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银行法律问题探讨论文

2022-04-21

网络银行是科技进步与金融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一系列的制度变迁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相应的网络银行风险。网络银行,其低廉的成本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银行代表了现代银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盈利空间。然而技术的革新不仅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经营风险。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网络银行法律问题探讨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网络银行法律问题探讨论文 篇1:

网络银行监管体系的前瞻性研究

网络银行是利用Internet和Intranet技术,为客户提供综合、统一、安全、适时的银行服务。预计到2002年,全球使用网络银行服务的家庭数目将增至20%,网络银行储蓄的市场比重将占15%,网络银行贷款的市场比率将占5%-10%。从网络银行开始注册域名,就有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银行监管的要求,尤其是网络银行服务对象分布极广,处理速度极快,使得相应的金融监管更需要把握瞬息变化,及时切入进行高效率的规范监督。同时由于网络银行包括了除现金以外的零售银行全部业务及部分投资银行业务,使得本外币、表内外、境内外、内外资业务高度综合,从而增加了监管的复杂性。本文拟从以下8个方面对网络银行的监管进行前瞻性探讨。

一、 网络银行的域名注册监管

域名是对应于一个IP地址的便于记忆的英文地址,是基于I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协政)而进行远程登录、文体传递、电子邮件等功能的地址码系统。基于WWW与客户自助服务相结合的浏览器访问能满足80%以上的银行需要,因此作为网络银行建立的首要步骤就是注册简单、易记而能代表自身的域名。网络银行作为银行业务开发的门户,往往需要在网络直接进行转账,支付等货币流动。账户名、密码更会直接向银行主机传送。所以进行银行域名监管是规范网络银行的首要步骤。例如,中国银行网络银行的域名为www.Bank_of_china.com若有人在美国国际顶级域下注册www.Bankofchina.com,一些不知情的客户就极有可能将此误认为中国银行网络银行。其中即使不存在如盗取其中国银行账户密码的诈骗活动,对中国银行争取客户及银行信誉都会有极大影响。而目前金融企业与工商企业同用.com的顶级域名,已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对域名细分化提出的要求。尽管1997年2月4日,Internet国际特别委员会(IAHC)公布要增加:Firm -公司、Store-商店、Web-www活动单位、Arts-文化、Rec-娱乐、Info-信息、nom-个人7个通用顶级域名。但对于网络银行,似乎尚未将其作为一重要大类域名进行顶级标识。我们认为,网络银行发展趋于无国界,以国别域名加以分割的管理漏洞很多,迫切需要建立如.bak的代表网络银行的通用顶级域名,在全球范围内统一使用和监管。只有通过扩展顶级域名才能更大地扩展域名空间,对代表单位特性的二级域名管理才能充分有效。.bak域名的建立不单是解决了域名资源的调配利用问题,而且根据这样的规定,各国银行审批机构就可以有效控制.bak域名审批进而控制网络银行的建立。因此可以避免.com下行业混杂、审批不严而可能引起的银行泛滥。

