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新课标改革论文

2022-04-18

笔者认为,基于“任务群”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以项目(群)学习为基础的语言实践活动。它具有这样几个显著特点:学习客体上,强调整体性与系统化(如以整本书为阅读对象,以专题形式进行研讨);学习主体上,强调自主性与合作精神;学习方法上,强调批判性与探究式。“学习任务群”体现了全新的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艺术新课标改革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艺术新课标改革论文 篇1:

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的思考

编者按:2007年4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会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修订工作正式启动。目前“新课标”修订工作已完成,在即将颁布实施之际,我刊约请担任此次修订工作召集人的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杨文轩教授,撰文回顾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小结“新课标”的实验和修订工作,对“新课标”的理念和实施问题提出思考,以期引起大家共同关切与研究,为“新课标”完善、实施不断努力。

自1999年启动国家级课程改革,2001年9月推进实验以来,这场历经11年的“新课标”改革,经过制定、实验、修订3个较大阶段的工作,终于完成了送审稿,正等待审批颁布实施。其时间之长、争论之大、参与者之广都是中国课程改革史无前例的。这充分表明学术民主的气氛越来越浓厚,知识分子的自觉意识越来越强烈。按照国家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计划,现正在进行“新课标”解读的编写,今年下半年启动教材编写,预计明年9月“新课标”就可在全国颁布实施。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评价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具有多重含义的术语,其内涵与外延有很大差异。在我国,对体育的理解不一致,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对国家课程改革初始阶段的指导思想、目标与策略都存在较大分歧。几个问题加在一起,使体育课程改革难上加难,旷日持久。

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单回顾

回眸人类历史,可以比较清晰看到,体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有高度契合性。被认为人类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农业文明代表的古希腊,催生了奥林匹克文化。公认的工业文明代表的英国,催生了现代体育运动。而知识文明代表的美国,正在把健身休闲推向高峰。欧洲文艺复兴之后,一批教育家论述了身体运动对培养理想个人和群体的作用,并把体育与教育联系起来,创造了体育发展的早期形式。夸美纽斯(1952~1670年)在西方被称为“学校体育之父”,他第一个把比较成熟的身体练习活动作为正式课程引入学校,并创造了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班级授课制。洛克推出了智育、德育、体育三育的“绅士教育”思想。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首次用“体育”(Physical Education)这个名词来标记体育教育活动。这样,体育教育形态有了名称、理论和实践,学校体育结构基本形成。

我国真正把体育列入学校教育内容时间并不长。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把体育列入学校教育内容,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后真正实施,当时叫“体操课”。北洋政府于1923年把“体操课”更名为“体育课”。旧中国经济落后,教育落后,体育教育更为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有了飞跃发展,政府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也重视体育课程改革。到现在为止,已经进行了8次体育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特征:1949~1952年“破旧立新”、1953~1956年彷徨与探索、1957~1963年教育大革命、1964~1976年“半途而废”、1978~1980年拨乱反正、1981~1985年恢复与发展、1986~1998年坚持与改革、1999年至现在面向未来。

虽然我们非常习惯在课程改革中使用革命字眼,但真正有革命性意义的课程改革只有2次,一次是1949-1952年,把我们沿用多年的欧美教育模式全盘否定,全面推行前苏联教育模式。原来使用的“课程标准”改为“教学大纲”。另一次是1999年启动,2001年9月开始试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该次改革比较多的采用欧美后现代建构主义思想,把沿用半个世纪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从名称上重回解放前的叫法,这也不是什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其内涵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革命性变化对原有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制度安排产生强烈冲击,与第一次改革不同的是,现在政治生态环境比较宽松,认识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化程度也比较高,产生比较广泛而又激烈的争论。

2 “新课标”实验修订的简要小结

“新课标”实验以来,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首先在数学科引起较大争论,一批院士联名提出尖锐意见,使各科目更加注意广泛听取意见,认真进行修改,加快了从制订、实验进入修订阶段。应该说“新课标”实验以来,教育部组织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研,从调研结果来看,对“新课标”认同度很高,91.6%的人认为课程标准“很好”和“比较好”。对5个学习领域的划分也有90.7%的人认为“很好”和“比较好”。“新课标”带来的显著变化是学生喜欢体育课了,88.7%的学生“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更可喜的是,75.9%的教师认为教学能力比过去“明显提高”或“提高比较大”。当然也有专家提出来自体制内的评价是不科学、不客观的;也有一批学校体育专家学者提出很多问题与疑虑;一批中学体育教师存在困惑。但是,我们没有更广泛、更权威的数据颠覆“新课标”改革。而教育部调查数据支撑改革的推进。

