会计教育,基本解决了学员第一任职需要的问题。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部署,各院校之间的培养层次、内容重叠,教育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配置。

(三)整合优化阶段

2006年。全军第15次院校工作会议召开后,武警部队财会人员培养模式进行了重大调整,许多办学特色不明显,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院校被撤消、合并,任职教育发展成为武警会计教育的主形式,逐渐形成了以国防经济硕士研究生教育为龙头,以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历教育和武警财务保障勤务任职教育为主体的现有人才培养模式。

二、武警部队会计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武警部队的财务会计教育。为武警部队培养合格的财务会计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具体有任职教育、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表现形式。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硕士研究生教育为龙头,本科学历生长干部、任职教育为主体,自学和函授教育为辅助的武警部队财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一)干部任职教育

武警部队重新组建后,为解决武警会计人才缺失等问题,武警部队在西安武警技术学院举办了为期三个月的首届财务干部培训班,后來又与原江西财经管理干部学院(现江西财经大学)签订了代培协议书,为武警部队代培财会专业学员,开启了武警部队财务会计任职教育的先河。2000年以后,武警部队财务任职教育逐步走入正规化。武警财务会计岗位任职干部教育现有财务处(科)长和财务股长、助理员两个层次。处(科)长培训班学制为半年,招生对象为武警部队总队(师)级单位后勤机关现(预)任财务处(科)长;股长、助理员培训班学制为三个月,招生对象为武警部队支队(团)级单位后勤机关现(预)任财务股(科)长、助理员。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处(科)长注重业务加管理,股长、助理员注重业务加技能的培训I。通过开设政治、军事及现代管理、人文科学等任职基础课,岗位管理、岗位主要财务会计业务、财务信息决策等任职岗位课,结合武警财务会计理论改革前沿等任职拓展课程,达到岗位任职要求。

(二)本科学历生长干部

武警部队自1990年开始从部队优秀士兵中招收军队财务管理专业三年制大专学员;1995年起,开始从地方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会计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学员,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依据总参、总政联合下发的《武警院校训练任务规划》,取消会计学专业招生,而改为从地方高中毕业生和部队优秀士兵中招收军队财务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学员,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生长干部学历教育主要培养“能指挥、懂技术、会管理、善理财”,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现代警官基本素质,德、智、军、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技术精湛、有较强科研和保障能力;精通武瞽后勤财务业务,适应武警部队财务信息化建设和遂行多样化任务应急财务保障需要,能胜任武警部队后勤财务、审计部门工作的管理人才。本科学历教育要求学员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军队财务管理专业所需的武警会计学、武警财务学、武警审计监督、武警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处突”财务保障等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范围理论和应用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财务实际操作和管理的能力,能够适应武瞽财务专业发展和岗位转换的需要。

(三)硕士研究生培养

2004年,武警部队开始招收第一批全日制国防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对象为军队以及武警部队在职干部或地方应届大学本科毕业人员。分配去向主要为武警部队后勤财务、审计以及其他后勤方面的财务、会计、审计、军需等理论研究与实务管理工作。研究方向:一是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军事经济资源配置与效益,武警部队经费筹集、分配与调控,以及武警部队执勤、“处突”、反恐经济准备与保障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二是经济管理,主要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军事经济管理关系、管理过程、会计核算方法及其一般规律,研究军事经济管理的效益及其评价方法,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武警部队经济管理模式及提高军事资源配置效率的方法与途径。

(四)自学考试和函授教育

除了学历教育和岗位任职教育外,为提高武警部队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总部鼓励在职人员通过参加自学考试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近年来,武警部队有近万名学员通过参加全军财务专业自学考试以及武汉军事经济学院财务专业和武警工程学院财务会计专业函授教育来提升学历层次,获取部队急需的财务会计专业知识,既有效缓解了财务干部的工学矛盾,又弥补了院校招生条件不能满足部队需求的现实矛盾。

三、武警部队财务会计专业教育体系建设内容

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和教育研究探索,武警部队财务会计专业教育通过教学内容建设、教员队伍建设、教材体系建设等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教学体系。

(一)教学内容建设

武警财务会计专业教育依据“厚基础、宽口径、活模块”的原则,坚持依据部队业务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整

合,经多方位、多层次、多岗位不断充实、过滤、组合,达到“适合、新颖、独特、精深”。

一是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有总部财务部、总队(师)财务处(科)、基层部队一线财务人员以及院校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等多方面的群体和专家参与,并在任职干部培训学员中广泛征求对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以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意见,充分保证课程内容符合部队需求,符合学员认知规律,符合学科的发展方向。

二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专业建设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先后通过建立财务模拟实验室,在总队(师)建立教学基地以及下部队带职锻炼等实践环节,初步形成了“院校学知识、基地精专业、专家教高招、岗位练技能”;坚持“瞄准战场、着眼课堂、走向部队、服务部队”原则;在实践内容上体现系统化,实践手段上运用信息化,实践模式上坚持多元化,实践资源上力争网络化。与部队财务部门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注重开发综合、系统、完整、真实的武警财务会计专业网络课程和案例库等信息资源,不断满足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任职干部培训班学员的实践环节需要,为学员走向部队搭建了系统完善的实践平台。