二、 网络银行的金融服务程式和真实性监管

目前网络银行业务项目主要包括个人银行、企业银行、信用卡、多种付款方式、国际汇兑及特色服务。不同于传统银行以存贷作为业务主体与利润的主要来源,网络银行可以更准确地被定义为一种先进的网络金融服务系统。对该系统中金融服务的确切性、真实性、合规性的监管应是网络银行监管的重点。首先网络银行的业务应符合国家的金融政策,尤其是要控制网络银行利用其相对于传统柜面式银行的低成本优势进行不正当竞争。其次对于网络银行提供的各项金融服务,因各银行间发展特色及侧重点各异,在相似名义下的金融服务内容,尤其是使用该项服务的用户必须接受不同的协议,这必将造成整个服务提供的混乱。因此我们认为,应形成一套规范化的“行业服务规范”,对开户、清户、查询、转账、兑现、信用卡、代理支付等各种网络金融服务进行条例式的规定,逐步将银行与个人及银行间的联系带入一种规范化的程序式服务中。网络银行最大的优势无非在于将服务的空间范围极大地扩展而吸引客户。那么服务标准的制定则是整合网络银行资源的基础。这些标准的制定应由银行的最高监管机构,即国家中央银行制定执行。同时应赋予这些标准以强制性色彩。网络银行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的真实性只能由其自身同样地以虚拟的电子化方式来证明,一旦中间发生任何差错,客户并不能提供有效证据而遭受损失。因此我们认为,就服务的真实性监管而言,应当建立网络银行交易确认系统。对于每一笔网络银行业务,尤其是基于一些不能确定信用的银行服务,用户有权利提出交易确认。即资金的接受方必须通过安全的签名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请求用户给予最后确认,以保证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有最后接受人的确保。对于在同一银行的两个账户之间的转账业务,同样需要银行的确认。这是保证资金流动安全及交易真实有效的必要措施。一旦出现问题,银行或其他受款机构的确认书将具有法律效应以维护用户权益。在网络银行中通过各银行之间的确认来进行相互监督应该说是实现银行自我监督机制与杜绝信用风险的有效措施。

三、 网络银行的记录交易稽核监管

由于网络银行交易的灵活与方便,金融服务交易的数量巨大。作为对银行运行的有效监管方式,我们认为应要求金融机构逐笔记录和在一定期限内保留全部在线金融服务的内容,以备监管当局随时进行实时现场稽核。银行稽核工作主要围绕内部控制、资产状况、负债状况等几个方面,这需要被稽核银行提供相应的业务记录作为原始资料进行核查。就这一方面而言,只是对网络银行服务器空间及资料的储存备份提出一些并不复杂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对资料真实性,尤其是针对网络银行大量复杂的表外业务应作相应的重点稽核。尽管表外业务(OBS)不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而可以避开着眼于资产负债的银行稽核;但对网络银行而言,提供贷款承诺等表外金融服务的同时,银行自身资产也承担了相应风险。目前“巴塞尔协议”把表外资产项目按“信用换算系数”划分为5大类,用信用换算系数而得出相对的加权化风险资产数。这样一些指标无疑应成为网络银行及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我们认为,由央行定期披露网络银行的记录交易稽核监管结果,或强制要求网络银行在网络披露自己的稽核结果及风险指数是必要的,更透明的银行信息本身也能为网络银行赢取更多的客户。

四、 网络银行的“通道密匙”及密匙变形约定监管

除了监管当局对原始交易记录的实时现场稽核外,非现场稽核更能及时地掌握银行经营状况,对银行的包括资产负债表,外汇敞口头寸表、信用分析表、收支分析表等对内对外报表的研究分析有助于实时监控银行。传统商业银行的非现场稽核已实现了采用计算机联网电子传输的方式向监管当局送交报表。金融监管当局能将所需资料数据直接输入计算机的资料分析系统,迅速取得各种分析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必要措施。对网络银行而言,由银行方为主的报表资料按月、按季传送不能适应网络银行的极大灵活易变性。而网络银行自身的技术条件也为监管机构在监管中采取主动提供了条件。因此中央银行对网络银行的监管应顺势而为,对网络银行采取在线监管的方式就更为可靠和翔实。这就要求网络银行提供面对央行和外汇管理部门全方位开放,但又不损害自身网络安全性的“通道密匙”(Top Key),通道密钥是对网络银行所有在线资料、分类数据库进行查询的最高权限。我们认为,应该保证这种权限的畅通以形成从外部直达系统内核机密的通道,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监管的全面与有效。但同时从银行安全的角度,又存在着通道被用作他用或资料泄密的安全问题。因而央行和被监管的网络银行除了对其使用的密钥要进行变形约定外,更应将这种密匙的权限设置为不可写,信息流向由银行向监管方单向流动;同时信息接受仅限于计算机内部网络信息处理。由计算机将大量的接受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得出网络银行每天各类会计报表报告的主要指标。以此来衡量银行金融风险状况。这样一些需要保密的核心数据并不为监管方所直接接触,而以计算后的指标形式出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实时监管与银行自主保密。