基于调查结果,可以得出的基本判断是:“新课标”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基本框架是合理的。要在实验基础上总结、改进、提高。对其修订应是建设性的改进,而不是颠覆性的改变。

3 关于“新课标”理念的思考

“新课标”改革起步以来,首先思考的问题是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问题。客观地讲,我国学校体育从制度安排到内容设置,基本上是沿用欧美学校体育的模式。尽管受到前苏联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但也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对国外体育理论与实践依存度过高始终是我国体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换言之,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还任重而道远。我国学校体育的思想和理论还需要提炼、丰富、提高和构建。什么是指导我国体育教育实践的思想呢?

3.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反映了体育本质属性的要求。体育的目的首先是增进人的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呼应了时代的要求。在近代以工业革命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中,物质极大的丰富了,体力劳动强度降低了,休闲时间增多了。人类在享受现代化带来的文明时,如何不失去弥足珍贵的“野性”,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体育是最有效、最有益、最有趣的济世良方。20多年来,在全国大规模的青少年体质调查中,我国青少年体质某些指标连续下滑,至今未见止跌回升。在这一严峻的现实面前,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尤有深刻现实意义。“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反映了人民教育方针的要求,清除“锦标主义”思想。学校的永恒主题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对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激发兴趣、养成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和全面发展,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2 确立终身体育思想

学校体育既有阶段性任务,更应有长远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使经过学校体育教育的每个学生,都能够认识体育的真义,激发运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使体育与其相伴终生。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新课标”的设计围绕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防止学生喜欢什么就教什么,教师偏好什么就教什么的倾向。而且要把养成锻炼习惯作为教学追求的目标,习惯是需要养成的,良好的习惯是健康的第一要务。教学内容也存在阶段性目标与长远目标问题。内容设计上既要注意锻炼价值,又要注意运动项目的内在规律,同时还必须注意繁简可调,强弱可变,难易可选,多少可炼。即同样练习内容年青时可繁些,年老时可简些;体力好时强度可大些,体力弱时可小些;水平高的难度可提高,水平低的难度可降低;人数多少、时间多少、设备多少都可练习,都可以运动。确立终身体育思想,统领了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

3.3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始终把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充分注意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实施课程三级管理制度,加大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课程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从“新课标”的表述到内容,如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等等,无不是从学生主体角度去思考、去设计。这是“新课标”的一大特色。

4 关于“新课标”实施问题

准确理解、全面实施是“新课标”目标达成的关键。在实施过程中,尚有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完善和发展。

4.1 关于“新课标”实施的组织领导

“新课标”实行课程三级管理制度。这意味着实施过程中中央、省(市、区)、学校都必须共同负担起实施任务,这既有认识问题,也有能力和条件问题。尤其农村小学,由于师资数量、专业水平、客观条件等因素局限,将是实施过程中难点之一。加强培训是目前采取比较有效的方法。“新课标”实施课程三级管理,如何使课程理念成为共识,尚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中现有比较突出的任务和内容,既有“新课标”全面实施,还有中考的体育加试,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艺术“2+1”等内容。它们如何在统一指导思想中协调进行,尚待进一步整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对青少年体质某些指标连续下滑问题作出明确要求,5年内止跌回升,4年多过去了,止跌回升尚未完成,如何完成这一个明确的任务,也待共同努力。总之,实施过程认识统一是前提,只有统一认识,才能有统一行动,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4.2 关于“新课标”的内容

“新课标”的显著特点是把“体育课程”改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增加了健康内容,用意无疑是好的,但体育与健康课程不可能也不应该包揽所有健康内容。这既有与其它学科,如生物等学科的分工问题,也有理论、实践支撑,时间积淀问题。哪些内容,何种方法才科学、合理、经世济用,需实践检验和时间检验,这是修订难以达到的。“新课标”打破原有按竞技项目内在规律安排教学内容的体系,确立按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领域,如何在各个水平之间,使其学习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这是需要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十分注意、深入研究、精心安排的一个新课题。“新课标”从三维体育观出发,在确定课程总目标基础上,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方面描述具体目标,构建新的内容体系。在这5个目标中,尚未明确健康内容的目标,如何在目标描述上不要过多过广,又要能反映出学习内容,也需要再深入研究。总之,新的体系构建,是一个过程,既然已上轨道,目标是可期的。

