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出题教学法研究论文

2022-04-21

摘要: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是每个初中数学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想有效快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就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这种背景下,“快乐教学法”应运而生。本文主要讨论了快乐教学方法的形成背景、快乐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应用快乐教学法后初中数学教学取得的成果。简单描述了初中数学应用快乐教学的创新意义。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数学出题教学法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出题教学法研究论文 篇1: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各行各业也发展迅速,我国不仅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更重视精神文明的发展,促使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鉴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阐述小学数学的教学问题与应对策略,进而提出几点参考性建议。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进而为促进小学教育更好发展献力。

一、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方式也在不断转变。小学数学属于小学教育的重点教学科目,教师的授课方式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重要影响。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对于小学教育的整体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小学数学课程重点、难点较多,涉及的数学知识较为繁杂,而小学生的智力水平并未完全开发,导致学生未能快速理解,造成小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影响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教学,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迅速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分析

(一)情境教学法概述

情境教學法是现代化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其教学方法的应用中,主要是借助情境引导形式,将教学中的内容进行引导式学习。通过引导式学习方法的学习内容传授,能够让学生更明确地感受到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情境教学法是通过情境转换中的问题引导,及时地将教学中的问题阐述,并且将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处理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方法在现代化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常用,并且通过情境的设置和引导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有效地实现了情景教学的优势转化。

(一)情境教学法优势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教学优势。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应该将情境教学法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性教学法进行应用。在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下,能够通过情境转换将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问题。这样在教学管理中教师可以采取问题转换形式,将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细化分析。比如,通过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掘,能够有效地发挥出情境教学法的问题转换能力。通过情境教学法转换下的数学问题,变得更为贴近现实,能够让小学生及时地了解到数学学习的真谛。同时通过情境教学法转换生活中的教学问题,能够让小学生更加了解生活,也能够通过情境教学法中的生活现象发掘,及时地处理好生活和数学之间的学习关系。

三、小学数学应用情境教学法教学的策略

(一)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进行教学

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情境教学法时,应注重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进行教学。数学教师需充分了解小学生的行为特点、认知程度、思维模式和知识储备能力,结合小学生特点,最大程度与实际生活情境进行联系,将比较抽象的数学模型,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情境,将掌握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增强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并提高小学生对实际生活的认知,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保证小学数学的教学进度,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例如,在三年级课本中,《年、月、日》章节学习中,小学生应提前准备生活中所用的日历,并准备直尺、彩笔、彩纸等工具,教师要求小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日历制作,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课堂教学,减轻小学生学习数学压力,提高其学习兴趣。

(二)利用情境教学提高小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数学应用情境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的心理年龄尚未成熟,对外界事物具备较强的好奇心,小学数学教师可利用此特征进行游戏情境的创设,在游戏中进行数学教学,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记忆力。例如,小学数学教师组织数学习题解题比赛,并设置奖惩机制,教师将数学习题写入彩色纸片中,分别标注数字,进行随机数字抽取,被数字选中的学生进行三分钟解题,对顺利解出数学题目的学生进行加分奖励,对未在规定时间内解出题目的学生进行减分惩罚,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引导学生开放思维创新思路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发散,创新思想较为丰富,具有多元化思维模式,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开放思维,创新解题思路。小学数学教师应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引导,采用视听结合法引导学生形成开放的思维模式,培养小学生的开放思维,使其建立完善的数学模型。小学数学具有较强的实体展示能力和动手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应将数学内容编辑为幻灯片模式进行教学,展现数学中名词概念的原理、数学公式的具体应用,引导小学生进行思考,开放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创新小学生的解题思路。例如,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本中,数学教师在讲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章节中,要求小学生在纸上进行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绘画,并描述其特点,利用幻灯片展示图形的变换过程,并要求小学生进行举例说明,保证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小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开放思维创新思路、利用情境教学提高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小学数学应用情境教学法教学,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未来还应进一步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进而提升小学教育水平。望此项研究能被小学数学教师广泛关注,为加强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提供帮助。

【作者单位:思南县南盆坳小学 贵州】

作者:汪毅

数学出题教学法研究论文 篇2:

论初中数学教学创新

摘 要: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是每个初中数学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想有效快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就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这种背景下,“快乐教学法”应运而生。本文主要讨论了快乐教学方法的形成背景、快乐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应用快乐教学法后初中数学教学取得的成果。简单描述了初中数学应用快乐教学的创新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 快乐教学法 创新

中圖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1 初中数学快乐教学法形成的背景

初中数学是三大主力学科之一。数学在学习和生产生活中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好数学很有必要。但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在题海战术中,老师和学生均感觉身心疲惫;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在课后练习中,有些学生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所以,如今的初中数学教学困难重重。目前初中数学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内容偏深、学习难度大等现象,并且传统的教育模式陈旧,老师只采用单一方式教学,学生学习地位被动,缺乏探索精神。初中数学教学目前只重视书本知识的教育,只重视运算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内心情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老师采取的教学方式都是以讲解知识为目的,以老师为中心,只重视单纯的讲,忽视了学生的听。长久以来,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不理想。

