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微环境下移动网络论文

2022-04-20

【摘要】文物承载着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遗留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使文物更长久地保留下去对于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双微环境下移动网络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双微环境下移动网络论文 篇1:

移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哈尔滨部分高校大学生使用微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微信”作为移动社交媒体是大学生应用的典范,并且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人际交往、学习、消费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的优势,又要在提高学生媒介素养及营造绿色“微环境”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移动社交媒体;微信;大学生;生活方式

随着移动通讯网络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具有社交功能的网络平台应运而生,国外包括Twitter、Facebook、YouTube、LinkedIn等,国内有微信、微博、QQ等。社交媒体根据社会以及用户的需要设计了各式各样的功能,网络用户可以通过各项功能与他人随时随地交流与分享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人们的沟通方式发生了改变。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信息和知识的传播与沟通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以大学生为代表的群体在知识获取、利用及交流等行为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青年人对网络世界运作的认识是有限的,青年手机成瘾、网络成瘾。新兴沟通工具(手机、网络)在青年人当中的使用率越高,青年人压力、抑郁、焦虑的可能性越大。近几年国外对移动社交媒体的研究侧重于其积极方面的应用,随着移动设备的逐渐普及,将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应用到教学中,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与反馈,同时,又使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规划和管理他们的教学,学生也可在线体验。移动社交媒体对企业营销也有着明显促进作用,在美国,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商家通过社交媒体的渠道如Facebook、Twitter、YouTube、LinkedIn等社交网络平台来开展营销,赢得消费者的关注并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社交媒体的应用不全是好的,随着移动社交媒体日益增多,有研究显示社交媒体与大学生风险行为(例如,有问题的酒精使用,非法使用毒品)参与之间有着显著的关联。在國内,许多图书馆运用移动社交媒体特别是微信进行信息综合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增强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但其目前订阅规模仍是有限的。社交媒体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并且其“移动化”也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微信作为一种移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双重的,包括积极影响,如扩大大学生的社交范围、丰富社交内容、便捷地传达社交讯息、交流学习心得和深化学习行为;也包括消极影响,如大学生价值观引导难度加大、大学生自我空间的封闭、隐私侵犯等。由此看来国外研究侧重于对社交媒体的功能应用等方面,国内则关注了“微信”作为移动社交媒体的典范对大学生的影响。随着移动社交媒体多功能的开发,其对大学生更多方面产生影响。因此,本文想要以微信为例,通过调查统计分析,探讨移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地使用移动社交媒体提出一些建议。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

在开展调查前,通过查阅大量有关移动社交媒体及微信的文献资料,对周边同学和老师进行微信使用的询问,利用“问卷星”形成了最终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微信使用情况、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其中包括对人际关系、学习及自身经济消费行为方面。

本次调查针对哈尔滨高校的大学生,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共回收41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406份。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占47.8%,女生占52.2%,男女大致各占50%;为了使调查对象具有一定代表性并符合调查样本的要求,所处年级涉及大一到大四,其中大一占23.5%,大二占27%,大三占26.7%,大四占22.8%。

二、数据与分析

(一)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大学生都在使用微信,微信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已经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每天使用微信超过5小时的人数占超过50%。多样化的微信功能更是吸引了大学生群体对其的使用。其中对微信朋友圈、语音与视频聊天、发送信息与群聊、微信支付四项功能的使用占大多数。由此可见,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意图主要体现在分享、交流、消费支付等方面,微信其他方面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开发。对微信功能的使用情况也说明了微信满足了大学生的多样化的需求,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交流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二)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1.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分析。对于加入微信群聊的数量,超过95%大学生的群聊数量在10个左右。调查数据显示,95%被调查大学生微信朋友数量在几十到五百之间,他们的微信好友中,大部分是熟人,其比率高达95%以上;并且熟人关系中,同学、朋友的比率和大约为92%,如图1所示。对于“是否通过微信添加陌生人进行交友”的问题,49.7%的大学生表示添加过,但不愿意通过此种方式交友;21.9%的大学生表示添加过,并且愿意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交友;28.3%的大学生表示未添加过陌生人。