4.3 关于学习评价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和“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的要求。“标准”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提出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的基本原则,并根据这些原则对学习评价提出相应的建议。“标准”在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的时候,把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体能、知识与技能纳入评价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但“标准”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未做具体的、统一的规定。这将在“标准”解读中给予进一步说明。学习评价作为这次课程标准改革的亮点,在教育部统一调研中,是满意度最低的一项内容。从多次座谈和调研中发现,对这项改革存疑较多。从过去的教师评价到“新课标”的多元评价。从过去的态度(一般看出勤率,一般中小学生很少缺课,可以忽略不计),健康状况(一般看国家健康标准),也有现成的,所以体育教师教学评价一般是技评与达标,以达标为主的状况,到“新课标”的5个目标的评价,操作起来要复杂得多,平时对每个学生状况掌握也要求更加详细,这就有个科学性与可操作性问题,也有教学评价的即时性与教育效应的滞后性矛盾,学习成效的综合性与体育教育功能局限性矛盾。实施过程必须着力简化评价方法,努力提高其可操作性、可行性。

“新课标”颁布与实施,把我国学校体育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的课程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新课程改革为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大显身手的舞台。从“新课标”启动、试验、修订以来,广大体育工作者认真思辨,热烈讨论,积极试验,使“新课标”不断完善、提高。这本身就是一种新中国建立以来少有的好现象。广大体育工作者应该有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理论体系和课程标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作者:杨文轩

艺术新课标改革论文 篇2:

关于“学习任务群”的几点忧思与期盼

笔者认为,基于“任务群”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以项目(群)学习为基础的语言实践活动。它具有这样几个显著特点:学习客体上,强调整体性与系统化(如以整本书为阅读对象,以专题形式进行研讨);学习主体上,强调自主性与合作精神;学习方法上,强调批判性与探究式。“学习任务群”体现了全新的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样一部依据全新课程理念进行全新设计的《新课标》值得我们充分肯定与期待。但在肯定与期待的同时,在即将开始“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之前,笔者又隐隐有些忧思与期盼。

一、忧思的历史背景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汉语语法教学一直是我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材编有专门的语法章节,中、高考语文试卷设有专门的语法试题以检测教学效果。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受国际上“淡化语法教学”思潮的影响,我国语文界也提出了“淡化语法教学”的观点。这一观点给后来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编写带来了明显的影响。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虽然没有刺眼的“淡化”字样,但也没有像原来那样强调语法教学。随之而来的是,语文教材中的语法章节没了,语文试卷中的语法试题也没了。

这一轮教学思潮的掀起,给我国中学汉语语法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由于“淡化”一词的词义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人们对其所致的程度很难把握,有人干脆把它理解为“取消”,使得后来的初、高中汉语语法教学陷入混乱之中,直接导致中学生汉语语法知识欠缺、阅读和表达能力下降,甚至语文教师经常听到英语教师的“责怪”,说什么学生英语语法学不好,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可见,淡化汉语语法教学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 笔者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拙作《语法到底要不要教?》(获2005年南昌市教育教学专项论文二等奖),此不赘述。

《新课标》有关“学习任务群”的全新设计与二十多年前的“淡化汉语语法”思潮并无必然联系。但由淡化直至取消汉语语法学习的片面甚至有些极端的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有目共睹的,这让人不得不联想到《新课标》有关“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会不会也将有类似的片面或极端情况发生呢?

二、忧思的具体内容

1.学生层面,忧基础不牢。

以“学习任务群1——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为例。本任务群旨在“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构建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本任务群设置的五个具体目标中,阅读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学术著作是其中的两个。虽然正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王宁所说的那样,“整本书阅读,并不是这次高中语文课标修订首先提出来的,作为一种阅读策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外阅读中已经提出。语文课中如何指导整本书阅读,也已经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在高中阶段,到目前为止,语文教学还是以单篇为基本单位开展教学活动。因此,由传统的单篇教学向《新课标》要求的整本书教学的转变,是本“任务群”教学重点。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绝大多数学生连一篇单篇小小说都不能很好地鉴赏,如何能鉴赏一部结构复杂的长篇小说?能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吗?学术著作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不仅有知识的广度,更有知识的深度,限于高中生的知识结构与层次,真能读好一部学术著作吗?能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吗?对于那些连简单的论述类作文都难以写好的高中生来说,能“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吗?