五、网络银行金融服务的国界阻断监管

网络使人们的生活打破了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地传递着信息和思想,而网络银行实质上更是覆盖全球的、容纳全部金融服务的虚拟金融机构,理论上它可以实现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对任何客户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的要求。例如今天在任何一台联上了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上输入http://www.sfnb.com,就可以进入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的主页进行开户、产品服务查询、银行介绍,服务演示、账户服务等服务。而一旦用户决定开设账户,就使用安全开户注册表向银行服务器发送加密信息,打印出开户表,签名后连同存款支票一并寄给银行即可。银行使开户表提供的信息确认并为客户开设新账户。银行按客户提供的地址发送一个邮包,包括用户名和密码、账户名、个人身份确认信息、一张银行卡,IC卡或者携带一个私人密匙和认证的软盘。客户可以用银行卡在银行的提款机上提款或存款、付账。以上的简单流程说明,客户只要以最初的支票或其他存款确认账户的开立,不需要其他任何身份确认就可以完成网络银行的开户注册。跨国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只需要具备当地服务器,就可以将本国网络银行服务实现跨国提供。这对那些没有放宽金融服务外商准入的国家提出了阻断这种服务的要求,这也是一国外汇管理的根本前提。就我国而言,在加入WTO的同时,我国也加入了《国际信息技术协议》,该协议要求成员国取消外商提供ISP/ICP服务的限制,对外商通过移动通讯设施提供网络服务的限制也将取消。我们认为,ICP作为网络信息服务与网络金融服务还是有很大的区别,金融服务市场准入的限制仍应逐步审慎的放宽。中央银行应该明确立法,对网络银行的网络金融服务进行服务种类的阻断(如果该国不是采取全能银行模式的话),只允许其提供符合金融分业监管的特定业务;也应对网络银行的网络金融服务进行服务地域的阻断,只允许其提供覆盖本国允许对外的地缘金融服务;如有可能,应向《美国金融现代化法案》中所规定的那样,要求网络银行提供全球并账运作资料,而不仅仅是东道国分行资料,以全面监管网络银行在本国和全球的金融活动。

六、网络银行的系统安全与责任分摊监管

网络银行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安全问题,网络入侵者在实际网络交易中不管是盗窃还是更改电子资金资料,对于信用重于一切的银行来说,都是极大的风险。如何确保交易(网络付款结账)安全和为个人隐私保密是网络行发展需克服的最大障碍。我们认为,强制要求网络银行采取防火墙,虚拟保险箱和其他加密、保密技术来保护自己,并保护客户利益不受损害是极其必要的。中央银行应成立专门的技术委员会对网络银行的系统安全进行资格认证和日常监管。这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要求网络银行将其系统分为信息服务器和银行服务器两块并以防火墙隔开。所谓信息服务器,是向客户介绍银行及其服务的服务器,所谓银行服务器,是装有真正银行应用系统的服务器。这样外部请求只能到达第一信息服务器,经过编码确认为善意服务后经保护加密到达第二银行服务器,对信息解码后进行相应服务。内部与之相连的有更为安全的数据库服务器,装有独立的处理器和通讯设备。至于信息传送的完整真实安全则通过网络标准的密钥系统、信息摘录、身份确认得以实现。在条件成熟时,央行甚至可以要求在两层服务器之间以物理隔绝取代防火墙系统,即内外系统不能同时运行,相互讯息交换采取严格的信息筛别系统,这是以一定网络速度换取更高安全性的有效监管措施。第二,央行网络银行技术委员会应对网络银行的系统分布安全提出监管规范,要求其按任务要求,层层设墙,分级授权。从整个网络安全运作的高度,从每个安全环节入手实施网络安全的控制和管理;结合网络防病毒一并考虑,进行网络实时、动态测试,在不断遭受攻击的同时让网络防护措施不断加强。