由此看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比较单纯的,他们主要通过微信来实现与周边人群的交流联系,其在大学生结交新朋友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微信构建了真实的人际网络沟通平台,加强了熟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2.微信对大学生学习及自身的影响分析。在微信对于大学生学习的调查中显示,61.82%的大学生认为微信对学习的影响很大,通过获取时效性强、精准性高的知识信息,可以加强同学与老师的学习交流,但仍有33.5%的大学生认为微信对他们的学习基本没有影响,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微信信息跟风现象严重,无法判断虚实,这也说明了微信在大学生学习交流中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得到发挥。在回答“微信对自身身体的影响,比如眼睛、睡眠质量”问题时,34.48%的大学生认为有很大影响,占据自身大多数时间;有48.52%的同学可以接受其带来的小影响;17%的同学觉得基本无影响。微信对大学生口语和书面交流方面的调查数据(见图2)显示,51.48%的大学生认为他们逐渐缺乏口语表达能力,只限于社交软件消息的交流;23.89%的大学生认为基本没有影响;但也有24.63%的大学生认为微信是有助于提高他们与人交际的能力。由此可见,微信使大学生口语和书面交流能力有所减弱,不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3.微信对大学生经济消费的影响。(1)大学生对微信营销的接受度 。对于大学生营销公众号关注的个数,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5个以上的和1~2个的各占大约30%,3~5个的和没有的各占20%左右。由此可知使用者对于营销微信公众号的态度并不乐观,原因可能是公众号的内容同质化严重,不同的公众号基本内容相同、营销同质化严重、缺乏个性化、原创能力缺失。当被问及“如果微信上有陌生人或企业向您打招呼,并发送一些即时的购物资讯的反应”时,调查显示选择积极接受并与其互动占比2.96%,接受但不做任何回复的大学生占比59.36%,37.68%的大学生选择立即删除,这说明绝大部分的大学生不喜欢甚至讨厌这种营销方式。微信的交流沟通作用已经深入人心,大学生对于微信营销存在许多不信任的地方,它与淘宝、京东等专业平台还有很大差距。

(2)微信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在本次关于大学生使用微信支出花费的调查中,超过95%的大学生通过微信进行消费。他们使用的微信支付功能包括微信转账、手机充值、火车票机票购买、出行打车等。微信通过绑定银行卡支付功能的实现,开发第三方服务功能,如滴滴出行、火车票、电影票、吃喝玩乐等服务,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改变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微信的使用对大学生的经济活动、消费行为等有着深刻的变革。

(3)大学生微信支出花费。本次关于大学生在微信上支出花费的调查中,当被问及“您是否介意在微信上消费”时,超过60%的大学生认为是可以接受合理范围的消费(见图4)。在认为花费是合理的人群中,当谈到社交网络中可以接受的限额是多少时,小于100的人所占的比率超过了70%,100~200之间的人数占比17.72%,超过200的人就更少了。从总体的情况来看,多数人的花费在100以内是比较合理的,也可以看出人们在社交媒体开支花费上是比较理性的。在被问及“您认为在微信中增加自己的花费是一种正常现象吗?”80%的人认为是一种正常现象,必要的支出是可以接受的,更愿意享受其带来的乐趣,只有20%的人认为不是一种正常现象,它是一个虚拟世界,没有必要在上面花费真实的资金,可见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微信花费持肯定态度。

三、基于微信对大学生生活方式影响的建议

新媒体环境下,移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使用,更是对大学生产生了渗透式、全方位的影响。同时,由于微信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大学生在思想、价值观、学习生活和消费等方面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既要发挥微信的积极作用,也要减弱微信的消极影响,从而使微信在大学生的日常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1.充分发挥以微信平台为载体的移动社交媒体优势。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有着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高、互交性强等特点,因此,学校可以利用微信的这些优势来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发挥积极作用,也为同学们在校园中的学习、生活提供便捷的服务。微信的公众号分为企业号、服务号、订阅号等类型,其中可以包含很多信息,比如新闻、阅读、服务信息、活动开展等信息。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公众号来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的塑造;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为大学生提供如图书馆服务、就业信息、学术交流信息等服务,让学生可以享受到便捷的服务,还可以快速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利用微信等社交媒体开展“微课”学习,给大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满足其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查漏补缺、强化知识学习,促进大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

2.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新媒体时代信息的爆炸式发展,加剧了信息的复杂性。“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传播媒介的内容和逐步培养利用媒介的学习能力”。大学生对微信的接受能力强,但在面对微信所传播的信息时容易受误导或在理解上产成偏差。因此,必须提高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媒介素养,其中包括提高对微信信息的解读并客观批判的能力、提高对微信信息的创造能力即不要只停留在信息的表面,应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学会利用创造性的应用来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难题、并加强对微信信息的质疑能力等。大学生在使用微信时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对信息的解读和质疑的能力,利用独立的批判眼光去看待信息对自己的价值,并将信息“为我所用”。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网络微信讲座或者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来引导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警戒,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3.加强微信等移动社交媒体的监管,营造绿色安全的“微环境”。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需要政府、企业、个人等多方做出努力。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立法来规范网络包括微信平台的具体实施,使得微信等运营商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禁止做的,为网络安全做出立法保障。微信运营商同样也要积极响应政府,在微信的信息传播上进行监管,屏蔽黄色暴力信息的传播。在微信营销的管理上,可以对朋友圈中打广告和做微商的人收取一定的費用,这样会使微信朋友圈中乱打广告的现象得到相应的控制,并设置微商的商品标准认证,确保进入市场的商品的质量。个人则需要通过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来解读、利用信息,为信息的传播把好最后一关。