开展新课标以来,我们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积极探索,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性的提出了快乐教学这一教学理念。快乐教学法是一种新式教学方法,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体会快乐。这种方法和以往的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就是贯彻以学生为主的思想,采取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换位思考,相互促进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快乐教学法鼓励学生亲自去探索数学知识,增加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初中数学课堂气氛变的生动活泼。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自主交流,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快乐学习法,获得更全面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获得新的数学思维方式,锻炼自身的思考能力、理解能力、行为能力和数学价值观。所以说,快乐教学法是在新课标下应运而生的。

2 快乐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快乐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理论,强调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强调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摈弃了传统的题海战术、减轻了学生的数学课业负担,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全面发展。此外,我们开展快乐数学教学法的实践活动,也是对新课标的深入吸收和消化理解,新课标为初中数学快乐教学法指明了方向。下面就简要说明一下快乐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在数学课堂中创立数学日活动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数学课题组,并组织数学课题组在课堂上召开数学日活动。活动形式可以是用数字画画、唱数字歌曲、讲数学趣味小故事等。这种方式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活跃数学课堂气氛,拉近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让学生更加喜欢数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数学知识。另外,可以让学生在平时搜集一些数学名家的成长故事,在数学活动日中供大家交流,鼓舞学生学习数学的勇气,提振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在数学日活动中,还可以让同学们互相之间交流数学学习心得,让学生获得成功经验,在数学学习道路上少走弯路。

2.2 将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开展数学实践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处处都会用到数学,比如坐车计算两地距离,去银行存钱计算利息,去商店买东西核对账单,体育课跑步测跑道的距离等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适时的教学生将学到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去,在细微之处学习数学常识,将课堂教学变成了生活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具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了数学思维,巩固了课堂上的教学成果。

2.3 组织学生进行数学互动活动

初中数学教学之所以要应用快乐教学法,目的就是为了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刻板僵化的教育方式。所以应用快乐教学法后,要在数学课堂内外组织学生进行数学互动交流活动。老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设立数学问题,向学生征询答案。学生可以以个人的方式和合作小组的身份参与答题。问题回答正确之后,可以让学生之间探讨问题答案。出题方式也可由学生提出,这样就增加了灵活性,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热情。让学生在数学互动活动中,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数学成绩的目的。

3 应用快乐教学法后初中数学教学取得的成果

初中数学教学应用了快乐教学法后,取得了三点成果,首先,创新了初中数学教学理论,其次,有效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再次,培养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这一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正朝着有利于老师掌握,有利于提高教学成绩,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方向发展。快乐教学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有益创新,它为日后其他的数学教学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

此外,快乐教学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教学模式,其对老师和学生职能的划分,对初中数学教学规律的把握都细致入微。在实践应用中,快乐教学法还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进行了优化,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拓展和提高。实践表明,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教学活动变成学生自觉学习的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中学习。快乐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鼓励学生树立学好初中数学的信心有很大帮助。

4 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快乐教学法的意义

初中数学教学应用了快乐教学法后,改变了一些老师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了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对其他的学科的教学工作产生的促进作用,快乐教学法因其创新性和有效性,完全是可以大面积推广的。它不但改善了初中数学教学的固有方式,对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创新同样有着重要意义。快乐教学法在解放老师思想的同时,也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风,它必将指引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探索中越走越远。为深化新课程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主要讨论了快乐教学发法的形成背景、快乐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应用快乐教学法后初中数学教学取得的成果。简单描述了初中数学应用快乐教学的创新意义。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本文不足之处,还请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武锡环,等.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实验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2(1).

[2] 杨世明,周春荔.MM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M].香港新闻出版社.

[3] 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方珍

数学出题教学法研究论文 篇3:

在“初等数学研究”课程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法的设计

[摘要]以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和建构主义观点为依据,对“初等数学研究”课程的教学实施参与式教学法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关键词]初等数学研究参与式教学法设计

[作者简介]娄祖安(1949- ),男,江苏南京人,河池学院数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罗日才(1968- ),男,仫佬族,广西罗城人,河池学院数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广西宜州546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池学院应用数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课题批准号:院科研[2007]2号)和河池学院2007年度教改课题“地方高校数学专业课程参与式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07E002)的研究成果之一。

“初等数学研究”是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包括“初等代数研究”和“初等几何研究”两大部分内容。“谁来研究?”“怎样研究?”是搞好这门课程教学的核心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最佳选择是在“初等数学研究”课程的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对于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起着重要作用①。

一、设计理念

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以及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外在性需要所瞄准和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当事者本身无法控制,而被外界环境所支配的。与此相反,内在性需要的满足和激励动力则来自当事者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本身。当事者可从工作或学习活动本身,或者从完成任务时所呈现的某些因素而得到满足。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内在激励来自学习的趣味、意义和挑战性,学生便能克服困难,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满足。在参与式教学法中,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也使外在激励得到加强。在这种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都得到加强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显著提高。另外,弗洛姆的期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决策者,人们往往会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行为方案中选择最有利的行为。但是,每个人在智力和认识备选方案的能力上是有限的,因此,只能在备选方案的有利性和自己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的范围内进行选择②。