应该意识到,央行对网络银行的系统安全监管始终是有限的,网络失败的可能客观存在,因此央行从政策上规定网络银行的风险责任分摊机制就更具现实意义。对网络银行而言,有的损失比较容易分摊责任,有的则很困难。例如银行安全体系不能监控的事故而造成的损失、黑客入侵、网络设备故障、人力不可抗拒的灾害事件等等。从网络银行的长远发展看,监管者应让现阶段的网络银行承担大部分此类风险。这一方面可以迫使银行不以高度技术化的系统安全为借口损害客户利益;另一方面也可迫使网络银行重新探求外部风险化解机制。例如网络银行和保险公司进行“银行网络系统失败保险”的创新,由具有相当技术实力的保险公司负责对银行的技术、设备进行监控维护,并承担此类事故发生带来的损失。

七、网络银行的金融犯罪监管

网络银行及电子商务的特点在于用户的分散隐匿,向开户账户键入一串代码,就可享受各式金融服务,资本也将实现跨国流动。这就为网络“洗钱”、公款私存、偷税漏税等犯罪活动提供了便利。与存款实名制相适应的身份有效确认体系也急待建立。基于网络银行的飞速发展,犯罪分子无疑会进行充分的“网络犯罪创新”,各国中央银行及早防范并进行监管是整个网络安全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我们认为,防范针对网络银行的金融犯罪的基础是建立具有法律效应的身份认证,这样任何一个用户在网络的商务活动都可以有据查询并相应负责。目前的身份认证主要是证明电子邮件公钥真实性的个人数字证书,通过申请使用该证书来确保电子邮件的完整性、不可否认性、传输安全性和身份真实性。国内外各种认证中心为用户提供证书服务。网络银行对认证系统具有更为安全统一的要求。

1998年10月21日,世界最大的8家银行与美国名为Cerco的电子商务公司共同组建了一个认证中心,名为全球信用集团(GlobalTrustEnterprise),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协作系统,通过数字认证方式识别银行及企业间电子商务参与者,以此来防范网络商务犯罪活动。我们认为,为防范网络金融犯罪,中央银行可以通过立法,并建立自身的数字认证中心,以签发代表网络主体身份的“网络身份证”,来对参与网络金融交易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识别,以加强对进入网络系统的资金来源和流向的合法性审核。

八、网络银行的前瞻性立法监管

可以说,法律体系的真空是目前各国政府对网络银行乃至网络经济缺乏足够管理能力的根本原因和现状。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这么多年,世界各国至今都没有制定有关互联网的完整法律。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目前已经完成了示范电子商务法的制订工作,意在建立统一、通用的电子商务规则。但该示范法本身并不是法律,而是作为一个示例,希望各主权国家将这样的规则纳入自己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包括网络银行的电子商务涉及的法律问题十分复杂广泛,涵盖了电子合同的法律有效性、知识产权保护、个人隐私权保护和安全法律保证等几个方面。目前对网络银行交易合同与传统合同是否具有相同法律效应,以及如何有效处理管辖区问题迫切需要法律上的统一性和确定性。而对网络银行的立法,包括了网络金融交易税务立法、网络安全立法、消费者权益,保密法等各方面的体系性立法还是法律的真空地带。此外,网络立法还应对网络银行系统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标准、安全产品的生产与选择、网络银行系统管理机构和安全机构的权力、义务与责任、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等做出规定,将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原则规范化,对违反安全法的行为进行法律制裁,创造网络银行正常运行的良好环境。行之有效的法律监督才是进行网络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对网络银行的立法监管还必须考虑许多其它重大问题,例如监管效率与银行运作效率的协调问题。网络银行的特色在于其运作的高效率低成本,对网络银行的严格监管在提高网络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同时势必将影响影响银行的高效运作。监管所维护的安全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决定了监管在银行发展中的不断创新与探索。那种外在的、被动的传统监管思路绝不能适应现代新兴网络银行的监管要求。对于网络银行的监管应着眼于银行内部自发自主的监督,着眼于加强国际间合作,着眼于加速改革现有监管机构的设置。