(二)教员队伍建设

通过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学院的持续建设,武警部队的财务会计专业教育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员梯队。教学团队中既有上级业务部门领导,也有院校多年从事财务会计教育的专职教员,还有每年从部队现职岗位上聘请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比较丰富的财务处(科)长。从知识结构看,教学队伍涵盖了军队后方专业勤务、经济学、管理学与工学等方向,都有从事过武警财务与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经验。所有专职任课教员承担教学授课任务至少在三至四门课程,并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教学经验丰富;兼职教员队伍来自武警部队财务会计最高机构,既注重聘请总部领导进行专题授课,还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财务助理员进行实务操作培训。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

注重武警部队财务会计专业教育方法和手段革新,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一是在創新教学理念上,结合专业实际,在学历教育中,构建了“面向财务会计业务流程的‘全向’教学理论”,通过“面向业务流程来整合各类课程资源”这一手段,来实现对学员素质的全方向培养;在任职干部教育中按照“理论讲授、案例教育、作业实践、研讨发言、考核点评”五步教学法组织实施,构建了符合岗位任职规律的教学方法体系。二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上进行了课堂改革,提出了“预习、启发、讲授、讨论、小结、练习”六段式教学方法,达到了良好的授课效果。三是创新授课方式,能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教学与管理,教研室鼓励教员和学员通过使用网络课件、虚拟课堂等网络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打破传统时空概念,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四)教材体系建设

教材建设是武警财务会计专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由于专业开设和培养目标在全国范围内的唯一性,武警会计科目和核算内容与军队相关专业的差异性等原因,武警部队财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教材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已经出版发行了包括《武警会计学》、《武警财务学》、《初级会计电算化》、《武警财务学》、《武警审计》、《武警基层财务》、《武警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武警财经法规》、《武警资产管理》等一系列具有武警部队特色的财务会计专业教材体系,并开发了与之相配套的录相教材、多媒体CAl教学课件及网络课程。

四、结语

武警部队会计专业教育历经二十余载的改革探索,已经从最初的“邯郸学步”,发展到现在初步具有自己鲜明特色、教材体系配套齐全、教员队伍结构合理、培养对象相对稳定、教育理念新颖,在军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特色专业教学模式,为武警部队的财务会计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武警部队财务会计专业教育改革和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环境和需求在不断的变化,专业教学要积极适应武警财务会计环境和实际需求的调整和变化,积极进行财务会计实务和理论上的改革创新,逐步形成在全国财务会计专业教育体系具有一定地位和作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息中朝武警部队军事训练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66-74

[2]李方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第1版)[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24-337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第1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4-110

作者:徐俊杰

部队审计发展方向研究论文 篇3:

武警部队饮食保障社会化研究

摘 要:武警部队自成立以来一直担负着确保国家内部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为社会的繁荣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饮食保障是构成部队战斗力的重要要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力推行饮食社会化保障是一个必然趋势。本文在充分结合武警部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在武警部队推行饮食保障社会化,建立起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适应武警部队建设和任务需要的开放型、专业化饮食保障体系,实现军队和地方的“双赢”。

关键词:武警部队,饮食保障,社会化

一、引言

饮食保障社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部队后勤保障机制转变的必然趋势和基本方向,被称为新时代背景下国防动员的一种新的实施方式。餐饮业作为社会上发展比较成熟的行业,必然会被率先引入部队后勤给养保障体系。在饮食社会化保障的建设上,武警部队的部分非作战单位及院校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武警部队大部分的单位仍实行传统的自我保障,这与部队后勤发展的大方向不相符,严重制约着武警部队后勤建设发展,同时也影响到武警部队顺利完成新时代赋予的职能使命。

二、饮食保障社会化的意义

2.1 符合后勤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随着世界军事发展风云突变,战争模式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饮食保障是为部队军事行动服务的,必须不断开拓创新保障方式,才能在新的形势下圆满完成保障任务。在武警部队的部分非作战单位及院校的饮食保障取得的经验上,全面推行武警部队饮食保障社会化,是合乎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应部队后勤建设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能够实现武警部队后勤建设的快速发展。

2.2 实现部队“减员增效”的目的

饮食保障社会化以社会力量为基础,以市场经济为依托,把官兵的饮食保障交由民间企业或者商家承担,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基层县中队炊管人员的数量,甚至能够使之完全撤消。于是部队就可以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执行日常任务中,为各项工作地完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依靠社会较为发达、成熟的餐饮业保障基层县中队官兵的饮食,容易在保障的质量和效益上获得成功,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3共创军地“双赢”的局面