四、总结

本文通过以微信平台为例,调查了移动工具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信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学习、自身健康、经济活动以及消费行为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微信作为移动社交媒体的代表深入到了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随着互联网等科技的进步,其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学校、个人、以及社会都应该做出努力来充分发挥移动社交媒体的优势,促使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帮助大学生获取学习知识信息,同时要避免虚拟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信息获取等方面的消极影响。本文调查对象仅局限于哈尔滨的部分高校,样本的选取有一定局限性,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扩大样本的容量来提高数据的代表性。

参考文献:

[1]蒋丽平,郑红月,易安宁.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国内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现状调查[J].现代情报,2014,34(10): 79-82.

[2]茆意宏,杨霞,辛沅远,谢怡.大学生微知识学习行为研究——以微信平台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11): 68-72.

[3]袁立庠,刘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基于安徽高校的调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4): 144-148.

[4]Schlee,R.P.,Harich,K.R.Teaching Students How to Integrate and Assess Social Networking Tools in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J].Marketing Education Review,2013,23(3): 209-224.

[5]Mireilla,B.A.,Mark,S.,Gavin,B.Using mobile learning and social media to enhance learner feedback[J].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2017,9 (1): 70-90.

编辑/吕秀妍

作者:王晨 赵倩楠 宋国学

双微环境下移动网络论文 篇2:

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工作的开展

【摘要】文物承载着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遗留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使文物更长久地保留下去对于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如今,文物预防性保护已成为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共识,本文以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的开展为例,简介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在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与调控方面取得的技术提升,旨在为其他文博单位的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环境监测;环境调控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家祠堂为馆址,于1959年建馆并对外开放,201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承担保护和管理、利用陈家祠的重任,同时收藏、研究、展出以广东地区为主兼及全国各地的历代民间工艺品。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现收藏有石湾陶、坭兴陶、青瓷、彩瓷、枫溪瓷、珐琅器、铜器、锡器、银器、玉雕、砖雕、木雕、竹雕、榄核雕、漆器、古墨、象牙雕、贝雕、纺织品、剪纸、麦秆画、泥塑、香稿塑等藏品共计两万多件(套),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有三千多件(套)。这些藏品反映了广东地区的民俗风物和民间手工艺术的精妙技法,如何做好这些文物的保护、研究与利用工作是博物馆业务工作的重点。

《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加强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在文物收藏较为集中的博物馆,建设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平台、环境调控系统和专有装置,实现国家一、二级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全部达标[1]。根据文件指示精神及我馆文物保存环境亟需提升的实际需求,我馆于2016年底开始筹备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工作,历经项目方案的编制、审批、修订、备案、专家论证、招标等流程,项目于2019年得以实施开展并通过专家验收。该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我馆对可移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能力,实现了我馆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展览环境和周边大气环境的无线监测,和对不利于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的调节,以及对文物保护工作由“被动的治”到“主动的防”的转变,现将我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的实施过程和项目成果简要介绍如下:

一、项目开展前的准备工作

在项目方案制定前,项目组成员首先对馆内文物保存环境和文物展览环境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对环境调控材料和设备、环境检测仪器设备的配备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利用手持式环境检测仪器对文物保存环境和文物展览环境进行初步检测评估,以便根据检测结果和馆内文物保护设备、材料的配备情况对我馆的文物预防性保护水平进行评估,明确项目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项目方案。

(一)文物保存环境基本情况

文物保管情况:在文物保管工作上,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科学管理。库区总面积640平方米,为保持库区清洁,在库前区安装有双吹型风淋室一间,工作人员及访客需经过吹淋后方可入内。内部设有文物库房8个,包括1个大型木雕库房,5个陶瓷库房、1个恒温恒湿库房和1个周转库房。每个库房都由两名文物保管员共同管理,二人分别持有一把钥匙及一张门禁卡片,共同在场方能开启文物库房。保管员需每日巡视文物库房两次,检查藏品保存状况并作出记录。在日常保管中,除极少数体型过大的文物直接放置于库房地面外,其余文物尽量入柜保存,部分珍贵文物及脆弱材质文物先以文物囊匣装载,再入柜保存。