作者:钟伟 旷虎

网络银行法律问题探讨论文 篇2:

我国网络银行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网络银行是科技进步与金融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一系列的制度变迁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相应的网络银行风险。网络银行,其低廉的成本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银行代表了现代银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盈利空间。然而技术的革新不仅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经营风险。网络安全问题不断的显现和激化,使得网络银行的风险管理成为影响网银发展的重要一环。

一、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

以互联网作为依托发展起来的网络银行突破了传统银行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用户效率,已成为银行业未来发展竞争的大势所趋。据权威认证机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简称CFCA)2015年12月3日发布的《2015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个人网银用户比例为40%,手机银行用户比例为32%,电话银行用户比例为23%,微信银行用户比例为18%。调查显示,个人网银用户比例在二级城市增长最快,与一级城市差距在不足4个百分点,逐年缩小,而三级城市与一二级城市的用户比例差距依旧很大,呈现数字化鸿沟的特点。

同时,2015年,个人网银活动用户比例为87%,与2014年相比无显著变化。交易用户比例为59%,较2013、2014年大幅下降。综合其他研究数据,报告指出,交易用户比例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交易场景移动化,PC端的交易需求降低;用户偏好使用更便捷的第三方支付;手机银行的替代作用。2015年个人手机银行出现爆发式增长。用户一旦习惯使用手机银行后,对网上银行的使用需求就会下降,甚至出现了一定比例只使用手机银行不使用网上银行的用户。

用户在最近一年内在,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办理的业务主要有:查询余额与交易明细、网银支付结算和转账汇款三大业务,最经常办理的业务也为这三大业务。用户购买银行渠道投资理财产品的比例为29%,进行跨行资金归集的比例为8%。

调查发现,刚开设网银的客户,会把适用性当做首要考虑因素,而意向用户更注重网银的安全管理。因此,网络银行的风险问题是影响网络银行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

网上银行风险基本上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环境风险、技术风险、业务风险和客户操作风险。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是,网银在中国的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对应的风险监管体系未建立。目前,我国网银由中国人民银行实施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此外,还受信息产业部、公安部以及新闻出版署的管理,负责网上银行的信息技术标准、信息安全和新闻管理,但未建立专门的网银行业管理组织。从法律角度来说,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网上银行监管的相关法律,包括法律法规、管理办法和通知三个层面,我国网上银行监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国家的监管制度保持一致。从技术层面看,我国的网上银行技术已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银行已经开拓了网上银行业务。控制技术风险一直是各个银行风险控制的重点,从业务角度看,第三方支付的出现极大降低了网上银行的风险,风险的降低带来的是网银业务的增加。但网银业务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

(一)对网银的理论研究滞后

目前,我国关于网银的基本理论、管理框架、推广手段、发展模式、业务办理流程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对于网络银行的认识,依旧是销售传统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另一种渠道,沿用传统的营销模式来发展网络银行的业务,缺乏宏观的科学规划和运行模式的设计。

而在网银的组织管理层面,只有少数银行成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如电子银行部或网络银行部,大部分国内银行依然将网银业务的管理按条块进行划分:技术由科技部负责,业务由业务部负责,结算由会计部负责。扁平化管理、个性化服务等依旧停留在理念上。

(二)薄弱的产权意识

由于网银的业务与计算机的信息网络技术密切相关,同时金融交易量大、专利权的潜在收益高,与之相关的商业方法专利便成为了一些跨国银行和公司争夺的热点。国外一些公司和银行(如IBM公司和花期银行)不仅在本国就其的网络银行产品组织和销售方法、支付结算系统及网银的风险监测、安全管理等技术申请了商业专利,并且在中国也开始了类似的申请,一部分已被授权。从战略的角度来看,随着网银市场发展的逐渐成熟,商业方法专利将会成为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有力竞争的一个手段。届时,国内银行将被迫支付高昂的专利使用费,或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