从以上理论可以知道,参与式教学法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过程和环节,来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力图使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人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都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在平等的对话中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丰富个人体验和经历,并产生新的结果与智慧,进而提高自己改变现状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再者,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进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或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学习中知识建构不是任意的,它具有多向社会性和他人交互性。知识建构的过程应有交流、磋商,并进行自我调整和修正。因此,课堂上师生的交互和共同的活动显得至关重要③。

基于以上理论的支撑,在“初等数学研究”课程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初等数学研究中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符合当今教学改革的国际潮流,顺应课程改革的主导方向。

二、课程及学生的需要

前面已经提及,“初等数学研究”是师范类数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与学生毕业之后从事中学数学教学直接相关的课程。无论是从学生知识储备的需要还是从职业的需要来看,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1.学生知识储备需要学生参与。“初等数学研究”的教学内容是中学数学基础上的概括与拓展,并且这门课程是在学生已经学完高等数学的主干基础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之后开设的。大学生参与初等数学的研究,就是要求他们站在较高的位置去审视初等数学,从多方位、多角度去研究、思考、解决初等数学问题,从中获得研究初等数学的方法和经验,夯实自己的数学基础。参与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自我设计,根据自己的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知识储备需要学生参与到初等数学研究中去。

2.学生职业特点需要学生参与。由于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的主要职业是中学数学教师,大量接触的主要是初等数学。因此,研究初等数学是师范生今后从事数学教育工作的需要。学生在参与初等数学的研究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分析、思考、解决这些难题,可以锤炼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精神。有参与就有互动,参与式教学法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则,要求在练的基础上讲,在讲的指导下练,立足点是学员广泛参与的练。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中,可以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等等。所有这些,对于学生今后从事数学教育工作所需要的精、气、神的培养和造就,都是十分必要的。这与师范生的培养目标也是一致的。

三、参与式教学法的前期尝试

在“初等几何研究”课程教学中,笔者曾在三个班级进行了参与式教学法的尝试。主要做法是,把教材中的所有习题分摊到每个学生手中(各人的题目均不相同),让学生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研究习题,要求学生用尽可能多的不同方法解答,然后在讲台上讲述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并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最后将习题解答整理成书面作业交给老师。从学生们的讲述及上交的作业情况看到,参与式教学法的确使学生受益匪浅,多数学生对同一道几何题给出了几种不同的解法或证法。参与式教学法改变了高校数学教学“一言堂”的状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机会。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发表,也有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送去参赛获奖。在毕业论文的撰写中,有超过1/4学生的选题是关于初等几何研究方面的……所有这些,都说明参与式教学法在“初等几何研究”课程教学中的尝试是较为成功的。

四、“初等数学研究”课程实施参与式教学法的设计

有了参与式教学法在“初等几何研究”课程教学中初获成功的经验,在“初等数学研究”课程的教学中,理应使参与式教学法发挥更好的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过增元认为,参与式教学法有4个特点:开放式的教学内容、提问式的讲课、无标准答案的习题、论文形式的考试。据此,笔者设计了在“初等数学研究”课程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法的方案:(1)把学生分成2~3人一组,以课题加习题的形式向各小组下达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团队为单位参与“初等数学研究”课程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协同钻研的团队意识。(2)按教材系统把课程分为“初等代数研究”和“初等几何研究”两个阶段进行教学。每一阶段划定一段时间给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研究各自的课题和习题,另给一段时间进行互动交流,主要由学生介绍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在交流的过程中,有师生的提问和评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精神和科研意识,以及口头表达能力。(3)要求学生分别把“代数”“几何”的习题解答整理成书面作业,在阶段学习结束之后上交。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4)每人撰写一篇关于初等数学研究的小论文,这样做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而且还可以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做好前期准备。(5)分别在两个学习段末出题考查学生对初等代数及初等几何的研究程度,以防止部分学生仅研究分配到的几个题目,忽略其他小组的研究内容,从而促使学生较全面地研究初等数学。(6)综合评定成绩。将学生的口头表述、书面作业、小论文、两次考查分别记分,最后综合评定学生学习“初等数学研究”课程的成绩。以上设计方案可用下面给出的课程设计流程图表示:

由于有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课程及学生的需求为动力,初获成功经验的支撑,教学设计的可行性作保证,可以相信,参与式教学法在“初等数学研究”课程教学的实施必将获得成功。

[注释]

①②陈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6):159,159-160.

③刘兼,孙晓天.《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4.

[参考文献]

[1]吴新华.参与式教学法刍议[J].教育研究,1993(3).

[2]娄祖安.参与式教学法在“初等几何研究”课程中的探究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8年教育教学研究专辑(二).

作者:娄祖安 罗日才

上一篇:新课标高中政治教学论文下一篇:个性化发展体育教育论文

本站热搜