庫房内的环境调控措施:广州地处亚热带沿海,属于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的气候特征,因此,如何降低高温高湿的环境因素对文物保存的不利影响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由于馆藏有机质类文物材质多样且数目巨大,而库区面积有限,因此,我馆于2018年将原有的第3库房与第4库房进行合并改造,建成恒温恒湿库房,集中保管有机质文物,用以解决高温高湿的保存环境导致的文物老化、微生物滋生问题。改造后的恒温恒湿库房以移动密集储藏柜替换掉原有的固定式木质储藏柜,提升对库房空间的利用率,并为库房设立独立的供电电路,以管道式恒温恒湿空调及新风系统替换掉原有的家用空调,恒温恒湿空调温度设定在20℃,允许波动范围为±2℃,相对湿度设定在60%,允许波动范围为±5%,确保空调24小时运行,保持文物储存环境的稳定。

除恒温恒湿库房外,1库木雕库和2库陶瓷库也安装有柜立式恒温恒湿空调,但由于馆内供电功率有限,无法同时保障三台恒温恒湿空调的同时运行,因此1库及2库的空调暂时无法开启,在高湿天气时仅能利用除湿机降低1库相对湿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馆正向上级申请进行变电站改造,以满足设备日常用电需求。其余5个库房则以普通家用式空调和空气洁净屏调整库房环境,空调仅具备降温除湿功能,考虑到用电安全问题,空调在夏季上班时间开启,下班后除恒温恒湿空调外其余库房全部断电,无法维持文物保存环境的稳定。

文物的安全保障:我馆在每个文物库房及走廊都布设有安防和消防设施,并每月检测安防、消防设施的灵敏性,健全安防、消防责任制度,加强对馆内工作人员特别是库房管理人员对突发性安防、消防事故的处理能力的培训,降低意外事故导致文物损毁的概率。

(二)文物展览环境基本情况

文物陈列展览情况: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以陈家祠为馆址,依托陈家祠古建筑内部空间开展文物展陈工作,展陈区域总面积576平方米,除前东厢展厅的《广州旧家居》展览以外,首进东厅、中进东厅、聚贤堂、中进西厅、后进东厅、后东厢、后东斋等展厅则根据建筑内部空间特点设置沿墙通柜和独立柜,展品入展柜内展览。展柜以不锈钢材质为框架并配以专用锁具,具有良好的承重性和防盗性能。展柜内部以LED灯作为照明光源,外部采用超白防紫外线夹胶玻璃,避免了紫外线对文物的辐射。LED灯光源角度及光照强度可调,既可以避免对文物的直接照射,又可以满足不同材质文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差异。

展厅内环境调控设备的配备:目前馆内仅后东厢及后东斋展厅安装有中央空调,后东斋展柜底部安装有恒湿机,其余展厅无环境调控设备。考虑到古建筑内部用电安全问题,所有设备仅能在上班时间开启,下班后关闭。后东斋恒湿机进行加湿作业时需人工加水,由于安装时间较久,机器工作性能也有所下降。

(三)对文物保存环境和展览环境的检测

馆内配备的环境检测仪器以手持式小型检测仪器为主,主要有便携式温湿度显示记录器、便携式光照度计、便携式紫外辐射照度计、便携式有害物质空气检测仪等。2017年,我馆利用现有的检测仪器对文物库房环境和展厅环境进行了初步检测,具体结果如下:

展厅及库房的温湿度检测情况:利用便携式温湿度显示记录器对文物库房及展厅的温湿度进行监测,机器每三分钟记录一次温湿度数据,下图为2017年6月后东厢展厅与2017年12月第2藏品库房的温湿度监测情况(图中纵坐标表示温湿度的数值,横坐标表示数据采集的顺序)。

由于后东厢展厅密封性较差,因此展厅温湿度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从2017年6月后东厢展厅温湿度监测结果来看,该展厅温湿度在6月份的波动幅度较小,平均温度为28.0℃,最低温24.1℃,出现在6月17日,最高温30.5℃,出现在6月6日,最大温差6.4℃;平均相对湿度为74.6%,最低相对湿度为71.5%,出现在6月11号,最高相对湿度为77.7%,出现在6月27号,最大差值6.2%,文物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