(三)缺乏有效的行业协调

我国的网络银行既相互依存又相互隔离,建立的行业协调机制,但并未真正有效的运行起来,商业银行间的沟通和协调不足,这也导致网银整体运行的效率降低。宣传缺位导致网络银行的总体客户规模有限;网银的平台技术障碍导致交易效率低下;信息交流与风险共防意识缺乏导致系统风险高。

(四)监管力度不足

在日常管理层面,缺乏必要的规章,监管人员缺乏相应的业务培训,检查工作因此难以落到实处。在风险管理层面,过于注重技术风险和安全风险的管理,而忽视了对网银发展的战略风险、信誉风险和法律风险的监管。对技术风险和安全风险的监管缺乏相应的风险识别、监测、评估和处置手段。

三、网上银行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为了促进中国网上银行的进一步快速发展,解决在环境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业务风险管理和客户操作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借鉴中国建设银行网上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以下具体措施。

(一)加强网银的硬件及软件建设

加强对网上银行硬件及软件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防火墙技术,是网上银行对外接触的安全系统。基于它的访问控制及地址隔离等功能,主要用于检查和控制网络系统的数据,确保网上银行资源及信息的安全。第二,针对入侵检测技术而言的,这一技术的运用功能主要在于在实施入侵检测的同时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卫。这一系统一般是由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组成的。第三,针对防病毒系统,这作为最基本的措施,所常见举措有及时升级病毒版本和信息,并及时获知服务提供商及其信息安全机构动态,并能相应地作出反应。

(二)有效的控制外部资源风险

目前,越来越多的外部技术厂商逐渐地参与到银行的电子化业务中来,这也是未来网银发展的一个趋势。这些外部技术厂商有些是一次性地对银行提供机器设备,有些是长期性地提供网银的技术支持。这些外部资源在为银行运用高科技实现快捷服务的同时,也使得银行的业务机密暴露在公众环境之中,增加了风险的传播渠道。以《金融服务业中外部资源的管理指南》为例,银行可以通过以下几项措施来有效控制外部资源风险:第一,对服务提供商进行严格审查,通过对财政状况、声誉、审计报告及相关资质证明等方面的考证,选择合适的服务提供商,确保服务提供商提供安全、优质、持续的服务。第二,可以通过书面合同的订立明确银行与服务提供商之间的责权利分配,在合同中明确对服务提供商所应提供的服务及应达到的服务水平、银行所拥有的对服务提供商的操作流程等进行检测的权利等内容。第三,银行本身也应该对服务提供商的业务进展内容及实施的安全系统随时进行监察,以确保服务提供商能够确保安全审慎地提供服务。

(三)防范技术外包的风险

银行的技术外包业务可以带来降低成本和规模经济的效益,但也带来了一些外部不可控性的风险。减少此类风险的举措有:银行管理部门应有效监督服务提供商的运做能力和经营业绩;保证双方之间的合同关系和责任都有明确的条文规定,并形成书面合同;同时,还应具备临时更换服务商的应急安排。银行应检查服务提供商保护敏感数据的策略和程序,对其供应商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确保可以达到内部运作的安全等级。

(四)客户操作风险管理对策

银行应将网上银行交易的具体风险和交易的操作规程对用户进行披露。我国网银用户的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在使用网银时缺乏自我防范意识,不注意对网银账号和密码的保护,将其泄露给他人,或是将密码设置为生日,电话号码等易被猜出的数字,或者是在公共场所例如网吧随意登陆自己的网上银行,造成自己的银行账户信息被盗取。因此,要加强对网银用户操作风险意识的宣传教育,如网银交易的具体风险、操作规程、交易环境等,防止被钓鱼网站或手机短信等所骗,从而使资金“被盗”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李金泽.网络银行义务的有关法律问题探讨[J].金融论坛,2010,(8).

[2]尹龙.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和监管问题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9,(10)

[3]于南.谈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中的监管[J].中国审计,2010,(6).