基础始终是第一位的。没有单篇或章节的有效学习,整本书的学习恐怕是一句空话!教师们会处理好单篇教学与整本书教学之间的关系吗?会教会学生真正掌握单篇学习方法并由此夯实学生单篇学习基础吗?《新课标》只是强调了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并没有明确地弱化单篇教学,但会不会像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出现的由淡化汉语语法教学到取消汉语语法教学的极端现象呢?若果真由强调整本书阅读教学演变成弱化甚至漠视单篇教学,那后果绝不亚于二十多年前淡化直至取消汉语语法教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忧学生基础不牢,不只体现在“学习任务群1”这一个任务群上,,其它“学习任务群”也有同样的忧虑。比如,“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和“学习任务群14”(中华传统文专题研讨),在学习这两个“任务群”的时候,如果没有扎实的文言功底,连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古文都读不懂,何谈研习或研讨?

2.教师层面,忧业务不精、观念僵化。

《新课标》提出“学习任务群”概念后,課程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教材编写据此而行,课堂教学也多以一个专题一个项目的形式展开,这对教师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学习任务群1”要求教师教给学生整本书(如小说、学术著作等)的阅读方法,教师们(特别是年轻教师或不好学习的老教师)就得问问自己:“我能真正鉴赏一部结构复杂的长篇小说或理解一部有深度的学术著作吗?”教学参考资料对教师教学有帮助是毋庸置疑的,但现实的情况是,有些教师缺乏独立钻研的精神,像是患了“教参依赖症”,离开了所谓“教学参考书”就不太会教了,怎么能引导好学生阅读整本书呢?

“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和“学习任务群14”(中华传统文专题研讨)不只要求教师有扎实的文言功底,更要求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有较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没有扎实的文言功底,读不懂经典;没有对中华传统文有较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教学就只能是鹦鹉学舌,照搬参考书或参考答案,离开了“教参”就没法教了。比如,在教授目前正在使用的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论语〉选读》时,教师就不能只是研读这本“选读”本身,最好还要读《论语》全书及其相关重要译注,还要读《孟子》《荀子》并进行纵向比较,还要读《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并进行横向比较。只有这样,教师在教授《〈论语〉选读》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看来,一桶水恐怕是不够了,必须是一缸水甚至是一湖水才行,而半桶水肯定是不能适应《新课标》的高要求。同行们,我们都能胜任即将执行的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工作吗?

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以转变观念为前提。如果教师不转变观念,要想主动适应《新课标》新要求可能是一句空话。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王宁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语文课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走出知识本位、技术主义、文本为纲、讲解分析的传统教学模式后,需要根据新的改革思路调整课程设计和实施路径,加强情境化、结构化和选择性,实现教材编写、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恕笔者直言,目前语文教学,恐怕主要还是以传授知识和应试技能为主要教学模式。

3.学校层面,忧贯彻不实

有人说,所有教育教学改革,一旦碰到高考就一定会败下阵来。这话有点过,但也为大量事实所证明。《新课标》既与时俱进,又符合语文教育教学规律,无疑是一部好的课程标准。但是,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大法,其制定是人,执行也是人;能否严格贯彻执行《新课标》,学校是关键。过去几十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学校在贯彻执行《新课标》问题上可能不是那么令人放心。

首先,学校会给予充分的时间保证吗?依据《新课标》规定,“学习任务群2”(当代文化参与)的学习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这说明本“任务群”在《新课标》课程结构中有着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课程理念,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极为重要。要完成本“任务群”的学习任务,必须依据《新课标》的规定,“开展文化调查”,“建设各类语文学习共同体(如文学社团、新闻社、读书会等)”,“通过社会调查、观看演出、参与文化公益活动等,丰富语文学习的方式,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本“任务群”的“教学提示”说,“以参与性、体验性、探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为主……通过开放式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若果真能严格依据《新课标》来进行教学活动,我想一定能达成《新课标》设定的教学目标,但学校会给予时间上的保证以让师生走出校门走进社区或别的文化场所吗?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教师能带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向农民伯伯学习植物栽培知识;走进工厂,向师傅们了解产品生产过程。可现实情况不容我们乐观,特别是很多采取封闭式管理的私立学校,恐怕更是难以保证完成“学习任务群2”所必需的教学时间。

其次,学校会过于偏重高考内容而忽视非高考内容吗?当应试教育还不能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素质教育还不能真正成为现实主角的时候,学校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就是必然的。众所周知,真正指挥高中教学的指挥棒是高考。虽然依据《新课标》编写的语文教材还没有走进课堂,语文高考还没有依据《新课标》进行命题,但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依据《新课标》命题的语文高考试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把《新课标》中的十八个“学习任务群”囊括在一张试卷里。那么,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会不会因此出现选择性的放弃呢?如果这样的忧虑变成现实的话,那么,最有可能被抛弃的是选修部分的几个“任务群”。能有权取舍的当然是学校,相信绝大多数教师不得不面对高考现实,不得不服从学校教学管理与安排而抛弃本不该抛弃的东西。