2017年12月,在未开启环境调控设备的情况下,从第2藏品库房的温湿度监测结果来看,本月温度较为平稳,平均温度为21.6℃,最低温18.8℃,出现在12月18日;最高温23.9℃,出现在12月1日,最大温差5.1℃;而相对湿度则波动较大,平均相对湿度为49.4%,最低相对湿度为31.4%,出现在12月22号;最高相对湿度为61.2%,出现在12月1号,最大差值29.8%。对于保存在2库的有机质类藏品来说相对湿度偏低且波动过大,不利于文物的保存。

展厅光照水平检测情况:利用便携式光照度计和便携式紫外辐射照度计对展厅内文物的光照辐射水平进行了检测。由于古建筑类展厅的密闭性较差,展厅出入口附近的展柜难免受到自然光的影响,根据检测结果,即使在光照强度较弱的冬季,后进东厅展柜内文物所受光照强度最大可达1000LUX,聚贤堂展柜内文物所受光照强度最大可达3000LUX。在紫外線辐射水平检测方面,由于采用了超白防紫外线夹胶玻璃,展柜玻璃对紫外线起到了很好的滤除效果,利用现有的仪器进行检测,展柜内紫外线辐射基本为0uw/cm2,符合文物展览要求。

展厅及库房的空气质量检测情况:馆内现有的仪器仅能检测空气中甲醛和VOC的含量,根据检测结果,展柜及库房储存柜内气体存在VOC超标现象,甲醛含量基本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我馆通过以上对文物保存环境和文物展览环境情况的梳理,了解到目前库房和展厅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面对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的现象,缺乏环境调节设备和材料;环境检测设备种类少、精准度不高,无法实现对环境的实时监控和对异常情况的及时报警。基于以上各项问题,我馆决定开展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工作,增强对馆藏可移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能力。

二、项目的开展流程及实施成果

针对我馆预防性保护项目的实际需求,2017年,我馆委托具有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证书的广东省博物馆为我馆制定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该方案于2018年通过广东省文物局的审批(粤文物函2018[210]号),并获得2019年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粤财教[2018]380号)。根据广东省文物局的审批意见,我馆对方案进行修改后重新备案,邀请文物保护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评估,并根据专家意见修订实施方案,举行公开的招投标,确定实施单位开展项目工作。项目具体实施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建立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

环境因素是导致博物馆文物老化损毁的主要因素。文物预防性保护即是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实施有效的管理、监测、评估和控制,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危害作用,努力使文物处于一个稳定的、安全的生存环境,最大限度地抑制或延缓环境因素对文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乃至最终劣化,达到长久保护和保存文物藏品的目的[2],因此,及时了解文物所处的环境状况及环境变化规律对于指导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无线中继、网关、数据采集监测终端、气象站、网络系统硬件及软件平台建成的环境监测评估系统,实现了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展览环境、大气环境中温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强度、紫外辐射强度、VOC、空气污染物,风向、风速、降雨量等指标的实时监测和历史监测数据的分析存储,为采取相应的预防性保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通过环境指标阈值的设定还可以实现对异常环境指标的及时预警,指导文物保护工作人员采取环境调控保护措施,有效提高博物馆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风险预控能力,达到保护馆藏文物的目的。

(二)实现对文物保存环境的改善及调控

根据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对环境的监测评估结果对文物采取相应预防性保护措施,使文物处于清洁、稳定的保存环境中,是博物馆预防性保护工作的最终目标。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可分为微环境、小环境、大环境及室外环境。微环境是指以展柜、储藏柜、包装盒内空间为代表的环境条件,空间容积小;小环境是指以库房、展厅等室内空间为代表的环境条件;大环境是指覆盖整个博物馆建筑的空间环境条件;室外环境是指博物馆建筑之外的空间环境条件[3]。我馆在文物保存微环境改善方面,主要配备了一批文物展藏用具和微环境调控材料,例如为馆藏珍贵文物制作一批pH值在7以上的、对文物友好安全的无酸纸囊匣,为第四藏品库房安装专业的文物储藏柜架,为前东展厅安装沿墙展柜两组,为文物修复实验室配备智能储藏柜一台,这些专业的文物展藏设备的配备有效地减缓了外界环境变化对文物的影响,提高了文物保存微环境的稳定性;其次,利用透明高阻膜制作密封袋,配以除氧剂(带指示剂)、调湿剂共同使用,为文物提供低氧稳定的保存环境,减缓文物老化速度,并在重点展柜、储藏柜内放置除虫剂、吸附剂、复合型硅胶调湿剂等用以调控改善文物保存微环境。在文物保存小环境的调控上,由于馆内展厅密封性较差,难以对展厅环境进行有效的调控,因此,本次项目主要针对库房环境进行调控,为每个文物库房配备除湿机1台,用以应对高湿天气环境对文物保存的不利影响。