长期以来,部队与地方在平时都是“各走各的路”,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欣欣向荣不能够及时带动和帮助军队后勤建设和发展,而军队消费的相对独立性,也不能很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这样于二者皆不利,甚至形成可怕的“经济割据”局面。而实行饮食保障社会化,充分利用市场资源,让社会上发达且成熟的餐饮企业为部队提供餐饮服务,能使基层官兵获得优质的给养保障,推动后勤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武警部队饮食保障实行社会化保障,参与社会消费,一定程度上能带动和促进地方餐饮业的发展,还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样才能实现部队和地方各取所需、相互促进的“双赢”局面。

三、实现社会化保障的对策

3.1改进观念,打牢思想基础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推行武警部队的饮食保障社会化既需要从理论层面进行研究,也必须付诸实践。就本质而言,将市场机制引入后勤保障,就是为了优化后勤资源配置,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其根本目标是使经济效益更好地服务于军事效益,提高部队后勤保障能力。要使广大领导和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到在武警部队实行饮食保障社会化的重大意义以及高度地可行性,必须认识到这是世界经济和军事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思想和观念上稳固树立社会化保障的意识。

3.2 结合实际,找准保障模式

实行社会化是为了提高效率,节省资金,让部队集中精力做好业务工作,只要围绕这个办,就是好的模式了。目前饮食保障社会化的选择模式上应该灵活多样,如全盘承包式、聘任式、连锁供应式、让利合作式、委托代理式、租赁承包式等待。一般而言,较为便于操作和管理的模式有全盘承包式、聘任式和连锁供应式三种,总之一切围绕“减员增效”就是正确的。

(一)全盘承包式

全盘承包,顾名思义就是把武警部队的饮食保障完全推向社会,部队只需做好监督和部分管理。通过签订合同与商家约定各自相应的权力和义务,即商家把店面开到部队营房附近,方便官兵就餐,同时按时保质保量地做好一日三餐,使官兵能够及时用餐,持续补充能量和热量。为照顾商家的利益,允许其以适当的方式面向社会营业,但必须保证官兵的需求是首位的。部队只需按照合同规定,支付相应的经济费用,同时对商家进行监督,确保其按合同规定履行义务,保证官兵的伙食定量标准,使饮食保障社会化能顺利有效进行。

(二)聘任式

聘任式保障就是自己当老板,请人“打工”,即由部队提供场地和炊事设备,并且负责给养物资的采购和菜谱的制定,然后由地方炊事人员进入营区进行饭菜等食物制作,以供基层官兵一日三餐正常食用。这种形式的最大好处就是自己掌管经费,控制采购过程,减少漏洞,保证伙食费吃到官兵嘴里。同时工作上也比较主动,可以视工作者的工作表现和技术熟练情况发放工资,表现不好的可按相关约定随时“炒鱿鱼”。 这种模式对地方炊事人员的炊事技术和政治素质要求较高,所以要严格进入门槛,做好监督管理。

(三)连锁供应式

针对驻地较为集中或是驻地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的多个部队,可联合起来与当地或在一定区域内规模较大、经济实力雄厚的餐饮服务公司合作,即由一个商家同时保障若干个单位官兵的伙食,让商家把店面开到各个单位营房附近,形成连锁式供应,相应的支队后勤部门则负责与商家接触,并实行管理监督,部队只负责日常伙食质量监督,不必分担过多精力在给养供应保障上。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一般大规模的商家实力和信誉较好,能给部队提供可靠稳定的饮食保障,而由支队直接管理基层县中队的伙食,也能使基层县中队集中精力完成主要任务,促进军事效益的提升。

3.3 加大后勤人才的培养

要实行武警部队的饮食保障社会化,必然涉及到社会上和部队内部方方面面的关系。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商家的本质,而武警部队作为一个特殊集体,推行社会化保障目的是追求经济和军事的双重效益,于是部队和商家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双方各取所需,共同推进社会化。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部队要与社会打交道,就会牵扯到财务、审计、法律等方面的问题,要求部队内部有相关人才,才能保证顺利、平等地与地方企业沟通,保证部队各项利益的完整。

部队后勤人才培养必须统筹规划,有的放矢。一方面可以通过部队院校直接培养和在职深造,另一方面可招收地方高校有关专业的毕业生入伍,通过入伍教育和训练,使之成为部队后勤业务骨干。大力依托后勤人才推行武警部队饮食保障社会化,以他们的理论知识推动实践,而实践反之升华理论,最终引导、推进武警部队饮食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发展。

四、结论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省份和地区市场的繁荣程度、餐饮卫生行业的相关法规健全程度都足以为武警部队实行饮食保障提供过硬的外部保障,而相关理论的研究和部分单位的先期实践也为其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参考,同时部队职能也在不断地提升和转变,对后勤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和指导,认识到在武警部队实行饮食保障社会化不仅仅是趋势,而且是能够施行和实现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地方经济必会日益繁荣,而我军饮食保障社会化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必然会以武警部队社会化饮食保障为重要契机,在全武警各个单位推行饮食保障社会化,从而提高武警部队后勤保障的效能和层次,获得军事和经济的最大效益,促进部队后勤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通讯地址:武警工程大学军事经济系,陕西 西安 710086)

作者:李晓安

上一篇:石油销售企业内部审计论文下一篇:股权投资成本处理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