4.政府层面,忧督察不严。

没有严格的督察,执行就极可能大打折扣。明清以来,朝廷派驻各省督导,视察教育行政及主持考试,称视学,是教育行政及考试的专职官员。民国后,各级教育行政机关督导所属及学校的专员,叫督学。2012年10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督导条例》第六条规定“ 国家实行督学制度”。自此,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都为教育督导机构配有专职督学,其职责就是监督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执行情况。

教育改革几十年了,也取得了一些非常好的改革成果,但教育仍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要求,这是共识,这才有了“钱学森之问”,才有了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的新局面。“学习任务群”的提出,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无疑有重大现实意义,但最终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吗?

素质教育推行好些年了,但时至今日,多半依然停留在文件里或口头上。比如,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取消了高考排名,但县市教育主管部門仍向各校下达高考指标,学校继续把高考指标分解到各班各任课教师,教师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两个词:“应试”和“指标”。再如,很多省份的很多学校为推行素质教育而设置的选修课程越来越多,而且每年都要进行精品选修课程的评比活动。精品选修课程是越来越多越来越“精”,但又有多少学校如实开设了那么多的选修课呢?如果学校放着花了大量精力而开发出来的精品选修课程却不予开设,学生的素质教育不就是一句空话吗?有督导职责的主管部门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了吗?现在,《新课标》有关“学习任务群”的全新课程设计,如果不能真正在学校教学一线得到切实贯彻执行,我们的上级主管部门会严格履行督导职责吗?

三、忧思之后的期盼

与上述“四忧”相对应,笔者有“四盼”。

一盼,学生基础得到夯实。基础不牢,一切免谈。教师们应切记:“群”是由若干个“个”组成,处理好“群”与“个”的关系,是实践《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的重要一环。“过”与“不及”都是不行的。

二盼,教师切实转变固有观念,努力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群”意味着“广”,也意味着“深”。一线教师是《新课标》包括“学习任务群”在内的所有教学任务的实际执行者,特别是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们半桶水肯定不行,一桶水恐怕也不够,非一缸水一湖水不能胜任《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工作。提高业务水平的途径不外两个:自学和向他人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最大智慧。

提升业务水平肯定是必须的,但转变观念比提高业务水平更重要。观念陈旧,很难主动适应《新课标》新要求,主动去提升业务水平;即使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如果固守陈旧观念,也是不能胜任《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工作。

三盼,学校从实贯彻执行《新课标》。“从实”贯彻执行《新课标》有两层含义:一是希望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地为教师完成“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工作提供必要的机会与平台(比如,“学习任务群2”需要外出参观、调查)。二是希望学校真正地依据《新课标》来制定“学习任务群”的校级教学计划并加以贯彻执行,而不单单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督查,临时性地做表面文章。

四盼,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严实履行督导职责。“严”,要求督导工作一丝不苟,把督导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实”,要求督导工作不走形式,不走过场。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严格履行督导职责,是学校及教师贯彻执行《新课标》的必要且有力的保障。

关于“学习任务群”,如果没有了“四忧”,如果“四盼”得以成为“四实”(夯实、切实、从实、严实),那么,通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一定能得到锻炼和提升,也一定能为学生学习其它课程乃至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温继周

艺术新课标改革论文 篇3:

“新课标”理念下作曲技术理论的运用

【摘要】“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教学是大学音乐教学中,新近推出的教育教学理论,需要在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但是,其应用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存在一定的障碍和坎坷。本文就这一课题从作曲技术理论的运用原则和运用策略两个方面入手,对“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运用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新理念 作曲技术理论 运用

作曲技术理论是音乐创作时所必需的关键学科所在。该课程主要包涵作品分析,曲式,配器,复调以及作品分析等方面。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将音乐的基本要素,常见结构,风格流派等进行掌握,并且能够对其进行不同层次的创造,演唱等,从而加强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理解,进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

1.作曲技术理论的运用原则

作曲技术理论是学习作曲技术与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把握其运用原则非常重要。在“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中,主要包括“科学、规范、高效”三项原则:

1.1科学原则

科学施教、科学运用是“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教学的第一原则,包含:教学的科学、教材的科学、器械的科学以及技术教育教学理念的科学。

1.2规范原则

教学要规范、操作要规范、学习要规范,在“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中,必须推行规范、说理的教学,千万不能为了求取进度而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1.3高效原则

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这是每一所高校至始至终追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成绩,而在“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中也是如此,要充分确保“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教学的成功,并取得实现,确保实现“学有所成”的教学目标。

2.“新课标”理念下作曲技术理论的运用策略

“新课标”理念下的作曲技术理论,为的是更好实施音乐教学,更好地培养优秀的作曲人才,同时也是间接地服务于推出更多的音乐作品,成功地实现作品技术理论的科学合理、规范高效运用。

2.1要做好新旧对比

“新课标”改革虽然实施的是新的理念、新的技术,但也是以原有的作曲技术理论为基础。只有在原有技术理论的基础之上作以改进和出新,才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那么这时就要对新旧作曲技术理论进行对比:首先,在教材内容上做好对比,主要表现在对重点章节的改动、对重大作曲技术理论的修正、对基础知识的更新等,教师提示和讲述不同之处的同时,还要启发和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们自己去对教材作以新旧的全面对比,从而初步了解“新课标”下作曲技术理论相关情况;其次,要在技术理论转化上做好新旧对比,原有理论有原有理论的道理,新理论也有新理论更新的理由,在接受和学习新的作曲技术理论的时候,一定要在掌握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实施对“新课标”下新的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和学习;最后,要在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上作以转变,那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要想方设法地在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与原有方式作以对比,从而作以改进、寻求精进。

2.2要掌握基本要素

在“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中,一定要掌握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配器等方面的音乐和乐理知识,在和声、曲式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必须要坚持“牢固、牢记”的教学和学习原则;在作品分析上,教师在讲述知识的时候要做到身体力行,把每一部音乐作品的特点、风格以及创作方式方法都要作以详尽的分析和讲解,为模拟式创作打好基础;要想创作好的作品,就要懂得乐理并且还要精通乐器,在“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中也是如此,诸如各种乐器的复调、配器等乐器知识都要精于调配。“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就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围绕音乐材料来对音乐进行不同形式、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解释和剖析。同时,“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要素,要在“新课标”指导的学习中让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常见结构、体裁形式、风格流派等,另外也要巩固和牢记好演唱、比赛、识谱等基础知识,切实做到有的放矢、学有所长、学有所成。

2.3要实现学以致用

运用和应用是“新课标”的作曲技术理论成功教学的一个核心,而这一核心归结为四个字就是“学以致用”,只有实现了学以致用才能实现“新课标”的作曲技术理论教学的成功。那么,鼓励学以致用,也就是鼓励和启发学生们进行作曲创作的时候,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模仿式创作。模仿就是对已有的音乐作品或者教师作以点拨的自由作品,进行全范围的模仿。在“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应用,而作为作曲专业而言,创造才是第一位的,所以在教学之初就要让学生们清醒地认识到创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必然性。所以,在“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中,模拟创作是学生们独立作曲的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二是自主式创作。“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中也是如此,让学生们扎扎实实地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确保学生们学习不呆板、思维不僵化,保持自主创作的热情和自主创作的空间;三是比赛式创作。比赛是激发学习热诚、调动学习热情的最好方式,尤其在“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中,要想让学生们有足够的创作动力,有时是需要通过一些比赛的形式和手段,来提高创作水平的,有时通过比赛分出三六九等之后,可以让后进的学生们找到差距奋力前进,也可以使优秀的学生及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戒骄戒躁再攻关;四是灵感式创作,在“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中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放飞自然,放飞思维,放飞创作,让学生们在扎实的技术理论和强大的创作灵感的基础之上,实现学习上、创作上质的飞跃,拿出属于自己的、属于艺术的优秀的音乐作品。

3.总结

“新课标”作曲技术理论教学是一项尝试性工作,正在边摸索、边实践之中,也是在边总结、边前进的工作中,今后的教学实际中,需要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秉承“新课标”教学理念、学习理论,推广新的、更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确保“新课标”作品技术理论在大学音乐的教学课堂中高效、成功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艳;“新课标”理念下作曲技术理论的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2.

[2]张鑫鑫;论新时期中国主调钢琴音乐的艺术特色[J];戏剧之家;2013(09).

杨媛媛(1982-9),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新乡学院音乐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

作者:杨媛媛

上一篇:旅行社差旅管理论文下一篇:会计的写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