除了提升文物保存环境外,在文物的陈列展示方面,为展厅配备3D智能全息展柜一台,通过对馆内精品文物的扫描,采用3D全息技术可实现对文物的全方位展示,在保护文物的同时实现了文物与参观者的互动。

(三)建立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管理机制

为保障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能够持续、高效地发挥作用,文物保护中心设专人负责系统的日常环境监测与维护工作,负责人需每日查看系统监测数据,对异常的环境情况做出及时的调控处理,并在每月月底将数据监测情况及环境调控处理情况作出汇报,提出文物保存环境改善建议,形成监测报告上报部门主管,再由部门主管向分管领导作出汇报,充分发挥系统在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方面的指导作用。

三、结语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以陈家祠堂古建筑为依托开展文物收藏、展览工作,由于要兼顾到对古建筑的保护,部分针对馆藏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措施暂时无法实施,在未来的工作中如何协调好古建筑的保护利用与可移动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我馆面临的又一挑战,因此,如何利用现有条件使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实现最大化尤为重要,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做到防微杜渐,努力给予文物一个稳定、清洁的保存环境。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Z].2017-02.

[2]赵国兴,刘建忠.浅析影响馆藏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及预防性保护[J].文物世界,2015(2):70-73.

[3]赵晶,郑琳,廖晓迪,李思明,田双娥.浅谈馆藏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性——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例[J].民博论丛,2017:16-20.

作者简介:张小坤(1992-),女,汉族,河北省霸州市,本科,文物博物助理馆员,研究方向:馆藏可移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

作者:张小坤

双微环境下移动网络论文 篇3:

静以知身 允中致和

传统气功练功的方法学根本特点就是“内省”,古人有谚曰:“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但道、儒、释各家追求的目标不同,“内省”运用心意的方法也不同。例如,佛家重禅定,禅(Dana)之本意为思维修,即按佛家教义修定。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等。进而由定生慧而达于正觉,证得“无余涅槃”,从轮回中解脱。而健身气功追求的是身心健康,尽其天年。故与之相应的“内省”就是“省身”,即静以知身。

对于气功修炼来说,静(静心、净心、宁神、定神)是核心。致静之途大抵分两类,一是指意念活动的集中专注。不练功的时候,脑子里什么都可以想。练气功就是要通过运用意念,把无序的、散乱的意念活动变成单一的意念活动。即:“一于心,专于意。”古人简称为“一”;二是头脑里什么念头都没有,空空洞洞、恍恍惚惚,虚灵清明,这种境界称为虚静,那是炼功的高级境界,非大众入门之所能。

健身气功是面向当代大众的气功,致静当然是从“一”入手,即“一于心,专于意”注意力集中于自身内部。但不同于传统气功里的“守一”之法——守身内之窍(如丹田等);静而知身非守,而是知,知全身的动态变化过程。按人体整体观,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关节、筋膜骨肉(肌肉),气血津精,以及赖之维系而成整体经络系统等都属于人之身形之整体。因此,“静而知身”必然是一个多层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怎样将外溢散乱之心意收摄于身内?其要诀在于一个敬字。《管子·心术》有言曰:“外敬而内静者,必反(返)其性”。这里,性是大自然本体“道”之德内化于人的人之人为的本质。(“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庄子·庚桑楚》)。故外敬内静,是道家循德求道,修道而得道的入门之匙。另一方面,先秦儒家之修身,“莫径由礼”(《荀子·修身》),而礼之要义有三,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礼记·曲礼》),显然以敬为首务。而敬形诸于行,首先是收视返听。目光回收注于身内,双目垂簾(切勿闭眼,以策安全)。庄子要求“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若然者,其平也绳,其变也循”(《庄子·徐无鬼》)。可致心平气和,形动则顺自然之性。庄子似乎特别看重“返听”之效,强调“徇耳内通而外于心知”(《庄子·人世间》)。按《黄帝内经·素问》,“肾开窍于耳”,故耳可内向沿脊椎两侧“听”而内通于命门,启“肾间动气”(《难经》)。有意思的是《大佛顶首楞严经》也认为“听根最利”,是佛灭度后修定的最佳选择。至于“收视”,练家有术曰“面南观北斗”,将目光回收于后顶或玉枕,然后返照丹田或命门。此谓性命双修之法,历来为玄门之士和道教中人所重视。