[4]郭宏程.网上银行面临的安全挑战和应对措施[J].中国金融电脑,2011(6)

[5]贺建清.网络银行的风险监管[J].金融会计,2010年第01期:57页—63页

作者:王晶贞

网络银行法律问题探讨论文 篇3:

我国电子支付的现状及法律对策

[摘要] 电子支付的出现,使得人们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自由进行电子商务交易。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作为电子商务重要支持手段的电子支付成为了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就电子支付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法律问题进行粗浅分析,以期对发展中的中国电子商务法律制度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 电子支付 现状 法律对策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工业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在经济贸易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即系统地利用各种电子工具和网络,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以电子方式实现的商业贸易活动。电子支付的出现,使人们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自由的进行电子商务交易。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作为电子商务重要支持手段的电子支付成为了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就电子支付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法律问题进行粗浅分析,以期对我国发展中的电子商务法律制度建设有所裨益。

一、电子支付概述

1.电子支付的概念

电子支付(electronic payment),是指以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手段,将负载有特定信息的电子数据取代传统的支付工具用于资金流转,并具有实时支付效力的一种支付方式。

2.电子支付的实现方式

(1)信用卡支付。可以在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中使用,在因特网上使用时,它可以在各个银行相互认可的前提下,在不同银行之间进行资金的流转,因而能够更为快捷的实现电子支付,是电子支付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2)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以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的一种非现金流通的货币,其具有支付适应性强、变通性好、交易成本低廉等特点,是电子支付的最为重要载体。

(3)电子支票。电子支票是指将传统支票改变为带有数字签名的电子报文,或利用其他电子数据代替传统支票的全部信息。电子支票借鉴纸张支票转移支付的优点,利用电子数据传递将钱款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用电子支票支付,能够节约人力物力成本,而且银行还能通过网络银行为参与电子商务的客户提供标准化的资金信息。因此,电子支票日益成为高效的电子支付手段。

二、电子支付现存的主要法律问题

1.电子支付的安全性问题

电子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手段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各方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对于普通用户。但一直以来,电子支付的安全性问题都是网络银行、卖家、买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成为用户不选择电子支付的首要原因。根据iResearch2006年度电子支付报告书显示,66.1%的用户将交易不安全列为不选择电子支付的第一原因。

2.电子支付业的规范性问题

中国目前的网络银行体系基本上是属于实体银行在因特网上的延伸。但由于各个网络银行业务是由各银行独立开发、推销,开发模式、业务范围和发展规模有较大的差异,发展不均衡。如信用卡业务,各银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却不能达成内部的一致协议,实现信用卡的跨行结算。这种规范标准不统一的局面既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金,使得整个金融结算系统不能满足消费者方便、快捷的要求。

3.电子支付业监管问题

网络银行作为传统银行补充产物的出现对同传统的银行监管手段提出了新问题,由于传统的资本管制手段对网络银行失去意义,而针对网络银行的监管体制还未建立。监管当局必须研究网络银行监管中发生的新问题,如网络金融机构发行电子货币可能对国家货币政策产生的冲击、对资本市场的资金流产生的影响,使用电子货币进行网上支付还会引发比传统支付手段高得多的交易风险。

4.电子支付的法律支持问题

迄今为止,电子支付业务在我国已经开展8年之久了,然而我国关于电子商务的立法还不完备,甚至可以说是很缺乏。目前为止,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电子支付指引》两部法律法规。虽然,《电子签名法》的实施为我国电子商务法制环境的完善奠定了基础,也使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可以对应。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的立法问题和法律环境还远远没有解决。与电子签名法的颁布同时进行的《公司法》、《票据法》、《证券法》、《拍卖法》等法律的修订,也未能体现与电子签名法的衔接。

5.电子支付中的权利义务及责任区分问题

我国现在关于电子支付的法律规范体系尚未完善,法律法规中对于电子支付中的银行、商户以及消费者之间的权利义务没有明文规定,也没有明确指出在电子支付过程中发生的金融交易各方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这样很容易产生纠纷。而且,关于产生纠纷后的解决方法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来指导,纠纷更是难以及时解决。