习练健身气功大都始于站桩。而站桩第一步乃“知”人(“我”)立身之处。此“知”非心智之知,而是我自身足下“感知”我立身之地。双足之踵,落地生根,深入地下;同时以双足十趾紧抓地面,扎根于地下,以深其根,固其柢。有如青松根植于苍岩之中,根深柢固,故能顶寒风、凌霜雪而不改其长青之姿容。形体运动时,脚下虚实分明,步步踏实,知自身力之源在地。意念中涌泉入地三尺,接引地之气入于体内,为“我”所用。

习练健身气功之初,神意集中于身形。“知”形体起止之大端,把握要领,使动静合度,动作规范。更要紧的是用意不用力(指肌肉收缩之力,俗称力气,练家谓之拙劲)神意主导,气随意行,意到气至,气力自生。气力是谓内劲。劲应蓄而不发,以利经脉畅达。

掌握動作后,知身知关键在于知腰胯。腰胯为身之机枢,功能上有动静之分。无论是静而站桩,还是桩移形动,都要求胯平稳中正。运动过程中,足下虚实分明。胯整体移动和旋转时要求正而不僵,松而不散,沉稳而又圆活。而腰为全身运动之关键,劲发于腰。下领膝、踝、足之动止;上引背、腹、胸、颈、项、头、肩、肘、腕、掌、指等,运动身形各部。起止之间,动势圆活,肢节相对屈伸,以致形体之柔(实乃刚柔相济,而形于柔);动静之际,意气连绵不断,神形和合无间而气韵自在。《难经》有言曰:“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十二难)。气运畅达,则血行随之。腰胯动静和谐,肢体动作到位,则周身气血充盈,濡筋强骨,通利关节,气血贯通于肢体末梢。健身养生是其必然的结果。

另一方面,呼吸随形体之运动而自然调整。生物力学告诉我们,肺和各级气管是一个负压系统(肺内压力低于大气压)。随形体之运动,顺势调控膈肌之降升,协同肋间肌等之张弛,提高肺吐故纳新和气血交换的效率。同时籍呼吸按摩其他脏器,尤其是促进小肠和大肠之蠕动,从而强化脏器内部的气血运行,从源头上壮经络和畅之势。总之,引动形体、呼吸自然随之,二者相应,促进脏腑气血运行,但必须顺其自然,切忌刻意而为。

在此基础上,静而知身,重在体会、体验、体悟练功过程中身形各部在升降、开合、俯仰、盼顾、侧弯、抻拉等过程中,骨肉(肌群)、筋(腱和韧带等)膜之间的相对运动。特别是日常生活中运动较少的胁肋、腹部(自中脘至少腹)、腰臀、腹股等部肌骨筋膜之间的相对运动。古人认为,若练气功而不练筋膜,则气痿而不能宣达流窜于经络,气不能流窜,则筋不能坚固。故不同层次筋膜之牵张至关重要。

人体组织形态学告诉我们,组织间质是由基质网络等构成的多孔介质,其间充满着组织间质液和游离气相物质,它们大多数是细胞代谢排出的无序物质,气功锻炼过程中筋膜层层牵张将促进组织间质液的流动,提高其输运效率,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出。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应力-细胞生长关系的研究表明,细胞外基质网络(extra cellar matrix)形成了细胞生长的微环境,胞外环境中应力分布和力-化学耦合作用以及力-电效应,制约着细胞内外的物质输运和细胞形态及细胞内微结构的变化。进而引发细胞重建(remodeling)过程。细胞外微环境的变化→细胞微结构和细胞质流动以及细胞器分布的改变→细胞核膜内环境的变化。如前所述(第二节之(四)),基因表达调控是基因组和细胞内、外微环境协同作用的动态选择。若细胞外微环境偏离其正常稳态必将导致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失误概率增大,且随时间的积累而俱增。从而引发非传染性慢病(NCD)等。以人们闻之色变的癌症为例,J. Blech(《无效的医疗》,2005)指出,人体内(尤其是腹腔中)总是有为数不少毫米、亚毫米尺度的小肿瘤,它们都是良性的,存活一定时间就会自行凋亡而消失,但同时新的小肿瘤又会生成。这是常态生理过程。但一旦细胞微环境之稳态因代谢产物之滞留而被破坏,细胞内、外相互作用失衡,将会导致基因表达、调控失误,有可能使微血管长入小肿瘤。那么,小肿瘤就不会自然凋亡而消失,反而会疯长而癌变,形成恶性肿瘤~癌。按中国传统医学的说法,组织间质液中代谢产物滞留,日久间质液变稠而变成痰饮(无菌性炎症)。再进一步,痰从胶态因凝而固,变成推不动、化不开的固态存在,名之曰“岩”(嵒),即癌。显然,炼功过程中抻筋抜骨引动各层次筋膜之牵张,从而促进组织间质液流动,以免使痰湿壅积对于预防癌症的意义重大。当然,化学性/生物性中毒(如黄曲霉素等)引起的细胞癌变不在此列。但炼功所致筋膜的牵张运动对防止癌样细胞增殖而形成病灶亦有重要作用。

《淮南子·泰族训》说得好:“四肢节族,毛蒸理泄,则机枢调利,而百脉九窍莫不顺。”这不仅可驱外邪使不滞留于内而酿成祸患;更要紧的是以此防止一些非传染性疾病由此而引发。

更进一步,在“静而知身”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体味、领悟,腰间命门和腹部神阙(肚脐)之动静。并不失时机以神意导之使两者张歙吞吐,阴(神阙)阳(命门)调和;进而感知带脉(或佛家密宗所言之“脐轮”)之舒缩、流转。《难经》曰:“命门者,诸神精<注:指五脏之精和神>之所舍,元气之所系也”。“脐下肾间之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脉之根本,故名曰源”。据此,以人(“我”)之神意,协同命门之开合和神阙之出入,以启动并促进人(我)和与生俱来的先天元气与脾胃化生之水谷(五味)之气和由呼吸之气籍心-肺协同而化生之胸中大气(宗气)相融合,“并而充身”。由此炼功便踏入了一个新境界之大门。而人的生命运动的稳态亦将随之而跃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是这种境界的写照。这里关键在于“恬淡虚无”,此时识神之处世、应物、待人、治事无碍于元神之清明。“事来则应,过而舍之”,“物至则应,过而舍之”(《管子·内业》)。真意显现,真气自然而从之;只要人(“我”)之精神内守而不(或少)外越,便可以防治诸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Ⅰ型除外)等非传染性疾病(NCD)以及新老传染病之侵害,而心明神宁,则各类精神卫生问题亦将迎刃而解。

至此,静而知身进入了内而“省身”之境。此时就不该、不能也不必以意念导引行气了。真气自循经脉而行,而神(元神)意(真意)照察而制之。故《黄帝内经·素问》直截了当地说:“真气者,经脉之气也。”至此境,呼吸之调整(在神意控制下)或可有助于真气之运行,但具体方法因门派而异,且需个性化的及时指导。

应当强调指出,《难经》说:“呼出心與肺,吸入肾与肝”。“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那是就真气之出入运行而言的。切不可与健身气功调整呼吸之气混为一谈!

至于“允中致和”有三重含意。一是精神专注过程中意念之火候之把控。孟子说得好,“心勿忘”,“勿助长”(《公孙丑》)。勿追求过往炼功过程中曾经体会过的愉悦和舒适;亦勿恐惧炼功时曾经出现过的形体之疼痛、不适,或情绪中没来由的惊懼和不安。如《管子·心术》所言,“物至则应,过而舍之”,“事来则应,过而舍之”。二是在形体运动过程中,足下虚实分明,人体重心落于双足和尾闾地面投影构成的三角形之中。始终保持腰胯中正,关节稳定(尤其是膝关节,屈膝时膝之投影不超过足尖),且髋、膝、踝、肩、肘、腕、指协调运动,脊柱中正而以自然生理弯曲为中线作小幅度摄动。形体整体在炼功过程中正和谐、协同,且由谨守规范→心无(忘)规范,而形动无不中矩。这是“允中致和”日积月累所导致的境界的跃升。

更为重要的是:“允中致和”就是在炼功过程中涵养道德,陶冶心性。成才心理学的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人能否成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格性因素,尤其是自律性。智商之类是微不足道的。而气功锻炼能否健康心身,增益智慧,以及其功效之大小,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能否持之以恒,且持恒之心志,常守不渝。故认真炼功,并坚持不懈,使之成为人(“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本身就是对人(“我”)之自律能力的锤炼。进而陶冶自我之心性,完善自身之人格,唤醒内秉之智慧,以达身心兼美之效。

《论语·子罕》有言:“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此乃气功修炼和日常生活里“允中致和”之纲要。

综言之,“静而知身,允中致和”是修习健身气功的首要因素之一。管子曰:“人能正静者,筋信而骨强”,“正静不失,日新其德”,持之以恒,则“道可得矣”(《心术·下》)。

由此看来,不仅是习练健身气功之第一要素,也是道家循德求道,修道而得道的入门途径。

(摘自《健身气功导论》)

作者:陶祖莱

上一篇:中国画装饰饮食文化论文下一篇:地方院校大学生创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