三、实现电子支付发展的法律对策

中国的电子支付业才刚刚起步,发展的潜力还很大,但目前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障碍,如何实现中国电子支付的发展应该是当前金融界以及法律界值得思考的问题。目前可采取的主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电子支付的安全保障

对于电子支付业来说,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电子支付的安全性问题。因此,无论是对商户、消费者、银行还是国家来说,都在尝试用各种可行的方法来尽可能的降低电子支付中的不安全因素。在电子支付的安全保障方面,网络银行应该是最首要的因素。网络银行的安全系统是保障网上支付安全性、可靠性的最重要的技术。为了保障电子支付的交易安全各银行应该注意对自己网络安全系统的维护,加强安全信息的保护,充分利用密码技术,并且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获取商户的独立信息以便加以身份的确认。

2.统一电子支付的行业规范

电子支付的发展不仅给传统的支付方式带来了强有力地冲击,同时也给金融业带来了“重新洗牌”的极大机遇和挑战。面对新的情况,我国的金融机构要加紧发展电子支付业务,吸收融合先进的国际规范与惯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统一的网上支付标准和规范,以减少支付标准不一样带来的风险,同时方便消费者。进一步消除制约电子支付发展的不利因素。

3.加强对电子支付的法律监管

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管主要是从两方面进行监督。一方面,要通过对其进入和退出金融市场进行审核,确保只有具有良好信用度和雄厚资金实力的机构进入电子支付系统,以防网络欺诈。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金融机构电子货币的发行资格、电子货币流通过程中安全支付标准的审查和监督、电子货币流通法规的制定、电子货币风险系统的控制的监管力度。

4.完善电子支付的法律体系

随着《电子签名法》的出台和《合同法》里对电子合同法律效力的肯定,这无疑大大的鼓励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但是,我国关于电子支付方面的法律规范并不成体系,有待于完善。例如,修订或改订我国的《票据法》已经是当务之急。因为《票据法》的严格规定,已经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网上支付的进行,承认电子文本的效力,承认电子签名的合法性是必需明确的。

面对电子商务的浪潮,法律明显的表现出了滞后性,这从客观上制约了电子支付业务的迅速开展。国家应组织力量进行相关的法律研究,制定新的法律以填补空白点,修改与之冲突的旧法律条文以适应新情况。

5.明确电子支付中各方的法律责任

网络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操作是由客户利用自己的终端或移动通讯工具,通过互联网服务商,接拨网络银行业务提供商的主机或系统,通过通信系统或互联网传送到银行计算机系统,经过认证系统和网关后才能完成资金转移。应当明确的是,对于电子商务这一新兴事物,客户始终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其利益的保护显得尤为薄弱,为了鼓励电子支付的发展,保护网络银行客户的利益,在法律责任的区分上应当注意以下事项:对格式合同的规定,对于客户在电子支付过程中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保护等等。同时,国家应该制定明确的法律规范对三方的法律责任予以区分,使得纠纷发生时可以依法解决。

四、建议

电子商务作为金融电子化的产物,在21世纪发展迅猛,作为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手段,电子支付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是否能够良好的运转,电子商务的优势能否得到充分体现,从而促进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使电子商务健康、快速的发展,就应该加快我国的电子商务以及电子支付相关法律的建设,加强电子支付的安全保障,建立起电子支付业的统一行业规范,加大对电子支付的法律监管力度,完善电子支付的法律体系,明确电子支付中各方的法律责任,为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广泛吸取各国相关立法经验与教训,加强国际立法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在我國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绵茂.电子商务的发展对金融业的影响及其对策.北大法律信息www.chinalawinfo.com

[2]马思萍:电子支付的法律问题及其规制[J].金融与经济, 2006(2)

[3]云剑:网络支付相关问题探讨[J].新选择,2006(8)

[4]高钧曹刚:网上支付相关法律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理论,2005(30)

[5]陆鸿飞沈飞:网络银行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特区经济,2004(11)

作者:罗莉娅 武建锋

上一篇:文化交融实现并购重组论文下一篇:外汇市场经济信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